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黑龙江省国有企业竞争力研究

时间:2019-05-12 11:5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毕业论文黑龙江省国有企业竞争力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毕业论文黑龙江省国有企业竞争力研究》。

第一篇:毕业论文黑龙江省国有企业竞争力研究

黑龙江省国有企业竞争力研究

2摘要 国内外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是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也是空前激烈。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企业竞争力重视程度的日益增加,我省对国有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也在逐渐完善。通过对我省国有企业竞争力现状的分析,就提升国企竞争力提出一些有用举措。

关键词 国有企业竞争力 问题 措施

一、研究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在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持续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新的经济形态不断出现,经济发展的特征不断变化,我国的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国家的强大必须是以强大的经济条件为前提,从而在国际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是问题的关键。而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企业,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因此,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是我国应对国内外挑战和变革的最佳方案。分析国有企业竞争力在新环境下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出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战略和措施,对我国国有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黑龙江省国有企业竞争力现状和成因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由国有独家经营发展到现在的全社会办商业,使市场竞争形势加剧。近年来,我省国有企业在市场份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非国有企业所占比例逐年上升,特别是国外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竞争力的日益增强,一些原本在国内有着一定知名度的国有企业,也因为投资不力,宣传不成功,技术水平不高,产品没有更新换代等等原因而在市场上没有了竞争力,迅速被淘汰出局。还有一些企业也处在困难重重,发展停滞的境地。这既有企业内部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更使得国有企业没有了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落后,观念陈旧

虽然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但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已根深蒂固,难以彻底改变。加上黑龙江省地处边陲,受地理天气的影响较大,各种先进的管理方式与理念总是比企业繁多经济发达的南方慢半拍,使我们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由于旧有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依靠政府下达指令来调节生产,忽视了市场供求和价值规律对调节生产的作用,平均主义观念的泛滥,职员依赖企业,企业依赖国家,从而导致国家资源的浪费,更致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连年亏损,落入被收购的境地。

2.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体制混乱

因国有企业的管理经营者都是在政府的指导下从事活动,企业下更设有许多的分支机构,层次过多,职能交叉,分工过细,但是又缺乏对这些分支的系统管理,出现了各不同机构的领导兼职不同职务的混乱局面。直接的不良后果就是责任分担不清,任务不明,加上国有企业在管理上缺乏民主、监督机制和规则,致使很多大的项目都已失败而告终。

领导层管理不善,自然之下的各部门、各职工的工作职责就不甚清楚,导致制度的松懈,没有优劣好坏之分。也让职工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消极对待,整个企业缺乏生机和活力。

3.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不力,人才流失严重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最关键的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团队。这个团队不但要有非凡的才能,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使用现状,普遍面临着人才流失频繁的窘境。人才严重流失,将成为制约国企发展的一大瓶颈。

国有企业的薪资水平普遍低于非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缺乏竞争力。而伴随着住房改革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与企业赢利能力的下降,国有企业的福利也在逐渐缩小,缺乏吸引力。在国有企业中,论资排辈的现象比较严重,晋升更是缺乏公平、公开、知人善任。再来就是企业整体的工作氛围较差,领导者素质及工作风格,管理思想和方法的落后,使工作很难在年轻人中展开。最后就是企业文化,企业中“关系户”众多,造成员工作风散漫,员工之间融洽程度低,压力大,使之失去信心。

4.国有企业资金利用率低,资产流失严重,债务负担深重

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法建设尚不健全,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法规体系主要是由部门规章及下级次的文件构成,不论是从效力上还是从级次上都缺乏权威性和统一性。

而在用人制度上也存在很大弊端,为国有资产管理埋下隐患。目前国企领导干部大多数仍然是由上级部门任命,而不是民主选举产生,这就使负责人存在对上级负责为主,对群众负责为辅的心态,致使在某些决策上以不切合实际市场情况来执行,造成资产的亏损。

企业在对权力制约上监督不力,企业内外监督机制不健全。而在不断深化体制改革中,相关政策还不配套,发育不完善,导致我们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一位地寄托于国企领导者的党性原则和个人品行上,造成资产的严重流失。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积累的大部分盈利都上缴国家财政,同时还要支付职工工资和福利基金,而近几年国有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占领市场,加快建设,在老包袱没卸掉的情况上,加重债务包袱,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5.企业企业“三低”问题突出,缺乏竞争力。

一是组织化程度低我省大型流通企业,连锁企业进入全国百强寥寥无几,销售额过亿元的零售业也只有十几家。二是现代化水平低。我省在核心技术、物流和信息设备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国内发达地区,相对差距很大。三是开放程度低。全省没有一家龙头流通企业在全国各地撒网建设进入市场,辐射功能弱,而吸纳省外、国外资本较少。

三.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提出以下相应措施

1.更新企业理念,与时俱进

打破传统的依赖思想,跟进时代发展的步伐,以现代经济市场发展为导向,职员要冲破旧观念,接受新事物,积极培训,学习与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成功模式,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认识和填补企业自身缺陷,用现代化管理理念管理经营,向管理要效益,客观的来计划生产与销售,灵活经营,以此促进企业的发展。

2.建立科学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切实转变企业经营体制

树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以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为四大目标。这四点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国情的现代化企业管理体制,是改变企业现状的一大前提。

建立科学的内部组织管理机构,使企业经营、管理和监督机构各司其职,权责分明。明确公司领导、各分支机构与职员各自的权利义务,并使职员参与决策,使决策透明化,民主化;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机构,形成合理的领导体制、科学与民主的决策体制、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制度,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等等;企业领导团体是企业的掌舵人,关系着企业命运的发

展方向,因此要形成合理的领导体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3.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人才配置与加大创新改革力度

改革企业的人事制度,取消国企终身雇用制,实施聘用制和竞争上岗。打破原有的人员提拔的规则,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竞争,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内部实行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的制度,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员工有作为主人的新意识。加强职员的软性福利,给员工带来方便与满意度,增强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声誉,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效益。

第二篇:电大毕业论文: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范文)

浅议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国有企业同样如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行政管理也面临着调整旧方式、适应新形势的任务。加强和改进企业行政管理 ,是搞好企业内部管理 ,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转机建制的重要环节;对于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着机构庞大臃肿、权力集中缺乏制约、企业行念陈旧保守、运转不灵、效率低下、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缺乏经济效益观念、行政法律和体制不健全、旧观念的束缚等原因造成的。实践中,我们要充分运用先进的企业行政管理方法,尽量适应企业员工的需要和特点,顾及社会因素及其各方面的影响,努力健全企业规章制度,大力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充分发挥和利用人的内在潜能,获得最佳管理效果。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基本知识概述、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当前企业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的要求和内容、深化国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本文主要运用管理学原理,同时结合市场营销学、市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对深化国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国有企业 行政管理 制度 市场经济

