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中国对农业问题的调整
国家对农业问题的调整。
(1)1950年到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发展开辟了道路。
(2)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了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5)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已经突破3万亿元大关,初步具备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因此,取消农业税,让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顺应这一要求,全国人大通过法案决定从2006年起,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这标志着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既体现了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反映了党对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不断深化。有力的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篇:浅谈新中国农业的发展潜力
浅谈新中国农业的发展潜力
摘要:发展现状三农问题发展潜力
论点阐述: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基础较薄弱,但我国具有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广大农民同胞在长期的农业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新中国的发展和壮大,我国的农业有了明显的发展。所以我国的农业发展具有深厚的潜力。
摘要英文:Development StatusThree agricultural problemsPotential
论点英文:New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foundation is still comparatively weak.However,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Fellow farmers in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in the long-term accumulated a wealth of experience.With the new China's development and growth, China's agriculture has been significant development.Therefore,.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as a profound potential.一:现今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十五”以来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切实可行的。现阶段,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城乡差距十分明显。
(一)农民生活状况有明显改善
据统计局资料显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253元增加到2005年的3255元,增加1002元,增长率44.4%,其增长的原因主要有: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农民的生活状况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居住环境舒适,但所占比例有限。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
首先,农村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从2004年起,实施了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重点实施优质专用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标准良田、现代农机械推进和粮食加工转化项目、实现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粮食生产加工有效衔接,促进粮食产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次,农业科技应用水平明显提升。我国超级稻的研究已居世界领先水平,在实施种子工程中先后培育推广1200种高产、优质的新品种,粮棉作物实现了2-3次大面积品种更新,在培育良种的同时,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大范围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我国的三农问题
(一):农业问题、农业的地位 作用及意义
(1)地位:国民经济的基础,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2)作用: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3)意义:农业基础地位的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
2、农业现状
总体看:农业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农业仍然是制约国
1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具体说:
(1)技术装备水平、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差。
(2)农产品供给尤其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状态。
(3)可耕地少、人口多。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于低水平。
3、解决农业问题的要求及举措。
(1)基本特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2)要求和措施。
① 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确保粮食安全。
②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③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④ 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⑤ 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⑥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
⑦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引进来 走出去”、“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二)农村问题
1、农村制度建设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2、农村公共事业建设
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三)农民问题
1、农民心声:想的是先富快富,盼的是政策稳固,缺的是资金技术,怕的是摊派到户,愁的是没有销路。
2、打开农民心结的举措
①粮食生产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道路。
②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③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④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⑤国家要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
⑥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调整粮食产品结构。
⑦引导农民对粮食进行深加工,实行产业化经营。
(四)未来三农的具体表现和要求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三:中国农业发展的潜力
(一)怎样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
1、要加大扶持粮食生产的力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2、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3、要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
4、要进一步增加农业补贴,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5、要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6、要加快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二)如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要加大惠农政策增收力度。近几年国家对农民的补贴逐年增加。
2、要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
3、要拓展农民就业空间。
4、要加快发展小城镇,壮大县域经济。继续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总之,要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千方百计,多措并举,努力形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合力。
(三)如何加强农业基础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
2009年,我国将着眼打基础、利当前、管长远,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快农业基础建设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进程。
1、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3、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4、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5、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6、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2009年国家从哪些方面加大支农力度?
