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体育特色项目学校创建汇报
xxxx体育特色项目学校创建汇报2014.5
xx学校建立于1992年,在2008年于北关中学、育才中学合并而成。学校占地19900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清净幽雅,人文氛围浓郁,现代设施齐全,操场面积宽敞,学校共有 32个教学班,教职员工156 人,在校学生 1678人。连续六年被教育局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被潍坊市教育局评为教学创新50强学校,是潍坊市素质艺术教育示范校,被安丘市教育局评为学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我们着眼于提高全校学生身体素质,在加强体育教学的同时,始终以传统项目为训练重点,如何使我校篮球良性发展,构建学校有体育特色,教学有体育特点,学生有体育特长是当今我校体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我就在构建学校体育特色之路上的实践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的汇报如下。
一、健全常规管理机制,普及阳光体育运动
首先,我校有完善健全的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多年来,学校一直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一名副校长为副组长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教导处下设体育教研组,由组长牵头开展体育教学教研、项目训练等工作,明确篮球各队教练,保证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其次,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及传统项目的发展规划,将体育工作推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两操一课”的管理,“两操一课”和体育课外一小时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学校文明班级评选,努力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阳光体育宗旨,十多年来我校学生体育测试成绩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再次,为普及体育运动,全面落实教育部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文件精神,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体育课,即三个年级每班每周必须三节体育课,要求体育老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保证体育课质量是我校一直致力研究的主要课题。我们在过去的偏重技能,与近年的课改理念中找到了结合点,重新认识“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础兴趣;培养学有兴趣、学有所长、学有技能的健康学生,体育课质量稳步上升。
二是开展好课外活动一小时。我校近年来根据上级文件精神采取的一项新举措,即每班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在下午最后一节开设课外活动一小时,由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兼任,体育教师深入各年级辅助,主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以弥补学生户外体育活动时间的不足。为落实好这节课,我们还于去年10月份举行了一次“示范课”公开观摩活动,让全体老师参加。当老师们看到年过五十岁的老教师老师组织学生在操场跳绳时,不由自主纷纷加入到活动的行列,与学生一起跳绳。
三是通过体育活动推动群体性活动的开展。一年一度的春季田径运动会是我校的常规活动,每次运动会前各班都积极准备,开幕式上异彩纷呈,各种体育道具纷纷亮相,运动场上,各班运动员个个生龙活虎,顽强拼搏,对体育运动的普及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学生参与面达100%。
最后是认真抓好体育常规教学工作,确保优质的教学质量是我佼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注重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十多年我校没有出现过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要求体育教师(尤其是负责传统项目的教师)必须制定好学期的工作计划,设计出每周、每节课授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及达到的教学目标、使用的教学手段、器材等,使教学工作能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阶段的重点而有所侧重。并在每次上
课之前认真检查场地设施、器材,排除安全隐患,这样大大降低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培养运动竞技新苗
在面向全体,全面做好学生体育锻炼工作的同时,近十年来,学校一直将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建设和训练做为校体育工作的重点,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强势项目。为搞好传项训练工作,学校努力做到“四落实”:即落实人员(教练),落实经费、落实训练场地、落实训练时间。
人员是保证。新学年初在教学工作安排时,我们优先考虑传项教练员。凡是传项教练员,在任课课时上给予一定考虑,减少任课节数,在教师量化上给予加分。
经费是动力。为开展传统项目训练,学校为训练教师发训练补助、每两年购买教练服、运动员服。据统计,学校每年所用项目基本经费、教练员补助、器材设施购买、外出竞赛等费用达一万元以上。
条件是基础。为完善体育设施,保证体育教学及传项训练的需要,近年来,学校投资十几万元改造操场、运动场,购买体育器材。建立了标准的篮球场,改变了以往开展体育活动灰尘大,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问题,并购进了标准的篮球架、排球网等设备。另外,还购买了四万余元的体育健身器材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设备。为解决体育常规教学器材不足的问题,学校尽力挤出资金分批添置常用器材,新购买的7副乒乓球台即将到位。
训练是生命。学校每学期将体育传统项目工作纳入工作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由学校和体育组共同制订训练计划,保证训练时间。学校田径队坚持早晚训练,几年如一日,赢得了师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成功参加全市盛会,体育比赛硕果累累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学校近年在各级体育竞技比赛中硕果累累。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男女篮球队在2012年在教育局举办的篮球赛中取得双双第一的好成绩,在去年的中学生篮球比赛中我校也是双双第一。我校在镇运动会上,一直是独占鳌头。所有参加市级的比赛,组队都是以我校为主。每年我校为体校至少输送十名优秀学生。为此,学校决定在注重全面发展的同时,进一步突出体育这一特色,使体育特色学校工作扎实有序的开展。
总之,我校的体育工作在各级领导关心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自认为离上级体育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坚信:篮球传统项目一定能在xxxx这所经典老校的沃土上,不断发扬光大,硕果累累!