一、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概述

国有企业,是按企业股份制构成形式比例划分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国际惯例中,国有企业仅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而在我国,国有企业还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是国有企业的指挥中心,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它是以总经理为最高领导、由行政副总分工负责、由专门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操作,其触角深入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的方方面面的一个完整的系统、网络。行政管理体系担负着企业的管理工作;企业中除行政管理之外的工作,都是某个方面的“业务”。行政管理体系推动和保证企业的技术(设计)、生产(施工)、资金(财务)、经营(销售)、发展(开发)几大块业务的顺利、有效进行和相互之间的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改革迈出了坚实步伐,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围绕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加快了改革的力度、拓展了企业改革的深度,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总的来看,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是围绕如何管理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目标进行的。要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必须按照现代产权制度“政企分开”的要求,全面理清资产所有权与资产经营权的关系,真正实现资产国家所有、经营权社会化的目标,而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则是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管理主要是内部管理,也就是企业的组织形势和管理模式,因此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围绕企业组织方式、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

二、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体制是通过制定一系列符合科学、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制度来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一直存在着“政企不分”的问题,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一直存在,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存在某种程度的依赖政府的现象,因此,全面深化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彻底实现企业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开,进而实现“政企分开”目标的重要保障,就是实现国有企业独立经营、走向市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管理和经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有企业的经营符合市场规律,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有效维护国有经济在我国所有制中的支配地位。所以,深化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意义重大,重要性无容置疑。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企业行政管理体系推动和保证着企业的生产、资金、经营等业务的顺利、有效进行和相互之间的协调。行政管理工作在其广度、深度、重要性及敏感性等方面都不同于企业其他方面,也不同于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因此,在现代企业中,行政部门是企业重要的管理部门。做好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是企业有效运转的重要前提,也是企业经营者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切入点。

第一、能够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得到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和竞争实力大大加强。为促进中国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被提出,这不但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国有企业要想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些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并以此为指导来促进企业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通过企业行政管理来实现,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第二、能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除了经济实力以外,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体现为能否紧密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学习。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服务和保障的作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企业行政管理,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强化企业成员的学习,使企业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和科学技术,并且将其转化到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中去。这样,就能提高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能够保证企业平稳、有序地健康发展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之中,不时会碰到一些困难,企业的职工也会存在思想和实际上的一些问题,这些因素,都是不利于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因素。同时,国有企业需要同一些政府管理部门打交道,以争取项目和资金。而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同政府部们打交道以为企业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且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企业职工面临的思想和实际困难以及企业的困境,为企业发展取得良好的内部环境。这样,就可以保证企业平稳、有序地健康发展。

三、当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突出的问题有两个:其一是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其二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落后。

首先来看,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效率低下简单来说就是成本很大而收益甚小。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行政机构庞大臃肿。我国的国有企业行政机构过于庞大臃肿,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几度精简,单收益甚微,结果是“精简、精简,有增无减”,没有必要设立的行政机构大量出现。

2、权力集中缺乏制约。权力过分地高度集中而又缺乏应有的监督制约机制,导致一些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官僚主义严重,家长制、人身依附等封建主义的影响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企业决策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挫伤国有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行政系统缺乏活力和效率。

3、行政法律和体制不健全。当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行政法律制度不健全,有些行政法规虽然已经制定,但没有很好的执行。

4、行政机构运转不灵、效率低下也是重要原因。由于部门和环节过多,造成行政机构某些部位和环节运转不灵,往往因扯皮现象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5、行政人员素质不高。尤其是部分国有垄断企业,行政工作人员的选拔、录用、培训、考核、奖惩、升降、淘汰和辞退等人事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竞争、激励机制。直接影响着行政效率的提高。

其次,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相对落后,人力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纵观我国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少数国家垄断企业,由于处于垄断地位,缺乏必要的竞争压力,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人才工作不到位,没有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人才工作指导思想,造成人力资源开发滞后,人才浪费现象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才观念陈旧。在对人才的认识上,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认为人才就等于学历加职称,人才就应是全才,直接导致了社会上假文凭泛滥;在人才的使用上,论资排辈、只上不下、只进不出,惟“亲”不惟“能”,一些有才华能力的年青人经常受到排挤;在对人才的投资上,表现为对物的重视超过了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资料显示我国对人进行投资的支出远远低于各国平均数,而每年对物质资本的投资比率大大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第二,管理制度缺乏。(1)缺乏有效的任选机制。这主要体现在企业人才缺乏市场化特点。委任制、任免制等官僚化特征比较明显,市场配置作用被人为削弱。导致员工追求工作的惟“上”性,即只看领导眼色行事,而不注重工作的实效。(2)缺乏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长期以来在分配方面形成的“吃大锅饭”等落后观念仍很难在短期内革除,很多国有企业仍然存在平均主义分配,分配结构与分配方式单一等现象。(3)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很多企业只重视培训过程,而不重视培训效果,似乎培训费花出去了。培训实施了,就万事大吉,导致培训形式化、无效化。(4)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考核是我国企业存在问题最多的环节。作为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由于人情、面子问题,考核成了走过场,失去了其应有的效力,人浮于事现象普遍化。第三,人员素质较差。国企传统的人事管理基本上是一种业务管理。它仅在企业“需要”时发挥作用,如人手不够时招聘员工,平时发放工资和管理劳保福利等。企业对他们的要求也只是要求其能处理例行日常事务,导致其工作机械被动,没有研究分析,更没有预测,管理完全凭经验,难以起到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作用。企业的人事部门成了“无专长人员的收容所”,这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以笔者所在的某国有企业在阜分公司为例,实行总经理负责制,领导层另有党委书记及一名副总,下设五个职能部室,每个部室平均有8个人左右,每个人都有分工,各司其职,这也是企业进行改制的结果,改制前每个部室多达20人,很多没有事情做,每天按时上班,看看报纸喝喝茶,一天时间久过去了,现在精简人员后,办事效率不降反升,每个人都有事情做,人浮于事的现象大有改善。

四、深化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内容

发挥作用的机制,一般来说,企业行政管理是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的:

制定计划。既确定管理内容的目标和决定如何达到这些目标。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必须具有计划性,这是国有企业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和保证行政管理成功的必要条件。

科学组织。国有企业的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明确工作内容,并将其按性质分类,逐级建立自上而下的责权关系,保证行政管理管道畅通无阻。

协调指挥。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采取的具体措施,调动和协调各即行政管理人员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

统筹控制。对指挥工作的各项措施进行监督、控制与调整,包括建立激励机制、监督系统和制定奖惩条例并认真执行。我们要深化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根据现代企业管理学原理,按照科学化、市场化和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本身的行政管理体系,包括与政府的关系、与市场的关系、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约束制度、激励制度、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等。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目标来自于生产经营活动和行政管理自身的要求。生产经营活动要求的行政管理主要侧重于正常组织经济活动 ,包括财务和销售管理、信息、沟通以及公关和劳资关系等。本质上来讲,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上述要求一般也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范畴。

生产经营活动要求的行政管理活动主要侧重于组织经济活动,包括财务和销售管理、信息、沟通以及公关和劳资关系等。实际上,这种要求一半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范畴。本文研究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本身则要求:

1、实行和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行政首长(厂长或者经理)负责制,建立以其为首的指挥系统是科学行政管理的基础。这就要求,首先必须明确行政首长的职责和权限,保证其有足够的行政权力和必要的权威;其次必须保证行政首长的管理措施有可靠的行政实施管道,再次,行政首脑必须有一个高水平的咨询机构,保证其管理措施不致因考虑欠周或个人判断失误而产生负面影响。

