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实践要素分析
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实践要素分析
首都师范大学蓝 维
摘要: 我国公民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需要回答大量与其相关的问题。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和实践要素就是其中的两个问题。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人类生存方式的城市化、民主与法制建设作为公民教育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与公民教育有着紧密、内在、必然的联系。公民教育的目标与实践体系、公民教育主体的理性认识水平和公民教育工作者的通力合作构成了影响公民教育发展的实践要素。在基本具备上述条件的我国,公民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就会成为必然。
关键词: 公民教育;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城市化;民主法制建设
我国公民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需要回答大量与其相关的问题。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和实践要素就是其中的两个。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主要指公民教育赖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由较为宏观的、外在于公民教育又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因素构成。公民教育的实践要素主要指公民教育赖以开展的基本条件,由较为具体的、教育内部的对公民教育起重要作用的条件所构成。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和实践要素共同决定了公民教育的社会需求和实施意义,决定了公民教育的顺利展开和发展水平。
一、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分析
公民教育在人类教育史上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与一系列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这些条件包括:市场经济的萌芽与发展、民主政治的倡导与实践、人类生存方式的城市化、国家民主与法制建设等。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是现代社会和现代国家的产物,是与现代社会的经济组织形式、国家政治制度、城市化的发展、民主与法制建设相伴而生的。
1. 市场经济对公民教育发展的需求
公民教育萌发于古希腊商业城市、发展于市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现实显示出公民及其教育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市场经济作为公民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最为深刻的原因,一方面它决定和影响了民主政治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而民主政治和现代社会又构成了公民教育产生的更为直接的基础。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以其多元利益主体对自由、平等、民主化的需求和市场经济运行原则对社会成员的规格标准深刻地影响着公民教育。
首先,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其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以竞争为其本质特征,以多元利益主体的共同存在为基本条件的经济形式。不同利益主体的存在构成了竞争的基础,也构成了市场经济的基础。不同利益主体为了生存与发展,一方面运用一切经济活动的资源和手段,力求在市场规则下的竞争中取胜;另一方面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他们会不断地试图通过多种途径以获得更大的机会和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他们必然高扬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旗帜,在政治和其他社会领域必然积极推进民主化的进程,以提升和确立他们在社会决策中的地位。随着不同利益主体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确定,在政治和社会管理上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希求获得更大的权利,产生出对民主社会和政治的强烈要求和愿望。由此,市场经济下的多元利益主体就成为政治和社会民主化进程中巨大的推动力,要求社会由专制向民主和开放发展。民主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模式就会不断地被呼唤和产生出来,而与其相适应的公民及其教育也就必然被提倡和发展起来。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充满自由、平等和尊重精神的教育必然大大超出古代教育的范围,具有了现代公民教育的明显特征。
其次,市场经济作为以市场和价值规律为资源配置主要杠杆的经济形式,必然要求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具有自主、独立的人格特征。独立的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社会之间以诚信和权利义务对等为原则构建起社会契约关系。为此,独立、自主的人格特征和权利义务等观念就成为市场经济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和对教育的必然要求。由于对社会成员进行自主、独立人格和权利义务意识的培养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其必然成为市场经济所需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市场经济、政治民主和公民教育之间内在的、深层的依存关系在现实中必然呈现出互为条件、共同发展的态势。公民教育与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公民及其教育与民主政治的建立、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紧密相关。
首先,严格意义上的公民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的产物,其本质上反映着民主国家及政治生活与其成员的一种关系。
了解公民的含义和从臣民到公民演变过程的人都知道,公民一词表面上是国家通过法律制度确定下来的对其社会成员的一种称谓,而实际上公民是有其特定含义的概念。它反映着民主国家及其政治生活与其社会成员的特定关系。这种关系在与臣民的对比中就看得更加清楚。
臣民是君主制国家对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一种称谓,古代的中国和西方都曾是臣民的世界。在高度专制的封建君主制度下,皇帝是国家的主宰,一般官吏和民众称臣,他们之间没有平等的权利可言。臣民作为自然经济、宗法社会和专制政治的产物,是君主的附庸,臣民无我。在我国为了表明君贵而臣贱、民贱,又派生出黎民、子民、草民、庶民等多种称谓。这些称谓包含了身份的差别和政治的歧视,反映了对一般官吏和民众的贬低和君、臣、民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公民在现代社会是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严格意义上的公民作为市场经济、现代社会和民主政治的产物,他们是自由民,不与任何人有人身依附和半依附关系。他们是社会的主体、国家的主人,他们建成的社会是公民共同生活的基本形式,而国家是他们的政治家园。他们通过民主的方式来实施对社会的管理和促进国家的发展。不需要屈从于任何人。他们是有主体意识和自由权利的人,在政治、经济和人格上都是独立的。国家法律保护他们自由权利的实现,所有公民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
其次,公民及其教育与民主政治的发展互为基础,一个充斥着臣民的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真正民主是无法最终实现的。民主政治的产生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高度依赖公民及其教育的发展。民主作为一种社会和国家的管理方式,它的实现是需要人去完成的,公民及其教育为民主政治得以实现和发展奠定了人的基础。因为只有通过公民教育把社会成员培养成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既有民主意识又有参政议政能力的合格公民,推行民主政治的意义才有可能被充分认识,各种民主的活动才有可能被积极的参与,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听到公众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真实的声音,管理和决策才有可能反映出真正的民意,政治的民主才有可能最终实现。
