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留作业产生的负影响
不留作业”对学生减负的可行性影响
简论《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
——“不留作业”对学生减负的可行性影响
一、目的从2013年8月22日起,教育部新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将在全社会公开征询意见。征求意见提出后,超过9成的人支持“减负”,但也有不少人对其中“不留作业”的规定存在争议。这次新一轮的减负计划究竟会不会落空,它有一定的可行性吗?本报告将就十条规定中的“不留作业”一点出发,探讨这一轮减负措施的可行性。
二、背景
(一)《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提出的目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是教育部为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所提出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该征求意见稿就是为了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对减负工作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切实把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下来,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
(二)《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的规定细则和“不留作业”的规定
《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分别有阳光入学、均衡编班、“零起点”教学、不留作业、规范考试、等级评价、一科一辅、严禁违规补课、保持体育锻炼和强化督查等十项详细的减负规定。
该十条规定的出台,引起了学生、家长、教师和各界社会人士的高度关注,其中不留作业更是引起了社会的热议。在该规定中,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积极与家长、社会资源单位联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社会设施,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
三、“不留作业”对小学减负的可行性影响
(一)“不留作业”规定的初衷
不留作业,是学生减负的最极致形式,“减负”即减轻负担,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通过减轻过重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长。但是,家庭作业是现代学生的主要负担吗?还是决策的制定者的一次敷衍行为?而最终不留作业这项规定是否最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然而,在规定里面“不留作业”原意只是小学不留书面形式的家庭作业,除了家庭作业之外,学校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他们制定各种形式的体验式作业,只是这些体验式作业在现实中存在很多争议。
(二)体验式作业不是学生减负的救命稻草
体验式作业的形式很多,例如有课外实验、集体参观、课外阅读读书报告、社区服务体验等,这种形式的作业在国外已经流行了一段时间,而且从实行的结果看来也是很好,联合了学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团体合作等,让学生在学与
做中逐渐融入社会,得到更好的社会化。这种学习形式相对中国传统的家庭书面作业形式也相对轻松。
教育部想要出台政策让学生减负的初衷无疑是正确的,只是这些政策在制定的时候不能盲目地照搬国外的经验或做法,要切实地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长时间积累下的“中国式”学习习惯,这种习惯,是我们一时半刻不能够改变的,让学校生硬地实施外国的教育方法手段,是注定要失败的。目前我国的教育对体验式作业的评价体系还没有统一,各种体验式作业究竟能不能落到实处很难保证,而且从当今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调查、小学生课外学习自觉性调查和小学生假期作业完成情况调查等情况来看,要让学生从“被强迫”直接转向主动学习也是没有可行性的,因为被束缚惯了,绝大部分学生是不懂得如何学习的。可以说,在没有正确认识和引导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让体验式作业代替传统的家庭书面作业是完全没有可行性的。
(三)作业不是学生学习负担的主要来源
作业,是教师、学校评价教育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依据,通过学生作业的反映情况,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育进程和教育策略,从而促进教育目的的达成。减负提出了这么多年,作业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事实上在2004年所提出的减负措施中,有一项就是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当中规定小学生家庭作业时间应当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暂且不谈一个小时是如何界定和如何实施,就凭家长得知这种减负措施之后的应对策略我们就可以对学生学习负担的来源略知一二了。
