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际传播现状
对当前社会人际传播现状的认识
所谓人际传播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而人际传播的发展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是紧密相连的,这点是不可否认的。
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竞争意识、商品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人们在人际交往、人际传播的时候会更趋于理性化。同时,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的兴起,超越时空限制的交往模式也开始形成,而我们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也深受其影响,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信息也呈现纷繁化。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当前的社会人际传播现状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多元化
这里的多元化是指传播主体与对象的多元化、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以及传播纽带的多元化。
第二、开放化与表面化
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固守在自己的交往圈子里面,随着网络化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的转变,个体和集体传播的活动半径逐渐扩大。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人际传播的深度趋于浅显。
第三、经济化与商品化
在如今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人们越来越看重金钱与物质,功利意识也逐步增强,人们一般会恪守等价交换的原则。由此信息传播的内容与方式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功利色彩的影响。
第四、等级制度弱化
由于人们现在的交往更趋于理性化,人际传播的公正平等原则也在慢慢取代落后的等级制度。
对于当前社会人际传播的现状,我认为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尽人意的一面。首先,人际传播的对象、方式、内容的等的多元化,让人们能够更快、更多的接收信息、了解信息、传播信息,让人们紧跟时代的步伐,但信息的纷繁杂乱也不可避免的扰乱了人们的生活。任何人都可以以任何方式向人们传递任何信息,信息的真实性也就难以鉴定。其次,人际传播、人际交往的圈子的不断扩大,虽然让我们能够结识更多的人,获取交流更多不同的信息,建立各种社会协作关系,但人际关系也更趋于浅显化,很多都是基于利益关系,并且过于理性,而缺少了一些感性的东西。人们总是在做一些等价交换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是增加了各自的财富,但却少了些许温情。而有些跟我们没有利益交集的人,即使是眼前的人,也可能会出现不交流的现象。最后,等级制度的弱化,毫无疑问给了每个人传播的权利,让人际传播更加公平自由。这在人际传播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个人都有对某一事件不同的理解与感受,他在向别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的时候,也会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些意见,这样人们也会不断进步。总之,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虽然现代科技、物质水平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人们也拥有越来越广的交友空间,但同时我们也要注重人文情感的发展,不要仅仅为了物质而忽略了情感,这样人际传播才能更好的发展、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第二篇:浅论人际传播的技巧
浅论人际传播的技巧
人际传播是最常见的社会传播现象,一般看来在社会传播,我们作为个体参加其中的也有比较直观感受的也是人际传播,因此可以说人际传播其实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人际传播包括三种,语言,文字,电子信息,接下来我就以大学生活中人际传播的实例来谈谈以上三种人际传播方式的技巧。
刚进大学的时候,大家都是新同学,班上的同学也不怎么主动,开学第一天,我就东跑西跑的找人说话,先自我介绍自己叫什么,来自哪里,然后就问别人,给大家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第二天我们两个班的同学一起做自我介绍,我希望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能让大家都记住我,本来要第一个跑上去,却被两个男生抢了先,本来第三个人上去没有什么特殊的,但是我的第一句话是“我们两个班的女生是男生的6倍,怎么能让男生一直出风头呢?希望接下来女生积极一点”。一句很简单的话就引起了大多数女生的认同感,加上一些有煽动性的手势,大家就觉得这个女生是蛮有魄力的啊。之后我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有说明了我喜欢体育,这又使得男生对我有些亲近的感觉。我还幽默了一句,“百年修的同船渡,我们要在一起渡过四年,那我们前世至少的有四百年的缘分了”,引得大家阵阵发笑。我下去之后,收到了热烈的掌声,而且我的这次发言竟然成了后续发言的模版,女生一直络绎不绝的上台发言。会后,包括辅导员和同学们都不可能对我没有任何印象了。我认为这便是一次成功的人际传播,实现了此次传播的目的,而且很好的完成了自我表达这一人际传播的基点。其中利用成功的因素主要是语言和手势,以及对环境的掌握。正是一些煽动性的话语让别人感受到了我是一个有个性的人,比我说我是个自信,热情的人来的有说服力。其次我注意到了手势的运用,很能制造气氛,起码我的发言结束后掀起了一个会议的小高潮。还值得一提的是,我注意到了我的受众也就是台下的人的心理,大家一开始都是有点紧张的,但我的发言就鼓励了女生,又不让男生觉得这个人难以接近,这样大家才会对我都有认同。这次传播取得不错的效果给我的启示是传播应该主动,注意受众的心理取得大家的支持,合理运用语言和姿态艺术,学会合理掌控语言环境。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最能考验人,这要求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和掌控能力。而文字传播则可以稍欠缺以上能力。文字传播不需要我们直接面对传播对象,我们可以有较多的精力与组织文字,酝酿情绪,没有直接面对时的压力,可能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就比如说老师要我们对一个问题发表看法,如果要我们上台表达,多少有些紧张,会出现卡壳,不流利,不能全面表达观点的情况,但是当我们在课后用文字写下来的时候,我们有更多时间思考不用担心说的不好会被人笑,没有环境的压力,反而更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态度,让传播对象能了解传播者的真实水平。但是我们也应意识到,文字传播具有延时性,缺少了对传播情景的掌控,不利于我们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毕竟当今社会更多的时候还是需要我们面对面与人沟通交流,这种方式能让传播对象直观而又迅速的对传播者生发认识。因此我们需要提高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但注意切不可过度依赖文字,因为语言的口头表达才是王道。对文字传播的运用我们应注意了解传播对象的情况,我们应该学会迎合他们的喜好,还要注意文字的运用要恰当,要注意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让文字蕴含作者的感情,这样才能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分析了两种传播方式,我们应意识到人际传播要圆满进行并取得效果,必须使之具备五个要素,即:开放性;移情作用;支持性;积极性;平等。即我们要注意在传播中传递感情,积极主动与人沟通,体会他人的心理站在他人的角度考
虑问题进而获得他人的认可支持,还有最重要的是应该怀着一颗平等的心,对每个人都因平等看待,失去了看待问题的平常心,传播也即无效果。
当今是个信息时代,电子技术更新飞快。作为一个大学生,电子信息平台成为我们必须掌握的重要传播途径。其中就不得不提到手机短信和QQ聊天两种方式。成为班长后,我成了班级信息交流的桥梁,经常收到学院里的一些通知,近期还常有一些兼职,旅游的信息,都是希望我在班上帮他们宣传的。我面对这种情况,首要的是看到底这些信息有没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信息不值得传播,其次就要看发信息的人的措辞了,如果是语言客气的,我会回复“收到,谢谢”,而对于那种态度盛气凌人的信息,我则是不屑于回复,更不用说去班上的同学传播信息了。从这个例子就不难发现我们在进行传播时一定要注意信息表达的有效性,尽量简单直白的说明事情,更要注意礼貌问题。电子信息传播扩大了我们交流的范围,使得传播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起作用,但我们应意识到这种传播方式如果我们没有做好细节的话,就会缺少有效的反馈,更不能保证传播的有效性。QQ不用多说,这东西简直老少咸宜,及时的,没有地域,没有身份阶层限制,电脑这一端的人不知道另外一端的人是谁,可以尽情的与陌生人倾诉,但是就是因为这样我们也不能保证我们的传播有效,因为对方的信息都是未知的,而同样的我们可以运用QQ与同学好友交流,跨越了空间距离,弥补了传播不能面对面交流的缺陷,较之一般的文字,它又更易于表达传播者的情感,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表情来表现,比如用一个哭脸来代替我很委屈,更为生动形象,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还有就是面对网络上信息泛滥,我们在与人传播时应学会自我辨别,不应传播一些乱七八糟的信息给他人,这样不利于传播的有效。手机与QQ是时代发展酝酿出来的结果,我们应学会运用这些工具,在很多时候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传播,但是要注意信息安全问题,要学会辨别,还要注意细节。