第二篇:学校特色创建汇报材料
学校特色创建汇报材料
各位导,同仁:
大家上午好!听听各位同仁的汇报,我感到大家都比我们做的工作多,成绩也比我们显著,收到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我觉得没有什么成绩汇报,只有抱着学习的态度,向大家多征求宝贵意见的态度,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我们的一些探索和做法,说的不当的地方,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我们以“规范管理、智慧教育、特色办学”的思想统领教育的各项工作,我们的理念是“发展必须创新,创新形成特色,特色彰显内涵”。用理念激发学习,用学习丰富智慧,用智慧点燃创新,用创新形成特色,用特色推动发展。
我们围绕“智慧教育双十行动”,开展了“人人有课题目,校校有项目,全员创特色”的实践研究活动。
我们全校确定了28个研究课题,张校长的合作学习研究,赵校长的学生辍学研究,徐老师的自主管理研究,刘老师的后勤管理研究,赵老师的快乐体育研究。经过现年来的努力,目前在我区初步彰显出了7个方面的特色。
一是以磁涧小学为主的全校的“快乐体育校本研究”在全校铺开。理念是“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我增智、我幸福”,实现校校有项目,人人有器材,快乐体育进课间,进课堂,进家庭。目前我们已结集“快乐体育丛书”三集。一是快乐体育项目36种,二是快乐体育智慧,三是快乐体育的教学、比赛及艺术研究。我们去年6月20日承办了全县快乐体育现场会,今年5月30又成功举办了快乐体育节。
二是以初中为龙头,以导学稿为载体的“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研究”,在全校中小学展开,全校小学实行统一集体备课,共享智慧。理念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课前实施有效的预习,课堂上实施“老师少讲,学生自学,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我展示、我精彩”的教学策略,达到的效果是“自我约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培养出不仅有高分数,还要有高综合素质的新型学生。目前在全县小有名气。很多学校去听课学习,去年6月18日召开全县研讨会,韩局长、游局长去年12月20日到初中调研,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这不仅是教学改革,实际是教育改革,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目前在初中、寒鸦、磁小已基本形成了较完善的“教学管理、备课管理、评价管理、课堂模式、教学反思”等规范体系,初中正在印制“合作学习智慧”一书。
三是以寒鸦为龙头的“自主管理模式”研究在全校展开。理念是“让校长闲下来,不管老师,让老师闲下来,不管学生,我的事情我来管,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我能行、我能成功”,目前初见成效,学生的团队意识、自觉意识、主体意识增强了,寒鸦小学连续两年在演讲赛中都取得了好成绩,一个是去年迎奥运演讲代表县到洛阳演讲获一等奖,一个是今年在县“爱我中华读书活动”演讲中获一等奖。学校形成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局面,特别是学生卫生意识了有很大提高,我们在寒鸦学校举办快乐体育节,实现了零垃圾的目标,从前到后500我名师生没有一个人丢弃一片纸屑、一微乎其微料袋。
我校的“书香校园”开展的有声有色,他们的口号是“争读万卷课外书,品尝百味智慧果,每年平均阅读20本课外书”,做法是,读书,写体会、演讲比赛。增加了阅读量,锻炼了学生的演讲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我校的三品教育。他们的中心词是:让学生认知爱的力量,使感恩、尊重、勤俭等行动成为一种习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他们的做法是做好事,献爱心,做家务劳动,帮助同学、帮助路人、学生家长写爱心体会等。
我们为了展示创新成果,彰显学校特色,推动创建工作的向前发展,于5月23日召开了“学校特色“展示会,展示会上,各学校展示了自己的特色,做了典型发言汇报,起到到相互感染、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作用。我们还通过会议,对今后的特色学校和学校特色创建工作进行展望,提出了新的思路,就是“创建特色,必须创新,创新必须学习”,用读书丰富思想、点燃智慧、转变观念、增加方法、增强素质,怡情养性。我们准备在洛新局成立中心读书会,带动读书活动的开展,目前正在准备之中,已经有了读书章程、读书宣言、读书倡议书,建起了中心读书会博客。我们准备在暑假期间举行启动仪式。
虽然在智慧教育、特色办学方面我们做了有益的探索,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任重道远,只是万里长征开了个头。要形成鲜明的特色,形成特色学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决心在教育局“规范管理、智慧教育、特色办学思想的引领下,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集中大家聪明才智,不断创新,继续前进,把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洛新教育添彩,为新安教育贡献我们一份力量。
第三篇:学校特色创建汇报材料
理念引领
真抓实干
努力打造区域名校 ——新站区教育工作务虚会汇报材料
合肥市三十中学创办于1960年,原属市教育局直管,2010年7月划至新站区管辖。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生约1100人,教职工8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34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本科率83%,具有研究生学历5人。学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合格人才,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合肥市家教名校”、“合肥市特色学校”、“安徽省级绿色学校”,还获得了“新站区学校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两次获新站区教学质量评比一等奖。2012年中考我校更是取得了优异成绩,文化课学生均分超过622分,700分以上为参考人数的18%,普高达线率高达80%,跻身合肥市前20位先进行列,受到新站管委会的嘉奖和社会的广泛好评。根据务虚会要求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回顾与小结
