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文化及城市文明的对接和融合研究

时间:2019-05-12 12:1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文化及城市文明的对接和融合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文化及城市文明的对接和融合研究》。

第一篇: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文化及城市文明的对接和融合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文化及城市文明的对接和融合研究

作者:孟光雪

来源:《职业·下旬》2013年第06期

摘 要:职业院校要实现与企业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对接和融合,除了在学校精神、学校活动、学校秩序和学校环境方面与企业和现代城市文明对接外,还应结合专业的特点,预知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企业,探究其文化共性,有所侧重地进行不同类型的文化建设,并渗透地域文化,培养学生开放、包容、务实、创新、奉献、诚信的价值理念和文明素养。关键词:学校文化 现代企业文化 城市文明 对接 融合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教育类型,其鲜明的职业性、技术性、实践性特点使人们往往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上,“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职业院校的自觉追求,“动手能力强”“有一技之长”是人们对职教学生的朴素认知。然而“技能”不能包打天下,职校学生步入社会后,除了必备的技能水平外,如何顺利实现与社会和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对接则直接关系到个体的职业生涯,影响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职业院校作为与社会和企业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组织,在其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和城市文明的元素,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早早确立现代公民意识和职业意识,对于其顺利实现角色转变,提高社会和职业适应能力将大有裨益。

二、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文化、城市文明对接和融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学生与员工、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

据余祖光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验》表明:在对多个行业地区的企业调查中,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学生与员工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企业对于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工业文化素养的满意程度远远低于对其知识技能的满意程度,尤其在纪律、团队、责任心等方面差距较大。学校与合作企业在管理、决策和执行层面的文化差异也十分明显。因此,毕业生初进企业最大的苦恼不是技能和知识,而是文化的认同和基本素质是否达到企业标准的问题。学生和职场中人的比较见表1。表1 学生和企业人的区别

项目 学生时代 企业人

价值观 个人价值观为主 认同企业文化,有和企业趋同的价值观

人际关系 简单的师生关系 和不同年龄、不同职务、不同性格的人相处

时间关系 自由支配的时

间多 时间就是成本,严格时间管理,至少8小时束缚

学习的方法 被动地接受 干中学、学中练,岗位训练,自我启发

考核 固定的时间、阶段的考试 每天都有工作目标,时时都是考核

顾客 无 有内、外客户,服务意识

制度 学生守则 严格的规则/制度,严谨的作业标准

成本意识 无 以最低的制造成本,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质量意识 无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交货期意识 作业延时交付,影响不大 按时完成工作指标,按客户要求交货是赢得市场竞争的法宝

安全意识 被保护的对象 具备危险预知,主动防范的意识

2.学生与市民、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文化差异

学校是个小天地,社会是个大舞台,学生从相对封闭的校园走向开放多元的社会,不仅意味着其个体经济的独立,对个人时间和行为的自主支配,也意味着要开始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面临各种社会抉择和风险,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将不断地进行重构而最终定型。学生在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与社会的互变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发展其自身个性,从而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学生和社会人的比较见表2。

表2 学生和社会人的区别

项目 学生时代 社会人

经济地位 没有收入,依附家庭 经济独立,自主支配时间和金钱

行为约束 学校管理,他律为主 主要靠自律遵守社会秩序

人际关系 同龄人关系单纯,无直接利益冲突 各种关系错综复杂

生活方式 群体生活 个体生活

家庭责任 无需承担家庭责任 需要承担家庭责任

生活重心 学习工作、婚姻、家庭

风险 基本没有 处处存在价值观 相对单一 多元

3.社会转型期职教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据统计,职业院校的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低收入家庭,因为家庭比较贫困,父母受教育程度偏低,学生接触现代化工业机会很少,工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家庭熏陶作用微乎其微,学生外出旅游参观学习企业文化的机会几乎为零。学生进校前,对企业管理基本知识、知名企业的发展史等几乎一无所知,对身边的企业知之甚少,对尊重劳动、诚信、遵守规则、守时等认同度较弱。广大学生渴望走进企业,实地感受和接触企业文化。

另一方面,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正经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职校生作出判断和选择的过程尤为艰难。特别是当前职业院校的学生学历低、就业岗位地位低、劳动强度大、薪酬待遇差、发展空间窄。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和企业,理想与现实出现巨大落差,心理也特别容易失衡。

职业教育作为一头连接学校、一头连接社会和企业的教育,不单要实现职业技能上的“无缝对接”,还要对学生在校期间就进行社会与企业文化的心理调适,这种文化上的对接和融合颇为重要。

三、现代企业文化的特性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

人们一般从四个方面定义企业文化:一是企业员工所共有的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等外在表现形式。二是由管理作风和管理观念(管理者语言、行为、奖励等形式)构成的管理氛

围。三是由现成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构成的管理氛围。四是书面和非书面形式的标准和程序。

