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但同时又是不容我们忽视的重点。学习了本次培训课程尤其是记叙文写作教学与评价给了我很多启发。仔细回想平日的作文教学,学生在写作方面主要存在千篇一律、缺乏创新、追求形式、弱化 情感的问题。存在这样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常常听到学生们这样反映;
平日里课业繁重,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抽出时间来上家长给报名的兴趣班,鲜有静下心来观察生活,体味生活并将自己的感悟凝练成语言的过程。没有了语言的训练,素材的积累,加之阅读量有限,常常在写作文时绞尽脑汁,搜索枯肠。因此模仿套用语文教材、作文宝典、报刊杂志中文章的结构和思想内容就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捷径。
也有些同学反映每周的作文课时间有限,老师为了让学生在考场上拿到高分常常是反复强调结构模式、写作技巧,不断的朗读、评讲范文。有时自己“呕心沥血”写就的文章,因为缺乏文采、立意不高而难以得到老师的赏识。为了追求辞藻的华丽,写作时就采用了“为赋新词强说愁”“无病呻吟”式的套话、空话;为了拔高文章的的立意,刻意煽情编造情节。
无论是出于哪种原因而写作的这种无真情实感的文章是无法打动读者心灵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庄子·渔父》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强哭者虽悲不哀,强笑者虽乐不悦。”正所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受到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时,人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才能用文词表达出来。学生只有在生活中有了切身的体会、感受,才能在作文中说真话、诉真情。因此,作文课不能仅仅局限于每周的80分钟,作文的题目也不能仅仅止于中考范围,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感受生活,以表达真情实感。平日里只要有点滴的灵感就应该及时地记录下来,养成勤观察、多感悟、勤练笔的好习惯。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创作的欲望才能萌动,“吾口写吾手,吾手表吾心”有了真情实感的文章,才能深入人心。
第二篇:电功率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点和难点
电功率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考察的热点,金然老师《电功率》一课,重点突,条理性强,以灯泡亮度为主线,层层递进,使学生不知不觉中突破了难点,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几个地方特别精彩,一是教学开始环节,让学生观察两个外表一样的灯泡,一起接入教室的照明电路路,比比哪个亮,同时观察看看哪个电能表的铝盘转得快,很直观地把亮度和消耗电能多少建立了初步联系,特别把灯泡标上甲乙符号,看起来微不足道,小小改进是老师授课很顺畅,学生观察也方便多了。学生明白相同时间,亮度大的灯泡消耗电能大。
二是,紧接着,让学生思考,甲灯通过电流是0.3安,通电时间是10秒,乙灯通过电流是0.2安,时间是100秒,问问谁耗能多,学生得出甲灯耗能W=660焦耳,乙灯耗能W=4400焦耳,单位时间消耗电能各是多少?甲灯单位时间消耗电能为66焦耳/秒,乙灯单位时间消耗电能为44焦耳每秒,再看看哪个灯泡亮,至此,得出电功率水到渠成。
三接着播放了一个情景剧王老师买了一个电磁炉,并认为省电,理由是时间短,而李老师认为电磁炉功率大,费电,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理越辩越白明,孩子知道耗电多少是由通电时间和电功率共同决定的。以上几个环节,使学生觉得物理就是我们身边,物理很有有用也很有趣,体现了物理来自生活,又走向生活。
金然老师的课虽然很精彩,但我注意到他用的教科书是2006人教版的,而我们用的教材是沪粤版的。在学习金然老师的同时,一定要和自己学生的实际相结合,用心揣摩教科书的精神。金然老师的课从知识的传承来说,很严谨,但对我现在教的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了,内容有点多。我在教学中开始让学生把两个灯泡接到电路里,观察电能表的铝盘转动情况,帮助学生初步对亮度和能耗有点直观认识,接着不做过深讨论,直接给出电功率的定义,单位,接着进行学生探究灯泡的电功率跟哪些因素有关,把半节课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探究上,让学生大胆猜想,然后设计实验论证,收集证据讨论等等,最大限度使学生经历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至于把两个灯泡再串联到电路,比比亮度,放在复习课中,这样降低了难度,突出了重点,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篇: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一件事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一件事,本人从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这么多年,越来越感到作文教学对今天的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无从下手。
当今农村,大多数家长整年外出打工。孩子每天面对的大多数是缺乏知识的祖父母和家人分配的一些农活,见识短浅。唯 一能从电视上了解一些知识,但是他们只喜欢看一些动画片,很少有什么课外书读。
特别是当今社会,从上到下,安全放在第一位。因而制约了学校一些活动的开展,间接造成学生知识面的狭窄,因而无论教师怎样从选题到结尾,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学生“难为无米之炊”,收效甚微。因而造成了农村小学生 怕 作 文、厌作 文、感到作 文难写,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无从下笔,就乱写一篇或从《作文选》里抄一篇交来当任务完成算了。