做好2009年的“三农”工作,对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多方面加大对“三农”的支持保护力度。
1、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大
2、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在上年较大幅度增加对农业补贴的基础上,2009年再增加200亿元农业补贴。
3、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今年国家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4、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四:寄语
根据以上论据,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我国农业的潜力定会发挥出来。我国农业的前景是广阔的。
参考文献: ①、十七大报告
②、09年政府工作报告。
③、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
第三篇:对调整农业生产布局结构的探索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对调整农业生产布局结构的探索
作者:张凤珍 张沛明
摘 要:为了逐步在我国建设起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结构,除了要明确农业生产结构改革的基本方向外,还应当进一步研究各生产部门内部的结构,它是农业生产力合理组织和开发利用方面的一个基本问题,也就是一定要了解农业生产结构是具有多层次性的。表现为农、林、牧、副、渔的五业结构,这是农业生产的一级结构;在各业内部又包括着产品性质和生产特点不一的各种生产项目:如种植业内部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不同的作物,畜牧业中包括役用牲畜和各种产品牲畜,林业中包括用材林、经济林等不同性质的林木,这些生产项目的比例关系和结合形式,构成了农业生产的二级结构;以此类推,各种生产项目内部还有更加具体的三级,甚至四级结构;各级农业生产结构,不仅要重视一级结构的合理化问题,也要注意二、三级结构的合理化。因此说,建立农业生产布局结构的合理与否对农业生产能否顺利向前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与结构;意义;原则与要求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与结构的战略意义
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与结构,是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实行有效的地域分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不同优势,尽量做到各农业生产布局结构合理化。影响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变化的因素有自然条件的变化,人口及其消费习惯的变化,粮食供应情况的变化,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化,交通运输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等。有时这一因素起支配作用,有时另外一些因素起支配作用。但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因此可以说,一定的农业生产布局结构是一定生产力发展结果。从这一点来看,人们不可能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去建立主观希望的农业生结构。但是也须看到,一定的农业生产结构一经形成,它又会反过来给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施以重要的影响,或者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或者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生产力是经常在发展变化的,而农业生产结构一经形成就会有一种惰性,因而常常会出现农业生产结构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要求的现象。于是便要求人们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经常注意去调整、改革过进的农业生产结构。这也就是之所以要研究农业生产布局结构问题的重要意义所在。
新中国建立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与发展,这种情况有了明显改变。亦有不少地方,由于商品渠道不畅,为求自给,把一些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种到生态条件不适宜或不太适宜的地方,使布局更加分散,甚至造成损失。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粮食生产的大幅度增长,在农业区域划分基础上,各地有计划地逐步调整农业生产布局结构,国家在高产粮区重点建设了一批商品粮生产基地,在经济作物最适生长地区安排了一批集中产区县,并建立了不少林、牧、渔业生产基地,各种农产品的产量和商品率都有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这标志着我国农业已经开始由粮食为主、种植业为主的自给、半自给经济进入全面发展的商品生产新时代。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已使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农村工业从无到有,迅速壮大。
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业正在突破原有的概念,出现了3个层次:种植业,即粮食、饲料和经济作物;家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进一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步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全面改革农村产业结构,逐步由粮食为主、种植业为主向家林牧渔全面发展转变,由经营农业为主向农、工、商、服务业综合经营转变,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多种产业相结合,与城市协调发展的综合型产业结构,向着农业区域专业化、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对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合理的调整农业生产布局结构的原则和要求
农业生产结构应能最好地满足国家和人民对农产品的需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对农业生产来说,其首要任务就是按比例地满足国家和人民对于各种农产品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在一定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主要靠建立相应的农业生产结构。所以,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结构又必须经常地与这些变化相适应。
