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花园集团:内部银行五大功能案例分析
花园集团:内部银行五大功能案例分析
花园集团公司设立内部银行。在成功的乡镇企业集团公司中设内部银行并不鲜见。花园集团公司通过广泛地学习国内先进集团公司的成功经验,汲取其精华,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为了把暂时放着不用的钱聚拢起来,让“死钱”发挥作用,于1994年11月18日,建立了内部银行,制定了完善的内部银行管理制度。这样既有利于职工的储蓄方便,又节约了开支,同时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也为公司第二次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花园集团公司内部银行有如下几个主要功能:
资金管理功能 公司所属企业、单位,目前要用两种开户形式:即企业(单位)原开户行(社)的基本结算帐户保持不变,在内部银行开设帐户,其流转资金除保留开户所需的余额外,其余一律存入内部银行。凡属内部往来的结算业务,均通过内部银行办理。
资金结算功能(1)对外结算:各单位向外地购货资金支付,仍在原开户行(社)办理。若无款或不够支付需向内部银行支取存款或办理借款时,由单位的财务人员向内部银行办理,采用调票形式,即把内部转帐支票填成行、社转帐支票,将资金转入行、社存款帐户。(2)对内结算:公司内部各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一律使用内部转帐支票进行会计核算。
资金筹措中心 内部银行集中了公司内部企业(单位)的资金,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这样既解决了集团所需的流动资金不足,又还了一部分银行长期贷款。
公司内部贷款功能 根据需要,内部银行可向集团公司紧密层企业和直属机构提供贷款。内部银行贷款严格遵循区别对待、扶优限劣、借款自愿、贷款自主、有偿使用、按期归还的原则。除管好信仙资金
外,内部银行还要监控管理好各企业的资金流向和合理使用,做好公司对各企业(单位)的宏观监督控制。
现金管理功能 内部银行对现金管理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制定了严格的处罚条例,杜绝了乱支现金、套取现金等不良现象。
花园集团自建立内部银行以来的实践表明:该管理制度切实可行,较好地处理了集团公司与内部法人之间,以及内部法人之间的相互经济往来关系;拓展了公司资金来源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短缺的矛盾,加强了公司对资金运用的调控能力,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回答问题:(15分)
1、结合该案例应用高级财务管理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集团内部银行(财务结算中心)的目的和基本特征是什么?花园集团的做法是否与之吻合?(8分)
2、结合该案例应用高级财务管理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内部银行与财务公司的区别是什么?(7分)
参考答案:
1、结合该案例应用高级财务管理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集团内部银行(财务结算中心)的目的和基本特征是什么?花园集团的做法是否与之吻合?(8分)
内部银行是公司投资中心 公司内部银行根据社会资金的供求关系及公司内部各专业厂家经营的状况和资金需求,遵循择优扶持的原则,优先保证经济效益好的下属企业的资金供应,促进其在短时期内迅速形成经营规模;而对经济效益差或无利甚至亏损企业,则采取“缓贷款、少贷款”的原则,以减少资金积压,求得资金利用的整体效益最大化。这些都体现了财务结算中心的目的首先在于强化总部对集团现金/资金的控制,并通过有效的控制谋求财务资源的聚合协同效应。
(3分)该案例还说明内部银行具有(1)通过引入银行的结算、信贷、调控职能,对集团内部各单位的现金/资金实施中介服务、运营监控、效果考核与信息反馈。(2)财务结算中心集商业银行金融管理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于一身,主要通过“结算管理”和“信贷管理”来做好集团内部现金/资金的收付及融通调剂工作,并及时将集团总部(母公司董事会及其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意图通过内部存贷款利率、额度等政策的调整贯彻于各子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从而规范与调控内部各单位的资金行为,推动集团整体目标的实现;(3)财务结算中心在集团内部发挥着资金信贷中心、资金监控中心、资金结算中心和资金信息中心的多项职能。花园集团的做法完全与之吻合。(5分)
2、结合该案例应用高级财务管理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内部银行与财务公司的区别是什么?(7分)
(1)财务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实体地位,在母公司控股的情况下,财务公司相当于一个子公司。因而,总部在处理彼此间的权责利关系时,需要遵循民法的基本通则;
(2)财务公司除了具有财务结算中心的基本职能外,还具有对外融、投资的职能(在法律没有特别限制的前提下);
(3)在集权财务体制下,财务公司在行政与业务上接受母公司财务部的领导,但二者不是一种隶属关系。在分权财务体制下,母公司财务部对财务部主要发挥制度规范与业务指导的作用。
第二篇:《从内部控制分析阿里巴巴集团案例》
从内部控制分析阿里巴巴集团案例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摘要:规范完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治理结构。有效的内部控制需要有良好的控制环境作基础,而完善控制环境的关键,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从长远看,优化内部控制环境,从根本上改变内部人治理状况,还应当从继续深化改革入手,有条件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推进产权多元化,以便从体制上确立董事会在内部控制系统中的核心地位,保证企业内部监督落到实处。
关键词:集团、基本情况、现象、产生原因、治理对策
一、集团的基本情况
阿里巴巴,中国最大的网络公司和世界第二大网络公司,是由马云在1999年一手创立企业对企业的网上贸易市场平台。2003年5月,投资一亿元人民币建立个人网上贸易市场平台——淘宝网。2004年10月,阿里巴巴投资成立支付宝公司,面向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推出基于中介的安全交易服务。阿里巴巴在香港成立公司总部,在中国杭州成立中国总部,并在海外设立美国硅谷、伦敦等分支机构、合资企业3家,在中国北京、上海、浙江、山东、江苏、福建、广东等地区设立分公司、办事处十多家。2014年9月19日晚,阿里巴巴正式在纽约交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BABA,价格确定为每股68美元,其股票当天开盘价为92.7美元,阿里在交易中总共筹集到了250亿美元资金,创下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桩IPO交易。
二、“淘宝小二”现象的产生
淘宝曾经是创业者的天堂,但短短几年,却变成了多数人的噩梦,当腐败成为淘宝小二的生活状态时,任何局部性的治愈措施都无法改变根本。淘宝小二,是阿里巴巴内部及淘宝商家对淘宝系工作人员的统称。随着淘宝系交易量的逐年攀升,淘宝小二们手中的权力也被逐步放大,这些平均年龄只有27岁左右的年轻人,掌握着800多万商家从开店到提高业务量的生杀大权。而这些栖身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电商淘宝系之中的各类商家,随着淘宝系诸如天猫(原淘宝商城)、聚划算等一系列平台化产品的推出,而其中1000多种付费推广手段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商家的自身业绩,原有的业务量急剧下降。多年以来,以淘宝小二为中心的地下黑色产业链日益成熟,攀附淘宝小二已经成为了淘宝商家进入淘宝平台、提升交易量、参加各类促销活动等的二选择,这条捷径投入相对少且见效极快。这就是近几年来,不管马云让涉案的高管下课或是让小二离职,小二们的腐败迹象并没有任何减少的原因。当淘宝没有干净的小二、上下级之间互握把柄时,对马云来说,反腐败,淘宝亡;不清腐败,阿里亡。淘宝网团购平台聚划算CEO阎利珉(花名“慧空”)因为员工腐败、管理不当而遭遇下课。据聚划算内部人士讲,整个事件来得相当突然,事发前毫无半点征兆。就在该日上午,阎利珉还在个人微博上公布了关于建立“聚划算消费者团购保障基金”的计划,下午便被阿里巴巴集团通知走人。马云的这次下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发生在2011年2月的阿里巴巴“欺诈门事件”(中国供应商欺诈客户)。作为最高责任承担者,时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卫哲也是遭到马云闪电驱逐。因员工腐败而下课,阎利珉带出的泥有多大,也许早就超过了马云的想象。三个普通小二,一个月能有过千万元的营收,可想而知没有被提及的小二手中的灰色利益又有多少呢?
