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关心企业当找准着力点
政府关心企业当找准着力点
广东顺德公布《顺德区加强对重点培育企业服务的实施方案》指出,为了向重点培育企业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由区领导担任企业专员,挂点联系2-3家重点培育企业。这则新闻让我想起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历来人们都和李义山一样对文帝是持指责态度的。但人们不知道的是,贾谊“雄才大略”,是个市场干预派,主张政府干预经济,而文帝是个市场派,主张无为而治。汉武帝就是一个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雄才大略”的主。可是历史清楚告诉我们,是文帝带给我们了经济社会繁荣稳定,还是武帝带给我们了经济社会繁荣稳定?我们不必指责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那不过是文帝见到贾谊开口说话就知道其是什么货色,不伤其自尊而刻意闲聊的高明之举。我们到要问:假如文帝不问鬼神问苍生,中国历史上还有那著名的文景之治吗? 历史告诉我们,顺德政府如此关心企业,这不是好的信号,也必然不会带来好的结果。企业不需要官员指导,官员也指导不了企业。官员和企业家拥有的是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企业家拥有的是发现利润和组织人员进行科学技术创新的能力。官员拥有的是搞定官僚系统和平衡各方利益的能力。计划经济体制就是典型的官员组织生产和其它经济活动,计划经济的后果我们应该清楚了。如果官员能够指导搞好企业,那么就不需要进行市场化改革了。再者,企业家在企业是投资下了注的,企业家把他的身家性命是搭在了企业,但是官员不同,官员在企业没有投资下注,企业搞好了,他可以得到好处,搞糟了,他可以拍起屁股走人。这决定了官员和企业家在企业决策上有根本的不同。这也正是我们要接受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反过来劳动雇佣资本的道理。你说你是认真的、负责的,那好,你先把本钱押进来。或许,有些应该办的事没有官员协调就搞不定,但这并不需要官员挂点联系企业,而是应该改革制度,建立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让所有应该办的事情都能快速有效地办好。官员不是去致力于提供一个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而是挂点联系指导企业,这是狗拿耗子,不干本质工作。政府更不可以把企业分为三六九等进行不同级别的服务。在一个低效不公平的环境中,官员帮助一部分企业一定是以牺牲另一部分企业为代价。这是歧视、不公平。但这又不仅仅是不公平的问题。今天被称为重点培育的企业,当初并不是被培育出来的。歧视和不公平会扼杀那些今天还弱小未来却可能成长为大企业的企业。我们可以想象,如果靠政府扶持,那么苹果不可能成长壮大。政府扶持一部分企业,到头来,牺牲的将是全部经济。企业和官员如此结盟一定会导致资源配置的特权效应。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营者将会把主要精力用于如何去搞定政府和官员,而不是用于去发现市场机会和进行技术创新。长此以往,经济社会就会蜕变成“权力技术”创新型社会,而不是进化成“科学技术”创新型社会。经济衰落是从政府有钱和干预经济开始的,因为和官员、政府打交道涉及的永远都是财富的分配,而不是财富的创造。长期下去,经济社会就会丧失创新和财富创造的能力。中国三十年的经济成就是证明,中国的经济成就不是政府干预的成就,而是减少政府干预的成就。管理经济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无为不是什么也不要做,而是提供一个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对于政府官员,我们不要问他GDP如何,经济增长了没有,社会福利怎么样,是否公平,我们要问他:产权是否得到了清晰的界定和严格的保护?是否有独立公正的司法?是否拥有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自由?经济增长、社会福利不过是产权保护、司法独立、经济自由的结果。换言之,是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的结果。我们应该关心原因,不必过度关心结果。
第二篇:找准着力点 建设新农村
找准着力点 建设新农村
聂市镇彭畈村支部、村委会
我们彭畈村位于聂市镇西部,辖13个组,282户,1023人,有耕地1656亩,林山6600余亩,其中村集体林山3500亩。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按照“富农民、美村庄、树新风、优环境”的工作思路,精心谋划,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48元。全村呈现出产业活跃、村容秀美、社会和谐的新局面,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楠竹生产先进村”、“红旗村”。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村庄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
在充分征求全体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我们科学规划,集中力量编制了村庄建设整体规划,认真抓好了金坳、青山等2个新农村示范组的规划整治。近年来,我们先后投资70余万元,完成了全长3.4公里的通村公路改造硬化工程和6.2公里的组级公路改造工程。2008年,全村共筹资42.5万元,用于“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和“改房、改水、改厕”等村庄整治工作,硬化通组公路1.8公里,新建垃圾池4个。同时,我们还采取“54321”的奖补措施,即对建新房、硬化门前道路、装修旧房、硬化禾场、改水改厕的农户,分别奖励500元、400元、300元、200元和100元,极大的激发了全
村农户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二、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
一是做强传统产业。指导群众做好“田”字文,念好“山”字经,鼓励农户利用天水田、冲笼田和旱地种植西瓜、苗木、蔬菜等高效益农产品,去年全村西瓜、苗木、蔬菜等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50亩、170亩和110亩;广泛发动群众荒山造竹、退耕还林、残林补竹、房前屋后栽竹,2005年以来,全村每年新造、低改楠竹及荒山造林面积分别达200亩、300亩和200亩以上,全村林业每年户平增收3000元以上。同时,全村退耕还林面积达1000亩,每年获国家项目资金10万余元。二是发展特色产业。全村年出栏牲猪1570头,散养土鸡达26000羽。三是成立农民协会。到目前为止,全村已成立了西瓜种植、苗木繁育、牲猪养殖、土鸡养殖等多个农民协会,入会农户近200户,在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市场调节上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