在减负界,尤其是初中高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学校越减负,家长越加压。其现象则是教育部的减负令在学校得到很好的实施,但是在校外,由于升学压力和升学率的指挥棒仍然存在,导致学习压力出现学生家长,甚至学生自己身上。这种压力是自然生成的:在校外丛生的“辅导班”是减负不能实施的的根本;可是家长们则焦虑,面对重重的升学压力和激烈的“择校”竞争,如果不给孩子多报一些辅导班,多做一些练习会不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因减负而出现的变相增负,才是学生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
很显然,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之中,家庭作业本身不成为学生学习负担的主要来源,作业作为一种教学反馈,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育部试图通过取消家庭作业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将作业压力,由学校本身转嫁给学生、家长和社会教育机构,是对学生和学生家长的一个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四、解决方法
由上文所提观点得出,学生的作业负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来源于学校布置的家庭书面作业,二是来自于升学压力对学生和学生家长所造成的心里压力。要根本解决学生的作业负担,就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减轻学校作业负担
家庭作业无疑给学生的课外生活造成一定负担,但我们不可以盲目地去除它,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学习的效果必定有所不同,盲目地不留作业不适合所有的学生。
一个学生所接受到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收到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学校、社会和家庭最终共同影响学生,所以我觉得,学校留家庭作业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不是说学生走出了校门,就应该没有学习的负担,事实上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学校也更加应该谋求更多的机会,跟社会、社区、家庭等合作,让学生接受到更好、更全面、更深刻的教育。
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知识,所以在家里做学校布置的作业本来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只是如果作业的量太多会影响到学生的课余生活,比如说作息时间。所以在家庭作业方面的减负,重点不是该不该布置,而是应该布置什么程度为宜。在这个问题上,有专家提出过很多有效的方法,比如按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分别布置不同作业;少布置与课堂内容重复的作业;各个科任老师之间互相沟通交流,分配学生每天作业量等,这都要学校因各自的特点和情况制定不同的减负方式。
(二)减轻升学压力负担
学生从小学起就能感受到来自各级学校的升学压力,其中压力最大的无疑是高考的压力。不过我觉得,造成这一切压力,都是教育家、教育部门、政府甚至是国家将教育独立于社会之外,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状况所造成的。高考压力,是家长和学生对考不上重点学校而形成的恐惧心理。
在这种心理的形成中,他们向往的未必是真正能够考入重点学校,在自己感兴趣的学术领域能够有多高的学术造诣;他们恐惧的,也不是他们在高考中考不到自己心仪的学校,或者读不上自己心仪的专业。我认为在中国,很大一部分高中学生根本就没有真正自己向往的学校、心仪的专业,他们都只是在大学学习期间,才对自己专业有初步的了解,甚至有些学生到了本科毕业的时候,还不是很了解自己所读的专业。而他们所选取的学校、所就读的专业,只是社会所喜欢的,最后演变成自己所选择的。社会所喜欢的学校、专业,就是社会在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时对其学校和专业的喜好:哪些学生的毕业学校是重点名校、专业是热门专业我就录用。所以学生和家长们担心的,是如果在高考中考不到重点名校、热门专业,他们(学生)毕业之后将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不能够得到一份工作。这才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甚至国家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常常埋怨现在本科学历也不好找工作,却很少觉得这应该是国家、政府应该着手解决的问题。教育为立国之本,少年强则国强,这是新中国见过以来我们的共识,重新恢复高考以后国家做了很多事情去关注、改变我国教育现状:从学龄儿童教育到面向大众的成人教育,有逐步过渡到终身教育的趋势;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培养改革开放后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普及基础教育,包括将普及年限增加至9年,促进教育均衡、教育公平,逐步实现教育与国际接轨;实施高校扩招,在高效创设国家精品课程,以培养更多高新知识分子,将教育与国际接轨„„只是在次过程中,政府和教育部门在学校毕业生与社会人才的转化的引导不够,包括雇主和在校学生逐渐开始对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外的很多教育形式排斥,学生非重点院校不读,职位非重点院校不聘,造成很多的教育资源浪费,除重点院校之外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毕业生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这才是学生和家长最担心的,才是学生一切负担的来源。
