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正与平等是党的执政理念的要义
公正与平等是党的执政理念的要义
来源:浙江日报【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社会公正与平等,是党成立90年来的不懈追求。我们要从关乎党的执政之基、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深刻领会促进社会公正与平等的重要性,并以高度的责任感把它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
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来,与人民风雨同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国内外舆论普遍认同。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进一步明确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政府机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更加鲜明,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践行这一执政理念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在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基本权益的问题上,一些基层干部表现出理念错误、举止失当,引发群众的不满,甚至对立情绪,有的还酿成群体性事件,损害了党群关系和政府形象,也影响了社会稳定。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干部在执政执法管理过程中,公正与平等意识淡薄,损害或侵犯了民众的尊严与利益。
公正与平等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集中体现这个社会主体的愿望、要求、理想、需要、利益等。
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即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成分,是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的中枢内容。相对整个核心价值体系而言,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更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更容易为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
今天的中国,正走着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准确、简洁、生动地表达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且因此而深入人心呢?邓小平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句话内涵丰富而深刻,其中所涉及到的一个核心价值就是公正、平等。应该说,公正与平等更具有社会主义特有的价值取向,因为真正的公正和平等,是必须建立在以公有制为基础、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形态之上的。
既然社会主义在体制上、思想上、理念上都崇尚公正与平等,为什么在一些地方仍然会出现冲突,仍然会出现群众的不满情绪呢?关键问题就是公正与平等这一核心价值观并没有完全渗透到每个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心中,相关行为人的价值观和行为背离了公正与平等的原则,就会引发社会矛盾。
中国人历来讲究以公正为重,“不平则鸣”是极具代表性的价值取向。平等则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公正与否、平等与否,是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敏感因素。公正与平等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取向的支柱。实践证明,没有公正与平等,社会就不可能有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
公正与平等是党的根本主张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社会公正与平等作为根本政治主张和奋斗目标,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其不同的内涵。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实现公正与平等的根本途径,就是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经济社会的进步,也是为了在更高、更广的层面上进一步提升社会公正与平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社会公正与平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设计和建设,都包含着对公正与平等的追求。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要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明确把实现社会公正与平等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之中。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就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提出具体要求,强调要把社会公平问题作为涉及全社会的重要战略问题加以解决。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明确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
社会公正与平等,一直是党成立90年来的不懈追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真正从党的执政之基、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深刻领会促进社会公正与平等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去认真履行职责,把党的宗旨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
公正与平等的主要内容
公正与平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底蕴和价值取向,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度、经济、政治和环境的公正与平等。
制度的公正与平等。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制度的公正与平等就是以权利义务关系为核心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合理状态。一个社会如若缺乏制度公正与平等,就不可能有可持续性的和谐。就个体来说,当制度本身不公正或不完善时,人的权利是难以实现的,个人很难获得尊严和幸福。就社会而言,当制度有失公正与平等时,社会的利益关系就会出现混乱,社会的发展就要出现断裂。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社会公正与平等作为人类的一种永恒追求,首先要通过制度加以确认。
经济的公正与平等。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市场经济活动必须符合公正原则。只有符合公正原则的经济行为才能最终真正实现合理高效,并保证社会的真正和谐。经济公正与平等的前提是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的公正与平等。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效率原则形式上的平等常常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公平和贫富分化的隐患。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收入差距拉大而导致的贫富差距加大,已严峻地呈现在社会面前。经济上的不公正会蔓延并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公正性。
政治的公正与平等。政治公正与平等是国家正义的内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而这种主导作用就是促进政治公正与平等。社会公正与平等首先体现为政治公正与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人人享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需要政治公正与平等来保证。维护公正与促进发展,是作为公共权力的政府最基本的职能。政治公正与平等既要体现权力的本质要求,又要代表社会公正与平等的基本精神。
环境的公正与平等。环境公正与平等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价值准则。新的文明必定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它集中地表现为环境公正与平等。
实现公正与平等的基本要求
公正与平等是一种隐性资源,是一种潜在力量。这种隐性资源和潜在力量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通过坚持这一核心价值取向,向每个社会成员提供公正的制度、平等的机遇,进而焕发起每个人创造幸福生活的欲望与才能,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逐步形成一个以中等收入人群占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基础。
为此,社会管理机构应努力营造公正与平等的社会环境,切实保障国民的切身利益,协调不同利益阶层之间的关系,进而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营造这一环境的根本,在于建立和健全体现公正与平等的规则体系,建立起政府与群众平等沟通的渠道,完善群众意见表达机制。政府应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重视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处理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在利益多元的现实环境下,政府要非常谨慎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公正地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风险和矛盾。
执政理念必须突出公正与平等
