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时间:2019-05-12 14:5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研究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第一篇: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范婷婷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学士助教 ***

朱平锋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硕士讲师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溪路896号学生发展处 310023

邮箱:16526425@qq.com

[摘要]文章以高职学院学生的学习倦怠为研究内容,深入探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产生的根源,了解造成学生学习倦怠的诸多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适合高职院校学生改变学习倦怠的建议和措施,旨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让他们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合格人才。

[ Abstract ]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which delves into its causes and several reasons.Then on this basis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suitabl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for alt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which are aimed at promoting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aking them enjoy and be good at learning so that they can enhance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employment ability and become the qualified talents who are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关键词]高职学生 学习倦怠 改善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方向的转变,国家开始重视和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而由中职生、3+2直升学生、高考成绩较低的学生组成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对不足,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和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学生的学习倦怠现象越来越凸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甚至直接影响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及社会的关注。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管理,消除学生学习倦怠心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是摆在所有高职院校面前的突出问题。

一、高职生学习倦怠的表现及危害

综合美国心理学家弗洛伯格(Freuberger)和马斯勒其(Maslach)的观点以及我国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国学者给学习倦怠下的定义是: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

学习倦怠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学习状态,学习倦怠的学生不仅经常会感到精力不足,颓废、疲劳,缺乏活力,更是在学习上失去兴趣,没有学习动力,学习效率低下。而高职生的这种学习倦怠现象直接导致高职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低下,动手能力差,自身素质不高等问题;学习倦怠现象严重,必然会导致整个学校学风下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如果将这种倦怠心理、不良的精神面貌和颓废的情绪带入工作中,不仅影响工作,也使社会对学校学生质量产生不良的印象,进而影响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

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原因分析

为了了解当今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情况的现况,方便其他高职院校借鉴、参考,引起广大高职院校教育对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重视,这次调查抽样选取了本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80份,其中有效问卷367份,有效率为91.8%。

从调查结果可知,影响高职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最重要的因素依次为:课程枯燥无味(53%),教师讲课方式单一(46%),考核内容方式不能够适应社会用人要求(43%);不良情绪的影响(42%);对专业或学习不感兴趣(34%);没有明确的生活和学习目标(22%),就业前景不好或就业难(15%)。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有一下这几个方面:

(一)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1.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并不高,学生没能考上本科院校,才来读高职,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导致厌倦情绪的产生。2.高职学生中还存在着严重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社会不公现象,使高职学生开始怀疑读书没有用。3.学习失去了追求目标,学习动力下降。4.大学扩招后出现了“宽进宽出”的现象,学生没有学习的压力,“60分万岁”的思想很严重。这种心态思想导致部分大学生不珍惜学习机会,放弃刻苦学习的信念,产生学习倦怠。

就业制度不健全,也是广大高职学生失去学习信心的原因。1.就业与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直接挂钩,学好学坏也不会直接影响就业2.不公平就业竞争的消极影响,很多单位企业都是“任人唯亲”。3.用人单位重文凭的选人标准,无形中给学生形成了就业压力,这就造成了许多高职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被迫改行从事其他工作。这些现象都严重地挫伤了在校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校教育因素。

1、课程设置与教材的不合理性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历史较短,缺乏办高职的有效经验,只能更多的参考本科院校的教学方式,造成高职院校在教材等方面都与“本科教育”存在雷同的现象,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特色。高职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而高职教材的建设却明显跟不上发展的速度。很多院校不同专业开设的同一门课程,不仅教材相同,要求也相同,不能体现专业的特点。在这次调查中就有不少学生反映,由于学校很多教材都套用了本科学校的教材,教材的理论知识过多、过深,实用性差,与高职教育的特点明显存在差异,这也是造成部分同学学习倦怠的原因。

2、教师授课水平

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对某些课程厌倦还与授课教师有一定的关系。在回收的459份调查中课程枯燥无味高达53%,教师讲课方式单一也达到46%,是影响学生学习倦怠排名前两位的因素,而这两个选项和授课教师的能力是相挂钩的,调查的结果也充分说明了授课教师水平的高低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家庭因素

高职学生在进入高校前成绩普遍较差,是多数老师、家长眼中的 “问题学生”,使得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相对较低,一旦考上高校,家长就认为孩子已经完成了任务,甚至有些家长只要孩子在学校“不出事”,顺利毕业就心满意足;而有些家长因为孩子的不争气,对孩子失去信心,认为高职文凭社会认可度低,没有前途;这些想法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四)自身因素。

有些高职学生进入学校后失去了学习目标,没有了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不浓,在思想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得过且过,同时又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于是开始沉迷网络,谈情说爱,打工兼职甚至每日无所事事。有些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兴趣,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压力和负担,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难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导致他们产生逃避学习的想法。

三、改善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对策与方法

(一)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就业观和成才观。采用各种有利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增强他们对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信心。其次,必须让学生明白学习和就业的必然联系,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意识到任何时候都要勤奋刻苦学习。学校还要积极与用人单位和就业机构联系,了解社会就业形势和企业用人要求,定期组织相关就业活动,让学生实地参观、实习,亲身体验职场环境,让他们了解只有刻苦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就能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业。

