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带来变化的分析与建议[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2 17:5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带来变化的分析与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带来变化的分析与建议》。

第一篇: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带来变化的分析与建议

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带来变化的分析与建议

崔成前

2012年4月16日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已于2012年7月1日正式施行。1996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同时被废止。新绦《条例》的发布施行,第一次实现了党政公文处理的一体化,对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拟结合已被废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内容,就新《条例》形式与内容上的主要变化进行简单解析,以帮助文秘工作者更好地掌握其精神。

一、新《条例》实现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的一体化

新《条例》颁布之前,党政公文虽然常被相提并论,但党政公文始终是并行的两个系列,同时存在,各自发展。党政公文的文种历经数次变动,文种多有交叉,小有差别。此次一体化处理更有利于促进公文办理效率的提高,促进党政机关工作的衔接,使党政公文处理更加简洁高效。

二、新《条例》清晰地规定了党政机关公文的作用

新《条例》第三条明确指出: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这个定义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党政机关公文,可以“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二是党政公文“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三是党政公文是实现管理职能的“工具”。这较以往的《办法》与《条例》,对公文的作用作了突出强调,目的是提高人们对公文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公文处理的水平。

三、新《条例》科学地调整了公文种类

新《条例》颁布之前,《协法》规定的公文种类有13种,《条例》规定的文种为14种。新《条例》对文种调整后,行政公文增加了“决议”和“公报”,原有文种全部保留。党务公文减少了“指示”、“条例”、“规定”三个文种。

有三个文种需要特别注意:一是“会议纪要”。新《条例》将“会议纪要”改为“纪要”,使文种更加准确简洁,便于拟制标题时在会议名称之后直接使用,避免了原来“会议纪要”使用中与会议名称衔接时的重复繁杂。二是“议案”。“议案”这个文种,虽然在新《条例》中作了规定,但它仍然只是一个行政公文文种,是“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时使用的文种,因此,其发文机关只能是“各级人民政府”,主送机关只能是“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事由只能是“提请审议事项”,规定十分明确,党的机关不可使用。三是“命令”。它适用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党的机关一般不使用。由此可以说,在新绦例》规定的15个文种中,行政机关可以全部使用,党的机关可以使用13个。

四、调整了公文的格式要素

新《条例》规定,“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共18个要素。与《办法》的17个要素相比,增加了“署名”、“页码”,减少了‘‘主题词”;与《条例》的16个要素相比,增加了“附件说明”、“附注”、“页码”,减少了“主题词”。根据新《条例》关于每一因素的具体要求,需要特别注意的变化有:

一是关于紧急程度。《办法》规定: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急件”。新《条例》明确规定,紧急程度标注为“特急”“加急”,因此,标注“急件”时今后应用“加急”替代。

二是关于发文机关标志。新《条例》规定,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这一点也与《办法》不同,协法》规定“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不同之处在于:一是“标识”现称作“标志”,更加规范贴切;二是“文件”二字加与不加,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三是联合行文时,几个单位的名称可以都排上,主办单位不一定排在前面,也可以单独使用主办机关名称。这种变化与《条例》的规定比较接近。

三是关于标题。新《条例》对标题是否使用标点符号未做任何要求,这就意味着今后党政公文标题可根据需要加注标点符号,而不像以往《办法》规定的只能用书名号。

四是关于发文机关署名。新《条例》要求“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办法》对此未做规定。这样,在今后的行文中就必须署名。这种变化仍然承袭了《条例》的要求,使公文的结构更加严谨。

五是删除了主题词。以往所有法定公文都要求标注主题词,而新《条例》的公文要素中没有列入主题词,这意味着公文的主题词要素已被取消。这是新《条例》在公文要素方面的最大变化,也是形势发展的必然。因为主题词是适应办公自动化要求的产物,主要用于制作公文索引和计算机检索文件。现在,主题词的检索功能已日渐式微。有论者就认为,“取消主题词既不影响公文的表达效果,更不会影响公文的执行力,反而可以减少公文的制作成本,减轻公文制作者的负担,提高公文的时效性。”