所以,政府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引导学生从学校系统流向社会开始,逐步化解“高考指挥棒”、“学校升学率”、“已是定终身”等学生压力,才能最终为广大学生减负。
第二篇:负性情绪的产生及调节
负性情绪的产生及调节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班级:12级心理学1班
学号:
姓名:
负性情绪的产生及调节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一些坏情绪,比如焦虑、沮丧、痛苦、愤怒、悲伤、忧虑、郁闷、恐惧等等,心理学上将这些坏情绪统称为负性情绪,有时又称为负面情绪,人们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情绪,是因为此类情绪体验是不积极的,身体也会有不适感,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的顺利进行,进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伤害。
然而,适度的负性情绪,有时候对人是有利的。适度的压力可以转变为动力,面对失落与挫折可以加深人们对人生的体会和感悟,使人心态变得平和宽容。负性情绪,是人类对环境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有点负性情绪不见得是坏事,也许它正在提醒你,你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心态甚至人生观做一些调试和改变,你需要给自己一点时间休息和放松。
但是如果负性情绪长期存在,不能及时地宣泄和处理,则会使人失眠焦虑、心力交瘁、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学习效率下降、乃至让人悲观消沉、精神抑郁,还可能给身体和心理带来较大的伤害;这时候,应该学会合理的,适当的调节和宣泄负性情绪。
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压力,主动调节情绪。压力与情绪紧密相关,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紧张。因此,正确认识压力,有助于缓解压力。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都有压力,学生怕成绩不好,毕业生怕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工作以后还有职场上的竞争......而我们要学会的是,当压力来临时,要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自己树立信心,把压力化为目标,积极的化解压力。在将压力化为目标的同时,应该调整自己的人生的阶段性目标,或者总的人生目标,调整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世界观,改变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等,使之适应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好高骛远。这是从认知水平上掐断产生负性情绪的源头,是宣泄负性情绪的最根本的方法。
第二个调节负性情绪的方法是适当宣泄。情绪需要出口,通过适当的宣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和缓解情绪。
宣泄的方式分为三种:一是倾诉与交流。罗杰斯曾经提出他的人际关系哲学,他认为,人不仅可以交流内心的思想,而且可以交流内心的各种各样的情绪,包括内心的冲动,模糊的感受,甚至难以启齿的秘密,都可以交流和沟通。生活中,为什么朋友多的人相对比较健康,就在于他们有更多的宣泄渠道。在宣泄的同时,朋友的理解和关注也成为一种情感上的支持。当不良情绪产生时,朋友们聚一聚,一壶清茶,一杯咖啡,一番倾诉,负性情绪烟消云散。“快乐有人分享,是更大的快乐;痛苦有人分担,可以减轻痛苦。”
二是哭泣流泪。哭是释放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是心理保健的有效措施。人在情感激动时流出的眼泪会产生高浓度的蛋白质,它可以减轻乃至消除人的压抑情绪。适当地哭是一种自我心理保护的措施。哭可以为你解除情绪的紧张、内心的抑郁与烦恼,还可以促进生理上的新陈代谢。美国生物学博士贾雷认为,人在悲伤时不哭是有害人体健康的。人在流泪时可以把体内因紧张而产生的化学物质排出体外,可以缓解人的忧愁和悲伤。三是文字宣泄。写日记,记录心情随笔,把自己心中的负性情绪转移到文字上,既安全又有益。有一个女生受到同学的挖苦,心里十分气愤,却不能通过语言告诉别人自己内心的痛苦,晚上回家以后,她把受伤的心情以及愤怒的情绪都写了出来,然后把纸一点一点地撕掉,之后,她的心情好多了。
当然,负性情绪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宣泄方式,经常使用一些既不伤害别人,也不损害自己,发泄有度的方法,能使负性情绪得到及时的宣泄,不至于日积月累,积累成疾。下面介绍一些其他常用的宣泄方法。
充足的有规律的睡眠。可以使你精神饱满,容光焕发,从而产生自信,有时工作很紧张,压力很大,效率很低的时候,别着急,放下一切,先好好的睡一觉。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调整装饰,发型,甚至改变形象,以新的姿态出现在别人面前。这对女性来说更加有效,自我的愉悦和适度的自我欣赏可以使你产生更多的自信。