企业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产品主导型的企业文化,以“创新、诚信、效率”为关键词;二是服务主导型的企业文化,以“服务、尊重”为关键词;三是综合型的企业文化,将产品和服务融为一体。不同企业文化之间还存在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企业价值观的形成是企业领导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个体价值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校园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对接和融合主要是价值观的对接和融合。

我国比较成熟的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有:联想集团的四条核心价值观:一是成就客户——我们致力于每位客户的满意和成功;二是创业创新——我们追求对客户和公司都至关重要的创新,同时快速而高速地推动其实现;三是诚信正直——我们秉承信任、诚实和富有责任感,无论是对内部还是外部;四是多元共赢——我们倡导相互理解,珍视多元性,以全球视野看待我们的文化。中兴通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互相尊重,忠于中兴事业;精诚服务,凝聚顾客身上;拼搏创新,集成中兴品牌;科学管理,提高企业效益。TCL集团的价值观是: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华润集团形成了以“诚信”为核心价值观和“业绩导向、人文精神、团队建设、创新求变”为企业价值观的价值观体系。

这些企业的价值观既有共性也有自身特点,是行业的性质所决定,也是现时代我国社会核心价值的直接体现。

四、城市文明的特性

汉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经·卦辞》)。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西方“文明”的观点是由18世纪法国思想家相对于“野蛮状态”提出的。文明社会不同于原始社会,因为它是定居的、城镇的和有文字的。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是文明出现的标志。

城市文明是与乡村文明相对立的。乡村文明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社会文明,每个村落的社会关系基本是相对稳定的,村落里的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是清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因血缘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复杂的亲属系统。熟人社会是乡村社会的典型特征。城市在人际关系、地理外观和生态环境上完全不同于乡村。相对于乡村生活,城中居民活动的空间与半径空前扩大,但城中居民相互认可的可能程度则空前降低。城市中人虽然总是在一定单位、一定公司企业工作,有着一定的确定性的人际关系,但同一单位或公司的人,则是带着不同背景而来;同时,只是上班时间人们为着工作目的而相聚一起,下班则各自为着自己的私人目的分离奔走。人们之间关于工作中的事务,可能可以谈得很投机,而对于对方的私人事务,则可能全然不知,也不是对方可以轻易进入的领域。

综上,现代城市人的生活与精神特性可以归结为:人际关系的疏离、陌生人的公共空间以及现代人的孤独感。维持城市文明秩序,要依靠法律和城市公共管理机构,同时也要求城市居民遵守秩序、开放包容、独立自主、和谐共处。

五、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文化、城市文明对接和融合的实践途径

职业院校要实现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和融合,除了在学校精神、学校活动、学校秩序和学校环境方面与企业对接外,还应结合专业的特点,预知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企业,探究其文化共性,有所侧重地进行不同类型的文化建设。而渗透地域文化,培养学生“开放、包容、务实、创新、奉献、诚信”的价值理念和文明素养则是学校文化建设与现代城市文明对接的切入点。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文化、城市文明对接和融合的途径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在校企深度合作中渗透企业价值观念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也是职教学生认识和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推进一体化课程改革、企业进校、订单培养、企业专家讲座等形式在专业建设、课程教学中渗透企业价值观念,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实现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并结合地域文化特点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文化。如学校与企业共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心”,按照企业生产车间的要求,由企业在校内投资,利用企业的资金和设备,采用“企业进校”生产教学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学院的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计划,变实训车间为生产车间、变实训作品为“订单”产品,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培养具有成本意识、核算意识、创新意识和经营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

2.在职业指导课中确立学生的职业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学生了解职业、了解自身、认识专业,建立学习兴趣,规划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的第一课。通过职业认知、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职业礼仪的系统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职业意识。教学中,还应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就将来所从事的行业的背景、代表性企业的文化特色进行介绍,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及研讨,聘请资深的企业技术管理人员讲课、邀请成功校友介绍经验等,使学生对行业企业的文化有深刻的感知。

3.学校精神文化、物质环境中融入地域文化和企业文化元素

学校在校歌、校训、校徽、校风设计中要体现鲜明的职业特色,融入地域文化和企业文化元素,并通过各种重大礼仪形式进行固化和强化。在校园楼堂馆所、绿化美化、实训场室建设中要突出传统文化、技能文化、企业文化的教育,使学生置身于校园中能时刻感知到鲜明的文化特色。

4.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和职业意识

丰富多彩的学生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是渗透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倡导文明礼仪、遵守秩序、勤俭节约、健康向上等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技能比赛、体育运动会、校庆纪念日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和载体,引导学生做热爱生活、遵纪守法的现代公民。二是通过参加技能社团、技能节活动树立学生的职业意识,使学生体验职业环境,获得职业成就。三是通过参加青年志愿活动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树立奉献、包容、分享等情感体验。四是通过参加校园文体活动培养良好心态和体魄,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六、结语

