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政府批转省供销社关于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意见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意见的通知
湘政发〔2006〕27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省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湖南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月三十日
关于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意见
(省供销合作总社 二○○六年十月八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湘发〔2006〕1号)等文件精神,现就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作为农村商品流通服务的重要力量,切实履行职责,积极运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加快建设农
村流通服务网络,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事,是为广大农民群众办的实事,同时也是供销合作社系统适应现代流通要求、强化自身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对促进生产、扩大消费、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采取切实措施,积极主动支持供销合作社系统做好这项工作,确保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作顺利推进。
二、扎实推进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
各级供销社要以农村为市场,以服务为根本,以制度为保障,在改造传统经营网络的基础上,统筹规划,重点建设好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服务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网络,为“三农”提供综合服务。
1、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以省级农资公司为龙头,组织和引导市州、县市区供销合作社专业公司,广泛整合社会资源,大力推进全省农资连锁配送到乡村的为农服务工程,逐步形成上联厂家或大型供货商、下联农资终端网点(综合服务社),集采购、物流、配送、零售和科技服务为一体,覆盖全省农村的农资经营服务网络。按照“统一布局、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形象、统一管理”的要求,以连锁经营为主要经营形式,采用“自建或特许加盟或整体加盟”的操作方
式,建设配送、信息、科技咨询服务三个平台,为全省广大农民提供安全、放心、经济、优质的农资产品和技术服务。
2、建设农副产品市场购销服务网络。以省、市州、县市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为龙头,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现有网点、市场、设施,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以配送直销、冷链物流等现代营销方式,建设集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交易市场和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扩大农副产品购销及信息服务网络的覆盖面。积极创造条件,盘活存量资产和土地,按照当地流通网络建设的规划,以县城为重点,大力推进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建设和改造升级,引导城镇农贸市场改超市,结合“双百”工程建设,提升农副产品生产流通网络的服务功能。引导和鼓励优势企业,紧紧围绕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目标,进行产销衔接和订单直供,不断增强基地农副产品的辐射力。要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开展进出口贸易,将我省传统特色的农副产品和深加工的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要积极领办、引办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地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支持龙头企业提升自主创新的研发能力,发展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努力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延长农副产品的生产链条,稳步扩大农副产品的生产规模。要大力招商引资,引进农副产品的加工生产项目,引进先进生产加工技术,提升农副产品进入市场的档次和品位,增强农副产品进入市场的竞争能力。
3、加快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以市州、县市区供销社日用消费品大中型商场为龙头,采取总经销、总代理、特许经营、集中采购等多种形式,组织区域经营企业合作,形成区域配送中心;以基层供销合作社、农村小超市、便民店、农家店、综合服务社为基础,建立上联生产、流通企业,下联基层网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连锁经营网络。因地制宜走适合当地农村市场特点的连锁经营路子,探索以农村市场为基础的不同连锁经营发展的模式,注重利用县域内贴近农民的多种资源,靠大联强,通过开放办社,实现借势发展,同时要积极探索成立跨区域乃至覆盖全省的连锁经营集团。
4、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网络。以省级再生资源公司为龙头,组建全省再生资源企业集团。按照“退市进郊、退路进场”的要求,重新规划布局,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市场,规范交易地点和交易行为,引进生产企业进场发展精深加工,实现产业化经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建立集回收、加工、综合利用处理为一体的服务网络体系。市州、县市区再生资源企业要主动配合完善社区服务业务,将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延伸到社区。
三、加强对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是一项涉及到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流通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不搞重复投资和建设,走低成本、高效益的建设路子,积极、健康地推
