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理解研究 休谟(含5篇)

时间:2019-05-12 12:20: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类理解研究 休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类理解研究 休谟》。

第一篇:人类理解研究 休谟

人类理解研究读书笔记

休谟哲学所面临的问题跟洛克甚至笛卡尔都是一致的,即在知识真假难辨的情况下,如何为之确定可靠的基础。休谟主张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性”的研究。“人性”是一切科学的首都或心脏,所有科学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人性”有关,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人,休谟明确地之处“关于人的科学是其他一切科学唯一牢固的基础,而我们这个科学本身所能给予的唯一牢固的进出又必须建立在经验和观察之上。”他对“人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性论》里,《人性论》出版初期不受重视,以至于休谟称它“一从机器中出来便死了”,但后来,休谟对其中的内容进行了改写,分别将第一卷“论人性”和第三卷“论道德”改写成《人类理解研究》和《道德原则研究》,引起广发的关注,取得重大成效。休谟首先是个经验论者,但他比洛克更加深入,他还是个怀疑论者,并对康德产生了重要影响,受其《人性论》康德自称从独断轮的美梦中惊醒,并催生了他的先验哲学。

《人类理解研究》一书分为十二章,概括了休谟哲学的基本思想,以及他对哲学流派的评论,其中着重阐述了关于观念的起源和联系、因果性、宗教怀疑观点,在下文中将做详细说明。

休谟像巴克莱一样是从洛克经验论出发的,不过洛克和巴克莱称之为观念的东西,休谟则称之为知觉。休谟将知觉分为两种,一类是观念或思想,一类是印象。印象是人的直接的感官知觉,是比较强烈和活跃的知觉,而观念是从对印象的反省和回忆中得来的,相比之下,是一种比较微弱,不够活跃的知觉,“最活跃的思想比最钝暗的感觉也是较为逊弱的。”所谓观念是印象在心中的摹本,在记忆和想象中的再现,既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向,或者说是当理智反省感觉运动时,我们所意识到的那些比较不生动、不活跃的知觉。印象最先产生,在心中留下一个复本,印象停止之后,复本仍然存在,也即观念。就观念和印象的关系而言,除了强烈程度和活跃程度之外,在其他每一方面都是极为类似的,因此心灵的全部知觉都是双重的。

除了印象和观念之外,知觉还有另一种区别,就是简单和复合的区别,简单观念直接摹写简单印象,复合观念是来自对复合印象的摹写或是来自对简单观念的排列和组合;但总而言之,一切观念和思想最终来源于感觉经验,即印象。休谟将人类理性的对象,也分为两种,就是观念的关系和实际的事情。“总而言之,任何断言,凡有只觉得确定性或解证的确定性的,都属于前一种。”主要包括几何、数学等科学,这些命题,只需要进行思考,就能发现存在于其中的真理,即使在自然中不真实存在,但那些可直观感觉到的公理也依然存在,并具有明证性。

对于实际的事情,则不能在同一方式下来研究。对于实际中的事情,首先,它的真实性不容易确定如同观念中的关系一样;其次,就算它真实、明确,它也不能具有上述观念的关系那种明证性,对于实际中的事情,人在构想时能够轻易地将它构想为事实的反面,且没有任何矛盾,如同是在对真实的事实进行构想一样。

对此,休谟提出了“人性科学”的两条基本原则,首先是“印象在先原则”。强调观念是感觉的摹本,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第二条原则是想象自由原则,观念虽然由印象产生,但在心中却可以自由地结合,从而产生出印象中没有的东西,但这种自由构造,也要以感觉印象为前提,无论它是荒谬还是正确的知识。

对实际中的事情,虽然是一种想象自由原则,但知识的形成是有一定规则的,否则便没有统一的知识。因此,休谟认为,“关于实际事情的一切理论似乎都建立在因果关系上。”在休谟看来,世间本无所谓因果,人们也不可能知道因果之间有何必然联系。“任何物象都不恩能够借它所呈现于感官前的各种性质,把产生它的原因揭露出来,或把它所产生的结果揭露出来。”而且,我们不能断定说,过去某一事物产生了某一结果,将来某一事物,也必定产生某一结果。总之,一切自然作用进行时所凭借的那些“特殊能力”,并不会呈现在感

觉面前。故靠感官是感觉不出来原因或结果的,而靠理性的推理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这种推理也只能是任意的,同一个原因总有许多相反的结果可以推出来。所以因果关系既不是凭借理性,也不是凭借感官,而是凭借多次重复的经验。即在感性经验中,由于人们经常看到或发觉一切事情总是前后相继出现,如一件事情总是在另一间之后发生。这样,尽管“我们永远看不到他们中间任何纽带。它们似乎是会和在一块儿的,却不是联系在一块儿的。“由于这种现象重复出现,人们就产生了一种习惯性的联想和期待,觉得另一件事就是这件事的原因,这件事就是另一件事的结果,而且想象它们中间似乎有某种必然联系,或以为原因中有某种能力可以使它产生某种特定的结果来。

在休谟看来,人们不能凭感官或理性去认识实际事情的原因和结果,对于归纳法,它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但对于将来我们无法经验,因此也不能用归纳法来判断将来。但休谟同时认为,在严格的理性层面归纳法是不可行的,但对于生活,归纳法则是必需的。休谟认为我们可以从长期感性经验中养成一种习惯,联想出原因和接过来。“根据经验来的一切推论都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果。“经验的有效性就在于它能够使我们期待将来出现的一连串事件与过去出现的事件是相似的。假如没有习惯的影响,那么我们除了当下呈现在记忆和感觉中的东西之外,对于其他所有事实都一无所知。这样,一切行动都无法开始,思想也难以进行。因此,休谟说”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他否认因果关系中的必然联系,而人对事物的认识只是心理习惯的产物,是一种或然的关系,但它同样重要,使我们行为、思考的基础、先决条件。