学校的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文化积淀和持之以恒的自觉追求,需要学校领导者的高度重视和对学校历史传统的延续发展,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自觉渗透现代企业文化和城市文明,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余祖光.产业文化育人典型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张德.企业文化建设(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美)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第二篇: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融合

2010年 4月 大众商务

No.4,2010(总第 112期)Popular Business(Cumulatively,NO.112)

中华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相互融合之我见

彭红

(四川华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 610017)

【摘要】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且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尽管理论界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中国历史传统、人文特征,但更多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仅沿袭西方企业文化理论,没有根据企业及所处环境特点来塑造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企业文化,因而使文化不能有效地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中。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它根植于企业经营管理特定时空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因此其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必然的。所以说,将我国的民族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建立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企业特点,有效促进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华民族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借鉴发展

中图分类号 :C2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283(2010)04-0269-01

1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文化的积淀之深厚是其他很多国家不

可比拟的。关于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说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

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

想。”无疑,中国文化的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的世界

观和人生观。张岱年在《中国文化论争》中指出,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是 :“天人合一 ”、“以人为本 ”、“刚健有为 ”、“贵和尚中 ”。

1.1“天人合一 ”的和谐精神

“天人合一 ”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特色,也是中华民族文

化的根本观点天人合一的观点包括 3方面内涵 :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第二点,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要服从这一普遍规律;再次,人生的理想是天人的调谐。中国人强调人要与天地合德,天地人三位一体,追求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生理想境界。

1.2“以人为本 ”的“仁”的体现

包含有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中华

民族文化的又的一大特色,企业文化的构建要求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

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儒家思想中,管理的关键是得人,管理的方式则

是人治,即一切都离不开人。

1.3“刚健有为 ”的进取精神

“刚健有为 ”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民族精神,所包涵的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强调健动,是刚健有为思想的基础和根据。其次,崇尚 “日新 ”、“革命 ”,所体现的是积极有为的态度。再次,推崇高尚节操和抗争精神,这是刚健有为所体现的道德品格。

1.4“贵和尚中 ”的和合精神

这种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肯定了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因而主张以广阔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概,容纳不同的东西。不偏不倚谓之 “中”,不“狂”不“捐”谓之 “中庸 ”。这种 “无为无不为 ”、“不争之德 ”的观点造就了中国人平和的性格。

2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对建立现代企业文化的启示与建议

2.1现阶段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 :一方面,我国自进入企业文化以来,不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另一方面,我国尽管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和千年一脉的文化继承,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没能 “中国化 ”,即:中国的企业文化未能和中华民族文化相融合,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第一,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个人价值认识和发挥不足。第二,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与创新性。第三,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第四,企业文化中可持续发展意识缺失。

2.2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几点建议

建设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基本要求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须体现中华民族的特色,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征,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首先,奉行 “贵和尚中 ”,与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

儒家文化注重和谐统一,不仅重视自然的和谐,还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重视人与社会的和谐,还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以和为贵的企业伦理道德,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以科学发展观确立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突破把企业文化单纯等同于经济文化、效益文化等传统思维,以科学发展观关注弱势群体,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共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其次,.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要完美结合构建现代企业文化,必须走出误区,特别是崇洋的误区。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供借鉴。

第一,整合传统 “天人合一 ”观和 ”和谐 ”观的现代企业价值观;第二,作为矫正 “人治 ”传统弊端的制度权威的确立牢固树立制度规范的权威,是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融合意义上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第三,“修己安人 ”传统下管理者个人的身体力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建立 “刚健有为 ”的企业精神,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在古老的《周易》中就有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的宝贵箴言,《诗经》中也有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的精彩格言,道家也有 :“与时迁移,应物变化 ”的主张,至于法家,顺应时代不断变化进取革新的精神更是非常突出。

对现代企业而言,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创新文化的主体。管理大师彼得 ·德鲁克曾说,培训与教育是使员工不断成长的动力与源泉。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培训与教育也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条件。这就需要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因而企业不再是一个雇佣的组织,而是一个 “学习的组织”。企业应将教育与培训贯穿于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保持与企业同步发展。

作者简介

:彭红,女,四川华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0

[2]苏勇.中国企业文化的系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3]强以华.企业 :文化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美]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 ———德鲁克管理经典.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彼得 ·圣吉.第五项修炼 —学习性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

269页码

第三篇:构建与优秀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中职校园文化

构建与优秀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中职校园文化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中职学校必须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自觉地与企业对接。中职校园文化应该是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不断磨合与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特色文化。只有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化元素,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良好对接,让学生在校时就受到现代企业文化的熏陶,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守纪、勤奋、诚信、合作、创新等优良品质的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对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025-03