(二)严格教学管理,狠抓学风建设。

优良的学风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其中加强教学管理是关键:1.完善日常管理制度,针对学生的迟到、早退、逃课、不听课、不交作业等现象进行严格管理,为良好学习环境的创造打下基础。2.改革考试制度。高职学生的优势就是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所以减少死记硬背为主的考试模式,增加以考评学生知识应用、创新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实际操作考试会

更有效果。3.严把毕业生质量关。争取“宽进严出”,用这种适当的压力来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学习倦怠的产生。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素质是高职院校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改变学生倦怠现象的重要措施。首先必须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如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参加各类师资培训,使教师能够系统地掌握教育方法;派出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训,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等。其次要严把外聘教师选择关。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不断重视,大学扩招等,高职学校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增长,使教师队伍出现空缺,很多高职院校不得不使用外聘教师来面对教学压力,而外聘教师普遍存在不负责任,上课随意性等缺点,所以在外聘教师的选择上要严格把关,可以多从企业中聘请一些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等来校做外聘教师,既解决了师资紧缺的问题,也让学生能更真切的了解企业用人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加强学生始业教育。让新生了解所学专业,就业前景,培养学习兴趣,引导新生端正思想,适应大学生活,确立学习目标,努力提高新生的全面素质是始业教育的重要工作,也是使学生保持学习积极性的有利措施之一,高职院校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始业教育。如所学专业教师的专业导读,增加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更好的提高专业学习积极性;新生入学后,可以对新生展开心理健康普查,进行相关心理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精神、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减少不良情绪对大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

(五)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内要经常开展各种知识竞赛、职业技能大赛、文艺活动和各类讲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开拓知识视野。组织多种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增长学生知识,陶冶学生情操。邀请国内外优秀的教授学者、企业家作报告,不断将世界上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展现在学生面前,拓宽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灵感和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高职学生中确实存在很多学习倦怠的现象,如果不及时纠正和引导,必将对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阻碍,要消除高职学生学习的倦怠现象,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向上性,除了要积极发挥学校的作用,更是需要社会、家庭、个人等多方面共同配合。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思考,勤于探索,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2005(2).[2]谢丽霞.当前大学生厌学情绪评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

(8).[3]黄卫平,李潜.大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7(4)

[4]唐芳贵,肖志成.大学生厌学的教学因素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4).[5]黄文利.大学生学习倦怠分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4).

第二篇:当前乡镇干部工作倦怠问题与对策研究

当前乡镇干部工作倦怠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乡镇政权是我国最基本的基层政权,乡镇干部是党和政府在基层的代言人,其精神状态、工作态度、身心状况以及作风表现直接影响农村工作的开展。当前乡镇干部队伍的工作倦怠比较普遍,有的甚至很严重,呈现出“慢”“散”“混”“浮”“懒”“庸”“怨”“俗”等症状。这些问题的存在,降低乡镇干部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损害党与政府形象,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应从强化理想信念体系建设、加强作风建设、加强人文关怀激励机制、探索乡镇干部管理新机制等渠道,解决乡镇干部的工作倦怠问题。

关键词:乡镇政权;乡镇干部;工作倦怠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4)02-0028-05

乡镇政权是我国最基本的基层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乡镇干部在经济建设的最前沿、农村工作的最前线,是党和政府在基层的代言人,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乡镇干部在宣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解决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乡镇干部这一群体的精神状态、工作态度、身心状况以及作风表现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农村工作的开展及党的事业的发展。深入研究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工作作风状况,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提高乡镇干部队伍素质,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农村基层政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乡镇干部工作倦怠的主要表现及其后果

在当前全党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四风”、治理庸懒散奢的背景下,笔者选取了100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100名副乡科级干部、100名乡镇一般干部、100名曾有乡镇工作经历的县直机关干部和100名普通民众为样本,一共发放问卷3980份,回收3910份,其中有效问卷3500份。通过调查问卷、集体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对乡镇基层干部工作状态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形成了调研报告。以期通过调查,对加强乡镇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乡镇干部对农村与农民有着较深的感情,对农村工作有较强的责任意识。他们希望通过乡镇这一平台,锻炼自己,发挥聪明才智,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希望通过基层岗位的经历、工作经验的积累及人生阅历的丰富,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佳结合。总体来看,广大乡镇干部长期工作生活在农村第一线,在艰苦的条件下,为发展农村经济、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民增收做了大量工作,表现出较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面貌。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旺盛的进取精神投入工作。他们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改革,面对困难和挫折,勤奋工作,开拓工作。他们忠于职守,踏踏实实,兢兢业业,推动基层政权正常运转,推进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调查中也发现,乡镇干部也出现程度不同的工作倦怠现象,有的甚至比较严重,并呈现出滋长蔓延之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倦怠是指疲乏、懈怠。工作倦怠又称职业倦怠,也称“职业能量枯竭症”,是指个体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工作重压下,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工作中,渐渐产生一种身心疲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工作倦怠是一种“亚健康”的工作状态。工作倦怠可表现为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工作上的消极状态还会进而影响整个生活状态。