民主政治的提倡又成为公民及其教育存在与发展的环境条件和理由。因为民主政治实施所需要的公民观念和意识、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都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教育、实践和生活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为此,就要对全体社会成员实施公民教育,以促进他们政治素质的成长和政治社会化方面的进展。应当说,公民及其教育与民主政治相辅相成,在本质上不可分。
最后,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看,公民及其教育与民主政治之间的本质联系就更加外在和明显。了解教育史的人都知道,公民教育发源于古代希腊、罗马的城邦制国家和这些国家所实行的民主的政治制度,就是这些民主的政治结构要求它的社会成员是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国家决策的公民,而不是任人摆布的臣民。当古代民主被中世纪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所吞没,社会对公民及其教育的需要也随之消失,公民及其教育退出了政治和教育舞台,隐没在臣民和以服从为本质特征的中世纪的教育中。而当资产阶级革命再一次吹起民主共和的号角,民主政治的发展又一次唤起了对公民及其教育的需要,公民及其教育第二次登上了人类政治与教育的舞台,开始了其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旅程。而在古代东方,由于不具有民主政治的土壤,在整个东方社会都没有公民及其教育的古代印迹,只是在现代民主制度的推进下,公民教育才逐渐产生并有所发展。
公民教育与民主政治的相互依存是直接、深刻和不言而喻的。
3. 公民教育与人类栖居方式的城市化
公民教育与城市崛起之间的依存关系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视角。从古代公民是“属于城邦的人”,到现代人类生活城市化的浪潮不断推动着公民教育的发展,都使我们看到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与公民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人类栖居方式的城市化演变发生在距今5000多年前,其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城市的出现和18世纪以来工业革命所造成的人口都市化的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作为相对较大、人口密集的人们聚居生活的地点,其产生和发展与社会政治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的起源有密切的关系。其中,为了适应等级制的商品经济社会的需求、手工业的发展、建立和发展市场、开展各种贸易活动、实现对经
济与社会的管理、对外防御等构成城市起源的基本条件。而在随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演化成为政治、经济、生产、贸易、宗教和军事活动的中心,成为调节各种复杂社会运转机能的枢纽。
公民及其教育是在城市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与人类生活城市化之间久远而内在的关系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作为人类的一种栖居方式是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伴随着工业和手工业生产的萌芽和发展,商品和市场经济逐渐产生和发达起来,日益集中的城市生活使参与商品生产、市场经济的市民阶层逐渐酝酿和产生出来。而古代城市的市民即是城邦的公民,他们是当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体,反映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那时社会政治和公共生活都要求他们具备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求他们及其后代接受与其相适应的公民教育。现代城市的发展建立在大机器生产、市场经济、现代国家发展的基础上,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和国家制度也必然要求其社会成员成为公民和接受必要的公民教育。
其次,共同的城市生活使得公共事务和公共管理的问题凸显出来,为公民教育提供了强烈的社会需求。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城市或城镇,公共事务和问题要比乡村尖锐得多。道路、桥梁、通讯等公共设施的设计和维修,学校、商店、医院等公共服务的建立与运行,城市经济、卫生、人口等公共事业的管理,都尖锐地摆在人们面前。这些公共事务由谁来处理?管理公共事务的个人或机构如何产生?他们的权利由谁赋予和怎样赋予?怎样管理公共事务?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利由谁来监督?等等,伴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一系列社会的、政治的、管理的问题要求人们必须做出回答。公民作为“享有其居住地所赋予权利的人”,必须承担起城邦或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责任,而公民教育就成为实现这一责任的直接保障。
再次,城市或城镇生活使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缩小,这种缩小一方面使个人的行为更容易对他人产生影响,人们之间的互动更加容易和频繁。另一方面,协调人们利益关系的各种道德的、法律的互动规则就显得十分重要。摩擦、冲突的协调,各种社会政治、经济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手段都在城市需要的推动下,在原有社会规则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出来。而各种社会规则都需要教育的参与才能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传播,公民教育是实现社会规范传播的最佳途径和手段。
最后,居住地的改变还使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在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随之改变,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城镇作为人们聚集生活的方式,在其基础上所衍生的人们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最终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画卷,而公民及其教育在调节个体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之间关系上的独特作用使公民教育成为人们在城市化生活中的必然选择。
4. 公民教育与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
公民作为一个法律的概念和它的教育一起,从产生到发展都离不开城邦或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而城邦或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建设也同样离不开公民及其教育的发展。从公民及其教育的角度看,公民的合法地位、与国家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由国家法律所确定下来的,没有城邦或国家的法律制度就没有公民及其教育可言。随着国家民主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公民及其教育的合法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和实现。从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角度看,它们也离不开公民及其教育的完善与发展。公民素质的高低、公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都直接影响着国家民主和法制化的进程。不能设想一个公民素质和教育水平低下的社会,其民主和法制会建设得很好,反之亦然。
公民及其教育作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息息相关。
二、公民教育的实践要素分析
公民教育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其产生和生存的社会环境,作为人类意识支配下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还取决于公民教育的目标与实践体系、公民教育主体的理性认识水平和公民教育工作者的通力合作等实践要素。
公民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在当前的我国已经基本具备,社会发展对公民教育的需求也已日益凸现出来,而公民教育在我国能否逐渐展开和发展起来,在教育系统内部,对公民教育实践要素的准备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1. 公民教育目标的确立和体系的构建
公民教育目标是公民教育实践所要达到的目的,公民教育体系是其教育实践的基本框架,公民教育目
标的确立和体系的构建是公民教育顺利展开的关键。
公民教育的目标一般认为是培养受教育者的权责意识,使其具备思考个人与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乃至世界关系的能力,培养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态度、实践能力和价值观念,使其在实践中成为权责主体的有效公民。