.2011年12月30日,阿里公告显示,“聚划算商品团小二朝宗在工作期间,明知违反聚划算活动规则,仍利用公司赋予的工作职权,安排包括其关联人士在内的多家店铺频繁参加聚划算活动,并由此获取不正当利益。”朝宗被辞退,并按照法院判决赔偿淘宝300万元。“吐出300万,那吃下去的是多少呢?肯定多得很。”一个卖家评论。没有人清楚朝宗利用聚划算牟了多少私利,也没有人知道,在淘宝小二的队伍里有多少个像朝宗一样的小二,用阿里离职员工的莫莫的话说,离开的只是做得不够聪明!阎利珉带出来的“泥”只是淘宝小二腐败中的一种形式和三个人而已,更大的黑洞依然在阿里的公关和马云的狡辩中,如阳光般“灿烂”。
三、分析淘宝小二产生的原因
本案的发生究其本质在于内部控制失效,具体表现包括:
(一)内部环境
小二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无论是小到删除一个的差评还是因参股设公司
凡是权力所到之处,利益则攀附前来,腐败和权力从来都是相生相伴的。追逐利益的小二们开始失去理性,疯狂地侵蚀和吸取庞大淘宝帝国的血脉,同时摧毁着诚信为本的商业骨架,如果无法遏制,帝国很可能会坍塌。这种疯狂侵蚀的背后,反映的是权力的失控,这种控制的力量,除了道德价值观的约束,更需要的淘宝体制随着业务发展不断的跟进和完善。一位电子商务专家分析,淘宝暴露出来的是制度的腐败。电子商务是一个狂飙突进的行业。一线员工手握大量资源,“权限倒置”体现了互联网行业的开放特征,但也滋生出成长的制度性问题,侵蚀着企业的竞争力,往往出现商誉危机。权力的极度膨胀与自由放任,为资金失控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二)风险评估
除了信誉,好评率也是商家和顾客看重的。商家和买家对信誉的关注,由此催生了“职业差评师”这一黑色产业链。而在这个地下产业链上,差评师除去上交小二的钱外,有着小二作为后台撑腰,本是枯燥乏味岗位的职业差评师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好工作,其月收入竟逾万元。由于阿里巴巴集团一层一层往下,分公司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缺少仔细审查,的确很容易被忽略,但该公司对这一重要风险点缺乏必要的识别、分析与评估。
(三)控制活动
原本用来构建淘宝信誉体系的信誉规则,却成为小二用来牟取利益的平台。《IT时代周刊》了解到,苏州精品爱鞋屋的一款运动鞋浏览量为13544次,而成交量26259件,相当于顾客每次浏览购买两双鞋,而实际上在电子商务领域转化率(浏览量/成交量)能够达到5%就很不错了,这款产品的交易量明眼人一看就是刷出来的。记者查看其成交记录,发现大批交易记的旺旺号都是同两个,更加证实了其皇冠信誉是刷出来的。《IT时代周刊》记者调查发现,桂林网络联盟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刷信誉为主并寄生于小二的“专业”公司,在淘宝商家中影响很大。此类事件的发生,亦暴露出淘宝的授权审批制度出现很大的漏洞。
(四)内部监督
从早期的以淘宝小二为后台的刷信誉、删除差评等隐蔽性手段,到通过代理公司进行第三方淘宝权力寻租,再发展到聚划算推出后直接参股公司明目张胆地获取不当利益,淘宝小二花样繁多的腐败形式遍布了整个淘宝系。从以前的个人索贿发展到目前的涉及到淘宝从技术人员、活动策划人员到客服人员全方位跨部门、跨专业的团伙性作案,淘宝小二的腐败猖獗已经成为整个淘宝系员工的常态。而这种常态已经成为影响淘宝平台公平商业交易的巨大黑洞。此类现象表明,管理层不仅没能及时反映下面的不良现象,上级还和下级勾结在一起,内部监督完全没能起到作用。
四、针对公司状况提出治理对策
“淘宝小二”事件发生后,围绕阿里巴巴集团内部控制五要素的缺陷,提出解决方案:
(一)内部环境
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为此,应从建立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讲究经营之道,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优化企业内外环境,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制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因此企业要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的培养,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质;注重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注重加强法制教育,增强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监督。
(二)风险评估
由集团企管部作为集团风险控制和管理的牵头和职能部门,集团风险控制和管理委员会下设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根据集团风险控制和管理委员会确定的方针、政策和任务,具体协调、处理企业经营发展和日常管理中有关涉及控制和管理事项,组织落实风险控制和管理有关事项。
(三)控制活动
合理进行机构设置,科学分配权责,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这是内部控制的组织保障与组织运行的机制要求。可以通过编制内部控制管理手册,使全体员工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情况,也使得在内部控制管理活动中权责分配达到明确,职权达到正确行使,控制活动有序进行。
(四)信息与沟通
阿里集团应该强调风险控制和管理系统的建设,做好编报企业风险控制和管理报告的准备。
(五)内部监督
按照业务分管原则,集团风险控制和管理委员会下设工作小组,实施对集团下属公司风险控制和管理事项的监督。同时开展对集团近百家分公司和代理办事处的大检查,主要针对资金往来,尤其对应收账款是否及时到账等日常运营资金状况,显著增强检查监督的力度。
—
END
—
第三篇:五大经典营销策划案例分析
五大经典营销策划案例分析
文章作者:网络时间:2010-05-27 17:00来源:网络
回忆过去的岁月,有许多经典的营销案例让我们回味,其创意的手段让我们感叹,无论是在营销的某一环节还是整个系统过程,还是具体的策划过程,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营销策划案例分析无论是借势还是比附定位,无论是造势还是卖点策划,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营销传播,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分析。
案例一:黄山香烟上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云系烟在中国市场上是如日中天,红塔集团的红塔山、阿诗玛等品牌香烟在内地市场更是作为高端烟草代表受到消费者广泛追捧。营销策划案例分析面对这样一个几乎绝对垄断烟草品牌,当时的安徽蚌埠卷烟厂可谓高不可攀。1993年6月,安徽蚌埠卷烟厂研发了一个无论是口感还是包装都可以与红塔山相媲美的新产品——黄山烟,如何打破红塔山在当时安徽市场上高端产品封锁成为企业考虑的关键。营销策划案例分析当时,蚌埠卷烟厂无论是行业知名度还是传播资源,跟亚洲最大的烟草企业——红塔集团都不是一个重量级别的,营销策划案例分析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需要的是善于借力借势,当时,蚌埠卷烟厂在安徽省会城市合肥搞了一个全国性不记名卷烟品牌拼吸活动,将新品黄山、红塔山、阿诗玛、中华等全国性著名品牌放在一起进行品牌,结果是,黄山烟排名第一、红塔山第二,中华第三。随后,公司迅速在市场上发布了资讯:香烟品吸,黄山第一,红塔山第二。并且连篇累牍的软文迅速在全国主流媒体上进行传播,营销策划案例分析红塔山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黄山烟,就是几个巧妙的公关策略很好地化解了强势品牌红塔山在安徽、华东乃至于全国市场的竞争势头,利用很少资源实现全国崛起的梦想,创造了弱势品牌巧妙挑战强势品牌,成功实现新产品上市的经典范例,凭借良好的开端,以“天高云淡,一品黄山”为突破口,主打中式烤烟的品牌,“中国相,中国味”,使得黄山烟赢得了眼球的同时赢得了市场。
