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旺 伤寒心得
读伤寒心得体会
周 #班级:11级中医骨伤2班学号:…………………
我是大三开始学习《伤寒论》的,学习伤寒对我来说是一份痛苦而又充满挑战的经典学科。名老中医们反复强调,中医入门的最佳门径就是踏踏实实背诵。我们中医药大学的彭坚教授在讲授他学习中医的道路中,他读的第一本中医经典书籍就是《伤寒论》,得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如古人所说:“熟读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一、学习伤寒的捷径——从背诵条文开始 从《名老中医之路》中看出,名老中医们反复强调,中医入门的最佳门径就是踏踏实实背诵。《伤寒论》是中医里面最光辉璀璨的明珠,刘渡舟教授称她为“中医之魂”。所以刚开始学习伤寒感觉充满激情,以为只要背、记住就可以啦,这还不简单。可是当自己学到一半的时候,需要背诵的东西越来越多,不仅仅只是背,还要理解条文在临床的运用,更要配合理法方药的运用,对于我这个刚入门的中医学者来说还不是能够完全理解。
老师说:“学习伤寒的唯一途径从背诵条文开始”。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从《伤寒论》的理论到试着自己实践的过程
1.学习伤寒要运用发散思维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与
思的关系。如果“学 ”相对来说较易掌握的话 ,那么如何“思 ”则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于“学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每天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且持之以恒 ,而“思 ”则是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思路开阔 ,多用发散性思维而不墨守成规。如《伤寒论 》中桂枝的作用:麻黄汤发汗解表;桂枝甘草汤扶助阳气;桂枝加桂汤平冲降逆;五苓散通阳化气;桃核承气汤通经活血 ,就是善于运用发散思维 ,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产生的认识。而一见“颈项强 ”就认为是太阳病就是呆板的思维
2.学习伤寒要在实践中温故而知新
《伤寒论 》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融理、法、方、药为一体 ,作为一门临床基础课 ,从根本上讲是为临床打基础的 ,对于今后将成为一个中医药工作者必须要学好“四大经典 ”,尤其是《伤寒论 》,才能更好地掌握中医学基础知识 ,运用经典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正确辨证立法 ,准确处方用药。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 ,必须结合临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门诊或病房实习,向临床老师学习经方运用的经验和临证体会 ,勤学苦练 ,积累实践知识 ,或通过前人的医案及现代经方的临床应用 ,体会其临床指导意义及辨证论治的特点和精髓 ,借以开阔辨证思路 ,为临床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做到理
论联系实际 ,联系临床 ,联系自己的心得体会 ,通过不断地从理论到临床再到理论的循环过程 ,“温故而知新 ”,自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临床运用伤寒要辨病求因 识位知传
中医辨病,首先追寻起病的原因,不外从外感或内伤
中去了解分析病程,但这对中医辨证用药针对性很有帮助。知病势,即知道发病所在及势态。识病传,就是知道疾病的传变可能性。《伤寒论》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于寒邪外感是病因,太阳受病是病的势位,是否传变的鉴别也看脉症。又假若一个少气、纳呆、动则气喘的病人,一般属肺脾气虚证,每用四君或补中益气汤,若是慢阻肺病,则往往少效或无效。可见,不论从中医或西医的辨病与辨证结合都是非常重要的。也充分体现先哲仲景的临床思维是很有远见的。
三、伤寒治疑难杂病的魅力
中医治病的特色在于:通过辨证论治首先抓主症的病机,再通过病情的发展逐步发展。曾有一例1型糖尿病病人,多次在内分泌科住院治疗,效果不理想。头晕卧床不起,并周身刺痛不止,遂挂号到中医门诊求治。头晕较早,身痛较迟,作血瘀痹阻,用身痛逐瘀汤,三剂差,六剂已。后即转科到中医病房治疗。眩晕、卧床不起,起即眩晕,经体查后才发现是体位性低血压。认为是气虚下陷,即用补中益气汤加防风之类二十余剂,才日渐平复。出院后不时出现糖尿病酮
中毒,呕吐、腹痛、水或食入即吐,西医诸治无效,又转中医病房,认为拒格,起于湿毒扰胃,先饮甘草水,再作苏连汤而渐止。后用小柴胡汤和解善后。此例患者虽然始终是糖尿病引起的,但不同时期主症变化、辨治也只能变化。而辨证论治的辨证首先是抓主症的病机,才能谈得上治疗效果。这就是例子。
四、结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讨论的深入,辨病问题的提出及强调,辨证论治时只注意“疾病功能态”,而往往忘记中医病因病机的分析与掌握,从而降低了准确性与疗效,对于一证有多方的认识与对策更从“方士”的临床思维上看:“方证相对”、“方药加减则法亦变”就是法寓方中的现实等问题,却促使我们重温医圣张仲景的教诲,以求“温故而知新”。所以在学习《伤寒论 》要有实事求是的求学态度 ,还要有其独到的见解与切实的理论依据 ,在继承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 ,这样才能将中医药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篇:伤寒心得2