相比于省、市、县三级机关干部,乡镇基层干部存在着普遍的工作倦怠,部分乡镇干部工作倦怠情况比较显著。其工作热情度、工作成就感及工作压力的承受能力测评均明显低于县直部门干部。乡镇基层干部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普遍的紧张焦虑、心理失衡现象。“紧张”“累”“压抑”“焦虑”等几乎成了描述他们心理困扰的关键词。一些乡镇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庸懒散奢,缺乏朝气,缺乏生机与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慢。一些乡镇干部工作主动性差,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上级不安排不动作,不督促不落实,甚至上级安排的工作也消极应付,不推不动,甚至推也不动。有的在对苗头性、倾向性的敏感问题处理上,不善于早介入,往往错失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造成工作被动。

混。一些乡镇干部存在论资历、熬资历现象,年龄大的,有船到码头车到站、歇一歇的思想;年纪轻的,有慢慢熬资历、排队等提拔的现象,把个人看得比组织重要,把私事看得比公事重要。一些干部对事业缺乏责任,对工作缺乏热情,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岗不尽其责,得过且过,支差应付。

庸。有些乡镇领导干部,重权轻责,只想做官不想做事,精神不振,暮气沉沉,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敷衍塞责,强调“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甘于平庸,多年工作平平,没有亮点。

散。一些乡镇干部全局观念和协作意识不强,推诿扯皮,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有的乡镇班子涣散,执行力弱化,有的乡镇干部纪律涣散,自由散漫,有的三天两头缺勤缺岗,有的上班时间不务正业,上网聊天、玩游戏,甚至聚众赌博。

浮。首先是浮漂。说得头头是道,于得马马虎虎。遇到困难绕着走,任务压给下面,矛盾交给上面,浮在面上多,深入乡村少。其次是浮夸。华而不实,拍胸脯完成任务,用水分制造成绩,好大喜功,报喜不报忧,做表面文章,搞“面子工程”。再者是浮躁。静不下心,扑不下身,到乡镇没几年就急不可耐地谋升迁,或找关系调回县城。

懒。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懒于学习、懒于动脑、懒于动手、懒于干事,习惯于坐堂办公,不深入乡村农家。缺乏创新精神,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满足于上传下达,照本宣科。工作上挑肥捡瘦,拈轻怕重,遇到问题揽功诿过,遇到困难推诿扯皮。

怨。有的乡镇干部干事劲小,发牢骚劲大,满腹怨气,总觉得组织对不起他。有的干部整天精神萎靡不振,常抱怨不被领导看重。有的干部游手好闲,不思进取,怨天怨人。

俗。有的乡镇干部不愿说真话,不敢抵制歪风邪气,不敢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随波逐流,明哲保身。有的当老好人,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有的热衷于迎来送往,搞个人小圈子四处讨好卖乖。有的传播内容低俗和不健康的短信,甚至传播违反政治纪律的小道消息等等。

乡镇干部工作倦怠,造成人浮于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工作缺乏生机与活力,缺乏创新与开拓,不作为、不负责,小则有损群众利益、影响社会和谐,错失发展机遇,大则危害社会稳定,损坏政府和党的声誉,影响党和政府公信力,甚至丧失民心。对乡镇干部工作倦怠所造成的危害,绝不可低估。

二、乡镇干部存在工作倦怠现象的原因分析

导致乡镇干部工作倦怠的原因错综复杂,综合分析如下:

(一)理想信仰方面

工作倦怠首要的原因就是信仰出了问题。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深刻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深层次矛盾加剧,有些乡镇干部理想错位,信念动摇。有的乡镇干部对国家前途命运感到迷茫、困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有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淡薄,贯彻执行中央方针政策和上级部门决策打折扣,常常以本部门本单位个人利益为本位,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信仰缺失的结果导致党员角色意识淡化,党性观念不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事业懈怠,工作敷衍了事。

(二)社会舆论方面

当前仍有一些人对乡镇干部存在误解,甚至在一些媒体报道和影视、文学作品中出现乡镇基层干部被“妖魔化”的现象。乡镇干部,特别是基层乡村干部,已经成了简单、粗暴、腐败和素质低的代名词。从社会文化方面来讲,封建官本位思想和等级观念,使人们从心理上对那些处于“兵头将尾”的乡镇基层干部“不屑一顾”,戏称他们为“芝麻官”。从媒体的舆论监督来看,由于媒体从业人员还深受习惯心理和保守思想等影响,在舆论监督上存在着“刑不上大夫”和不打老虎只拍苍蝇的做法,这就使他们习惯性地把监督批评的矛头只能或只敢针对乡镇基层干部。一些媒体舆论大肆渲染基层干部腐败事件,个别案件被推论为普遍现象,局部事件被夸大为整体状况,基层干部工作的负面信息报道较多,先进典型和改革人物宣传较少。而乡镇基层干部人微言轻,缺乏与媒体监督相对称的话语权,于是,只能任人话语“宰割”,腐败、低素质、工作粗暴等“语言暴力”也就在媒体进而在大众心里形成积淀,直至成为一种刻板的社会偏见,正如一则顺口溜所说:“中央领导是亲人,省上领导是好人,县级领导是坏人,基层领导不是人。”

