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破产国有企业职工医保

时间:2019-05-12 11:51: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郑州破产国有企业职工医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郑州破产国有企业职工医保》。

第一篇:郑州破产国有企业职工医保

郑州破产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参保 将由“专人”负责申报 2011-05-18 09:18:45来源:人民网

------------------

[提要]为进一步解决国有和集体破产、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近日,郑州市政府出台《郑州市解决国有集体破产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的补充规定》。

人民网郑州5月18日专电 为进一步解决国有和集体破产、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近日,郑州市政府出台《郑州市解决国有集体破产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的补充规定》。规定要求各类破产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职工医疗保险由“专人”负责申报,且申报工作从今年10月开始,申报退休职工次年享受医保待遇。

规定指出,曾在市属国有破产企业工作,已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截至2007年12月31日,男职工年满50周岁、女职工年满40周岁,在市属国有破产企业工作满15年,在职介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失业中心、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退休手续时,无用人单位且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由档案存放单位负责申报,在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

曾在市属国有(含原国有)困难企业工作,截至2007年12月31日,男职工年满50周岁、女职工年满40周岁,在市属国有困难企业工作满15年,在办理退休手续时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没有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由企业负责申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在职介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失业中心、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退休手续时无用人单位的,由档案存放单位初审后负责申报,在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

曾在集体破产、困难企业工作,在办理退休手续时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参照上述条件,在各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

同时,规定强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依法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缴费能力的企业,必须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凡有缴费能力而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篇:浅谈如何创新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如何创新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摘 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干部职工的活动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有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素质,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创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把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要求。

关键词:国有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 探索

一、国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国企改革发展的进程中,职工岗位面临重新调整,新问题、新情况会相继出现,部分干部职工思想上出现波动,对发展前景信心不足,不思进取。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㈠传统的职工教育方法形式单一,与职工思想变化速度不相适应。

一是与业务工作结合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结合实际业务来研究职工的思想实际,也就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往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能事倍功半。

二是与基层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不够。当前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等、靠、要现象,即等上边文件、靠上级督促、要领导指示,工作推一推动一动,更别说主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去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和思想问题。三是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不够。部分单位还是习惯于沿用传统的旧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和方法,单一地讲道理、学理论,不能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创新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平淡淡,缺乏生机与活力。

㈡企业组织保障力度不够,与职工个人目标不相适应。当前,国有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体制方面大多是在“软措施”方面下功夫,常常是召开会议、制定文件、发出号召、提出口号、舆论宣传等,而在“硬措施”方面还存在差距,严重制约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是缺乏硬的制度。思想政治体制还没有形成一套全新的、与实际工作发展相配套的硬的体制,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评估机制、职工素质评价机制及保障机制等还没建立健全。

二是缺乏硬的管理层。单位管理层存在管生产不管思想,管思想不管人,管人与管思想的不统一,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

三是缺乏硬的投资。部分企业一提起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加强文化建设等,就觉得浪费经费,从而少开展,甚至不开展“花钱”的活动,造成职工集体荣誉感淡薄、团队精神弱化。

㈢企业缺乏有力的激励机制,与大多职工现有的工作心态不适应。部分职工在当今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下,人生观、价值观偏离“航线”,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讲求的是付出和获得的对等,而企业能够提供的实现个人价值的渠道单

一、狭窄,造成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无力,难以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岗位激励机制不健全。二是急功近利思想严重。三是部分职工对职业规划不清。

二、探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创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不会发展,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创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基础,国有企业要发展,思想需先行。因此,国有企业必须把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渗透到现实工作中。

㈠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径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作为一个企业,就要坚持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好企业。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把点点滴滴工作做到位,让人舒心,努力营造人和气顺的和谐氛围。尤其是当前,国有企业已进入改革发展的深水区,这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极为尖锐的挑战。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我们要在继承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与探索实践,逐步探索了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径。笔者认为:

一是要坚持党的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党委(党组)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领导职责。

二是坚持思想领先,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第一线的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每一个人。

三是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通过大政工体制,努力使思想政治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不留盲区,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加强。

四是要培养青年政工人才,输送事业发展基石。万丈高楼平地起,滔滔江流英豪显。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伟业的兴旺关键在于人,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发展的历史过渡、转变,必须充实和培养一大批政治坚定、作风扎实、业务优秀、敢创新业的青年政工人才。我们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否创新与发展,关键还是在于人才,在于能否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政工干部,培养出具备时代意识、能够超时代意识、熟练掌握现代化科学技能的新的青年一代思想政治工作者。

五是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仍然是人为因素影响过大,工作随意性强,工作积极性和创新度不高。要积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绩效考核体系,探索将党群、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细化、指标量化的方式,进行分层次、定期考核,使思想政治工作由定性检查变为定量考核,由虚变实,促使思想政治工作实现目标化、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进一步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潜在效益和社会价值,为新的创新与发展夯实基础。