进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要大力宣传典型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带头作用。要加强市州、县市区供销合作社领导班子建设,选拔有文化、有知识、懂业务的优秀人才充实领导班子。各级供销合作社要把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作为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实施。要建立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科学制订建设规划,提高人员素质,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要注意不断总结经验,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充分利用现有支持渠道和政策,加快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发展改革、税务、商务、农业、金融、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大力支持供销合作社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组织农副产品加工、购销和市场建设,在立项、资金、税收、土地征收、资产重组、企业改制等方面给予支持。各级财政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供销合作社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支持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领办“两社一会”;支持供销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研发中心,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展农民经纪人和农民技能培训。金融部门要支持县级供销合作社与农民合作组建投融资平台,成立为农民项目贷款的信用担保公司,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农发行要将供销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纳入贷款的范围,提供农副产品收购资金贷款。商务部门要重点扶持供销合作社参与“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培育连锁经营骨干企业,改造网络终端,构
建连锁配送体系。工商部门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注册登记,培育农产品优质品牌。各地要将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规划,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与产品开发项目给予优先立项和资金支持,支持优势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通过连锁经营方式拓宽回收渠道。
3、加快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创新。各级供销合作社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湘政发〔2002〕8号),建立和完善社有资产出资人制度,依法行使本级社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职能,强化社有资产的管理,监督社有资产保值增值。要向社会放开入社资格,放开入社资本,放开使用人才。要鼓励农民、居民和各种团体、企业法人入股办社,通过兼并、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吸纳社会资源,扩大社会资本参股比重,完善社有企业和基层供销社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和经营服务方式的创新,促进全省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
第二篇:关于对我县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精选)
关于对我县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最近,县政协经科委组织部分委员在雷主席带领下,深入县供销联社所属的青化、益店、枣林、蔡家坡、岐山县农资配送中心、蔡家坡供销社赵家村综合服务站等单位,通过看现场,听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对我县构建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视察。现将视察情况予以报告,请参阅。
县供销社从1993年起,全面推行了“社有民营”,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供销社原有的传统经营网络普遍显现出规模小、现代化程度低、经营业态趋同、群众化服务水平不高等种种弊端,供销联社一班人经过认真分析,市场考察,明确提出以农村发展我发展,我与农村共繁荣为目标,确定了一条建网络、促连锁、广推进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新网工程”,为打造新型农村现代营销模式,繁荣农村市场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供销总社主任白立忱、省长袁纯清等各级领导曾先后来我县视察,对网络整合的做法给予肯定。目前,我县供销社构建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作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供销社的一面旗帜。
一是采取连锁经营方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成立了佳华商贸连锁有限公司,并以此公司作为“新网工程”的实施企业,在县城建成配送中心,在益店、青化、枣林、五丈原供销社成立了4个直营店,营业面积4000多平方米,与300多个厂家供货商建立了稳固的关系,经营品种3万多个,年商品经营额达到3000多万元。县供销社还投资3万元在五丈原同星村、蔡家坡水寨村、青化镇孙家村
等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和改造了日用工业品和农资经营小超市。经营品种近万种,涵盖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初步形成以村组为基础,以乡镇为重点,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农村供销网络体系。“新网工程”的实施,发挥了流通在连接生产与消费、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缩小了城乡差别,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
二是增强合作,打造农资经营网络体系。按照引强联大、借力发展思路,将陕西中农瑞丰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引入岐山,成立了县秦瑞农资日用杂品有限公司,在蔡家坡建立了县农资配送中心,组织生产、流通企业成立农资协会,发展会员108个,在全县基层供销社、专业社、村级综合服务站和个体经营大户中发展连锁经营店面113个,形成了上联厂商保货源,中联网点保网络,下联农户保供应的格局。全年配送化肥总量达到4.9万吨,销售额7200万元。
三是加强协会建设,构建农产品经营网络体系。以县农副公司、宝鸡联达贸易公司为龙头,联合社会上的经营大户,相继成立了县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和辣椒流通协会、发展会员328户,分期分批对全县303名农产品经纪人进行技术、职业道德等知识培训,有152人获得了国家人事部颁发的中级农产品经纪人《资格证书》,年均经营辣椒干2400吨,苹果3100吨,为农民增加收入8000多万元。同时,成立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和烟花爆竹个体经营协会,规范经营主体,严格执行归口经营政策。四是改善购物环境、实现了政府、供销社、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共赢。通过构建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农村的购物环境和消费方式得到了