《伤寒论》六经辩证学习心得
“六经辨证”被认为是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方法之一,肇始于东汉· 张仲景的《伤寒论》。其并无“六经”或“六经辨证”的说法,其中各篇的标题只是称作“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和“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等等。宋代朱肱以经络学说解释伤寒病症状发生的机理,强调“治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因此把伤寒病证对应于足六经的经络病变,称作“六经辨证”。
《伤寒论》认为,伤寒病会在经脉中循经流传,以七日为一个循环周期,例如条文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又如条文384,“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伤寒论》中所述的各种伤寒病证则既包括了经络的病候,也包括了相关脏腑的病候,更纳入了寸口脉诊的内容,并且大部份的脏腑病症无法按经脉循行的部位来阐明病症的机理,只能按照脏腑理论或阴阳学说进行解释。例如,太阳病脉证中蓄水证有胃中干、烦躁不得眠和小便不利等症候;蓄血证有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和少腹急结等症候;结胸证有心下痛、按之石硬、舌上燥而渴和日晡潮热等症候;痞证有心下痞、按之濡和下利等症候;阳明病脉证中以胃家实为提纲证,并分为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和少阳阳明,主要症状是胃中燥热、烦渴和大便难等;少阳病脉证中的小柴胡汤证有嘿嘿不欲饮食和心烦喜呕等症候;太阴病脉证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和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为提纲证,均是脏腑病证的症候;少阴病脉证以脉微细、但欲寐的脏腑症候为主证;厥阴病脉证也同样是以脏腑证候为提纲证,表现为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和下之利不止等等。应用“六经辨证”的思路根本就不能完全阐释伤寒病各类脉证的发生、传变和转归。
《伤寒论》里的六经辨证是病位与病情的辨证统一先说病位,六经病包括三阳证和三阴证:太阳病是指位于人体之表的阳证,少阴病是指位于人体之表的阴证,少阳证是指位于人体之半表半里的阳证,厥阴病是指位于人体之半表半里的阴证,阳明病是指位于人体之内(里)的阳证,太阴病是指位于人体之内(里)的阴证。“表就是人这个躯壳,就是由皮肤、肌肉、筋骨组成的躯壳,这在人体上是最在外了。那么病邪反映到这个部位,就叫做表证。”№J‘‘半表半里就是表之内,里之外,那么现在就是说胸腹腔问了,这么一大块地方⋯⋯所以病邪反映到这个部位就叫半表半里证。”№J‘‘里就是指的胃肠这个消化道,它是在人身上极里之里了⋯⋯如果病邪反映到胃肠里面的证候,那就叫做里证。”16J病情无非就是阴阳寒热虚实造成的疾病反应。病情必反映于病位,而病位亦必因有病情的反映而反应。是以表、里、半表半里证,同时都必伴有或阴或阳,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为证反应;同理,阴阳、寒热、虚实等证,同时都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为证反应。总之,疾病不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纲(加上半表半里,实为九纲,但仍习惯称八纲)范畴,所以六经辨证亦可称为八纲辨证。
综上所述,在认识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时,应明确以下两点:!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思维的基本方式,或称为辨证思想;六经辨证是认识伤寒病的具体辨证方法,受八纲辨证思想指导。二者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不能相提并论。"八纲辨证思想与六经辨证方法之间只是属于一般的从属关系而非特殊的相辅相成关系,即所有针对具体疾病而立的辨证方法均受八纲辨证思想指导,而不是只有六经辨证方法才与八纲辨证思想有关。如果不能明确以上两点,而将中医的辨证思想与其他具体的辨证方法相混,则将直接导致在理论和临床上对辨证论治的模糊认识。这种模糊认识首先表现在不能深刻理解六经辨证方法专为伤寒病而立的专一性,而认为六经辨证方法可以广泛适用于各种外感病,甚至认为六经辨证方法还可以用来辨识杂病。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纲,六经又从阴阳立法,分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经和少阴、太阴、厥阴三阴经,三阴三阳表里互相对应。临证治疗时,常见六经病证错杂之象。根据六经表里对应规律或表里两经同治,或见“表经”之象而治“里经”,常获满意疗效。
第三篇:预防伤寒
预防伤寒、副伤寒
一、伤寒、副伤寒是如何传播的?