2、合理选择和设计行政组织机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是以来行政机构和行政管道进行的,所以,选择和设计符合企业内外特点的组织机构是保证行政命令、指示灯迅速流动贯彻的重要前提,是达到行政管理目标的重要条件。行政管理最忌机构庞杂、人浮于事、管道间沟通不畅、环节繁多,从而造成公文旅行效率低下等弊病。因此,合理选择与设计行政组织机构与行政管理科学化密不可分。

3、选拔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要有与时代相适应的一般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一般素质包括:良好的个性和心理特征、优秀的政治素质、强烈的创新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能力结构包括:以信息处理能力、组织咨询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择优决断能力和以善于选择实施办法、用人知人善任、协调统筹全局、应变临阵不乱为内容的决策制定能力。知识结构则包括一般知识、管理知识、和技术知识三大方面。可以说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制胜的法宝之一。

4、确立正确引导、准确评价与适当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企业行政管理的最佳化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管理者的积极有效的配合和实施。因此对人的管理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核心工作,而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有效实施对人的管理的重要保障。只有实现了引导、评价、奖励三者的有效结合,激励机制才会在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圆满达到预期效果。

5、讲究行政管理的艺术性。行政管理中还有许多艺术性问题,什么时候下达命令或指标、怎样下达、词语如何表达等,都须因人因时因地而已。这就要求行政领导善于行政管理艺术,注重管理对象的心理因素、讲究说话艺术、善于把行政命令转化为企业员工的自觉性行动。

五、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首先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而转机建制和提高管理水平,其次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按规范化要求 ,适当调整企业行政机构。目前 ,虽然企业行政管理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但行政机构仍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 ,如企业行政机构臃肿、人员配置紊乱、管理渠道冗余复杂等。对这些问题 ,应从行政机构的体制和结构两方面加以解决。要明确各级行政机构的职能作用 ,按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则去合理建立行政机构系统。

2、健全企业行政管理的领导体制。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包括三方面内容 :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 ,咨询机构为补充 ,建立有相应的行政监督部门。我国现行的企业领导体制基本上是党政合一甚至以党代政 ,未能给行政首长以真正有效的行政管理权;有的领导体制不健全 ,以行政首长的个人意志代替行政管理的系统工作 ,或缺乏相应的辅助人员或没有相应的监督机构和手段。这些都要逐步改进 ,以加强和提高行政管理工作及其质量。

3、定期评价业绩 ,择优使用行政管理人才。企业人事部门虽一直以业绩评价作为行政管理人员晋升的标准 ,但长期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 ,人为因素干扰太多 ,也有技术欠缺因素 ,对于前者可用部门监督方法逐步消除 ,而对于后者则须从人才学角度 ,综合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等科学手段 ,准确作出评价。总而言之 ,建立和完善现代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外部环境(国家政策法规及相应的社会机制)和内部条件(企业自身努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优秀的管理人才)两方面的结合 ,这些都有待于在市场经济的发育完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尽快实现。由于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体系广泛,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重点谈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取消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问题。为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应当适时取消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主要理由是:首先取消行政级别,让国企回归企业本色。取消国企行政级别是大势所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目前,上海、广州均已经酝酿取消了国企的行政级别,这是早日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国企新机制,也有助于增强国企的市场竞争力,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服务。其次赋予国企行政级别有碍市场公平竞争。国企行政级别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可我们目前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与公平竞争这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背道而驰。我们知道,目前仍然存在的国有企业,或多或少都以政府做靠山,低价甚至无偿地享有土地资源,优先享受国家贷款,垄断或半垄断某些国家资源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等。可是,民营企业却不能拥有这一切,受到严重挤压的它们一开始就与国有企业处于不平等竞争的地位,导致市场经济难以健康运转。

二是深化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行政管理是需要人来实施的,因此必须全面树立和落实“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按照科学原理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更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真正把企业的人才工作做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的良好局面。首先要建立现代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国有企业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把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管理与对资产的管理经营结合起来,构建现代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使现有企业干部管理制度适应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其次要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落到实处,这就要做到持之以恒,不断培育和完善,使之成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方针,作为树立企业形象的一部分,加大对外宣传,达到一种品牌效应,从而可以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为企业服务。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工作,必须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建立科学严谨的员工培训体系、激励体系以及灵活机动的人与事相适应的管理策略,使员工能充分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好处,给员工发挥潜能、施展才华提供舞台,使员工能感到成功的幸福,能体会到人格受到尊重,能自觉养成开拓创新、敬业爱岗的良好风气。第三制定并实施人力资源规划,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健全绩效考评制度,完善多重激励机制。包括:(1)薪酬激励。通过调整国企内部收入分配关系和实行特定薪酬制度等措施,加快拔尖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薪酬待遇与市场价位的接轨进程,达到吸引人才、稳定骨干的作用。(2)事业激励。创造机会和条件保证各类人才能够施展才华,满足他们的成就动机。以科技人才为例,他们都希望在专业上有所建树,对提升专业领域的成就、名誉以及相应的地位比物质利益有更强烈的需求。(3)学习激励。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优秀人才进行脱产培训,选送到高等院校深造等。国有企业要树立“培训投资效益”观念,另外,企业对员工的尊重与理解、良好的沟通环境、团队协作气氛也可以有效地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信任,从而激发员工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我们相信,做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将为改进企业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提供重要“给力”。

三是完善国有企业决策机制,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决策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行政管理必须符合科学决策要求,要通过多方努力,全面提高行政管理效率。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完善企业决策,提高管理效率。

1、对不同的行政管理层次提出不同的重点和要求。上层行政机关的主要活动,是规划、决策、控制、沟通等全局性工作,追求的是社会总体效率。重点要从领导方式、决策程序、组织结构、信息反馈、协调监督等方面改进工作,提高效率。

2、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行政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程序以及一系列规范化表格、图表等,从而建立起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提高行政效率,必须加强行政管理法规的建设,健全必要的工作制度,以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形式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

3、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每一个行政工作人员都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作为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是知识水平高,各方面素质优良的公共管理者。企业行政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能够实现科学而又艺术的管理。经济的全球化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在未来的管理中必须有国际眼光,熟悉国际游戏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4、引入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引入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当前企业行政效率在管理方法上陈旧僵化,仅注重行政规章和行政命令,无法调动行政官员的积极性。通过将企业管理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企业行政管理之中,可以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瑞龙,现代企业产权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第20页。

2、《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报告(1999)》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73-87页。

3、杨万铭,《国有资产产权的二重性:困境与出路》[J],《经济体制改革》81页

4、杨蓉主编.人力资源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5、王荣奎主编.成功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范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6、张 华.合同管理工作浅谈[J].理论界,2006(9).7、李守君.加强经济合同管理的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政管理人员观

第三篇:毕业论文-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郑州轻工业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学生姓名