休谟首先是一个经验论者,其次才是一个怀疑论者,他将讲演主义的原则贯彻到底。休谟把一切观念都归结为印象,而印象中最基础的又是感觉印象,在感觉经验自身的来源问题上,经验自身也无从解答,它超出了经验之外,没有经验,不可能产生任何知识。休谟在感觉的来源问题上持怀疑态度,认为我们的感觉究竟从何而来是不可知的,洛克和巴克莱由于没有将经验论基本原则贯彻到底,主张感觉来源于作为精神实体的上帝。对此,休谟对宗教进行了批判,认为上帝存在是无法证明的。

休谟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怀疑论者。上帝存在既不能被证明,也无法被否证。在观念的来源一章中,休谟就曾提出上帝观念的来源问题。“上帝观念随时指着全善全智的一个神明而言,实则这个观念之生起,也是由于我们反省自己的心理作用,并且毫无止境地亟需增加那些善意和智慧的性质。”但人们在知觉中不可能知道是否有万能的上帝存在,更难相信这个最高申请有什么普遍的能力和作用。因为纵然那些宗教神学的论证都很合逻辑,那已是我们感官所不能及的地方,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了。

一些神学年常常用“神迹”来证明上帝存在。而在休谟看来,“神迹”是完全违反自然法则的,而自然法则乃是经验所确立的,而且为经验所证实了的。因此,宗教的“教条和我们的感官是相冲突的”,是与自然法则相冲突了的。“所谓神迹乃借神明的一种特殊一直,或借一种无形作用的干涉,对自然法则的破坏。”休谟在《人类理解研究》一书的最后,曾坚决的表示,应把宗教神学或经院哲学的书籍,统统投在烈火中烧掉,“因为它所包含的没有别的,只有诡辩和幻想。”

休谟认为上帝不可知并不意味着他反对一切宗教,他是怀疑论者,而不是无神论者。在他看来,上帝虽不能得到证明,但作为道德和信仰的对象,上帝还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应当保留宗教,而不是消灭它,休谟反对的知识关于上帝的证明,而不是上帝。他主张划清理性与信仰的界限,以道德宗教为理想的宗教。

休谟是一个经验论者,但他将经验主义彻底化,也是一个怀疑论者。他的不可知论,不但使唯理论的理想陷入困境,也使经验论的理想破灭,从培根开始,经验论者试图公国经验来说明科学知识,但休谟认为,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切知识都没有必然性,习惯并不等于永久,那些都只可能是豁然的知识;从笛卡尔开始,唯理论者则试图从理性所固有的一些

不证自明、无可置疑的基本原则出发,推演出人类的全部知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然手休谟将之归结为观念的联系,这类知识局限在观念的范围之内,与广阔的外部世界没有关系,因此不可能推演出人类全部的知识体系。经验论和唯理论便一同陷入困境。但休谟也不是一个彻底的怀疑论者,认为怀疑是有意与人类的,确实休谟提出了质疑,但没有走向彻底的怀疑论,知识对人类知识的必然性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第二篇:休谟归纳问题

休谟归纳问题:一个新模态逻辑语义解

------------------

作者:佚名

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曾对因果关系的必然性的观念提出疑难。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在笛卡尔哲学中,也和经院学者的哲学中一样,原因和结果的关联被认为正如逻辑关联一样是必然的。对这见解的第一个真正严重的挑战出于休谟,近代的因果关系的哲学便是自休谟开始的。”(注: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第201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这样,人们一般就认为,休谟的疑难,这是对因果关系的必然性的否定。其实,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误会。休谟对因果关系的疑难,涉及到的是经验命题的必然真应如何表达的问题。对休谟的疑难,不能被看成是对抽象的因果关系的否定,它最多导致对具体理论的因果关系的否定。在这里,我们必须承认存在有一个新的与它矛盾的理论,它们的因果关系正好相反。而新的理论应当有自己的具体的因果关系,在这个新理论中,仍可继续应用归纳推理。本文试用两个矛盾理论又都“反映”所组成的可能世界的模态语义理论,提出一个既符合休谟正确的观点,又不导致怀疑论结果的新的解决方法。

一、休谟对不完全归纳的疑难

休谟主张,感觉印象是知识唯一可靠的来源。他把人类知识分为关于观念的陈述和对事实的陈述。前者可以是必然真,不依赖于经验;后者是偶然真,依赖于经验。他说:“说到过去的经验那我们不能不承认,它所给我们的直接的确定的报告,只限于我们所认识的那些物象和认识发生时的那个时期。但是这个经验为什么可以扩展到将来,扩展到我们所见的仅在貌相上相似的别的物象;则这正是我所欲坚持的一个问题。”休谟认为:因为自然过程可以变化,而且一件事物纵然和我们曾经经验到的事物似乎相似,但也可以产生出不同的或相反的结果,这些都是并不包含矛盾的事。(注:转引自朱水林:《现代逻辑引论》第40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于是,休谟在分析因果观念的基础时,提出了对归纳的责难。

在逻辑上,我们有所谓的简单枚举归纳推理,这种推理根据某类中的一些(非全部)对象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全部对象都有这种属性。

S1——P S2——P S3——P „„ Sn——P

S1,S2,S3„„Sn包含在S类中(而非S类全部)

所以,S——P

这里,没有矛盾的情况对于作出一般性的结论来说是必要的。问题是,有什么根据可以认为,从个别性陈述过渡到普遍性陈述是充分的呢?按休谟的意思如果Sn-1的情况都为真,但是Sn的情况假,并不违反矛盾律。