人际传播一般发生在两方之间,就应注意一个保密问题,这样能赢得对方的信任,保证下一次传播的有效性。我们在人际传播的时候,经常有这种情况,如果是熟悉的“圈子”,大家相互比较随便,信息交流很迅速,我们也更能掌握节奏,这时效果较好,但是当我们与陌生人交流时,或多或少我们都会紧张、害怕,这时为了保证传播有效,我们应学会倾听,注意观察他人的语气神态姿势变化情况,小细节能反映出大问题,学会发问,在不同的语境应学会采用不同的语言策略,这样定能使得传播生效。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够好,而是我们没有做好传播,因此,我们应积极主动地进行人际传播,很多事情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能发现更适合自己的人际传播技巧。
第三篇:技校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
技校生人际信任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
——以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为例
摘要
人际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相互托付,对彼此抱有稳定安全感的心理现象。
此项研究共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问卷调查,采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系教授J.B.Rotter 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ITS)对技校生的人际信任现状进行调查,对350名研究对象进行测量,了解技校生人际信任现状;第二部分为访谈研究,根据问卷调查的得分情况,选取研究对象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分别对其进行访谈,以具体了解技校生人际信任度的影响因素等;第三部分为对策分析和研究趋向,依据调查结果和相关研究文献对于技校生人际信任这一客体提出科学发展思路。
研究的结果显示:
关键词:技校生 广州 人际信任 对策
引言
技校学生大多处于十四至十九岁,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生理发育程度已经接近成年人,但心智水平尚待进一步发展。对于进入技校的学生,身处同龄优秀学生以及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不免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压力,加上学生在人际交往间的不适应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焦虑、困惑,间离学生间的心理和身体距离,导致学生之间缺乏人际交流和信任。这就使学生们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如果不加以积极的调节、引导,极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心理疾病,例如孤僻症,继而对其正常的学业及生活等造成负面作用,影响其健康成长。
此项研究正是关注了技校学生在人际信任方面的障碍,旨在通过实证调查剖析造成这种障碍的社会和个人原因。调查对象为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初中毕业起点三年制中级班5个班、高中毕业起点三年制高级班5个班的在校学生。
本研究主要通过借助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系教授J.B.Rotter 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ITS)对技校生的人际信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理论分析,探解技校学生之间人际信任的现状,再对部分较为典型的学生进行访谈调查以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一现象。然后基于这些研究材料对这一课题进行教育对策研究,尤其是技校德育素养课程这一方式。
1.人际信任的文献综述
1.1人际信任的概念
在对信任的理论研究中,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形成了不同的研究取向,主要有:社会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个人层面。在社会层面中,对信任问题做出专门论述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他认为,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波兰社会学家彼得?什托姆普卡在其著作《信任》一书中把信任作为一种社会学理论进行研究,并对信任做出最简单、最一般的定义——信任(Trust)就是相信他人未来的可能行动的赌博。在他看来,信任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自齐美尔之后的近半个世纪,一批心理学家开始进行了人际信任的实验研究。最早是在1958 年,美国心理学家Deutsch(多依奇)的著名囚徒困境实验,从人际关系的层面得出:信任其实是对情境的一种反应,它是由情境刺激决定的个体心理和个人行为,信任双方的信任程度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另外,一个人对某件事情发生所具有的信任,是指他期待这件事的出现并会相应地采取一种行为,如果这种行为的结果与他的预期相反,则会给个人带来负面心理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将远远大于与预期相符时带来的正面心理影响。多依奇的这项研究,开创了心理学人际信任研究的先河,被视为人际信任的经典研究之一。
在个人层面中,国外对人际信任的观点有:(1)信任是个体对另外一个人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为可靠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Rotter ,1967)。(2)信任是个体所有的一种构成其个人特质之一部分的信念,认为一般人都是有诚意善良及信任别人(Wrightman ,1992)。(3)信任是交往双方共同持有的,对于两人都不会利用对付之弱点的信心(Sabel ,1993)。(4)信任可有选择相信他人的合作行为来显示(Deutsch ,197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Rotter 和Wightman 的定义把信任看作是存在于个体内部的性格特质或信念,Rotter 的定义只提到对他人言行的信任,Wrighsman 涉及到对他人的动机和人格的信任,Sabel 的定义则反应了信任具有一定的冒险性的特点,Deutsch 则把信任行为等同于合作行为,这一点虽然受到不少的批评,但从行为层面来看,他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一条出路。随着人们对人际信任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内有关人际信任的研究日益增加。目前国内对人际信任的观点如下:(1)人际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双方对双方能够履行他所托付之义务及责任的一种保障感。用日常用语来说就是放心,不用提心吊胆,担心对方会不会照自己所期望的、所托付而为自己做事,在这一概念中人际信任被视为是一个存在于两人之间的概念。因此用两人关系作为研究信任的单位(杨中芳、彭泗情, 1999)。(2)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一方在“或竞争或合作”的不确定的条件下,预期另外一方对自己做出的合作行为的心理期待(张建新、张妙清,2000)。综上可见,目前对于人际信任的概念的界定尚未完全统一,这主要是中西方学者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对人际信任进行研究。
1.2人际信任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社会心理学家韦伯将信任分为两类:普遍信任(universalistictrust)和特殊信任(particularistic trust)。特殊信任的对象只包括有血缘或裙带关系的人,普遍信任的对象则扩展至相同信仰的所有人。列维斯等人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信任问题,认为信任必须被视为一个集体单位所特有的而非单独的个体所特有的社会心理概念,并提出信任有认知的、情感的及行为的三个纬度。Barber 将信任视为一种通过社会交往所习得和确定的预期。将信任分为3 类:“最一般性的一种预期是对自然的及道德的社会秩序能坚持并履行的信心。第二种信任是相信对那些有人际关系及社会制度角色往来的人能够有称职的表现的信心。第三种则是预期那些与自己往来的人能彻底承担他所被托付的责任及义务,也就是在必要时能为他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还有的研究者从信任的结构上将信任分为制度信任和人际信任。制度信任是对维持社会信任机制的信任,存在于个体行动者与系统,也有学者称为系统信任。人际信任是指向某个具体人物的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双方对对方具有技术能力和信用责任的期望。我国学者彭泗清通过“关系-信任模型”,并把信任分为认知性信任和情感性信任,后来又进一步把情感性信任具体为:基于既有关系所蕴含的“虚情”或“应有之情”的信任,基于性格相投的信任,基于情感相融的信任,以及基于一体感的信任。我国学者王昭光、刘欣在其学术论文《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中,以信任作为自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了信任的四种类型,即亲人间的信任、朋友间的信任、熟人间的信任以及社会的信任,并分析了他们的不同强度以及分布情况。人际信任具有脆弱性。也就是说,建立信任不容易,但是破坏信任却比较的容易,这主要与个体的认知判断状况有关。在人们的认知判断体系中,当人们综合破坏信任和巩固信任的信息时,往往对负面信息有深刻的印象,而正面的信息所占比例较小。对人的不信任的态度有:对他人缺乏信心:认为他人不是真正的关心别人的利益,他人具有敌意。怀疑则是不信任态度的核心认知成分,是一种总以对抗性、负面的假设方式评估他人行为动机的心理状态。
1.3人际信任的相关理论研究
1、认识发生论
Erikson、吉登斯等从个体心理学角度研究信任产生的过程,他们认为人的信任来源于儿童早期的经验,主要是婴儿与看护人之间的关系。婴儿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的世界(包括自然与社会),看护人的行为直接影响了婴儿心理发展过程,如果婴儿受到看护人的定期良好的照顾,就会逐渐在婴儿心中形成一种对于秩序的期待,这种期待就是信任,如果婴儿得不到看护人的精心照料,那么他(她不可能获得安全需求的满足,可能经常会处于恐惧与不安中,长大之后可能比较孤僻,不会太信任人。婴儿时期形成的信任是一种基本信任,这种基本信任是他(她)以后所有形式信任的基础。