㈡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消除认识偏差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因素,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职工不是包袱,不是负担,而是改革发展、企业转型的主力军。职工不是工作的机器,劳动的工具,而是企业的主人,是转型的主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对象。

随着改革的深入,在大企业内部出现了多个地区、多种产业、多种体制、多种分配形式,职工队伍的构成非常复杂,利益主体出现多元化,思想意识也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发展趋势。面对这种复杂性,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大拨哄,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必须有所侧重,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具体,做到人的心坎上。在涉及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必须充分尊重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坚持自愿原则,尊重职工的选择。在实践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要开展学习型企业创建,提高职工素质,增加就业岗位。要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帮助职工做出选择。特别是注重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消除认识偏差。要开展企业领导与职工互动交流、职工专题恳谈等方法,细致解读企业改革政策。在交流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到讲究人性,尊重个性。有必要时,要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调适专题讲座,建立心理咨询热线,为有心理困惑的职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排解压力,以阳光心态面对新的工作和生活。

对于职工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解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不妥行为,应采取包容、宽容的态度,不批评、不责怪、不刺激、不激化。牢骚里面有信息,怪话背后有诉求。重视从牢骚话怪话中发现工作不足之处,发现思想工作重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作为党的基层工作,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为企业经营生产服务,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服务,为企业的广大职工服务。生产稳定了,思想稳定了,队伍稳定了,企业稳定了,党的执政基础也就巩固了。

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新理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存在物质利益导向的社会生活中,光靠精神和觉悟是不行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实现职工物质利益紧密结合,必须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必须与法律法规紧密结合,必须与企业战略决策紧密结合。为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新的理念:

一是目的先于目标。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思想政治工作要既见物又见人,物的背后是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关注企业的发展目标,更要时刻牢记企业的发展目的,牢记依靠谁、为了谁、服务谁。企业制定了发展目标,率领职工实现这一目标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实现这一目标的目的,是让职工增加更多的收入,享受到更多发展成果。目的明确了、兑现了,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才能持续发展,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二是情商先于智商。在一线做实际工作的时候,面对面与职工讲大道理不如讲小道理,讲小道理不如办实事。办成一件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让事实说话,胜过讲道理,胜过以理服人。春雨润物细无声,插柳不让春知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境界。

三是权利先于权力。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们的公民意识、法制意识、权利意识、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在接受一种行政命令、采取一项公众行为的时候,他们首先要求自己的公民权利得到尊重。计划经济时代那种只靠行政命令,用权力干预,从上级向下级传达文件,垂直灌输,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习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实际效果不一定好。我们要多用智慧、少用权力,多一份尊重、少一份命令。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并将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和服务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更好地为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动力和政治保障,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寿忆梦,《试论青年政工干部的培养》(《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2007.06

[2] 王长根,学习型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3]何亚文,《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特点和方法》(《湘潮》)2007.3

[4]刘长伟,《从现代企业制度看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创新》(《理论前沿》)2005.10

作者简介:孙宗广,男,汉族,安徽砀山人。1972年12 月出生,1995年7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农学专业,1997年12月入党,现任任铁运处临涣机务段副书记、政工师专业技术职务。

第三篇:破产企业职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破产企业职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摘要]近日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其内涵是将企业经营与劳动者权益维护纳入到“依法治国”的宏观思考之中,笔者结合自身在检察系统工作的实际经验,通过司法会计在劳资关系等处理上的方法,以问题较集中的破产企业职工保护为例,浅议职工权益保障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破产;职工权益;社会保障;司法会计;破产政策 构建

近日,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延续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导思想,突出强调了劳动关系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是关系到广大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该《意见》将成为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用以指导企业发展以及处理劳资关系的总方针。

《意见》从多个方面入手,分析论述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影响、方法、途径等,其本质内涵是将企业经营与劳动者权益维护纳入到“依法治国”的宏观思考之中。但是,现实中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问题依然突出,笔者通过司法会计在劳资关系等处理上的应用,以问题较集中的破产企业职工权益保护为例,阐述相关问题。

一、当前破产企业刑事案件高发的态势

当前,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等过程是职务犯罪高发的领域,主要变现为:采用虚假评估等手法侵吞、隐匿国有资产。例如:江苏阳春集团公司原法人代表孙某、原副总经理唐某利用企业改制之机,采取虚增负债隐匿国有资产,将这些隐匿的国有资产不列入评估范围,以此侵吞国有资产,给国家造成损失,极大的损害了职工的权益,从而案发。通过虚假诉讼等方式侵吞国有资产。例如:江苏东海某酿造公司原经理周某伙同他人采用变造了70余份所谓的“股权转让协议”,将公司部分股份至于自己名下,后通过虚假诉讼确认股权,从而将公司部分资产据为己有。