休谟的疑难提出来后,被认为是对科学中因果律的必然性的否定,这就成了大问题。美国逻辑学家M·布莱克(Max Black)综合了众多回答归纳问题的文献,把提供的答案,简单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休谟的责难是无法应付的;所以,归纳是站不住脚的,应该把归纳从人们称道的理性推理中排除出去。第二,从休谟的批判看来,通常的归纳论证需要改进,方法是或者(a)增加更多前提,或者(b)结论改称概率的陈述。在这两种情况下,结论的合理性被期待为是演绎地从前提中推出的,此时,归纳逻辑将被构造成应用的演绎逻辑的一个分支。第三,尽管归纳论证不能满足演绎的正确性的标准,归纳行为(而非规则或原则),在某种新的意义下可以证明其合理性。归纳如果不能是有效的话也能有存在的理由。第四,休谟问题产生于概念和语言的混乱,因此阐明这些混乱及其根源,与其说是解决这个问题,不如说是取消了这个问题。(注:转引自朱水林:《现代逻辑引论》第40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我们认为,休谟问题这四个解答孤立地来看都不成立。可以从第二以及第四两方面结合起来解决。由于归纳推理有成立及其不成立两种可能性,因此必须应用模态逻辑,才能处理因果律表达出来的必然性。

二、不完全归纳推理与反事实蕴涵相关

如上所述,休谟的意思是,如果Sn-1是P都是真,但是Sn是P的情况假,并不违反矛盾律。这完全是正确的。然而我们如果进一步问,Sn是非P,是否就真得到了一个矛盾呢?经验论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康德从哲学上反驳了休谟的经验论。他认为因果律是先验的,如果理论得不到确证,原因可以一再被追溯,简单经验不能证伪因果律。我们要指出,它暗含了这样一个思想:假命题有可能真。这就开拓了使用模态逻辑的可能性。

我们先来看看物理学上几个例子。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宣称,在实验哲学中,“特殊命题从现象中推出,然后通过归纳使之成为普遍命题。物体的不可入性、可动性和冲力以及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就是这样发现的。”(注:约翰·洛西:《科学哲学历史导论》第86页,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事实上,牛顿是在归纳了开普勒三大定律后建立牛顿力学的。牛顿定律的证实与否要涉及实验观察,然而实验观察本身又受理论影响,这里就存在着复杂性。例如,天王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有些反常(不符合牛顿理论)。英国天文学家亚当斯和法国文学家勒韦里尔分别根据牛顿的理论,认为这是由于在天王星轨道以外某个未知的行星对其施加了引力的结果。他们算出了这颗假设的行星的位置。1846年,德国天文学家加勒将望远镜对准勒韦里尔所指的一点,果然发现了一颗新的星,称为海王星。但是,1845年,勒韦里尔发现水星的轨道也不规则,它的近日点有每世纪43弧秒的单向移动。苗韦里尔如法炮制,认为这种偏移可能是一颗未被发现的行星造成的,称为祝融星。天文学家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来寻找这个行星,最后大家承认,祝融星不存在。

又如,为了论证在光速或接近光速的条件下牛顿力学中伽利略变换依旧成立,假设了以太的存在,麦克尔逊-莫雷实验没有发现以太存在的任何证据,洛伦茨根据牛顿理论,用运动物体在相对以太运动方向收缩的假定,解释了麦克尔逊-莫雷实验。只是到狭义相对论出现后,才发现不需要作这些假定。

以上例子说明,不完全归纳推理在物理学上应用相当广泛。

在一个理论的归纳论证中,我们对任何表现上与这个理论的公理系统相矛盾的现象,打算增设理论所允许的某事物存在的方式去解答它,但是理论的公理数目本身没有增加。

其推理模式是:如果(如果对所有的i≤n-1,P(Sn))则P(Si),并且实验上P(Sn)假),则Sn是P可能为真,当且仅当理论提出一个新假定P(Sn+1),并且(如果对所有的i≤n-1,P(Si)并且P(Sn+1),则(P(Sn)并且C1)。其中C1表明了误差。

这种推理模式,其实也就是一种反事实蕴涵。有学者说,根据齐硕姆等人的共存性理论,反事实条件句“A蕴涵B”为真,仅仅当前件A加上由某些规律和真命题组成的集合后推出B。而A与这些规律和真命题组成的集合相容。(注:陈波:《逻辑哲学导论》第109页至110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0年版。)

美国逻辑学家M·布莱克在《哲学百科全书》(美1967)词条“归纳”中说:“归纳这个词来自亚里士多德所用epagoge的拉丁译名,这里用来泛指一切非证明(non demonstrative)论证,在这种论证中,前提的真实性并不确认结论的真实性,尽管意着有很好的理由去相信结论真。这样的论证也称为“扩大的”(ampliative)论证,如C.S.皮尔思所称。因为它的结论可以预论在前提中并未预设其存在的个体的存在。”(注:朱水林:《现代逻辑引论》第39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之所以如此,我们认为这是由于人们看到了Sn是P的假和S类在经验上不是一个全集有关。在一个扩展的S类中,Sn可能是真的。或者说,Sn[*]是非P,Sn[*]在经验范围上比Sn狭窄,但是Sn有可能是P。这个证据,就是康德对分析命题(相当于S是一个全集或常集)和先天综合命题(相当于S是一个扩展集或变集)的区分。

三、引入矛盾的理论证伪不完全归纳推理

康德提出简单经验不能证伪因果律,其论证的关键在于,如果原因一再被追溯,又一再被证伪,归纳推理仍可反复应用,仅仅有实验并不能确定命题自身的真实性。比如祝融星不存在,并不直接导致牛顿引力理论的否证,人们还可以作其他假定。这就意味着,在归纳问题上,相对于理论,经验不是完全独立的,说因果性被推翻了是无理由的。康德认为,休谟从经验出发,断定Sn是非P,是不正确的,这是导致怀疑论成立的根源。因为如果仅仅凭经验能推翻已真的理论,因果链就从中断开了。同时康德也谦虚地表示,断定Sn是P,或者说必然有一个原因存在,却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康德解释说:“每一个个别的经验不过是经验领域的全部范围的一部分;而全部可能经验的绝对的整体本身并不是一个经验,不过这个问题却是理性必然要管的一个问题;仅仅为了表现这个问题,就要求一些和纯粹理智概念完全不同的概念。纯粹理智概念的使用仅仅是内在的,即关于经验的,仅就经验之能够被提供出来说的;而理性概念是关于完整性的,即关于全部可能经验之集合的统一性的,这样一来,它就超出了任何既定的经验而变成了超验的。”(注: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104页,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但是,休谟可以不断定Sn是非P,他可以说,Sn可能是非P,这样,休谟的问题依然成立。所以,康德对休谟疑难的解答,就不能说是完全解决了问题。

