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11企业文化 网上作业(第三次)
第三次 作业
单选题
1、政治环境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府制定有关的(C.法规与政策)。
2、严细精神突出者当首推建于1932年的(D.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
3、下面哪一种不是企业环境的特性?(D.简单性)
4、德国的企业文化明显带有(C.理想)色彩。
5、下面哪种文化不是欧洲国家的文化特征?(B.亲和一致的精神)
6、突出个人能力和强调理性主义,是哪个国家的企业文化之特征?(A.美国)
7、公司的奠基者和创始人通常被称为(A.共生英雄)。
8、不为各种荣誉所动心,不为各种仕途所吸引,只求办实业。这是企业家应具备的哪种基本素质和能力?(A.基本职业追求)
9、下面哪种作用不是企业楷模所表现的作用?(C.主体作用)
10、“工作效率高,有进取心”反映了企业家哪方面的职业素质和能力?(B.特征方面)
多选题
1、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下(A.人本思想、B.和谐思想、C.求实精神、D.爱国主义精神、E.吃苦耐劳勤奋自强的性格)方面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2、企业环境具有(A.稳定性、B.有序性、C.复杂性、D.不确定性)的特征。
3、以下(A.经营观、B.人才观、C.广告观、D.名牌观)是从西方市场经济道德意识为代表的商人的现代管理意识。
4、企业的环境一般分为(A.简单静态、B.复杂静态、C.简单动态、D.复杂动态)的类型。
5、但我们培养和认定企业价值观时,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需要坚持以下原则(A.以人为本的管理价值观、B.以强国富民为本的共同价值理想、C.以事业为本的人生价值取向、D.以诚信为本的道德价值取向、E.以绩效能力为本的主体价值取向)。
6、欧洲国家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有(A.强调理性主义和创新、竞争精神、B.重视员工的参与管理)。
7、美国文化的特征有(A.个人主义、B.冒险、开拓和创新精神、C.自由、平等精神、D.实用主义、E.物质主义)。
8、日本文化的特征有(A.民族昌盛愿望、B.学习精神、C.忠诚精神、D.家族意识和团队精神、E.和谐一致精神)。
9、企业楷模的作用有(A.榜样作用、B.聚合作用、C.舆论导向作用、D.调和作用)。
10、企业家的基本职业能力包括(A.预见能力、B.决断开拓能力、C.组织指挥能力、D.商业交往能力、E.反省能力)。判断题
1、企业文化深刻反映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本质的联系。(√)
2、老字号企业同仁堂的古训是“炮制虽繁,必不可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3、市场观念是企业家一般的观念,它是企业文化的灵魂。(×)
4、建立在机器工业基础上的中国近代工业,就其形式和发展的历史来讲,是稍微晚于西方国家的。(×)
5、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影响企业文化的发展水平。
6、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但又不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称为“和魂洋材。”(√)
7、推崇个人能力主义是美国企业文化最重要的特征。(√)
8、西方文化是指源于古希腊罗马,以希腊基督教精神为核心的文化。
9、企业家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企业文化风格的形成有间接作用。(×)
10、企业文化建设取得辉煌成绩的过程,就是企业广大员工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成长的过程,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的主人。(√)
第二篇:企业文化 第三次网上记分作业
企业文化 第三次网上记分作业
一、单选题
1、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是()。
A.提高质量 B.效益优先 C.和谐管理 D.科学发展观
2、杰克﹒韦尔奇在通用上任后,以()的学习过程在GE掀起了一场文化革命。
A.渐进学习模式 B.案例教学模式 C.角色扮演模式 D.克顿维尔式
3、格力空调在巴西投资,充分尊重巴西企业文化,培养了一支忠于企业的优势队伍。对于组织内文化的差异采取的解决的模式是(A.凌越 B.妥协 C.融合 D.消除
4、“海尔是海”的价值观体现了现代新型企业价值观的()特点。
A.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特色 B.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
C.开拓创新
D.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