_张大锤__ __ _ 专业班级

工商管理 _ 学

_1252525252 _ _ 院(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时间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1 前 言...................................................1 1.1 论文研究背景.......................................1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1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2 1.4 论文研究框架.......................................2 2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3 3 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和成因..........................3 3.1 市场经济体制尚待完善...............................4 3.2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相对滞后...........................4 3.3 缺乏明确的竞争优势战略.............................4 3.4 技术创新不足,在低端产品竞争.......................5 3.5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质缺少把握.......................6 4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6 4.1 人力资本............................................6 4.2 技术创新...........................................7 4.3 核心技术...........................................7 4.4 管理体系...........................................7 4.5 营销系统...........................................7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4.6 企业文化...........................................8 5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问题............................8 5.1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9 5.2 创造和改善企业运行的微观机制.......................9 5.3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9 6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10 6.1 科技型企业成长期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原则..............11 6.2 科技型企业成长期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内部途径..........12 6.3 科技型企业成长期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外部途径..........14 结束语.................................................17 参考文献...............................................18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摘要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培养和发展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任何企业至关重要,因为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成为企业的战略性资产,并能够给企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反映,是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内部的综合实力也就是企业本身,更多的是一个可靠的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早期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时期,我国企业依靠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区域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积累的资本实力和形成自己的竞争力,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突出问题,以适应大型外国企业已成为影响中国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创新/战略经营

I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The study of our country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ness

ABSTRACT

In the modern economic society,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s, especially the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ness, is vital for any business, because once formed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become enterprise's strategic assets, and to bring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re competence is the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 ability, is the combination of a series of complementary skills and knowledg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at is, within the enterprise itself, is more of a reliable guarantee of enterprise's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early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enterprises rely on cheap labor, na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advantage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strength and form their own competitiveness, but under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ese enterprises will face severe challenges.Cultivate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a prominent problem, to adapt to the large foreign enterprises has become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arge enterprises and enterprise groups, the primary problem.Keywords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innovation,strategy management II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前 言

1.1 论文研究背景

08年的经济衰退,对中国的企业是一个残酷的洗礼,08年下半年中小企业是危机的受害者,幸存的企业或产业升级的一部分是转化危机,或一个精益转型的沼泽,游不确定性的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企业的战略采取和竞争力的构建需要从新考虑和定位。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平均寿命8年,私营企业寿命平均3.5年,而世界500强企业的则在40年左右。为什么中国企业那么短暂?缺乏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培育和加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寿”的唯一方法。

世界著名的“长寿秘诀总结”企业,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因为它在市场的“永恒的青春很强的核心竞争力”。现在随着经济信息化、全球化历程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严重,企业为求得自身的生存和成长,务必具备良好的竞争优势。与传统的企业发展战略有所差别,当今企业不再刻意强调企业经营近期的竞争优势,不再过多地纠缠于企业的局部的得失,而是着手于企业深层次的竞争力的改造,构建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取得长远或根本性的竞争优势。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市场竞争的枢纽,但现在我国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尚存较多问漏洞。所以,钻探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缺失的缘由,并探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对企业经济又好又快成长,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企业都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公司已经失去了。人人们不禁要问,企业如何集中?自1990年,哈默和解放军哈拉尔德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CC),在全世界兴起的一个研究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的源泉,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成长生死攸关。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竞争中形成的,无竞争何谈竞争力。所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就要正确的了解企业的竞争力,1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尤其是核心竞争力。企业制度的创新能力,企业制度的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经营创新能力和企业文化的独特影响力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四大要素,因所以要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在新的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仅仅靠一个或几个企业职能战略,可以获得暂时的优势,只要培养核心竞争力才是使企业处于世界的前列。因此,面临新的挑战,我国企业必须正视和加快培育、提升核心竞争力。

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高不只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仍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需要政府从宏观上的扶持,也需要全社会的辅助和协调。我国有很多的中小型企业,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使中小企业快速成长起来,加强他们在国内和海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对国民经济的延续、急速、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本文的研究过程当中,我们将主要使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参考、研究、总结大量绩效考核相关文献,为后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以期对研究的问题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

(2)案例分析法。本文还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对中国现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近况和不足进行探讨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战略计划和对策建议。

(3)理论与实践:对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总结,并结合理论与实践。

1.4 论文研究框架

本文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研究,特别指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完善对策,科学地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问题和培养途径。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

按照上面提到的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我们认为一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或核心能力一般都具有如下基本的特征:

知识性:它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的能力。

价值性:核心能力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带来特殊利益或价值的客户。

独特性:它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地方的能力,一个企业特定的能力,能力和优势的个性化。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核心能力,一般体现为特有的资本、组织制度、人力资源、技术、管理能力等方面。

专有性: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不能分开,不能交易,难以模仿的。

延展性:一个企业独有的知识,核心能力可以延展,延伸或辐射。

持续性:当一个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它必然经历企业继续培养长期探索的积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持久性:核心竞争力是一种长期能力,那些经久不衰的老字号必有它们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核心竞争力理解为: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与企业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竞争合力,它不是简单的某个分散的技能或知识,随着市场的变化,减少容量的适应是不容易被复制的但在生产和经营的价值链活动的企业。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和成因

纵观世界前列企业,其国际经济依存度大都很高,在世界范围内跨国经营,进行全球性投资、全球性生产和全球性销售。这些企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3,为全球直接投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资的70%。这些强势企业全是依赖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而占有世界经济的一角。相比我国企业整体上核心竞争力还比较低,能够充分利用核心竞争力,有意识地区培育和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以此作为企业高层决策出发点的企业则是凤毛麟角。

中国加入WTO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一步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加剧,市场结构多元化,中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危机”。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企业普遍的并购重组,使得企业的经营范围,组织规模,感业结构,市场范围等不可避免地发生较大改变。同时,经济全球化和商业自由化的步伐愈来愈快,跨国公司的咄咄逼人,中国企业的竞争压力大大增加。因此,中国企业必须抓住时机确定和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定公司战略,成功地面对市场竞争,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

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的原缘由极为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市场经济体制尚待完善

我国企业较多是从旧体制逐步改变而来,在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发展成长,缺少核心竞争力的问题由来已久。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和追求利润的竞争动力是企业不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力量之源。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是很难真正的,公平的,完整的,有序的竞争规则很难得到充分体现,企业虽然有大量的物质资源,财政资源和人力资源,但在资源枯竭的整体情况下,很难构成核心竞争力。落后的市场经济体制,非市场力量太多,政府介入经济领域,进一步扭曲竞争的形成,企业不能真正认识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严重程度的权利,对“精灵”的感受不深。

3.2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具备清晰的产权关系、单独决策能力和单独经济利益的公司法人,将尽一切努力改善经营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和协调内部和外部的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创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有度的当代企业制度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当前,我国的企业较多处在由传统政企不分的企业制度向较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时期,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虽然经历了市场化改制的洗改革,但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经营理念、运行机制仍然很难清除,依旧难以割舍“政府情结”,在政府和市场如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展缓慢的双重依赖性,即使在公司制企业的重建,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的管理结构的要求,严格监督和有效运作的机制仍然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是困难的。所以,不成熟的企业制度使企业缺少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3.3 缺乏明确的竞争优势战略

我国很多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做出一些决策,由于欠缺明确的竞争优势战略,对核心竞争力的实质缺少认识和把握,错误地认为竞争就是“贪大求全”,似乎是更大的,就会产生累积效应,因此不切实际的背道而驰,加速扩张,企业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是难以匹配,没有竞争的优势,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核心竞争力得到增强,但仍有许多“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这些企业的生产系统是非常大的,但是研发和营销能力很弱,市场的反应能力和发展能力明显不足。有的企业在实际竞争中不得精髓,运用的手段仍然止步在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广告促销竞争等方面。一些企业微薄的利润越来越小,有的吃下一年的食物以维持简单再生产。低利润率的原因是缺乏核心竞争力。