六是关于公文用纸。今后党政公文在用纸规格上统一为A4型号,也就是297mm×210mm。此次《条例》实现了党政公文用纸的统一,同时也与国际标准接轨。

五、行文规则方面增加了一些具体规定

第二篇: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发展看新绦例>出台的历史必然性范文

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发展看新条例出台的历史必然性

作者/栾照钧栾瑞光

口栾照钧栾瑞光

伴随着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新《国标格式》)的发布,《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已于2012年7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的公文处理工作已实现历史性转变,步入了统一规范的新阶段。如何正确认识这一转变、适应这一转变,学习、贯彻好新《条例》,是摆在公文实务工作者和公文研究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由不规范到基本规范,再到今天的统一规范,经历了数十年的演进。这使我们深感新《条例》来之不易,它的出台是我国当代公文法规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笔者十年前曾运用纵横比较和分析综合等方法,对新中国狭义法定公文种类沿革情况、文种适用范围沿革情况、公文格式沿革情况、公文标题沿革情况等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在研究中,将我国公文处理工作的发展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初期试行阶段、矫正探索阶段、力求规范阶段和修订完善阶段。这次出台的新《条例》,可谓是我国公文处理工作步入第五个阶段即统一规范阶段的标志。通过综合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中国成立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历经了“试行探索,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各自完善,在互补互促中发展——积弊凸显,在前进中寻求改革——殊路同归,在新时期实现突破”的漫长发展过程。同时,我们感到新绦例》的出台有着历史的必然性。

一、试行探索,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初,属于初期试行和矫正探索阶段,公文处理方面标志性文件的不规范性显而易见,这从对公文种类、文种使用、公文标题等的规定上就可见一斑。

首先,看公文种类规定。1951年9月政务院发布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1951年《暂行办法》)规定的文种为7类12种:

(一)报告、签报

(二)命令

(三)指示

(四)批复

(五)通报、通知

(六)布告、公告、通告

(七)公函、便函。当时没有请示文种,请示和报告是不分的;规定签报和便函均为文种。1957年10月国务院秘书厅发出的《关于公文名称和体式问题的几点意见(稿)》(以下简称1957年《意见(稿)》)正式规定的文种为7类12种:

(一)命令、令

(二)指示

(三)报告、请示

(四)批复、批示

(五)通知、通报

(六)布告、通告

(七)函。当时将请示从报告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文种;增加了令和批示,取消了签报和便函;同时提出公告、公报、决议、决定、规定均为文种(公文种类实际上为8类17种)。

其次,看文种使用规定。以典型文种为例,1951年《暂行办法》规定:“对上级陈述或请示事项用报告。”此规定明显请报不分。“对于使特定的机关或人员知道的事项用通知。对于使各机关(不分上行、平行、下行)周知的事项用通报。”此规定适用范围单一,行文方向混乱。1957年<意见(稿)》作了必要的纠正和补充,但仍带有一定的探索性。

再次,看公文标题规定。20世纪50年代前期,公文标题经历了由无规定到规定模棱两可的发展过程。1951年《暂行办法》规定:“公文用纸第一页须包括文种、发文字号、事由、附件、主送机关、抄送机关、拟办、批示等栏。受文机关填写在规定栏内,文前、文尾不另写受文机关。”这种无标题的公文版式(公文格式各项要素基本标注在首页)在当时是正确的。1955年1月1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批准公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和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发文须加注‘标题’或‘事由’(便函除外),并在第一页规定的地方填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两套主要格式:有的加标题,有的仍标注事由。当然,不时也有无标题的公文出现。有标题的公文也有不同情况:有的是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者齐全的完整标题,有的是缺一项或两项的不完整标题。1957年《意见(稿)》中,提出取消“事由”,改为“标题”,改变了以往把“发文机关”“事由”“公文种类”三者分割的现象。同时,较明确地提出了标题的概念及其构成,“所谓‘标题’,就是由发文机关、公文事由和公文种类三者所构成的文件名称。”这一阶段后期,中央一级机关的许多公文标题日趋完整,省以下机关先后效仿而改变了原来的做法。然而,也有不少地方公文常常出现不完整标题,或者还有三者分割的现象。

十年“文革”期间,公文处理工作受到严重干扰和冲击,各级机关公文不规范问题均比较突出。“文革”结束,公文处理工作才迎来了新生。经过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终于为正式出台公文处理法规奠定了基础。

二、各自完善,在互补互促中发展

力求规范阶段的标志性文件是国务院办公厅1981年2月27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1981年《暂行办渤),1987年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1987年《办法》),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1989年4月25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试行)》)。1981年《暂行办法》规定的文种为9类15种:

(一)命令、令、指令

(二)决定、决议

(三)指示

(四)布告、公告、通告

(五)通知

(六)通报

(七)报告、请示

(八)批复

(九)函。当时增加了指令文种;删去了1957年《意见(稿)》中的批示文种;将公告、决定、决议、指示列为法定文种;将通知、通报分为两类不同文种。1987年《办法》规定的文种为10类15种:

(一)命令(令)、指令

(二)决定、决议

(三)指示

(四)布告、公告、通告

(五)通知

(六)通报

(七)报告、请示

(八)批复

(九)函

(十)会议纪要。当时将令并人命令文种中,仍可单独使用;增加了会议纪要文种。1989年《条例(试行)》规定的文种为13类13种:

(一)公报

(二)决议

(三)决定

(四)指示

(五)条例

(六)规定

(七)通知

(八)通报

(九)请示

(十)报告

(十一)批复

(十二)会议纪要

(十三)函。比较党政公文,除决议、决定、指示、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十个相同文种外,党的公文没有命令(令)、指令、布告、公告、通告,但比行政公文多了公报、条例、规定三个文种。

修改完善阶段的标志性文件是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11月21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1993年《办法》),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3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1996年《条例》),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2000年协法》)。1993年《办法》规定的文种为12类13种:

(一)命令(令)

(二)议案

(三)决定

(四)指示

(五)公告、通告

(六)通知

(七)通报

(八)报告

(九)请示

(十)批复

(十一)函

(十二)会议纪要。同1987年的《办法》比较,增加了议案文种,取消了指令、决议、布告文种;将报告、请示分离成为两类文种,有利于纠正报告和请示不分的情况。1996年《条例>规定的文种为14类14种:

(一)决议

(二)决定

(三)指示

(四)意见

(五)通知

(六)通报

(七)公报

(八)报告

(九)请示

(十)批复

(十一)条例

(十二)规定

(十三)函

(十四)会议纪要。同《条例(试行)》比较,增加了意见文种;文种排列顺序作了适当调整。2000年《办法》规定的文种为13类13种:

(一)命令(令)

(二)决定

(三)公告

(四)通告

(五)通知

(六)通报

(七)议案

(八)报告

(九)请示

(十)批复

(十一)意见

(十二)函

(十三)会议纪要。同1993年《办法》比较,取消了指示文种,将公告、通告分离成为两类文种,增加了意见文种。

对四个阶段党政公文各自的文种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行政公文始终保留的文种有命令(令)、报告、批复、通知、通报、公告、通告、函,后增保留的文种有请示、决定、会议纪要、议案、意见,先后删去的文种有签报、便函、布告、指示,先增后删的文种有批示、指令、决议;党的公文始终保留的文种有决议、决定、指示、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后增保留的仅意见一种。这样就会发现:党政机关相同的文种是决

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行政机关有、党的机关没有的文种是命令(令)、公告、通告、议案,党的机关有、行政机关没有的文种是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

公文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从历史来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其他机关在制定本系统公文处理规定时历来以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法规为参照范本。1996年出台的《条例》也有所创新,比如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增加了意见文种,国务院在2000年发布《办法》时则借鉴了这一做法。回顾每次出台的公文处理法规性文件,可以看出党政机关公文在文种及其适用范围、公文格式和行文规则等方面相互借鉴和完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三、积弊凸显,在前进中寻求改革

党政公文处理法规在施行过程中均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除自身的瑕疵外,两者之间也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法规在文种规定科学性方面的差异或许最能说明问题。1996年《条例》发布时,我国相关立法尚不完善,将法规名称等同于狭义公文一并纳入公文处理法规,可以理解但欠科学;在党内法规已明确规定法规名称的情况下又重复规定条例和规定这两个文种,尤为不妥。公文处理法规所指的公文应当是可独立行文的狭义公文,所规定的文种属于狭义公文文种,而不应包括法规和规章名称。狭义公文的突出特点是行文方式上的独立性和公文格式上的规范性,其中的文种均可直接编排发文字号而用红色版头独立行文。2000年《办法》发布时具有明显的时间优势,文种规定比较科学。发布时间上的差异,导致党政公文处理法规对文种的规定不一致,反映到实践和理论研究上,便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和异议。

1996年的《条例》和2000年的《办法》在对文种适用范围和公文格式的规定上也有许多不一致之处,文种适用范围规定的不一致主要表现在函、报告和决定等文种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同发布时间上的差异也有一定关系。以函为例,1993年《办法》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1996年《条例》规定:“函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2000年协法>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1996年《条例》对函的规定在“机关之间”前面未加“不相隶属”的限制,但在“行文规则”一章第十二条第(五)项中规定“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一般用函行文”。由于“一般”的不确定性,则出现了对1996年《条例》和2000年《办渤如何正确理解以及在实践中如何正确使用函的问题。

两者的差异,导致函的使用以及理论研究工作较长时间的混乱。公文格式上的不一致主要表现在公文用纸幅面不同,版头样式不同,项目构成和要素称谓不同,秘密等级和紧急程度标注位置不同,成文日期标注不同等方面。原党政公文处理法规存在的这些差异,导致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中出现了诸多不便甚至矛盾。

用历史的眼光审视,上述问题均是前进中的问题。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多年来广泛调研,为寻求改革、出台新《条例》做了大量的工作。

四、殊路同归,在新时期实现突破

2011年10月18日,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新时期,党政公文处理法规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和跨越。新《条例》将党政公文原文种合一后仍保留15个文种,即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和纪要(“会议纪要”改为了“纪要”),删去了不常使用的指示文种以及不宜作为狭义文种的条例、规定,从中可以看出对文种的规定更科学、规范。