综观黄山烟的成功,关键在于比附定位,巧借品牌名烟,将其捆绑在一起,然后迅速传播,奠定了市场基础。首先,黄山烟将自己与主流的高端品牌放在一起让消费者与专家去品吸,本身就意味着其产品定位是面向高端市场的竞争性产品,即使是产品品吸本身已经使得黄山拥有了足够的本钱;营销策划案例分析其次,在品吸结束的第一时间,将品吸结果的省会城市合肥快速传播。香烟品吸,黄山第一,营销策划案例分析红塔山第二的广告铺天盖地,实现了信息第一到达,吸引了省内媒体的高度关注;第三,很显然,黄山烟战略企图不仅仅是省内市场,他要将产品与品牌蛋糕做大。营销策划案例分析所以,黄山在全国性媒体上很巧妙传播了这样一个主题,主题内容已经从品吸走向了更加广阔的视野:中国烟草:黄山第一,红塔山第二,这时候,黄山品牌战略企图基本上被发挥到极致。
案例之二:农夫山泉
2000年左右,中国水市竞争格局基本上已经成为定势。营销策划案例分析以娃哈哈、乐百氏为主导的全国性品牌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对中国市场的瓜分与蚕食!同时,很多区域性品牌也在对水市不断进行冲击,但是往往很难有重大突破。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水产品有深圳景田太空水、广州怡宝,大峡谷等等,还有一些处于高端的水品牌,如屈臣氏、康师傅等。但是,中国水市竞争主导与主流位置并没有改变。正是
在此时,海南养生堂开始进入水市,农夫山泉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水市竞争格局,形成了中国市场强劲的后起之秀品牌,营销策划案例分析并且,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农夫山泉在一定意义上逐渐取代了乐百氏成为中国市场第二大品牌,从而创造了弱势资源品牌打败强势资源品牌著名战例。营销策划案例分析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首先,农夫山泉买断了千岛湖五十年水质独家开采权,在这期间,任何一家水企业不可以使用千岛湖水质进行水产品开发,不仅在瓶盖上创新,利用独特的开瓶声来塑造差异,而且打出“甜”的概念,“农夫山泉有点甜”成为了差异化的卖点;其次,为了进一步获得发展和清理行业门户,营销策划案例分析农夫山泉宣称将不再生产纯净水,而仅仅生产更加健康、更加营养的农夫山泉天然水,并且做了“水仙花对比”实验,分别将三株植物放在纯净水、天然水与污染水之中,营销策划案例分析我们会发现,放在纯净水与污染水中的植物生长明显不如放在天然水中生长速度,由此,农夫山泉得出一个结论,天然水才是用营养水。其“天然水比纯净水健康”的观点通过学者、孩子之口不断传播,因而赢得了影响力,农夫山泉一气呵成,牢牢占据瓶装水市场前三甲的位置。
农夫山泉的成功,在于其策划与造势,一方面对卖点不断提炼,营销策划案例分析从瓶盖的开盖声音到有点甜,从有点甜到而今的PH值测试,宣称弱酸弱碱性;另一方面是善于炒作和造势,通过对比来形成差异,进而提升自己。
案例之三:王老吉
从2002年的1.8亿元到2005年的25亿,是一个快速的增长,营销策划案例分析王老吉,作为一种凉茶,产生于道光年间,从一个区域性品牌迅速发展为一全国性的品牌,一是改变了观念,“凉茶”当作“饮料”卖,营销策划案例分析提炼了核心的卖点,不上火,“怕上火,喝王老吉”成为了时尚与流行;二是借助于影响力大的媒体——央视进行了传播,提升了影响力和形象,当然,其红色的包装也获得了足够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加上在终端和渠道设计,王老吉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案例之四:洽洽瓜子
洽洽瓜子,将一小小瓜子从安徽卖向全球,小小瓜子能够卖出十几亿的销售,洽洽的出现推翻了行业的游戏规则,对行业进行了整合,由炒改为煮,不仅拓大了市场,而且改变了消费行为,演变成了休闲食品,而且不会上火,营销策划案例分析“洽洽瓜子是煮出来的”,差异化的定位不仅锁定了消费者,而且形成了独特的卖点,当然,洽洽瓜子在营销过程中还主打文化牌,利用集卡等手段培养忠诚。
案例之五:五谷道场
方便面作为一快速消费品,五谷道场的出现也改变了行业的游戏规则,从油炸到煮,是一种质的变化,是过程与机理的改变,“非油炸,更健康”,倡导了一种新的理念与方式,独特的卖点也赢得了市场的亲睐。
其实,社会在不断发展,营销也在与时俱进,无论是方法还是手段,无论是模式还是创意,都需要创新,如当街喝涂料、当街裸体洗浴就是新产品上市的创意和造势;如嫁接和借道就是借势。营销策划案例分析为了有效吸引眼球和注意力,首先需要的是打破和颠覆行业规则,引起领导性品牌关注,或者是瞄准领导性品牌软肋,其次是能不能引起主流媒体主动关注;最后是要建立和形成差异,区隔竞争品牌。当然,卖点也并非永远是卖点,特别是在当前同质化竞争的环境下,需要的是动态调整,与时与市俱进,因时因地制宜,进而不仅赢得眼球,而且赢得市场。
第四篇: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会计案例分析(A)
案例分析题一(本题25分)
某公司按照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等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建立并实施本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该公司为此召开了董事会全体会议,就内部控制相关重大问题形成决议。摘要如下:
(1)控制目标。会议首先确定了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要切实做到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要求开展经营活动,确保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不存在任何风险。
(2)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会议一致通过了优化内部环境的决议,包括:严格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各类业务事项均应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核批准;调整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做到所有不相容岗位或职务严格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同时注重就业和员工权益保护,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
(3)风险评估。会议决定成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围绕内部控制目标,定期或不定期对内部环境、业务流程等进行全面评估,准确识别公司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排序,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4)控制活动。会议明确了公司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控制措施:一是实施全面预出的各项措施有哪些不当之处,并分别简要说明理算管理,将各类业务事项均纳入预算控制;二是将控制措施“嵌入“信息系统中,通过现代化手段实现自动控制;三是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所有对外发生的经济行为均应签订书面合同。
1(5)信息与沟通。会议要求公司完善信息与沟通制度。及时收集、整理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内外部信息,促进信息在企业内部各层级之间,企业与外部有关方面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反馈;同时建立反舞弊机制,实施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及时传达至全体中层以上员工。确保举报、投诉成为公司有效掌握信息的重要途径。
(6)内部监督。会议强调,内部监督是防止内部控制流于形式的重要保证。为此,公司应当强化内部监督制度,由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全权负责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在内部监督中发现重大问题,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和监事会报告。
