产学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时间:2019-05-12 11:55: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产学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产学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第一篇:产学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产学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沈美媛

[摘要]产学合作,充分利用企业人才与管理优势、设备与技术优势、资金优势,为企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走产学合作之路,可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最终促进学生创新实践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提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产学合作技术应用型培养模式改革人才质量

[作者简介]沈美媛(1953-),女,江苏无锡人,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和高等职业教育学。(江苏苏州215325)

经济的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社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这无疑对高等教育结构与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苏州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企业众多。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优质资源,充分利用外企人才和管理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培养出高素质、高层次、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我院几年来一直在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的课题。实践证明,产学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实施科教兴国的关键所在。

一、坚持产学合作,促进学生实践创新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我们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学院与行业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几年来,我们先后与苏州市医药局、机械局、旅游局、纺织控股公司、欧索软件公司、加拿大天弘(苏州)科技公司、美国旭电(苏州)公司、日本积水中间膜(苏州)有限公司和江苏宏图三胞公司、江苏省服装行业协会等部门开展紧密合作,聘请来自行业企业的近50名专家和校内专家共同成立了“苏州大学技术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邀请行业、企业专家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一起研究制定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努力把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要求转化成技术教育的课堂内容;同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大学院的影响,争取得到行业企业在设备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我们始终把满足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作为学院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坚持以特色求地位,以创新求发展,以能力为本创特色的办学理念,通过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准确定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实践环节教学途径的不断探索,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坚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必须要以突出应用型、贴近区域性、体现技能性和显示时代性为改革的目标,必须和企业紧密合作,坚持产学合作,鼓励教师下企业了解企业,开拓创新,大胆实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将企业的需求作为我们办学的目标,引入“订单教育”培养理念,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同时聘请企业专家进学校,成立技术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多渠道让企业和社会上的专家、骨干、能工巧匠来学校担任实务课,实践课兼职教师,走与行业企业全方位合作的道路,坚持在学生中推行“双证书”毕业制度,构建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产业实践三个层次的教学;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指导“三位一体”的毕业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师中大力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此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贴近企业岗位的需要,来不断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我们在构建教学体系时,在加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同时,还通过参加各种科研项目和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突出创新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培养。

近几年来,产学合作促进了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学院已形成了“出口畅、进口旺”的良性循环,每年报考我院的考生人数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尤为可喜的是我院培养的一批本科层次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工作岗位上也已崭露头角。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已成为苏州工业园区和

苏州新区就业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吸引了两区众多外企的关注。我院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也获得了国内技术教育同行的高度评价。

二、坚持产学合作,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我们从技术教育必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出发,结合江苏省和苏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及时掌握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信息,兼顾职业针对性和适应性,设置了一大批适应地方经济尤其是支柱产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专业;同时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共同成立了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努力把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要求转化成技术教育的课堂教学内容。

我们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促进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尤其是引入“订单教育”思想,把企业的用人需求与学院的培养计划紧密结合起来。我们从职业技术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从培养目标的需要出发,大胆进行课程体系改革,重新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努力构建与普通学科性教育具有本质差异的教学体系:首先突破普通高等教育中一贯采用的三段式模式,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中逐步建立起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到技术应用能力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在时间上保证实践教学时数不低于35%,在空间上做到实践教学不断线,并坚持“双证制”的培养要求,使学生提前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在当前生产中的技能要求,也使得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具体化、系统化,在培养模式中着重体现应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以此来形成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理论课程教学中,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侧重于理论的应用,删除陈旧、重复的内容,加强课程之间的综合,在保证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同时,着重在知识的广度和新技术发展前沿方面增加教学内容。技术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毕业生能否适应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需要,能否做到“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是技术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志。高等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特色和中心的教育,能力来源于实践,离开实践,能力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这就决定了技术教育对实验仪器设备和其他实践、实训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几年来,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坚持产学合作外,还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在校内加大教学投入,积极完善实验实训条件,构建了基础、专业和生产过程“三位一体”的实训体系。基于这些实训条件,我们大力推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就业“三位一体”的毕业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结合所学知识顶岗实习,和行业企业“零距离”接触,真刀真枪地搞毕业论文和设计,在实践中增加工作经验,增长才干。学生通过跟企业技术人员学习,不仅学到了最实际的技术,还学到了企业文化理念,这样学生毕业到企业后,节约了适应企业文化的时间,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企业中去。