5、在企业兼并重组中的文化整合,由集团总部“空降”的干部不宜太多,管理人员尽量本土化,该做法遵循的是文化整合的()。
A.尊重差异原则 B.有效沟通原则 C.兼容并蓄原则 D.因地制宜原则
6、IBM公司的第一条管理原则是()。
A.尊重人 B.冒险精神 C.创新精神 D.不惜一切为顾客服务
7、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人员,习惯于在法律环境比较完善的环境中开展经营,以法律条文为行动依据。而东方的企业管理,则习惯于按照上级的指令、文件来决策和行事。这是()方面的文化冲突。
A.显性文化 B.价值观 C.制度文化 D.人力资源
8、兰德公司跟踪调查20年500家长寿大公司,认为长寿公司的特点是()。
A.追求利润目标 B.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
C.长期奋斗 D.质量领先
9、美国人说话往往直接切入主题,而中国人则喜欢先寒暄两句。这是()方面的文化冲突。A.显性文化 B.价值观 C.制度文化 D.人力资源
10、()的组织内文化差异与冲突的解决方式,可以在短期内形成统一的组织文化,不利于博采众长,因其他文化遭到压抑,而极易使员工产生反感。
A.凌越 B.妥协 C.融合 D.消除
11、为了本企业的利益,会不惜一切手段的做法是()。
A.不道德经营模式 B.道德经营模式 C.非道德经营模式 D.反应型经营模式
12、整合企业价值观,形成共同价值观为基础的企业理念体系,是企业文化结构的()层次。
A.理念层次 B.社会层次 C.制度行为层次 D.符号层次
13、奥利拉进入诺基亚后,提出()的核心理念,使得亏损的诺基亚起死回生。A.创新是前进的动力 B.科技以人为本 C.人是力量的源泉 D.不惜一切为顾客服务
14、硬性管理的制度文化是()的企业文化的特色。
A.美国 B.日本 C.法国 D.德国
15、提出把创新精神放在第一位的公司是()。
A.3M B.波音 C.福特 D.强生
16、美国企业文化专家斯坦雷﹒M.戴维斯在()著作中提出:“不论是企业的缔造者本人最先提出主导信念,还是现任总经理被授权重新解释主导信念或者提出新的信念,企业领导者总是文化的活水源头。”
A.《企业文化的评估与管理》
B.《企业文化》 C.《企业不败》 D.《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
17、对()的统一是跨文化管理中最容易的部分。A.理念层次 B.社会层次 C.制度行为层次 D.符号层次
18、西安杨森、海尔及联想旗下的IBM在跨文化管理中采取的是()的管理类型。
A.移植 B.嫁接 C.合金 D.并存
19、《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指出:在结构、战略、体制、人员、作风、技巧、共有价值观7个S中,(A.结构 B.战略 C.人员 D.共有价值观
20、追求时尚与创新是()的企业文化特征。
A.韩国 B.中国 C.法国 D.美国
二、多选题
1、德国企业文化的特色表现在()方面。)因素处于中心地位。A.硬性管理的制度文化
B.终身雇佣制 C.民主管理的参与文化 D.基于责任的质量文化 E.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
2、文化融合的基本前提是()。
A.确认前提 B.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
C.相互理解
D.坚持先进文化的强势地位
E.相互尊重
3、从企业文化的结构来看,实施跨文化管理需要从()层次入手。
A.理念层次 B.社会层次 C.制度行为层次 D.符号层次 E.群体层次
4、领导者素质的不断完善可以促进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孙子兵法提出“军人五德”,值得企业领导借鉴。五德分别指(A.智 B.信 C.仁)。D.勇 E.严
5、企业伦理要求企业按照三个基本准则行事,即()。
A.关心消费者 B.关心环境 C.关心员工 D.关心股东 E.关心社会
6、美国最杰出企业的价值观主要有()特点。
A.成功的企业一般有崇高的目标 B.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工作
C.忠诚 D.追求卓越 E.建立亲密文化
7、美国企业文化的特色是()。
A.建立共同价值观 B.个人能力主义 C.软硬结合 D.务实精神 E.家族主义
8、德国企业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体现在()。A.普遍尊重员工 B.注重务实能力 C.劳资关系融洽 D.基于责任的质量文化 E.重视企业兼并重组过程的文化整合
9、在跨文化企业中,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
A.显性文化冲突 B.价值观冲突 C.制度文化冲突 D.经营思想与经营方式冲突 E.人力资源方面的冲突
10、海尔文化的缔造者,张瑞敏借鉴了老子《道德经》中的两点思想来构建海尔的企业文化。这两点思想是(A.无胜于有 B.柔胜于刚 C.天人合一 D.无为而治 E.道法自然
11、对待外来文化方面,应遵循()原则。
A.总体原则 B.利弊原则 C.取舍原则)。D.创新原则 E.舍弃原则
12、日本企业经营模式的“三大支柱”是()。
A.人才开发 B.终身雇佣制 C.年功序列制 D.企业工会 E.建立亲密文化