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中职教育其实就是就业预备教育,学校教育目标定位就是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初中级技能人才。校园文化建设也应该顺应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中职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必要的专业操作技能,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并在社会、企业中生存、发展的能力,逐渐缩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距离,使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入学起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让他们今后能顺利地从学生角色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从而达到零距离就业的需要,即“下得去,用得上,留得着”。

但从实际看来,不少中职学生还不习惯于这种要求,在“2+1”培养方式的第三年在企业实习期间,面对全新的与校园文化氛围差异很大的企业文化氛围,由于心理准备不足,不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下不去,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脱节――用不上,不适应企业管理的方式方法――留不住。学生角色不能立即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导致毕业与就业的磨合期变长。为了让学生快速融入企业,并能在企业中立足,势必要求学校在短暂的在校教育中引领学生认识企业。这种引领,就迫使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

此外,中职学校在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中要求得生存并不断发展,实践表明,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就是一个重要的举措。它是一所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于其办学的个性化特征。具体表现在办学理念、培养定位、专业特色、管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上,但最终还是通过校园文化体现出来。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只有吸收优秀的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和企业文化进行交融和对接,才能形成自己特点的、百花齐放的中职特色校园文化。

在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建立起的新型中职校园文化,其内涵和外延都有别于纯粹的企业文化,也有别于传统的校园文化,它同时具有企业管理和学校教育双层文化特征;更加有助于中职学生对各种职业活动方式、职业语言及职业行为意义的理解,推动企业职业岗位培训与学校专业素质塑造之间的互动。同时也有助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和执行。企业文化的引入是新型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中职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开展企业文化活动,通过吸纳现代企业的先进理念来激活校园文化建设,找到两种文化的最佳对接点。

一、构建与优秀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精神文化,发挥其引领作用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建立与优秀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是在体现国家核心价值观、汲取企业文化精华、反映学校育人规律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内核。这种精神文化在很多中职学校是与办学定位相吻合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积聚活力共享互进的精神成果。职业教育方面的专家认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根在经济社会,魂在学校与企业的对接。而现在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在于很多学校的精神文化没有彰显与优秀企业文化深度对接和有机交融的内涵。很少见到能与学校培养定位相吻合的精神文化的概括,很少见到能体现于优秀企业文化相对接的理念性精神文化表述。这就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学校的蓬勃发展。因此,精神文化重在强化树立校企文化的对接意识,从学生就业和创业的角度,从适应现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实际需求的角度,结合自己良好传统和专业特点,认真研究和确立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和升华,形成校本精神文化,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与奋斗目标,从而昭示办学思想,彰显办学特色。然后通过校训、校徽、校歌、校服、校标、校报、校园网、宣传栏、指示牌、信封、稿纸以及交通工具上的标识等多种途径的宣传和推介,去张扬校本精神文化,充分发挥其导向、熏陶和激励作用,不断增强全校师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二、构建与优秀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物质文化,发挥其基础作用

校园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教学设施设备、宣传设施和附设的雕塑、题字、风景点等人文景观及校园的绿化、美化、亮化等。构建与优秀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中职校园文化在精神文化的引领下,通过物质文化来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一是通过文化设施来体现优秀企业文化,通过氛围营造来宣传优秀企业文化。如在中心广场建立优秀毕业生创业事迹介绍,在校园小道建立优秀企业家语录,在校园显著位置建立省市技能比赛的获奖情况与选手风采等,这样就很好体现了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二是通过校企合作,直接强化优秀企业文化的渗透。学校通过引进企业,与企业联合办班,把学校的实训实习教室包装成企业“车间”,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等。把学生包装成企业“工人”,统一穿上实训服(厂服)、带上工具包、凭胸卡进车间上岗。同时加强对“员工”组织纪律性教育,严明时间观念,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营造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促进学生职业认同感,让学生在校园就能感受到企业文化,体验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双重角色,就有助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迅速转入岗位角色。

三、构建与优秀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制度文化,发挥其保证作用

校园的制度文化是校园公共规范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等,这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构建与优秀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中职校园文化,需要从制度层面去科学发展、规范化发展,需要强化制度文化来保障,需要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不断建设。中职学校不少学生受年龄小、阅历浅等因素的制约,往往缺乏长远考虑和先人后己的精神,缺乏责任感,缺少和人沟通共事的能力。而企业则要求员工具有全局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要遵章守纪,有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以及继续学习的可能性是中职学校的职责所在。于是学校需要将企业管理的元素灌注到日常的管理之中,通过各种管理制度的实施,来体现企业的制度化管理理念,从而帮助学生养成适合企业需要的一系列素质。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职业教育的整体规划,使企业文化成为每一位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顺德一些中职学校将校园制度与企业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参照企业制度制订校纪校规,组织学生学习企业《员工手册》,让学生将名企业的员工手册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对照学习,让学生明白“今天学校对你的要求,就是明天企业对你的要求”。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参照“企业式班级管理模式”实施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借鉴企业的经营模式,把企业的制度、措施、办法等尝试迁移到班级管理上,大胆尝试将“班级操行分表”改为“学生工资表”,将学生的各项表现量化成“工资”用分数体现出来,日日结、周周算、月月评,将扣除或奖励贴上墙激励学生,对学生的激励会更接近企业管理。