毋庸置疑,原党政公文处理法规规定上的诸多不一致主要源自发布时间上的差异。新《条例》的出台,使党政机关公文文种适用范围达到了高度统一。

新《条例》第十条规定:“公文的版式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新《条例》和新《国际格式》的配套实施,使原党政公文处理法规中存在的许多格式上的差异基本消除,种种矛盾得到了较好解决。

除此之外,新《条例》在行文规则、公文拟制、公文办理、公文管理等方面也作了许多新的明确细密的规定,如删掉了主题词要素,增加了页码要素,补充了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和不得将请示原文转报上级机关以及属于党政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等规定,程序更为严格,更加强调保密,等等。

综观新《条例》全篇,品味各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表述取原党政公文处理法规之长,简明、精准。1996年《条例》中“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一般用函行文”之类的不确切、不规范表述,在新《条例》中已不复存在。新《条例》将1996年《条例》中的“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的指示”的表述改为了“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绝非语序上的简单调整,而是突出了依法治国、依法行文的理念。

新《条例》还矫正了一些不确切、不规范的用语,如将1996年《条例》发文字号中的“发文”改为了“年份”,标题中的“公文主题”改为了“事由”;将2000年《办法》中的“发文机关标识”改为了“发文机关标志”等。

新《条例》内容翔实、结构严谨、语言简明,其科学与规范程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和预期。从宏观来看,新《条例》的出台,开启了历史的新阶段,对于我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建设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必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当然,新《条例》不可能尽善尽美。它作为党政公文处理法规,发布形式值得商榷和探讨。它在施行过程中,自然还需接受实践的检验。对它进行深入研究,也自然是今后学界的主要任务之一。

第三篇:关于对公司质量管理的分析与建议

关于对质量管理的分析与建议

对于公司的产品质量一直以来困扰着我们每一个生产企业,下面我就产品质量问题向各位同仁提出我个人的分析和建议,如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同仁给予批评与指正。质量管理部不同于一般的管理部门,它是所有生产企业部门中最为关键的部门,是公司保证产品质量,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体系运行并持续改进的部门。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它涉及到生产技术与过程控制、原材料与产成品的检验验与分析、客户技术咨询与服务、市场潜在需求研究、产品的改良与开发、标准和项目资料的编写与申报等,因此它是一个技术型的管理部门,部门经理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相关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及服务意识,而这也正是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价值所在。

人无完人,事事在变化,不同的事物都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质量管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需要我们去不断的总结与改进。目前我们需要改进的关键有:

一、是内、外沟通。内主要表现在与公司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上,这容易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和工作缺位,我们今后必须推陈出新,热情、主动、积极的去与各部门交流与协作,把工作共同做好,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外则主要表现在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上,这是缺乏质量服务意识的表现,作为质量管理我们除了要对生产进行控制、质量监督与管理与分析外,客户的满意和需求也是我们重要的工作,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需,与客户的需求赛跑才能赢得市场,这才能体现出质量管理的价值,这才体现出这个组织存在的意义。

二、是缺乏创新思想。这么多年来我们的产品一直都没有什么大的改进,老是默守成规,不去寻求进步,因而一直没有什么新的产品出来,记得前年我去参加合肥展会,当客户询问我们公司今年推出什么新的产品时,我无言以对,这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推出新产品呢?质量管理也需要创新,一个产品全新的形像设计、全新的品质性能提升,全新的质量服务理念和技术服务咨询、分析客户现在的需求、想法以及将来潜在的需求等都需要我们去深入的思考。

三、质量管理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含盖了生产、检验和服务质量的管理。生产质量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的工艺管理与控制,包括技术指导和教育培训,如对开发出来的新产品从生产工艺、设备操作等足一的对生产、检验、销售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直到每位员工能独立熟悉各个生产工序和检验操作的各个环节;检验质量管理是也称符合型质量管理,是以检验为中心的一种质量管理,检验人员根据产品质量标准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符合性进行检验,符合标准的合格,不符合标准的不合格;服务质量管理是指对公司内部,外部进行质量跟踪,技术指导、事故解答与处理、需求分析和主动沟通与协作等系列化服务。因此我们要逐步的建立起质量教育培训机制,对员工、生产和与生产相关的人员甚至销售人员定期进行质量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让全员参与,共同监督、共同管理,从而提高顾客满意,最终保证公司的产品质量和质量体系的良好运行与持续改进。

四、组织有组织的目标,部门有部门的目标,质量管理的目标是要体现“组织存在的价值”,即我们的组织要由“市场引导的被动生产”向“引导市场、引导消费者的主动生产”方式转变,从而让我们站在消费与时尚的顶端。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加强沟通与协作、对销售出去的产品进行质量跟踪、技术服务,摸清客户现在需求与将来潜在的需求,从而去改进、设计、研发我们的产品,使我们的产品从满足客户的需要提升到客户需要我们产品阶段。