2、文化决定论
美国学者福山认为人际信任是从一个行为规范、诚实而合作的社区中产生出的一种期待,它依赖于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群体成员的素质,信任不能单纯的通过理性的投资决策来获得,而是从宗教、传统、习俗中产生。信任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它基于文化道德规范,是文化道德规范的产物,任何社会都具有自己的文化密码,信任作为某一社会文化密码的一部分,具有遗传的特点,在不同的文化道德规范环境下,其信任模式与程度是不同的。
3、道德基础论
该理论认为信任可以划分为两类:对熟人的信任是“策略性信任”即在以往的交往基础上的习惯性、仪式化的信任;对陌生人的信任是“道德性信任,’,道德性信任反映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乐观的人会给自己所不认识的人更多的信任,即使偶尔吃过别人背信弃义的亏也.在所不惜,仍然保持自己的信任感[9]。
1.4人际信任与相关变量研究
人际信任在国内虽说起步很晚,但是己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各研究学者分别对人际信任与相关变量进行了分析。目前研究取向主要有两大类:人际信任的前因变量角度和后果变量角度,前因变量包括心理控制源、养育方式、人格特征、依恋、信仰状况;后果变量包括进行主要有:自尊、自我价值感、社会支持、孤独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亲社会行为等。刘金平、郭志峰分别对河南和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与人际信任进行相关研究[10,11],结果表明,大学生内外控倾向与人际信任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且内控者比外控者有更高的信任性。伍业光等认为积极父母养育方式(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可使子女增加人际信任度,特别可增加子女乐于助人的行为,而消极的父母养育方式使子女人际信任降低,更多地产生自私自利,爱占便宜,互帮互助良好品质下降[12];苏巧荣认为子女的人际信任与母亲的拒绝、否认型养育方式呈负相关[13]。戚少枫调查了西安高职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情况,发现情绪稳定性、精神质等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有显著的正相关[14];伍明辉等对广西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进行相关研究,研究显示,外向型大学生人际信任度低,内向型大学生人际信任度高;而神经质、精神质人格维度与人际信任有显著的正相关,由此可以看出人格特征的稳定发展可以增强人际信任水平[15]。张咏梅对青少年依恋与人际信任进行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关系显著,同伴、母亲和父亲的依恋质量均能较好地预测个体的人际信任水平,其中同伴依恋具有更好的预测力[16]。李雪峰认为社会信仰越高,人际信任越高,而金钱崇拜越强烈,人际信任越低[17]。李靖等对北京大学生调查,发现自尊水平高的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比较主动、自信,更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18]。‘龚艺华对河南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人际信任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人际信任与自我价值感呈显著正相关[19];陈有国等认为社会取向自我人际价值感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20]。吕锋等认为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21],而杨静等发现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2]。韦耀阳认为人际信任与孤独感呈正相关,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孤独感的重要原因[23];马蔚蔚认为个体可以预知他的同伴的行为,可以依赖、信赖他的同伴时,他就不容易感到孤独。田可新等认为人际信任度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戚少枫认为高职学生问题解决应对方式与人际信任有显著的负相关,胡荣等认为老年人人际信任与应对方式呈正相关[24]。黄勤锦对服刑人员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信任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发现自我效能在人际信任水平上差异不显著[25];王丽以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人际信任度高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26]。
1.5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和研究进展
影响信任行为的有个人因素和人际因素,中西方影响信任的主要因素有一致的地方,也不同之处。一致的地方在于两者均研究了个人因素及人际关系因素。不同的是,西方的研究更多地强调前者,强调被信者的能力与责任,而对中国人人际信任的研究则较强调后者,包括后天的连带关系及人情。另外,个人因素与关系因素之间的关系好像也存在着中西的不同。在西方人的信任行为中,信任者的因素先于关系因素或者独立于关系因素而存在。例如:个人的义务责任感,是个体人格特质的表现,并不与具体交往对方有关。但是,在中国人的信任行为中,被信任者的困素,尤其是人格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双方交往关系因素决定的。例如“, 忠诚度”是指对另一个人的“私忠”,是私人关系的产物。因此,对于中国人而言,关系因素事实上优先于个人因素。近年来,有关大学生人际信任问题开始成为国内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界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的研究发现,高校学生的人际信任存在问题,和初中生、高中生相比,大学生对社会的信任度最低,表明大学生在社会经验丰富的同时,心态令人堪忧;高师专科学生人际信任水平与性格的情绪性特质之间存在很高的负相关;大学生上网爱好者的人际信任水平低于非上网爱好者,前后与后者的人际信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人际信任水平与自尊水平在不同上网爱好程度的大学生中均表现为稳定的正相关;人际信任与父母养育方式存在着相关,父母积极的养育方式可使子女增加人际信任度,特别可增加子女乐于助人的行为;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包括社会取向一般价值感,社会取向特殊人际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特殊生理自我价值感)与人际信任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心理控制源的内外控倾向与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且内控者比外控者有更高的信任性。
1.6人际信任的测量工具
随着对信任问题的重视,有关研究日渐增多,主要是针对人际信任现状的理论研究和影响因素进行的研究,而对于人际信任量表的编制和修订基本上基本还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大多数的研究采用的还是西方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研制的量表。Christic 和Geis 在1970 年编制的马基雅维里主义量表,其目的主要是了解受试者对他人能否被操纵并为己所用的估计。马氏量表得分高反映了信任的一种误区,即信奉可以通过技巧来影响和改变他人。得高分者(低信任度)往往能即兴发挥并取得成功,而得分低者(高信任度)则过分分心于不重要的细节问题。总之,在交往中得高分者“较多地操纵别人,较多地说服别人,较少地被人说服,较多地取得成功”,而得低分者往往相反。马基雅维里主义量表被认为是测试人性态度量表的佼佼者。Rotter 运用社会学习理论,编制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Trust Scales 即ITS), ITS 量表用于测量受试者对他人的行为、承诺陈述可靠性的估计。内容包括各种处境下的人际信任,涉及不同社会角色(包括父母、推销员、一般人群、政治人物及新闻媒介),多数项目与社会角色的可信赖性有关,但也有一些项目与对未来社会的乐观程度有关。量表由25 个题目组成,采用5 级对称记分法,量表总分从25 分(信任程度最低)-125 分(信任程度最高),分数越高,人际信任度越高,75 分是人际信任程度高低的分界。该量表的重测信度(间隔7 个月)为0.56(P ﹤ 0.01),折半信度为0.76,同时具有较高的区分效度。信任量表(Trust Scale)是由Rempel 和Holmes(1986)编制的。用于测查关系密切者的相互信任,共有18 个题目,涉及信任的三种内涵:可预测性、可依靠性和信赖性。可预测性指我们能否预见到同伴的特定行为,包括我们欢迎的行为和不受欢迎的行为,可依靠性是信任的最核心成分,而信赖则“使人们能无保留地确信同伴将继续负起责任并关心自己”。该量表采用7 级评分法,其中1 分= 完全不同意、7 分= 完全同意。总分从18 分(信任度最低)至126 分(信任度最高),中间值为72 分。该量表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7]。
1.7社会信任及其有关研究