深刻理解公正与平等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对进一步明确党的执政理念极其重要。在制定政策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公正与平等的原则,这个制度和政策才可能照顾到各方的利益,才可能受到社会成员的拥护。在调节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时,只有遵循公正与平等的原则,才能形成不同利益群体最广泛的共识。在实现国家整体目标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公正与平等的原则,才能使广大群众看到为之奋斗和奉献的意义,从而最广泛地凝聚起民众的力量。
公正与平等具有整体性、全局性和重要性,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进程中,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法律、道德和社会等各个层面,坚持公正与平等的价值取向,真正实现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公正与平等还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维护和实现公正与平等,营造为人们普遍能接受的公正、平等的和谐环境。【作者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
第二篇:公正与律师制度
1公证
是指国家公证机构依法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证明的活动。2公证业务辖区
是指公证机构受理公证业务的地域范围,可以不与行政区域性相一致,一个行政区域可以设几个公证业务辖区,也可以将几个行政区域划定为一个公证业务辖区。3公证的地域管辖
是按一定的地域划分公证处之间办理公证事务的权限,即各公证处在以地域为标准划分公证事务的权限上的分工。4公证管辖
是指公证机构之间办理公证事务的分工和权限。5公证的确定管辖
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确定的直辖市、省辖市公证处与该市所辖区、县公证处之间的管辖权限划分。
6终止公证
是指公证申请受理后,在办证过程中,由于出现法定事由致使公证事项不能继承办理,或继续办理已无意义时,而作出决定停止公证程序。7拒绝公证
是指公证申请受理后,在办证过程中,发现证明事项不真实、不合法,或有其他违反法律的事由,而拒绝办理公证的行为。8公证人的职业责任
是指公证员协会对违反职业道德及其他行为规则的行为,依照协会章程或有关规定而实施的惩戒,是行业自自律的一种表现形式。9拍卖公证
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拍卖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证明其拍卖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的证明活动。
10遗嘱公证
是指公证机构对遗嘱人设立遗嘱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依法证明的活动。11提存公证
是指公证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债务人为债权人利益而交付的债之标的物,进行保管,待法定条件出现时交付给债权人的证明活动。12公证调解
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针对经过公证证明的事实,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对当事人双方进行调解的活动。
13公证复议
是指公证处的本级司法行政机关或司法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依据当事人的申请,按照法定的程序,对公证处或司法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公证活动决定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行审查,作出复议决定的活动。14公证申诉
是指申请公证的当事人,对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和有关公证的决定不服,向司法行政机关提请复核,并由受理机关做出决定的活动。
15公证民事法律责任
是指公证处及其公证人员在公证活动中或其他与公证有关的活动中,违反公证法律、法规、规章,给当事人及其利害关系人造成直接损失,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16赠与合同公证
是指国家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赠与人与受赠人之间签订的赠与合同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司法证明的活动。17劳动合同公证
是指国家公证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劳动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司法证明的活动。18亲属关系公证
是指公证机构为确认我国公民与其域外的亲属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证明活动。19继承权公证
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对他们所享有的继承权是否真实与合法予以确认的活动。20法人资格公证
是指国家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人资格的司法证明活动。
21法人资信公证
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法人资信情况的真实、来源合法予以司法证明的活动。22涉外公证
是指公证机构对含有涉外因素的公证事项,依法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23律师
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24律师制度
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有关律师的性质、律师的任务与业务范围、律师的资格与执业、律师的工作机构与内容等的规范体系。25法律职业道德
是指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在执行职务、履行职责时所应恪守的道德准则。26律师执业纪律
是指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在执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27合作制律师事务所
是指不占国家编制,不要国家经费,由合作人共同集资,自愿组织,共同参与,以该律师事务所的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报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设立的律师执业机构。38合伙制律师事务所
是指由合伙律师自愿组合,不占国家编制,不要国家经费,自筹资金,自负盈亏,合伙人对律师事务所承担无限责任和连带责任,由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设立的一种律师执业机构。39律师的权利
是指法律赋予或当事人授予律师在依法执业时具有的一定权能。40律师的义务
是指律师在执业活动中应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范围和限度。41律师的民事法律责任
是指律师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自己的故意或过失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而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42刑事诉讼中的律师代理
是指律师接受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为被代理人提供法律帮助,以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国家法律正确实施的活动。
43辩护制度
是指法律规定的关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关于辩护权的行使、种类、方式、范围、辩护人的责任和权利义务等一系列法律规则的总称。44律师的民事诉讼代理
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律师为了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正当代理权限的范围内,代理被代理人进行诉讼活动的行为。
45律师代理行政诉讼
是指律师接受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在受委托的权限范围内参加行政诉讼,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活动。46法律顾问
狭义的法律顾问,是指受法人或其他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的聘请,为聘方提供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律师。
47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
是指律师事务所接受政府的聘请,指派律师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依法为政府提供综合性法律服务的一种业务活动。
48非诉讼法律事务
是指无争议的法律事务,或者是已经发生纠纷,但不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的法律事务。49代书
是指律师根据委托人提供的事实和证据,以委托人的名义,依据法律代替委托人书写诉讼文书和其他法律事务文书的一项业务活动。
50律师见证
是指律师受当事人的委托,以律师事务所的名义,依法对其亲眼所见的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的具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的一种业务活动。50法律授助
通常是指国家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予以减免费用提供法律帮助,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
51法律咨询
是指律师就当事人提出的法律问题,予以解答、作出说明、提出建议以及提供解决问题方案的一种业务活动。