然而,康德无疑也给人以许多有益的启发,我们有必要作进一步的阐述。对于归纳问题,迄今为止,许多的解决方法,在于都认为只要一个理论和实验两者,就包含了所有答案。人们往往借助于经验独立论或独断论。在近代哲学上,逻辑经验主义就主张实验是可完全独立于理论的。正如江天骥所说:“和罗素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论不同的是,逻辑经验主义者不是从最下层的初级或原子命题出发,向上探索,而是从最上层的科学理论出发,向下探索。这样就提出了科学理论的基础问题。他们认为科学理论的证实或证伪过程终结于一种逻辑上特殊的命题,称为基本命题。在基本命题的性质问题上,逻辑经验主义者中间发生不断的争论。”卡尔那普即说,“假定有某种知识的根本基础,即不容置疑的关于直接所与的知识。另的每一种知识都被认为得到这个基础的坚定支持,因而可以同样确实地判定,这就是我在《逻辑构造》这本书里所描绘的图画。”(注:江天骥:《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第2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现在,如果用两种矛盾的理论,而互相矛盾的理论其中归纳域Sn正好相反,例如,新理论推定Sn是非P,就不必引用因果观念。如果新理论能重新建立归纳,对旧理论中Sn-1是P也能推定,归纳问题就解决了。这一点似乎最难理解,因为按照旧理论,它们是矛盾的。但是,我们仍可以认识到,归纳的范围是在扩大的,新理论与旧理论的矛盾是量的,而不是质的。

现在我们可以来说明,祝融星不存在,并不直接导致牛顿引力理论的否证。后来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该理论指出,任何一个旋转天体的近日点都有类似的单向移动,从而使得假设祝融星的存在成为不必要。广义相对论把牛顿理论视作一个特例。所以建立新归纳的方法应遵循以下两个方法:

方法之一:努力探索不同的理论之间的矛盾,即寻找矛盾理论的原则。

例如:描写真空中传播运动的电磁场的麦克斯韦方程包含一个量c,代表光速,它是否是一个不变量?在确信伽利略变换是正确的前提下,爱因斯坦遇到了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狭义相对性原理同麦克斯韦方程相矛盾。如果按照伽利略变换,麦克斯韦方程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就具有不同的形式,这就违背了相对性原理。由于爱因斯坦对相对性原理是确信的,所以他对麦克斯韦方程产生了怀疑,尽管他花了一些时间试图修正麦克斯韦方程,但他没有取得成功。后来,爱因斯坦又从确认麦克斯韦方程对一切互相作匀速运动的坐标系不变这一观点出发,建立了相对论。就是说,光速在其中不变;而质量,在相对论中是变化的。

这里指的是矛盾的不同的理论,而非矛盾的事物。而一个理论本身必须满足不矛盾性原则,因为公理系统是不应有矛盾的,不然它就可以推出任何结论。假定q代表任何命题,非p和p代表矛盾命题,我们有:p并且非p①。把公式①代入公理:如果p,那么(p或者q)中的命题p,由该公理和①,我们有:(p并且非p)或者q②。由于非(非p或者p)等值于(p并且非p)③。将非(非p或者p)替换②中的(p并且非p),我们有:非(非p或者p)或者q,此公式即如果(非p或者p)则q④。由于有定理:(非p或者p)⑤,由④、⑤推得q。

方法之二:辩证的理论必须是普遍有效的,它能包括该领域的一切的经验知识,同时,它包括了与它矛盾的理论所适用的经验知识域,把其作为一个真子集。这也表明,理论的矛盾是量上的矛盾。

这里,普效的理论我们称之为客观理论,与其矛盾的理论称之为主观理论。主观理论不能从客观理论中推导出来。不过,在主观理论适用的范围内,客观理论对主观理论的术语和概念作了重新表达,我们称这种表达为“反映”。(在辩证法中,也把其称为量变引起质变。)由于这种翻译的作用,客观理论因而是普遍有效的,主观理论只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有效,其真集是一个常集。

例如,狭义相对论中的质量公式:

附图

此公式表示,当一个物体以速度u运动时,它的质量m是怎样随u而变化的。随u/c→0时,质量变为牛顿理论中的静止质量。在牛顿理论所适用的经验知识范围内,这两种表达的量上的差异超出了经验上的意义。

四、休谟归纳问题的模态逻辑语义解

我们可以把以上哲学上的陈述,用一种改造后的模态语义来陈述。这样才能科学地处理可能性与必然性。

真值的定义:P(Si)是真句子,记为P(Si)属于Xi,当且仅当,存在一个实验模型Xi,其中测得的数量值和P(Si)断言的值在实验允许的误差内吻合。Ti是真的理论,当且仅当它是真句子的集合,并且有一种逻辑结构,例如它还包括了许多能进行不完全归纳的“开句子”,并忽略了其它的量值。

归纳推理的模式:如果(如果对所有的i≤n-1,P(Si)则P(Sn)),并且实验上P(Sn)假),则Sn是P可能为真,用MP(Sn)表示,当且仅当理论引进一个新假定P(Sn+1),并且(如果对所有的i≤n-1,P(Si)并且P(Sn+1),则P(Sn)并且C1)。其中C1表明了误差。

归纳推理可以反复应用,即当P(Sn+1)不属于Xn+1,有:(如果对所有的i≤n-1,P(Si)并且P(Sn+2),则P(Sn)并且P(Sn+1)并且C1并且C2),C2为误差。

矛盾理论的原则:存在理论t2,其中断定P'(S'n)等值非P(Sn),并有对所有的i≤n-1,P'(S'i)R(P(Si)),R是两种矛盾理论之间的反映关系,表示理论t2对理论t1的术语和概念作了重新表达。t2的模型是Yi,对所有的i≤n-1,Yi包含Xi,但是Yn与Xn不同时存在,n以上都是这样。在理论t1真的经验知识范围Xn-1,„,X1内,Yi与Xi的差异小于实验误差,这根据关于真的定义,表明理论在t2在Xn-1中也真。