要求: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分析、判断该公司董事会会议形成的上述决议中有哪些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
1.控制目标方面:
(1)内部控制目标定位于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内部控制目标不仅包括合理保证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还包括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目标、经营效率和效果目标、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的目标。
(2)确保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不存在任何风险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内部控制的任务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范围内。
或:内部控制不能完全消除企业面临的全部风险。内部环境方面:
2.内部环境方面:
(1)各类业务事项均应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核批准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各类业务事项应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批准。
或:重大业务事项才需要提交董事会审核批准。
或:各类业务事项不需要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核批准。
(2)所有不相容岗位或职务严格分离的观点不恰当。
理由:不符合适应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
或:受公司规模、业务特点等因素影响,无法对不相容岗位或职务实现有效分离的,可不予分离。
3.控制活动方面:
(1)将各类业务事项均纳入预算控制的观点不恰当。(1分)理由:预算控制措施不适用于不能量化的业务事项。(0.5分)
(2)所有对外发生的经济行为均须签订书面合同的观点不恰当。(1分)理由: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0.5分)
或:对于零星、即时清结等交易行为,可不签订书面合同。(0.5分)或:不符合重要性原则。(0.5分)
4.信息与沟通方面:
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仅传达至全体中层以上员工的观点不恰当。(1 3 分)
理由: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应传达至公司全体员工。(0.5分)内部监督方面:
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全权负责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观点不恰当。(1分)理由: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实施(1分);除内部审计机构之外,经理层及公司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也须承担相应的职责。(0.5分)
5.内部监督方面:
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全权负责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观点不恰当。理由: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实施;除内部审计机构之外,经理层及公司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也须承担相应的职责
案例分析题二(本题15分)
2010年4月,财政部,证监会和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构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A公司作为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决定抢抓机遇,早作准备,全面启动内部控制体系实施工作,并指定财务总监负责拟定实施方案,该方案要点如下:
(一)加强领导,键全组织。为了提升内控工作的权威性,成立内部控制体系实施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总经理担任第一副组长,财务总监和各位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同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务部,相 4 关部门参与其中。由财务部经理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以及其他日常工作。待时机成熟,成立专门的内控部。
(二)梳理业务流程,完善内控制度。聘请负责本公司财务报表审计的B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咨询,对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全面梳理现有各项业务流程,识别主要风险和关键控制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在梳理流程、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手册》过程中,应当只要围绕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展开,切实加强对各项经营业务的风险控制。
(三)狠抓宣传培训,统一思想认识。利用举办培训班、开设网络课堂、编发专题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培训,力争在3个月内将公司所有员工轮训一遍,全面掌握《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公司内部控制手册》。
(四)升级信息系统,优化控制手段。为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请本公司ERP系统提供商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协助制定信息系统建设和升级整体规划,经本公司信息网络中心批准后实施。
(五)开展试运行,做好全面实施准备。2010年11月,选择本公司部分职能部门、分公司和子公司开展内部控制试运行,及时发现和解决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积累经验,为2011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六)强化内部审计,增强监督效能。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等工作,并由审计部经理兼任审计委员会主席;审计部调整职责定位,在开展传统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对内部控制的 5 建立与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
(七)组织内部控制评价,监督整改落实。2011年底;开展全公司范围内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全面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特别要将下属分、子公司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提高本公司总部对分、子公司的管控能力。
(八)借助专业力量,引入外部努审计。鉴于B会计师事务所近年来在本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中体现出良好的专业素质,根据促进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效实施的要求,聘请B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承担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以便于沟通协调、整合审计。