伤寒、副伤寒是经口感染的肠道传染病。传染源是伤寒、副伤寒病人带菌者,可以经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潜伏期为2—15天。
二、伤寒、副伤寒有哪些症状?
主要症状是: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和轻度腹泻。体温逐渐上升可高达40度以上,发烧可持续14天以上。
三、如何做好伤寒和副伤寒的预防?
1、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摊点、餐馆就餐或吃烧烤之类的东西。
2、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和瓜果,生食的瓜果一定要洗干净,最好用消毒剂浸泡后食用。剩饭剩菜、海产品等食用前一定要烧熟煮透。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喝生水(桶装纯净水尽量加热饮用),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大小便,不乱倒垃圾。
4、厨房要有防蝇设备,安装纱门纱窗。
四、如何做好伤寒、副伤寒病人及家庭内消毒和预防?
1、确诊的伤寒、副伤寒病人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隔离及正规治疗。症状消失7天后,粪便培养2次阴性后,方可出院,住院期间禁止外出活动,减少探视,以免复发或形成慢性带菌,传染给家人、亲朋或其他人。
2、病人排泄物、衣物、食具和其他污染物品、场所,要随时进行消毒。可采用煮沸或84消毒液、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剂浸泡、洗擦。
3、家庭成员、陪护人员及其他密切接触者使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等药物预防服药5天,儿童服药3天。
*特别警示:
1、凡发热3天以上原因不明的病人,应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明确诊断。
2.、2003年患过副伤寒的人员,必须进行两次粪检副伤寒杆菌,粪检阴性者为彻底治愈,粪检阳性为带菌者,仍具有传染性,需要继续服用复方新诺明治疗2-3周,直至粪检阴性。带菌者的密切接触者也应服用复方新诺明进行预防。
第四篇:伤寒教案
伤
寒
教学内容:伤寒及其预防
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了解伤寒的发病原理及传播途径。
2、知道怎样预防治伤寒。
教学重、难点:伤寒发病原理、怎样预防。教学过程:
一、伤寒的概念: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也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应予“严格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二、疾病分型
伤寒主要分为:普通型,轻型,暴发型,迁延型,逍遥型,顿挫型。
三、发病原因
伤寒杆菌由口而入感染,感染后是否发病与细菌数量、毒力、机体免疫力等因素有关。如胃酸过低、重度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也是造成伤寒发病的因素。
四、伤寒的传播途径
伤寒可经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而传播,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污染的水和食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夏秋季多发。
五、怎样预防
1、管理传染源:及时发现、早期诊断、隔离并治疗患者和带菌者,隔离期应自发病日起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后15日为止,或停药后连续大便培养2次(每周1次)阴性方可出院。对带菌者应彻底治疗。连续大便培养4次阴性可恢复与食品、儿童有关的工作。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三管一灭”(管水、管饮食、管粪便,消灭苍蝇),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进食生水和不洁食物。