三、以提高素质为根本,培育新农民。
为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我们注重实施“三大工程”,着力提高农民素质。一是“农民知识化”工程。2008年,共组织各类实用技术培训7期,培训农民372人次,全村涌现出科技示范户15户。大畈组科技示范户谢乾,除搞好茶叶精、深加工外,还从事“猪—沼—鱼”模式的生态养殖,年收入达5万余元。二是“就业技能”工程。我们
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市、镇两级的就业技能培训,年内转移富余劳力83人,全村年创务工经商收入近1000万元。三是“农民健康”工程。积极发动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全村新农合参合率达100%。
四、以文明创建为主导,塑造新风貌。
一是抓教育引导群众。强化对普通农民、农民骨干、农村党员等三个层面的教育,使他们既能接受民主法制教育及传统美德教育,又能增强集体观念,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建设,主动履行村民义务。二是用真情凝聚群众。村里完善了五保户供养及特困人员扶助制度,每年都要列支近万元供养五保老人、关心照顾特困户;村里有老党员或老干部去世,村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召开追悼会;村民子女考上大学,村委会及时上门祝贺并给予一定奖励;群众家里发生意外事故或有家人重病住院,村里及时上门送上温馨的问候。三是树典型激励群众。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每年评选出星级文明户20户,在实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后,十星级文明户将优先享受村级养老补贴。目前,全村已评出星级文明户60户,形成了家家户户争创文明户的浓厚氛围,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讲文明、讲诚信、讲爱心、讲科学、讲法纪在全村蔚然成风。
各位领导,同志们,虽然我们彭畈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比照上级的要求和兄弟单位的工作还有
很大差距。我们坚信,有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村干群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把彭畈村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秀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三篇:找准着力点 建设新农村
广东连山吉田镇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实际,理清思路,把破解“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找准着力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走出了一条极具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
以规划为“纲”,绘就新蓝图
坚持“合理布局、适度超前;改建为主,新建为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保护耕地,科学编制;坚持标准,逐步到位”的原则。一是用城市的理念规划新农村。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做到新农村总体规划与规划相衔接,因地制宜,突出以“注重个性、突出使用,融现代气息与田园风光为一体”的理念。按照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要求,合理布局村庄体系,构筑人与自然、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农村新社区。二是用城市的配套建设新农村。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完善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优化人居环境,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为发展二、三产业创造条件,从而加快农民致富。三是用城市意识提升新农村。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用市民的意识来提升农民,改变农民中存在的陈规陋习,形成文明健康的新风尚。四是用城市环境要求改造新农村。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整治村容村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的重要工作,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提高防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以发展为“要”,构筑新格局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村看农村,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致富农民。一是立足资源优势,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建设现代农业。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市提出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八个五”工程要求,结合实际,主要发展好五种农业。一是发展效益农业。引导农民种什么能赚钱就种什么,市场需求什么就种什么。二是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好特色农业的“三大基地”(蚕桑、茶叶、烤烟)建设,培育好“四大特色产业带”(优质家禽、年桔、有机稻、无公害蔬菜),推动特色产业上水平。三是发展规模农业。依托现有的区域性特色农业,扩大产业规模,发挥规模农业效应,改变农产品“样样有一点,样样都一点”的僵局。四是发展品牌农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继而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五是发展加工农业。引进、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支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扩大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把招商引资放在工作的首位,借助外力、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促进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增加非农收入比重,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以民生为“本”,建立新机制