3.4 技术创新不足,在低端产品竞争

中国在科学和大多数企业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如在中国2000 2655组,平均经费只占主营业务收入0.9%。企业忽视研发人员的培养,教育和激励,缺乏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技术创新,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是独一无二的,同行业企业拥堵在低端的产品竞争,同挤一座独木桥,所有的企业都用相同的办法生产一样的低价产品,其结果是同室操戈。技术创新能力贫乏已成为除体制因素外阻碍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我国在机械,电子,化工和汽车技术密集的产业,产品和制造过程的设计技术水平落后,比工业发达国家落后15~20年。中国大中型重工企业2000多种拳头产品的平均寿命周期为10.5年,是美国一些机械工业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0.35倍。这充分说明我国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迟缓,产品性能落伍,缺少竞争力,难以适应人世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在引进技术的一些企业,主要关心的是硬件的介绍,没有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从而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一些公司花了大量的钱来交换引进国外技术,但仅停留在反复模仿,缺乏创新,不能与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成熟的企业产品的一较长短。没有领教到“精灵”的厉害之处,对“核心技术与核心产品是企业在市场中取得超额利润的关键所在”,对“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命根子”的认识极为肤浅。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3.5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质缺少把握

由于我国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发布,立即引起商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权威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并未完整界定核心竞争力的准确定义,而只是给出了一个描述性的概念,这为后来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理解来解释“核心竞争力”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中国的专家学者纷纷依照自己的理解来阐述核心竞争力理论,界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描述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性,建议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种种途径和措施。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识别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企业误入歧核心竞争力构建过程的歧途。虽然为经营理念的核心能力理论的激励企业经营者有着巨大的作用,但对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各企业具体的定义,存在严重分歧,已经有很多的误解。虽然感受到“精灵”的存在,却不知道如何让“精灵”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4.1 人力资本

企业竞争力获得的基础是人力资本,企业核心竞争的制定者、执行者、创新者和评估者是人。如何留住人才,人才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人力资本和企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6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问题。同时,许多雇员和业务经理的组织元素可以独立改变,如此相互作用将是降低的核心竞争力。高级管理层必须和谐这方面的力量,以确保这些单独的变化和在同一方向的总的核心竞争力相同。

4.2 技术创新

研究和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转化能力,技术能力,以保护核心竞争力要素的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产品的性能,质量,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会更高,产品进入市场的障碍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越强,企业的竞争力也就越强。相应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便是安全的。

4.3 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表现为专利、产业标准及不同形式的知识,核心技术重复使用会使价值连续增长,具有报酬递增特征,具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企业获得竞争力的首要条件。许多成功的企业在创业初期都存在着规模、资金等方面的困难,许多成功的企业规模,资本和早期启动等方面的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是一旦你在市场上拥有核心技术的领导者将迅速发展后。微软公司起先也只能给IBM做零部件供给,其后因为掌握了在视窗操作系统上的核心技术,快速成为世界上利润率最高的企业之一。

4.4 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包含企业家的决策能力、推理能力和管理能力等。通过组织,规则和条例,企业资源的研究和开发,管理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功能的实现。有效的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企业发挥制度优势,与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系统的特点,管理方法有机结合,使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同时也可以稳定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以最大化目标的潜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

4.5 营销系统

市场体系包括营销技术和营销网络,企业通过营销技术将有效的产品,以较低的价格来满足客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网络营销是企业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前沿,其主要功能是产品销售,市场研究,营销,技术支持和市场营销。企业一旦拥有庞大的营销网络,打破进入市场的障碍,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获得超额利润。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4.6 企业文化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整合更大范围的资源和迅速提高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使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按照企业一致性的发展目标而努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协调员工合作,减少内部冲突和管理费;同时也给企业的员工带来一种向心力,使其围绕核心竞争力开展工作。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问题

值得强调的是,在整个过程中的关键词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创新”。知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在其1912年出书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如此解释创新的:“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创新是企业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高水平,它是知识和适应能力,然后输出的组合,不断变化的环境改变或重新设计自己的。它使企业有自己的核心 8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具有唯一性,不易模仿的更多,当核心专长,创新发展成产品,客户将从中获得更多的价值,企业可以获得比同行业水平更多的利润。

5.1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创新是当代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须从知识经济的要求出发,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发,不断进行技术、管理、制度、市场、战略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其中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唯有源源不绝的技术创新,企业才能够不停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改良生产技术,降低成本,进而提高消费者价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并适时开拓新的市场领域。跨国公司特别注重技术创新,一个专有的研发部门,不断技术创新增加投资,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5.2 创造和改善企业运行的微观机制

就以企业自身来说,企业从高层管理者到最基层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明确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市场竞争中的特殊地位,重视、关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企业要善于物色、发掘现有的技术和非技术优势,经过层层分析、总结,归纳出企业潜在核心竞争力并培养之。同时,企业应考虑以下几点:①企业制度的重构,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制衡权力的根本,提高企业集团内部组织结构设计,完善企业发展的制度基础建设。②对竞争战略分析,突出主营业优势,在劳动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划分各集团之间的清晰,提高企业的协调和整合资源;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开发和运用,提高战略管理能力。

5.3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其实是各国企业之间的较量,所以拥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家就成为竞争的关键,因此,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大中型企业企业家管理不善,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优秀的企业家,一个能在市场经济下一站将公司创业团队缺乏负担得起的大潮的队伍,许多曾经辉煌的企业正面临破产的困境。

所以,创建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又一途径,具有更大的价值性。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科技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发展,和不同的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和条件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使用不同的策略来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科技企业已进入规范发展时期。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以市场为导向的概念,并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变化的成果,重点实施“名牌战略”。其中,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最重要的。传统观念认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旦拥有核心技术的先进性,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事实上,技术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综合能力,任何单一的 10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主导因素是不能够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由智力因素为基础,主要包括企业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知识管理能力,营销能力,文化能力和学习能力。企业的技术实力惟有同企业的发展基本目标相同,同企业的技术知识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其他有价值的能力进行互相协调共同发展,才可以最终形成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6.1 科技型企业成长期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原则

6.1.1 价值性原则

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从可能的有价值的培养点着手,在科学地分析自身优劣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确定培养重点。特别是,焦点和平衡的组合,综合布置。经过“系统论”和“木桶理论”可知,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培育和综合素质提高的是木桶中最短的那的部分。只有坚持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培训,如对技术的把握不准,可以打破现有的技术,分类,整合,理解之间的差异的通用技术,通用技术,专有技术,关键技术;而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专有技能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开发、革新,并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以构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会有效攻克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快速得到突破性进展。

6.1.2 独创性原则

科学和技术的企业,由于实力有限,不能多元化经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可以有多个,给出了企业有限的资源,以及多个元素不是文化。具体而言,企业不能在他们的能力和两个核心不相关的领域各自培育两个毫不相关的核心竞争力;否则,将会产生资源供给短缺的危机,进而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资源集中的公司,在他们的管理,技术,产品,销售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差异,服务等方面与同行业有所不通。在许多我们自己和他人的上述诸多方面发展的差异可能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同时可提高消费者的特殊效果,这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6.1.3 动态性原则