分解公民教育目标,可以看出它由几个基本部分构成。
首先,目标包括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将社会成员培养成为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责权主体,成为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中的良好公民。这是公民教育目标中的共性成分,由公民教育的本质所决定,是世界各国在不同条件下都要选择的目标要件。
其次,目标包括公民教育的特殊内涵部分,这一部分是不同国家或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在公民教育目标上的反映,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和针对性。例如:当国家刚从古代社会中脱胎出来,民众的封建意识浓厚,权利、义务观念淡薄时,在公民教育目标中要特别强调公民权利、义务观念的培养。而当公民基本道德水平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时,强调良好道德的培养就成为公民教育目标中的重要部分。公民教育目标的变化反映了公民教育是一个开放的教育体系。反映公民教育本质特征的目标要件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可调整要件的共同构成,使其既可以与其他教育相区别,保持其特有的质,又能根据社会发展做出适时调整,发挥应尽的社会作用。
最后,从公民教育对人影响的层面看,公民教育目标还应包括受教育者在认知、态度、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成长的不同要求。公民教育对于人的影响是全面的,引起受教育者多方面的变化才能实现其目标。其中,掌握与公民相关的知识是公民成长的基础,形成对社会问题积极的参与态度是公民教育的核心,锻炼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是公民未来能否实现社会参与的关键,而决定公民社会选择的价值观是公民教育追求的深层目标,公民在认知、态度、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成长将长期而稳定地显现公民教育的效果。公民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必要而复杂的过程。从必要性上看,公民教育体系作为公民教育的实践框架能够全面规划和指导其实践活动的展开,包括公民教育内容的选择、方法和途径的确定、效果的评估等方面,使公民教育实践能够有序进行。从复杂性上看,由于公民教育体系包含着公民教育实践的所有环节和要件,在研究和确定它的时候不仅要理清它是什么、为什么,还要搞清它与其他部分和环节的关系、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而众多因素的相互渗透,使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复杂。
从比较公民教育的角度看,国家不同,公民教育的体系也有所不同。有的国家公民教育体系详细而完整,包括从内容到评估的所有部分,也有的国家仅规定了公民教育目标和内容等主要部分。有的国家通过正式课程保证公民教育目标的实现,也有的国家实施全面主义的公民教育,而没有特定的公民课程。一般讲,公民教育体系应包括公民教育目标、内容、实施原则、途径、方法和评价等基本部分,才能保证其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和核心部分的有效实施。
2. 公民教育主体的理性认识水平
在人类有选择的实践活动中,在对活动目的的认识、动机的选择、计划的安排、过程的组织、效果的评估中,人类的理性认识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公民教育中,社会成员对公民教育的认识水平直接决定着他们是否选择公民教育和愿意为其付出多少努力。
公民教育是一个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教育,在我国尤其如此。在我国,姓社姓资的思维定势在将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表面上已经销声匿迹,人们确实尝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的种种好处。但是在一些人的意识深处依然认为公民教育是资产阶级教育的产物,在我国政治背景下仍是一个敏感的区域,不愿意首先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而面对13亿人口的大国,面对2000年封建社会和文化的积累,合格公民的培养谈何容易。虽然今天的中国,人们已经具有公民身份,但消极、被动地接受权威、对自身权益受到的侵害无动于衷、缺乏自治要求等意识还顽固地残留在一些人的观念中。要将他们培养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自主与独立的公民,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对公民及其教育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则依赖人类理性活动的结果。
3. 公民教育工作者的通力合作
公民教育实践要素的落实需要公民教育工作者的通力合作,这是因为公民教育是一项复杂、庞大而艰
巨的工程,不是少数人能完成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公民教育工作者的高度投入和他们之间的密切配合。公民教育的复杂来自于它要处理与社会发展、学生发展和其它教育的关系,这样才能发挥好公民教育的社会作用。而这些关系是复杂而动态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满足了一方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到另一方,在某一社会条件下公民教育适应了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了,新的调整的任务又被提出来,这就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公民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公民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并根据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和改变。
公民教育的庞大是因为虽然公民教育的重点是学校公民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公民教育。但就公民教育整体而言,它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和基础教育阶段内,而是面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终身教育,因此它是一个庞大的教育体系,它的最终完 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公民教育的艰巨来自几个方面。首先,它不仅传授与成为良好公民相关的知识,为社会成员奠定好认知上的基础,还要培养他们的态度、技能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形成对社会和国家的积极态度、处理各种关系的有效技能和对态度技能起决定作用的价值观。而这多种目标的实现对于教育者来说是复杂而艰巨的。其次,公民教育所面对的虽然是当前的社会成员,但是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的状况,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都会反映到公民教育的课堂中来,影响社会成员对公民教育的接受。这样,公民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就不仅仅是面前的学生,而是学生背后庞大的社会,是悠久的社会历史与文化传统。公民教育工作者要与社会现实中的消极影响作战,与历史文化传统中落后、腐朽、被动、盲目服从等与现代公民意识相反的东西作战。公民教育的任务是艰巨的,过程是充满冲突的,道路是曲折的。
由于公民教育的复杂、庞大和艰巨等特点,公民教育的长期而有效地展开就必定需要教育工作者通力合作,为接受教育的社会成员提供良好的公民教育环境,以促进他们的社会性成长。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二篇: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省教研室从美国引进的一个已积累了二十年实践经验的中美合作课题,它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与操作体系,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责任、权力、公正、隐私等公民基本概念,培养具有爱祖国、爱他人、守法、履行公民义务、人格健全等基本素养的合格社会公民。
一、设计背景
我国公民教育尚处启蒙阶段,学生的公民教育更是如此。主要反映在以下两点: 1.公民意识单薄。
2.公共精神缺乏。我校加入该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旨在促进学生、家长、社会各界都来积极关注公民教育,并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校、社区现有资源,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加强和完善学生所必备的基本公民素养,努力让学校成为培养社会公民基本素养的一个典范与窗口!