改善,产品质量有了保障、农民享受到了像城里人一样方便快捷的现代服务,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农村需求。同时农民还可以将农产品交由供销社销售,实现“双向对流”。供销的实力明显增强,2008年底,商品购销额为3.46亿元,较未办超市前的2003年比商品购销额同比增长48.9%。超市的建设也为镇容镇貌增添了新亮点,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五是强化服务功能,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联社始终把“新网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农村合作服务组织体系,搭建为农服务平台,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为农民和入社社员提供信息、物资、技术、销售等服务,带动了“一村一品”产业的形成和壮大。至日前,全县已建立专业合作社31个,协会6个。
县供销联社立足市场,勇于创新,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初具规模。但要进一步扩大发展,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努力实现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奋斗目标,仍需全县各级统一思想,形成共识,齐心协力,全方位支持,为此建议:
一是高度重视“新网工程”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新网工程是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核心体系,也是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组织形式,对于做好农村现代流通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从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民利益的高度认识这一工作。建议政府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切实帮助解决供销社在推动农村现代流通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网络,扩大覆盖面,提高运行质量,实现三级网络的无缝对接,打造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功能完善、流动有序、诚信和谐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
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加大政策扶持支持力度,特别是各级有关支农、惠农的政策应通过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予以实施落实,从农资供应上减少农民支出,增加收入。计经、财政、经贸、工商、税务、国土等部门对供销社领办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优先列入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科技开发项目,积极支持供销社拓宽服务领域,畅通渠道,形成合力。金融系统在服务网络项目建设上要给予支持,在严格掌握政策的基础上适当放宽信贷政策,解决项目建设上贷款难的问题。
三是县供销社在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中要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动、连锁门店的互动、行政的推动作用,扩大连锁经营在全县的网点布局范围和商品配送半径。同时,不断学习新的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树立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使供销社真正成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动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
四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对原有资产要采取租赁或转让等方式,置换资产,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资源效益,加快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江苏省政府批转省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江苏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政府批转省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江苏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
知
(苏政发[1999]8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现将省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江苏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九九九年九月十三日
省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关于江苏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在全省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以下简称《决定》),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任务和原则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建立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按照国务院《决定》的要求,1999年底,在全省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逐步覆盖城镇全体劳动者。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原则是: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要与我省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
二、政策规定
(一)覆盖范围。我省行政区域内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统等地区人民政府决定。
(二)统筹层次。基本医疗保险原则上以省辖市为统筹单位,对在本行政区域内,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消费水平差异较大,市级统筹确有困难的,也可以县(市)为统筹单位,实行统一政策,以后再逐步过渡到市级统筹。设区的市在全市区范围内实行统筹。