在上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学校领导班子群策群力,结合学校发展现状,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提出“四化”引领,即“管理立校精细化,教研兴校科学化,全面发展常态化,特色创建长期化”,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1、精细管理出成效。本,学校努力细化各项管理制度,严抓制度落实,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努力为全面综合提升教师素质搭建平台,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教工手册》,强化督促管理力度,使各项制度得以落实。为完成各项工作提供了保证。本着精细管理和“从严治教,从严治校,从严治师”的原则,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工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严禁上课接打手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偿家教和私订教辅资料等有损师德的行为发生。
学校继续把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突破口,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学生习惯的养成。一是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三十中学班级量化考核细则》、《文明班级评比细则》,把管理细化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二是配备专门人员加强督查,每天在教学的各个时段巡查。三是加强宣传和引导,通过校会、班会、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展开。四是开展竞赛,榜样激励,每周评出各年级的文明班级、卫生先进班级,挂上流动小红旗,每学期评出三好学生、积极分子、进步奖,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五是家校联手,提高校内教育的“巩固率”,把学生良好习惯从学校引向家庭、社会,充分用好校讯通,有关学生的任何信息都及时通过校讯通反馈给家长,积极开展了各年级的家长会工作,密切了家校之间的联系,与家长、社会联合管理好学生。
2、教研兴校探新路。教学教研两手抓,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是学校内在和本质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首先立足自身,开展校内教研教改,学校通过“师徒结队”活动、教研组与学科组集体备课议课活动、优质课课堂教学评比等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业务提升创造了条件。同时,还根据我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开展了校本培训、集中培训、班主任培训、远程教育培训等活动,邀请学科教学专家教授来校开讲座,切实帮助广大教师提高了业务水平,更新了知识结构。此外,本学校与合肥50中、合肥36中、舒城龙湖中学、阜阳11中以及区内有关小学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组织教师与名校结队交流、外出参观听课,取得良好的效果。
3、全面发展强素质。本,结合学校实际,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四节”活动(即读书节、感恩节、运动节和艺术节),多方位地组织了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道德习惯,提高综合素质的主题活动。如校园征文、书法比赛,主题板报评比,演讲比赛,英语美文朗诵比赛,硬笔书法比赛和艺术展演等,尤其是大型感恩节系列活动的开展在校内外产生了较大反响。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并得到了亲身体验,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养成和良好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与优化。
4、特色创建促发展。我校早在2009年就开展了特色创建工作,提出“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创建主题。通过全校师生两年多的共同努力,2011年12月通过了市特色创建专家评估组的检查、验收,专家组对我校特色创建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我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创建活动,不断推进学校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与打算
下一阶段,我校将坚持以“四化”理念为引领,对内苦练内功,狠抓教学质量,对外广泛交流,塑造良好形象,在上级领导大力支持下,努力打造区域品牌学校。主要目标:
1、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2013年中考达到全市18位次;
2、创建合肥市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校;
3、争创省级家教名校和特色学校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我校是一所办学50多年的老校,由于历史原因,学校底子差、基础薄弱,尽管上级历届领导关心并给予支持,学校也得到一定发展,但仍然存在诸多困难,目前对我校最大的困扰就是学校搬迁问题。2010年7月下划至新站区,因为区教育布局调整,拟将我校搬迁,然而一方面新校迟迟未建,另一方面又因将要搬迁而不能补充和更新必要教学设备,我校正常教学受到较大影响。有些学科如计算机课几个学生合用一台电脑,几乎无法正常开课。因为电路、水路老化破损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和浪费。而且,搬与不搬、何时搬迁对教师情绪也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我校强烈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和领导尽快落实新校建设事宜,同时,新校未交付使用前,望予以补充、更新必要的教学设施。
