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历史文化古镇古村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4:2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市历史文化古镇古村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市历史文化古镇古村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我市历史文化古镇古村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历史文化古镇古村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09-08-04作者:【来源:】

一、我市历史文化古镇古村的资源状况

我市(常武地区)曾经拥有建制乡镇70多个,由于行政区划的多次调整,现有建制镇19个,行政村628个,其中部分村历史上曾是乡(镇)建制。随着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常武地区的古镇古村已所剩无几,目前尚存的具有保护、开发价值的古镇古村主要有以下几个:

1.孟河古镇

孟河位于常州西北30公里处,由小河与孟河合并而成的建制镇。孟河因唐代常州刺史孟简开凿通江运河而得名,又因明代嘉靖年间筑城抗倭俗称孟城。镇区内著名的小黄山,延绵数公里,山上曾有九龙禅寺、棋檀禅院等古迹,是我市北部不可多得的风景和人文资源。镇域内有文物点84处,古遗址13处,孟河老街尚存300多米,多为清代和民国建筑,其中,东亚饭店、衙署官邸图公所、顺来园茶馆、益泰酱园基本完好,保持了比较完整的街区风貌。特别是孟河医派马培之、马伯藩、费伯雄、巢崇山,著名画家马万里等名人的故居幸存,费伯雄故居已经修复,丁甘仁的故居正在修复之中,是难得的众多名人集聚之地。万绥距离孟河3公里,原为乡级建制,现为孟河下属的村。万绥素有“兰陵古县、齐梁故里”之称,尚存古迹较多,东岳庙、渡善桥、罗妃桥、北街、志公井、古银杏、古戏楼以及齐梁萧氏皇帝的家庙等遗迹历历可数。目前,孟河(万绥)古镇的整体保护规划正在制定之中,规划突出了齐梁文化、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军事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要素,并得到海内外萧氏宗亲的支持,部分文物开始修复。

2.焦溪古镇

焦溪古镇位于常州东北部,距离市区25公里,地处江阴、武进交界,鹤山、舜过山、芳茂山座落镇域,三山港流经镇区。古镇临龙溪河而建,店铺沿龙溪河而筑,素有“九桥十八弄”之说,石板街道、弄堂码头和青龙、中市、三元、咸安等古桥基本完好,“面街背水户通舟,台榭高低临水际”是焦溪的真实写照。目前,古镇实际面积约为0.8平方公里,1106户人家,2765间房屋,大部为清与民国时期建筑。现存古街3条,全长1650米;弄堂18条,长1200米。焦溪民居别具特色:黄石砌成半墙高,黛瓦粉墙临水照,显得更为古朴。另外,名人故居保存比较完好的仍有近10处,如奚日宗的“进士厅”现存三进,规模较大。焦溪历来人才辈出,人文资源丰富,传说中的人文世祖舜帝曾到过这里(有舜过山为证,山上曾有舜庙等古迹);春秋吴国君子季札曾躬耕于延陵山(焦溪周围的丘陵);唐代诗人刘长卿在这里留下过“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著名诗句;明清期间有进士4人,秀才36人;五代儒医承槐卿留有医案6卷,民国时期焦溪号称“中医之乡”。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文资源。

3.杨桥古村

杨桥村位于常州市南25公里处,民国时期为武进与宜兴交界处的一个乡,形成市镇已有数百年历史,现为武进漕桥镇下属的一个村。杨桥古街形制保持基本完整,前街后河,前店后屋,临水而筑、临水而居,水乡特色十分显现。村域内拥有古建筑30多处,市级文保单位6处。南杨桥、五洞桥、百岁庄、太平桥、风情院、牧斋院、朱宅、丁宅、新四军地下交通站等一批历史建筑虽然破败,但旧貌尚存,有的基本完好。历史上,由于南杨桥地处东太湖与西太湖之间,是常武地区通往宜兴、无锡的必经之路,商贾云集,街市繁荣,目前尚存部分酒肆茶楼和码头港湾等遗迹,水体仍然保持清澈。南杨桥地处太滆湖网地区,抗战时期曾经成为新四军的重要活动区域,“中共太滆工作委员会”就设在这里,陈云、谭震林、罗忠毅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指挥过这里的斗争,地下交通站等历史建筑仍在。同时,南杨桥地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较多,著名的《火烧红莲寺》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二、我市在保护历史文化古镇古村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

2008年4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第3次会议通过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并于同年7月1日起施行。为认真贯彻《条例》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我市按照2008年第7号《市长办公会议纪要》的要求,围绕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修缮维护、保护利用等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制定了一系列历史文化保护的规定和相关配套政策。《条例》出台后,我市规划部门会同市法制办、建设局、文广新局、房管局等相关部门,在认真学习《条例》精神和开展历史文化保护专题调研的基础上,迅速出台了《常州市市区历史建筑认定办法》、《常州市市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实施办法》、《常州市市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方案》,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政策和技术支持。

2.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机构。根据2008年第7号《市长办公会议纪要》的要求,我市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由市分管领导任主任,相关区和市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具体负责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下设规划和保护利用两个专业组,主要负责市区范围内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建筑的普查、认定、申报、建档、规划编制工作及负责保护修缮维护的技术支持、政策研究、计划制定等工作的组织协调,从而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提供了组织保障。

3.开展了历史建筑和文物普查工作。规划局会同市文广新局等相关部门于2007年6月起组织开展了历史建筑的普查工作,目前在核心区范围内共普查出175处有价值的老建筑,已按照《常州市市区历史建筑认定办法》中的认定程序公布了第一批历史建筑33处。文广新局精心组织进行了第四次全市文物普查,通过开展乡村拉网式普查,新发现1000多个有保护价值的文物点,并新公布了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1处(杨桥村)和第四批市级文保单位68处,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合理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4.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规划。我市规划部门按照2005年2月2日省政府批准的《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要求,编制完成了《常州市城市紫线规划》、《孟河镇文化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常州市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和第四批市级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规划》,武进区杨桥村保护的详规也正在制定之中,这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提供了依据。

三、我市历史文化古镇古村保护存在的问题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南城市如果缺失江南水乡的特色,也就失去了城市的韵味。2001年我市已经列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然而,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中却忽视了历史文化镇(村)的保护,至今,我市尚未有一镇一村列入省级保护的名录。由于历史文化镇(村)长期没有列入保护范围,加上人们对古镇古村保护的意识淡薄,因此,在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发展中,我市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古镇古村逐渐在现代化浪潮中淹没,如果再不加重视,仅有的少量遗存可能在5-10年内也不复存在。我们呼吁政府和有关方面必须加以重视,否则,造成的损失将无法挽回。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1.没有及时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长期以来,我市有关部门比较重视文物(点)和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而忽视了农村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主管部门也仅重视村镇的现代化改造和建设,缺乏对古镇古村保护的规划指导。加上过去缺乏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法律支撑,致使这一工作相对滞后。《文物法》颁布以来,人大、政协虽然进行过一些调研,两会期间部分代表委员也提出过相关的提案和建议,但未有实质性的进展,历史文化镇(村)的保护一度游离于我市城镇建设的规划之外。

2.普遍缺乏历史文化村镇需要保护的意识。调查中我们发现,人们在村镇建设的过程中普遍认为历史遗存的古街老镇是落后破败的象征,有碍地方形象。有的甚至认为保护古村古镇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有许多地方领导不愿意向上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创建卫生村镇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许多领导还把历史老镇当作改造的重点,石板街道统一浇成水泥路,木质门窗换上金属框,街后的河道有的干脆填埋掉,改变了原有的历史风貌。

3.相当部分的历史文化村镇已经遭到破坏。我市历史文化镇村的资源与苏州、无锡、湖州等沿太湖地区相比,本来就显得数量少、规模小、知名度低,再加上缺少统一的规划,仅存的又一再遭到破坏,进而使这一不可再生的资源显得更为短缺。湖塘桥、雪堰桥、横山桥、戚墅堰、奔牛镇等地曾经是我市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镇,上世纪80年代时历史风貌保存的还比较完好,进入90年代才开始在核心区域内进行改建,老街改成马路,弄堂变成新巷,百年古桥纷纷拆除,明清建筑变成水泥楼房。

杨桥、焦溪、孟河等地有些历史建筑包括古桥、古庙、古祠、古宅非常具有保存价值,有的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缺乏修复的资金,正处于危在旦夕之中,有些富有特色的古宅更是摇摇欲坠,如南杨桥的6处文保单位和焦溪的“进士厅”、孟河的马伯藩、巢崇山故居等都已成危房,仅杨桥一地在去年的特大雪灾中就倒塌老宅数十间。