二、司法会计在破产企业案件办理过程中的作用

据作者的观察,司法会计及其工作能够贯穿破产案件办理始终,包括初查、立案、侦查、批捕、起诉、审判的各个环节,可谓举足轻重。

在初查过程中,司法会计根据群众举报或审计部门例行审计发现的线索,从中发现对立案有价值的资料,指引侦查人员初查搜集证据的方向,切中要害,夯实外围调查实效,为最终评估是否立案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立案以后,司法会计对初查过程中获取的财务资料进一步的分析,去伪存真,找出侦查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围绕核心问题结合侦查人员的询问、讯问工作展开司法会计检查工作,有所侧重的对发案单位的会计账目和会计凭证进行抽查或逐项核实检查,发现其中做假账等问题,通过检查进一步发现新的贪污腐败问题线索。

例如,某县商业局尚龙公司财务科长张某和二轻工业总公司经理彭某,利用企业破产改制之际涉嫌贪污企业借出资金100万元和资金使用费35万元,该案线索就是审计部门发现问题后移交到检察院的,其具体情况是:2008年3月,二轻公司经理彭某通过从尚龙公司拆借企业经营周金170万元,2009年3月归还70万元。2010年6月该公司按借款合同约定利率提取资金使用费35万元,同月二轻公司以内部转账形式让其下属方圆车业有限公司开出发票两张,将价值135万元的不锈钢原材料销售给尚龙公司用于抵顶欠款,2010年底二轻公司宣告破产。2011年7月审计部门对尚龙公司清算审计时发现:2010年底二轻公司破产时尚龙公司并未申请债权,二轻公司欠款100万元仍挂账,未见资金使用费35万元的财务记录,尚龙公司将上述135万元的原材料加价3万元后直接转给某县机械厂,只将3万元差价按现金入账;而某县机械厂账上反映确实已以138万元价格现金购进了原材料且货款已付清。其中注明:彭某领取35万元,尚龙公司财务科长张某领取103万元。

司法会计介入侦查后,分别调取二轻公司、尚龙公司、方圆公司以及机械厂的相关财务资料以及二轻公司和尚龙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并对上述资料进行了检查,先是对审计部门移交的问题进行逐项核实,结合侦查讯问的情况从财务资料证据方面对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供述进行相互印证。最后从司法鉴定的角度另外指派没有参加本案侦查工作的司法会计站在独立的角度对取得的书面证据进行鉴定,从而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彭某、张某利用财务监管的漏洞以及不真实的借款挂账处理方法从中贪污公款35万元、103万元的犯罪事实,使案件顺利移交侦破,最终法院作出有罪判决,挽回了国家经济损失,有力的保证了企业职工的权益,赢得了群众的称赞,有力的震慑了犯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在破产企业职工权益保障方面,司法会计能够采取的具体措施和运用

破产企业发生的案件大多侧重于贪污、挪用公款以及部分贿赂案件,司法会计检查的主要方法是侧重于查证违纪事实,查证犯罪嫌疑人的违法所得,赃款去向。不同企业破产的原因可能不尽相同,但管理不善可能是其通病。因此,笔者对查账的方法进行总结:首先,对财产、债权债务等的全面清查十分重要。司法清查应该在清算组清查的基础之上进行,内容包括各种资产的清查核实,也包括财产损失,债权债务的清查核实。其次,还应该对企业的会计文书档案等进行逐项核对,做到不遗漏死角。一般通过上述检查就能发现一些初步的犯罪线索。最后,对材料、固定资产等实物的全面清查。对债权债务不单是抽查有关的原始凭证,更应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确认债权债务的真实性。对数额大的债权债务尽可能登门查询取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3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一)无偿转让财产的;

(二)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的;

(三)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

(四)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

(五)放弃债权的。

《破产法》第33条规定: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无效:

(一)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的;

(二)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的债务的。

因此,对企业破产申请被法院受理之日前一年内的财务行为和会计业务要进行全面复查。应该在清算审计报告反映问题的基础之上,对以上行为进行检查以便发现可能成为违法犯罪线索的部分,从而提高侦查的效率、扩大侦查的效果。

另外,破产过程缺乏群众民主监督,破产方案的制定,政策的采用,补偿标准、内部退休工伤病退人员的情况公布等存在的问题就是通过对企业的会计文书、档案等进行逐项查证、核对后发现的。破产过程中破产管理人的权力过大,导致部分债权人以及职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破产政策执行不到位导致部分程序缺失等都成为滋生犯罪的源头。从预防犯罪的角度出发,如果司法会计能够参与到清算工作中并发挥监督作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此类犯罪的发生。