四、构建与优秀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行为文化,发挥其实践作用

构建与优秀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中职校园文化,重点是落实在学生的实践上,关键是落实在学生的实际行动上,目的是落实在学生的素质养成上。因此,中职学校要在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工作中自觉地建立和实施与优秀企业文化对接的行为文化,用精神文化去引领学生的行为,用物质文化去熏陶学生的行为,用制度文化去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及早成为合格的职业人,为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定的基础。

建设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实施文化的校企结合,决不能仅就文化来谈文化的结合,因为校园文化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蕴含在办学的各个环节中。要实施真正的校企结合,构建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在办学过程中全方位地实施校企结合。一是定期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讲解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引导学生自觉培养企业需要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二是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把学生带进企业的生产、管理的真实环境,提前对学生进行岗位熏陶,促进学生形成自觉服务社会化大生产的意识。三是进行“订单”培养,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使师生置身于企业生产第一线,融入到企业员工中,切身感受企业文化。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学生的专业素质、行为习惯等按照企业的要求,学校的管理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实行企业化运作,教学形式三点一线(教室、车间、企业),培训实现五合一,即教室、车间合一,教师、师傅合一,学生、徒弟合一,作品、产品合一,育人、效益合一。

课程是学生求知、强能、塑品质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主渠道,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的教育特点。可通过必修课、学科渗透以及各项活动等途径向学生介绍企业文化理论知识。使学生理解企业的本质及内涵,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地树立起提高企业文化素养的目标,并付诸实施。在就业教育理念下,学校可以自主编写适合中职生实际需要的企业文化教材。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活动应更多地体现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职业文化,更好地实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对接。(1)将学生课外文化活动与企业职工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2)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融合渗透在学生课外活动中;(3)举办“企业杯”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等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效融入;(4)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劳务市场、机关企业等单位开展调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爱岗敬业精神。一个企业对学校的评价往往从他们接触的学生个体行为上予以判断,一个学生就是学校行为文化的一个窗口,因此,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成了校园文化建设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总之,中职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中职学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需求确定办学目标,必须坚持体现职业学校教育特色、与企业文化紧密联系、沟通乃至融合的理念对其内涵进行建设,即以校企精神文化对接为重点,以校企制度文化对接为抓手,以校企物质文化对接为基础,以校企课程文化对接为亮点,以校企文化活动对接为平台,通过校企文化的对接与共融,努力创建职教特色鲜明的职业校园文化。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第四篇: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发展研究

国家开放大学毕业论文

中文题目: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发展研究

分部:

学习中心: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完成日期: 年 月

目 录

摘 要 1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分析 2

(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2

1.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内涵 2

2.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 2

3.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任务 3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

1.企业党组织不完善 3

2.部分国企领导思想意识薄弱 3

3.企业党组织建设缺乏创新意识,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进程 4

4.企业领导干部、党员素质不同,管理难度大 4

三、国企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4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4

(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5

1.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 5

2.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5

3.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 5

四、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5

(一)国有企业党建的发展与企业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 5

(二)企业文化的发展促进企业党组织的建设 6

(三)企业文化的发展促进企业党建工作效率的提升 6

(四)国企党建的发展为企业文化注入了政治色彩 6

(五)企业党建的发展保障着企业文化的发展 7

(六)企业党建的发展促使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 7

五、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发展的策略 8

(一)与企业组织架构的融合 8

(二)与企业廉洁文化的融合 8

(三)与企业制度层的融合 8

(四)与企业精神文化的融合 9

(五)与企业民主管理的融合 9

参考文献 11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国企企业的经营模式、市场导向、以及员工的理解认知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的国企党建工作出现的诸多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状况。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必定会对党建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科学性、实用性的党建管理体系就成为当前国企党建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重点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的背景、形势和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策略,从而实现企业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在目标上的一致性、在任务上的统一性、在效果上的互促性,实现企业又快又好发展。

关键词:党建;国有企业;企业文化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国有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个国有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体制、开拓进取、转变思路,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良好融合,在新形势下构建更具科学化、准确化、信息化的党建管理体系就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特性,也高度参与市场竞争。从当前形势来看,企业文化的发展和企业党建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需要国企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共同发展以克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缺陷。党的建设作为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只有将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实际和发展规律相结合,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新要求。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分析

(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1.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内涵

在国有企业中,党组织发挥着重要的政治性作用,在自身生产经营的基础上监督企业对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促使员工以饱满的工作情绪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中来。其生产经营要以服从于社会主义生产为前提。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要在工作中突出政治功能,使得基层组织的覆盖面积更为广泛,积极发挥党员的能动作用,使得各项工作能够积极落实到位。