(九)实施绩效考评,落实奖惩制度。建立公司激励约束制度,将公司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对经评价、审计发现重大缺陷的责任单位及其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要严肃处理。
上述实施方案报董事会批准后实施。
要求: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逐项判断A公司实施方案中的(一)至
(九)项工作安排是否存在部当之处;存在不当之处的,请逐项指出不当之处,并逐项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释】
1.第一项工作安排不存在不当之处。(1分)
2.第二项工作安排存在不当之处。
(0.5分)
不当之处:梳理流程、完善制度主要围绕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展开。(0.5分)
理由:应当着眼于内部控制五要素(或:应当着眼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各要素涉及的内容)进行全面梳理。(1分)
或:仅围绕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展开不符合全面性原则的要求。(1分)
3.第三项工作安排不存在不当之处。
(1分)
4.第四项工作安排存在不当之处。
(0.5分)
不当之处:信息系统建设和升级整体规划经本公司信息网络中心批准后实施。(0.5分)
理由:该项目工作应当经企业负责人(或:董事会;或:董事长:或:经理层:或;总经理)批准后实施。(1分)
或:该项工作应当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批准。(1分)
或:该项工作属于企业重大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1分)
或:信息网络中心主要负责信息系统建设和升级整体规划的执行工作,如果同时负责审批工作,则违背了制衡性原则(或: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要求。(1分)
5.第五项工作安排不存在不当之处。(1分)
6.第六项工作安排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由审计部经理兼任审计委员会主席。(0.5分)
有力:审计委员会主席应当由独立董事担任。(1分)
或:审计委员会主席应该具有独立性。(1分)
或:审计部经理兼任审计委员会主席违背了制衡性原则(或: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要求。(1分)
7.第七项工作安排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检查工作仅限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0.5分)
理由: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应当综合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1分)
8.第八项工作安排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聘请B会计师事务所承担内部控制审计工作。(0.5分)
或:同时聘请B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内部控制咨询和内部控制审计。(0.5分)
理由:为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咨询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2分)
9.第九项工作安排不存在不当之处。(1分)
案例分析题三(本题15分)
甲公司系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其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及据此修改后的《公司内部控制手册》,甲公司应于2011年起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制度。鉴于本公司在2008年5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后就已经着手建立、完善自身内部控制体系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甲公司决定从2010年开始提前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并由审计部牵头拟订内部控制评价方案。该方案摘要如下:
(一)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领导和监督。经理层负责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并对本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负全责,审计部具体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拟定评价计划、组成评价工作组、实施现场评价、审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草拟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及时向董事会、监事会或经理层报告。其他有关业务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的内控自查工作。
(二)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内部控制评价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 8 要素展开。鉴于本公司已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相关内容不再纳入企业层面评价范围。同时,本着重要性原则,在实施业务层面评价时,主要评价上海证券交易所重点关注的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等业务或事项。
在内部控制评价中,可以采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性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考虑到公司现阶段经营压力较大,为了减轻评价工作对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在本次内部控制评价中,仅采用调查问卷和专题讨论法实施测试和评价。
(三)关于实施现场评价
评价工作组应与被评价单位进行充分沟通,了解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合理调整已确定的评价范围、检查重点和抽样数量。评价人员要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实施现场检查测试,按要求填写评价工作底稿,记录测试过程及结果,并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认定。现场评价结束后,评价工作组汇总评价人员的工作底稿,形成现场评价报告。现场评价报告无需和被评价单位沟通,只需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报审计部。审计部应编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
(四)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审计部在完成现场评价和缺陷汇总、复核后,负责起草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当包括: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概括、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9 等内容。对于重大缺陷及其整改情况,只进行内部通报,不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董事会审核后对外披露。