面对如此现实,教师如何来调动农村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这是我困惑的问题。
第四篇: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一件事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一件事,本人从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这么多年,越来越感到作文教学对今天的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无从下手。
当今农村,大多数家长整年外出打工。孩子每天面对的大多数是缺乏知识的祖父母和家人分配的一些农活,见识短浅。唯 一能从电视上了解一些知识,但是他们只喜欢看一些动画片,很少有什么课外书读。
特别是当今社会,从上到下,安全放在第一位。因而制约了学校一些活动的开展,间接造成学生知识面的狭窄,因而无论教师怎样从选题到结尾,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学生“难为无米之炊”,收效甚微。因而造成了农
村
小
学
生 怕 作 文、厌
作 文、感
到
作 文
难
写,觉
得
无
话
可
说、无
内
容
可
写、无
从
下
笔,就
乱
写
一篇或从《作文选》里抄一篇交来当任务完成算了。
面对如此现实,教师如何来调动农村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这是我困惑的问题。
第五篇: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隆回县金石桥镇中心小学
刘海雁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常常令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头疼”。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件事,先要愿做,有兴趣做,才可能积极认真的去做。因此,激发和培养好学生的作文兴趣,是作文教学的关键。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效果谈几点拙见。
关键词:激发 作文兴趣 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有一些学生对作文存在着厌烦、畏难心理,把作文当成一个难题与包袱。“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认为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应该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入手。让他们有发自内心的表达、写作欲望,使他们变 “被动写”为“主动写”,变“害怕写”为“勇于写“、“乐于写”,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效果。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一、引导多读,积累语言、素材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呤。”读和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写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平时应该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如古今中外的名著、古诗词、报刊杂志、现代优秀诗文。在学生中形成一股争读书、爱读书的氛围。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⒈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经常性的阅读指导。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彩的讲读分析,给学生作课外阅读示范,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
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
⒉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一是抄一抄,要求学生阅读时把优美的词句或精彩片断分门别类地摘抄在读书笔记中,日积月累,丰富词汇。二是写一写。每读过一本课外书后,让学生练练笔。如写心得体会,或模仿文章的精美语段进行仿写等。
⒊开展丰富多采的读书活动。如:开展“读书汇报会”,激发说的兴趣;开展“读书专栏”,激发写的兴趣等,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二、引导多说,让学生畅所欲言
作文是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理解独立完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能力训练。鼓励学生讲真话,让他们善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想法,尽管有时学生的想法是幼稚的,不成熟的,有时甚至是不对的,但老师也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去交流,去引导。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既促进了学生说话的欲望,也激发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教师真正调动了学生内在的言语表达欲望。因为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又是思维的指南针。所以,坚持让学生畅所欲言,为学生的自主表达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如在作文课上大家相互提意见、发表看法、欣赏作品、评改作品等。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说和写的积极性,为学生的愉快写作打下基础。