四、从司法会计视角提出的对于企业破产管理方面的建议

由以上可以看出:破产过程缺乏有效的、独立的、专业的监督等最终导致破产企业职工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在讨论解决上述问题时,必须立足于这些问题产生的关键,得出的方案才能客观有力。篇幅受限,本文仅从司法会计视角分析如何进一步完善破产政策、法规做一论述。

首先,在制定企业破产政策时,要注意配套性、统一性、可执行性。

我国现行对破产企业职工权益的保障政策散见在各个法条中。因此,在制定破产政策时,应统筹考虑有关法律、法规散见与破产企业管理有关的法条,尽量使制定出来的政策做到配套和统一、可执行。

其次,在制定企业破产政策,适当考虑司法会计专业人员等专业素养的独立的人士参与到破产清算过程中、参与到企业的改制、清算、等过程中,从而从源头遏制企业破产、改制过程中职务犯罪的高发势头,这才是解决职工权益保障问题的根本措施之一。

最后,在制定完善有效的破产政策、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司法会计等专业人员能够参与到企业的改制、重组中,发挥类似企业监事监督管理作用,从而有效的预防、遏制职务犯罪,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持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良好势头起到应有的作用。

结语

破产企业职工权益保障问题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它并不能仅靠融合的职工权益保障政策就能解决,也并非靠专业人员参与破产过程就能根治,它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致力解决的系统工程。但是,法律、政策会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努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缩减社会主义社会贫富差距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法令).第四章第31、33条

作者简介

作者:王瑞强,男,司法会计师.

第四篇:破产法与破产企业职工权益保障

破产法与破产企业职工权益保障.txt两人之间的感情就像织毛衣,建立的时候一针一线,小心而漫长,拆除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拉。。保护破产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我国破产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破产法》),对于破产企业职工的保护作了明确规定。自《破产法》颁布至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破产法对于破产企业职工的保护也日益完善,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法规、政策、司法解释等相继出台,逐渐构成了较为完善的保护破产企业职工的法律制度。

由于我国《破产法》的有关规定比较原则,因此,从《破产法》颁布以来,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对《破产法》的相关内容加以完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国务院1994年10月25日发布的《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

[1994]59号)、《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发[1997]10号)、财政部《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财工字[1996] 226号)、1996年《关于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中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经贸企[1996]492号)等。这些政策和规定对破产企业职工保护做了非常具体的规定。

我国破产法有关破产企业职工的保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职工安置问题,关于这一点,在企业《破产法》第4条中明确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妥善安排破产企业职工重新就业,并保障他们重新就业前的基本生活需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二是有关企业破产财产及其清偿顺序问题,如《破产法》第37条第2款规定:“破产财产优先拨付破产费用后,按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二)破产企业所欠税款;(三)破产债权。”

2002年7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32次会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并于2002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继1991年首次对适用企业《破产法》司法解释后,对适用该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相关规定所进行的第二次全面系统的解释,它进一步规范了人民法院对企业破产案件的审理,对我国破产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若干规定》加强了对破产企业职工的保护,对于破产债权、非破产财产、清偿顺序、试点城市国有工业企业与一般国有企业破产的区别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这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破产法有关职工保护的立法,更好地维护破产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破产债权

《破产法》对涉及企业职工等劳动主体的破产债权,仅仅规定了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属于优先受偿的债权,没有对其进行分类,从而导致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因企业破产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的补偿金、非正式职工劳动报酬、职工集资款等问题无法可依,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若干规定》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以往的政策、法规进行了完善,有许多新的突破。其中第56条、57条、58条分别对企业职工等劳动主体给予特殊的保护,将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补偿金、非正式职工的劳动报酬和企业向职工的集资款,解释为企业《破产法》第37条第二款第(一)项可以优先受偿的债权,充分反映了国家法律对劳动者群体的保护,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1.劳动者补偿金优先受偿的规定。

破产企业职工的保护是现代各国破产法的一般原则。破产法对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报酬的保护,属于对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获取劳动报酬权的保护;对劳动者因企业破产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金的保护,属于对劳动者未来损失的保护。《破产法》仅仅将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作为第一顺序清偿的债权,而对劳动者未来损失的保护未作规定。《若干规定》基于保护劳动者权利的角度出发,对《破产法》第37条采取扩大解释的方法,将对劳动者未来损失的补偿这部分解释为第一顺序清偿的债权,给予其和职工工资、劳动保险费用同等的法律地位。

在《若干规定》第56条中明确规定:“因企业破产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依法或者依据劳动合同对企业享有的补偿金请求权,参照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的顺序清偿。”这就意味着,因企业破产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补偿,可以依据劳动合同约定的补偿金,也可以在没有约定时依据劳动法及其相关规定进行补偿。