1简述公证法律关系P1 公证的法律关系,是指国家公证机构依据国家赋予的职权,在公证活动中由公证法所确认和调整的与当事人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公证法律关系的要素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部分组成。公证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国家公证机构和申请办理公证事项的当事人。公证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公证机构依法证明的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公证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公证主体的权利与义务。2简述公证与认证的关系P2 公证与认证虽在某些方面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严格的区别。公证在本国可以直接发生证明效力,但如果是发往外国的公证,公证使用国要求认证的,就需要经过外交或者领事机关认证属实、可靠后方能发生作用。公证与认证既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又有密切联系。没有公证,便没有认证;没有认证,公证则无法在外国发生法律效力。公证是认证的前提和基础,认证是对公证的证实和鉴别。3试述公证机构的性质P10 ⑴公证机构是法定的国家证明机构,公证制度是法定的国家证明制度,是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公证机构是提供法律服务的中介机构。
⑶公证机构是具有保证性和预防性的证明机构,公证制度是具有保证性和预防性的证明制度。
4简述公证处的人员组成P12 公证处由公证员、助理公证员组成,此外还设有一些其他必不可少的辅助人员,如办公室秘书、财会人员、文书档案管理员等。
⑴公证处主任、副主任
主任、副主任是公证处的负责人,他们负责公证处的各项行政事务工作及业务工作。⑵公证员与助理公证员
公证员与助理公证员是公证处的核心人员,是每一公证处的基本构成人员。公证员的概念,是具有公证员资格及公证执业证,被公证处聘任,在公证处专门行使国家证明权的法律专业人员。
⑶其他辅助人员
这些人通常包括会计、出纳、秘书、文书档案管理员等。5简述公证活动的原则
⑴客观真实原则⑵合法原则⑶公证处独立办理公证事务的原则⑷自愿公证与法定公证相结合的原则⑸不得随意拒绝公证的原则⑹公证员亲自办理公证事务的原则⑺回避原则⑻保密原则⑼便民原则⑽使用本国和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原则
6简述公证员协会的性质和宗旨P17 公证员协会,是指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公证行业自律性的群众组织。公证机构一方面是法律服务机构,它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中介机构,另一方面它又是行使国家证明权的机构,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其受双重管理的特性。一方面它受所属司法行政机关的领导与管理,另一方面它又受自身行业协会的管理。中国公证员协会受司法部管理。7简述公证的合法原则P22 所谓合法性,是指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事项的内容、形式和程序都必须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也就是说,公证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全部活动都必须遵照法律行事。公证机构在坚持合法原则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⑴审查申请公证的当事人是否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⑵审查申请公证的事项是否合法。⑶审查申请公证的事项是否合情合理。8简述不得随意拒绝公证的原则P24 公证机构是国家的司法证明机关,而且是惟一向社会提供公证证明的机构。在许多情况下,取得公证证明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从事民事和经济活动必备的要件,特别是在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必须公证的情况下,如得不到公证证明,就会直接损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9试论公证的回避原则P25 回避,是指某个或某几个公证人员不参与与自己和亲属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的公证,以防止执法不公,而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回避原则具体讲有以下几点:⑴公证员应回避办理本人及其近亲属的公证事项。⑵公证员应回避办理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公证事务。⑶公证员应回避办理本人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的公证事务。
10简述公证指定管辖的情形P34 公证指定管辖是由司法行政机关决定某一公证事项由某一公证处管辖。指定管辖分为以下两种:⑴公证处因管辖权不明或发生争议,经协商不能达成协议时,报它的共同的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由该上级司法行政机关指定其中的一个公证处管辖。⑵由于特殊原因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无法行使管辖权,由其同级或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指定其他公证处管辖。11试述公证的效力P70 ⑴公证具有使法律行为生效的效力。法律行为必须公证才发生法律效力的情况,基本上有以下三种:①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规定、条例、通知等的规定,某些法律行为,必须经过公证,非经公证不发生法律效力。②依照当事人的约定,必须经过公证。③根据国际惯例、国际条约和双边协定,必须经过公证。⑵公证具有作为证据的效力。⑶公证具有赋予强制执行的效力。12简述法律行为公证出证的条件P87 ⑴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⑵意思表示真实⑶行为的内容和形式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社会公共利益。
13简述公证机构办理工程承包合同公证应注意的问题P100 ⑴审查双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⑵审查双方当事人的履约能力。⑶审查合同内容是否真实、合法,合同条款是否齐全、明确。⑷凡国家和地方法规明文规定必须招标、投标的基建工程,必须经过招标。对未实行招标的合同,要让发包方提供有关主管部门出具的不需招标的批准文件。⑸我国《合同法》第273条规定:国家重大建设工程合同,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计划、研究报告等文件订立。据此,公证机构在办理此类合同公证时,要严格审查合同的订立的过程是否符合上述法律的规定,以保证公证的质量。⑹我国法人参加对外建筑工程的投标、承包活动,应当按照有关国家的规定,先向国内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关于“营业证书”、“工程资历”、“授权书”等具有法律意义文书的公证,以证明承包方的法人资格、经济实力和承包能力;然后,该公证书还需要办理认证手续,从而使之发生域外的法律效力,得到使用国的承认。
14简述公证机构办理委托公证审查的重点内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P113 ⑴公证机构应首先审查委托人是否具有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
⑵公证机构应审查当事人提交的委托书原件内容是否明确、具体,条款是否齐全、完整,以及委托人的意思表示是否自愿、真实。
⑶公证机构应当审查当事人申办的委托事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德。⑷公证机构在办理涉外委托行为公证时,要特别注意管辖问题。15公证机构办理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应审查的内容P123 对于当事人申办的公证事项,公证机构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 ⑴当事人的身份和民事行为能力。⑵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
⑶协议内容是否合法,条款是否完备,文字是否准确,以及当事人双方的签名、印鉴是否齐全。⑷证明财产权的有关材料是否真实、有效。16试述办理意外事故公证的程序P134 首先,当事人应向意外事故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书面申请,说明申办公证的目的和文书使用国,并提交以下证明材料:
⑴当事人的身份证明和资格证明;⑵因意外事故毁损、灭失的财产清单;
⑶如有条件,还应提交事故发生时的现场记录及其他能够证明事故经过的材料; ⑷其他需要提交的证据和材料。
然后,公证员应当针对当事人申办公证的目的,通过勘查现场、询问证人等,重点审核意外事故发生的真实性,最后据实出实。
17简述申办法人资信公证的手续和程序P153 法人资信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法人资信情况的真实、来源合法予以司法证明的活动。
⑴申办法人资信公证的手续当事人申办法人资信公证,应当向其住所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出以下列材料:
①法人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的资格证明和本人的身份证明。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部门为该法人出具的资金情况证明。③该法人单位的会计报表、资产负责表。④该法人的经营经历和当年主要经济活动的记录。⑤其他有关材料。⑵办理法人资信公证的程序
公证机构对该项公证事务,应重点审查当事人的资金情况、经营情况、经济效益、资产负债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据实出证。
18简述公证机构办理专利文书公证应重点审查的内容P156 公证机构对该项公证事务,应重点审查当事人的资格和行为能力;专利权是否为申请人所拥有;需要公证的文件是否真实合法;文件上的签名、印鉴是否属实;以及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否确实、充分等。经过审查,公证机构对既真实又合法的公证事项,应依法出具公证证明书。19简述公证机构办理签名、印鉴公证应重点审查的内容P158 公证机构办理签名、印鉴属实公证,审查的重点在于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是否是当如人所为,以及该行为是否是其真实意思的表示,有无受威胁、受欺骗的情况。如果文件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制作的,公证机构还应向颁发文件的单位调查核实签名、印鉴的真实情况,以免发生差错。可见,签名、印鉴属实公证程序的特点,就是公证机构只对文书上的签名、印章是否真实负责,而对文书本身,只要没有违法的内容,一般不作实质性的审查,也不负任何责任。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公证机构即可出具公证书。内容包括:证明签名人于何年何月何日来到公证处,在公证员面前,在何文件上签名;或者证明何文件上的签名及印鉴属实。最后由承办公证员签名,并加盖公证处印章。20试述办理有强制执行力效果的债权文书公证的程序P161 当事人向公证机构申请对债权文书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应当填写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⑴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或法人的资格证明。委托他人代办公证的,还应提交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和授权委托书。⑵请求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⑶证明债务人未按债权文书履行义务的材料。⑷其他有关材料。