农业生产布局结构应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主义农业生产要能最好地满足国家和人民对农产品的需要,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即尽可能地做到少投入多产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就是使农业生产结构与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相适应,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副则副、宜渔则渔,使地无遗利。在社会经济资源的利用上,做到人人充分就业、各展所长,资金、设备、交通运输条件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如果农业生产布局结构与资源情况不适应,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就不可能提高。因此,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必须符合农业资源充分合理利用的要求。
农业生产布局结构应能符合、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的要求,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并且要能保证国家全局性的、长远性的利益,同各地区局部性的、眼前的利益正确结合。同时,农业生产布局结构更要因地制宜逐步提高专业化水平。目前,我国各地区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农业生产布局结构的改革,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布局结构改革能够不断的向着更加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原则和要求,以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布局结构迈出新的步伐,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成就。
第四篇:关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探讨
家住姜堰市蒋垛镇许桥村四组的蚕桑大户申太宝过了个舒心年,靠养蚕,他去年收入近万元。像申太宝这样的蚕桑大户在蒋垛镇还有几百户,目前该镇已形成万亩桑园,并间套千亩丹参的种植规模。据测算,全镇去年仅蚕桑一项人均就可增收500元。
探寻蒋垛镇成功调整农业结构的做法,我们不难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把握市场脉搏
。两年前,蒋垛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就在思考,入世后将会给当地农业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经分析,他们认为茧丝绸行业的发展空间会拓展。该镇缫丝厂生产的白厂丝从前几年的每吨14万至15万元,逐渐攀升到现在的每吨22万至23万元,更加坚定了他们的判断。果不其然,这几年的蚕茧生产让广大蚕农尝到结构调整的甜头。
利用本地优势。蒋垛镇地处通南高沙土地区,适合桑树生长。该镇养蚕历史悠久,上世纪80年代初几乎家家栽桑养蚕。蒋垛镇充分放大这一优势,再造老区经济新特色。据了解,该镇计划用一到两年时间,在全镇形成2万亩蚕桑基地的规模,使桑园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提高到27%,人均拥有桑园0.36亩,把蚕桑生产由副业发展成主业。
提高科技含量。蒋垛镇全面实施了湖桑纯良化工程。前年春季,镇政府牵头引进了“育7-11”嫁接体410万株,去年又引进“育7-11”大苗300万株,新拓桑园品种优良率达到80%以上。该镇还在桑园内套种中药材丹参、地膜花生以及毛豆、马铃薯等,大力推广立体种植,增加收益。
第五篇:新中国农业税收制度的发展
新中国农业税收制度的发展
一、新中国农业税制度的初步建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农业税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根 据中央政府规定的原则和各地的具体情况,逐步建立健全农业税的各项制度,适当减轻农民 负担,促进农业生产发展。1950 年 6 月 15 日,根据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七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调整税收、酌 量减轻民负的建议,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在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调整农业税收的措施: 第一,只向主要农产物征税,凡有碍发展农业、农村副业和牲畜的杂税,概不征收。第二,为了照顾农村的经济情况,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恰当地减轻农业税并必须按照规定的标 准征收。第三,农业税应当以通常产量为固定标准,对于农民由于努力耕作而超过通常产量 的部分不应当加税,以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此后,财政部就此作出了具体规定。同年 9 月 5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公布了《新解放区农业税暂行条例》,即日起施行。1951 年秋,西北、东北、华北大区重新颁布了农业税暂行条例。根据《新解放区农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新解放区的农业税以户为单位,按照农业人 口每人平均的农业收入计征。农业收入的计算,以土地的常年应产量为标准,以市斤为单位。不同来源的收入计算方法不同。每户农业人口全年平均农业收入不超过 150 斤主粮者免征,超过者按照 3%至 42%(后来逐步调整为 7%至 30%—作者注)40 级全额累进税率计征,的 农业税地方附加不得超过正税的 15%.荒地,以试验为目的的农场、林场,经过县(市)以 上人民政府批准的学校、孤儿院、养老院、医院自耕的土地,机关、部队的农业生产收入已 经向国家缴纳生产任务的,可以免征农业税。垦种荒地、轮歇地,可以定期免征农业税。遭 受自然灾害者和特别贫困者,经过批准可以减征、免征农业税。为了建立健全农业税制度,政务院、财政部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关 于农业税土地面积及常年应产量订定标准的规定》《农业税灾歉减免办法(草案)、、》《农业 税查田定产工作实施纲要》《受灾农户农业税减免办法》等。、在这一时期,农业税负担的基本政策是全国统一的。但具体的征收办法,各地区不尽相 同。例如,在征税对象方面,华北区以耕地为农业税的征税对象,耕地的计算单位为标准亩; 而其他地区则以土地收入为农业税的征税对象,收入的计算以土地的常年应产量为标准。又 如,在税率方面,老解放区实行比例税率,新解放区实行全额累进税率。1951 年 6 月 21 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 1951