把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突破口,以农村“一保五难”为重点。力推农村享受低保对象救助率达100%,解决农村贫困户“住房难”,解决群众“饮水难”,解决群众“看病难”,解决农村学生“读书难”,解决“行路难”等问题。坚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努力形成城乡互动、以工促农、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一是统筹城乡投入,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财政保障。每年拿出一定的财力,主要用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活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交通、供水供电、邮电通信、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与城市衔接,促进城乡产业融合、资源共享、良性 1 互动、协调发展。二是加强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生活权益保障。切实履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责任,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进一步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救助、大病救助等制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有效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三是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提供体制保障。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稳妥地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加快征地制度改革,规范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推行农村医疗保险,妥善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活。创新机制,提高农村的市场化水平。加快投入机制改革,逐步形成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农民积极筹资投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农产品交易市场等,为广大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四是加强民主管理,为构建和谐新农村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利益同发扬基层民主结合起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创新管理,降低农村行政运行成本。进一步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健全村民自治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规范村务公开,推行村务决策听证和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制度,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以文化为“魂”,树立新风尚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和谐发展,以文化为“魂”,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根据上级“知识工程”、“2131工程”和“文化艺术上山下乡工程”等精神,每年有计划地开展送书、送戏和送电影“三下乡”活动,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推动农村“三个文明”齐步发展。一是发挥各种宣传阵地、新闻媒体的作用。宣传党中央和省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文件精神,树立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树文明新风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坚持开展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健康有益的活动,教育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消费观、婚育观,引导农民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三是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广泛开展实用农业科技培训为内容的活动,引导农民掌握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切实提高创业致富的本领。四是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开展农民喜闻乐见、具有乡土气息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竞赛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把广大农民培育成有知识的文化人,讲道德的文明人,懂技术的内行人、会经营的明白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全镇工农业年总产值已达43709.91万元,与上年同比增20%;农村人均收入3864元,同比增16.95%;固定资产投资12577万元,增44%;7个村全部脱贫,多次被清远市委、连山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委”的称号,还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省级卫生镇”等荣誉称号。(
第四篇:找准保密工作的四个着力点
找准保密工作“四个”着力点