科技型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自身经营与外部环境都是动态变化的。包含的元素的经营环境的变化:技术进步,客户需求,有竞争力的行业,主要和适应性,这些都会改变 11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控制这些因素的变化,就能及时深化核心竞争力或确定应培育的新的核心竞争力,以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地位。所以,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提高策略的拟定和践诺应注意其动态适应性。

6.1.4 持久性原则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更多的是依赖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非某项重大独创导致的较大跃进。因此,很难“压缩”或“突击”。即便产品周期越来越短,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仍要数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这将使竞争对手很难效仿,进而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进入壁垒。因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被追赶时间很困难。

6.2 科技型企业成长期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内部途径

6.2.1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其企业成长的重要动力及自身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与产品周期快速变化的技术缩短了商业竞争的特征,企业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研发能力,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或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为企业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情况,并最终打败竞争对手,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竞争的实力差距的科技型企业,事实上是技术创新的差距。体现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现代企业制度,这种高效能充分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直接影响其生存的市场地位。然而,在实践中,技术创新不仅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获胜的机会,但使具有强核心技术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有这些特点。假如没有技术创新,小型和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成为无根之木。

6.2.2 积极进行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企业为了实现各种资源的规划,执行,命令,监控综合利用的目标,和控制的新过程的行为。在目标的技术和经济绩效管理创新,通过用某种材料和技术管理的各种因素的推动,科学、合理地组织起来,使它成为新的产品或服务,以及市场的组织行为过程。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管理创新是企业为了实现综合利用各种资源的目标规划,执行命令,监视和控制的行为过程。管理创新的技术和经济性能目标,由各种因素驱动的,用于某种材料和技术管理,科学合理的组织起来,使它成为新产品或服务、市场和组织行为的过程。内容管理创新包括管理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创新管理工具、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这将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我们可以说,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一个过程的有效管理,以确保成功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创新来保持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第一个管理创新的概念,是企业创新活动的源泉。

6.2.3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作为知识,能力和总的资源,人力资源,代表所有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是人的能力,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而且还能帮助企业获得产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从品牌,技术,竞争对手将其竞争优势难以模仿和复制。英国经济学家指出: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而人的积累利用资本,自然资源的开发,推动国家前进的主动力。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素质、高学历、稳定的知识型员工逐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市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利用知识型员工的创造力和发展型员工的潜能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要成分是人力资源战略的科技型企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本质是企业员工能力的匹配,一体化进程,即使现有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最高水平,通过教育培训和其他手段把缺少的人才尽快填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所依据的是敢于创新与开拓精神的人才,并不是企业的物质资源。然而,人才虽不是核心竞争力,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操作者、培育者,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最活跃因素。所以,企业应该从人力资源管理开始,如充分合理利用薪酬制度,奖惩措施,激励,培训方案,调动和激励,发挥现有人才的潜力和能力,建立基于团队的激励机制和知识贡献。所以,强化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是提升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6.2.4 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

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创建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的关键。建建立一套有效的培养体系,把握企业文化的核心,提出了统一的价值,工艺规划与企业愿景和经验,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此外,通过构建学习机制和面向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没有知识编码技术,促进企业技术知识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应重点关注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信息化、新价值观、新的视角来规划和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培养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形象地说,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从四个方面:第一,培养公司的使命和愿景,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并让员工参与、理解和接受。其次,企业精神的正确理解和沟通,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再次,建立标准化的规范的行为。最后,创建一个独特的视觉形象。

6.2.5 建立创新发展型组织

发展组织,是通过员工的增长,利润和生产力,实现业务目标,在竞争能力和恢复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挖掘员工的潜能是企业生存和成长的最好方式。所以所有的资源,加强全体员工的集体智慧,为客户提供更有效的服务,一个员工成长和发展环境的形成。此时,变更管理改变了传统的控制,绩效教练主管的角色作用。员工除了研究更复杂的技术,还有更多的责任,包括收购新知识、工作能力和理解、转换、整合的知识。在这个时候,自己的文化本身是最重要的过程。因此,开发组织的真正意义是创造条件,鼓励、奖励和认可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形成了霸权的发展氛围员工成长。企业从传统的组织演化的过程发展中组织意识,通过一个全面的组织变革,企业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活力,培养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促进增长。

6.3 科技型企业成长期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外部途径

通过内部途径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靠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积累,所以企业是独一无二的,很难被模仿,这个自我积累过程时间长,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因此,许多企业采取外部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一个强大的补充培养核心竞争力,培养时间可以缩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将大大增加公司的竞争优势,并减少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成本。

6.3.1 组建知识联盟

可以获得通过知识联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科学和技术往往与企业技术合作联营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知识联盟;或发展自己的核心知识和一些企业的互补技术,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联盟的水平;或供应商,用户密切合作,建立纵向联盟;或垂直横向联盟、企业集成的优势,研究和开发,技术合作。科技企业联盟伙伴的知识学习,不仅学习伙伴新技术和营销策略,而且企业内部的技术能力。不仅学习伙伴的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也学习能力。只有通过学习提高技术,还要学习管理经验,减少文化差异,真正消化吸收技术合作伙伴。建立知识联盟,高新技术企业与外部技术资源,增加企业的核心知识互补优势、专业能力、专业分工和信息共享。技术介绍提高技术实力,创造新知识、专业化和信息共享,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创新能力。

知识联盟具有以下特征:联盟的各方合作关系非常紧密;知识联盟的参与者广泛;拥有很大的战略潜能,等等。所以,知识联盟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知识联盟有三种形式:资源互补型、能力互动型和知识共享型。第一种形式是互补的缺陷,通常双方都有不同的和互补的资源和能力,主要包括生产作业与研发、生产作业与营销网络、生产作业与商业连锁、研发生产与销售等方式。第二种形式特点是提高综合能力和联盟,联盟在许多方面全面合作。在原能力基础上,进一步攻占更多市场,提高市场份额和利润,合作双方的核心竞争力都可以得到培育养和提高。第三种形式的特征是企业知识和智力的优势结合,构建知识共享和协作系统,不但是开展企业的硬件功能和互动的援助,相互支持,在管理理念,文化,教育,人员培训,信息交流和其他软件,搭建合作平台,促进彼此的核心竞争力。知识联盟可使企业获得互补资源,加强核心竞争力。能得到学习机会机会,培养新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扩大核心竞争力。为了降低投资风险,保护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技术创新,培育、巩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6.3.2 进行综合资源的整合

这包括外部购买和企业兼并,是指从市场上购买培育核心竞争力所需的资源,包括购买专利权、特许经营权、雇用有特殊专长的人才、设备等。外部采购方法为企业快速容量因子是特别有效的尚未完全成熟的易于理解的。当某些知识或能力是不容易获得,包括在另一个企业通过兼并和收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股票,收购等,获得的知识或能力可能是最好的方法。通过企业兼并获得核心竞争力。企业兼并是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快速进入其他竞争领域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并购,企业可以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建立 15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一个新的企业管理机制的建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因此,一个重要的方法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合并。合并、收购的股票其速度和独家的优势。