莱布尼兹用无矛盾性来界定可能性,即只要事物的情况或事物的情况组合推不出逻辑矛盾,该事物的情况或事物的情况组合就是可能的。我们这里谈的是理论,矛盾的不同的理论,显然是可能都出现的。在克里普克模态逻辑语义理论中,继承了莱布尼兹的这种说法,关系R表示事物的情况不同组合之间的可通达关系。如果一命题是必然真的,则它在所有有R关系的事物的情况不同组合中真,但是关系R不表示矛盾的关系。(注:参见冯棉:《可能能世界与逻辑研究》第一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我们这里R是两种矛盾理论之间的反映关系。可能性与可能真的不是一个概念。可能真我们要求与已真不矛盾。

模态词“可能”用M表示,理论t1中一命题P(Sn)是可能真的,当且仅当对所有的n-1,P(Si)属于Xi,P(Sn)为假,并且理论通过归纳推理,指示一个扩展的模型,这个模型不与已存在的模型矛盾。理论中一命题P(Sn)是不可能假的,当且仅当已经存在扩展后的模型Xi或者Yi,i等于和大于n。

模态词“必然”用L表示,它的定义:Lp等于非M非p,另有L非p等于非Mp。

如果确有P(Sn+1)属于Xn+1,则我们有(P(Sn)并且C1)属于Xn,所以LP(Sn)。假如t2以后可能真,因为在理论t1真的经验知识范围Xn,„,X1内,这两种理论表达的量上的差异超出了实验误差,所以P(Sn)不可能假,所以LP(Sn)。

克里普克已经论证了,经验必然命题是存在的。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命题是必然命题。而事物本质属性是在事物存在的任何可能世界中都具有的。(注:参见冯棉:《可能能世界与逻辑研究》第一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由于我们已经对可能世界作了允许矛盾的处理,所以对经验必然命题,也可以作如同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一样的非本质主义的处理。

t2如果有模型Yn+1,„Y1,所以非P(Sn)不可能假,所以不可能P(Sn)。我们有:如果(如果对所有的i≤n-1,P(Si)并且P(Sn+1),则(P(Sn)并且C1),那么,(如果对所有的i≤n-1,P(Si)并且(非P(Sn)或者非C1),则非P(Sn+1)。根据可能真的定义,所以P(Sn+1)不可能真。

对休谟的疑难,不能看成对抽象的因果关系的否定,它最多导致对具体理论的因果关系的否定。在这同时,我们必须承认一个新的与它矛盾的理论,它们的因果关系正好相反(根据我们上述对可能真的定义)。但是新理论有它自己的具体的因果关系,在这个理论上,可以继续应用不完全归纳推理。

第三篇: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研究论文

一、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的理论追溯

欧洲近代哲学和伦理学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对人性的探析上,不论是伦理学还是哲学,都想从对神的研究转向对人本身的研究,特别是在伦理学领域。近代,霍布斯首先提出伦理学研究的基础是对人性的研究。他认为“道德哲学就是研究人类相互谈论与交往中的善与恶的科学”[1],因此他从人性的自私为立足点,提出人生存的首要目的是实现自我的保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整套的利己主义的伦理学思想体系。他认为人性虽然是自爱的,但理性也是人的一种重要的组成部分,理性能够控制好人的情感和欲望,使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进而使人脱离自然状态。在理性的主导下颁布了自然法,自然法就是人们行为的一种普遍性规则,禁止人们去做有害于自己生命的事情,命令人去保全生命。他的这种以人的自我保存为根本的思想体系,引发了近代许多关于人性讨论的问题,对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创始人是沙夫慈伯利,而不是霍布斯。他在霍布斯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之上,建构了以道德感理论为基础的情感主义伦理学体系,认为人何以有德这个问题应归结为人的情感。为了能更详尽地阐明自身的思想,沙夫慈伯利认为最先要解决的,就是道德和宗教之间的关系问题。哈奇森系统化了沙夫慈伯利的思想,继承了沙夫慈伯利的道德感理论,然而他的思想和沙夫慈伯利并不相同,他的道德感理论是更为纯粹和理想化的。在他看来人的道德具有先天性,根源于人天生就有的内感官——道德感。因此,哈奇森首先对人的知觉进行了明确的区分,提出人心中的一切观念,都来自于感觉和反省。而人的知觉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物质利益的知觉,一种是对善恶美丑的知觉。他认为这两种知觉之间的区分,对人而言是自然的,根据自身的体认就可明了。因为对物质利益的知觉引起了人对物的占有欲望,而对善恶美丑的知觉则直接引起人们的快感和恶感。所以他说道德上的善、恶的感觉对人而言也是自然的。巴特勒则主张对伦理学问题的探讨不能仅仅止于对动机的讨论,而必须涉及人的实践行为。巴特勒总结了过去两种研究伦理学问题的方法。巴特勒自身着眼于从人性及其组织结构出发来探讨问题。他从道德实践的角度,认为以上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决然对立。因为道德必须体现为行为和实践,因此就必须处理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道德不能仅仅是内心当中的东西,道德必须注重效果。因此,他认为在这个意义上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方法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实践。

二、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休谟的伦理学思想,是他哲学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体说来主要包含人性与道德基础、情感与道德区别、德性与道德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性与道德基础

休谟的伦理学思想的主旨在于,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寻找道德的一般原则,来描述和解释道德现象。休谟的伦理学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这种人性的来源无法言说,但是,人性的基本原则、特征及表现,却可以为人们解释和理解道德现象提供最有力、最直接的根据。休谟在《人性论》中认为,“道德是一种具有共通性和综括性的情感。”[2]这一共通的情感,使得人们关于同一件事能得到普遍性的赞许或一致性的决定。即道德是对人的品质进行德与恶的判断的情感。在休谟的思想中,道德是具有实践性功能的,它可以推动人们去做正义之事,也可以阻挡人们做不义之事。而在休谟的伦理思想体系中,是以狭义的人性来作为道德的基础。这种狭义的人性,代表着人性中存在的一种最终的最原始的因素。