四、对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古镇古村的几点建议

在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2000年已经成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我市的历史文化名村镇创建虽然相对滞

后,但毕竟在全市的区域内古镇古村存在的历史长、数量多、积淀厚。特别是近几年的乡镇合并,有些古村古镇处于边缘化,居民纷纷向中心村镇集聚,这给规划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创造了机会,只要抓住机遇,突出重点,搞好规划,逐步开发,一定能成为常州文化建设新的亮点。

1.迅速制定我市历史文化古镇古村保护的规划。

保持和延续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根本宗旨,贯彻好国务院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关键的是要从规划抓起。如果说过去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上还有职责不明的话,那么,国务院这次制定的条例明确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建设(规划)主管部门会同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根据这一精神,建议我市规划部门会同文物部门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基础上,确定部分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镇古村和历史建筑列入名录,通过政府向社会公布;特别有价值的如焦溪、孟河建议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或名村。同时,由规划与文物部门会商后详细做好名镇名村的规划,并拿出具体的实施意见。一经确定,就要加大保护的力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以任何名义破坏。

2.重点保护开发若干有历史价值的文化古镇古村。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传承和利用。我市可以借鉴周边城市的经验,先保护一批,后开发一批,特别是重点选择2-3个进行重点保护和建设。无锡把建设历史文化名城视作城市发展中的一次转型,把城市的竞争视作文化的竞争,因此,在2006年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加大力度,全市上下重点抓好四大历史街区和一个历史古镇的修复,同时,江阴与宜兴也各抓特色和重点;苏州除周庄、同里、甪直、锦溪、千灯外,也再次公布了一批市级的历史文化名镇和名村。我们建议政府采取适当的措施,启动一些项目的保护和建设。上店为恽氏故里,阳湖古镇,区域内尚存春秋时伍子胥所掘运河、百米老街、古桥、清代常州画派恽南田故居及墓园等。南杨桥地处淹城与滆湖周边,现已列为常州市的历史文化街区,能否在制定西太湖建设的过程中,将上店、南杨桥的保护和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由武进区负责具体实施。同时,建议南杨桥保护面积适当扩大(目前仅为4公顷),历史文化街区也应改为历史文化古村,这样更为合理。孟河是我市西北地区的历史文化重镇,齐梁文化、孟河医派是其文化特征,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政府与民间的投入,启动部分项目的建设。焦溪是我市东部的历史古镇,保存的文物古迹较多,古镇古街的形制最为完整,又是舜帝驻足之地、常州文化始祖季札躬耕之乡,境内有延陵山,常州第一个名称延陵就源于此。建议市和武进区建立相关的保护机构,并着手编制具体的保护规划。

3.建立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古镇古村的运作模式和协调机制。

我市对历史文化古镇古村的保护和开发已落后于周边城市,目前还仍处于规划阶段,历史文化古镇古村如何保护和利用,目标尚不明确。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历史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历史文化古镇古村的保护和开发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抓手,加大古镇古村的抢救保护力度,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议政府在科学合理编制古镇古村保护开发规划的基础上,抓紧做好古镇古村保护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料、材料的收集工作和前期策划等准备工作;学习借鉴周边地区和城市在古镇古村保护开发的成功经验,加快建立适合我市实际的古镇古村保护利用的运作模式,防止已定规划因长期未能实施而成为一纸空文,也防止不依规划而任意破坏或改造。是否可借鉴周边地区的成功经验,成立专门的保护和管理的机构,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滚动发展,使古镇古村既能妥善保护又能取得良好效益。同时要建立健全古镇古村保护开发的综合协调机制,成立古镇古村保护开发机构,组织规划、建设、文化、旅游、国土、水利、环保等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综合开发,以更好地协调解决在古镇古村开发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确保古镇古村的保护开发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4.继续积极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

在市委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取得过重大进展,2000年已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为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奠定了一定基础。虽然在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中出现过一些挫折,但我市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是基本具备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条件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留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2个以上历史文化街区。以上条件我市基本符合。只要市委和政府继续高度重视,继续加大文物和历史文化街区和古镇古村的修缮力度,创建的目标是能实现的。现在,全市上下都在围绕市委提出的五大建设而齐心协力,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城市的目标一个个在实现,如能继续提出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定能推进我市的文化建设,改善我市投资的软环境和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强文化的竞争能力。

第二篇:古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框架)

古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1规划范围

2历史文化价值

3规划目标

3.1总体保护目标

3.2近期保护目标

3.3远期保护目标

4规划内容

5规划原则

5.1整体保护的原则

5.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优先的原则

5.3协调的原则

5.4有机结合的原则

6文物古迹

7传统文化

8规划期限

9整体风貌

10保护规划框架

10.1节点

10.2轴线

10.3区域

10.4以“河”串“点”,以“河”串“面” 10.5以路串点

10.6人文脉络

11功能结构

12总体保护策略 13保护区域范围 13.1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 13.2古镇重点保护区范围 13.3古镇传统风貌协调区范围 14保护与整治方式 14.1保护

14.2改善

14.3保留

14.4整饬

14.5拆除

14.6重建

15保护与利用规划

第三篇: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白鹭古村保护工作自查报告

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白鹭古村保护工作

自查报告

白鹭古村位于江西省赣南客家中部地区赣县的北隅,距县城63公里,与兴国县和万安县接壤,有着870多年的悠久历史。现白鹭古村有13个村民小组,600余户,总人口2700多人。古村落依山傍水,沿着鹭溪河呈月牙形分布,南北走向,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面积约0.5平方公里。2006年参加中国十大古村结盟活动,为中国十大古村结盟村之一。2007年参加了中国十大魅力乡村的评比,进入了二十选十范围。2007年12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审定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12月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9年3月举办了第一届“白鹭古村正月十五迎彩灯、抢打轿活动”并正式对外开放。同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0月成立了白鹭古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制定了古村保护规划。

为了更好地维护古村原有村庄布局,切实有效地保护开发好白鹭古民居群。?年聘请了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白鹭古村保护规划——《赣县白鹭古村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2008—2022年〉》、《赣县白鹭古村旅游修建性详规》、《白鹭新村(圩镇)总体规划》以及《白鹭古村环境林相改造规划》。其中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科学合理,保护原则、内容和范围的确定适合古村实际。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建设控制要求能有效促进古村发展,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分清晰准确,保护规划实施方案制定有效。保护规划的编制是经过设计人员在一线深入,充分调查、了解、统计、分析的情况下制定的,规划编制期间广泛征求相关部门、社会人士、村民意见,进行了多次专家评审和听证会,以求古村的整治和拓展能全面彰显古村的文化特色。

规划期限为2008至2022年,近期至2013年,远期至2022年,规划建设控制区总面积约 ?公顷,保护区范围总面积?公顷,环境风貌控制区范围面积 ?公顷。

2008年9月,白鹭古村保护规划方案由省建设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9月下旬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予以实施。保护规划批准实施后,政府及时将规划图在村民各主要入口醒目位置予以公示。

二、加强古村文物保护

为了切实保护古村历史风貌和其中的历史文物及古建筑群,县、乡、村三级相关单位对白鹭的文物保护做了大量工作。自2007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审定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后,赣县文化局博物馆对白鹭古村68处明清建筑进行了登记造册,并于2003年公布兴复堂、兰善堂、王太夫人祠、绣花楼、葆中堂、四逸堂、书箴堂、书升堂、文庆堂、兰胜堂、世昌堂、毓祯堂、景福堂、致敬堂、广庇堂、佩玉堂、保善堂、福神庙、洪宇堂、仙娘阁、东河戏台、福字照壁等22处古建筑为县保单位。2006年兴复堂、王太夫人祠、葆中堂、佩玉堂被申报为省保单位。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赣县博物馆普查人员再次对其重新确认、丈量、照相、绘图、建档等工作。古村古建筑总建筑面积达1.6万多平方米。2010年,拟将福神庙、洪宇堂、兰善堂三处古建筑申报为省保单位,目前初审已通过。

三、出台古村保护规定

2009年2月,县政府制定和印发了《赣县白鹭古村保护规定》,于同年5月1日起实施,此为古村保护第一个管理规定,明确了古村保护意义、保护对象、保护范围、维护修缮等建设活动审批要求,特别是明确了古村保护规划范围内严禁的活动及违反规定将依法追究责任。