3、保护易感人群:流行区内的易感人群可接种伤寒菌苗。目前使用的有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用伤寒杆菌Ty21a.变异株制成的口服活菌苗等,可根据条件选用。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伤寒杂病论的心得
《伤寒杂病论》中的生姜与干姜
《伤寒论》、《金匮要略》用药法度严谨,尤重药物的炮制、配伍、煎法、服法等。现就其用“姜”规律,小议如下: 生姜的运用
生姜味辛微温,在运用上随着配伍不同而作用各异。仲景著述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解表散邪
多取生姜辛散之力,而佐辛温之品,以解散寒邪;或配大枣之甘,以行脾之津液而调和营卫。如桂枝汤中,生姜佐桂枝以解肌;越婢汤中,生姜佐麻黄以发越水气;射干麻黄汤中,生姜配细辛散寒行水以治咳而上气;小紫胡汤中,生姜配大枣助少阳生发之气以和解少阳;大柴胡汤中,生姜配半夏扶胃阳止呕以表里双解。
2降逆止呕
取生姜辛散,配降逆和胃药物,以治呕秽、胸痹、噫气等证。如橘皮竹茹汤中,生姜配橘皮以和胃降逆;吴茱萸汤中,生姜散逆止呕,升清降浊,使胃浊随茱萸而下泄;旋覆代赭汤中,姜枣和脾养胃,安定中州;其它如小半夏汤、橘皮汤、橘枳姜汤等方,皆能降逆蠲饮,和胃止呕。再如真武汤,本为温阳散水之剂,但方后说:“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又通脉四逆汤方后说:“呕者加生姜二两。”栀豉汤中亦有呕加生姜的记载。
3补虚益血
取生姜辛通卫气,配甘药治虚劳虚寒里急的腹痛。如温建中脏的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之类;配伍温补之品,以治血虚寒结的腹痛。如温血散寒之当归生姜羊肉汤;配伍炙甘草、大枣以温养胃气,资营血之源。而治气血不足,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之炙甘草汤,以生血复脉。
干姜的运用
干姜性味辛温,在诊疗中可因配伍不同而功效不一。仲景所述,大致归纳三个方面。
1阳虚阴盛
这两者本是互为因果的。由于阳气虚,所以导致阴寒盛,阴寒盛,亦可致阳气虚,但毕竟以阳虚为主,因此当以回阳救逆为急务。如因中寒阳微,脾肾阳虚,致现四肢厥冷,脉沉微而细,下利清谷等脉证,甚至出现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的证象,治当回阳救逆,通达内外之阳气。四逆汤中用干姜配附子回阳救逆,温中散寒,佐炙甘草甘温补中,则逐阴回阳之力尤著。而通脉四逆汤中倍用干姜,以大剂辛热,急驱在内之阴寒,使格拒于外之阳气得以内返。因阴盛于下,格阳于上出现的脉证,治用白通汤以宁上下阳气。方中干姜配附子以回阳散寒。再如阳虚阴盛之脉证,用干姜配附子组成干姜附子汤,以胜阴复阳。
1寒热错杂
当证情寒热混同出现时,治当寒热并施。如上热下寒证类:热邪扰于胸膈,阴寒胜于肠中,致蚘动扰膈之乌梅丸证;呕吐腹痛之黄连汤证;呕而自利,食入即吐,气味酸臭混浊之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证;上焦留热,寒气留中之栀子干姜汤证,这些方剂皆以干姜温中焦脾胃之阳,以祛寒邪。又如泻心汤证:生姜、甘草、半夏三泻心汤,都是因于误下后,热与无形之气相结而成痞的。生姜泻心汤中,干姜与生姜并用,取干姜以温中,生姜配半夏以降逆散水;甘草泻心汤中,取干姜温中而散痞;半夏泻心汤中,取干姜配人参、甘草以温中补虚,配半夏降逆止呕。
2温中祛寒 止血行瘀
如理中汤治中阳虚寒诸证;大建中汤治心胸中大寒痛;干姜人参半夏丸治妊娠呕吐不止,皆取干姜配人参以温补中焦。桃花汤治虚寒滑脱的便脓血,亦取干姜之辛,温暖下焦气分而补
虚。以上均为补虚温中之属。而小青龙汤治咳逆倚息不得卧;厚朴麻黄汤治咳而脉浮;半夏干姜散治干呕、吐逆、吐涎沫;甘姜苓术汤治肾著,皆取干姜温中祛寒而蠲水邪。再如柏叶汤治吐血不止;王不留行散治金疮,亦属取干姜以止血而助行血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