(三)心理方面

乡镇干部心态非常复杂,不少乡镇干部存在着委屈与苦恼、焦虑与无奈。乡镇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普遍存在“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稳定和重点工程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压力。除此之外,乡镇干部还要承受来自于社会的一系列压力:一是做人处世方面的压力,尤其是人际关系的压力,乡镇干部位卑言轻,随着改革不断深化,乡镇的人权、财权、事权等被上级部门收去了。有的乡镇主要领导感觉班子不好带,上访告状“钉子户”难对付,局势难驾驭。二是维稳压力。有的乡镇信访问题长期积聚,矛盾重重。由于稳定压倒一切,上级批评,群众埋怨,因此焦虑忧愁,心神不宁。有的为“官场小圈子”问题所困惑,有的因官职的进退流转而愤慨、抑郁,甚至因“病”住院。三是提拔重用方面。每逢换届选举或干部调整的时候,一些乡镇领导干部把换届选举、官职调整当做是职位调整、升迁的机会,以不正常的攀比向组织上提出非分要求。

(四)社会体制管理方面

乡镇基层干部管理体制缺乏活力,表现在:一是干部考核评价存在偏差和走过场现象。例行考察、述职述廉,形式单调。乡镇工作难度大、变化多,对乡镇干部的德、能、勤、绩没有科学的考察机制和奖惩机制,绩效难以准确量化,这就使得一些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缺失,一部分乡镇干部对工作消极等待,推托观望。二是干部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由于没有建立起严密的约束、激励机制,“金饭碗”心理造成部分干部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使部分乡镇干部养成了拖拉、疲沓、散漫、慵懒的工作作风。三是家长制作风及严格的等级观念,形成上下级之间感情隔膜和缺乏有效沟通。长期以来县乡两级党组织习惯强调乡镇干部应当如何如何,提倡和要求得多,而对乡镇干部的家庭生活缺少关怀,缺少情感沟通,也谈不上心理疏导、精神慰藉。使得部分干部归属感迷茫,认同感削弱,凝聚力下降,失去了进取精神和敬业精神。

(五)收入分配方面

乡镇干部工作责任大,压力大,但工作环境差,经济待遇差。乡镇干部普遍诉说乡镇工作位卑言轻、收入微薄,乡镇干部的工资水平远远低于省、市、县同级干部的工资水平。《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条款,在乡镇基本上没有实行。同时,乡镇干部的工资都是以职级高低和职务高低而定,至于贡献大小,干多干少,没有太大的区别。面对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加大的实际,乡镇干部的收入维持在较低水平。

(六)干部选拔任用方面

乡镇干部成长的平台不宽,调配空间不大。许多人感到提拔无望,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由于乡镇干部的选拔任用主要采用任命制,仍存在“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弊端。加之任职年龄上的“一刀切”“层层递减”“天花板”等助长了干部队伍的浮躁情绪。特别需要重视“官场潜规则”已成为乡镇基层干部倦怠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部分乡镇干部坦承“官场潜规则”让自己感到“无所适从”。在历史上我国县乡一级是远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边陲地带”,素有“山高皇帝远”和“县下惟宗族”的说法。目前在县乡一些地方,“潜规则”甚至胜过法律法规,有的地方就像蜘蛛一样编织出丝丝缕缕的关系网,并沿着血缘、地缘、业缘、学缘、姻缘、官缘等多重关系网从低到高结成“蜂窝状关系网”。“官场潜规则”使一些乡镇干部产生了强烈的角色冲突感,在角色冲突中深觉无奈,备感困惑,直接动摇了乡镇干部献身事业的理想和信念,产生迷惘而形成倦怠。

三、解决乡镇干部工作倦怠的对策思考

解决乡镇干部工作倦怠问题,要以务实的态度和科学的智慧来解决,必须辨证施治、多策并举。

(一)强化理想信念体系建设,提振“精气神”

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人离开了精神就会意志不坚,万事畏难,难以成就事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保持先进性的思想基础。有了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就有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的崇高境界和强大动力。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曾反复强调:“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和平建设时期许多优秀党员呕心沥血、无私奉献,最根本的是他们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反过来,一些党员干部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在大是大非面前摇摆不定,甚至滑入腐化堕落的泥潭,从根子上讲都是理想信念不坚定,忘记了入党时在党旗下的誓言。因此,我们应当把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切实做到坚贞不渝、矢志不移。

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对抗工作倦怠的最好武器。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立身之本。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十八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八项任务中,列在首位的就是“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

古人云:树活风雨土,人活精气神。精,指一个人的文化内涵;气,指一个人的人格魄力;神,指一个人的思想灵魂。精气神是一个人精神状态的概括和成就事业的动力源泉,是干事创业的发动机。只有精神抖擞,一身正气,热情饱满,才有冲天的工作干劲,才有务实的干事作风,才有创新的发展意识。人一旦没有精神信仰,没有精神支柱,没有精神力量,就没有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就会失去顶天立地的支撑点,写不出大写的“人”来。我们应通过理想信念体系建设,激励乡镇干部,做一个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整顿强化作风建设,解决“庸散懒奢”