合肥三十中学 2012年12月12日
第四篇:学校特色创建汇报材料
理念引领真抓实干努力打造区域名校
——新站区教育工作务虚会汇报材料
合肥市三十中学创办于1960年,原属市教育局直管,2010年7月划至新站区管辖。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生约1100人,教职工8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34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本科率83%,具有研究生学历5人。学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合格人才,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合肥市家教名校”、“合肥市特色学校”、“安徽省级绿色学校”,还获得了“新站区学校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两次获新站区教学质量评比一等奖。2012年中考我校更是取得了优异成绩,文化课学生均分超过622分,700分以上为参考人数的18%,普高达线率高达80%,跻身合肥市前20位先进行列,受到新站管委会的嘉奖和社会的广泛好评。根据务虚会要求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回顾与小结
在上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学校领导班子群策群力,结合学校发展现状,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提出“四化”引领,即“管理立校精细化,教研兴校科学化,全面发展常态化,特色创建长期化”,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1、精细管理出成效。本,学校努力细化各项管理制度,严抓制度落实,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努力为全面综合提升教师素质搭建平台,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教工手册》,强化督促管理力度,使
各项制度得以落实。为完成各项工作提供了保证。本着精细管理和“从严治教,从严治校,从严治师”的原则,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工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严禁上课接打手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偿家教和私订教辅资料等有损师德的行为发生。
学校继续把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突破口,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学生习惯的养成。一是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三十中学班级量化考核细则》、《文明班级评比细则》,把管理细化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二是配备专门人员加强督查,每天在教学的各个时段巡查。三是加强宣传和引导,通过校会、班会、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展开。四是开展竞赛,榜样激励,每周评出各年级的文明班级、卫生先进班级,挂上流动小红旗,每学期评出三好学生、积极分子、进步奖,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五是家校联手,提高校内教育的“巩固率”,把学生良好习惯从学校引向家庭、社会,充分用好校讯通,有关学生的任何信息都及时通过校讯通反馈给家长,积极开展了各年级的家长会工作,密切了家校之间的联系,与家长、社会联合管理好学生。
2、教研兴校探新路。教学教研两手抓,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是学校内在和本质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首先立足自身,开展校内教研教改,学校通过“师徒结队”活动、教研组与学科组集体备课议课活动、优质课课堂教学评比等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业务提升创造了条件。同时,还根据我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开展了校本培训、集中培训、班主任培训、远程教育培训等活动,邀请学科教学专
家教授来校开讲座,切实帮助广大教师提高了业务水平,更新了知识结构。此外,本学校与合肥50中、合肥36中、舒城龙湖中学、阜阳11中以及区内有关小学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组织教师与名校结队交流、外出参观听课,取得良好的效果。
3、全面发展强素质。本,结合学校实际,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四节”活动(即读书节、感恩节、运动节和艺术节),多方位地组织了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道德习惯,提高综合素质的主题活动。如校园征文、书法比赛,主题板报评比,演讲比赛,英语美文朗诵比赛,硬笔书法比赛和艺术展演等,尤其是大型感恩节系列活动的开展在校内外产生了较大反响。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并得到了亲身体验,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养成和良好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与优化。
4、特色创建促发展。我校早在2009年就开展了特色创建工作,提出“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创建主题。通过全校师生两年多的共同努力,2011年12月通过了市特色创建专家评估组的检查、验收,专家组对我校特色创建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我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创建活动,不断推进学校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与打算