三、坚持产学合作,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技术教育中人才培养活动最直接的;参与者,无疑会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技术教育独特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几年来,我们一方面引进的教师都要求至少有5年左右的实践经历,很少录用刚毕业的研究生;另一方面大力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制定有力措施,除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提高学历层次外,还鼓励部分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和兼职,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共同进行技术开发、课题研究,指导研究生,及时了解信息,鼓励教师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和技能鉴定,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开发应用能力。专任教师中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比例达到75%,多位教师参加校级多媒体课件竞赛获一等奖;专任教师获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75%。目前我院专任教师中在读博士、硕士学位15人。此外,我们还大量聘请社会上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学历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同时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国家职业技能行业学会和鉴定委员会。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各种项目的开发和研制,不仅节约了经费,也大大提高了教师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学校的一致好评。

产学合作,企业为学院发展提供平台,让我们充分利用企业人才与管理优势,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与技术优势,共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优势,设立奖助学金和奖教金;总之,走产学合作之路,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最终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提高了学院的教育质量。同时学院为企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企业开设定向班,开发培训课程,进行项目开发和产品中试等,大大节约企业的人力资本,提升企业人才素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双方共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教育与职业》2006/5下

第二篇:如何培养应用型会展人才

如何培养应用型会展人才

随着会展行业突飞猛进地发展,会展人才的培养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以缓解因行业发展速度过快而引发的人员紧缺的问题。从起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毕业生已经走向市场,应该说在会展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会展教学与师资的培养、会展人才培训认证、会展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但是,就目前学生接受市场检验的结果来看似乎还并不理想,造成了社会上一方面大喊会展人才紧缺,一方面会展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的尴尬局面,企业和市场所需要的会展人才与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存在较大的脱节。通常说的会展人才指的是策划和实施层次的人才,其中包括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助性人才与会展支持型人才。会展核心人才包括会展策划和会展高级运营管理等人才,他们在行业中层次最高,专业性最强。然而,我国会展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具体表现为会展人才认识的模糊,会展人才供需的错位,会展人才结构的失衡以及会展师资力量的欠缺等。

会展人才的发展要注重会展相关行业之间的紧密联系,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避免脱离实际,会展人才的教育方面更要注重国际化。要注重会展人才的高度综合性和极强实践性。欲成为抢手会展策划和经营管理人才,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素质:如很强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思维活跃、知识面广。特别要重视高校与会展企业的联合办学问题,这应该是目前解决会展人才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核心内容。如鼓励学生进行学校内各项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在学校内建立会展实训室,有基本的展台、特装修展台及实际展览操作中用到的基本器械等供学生了解,在实训室内学生可模拟展馆运作,进行展览现场服务演练;与展览公司(策划公司、服务公司)的合作等。这样,才能更的进行会展人才的培养,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会展人才,为我国会展企业的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第三篇: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千万不要仅仅理解为动手能力的教育。应用人才包括动力手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适应工作需要的能力,适应复杂多变情况的应变能力,适应自我学习和再创造的能力......等等,这就要求从应试教育和应试状态下解脱出来。当然这要教育硬件、软件都有大的发展作基础。从教育观上讲,人们再不是为了升学、为了高分、为了考大学而学习,而是为了适应工作要求而学习,从学习者的角度讲,学习者有学习的内在要求,是“让你学”变为“我要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对儿童要实行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双眼,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受大自然和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搞好素质教育,我们的前辈为儿童开出了“解放”的秘方。可几十年来,这一“解放工程”进展并不理想,实有重提之必要,一是把儿童从“名次”束缚下解放出来。长期以来,考试分数成了家长的“命根子”。“分分分”,使孩子始终生活在重负之下,失去了天真烂漫的童年,影响了身心健康。因此,家长和学校要真正为孩子们“减负”,注重在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上下工夫。二是把儿童从“呵斥”高压下解放出来。现在,有些家长和教师动辄“呵斥”孩子,使孩子处于长期“呵斥”的高压下,产生逆反心理,阻碍了其智慧的开发和提高,不利于培养孩子的个性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要多鼓励,少批评,最大限度地发现和发展孩子的优长。三是把儿童从“溺爱”中解放出来。善于把孩子放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磨练,放开手脚,让孩子做好自己的事,培养其吃苦耐劳和自强自立精神,更好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你对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写作是阅读能力的一个外在的体现。著名特级教师陆志平明确指出:“学校的语文教育要突出重点,就是要重读写。”对中学语文颇感兴趣的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钱理群说:“强调要以读、写为重点是有道理的,这或许可能对改变日前语文教育要求不切实际、过分繁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现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可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确定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仅合理,而且意义非同寻常。教师和学生大概都知道阅读的写作,认为这也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仍然没有什么新意,但我想,我们应该真正了解和认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与写作,这对语文教学应该有很大的帮助,传统的阅读,只承认主体对文本的被动接受,充其量是充当鉴赏者或批判者,而我觉得,阅读应是一种主体的能动创造,阅读主体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实质是一种再创造过程,从思维科学的角度看,写作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作者-文本-读者”的四维结构,而这四维结构的核心就是思维,写作是一种独特的精神创造,是作者的一处脑力劳动,是作者的某种思维运动过程,阅读者应是课程和作品的主体和开发者,学习者阅读者的个人体验,个人的情感以及知识积累,对作品的解读在很大的关系,所以我认为阅读是一个心智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必须结合阅读者的个人体验,个人情感和 思维才能够真正地从作品中获得相关的内涵,情感、知识,能力等,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情感只能为情感所了解。”说的就是这个问题,所以阅读是一次思维与情感的过程。