五、对于产品改良与新品的开发,我认为这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人的事,这是一件大事,需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并为之努力和奋斗,从而提高公司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我们必须去想、去创新,这样才有进步,结合公司目前现状:领导作用未发挥,过程方法待完善,全体未参与质量管理,管理系统的执行力,员工质量意识差、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待加强、设计开发系统的诊断能力、供应链的管理稳定及发展,业务处理异常的合理性等等都是我们公司提高产品质量的突破点。我个人认为公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质量提升:

一、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系统规划能力,以其作为基础,对各环节进行细化和量化,重点、关键过程的明确、规范化、流程化。

二、公司应确定质量定位,处理好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酿造公司质量文化。

三、积极协助采购部建立供应商辅导机制,实施激励惩罚措施,降低公司质量风险,降低质量成本。

四、以质量策划为重点进行预防控制,结合事后检验分析、追踪功能,持续改进。

五、参与产品设计验证、打样、试投的预防控制,推动实施可靠性评估,使风险量化,六、质量目标的建立及各部合理的分解目标,对目标进行绩效考核。

七、内部质量成本的控制,如健全质量记录,明确各岗位职责、权限,参与工艺改善,提高检验人员能力,合理编制人力资源,对不合格品的有效管控,提高对仪器的监控能力。

八、以质量为主线,落实建立顾客拜访,与客户共同商讨质量改进,做好客户关系。

九、导入新思想,学习新的管理方法,注重过程方法等。

十、崇尚执行文化。

下面就以每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质量管理体系

1、质量管理体系的宗旨 内部管理

从信息输入信息输出管理活动中可以分析得出:质量管理体系应发挥领导作用,实现全员参与,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注重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建立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实现持续改进,也就是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必须明确重点、关键过程的要求,使其成为制度化、流程化。

各部的职责和权限应明确、规范,使各岗位都知道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必须做,什么不该做。

提高部门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就是目标管理,可分为管理制度、规范与量化目标相结合的考核奖惩办法。

提高公司竞争力的前提应先提高公司执行力,那么要提高公司执行力,应建立绩效考核及奖惩。

二、质量定位

公司高层把质量的定位放在什么位置,质量部门就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总体来说公司应该实施强势质量,当有不合格品出现时,应以质量部门的判定结果为主线,因为她的作用是一个监督部门,如果质量部门连监督行使权力都没有,那又何必设立这样的部门,且质量部门的直接上级应为最高管理者,这样的话才能充分行使其监督权力,她的作用与管理部、财务部的作用都是行使监督权力。就利润角度分析,如果质量部门纳入生产系统管理的话,那么她的权力反而会促使生产成本的增加。质量成本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就公司目前状况分析,质量成本在生产成本中占有份量不那么突出,理所当然就会成为生产成本过高的替罪羊,也就是说质量部门发挥不了她应有的作用。

如果质量部门能够独立行使监督权力的话,她的目标也就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在有限的范围内争取最大的利润,风险系数很小,争取成功的机会也很大,为什么不去争取? 既然公司走精细化管理,那么必然要改变生产领导一切的局面,注重重点、关键细节管理,实施量化考核。重视质量管理应为快速发展的成功因素之一。

三、做好供应链的质量管理

提高供应商产品质量,前提条件必须是保持供应链的稳定和开发供应商的有效性。建立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在供应商获得利润的基础上猛降采购成本,在降低采购成本的区域内质量管理应成为其一部分,实施质量激励、惩罚措施巩固供应链、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保持供应稳定。对有发展潜力或存在较大利益关系的供应商采取积极协助采购辅导供应商,降低公司产品使用质量风险、降低采购成本。

四、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质量策划的目的是降低生产风险、降低不必要投入的成本,进行预防控制,这也是质量管理的重点,质量策划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成本的投入大小。

质量控制的目的是查出质量策划中的缺陷,纠正质量策划中的不足地方,减小质量风险,主要为建立合理的控制方法、配置必要的检验仪器、人员、基础设置,下放适当权力,最终的目的还是提高质量保障能力。

质量改进的目的是修订质量策划的缺陷,提高质量策划的保证系数,预防不合格产品,统计技术手法进行质量改进。

五、批量生产前的质量控制

由质量技术工程师参与产品设计验证,采用可靠性评估,降低设计风险,进一步通过产品打样、试投进行分析改进,使设计风险量化,改进量化。

工程设计、模具制作的质量保证能力应考虑采用适当的考核方法。实施标准化作业规范、严格按照流程进行作业。

六、质量目标

将公司质量目标分解到各相关部门,由各部门合理分解到各岗位和各单位,实施绩效考核办法,实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七、内部质量成本控制