6.3.3 建立产业集群

许多企业集团,解决单一企业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群体效应”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整体长期的学习和积累经验,有机结合的企业反映了有形和无形资源的企业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集群有利于企业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激励创新,充分发挥促进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完全和推广,有必要建立一个完美的,完善的产业集群网络。企业在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在市场交易关系,信任,合作,互锁功能,还包含嵌入式、网络关系。垂直和水平之间的集群可以集成外部因素,行业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客户、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相关支持系统,中介机构,本地网络的形成通过竞争与合作。在一个功能相对完整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系统,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关系经常贸易或非贸易交易,交换和互动学习。集群内的企业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关系,特别是共享的资源,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和创新。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并决定自身在竞争中优劣地位的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和增后劲以及资产增值和效益提高的能力,任何不谨慎的运作都会影响企业的竞争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在市场经营过程中,从思想到战略,从内到外的协调和统一聚集在一起,增强适应市场,从竞争性市场。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黄继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2]李品媛.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3]徐琳.培育我国中小企业的核心能力[J].工业技术经济,2000,(6).[4]朱国春.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家文化[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5]胡振鹏,陈华,傅春.技术知识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机理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9).[6]胡大立.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及其形成机理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7]张文松.企业战略能力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8]张韵君.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9]王婧.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创新文化研究[D].西华大学,2013.[10]舒辉.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模式分析[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4,04:38-41.[11高祖原.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12]王焕荣.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3.[13]杨中宣.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研究[D].郑州大学,2004.

第四篇:浅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与核心竞争力

浅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与核心竞争力

摘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与许多因素有关,例如财务管理、技术创新、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等等。本文主要从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阐述财务管理对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性以及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范畴与识别

自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迅速被企业界和学术界所接受。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公司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集体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能力。与物质资本不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不会在使用和共享中丧失,而且会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成长。按照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观点,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核心竞争力应反映客户长期最看重的价值,要对客户的核心利益有关键性的贡献;其次,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独树一帜的能力,并且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替代;第三,核心竞争力应具有延展到更广泛市场领域的能力。由于核心竞争力具有稀缺性、难以模仿性等这样的特征,对于核心竞争力的重视和研究,实际上是将企业竞争优势的生成问题转化为获取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问题,进而赋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识别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否构建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前提。

首先,核心竞争力应当能够实现顾客所看重的核心价值或核心利益。要识别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弄清:顾客愿意付钱换取的究竟是什么;顾客为什么愿意为某些产品或服务支付更多的钱;哪些价值因素对顾客最为重要,也因此对实际售价最有贡献。

其次,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与其他相关企业的竞争差异。企业培育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竞争对手短期内难以模仿、不能轻易获得或建立起来的能力,只有这样,它才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再次,核心竞争力能够让企业拥有进军更广阔市场并取胜的潜在能力,能够给企业发展提供很大的延展空间。企业能够在核心竞争力的支撑下,容易进入其他产品领域,实现多元化经营的规模经济。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与原则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有

1、固定资金管理体制,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来源、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等。

2、流动资金管理体制,包括流动资金供应方式、流动资产分类及其管理制度。

3、收益分配体制,包括税金缴纳、利润分配及有关规定等。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有

“统一领导,独立经营”是处理国家和国有企业财政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不可能放弃以所有制的身份对企业分配加以适当控制;企业是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又不可能没有主动权,要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财政关系,就必须建立科学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在建立这一财务管理体制时,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就是统一领导,独立经营。

统一领导是指:

1、国家要制定统乙的方针政策和统尸的财务规章制度,企业必须执行。

2、国家要制订整体规划,企业的经济增长速度、产品结构的调整要服从国家统一需要。

3、国家要进行干预和宏观调控,企业必须接受国家宏观调控。

独立经营是指:

1、企业拥有独立经营的自主权,国家在生产经营上要放权。

2、企业拥有在市场竞争中必须具有的订价权。

3、企业拥有税后利润的分配权。

4、企业拥有在核定的工资总额下的工资、奖金分配权。

三、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缺乏时代性

社会主义经济的逐步发展,企业面临着全新的财务管理环境。但是,由于在制度和观念上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约束了企业经营者不能将闲散资金自由对外投资,因为无人敢冒风险、承担责任。

(二)财务管理缺乏一体性

我国国有企业纷纷兼并联合,形成新的大型企业集团。这些集团企业规模较大,分布较广,内部经济关系复杂,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管理手段落后。

(三)财务管理缺乏动态性

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缺乏至关重要的事前预算。企业没有事前预算,期中的经营业绩比较难以进行,事中控制无从谈起,事后控制更没有效果。

(四)财务管理缺乏监控性

我国企业的内部监控被忽视,财务监控制度不完善、不系统,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监控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不高,监控方法和手段落后,监控效率低。

四、市场经济下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弱化,不但直接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政府宏观调控的社会监督效果,只有把企业的财务管理搞好,才能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才能有利于监督机制的完善,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建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资金管理制度,控制财务风险。一是建立投资论证制度,投资决策失误是资金管理最大的失误,要在企业内建立投资论证程序,大的项目应请专门的咨询机构参与论证;二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落实资金回收责任制,加快资金回笼;三是建立存货资金控制制度,按需生产、按需采购,把库存量降低;四是财产物资清理制度,发现账实不符或资产贬值要及时处理;五是建立保证制度,避免潜亏因素带来资金沉淀。采用合理的融资方式,从各种融资方式来看,内部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不发生融资费用,内部融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因此,内部融资是企业的首选融资方式,只有在内部融资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时,企业才应转向外部融资。

(二)推行责任会计,实行分权管理

责任会计是现代分权管理模式的产物。它是根据授予各基层单位权力和责任以及对其业绩的计量评价方式,将企业划分成各种不同形式的责任中心,建立起以各个责任中心为主体,以责、权、利相统一的机制为基础的,通过信息的积累、加工和反馈而形成的企业内部严密的控制系统,即责任会计制度。

一个企业采用什么样的责任中心,建立什么样的责任会计制度,必须与其组织结构相适应。责任会计视组织为人群的集合,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应为了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努力。而组织的结构形式会直接影响到责任中心的划分和责任会计的动作效果。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分纵向和横向组织结构。

1、纵向组织下的责任会计制度

公司的最高管理层独揽大权,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施总体调控,对成本、费用、收入、利润和资金的运用承担全面的责任。纵向组织结构下建立责任会计制度,首先要按照责任中心的层次,从最高层的成本中心定期把责任成本的实际数由最基层逐级向上汇总,直到最高层次的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横向组织结构下的责任会计制度。

2、横向组织结构是根据分权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在这种组织结构下,企业最高管理层将经营运作的大权适当分散,使其下属的单位、部门也有控制成本、费用、收入、利润和资金的权力,也要为资源的合理使用负责。在横向组织结构下,建立责任会计制度也要按责任中心的层次,先将全面预算层层分解,形成责任预算;然后建立责任预算的跟踪系统,记录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以及销售收入的实际数,通过编制业绩报告的形式逐级向上汇总,一直达到最高层的投资中心。