1、社会信任提出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学术界掀起了信任问题研究的热潮,西方学者纷纷从各自学科出发研究信任问题并对信任进行分类。如Weber(1951)将信任分为特殊信任(partieularistietrust)和一般信任(universalistietrust);Luhmann(1979)将信任分为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Barber(1983)将信任分为对自然及道德秩序的预期而形成的一般性信任、对与自己有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往来的人能够称职表现的预期而形成的技能信任、对他人能彻底承担其被托付的责任并不惜牺牲自身利益的预期而形成的义务信任;Zucker(1986)把信任分成基于声誉的信任、基于社会相似性的信任和基于法制的信任。willialnson(1996)将信任分为三种:计算的信任(ealculativetrust)、制度的信任(institutionaltrust)、个人的信任(personalorp盯 etrust)等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任问题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科学中的一个热点课题,对信任的研究不断为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个学科所重视,有关中国人信任行为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在中国,信任的研究在时间上和内容上都显得滞后于西方,90年代以前的信任研究主要局限在“诚信”层面。90年代以后除了继续对诚信的关注之外,有一批学者开始在社会学的范畴研究信任问题,主要的问题域是围绕当代中国的信任缺失、信任度下降等问题。关于信任的概念、功能,中国学者大体汲取了西方的研究成果,在文化比较研究方面,也有学者涉及到了信任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如郑也夫(2001)出版了国内第一部有较高学理价值的信任专著《信任论》,同时一批关注信任的学者编、译、著了一批关于信任的书籍。杨中芳和彭泅清(1999)对中国人人际信任进行了初步探讨和概念化界定。王飞雪等(1999)的研究发现中国人的信任结构较为复杂,虽然对他人的一般信任程度不高,但却相信人性善良。他们通过调查发现,与日、美相比,中国的确表现出较低的信任行为。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比如张建新等(1993)的研究发现中国、香港及美国三地大学生对“亲人”的信任度没有差异,但对“熟人”和“陌生人”的信任,中国被试要显著地高于美国和香港被试。杨宜音(1999)就“自家人”信任构建过程问题分别对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进行了个案研究,并通过“应信”和“当信”把信任分为家人、亲戚、朋友、陌生人四种信任类型。乐国安和韩振华(2009)提出,信任概念的心理学研究更倾向于将信任理解为一种大众概念,因为信任除与人格因素有关外,与个人的性别、经济地位、教育程度、人际关系、生活经验、情景等都有很大的关系。近几年来,社会信任的研究在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界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各个领域的学者试图从经济学、心理学等视角进行研究。Fukuyama、Colelnan、Putnam等社会学家从社会资本角度研究信任问题,认为社会信任是社会资本的一种特定形式,并强调社会信任这种社会资本形式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其中,Fukuyama(1995)的《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从国别比较的角度详尽细密地考察了社会信任度在各国经济生活中的角色。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福利及其它参与竞争的能力取决于一个普遍的文化特性,即社会本身的信任程度。”他将社会信任立基于文化道德规范,并对各种文化道德传统下的社会信任度进行了比较,强调了文化(通过社会信任)对于经济的作用。认为社会信任是指“在一个社团之中,成员对彼此常态、诚实、合作行为的期待,基础是社团成员共同拥有的规范,以及个体隶属于那个社团的角色”。Coleman(1994)在《社会理论的基础》中,借用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与方法,主要是“理性经济人”的假定与成本一效益的分析方法来研究社会信任问题。他假定了行为者不仅是理性的、不受规范约束的,而且是纯粹追求自我利益的,利益是行为者的目的,是行为的驱动力,效用最大化的合理性推动着行为者的行为。因而利益被看成是所有解释的最终来源。因此,Co1eman(1994)在研究社会信任时,强调了即时的利益以及委托人与受托人的成本一效益的计算在社会信任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社会资本包括信任关系、规范、权威关系、信息网络、多功能社会组织、有意创建的组织等多种形式,着重强调了“信任是社会资本的一种形式”。Putnajn(1994)在其名作((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中,将社会信任等社会资本作为社会组织的特征,研究它如何促进民主治理以及经济的繁荣。实际上,社会信任除了外延的范围大小,还有一个关于信任程度的内涵性的问题。显然,上述社会学家一般都将相互信任或双向信任,而不是单向信任视为社会资本的一种特定形式。社会信任就是社会交往主体之间的双向信任或相互信任,指的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社会交往主体彼此对对方能做出符合制度行为的持续性期望。因此,制度是社会信任的基础。具体而言,制度包括内在制度(如习俗、惯例、道德规范等)和外在制度(如法律制度、规定、规章等)两种基本类型。相应地,社会信任也包括“内在制度型”社会信任与“外在制度型”社会信任两种基本形式或模式。“内在制度型”社会信任指的是基于内在制度而形成的社会信任,而“外在制度型”社会信任指的是基于外在制度而产生的社会信任。社会信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资本,除了与其它的社会资本形式一样具有不可让渡性、互惠性、可再生性、公共产品性等特征之外,它还具有这样一些特征:(1)它产生于社会交往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于社会交往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2)它是无形的,表现为社会交往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或社会资源,着眼的是它对于社会交往活动的作用,也可以看作是对Hayek(1988)所说的“扩展秩序”的作用。现实的经验告诉人们,相互信任是社会交往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维护一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条件。社会作为一定的人群共同体,其存在总需要一定的社会信任。社会信任是同一社会中的人们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的坦诚对待和相互认同。这一心理行为发生在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政府之间。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整合和控制机制,是维系社会系统的重要凝聚力,是社会整合的超级“粘合剂”。社会的高信任度有助于增加社会共同体的价值认同感和凝聚力,增加社会公共生活的透明度和良胜发展,减少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摩擦和冲突,从而减少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不信任则助长社会歧视和社会排斥,严重的信任危机会造成整个社会系统的崩溃。正如一个家庭,其成员之间越是缺乏信任,彼此之间越是勾心斗角、尔诈我虞,其凝聚力和整体效率就越差一样。社会信任可以从两个维度上来考察,第一是横向的维度或平面的维度。社会总是由若干人构成的,若完全缺乏了社会信任或信任度太低,人们之间就难以顺利交往,或处于“普遍的战争状态”。一般说来,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一定的信任,所区别的只是信任范围的大小和程度的高低不同,即信任度不同而已。第二是纵向的维度或者垂直的维度。由于社会分工,人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阶层区分或等级差别;社会总需要一定的管理,管理权力也需要一定层次和结构,这就意味着要有一种等级式的社会秩序安排和权力安排。在不同阶层的人们之间、人民和政府之间,在社会管理的各个层次之间,也需要一定的信任作基础,否则,社会也会在普遍的冲突中毁灭,至少是造成管理成本的提高和社会秩序的紊乱。
2、社会信任的特点
社会信任以个人信任为基础,但并非个人信任的自然延伸,也非社会中无数个人信任的简单加总,而是社会上客观形成的诸多个人信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凝聚的群体意识网络的集中反映。社会信任主要是指全体社会成员间存在着的对待公共事务、公共组织、人际交往等社会性活动或机构运作所持有的一整套普遍而近似的态度。这种态度上的一致又为全体成员的互动提供了一种高于各自立场分歧或自身差异之上的共同观念,这些共同观念包括社会一体化意识、相似的政治观念、对合法权威的服从、对他人可预期行为的确认、对传统文化的信念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具体而言,社会信任在如下方面明显区别于个人信任。(1)社会信任较个人信任更具有社会性。个人信任的范围囿于亲人、熟人,限于少数人之内,而前者信任的范围已经超越亲人、熟人的范围,扩展到陌生人。社会信任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培育、产生、增强、扩展的,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交往关系或联系,是在一系列社团、网络组织中结成的。(2)社会信任所包含的理性成分较个人信任更多。个人信任常常是自然形成的,更多时候体现为以情感、私情为主的情感性信任,有时即便对方做出了失信行为,仍然会一如既往地施以信任,如父母与子女间的信任、兄弟姐妹间的信任,故而有人称其为“乌托邦契约”。社会信任由于经常针对那些并非直接交往的或未曾谋面的陌生人,因此,社会信任的基础主要是缘于理性的判断或态度。这种信任是信任双方沟通、互动、共同遵守规范之后的结果,一旦有一方不如此做,另一方就会退出。(3)个人信任和社会信任的“安全”保障机制不同。个人信任管理是在具体交易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本能式的、非正式方式进行的过程,其“安全”保障机制是由对方当事人以往的行为和声誉所组成的信用情况记录。社会信任在大多数情况下则需依赖非个人性的社会规章制度,如专业资格、科层组织、中介机构及各种法规、契约等的帮助而决定是否给予信任。技校生的社会信任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他们的世界观、择业观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研究中技校生的社会信任感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2.研究的思路和研究假设