定》,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税的平均税率从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到19%(黑龙江省)不等,西藏地区征收农业税的办法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自行规定。农业税的纳税人为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税对象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等类收入,以粮食作物的常年产量为基本计算标准。农业税实行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全国的平均税率规定为常年产量的15.5%,县以上人民委员会对所属地区规定的税率最高不得超过25%.对于个体农民可以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一至五成(缺乏劳动力、生活困难者除外)。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可以随同农业税征收地方附加,附加率一般不得超过15%,最高不得超过30%.对于纳税人在山地上新垦植或者垦复经济林木取得的收入,定期免征农业税。对于纳税人从农业科研机关、农业学校进行农业试验的土地和零星种植农作物的宅旁隙地取得的收入,免征农业税。纳税人的农作物由于遭受自然灾害而歉收的;农民生产、生活还有困难的革命老根据地,生产落后、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便、生产落后和农民生活困难的贫瘠山区;革命烈士家属、在乡的革命残疾军人和其他纳税人,由于缺乏劳动力或者其他原因而纳税确有困难的,经过批准,可以减征或者免征农业税。
关于农业税的负担问题,财政部副部长吴波阐述了增产不增税的方针,并明确提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各年的农业税征收额将基本稳定在1958年征收额的水平上,不予提高。
1959年至1961年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1961年6月23日,中共中央转发《财政部关于调整农业税负担的报告》时提出:农业税的实际负担率,即农业税正税和地方附加的实际税额占农业实际收入的比例,全国平均不超过10%.同时确定,1961年农业税征收额调减以后,稳定三年不变,增产不增税。据此,全国农业税征收额调减了44.4%,后来一直稳定不变。
在牧业税方面,中央继续明确实行轻税政策,以扶持畜牧业生产的发展。1961年12月6日,中共中央转发了《西北地区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纪要》,提出要继续实行轻税政策,取消草场税,牧业税的税率应当控制在牧业总收入的3%以内。
三、改革开放后农业税制度的调整
改革开放以后农业税制度调整的主要内容,一是对贫困地区采取了大量的减免税措施,二是逐步地建立了对于农业特产品征税的制度。
1978年12月2日,国务院转发《财政部关于减轻农村税收负担问题的报告》,规定从1979年起,在粮食产区,凡是低产缺粮的生产队(包括大队统一核算的单位),每人平均口粮在起征点以下的,可以免征农业税。起征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出规定,并报国务院审批。
1979年11月9日,财政部在《关于加强农业财务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农业税的征收额应当继续稳定不变,增产不增税。按照实行起征点的办法,对部分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和社队的农业税减免,从1980年开始,一定三年不变。各地征收农林特产税的范围和税率,毗邻地区要在负担政策上进行必要的平衡,以便更好地促进社队开展多种经营。牧业税也要贯彻稳定负担、增产不增税的政策。牧业税的税率,以省、自治区为单位,应当控制在畜牧业总收入的3%以内。
从1983年起,农业税起征点办法停止执行,并相应恢复因实行这一办法而核减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税征收任务。
1985年2月28日,财政部印发《关于贫困地区减免农业税问题的意见》。文件规定,对于少数因自然和经营条件很差,解决温饱问题又需要一定时间的最困难农户,可以从1985年起给予免征农业税3年至5年的照顾。对于生产和生活水平暂时下降,困难较轻的农户,可以根据当年实际情况给予适当减征或者免征农业税的照顾。
为了平衡农村各种作物的税收负担,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1983年11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对农林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若干规定》。根据这一文件,园艺收入、林木收入、水产收入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认为应当征收农业税的其他农林特产收入,均属农业税的征税范围。
1989年3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林特产农业税征收工作的通知》,决定从1989年起全面征收农林特产农业税,并对征税办法作了若干改进。
1993年2月20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调整农林特产税税率的通知》,对部分农林特产品的税率进行了调整。
1994年,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以后工商税制的第二次全面改革。在这次税制改革中,农林特产农业税与原产品税、工商统一税中的农、林、牧、水产品税目(不包括改征屠宰税的生猪、菜牛、菜羊)合并,改为征收农业特产农业税(简称农业特产税)。
1994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规定》,即日起施行。农业特产税的纳税人为在中国境内生产农业特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征税对象为国务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农业特产收入;全国统一的税目有烟叶产品、园艺产品、水产品、林木产品、牲畜产品、食用菌、贵重食品等7个,税率从8%至31%不等,其他农业特产税的税率从5%至20%不等。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进行科学试验取得的农业特产收入;在新开发的荒地、荒山、滩涂、水面上生产农业特产品的;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其他地区中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贫困农户,纳税确有困难的;因自然灾害造成农业特产品歉收的,可以享受一定的减税、免税待遇。
四、我国稳定农业税政策的措施
为了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农民问题,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减轻农民负担,中共中央、国务院和财税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稳定农业税收政策。