下一阶段,我校将坚持以“四化”理念为引领,对内苦练内功,狠抓教学质量,对外广泛交流,塑造良好形象,在上级领导大力支持下,努力打造区域品牌学校。主要目标:
1、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2013年中考达到全市18位次;
2、创建合肥市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校;
3、争创省级家教名校和特色学校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我校是一所办学50多年的老校,由于历史原因,学校底子差、基础薄弱,尽管上级历届领导关心并给予支持,学校也得到一定发展,但仍然存在诸多困难,目前对我校最大的困扰就是学校搬迁问题。2010年7月下划至新站区,因为区教育布局调整,拟将我校搬迁,然而一方面新校迟迟未建,另一方面又因将要搬迁而不能补充和更新必要教学设备,我校正常教学受到较大影响。有些学科如计算机课几个学生合用一台电脑,几乎无法正常开课。因为电路、水路老化破损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和浪费。而且,搬与不搬、何时搬迁对教师情绪也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我校强烈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和领导尽快落实新校建设事宜,同时,新校未交付使用前,望予以补充、更新必要的教学设施。
合肥三十中学
2012年12月12日
第五篇:体育特色项目学校简介
体育、艺术2+1自查报告
十字街镇中心小学现有学生515人,教职员工28人,从2012年3月实施体育艺术2+1之日起。我们就按《东港市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管理办法》构建十字街中心小学体育特色项目学校。
我们首先成立了体育艺术2+1项目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体音美教师与会计、出纳员任成员。组成特色项目领导小组,根据我校实际和学情制定实施方案。并向社会散发了致家长一封信。让社会和家长了解实施体育艺术2+1的目的和意义,让社会了解学校。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形成学校、社会、家长三方齐心协力重视、支持体育特色项目工作。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定期召开教师、家长、学生会议。让教师、家长了解学生成长情况,体育、艺术特色项目达到什么水平。活动项目上墙,每周按体育、艺术活动时间让学生参加特色项目练习。学校大课间,是学生特色项目练习的舞台。体育课、艺术课成为学生特色项目技能提高的摇篮,每节体育课、艺术课我们都为学生设置特色项目课课练时间。教师用这段时间对学生特色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学生利用课课练时间进行展示和互助学习。技能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狠抓学生技能考评这一环节,每学期都对学生特色项目进行考核认定,使学生特色项目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特色项目有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每次活动有教案,并编写了学校体育、艺术特色项目校本教材:秧歌舞、空竹、跳绳、踢毽子、跳高、跳远、铅球、刺绣等。学校每年的4月10日——5月10日期间我们举办一次体育节,体育节时间长达一个月,在体育节这段时间里,我们学校召开了一次校际间的田径趣味运动会,有近校间三两所联手召开的,有校际间班与班对抗召开的,校际间运动会之后,我们镇中心小学又一次举行田径趣味运动会,每年冬季我们都开展三项体育活动,每年12、9期间我们都举行一次长跑比赛,每年元旦前后我们再举行一次跳绳踢毽比赛。每年秋季我们都举行一次全镇大课间比赛,大课间比赛的内容有广播操、军体拳、特色操,我们的特色是按一校一种特色,充分展示学校体育特色和学生精神风貌,如太安小学的小球操、龙潭小学的竹竿舞、安全小学扇子舞、小楼房小学手球操、坎子下小学毽子操、瓦房小学呼拉圈操、中心小学秧歌舞、空竹操彰显学校特色,弘扬校园体育文化。我们通过上述手段和方法有利的推动了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和学校工作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学生体育技能水平的进步和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每年都举办一次镇级体育特色项目暨田径运动员业余锻炼标准进级赛。现在我镇体育特色项目的学生达到国家少年业余锻炼标准三级的运动员808人,二级运动员有168人,一级运动员15人累计达到国家业余锻炼标准991人。在东港市举行的12、9长跑比赛和迎春长跑比赛中连续九年获得第一名。从1998年到2012年,在东港市召开的中心小学田径运动会曾三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三次团体总分第二名。
从我校走出的运动员有的曾获得国家级少年组跳高比赛第四名,有的曾获得国家级少年组身体综合素质测试第七名,有的曾获得辽宁省九运会七项全能第二名,有的曾获得丹东市儿童组跳高比赛第一名,有的多次代表国家出国比赛和交流,现在役的运动员有省田径专业队1人,有省级手球专业队1人,有省级排球专业队1人,考入大中专院校36人,我们这些走出去的体育特色项目运动队员为我们构建体育艺术品牌学校打下坚实基础。
学校每年都举行艺术节活动,组织全镇学生参加,有美术作品的展示,音乐类作品的展演,我们以各学校为单位,节目形式多种多样,艺术节活动展示了学生的风采,发挥了学生的特长。我们学生的作品、表演也多次在东港市获奖。
我们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期盼着有更多更好的体育、艺术特色项目的学生涌现在创建体育艺术品牌学校的过程中。
在我们创建体育艺术品牌学校之机,我们还需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我们也深深感受到创建体育艺术特色学校的路任重而道远,虽然我们在创建的过程中前面有榜样,后面有雄兵,但怎么能指挥好带好这支队伍,把学生培养成人人特长突出,个个技能较高的社会人才,还需我们做出不懈的努力。
十字街镇中心小学
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