研究思路:本研究通过采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系教授J.B.Rotter 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ITS)对技校生的人际信任现状进行调查,并且通过相关分析,了解技校生人际信任的现状以及学校德育课针对这一现状的教育对策研究。
研究假设:
假设一:技校生的人际信任度较低。
假设二:不同年龄(年级)、专业、性别、家庭经济情况、独生子女、生源的技校生人际信任存在差异。
假设三:社会信任危机对技校生的人际信任有影响。
3.实证研究
研究一:技校生人际信任度现状调查 3.1研究目的
人际信任在维系人与人的关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人际关系、社会组织的建立和维持均以一定的信任为基础。Wrightsman(1990)认为人际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的内容,它折射出人们对于人类本性的基本信念,也影响到人际交往中的预期和决策。Rotter认为高信任感的人比低信任感的人更有生活意义感,这种生活意义感是人寻求发展的动力。刘利平(2002)认为青少年就是一个由他人依赖逐渐转向对自己内在力量信任的过程,因此信任不仅仅是满足自尊自信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内部潜力,而缺乏信任往往造成青少年人格发展的缺陷。相互信任是良好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一个人如果缺乏起码的信任感,对一切事务都有所怀疑,做事难免就会谨慎过度,这样久而久之就很容易使自己陷入焦虑不安中,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
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人际信任从宏观的文化、制度等角度来进行研究,对其研究的结果表明:提高学生的人际信任,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有利于他们之间的相互协作,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培育他们健康向上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反之,如果学生之间缺乏人际信任的粘接与协调作用,必将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学校教育实践就表明,很多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难以信任,在与人交往中,疑虑重重,惟恐上当受骗。过分的怀疑、猜忌、不信任,使他们难于交友,无法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显然,学生人际信任问题已成为一个时代命题,是亟需加强研究的重大问题。
本研究主要通过采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系教授J.B.Rotter 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ITS)对技校生的人际信任现状进行调查,并且通过相关分析,了解技校生人际信任的现状以及学校德育课针对这一现状的教育对策研究。
3.2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3.2.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抽取初中毕业起点三年制中级班5个班、高中毕业起点三年制高级班5个班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350份问卷,删除问题回答不全或没有作答的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308份,男生240名,女生68名;初中毕业起点学生205人,高中毕业起点学生103人。被试专业包括:机电一体化、汽车维修与检测、电梯安装与维修、电子商务与物流英语、模具制造与数控加工五个专业。
3.2.2研究工具
人际信任的测量采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系教授J.B.Rotter 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ITS)。
该量表用于测查研究对象对他人的行为、承诺或(口头和书面)陈述之可靠性的估计。共有25个项目,其内容涉及各种处境下的人际信任,涉及不同社会角色(包括父母、推销员、审判员、一般人群、政治人物以及新闻媒介)。多数项目与社会角色的可信赖信有关,但也有一些项目与对未来社会的乐观程度有关。
量表包括两个维度,其一是对同伴或其他家庭成员的人伦信任,其二是对社会制度和政治的契约信任。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9,分半信度为0.76,重测信度为0.68。
该量表共有25 个项目,采用五分对称评分法,项目6,8,12,14,16,17,18,20,21,22,23,25正序记分。其余项目:1,2,3,4,5,7,9,10,11,13,15,19,24反序记分。量表总分从25 分(信赖程度最低)至125分(信赖程度最高),中间值为75 分。所有项目得分累加即为总分,得高分者人际信任度高。
3.2.3施测程序
在班级中进行集体施测,向被试宣读指导语,先登记性别、年龄、生源地、家庭收入情况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完成ITS 问卷,15 分钟后收回问卷。
3.2.4数据处理
测试结果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成组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4.研究结果
4.1技校生人际信任状况
表1 人际信任得分与理论中值的比较
人际信任 最小值 40
最大值
M±SD 68.42±9.76
人际信任理论中值
t-11.828
***
技校生人际信任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年龄(年级)、专业、性别、家庭经济情况、独生子女、生源等变量的差异比较。
4.2技校生人际信任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年龄(年级)、专业、性别、家庭经济情况、独生子女、生源等变量的差异分析。
5.分析与讨论
5.1技校生人际信任的特点。5.2技校生人际信任的现状的启示。
6.技工学校德育课针对学生人际信任现状的教育对策研究
6.1通过影视等直观教学手段,开展人际信任教育 6.2通过团体训练等课程,开展人际信任训练。6.3通过心理健康课程,构建良好的人际信任关系。7.结论
第四篇:短信在人际传播中的优势与缺陷
短信在人际传播中的优势与缺陷
手机短信是一种新兴的以人际传播为主的传播媒介,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沃达丰的GSM网络上通过PC向移动电话发送成功后,短信便迅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个人通讯工具。2005年底,我国发送短信总量为3046.5亿条,平均每天有9亿条短信在用户的拇指间传送,而2000年短信发送量为十亿余条,六年间增长了300倍。(1)生活中随时随处可见的短信聊天已经成为继谈话、书信、电话、E-mail、网上聊天之后的一种新的重要的人际传播手段。
一、手机短信在人际传播中的优势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个人媒体的飞速发展是因为它在人际传播方面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更好地满足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需求。
1.短信传播的特点
双向传播,反馈性、互动性强。手机是随身携带的,传播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受时间、距离的限制,通讯技术的进步使短信的接收越来越快捷,这样就保证了传播的及时性,让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接近于面对面传播。除了一些有意不予回复的情况外,一般短信的回复率还是非常高的。而且短信传播可以更直接,传受双方可以随时根据对方的反应修改、调整、补充自己的传播内容,从而实现传播的高质高效。
渠道多,方法灵活。手机短信传播信息依靠的主要是文字信息,但除了文字,短信还可以传输声音、图片、图像、照片、数字、指示性符号等信息,从而构成丰富的文符交融成趣的视觉和意义景观。
保密性强。手机及手机号码是和个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短信传播是点对点的传播,具有很强的私人性特点,追求封闭性。在传统的人际传播中,人们常常期待交流环境有较高的安全性,以保护个人的隐私,但限于种种因素,人们仍经常担心被偷听、偷看。手机携带方便,短信文字、图像等静态符号的传输可以不受环境的限制和影响,因此比面对面、电话、电脑等的传播更具私密性。非制度化传播,感情色彩浓,随意性大。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一次调查显示:在短信使用中,节日问候占57.9%,日常联系占50.1%,沟通交流占37.3%,享受娱乐占22.2%。(2)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手机短信主要使用于人际之间的日常信息感情交流,维持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随意性强。
除了这些和人际传播特点相契合的特征外,手机短信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优势。
例如,手机的记录功能让它比面对面和电话传播的保存性好;因为是无线移动,手机用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零碎时间进行交流,无聊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收发短信消磨时间;短信一条0.1~0.2元无长短途之分的收费标准使其显得实惠,特别是在一些不太紧急的、需要时间做出答复的交流中更是经济、方便;充足的回复时间,为传播者谨慎而确切的编辑、修改提供了可能,减缓了面对面、电话传播中不稳定的情绪因素,使交往更为理性;手机短信超越空间传递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传受双方由于阶级层次、身份地位等方面的差异所带来的紧张不安和焦虑,更有利于真实全面地自我表达。