2.非正式职工劳动报酬优先受偿的规定。

我国破产法规定的优先清偿的职工工资依其性质属于劳动报酬,法律并没有区分劳动者的身份,因此只要是属于劳动报酬性质的债权,劳动者均应享有破产法规定的优先受偿的权利。《破产法》第37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的“职工工资”,在文义上未对“职工”一词加以限制,所以“职工工资”既指正式职工的工资,也指非正式职工的工资。因此,《若干规定》

第57条规定:“债务人所欠非正式职工(含短期劳动工)的劳动报酬,参照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的顺序清偿。”这样就为实践中法院在审理破产案件时,对于破产企业拖欠企业非正式职工的工资,尤其是拖欠农民工的劳动报酬问题的处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3.职工集资款优先受偿的规定。

《若干规定》第58条规定:“债务人所欠企业职工集资款,参照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七条

第二款第(一)项规定的顺序清偿。但对违反法律规定的高额利息部分不予保护。职工向企业的投资,不属于破产债权。”

本条规定也属于对《破产法》第37条第2款第(一)项进行的扩大解释,将企业所欠职工的集资款解释为与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具有相同地位的破产债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于企业向职工集资形成企业对职工的负债,在企业破产时,职工对企业享有破产债权。《若干规定》的这一规定,不仅有利于对破产企业职工的保护,而且有利于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2)对职工集资款的保护仅限于合法权益。对于企业许诺给职工的高额利息不受法律保护,不仅高额利息不能优先受偿,而且不属于破产债权,法院不予确认。对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利息部分,可以确认为破产债权,但根据司法解释的本意不能获得优先受偿,属于普通债权。(3)在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职工持有企业股份(如职工持股)属于职工向企业的投资行为,是一种股权性质的权利,不属于破产债权,在企业破产时不能获得清偿。

4.清偿顺序。

由于《若干规定》增加了劳动者补偿金、非正式职工劳动报酬、职工集资款三项内容,因此属于第一清偿顺序的劳动债权就由过去《破产法》规定的“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两项内容增加到5项,依次顺序为:(1)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包括欠付正式职工工资和非正式职工工资;(2)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后应支付职工的补偿金;(3)企业职工劳动保险费用;(4)企业向职工集资借款在扣除违反法律规定高息部分后应偿还款项。

二、非破产财产

所谓破产财产,是指破产企业所有财产中供分配给破产债权人的财产。非破产财产,则是指破产企业财产中不属于破产财产的其他财产。为了维护破产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自《破产法》颁布后,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发布了的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对破产企业职工住房、破产企业投资兴办公共福利性设施、工会财产等有关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都作过具体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新出台的《若干规定》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一步作出了明确规定。

1.关于破产企业职工住房处理原则的规定。

根据《若干规定》第81条规定:“破产企业的职工住房,已经签订合同、交付房款,进行房改给个人的,不属于破产财产。未进行房改的,可由清算组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房改事项,向职工出售。按照国家规定不具备房改条件,或者职工在房改中不购买住房的,由清算组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本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根据我国现行的房改政策,职工出钱购买的住房,产权归

个人所有,因此,破产企业的职工住房,已经签订合同、交付房款,进行房改给个人的,住房属于职工个人所有,不属于破产财产。(2)在企业宣告破产时尚未进行房改,意味着职工可以享受的住房房改优惠政策尚未享受,但企业被宣告破产后,已不具备给职工房改的主体资格,在操作上不具可能性,因此可由清算组代替破产企业向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房委会)等有关部门申请办理房改事项,向破产企业的职工出售。(3)按照国家规定不具备房改条件,比如企业的集体宿舍,或者产权不明的住房,或者职工在房改中不购买住房的,由清算组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2.关于破产企业投资兴办公共福利性设施的规定。

根据国务院“国发[1994]59号文件”《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国发[1997]10号文件”《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规定,破产企业的学校、托幼园(所)、医院等福利性设施,原则上不计入破产财产,由破产企业所在地的市或市辖区、县的人民政府接收管理,其职工由接收单位安置,但是没有必要续办并能整体出让的,可以计入破产财产。按照规定,上述政策只能在国务院确定的“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范围内的国有工业企业破产,适用范围受到限制。《若干规定》第82条规定:“债务人的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公益福利性设施,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不作为破产财产分配。”这就意味着,自《若干规定》颁布后,所有企业破产中涉及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公益福利性设施的处置,都将统一不作为破产财产分配。

3.关于工会财产不属于破产财产的规定。

作为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的组织,工会在民事活动中的财产权依法受到保护。《工会法》

第46条规定:“工会的财产、经费和国家拨给工会使用的不动产,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任意调拨。”必须指出的是,工会与企业法人是各自独立的法人主体,企业或企业工会对外发生经济纠纷时,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企业不承担企业工会的债务,反之,企业工会也不承担企业的债务。