公证机构受理当事人的公证申请后,对该类公证事务应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⑴当事人的身份和资格;⑵债权文书是否真实、合法,是否属于可赋予强制执行力效力的范围;⑶双方当事人对债权债务关系是否有争议;⑷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债务人是否明确强制执行的法律后果并愿意接受;⑸债务人没有发行义务的事实和原因,以及债务人是否有清偿能力;等等。经过审查,对于符合公证法规定的债权文书,公证机构即可出具公证书,赋予该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21试述公证机构办理涉外公证时应注意的事项P167 ⑴涉外公证的管辖
根据我国公证法律规范的要求,根据国际惯例,我国公证机构所公证的对象只限于发生在我国境内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及在国内制作的法律文书,对于在外国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当事人则应当向外国的公证机构申请公证。但如果,在外居住国允许,也可以向我国驻该外国的领、使馆申请公证。
⑵涉外公证文书的法律适用
出具涉外公证文书与国内公证文书不同是,既可以适用我国的法律规定,又可以在我国法律规定与公证文书使用国法律规定不一致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适用外国的法律规定,出具公证文书。
⑶涉外公证文书使用的文字
我国公证机构制作涉外公证文书,应当使用中文,同时还应当附有外文译文。根据有关规定,公证员不能在公证书的译文上签名。
⑷涉外公证文书的认证
在我国,行使认证权的机关是,外交部领事司和外国驻华领事馆所在地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涉外公证文书一般需要认证后才能使用,但以下几种情况例外:一,国与国之间可依双边协议互免认证的除外;二,公证书使用国不要求认证的除外;三,有许多国家只要求部分公证文书办理认证手续,不要求认证的除外。⑸涉外公证文书专用水印纸及专用印泥
为了防止不法分子伪造涉外公证文书,以免在国际上造成恶劣影响,损害我国和我国公证机构的声誉,公证机构出具的发往域外使用的公证文书必须使用专用水印纸及专用印泥。22简述我国律师的主要业务P174 ⑴接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聘请,担任法律顾问。
⑵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⑶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聘请,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取保候审;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⑷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
⑸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参加调解和仲裁活动。
⑹接受非诉讼法律事务当事人的委托,提供法律服务。
⑺解答法律咨询,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
23简述律师执业的法律限制P182 ⑴律师不得跨所执业⑵律师可以跨地区执业⑶国家机关的现职工作人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24简述律师事务所章程的内容P185 ⑴律师事务所的名称和执业场所;⑵设立律师事务所的宗旨;⑶律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⑷律师会议的组成和职责;⑸律师事务所负责人的职责以及产生和变更程序; ⑺律师的权利和义务;⑻开办资金数额、来源;⑼财务管理制度、分配制度和债务承担方式; ⑽律师事务所变更、终止的条件和程序;⑾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律师事务所章程自律师事务所被批准成立之日起生效。
25简述律师事务所的主要任务P184 根据我国《律师法》第22条规定,律师事务所的主要任务有以下两项: ⑴组织律师进行政治学习,保证律师工作的正确方向。⑵组织律师学习业务知识,交流工作经验,提高业务水平。26简述律师事务所终止的原因P186 律师事务所因下列原因而终止:
⑴违反法律、法规,违反律师执业纪律和律师工作规章制度,情节严重,由省级律师惩戒委员会撤销的;⑵合作制律师事务所申请解散,经过清算程序,并经原批准机关核准的。⑶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决定解散的;⑷其他原因。27试述合作制律师事务所的特征P194 合作制律师事务所,是指不占国家编制,不要国家经费,由合作人共同集资,自愿组织,共同参与,以该律师事务所的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报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设立的律师执业机构。具有以下特征:
⑴性质上属于民办事业法人组织。⑵组织上由律师自愿组合,不占国家编制。⑶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事务所的财产属于合作律师共同所有。⑷分配上实行效益浮动工资制,体现按劳分配原则。⑸管理上实行通过合作人会议民主管理和主任负责制。28简述律师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原则的内容和意义P211 内容:⑴律师必须依法执业⑵国家法律保护律师依法执业⑶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没有干涉律师依法执业的权利
意义:⑴有利于律师根据事实和法律提高服务质量⑵有得于律师事业的健康发展。29律师执业的原则
⑴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⑵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的原则 ⑶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的原则⑷保密原则
30律师的权利
律师的权利,是指法律赋予或当事人授予的律师在依法执业时所具有一定权能。
⑴执业律师的人身权⑵律师的调查取证权⑶查阅案卷权⑷同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员会见和通信的权利⑸适时得到人民法院开庭通知的权利⑹出席法庭、参与诉讼的权利⑺代行上诉权 ⑻拒绝辩护、代理权
31律师的义务
律师义务,是指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依法应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范围和限度。⑴保守秘密的义务⑵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的义务
⑶不得私自接受委托,收取费用和财物的义务⑷不得违反规定会见法官、检察员、仲裁员的义务⑸不得向有关人员请客、行贿或者指使、诱导当事人行贿的义务
⑹不得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或者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以及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取证的义务⑺不得扰乱法庭、仲裁庭秩序,不得干扰诉讼、仲裁活动的正常进行的义务⑻曾担任法官、检察官的律师,离任后两年内不得担任诉讼代理或辩护人的义务 32简述律师查阅案卷权的内容P217 律师查阅案卷权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⑴律师只能查阅所承办案件的卷宗材料;⑵律师对于而要的案卷材料有权进行摘抄、复制; ⑶律师阅卷,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必要的方便,并为律师提供必要的场所。33简述律师行使调查取证权时应注意的问题P217 律师调查取证应注意以下问题: ⑴律师调查取证最好由两个人进行,并制作调查笔录,让被调查者在调查笔录上签名或盖章; ⑵从审查起诉阶段开始,律师经证人或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向他们收信与本案有关的材料;⑶律师经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许可,并且经被告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⑷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3条的规定,在行政诉讼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作为被告的代理律师也不得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⑸辩护律师对于收集证据有困难的,还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34试述律师保密义务的内容P213 保密,是指律师保守职务秘密,即律师在执业过程中所获悉的秘密事项,无论该秘密事项来源如何,未经委托人许可,均不得以任何理由向任何人泄露,包括在一定条件下受调查时律师仍有就保密事项拒绝作证的权利和义务。⑴要保守国家秘密,律师在业务活动台对于所接触到的国家机密,不得以任何借口非法散布及泄露给不应知悉的人,以防止因失密而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⑵要保守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凡属聘请单位或委托人的商业秘密,律师未经当事人的同意,不得散布、扩散。商业秘密,是指为生产经营者所有的,不为公众所知悉的,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用了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⑶要为当事人保守个人隐私,凡属个人隐私、家庭关系、个人恩怨方面的有关问题,律师都要注意保密,不能扩散。35试述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P238 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辩护人的一种,属于当事人以外的一般诉讼参与人。