2.手机短信受欢迎的深层原因
几千年的历史沿革造就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特征:内倾性、封闭性、和谐性、中和性。在现代社会中,这些特征仍在时时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和美国人的爽朗直率不同,中国人的性格多倾向于含蓄、拘谨、理智、不张扬。在人际交往中,不习惯于直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说话时十分注重措辞的分寸和得体,爱面子,喜欢委婉表达自己的意愿。而在另一方面,中国人的性格中又有幽默、诙谐、乐观、开朗的一面,但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的这些性格是通过一种相对“中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婉而多讽”,这些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显示出中国人在自我表达时的节制、理性和深沉。
利用短信进行人际传播、人际交往是符合中国人民族性格的合理选择。首先传播者在编写短信时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选择恰当得体的言辞来表达自己,不用担心现场交流的意外导致仓促或不妥当的回答;其次,双方谁也看不见谁,在一些请求可能被拒绝的情况下,不论对于传者还是受传者,都可以保全“面子”和避免尴尬,也可以让彼此有一个回旋的余地。再者,手机短信为人们相互之间幽默诙谐的调侃提供了一种比面对面传播更适当的传播方式。
在传统的人际传播中,人往往用书信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当以情见长的书信日渐衰落的时候,手机短信在一定程度上担负起书信传情达意的功能。人们说“短信情长”,细腻的文字、优美的图片,使人际间的感情交流变得更加生动多彩。
二、短信在人际传播中的负面影响
手机短信已经成为现代人际传播的一种必备工具和流行时尚。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它在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新型交流途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我们既要肯定手机短信备受欢迎的合理性,也要充分认识它在人际交往中逐渐显示出的矛盾性和负面性。
1.以文字为主的符号传播使传播效果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传统的人际传播主要靠面对面、书信或者电话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靠语言,还有非语言符号的参与。例如人们的手势、表情、眼神、动作等可以辅助语言表达更丰富的意义。美国口语传播学者雷蒙德•罗斯认为,在人际传播活动中,人们所得到的信息总量中,只有35%是语言符号传播的,而其余的65%的信息是非语言符号传达的,其中仅仅面部表情就可传递65%中的55%的信息。电话里的声音也可以通过说话者的声调、音量、节奏等表达语言之外的信息,即使是书信,人们也能通过字迹、字体、笔画等来判断一个人的个性、素养。所有这些非语言符号都有助于使语言表达更接近传播者的本意,使受传者更好地理解传播者的意思。而手机短信是依靠文字为主的传播,虽然现在手机短信可以传输图片照片图像铃声等,但这些符号的传输要受到手机功能及技术层面的限制,也就是说,手机短信还是以文字为其主要的传播载体的。
文字是一种纯粹的体外化媒介系统,是符号的符号,传达性和反馈性较差。没有了非语言符号的参与,传受双方受“选择性定律”的约束较大。选择性定律是就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理解和存储而言的,它包括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层含义。这条定律的基本思想是说,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都势必要根据个人的需要和意愿而有所选择、有所侧重、甚至有所曲解,以便使所接受的信息同自己固有的价值体系和既定的思维方式尽量地协调一致。(3)手机短信的传播效果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例如一条短信的内容是“我很忙”,如果把这句话说出来,它可能是歉意的,可能是不耐烦的,可能是冷漠的推辞借口;把这句话用手写出来,看者可以从字迹的潦草、笔画的轻重与否来对书写者的意思做出不同的理解;面对面的话,可以直接看出来说话者是否在忙,或者从其说话的表情语气中判断出真假。可是不同的人看到这条短信,除了这三个字外,看不到其他文字符号以外的信息,看信息者会完全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猜测说话者的言外之意:是等会儿再说?还是不想再聊了?这种理解可能是和说话者的意思不尽相同的,容易造成误解,影响传播的有效性,传播内容部分传通或传而不通。传播是为了让彼此的意见和感受得到表达、让对方清楚,但手机短信由此造成的效果有时却事与愿违,造成了故意的理解偏差或无意的多重意义。
2.复制技术导致手机短信内容同质化和情感低浓度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工具的高度发展引起人的异化,急剧变化的社会和激烈的竞争让人们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忙碌的生活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相对减少。人们渴望变化和刺激,也渴望情感上的交流,手机短信作为一种轻松、随意、快捷的沟通方式,既给人们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也给人们带来许多乐趣和安慰。风趣幽默的、调侃的、富有哲理的、讽刺的„„丰富多彩的题材和内容使得手机短信成为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的速食文化。
可是当一个人不断收到相同内容的信息时,相信谁也不会再觉得有趣了。特别是过年过节的时候这种情况就更为普遍,很多人会收到来自不同人的同样的信息,有的甚至会一下子收到十几条一样的短信,在这种情况下,短信中所含的感情成分还有多大?手机使用者常常追求“个性”,却不知“个性”的复制不但抹杀了个人的个性,也使个人的感情在传送过程中降低了浓度,从而给人际交往造成了不良影响。
3.传播情境的交叉重叠使现实中的面对面交往受到干扰
在一本杂志上曾有这样一幅漫画: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每个人都在低头收发短信,发出会心的微笑,家人之间却并不交流。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情景并不少见,在办公室里、教室里等一些公共场合,随处可见忙于“拇指传情”的人们。人们或者是对身边的人视而不见,或者是边和眼前的人说话边用短信和不在眼前的人聊天。短信的短小轻便灵活使得它“无孔不入”,容易造成不同传播情境的交叉或重叠。
麦克卢汉认为,任何一种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手机使人们实现了空间距离和速度上的突破,对于异地传播的人们来说,它延伸了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为人们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便利。但这种便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的面对面的人际传播。
许多人越来越习惯于单纯的依靠某种媒介如声音、文字来与人交流,逃避现实中的面对面传播,逐渐形成人际传播中的“媒介依存症”。人们之间的联系看起来越来越多,但是却也越来越浮于表面化、形式化,内心的疏离感和孤独感并不会得到缓解,反而会产生更多的焦虑和孤独感。
4.身体的缺位降低了传播者的责任感,为谎言提供了方便
利用手机短信进行传播,由于传受双方是看不见彼此的,交流行为丧失了面对面的现场感。身体的缺位让有些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不像面对面传播那样负责任,因为有对方无从验证的心理,说谎、欺骗在一些人看来变得很正常。电影《
论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开心农场”为例
传媒产品是指由传媒组织提供给目标受众,旨在引起受众注意、选择、使用的传播内容与服务的复合体。①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传媒产品、媒体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品牌媒体形象三部分组成。其中,传媒产品起到的作用最为关键——媒体利用信息的水平要通过传媒产品去体现,品牌媒体形象也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传媒产品来组成。近年来,依托互联网的网络媒体获得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而网络游戏作为网络媒体的重要产品之一,也为传媒从业者和研究者讨论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新的话题。
“开心农场”属于休闲娱乐类网络游戏的一种。2008年11月,“开心农场”首先在人人网上线,当年年底,用户数即飙升到10万。2009年元旦前后则突破了100万。开心农场的所有者——五分钟有限公司创始人郜韶飞曾介绍,“开心农场”的活跃玩家达到了1600万,是当红游戏《魔兽世界》的3倍。截至2009年6月,开心网用户已迅速发展到3000万,页面浏览量达7亿。而在2008年3月该网站起步时,只有300名种子用户。据艾瑞咨询提供的一份《2009年8月交友社区网站行业数据》显示,当月开心网、人人网和千橡开心网的有效浏览时间环比增幅都在10%左右,三者合计占交友社区和网站总有效浏览时间的91.7%,比7月略有上升。有业内人士评价,正是凭借“开心农场”、“抢车位”等网页小游戏,开心网、人人网等国内多家SNS网站才迅速打开了国内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②
开心网上的开心农场其实是对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上同名网页小游戏的模仿创新,在强调美国版开心农场互动性、参与性特征的基础上,添加了中国本土文化的许多元素,同类游戏在台湾也很盛行。现在,网络上有很多虚拟场景的游戏,像明朝、大富豪、西游、三国、抗战等等,轻松、好玩的不在少数,需要团队合作、努力的也颇有几个,但其影响力都不及开心农场。为什么开心农场能有这样广泛的受众群体,除了与网络结合的简单形式、可迅速增加影响力的“病毒式营销”外,起积极作用的应该还有以下几种因素:
一、游戏内容设计关注到了“潜意识”的满足