根据《若干规定》第71条第(九)项的规定:“破产企业工会所有的财产不属于破产财产。”这一规定完全符合《工会法》的有关立法精神,从破产法的角度强化了对于工会财产的保护,对于遏制屡屡出现的企业破产中损害工会财产的现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关于两类企业破产的不同规定

我国破产法有关破产企业职工的保护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有关职工安置的问题。按照《破产法》第4条的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妥善安排破产企业职工重新就业,并保障他们重新就业前的基本生活需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一般来说,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费用包括:(1)职工失业期间的救济费用,包括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职工的生活费;(2)企业离退休职工的离退休费和医疗费;(3)失业职工再就业的安置费用。在有关安置费的处理方面,试点城市国有工业企业和一般国有企业适用的法律是不同的。

目前,试点城市国有工业企业的破产案件须纳入全国破产计划,而纳入计划破产的企业,可以使用国务院的特殊政策。特殊政策主要表现为可以用破产企业的财产安置职工,破产债权和别除权都不能优先于职工安置费。这与《破产法》的规定是不一致的。根据国务院通知的有关规定,这些费用都可以从破产企业的财产中支付。例如,国务院“国发[1994]59号文件”中特别强调:“实施企业破产必须首先安置好破产企业职工”,并且规定:“企业破产时,企业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当以拍卖或者招标方式为主依法转让,转让所得首先用于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处置企业土地使用权所得不足以安置破产企业职工的,不足部分应当从其他破产财产所得中拨付”,等等。有学者认为,该规定在实践中导致了破产企业面临破产毫无危机感,而且容易导致破产约束机构趋于软化和松驰,不能使职工的个体利益愿望和企业的整体利益意识融而为一,使职工游离于企业破产后果的承受主体之外。[1](P70-71)还有学者认为,国务院的通知规定,关于破产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及其他财产,即使已设置抵押,变卖所得也要优先用于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而不清偿抵押债权人。这与我国《担保法》关于抵押担保的规定相违背,实际上相当于以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废止或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认定抵押制度对破产企业无效,使债权人(尤其是银行)债权的安全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障。[2](P282)

对于这个问题,《若干规定》采取了以法律为依据的做法,没有将政策包括在其中,对国家破产计划未作专门规定,而是在第105条做了如下规定:“纳入国家计划调整的企业破产案件,除适用本规定外,还适用国家有关企业破产的相关规定。”这一规定将试点城市国有工业企业与一般国有企业破产做了明确区分,不仅有利于保护破产企业职工等劳动主体的利益,而且有利于对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既符合我国的国情,又有利于我国现行破产法律制度的完善。

试点城市国有工业企业与一般国有企业的破产除适用法律和政策规定不同之外,还存在以下不同:

1.可分配财产范围不同。

试点城市国有工业企业破产时,企业处置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所得必须作为安置费用优先安置职工,如有剩余可与其他破产财产一起统一列入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参与清偿分配。而一般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如果是以出让方式依法取得,企业破产时,在其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的剩余年限内,其依法处置土地使用权所得应纳入破产财产参与清偿分配。如果是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则企业破产时,土地使用权将被国家无偿收回,企业无权处置。

2.财产分配次序不同。

试点城市国有工业破产企业的财产分配次序为:(1)清算费用;(2)拖欠的职工工资、劳动保险费用和职工安置费用;(3)有效的财产担保债权;(4)欠缴的税款;(5)普通债权。一般国有破产企业的财产分配次序为:(1)清算费用;(2)有效的财产担保债权;(3)拖欠的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4)欠缴的税款;(5)普通债权。

3.职工安置不同。

试点城市国有工业破产企业职工安置依据法律和政策从预案操作到案件终结贯穿始终,而且是财产清算结束后的主要工作,可以占用处置土地使用权所得和其他财产。而一般国有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工作必须在立案之前处理好,或者通过其他程序和途径解决,立案之后的清算、审理过程不再考虑职工安置问题,分配方案中也不体现安置费用。

四、破产费用

破产费用是指破产清算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应当从破产财产中优先拨付。破产费用是在破产程序中随时发生的,为保证破产程序顺利进行,允许破产费用随时支付。在破产宣告后,破产财产不足以支付破产费用的,破产程序相应终结,未清偿的债务不再清偿。破产费用的开支范围包括:清算期间职工生活费;破产财产管理、变卖和分配所需费用;破产案件诉讼费用;清算期间企业设施和设备维护费用、审计评估费用;为债权人共同利益而在破产程序中支付的其他费用,包括破产企业催收债务差旅费及其他费用等。