(三)建立标准成本制度,实现科学的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制度的内容包括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以及处理成本差异三个环节。标准成本是经过仔细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后制定的,是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应该实现的,因而可以作为控制开支、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依据和尺度的一种目标成本。成本差异分析是标准制度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成本差异分析,查明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才能为实现成本控制开辟道路。差异处理是指在期末把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重新结合,最终确定产品的实际成本的过程。

标准成本制度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利于进行成本的事前控制。预先制定各种产品应该发生的各项成本即标准成本作为员工努力工作的目标,以及用作衡量实际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尺度。二是有利于加强成本的事中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将成本核算的实际消耗与标准消耗进行比较,及时揭示和分析脱离成本标准的差异,并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三是有利于实现成本核算的事后控制。每月终了按实际产量乘各项目的成本标准,将求得的标准成本同计算出来的实际成本相比较,揭示成本差异,分析差异原因,查明责任归属,评估业绩,从而制定有效措施,以避免不合理支出和损失的发生,为未来的成本管理工作和降低成本的途径指出努力的方向。

(四)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加强企业法人治理

国有企业设置财务总监,是从加强法人治理结构这一角度出发,重点突出了董事会在企业财务方面的监督、管理职能,目的在于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监控机制。

在国有企业中实施财务总监制度具有很明显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财务总监制度体现了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

为了对企业经营者实行可靠的监督,实施财务总监制度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在这种制度下,财务总监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体现了董事会的要求,既不干涉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又保证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落到实处。财务总监制度体现了财务管理中心论的思想。

2、财务总监是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重要组织者

财务总监全面行使对企业财务工作的管理权,对经营者进行最直接、有效的监督。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经营计划、指挥、协调、控制等重大管理职能,反映了财务管理中心论的思想。财务总监制度完善了权力制衡机制实行财务总监制度,完善了董事会、企业经营者、财务总监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制衡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经营者权力的无限膨胀,较好地解决了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监督的问题。

总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不仅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还应适应WTO的有关规则。充分认识到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管理,充分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重视人才,使用人才,深化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向国外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学习,又要结合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情出发,强化财务管理的外部监督和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国有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取得优势,在全球化经济体系下有强大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公司核心竞争力.1990.

[2]潘华.企业财务管理学.中国人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2.

[3]李心合.关于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研究.财经研究,2001,1.

[4]王化成.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2001,12.□

第五篇: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必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抓紧抓实这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通过有效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加速期、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和国企改革深化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中,新时代国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一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涉及自身利益的社会问题引发国企职工思想心理问题,二是多种思想文化价值相互激荡增加了职工思想教育的难度,三是互联网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各类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舆论生态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四是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及运行机制直接牵动职工利益。在这一系列变化背景挑战下,新时代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实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根本任务,必须适应新时代新情况,采取灵活有效措施,重点在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三个着力点上下功夫,切实增强国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国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思想教育上下功夫。坚持党性原则,强化理论武装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特征。思想政治工作是举旗帜的工作,是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的工作。在社会思想多元、文化取向多元和价值认同多元以及意识形态领域严峻复杂的背景下,国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理直气壮地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国企职工的重要职责,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环境、思想舆论格局、意识形态斗争的新变化,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广大职工中尤其是党员干部队伍中开展思想理论武装工作。要分层次、多广度、有特色,创新形式、更新方法,坚持不懈地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尤其是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讲教育,使企业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而达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树牢初心、践行使命的目的,激发积极投身企业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热情和动力,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以强烈的进取心、责任心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

国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心理疏导上下功夫。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国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关注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同时也要关注解决职工的心理问题,多做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这就需要树立“大政工”理念,建立宣传部、组织部、人力资源部、工会、团委等构成的“联合作战部队”的“大政工”格局,打组合拳。世界卫生组织曾针对心理疾病给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断言:“没有任何一种灾难比心理障碍带来的痛苦更深重。”社会变革、经济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国企职工作为社会人,必然会对他们的家庭生活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甚至是冲击,比如老人就医、子女教育、住房改善等关切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都有可能引发国企职工心理问题和情绪问题。职工心理及情绪问题一旦产生,势必影响其工作和生活,无论是对单位,还是对社会都是不利的。同时,在国有企业内部,企业改革、利益分配、职业发展等问题也易引发职工的心理问题。因此,新时代国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大政工”理念的指导下,“大政工”格局的推动下,既要关心关注和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同时也要关心关注职工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解压活动,在职工心理疏导上下功夫。一方面常态化开展职工活动,通过活动培育职工乐观、豁达、宽容、理性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及时化解职工心理问题,引导帮助职工解决心理困惑,有效避免造成职工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从而避免因职工心理问题而引发的社会悲剧。

国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在人文关怀上下功夫。人文关怀是一种对人的存在性的尊重,是对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怀,是对人的价值的认同。人文关怀不仅要满足人的最基础的需求,更需要注重人的发展需求。新时代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需要企业干部职工的全身心参与投入,尤其是需要那些政治素养好、理论水平高、专业能力优、实践本领高,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这就需要国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在对职工的人文关怀上下功夫。不仅仅要满足他们应有的物质生活保障,更重要的是满足职工合理的发展性需求,采取有效有力措施,拓展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挖掘他们更大的工作价值,引导他们在工作中实现个人自我价值与企业改革发展的有机统一,让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同频共振、协同提升、一起腾飞。因此,新时代国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强化对职工的人文关怀,组织、宣传、人力、团委等相关部门要形成工作合力,尊重职工在工作岗位上主体能动性,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通过各种形式,经常性地与职工面对面,与他们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掌握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悟,倾听他们的心声建议意见,了解他们努力上进发展的诉求,从而实现尊重职工、引导职工、鼓舞职工、激励职工的目的,有效增强他们对职业的认同、对企业的归属,助力企业留住人才。此外,国企职工的人文关怀还要注重企业文化情感的培养,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文化活动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好企业文化凝聚人心的作用。

下载毕业论文黑龙江省国有企业竞争力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毕业论文黑龙江省国有企业竞争力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研究

    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研究【摘要】我国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中的不利因素日趋明显。文章希望通过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各自优势的分析比较,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

    xxx行业竞争力研究

    第一章 xxx行业竞争力研究:以XX公司的竞争力分析为例:核心竞争 力、五力模型、竞争战略 第一节 XX公司概述 一、 XX公司简介 二、 二、XX公司基本战略及商业模式概述 第二节xx......

    中部农业竞争力研究比较

    文章标题:中部农业竞争力研究比较摘要:本文对“十五”末期的中部农业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定量分析了**农业优势行业竞争力和农业科技竞争力的水平和特点,提出了持续稳定和提......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众所周知,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促进技术革新、繁荣市场供给的重要力量。有关统计资料......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摘要:在现代经济全球一体化形势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任何一个企业都至关重要。在全球日益开放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企业如昙花一现,悄然逝去......

    农村服务业竞争力研究

    我国农村服务业竞争力研究 摘要:农村服务业为农业的生产化社会化经营、制造业的结构升级提高附加值创造条件,而制造业、农业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需求。但目前我国服务业与农业......

    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所谓的“激励”就是激发、激励。主要涉及三个层面,一是个人行为,二是组织目标,三是采用的手段。而激励的过程,就是指采取一定的手段,使个人行为更......

    _国有企业人员培训体系研究.

    72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年 1月下 摘 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 的不断完善下,我国的国有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现 如今的企业竞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