四、落实古村保护措施

县政府高度重视古村保护工作,成立分管领导任组长,规划建设、文化、旅游、国土、乡政府为成员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规划建设局负责古村的规划建设业务指导、服务;文化局负责对古村建筑、古村文物的普查、登记、申报、保护标志、档案管理工作,并确定博物馆为古村保护的具体机构,落实保护管理人员6人;旅游局负责古村的旅游开发;白鹭乡政府负责古村的日常工作,牵头做好古村的保护、维护、修缮、管理等工作;古村成立旅游工作站,负责古村保护工作宣传,村规民约制定,生产生活管理,环境卫生养护,防火安全保护,维护修缮建设管理等工作。村庄制定了保护区和新村建设计划,在核心保护区内重点以维护、修缮为主,对已形成并需改造的村民建筑,由规划建设、文化、乡政府等部门共同制定具体的改造方案后实施,对新村内建房的村民建筑,则根据古村传统建筑风格和现状村落风格进行规划设计,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

五、加大古村保护开发投入

近几年,通过各种渠道整合资金49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改造资金200万元,历史建筑修缮、环境整治资金200万元,日常管理经费10万元主要建设项目是:建设旅游接待中心1处,共拆除破旧杂房80余间,搬出古建筑居民40户,整修道路800米,新砌水沟520米,设立垃圾、果壳箱26个、垃圾池5个,建设公厕2座,投资2万元建设占地200平方米的农民健身中心,设立警醒保护标识牌16处,建成文物陈列官1处,建立保护规划,管理办法,修复建设,保护信息,村规民约等公示栏。接通自来水户103户,开发旅游农家菜馆、宾馆2个,引进客家钟氏宗亲在村庄附近投资1200万元兴建钟氏文化园,鼓励民间筹资100多万元恢复文峰塔。

六、白鹭古村保护现状

近年来,古村内违章建筑日益增多,居民不听劝阻、违规抢建之风甚行。据统计,古村内违章建筑共有14栋,其中核心保护区内2栋,核心规划区内12栋。为遏制违章建筑之风,乡政府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户主会、个别上户谈话、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宣传栏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大古村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力度,消除居民违章抢建的错误意识,但是收效甚微,居民违章抢建之风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善。为此,乡政府也组织过乡干部对违章建筑进行强拆,但是受到当地居民的强行阻拦,并诱发了群体性事件。

此次群体性事件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为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县委、县政府临时成立了一支由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法制办、城建局、博物馆、旅游局等多部门组成的白鹭古村保护与开发宣讲组,与白鹭乡乡村干部一起,上门入户了解居民思想状况,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并根据上户调查了解的情况,制定了既符合村民代表的意愿、又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案和运作流程,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动员群众自主申报维修和整治。同时,进一步加快了修建性详规的编制进程,邀请了专家对古建保护的相关政策、立面效果要求以及白鹭古村整体规划等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组建古建维修专业队伍对倒塌和濒临倒塌的危房进行了及时的抢救。此外,在白鹭乡河背建设了安置新村,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古村居民搬迁至安置新村居住,有效地缓解了古村居民的住房压力。

尽管在应对此次群体性事件中,县乡两级政府都付出了不少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政府与古村居民的矛盾趋于缓和,但由于规划编制慢、土地调规尚未完全到位、古村旅游及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乡镇财力无力承担如此大规模的古建维修、古村违章执法乡镇有责无权等因素影响,古村内违章建房、违法抢建的现象依然没有得到彻底治理,违章建筑仍然是影响古村旅游开发进度的一大障碍。

七、白鹭古村旅游发展下一步工作打算

1、尽快编制《白鹭古村修建性详规》、《古建筑维修方案》和《古村旅游线路整治方案》,早日争取上级维修资金。

2、创造条件加快游客服务中心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进度。主要是破解土地、资金等难题,尽快组织实施。针对汽车站和游客服务中心属永久性建筑,且要占用耕地,我们采取以土地“增减挂”指标覆盖的办法,加快建设。同时利用土地“增减挂”指标搞好停车场周边土地开发,筹措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3、组织力量抓紧相关资料的准备。

4、选聘具有旅游运作经验或市场化运作经历的干部充实到旅游开发公司。

5、尽快启动白鹭新村建设,解决好移民安置和资金回笼问题,加快旅游开发建设进程。

二0一一年三月

第四篇: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实践

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实践

摘要:以浙江省廿八都古镇为例,阐述了古镇保护开发项目实施两年来,通过保护整治历史建筑、更新完善基础设施和发展旅游经济等实践,使古镇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形成良性循环。提出“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互为因果”的观点,指出古镇的保护开发必须让当地居民得到实惠,必须让当地居民参与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实践,以及古镇基础设施必须留有发展余地等几个问题。

关键词:浙江廿八都古镇传统特色开发与保护规划

一、古镇概况

廿八都镇位于浙、闽、赣交界处,处于仙霞岭腹地,依山伴水,地理位置优越,号称“鸡鸣醒三省”。古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被誉为“文化飞地”、“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自宋熙宁四年(1071年)始称“廿八都”,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宋室南渡之后,仙霞古道日渐繁盛,廿八都逐渐由兵家必争之地发展成为商贸重镇,四方之民云集,富甲三省边界,雄踞一方。

廿八都当地居民是移民的后裔,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文化类型。各种民风民俗极具个性,丰富多彩。在古镇,从建筑到街道巷弄,再到整个古镇的环境,仍基本保持着传统的风貌和格局。多种类型的民居和公共建筑保存完好,它们融浙式、闽式、徽式、赣式、客家式于一体,风格各异,匠心独具。此外,其它的历史物质遗存众多,壁画、古桥、古庙、古阁等不胜枚举。

二、古镇的传统特色

廿八都古镇布局基本沿袭明清“一溪二街”格局。主街纵贯南北,与枫溪平行,北段称“枫溪街”,南段称“浔里街”。主街之西为一条古老的后街,狭窄弯曲,大致与主街平行。东西走向巷弄众多,纵街横巷,构成南北长、东西狭的古镇街市。廿八都古镇是代表浙西南明清古建筑群和街区风貌的古代重镇,1991年被公布为首批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1.古镇传统建筑特点

古镇建筑总体布局,依山而建,因势而导,师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古镇内规模较大且保存基本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有四十余幢,其建筑形式千姿百态,其中有徽式马头墙、浙式屋脊,赣式檐橼、闽式土墙,还有欧式门庭,各种风格争奇斗艳,却又和谐共存,相得益彰。

古镇民居建筑平面布局为国内传统的层进合院式布局,即沿中轴线纵深布置房屋和天井,上堂下厅,左右厢房,中间为天井。天井较为开阔,一般为横向矩形,通风采光良好,舒适宜人。古镇凡有一定规模的宅院,都有雕饰精美的门楼。与江、浙、皖式门楼不同,廿八都的门楼为木结构,采用梁、枋、檐、挂落和垂莲柱等构件组成四柱三楼式的楼阁式,上覆黛瓦,檐角起翘,各个部件雕饰精美,内容多为福禄寿喜之类的图案,寓意吉祥。廿八都现存的公共建筑约有20余处,以文昌宫和水安桥最富特色。文昌宫整体布局沿中轴线展开,依次是照壁、门庭、正门、前殿、天井、正殿、寝殿,共三进四天井五开间,左右为厢房,以檐廊相连。正殿为三层重檐歇山顶楼阁,三层共18个飞檐翘角,蔚为壮观。文昌宫内牛腿、雀替、窗扇、户格、栏板等构件均为浮雕或镂空雕,构图精美,雕工精湛;其梁、枋、脊檩、藻井上有彩绘人物、山水、花鸟等400多幅,内容丰富,笔法细腻。

水安桥位于古镇南端,为条石浆砌单孔石拱桥,长二十一米,宽近六米,跨度十四米。上有桥廊,原有九间(今存七间),中间为歇山顶重檐三层楼阁,飞檐翘角,四面花窗。堪称浙西风雨桥之典范。

2.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

古镇历史悠久,风貌独特,文物古迹丰富,传统格局完整,且有独特的地方习俗和文化传统。挖掘古镇的历史遗存,其历史文化价值总结如下:

(1)古代的军事要地

廿八都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清时期曾驻有重兵。四周关隘拱列,地势险要,仙霞关为东南入闽之咽喉要道,枫岭关为浙江五大古名关之一。雄关古道,曾留下明朝著名爱国将领郑成功和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足迹。

(2)仙霞古道上的驿站

清康熙以后,仙霞古道地位更为突出,人流、物流“攘往熙来,络绎不绝”, 廿八都开始进入鼎盛时期,镇上设有驿站或驿铺,过往官员、兵丁、商旅、挑夫等,均在此歇脚换马。

(3)边界的商贸重镇

廿八都是中原通往东南沿海、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陆上交通枢纽,如今沿老街两侧还遗留着大量19世纪以来作为店铺商号的建筑,10多个老字号。廿八都曾经是货通南北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4)“文化飞地”

廿八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被誉为 “文化飞地”,或称“移民文化的活化石”。廿八都镇的地方聚落居民与历代驻兵后裔以及各地商人后裔组成了一个移民小世界,使得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凝结、沉淀。小小的一个古镇,流行13种方言,有142种姓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形式多样,山歌对唱、跑旱船、踩高跷、舞龙狮、戏鱼蚌、玩木偶、剪纸等异彩纷呈。这与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传统村落有着本质的区别。

(5)丰富独特的古建筑

廿八都保存有大量的明清以来的民居、宫庙建筑,其中有省级文保单位1个,市级文保单位32个。这些建筑融浙、闽、赣、皖、客家建筑文化于一炉,有的甚至掺杂西洋建筑元素,不显鄙俗却另具神韵。

3.古镇街道和巷弄空间

古镇地势北高南低,东西约二三百米,南北约一千米,主街一条,纵贯南北。东西横巷沿纵街延伸,又有交叉相通的里弄,宛若蛛网。主街道为青条石路面,各巷道均以卵石铺面,古朴典雅。水沟沿建筑环转流淌,其水汇入下游的枫溪。南北大街依枫溪自然曲直构筑,浑然天成,丝毫无人工造作之势。北段以民宅为主,南段以商铺为主。高墙、窄路、狭天,绵延曲折,步移景异,令人神往。东有大王庙,南有万寿宫,北有文昌阁。出水口在古镇的南端,夹山而出。上有水安桥,两侧林木葱茏,景色优美。古道经水安桥折向南,跨溪过桥,豁然开朗,得见另一番锦绣福地。

三、廿八都古镇的保护与开发规划

首先,古镇保护的关键是科学规划。规划应着眼于古镇的全局和整体发展,不但要保护一座座单体建筑,更要保护古镇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民族传统文化;其次,通过规划,重点保护古镇的历史传统风貌及街巷空间肌理;第三是确定古镇保护的工作原则与方法;第四是确定合理的保护范围;第五是确定保护的内容与层次,并提出保护和整治的要求;第六是对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提出整饬和开发利用意见。另外,还应注意保护古镇的自然山水与人文环境。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在于促进传统文化的再生和发展,使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保护的原则在于真实地反映历史留下的信息,同时古镇的保护也应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一些不适应发展需要的功能,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改造和整合,使保护与利用和谐融合,在保护中发展,从而激发古镇新的活力。廿八都古镇根据继承、保护、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一次规划、分期建设,近期主要以抢救濒危历史建筑,解决古镇风貌的保护与恢复为主,远期达到进一步提升古镇的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升整个镇区的环境品质的目标。

古镇保护规划坚持以整体保护为指导思想,重点保护和恢复古镇原有的历史空间环境肌理,尽量避免损伤其具有鲜明特征的步行空间。从土地利用、设施更新改造等措施入手,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在保持古镇传统格局的前提下,力求改善古镇环境质量,突出保护对象的特点,体现古镇的传统特色。

四、廿八都古镇保护与开发规划的实践

1.抢救濒危建筑,保护整治历史建筑和传统院落

古镇保护规划实施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第一是保护,对古镇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院落及历史建筑实施严格保护,建筑外观除适当修复外,不做任何改造;对古镇内格局完整、传统风貌较好,但建筑质量一般,难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传统建筑,整治立面,保持传统形态,修缮改造内部空间,改善居住条件;对个体价值一般的,但对保持整个古镇风貌特色有重要作用的原有建筑,由专业人员实施修复,保持原有风貌。对于现状质量尚好、但风貌与古镇整体风貌不协调,又难以立即拆除的建筑,对外观进行整治,降低对历史环境的破坏程度。廿八都古镇保护一期工程共实施项目21个,经过1年多的努力,完成了文昌宫、忠义祠等项目修复建设,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

2.更新和改善基础设施

传统的古镇代表着一段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古镇街道历史悠久,风貌独特,空间尺度宜人。但老街两侧的建筑老化严重,街区环境日渐恶化,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与现代生活的要求矛盾尖锐。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历史老街在时代进程中的继承保护与更新发展的矛盾。

首先是净化视觉空间环境:电源干线采用电缆埋地敷设,取消架空线路;在道路一侧设污水管与原石砌暗沟形成完整的雨污分流及排水防洪系统。街面采用青条石铺砌,恢复古镇质朴自然的街巷空间。

其次是改善基础设施:古镇传统老街设施落后,居住质量差。要维持传统民居建筑的延续性,就必须改善原有的生活设施,使古镇居民能够舒适地生活。在对民居的保护性修复过程中,对一般性建筑内部功能设施进行完善,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同时充分考虑古建筑的防火安全问题,改造消防通道,划分防火区域,并按规定设置消火栓。在市政设施方面,结合保护工作更新改造排水、排污沟渠等基础设施,并接入周边城镇市政管线系统;规划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点;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增加绿化,改善古镇的整体环境。

3.修复改造民居,提高居住质量

古镇民居的修复,立足于改善古镇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允许在不破坏历史风貌整体性的前提下,改善传统民居内部空间,更新生活设施。使古镇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相融,从而实现保护与再利用协调下的可持续发展。廿八都古镇核心保护区内民居的修复历时一年,得以全面完成。古镇沿街立面得到整治,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达到了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要求。

4.古镇保护与发展旅游相结合廿八都古镇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自然离不开旅游开发。否则古镇的保护终将成为无源之水。古镇的保护和利用是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对于文化资源的利用,切忌目光短浅。倘若只顾眼前的利益,盲目而无限制地开发利用而不注意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最终将被证明是极其愚蠢的行为,必将自食恶果。唯有合理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固有价值。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树一帜的传统建筑是古镇令人向往的魅力所在。通过发展旅游,可使古镇与现代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从而达到保护目的。

廿八都古镇在做保护规划的同时,结合旅游发展的需要,统筹考虑了古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线路、旅游景点的规划,以千年古道(仙霞古道)为主线,将清湖古码头、石门清漾古村落、江郎山、仙霞关、廿八都以及浮盖山等景点一一串联起来,古镇旅游融入了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大流之中,成为廿八都镇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古镇保护与发展旅游相结合,一方面提升了古镇的环境空间品质,保留了传统的场所精神,使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得到提升和体现;另一方面,使古镇的知名度通过旅游这一手段得以有效宣传和提升,并逐步树立古镇自己的品牌形象,进而促进旅游发展,并为古镇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五、古镇保护与开发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在我国,虽然不乏成功的古镇保护开发案例,如周庄,南浔,木渎等,但是由于各地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廿八都的开发保护并无现成的经验可以直接套用。在廿八都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具体实践中,通过摸索、总结,形成如下几点思考:

1.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的实施,为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不仅为当地的居民开辟了财路,同时也使当地居民对古镇资源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资源有了新的认识。在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古镇居民确确实实得到了实惠,这是最令人欣慰的。

2.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古镇居民是古镇最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必须让居民参与到古镇保护的行动中来。居民作为古镇发展的主体,应该是保护规划实施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最终受益者。

3.随着古镇保护的深入以及城镇的不断发展,古镇原有的基础设施在一定时期后将不能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提前谋划完善配套诸如古镇的停车、排污、消防等基础设施的扩容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保护是古镇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提升,是对古镇进行保护的结果。因此,在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时,必须形成有推动保护和利用的良性互动机制,这才是古镇保持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五篇:关于我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关于珲春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情况的调研报告

孟 庆 栋

珲春市委财经办

珲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代遗存底蕴厚重,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红色文化感人至深,堪称图们江流域“历史文化宝库”。保护和开发利用我市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对繁荣珲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增强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有效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加大保护与开发力度,笔者近期对全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保护与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调查思考,形成调研报告,为今后我市全面、系统地开展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一、我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要内容