在宁省级机关及其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原则上与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执行统一政策,由省直接管理。铁路、电力、远洋运输等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企业及其职工,可以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具体办法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另行制定。
(三)缴费率。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一般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高于7%的须报省人民政府审批。职工缴费率为本人工资收人的2%。随着经济的发展,统筹地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的缴费率可作相应调整。
(四)基金列支渠道及缴费办法。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行政机关和由财政全部拨款的事业单位按原资金渠道解决,定额或定项管理的全民所有制医疗机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其它事业单位从事业收人或经营收人中提取的医疗基金中列支,企业从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用人单位及职工个人按月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统一缴纳,职工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从其工资收入中代扣代缴。
凡属于参保范围的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应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缴费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和代缴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缴纳2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2的滞纳金。滞纳金并入医疗保险基金。
(五)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的建立和使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帐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帐户。划入个人帐户的比例一般为用人单位缴费的30%左右,具体划入比例由统筹
地区根据职工个人帐户支付范围
和职工年龄等因素确定。
各统筹地区要明确划定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资金各自的支付范围,分别核算,不得相互挤占。一般个人帐户主要支付门诊医疗费用,统筹基金主要支付住院医疗费用和门诊特定项目的医疗费用,门诊特定项目由统筹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各统筹地区要确定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上职工平均工资的1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上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从个人帐户中支付或由个人自付。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主要从统筹基金中支付,个人也要负担一定比例。超过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统筹地区可以通过建立医疗救助基金等途径解决。具体的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以及个人负担比例,由统筹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各地在实行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也可以建立商业医疗保险和职工互助补充保险。
(六)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征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和支付,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事业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解决,不得从基金中提取。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存款利率按照国务院《决定》有
关规定执行,利息收入并入医疗保险基金。
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审计部门要定期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基金收支情况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统筹地区应设立由政府有关部门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医疗机构代表、工会代表和有关专家参加的医疗保险基金监督组织,加强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社会监督。
(七)其他有关人员的医疗待遇。
1.离休人员、老红军的医疗待遇不变,医疗费用按原资金渠道解决,支付确有困难的,由同级人民政府帮助解决。省级机关离休人员、老红军的医疗管理由省卫生部门负责。各市的离休人员、老红军的医疗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央定。
2.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医疗待遇不变,医疗费用按原资金渠道解决,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单独列帐管理,医疗费支付不足部分,由当地人民政府帮助解决。
3.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对退休人员个人帐户的记入金额和个人负担医疗费的比例给予适当照顾,具体办法由统筹地区确定。
4.国家公务员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享受医疗补助政策,具体办法待国家明确规定后,由省有关部门另行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5.职工现有医疗消费水平较高的特定行业,在参加基求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6.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再就业服务中心按照当地上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缴纳(含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
7.职工因工伤、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已经实行工伤、生育社会保险的,由工伤、生育保险基金列支。尚未实行工伤、生育保险的,仍按原规定由原资金渠道解决。
8.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的医疗费用,仍按原办法执行,资金从原渠道解决。
9.现享受公费医疗的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医疗费用,仍按原办法执行,资金从原渠道解决。