1.强化教育。针对乡镇干部存在庸散懒奢等问题,各级党组织要引导他们以“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方法加强自我修养,“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念为民之情,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完善自我,取得进步。

2.强化民意推动。针对乡镇干部庸懒散奢等现象,好的办法就是听取民意。要利用乡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农民代表等公众人物,参与评议乡镇干部的党风、政风、行风以及满意度,拓展舆论监督、社会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的途径。大力宣传积极进取、勤奋工作的典型,坚决鞭笞,严厉批评消极倦怠的负面典型。

3.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乡镇干部的监督检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对乡镇干部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情况的督促检查,促使乡镇干部真正把心思放在事业上、情感贴在民生上、作风落在求实上。加强对乡镇干部生活作风情况的督促检查,促使乡镇干部真正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工作时间、业余时间一个样。要特别注意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加大明查暗访力度,积极开展效能质询,促进乡镇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

4.强力惩诫倦怠。要明确贪污受贿徇私枉法是腐败行为,庸懒散怠也是一种腐败,必须对乡镇干部倦怠及时予以纠正和惩诫。要通过严格的责任制和严厉的惩罚措施,形成对乡镇干部的震慑场。要权责相符,失责必究。要制定详细的可操作性的工作条例,形成措施刚性,反应迅速的问责机制,真正发挥问责机制的警示作用。认真做好“六查”:一查“在岗考勤”,看工作状态好差;二查“请假销假”,看组织纪律性强弱;三查“完成情况”,看工作效率高低;四查“业务水准”,看工作责任心强弱;五查“应急处理”,看工作能力强弱;六查“群众评议”,看群众意见如何。对工作不负责任、不思进取、不在状态者要较真碰硬,对因工作倦怠造成危害者,不管何人,坚决问责。从而解决干部“不想干、不实干、不敢于、不会干”和“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会担当”的问题。

(三)建立人文关怀激励机制,构建“人文之师”

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广大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满腔热忱地支持和帮助基层干部做好工作”。要给予乡镇干部相应的尊重、认可和赞许,满足他们的要求,激励他们的斗志,提升他们的活力,使他们在奋斗和奉献中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工作中提升荣誉感、认同感、归属感,在事业和工作中激励他们的自豪感、成就感、幸福感、满足感。

1.从工作上支持。一是积极改善乡镇干部办公条件和生活环境。二是工作上创造良好条件。对年轻同志或未曾经历的业务工作,既要讲政策又要教方法,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掌握主动,又不失时机给予具体指导。出现失误和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求全责备,不施放重压。三是善用鼓励。对乡镇干部的工作成就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和表扬,认真兑现奖励,鼓励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前进。四是适当“减压”“减负”。不断改进对乡镇干部的管理方式,力求实效,力避形式主义,减少乡镇干部工作的无谓的时间浪费。严禁乱检查乱评比乱达标等“扰民”之举,减轻乡镇干部的心理压力,使其安心工作。

2.从政治上关心。风清气正是干部人事组织工作的努力方向。乡镇干部选拔工作要力戒不正之风和“潜规则”,干部考察工作要更深入更细致,防止“带病上岗”“带病提拔”“边腐边升”等现象的发生,避免老实人受气、老实人吃亏、正直正派人受排挤受打击报复,提振广大乡镇干部的信心。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注重从乡镇基层选拔人才担当领导干部,把“政治上靠得住、群众信得过、工作上有本事”的优秀基层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加强培养锻炼,使乡镇基层干部感到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干头。

3.从生活上关爱。有83%的受访者建议,乡镇干部处在“三农”一线,理应享有比县直机关干部更高的待遇才公平合理。因此对乡镇干部的生活、工作状况要及时了解,掌握情况。特别是对他们的住房问题、身体状况要给予真切的关注。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关照。同时对乡镇干部实行一线倾斜,在福利、交通、办公通讯、住房方面给予政策性照顾。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县级财政多么困难,任何时候都不能拖欠乡镇干部的工资薪酬,更不能无故克扣乡镇干部的工资和福利。

4.从心理上关怀干部。一是建立“健康档案”。每年定期为基层干部进行体检,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二是乡镇群团组织要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和体育赛事等,既促使干部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又为乡镇干部的身心健康打好基础;既放松身心,又增进友谊。三是落实干部福利政策,实行乡镇一线干部带薪休假制度,在保证各项工作正常进行前提下,统筹安排基层干部带薪休假,有张有弛,放松身心。四是组织干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认识自身心理特点,学会运用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方法技巧,进行自我心理调试,自我减压,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四)探索乡镇干部管理新机制,打造“精锐之师”

古人云:“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从这个意义上说,“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其余皆枝叶事耳”。所以邓小平说:“选贤任能也是革命。”当前要不断探索改革,完善乡镇干部管理新机制,打造乡镇干部“精锐之师”。