2.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执行党中央各项政策方针的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阶段,目前国有企业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挑战。党建作为国有企业的特有发展方式,只有将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实际和发展规律相结合,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新要求

3.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任务

(1)始终加强党的建设,在发展中要深化管党治党,持续推动党组织的政治作用。建设具体化的组织体系,促使党建与时代相结合,大胆创新,通过党建引领,将企业的战略部署上升到国家的发展战略中来,促使党组织积极发挥能动作用,带领企业党员及员工勇于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积极推动企业发展。

(2)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党建的政治属性和企业的经济属性相结合,发扬不甘落后,不等靠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3)始终发扬创新创造精神,使得党建发展机制推动企业整体的变革发展。积极发挥不同产业间的优势,增强协同效应,增强核心力,调动创新活力,激发创造动力,提升产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和产品服务线。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企业党组织不完善

部分企业没有摆脱传统的路径的依赖和体制的惯性,依然力图通过体制的途径获得管理权或组织权,以便重新确立党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地位,这就使得企业的党建工作呈现出单一的发展特性。还有些国企党员数量较少、党组织不健全,存在不发展党员或者有党员而不管理现象。种种的问题使得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越来越没有实际的作用。

2.部分国企领导思想意识薄弱

认识不到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往往忽视党建的作用,认为只要业绩提上去就万事大吉,甚至部分企业领导会认为发展党建工作会消耗工作人员大量的精力,而影响企业的业务经营,有损企业的发展。部分国企领导把党建工作交由企业内年纪较大或者由办公室人员兼职管理,导致管理僵化或工作人员工作压力较大,精力不足难以将党建工作进行系统化管理,而企业这样做目的是为了节省人力资本,节省开支,可以将更多年轻有为的工作人员安排到其他重要岗位,久而久之,党建工作慢慢就成为企业内被边缘化的工作,致使管理党建工作的人员就成为企业内即将被裁剪或是富余的人员,极大地影响了党建工作在员工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3.企业党组织建设缺乏创新意识,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进程

部分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党建的地位,导致党建工作发展较为单一,工作缺乏活力,使得党组织的学习形式变成了任务型和形式化的学习。因为缺少多样化、独特性的活动,部分党组织的学习活动仅仅通过阅读材料、观看视频、传达文件精神等方式,枯燥无味,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活力,致使一提到党建,员工就会出现抵触情绪,党建创新步伐落后于企业发展需要。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又要求党建工作不能片面单一,要与新媒体等信息技术相结合,从而导致党建工作效率与质量都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进程。

4.企业领导干部、党员素质不同,管理难度大

由于国企覆盖的领域比较广,企业内员工年龄跨度比较广,导致领导和员工的工作环境、认知水平、思想意识差距较大,且党建工作自身又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独特性,且部分领导对于国企的党建工作关系不够、学习不足,和职工缺乏沟通,基层员工往往也不够重视,认为与自身的关系不大,不足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和工作性热情。

三、国企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作为构成企业的核心要素,在精神层面,企业文化是一切活动的根本,其中包含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等。在制度层面,企业文化通过制度化融入管理,影响着员工践行企业文化及树立企业形象。在行为层面,企业文化的理念影响着员工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还对企业的风俗及仪式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在形象层面,企业通过文化传播、产品服务等向外界传播和传递社会形象,是一个企业成功的长期牵引力。

(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

部分国有企业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生产的经营上,缺乏长远战略。部分企业的领导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足,认为文化建设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在思想上未足够重视,行动上被动应付,谈起来会认为企业文化很重要,但是做起来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真正忙起来又会抛之脑后全然不顾的情况仍然大有存在。

2.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部分国企领导和员工的工作仅浮于表面,形式化较为严重,由于管理层面对于企业文化方面的理解不深,且对于专业性的知识理解不够,缺乏沉下心认真钻研的精神,使得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强,没有真正将理论的东西落实到实处。

3.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

企业文化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会出现不同的特性,部分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他们都采用一个标准、一个思想来管理企业和参与企业活动,很多企业在建设品牌文化的时候,因为缺乏独特性,很难将目标客户的眼球吸引过来,使得企业虽然有文化,但是毫无个性,在遇到新事物和新的竞争对手的时候接受能力较弱,竞争力和危机感更是薄弱。

四、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一)国有企业党建的发展与企业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党建的各项制度是体现企业文化的有机载体,而企业文化在发展中无形的对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党建管理需要企业文化来推动和发展。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党建制度来维护和保证,缺少任何一项,就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抓好党建工作能够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指明方向。