在休谟看来,人们道德判断的依据源于人性中的赞许或谴责的情感,即源于人们内心的快乐与不快乐的情感,当然也不能忽视了人们行为的动机。之所以说人性是道德基础,另外一点还表现在自然之德和人为之德中。任何时代都有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自然的德行,诸如节俭、父母之爱等等这些都是自然产生的。而人为的德行,诸如诚实、正义等都是在处理与他人关系的长期社会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因此,道德在人性中有其自然性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国家政策、社会舆论、家庭熏陶才能尽可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情感与道德区别

休谟的伦理学思想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因此在德与恶的来源问题上,他不是从外在的客观因素出发,而是从人性中来寻找道德区别的来源。通过系统的论证,他最终得出一个结论:道德区别并不是来源于人的理性,而是来源于人自身的道德感。德与恶不是人们对某种品质、行为是否和道德规则一致的理性判断,而是来源于人们内心赞许和谴责的情感。“情感”与“理性”,在休谟的思想中是相对应的一对范畴。他认为人的理性能力与价值判断无关,仅限于演绎科学和经验科学,而情感的概念却是很宽泛的,包括情感、情绪、感觉等因素。理性只能是发现观念之间的关系和实际存在的事实,在这个范围之内,理性是可以修正情感的。一旦超出这个范围,理性与情感是并行不悖的,正如其在《人性论》中所说,“情感只有在伴有某种判断或意见的范围内,才能违反理性”[3],在一个具体的行为中,理性既是情感的奴隶,受情感的支配,与此同时也指导直接驱动行为的激情。

通过理清情感和理性在道德区别中的不同作用,休谟判定人们对德与恶的判断,并不是来自于人的理性,而是来自人的道德感。休谟在《人性论》中指出,“人们之所以把道德误解为是我们理性的判断,是因为人们常常把平静的道德情感归之于理性。”[4]休谟认为,道德感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人的道德感觉能力和人的情感能力。这两者之间是不存在界限的,从感官上的快乐过渡到情感上的赞许是自然而然产生的。理性的作用是发现真伪,而道德的目的则是要对善恶做出判断,从而通过善与恶的判断来驱使或阻止人们的某种行为。因此,休谟认为道德来源于人的道德感,德与恶是判断者内心的情感反应,道德区分完全取决于评价者自身的情感和态度。

(三)德性与道德评价

德性是休谟伦理学中很重要的范畴之一。休谟用德性来表示行为者的品质与旁观者的情感反应。情感主义所强调的德性需要以主体或是他人的愉悦性与有用性作为判断的标准的,而道德评价是根据行为者的动机作为依据的。而且我们还可以借助于动机来断定某一个行为的责任,以及行为者的德与恶。也就是说在道德判断中,不能仅仅孤立的看待一个行为,同时也应该考察行为所由以发生的品质和性格。关于这一点休谟在《人性论》中是这样论述的,“在我们关于道德起源的探讨中,我俩绝不应该考究任何一个单独的行为,而只考究那种行为所由以发生的性质或性格。”[5]休谟的道德理论包含三重道德主体:道德行为者、道德接受者、道德旁观者[6]。行为者对接受者有影响,而行为者的心灵品质对旁观者有影响,旁观者便会产生赞许或谴责的情感。这三者的相互关系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存在。通过对三者的表现,休谟将德性概念规定为行为者的心灵品质,也表现在旁观者的情感反应。而在德性的判断中,是以有用性和愉快性为标准的。有用的行为并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人愉悦,令人愉悦的品质偶尔可能会疏忽了功利性的事业,但是二者都属于德性。在多数情况中,二者是一致的,但偶尔也会相互矛盾。

休谟认为一个行为必然与行为主体的动机有着联系,因此休谟在善与恶的道德评价中,十分强调动机的影响。休谟的动机论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一般认为道德行为出于两种动机,即关爱他人的美德动机与期求利益的义务动机。与之相对应,道德判断的对象就有两种。一种是在人的心中具有持久的稳定的心灵品质,一种是道德主体本身具有的某种有意图的行为。

三、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纵观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过程,休谟的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的历史地位不容忽视。休谟强调人为之德,从而削弱了传统德性伦理学中德性地位的至上性。伦理学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期,才开始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把人的德性和幸福看成最高的目的。其认为人类的活动是各种各样的,每个活动的目的也各不相同,这里的目的都有各自的善,个体目的的善是为了达到最高目的的善。而最高的目的就是人的幸福,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也是所有善的事物中所包含的最高的善。因此,伦理学的目的就是是人的品质高尚,从而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但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严重,光靠传统的德性已经无法化解现实社会的矛盾。休谟通过对人为之德的肯定,削弱了传统伦理学的德性根基,从而为规范伦理学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时机。应该注意的是他并没有把所有的道德价值皆归结于功利的规则。对于规则的遵守,休谟认为这主要依赖主体的德性。在任何时候,人道和仁爱都可以激发人的赞许情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休谟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德性伦理学的纯粹性,而并没有颠覆德性伦理学。

其次,休谟的情感主义伦理思想,为道德情感论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修模并不是道德情感论的创始者,但是却为这一流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构建了情感论伦理学体系。他认为道德善恶的来源并不是理性,而是人内在的道德感,这是道德情感论者区别于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的根本。除此之外,休谟还在认识论的基础上,对道德情感的发生机制做出了解释。从而指出人们区分善与恶,不是抽象观念的结果,而是来自人内心的真实印象。因此,休谟不但确立了道德情感论的基础,也为它提供了认识论根据,在此基础上确立了道德情感论完整的理论形态,使其成为伦理学中一个正式的流派。