1.选拔干部要“双眼向下”。要从乡镇干部中选拔优秀分子,要注重培养选拔在基层默默奉献、业绩突出的干部,比如,在乡镇连续担任党政正职10年以上且德能勤绩突出的,经考核可享受副县级待遇;在乡镇连续担任副乡级领导职务满10年以上的,可晋升主任科员;在乡镇工作累计满10年以上的科员,可晋升副主任科员。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可破格提拔重用。可有计划、有组织地采取见习、培训、挂职等形式进行乡镇与机关互相选拔干部的培养、锻炼和交流。对于没有乡镇工作经历的干部,要让其“补课”到乡镇基层挂职锻炼。

2.建立乡镇领导班子重要岗位“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机制。要通过“双推双考”增强乡镇干部使用的透明度,为更多的乡镇干部提供竞争的机会和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舞台。真正把那些对工作有激情、对群众有感情、对发展有贡献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3.完善乡镇干部考核机制。考核是导向,既要考核乡镇干部履行职责情况,又要考核乡镇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业绩,既要注重提拔重用前考核,更要注意考核和阶段性考核,选准、用好乡镇干部,致力于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氛围,让肯干事的受尊重,让能干事的有舞台,让干成事的有位置,给德才兼备的人压担子,给实绩突出的人搭台子,给群众公认的人铺路子。

4.改革乡镇干部招录机制。乡镇干部要走本土化道路,要在本地户籍中招考乡镇干部,特别要加大从优秀乡村干部中选拔乡镇干部的力度。

第三篇:浅析国防生学习倦怠问题及对策

浅析国防生学习倦怠问题及对策

摘要: 国防生是按照国家军队提出的相关要求,部队与地方普通高校一起选拔和培养的青年学生,国防生招收的主要是从国家统一高考招收的应届高中生或在校大学生中选拔的优秀青年大学生。近年来,我校国防生培育出现新情况,部分国防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出现明显的学习倦怠现象,导致因学业问题造成违约小幅度增加,对国防生的培养及向部队输送高素质人才造成损失。所以必须找出有效应对策略解决国防生学习倦怠问题,为学校培养优秀的国防人才,为军队培养高素质的后备军官。

关键词: 国防生

学习倦怠

倦怠原因

解决对策

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具有培养国防生资格并与军队签订联合培养协议的高校有120所,到目前为止,已经培养出近7万多名军事人才。我军现阶段军事化人才体系由这些毕业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国防生与军校毕业的军队干部构成,在国防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从普通高校承担选拔培养国防生任务以来,每年有大批地方大学生毕业后携笔从戎,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目前,我国正处于军队建设的发展和改革期,各方面还在不断探索,在国防生培养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好的现象。尤其是近几年,部分在校国防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出现明显的学习倦怠现象。部分国防生考试成绩不高,导致因为学业问题无法正常毕业,从而违约,对国防生的培养及向部队输送高素质人才造成损失。因此,分析、总结国防生出现学习倦怠问题的因素,并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非常必要。

一、国防生学习倦怠的原因

1.学校因素

国防生既是大学生又是部队的准军官,既要保证顺利完成学业又要完成军队要求的军事训练项目和军事理论学习,尤其是有些专业偏难,课业繁重,如果国防生不付出更多努力,就会因为压力产生厌学心理。与地方大学生相比,国防生受双重培养模式的管理产生学习倦怠现象,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防生平日军政训练较多,早操时间较早,导致大部分国防生早晨第一节课没有充沛精力,只能睡大觉,晚操结束后精神疲惫,不愿意到自习室学习;二是周末要进行军事训练,在忙碌了一周后,周末也无法充分休息,导致新的一周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这一问题要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商议制定更适合国防生发展的管理机制。

2.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大多数人认为,高校国防生毕竟不是正规军事院校出身,普通高校对国防生的管理不够严格,平时就像普通大学生,训练强度更是不够,必然军政素质不过硬。部分家庭让儿女选择当国防生考虑到国防生毕业之后统一分配,无就业压力,在校期间又能享受奖学金以解决学费问题。这些错误的认识使国防生对自身没有明确的定位,不能树立报效国家、献身国防事业的崇高理想。同时,当前社会仍有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健康社会思潮对年轻高校国防生产生不良影响,高校国防生人生阅历浅,政治觉悟低,容易受一些低俗的、错误的社会思潮的误导,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正确引导。

3.自身因素

部分国防生片面认为,专业课对毕业后到部队任职毫无意义,久而久之,更助长对学习的厌倦,产生学习倦怠情况。另外,国防生毕业之后直接分配到部队工作,这样的轻松感必然使他们感觉不到学习的重要性,部分国防生产生“60分万岁”、“只要能毕业就行”的思想,没有学习的紧迫感,严重影响学习成绩。

二、解决国防生学习倦怠问题的对策

1.营造优良学风

学风作为一种风气,不仅会影响国防生当前学习效果,而且会影响国防生的长远发展。因此,要注重国防生的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开展学风大讨论、各类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科技创新比赛、成果展览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要用学习引导国防生在校生活,培养国防生认真、努力学习的良好习惯,加大学习成绩在个人发展上的比重,如在国防生入党、转正问题上,不能有挂科存在;在模拟营连骨干的选拔上,有明确的学习成绩要求;在毕业分配去向上,必须和学习成绩挂钩,使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更多机会满足自己的意愿,用这些方法推进国防生学风建设。