三、医疗服务管理
(一)各地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1997】3号)和《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意见》(苏发【1997】6号)精神,协调各方面政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使之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相适应和配套。要建立医疗收支和药品收支分开核算、分别
管理制度,改革药品流通体制,形成医疗服务和药品流通的竞争机制,合理控制医药费用水平;加强医疗机构和药品经销机构的内部管理,规范医药服务行为,减员增效,降低医药成本;完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落
实卫生经济政策,合理提高医疗技术劳务价格,降低药品收入在医疗机构收入中的比重;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药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改革卫生服务体系,加速实施卫生区域规划,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健康服务网络,并将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卫生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医疗机构改革方案,计划部门会同卫生等有关部门制定发展社区卫生健康服务的有关政策。药品管理部门要认真配合,做好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工作。
(二)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管理。在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时,要引进竞争机制,职工可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药,也可持处方在定点药店购药。
(三)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的服务范围和标准。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会同卫生、财政、物价、医药等有关部门进行认真调查研究,科学合理地制定职工基本医疗服务范围、标准,医药费用结算办法,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及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的资格审定等具体实施办法。
四、实施步骤
我省贯彻国务院《决定》,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工作,根据不同情况,积极推进。
(一)镇江、苏州、无锡、南通、盐城5个医改试点市,要按照国务院《决定》要求,逐步搞好医改方案的衔接,平稳过渡。
(二)南京、徐州、常州、连云港、淮阴、扬州、泰州、宿迁8个市,要按照国务院《决定》和省的要求,制定好本地区医改实施方案,11月底前报省人民政府审批,今年年底前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三)切实做好新老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工作,确保平稳过渡。原医改试点市用人单位缴费比例高出国务院《决定》规定的缴费比例的部分,要采取分别确定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的支付范围、适当调整个人帐户记帐比例和个人支付比例、特殊人群医疗费用按原资金渠道解决的办法,将用人单位缴费比例逐步降下来,按照《决定》要求,对原试点方
案进行调整。尚未进行医改试点的地区在推进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时,要注意做好原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向新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过渡衔接工作,使新老制度平稳接轨。
五、组织领导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把医改工作列人重要议事日程。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决定》和省确定的任务、原则和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一)为切实加强对全省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建立省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由省政府领导同志任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劳动厅、计经委、体改委、卫生厅、财政厅、人事厅、物价局、地税局、医药管理局、法制局、总工会等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担任。医改领导小组负责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规划和重大政策的制定。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劳动厅。各市也要尽快建立和调整充实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切实加强对本地区医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市、县要根据医改工作需要,抽调有关人员在10月底前建立工作机构,工作机构设在劳动保障部门,具体负责医改工作。已经进行医改试点的市、县要在12月底前理顺医疗保险管理体制。各有关部门
要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齐心协力,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共同做好医改工作,确保我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制定、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征收,以及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和管理。
(三)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医改的目的意义,把广大职工的认识统一到国务院《决定》精神上来,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国务院《决定》的有关政策规定。深人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职工更好地理解、拥护和支持这项改革。
(四)认真做好医改方案的制定和报批工作。为了保证全省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地要根
据国务院《决定》和省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在调查研究、认真测算的基础上,尽快制定本地区医改“实施方案”。省辖市医改方案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县(市)医改方案报省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重大问题,要加强请示汇报,及时研究解决。
一九九年九月三日
已访问[1153]次
【关闭窗口】