图们江流域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据考古资料证实,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旧石器向新石器时期过渡阶段,浑春河流域和珲春境内的图们江沿岸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居住这里的先民们同中原联系密切,在中原先进文化的影响下,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清朝末年,地处边陲的珲春成为沙俄和日本鲸吞蚕食之地,反沙俄、反日本侵略斗争风起云涌,留下了不少可资凭吊的遗迹。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珲春成为我党领导下的东满抗日根据地之一。为挽救民族的危亡,抗日英雄们英勇杀敌、浴血奋战,他们不朽的业绩,深深地印在珲春大地上,留在人们的心坎里。解放战争时期,珲春是东满根据地的大后方。珲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反对美蒋反动派,解放东北和全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自古及今,珲春各族人民在图们江流域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开拓了珲春,创造了历史,留下了珍贵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历史遗存文化系列。珲春境内历史遗存文化比较丰富,主要有历代遗址、古城址、古建筑址、古墓葬、历史文物和古交通等。

1.历代遗址。经文物部门挖掘,全市古代遗址、近代遗址共有40多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南团山遗址、一松亭遗址、密江西岗子遗址、六道泡遗址、副都统衙门址和张鼓峰战迹地等。

(1)南团山遗址。南团山遗址(又名大六道沟遗址或团山子遗址)位于珲春市区东北174华里珲春河和大六道沟河汇合处的南团山上。1972年经过科学挖掘,发现6座原始社会居住址,并出土了刮削器、细石器、石镐、石矛、陶器等历史文物。据测算,南团山遗址距今约2200年左右,属于图们江流域新时期时代文化。

(2)一松亭遗址。一松亭遗址位于珲春市区东北52华里哈达门乡一松亭村,遗址有许多呈浅凹坑的房址,属于原始社会氏族村落遗址,出土的文物主要有陶器和石器。据此推断,一松亭遗址晚于南团山遗址,属于北沃沮原始文化遗存。

(3)密江西岗子遗址。密江西岗子遗址位于密江乡所在地西南约1华里,图们江北岸东西向的台地上,目前遗址已成耕地。1958年文物调查时曾发现东西墙各长180米,北墙长193米,南墙长168米的城垣残疾。1964年经地质勘查,距地表深1.50米处发现石器、骨器、陶器、脊椎动物骨骼等文物。据测算,该遗址属于原始时期文化层和渤海时期文化层相迭压的文化遗存。

(4)六道泡遗址。六道泡遗址位于敬信镇六道泡村东北3华里一处平展的山岗上。日伪时期遗址曾有石器出土,被德国传教士拿走。1979年经省文物普查队挖掘,出土了石器、陶器、装饰品等文物。根据出土文物分析,该遗址属于原始文化遗址、渤海或辽金时期遗址。

(5)副都统衙门址。副都统衙门位于旧珲春城中部(今珲春靖和街),原是珲春协领衙门址。光绪八年(1882年),吉林将军铭安奏请改建。主要有副都统署、副都统府、演武厅、三旗堆拨房、招垦局、钦差行台等。这些都统衙署建筑,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沙俄侵略军入侵珲春后,多次被俄军焚毁,幸存者仅都署之少数房间。此后历经80余年,拆毁改建,现仅存衙门厢房的一小部分。

(6)张鼓峰战迹地。张鼓峰又名刀山,位于敬信镇防川村北部约1.5公里的中俄边界线上,图们江上溯20公里的东岸,海拔152米,山顶分水岭为中俄分界线,因日俄之间发生“张鼓峰战役”而闻名。张鼓峰战役爆发于1938年7月15日,原因是日本为了掌握前苏联在中俄朝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和军事实力,派出3名日军携带照相机、望远镜等设备潜入苏联境内。在拍摄苏军军事设施时被苏军发现,1名日军当场被苏军击毙,其余2人慌忙逃跑。此事成为张鼓峰战役的导火线。7月31日夜12时,日军向张鼓峰开炮,凌晨占领了张鼓峰,苏军为夺回阵地,奋起还击。战争历时13天,最后以日本宣告失败结束。战役失败后,日本“南进”计划占了上风,促使日本将远东战场南移太平洋,引起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从而改变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格局。张鼓峰战役被毛泽东写入他的著作《苏联人民的利益和中国人民的是一致的》文章中,因此更加著名。2.古城址。珲春境内古遗址众多,经文物部门全面普查,古遗址有20多处。其中,具有代表性有八连城、斐优城、萨其城、温特赫部城、营城子古城、石头河子古城和小城子古城等。

(1)八连城。八连城遗址位于珲春河冲击平原的西端,东距城区12华里,属唐、五代遗址。八连城是唐渤海国文王的东京龙原府治所(公元785年至794年),渤海国的都城,号称亚洲第二大城。城址平面基本呈方形。城址分为内外两重,外城周长2,894米。在外城四墙中部各有一门,墙外有护城壕遗址。内城南墙、北墙各长218米。在南、东、西墙的中部各有一座城门。内城共有八处建筑遗迹,在内城的中轴线上有两处,南部为朝殿,北部为寝殿,两座殿址以回廊相接。其东西两侧各有3处配殿遗迹。在城址的东南和正南还分布有三处寺庙遗址,曾出土有残佛像和一些建筑构件。城址内出土筒瓦、指压纹、板瓦、式牡丹纹以及绿釉或黄绿釉琉璃瓦,许多瓦上有刻划的文字。

(2)萨其城。渤海城址,亦称沙齐城,位于珲春盆地东北部。西距杨泡乡杨木林子村1.5公里。萨其城乃石筑山城,城垣依山势而筑,形状不规则,周长约7,000米,墙高约2一3米不等城墙外侧山的坡度为30—40度,形势颇为险要。紧贴墙内侧有宽2—5米的壕沟,似战时交通壕。城内分东西二沟岔,沟口宽宽约200米,沟口中间筑一条东西长70米、高10米的石墙,横堵沟口,以加强防御。山城有5处门址,即一南门、一西南门、一东门、二西北门。门址均宽8米。城西南角和东端各有1个了望台,利用突悬外伸百余米的山峰修建而成。经考古证实,萨其城为渤海时期军事要塞。遗址地面散存的文物有灰色和褐色凸面为绳纹、凹面为布纹的板瓦块和简瓦块,指压纹瓦块和带字瓦,还有陶器和铁箭头。

(3)斐优城。斐优城位于珲春河下游冲积平原的三家子乡古城村。该城呈不规则的方形,周长2,023米,东墙长520米,西墙长521米,南墙长460米,北墙长522米。城墙系黄土分层夯筑,保存较好,高3.6米,底宽9米,顶宽1—1.5米。东西南北各一门,四角各有1个角楼,城四周共有14个马面,城墙外8米处有明显的护城河遗迹,具有辽金古城的典型特点,是辽金古城中保存较完整的一座。经考古挖掘,已出土渤海莲花纹瓦当、辽金时代滴水瓦、陶片和铜印等文物。

(4)温特赫部城。温特赫部城位于珲春河冲击平原的末端,三家乡古城村,与斐优城一墙之隔,其北即斐优城南墙,故有“姊妹城”之称。“温特赫”为女真语,汉泽为“神龛”、“神板”之意。清代嘉庆十三年在温特赫部城内的东南部修筑了“东华宫”寺庙,满语仍称它为“温特赫”,“温特赫部”城名由此而来。古城周长2,269米,东西墙各长710米,南墙长381米,北墙长468米。城城垣历经风雨剥蚀,部分城垣被风沙覆盖,呈沙丘状,高约2—3米。该城外60余米处有一个东西长110余米,南北宽40余米的高台遗址,遗址上散布着大量的渤海瓦块,亦有少量的辽金花沿纹瓦和兽西瓦等。在遗址上还发现了巨大的柱础石,认为该遗址为渤海时期的庙宇,而辽金时期沿用。

(5)营城子古城。营城子古城位于春化镇北约15华里,珲春河上游河谷盆地的南端,城址东墙早年被水冲毁,其余三面保存尚好。城的平面略呈东西向的不规则圆角长方形,城周残长930米,南墙长354米,西墙长203米,北墙长373米。城垣土石混筑,基宽约13米,高3—4米,顶宽1.5米。城墙尚存12个马面,西南角有角楼址,城西200米处有一小山包,顶部有土垒,当是瞭望台。城内外早辟为耕地,看不出建筑遗址残迹。城内地面散布着残碎的瓦片、陶片和瓷片,还曾出土一把七星剑。从城的形制和出土文物观察,营城子古城建于渤海时期,辽金改筑沿用,是当年扼守通往双城子、海参崴一带交通要冲的军事重镇。