二、活动创意
公民教育是素质教育园地中一朵奇葩,是新时期德育工作中的一大亮点,也将成为课程改革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个项目可以使我校对素质教育的研究更主动、观察更敏锐、思考更深刻、成效更明显。学校“学生健康成长,教师成功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活动中能得到充分体现。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有效开发学生的道德潜能和多元智能,奠定了学生健康融入社会的坚实基础。特别是在当前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中,这种体验式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更是引导学生“学会负责,做有责任的人”,将“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为自觉行为,促进了学生“勤奋学习,快乐成长、全面发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与社区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组织学生开展走向社会、调查分析、研究问题等活动。研究的必须是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也就是本地本社区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以及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有关政策法规。也就是说,学生思考、研究的必须是社会公共问题,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必须是依靠和参与公共决策的。
三、活动目的
项目总体目标,是通过组织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具体地说,一是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认识关注社会应该从关注身边的日常小事做起,逐步增加小公民意识,关注社区的公共问题,了解相关的公共政策,以自己小公民的角色立足社会,体验生活。通过他们实践的过程,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张扬公民权利,呼唤公民责任。二是通过社会实践、问题研究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和实践的能力。从学校发展来讲,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和行动,将“小公民教育方案”从局部的探讨上升到“公民教育”整体论视野的高度,统整我校在德育教育方面的系列活动,从而形成鲜明的、科学的学校德育教育活动的特色,提升我校的办学文化品位,焕发学校生命的活力。
四、实施原则
根据美国公民教育中心的指导思想和实践经验,本项目所说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不同于我们以往开展的德育活动,其更加强调公民教育活动的实践性,研究中应重视以下原则: 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是全体学生共同开展的教育活动。
主体性——活动的各个环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己的实践、体验、探究为主。社会性——面向社会现实生活,在观察、探究社会公共生活中的现象、问题的过程中实施公民教育。
实践性——引领学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在社会实践中观察、体验和思考。
五、实施步骤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全班同学都要参与。我们从2005年9月开始实施,主要利用综合实践课进行研究。每个活动的操作都按照六个步骤进行: 1.调查地方社区中存在的问题
这次实验与以往有很大的差异,不是我们设计好的,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确定自己喜欢的问题。要转变观念,让孩子真正做主。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先让学生能够区别“私人问题”和“公共问题”这两个概念。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所提出的“公共问题”必须是地方社区中存在的。然后由全班学生参与,提出自己最想要解决的地方社区中的“公共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谓五花八门。如,“镇区文化环境管理问题如何解决?”、“社区中绿化方面做得还不够,有关部门应采取哪些措施,美化我们的居住环境”、“社区中盗窃现象严重,有关部门如何防治”、“北塘河里的水这么脏,如何治理?”、“如何保护和开发家乡人文资源”、“工厂排出的废气该如何处理?”、“有些超市里卖过期食品或伪劣产品,该如何处治?”、“农贸市场每天都有许多垃圾,到了夏天,蚊蝇很多,如何治理?”、“如何解决外来人口在本地私建房屋,阻碍交通问题”、“现在大家生活越来越好,几乎家家都有车,但没有地方停放,乱停放现象严重,如何处理?”等问题。2.选择要研究的公共问题
在提出这些“公共问题”后,由学生和教师共同交流、讨论,对一些不可行的问题进行了筛选,排除了空泛的、操作性不强的课题。最终有五六个课题难以取舍,再由全班学生投票选出“最想解决的公共问题”,得出两个先行解决的课题。这个项目重视的是过程。让学生提公共政策问题,写在黑板上,不作评价,然后逐一筛选,再进行投票确定两个主要问题。
通过学生、教师交流、讨论、筛选、投票,四(1)班确定了“古树木的保护”这一课题,四(4)班确定了“废电池的管理”这一课题。3.收集所要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资料
(1)要把同学们确立的问题研究好,光靠嘴上说是不行的,要用事实来说话,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搜集相关的资料呢?(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出示)①图书馆②报社③教授与学者④律师或法官⑤社区组织、民间团体⑥地方政府、立法或法律机构⑦管理机构⑧电子信息网络(每个信息渠道要给学生相关的信息提示)(2)把学生再分8组,明确各组任
其中重要的渠道是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在收集你所要研究问题的资料前,必须先要“找对部门”。何为“找对部门”?教师应该和学生共同分析你所研究的课题涉及到哪些部门,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分工,进行相关的调查,在分工的过程中,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组合去收集资料。
在调查前,应该先要求学生想好或写好要咨询的相关问题,然后再去调查。
例如:四(1)班,应找的部门是农林部门。对学生进行分工后,要求学生分组实地调查周边的古树木的生存和保护情况,并采访有关部门的负责人(采访前一定要预约)。主要问题有:怎样的树木是古树木,我们周边地区有多少棵古树木?这些古树木生存情况怎样?有关部门对这些树木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管理措施是否到位?人民群众怎样看待和保护这些古树木?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使古树木的管理更规范等等。
再例如四(4)班,应找的部门是摩配修理店、电瓶车销售店和修理店以及环境保护局。主要调查、研究的方向是我们周围一年大约有多少废电池和废电瓶?这些废电池和废电瓶是怎样处理的?这些处理的方式合理吗?国家对于废电池和废电瓶的处理有哪些规定,现在采取了哪些措施、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等等。
4.根据参与学生的研究和分析,编制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学生的研究和分析,来进行解决问题方案的编制。比如:“古树木的保护”现象,学生应该去调查社区居民有无古树木的保护意识;我们的相关职能部门采取了多少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这些古树木;如果有人破坏,有无执法部门进行相应法律制裁;如果要进行公路改造或有村民要造新房,是否能破坏江苏省挂牌的古树木等等问题。再编制好解决问题的方案,以便下一步行动。