【摘要】本文结合企业、部门的工作内容,围绕保密工作阐述了“保密”的意义和结构,分析了当前各机关、单位定密、保密、解密环节上存在的共性和漏洞。针对保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如何建立定密责任人制度、规范定密程序等问题提出了文中的四个着力点。只有科学定密、依法定密,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对保密工作重要性认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做到既保障单位信息安全,又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最终确保单位各级部门秘密的安全。
【关键词】保密 定密责任人 监督 安全
保密工作是党和国家贯彻实施《保密法》的一项重要工作,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修正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标志着我国保密工作走已经上了科学、规范、法制的轨道。
“保密”是作为社会的一种行为,是人或社会组织在意识到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事项如果被他人知悉或对社会公开,可能会对社会组织或自己造成某种损害,而对该事项所实施的一种保护行为。保密工作是以定密为开端、以保密为重点、以解密为终结的过程,是各机关、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更是维护社会、单位自身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手段。当前,各级机关、单位、部门定密、保密、解密各环节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漏洞,保密人员的资质、能力、素质是否具备,秘密文件由谁定密、怎么定密各地不一,尤其是文件过多过滥、许多文件没有严格的保密期限,所有文件都是抱着永保不放的思想。对于保密文件、资料的制作、收发、传阅、使用、复制、保存、销毁等各个环节, 涉密人员的管理和责任是否具体量化落实,工作规程是否明确等这些现象各部门都普遍存在。对此,如何才能更好的做好保密工作,找准保密的着力点,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提升保密队伍素质,着力加强教育培训
思想教育是做好保密工作的重要保证,为了能有效提高保密人员的保密意识,就要不断加强和改进保密教育,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广泛深入地开展以党政领导干部、涉密人员为重点,以保密法律法规知识为主要内容,形式多样的保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和案例展览、印发宣传材料、与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等形势进行对保密人员进行规范性、经常性的培训。借助培训的力量,可以有效的增强保密人才队伍素质,使其能对保密法、保密纪律、定密原则、定密制度等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保密工作中能够懂技术、懂法律,做到依法治密。
保密工作中定密责任人是处于源头的位置,不但关系着定密工作的标准和质量,还直接关系着保密工作的成败,因此对定密责任人的素质应该有很高的要求。第一、定密责任人上岗前,必须进行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命,这是定密责任人有效履行职责的前提,也是专业技能方面的基本保障。第二,定密责任人要精通本单位的专业工作,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要有权威,要能够准确界定国家秘密,并确定密级;第三,定密责任人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要能经得起诱惑与考验;第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定密责任人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及办公自动化专业知识,适应新形势下加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需要。
二、建立定密责任人管理制度,着力规范定密程序 定密是保密工作的基础,直接影响着保密管理的开展和保密工作的发展。建立规范合理的定密责任人制度是实现科学定密,全面提升保守秘密能力的基本保障。定密责任人制度的本质是,由定密责任人具体负责本单位秘密的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单位建立定密责任人管理制度,就定密而言,主要涉及“谁能定密”和“怎么定密”两大问题。针对这两大问题,定密责任人管理制度就必须具备四个特征:一是定密责任人的任职资格。定密责任人的选择和任前考察工作,应由各级党委负责,并列入组织人事部门管理的范畴。在定密责任人的任职条件上,要强调政治、业务、保密等方面的素质,有的还要求定密责任人必须具备一定行政级别,也有的要求定密责任人必须是单位或者部门负责人等。二是明确定密责任人的职责。定密责任人不仅要直接负责对本部门产生的秘密事项进行定密,而且还要编制定密指南,为派生定密提供指导。定密过程中的审核权、最终确定权,必须由第一责任人确立。三是定密责任人具有法律地位。定密责任人不能任意确定,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符合法定条件,经过书面授权,经过专业培训。定密责任人在履行职能时,应该具有权威性和决断性,只有这样才能对本单位的定密工作负起完全的责任。四是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实施动态监督管理。各单位、部门应当加强对本单位、部门定密工作的管理,定期对定密责任人履行职责情况和定密工作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定密不当、不规范、失误等问题,并认真接受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对责任人因公或因私出差、职务升迁、工作变动、离岗等事项,要建立定密责任人数据库,这样既可以保护责任人的权益,又充分体现管密先管人的思想,充分做到奖罚分明。
定密科学准确,定得准,才能有效保证单位文件拟定、审核批准、变更、解除、争议处理等各个环节上不会出现问题。规范定密,首要的一点,就是必须从严格执行保密范围的规定入手,树立依法定密、严格遵循依据的意识。二是要及时发现保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动态跟踪和反馈。三是积极推进保密范围的制定修订工作,使保密范围更加适应定密工作的需要和实际。
三、找准保密工作切入点,着力抓好薄弱环节