1996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决定规定:国家的农业税收政策不变。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即1996年至2000年),国家对农业生产不开征新税种,国家规定的农业税税率不再提高。任何地方无权设立税种,提高税率,非法设立的税种和擅自提高的税率一律取消。农业特产税必须据实征收,不得向农民下指标,不得按照人头、田亩平摊。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不得重复征收。
2000年4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强调严禁违反国家税收政策向农民乱摊税赋,严禁强迫村集体和农民贷款上缴各种税费。开展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地方,要认真领会和贯彻中央的政策精神,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改革的首要出发点,真正使农民在改革中得到实惠。
2002年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等部门报送的《关于2002年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提出,要继续执行禁止平摊农业特产税的规定;做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工作;普遍推行农业税收“公示制”;强化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责任;继续抓好农民负担的监督检查,规范农业税收征管,防止违反规定平摊税收,落实好灾区和贫困地区农业税费减免政策。
五、农村税费改革的起步
1998年10月14日,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提出,减轻农民负担要标本兼治。合理负担坚持定向限额,保持相对稳定,一定三年不变;严禁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纠正变相增加农民负担的各种错误做法,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处理;逐步改革税费制度,加快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的立法。
2000年3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就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明确: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
同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当年将在安徽省试点,总结经验后再行展开。
2001年3月24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政策,包括合理确定农业税计税土地、常年产量和计税价格,采取有效措施均衡农村不同从业人员的税费负担,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特别要减轻生产环节的税收负担),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妥善解决村干部报酬、村办公经费、“五保户”供养经费开支,妥善解决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义务工以后出现的问题,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认真做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各项配套工作,包括改革和精简机构、压缩人员、节减开支,加大中央和省两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条件的市级政府也应当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这项改革);严格规范农业税征收管理,建立健全村级“一事一议”的筹资筹劳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妥善处理乡村不良债务。
六、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逐步扩大
2002年3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做好2002年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确定了2002年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范围(其中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国务院确定的试点地区;上海、浙江、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省、直辖市,如果条件基本成熟,可以自费进行扩大改革试点);规定了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包干使用的办法。
2003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指出,要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200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充分肯定了2000年以来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得的成绩,并提出在2003年这项工作要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2003年4月3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中央决定,今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推开,这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彻底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推动农村上层建筑的变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农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从财政部的统计数据来看,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税收入逐步增加,农业税收入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则呈逐步下降趋势,农业税负担也呈逐步降低趋势:从1950年到2001年,农业税、牧业税的年收入从19.1亿元增加到285.3亿元,增加了近14倍;农业税、牧业税收入占当年全国税收总额的比重则从39.0%下降到1.9%,降低了37.1个百分点,降幅为95.1%.从1950年到2000年,农业实产量从2195亿斤增加到9632亿斤,增长了3.4倍;实征农业税仅从270亿斤增加到281亿斤,增长了4.1%;实征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的比重则从12.3%下降到2.9%,降低了9.4个百分点,降幅为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