5.报告解决问题的方案
班级方案完成后,我们就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听证会,例如“废电池的回收与处理”实践活动研究组的听证会就在武进区环境保护局会议室举行,新鲜的是,讲台上的陈述人是我校四(4)班的学生代表。听证会上,同学们用自制的图文展板及幻灯片现场展示了大量资料及相关政策法规,并提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针对孩子们的意见,环保局的官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表示,一定争取让孩子们的合理方案早日落实。
在报告解决问题的方案时,我们可以采用展板的形式,把冰箱盒拆下来,将它的四面分成四个部分,并且颜色各异,让孩子在上面进行粘贴。第一部分:问题的描述。第二部分:展示调查的过程。比如:去调查了哪些地方、哪些人,以及相关的照片等。第三部分:调查中采取的方法。第四部分:我们的行动计划。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亲近自然,融入生活,关注社会’,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解决当前德育工作难点的一个突破口。”郑陆中心小学钱国云校长认为。6.总结学习经验
在每次调查中,碰到了哪些难题,原因是什么?下次应该怎么样解决?比如:古树木的保护与管理问题,群众反应较强烈,是由于政策的不到位与宣传的不得力,但有关部门虽然很热情地接待了学生的调查,但没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整个活动中,从问题选择、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制订方案到举行听证演示,所有过程都由学生自主进行,老师担当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的角色。
六、效果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深深感到“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题的研究,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提供了新的教育途径。通过对课题的参与研究,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显得到了增强。正如一位同学在感受中写到:“这次外出调查不仅给了我们和社会、和陌生的大人们沟通的机会,而且增强了我们克服困难的决心,更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协作意识等都得到了提高。当然,学生们时常会遇到困难和委屈,多数能够在小组成员的协作下得到解决,有些难题经过努力仍无法解决,多少也留下了一些遗憾。
同时,直至现阶段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一直在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放在首位,课题的选定、组员的确定、组内的分工都是学生自身在运行,老师们只是在扮演着他们方向的引导者、困难解决的帮助者、安全活动的保障者的角色。
参与实验的学生们一致体会“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我们的老师说:“经历了就会被感动,行动了就会有收获”;我们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在研究中天天进步,在实践中快乐成长。”公民教育课题研究让我们全体课题组的老师们正和学生一同体验实践的乐趣,一同体验成长的艰难,一同体验成功的欢乐。
当然,活动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何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他们尽快掌握指导学生进入社区开展实践活动的技能;如何提高家长认识,使他们也积极支持和参与到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如何与学校现有的德育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实现德育一体化的管理;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提高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这些问题同时也成为我们开展工作的动力,推动我们不断探究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质,探求培养高素质小公民的有效途径。
第三篇: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经验总结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经验总结
阳泉市玉泉中学王青平
通过这次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主人翁意识,学生以积极的行动投入到这次活动,关心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而且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都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与他人协作。同学们大胆创新,在听证过程中还用情景剧、三句半、小品、唱歌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容。为总结经验,巩固成果,特作如下回顾小结:
一、制定计划有序活动
2011年9月开始,我校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在高一年级选择了一个班级作为活动班级,通过广泛调查,通过报纸、电视、社区、校园等途径,学生结合学校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我们是寄宿制的学校),同学们研究出了三十几个研究课题,经过学生选举,将“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校园周边的噪音”问题及“假期补课”问题定为研究课题。学生所学的法律知识、研究性学习方法的运用、信息技术技能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绘画制图能力,完全可以为学生开展的研究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撑。根据学校实施方案及年级组日程安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求实、求活、求效、求新的活动计划,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二、加强学习明确思路
因为是第一次搞这样的活动,所以大家都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行动方案,首先是老师进行学习,自己了解活动的内容、程序、意义,有了详细的了解后,又用了一段时间给学生进行培训。此次活动,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师生都有诸多盲点。通过听、记、思合一,明白了研究目标、内容,活动原则(5个),实施步骤(6步),实施要求,展示形式,为活动开展垫下一砖。
三、依据计划展开活动
(一)关注问题确定专题
组织学生通过看、听、问、查各种方式寻找社区存在问题,并用相应表册作好记录。他们以主人身份,从不同角度提出小区宠物、高中生假期补课、校园周边的噪音、校园食品安全、涨价、宠物狗惹的祸等多个涉及民生的问题,利用自习时间通过召开专题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确定了“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校园周边的噪音”问题及“假期补课”问题三个研究课题。
(二)分工协作收集资料
确定了研究课题,一个班有四十八个人,正好分成三大组,每组16人,每个小组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后,开始行动,在教师的启发下,共同讨论,找到了信息收集的多种渠道,如图书馆、报社、书籍、学者、学校、教育部门、电子信息网络等。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分组合作收集有关资料。有的利用周末学生自己收集材料,有的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网络查找相关政策,有的到书店查阅书刊,寻找相关资料,有的从电视新闻收集近期信息……并且,要求每个小组将自己收集到的材料都收集到一起,记下调查中的趣事、感受、收获、难题,且自设目录,自配插图。为激发学生及志愿者的积极性,满足表现欲,巩固成果。