(二)企业文化的发展促进企业党组织的建设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促使企业在各部门、各岗位、各领域培养出一大批深受员工尊敬、厚爱、信赖的英雄模范,既可以促使更多优秀的人才崭露头角。又可以激发更多的员工的参与意识,对企业管理层面的广集思路、科学决策起到的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了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三)企业文化的发展促进企业党建工作效率的提升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服务标准。规范的行为和良好的服务标准好比一把精确的标尺,激励员工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就自己的行为表现与其形成对比,从中寻找差距进而不断改进。二者相结合,还有利于改善员工的思维定式,并且使员工之间树立信任感,使之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工作的自豪感,有利于创造公平、公证、民主的组织氛围和环境优势,使之在实践行为中“劲往一处使”,从而产生强大的核心力和凝聚力。这种以精神文化创新为主线的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系统化的发展,有利于员工个性的激发、培养和塑造,可以积极调动员工的民主意识、自主精神和潜在能力,不断强化组织的优势,确保各项党政法规的落实,大大提高党组织工作的效率。

(四)国企党建的发展为企业文化注入了政治色彩

政治性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助推力,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企业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的要求,明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使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把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企业党建的发展保障着企业文化的发展

把企业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发展的各个领域,通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资源。良好的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对企业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风和反腐的建设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成败。如果企业领导在原则性问题上不能保持坚定立场,就会导致企业文化发展中出现集权、腐败、形式化等问题就是出现。如果党风廉政建设突出,既有利于创造公平、公正的企业环境,还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精神斗志。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正是企业文化发展所需要的。

(六)企业党建的发展促使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

企业文化的创新是以企业的发展大局为前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确保企业稳定、全面、健康的发展。企业文化创新以其强大的系统组织力、执行力作为保障,一方面有助于扩大企业党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企业文化创新的力度,充分发挥主动性。企业文化的创新体现了“人本”的思想,也彰显出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在工作中,既可以协调企业与社会的发展,以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也可以使企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保证了企业和员工的根本利益,在根本上实现了员工个人与企业长期进步发展的良好格局。

综上,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作为一种精神支撑,既可以知道企业的发展方向,推动企业进步和发展,又可以促进企业文化的升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切实解决广大职工的实际问题,让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在职工心中产生积极影响,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既离不开本身的向心力、凝聚力,也离不开企业自身的良好形象。二者相互融合,相互配合,使得企业未来的道路走的更远更宽阔。

五、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发展的策略

(一)与企业组织架构的融合企业党政组织架构是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根基。坚持在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同步建立健全相应的党政组织。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形势,从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优化党组织设置入手,做到了党建和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设置,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步进行。在所有基层设立党支部,根据管理规模和党员人数科学配备党支部班子成员,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和责任落地机制,推动党支部和行政职责融为一体、工作深度融合,对党员较多的党支部划分党小组,推选党小组长,把各小组的经营业绩、技能达标等作为党小组建设要求,建立党小组考核激励机制,推动党建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

(二)与企业廉洁文化的融合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就要加强思想引导,通过党风廉政建设达到维护良好生态的目标。如果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上不能遵章守纪,坚持原则,就容易使官僚主义、集权主义等不正之风就会蔓延开来。要想杜绝腐败现象就要建立相关机制,建立健全受贿处理机制、领导问责制等制度,通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座谈会以及对员工满意度、忠诚度等方式保证监督的落实。通过标本兼治、惩防一体保证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和企业的发展。

(三)与企业制度层的融合要想与企业制度层的融合,首先要建立一套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与企业发展相协调,把党建工作机制融入到公司治理的各环节,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相融合;其次,要围绕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与治理的统一,不断完善党建制度体系。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如:专题学习会、书记上党课等。在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重大问题研究方面公司高层领导要发挥民主协商机制,避免决策的失误。要不断完善各种公开制度,设立意见箱等民主管理制度,用制度把员工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制定起来,将企业高层领导的执行力再提升一个档次。

(四)与企业精神文化的融合国有企业在发展精神文化时要充分与中华民族“坚韧不拔 刻苦磨炼”的奋斗精神将党建与企业文化进行了充分融合。在传统的企业文化视觉之外,要想在企业中发挥党员的能动性,企业党组织要根据企业不同阶段的生产经营特点,善于利用党员的特殊身份,积极利用企业报刊、宣传栏、网站等载体开展党员学习培训、党员志愿奉献日等主题活动,对员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锻造其凝聚力、创造力、和乐于奉献、勇于克服苦难的品质,积极开展岗位技能竞赛、技术比武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励他们利用岗位精神发挥榜样精神,在企业遇到困难时期、重点难点工作推荐时刻形成合力,通过党员先做先行,带动公司普通员工共同进步。