由于辩护律师在刑事辩护中的重要性,法律赋予他独立的诉讼地位。律师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⑴律师依法进行辩护,不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意志约束。⑵律师依法进行辩护,不受公诉人的意志约束。⑶律师依法进行辩护,不受审判人员的意志约束。36试述辩护律师的主要职责P239 律师担任刑事辩护人的,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律师进行辩护活动,是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它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从案件事实和证据方面提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材料;另一方面,从适用法律的角度发表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意见。⑵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不得捏造事实、歪曲法律,不得强词夺理,颠倒黑白。律师在履行辩护职责中,不得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编造口供;不得提供虚假证据,不得隐瞒事实或者威胁、利诱人他人提供虚假据、伪造证据、毁灭拟请或者威胁、恐吓、利诱证人。⑶律师辩护必须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⑷辨护律师还有一项重要责任,就是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程序权益,即保证刑事程序的公证性、监督公安司法人员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进行刑事诉讼,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
37简述律师的民事诉讼代理与民事代理的异同P217 民事诉讼代理与民事代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民事代理是民事诉讼代理的基础和前提,而民事诉讼代理又是为民事代理服务的。但是,这两者又是两种不同的代理。其主要区别是: ⑴属于两种不同的范畴。民事代理是根据民事上的法律关系产生的,是民法调整的对象,是民法上的代理制度,属于实体法的范畴。民事诉讼代理,是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产生的,是民事诉讼法调整的对象,属于程序法上的范畴。⑵代理的范围不同。按照我国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民事代理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而律师的民事诉讼代理仅指民事诉讼活动中的某些代理,其范围大大小于民事代理。⑶两种代理制度的性质、代理权的中止和终结等,都是不同的。
39简述涉外律师实务应遵循的国家主权原则的体现P336 国家主权原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⑴坚持我国的司法管辖权。⑵在我国人民法院进行涉外诉讼,必须按照中国法律规定的诉讼原则、诉讼制度进行。⑶外国法院的判决或外国仲裁机构的裁决,非经我国人民法院按照中国法律规定或者按照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进行审查并裁定予以承认的,在我国领域内不发生法律效力。40简述律师见证的特点P320 律师见证,是指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以律师事务所的名义,依法对其亲眼所见的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的一种业务活动。律师见证具有以下特点:⑴律师见证的证明主体是律师。⑵律师见证是一种法律适用,是律师根据现行法律对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确认,不同于民间私证只讲真实性,不讲合法性的情况。⑶律师见证必须是在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发生之时亲眼所见,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严格的限制,区别于公证可以对以前发生的事实行先调查而后出证的做法。⑷律师见证必须基于当事人的委托,见证律师既不是代理人,也不是调解人,而是中证人,具有作证和法律监督的双重性质。⑸见证律师出具的见证书起证明作用,在发生纠纷诉诸司法程序时,见证律师负有出庭作证的义务。
涉外律师实务应遵循的原则P337 ⑴国家主权原则⑵同等和对等原则⑶知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的原则⑷使用我国能用的语言、文字原则⑸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的原则
第三篇:公正与律师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内容、生效时间、增加的新内容:1.内容:该法对律师性质律师行业管理体制、律师执业条件、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的业务和权利、义务、律师协会、法律援助、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反映和落实了律师管理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果。2.生效时间为1996年5月15日。3.07年修订增加的新内容::进一步确认和完善了司法行政机关行政管理与律师协会行业管理相结合的体制,消除了立法本身存在的一些技术性瑕疵,在进一步完善律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强化对委托人—律师关系的维护、加强对律师执业权利的保护、促进律师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促进法律执业合理流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突破。有关律师协会的性质:根据律师法规定,我国的律师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这是律师协会的社会属性。律师在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中的业务问题:在刑事案件中,辩护业务是律师办理刑事案件的主要业务,根据法律规定,律师在刑事案件中可以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聘请,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取保候审,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律师担任刑事辩护人的,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律师参加诉讼活动,依照诉讼法律的规定,可以收集、查阅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同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会见和通信,出席法庭,参与诉讼,以及享有诉讼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法庭辩论阶段,辩护意见应针对控诉方的指控,从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是否准确无误、诉讼程序是否合法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关于案件定罪量刑的意见和理由。
在民事案件中,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参与民事和经济案件的代理案件的代理活动,是律师的主要业务之一。1,第一审程序中的律师代理:一,代理起诉或应诉;二,开庭前的准备:调查取证、阅案件材料、求鉴定、勘验;必要时申请诉讼保全、先行给付;争取庭前和解;准备代理意见、代写代理词;三,法庭审理过程中的业务活动: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诉讼调解、评议与宣判阶段的律师代理、阅读庭审笔录。2,第二审程序中的律师代理:接受委托并提起上诉、参与审判;3,涉外民事诉讼中的律师代理:委托授权手续、期间问题的告知与协助、法律文书的送达、申请财产保全。律师业务垄断原则:指律师因其高度的法律专业知识,在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时享有优先权,并在法定范围内排斥非律师人员介入。含义一,律师对当事人的法律事务享有优先权,非律师在处理当事人同等法律事务不比律师拥有更多的法律权利;含义二,对于某些法律专业知识要求高,关系当事人重大权益或重大社会公共利益,只能允许律师介入,其他单位或个人不得参与其中进行法律方面的评判。律师独立执业权:律师在执业过程中根据事实和法律,独立的队法律问题进行评判,不受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的非法干预,国家对律师独立行使评判权利提供各种制度保障。6 律师职业道德、律师制度:律师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律师职业的人所应奉行的道德准则,以及在执行律师职务过程中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内容主要包括:一,诚信执业;二,避免利益冲突;三,保守职业机密;四,勤勉职业;五,独立履行职责;六,以正当方式推广律师业务。
律师制度:从学理角度来说,律师制度是指与律师相关的人各种规范。从我们现行立法体制来看,律师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律师制度仅指专门用于规范我国律师制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所确认的律师制度。广义上的律师制度不仅包括律师法,还包括国家爱机关、法律授权组织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中与律师相关的各种规范的总称。律师制度是一个国家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篇:浅论公正与公证证据发展
浅论公正与公证证据发展
作为一名公证人员,要将程序以及内心的公正时时刻刻放在第一位的。在现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更要求公证人员在办理各种公证事项时要公平、公正。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办理公证的同时要注重各种证据的收集和整理,并且充分地运用到公证事项中。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错证的出现,让当事人得到公正的待遇。
一、我国公证证据制度现状
(一)我国公证远未形成证据规则,有的只是少量、零星的关于证据收集、审查的原则性要求
1.我国公证法规、规章有关公证证据规定的内容。我国有关公证证据的规定,分别见于《条例》和《公证程序规则》及司法部制定的具体公证业务程序细则、办法、规定。