由于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本身是第一顺序清偿的债权,优于国家税收和普通债权受偿,因此在清算期间优先拨付职工生活费、医疗费不会造成对国家税收和普通债权人的损害。所以《若干规定》第90条规定:“清算期间职工生活费、医疗费可以从破产财产中优先拨付。”该条规定是根据目前实际情况为援助困难职工而作出的一项特殊规定,在我国现阶段,与企业市场退出相配套的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破产企业职工生活尚缺乏足够的社会保障的情况下,从破产财产中优先拨付困难职工的生活费、医疗费,缓解这部分职工生活与医疗困难,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体现了我国破产法律制度对企业困难职工的保护。

第五篇: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

所谓国有企业职工身份,其实质为职工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无限责任、终身制劳动关系,其特点是职工不仅是企业的终身制劳动者,而且全部生活(生老病死)依附于企业,企业对职工承担无限责任。所谓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是指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方式变无限责任、终身制劳动关系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的劳动关系。具体是指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在向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前提下,通过解除无限责任、终身制劳动关系消除国企职工对国有企业的无限依赖关系,让职工走向市场,使其由“企、吐人”变为“市场人”。

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的前提条件是向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是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也是依法依理都应付出的代价。依法而言,劳动法第28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依此规定的精神,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解除劳动关系同样要给职工相应的经济补偿。依理而言,我国国企职工长期以来实行“低工资、低福利’’政策,这种“低工资、低福利”政策是建立在无限责任、终身制劳动关系基础之上的,即无限责任、终身制劳动关系是以“低工资、低福利”为对价的。既然无限责任、终身制劳动关系是有对价的,那么,要解除无限责任、终身制劳动关系,就必须付出相应的对价,否则对劳动者不公平。所以,在置换国有企业职工身份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是必要的、合理的。

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的结果是:

1、从传统式的终身制劳动关系置换为新型的合同制劳动关系。通过职工身份置换解除终身制劳动关系后,职工可以根据企业的用人情况与改制后的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形成合同制劳动关系。国家通过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改制后企业与原企业富余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与终身制劳动关系不同,合同制劳动关系是有期限和附条件的,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2、从由国家、企业承担无限责任,包揽一切的“国家人”、“企业人”置换为独立自主的社会人’、“市场人”。在合同制劳动关系中,企业和职工的权利与义务,依劳动法和劳动合同而定,劳动法有强制性规定的依劳动法的规定,劳动法无强制性规定的依合同约定。职工只能是依法和依合同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独立主体,不能要求企业承担法定和合同约定以外的义务。企业同样依法和依合同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不负担法定和合同约定之外的其他义务。职工的医疗、养老等费用不再由企业承担,而是通过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等制度解决。

3、由单纯的劳动关系置换为劳动关系、债权关系、股权关系等多元化的关系。在身份置换过程中,经济补偿金可以多种方式支付,可

以直接支付现金,也可一次性买断;也可在自愿的基础上转为改制企业的等价股权或债权。转为企业股权的,职工成为企业的股东,企业和股东的权利与义务,依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而定;转为企业债权的,职工成为企业的债权人,企业与债权人的权利与义务,依民法、合同法和债权关系确立。劳动关系与股权、债权关系可以独立存在,也可同时并存。

4、职工得到相应经济补偿后,彻底脱离原有企业,走向社会自主择业、创业,更加彻底的置换为“社会人”、“市场人”。

二、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势在必行。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的必要性可以从国有企业职工身份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与国有资产产权置换的关系及国企职工惰性产生的根源等三个方面看。

首先,从国有企业职工身份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看,其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企业对职工承担无限责任,职工的生老病死全部依靠企业,职工的福利、医疗、养老由企业全包。企业包袱沉重、举步维艰。其二,职工与企业的劳动关系固定化,一纸定终身,只进不出,使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严重的冗员问题,富余人员成为

国企的一个痼疾。以上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的两个弊端是国企无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形势。只有转换职工与企业的关系,变无限责任为有限责任,变终身制的劳动关系为能进能出、双向选择的市场化劳动关系,企业才能轻装上阵,走向市场,平等的与其他市场主体竞争。可见,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从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与国有资产产权置换的关系看,产权关系是国企改革的核心,产权主体的多元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所以,国有资产产权置换毋庸置疑。国有资产产权置换后,国有企业置换成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即原国有企业不复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原国有企业职工身份若不同步置换,只能形同虚设。旧的国企职工身份随着其所依附的国企的消亡而不复存在,改制后的企业已走向市场不可能再与职工建立无限责任、终身制的劳动关系。职工身份必须重新定位,唯一出路便是通过身份置换走向市场,从“国家人”变为“市场人”。

再次,职工与国企之间的无限责任、终身制劳动关系,不仅使企业背上沉重包袱,举步维艰难以参与市场竞争,也对职工本身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使职工养成依赖思想和极大的惰性,凡事找企业找政府,从不考虑如何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国有企业职工身份淹没了无数的人才。通过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从制度上彻底打破职工对国