13、跨文化管理的任务可以分解成()工作。
A.识别文化差异 B.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 C.控制和利用文化差异 D.防范和化解文化冲突 E.文化整合,文化融合
14、跨国经营的过程中,中国企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有(A.国外环境的陌生 B.跨国沟通的困难 C.利益冲突 D.文化冲突 E.管理冲突
15、企业跨文化整合的原则是()。)。A.正确认识文化差异 B.尊重驻在国文化 C.求同存异 D.管理人员本土化 E.加强冲突管理
三、判断题
1、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结构性思维。
√ ×
2、跨文化管理行为常常发生在企业到本土之外进行的企业合资、合作和兼并等行为中。
√ ×
3、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多为评比性文化。
√ ×
4、正式规范是指在企业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和风俗等差异,由此导致的文化冲突可以通过长期的文化交流融合来妥善处理。
√ ×
5、在信念体系中,西方人对人性的假设是性本恶,而东方人则是性本善。
√ ×
6、定格意味着审视与反思现有企业文化的符号与意义,挖掘出深层的基本假定,并与企业目前的内外环境加以比较,对不适应发展的内容予以确认并剔除。
√ ×
7、企业家的影响力,主要是对制度层面的影响。
√ ×
8、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移入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直线式推进过程。
√ ×
9、企业文化本质上属于经济文化范畴,而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治文化范畴
√ ×
10、“西方追求卓越,东方追求和谐”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显著差异。
√ ×
11、家族主义是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
√ ×
12、美国企业的运行机制基本上建立在理性基础上,严格的组织体系、完善的管理制度、认真的管理态度造就了厚重实力和生产的高效率。
√ ×
13、“和魂”实际上是以道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产物,是“汉魂”的东洋化。
√ ×
14、虽然文化差异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西方国家的不同文化间没有文化差异。
√ ×
15、唯一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是存在的。
√ ×
3、韦尔奇在通用电气公司发起的“三环战略”和削减工作量运动,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特色。
A.建立共同价值观 B.个人能力主义 C.软硬结合 D.务实精神
4、()跨文化管理的类型最适合强强联手或弱弱联合。
A.移植 B.嫁接 C.合金 D.并存
9、瑞典宜家经营哲学中最重要的组合部分是由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确立的,他在创始之初,提出了()的思想。
A.团结一致 B.艰苦朴素 C.大众家居 D.提高效率
12、两种文化有机结合,选择各自精华的部分紧密融合,最有效地将双方优秀基因融合起来,成为新的文化。这种跨文化管理的类型是()。
A.移植 B.嫁接 C.合金 D.并存
13、跨文化整合的第一步是()。
A.解冻 B.变革 C.再冻结 D.清除
14、()模式是指企业组织的不同文化群体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矛盾时,在管理各项职能中加入对应的文化整合措施,有效地解决这种矛盾,从而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过程。
A.制度管理 B.跨文化管理 C.家族管理 D.系统管理 15、2003年春,联想公司对沿用多年的标识“LEGEND”进行了调整,改为“LENOVO”,以强调创新的内涵。这一变革属于()。
A.企业价值观的变革 B.企业制度和风俗的变革 C.企业标识等符号层的变化
D.企业的战略变革
18、开始主动把道德作为考虑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有关道德的考虑欠缺秩序和长远规划,这类组织处于(A.非道德组织 B.法制型组织 C.反应型组织 D.初级道德型组织
20、建设强有力的企业文化,首要因素是()。
A.社会文化 B.企业的经济实力
C.企业家 D.员工关系
1、沃尔玛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
A.为顾客提供等价商品
B.逆流而上 C.与雇员成为伙伴)的道德发展阶段。D.满腔热情工作 E.产品安全与质量
4、跨文化管理的类型包括()。
A.移植 B.嫁接 C.合金 D.并存 E.建立
5、跨国公司面临的文化冲突具有()特征。