回忆美好的事物。回忆成功时刻。这样你就比较容易寻找自我的能源,自己的力量,自己的优势,不要被负面的思维蒙蔽了双眼,不要沉迷在“一切都是灰色的、糟糕的”思维中。回忆美好和成功有利于你在情绪低沉时找到自己积极的一面。念一念“失败是成功之母”之类的名言激励自己。
言语暗示法。言语暗示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奇妙的作用,当你被不良情绪所压抑的时候,可以通过语言的暗示作用,来调节和放松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对自己说“不要急,安下心来就会好”这类语言来鼓励自己。
看小说看幽默故事,看愉快搞笑的故事片和连续剧,让自己放声大笑。欣赏音乐或放声高歌。音乐疗法主要是通过听不同的乐曲把人们从不同的负性情绪中解脱出来。除了听以外,唱也能起同样的作用。尤其高声歌唱,是排除紧张、激动情绪的有效手段。歌的旋律,词的激励,唱歌时有节律的呼吸与运动,都可以缓解紧张情绪。
运动,旅行,散步等。当你盛怒时,可以干些体力活,也可以到操场上跑几圈,把因盛怒发出的能量释放出来。当你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时,你会感到筋疲力尽。这时你的不愉快心情就会基于平静,郁积的怒气也会消失一大半。
保持一些嗜好,在心情不好的,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毛泽东喜欢抽烟,周恩来喜欢喝酒,喜欢茶的喝茶,喜欢花的赏花等,以静制动。当人的心情不好,产生不良情绪体验时,内心都十分激动、烦躁、坐立不安,此时,可以默默的侍花弄草,观赏鸟语花香,或挥毫书画,垂钓河边,高声朗读,这些看似与排除不良情绪无关的行为恰是一种以静制动的独特的宣泄方式,它是以清净雅致的态度平息心头怒气,从而排除沉重的压抑。这种方式往往是知识型社会成员的选择。
离开不愉快的环境。当你受到不良情绪影响时,可以到风景秀美的公园、绿树成荫的大道上散散心,大自然的美景、绿色的世界、蓬勃的生机都能旷达胸怀,欢愉身心,忘却烦恼,消除精神上的紧张和压抑之感。可以外出旅行,离开不愉快的环境,给自己时间以适应调整。
很显然,负性情绪的宣泄方式有很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宣泄自己的负性情绪,主要取决于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和身侧的根源,而且,这些选择也是因人而异的,别人很适合的方式,很可能不适合自己。所以,我们应该在生活中不断地宣召,总结和发展适合自己的代价最低的负性情绪宣泄方法,并好好的运用它们来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
第三篇:产生负库存的十种原因
产生负库存的十种原因
负库存是致命问题,它不仅使公司信息部数据失真,而且会对卖场毛利率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影响企业财务。
而盘点工作便是对商品管理活动的大检阅,如库存失真等许多问题的发现便仰仗于此。很显然,多数情况下,大家都把盘点当成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没有对它进行客观分析。
产生负库存的原因有很多,盘点就是它的主要原因之一。经笔者实践总结,有以下十种原因导致卖场负库存。
1.信息录入员的单据打制情况。单据打制错误、延迟都会影响库存,商品验收后,这种情况会消失。
2.理货员验货失误。箱品不拆箱验货,但一箱商品夹杂两三种条码是很常见的事;没发现商品条码原本错误或已更换;因为不仔细,将两种商品当作一种商品验收。
3.某些商品单进,销售时却是箱出,造成很大差异。
4.退货过程中,某商品需全部退货,但未及时下架而被顾客买走,形成销售。这种原因比较好查,单据修改后即可。
5.商品不是全部以总部直配的方式到各门店,店面分布范围广,他们各自就近选择供货商,致使总部统一下发的信息无法完全准确。
比如,A店跟B店的供货商有所不同,但是总部下发信息时却是统一的,因此很多商品存在两个供货商。某些商品A店有,但B店不一定有;有的商品A店没有,B店有。
6.文体百货区的商品常大量使用店内码,验收时套用店内码入库,销售时却仍有扫描商品条码信息,从而造成库存一长一短。要特别注意的是,理货员在使用店内码时,要确认条码无信息,或者将原条码覆盖;另一方面,收银员在销售时针对该类大量使用店内码的商品要有相应检查,有店内码的就先扫店内码。
若想杜绝此类问题,最根本、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用条码建信息,全部贴店内码销售,但这种办法会给采购造成一定困扰。全部使用店内码使商品无法区分,哪些批次货品销售较好无法统计,以致进货丧失针对性。若按条码一一建信息,恐怕信息量太大,有些商品或许只进这一次,为这唯一一次的进货建个新码,占用一个商品信息资源,是不可行的。
7.针对顾客选择同类商品的N个品种或口味,结账时,收银员未一一扫码,使用了“*数量”键,把不同货号商品同时结账。另外,当扫码枪扫不上,需用手输结账,输入错误时,也会造成负库存。
8.内部调货操作错误,结账货号非实际提领物品货号。
9.赠品当作一般商品销售。在客流高峰期,很难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10.盘点过程的疏漏。每月一盘点,这个工作需要极大的责任心。盘点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我所在的店使用的是价签盘点。
价签与商品的统一,必须做到有商品就有价签;
商品归位,同种条码商品与价签按顺序摆放整齐;
需要写库存盘点表的库存商品,必须确保到盘点前不再出库,盘点认真且写清条码、名称及数量,以避免商品的漏盘、错盘、重盘。若准备工作未做好,盘点完毕,再拿着盘点差异表找差异,那简直是掩耳盗铃的做法。
很多后台管理人员,并不了解负库存是怎么回事。在他们看来,根本不可能存在这么多漏盘的商品,所以简单地归结为前台POS机数据未发送到后台服务器。这种情况最大的原因就出在上次盘点,甚至上上次盘点。
盘点的优劣主要在于“责任心”,凭借机器去解决人员责任心问题是不可能的。
解决负库存问题的主要困难:
负库存产生后,很难找到它的源头,因此也无法堵住源头。