“潜意识”在精神分析中指被压抑的欲望、本能冲动及其替代物,是心理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在动力。③“开心农场”里不仅有耕种与收获,还有偷菜和放虫,后两者本是破坏行为,要受到社会的惩罚或鄙视,然而,在虚拟的世界中,偷菜、放虫却成了乐趣。在“好友”圈中,你偷我,我偷你,你悄悄干,我静静搞,大家都来偷或破坏,也都可能被偷或被破坏,“偷或破坏”成了一种普遍行为,而且不会受到直接、严厉的惩罚。大家一起来进行种种现实中不被张扬、内心却十分渴望的行为,这自然是“对潜意识”欲望的满足。
弗洛伊德认为侵犯性是人的本能,在《文明及其不满》中他说:“人类不是那种渴望被爱与受攻击时至多能保护自己的温和动物。相反,人类是具有强大侵犯性天赋本能的动物。结果,人类视邻居不仅是潜在的对手或性欲目标,而且从侵犯他人那里满足私欲,在工作中进行剥削,不加补偿,强行发泄性欲,不争得对方同意,强夺财物,欺辱蹂躏„„人对人就像是狼对狼”,“文明采用两种方式来争取对个人侵犯欲望的支配控制:(1)将其削弱消除;(2)建立一种内在机制加以监视”。而这样做的结果却是“我们不得不感到罪孽深重,以至于有时候心灵受到创伤,无法感受到幸福”。为了避免这种惨痛的结局,弗洛伊德提出可以凭借幽默掩饰某些侵犯行为来从中取乐,进而逃避犯罪感。④开心农场里的“偷菜”、“放虫”,对于玩家的心理而言,起的也是类似作用。
二、游戏内容具有交往性
2010年3月25日,在开心网开心农场的登陆首页上可以看到如下介绍:“开心农场真正吸引玩家的是它的好友系统,你可以在人人网(校内网)、开心网邀请你的同学、家人、朋友和同事一起玩农场游戏,你可以光顾其他好友的农场摘得果实,给他们的农场放虫子或者施肥除草。和真实的朋友玩游戏,当然更开心”,“目前人人网开心农场(校内开心农场)和开心网开心农场的用户数量总数已经超过6200万,每日活跃用户超过600万,在这里你不用发愁找不到好友和你一起玩”。以上文字充分说明了开心农场所具有的“交往性质”,而追究开心农场的发生和发展,也都与交友网站或网络社区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年交友网站较2007年有较大规模的增长,目前使用率达到19.3%,这其中无需下载客户端、操作方便的网页游戏功不可没。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交通和通讯设施的改善在扩展了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空间的同时,也使得朋友、亲人之间的距离日渐疏远,以往很容易实现的面对面攀谈和小型聚会变成了稀缺资源。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社会交往尤其是与亲人、朋友等熟人保持密切的联系对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其重要性如同水对于鱼。新技术的出现只能改变交往的形式,却不能将其彻底清除出现实的生活,换句话说,互联网的出现不过是使社会交往对人的重要性以另一种方式凸显了出来。消弭了现实中人际交往的空间和时间距离的互联网技术,再加上简短的游戏过程和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网络上虚拟的开心农场业已成为社会交往的真实空间——好友之间的互相帮助无疑是在提醒对方“还有某某人在关注他”,而无伤大雅的“偷窃和破坏”更有利于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
三、游戏内容体现了对农耕文明的依恋
现实中的农业绝非主流经济学所定位的那样,是一个“生计产业”,而是内涵广泛、极具综合性的产业部门,“经济价值并不是农业的唯一的价值,甚至不是其最为主要的价值。农业除社会经济价值外,还包括社会生态的和生活的价值。农业所担负的一些基本职能包括促进和实现社会充分就业的功能、复原被异化的人性的功能、进行教育的功能、提高和增进生活福利的功能等等都是工业和商业等非农产业所无法替代的”。在他们的眼里,农业生产蕴含着人类生活所不可或缺的真谛,农业社会是一种“生命循环的世界”,通过这种循环性,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的永恒,体会到生命的韵律,进而形成对自然的敬畏,养成谦虚的精神;农业生产是在与自然的协调互动中进行的,这种互动可以使人从自然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体味生存的快乐与艰辛,学会互助、宽容和自立。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从城市化率的角度看,自1992年以后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9%,为同期世界城市化平均速度的3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从20%到40%的城市化率,英国用了120年,美国用了80年,而中国仅用了22年。⑥城市化不仅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充裕,相伴而生的还有人们精神生活生态的不断恶化——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导致的与应激相关的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问题为主的精神疾病增加;受流行文化影响的不当节食减肥或精神创伤与压力导致的神经性厌食和贪食的发病率上升;因环境因素、声光污染、夜生活无节制、过量使用烟酒等刺激性物质导致睡眠障碍与酒精依赖等⑦——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想得到一个使精神能够“休养生息”的空间。正是在此大背景下,千百年农耕文明传统的深厚积淀开始发挥作用,在城市化的同时,人们却将自己的“精神家园”与农民、农业、农村等农耕文明的表征紧密相连。
近年来,从报纸、电视、广播到互联网、手机报、公交广告,媒体的创新或“改版”、多元化经营和跨行业、跨地区扩张等等花样翻新的字眼不断挑战我们的眼球,但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却不多。作为传媒产品创新的典型案例,开心农场受欢迎的原因确实值得深入剖析。“传媒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分是传媒产品,传媒产品的核心是‘内容’”,正是在此基点上,传媒产业具备了“内容产业”的属性,所谓“内容为王”的根本价值也就在于此——独具特色的内容是传媒企业竞争的法宝,也是避免同质化、吸引受众注意力、实现影响力聚合的首要武器。传媒企业要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就要针对目标受众,围绕“内容”做文章。需要强调的是,媒体的内容从来都不仅仅是资讯或信息,还应满足人的精神或心理需求。作为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的信息载体,媒体不可能不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发生关系。离开受众(群体)的历史传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与生活习惯,不顾及他们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兴趣、信念以及个性,自说自话地去搞“创新”,市场反映不好回过头来又说受众没有品位,不懂得欣赏,那样的创新是注定没有出路的。开心农场其实就是农耕文明的传统在与现代元素(互联网)的融合中获得的新的存在形式,它在市场竞争中的成功正是满足了上述条件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内容为王”的说法受到了质疑,“渠道为王”开始流行。但俗话说得好,“万变不离其宗”,传媒产业作为内容产业,在关注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的产品形式的同时,产品的内容一定不能成为产业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对传媒产业而言,形式的创新固然重要,内容的创新更应受到重视,否则,形式越多样,内容就会越发显得空虚,受众的注意力难以持久,也不可能具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作者:刘涛)
注释:
① 朱春阳:《现代传媒产品创新理论与策略》〔M〕,济南:山东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36页
② 《种菜生意火爆,腾讯要独吞“开心农场”?》〔N〕,《每日经济新闻》,2009—10—13 ;易靖,《逃离开心网》〔N〕,《京华时报》,2009—07—13
③ 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辞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81—282页
④ 阿瑟?阿萨?伯杰,《媒介分析技巧》〔M〕,李德刚,何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9
⑤ 朱乐尧、周淑景:《回归农业——中国经济超越工业化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5、20、21
⑥ 刘士林:《以“大都市”与“城市群”的拔节声作证》[J],《社会科学》,2008,(6):13—25
⑦ 胡其峰:《精神疾病呈现两大变化》[N],《光明日报》,2007—05—31
《新闻会客厅》的传播学解读(1)
新闻会客厅》是央视新闻频道每晚10:30播出的一档新闻谈话节目。它以新闻人物为主要关注对象,强调开掘新闻事件中当事人和关联人的亲历、亲为和亲感,突出新闻中人性和新闻性的结合。该栏目自2003年5月创办以来,已经培养了相当多的忠实观众,2006年以来收视率更是稳中有升。那么《新闻会客厅》是如何从电视荧屏中众多的新闻谈话类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央视新闻频道的精品栏目,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的呢?本文将从传播过程的五个基本要素出发,借助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对《新闻会客厅》进行分析,试图从传播学的视角找到答案。
谁——传播者
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社会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的耶鲁研究[1]证实:同一内容的信息,如果出自不同的传播者,人们的接受程度不一样,获得的传播效果也不同。一般来说,信源的权威性知名度越大,其可信度就越高,传播效果就越好。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新闻会客厅》中扮演传播者角色的是主持人与嘉宾。
1.传播者之主持人
主持人扮演的是传播者的角色,聘请名人做主持人的目的就是希望“名人主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并通过自身的传播特点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剩余2592字)传播者之传播机构