切实做好、做实质量记录的填写及时性、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明确质量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利益关系,提高检验队伍的专业素质,合理编制人力资源,提高监控能力,对不合格品有效控制,质量部门参与工艺改善,提高对异常情况处理的反应能力。

八、以质量为主线,落实建立顾客定期拜访制度并有效管制,质量改进的范围扩大到与客户的合作,搞好客户关系。

九、导入新思想、学习新的管理方法,注重过程方法等。

十、崇尚执行文化,改善执行力,推行质量文化。

鉴于公司生产的油烟机经常出现的问题特制定本烟机检测作业指导书。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系列吸油烟机的生产和出厂检验 引用标准:

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

GB4706.28-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吸油烟机的的特殊要求 GB/T17713-1999吸油烟机 GB1019-89家用电器包装通则

YX/QG01-2009企业标准(吸油烟机成品检验标准)三检测项目及要求 抽检方法

供应商送货至本公司,首先检测员必须到达送货货车处按国家标准GB2828.1-2003特殊抽检检查一次抽样方案:S-Ⅱ水平在待检货物的不同位置指定抽取送检品数量送至公司检测中心进行检测。包装检查

首先检测吸油烟机的包装应安全、牢固、美观、外包装袋应包裹良好;封箱口没有经两次以上的封箱胶封箱;包装箱外应标明产品名称型号、颜色、产品编号、条形码、出厂日期和厂名,包装箱上应有“小心轻放”、“请勿倒置”、“防潮”、“堆码层数”等字样或图形。然后解开包装带从包装箱的底部打开包装取出内部主机及附件;包装箱内应有安装说明书、保修卡、合格证(合格证上应印有检验员、生产日期)、挂钩及相关配套螺钉等产品附件,且核对是否与装箱清单内容相符。3.外观

首先将烟机表面所有的复膜纸撕干净;检测外观应无毛刺、无明显划痕、压痕,点焊处应无焊穿现象,接口应平顺;塑料件的外露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不应有明显斑痕、划痕和凹陷;涂敷件的表面保护膜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牢固,其主要表面应无明显的流痕、皱纹和脱落等缺陷;电镀件的镀层应光滑细密,色泽均匀,不应有明显斑点、针孔、气泡和脱落等缺陷;标志的图形符号和字迹应清晰、正确、齐全;要求丝印的先用普通胶纸对丝印粘扯三次,再用干布沾洒精对丝印拭擦5S不应有脱落或模糊现象;装饰板右侧应粘贴有对应型号耐久性铭牌、使用注意事项、3C标贴、产品编号及出厂合格标贴,接线盒上应贴有“注意事项”。

4.关键零部件3C核对

首先将主机折至其零部件可查看参数的程度,每一个关键零部件与有效3C零部件清单的零件型号、参数、3C证号进行逐一核对,不得出现误用情况。5.安全性能检测

首先将主机插头插入安全性能检测仪(烟机检测参数调至220V电压下功率偏差+16%、-20%之间;泄漏电流1.15倍额定电压下,电流≤0.75mA;电气强度调至1800V,50HZ,5mA历时1S;低压启动设置为187V;接地≤0.1Ω电流25A),再把检测钳夹到主机金属外壳,按下检测键(绿色按钮);

检测仪将会自动检测设置项目,自动检测完毕后,把检测数据记录到检测报告中,记录完后按下仪器关闭键(红色按钮)关闭仪器。6.功能检测

接通电源按动或触摸其功能按键,其应具有和它注明的吻合功能,检查其高低速应有明显变化;应有独立的照明开关,并功能是否正常,并有明显面板的标志,左右照明灯或LED灯光线照射均匀,不能出现个别灯珠不亮。7.空气性能检测 8.总结检测结果

综合以上各项检测流程,若各项检测合格方可在送货单上签名以示检测合格可以入库并把检测记录填写完整;若在某个检测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应马上出示《不合格检测报告》将检测问题附图如实描述上报给上级领导批示处理意见,并不可在送货单上签名令其入库,待处理意见批示后再作处理。

首先将检测机放置到风量测试装置的检测台上,接好通风管,插好电源先开启烟机20分钟,再对其进行风量、风压参数检测。检测完后,将烟机搬至温升检测台放置烟机30分钟使烟机电机冷确,然后拆开烟机的电机连接线,分别对烟机电机的快、慢(部分烟机含中档)进行温升检测,是否达至规定标准。(此项检测半年抽检一次)。

9、所检产品不能二次封箱,若二次封箱在封口胶下盖上质检章作记号(质检01/09)。以上分析与建议妥否? 望各位同仁给予批评与指正 张杰

第四篇:对我省利用外资情况的分析与建议

对我省利用外资情况的分析与建议

吸引和利用外资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省紧抓中部崛起和国际产业加快转移等机遇,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利用外资快速增长。但依然存在规模不大、结构不优、后劲不足等问题,努力扩大和提升利用外资水平仍需狠下功夫。