A.非线性 B.直接性 C.间接性 D.内在性 E.交融性
6、()国家的企业很好地吸收和运用了儒家思想。
A.日本 B.美国 C.新加坡 D.法国 E.印度
10、企业文化变革的原则有()。A.审慎原则 B.持续原则 C.系统原则 D.创新原则 E.辩证原则
15、能够引发企业变革的因素有()。
A.企业经营危机 B.企业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 C.群体文化与个体文化的冲突 D.领导者主动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E.高层管理者的更迭
9、福特公司把()放在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位。
A.利润 B.诚实和正直 C.人是力量的源泉 D.产品质量
11、松下电器公司自创办以来一直把教育作为经营理念的核心,提出了“造物之前先造人”的思想。体现了日本文化的(A.和魂洋才 B.家族主义 C.以人为中心的思想
D.务实精神)特色。
13、有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经营行为模式是()。
A.不道德经营模式 B.道德经营模式 C.非道德经营模式 D.反应型经营模式
1、企业伦理的发展阶段包括()。
A.非道德组织 B.法制型组织 C.反应型组织 D.初级道德型组织 E.道德型组织
2、法国企业文化的特色是()。
A.远大目标 B.浪漫人情味 C.追求时尚与创新 D.基于责任的质量文化 E.重视企业兼并重组过程的文化整合
14、通过“海尔兼并黄山电视”案例的总结,在兼并重组中的文化整合,需要做到(A.正确认识文化差异 B.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 C.高度重视人的工作)。D.坚持先进文化的强势地位
E.恰当处理文化冲突
1、涵化是按照企业发展的要求,创立新的企业文化内容,确定新的企业文化的符号和意义。
√ ×
4、领导者的示范作用,将会给一家企业的文化带来巨大灾难。
√ ×
5、文化融合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 ×
9、美国一些百年老公司之所以能够长寿,是因为这些公司上百年来,不断紧跟潮流,改变企业的价值观。
√ ×
10、非道德经营模式就是不道德经营模式。
√ ×
12、企业主要领导的价值观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基调。
√ ×
14、孔子有一句名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讲的是领导需要有才干。
√ ×
15、中国文化是“剑”,西方文化是“云”。
√ ×
11、家族主义是()的企业文化的特色。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法国
19、()是企业文化变革的核心步骤。
A.破除 B.涵化 C.定格 D.再破除
5、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承担的角色有()。
A.倡导者 B.实践者 C.缔造者 D.示范者 E.推动者
1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优良文化与不良文化的冲突表现在(A.个人本位与集体主义 B.等价交换与奉献精神 C.感情投资与感情激励 D.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E.科学管理与柔性管理
11、德国企业的文化特征是追求自信、个性、多样化和勇于冒险。√ ×)等方面。
第三篇:2013社会保障学网上第三次作业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20小题,共20分)(总分20.00)
1.1601年(A)伊丽莎白时期颁布了世界第一部关于社会救助的立法——济贫法。(1.00分)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意大利
2.我国第一部专门的工伤保险行政法规《工伤保险条例》于(A)起实施。(1.00分)
A.2003年4月27日
B.1951年2月10日
C.2004年1月1日
D.2004年4月1日
3.社会福利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C)。(1.00分)
A.现金给付
B.食品卷
C.实物给付
D.社会服务 4.根据国际劳工公约103号《生育保护公约》规定:产假津贴的最低标准为本人工资的(C)。(1.00分)
A.50%
B.80% C.67% D.100% 5.(D)是中国社会救助发展的“黄金时期”,救助机构大量出现。(1.00分)
A.宋代
B.明代
C.唐代
D.汉代
6.通常被称为“最后的安全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D)。(1.00分)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优抚 D.社会救助
7.中国早期社会救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C)。(1.00分)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明清时期