2.创新培养模式

①针对不同年级国防生分类指导。从大一到大四,各年级国防生的特点有所不同,呈现出发展阶段的差异性。所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国防生,必须根据其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指导,才能保证国防生大学四年学习生活和军政训练任务顺利完成。

②结合国防生自身特点进行学习能力训练,突出军事特色,为国防生制订合理的培养计划,把军政课纳入国防生专业培养计划中,统一衡量排定军政教学和文化教学内容,尽量减轻国防生的学分压力。加大国防生综合素质训练教学力度,鼓励国防生多参加与军事科技有关的创新项目,使国防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3.处理好文化课与军政训练的关系

国防生与地方大学生不同,他们既要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又要在军政训练中达到军人要求。国防生承受着双重学习压力,处理不好会带来心理负担,影响学习效果。新生入学初期,以军政训练为首要任务,大

一、大二时以文化学习为侧重点,大三到部队实习前后以军政训练为重点,大四离开学校之前集中时间加强军政训练;同时,要注重统筹安排,避免各部门各行其是;将国防生的军事训练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中,统筹安排训练地点、训练课时,做到国防生的军事训练和文化学习时间不冲突,保证国防生的到课率;遵循规律,科学安排训练时间和强度,强度适当、循序渐进,避免过于疲劳,影响学生学习精力。

第四篇:当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策略研究

一、当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现状与特点

(一)生源参差不齐,舞蹈基础差异较大当前高职院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来自普通高中,只有少数是来自职高等艺术等学校。因此,刚入学的学生有的基本上没接触过舞蹈,根本没有舞蹈基础,另外,这些学生年龄偏大,身体的柔软度以及韧性没有开发过,这给舞蹈教学增加了不少的难度。由于高职院校舞蹈专业的生源不同,对于那些从职高等艺术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已经在学校训练过几年,有一定的基础,不管是在柔软度还是柔韧性上都要比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好的多。因此,这就造成了舞蹈素质上的差异。

(二)学习意识淡薄、创新意识不够对于入学前没有受过任何舞蹈训练的学生来讲,刚开始的基本功素质课比较枯燥单一,而且也比较累,这些学生容易产生厌倦、烦躁等现象,对于那些增加经过专业训练的学生来讲,这些课程是轻而易举的,容易自满,这些都不利于舞蹈教学。传统的舞蹈教学教师主要强调模仿教学。在实际中舞蹈教学的课时比较少,而内容又是非常多的,从而造成基本技能的教学不足。

(三)学习时间偏少,任务落实不到位高职属于专科教育,学制3年。如何在3年时间里综合考虑培养对象、培养目标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材施教,是专业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高职教育更重信息,更讲究实用性和全面性。首先,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广泛的舞蹈信息。要改变舞蹈学科划分过细、过窄的状况,避免学院派训练过分追求技术规范的特点,创造接收各类舞蹈信息机会。比如在舞蹈学院的教学中,朝鲜舞要从基本体态、屈伸训练、手位、脚位慢慢练起至少要学满一个学期。选择的教学内容针对性要强,如省略技巧训练,而加强舞蹈编导训练,增加剧目排练等科目,最终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技能覆盖面广、具备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二、高职舞蹈教学策略分析

(一)在高职院校应开设舞蹈艺术教育课程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也可结合本校专业特点,开设一些必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坚持舞蹈教学以美育人、以德育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教学目标。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舞蹈教师提高专业素质,鼓励和支持教师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经常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和教学观摩,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要为舞蹈教师提供登台表演和参加各项比赛的机会,使其逐步向“双师型”教师转化。

(三)教学重信息、重实用、重全面

第五篇:高职院校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姓名:严娟学号:53012109

摘要: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的各种因素影响,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健康问题,如自卑、逆反、焦虑、困惑、消沉等,并波及到了其健康成长。学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服务和引导工作,努力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帮助其全面健康发展。

作为一个迅速壮大的特殊群体——高职大学生,有着不同于其它普通高校学生的特点。总体而言,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是比较健康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并波及到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如何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其全面健康发展,亟待关注和解决。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生;心理问题;原因;对策

正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关心身体的健康,还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呈增多趋势,众多诱因导致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社会必须从认识上、行动上帮助这些学生走出“郁闷”,重新拥有阳光般明媚的健康心态。

相对其他普通高校学生而言,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着共性的一面,更有特殊的一面,主要表现为:

1.自卑,易产生挫折感

自卑是指一种自己觉得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的复杂情感,主要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缺乏安全感,胆小怕事,缺乏勇气和毅力等。高职学生大多属于高考中的„落水者”,往往有无能感与失败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他们又正处于青年时期,也有积极向上渴望成功的愿望,但有时急于求成、脱离实际,当遇到困难导致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时,较容易产生挫折心理。如对人生的思考、学业的担忧、爱情的烦恼、社交的障碍、就业的无着落等均可能导致自卑和挫折感的产生。