司法部已发布的具体公证业务办证程序细则、办法、规定,只是根据我国民法通则有关民事法律行为主体、代理和财产所有权的规定,就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代理权和财产处分权的审查和确认,规定当事人应向公证处提交身份、法人资格、委托书、监护权、财产所有权等证件和材料;另加一项“大口袋”规定:“公证员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所有这些,基本上就是我国现有公证法规、规章有关公证证据采信问题的全部规定。
2.我国公证法规、规章有关公证证据规定的缺陷。综上,我国现有公证法规、规章有关公证证据的规定作为证据规则是很不完善的,从公证实践的要求来看,存在严重缺陷:(1)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2)避难就易,无助于公证人员对公证事项真实性的把握。(3)未采用一般证据规则的通例,对可直接采信的证据及其范围作出规定。
(二)我国公证目前实行的是公证员“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自由心证”本是一种诉讼活动中的证据采信制度,是指法官和陪审员在审判活动中不由法律事先规定,而运用自己具有的人类普遍认知能力来自由评断具体案件中各种证据的证明力的制度。这里用 “自由心证”一词来说明我国公证目前证据采信的基本状况,是十分贴切的,这为我们现有的公证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所充分体现。
《条例》第十九条“公证处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明,认为不完备或有疑义时,有权通知当事人作必要的补充或者向有关单位、个人调查,索取有关证件和材料。”的规定,是公证证据采信实行公证员“自由心证”的法律依据和具体阐述。
规定写的是公证处,但公证处既无对公证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解释权,更无在公证程序规则及公证证据规则方面的建规立章权,而办理公证的主体是公证员,故此处的公证处实为公证员。
二、我国现有公证证据制度的弊端
1.公证工作在证据规则上处于无章可循状态,致使错假证大量滋生。
2.由于没有具体的证据规则可参照,错假公证无法得以及时发现和纠正。
3.由于没有证据规则,造成处理采信不实证据问题的主观随意性,使公证员陷于承担无限责任的不公正境地。
三、建构我国公证证据规则的基本设想
(一)根据我国公证的本质属性及地位、作用,我国公证证据规则应采用严格证据制度
在我国,公证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主要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下称《民诉法》)和《条例》。
由此可知:(1)我国公证是一种实体公证,它不仅要对公证事项形式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而且还要对公证事项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2)证据效力是我国公证文书的主要效力,但与一般证据不同,在我国,公证文书可不经调查直接作为有效证据予以采用,其证据上的效力勿须置疑。(3)我国公证文书还是一种法律文书,与法院生效法律文书一样,对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二)根据我国证据资源的特点和一般证据规则通例,对各种证据按其证据能力或可采信程度实行分类
我们可将各种证明材料分为三类:
1.具有完全证据能力或可直接采信的证明材料。
2.具有较强证据能力的或基本可采信的证明材料。
3.证据能力较弱或可采性不强的证明材料,为居委会和村委会及小型私营企业出具的证明。
分析我国证据资源的特点,对各部门和单位出具的各种证明材料在证据能力或可采信程度上实行分类,有利于公证人员尽可能收集证据能力或可采信程度较高的证明材料,并根据不同类别的证明材料采取不同的审查手段。
(三)根据我国公证制度的意义和公证事项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后果,确定对公证事项的调查范围
建立公证证据规则,目的是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保证公证采信证据真实性,这是对制度建设的要求。在公证实践中,要保证公证所采信的证据百分之百的真实是不可能的。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调查核实是提高公证事项真实性的有效措施,但一方面依公证调查的方式和手段无法完全排除虚假证明,另一方面如对所有的公证事项一一进行调查核实,且不说对我国证据资源造成的浪费,仅从公证的人力资源看,远不堪承受,即使通过增加公证人员等手段解决人力问题,随之而来的公证成本也决非社会和当事人所能接受。
(四)根据公证的性质和公证人员的职业属性,确定公证人员对公证事项真实性进行调查核实的手段和方式
根据《条例》规定,公证工作的性质是“依法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公证员的职业属性当属法律人,这为司法部关于公证员必须从通过全国统一司法考试的人员中录取的规定所体现。公证处要证明公证事项的真实性,一定的调查核实是必需的。
在市场经济已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建设法治社会已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及公证法即将出台的今天,公证工作对建立和完善国家信用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促进民主法制建设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公证证据规则已刻不容缓。□(编辑/刘佳)
第五篇:政治改革的要义是渐进
政治改革的要义是渐进
按语:三十年后,中国再次掀起议论政治体制改革的浪潮,各种声音都有。但我认为,政治改革必须谨慎有序地进行,必须坚持可控制的渐进的原则。中国的改革还是应该按照经济—社会—政治的顺序推进。前三十年的改革完成了经济改革的任务,新三十年应该进行社会改革和社会建设。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以经济政策和经济方法解决政治问题的思路,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今天应该明确提出以社会改革和社会建设解决政治问题的思想。可以预期,随着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基本完成,政治改革的条件才会成熟。否则,在目前中国的社会条件和复杂的竞争激烈的国际局面下,贸然推进激进的政治改革,只能导致政治权威的丧失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和社会动荡和社会秩序的严重失范,造成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一,为什么说中国的政治改革是渐进的?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不同于此前三十年的巨大的变化,从政治、社会、经济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等方面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来看,无疑是根本性的转折,但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变化是一种具有历史连续性的渐变,而不是打破了历史和传统框架的激进性的突变。进一步说,中国改革的特点就是它的渐进性,也是它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
这一特点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都有深刻的表现,在经济体制上表现为,尽管引入了市场机制,但国家仍然在重要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经济发展方向的规划和引导以及基础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甚至是主要的作用,这在某种程度上是1978年以前计划经济体制的传统在新的经济体制中的延续。
而渐进的特征在政治方面的表现更为明显。
首先是执政党所奉行的意识形态依然是建国以来确立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尽管在1976年之后通过真理标准的讨论以及思想解放对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进行了批判,但不是全盘否定和根本抛弃,而是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了新的解释,赋予了全新的含义。此后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新的思想理论的提出和阐释依然强调了历史的延续性。这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的做法保证了党的意识形态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也有利于党向新的角色的平稳过渡。
其次是政治制度依然延续了建国时确立的基本结构。这种制度结构就是执政党、政府、人大、政协、军队之间的关系和权力从属方面没有进行大的改动,改革表现在每个权力系统内部的调整上,而没有涉及到大的整体的权力结构。也就是说,依然维持着党对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等中国自己的政治制度,而没有进行彻底的激烈的变革,照搬西方三权分立和多党制为主要特点的政治制度。
这两个方面—作为党的指导性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基本框架的维持和延续通过1979年初邓小平在理论务虚会上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得以确定下来:对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的领导的坚持涉及基本政治制度,而对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则涉及意识形态。可以说,四项基本原则为整个改革开放战略设定了政治思想和制度上的前提和边界,也决定了政治改革的渐进性特点。
这也是中国的政治改革与前苏联的政治改革根本区别之处。从党的意识形态上说,苏联放弃了马列主义,使其失去了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彻底否定了斯大林的思想、形象和历史功绩,否定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方向;从政治制度上说,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和列宁斯大林时期确定的政治制度,接受了西方的三权分立式的制度体系。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戈尔巴乔夫进行的政治改革都是极端的激进的,全盘否定和抛弃了苏共的政治传统。可以认为,激进的政治改革是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
二,为什么选择渐进式改革?