8.工伤保险最主要的基金来源是(B)。(1.00分)
A.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
B.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C.劳动者本人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D.工伤保险基金的运营收入
9.“社会福利”一词,最早见于(B)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所签订的《大西洋宪章》。(1.00分)
A.1942年
B.1941年
C.1935年 D.1889年
10.我国现行工伤保险的主要法律依据是(A)。(1.00分)
A.、《工伤保险条例》
B.、《工伤事故问题解答》
C.、《劳动保险条例》
D.、《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珐》
11.2000年国际劳工大会第88届年会将最低产假标准从1952年的12周增加到了(D)。(1.00分)
A.15周
B.40周
C.20周
D.14周12.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实施范围最广的社会保障制度是(C)。(1.00分)
A.医疗保险
B.失业保险
C.工伤保险 D.养老保险
13.工伤保险区别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的显著特点是(A)。(1.00分)
A.无过失补偿原则
B.救治、补偿、预防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C.劳动者个人不缴费原则
D.待遇优厚原则
14.我国生育保险工资替代率为(D),高于国际标准(67%)。(1.00分)
A.80%
B.90% C.70% D.100% 15.住房金融政策中,采用公私机构互为补充的购建房贷款模式的代表是(C)。(1.00分)
A.德国
B.新加坡
C.日本 D.美国
16.计划经济时代,在我国形成了以(A)为核心的国家负责、城乡分割、板块结构式的传统福利 制度。(1.00分)
A.职工福利
B.老年人福利
C.福利事务
D.价格补贴
17.我国工伤保险费的征缴主体由(C)规定,可以是税务机关,也可以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1.00分)
A.市级政府
B.县级政府
C.省级政府
D.国务院
18.(C)是目前较为普遍地用于分析特定国家或地区民众生活水平和贫困程度的指标之一。(1.00分)
A.市场菜篮子法
B.马丁法 C.恩格尔系数法
D.收人比例法
19.1884年,(B)颁布了《劳工伤害保险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工伤保险法。(1.00分)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20.最早提出“绝对贫困”概念的是英国社会学家(B)。(1.00分)
A.阿尔柯克
B.凯恩斯
C.贝弗里奇
D.布恩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5小题,共30分)(总分30.00)
1.中国现行社会救助制度的专项社会救助有(ABC)。(2.00分)
A.医疗救助
B.教育救助 C.住房救助
D.养老救助
2.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分为(ABD)。(2.00分)
A.应当认定为工伤
B.视同工伤
C.轻微工伤
D.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3.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ABCD)(2.00分)
A.拒绝治疗的
B.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C.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D.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
4.按照社会福利的作用方式,可以将社会福利分为(AD)。(2.00分)
A.制度型社会福利
B.妇女儿童福利 C.医疗卫生福利
D.残补型社会福利
5.一般认为,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经历了以下(AC)阶段。(2.00分)
A.工伤民事索赔阶段
B.雇员责任保险阶段
C.雇主责任保险阶段
D.工伤社会保险阶段
6.在我国,最低生活保障的家计调查方式主要有(AD)。(2.00分)
A.邻里走访
B.信函索证
C.公安搜查
D.入户调查
7.导致我国工伤预防工作滞后的原因是(ABCD)。(2.00分)
A.企业不愿意为员工安全投资
B.中小企业缺乏安全生产和工伤预防的能力 C.发生工伤事故的善后成本小
D.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缺乏
8.当前,世界各国工伤保险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类型(ABC)。(2.00分)