(五)与企业民主管理的融合在新经济时代下,物质条件对企业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小,而人力资本的权益比重却越来越大。在人本观念的影响下,国有企业的发展最终是考虑如何将企业的社会效益、企业自身的利益、员工的利益进行有效兼并。员工的发展可以促使企业更加进步,但是企业的发展也要最大化地满足员工的需求。把党建与企业文化工作相结合,将组织生活与企业文化活动相结合,以员工为核心,不断强化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积极化解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为员工解疑答惑、理顺情绪、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努力营造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发展。还要积极打造学习型组织,依托党建这一载体,坚持以学习宣传引导人,积极开设各类学习培训讲座,搭建员工书屋,利用网络媒介、微信、学习强国等学习的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外部聘请、企内内部推荐等方式,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以考核的方式激励员工积极参加思想政治学习和培训,从而增强思想意识,利用好党组织学习的号召力,引领企业进行全员培训学习。

综上所述,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环境下,做好党建与国有企业文化融合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企业的发展需要各环节的相互协调与促进,在发展过程中,企业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找准党建工作的定位,不仅要达到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等任务,还要担负起企业员工的全面健康发展、企业发展与企业员工之间和谐统一的重任。以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工作融合为切入点,客观分析和探索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有企业党建内容的有效渗透,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发展壮大,引领国有企业持续健康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112

[2]党的十九大文件汇编〔C〕.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45.[3]周秀红.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系统构建[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7,(2)

[4]钟洁.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22):30-31.[5]高彦斌.关于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关系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

[6]李冬梅.推进党建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J].国企管理,2017(22:):42-43.

第五篇: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机制建设研究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机制建设研究

郑洋

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人,而决定人一切行为的是思维模式和观念。思想政治工作本质是做“人”的工作。企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会促进企业文化健康地发展,同样,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新形势下建立健全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机制,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一、把握着眼点,充分明确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辨证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不同概念的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许多方面是相同、相通和相融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共同的目标--优化企业的精神环境,并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上的保证。但是,他们的侧重点不同,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上的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引导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对职工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帮助企业员工抵御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进而促进企业良好政治环境和健康思想氛围的形成。企业文化是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体系,主要内容是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和企业

1的经营理念,其核心是倡导一种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有机结合,其宗旨是以优良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奉献于社会。从这一方面来说,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了对员工思想的积极的引导,使员工从各种误区和偏见中解脱出来,不断完善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纠正思想上存在的偏差,塑造、净化企业员工的灵魂,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上的保证。同时,企业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工作有改进、补充功能,企业文化建设能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二、找准切入点,科学建立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机制

由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性,它很容易被人们认为是“泛政治”的东西,比较空洞,办不了“实事”,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从而引不起员工的足够重视。企业文化正是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济工作有机结合的溶剂。企业文化作为管理文化,它与企业的经营运行有着密切关系,它渗透到企业管理和企业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同时,它与企业道德建设和思想建设密不可分,但又不是泛泛地讲政治道理,而是通过企业的经营行为来反映其经营理念,从其产品、员工的综合素质来反映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本身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它兼容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两方面于一身。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和具体化,它既体现了企业经营发

展的需要,也反映了员工的精神追求。所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能促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并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具体工作之中,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体化、实际化,不再单调、空洞,改变员工以往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更容易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具有实效性。企业文化建设能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改革。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寓教于乐的文化,即通过文化教育、文化娱乐、文化感染等手段,通过各种活动来提高人们的文化、思想与道德素质。企业文化的操作方法生动、活泼、容易吸引职工参与,其内容容易被员工接受,这一点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单纯地说教方式进行了良好的补充,使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是单纯地理论说教,而是变得生动、有活力,增加了其说服力。企业文化的动作过程集思想与行为于一身,在其运行过程中,不断地促进员工的思想意识提高,逐步达到“要我去做转变为自己主动去做”进而增加员工的能动性。企业文化建设注重文化因素对员工观念与心理上的影响,它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体现在文化活动之中,提高觉悟、加强修养、陶冶情操,从而使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与经营活动中去。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宗旨,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通过二者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科学统筹,规范运作,建立健全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机制,服务企业改革发展。

三、拓宽共赢点,最大限度发挥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效用

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路径和载体,而企业文化恰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日益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企业文化通过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管理,创造了企业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精神氛围,改善了企业基础建设,使员工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使他们从心理上更加信任领导与同事,从感情上热爱企业,在行动上为企业努力工作,做贡献,能够更好地树立起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真正地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一样来对待。而这些,单纯靠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是难以达到的。企业文化是经济与文化的产物,是企业管理从经济层面向文化层面拓展的结果。它的主体虽属观念形态,但它更贴近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更容易为各层次员工所认同和接受,它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管理轨道,较好地解决了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尊重满足员工需求是企业文化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一般来说,员工队伍比较稳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一般企业文化建设都较为成功。这种成功体现在对员工生产生活条件、正当权益维护、自我价值实现、精神文化需求等多方面的尊重和满足,并通过人性化、合理化的措施予以保障。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开展,加强两者融合研究,不断健全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机制,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更丰富,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用性。正是由于企业文化的内涵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消除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某些弊端,改变了不符合新时期要求的旧观念、旧模式、旧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下载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文化及城市文明的对接和融合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文化及城市文明的对接和融合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