一、发展现状

1、外商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由2007年的30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86.4亿美元,年均增长23.6%,高于全国年均增幅17.4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76.6亿美元,是2008年以前各年累计之和的2.8倍。2012年底,全省共有登记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2415户,投资总额400.4亿美元,注册资本207亿美元,其中外方认缴154.2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个数比2007年稍有下降,但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外方认缴年均分别增长11.1%、8.2%和8.7%。

2、外商投资质量明显提升。2012年全省新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单个项目平均合同金额达1306.6万美元,是2007年的1.9倍。实际到资5000万美元以上项目共计21个,实际到资17.9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20.7%,比2007年提高5.1个百分点。同时国际上一些大跨国公司、大财团纷纷来皖投资,五年新增23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我省,截止到2012年底累计已有63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我省设立了88家企业。

3、外商投资领域不断拓宽。2012年三次产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比例为2.1:69.7:28.2。与2007年相比,一产和三产分别上升1.3和1.7个百分点,二产下降3个百分点。制造业仍是外商在皖投资的主要领域,五年间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外资向第三产业延伸的步伐明显加快,家乐福、易初莲花、沃尔玛、乐购、大润发等跨国商品零售企业纷纷入驻,金融、研发中心、医疗卫生、融资租赁等领域取得突破。

4、外商投资来源显著增多。随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来皖投资兴办企业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2012年已达109个,比2007年增加16个。利用香港资金占据较高份额,所占比重除2008年外其余年份均在40%以上,2012年达53%。欧美发达国家来皖投资增长迅猛,2012年达12.4亿美元,是2007年的2.5倍,年均增长20.1%。其中美国4.7亿美元,年均增长29.1%。

5、投资区域向开发区集中。2012年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3.7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62.2%,比2007年提高10.5个百分点。其中国家级开发区贡献突出,2012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3.8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27.5%。同时,全省县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迅猛,2012年达31.9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36.9%,比2007年提高15.5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1、引资规模仍显偏小。2012年底我省登记注册的外资企业数、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外方认缴资本分别占全国的1%、1.2%、1.1%和1%,均低于GDP占全国的比重(3.3%)。除投资总额居全国第17位,其他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16位,均低于GDP居全国位次(14位)。在中部六省中,我省投资总额仅高于山西居第5位,其他三项指标均仅高于山西和湖南居第4位。

2、区域发展仍然不均。长期以来,我省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皖江示范区特别是合肥、芜湖和马鞍山等发达地区,皖北地区利用外资明显偏少。2012年,合肥、芜湖和马鞍山三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2亿美元,占全省的48.6%;皖北六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1.4亿美元,仅占全省的24.7%,明显低于该地区人口(42.7%)、经济总量(28.4%)占全省的份额。

3、发展后劲仍较不足。2008年以来反映外资发展后劲的指标出现下降。其中,新批外商投资项目由2007年的506项下降到2012年的194项,年均下降17.5%;合同外资额由2007年的30.8亿美元下降到2012年的25.3亿美元,年均下降3.8%。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我省发展后劲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2012年我省新批外商投资项目数(仅相当于首位江西的24.6%)和合同外资额(仅相当于首位河南的21.6%)均居第5位。

4、经济贡献仍较不高。2012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相当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6%,比2007年下降1.5个百分点;规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企业的12.2%,下降2.7个百分点;外资企业进出口占全部进出口的25.3%,下降9.1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2012年我省规上工业增加值中外资企业占比低13.5个百分点;外资企业进出口占比低23.7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1、在注重招大引强上下功夫。加强对世界500强企业的信息收集,及时掌握和了解其发展动态、投资意向等,建立投资意向项目库;全力抓好再谈项目跟踪促进和签约项目落地建设工作,积极支持、鼓励在皖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增资扩股;加强与发达经济体的跨国企业合作,鼓励其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等功能性机构。

2、在围绕产业招商上下功夫。根据我省的产业优势,将招商引资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我省八大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选择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进行重点突破,突出产业链招商;加大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的引进力度,实现产业集群和招商引资的互促双赢、跨越发展,形成产业的集聚效应,培育完善的产业链。

3、在加快平台建设上下功夫。用足用活用好开发区的载体优势,进一步提升各类开发区开放承载能力,积极创新园区共建模式,加强与省外、境外园区合作,通过发展飞地经济,不断拓展园区发展空间;结合主导产业确定园区建设中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外向型大企业;加快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集聚效应和示范带动效应。