第四篇:师范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论文

为使部分师范院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类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应发生相应改变。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同样重要,知识的学习应包括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技能的培养要着重使传统教学方式具有实践性。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国务院提出,要推动一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转型发展的核心是建设中国高校的分类体系,对高等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先从现有的本科高校划出一部分,推动它们逐步地、更多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与技术技能型人才。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这种人才的主要特点是,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符合生产第一线的实际需要,人才本身对基本知识掌握熟练并灵活运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体现了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1]。

我国部分师范院校要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改变培养目标。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类课程一直以学习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为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课程结构和教学方式要发生变化,以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一、学:理论学习要注重基础性和时代性的结合教育类课程的内容应包括两部分,教育基本理论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教育基本理论

培养应用型人才,并不是说只学习与实际生产生活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就可以,不能盲目地削减理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由理论的特点决定。

理论不仅是解释性的,而且是规范性的;理论不仅是实践性的,而且是超实践性的。首先,理论为人们提供时代水平的世界图景,从而规范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世界的改造。个人被历史文化占有,从而成为历史性的文化存在。正是历史文化为我们提供变化着的、发展着的世界图景,正是历史文化规范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其次,理论为人们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规范人们的思维逻辑和思维方法。再次,理论为人们提供具有时代内涵的价值规范,从而塑造和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在现实的价值矛盾中,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价值规范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具有“导向”和“规范”的作用,对个人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理想等具有“导向”和“规范”的作用[2]。

理论本身具有三个特点。第一,理论具有历史性,是人类以往对世界认识的结晶,它建立在历史的基础上反观现实的实践活,对现实生活有指导作用。第二,理论具有时代性,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变化的本质和普遍规律,理论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以便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第三,理论具有系统性,它是概念的逻辑系统,反映实践活动,并引导实践活动使实践自我超越。

理论的三个特点决定了它能够批判性地反思实践活动并规范性地矫正实践活动,在反思、批判和矫正的基础上,促进世界的发展。理论对实践的规律性把握有利于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缩短”并且“减轻”实践过程中的“阵痛”,以尽可能少的代价促进自己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发展。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理论教学不能缺失。

但是理论学习的内容应与过去有区别,不能面面俱到,要进行科学的选择。由于大学里的学习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还要拿出一部分时间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加之社会发展迅速,大学里学的知识在毕业的时候存在部分知识过时的现象。因此,教育类课程的理论局限于那些最基本的理论,凡是与客观实际有紧密联系的不能作为纯理论知识讲。基础知识,就好像房子的地基一样,是基石,是最初的东西,是决定上层建筑牢固的根基。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大学里同样适用。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技能和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和探究的方法,同时获得健康正确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更有利。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要紧密联系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这次改革是一次以课程为核心的波及整个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系统改革,是一场课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观念与价值的转变,涉及课程的理念、目标、方法、管理、评价等方面。

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不能不考虑时代背景、教育背景的变化。教育基本观念和教育的价值取向要适应时代变化。观念决定人的行为,培养未来的教师首先要将最基本的和最先进的理论知识传授给他们。

二、做:教学强调实践性

教育类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但不利于学生实践知识的获得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教师专业能力,即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设计教学、组织管理、表达、教育教学机智、反思、研究、创新等多方面能力。这些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量和本领,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要使未来的教师具备这些能力,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3]。