三、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要讲究趣味性,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就喜欢去做,积极去做。语文教师不仅要积极主动地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思想政治活动、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还要舍得花一些语文课的教学时间精心组织一些与作文紧密联系的活动。设计各种愉快活泼、新颖有趣的训练形式,使学生感到作文不仅是一种练
习作业,还是一种有趣的活动。把活动与作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为班上同学进行肖像描写、性格描写,然后进行有奖竞猜。谁写的人物被别人猜得又快又对,谁就获奖。又如:用录音机把事先录好的各种声音放给同学听,让学生分辨是什么声音,用词句摹写,并进行想象推断,巧妙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写成一篇文章。生活丰富多彩作文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也就不会一拿起笔来就感到无处下手了。这样的作文活动,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增强学生写作成就感
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作出适当正确的评价,尤其是表扬和鼓励,可增强学生内心的成功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
1、多表扬、鼓励,少批评
研究表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能够强化学生正确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批改作文时要讲究批评艺术,多用鼓励性评语。要有一颗爱心,满腔热情。评语要用鼓励性语言,既要肯定点滴优点,又要诚恳地指出缺点和不足,还要介绍一些修改的具体方法。要用谈心式、讨论式的语气,让学生从教师评语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老师的殷切期望和一片爱心。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表扬强化的重要作用,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作文中的每一优点和微小进步,哪怕是一个好句子一个用得合适的词语,一项新鲜的材料……及时给予表扬肯定,鼓励继续发扬。只要作文有了好的方面,就进行表扬鼓励,这样不断强化使优点巩固坚持,缺点就会相应减少,不仅使学生逐渐掌握作文的方法和技巧,而且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自尊心,为写好作文提供巨大的动力。
有的教师看见一些差的作文心中就厌烦,随意给一个低分,连评语也不写,或者气呼呼地写上一些批评、挖苦、斥责的话,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不会改正缺点,还会产生逆反心时理,由怕作文到厌烦作文,有的干脆拖欠不写,或胡乱抄几句应付了事。事实证明,对学生作文的每一点进步,或者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中的某一长处常常给予夸奖,在眉批或总批中加以鼓励。以情育人,表扬比批评效果更好。
2、多标准、多分数
作文经常得低分,这是影响学生作文积极性的原因之一。不少教师批改作文时,“分”抠得很紧,学生辛辛苦苦写过一篇文章,能得个七十分就了不起,有的学生甚至一学期都没有作文能得60分。经常低分,会使学生产生焦虑感,失去自信心,最终引起回避和退缩的反应,失去作文兴趣,形成畏难消极的心理。因此,教师应抛弃这种片面认识,正确把握小学生作文的评分标准,认识到小学生作文只是一种练习作业,一种学习过程。要根据大纲中对不同年级的不同作文要求,按照小学生作文有个逐步提高,逐渐达标过程的规律来确定标准考虑评分。
在给成绩时,不能以统一标准去评价不同年级学生的作文,我不以一把尺子量全体,而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进步进行衡量。不要吝啬分数,只要达到了本年级作文的基本要求,就是好作文,就要给较高的分,以帮助学生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提高积极性。
3、多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写作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学生能够写出多么优秀的文章,而在于通过写出优秀的文章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升华,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激励学生写好作文。反之,如果一个人办事总是感受不到一丁点成功的体验,再坚强的人也难免
丧失信心,何况是小学生。教师要想办法积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就将学生作文中的优秀片段、优秀词句挑选出来,放入“作文园地”里,推荐到学校广播站。按作文能力分组进行竞赛,让更多的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摘一些单项或片断的作文练习,让较差的学生也有更多的可能获得成功……这样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倍增,许多学生打消了惧怕作文的疑虑,认为自己也有能力写好,并经常主动交自己的习作请老师修改。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我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作文教学效果。上以是我对此的一些浅见,当然,教无定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一定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