(五)关于内部控制审计
聘请某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鉴于本公司在2008年5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后就已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并取得较好效果,内部控制审计自2010年起,重点审计本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等,并出具相关审计意见。
要求: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逐项判断甲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方案中的(一)至
(五)项内容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存在不当之处的,请逐项指出不当之处,并逐项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释】
1.第一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0.5分)
(1)不当之处;经理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负全责。(0.5分)
理由:董事会对建立键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负责。(0.5分)
或: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0.5分)
(2)不当之处;审计部审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0.5分)
理由:董事会负责审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0.5分)
2.第二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0.5分)
(1)不当之处:组织架构相关内容不纳入公司层面评价范围。(0.5分)
理由:组织架构是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建立键全和有效实施、应当纳入公司层面评价范围。(1分)或:虽然甲公司已经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组织架构。但是还应当对组织架构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1分)
(2)不当之处:在实施业务层面评价时,主要评价上海证券交易所重点关注的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等业务。(0.5分)
理由:业务层面的评价应当涵盖公司各种业务和事项(或:体现全面性原则)。而不能仅限于证券交易所关注的少数重点业务事项来展开评价。(1分)
(3)不当之处:为了减轻评价工作对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在本次内部控制评价中,仅采用调查问卷法和专题讨论法实施测试和评价。(0.5分)
理由:评价过程中应按照有利于收集内部控制设计、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的原则、充分考虑所收集证据的适当性与充分性,综合运用评价方法。(1分)
或:评价过程中应视被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适当选择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1分)
3.第三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0.5分)
(1)不当之处:现场评价报告无须和被评价单位沟通。(0.5分)
理由:现场评价报告应向被评价单位通报(或:与被评价单位沟通)。(1分)(2)不当之处:现场评价报告只需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报审计部。(0.5分)
理由:现场评价报告经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应由被评价单位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后,再提交审计部(或:内部控制评价部门)。(1分)
4.第四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对于重大缺陷及其整改情况,只进行内部通报,不对外披露。(0.5分)
理由:对重大缺陷及其整改情况,必须对外披露。(1分)
5.第五项工作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审计重点审计该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等。
理由: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关注、利用上市公司的评价成果,但必须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要求,对被审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独立(或:全面)审计,不能因为被审计上司公司实施了内部控制评价就简化审计的程序和内容。(1分)
或:内部控制审计不是对内部控制评价进行审计,而视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1分)
案例分析题四
2010年4月,财政部、证监会和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构建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A公司作为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决定抢抓机遇,早做准备,全面启动内部控制体系实施工作,并指定财务总监负责拟订实施方案。该方案要点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了提升内控工作的权威性,成立内部控制体系实施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总经理担任第一副组长,财务总监和各位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同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务部,相关部门参与其中,由财务部经理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以及其他日常工作。待时机成熟,成立专门的内控部门。(二)梳理业务流程,完善内控制度聘请负责本公司财务报表审计的B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咨询,对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全面梳理现有各项业务流程,识别主要风险和关键控制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在梳理流程、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手册》过程中,应当主要围绕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展开,切实加强对各项经营业务的风险控制。
(三)狠抓宣传培训,统一思想认识利用举办培训班、开设网络课堂、编发专题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培训,力争在3个月内将公司所有员工轮训一遍,全面掌握《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四)升级信息系统,优化控制手段为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请本公司ERP系统提供商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和《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协助制定信息系统建设和升级整体规划,经本公司信息网络中心批准后实施。