(6)石头河子古城。石头河子古城位于珲春河下游三角洲冲击平原中部的南缘,板石镇太阳村潘家沟屯南约3华里。该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832米,方向30°。东墙123米、西墙134米、北墙288米、南墙287米。城墙残高2—2.5米,宽8—10米,系用大小不等的石块垒筑。四面墙中部各有一门址,城四角均有角楼址。城内外均辟为耕地,地面散存少量碎瓦片及灰陶片等,出土文物有网格纹、绳纹板瓦等。从城的形制和出土瓦片等来看,该建筑属于渤海时期的古城。经考证,石头河子古城为渤海时期“日本道”上的一个驿站,也是渤海时期扼守长岭子交通路的军事城堡。

(7)小城子古城。小城子古城位于珲春市区东南20华里珲春河南岸台地的漫岗上。历经千年风吹雨刷,城垣已湮没无存,仅在古城西北角和东北角附近隐约可见城墙残基。城垣为土石合筑,古城呈长方形,方向北偏西15度,城墙东西长170米,南北长113米。遗址地面散存的遗物有莲花纹瓦当、指压纹瓦、绳纹瓦等残片。从城内出土文物看,属于渤海时期的古城,为渤海东京龙源府所辖庆州属下某县治。

3.古建筑址。据文物部门普查,珲春境内古建筑址较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址有马滴答塔基、马滴达寺庙址、杨木林子寺庙址和大荒沟寺庙址等。

(1)马滴答塔基。马滴答塔基位于珲春市区东北100华里的马川子乡马滴答村,目前,该塔已倒毁,只见一片砖堆。塔的整个建筑全部用砖石构成,基墙平面略呈正方形,南北长4.95米,东西宽4.80米,塔向南偏东40度。墙基建在“地宫”(墓室)顶部的板石上,塔基出土各种类型砖甚多,大多数是细泥质青灰砖,偶有泥质红砖,砖面常印有细绳纹。在地宫的墓道里发现了零乱的骨殖,是墓葬主人的遗骸,墓主人可能是渤海王族的成员。据此推断,此塔是少有的渤海时期遗址之一,是珲春境内唯一的渤海塔。

(2)马滴达寺庙址。马滴达寺庙址位于哈达门乡马滴答村,遗址中央有高约1米得土台,东西长32米,南北宽23米。在土台上有三行东西排列的础石群,共16块。附近地面散有很多残碎瓦片及残陶片等遗物。出土的瓦当、砖、瓦等与马滴答塔址出土的大小、形状和纹饰相同,属于马滴答塔同时期的渤海寺庙建筑址。

(3)杨木林子寺庙址。杨木林子寺庙址位于杨泡乡杨木林子村东部漫岗上,现寺庙址已完全破坏,仅留有几块础石。这里曾经是高约1米的土台,东西长20米,南北宽15米。遗址出土的文物有莲花纹瓦当、指压纹瓦、圈线纹瓦、席纹瓦以及浮雕石佛像和装饰花纹残片等。该寺庙与渤海东京龙源府遗址—八连城相距约30华里,当是渤海东京辖境的寺庙遗址。

(4)大荒沟寺庙址。大荒沟寺庙址位于市区西北80华里密江河上游的河谷平地上,遗址略高出附近地面,东西长约15米,南北宽7—8米,现辟为耕地原貌不清。采集遗物有瓦当、板瓦、简瓦、佛像残片等。遗址附近曾发现石砌水井一口,现已填死。从上述出土遗物推断,应是渤海时期的寺庙遗址。

4.古墓葬。据考古部门挖掘,我市共有古墓葬近5处,具有代表性的有孟岭河口古墓葬、圈河古墓葬和密江古墓葬等。

(1)孟岭河口古墓葬。孟岭河口古墓葬位于板石镇孟岭村河口屯内。墓区氛围两处,一处位于西沟村落附近的西山坡上,地表上和村落内散存大量石块,墓区范围东西、南北各约50米,墓已被破坏殆尽。另一处位于村东部山岗东坡上。现在墓区仅见残留在坡上的部分石块。墓区曾挖出人骨,墓用石块垒砌四壁,上覆盖石板,系石棺材。从墓葬的地理位臵和结构分析,此古墓葬应是渤海或辽金时期的遗存。

(2)圈河古墓葬。圈河古墓葬位于敬信镇圈河村西山北端的西南坡上,墓群顺山势,自北向南排列两行,总面积约有3,000平方米。因常年雨水冲刷,墓群封土无存,山坡积土层厚约0.5米,以下便可见石棺墓。墓壁用未经加工的石块垒砌而成,多呈长方形,长约2.3米,宽1.5米,上盖是较平整的石板。经过考古挖掘,墓葬出土了一件陶葫芦饰件和陶罐。根据石棺形制和出土遗物推断,属于辽金时期的墓群。

(3)密江古墓葬。密江古墓葬位于密江乡密江村,墓区地势较高,呈北高南低的斜坡状。现墓区已遭彻底破坏,墓葬址已辟为苗地,仅能看出稍隆起的地貌。墓葬出土的文物有带扣、铊尾等鎏金铜带具8件,铁棺环3件,以及铁钉若干件。从墓葬形制与出土文物看,该墓葬属于渤海时期的遗存。

5.古交通。自隋唐时期以来,珲春海路、陆路交通便利,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国内各地区经济文化的联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渤海“日本道”、清代官道及驿站和水路与码头等。

(1)渤海“日本道”。“日本道”,是渤海时期(公元698—926年)中日两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一条重要交通路。东京龙原府是“日本道”的枢纽,是渤海使者出访日本的基地,经过长岭子山口,进入日本海入内地的海湾——波谢特湾的港口毛口崴(摩阔崴),即今俄罗斯的克拉斯基诺,是为陆路终点。渤海出访日本的使者都要经过毛口崴。从渤海东京龙原府的港口到日本的能登、加贺之间的航程,长约1,800华里,日本道的陆路、海路全程约2,260华里。渤海自公元727年开始与日本交往,在其后的192年时间里,渤海出访34次,日本国出访14次。渤海的“日本道”,已经成为架设在波涛汹涌的日本海上的一道友谊金桥,促进了中日双方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为中日友好历史立下了丰功伟绩,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

(2)清代官道及驿站。清道光年间,有吉林至宁古塔,宁古塔到珲春的道路,从宁古塔到珲春官道无驿站和旅店,只有卡伦6处,传递公文。卡沦为:玛呼里(宁古塔西90华里)、萨奇库(120华里)、葛哈哩(80华里)、哈顺(40华里)、穆克德和(80华里)、密占(70华里)。往来行旅,借宿卡伦。19世纪后半叶,随着封禁的废除,边疆的开辟,以及加强边防的需要,逐渐开辟或修治交通路。清末始设驿站,从宁古塔至珲春设臵新官地、玛勒湖哩、老松岭、萨奇库、蝴珠站、哈顺站、大坎子、穆克德和、密占、珲春等站。光绪初年,吴大澂督办边务,首次开通图们江流域道路。光绪三十四年,陈昭常、吴禄祯先后督办边务,第二次开通道路,自吉林经敦化达延吉,再由延吉至珲春,西至外六道沟,东北至宁古塔,沿途设立了马拔以递公文,安设电线,开办邮政,以通消息。此外,珲春至东宁之间的道路,经县城东北190华里红旗河屯、280华里通肯山高力营屯到达东宁县,其间在高力营屯设有驿站。

(3)水路与码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设图们江水师营,夏季巡游图们江上游。水师营备有三板船一只,四板船四只。珲春境内所设渡口码头有凉水庆荣(今属图们市)渡口、河西渡口、八连城渡口、西步江码头等。清代民国年间,曾用珲春河水,流放木排,行驶帆船,输送木材,运载货物,珲春县城曾设有水运码头和货栈。

(二)民族民俗文化系列。珲春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朝、汉、满、蒙等多民族长期和睦相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风情。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朝鲜族和满族民俗文化。