5.消沉,迷恋虚拟世界

很多高职学生由于学校档次低,学习成绩不理想,心理上面临着许多困惑和冲突,而网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一些心理需要。特别是一些遭受挫折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追求成功、获得尊重、找回自我”,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幻想。不少学生就是这样逃避现实,把自己局限在电脑这个虚幻的世界里,饭不思,夜不寝,成了一只可怕的网虫。

(四)、择业就业压力产生的恐慌心理

从学历上讲,本科就业难,专科更难,高职生的“弱势文凭”导致就业更难。在全国范围就业压力居高不下,高校毕业生增长率远高于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增长率的情况下,高职毕业生就业面临更大压力。因此高职院校的高年级学生在理想与现实,专业与爱好,职业与地域,经济实惠与发挥专业特长等方面无所适从现象,必然漫延到一年级新生。了解到即将毕业的学兄、学姐们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的就业形势,绝大部分新生最恐慌的是就业。有的新生为将来的就业精神负

担过重,觉得前途渺茫,心理不安,生活上食不甘味,长吁短叹,产生择业恐惧感,甚至出现神经紧张、失眠、胸闷、心跳加剧等焦虑并发症。

引发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界的客观因素,也有自身的主观因素。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认同度仍不高

尽管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是,当前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在一些人的眼中仍然属于“另类”教育,有人认为„„监通高等教育是高层次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低层次教育”,甚至有人认为“上高职学不到本领、高职学生就业没有出路”,等等。种种对高职教育的错误认识,使得很多学生不愿意进高职院校学习,已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是因为考分不高而做出的无奈选择。他们在很多场合下都不愿意提及自己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容易产生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

2.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仍有限

长期以来,高校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学生日常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上,普遍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薄弱,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不强。近年来,尽管各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重视,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但学校所能提供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场所、场地仍不足,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仍很缺乏。并且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在校学生大量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更加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二)、家庭环境因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会在以后的心理发展中打下深深的烙印。父母过于保护、控制过严往往会导致子女依赖、被动、胆怯、任性等不良心理倾向;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意见分歧,会使学生的情感受到伤害,形成抑郁、焦虑、孤僻的消极心理甚至出现不良行为。高职院校新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部分家长思想观念不开明,教养方式缺乏民主。相当一部分农村籍学生家庭条件不优越,有的很清苦,而高校开始施行收费制度,必然增加了部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家庭经济的紧张使得部分贫困学生心理负担剧增,心理上容易出现疲惫迷茫和困惑。

4.个人的心理认知和调适能力仍较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生理已基本成熟,他们的心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因缺乏各方面的阅历,部分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模糊,自我评价不恰当;也有部分学生存在对社会持怀疑、矛盾的认知倾向。学生在碰到问题、困难和挫折时,往往无法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应对,很容易产生不良心理状态。特别是在学习方面,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一

旦学习压力增大,容易导致学生认知偏差,无法适应新的要求,丧失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放松自我要求,在学业上出现令人失望的事情。

三、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根据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要求和身心发展特点,要自觉地、有意识地预防心理疾病,矫正不良心理,增进心理健康,笔者以为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一)、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高职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过报告、走访、座谈等活动,对新生讲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和它的发展前景以及高职院校与中学的不同,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出现问题,让学生有个思想准备。带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多组织有益、健康的集体活动,让新生在活动中增加了解、增进友谊,尽快适应新环境,成功地进行角色转换。同时,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生心理咨询工作

对于高职院校新生来说,重点是要让他们充分了解心理咨询的作用,并有效地利用这一手段,使其更健康地成长。学校利用校园网,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电子信箱,开通专门热线,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值班,面向全体新生进行心理保健的普及教育,开展非面对面的心理问题的探讨;对有相同心理问题如人际交往障碍、抑郁、焦虑等学生,组成心理小组,进行团体心理咨询;对个别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长期的个人现场心理咨询。学校应采取措施,拓展这方面工作。

(五)、做好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为新生建立心理档案

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可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通过了解新生入学后,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原因,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进行矫治,帮助他们排除障碍,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认识,使新生在智力上、情感上得到全面发展,为新生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提供最大的帮助。

总之,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按学生特定发育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育规律,通过各种有益的教育和训练,来培养和维持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1] 苟园:《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及其对策》,《昆大青年》,2005年第13期

[2] 李玲 李爱梅 黄代杰:《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中国教育先锋网,2004-07-31

[3] 赵新龙 李健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理论界》,2004年05期

下载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研究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研究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党总支书记阚永彪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学院规模急速扩大,不少学校已达万人规模。为培养适......

    网络生活对高职学生影响与高职院校对策的研究

    网络生活对高职学生影响与高职院校对策的研究摘要:网络生活已经成为高职学生不可或缺的生活组成部分。但是,不健康的网络生活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高职院校应采用一......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大全五篇)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当中,高职院校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相比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与实际工作联系更加紧密......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高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已占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半壁江山。其担负着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型、技能性的高级人才的重......

    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舞蹈表演专业的发展也取得了进步,但现在很多高职的舞蹈专业还只是单纯地模仿和依赖于本科......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5则范文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格日乐图 (吉林 松原 138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对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对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谈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日期:2007-07-28] 来源:作者: [字体:大 中 小]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谢一风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个人目标的真正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