负库存商品往往大批量的出现,使得每天调整负库存的工作量加大,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判断是否为错盘、漏盘与重盘。今天可以修改5个负库存,可今天过去,又可能出现10个负库存。
负库存商品的解决需要各个部门配合,单纯靠信息部,完全无法降低负库存产生的几率,把出现负库存责任推给信息部更是不当。因为这是系统工程,有时甚至需要供货商的配合,所以需要很复杂的协调工作。
第四篇:教育部拟规定小学生不留书面作业
教育部拟规定小学生不留书面作业
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
【阳光入学】 严格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推行统一的网上报名招生
【均衡编班】 严禁以各种名目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接受各方监督
【“零起点”教学】 一年级入学不得拔高教学要求,不得加快教学进度
【不留作业】 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适合小学生的体验式作业
【规范考试】 一至三年级不举行统一考试,四年级始只能考语数外
【等级评价】 全面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评价,评语多鼓励
【一科一辅】 教辅材料购买遵循“一科一辅”和家长自愿原则
【严禁违规补课】 不得在课余等时间组织学生补课或上新课
【每天锻炼一小时】 安排好课间操、眼保健操或大课间活动
【强化督查】 各级督导部门要定期督导检查减负工作
小学1~3年级将不组织任何考试;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取消百分制;课余时间与假期严禁违规补课„„开学前,教育部再出重拳,发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下大力气治理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虽然不少学生对“减负”大声叫好,但也有不少老师和家长提出疑问,老师不留作业,家长会给孩子自我“加压”;不让补课,校外补习班会更火;一百条军规抵不上一根“高考指挥棒”,如果不改变应试教育现状,减负只能是“扬汤止沸”。
【新规】
体验式作业代替书面作业
昨天,教育部就学生减负出台“十项军规”并向社会征求意见。该规定从入学、编班、教学、作业等十个方面对小学生减负作出具体规定,如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
一年级新生入学后,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教辅购买应遵循“一科一辅”和家长自愿原则。按照随机方式对学生和教师实行均衡编班。严禁以各种名目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此外,编班过程还要邀请家长、社区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参加,接受各方监督。
取消百分制 一至三年级不考试
“十项军规”还规定,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每门课每学期测试不超过2次。考试内容严禁超出课程标准。
在对孩子的评价上,教育部也规定全面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加评语”评价方式。采取“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级评价,多用鼓励性评语,激励学生成长。公办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或参与举办“占坑班”及校外文化课补习。此外,安排好课间操、眼保健操或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
【声音】
家长:会给孩子自我“加压”
许女士的女儿正读二年级,虽然教育部门早就规定小学低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但她女儿每天作业都要做到晚上9点。在她看来,“减负令”层出不穷,但实际上孩子们的负担丝毫没减轻。
陈先生的儿子马上面临小升初。他认为,即使老师不留作业,家长也会给孩子自我“加压”。“如果不考试不写作业,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上不了好的初中怎么办?考不上大学又怎么办?”陈先生反问道。
许女士说:“有最后的考试压力在,学校减负,家长都要在课外想办法。学校减得越多,家长加得越多。”
对于小学低年级不考试,也有不少家长表示了异议。家长卢先生认为,孩子不考试固然没压力,但也可能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光一至三年级不考试,以后上学不还得考试?规定只是‘治标不治本’。”
老师:不留作业不现实
比起家长对于“十条军规”实际功效的质疑,老师们更关心的是,在操作中的可行性。很多老师读过新规后,表示有点“不接地气”。
全面取消百分制、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一个是从评价体系上的减负,另一个则是拿实际负担开刀。
“很多内容在实际中很难操作和落实。”郑州市二七区春晖小学一位老师说,不留作业不现实。家庭作业很难界定,老师课上留的作业孩子没有做完,留了个“小尾巴”回家写,你说这算不算家庭作业。
“不是说有考试孩子负担就重了。”金水区一所小学的校长说,现在高考指挥棒放在那儿,学校不考试,家长也会逼着学生学。即使学校把学生学业负担减下去,校外补习又变本加厉地补上来。
专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全国人大代表、北大附中河南分校董事长李光宇说,给学生减负,政府部门也没少忙活,三令五申,出台文件,一次比一次具体,一次比一次严厉,可是效果呢?