1.朝鲜族民俗文化。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袅娜,如仙鹤展翅,如柳枝拂水;或刚劲跌岩,活泼潇洒,反映了明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朝鲜族主要舞蹈有表现农耕生活内容的农乐舞、女性持花扇表演的扇舞、持扁形鼓表演的扁鼓舞、女性手持短剑表演的剑舞等。朝鲜族民间乐器原有40多种,流传至今的有伽倻琴、唢呐、洞箫、长鼓、片鼓、横笛、短箫、筚篥等十余种。朝鲜族人民热爱体育运动。摔跤是他们的古老的体育和娱乐活动,荡秋千和跳板是妇女最喜爱的娱乐和体育活动,踢足球更是男子普遍爱好的体育活动。朝鲜族在固有文化基础上,吸收中医药的理论,结合本民族防治疾病的经验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体系。简称朝医学或朝医,成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朝鲜族饮食文化丰富多彩、风格独特,以素食为主,以辛辣、凉爽、清淡为特色,打糕、冷面、狗肉、泡菜、烧烤为代表的特色食品,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不断传扬、提升着朝鲜族的知名度。

2.满族民俗文化。满族民俗文化历史悠远,色彩斑澜。五六千年前,满族就在东北这方土地上与人文始祖舜帝一同开天辟地,肃慎人就是满族的先祖。汉代以后,肃慎人以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和女真的不同称谓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扮靓自己的角色,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以黏食为主的满族饮食和满汉全席为标志的饮食文化,创造了中国饮食文化之大成。以旗袍为标志的服饰文化,影响到世界任何有华人的地方。满族的居住文化是东北民族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中赖以生存繁衍的活化石。剪纸艺术充满魅力,用五色彩纸,剪成长约40厘米,宽约25厘米不等的纸块,中间镂刻云纹字画,如丰、寿、福字,下端剪成犬牙穗头,悬挂于门窗横额、室内大梁等处,五彩缤纷,喜气洋洋,艺术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列入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泡乡满族剪纸已经飞出国门,深受东北亚各国的青睐。

(三)爱国教育文化系列。在近现代史上,当东北边疆危急的关键时期,一批爱国人士挺身抗争,不怕流血牺牲,坚决捍卫国家民族利益,在珲春大地上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崇高境界已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大致可分为晚清爱国文化和近代红色文化两类。

1.晚清爱国文化。珲春境内具有代表性的晚清爱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有东炮台、西炮台遗址、土字牌、龙虎石刻等。

(1)东炮台、西炮台遗址。清政府于光绪七年至十二年,为了抵御沙皇侵略,在珲春修筑了东西两座炮台。东炮台遗址位于珲春市区东南9华里的马川子乡炮台村。炮台围墙虽遭破坏,但结构尚清楚。炮台呈椭圆形,东西径100米,南北径70米。东、南、西各有一座炮位,每座炮位呈圆形,周长约70米,现无土垣。围墙与炮位均高约6米,整个炮台环以宽约9米的护墙河。西炮台遗址位于近海街春景村,遗址完整,结构清晰。炮台呈椭圆形,东西径约90米,南北径约80米。东、南、西各有一座炮位,东西两座炮位围以土垣,周长约60米,高5米,南面炮位已无土垣,围墙高约3米,整个炮台环以宽约9米的护墙河。在近百年的岁月里,东、西炮台同滔滔的珲春河相伴,成为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热爱祖国的精神象征。

(2)土字牌。位于珲春南部敬信镇防川村中俄边界的起点处,1886年中俄重勘珲春东部边界时重立。1886年,清朝督办边务大臣、督察院左副督御使、著名金石学家吴大澂向俄国勘界官员拒理力争,收回了被沙俄非法霸占的黑顶子(今敬信镇)百余里的领土,纠正了“土”字界牌。同时,又争得了中国船只在图门江口的航行权。“土字牌”我侧正中竖向刻有“土字牌”三个大字,俄侧刻有“T”字,是自乌苏里江口至图们江口设立的“耶”、“亦”、“喀”、“拉”、“那”、“倭”、“帕”、“土”等八个界牌之一。1994年12月,土字牌被吉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10月又被确定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

(3)龙虎石刻。龙虎石刻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珲春市沿河街龙源公园北侧车大人沟河南岸。东距车大人沟河新安桥约50米,南距龙源公园东门大约50米。石刻“龙虎”二字为清末金石学家吴大徵所书。清咸丰十年(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占我乌苏里江的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领土后,又偷移界碑,继续蚕食黑顶子等中国领土。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廷派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会办北洋事宜大臣吴大徵与沙俄进行勘界谈判。吴大徵坚持爱国立场,据理力争,最后签订了《中俄重勘珲春东界约》和《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立》,改立和添立土、萨、啦等石界碑和边界记号,争回了黑顶子地方和图们江的航行权,为阻止沙俄继续入侵做出了贡献。“龙虎”二字即此次谈判前篆写。石刻原臵凉水镇河东村(今改名龙虎村),图们江左岸。后因水患移至路旁,1986年为配合公路建设移臵于珲春市车大人沟河北岸,1994年,又因城市改造移至于此,1980年国家拨专款,兴建一座具有清代风格的亭榭,以保护这块具有历史意义的石刻,使其流芳百世,激励子孙后代。

2.近代红色文化。珲春境内红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珲春各族儿女英勇顽强抗击日寇侵略和反抗美蒋反动派的英雄气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资源有大荒沟抗日游击根据地、烟筒砬子抗日根据地、回龙峰革命洞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珲春军工厂等。

(1)大荒沟抗日游击根据地。大荒沟抗日游击根据地位于英安、密江两个乡镇的北部,距离珲春市区北约90华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30年代,由于革命斗争的需要,中共珲春县委就诞生在这片密林深处,并在此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抗日根据地。大荒沟抗日根据地的主要遗址有:北一学校遗址、荒区苏维埃政府遗址、十三烈士殉难地、头道岭军事筹备会议遗址、中共珲春县委遗址、北沟村苏维埃政府遗址、兵工厂遗址、被服厂和医院遗址等。大荒沟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后,根据地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游击战争,多次击溃敌人的进攻。大荒沟人民前仆后继,不怕流血牺牲,为驱逐和消灭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在东满抗日游击斗争史上,谱写了壮丽的凯歌。2004年8月15日,珲春市建立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缅怀和纪念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挥革命传统,创造珲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未来。由于,大荒沟抗日根据地是在东满诸多根据地中最早创建的根据地之一,是内地根据地通往苏联、朝鲜的交通要冲,又是汪清、珲春两县根据地的连结点,所以,对研究东满抗日史和珲春的抗日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2)烟筒砬子抗日根据地。烟筒砬子抗日根据地位于杨泡乡东南部和马滴答南部,距离珲春市区69华里。1932年春,中共珲春县委由大荒沟迁至烟筒砬子,一直延续到1933年5月。1932年1月,中共烟筒砬子区委成立。同年秋,建立了烟筒砬子抗日根据地。我党在这里反日会、农民协会、妇女会等反日群众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反日斗争。当地群众参加了1931年秋至1932年春的“秋收”、“春荒”斗争。其抗日武装突击队,后改编为岭南抗日游击队。

(3)回龙峰革命洞。回龙峰革命洞位于敬信镇回龙峰村一个山沟内的半山腰上,南面为图们江。石洞由天然石块组成,洞口在洞的西南侧,只能容一人出入,洞内高1.3米,南北长约4.8米,东西宽约1.8米,空间容积约为20m3。抗日战争期间,抗日志士曾以此洞为革命据点,积极开展革命活动,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珲春军工厂。1945年,大批军工生产干部从延安、晋绥地区来到东北,奉命在稳固的后方建立军工厂。1946年3月,由于国民党军队占领了南满,东北局决定将军工部转移到吉东后方。这样,军工六厂、七厂、八厂、九厂几经转移,设在珲春,1947年10月,在珲春设立了第一办事处。军工厂均生产手榴弹、雷管、炮弹等,后又研制“八二迫击炮”和“九二步兵炮”,为辽沈战役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取得胜利,各军工基本停止生产,1949年7月,第一办事处迁出珲春。在这3年时间里,珲春军工厂出色的完成了党中央和东北局交给的军工生产任务,为东北及全中国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保护与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

保护与利用珲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格。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一个城市是否有吸引力、竞争力,重要的是看这个城市历史文化的丰满度和现代文化的凝聚力,只有具备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才会有鲜明的城市个性,独特的城市风格,特殊的魅力和吸引力,从而具备发展潜力和竞争力。当今城市间的竞争已从单纯的经济竞争转向包括城市形象在内的复合竞争,更多地从文化等角度认识城市、评判城市,寻求构筑新的城市人文空间。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揭示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不断扩大文化张力,树立城市良好的文化形象,从而塑造和提升珲春城市的文化品格。