(五)开展试运行,做好全面实施准备2010年11月,选择本公司部分职能部门、分公司和子公司开展内部控制试运行,及时发现和解决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积累经验,为2011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六)强化内部审计,增强监督效能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等工作,并由审计部经理兼任审计委员会主席;审计部调整职责定位,在开展传统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对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
(七)组织内部控制评价,督促整改落实2011年底,开展全公司范围内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全面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特别要将下属分、子公司作为重 13 中之重,切实提高本公司总部对分、子公司的管控能力。
(八)借助专业力量,引入外部审计鉴于B会计师事务所近年来在本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中体现出良好的专业素质,根据促进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效实施的要求,聘请B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承担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以便于沟通协调、整合审计。
(九)实施绩效考评,落实奖惩制度建立公司激励约束制度,将公司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对经评价、审计发现重大缺陷的责任单位及其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要严肃处理。上述实施方案报董事会批准后实施。
要求: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逐项判断A公司实施方案中的(一)至(九)项工作安排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存在不当之处的,请逐项指出不当之处,并逐项简要说明理由。【分析与解释】
1.第一项工作安排不存在不当之处。(1分)
2.第二项工作安排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梳理流程、完善制度主要围绕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展开。(0.5分)
理由:应当着眼内部控制五要素(或:应当着眼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各要素涉及的内容)进行全面梳理。(1分)
或:仅围绕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展开不符合全面性原则的要求。(1分)
3.第三项工作安排不存在不当之处。(1分)
4.第四项工作安排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信息系统建设和升级整体规划经本公司信息网络中心批准后实 14 施。(0.5分)
理由:该项目工作应当经企业负责人(或:董事会;或:董事长:或:经理层:或;总经理)批准后实施。(1分)
或:该项工作应当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批准。(1分)
或:该项工作属于企业重大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1分)
或:信息网络中心主要负责信息系统建设和升级整体规划的执行工作,如果同时负责审批工作,则违背了制衡性原则(或: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要求。(1分)
5.第五项工作安排不存在不当之处。(1分)
6.第六项工作安排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由审计部经理兼任审计委员会主席。(0.5分)
有力:审计委员会主席应当由独立董事担任。(1分)
或:审计委员会主席应该具有独立性。(1分)
或:审计部经理兼任审计委员会主席违背了制衡性原则(或: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要求。(1分)
7.第七项工作安排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检查工作仅限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0.5分)
理由: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应当综合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1分)
8.第八项工作安排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聘请B会计师事务所承担内部控制审计工作。(0.5分)
或:同时聘请B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内部控制咨询和内部控制审计。(0.5分)
理由:为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咨询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 15 内部控制审计。(2分)
9.第九项工作安排不存在不当之处。(1分)
第五篇: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11财务分析3班郑明心111062284
【摘要】:在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经济进入了百年寒冬,一批批企业的倒闭,暴露出企业管理的种种问题。虽然这些企业的倒闭原因不尽一致,但是内部控制缺失有着共同的缺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缺失是出现问题的根本诱因。从丰田大规模召回事件分析其内部控制的现状和特点入手,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深刻总结出内部控制缺失的突出表现
【关键字】:丰田内部控制
公司简介:丰田汽车公司(トヨタ自动车株式会社,Toyota Motor Corporation;)是一家总部设在日本爱知县丰田市和东京都文京区的汽车工业制造公司,隶属于日本三井财阀。丰田汽车公司自2008始逐渐取代通用汽车公司而成为全世界排行第一位的汽车生产厂商。其旗下品牌主要包括凌志、丰田等系列高中低端车型等。案例介绍:2010年1月起,丰田汽车的油门踏板因设计问题在踩下去之后可能无法恢复到正常位置,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开始召回 RAV4、Matrix、Avalon 等8款车型,全球召回总量接近1000 万辆;2010 年2月,继“踏板门”后,丰田公司因为混合动力车普锐斯刹车系统出现问题,再次卷入全球范围的大规模召回,在日美两大市场召回的混合动力汽车预计总量为 27 万辆。大规模召回行动损害了丰田“安全、可靠”的形象,给丰田汽车可能带来长期的信用和品牌声誉损失。“品质和安全”这一曾经的“看家法宝”,正在为频繁出现的“召回门”事件所侵蚀。召回事件给丰田带来的损失不仅包括修复油门踏板的直接费用以及丰田今后的促销让利,还包括声誉上的损失以及相应的官司费用。据统计,2010 年1月份,丰田汽车在美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 15.8%,市场份额环比下降 4.1 个百分点至 14.1%。据摩根大通分析师估计,召回事件给丰田带来的直接损失将高达18亿美元。此外,8种问题车型因修复油门踏板而被停售导致的损失也将高达 7 亿美元。
丰田公司内部控制分析:
从各个厂家今年召回的原因来看,厂商设计不合理、生产管理不严格、供应商零配件不合格是造成召回的三大原因。尤其是供应商的零配件不合格问题更是突出。
1.控制环境——疯狂扩展的管理文化