(一)典型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全过程

可以在教学中使用范例教学。范例教学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联邦德国兴起的教学理论流派之一,是通过主体与客体、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基本性的、基础性的和范例性的知识的方法。要求选取蕴含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和范例,使学生透过这种范例,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把科学的系统性与学习者的主动性统一起来,目的在于克服教材内容的繁琐,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强调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三条原则,即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接近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切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教给学生的内容是经过精选的、能起示范作用的基本知识,这种知识有助于学习者举一反三。

比如,讲“教学”这一章。传统讲授方法是按照教学与教学理论、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策略的顺序[4]。另一种是将教学这部分内容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讲教学概述、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5]。这样讲顾及了知识的系统性,但存在很大弊端。第一,不易形成对教学活动的系统性了解。第二,容易导致遗忘。第三,不利于系统知识的运用。

运用范例教学,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课程目标。选择一两个典型的教学案例。将教师教学工作的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的文字和视频资料一一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每个环节进行讨论、评价,并想想如何做自己该怎么办,将每个环节中所蕴含的教育基本理论一一讲解。对于没有亲自接触过教育教学实践的大学生来说,观摩和模仿仍然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眼看看一线教师是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又是如何辅导学生。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用理论解释实践,用实践展现理论的运用。如果有两个典型案例,则两个案例之间可以相互碰撞,相互补充,引发思考,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和效果。

(二)模拟课堂

模拟课堂是师范教育的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是指在培养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教学活动中,由一名学生扮演教师,其他学生扮演中小学生,共同完成完整的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活动[6]。

模拟课堂的存在有其必要性。模拟教学一般包括环节模拟、专题模拟、试讲和微格教学四种形式。环节模拟时间短,操作简单,但不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教学的思维。专题模拟边学习理论边练习,有利于学以致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理论视野,但不利于教学技能的全面训练。试讲,时间有限,特别适合发现学生缺点,不适合培养学生全面的教育教学技能。

采用微格教学培训教师,效果显著,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相联系,单个技能的训练使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现代信息技术记录学生教学行为能直观、形象、及时地做出反馈,但分解教学行为的做法并不科学,有效实施需要时间保障、设施保障和师资保障,而这些在某些条件下难以做到。模拟课堂让学生完整地上一堂课可以保证教学活动的完整性,给学生提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机会,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教师角色意识,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相互学习的平台,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

理论是实践的高度浓缩,掌握了实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对世界的普遍性解释,能指导我们举一反三。理论来自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理论知识学得好,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实践出真知,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检验,并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强调基本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第五篇:本专业培养目标是计算机专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计算机专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们应该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及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计算机及相关领域应用技术工作、软硬件维护和一般应用系统的开发及设计,他们应该具有划时代的计算机人的素质,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下载产学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产学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培养技术型人才

    众所周知,在华昌的工艺队伍中,先后有多名技术人员进入公司中、高层管理队伍,被培养成为公司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的核心成员,他们是888等。工艺队伍人才辈出,主要得益于公司培养技......

    应用型本科人才专业培养体系改革工作总结

    应用型本科人才专业培养体系改革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改革研究 工作总结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改革研究课题小组 一、立项依据: 本课题属常州工学院教学研......

    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

    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钱国英 王 刚 徐立清(浙江万里学院)近年来,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成为许多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高......

    产教融合应用型高校采购人才培养目标与路径(推荐)

    产教融合应用型高校采购人才培养目标与路径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采购管理人才供需现状。以南昌工学院为例,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提出了应用型高校采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面......

    走产学结合之路 培养高技能人才(定稿)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走产学结合之路 培养高技能人才 作者:李建海 来源:《职业·中旬》2010年第09期 摘 要: 产学结合是在生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生产,集......

    产学合作促发展 校区共建育人才

    产学合作促发展 校区共建育人才 ——安徽巢湖经开区与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型人才培养基地成功签约揭牌 为加强地校合作、共同培养基础型人才,2018年4月19日上午,安徽巢湖经开......

    试论地方高校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试论地方高校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摘要在“卓越计划”背景下,如何适应金融行业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很多地方高等学校金融教育面临的严......

    义乌网博会为培养会展应用型人才而努力

    义乌网博会为培养会展应用型人才而努力 据2011义乌电子商务及网络商品贸易博览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离2011义乌网博会的举办还有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展会的各项筹备工作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