(二)有利于提供城市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城市实现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而文化软实力源于城市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持续地作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并为其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以其强大的经济渗透力和经济转化力,成为区域间竞争的核心要素。保护和利用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可将潜在优势转化成现实优势,将隐含优势转化成现实竞争力。保护与利用珲春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城市人文精神内涵,增强全市人民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三)有利于助推经济结构调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可持续性资源支持,将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共识。通过对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历史文化资源由静止到活态,由历史尘封到为现实服务,必将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推动我市经济结构向“文化生产力”方向调整,使单纯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经济,从而提升我市经济运行的层次和质量。

三、我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坚护“保护为主,整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以积极申办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了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管理力度,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一)出土大批历史文物。近年来,我市文物管理部门对全市历史文物进行了全面普查,通过对历史遗迹进行挖掘,出土了大批珍贵的历史文物。据统计,我市现有馆藏文物6,000多件,最早的文物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磨制的石器。可供展出的文物有近3,000件,民间还散落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有些近代史出土的“跑崴子”时期的文物反映了当时珲春作为国际商埠和码头时的繁荣景象。

(二)实施保护城址工程。2007年,八连城环境整治工程开工建设,工程内容包括干渠改线工程、1号2号暗渠工程、1号砂石路工程、2号农用道工程、通信光电缆工程、电气工程、老水渠回填工程、管理用房工程,各项工程费用包括征地、水改旱、考古青苗补偿、报建及招投标费用,工程总预算为1,500万元。目前,八连城八连城本体保护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已基本完成。萨其城是渤海时期的军事要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2月,我市已经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审批之中。

(三)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近年来,我市加强了重点文物保护力度,共有27处历史文物已申报为国、省、州、市级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1处-八连城。萨其城、温特赫部城、裴优城、土字牌正在申报国家级;省级7处-萨其城、温特赫部城、裴优城大荒沟抗日游击根据地等。石头河子古城、营城子古城、张鼓峰战迹地正在申报省级;州级5处-石头河子古城、英义城、烟筒砬子抗日游击根据地等;市级14处-密江西岗子遗址、立新寺庙址、永丰寺庙址、副都统衙门址等。

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在保护与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资源整合效果不佳。我市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研究远不能适应发展的实际需要,目前,我市尚未制定比较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同时,我市历史研究人员数量较少,成果学术程度偏低。对全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利用程度,缺乏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深入研究,缺少对历史文化资源内涵的挖掘和品牌的提炼。2.保护经费投入不足。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瓶颈,文物保护经费投入较少,影响了文物的有效保护与开发利用。修复后的张鼓峰战役纪念馆陈列过于简单,游客参观人数很少。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萨其城,尚在等待批复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复后,国家文物局才能拨付相关保护经费。

3.市民参与意识不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全民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大多数群众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缺乏责任意识和参与热情,没有认识到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对未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少数群众在涉及自身利益时,甚至采取不配合态度。在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甚至出现过文物受损的不良的后果。

4.宣传推介力度不大。我市比较重视宣传投资政策环境,而对历史文化资源宣传力度偏小。全面、系统地介绍珲春历史文化的对外宣传资料很少,在对外推介招商的项目中,缺少以珲春历史文化资源为主体内容招商的项目。对吴大澂等历史名人宣传推介力度还相当不够,外界对我市历史文化资源情况知之不多。

五、保护与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对策与建议

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按照我市“十二五”规划发展要求,积极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有效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图们江地域特色的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彰显珲春城市文化内涵,树立珲春城市文化形象,为珲春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有效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融合,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彰显珲春历史文化的价值和魅力。一是加大历史资源普查力度。对现存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及重要史迹等文物的数量、分布、文物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等作进一步的调查摸底;对民间工艺、民间节庆等非物资文化资源展开全面的普查,按技术要求和规范进行分类收集、整理。制定研究、保护、利用相结合的规划,并将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积极进行国家、省、市级历史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工作。二是坚持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正确处理好“保护、抢救、利用、管理”的关系,确立“保建并存”的新观念,增强合理利用、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把抢救和保护放在首位,在利用、管理方面采取积极的态度、稳妥的办法,使文物在有效保护中合理利用,在合理利用中有效保护。三是加强历史文化资源学术研究。深入开展细致的学术研究,推出一批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决策参考价值、思想教育价值和文化积累价值的精品成果,不断明确和丰富珲春历史文化资源内容。四是打造历史旅游资源品牌。建立文化、旅游与经济的产业链,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统一包装,整体推广,形成特色,打造品牌。重点打造珲春历史文化旅游带,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增强我市历史文化旅游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加大文物经费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财税政策和财政投入方式,加大财政经费保障力度,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管理、利用。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政府规章、制定地方性文物法规和历史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资金在市财政的额度和比例。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基金,用于重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并确保基金的逐年增加、专款专用。二是明确各级财政保障责任。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财政的责任范围和支出责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及其相关支出责任主要由中央财政承担,地方财政提供协助;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普查登记的文物,支出责任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中央财政予以补助或奖励。三是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领域招商引资力度。同时,政府要坚持掌握历史文化资源的所有权、开发权和监督权,防止粗放式经营和掠夺性开发,积极探索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商业开发有机结合的运作模式。

(三)提高市民参与保护意识。增强市民对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意识,认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是开展法律宣传活动。把文物保护法律法规送到观众手中,讲到学校课堂,带到田间地头,广泛进行文物法制宣传教育;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向市民和各有关部门发放宣传材料,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二是加强多层面宣传力度。在公交车热门线路、重要路段张贴文物宣传画,通过形象生动多彩,文字通俗易懂的宣传,使文物保护的意义深入广大市民心里。三是拓展法制宣传范围。组织开展文物宣传进考古工地,进施工现场活动,向施工单位宣传《文物保护法》。在行政审批过程中加强对单位和企业的宣传,明确告知其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的要求,加强对文物保护工程的监督和管理。

(四)强化历史文化资源宣传。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充分展示我市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弘扬历史文化精神。一是加强阵地展示宣传。建设一批代表珲春形象的重要标志性文化设施和基础文化设施,加快建设历史博物馆,民俗展览馆和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历史文化长廊等,提高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条件和环境。二是开展乡土历史教育。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广大市民更多地了解珲春历史文化资源,更多地了解珲春城市人文精神的内涵,从而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珲春的山山水水,树立自豪感和使命感。三是加强对外宣传和交流。充分利用珲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国内外重要媒体进行特色文化宣传;加强对俄罗斯、韩国、日本、朝鲜等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举办文化展会、文化论坛等活动,宣传我市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提高知名度与影响力。

下载关于我市历史文化古镇古村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市历史文化古镇古村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书籍保护调查报告

    长江师范学院2011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古籍保护调研报告 汪敏 (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一班) 一.调研时间: 2011年1月17日——211年1月23日 二、调研地点: 重庆......

    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佛山市碧江古村

    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佛山市碧江古村 我一向喜欢古村落,喜欢它的质朴,向往它的原生态,陶醉于它的历史沉淀。但是由于城市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等,这些古村落保存与发展面临着很多......

    黄埔历史文化古村历史背景及修缮情况简介

    黄埔历史文化古村综合整治情况汇报 一、简介 黄埔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东部、古琵琶洲的东南面,总面积60公顷,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黄埔古港位于黄埔村的南面,地理......

    关于我市天然林保护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依法治林 依法护林今年4月中旬,市人大组织有关同志对我市天然林保护工作开展了调查。调查过程中,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组织驻会委员前往向峨乡花龙点、......

    古镇调查报告

    以乌镇为例浅析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与保护引言 乌镇为江南著名的水乡文化古镇,拥有六千余年的悠久历史,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吴江县,为二省三市交界......

    古镇调查报告

    古镇调查报告 古镇调查报告1 一、龙门的历史龙门古镇,是个距杭州仅五十余公里的小镇,据传是三国孙权的故里。村内以独特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

    关于我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精)(5篇)

    关于珲春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情况的调研报告 孟 庆 栋 珲春市委财经办 珲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代遗存底蕴厚重,民俗风情多姿多 彩,红色文化感人至深,堪称图们江......

    历史文化保护2014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我对祖国始终充满热爱,这是一个坚强的民族。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运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