休谟的情感主义伦理思想,在一定的层面上为近代规范伦理学的出现,提供了一些思路。规范伦理学流派,是以人性作为伦理学的基础,用规则代替德性来当做伦理学最核心的概念。休谟并没有给人们制定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则,但是可以看到在他对道德一般原则的论述里,道德规则的抽象已经成形。休谟的伦理学所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道德现象,是描述某种道德现象是如何发生的,而没有说人们应该具有何种典型的道德人格。休谟的伦理学是从传统德性伦理学过渡到近代伦理学的中间环节,正是在其的影响和刺激之下,近代规范伦理学才出现了。

综上所述,休谟的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出现在近代历史转型时期,既吸收了传统伦理学的精华,又在时代的思潮中有其新的发展,为西方伦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也对紧随其后的功利主义者和女性主义伦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重新探析休谟的伦理学思想,进而明确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21-122.〔2〕〔3〕〔4〕〔5〕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661;452;610;617.〔6〕休谟.道德原则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7.

第四篇:休谟《人性论》读后感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

在大概的看了下《西方哲学史》的情况下,我知道了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人性论》让我很好奇,看书名,就让我觉得比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要有趣,当然哲学类的书籍都是非常枯燥难懂的,但只要懂了,那么在思想境界上就得到改造和提升。

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我在上课时听老师介绍后,甚是震惊。12岁的休谟已经是爱登堡大学的学生了。出于“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 和在哲学研究上的突破,休谟决定“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哲学)上。”,这时的他才18岁。我现在已经19岁了,还在拿“谁的青春不迷茫”这句话来作为自己迷迷糊糊的生活的托词,实在惭愧。

《人性论》这本著作是休谟在他26岁时初步完成的,并在之后不断地增加内容。这本伟大的著作在当时却得不到重视,给辛苦研究的休谟带来很重的挫折。

休谟认为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数学、自然科学和自然宗教,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人的哲学,科学是在人的认识范围之内,并且根据人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因此休谟提出一个建立一个科学体系,即有关于人性的“人的科学”。在此之前,我认为科学是本身存在的,是不变的真理,它就在这个世界上,只能被同一地发现而不会有不同的认知。站在人的角度看,但是这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否则就不会存在问题的辩论了,其中关于克隆的问题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归根到底,“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

关于人性,休谟分成了三种:知性,情感和道德学。我仅对第一卷的《论知性》第一章《论观念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中的部分谈谈我的个人的体会,至于整个《人性论》的内容概括我还无法体会和概括。

《人性论》的第一卷,休谟认为人心灵的一切知觉可分为“印象”和“观念”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印象:初次进入人的灵魂中的最强烈的的知觉;观念: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这两者是一般很容易区别,但是在少数的特殊例子上,两者可能很相近,以至于难以区分两者,所以需要一个东西作为区别,于是休谟就把印象和观念分为简单的和复合的这两类,这样就巧妙地消除了特殊例子对理论体系造成不严密性的漏洞威胁。

关于简单的印象和观念,书中所说“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最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这里边就存在着一个次序关系。次序的关系,”休谟用的正面证明例子是儿童对于颜色和味道的观念,和官能出现事故类似天生就是盲人或聋子的人对于某些印象和观念的的缺失。但是休谟又提出来一个矛盾的例子,就是在渐变连续的色调中的中间一个空白点,人是可以凭想象来补充这一缺陷的。当看到这里时,我在想:这矛盾似乎彻底的摧毁了关于印象和观念的次序上的理论。但是休谟对这种例子作出了关于次生观念的说明,观念可以从新观念中产生自己的意象,通过这个说明休谟完整严密地证明出了一切简单观念或是间接地或是直接地从它们相应的印象得来的这个说法仍然是正确的。

印象又可分为两种: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其中说到“感觉印象是由我们所不知的原因开始产生于心中” 反省印象则即情感、欲望和情绪,大多数是由观念得来的。我产生了这样的迷惑其中的“所不知的原因”的得出又是什么原因呢?即为什么我们不知道?

关于印象在心中的复现的官能,休谟把它分成了两种。一种保持原有的活泼程度即“记忆”,另一种则完全失掉那种活泼性,变成一个纯粹的观念即“想象”。通过字面上的意思可以理解两者的不同,但是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会不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呢?现在大脑的研究还不能解释关于想象和记忆这两者之间在生物水平上是否存在关于印象有着交错的联系,更不知道相关的活动机理,在休谟那个时代科技更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假若这一分类在生物学方面不符合,是否就得推翻?或者通过修改词意来补救?这纯属我的胡思乱想,恐怕贻笑大方了。

字数和体会都很有限。对休谟《人性论》的学习还在初步阶段,学习到了休谟哲学的深刻迷人之处,也被他严密的逻辑推理所折服。学习过程中总是有许多不解、怀疑和矛盾的地方,看来哲学这门学科实在是博大精深,实在得下一番苦功钻研。

第五篇:西哲论文 休谟

浅谈休谟之怀疑论

陈文概

2009051024 休谟,生于1711年,卒于1776年。它是英国近代哲学中经验论的最后一位代表,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同柏拉图、康德、黑格尔一样对于西方哲学史的影响是十分深远而持久的。尤其对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不少流派来说,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休谟的哲学学说带有极强的怀疑注意色彩。他的怀疑主义哲学对其后的哲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直接引发了德国古典哲学,而且当代西方哲学中的欧陆哲学和英美分析哲学从休谟哲学中汲取了很多思想营养。难么,休谟的怀疑论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