在他看来,减负下了多少行政命令,不允许给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明确校长为减负负责人等,都没有真正起到作用。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李光宇说,现在的应试教育“绑架”了老师、学生和家长,想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靠高考改革和实现教育均衡。高考指挥棒不变,“学校减负,家长加负”的怪圈就破不了。
李光宇建议,要想真正减负,一要改变应试教育的格局,对高考制度实行重大改革,让高考“指挥棒”真正放下,参照发达国家的“国考+校考”模式,让学生评价体系更加多元。二要实现教育均衡,缩小学校间实力差距,才能卸掉孩子们身上的“三座大山”。
【网议】
支持派: 立马同意 求落实和监督
@李焦虑:等了很久了!什么征求稿啊!立马同意!!像劳作课、社会实践课就不应该坐在教室里上,带出去疯去!
@穷讲究:怎么落实是关键,现在的很多孩子晚上写作业要写两个小时以上。教育部门是怎么监督的?真正检查过、调查过学校的收费、作业、学生课下等真正和学生相关的重点工作吗?
@酒齐久:十分的赞同啊!老弟每天作业多,写到二半夜,我都为他头疼。
反对派:
“军规”打不过拼分
@muller:就算出台了,真能做到吗?现在的幼儿园作业都很多,何况小学!老师留不留作业谁知道?怎么监督是个问题。
@幸福的豆包:只要考大学还是这样的标准,你越是减负家长越是要加码,以前听话减负的家长都后悔得不知道该怎么抽自己嘴巴了。
@刘陕南:没用!小学越是减负,补习班效益越是好,家长的负担越是重。以前需要的知识学校学就解决了,以后不上补习班不行了,学习跟不上。
@北雪南水:一百条军规也抵不过一根高考指挥棒!不管用的,因为有分数在。
@海澜微语:每年开学都有新规。实际呢?作业照留,小升初照考奥数,对这些噱头审美疲劳。
第五篇:税收政策对房价产生什么影响
税收政策对房价产生什么影响?不确定
“国五条”中征收“差价20%个税”,虽然是2006年就有的“旧政策”,但其引发的后果,超出许多人的想象。“20%个税政策”啥时候严格实施?目前还未有定论。值得关注的是,不少老百姓因为担心“被多征税”,恐慌性地办理二手房交易手续。记者了解到,郑州市房管部门已有6位工作人员,因为3月2日以后长期加班而晕倒,但第二天仍要坚守在岗位上——因为办事老百姓太多!
秦虹认为,税收作为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经济手段之一,强制性很强,它的特点是市场选择性好。但税收对房价传导机制是比较复杂的,税收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供求,但是它对房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例如,香港去年出政策,外地人买房子交12%印花税,销量降下来了,但房价没有降。因为税收不像土地政策那样,对房价产生直接作用。
对于买房缴个税,任志强显然有更多的抱怨。他说,中国有两条税是最高的,一个是租金70年的,一起收了,第二个就是先让你拿个人所得税,然后让你拿税后的钱去买房子之后再收你房子里的税,“这种重复性收税首先提高了进入市场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