第四篇:山东省政府批转省文化局《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请示报告》的通知
【发布单位】815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81-03-17 【生效日期】1981-03-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山东省政府批转省文化局
《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请示报告》的通知
(1981年3月17日)
省府同意省文化局《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请示报告》,现转发给你们,望认真研究执行。
我省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这些文物是研究我国历史,研究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珍贵资料,是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文物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各级文物管理机构,注意培养文物工作专业人才,加强对古建筑和文物古迹的保护管理,搞好文物收藏保管,搞好文物市场管理,力求使我省的文物事业有一个新的发展。
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请示报告
建国以来,我省文物事业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全省有博物馆和文物保护管理机构三十八处,专业人员七百多人,收藏文物达五十万多件,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千一百七十五处。由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文物工作者的努力,我省文物保护管理、考古研究、陈列展览、文物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十年**中,我省的文物遭到严重破坏,文物工作至今还存在不少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省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现根据中央和国务院指示精神,提出如下意见:
一、一、按照文物政策法令,保护好古代建筑和革命纪念建筑。对定为保护单位的古代建筑和革命纪念建筑,一律按文物政策法令进行管理。各地要对目前使用古建筑和革命纪念建筑的情况作一次全面调查,对使用这些建筑的单位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凡未经文物部门同意而进驻这些建筑的,必须尽快迁出;凡有损这些建筑安全和有碍开放游览的,必须限期迁出;凡经审查可以继续使用这些建筑的,要与文物部门签定使用合同,严格遵守文物部门提出的保护文物安全的各项要求,并负责进行必要的维修;凡在这些建筑内专设博物馆、文管会(所)的,要注意保持这些建筑的原貌,不得擅自拆除或改建。各地对这些建筑的修缮,均须严格遵守恢复原状或保持现状的原则,不得随意更动。文物部门要会同城市规划部门、建筑部门和园林部门对这些建筑划定保护范围,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在保护范围内不得随便增添新建筑物。在一些重点古建筑周围如确需增添建筑,应事先与文物部门协商,经城市规划部门批准,并注意在建筑物的形式、色调、高度和体量等方面与环境气氛相协调,保持风貌一致。各地的城市维护费,应把本地区内的文物维修费列入开支项目。
二、二、加强各有关方面的协作,保护好古遗址、古墓葬。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物统属国家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挖掘,据为己有。对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遗址、古墓葬和其他文物古迹,各行各业都负有保护的义务,要主动加强协作,在搞生产建设时尽量避开。确实不能完全避开的,要认真贯彻重点保护、重点发掘、既对基本建设有利又对文物保护有利的方针,权衡轻重,妥善解决。生产建设部门在进行各项工程设计时,对工程范围内的文物,要事先会同文物行政部门确定具体保护办法,列入设计任务书;凡因生产建设工程需要,进行文物勘探、发掘、拆除、迁移,其所需劳力、经费等,均应纳入生产建设计划,由生产建设部门负担。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如果发现文物,必须保护好现场,立即报告文物部门处理。
三、三、严格责任制度,做好文物收藏保管工作。各级博物馆、文管会(所)等文物收藏管理机构,对管辖范围内的历史文物、革命文物、自然标本等,要切实负起保管责任。要加强革命文物、党史资料的征集工作。要建立严格的统计制度、档案制度、保管制度,防止文物因管理不善而发生霉烂、损伤、火灾、被盗等事故。严禁贪污和私相授受文物。文物藏品应有固定、专用的库房。库房建筑及保管设备要做到安全、坚固、适用。重要文物库房应根据需要采取防火、防盗、防潮、防震、防虫、防尘的措施。目前不少单位的文物保管条件较差,希望各级政府帮助解决。
四、四、整顿文物商业,实行归口经营。文物商业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商业手段收集和保护流散在社会上的文物。它是文物管理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一般的商业部门,要克服单纯营利思想。全省文物商业统由国家开设的文物商店归口经营,统一收购,统一价格,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除经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文物商店、文物代售点和兼营文物外供的单位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准对外宾出售文物。文物出口要在国家指定的口岸严格按规定手续办理。外地文物商店或其他部门不得在我省设点或游乡收购文物,省内文物商店不经批准也不得到外地出售文物。文物管理部门要同工商行政部门互相配合,坚决取缔文物黑市,打击文物走私和投机倒把活动。
五、五、加强法制,造成“保护祖国文物,人人有责”的社会风气。加强法制是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公布的《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编者注:此《条例》已废止,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执行)和有关政策法令。对于违反文物保护法规,损坏国家文物,或因领导不力,玩忽职守,使国家文物遭受损失者,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对贪污盗窃国家文物,盗运文物出口,进行文物走私和投机倒把者,文物部门有权依法起诉。要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文物政策法令,普及文物常识,进行保护祖国文物的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保护文物的自觉性。
六、六、我省是全国重点文物地区之一,文物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建议各地、市、县可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文物队伍的建设,根据工作任务需要,健全文物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干部、兼职干部负责文物工作。