A.雇主责任制模式
B.普遍保障模式
C.社会保险模式
D.民事索赔模式
9.职工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必要的费用开支,如(ABCD)应当给予全额报销。(2.00分)
A.医药费
B.挂号费
C.治疗费
D.诊疗费
10.我国残疾人福利发展的方向及途径主要包括(ABCD)。(2.00分)
A.落实残疾人的生活保障制度
B.强化残疾人康复服务 C.促进残疾人的就业福利
D.发展残疾儿童教育福利
11.社会救助标准计算方法有(ABCD)。(2.00分)
A.恩格尔系数法
B.市场菜篮子法
C.“1天1美元”
D.马丁法
12.典型的社会救助项目包括(ACD)。(2.00分)
A.中国香港的综合社会保障援助
B.法国的失业补助
C.英国的家庭津贴
D.美国的医疗救助
13.我国义务教育救助的内容主要包括(ACD)。(2.00分)
A.义务教育阶段人民助学金
B.、义务教育阶段特教伙食补助 C.国家助学贷款
D.、“两免一补”
14.从老年人的生活出发,老年人的福利需求包括(ABCD)。(2.00分)
A.情感保障需求
B.经济保障需求
C.健康保障需求
D.生活照料需求
15.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包括(AC)。(2.00分)
A.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B.老年救助
C.专项社会救助制度
D.妇幼救助
判断题(每小题2分,15小题,共30分)(总分30.00)
1.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确实从原有的福利教育制度阶段进入到了一个混合型 多元教育体系阶段。(√)
错误
正确
2.在我国,廉租房管理包括申请、审核、公示、轮候、配租等环节。(√)错误
3.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即使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发生的,也不得 正确
按工伤对待。(√)
错误
正确
4.我国采取列举法对工伤认定的三种情形作了具体的规定。(√)
错误
正确
5.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应视同工伤。(√)
错误
正确
6.以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平均水平的一定比例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线,这种方法叫马丁法。(×)
错误
正确
7.由于职业伤亡事故和职业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了相当于整个非洲国家、阿拉伯国家和南亚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
错误
正确
8.在我国职工未就业配偶享受生育保险。(√)
错误 正确
9.《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是我国第一个试图与经济转型相适应的生育保险 法规。(√)
错误
正确
10.在我国原则上应采取三种以上办法测算后,结合市场物价指数、城镇居民最基本 生活所必需消费支出等因素综合确定最低生活保障。(√)
错误
正确
11.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针对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由政府 为其提供物质和服务帮助,从而帮助他们摆脱生存危机的一种生活保障制度。(√)
错误
正确
12.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津贴、实物供给和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 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制度安排。(√)
错误
13.从社会救助的发展过程看,现代社会救助经历了“兴起一取代一重视”的过程。(√)
错误
14.社会福利的目标是促使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错误 正确
正确 正确
15.“1天1美元”标准是一条非常典型的相对贫困线,主要用于各国的贫困比较。(×)
错误
正确
简答题(每小题10分,2小题,共20分)(总分20.00)1.生育保险制度有哪几部分组成?(10.00分)
答:⑴覆盖范围; ⑵资金来源; ⑶待遇水平;
⑷支付条件; ⑸基金管理。
2.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管理包括哪些内容?(10.00分)答:①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管理 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 ③最低生活保障的工作程序 ④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体制
第四篇:政府经济学第三次网上作业.