其实,休谟的怀疑主义是建立在经验论证的基础上的,这些论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以洛克和贝克莱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原则的贯彻和发展这一论证将英国经验论推进到它的逻辑结局,解释了它所蕴含的怀疑主义;另一方面是通过经验和心理的分析证明,人类虽然具有外界物体的存在、同一的自我和因果性等 “不可抗拒的”自然信念。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时期,诞生了一位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具有极深远影响的哲学家,他就是约翰·洛克。洛克哲学内容比较广,大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论,二是政治哲学。他的经验主义是非常大胆而彻底的,从笛卡尔到莱布尼兹,都说我们的知识有许多不是从经验来的,但他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在经验里扎着根基,知识归根结蒂由经验而来”。这个观点听上去比较能为现代人接受,也更接近唯物主义的态度。然而有趣的是,洛克的后人却顺着他的经验主义走向了主观论和怀疑主义。经验主义作为哲学的一个流派和后来德国的唯心主义对立自不待言,洛克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他的道德与政治哲学和与他的认识论吻合的精神气质。休谟可以说是洛克的重要追随者,因而,休谟的怀疑论一定程度吸收了洛克的经验论观点。

故此,有人认为,休谟的影响只是发展洛克的经验主义原则导致的怀疑主义,是经验主义原则发挥到极限的自暴其短,其怀疑主义的结论就已经证明了这种从经验出发的哲学是行不通的,从而宣告了经验论的破产。因而,休谟哲学没有任何确定的东西和结论,是一种消极的理论。诚然,休谟的怀疑论一定程度上具有消极的一面。他的不可知论或者说怀疑论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结为三个命题:(1)不存在关于外部世界的先验综合真理;(2)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任何真实知识归根结底来自于知觉经验;(3)只有经过实验推导的知识才是正确的。这三个命题是由两个基本理论支持的。其一,感觉印象理论。其二,因果关系理论。从这两个理论可以看出,休谟一方面坚持了彻底的经验论立场,排斥用经验之外、其存在的真实性令人怀疑的存在作为知识的根据,把人类知识限定在经验范围之内。在休谟看来,我们的知识之所以可靠,之所以能够形成,就是我们以能够在我们心中呈现的对象作为认知对象,而那些不能在我们心中向我们呈现的东西,就永远不能成为我们认知的对象。即使是建构知识必须使用的工具——因果关系原则——也是由于我们“感受”到思维或想象中的联系而获得的。另一方面,休谟又显现了极端经验论立场的局限性。因为,极端的经验主义方法认为,只有能够以直观表象形式向人呈现自身存在的事物才能进入人的认知活动过程之中,人才能获得关于它的知识。这样以来,“事物的本质”、“事物间的本质联系”、“事物运动的规律”这些作为事物存在的根据、然而又不可能以直观表象形式向人呈现自身的存在,就不能成为人们认知的对象。但是,科学的宗旨是为了给人提供关于事物的本质、规律的知识,帮助人们认识自然,驾驭自然。这样,极端经验论的结论同自然科学的宗旨产生了巨大的冲突:经验论论证的最终结论是科学的宗旨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冲突表明,如果要坚持近代启蒙运动的旗帜——科学与民主,那么继续坚持彻底的经验论立场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而这明显已被历史证实是错误的。

但是,休谟怀疑论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积极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休谟的怀疑论所探讨的问题不是人们相信什么或者必须相信什么,而是人们对这些信念有什么证据,以及这些证据是否充分。它通过把传统理论提到理性的法庭加以质疑、审查和批判,暴露其中的有限性、相对性、可错性和不确定性,找到扬弃它们的具体途径,发现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并且,怀疑论作为独断论的对立面,是哲学发展链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哲学基础的构成者。没有怀疑论,就很难有系统、完整的西方哲学。而在西方近代哲学中,休谟的怀疑论就是最重要的一个否定环节,它是连接英国经验论与康德的批判哲学的重要桥梁、必经环节。

此外,休谟的怀疑论探究了人类认识的起源问题,考察了人类知识的确定性,引导人们对自身已知的知识的可靠性进行思考;他的温和怀疑论促进了人们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他提出的“归纳法问题”打破了理论权威,让我们的理论研究不断向前去追求真理;他已不可知论和怀疑论为思想武器,对宗教进行了批判,揭露了宗教理论基础的虚妄性;他道德观中的动机论观点,对康德的伦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休谟的哲学是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休谟和康德一样,在哲学的发展上起过很重要的作用。休谟的怀疑论为19世纪英国非宗教的哲学思想提供了理论。休谟的不可知论观点为实证主义者、马赫主义者和新实证主义者所继承,对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下载人类理解研究 休谟(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类理解研究 休谟(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类理解论》书评,英文版

    Comment On "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Author Introduction John Rock ( 1632.8.29 ~ 1704.10.28 ), British philosopher, founder of empiricism, and is t......

    《人类理解论》书评,中文版[推荐阅读]

    《人类理解论》简评 作者简介 约翰·洛克(1632.8.29~1704.10.28),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在哲学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代表......

    关于《碘与人类健康》的研究

    关于《碘与人类健康》的研究 一、 研究背景 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须原料,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关系极为密切。是人们发挥理解力、创造力和运用逻辑思维的保护......

    怎样理解“教学即研究”

    怎样理解“教学即研究”? 就是把“教学”当作“研究”。微型课题研究,就是教师研究自己的事情,为自己而研究,把研究融入教学实践中,使教学和研究相互依存,相得益彰,而不是截然分开......

    如何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类意识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作业 题目 如何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类意识的关系 学 号 姓 名 分 数 专业班级 如何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类意识的关系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的......

    大学精神:服务社会理解人类接近真理

    大学精神:服务社会 理解人类 接近真理_:转载环太平洋校长峰会召开之际,记者走近28位世界名校当家人,阐述他们眼里的大学精神:服务社会 理解人类 接近真理本报“走进世界名校”系......

    休谟怀疑论思想述评-西方哲学史作业

    休 谟怀 疑 姓 名:院 系:专 业:学 号:论 思 想 述评 休 谟 怀 疑 论 思 想 述 评 摘要:怀疑论问题在认识论中一直是一个核心问题,至今仍是哲学领域极具争议性的一个问题。近代休......

    休谟《人性论》读书摘抄及感想(优秀范文5篇)

    休谟《人性论》读书摘抄及感想 通常讲大道理的书都不是那么有趣的,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才能懂得,而且其中的道理就算不懂也不会影响到吃饭睡觉,但一旦明白后它就是我们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