为了加强泰安、曲阜和临淄的文物管理工作,有必要对泰安地区文物局、曲阜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淄博市临淄区文物保管所实行由当地政府和省文化局双重领导。这几个单位的领导干部(包括正副职)的调动和任免,要征求省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
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同时,要注意加强文物队伍的建设。对学有专长的专业人员,要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明确他们的技术职称,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做到和其他科学研究、教育部门的同级人员同等待遇。要注意选拔有工作能力、有专业知识、年富力强的干部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对一些传统技术,要大力提倡以师带徒,传授接班,防止失传。人事部门要注意分配历史、考古、美术、美术史、古建筑、化学、古生物学等专业的大专毕业生到文物部门工作,以逐步改变文物部门的人员构成。要改变不顾条件,向文物单位安插人员的现象。今后,招收新人员要实行考核制度,择优录用。
七、七、合理增加文物事业经费。粉碎“四人帮”以后,文物事业经费虽然年年有所增加,但仍与实际需要极不适应。为了保证文物事业的正常发展,各地要根据财力情况,增加文物事业经费和基建投资。重要革命纪念建筑和古建筑维修、文物库房兴建、重要考古发掘的经费,一定要保证。除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外,文物部门的合法收入(包括文物商店的利润),经财政部门同意,可部分或全部用于文物事业。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市、县和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山东省政府批转省教育厅《关于学历问题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的通知(推荐)
【发布单位】815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83-09-23 【生效日期】1983-09-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山东省政府批转省教育厅《关于学历
问题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的通知
(1983年9月23日)
省政府同意省教育厅《关于学历问题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现转发给你们,希参照执行。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学历问题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
近来,许多人员或其所在单位来信来访,要求明确学历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学校学生的学历情况比较复杂,既不能简单地根据学生所在学校名称来确定学历,也不能完全按当前的规定来解决历史上遗留的学历问题。为了妥善处理这类问题,现对建国以来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学历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一、凡按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批准的学校,招生时对学历有明确规定,在学生学习期间学校未作调整变化的,不管是哪级学校,采取何种办学形式,修业年限长短,都应按当时的规定确定学历。
有些学校的级别、修业年限、培养目标等在招生时虽有明确规定,但在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三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时又作了调整,在确定这些学校学生的学历时,应分别情况,区别对待:凡是在调整前和调整时已毕业、结业和肄业的学生及调整方案中注明维持到毕业的高年级学生,都应按当时的规定承认他们的学历;凡在调整时改变学制的学校,应以改变后的学制为准。凡调整方案中注明作肄业处理的学生和由大专改为中专,学习至毕业的学生,不管他们是否学过某些大专课程,都不得将他们改为大专毕业。
二、二、根据中央有关规定,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和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建立及其专业设置和修业年限,是分别由国务院及其有关部委和省人民政府批准或确定的。非经上述国家规定的政府部门批准的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国家不予承认;这类办学单位无权颁发毕业证书。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办的分校(院),扩招的自费走读班,教育学院、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和地、市试办的师专招收的普通大专班,凡按有关规定报经批准并纳入省统一招生计划的,对其毕业、结业和肄业生均承认学历。
三、三、凡按国家规定审批权限批准的各级各类学校,国家不仅承认其毕业生的学历,同时也承认其结业生和肄业生的学历。各办学单位根据教育行政机关的统一要求制作颁发的学位证书、毕业证书(文凭)、结业证书和肄业证,都是学生的学历证明。鉴于“文革”前有的高校为了在证书上区别本校不同办学形式,对有的毕业生颁发了结业证书或修业证书,因此,对这类学生的学历要作历史分析,凡证书上写明学生按教学计划完成全部学业,成绩及格者,均承认其毕业学历。各有关学校有权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解释他们所颁发的证书,也有权撤销或收回他们过去颁发的不适当的学历证明。
四、四、学历问题和工资待遇问题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现行工资政策中关于定级、升级条件和标准的规定,不能视为国家是否承认学历的依据。
五、五、“文革”前因工作急需,经省级党政领导机关决定提前抽调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参加工作或应征参军的(不含被精简下放的学生),其学历问题可按我厅〔83〕鲁教高字29号和〔83〕鲁教中专字7号文件精神办理,即:凡属毕业生或基本学完专业课的,可补发毕业证书;其他可根据学习年限,补发肄业证书。
六、六、国家招生计划以外擅自接收“代培生”是违反国务院国发〔1978〕146号文件规定的,既不能将这类“代培生”视为正式学籍的学生,也不能将他们视为计划内招收的进修生。接收“代培生”的学校不得给他们颁发学历证书,对过去接收的“代培生”,可以出具学习情况的证明。
七、七、凡是过去已发过学历证书,由于本人不慎而遗失的,除有特殊需要者(如经组织批准出国,需要持学历证明者)外,原所在学校一般不再给学生本人补发正式证书,但仍承认他们的学历,可向用人部门出具证明。
八、八、教育行政机关一般不出具学生个人的学历证明。用人部门如需要了解有关学校的等级、学制、性质和办学方式等问题时,应向办学单位了解;原学校已撤销的,由其上级主管单位处理。
确定学生的学历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关系到干部队伍的建设和有关学校的信誉,也涉及到有关人员的切身利益。各有关学校和单位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审慎处理。要坚决杜绝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走后门”等不正之风;如有发现,要认真追查,严肃处理。
以上意见如无不当,请批转各地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