案例一国务院决定第3批取消和调整495项行政审批项目
自2001年10月国务院对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以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始终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地向前推进。新一届国务院高度重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强调要以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继2002年10月和2003年月国务院分两批取消和调整1300项行政审批项目后,国务院近日作出决定,第三批再予取消和调整495项行政审批项目。至此,国务院决定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已达到国务院部门审批项目总数的近一半。这次取消和调整的审批项目涉及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事务。予以取消的项目有409项,这些项目属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解决,以及重复交叉审批或审批对象和条件已经发生变化的事项。予以调整的审批项目有项,分改变管理方式和下放管理层级两种方式处理。
【案例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提供公共物品、克服市场失灵,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其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等目标。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有:(1市场处于不完整竞争状态。(2公共物品。(3外部效应。
(4信息的不对称性。(5市场的不完整性。(6收入公平分配。(7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政府并不完整可以解决市场失灵的现象。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1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2市场及主体行为空中的有限性。(3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4政治程序实施中的有限性。
政府经济职能有:(1政府收入分配职能。(2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3政府资源配置职能。
政府取消众多审批项目是源于政府调控能力有限。根据案例纳入行政审批范围的有:纯部门内部事务;部门对自己所属事业单位的人事任免;部门对内设部门的出国审批;行业组织能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管理市场的手短通常应是:法律手段、财政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和一定的行政手段。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与深化改革的趋势:
1、政企分开,各行其道。政企分开,各行其道,要求政府明确划分政府资源配置与非政府资源配置的界限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市场主体,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独立决定生产什么、为谁生产、生产多少、何时生产等生产经营问题。而政府主要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调节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从事宏观经济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在市场经济体条件下,政府财政以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即公共财政。而我国现行事业单位制度、社会团体管理制度及其资金供给,与公共财政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政事不分、政社不分,使政府职能存在明显“越位”现象。
3、国有产权管理职能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分开。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如何处理国有产权管理职能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关系,是一个较为独特的问题。
4、政府职责分工的规范化、法制化。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不仅要划分政府整体资源配置界限,解决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的问题,还需要解决政府内部职责分工、走规范化、法制化道路。
在经济体转轨时期,我国政府面临着繁重的职能转变任务。上述案例表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已迈出实质性步伐。第一,政府逐步退出可由市场机制调节,属于私人
物品范围,应由企业、个人或其他社会组织自行决策的资源配置活动,而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第二,政府主要运用法律、经济等间接手段,配合必要的行政手段,履行其经济社会职能,尽可能减少多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行政干预。因此,国务院决定大幅度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体现了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方向。
第五篇:行政管理学网上补修第三次作业
行政管理学
第三次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D)A.市级预算B.县级预算 C.省级预算D.中央预算
2.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D)给予处分。
A.检察机关 B.行政监察机关 C.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3.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制定和发布的规定、办法、实施细则等规章应于批准之日起(B)日内将其文本、起草说明、备案报告等有关材料一式二十五份报国务院备案。