随着现代信息的迅速发展,办公自动化已经取代了以往的手写办公,然而运用高科技手段窃密的机率也随之加大,黑客、网络盗窃现象时有发生。保密工作仅靠传统的保密手段,诸如“守好大门、锁紧柜子、封住嘴巴、管好文件”等常规做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单位保密工作的要求;员工保密意识松懈,对新技术条件下的保密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缺乏足够的认识,还有保密知识欠缺,对新的保密法规和信息安全技术知识掌握不够,这些都是制约当代保密工作发展的薄弱环节。因此,重点抓好保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能够有效增强单位、部门保密工作的实效。
为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着力抓好单位、部门保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是推进单位稳健发展的保证。首先,保密工作中要加强法规建设,使保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文件要明确保密期限、秘密级别和责任人;其次,要做好涉密文件的管理,涉密文件应由专人负责统一登记,统一管理,对密级文件的传阅进行跟踪。对不同密级的文件进行分类管理,严防秘密文件的丢失。抓好涉密文件的保管和销毁,对需要销毁的涉密文件材料,如法律文书和秘密文件的草稿、修改稿,废弃的复印件等,不允许乱丢乱放,均由专人负责收集,在规定地点统一销毁,以免造成泄密;最后,要抓好保密检查工作,建立检查制度,保密工作中日常性检查要抓紧抓实。节假日前后,由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对重点部位进行检查,特别是重点要害部门做到人员、设备、技术、管理四个到位。
四、用法律加科技的手段,着力加强技术防范能力
《保密法》的深入实施,是单位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加强各级领导、党员干部学法、懂法,这是做好保密工作的关键。各级保密工作部门必须切实依法履行职责,加大督促检查和查处失泄密案件的工作力度,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各类泄密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确保国家、单位秘密的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给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增加了难度。当大部分人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也有一些人利用掌握的技术手段非法侵入他人的信息系统,窃取、篡改、毁坏重要的信息数据。当前,针对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主要窃密手段有黑客入侵、非法访问、辐射窃密、线路窃听、病毒侵入等。此时,为了能加强安全保密工作,就必须运用专门的定密管理系统,对单位秘密电子文件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定密、加密和解密,秘密信息的利用光、电、磁等电子载体进行存储,以及文件的密级分类和归档,有效推动保密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科技化。
当前,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保密与窃密的斗争日益尖锐复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工作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保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严谨细致的作风和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各级部门秘密的安全。
保密工作事关国家、社会、单位的安全和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作为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定密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保密工作良性发展的瓶颈。定密随意性较大,不定、漏定、滥定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单位定密工作长期没有开展,定密知识缺乏的问题比较突出。只有科学定密、依法定密,才能做到既保障单位信息安全,又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豆丁网,《对定密责任人的思考》,http://www.xiexiebang.com,2005年08月21。
(3)张光明,《定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办公室业务》2000年02期。
(4)刘名,毕颖,《论我国定密权专职化制度的建立》,《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5)翁东宇,《创新工作思路 构建保密工作新平台》,《办公室业务》2009年09期。
第五篇:坚持“五着力”,找准群众路线“着力点”
坚持“五着力”,找准群众路线“着力点”
2014-5-30《四川经济日报》内江市资中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五个结合”要求,“五着力”服务群众,践行群众路线。
资中县的“五着力”具体就是:着力开展法律援助服务,着力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着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社会养老服务,着力开展计生惠民行动。
从党90多年的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中,我们深刻地悟到:党为了群众是本质要求,依靠群众是事业根基,动员群众是工作前提,带领群众是实践抓手,教育群众是力量凝聚,服务群众是根本宗旨。由此看来,群众路线就成了我们党必须坚持、善于坚持、勤于坚持、有效坚持的重要政治问题。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五着力”,找准“着力点”。
网民普遍认为,首先,牢记“为民”这一宗旨。党员干部应当始终牢记为民服务这一宗旨,身体力行、以民为本、为民用权、替民分忧。其次,必须注重干部成长的基层历练和经验积累。重视对社会实际的调查研究,养成善于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法,倡导干部实践成长的制度性导向,是群众观点树立的重要抓手。第三,心系群众、关注民生,是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党员干部要紧扣“感情”和“惠民”两个要点,深入基层听取“原生态”声音,体察群众情绪,体味民生疾苦,体会百姓期盼,把群众呼声作为改进工作的第一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