中国的政治改革选择了渐进而非激进,起码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中国的改革主要是经济改革,而不是政治改革。如同邓小平所说:“我们的改革是先从经济上,从改善人民生活做起,不是从政治上做起。”[1]这一点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就已经明确了,经济建设是整个改革开放的中心。从中国当时的具体局势来看,这样的选择无疑是明智的。文革结束后,中国社会百废待兴,改革千头万绪,但不可能整体推进,必须有领导、有顺序、有重点逐步推进,而当时国家和人民最需要也是较为容易取得成绩和突破的就是经济。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集中发展经济的时间并不多,主要是在1956年之前,从1957年开始,党的指导思想的日益左倾,逐渐转向阶级斗争为中心,发展经济成了次要的任务。可以说,1978年以前的三十年,党的工作中心主要就是政治,忽视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希望的也是尽快开始现代化建设,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局面。所以,经济是第一位的,为了不伤害到发展经济这个中心,邓小平把经济上升到了政治的地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2]在1979年10月的一次讲话中,他更加明确地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他进而提出政治问题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解决的新思路,用经济政策、经济办法来解决政治和社会问题。[3]可以说,这样的改革思路一直延续下来,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不断完善成熟,已经成为整个改革开放战略的基础性思想和各级领导干部处理政治和经济关系问题的重要方法。
其次,激烈的颠覆式的政治改革,无论是思想上的,还是制度上的,都会破坏现存的意识形态和制度结构,有可能引发大的社会动荡,从而导致改革的失败。这是被中外历史一再证明的规律,也是所有富有成效的成功的改革都采取渐进式的重要原因。更何况在当时的中国,已经连续进行了二十多年激烈的政治运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可谓千疮百孔,疲惫不堪,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是稳定的社会秩序、安定富裕的生活,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而要创造这样的局面,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稳定的政治权威有秩序地推进改革,二是有具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的统一的思想来维系人心,要做到前者,就必须树立和强调党的坚强领导,而要做到后者,就必须对马列主义,主要是毛泽东思想做出新的评价和解释。毫无疑问,如果当时彻底否定了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就等于否定了新中国政治制度在意识形态上和起源上的合法性基础,其后果不难想象。所以,评价毛泽东绝对不是理论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党的历史和全局的政治问题。这就是提出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之后很快就提出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历史背景,也说明了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三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持不可分离的政治逻辑关系。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是否进行激烈的政治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看那个政治体制是否适合国情和民情,具有领导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历史上那些通过激烈的革命的方式被推翻和抛弃的政治体制其重要原因是经过长期的演变,它已经陷入了僵化和停滞,不再符合发展变化了的国情和民情,不能领导社会的前进,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在这样的情况下,渐进式的改良的修补的方法已经失去了作用,只能彻底改弦更张,对制度的基本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颠覆式的改造。中国历史上秦的中央集权制取代此前的封建制,辛亥革命以共和制推翻王朝制度,共产党打败国民党,都是激烈的政治变革,其原因在此。而共产党通过二十多年的长期革命斗争,终于取代了国民党,建立新的政治制度本身,就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的探索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和民情的发展道路。尽管1957年之后中国政治的发展是坎坷曲折的,但任何一种新生的政治制度都有一个逐渐发展和成熟完善的过程,截止到1978年,它暴露出许多的缺点和不足,但必须看到,它的基本政治架构依然在有效地维系着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没有任何新的政治权威和政治制度可以取代它。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也证明了,中国的政治体制基本上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改革的巨大成就是在这样的政治制度之下取得的,它说明了这个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渐进改革下的政治发展
所谓渐进改革绝对不是僵化保守的维持原状,拘泥守旧,其要义是在坚持基本的意识形态和制度框架的基础和前提下,对意识形态的具体内容和构成制度框架的各个方面进行适应形势的改进。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来看,政治改革主要是为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服务的,改革那些阻碍和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政治体制,为发展经济创造适宜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尽管总体上看中国的政治制度框架没有发生变化,但它在意识形态的内涵和政治制度具体领域的内容、机制和运行方式上却发生了丰富和广阔的变化,我称之为“不变中的渐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指导性意识形态上的不断发展。指导性意识形态上的稳定和延续是基本政治制度保持稳定和延续的重要前提。通过1978年以真理标准讨论为重点的思想解放、1979年初的理论务虚会和1980年对建国以来党的历史问题决议的讨论,既把党的指导思想从此前的错误和教条中解放出来,也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正面地位,肯定了毛泽东的功绩,结束了重大历史问题的争论,统一了思想,目的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但党并没有固守毛泽东思想中已经不适合中国发展的部分,而是果断放弃了他的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一系列的理论,但坚持了他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核心,转向全面发展经济,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上的重要转折。随后,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前提下,根据改革开放具体形势的变化,对指导性意识形态不断丰富和发展,先后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思想。这切合了渐进改革的精髓---旧瓶装新酒。
其次是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前提下,党的任务和政治制度的基本职能在逐渐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前,党的任务和政治制度的基本职能在某种程度上说主要是政治性的,是围绕着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在运转,在很大程度上还遗留着革命的暴力工具的色彩。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党的工作中心的转向经济建设,专政方面的职能在日益弱化并纳入法制的轨道,而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职能逐渐得以强化、丰富和发展,实际上,三十年来,党和政府起到了经济发展的推进器的作用,这是世界上落后的后发展国家为了追赶先进国家必须选择的模式。
第三是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上的变化。通过长期的革命和军事斗争夺取政权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新政权的历程使得新中国的党政领导干部难以在短时间内摆脱革命和斗争的传统,他们更习惯于乡村的、紧张的、激烈的、战争节奏的政治、运动、斗争,而不善于和平时期的、城市的、经济建设。本来,这样的方式应该在1949年就结束,但历史的惯性却使革命的激情延续了三十年,到了1978年才彻底结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的是规章,制度,责任,秩序以及更重要的法制,这推动着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逐渐向制度化、法治化和民主化的方向演化。