A.十五B.三十C.四十五D.六十 4.非执政党和非国家机关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称为(A)。A.社会监督 B.事前监督C.事中监督D.法制监督 5.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B)A.网上沟通B.横向沟通C.纵向沟通D.无反馈沟通
6.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A)。
A.准备阶段 B.总结阶段
C.协调阶段D.实施阶段
7.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C)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
A.事中 B.事后C.事先 D.全面 8.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B)。A.协调阶段 B.实施阶段C.准备阶段 D.总结阶段
9.对监督对象未构成犯罪,仅构成违反政纪的案件,由(D)调查处理。A.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B.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C.行政监察机关D.检察机关
10.对涉及国家行政机关以外的中
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C)给予党纪处分。A.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B.行政监察机关C.检察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通常有四种信息被领导者用来衡量和评估实际工作效果,它们是(ABCD)
A.口头汇报 B.集体汇报 C.个人观察 D.书面汇报E.统计报告 2.按照税收的征收办法或税额的确定方法,可分为(BD)。A.印花税 B.定率税C.房产税 D.配赋税E.耕地占用税
3.按沟通的信息流向划分,行政沟通可分为(ABC)
A.上行沟通B.平行沟通 C.下行沟通D.双向沟通E.单向沟通 4.行政控制的控制对象有(ABCDE)。
A.行政工作人员 B.组织绩效C.信息 D.工作E.财务
5.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基本职权包括(ABCD)。A.检查权 B.建议权 C.调查权 D.行政处分权 E.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时的请求协助权
6.社会监督的主体是(ABCDE)A.公民个人B.各民主党派 C.各社会团体D.新闻机构 E.政协 7.行政组织内部的协调可以分为(ABCE)
A.层级结构的协调 B.横向部门之间的协调C.人际关系的协调 D.转变政府职能 E.各种资源的协调 8.根据控制的范围划分,行政控制分为(AD)。
A.微观控制B.分散控制C.集中控制 D.宏观控制 E.分级控制 9.行政组织中的沟通存在的障碍主要有(BCD)。
A.信道障碍B.组织结构障碍
C.心理与语言障碍 D.职位与专业障E.接受障碍 10.政府采购的基本程序一般分为(ABCDE)等阶段。
A.签订采购合同B.选择采购方式
C.确定采购需求D.履行采购合同E.效益评估
三、名词解释(共 3 道试题,共 15 分。)
1.行政执行
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2.舆论监督
是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3.行政决策
是各种各样决策中的一种,是指行政领导者在处理政务时,从公共利益和公平与公正原则出发,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所做出的决定的行政行为。
四、单项选择题(共 3 道试题,共 15 分。)
1.1987年颁布实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地方性法规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备案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于批准之日起的(B)日内报送国务院各十五份。
A.十五B.三十C.四十五D.六十 2.事中监督是指对监督对象在执行法律或实施决策、计划过程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也叫(D)。A.现场监督B.专案调查
C.工作报告D.跟踪监督
3.对涉及非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国家公务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B)给予政纪处分。A.检察机关B.行政监察机关C.党的纪律检查机关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五、论述题(共 2 道试题,共 30 分。)1.试述行政监督的作用。答:行政监督的作用:(1)行政监督能有效地强化和改善公共行政,提高行政效能,促进行政机关廉政建设。(2)行政监督是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进一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有效制度。(3)行政监督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
2.试述行政沟通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行政沟通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1、行政沟通是实现行政决策化、民主化的重要基础。发现行政问题,确定行政目标,优化决策方案,都需要掌握丰富真实的行政信息。行政沟通是获得这些信息的根本途径,而缺少信息交流和沟通则往往会导致决策的失误。
2、行政沟通是行政执行各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在行政执行阶段,只有通过有效的行政信息沟通,才能保证执行工作的统一指挥和统一行动,才能协调好行政组织的内部与外部关系,才能使执行活动保持正确方向,避免和减少偏差。
3、行政沟通是行政检查和监督的重要依据。行政检查和监督是保证行政管理工作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实施检查和监督必须以客观准确的行政信息为依据。因此,只有加强行政沟通,才能实施有效有力的行政检查和监督。
4、行政沟通是所有行政人员参与管理的重要手段。行政管理并非仅是少数领导者的事情,所有行政人员都是公共行政管理的主体。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获得必要的行政信息,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工作,而且更会使他们产生尊重感和满意感,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进行有效的行政沟通。同时,行政沟通还有利于形成行政工作的民主风气,防止官僚主义和独断专行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