家、对企业的依赖思想。使职工意识到自己手中捧的不再是铁饭碗,企业也不会再包揽二切,只有靠自己的勤奋、自己的智慧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告别惰性,走上自我奋斗之路。通过职工身份置换,国企职工虽失去了铁饭碗,但却有可能通过奋斗捧上金饭碗。虽然有些职工会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生活可能暂时不如从前,但他们也不会被社会抛弃,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会使他们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并且随着改革深化带来的国民财富的迅猛增加,也必然恩泽于能力低下的社会弱者。所以,从长远角度看,职工身份置换对全体职工都是有利无害的。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云政办发〔2002〕116号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执行职工经济补偿政

策的通知

各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公司,中央各驻滇单位: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云发〔2002〕3号)下发以后,各级、各部门及企业认真贯彻落实文件要求,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下一步全面推进企业改革奠定了基础。

最近一段时间,部分地区和企业对云发〔2002〕3号文件中关于“企业改制重组中因国有资产退出而调整劳动关系、改变职工身份的要给予职工相应的经济补偿”的政策,在认识和理解上不够全面和准确。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

相关政策,对执行上述政策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禁止“买断工龄”的错误做法

企业改制重组中因国有资产退出而调整劳动关系、改变职工身份,是指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国有资本逐步从竞争性领域全部或部分退出,企业产权结构、组织结构均已发生变化,原国有企业职工与企业的劳动关系已经解除、终止或变更,按照《劳动法》第二十八条 及相关政策,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职工经济补偿,这是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体现;不能将给予经济补偿错误地理解为“买断工龄”,并按“买断工龄”计算相关费用,这种做法不符合现行国家有关规定和云发〔2002〕3号文件精神,要立即停止执行。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严禁使用、实行“买断工龄”的提法和做法。

二、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进行经济补偿

在具体执行中,给予职工经济补偿的主要范围:一是国有企业因关闭破产,原用人单位主体消失,按国家有关规定发放职工安置费或经济补偿;二是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因国有产权的转让和国有资产的全部退出,新企业的产权属于非国有,应给予职工相应的经济补偿;三是由用人单位提前终止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关系,自谋职业的职工应给予经济补偿;四是企业实行经济性裁员或非经济性裁员的,对裁员部分按照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经济补偿。 此前已经实施关闭破产或国有资产以其他形式退出、职工已按政策规定领取安置费的,不再重复计算经济补偿;职工领取安置费后如在新的国有企业就业,该企业涉及国有资产退出的,经济补偿从职工进入该企业之日算起;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造的企业,用国有资产配股让渡部分应视为对职工的经济补偿;国有独资或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的职工不存在经济补偿问题。

退休人员、企业内部退养职工不存在与企业调整劳动关系,不能进行经济补偿。

1986年国家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不能按照在此之前参加工作的职工置换身份的办法进行经济补偿。

三、认真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 各级、各部门及企业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一定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坚定不移地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深入研究和正确处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确保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下载郑州破产国有企业职工医保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郑州破产国有企业职工医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有企业职工薪酬激励机制研究

    企业员工福利激励 人才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出贡献,企业根据其能力及业绩贡献来付给人才报酬,但是如何界定人才应得的报酬以及人才的劳动力市场价值,并实现企业人力报酬的内......

    妥善解决原国有破产煤矿遗留问题

    妥善解决原国有破产煤矿遗留问题 “建议适当提高补助标准,支持破产煤矿„四供一业‟等后勤设备移交,并保证补助资金到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

    关于做好关闭破产国有企业职工安置方案审核工作的通知(共5则)

    关于做好关闭破产国有企业职工安置方案审核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 的通知》(......

    破产关闭企业职工提前退休审批工作规范

    破产关闭企业职工提前退休审批工作规范 编辑:发布日期:2006-10-26 阅读:1092 留言:0 最后评论 一、服务对象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破产、关闭的企业中,按国家规定需办理提前退休......

    国有企业职工医院病历管理办法(大全五篇)

    国有企业职工医院病历管理办法病历是医疗工作的全面记录,客观地反映疾病诊断、治疗等工作全过程,体现医疗服务质量水平,是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料和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文件。为切实......

    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收入的调查(5篇)

    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收入的调查 北京东方奥天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工会工资作为企业劳资双方最基本的关系要素,直接影响着劳动关系的矛盾变化与协调。工资在分配领域里是劳动者......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及再就业情况调研分析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及再就业情况调研分析从1998年至今,中国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日益突出,“下岗”已成为一个涉及众多企业和职工的敏感话题,而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

    浅谈如何提高国有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5篇范文]

    浅谈如何提高国有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摘要】根据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国有企业内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国有企业职工的工作效率偏低,一些国家政策,市场经济体制等问题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