(三)制定方案找出对策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实地调查,通过现有政策、法规的大搜索,在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开始制定“我们的方案”。先个人自想办法,写在日记本上,再小组合作讨论,拟出解决各自问题的最佳方案。
(四)注重过程保留痕迹
活动中的每一环节,都扎实引导学生去实践,并把听、看、思、做中的每一
点一滴都记录在案。与学生一齐设置了活动档案盒,收集了所有资料:活动方案(学校),活动日程安排(年级组),活动计划,活动流程记录,调查表,照片,调查日记,政策法规,调查报告、活动总结反思,模拟听证会摄影及文件资料夹等,真实记录了活动中师生的所做所为。
四、实践体验收获颇多
本次活动,有别于任何一次课外活动,对师生是一次刻骨铭心的体验,是一次综合能力训练的活动。
1.树立了公民意识。从观察现象到思考问题,学生的视野从校园、家庭扩大到街道、市场;从确定专题到制定行动方案,学生都以小主人的身份融入社会,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实际行动参与社会生活,用自己的智慧改变环境污染现象,实践中树立了公民意识。
2.学会做人做事。在实践中,他们学会合作。在采访、调查、做展板时,学生们既分工又协作,每完成一项任务,都会产生“小合作小成功,大合作大成功”的感受。学会了宽容,又学会了鼓励。在做展板上时,一生不小心,点错了颜色,大家并不责怪,而是提醒他做事应一丝不苟。听证会模拟陈述时,一个同学一时不流畅,眼中盈满泪花,大家鼓励他“相信下次一定成功,别难过”。在活动中,学会了奉献,学会“巧妙点化”。在展板上涂色时,一位学生不小心,多点了一笔,其他同学灵机一动,在对称位置再点相似一笔,又成了有“双须”的对称美图。采访中,学会礼貌交流,微笑待人。
3.掌握了多种技能。
在实践中,学生掌握了收集资料的渠道与方法,尤其学会使用电脑;学会了
如何制作PPT;学会写调查日记、报告;学会添色,尤其掌握美术中“渐变”原理;学会了答辩礼仪;在采访、答辩中,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锻炼了胆量,既提高提了科学素养,又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是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见证。有的还有创意地提出增设一块展示“交流、反思、总结”的展板,很有参考价值;同学们还自编自演小品、情景剧、三句半、而且还加入了视频等多种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内容。
4.领略到成功的喜悦。
每一步实践活动,全班学生都参与其间,找到一条信息,摄拍一张照片,写
下一篇日记,办好一期墙报板报,想出一个方案,提出一条建议,当一次服务员,奉献一点爱心,都给予鼓励。在做中他们都体现到自身价值,都品味到成功的风味,进而乐意参与,乐于奉献。他们把活动视为一种光荣、自豪,就如他们在感言中说的“我体验,我快乐”、“我参与,我自豪”一样。他们还说“再开展此项活动,我保准第一个报名参加”。确实,活动与他们结下不解之缘!
五、颇多无奈 加强沟通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也体会到了许多的无奈,首先现在绝大多数人还不理
解什么是公民教育,以及公民教育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而且因为我们是寄宿制的学校,学生两个礼拜才放一次假,学生也没有时间去调查研究,最主要的还是利用学校的电脑和网络来收集资料,其他的途径基本上都没有用,而且也不是很现实。展板制作完成,听证会完成本应该交给有关部门去给我们解决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还不知道能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步骤一、确认社区中存在的公共政策问题--------------------13
教学建议------------------16
步骤
二、选择班级研究的问题-----17
教学建议-----------------
21步骤
三、收集要研究问题的信息--23
教学建议-----------------26
步骤
四、编制班级文档----------------28
教学建议-------------------3
3步骤
五、文档展示---------------------35
教学建议---------------------38
步骤
六、总结学习经验----------------40
教学建议---------------------42
第四篇: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感悟
公民教育社会实践活动题的感悟与思考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和摸索,我们九年级老师从本来对公民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模糊认识转而逐渐清晰。总的来说,体会如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么,我们学生要想掌握这道题的解题武器就必须对公民道德实践活动题所有内容的充分理解。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在现实中公民教育实践的作用,虽然我们现在也还只是纸上谈兵,但是也要和学生明确什么叫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同时也要和学生强调由于现实的原因,该活动没有搞成,但是不代表没有人实践。所以这时老师最好要从网上搜集一些人家真正是学生搞的公民教育实践的事例。这样才有说服力,让学生乐于接受。
还有一个不变的步骤就是,学生一定要先理解几个概念:公民、公共问题、公共政策。如果不解释的话,学生肯定是无法做这道题的。为了让学生充分的理解,老师就要做大量的解释工作。公民这个概念还是很好解 1
释的,和学生说明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就是公民即可。但是对于公共政策的这个概念,就需要老师详细的讲解,确保学生能懂。
但是,只靠老师讲,学生很快也就厌倦了,所以这里面公共问题一定要让学生结合实际,大胆讨论,说的越多越好。
步骤二选择班级要研究的问题在近三年中没有考过,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要认真研究这一步骤的解题方法。步骤三收集班级所要研究问题的有关资料、步骤四编制班级方案、步骤五报告方案(主要是举行听证会)和步骤六总结学习经验是这几年中考的重点,因此这也是我们讲解的重点。在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详细、细致,要有耐心。要结合九年级练习册中“公民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一般步骤”并把中考指南与时政版练习册这两本书中的《实践与创新》中的问法与答案给吃透,然后再讲给学生听。再讲解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案例进行讲解,以便学生理解。
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有了前面的努力,后面的工作就简单多了。
剩下的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试题的演练了。所以,试题一定要做。迎接中考的时间里,中考指南、时政版练习册及07、08、09年的中考试卷都要让学生去练习,以便能更了解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附:步骤二:选择班级要研究的问题(近几年没有考过)
主要应让学生掌握如何确定一个标题。如:关于____问题,问题应具体,范围不宜太大或太小。
步骤三:收集班级所要研究问题的有关资料
我们主要从①收集资料的方式②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③我们可以把班级分为哪些组进行收集资料等方面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掌握。
步骤四:编制班级方案(近三年都考过)
我们主要从展板上的内容有四块——“我们的问题” “政策的分析” “我们的方案” “我们的行动计划”展开讲解