4、在创新招商方式上下功夫。建立各级外商投资促进中心,加强外商投资主体的调研、地区发展优势的宣传、投资项目的推介,对来皖投资外商合理引导;紧抓国内外产业加速转移的重大机遇,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开门“抢客”;积极发展专题招商、委托招商、专业招商、项目推介招商、上门招商、网络招商、产业链招商、产品集成招商和以商引商等招商模式。

5、在优化政府服务上下功夫。进一步简化招商审批程序,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落实服务责任,做到每个招商项目都有工作组、有负责人、有全程跟踪服务;不断完善配套服务体系,设立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和投诉协调中心,大力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为外商提供高质量的法律、金融、保险、环评等中介服务;加强管理监督,规范市场秩序,落实外商政策待遇,为外资企业创造一个稳定的政策环境和宽松的发展环境。

撰稿:王三龙

第五篇:对三起校车安全事故的分析与建议

对三起校车安全事故的分析与建议

2014年11月19日,山东省蓬莱校车事故致12名幼儿殒命,再次将校车安全问题置于风口浪尖之上。为什么校车屡屡成了夺命之车?在校车安全问题上,幼儿园、家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真的就束手无策吗?现结合如下案例来谈一谈笔者的看法与建议。

【案例一】红太阳幼儿园用低价购买的报废公共汽车来做校车,仅在车厢外层上喷了“红太阳幼儿园专用校车”的字样。2014年3月10日7点45分,红太阳幼儿园的校车在接幼儿入园的途中,油箱突然爆炸,引起车辆起火,造成9名幼儿死亡,3名幼儿受伤。

【案例解析】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规定:“中小学、幼儿园严禁购买或租用故障车、拼装车、报废车等作为校车使用。”《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使用拼装或者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接送学生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缴并强制报废机动车;对驾驶人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对车辆所有人处8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根据上述规定可知,红太阳幼儿园具有主观上的过错,必须承担因该起事故所引发的各项法律责任。同时,红太阳幼儿园的校车应被收缴并强制报废,红太阳幼儿园因使用报废车辆做校车,应被处以8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案例二】2014年5月12日,蓝月亮幼儿园的校车因超速在紧急避让一辆电动车时突然向左变向,不幸撞上了路边停靠的拖挂车而倾翻,造成4名幼儿死亡,11名幼儿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骨折和擦伤。经查:司机张某仅开过2年的出租车,后因酒驾而被出租车公司开除。

【案例解析】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校车驾驶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校车驾驶资格。取得校车驾驶资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取得相应准驾车型驾驶证并具有3年以上驾驶经历,年龄在25周岁以上、不超过60周岁;

(二)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被记满分记录;

(三)无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交通事故责任记录;

(四)无饮酒后驾驶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记录,最近1年内无驾驶客运车辆超员、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记录;

(五)无犯罪记录;

(六)身心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无癫痫、精神病等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疾病病史,无酗酒、吸毒行为记录。”

本案中,张某显然不具备开校车的资格,他应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由于造成人员伤亡情节严重,因此应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红太阳幼儿园由于

没有对张某驾驶资格进行严格审查,聘用了不符合要求的司机,在管理上存在重大疏漏,因此,聘用张某的直接责任人以及幼儿园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案例三】2014年10月12日7点30分,红太阳幼儿园教师李某将幼儿玲玲接上了校车。玲玲在车上与同伴嬉闹,李某生气地说:“再打闹,就不许你下车。”下午4点30分,家长来接玲玲时,李某才想起玲玲可能在车上。等打开校车看时,玲玲已经窒息死亡很久。

【案例解析】《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随车照管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学生上下车时,在车下引导、指挥,维护上下车秩序;

(二)发现驾驶人无校车驾驶资格,饮酒、醉酒后驾驶,或者身体严重不适以及校车超员等明显妨碍行车安全情形的,制止校车开行;

(三)清点乘车学生人数,帮助、指导学生安全落座、系好安全带,确认车门关闭后示意驾驶人启动校车;

(四)制止学生在校车行驶过程中离开座位等危险行为;

(五)核实学生下车人数,确认乘车学生已经全部离车后本人方可离车。”

本案中,教师李某在幼儿下车时没有核查人数,致使玲玲被遗留在校车上窒息死亡,存在着严重的过失。因为幼儿园要对其教职员工的行为负责,所以红太阳幼儿园在该起事故中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通过上述案例及分析来看,校车安全事故之所以时有发生,主要是因为不依法依规使用校车。笔者建议:一是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对校车的管理,如美国的校车由教育部门直接管理,由专门的一个类似汽车租赁公司的单位来提供校车,司机必须经过教育部门的专门培训;二是幼儿园要严格遵守《校车安全管理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把幼儿的交通安全教育列入学期教育计划,向幼儿讲解交通安全法规以及逃生、求救等常识;三是家长要勇于对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校车说“不”,如拒让孩子上超载车、报废车等。

下载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带来变化的分析与建议[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带来变化的分析与建议[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