第四是在政治与经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没有根本改变的前提下发生的变化。中国自古以来在政治与经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就是政治和国家强于并支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走向,这一点是中国区别于西方社会的鲜明特征,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传统的王朝政治时代,由于组织、交通、通讯等统治技术上的限制,国家的权力无法覆盖和延伸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和所有的层面,但1949年之后,随着权力集中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科技的进步,党组织和行政权力基本上延伸和覆盖到社会和经济的所有领域和层面,个人和社会、经济的自主空间几乎全部被政治垄断了,这也是中国在1957年之后各个方面的发展陷入停滞状态的重要原因。1978年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就是放权让利---政治给经济松绑,给企业自主权,允许私人经济和外资企业发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国家给个人和社会松绑,个人有了相当程度的自由,从国家和单位中游离出来,自主创业,随着法治化进程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社会也有了相对自主的空间。可以说,政治与经济、国家与社会的逐渐分离使得经济、社会、个人具备了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因素。当然,这种分离仍然是渐进的有限度的分离,政治依然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指导性的关键的作用,国家依然强于社会。
仅从以上四个方面观察,足以说明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尽管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激烈的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但中国的政治发展仍然是良性的和日益进步的,渐进式的改革战略既保证了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上的稳定和连续性,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秩序,也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和改革自身,为进一步的改革准备了基础和条件。
四,继续推进渐进式的政治改革,以社会建设解决政治问题
中国的改革开放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在政治、社会结构、经济体制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要继续保持较快的平稳而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深化各个方面的改革,而政治改革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如前所述,在中国,政治和国家相对于经济和社会始终起着支配性的决定性的作用。应该看到,尽管中国的改革采取了以经济为中心,优先经济的战略,但其前提和基础却是政治方面包括党的指导思想、意识形态、具体体制方面的一系列变革,没有政治改革作为先导和突破,经济社会方面的改革就无法顺利推进。
要继续深化政治改革,依然应该坚持渐进式的推进,走符合中国自己的历史和传统,符合中国特殊的国情和民情的政治发展道路。象中国这样历史悠久,幅员广阔,人口和民族众多的大国,不可能走西方国家的道路,照搬他们的政治体制和模式。事实上,那些历史上成功的世界大国,都有自己的特点,其发展模式都是独特的。试图照搬别国的成功模式是一种政治浪漫主义的也是懒惰的做法,现实的可行的当然也是艰苦的方法只能是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经过自己的实践摸索适合自己的道路。新中国的建立和三十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足以说明,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基本上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情的中国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它成功的应对和解决了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全面的危机,重建了有权威、有动员能力、有效率的能够进行有效治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成功推动了中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的初步转型。所以,继续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还是应该在这个基本的制度框架下进行。
具体说来,前三十年改革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那么在新三十年应该转向政治、经济、社会并重,尤其应该突出强调社会建设,原因在于突出经济发展而长期忽视社会领域的建设造成了二者之间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包括公民福利、劳动者权益保障、公共卫生、教育、社会自治等各个方面都是滞后的,中国目前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如贫富分化、阶层冲突、群体性事件爆发、分配不公平等都可以从这里找到原因。
如同本文一再强调的,中国任何改革的关键的确在于政治,前三十年的经济改革如此,今后的社会建设和改革依然如此,没有政治改革的深入和配合,社会建设不会取得大的成就。但是,现实的问题远为复杂,改革的关键在政治,不等于就要立刻着手解决政治问题,原因之一还在于政治和国家强于经济和社会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直接对上层建筑进行大的改革难度和阻力很大,难以取得实效,而从经济和社会入手则较为容易。原因之二是解决政治问题需要相当的条件,在经济和社会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政治问题无法解决,要看到,政治既是社会和经济的主宰,也是其反映,有什么样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没有基础的改革和发展,只在上层建筑方面做文章,是没有现实意义的空想。原因之三是由于中国政治与经济、国家与社会复杂的难以分开的关系,经济和社会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最后都会归结为政治问题。而成功地解决了经济和社会问题,实际上就等于解决了政治问题。
所以,在中国,改革的大致思路还是坚持经济---社会----政治的顺序较为稳妥,也较为可行。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家无论从物质条件上还是执政能力上都具备了解决社会问题和进行大规模社会建设的能力。如果再用三十年的时间,逐步、有序、稳定地推进社会建设,在公民的社会基本保障、基本权利、劳动者权利、个人自由度、公共卫生和教育、社会自治、社会组织等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形成政治与经济、国家与社会之间良性互动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治理和市场机制方面的不足,不但诸多社会问题会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且政治和资本权力难以制约导致的腐败和特权、平等、正义等诸多政治问题也会逐步找到解决的机制和方法。经济和社会建设基本实现的基础上,政治问题的解决将是平稳的,水到渠成式的。
所以,应该延续邓小平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用经济政策、经济办法解决政治问题的思路,明确提出用社会政策和社会建设来化解新的政治问题的观点。
从这个角度看,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之点就是两个方面,一是从破的方面入手,改革和破除那些阻碍和不利于社会建设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政治体制和机制;一是从立的方面入手,建立推动社会建设的政治体制、机制、制订相关的政策,还必须尽快建立执行相关职责的党政部门。
和经济建设相比,社会建设的任务更加复杂,难度更大,一是由于历史上中国就是弱社会的结构,社会建设缺乏传统和动力;二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建设的滞后造成政治权力挤占社会空间;三是社会建设已经涉及到国家和社会之前的权利博弈,必然带来政权的阻力;四是社会建设主要是制度、规范等方面较为抽象的领域,是需要耐心和耐力长期进行的,难以在短时间内看到实效,行政部门缺乏推进的动力。尽管存在着诸多的难度,只要执政党坚决推进,措施得当,领导有方,加上人民群众的拥护和配合,就会取得成就。
总之,中国三十年改革采取的渐进式的战略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事实上,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所有成功的改革都是现实主义的、渐进的,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那种激进的、彻底批判和抛弃本国的政治、历史和文化传统,照搬、抄袭、移植别国的政治思想和发展模式的做法是理想主义的,也是注定会失败的,世界上还没有成功的先例。
政治改革需要理想主义的激情,没有远大的理想,就不会有坚定的意志和推进改革的激情,但政治现实远比政治想象严酷,政治实践远比理论和逻辑复杂,成功的政治改革需要更多的理性、冷静和智慧。
必须指出的是,在中国这样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大规模的国家进行任何形式的改革都必须谨慎行事,精心筹划,运筹帷幄,尤其是中国将会长期处于持续变革之中,各种政治、经济、社会以及道德伦理制度和秩序处于真空、断裂、破碎和逐渐形成新模式的错综复杂的交织状态,离开了政治权力的规约,经济和社会都还不能自主运转和自我维护秩序,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有传统政治权威在保障和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才能孕育出健康的成熟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从而为政治改革积累条件。相反,如果在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还没有完成,经济和社会基础还不牢固的背景下就推行激进的政治改革,有可能带来政治权威在改革中的失落和失范,其严重后果是不难设想的。
[1] 邓小平1991年同金日成的谈话,《邓小平年谱》1332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163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 《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同上1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