解释问题:①问题的重要性②问题的必要性
评价政策:①政策的优点②政策的缺点,主要从实施这个政策的效果来评价
制订方案:主要是提出合理化建议,要具体、可行 行动实施:①制定行动计划②同学们采取哪些方式促使政府接受或采纳我们的建议③如何获取多方力量的支持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步骤五:报告方案(主要是举行听证会)(08、09年中考考过)
主要从①邀请哪些人来参加听证会②展示方式等方面来总结
步骤六:总结学习经验(08中考考过)
主要从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来总结。以上是我们对公民教育社会实践活动题的一点粗浅的理解和认识,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五篇: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
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
肖梦瑶
(摘要)公民教育是中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伟大追寻。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社会成员根除传统的血缘伦理,等级身份和特权思想,树立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等新观念,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公民素质的提高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关键词)公民素质,公民教育,现代化加强公民意识培养是当前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关注的话题,所以,不少国家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计划中,都把公民教育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也在呼唤全社会关注公民教育问题。
一、公民素质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正视的重要国情
公民是民主法治建设的主体,没有自由平等的公民,就没有民主法治的国家?每个公民只有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责任和使命,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获得健康的文化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李慎之指出:“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一百年来成就不大,以致被称为‘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第一个原因就在于中国始终没有能培养出够格的现代化的公民”①笔者十分认同他的观点,深深感到我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教育所塑造的公民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觉得,在我国推行民主政治,最大的困难和问题在于缺乏合格的主体条件,这是因为,无论民主政治还是法治建设都需要合格的现代公民作为其最大的参与主体?在我国进行民主法治建设,必须正视我们有一个“臣民意识”极为浓厚,公民意识极为欠缺的国情。
首先,我国古老的文化缺乏这方面的传统,与小农经济相适应,中国很早就形成了以宗法关系为纽带,家国同构的社会范式,“比国君为大宗子,称地方官为父母,视一国如一大家庭。所以说,‘孝者所以事君,弟者所以事长,慈者所以事众’;而为政则在乎‘如保赤子’自古相传,二三千年一直是这样”?②在这种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下,公民不仅没有行使自己正当权利的机会,而且民主权利意识也极 1 为欠缺,与西方社会很早就认为公民是一个包含“民主?自由?平等”内涵的政治概念相比,中国社会只有“臣民”、“子民”、“草民”、“良民”、“暴民”的说法。20世纪初,五四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国民性曾经进行了深刻的文化批判,他们主张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辛亥革命后,公民教育开始在我国萌芽和缓慢发展。但是,遗憾的是,近代中国的国民性改造和“新民”、“立人”的努力,由于不具备稳定的政治条件和相应的经济社会基础,收效甚微?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虽然推翻了“三座大山”,但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中存在着“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这些弊端“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
其次,当代中国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缺乏这方面的内容。在当今中国,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和公民的平等地位与权利不受侵犯的条件已逐步具备,现代公民应该能够走出专制主义造就的“顺民”与“暴民”的传统束缚,清楚地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意识到个人的价值与尊严,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却长期缺乏这方面的内容,学校虽然从中小学开始就设有思想品德教育课,但绝大多数学生不管在家里还是学校普遍接受的仍是一种“听话”教育。他们对自己在社会上有哪些权利茫然无知。在许多问题上,学生都不可能有自己的发挥,无论理解不理解都必须按照确定的标准回答?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受到精心的培养,但在其他许多方面却被束缚和限制了。
再次,社会尚未形成培育公民意识的普遍氛围,其实臣民、公民、子民、顺民、人民等等,每一个称谓它都是有特定的含义。一般说来,公民是有主体性的,但仅仅是主体性恐怕还不足以诠释公民,我们必须强化公民的政治内涵:即公民首先是一个政治身份,尤其在把公民和臣民对比的时候,这种政治色彩就非常鲜明,臣民是封建制度下皇帝眼里的子民,只有皇帝才是国家的主人,时代变了,建立了共和国,公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在共和制下的公民都有权利参加政治生活,了解对国家应承担的义务,但比较遗憾的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公民的这种政治身份却有意无意地被淡化了,以致于公民对自己的权利也是模糊的。如,“公民”这个词用的非常少,用的频率最多的是“百姓”和“人民”,这些习惯正反映了我们公民教育的滞后,与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
二、公民教育是侧重于培养合格公民的素质教育
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它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是一种最重要的素质教育。中国的公民教育是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格公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具有政治色彩的概念,不是独立于政治之外的教育。1912年,民主革命家蔡元培在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时,就明确提出了以培养公民道德为主的教育宗旨,他首倡教育应以德智体美四育并重,同时又应“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④,赋予公民道德以法兰西的“自由、平等、亲爱”之内涵,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今天,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但是,有了公民身份,并不意味着自动产生合格的公民,而要产生民主法治国家的合格公民,必须提高公民素质?那么,公民素质最主要的内容是什么呢?