二、说了什么(says what)--节目内容
传播内容是传播过程的中心环节,对于《新闻会客厅》来说,节目内容则是栏目差异化竞争的核心。
1、《新闻会客厅》选题为王
电视节目的选题,一般是指电视节目制作人员根据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抓住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与事物的非正常状态,紧扣不同观众的需求、思想变化,进行报道方向和内容的选择,以吸引和影响观众。⑼
《新闻会客厅》栏目制片人包军昊认为:“谈话节目的龙头是选题,选题为王这是一个基本认识。⑽”成功的节目,往往来自于成功的选题,选题是第一道关口,是方向性的选择。对于一篇论文来说,“问题提得像样了,这篇论文的内容和价值也就很具关注度了。这就是选题的重要性之所在⑾”,对于一档电视节目来说,选题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如何选题才能具有最佳的新闻性与关注度呢?一是时效性,新闻是易碎品,传播新闻在时间上发生的越近越有价值;二是重要性,传播的事件要为多数人所关心,才能引入关注;三是关注性,事实所涉及的要素为众人所瞩目;四是接近性,传播的新闻要在地域上或情感上与受众接近,引起他们的共鸣;五是趣味性,传播的事实妙趣横生,让受众喜闻乐见。⑿
《新闻会客厅》在选题上,最明显的特点之一是时效性和事件性,大部分的选题都是最新最热的新闻话题,是对当日发生或者当日报道的新闻进行议论和交流。话题的时效性和事件性,这两个特点的把握才是节目扣紧新闻频道的关键。
特点之二是接近性,与新闻频道的其他栏目不同,《新闻会客厅》创造了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主持人和嘉宾只是作为两个普通人在交谈,进行最平常的人际传播,如同日常谈话一般。此种形式消除了普通新闻节目可能带给观众的距离感,整个演播室成为了一个人性化的空间。
特点之三是在人物选定上的关注性。以新闻人物为主要关注对象,其嘉宾多是当日或近期国内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中的人物。主持人从与新闻当事人的交流中揭示事实真相,开掘新闻事件中当事人和关联人的亲历、亲为和亲感,突出新闻中人性和新闻性的结合,使新闻更增添了人的元素。“新闻因人而生动”这正是《新闻会客厅》选题的出发点。
2、热点新闻与议程设置(Agenda setting)
“议程设置⒀”理论告诉我们,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大众传媒认为重要并突出报道的内容,也往往是受众重点考虑的内容,简单来说,“议程设置”认为“媒介议程”设置了“公众议程”。然而,对于《新闻会客厅》来说,这样的结论未免过于草率。
以开播以来在社会上反响好、影响重大的节目为例⒁:
A,重大事件类:“李真伏法记”(上,下),“重庆井喷目击记”,“王怀忠覆灭记”,“随温总理出访”
B,重要人物、特殊人物:“领袖家风”(毛泽东女儿与外孙女访谈),“张艺谋眼中的中国印”,“总理为我讨工钱”
C,独家揭秘:“蛇头自白”,“重庆火锅掺假,当事人自述”,“春节晚会背后”
D,小人物的感人故事:“抗癌明星”,“从酒鬼到戒酒明星”
从中可以看出,B、D两类选题的时效性和关注热度相对不高,可以理解为《新闻会客厅》试图为公众设置议程;而A、C两类选题几乎全部源于社会上已经成为热点的新闻,与其说《新闻会客厅》为公众设置了议程,不如承认“公众议程”决定了《新闻会客厅》的“媒介议程”。
三、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是传播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传播行为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还认为“媒介即讯息(The media is the message)”⒂:即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也就是说,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可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其他社会活动。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以及它所开创的可能性。
《新闻会客厅》利用电视媒介,选取家庭式的客厅为演播室基本形态,以话语因素为主、图象因素为辅来诠释新闻事件。它采取访谈形式,以人际传播的形式完成了大众传播活动的目的。所谓人际传播,即“亲身传播,是个人对个人的传播,最常见的就是两个人面对面的交谈。其好处是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整传播的内容和方法。”同时在节目中运用大众传播,比如在讨论一个话题时,会经常把话题发送在屏幕下方,让观众通过手机短信来发表自己的意见。主持人、嘉宾、观众三声部的和谐交响,实现了传播学上所说的人际与大众的共鸣,这样的传播效果无疑是很好的。
一般的电视新闻节目虽然同为大众传播,但主持人和观众作为两个不同的角色出现,以自己所代表的一类人的身份出现,信息流动是单向的。而具有谈话类节目共同特征的《新闻会客厅》则不然,“它还原了电视谈话节目的客厅氛围,重点是使谈话者彼此间从基于角色关系的角色传播,进入到基于人际关系的人际传播。它尽可能化解指向角色关系的作用力,达成人际间心与心的交流。”⒃
其次,“会客厅”创造了一种和谐轻松的家庭气氛,主持人和嘉宾只是作为两个普通人在交谈,它的风格是亲切、平和、自然的。不论是主持人提问的方式,还是嘉宾回答的内容都真诚、朴实,如同日常谈话一般。此种形式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硬新闻可能带给观众的距离感,增强可视性和传播的有效性。
四、对谁说(to whom)--电视观众
媒介传播的特点是外传性,它所传受的对象是公众。受传者是传播过程中的另一个主体,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电视节目的受众就是电视观众。因此,媒介传播是对受众说话,就应满足受众的需要。
谈到受众,就不能不谈“使用与满足⒄(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理论,该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为了满足广大电视观众的需求和愿望,《新闻会客厅》谈论的话题是受众所关注的,采访对象有很多普通人,正是电视观众影响着《新闻会客厅》节目内容的选择。比如关于素质教育问题,关于传销危害家庭的问题,都是受众关心的事,这样平民化的节目内容吸引了更多的受众。
传播学认为,有效的传播应该是双向的、互动的,传播者又是受传者,受传者又是传播者。对电视节目来说,受众的参与是其活力和生命力的所在。因此,该节目也加入了短信互动、现场观众参与的机会等,让受众有了表达的机会。
五、产生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舆论导向
美国社会学者卡茨曾研究一个重要课题——人们利用媒体做了什么?反过来,我们应思索——媒体能对人们做点什么?公众对媒体的依赖之处,正是媒体的用武之地,这也是检验媒介传播效果的标准。《新闻会客厅》通过媒介作为桥梁,互动配置社会新闻资源,培植了公众使用媒介的能力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升了“媒介素养”。它不仅“让公众参与传播活动,而且分享传播活动;不仅使用媒介,而且分享媒介,”(18)这是它符合大众传媒“公器”特质的要求,也是被称为“公共新闻”所产生的互动效果。
美国新闻学者德佛勒认为:“媒介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动因,人们通过媒介报道、描述来模仿榜样,并找出相应的社会期待。”这就是媒介的导向效果,《新闻会客厅》作为有责任感的主流传媒的精品栏目,积极发挥了舆论监督、舆论引导的作用。它对于社会近期的热点发表关注,采访当事人或者相关人士,发表主流媒体对于事件的关注,对舆论进行引导,实现和维护大众的利益。例如,“收留四百个流浪儿的老人”、“镜头中的贫困母亲”等专题,是弘扬社会公正的舆论导向,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只有对人们有价值,媒介才有价值。这是《新闻会客厅》成功所在!
结束语:
行文有则,论道有法。“五W”模式是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新闻会客厅》正是遵循这些要素,将媒介传播做得既有规则,又富有理性,成为一个规范性的名牌栏目。总结其成功的做法,对媒介传播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第五篇:服装展会的人际传播要这样做
导读:服装展会的人际传播要这样做,要做好展会的人际传播,需要企业有备而来。展会的现场特性及其拥有人际传播的特性使传受双方都能得到最直接和最讯速的反馈信息,形成真正的互动传播。以礼诱人这种促销方式确实是一种人际传播中行之有效的手段,很多参展商别出心裁,在礼品上下足了工夫。
针对参展的专业观众,这也是企业参展的很重要的一部分目标观众,参展商应该在展会前从展会主办方取得参展观众的注册名单,从中仔细分析筛选,提前给名单上的潜在客户至少寄发一张卡片或者邀请函,邀请他们光顾自己的展位,当然在邮件里可以附上一份小礼物,或者提供抽奖机会,或者做成一张VIP入场券,以表示企业的诚意和重视。对于展会上的部分零散观众,企业同样可以准备一些小礼品以便现场派送。
以礼诱人这种促销方式确实是一种人际传播中行之有效的手段,很多参展商别出心裁,在礼品上下足了工夫。最常用的是准备一些可以一分为二的礼品,把其中之一在展前先随邀请函寄出,然后通过这些观众到达展位现场才能凑成一份完整的礼品。事实证明这种办法确实能够有效提高参展商展位的光顾率。美国一家公司在展前别出心裁地印制了大批有自己公司名字的装爆米花的纸袋,随函寄给该公司的新老客户,说明凭此邀请函可以免费参观该次会展,而凭纸袋可以在该公司展位上获赠免费爆米花。最后,该公司成为当次展会观众最多的展位,并由此提高了公司知名度。当然,吸引有效观众是促销的基本原则。现今,也有一些企业制作一些印有公司名称的小册子,介绍展会城市的风土人情以及食宿信息等,这些小册子对于很多远道而来的观众自然是一种好帮手,派发这些礼品的企业也自然赢得一片好感。
当然,参展企业提前对参展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做到参展期间对观众以礼相待、微笑服务,这已经是展会人际交流最基本的要求了。
成功的参展商发现,潜在客户的转化归功于展前的促销、展会上的热情招待和员工的培训。由此可见,由于展会是有组织有目的的传播,限定了传播者、受传者和传播内容的范围,信息量高,传递的密度大,受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获得大量有效的同类信息。要取得良好的参展效果,还需要参展商将整个市场完全整合到展会项目中,并运作一套完整的市场活动,这样参展的效果才能尽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