一是主体意识。人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是从事着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能动主体?作为民主法治国家的现代公民,需要具备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意志,每个人都应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自由的,与他人地位平等的人,有自己独立的权利能力,行为责任能力和人生价值,自觉关注和实现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决不依附于他人;同时要认识到自己的意志也是自由的,要做自己的主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并能够自觉地以法律和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负责,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当然,公民也必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二是权利意识。权利是公民存在的方式,是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保障,是参与社会生活,取得并维护各种权益的根据。作为公民,首先,要了解自己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民主权利、人身自由权利和社会方面的基本权利,并依法行使;其次,应主动追求和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在权利遭受侵害时,能够有意识地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再次,要自觉做到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三是责任意识。与权利意识相联系,作为公民,还要时刻意识到自己“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现代社会,公民作为国家的一员,应清楚自己一切权利的实现,都应该在有序、有效的状态下进行。现代法律关于“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原则,要求公民不仅要树立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不可剥夺的权利意识,而且要树立不可推卸的责任意识。
四是参与意识。参与意识是指公民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参加政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决策的自觉性。政治参与是政治关系中公民政治权利得以 3 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参与意识在本质上是一种民主意识,公民的民主参与以公民地位的平等为前提条件,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公民,才会有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政?议政和监督,积极地维护和改善民主制度和民主秩序,这是从法律制度规范走向现实法治秩序的重要桥梁。
五是守法意识。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着国家对其成员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行为的要求。一般而言,守法意识如果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一项道德义务,就能培养和形成古人所说的“羞耻之心”,从而使人们在内心深处形成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所以,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来说,公民要具有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意识,养成尊重法律、信奉法律的信仰。
六是道德意识。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法律出现之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靠道德来调整的。现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是,不论怎样选择,都不能离开做人的底线,都不能颠倒是非,以丑为美、以恶为善。在新形势下,人们应该树立一种怎样的道德规范。这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笔者把上述六个方面的意识合称为公民意识,而在上述意识中,特别值得强调的是道德意识,因为以上谈到的与法律相关的各种意识其实都是社会主义新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通过宣传教育,各种法律意识由外在的规范成为公民自觉自愿遵行的规则时,这些法律规范对公民来说便成为一种道德规范?因此,公民教育其实是一种现代德育。
三、中国现代化进程迫切要求深入推进公民教育
第一,公民教育要在公平对等的教育理念下进行。传统德育的重点内容是服从和奉献,而现代德育的重点内容是建立在平等、自由基础上的权利和义务?在这一方面,我们的欠缺是明显的。在一些人眼里,道德观念淡薄、守法意识不强、善恶界限混淆、诚信规范缺失,完全是因为群众觉悟低下使然,是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公共生活责任意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使然,也就难怪群众 4 对某些居高临下的思想教育经常带有观望、自保、冷漠、拒斥的心理。因此,笔者主张公民教育应该在公平对等的教育理念下进行。
第二,推进民主政治发展,提高公民政治社会化水平。如果没有民主制度下的公民经历和体验,没有民主制度的教育和训练,公民素养是很难形成和提高的。世界范围的民主化历史告诉我们,民主制度以及公民的民主生活经历构成民主文化成熟的必要前提。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这种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正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和必然要求,也是对公民教育的最好实践。
第三,开展以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为核心的教育活动,使公民意识深入人心?这是一项关乎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期性工程,这项工程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着力点,贯穿于人们的学习、工作、生产和日常生活,实现经常化和制度化。在内容上,它不仅告诉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而且引导人们依法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公民信仰法律。不仅教育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遵守规则、维护公德,而且教育公民诚信友爱,平等竞争,建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第四,现代社会公民意识的培养,要靠公共教育机构——学校来实施。公民教育虽然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学校教育,一个是社会教育,但是社会教育面对的工作非常繁重,而且对成人进行教育难度较大,所以应该特别重视学校教育,在各级学校开展良好的公民教育,把希望寄托在未来,这是打造民族复兴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现代公民。目前各门课程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公民教育的要求,但是还很不够,作为培养现代公民的学校教育,公共生活及其公共精神应当渗透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项工作,体现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现在正在全国各地推进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各个学科把德育的要求。公民教育的要求和公民素质的培养渗透其间;甚至我们还可以像许多国家或者像我国上世纪50年代那样在学校中开设公民课、宪法课,为公民教育建立稳定的载体,内容就是讲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和国家的关系等。
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建设需要合格的现代公民,同时也为现代 5 公民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和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局将被打破,社会结构和伦理观念逐渐转变,物质文明发展的巨大成就为公民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土壤,公民意识等现代理念开始在各个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公民教育作为国家现代化的表征,正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注释:
①李慎之.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J〕.改革,1919,(3):5.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A〕.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名著导读〔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95.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7,334.④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A〕.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名著导读〔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61.参考文献:
1.曲丽涛.公民社会与政府模式转变[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9,61:19-23. 2.王小平.公民参与:从渠道拓展走向权利保障[N].黑龙江日报,2008-04-14. 3.于新恒.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公民参与[J].公共管理研究,2007,3: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