一直以来,丰田的管理和质量都是国内外众多企业争相效仿和学习的榜样。传统的丰田从来不追求市场份额、利润等短期利益,做决定也都是从长期着眼。正是凭借这种策略,丰田获得了质优价廉的口碑。但从1995 年奥田硕担任董事长开始,丰田家族低调、保守的行事作风被抛弃,开始经历从保守到激进的转变。在疯狂的扩张战略目标下,速度和降低成本被放在了首位。在丰田急剧扩张的同时,一些隐忧被骄傲的经营数字所取代。2005 —2009 年,是丰田扩张最快的 5 年,同时也是丰田在全球召回事件频发的5年。盲目扩大规模又导致产能的大量过剩。据日本媒体报道,2007年2月,丰田宣布将在美国密西西比州建立其北美的第八家工厂。但到 2008 年,美国的汽车销售陷入低迷,丰田在北美的库存积压严重,公司几乎陷入全面产能过剩的境地。丰田亏损后受命挽救丰田的现任总裁丰田章男表示,过去的飞速扩张浪费了公司的资源。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企业的海外扩张是全球化发展战略的需要,这有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但是与此同时,企业会同时面临要素整合、成本控制、管理模式、文化冲突等问题,在扩大规模、提高产能的同时,必须将相关各个方面都整合好,协调好,才算是真正成功的扩张。企业规模的扩张幅度和速度不能超出自身监管能力及人才培养速度。丰田汽车为了尽快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一味追求速度与规模,一方面通过“C CC21”(21 世纪成本竞争力 建设)控制成本来保持利润,另一方面又不断 增加产品类型、拓展新的业务区域。于是,相应的管理层次逐渐增多,公司组织结构也变得异常庞大,这 无疑大大 降低了企 业的运营 效率,而 更为致命 的是,由 于过分注重市场而忽视了产品本身,对产品质量的监管也因此出现了漏洞。
2.控制活动——淡化的“精益生产”
谈到丰田汽车,就不能不谈它的“丰田生产方式”(TPS),又称“精益生产方式”,该生产方式曾被奉为制造业的经典,在世界广为流行。所谓“丰田生产方式”,其核心思想是Jus t In Time(JIT),即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数量生产所需的产品。也就
是说,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在逐步改善、提高质量的基础 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通过秉承自动化和准时化两大理念来确保一定的收益。“丰田生产方式”自20世纪后期推广之后,成就了丰田汽车的飞速发展。不过,丰田汽车最初并没有盲目扩张,而是在该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养精蓄锐,在具备一定竞争实力之后,才果断进军海外市场。随着丰田汽车在海外市场的 不断扩张,“精益生产 方式”也随之渗透到海外,丰田供应体系内的零部件厂商要按此理念提供及时、高质量的零部件,同时,各分公司与总部之间要保持信息畅通。比如在技术要求、产品质量、成本控制、顾客投诉、售后服务等方面,都要与总公司建立及时、准确的联系和沟通。但是,随着丰田海外扩张规模的不断扩大,整个生产、供应链条开始变得异常冗长、繁杂,对整个链条的掌控便成为丰田面临的头等难题。如果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那将会拖累到很多环节,且给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无论是“脚垫门”、“踏板门”还是“刹车门”,都让丰田汽车深陷召回泥潭,而精益生产方式在海外市场的适用性也因此受到质疑。丰田在高速扩张的过程 中,成功实现了成本控制和利润最大化,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产品 品质和监管等细节,而被忽视的恰恰是精益生产方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保障。尽管不能因为有“召回门”就对精益生产 方式全盘否定,但是也 必须正视这种生产及管理 方式给丰田带来的困境。精益生产应该是将质量监管、品质监管、效率监管等贯穿于生产过程的始终。但是随着零部件通用平台的发展,利益追求似乎超越了对品质的掌控,丰田生产方式在成本、利润、竞争等多重压力的共同作用之下,逐渐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3.风险评估——零部件通用的成本控制模式
丰田汽车快速扩张的主要方式是在海外直接设厂生产。在市场竞争与追逐利润的双重压力下,丰田汽车尽最大可能压缩生产成本,措 施之一便是直接在当地采购零部件,并形成整车生产与零部 件供应商专业化协作的关系 ,逐步搭建起零部件的通用平台, 即在不同级别的车型上采用相同零部件供应商,建立全球化的零部件供应体系。企业与供货商的这种专业化协作, 利于他们共同面对市场, 降低成本。在过去的5年里为丰田节约了100亿美元,保证了丰田近年来利润额的持续上升。也正是在他的这种成本控制模式之下,丰田汽车才以低成本优势赶超美国通用。但是辉煌的背后,却隐藏着
相当大的风险。为尽可能的压缩成本以获取高额利润,丰田大量使用低价位产品的供货商,因此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一个小部件的失误,使得一系列使用同种零件的汽车受到牵连。据 外电报道 ,这次大范围召回的部分车型,如汉兰达、卡罗拉、凯美瑞、RAV4 等所使用的油门踏板均是由美国印第安纳州的零 件生产商CTS 公司独家供应的,足以说明该零部件通用平台的先天不足。
当前汽车产业已经逐步实现全球化的生产与经营 ,产业分工越来越细、产 业供应链越来越长,竞争越来越激烈。为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除了改进自身技术,加强内部管理之外,降低原材料和零配件的成本就成为各大车企的重要选择。而汽车厂商在此过 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对分 布于全球范围内的零部件供应商进行质量监督与控制。丰田危机告诫我们,整车生产企业与零部件供货商的紧密合作关系,零部件通用化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企业降低成本、带来可观利润的同时,也会使企业置身于潜在的危险之中。在利用全球性的生产、供应网络发挥规模经济优势的同时,任何企业都要恪守“质量第一”的生命线。只有这样,企业才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真正立足。
4.信息沟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不足
此次由召回演变为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丰田高层处理危机的态度。丰田汽车的刹车失灵、高速暴冲等问题早就见诸媒体,但这似乎并没有引起丰田公司高层领导的重视。2009年 8月美国的丰田车主一家四口亡于车祸,丰田公司于两个月后才迫于美国政府和公众压力作出回应。即使丰田汽车开始大规模召回,公司总裁也没有立即现身,这显然不符合危机处理的“速度第一”原则。丰田汽车之后又因油门踏板、刹车系统有问题大批召回,危机已经愈演愈烈。直到今年1月30日全球召回540万辆汽车后,丰田公司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公司总裁丰田章男才首次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道歉。对丰田公司来讲,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结果是出乎意料的,而这又恰恰是丰田管理层最初采取的回避态度所招致的恶果。面对一系列汽车质量和安全问题,他们没有主动、积极面对,而是一拖再拖,“质量第一”、“顾客至上” 成了空话。危机发生后,消费者首先关心的是企业的态度。如果企业能够站在受害者 的立场上表示同情和安慰,勇于披露信息和承担责任,主动向消费者致歉,便很容易赢得理解和信任。丰田公司最初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无疑是作茧自缚,导致其陷入 70 多年发展史上最为严峻的品牌信任危机。
“召回门”事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通过丰田事件,中国企业应该吸取以下教训。
(一)树立“循序渐进”的控制文化
企业的长远发展要有正确的理念。丰田汽车创造了精益生产的理念,但在疯狂扩张的背后,却丢掉了精益生产的实质。丰田的快速增长已经超出了自身管理结构所能承受的限度。在企业的发展扩张中,不仅要重视传播技术,更要注重管理理念的确立和跟进。再先进的技术,如果没有正确的理念作统领,是不会为企业带来长久的利润的。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必须树立和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现代管理理念。
(二)突出“重视质量”的风险意识
丰田此次大规模的召回事件告诫我们以牺牲产品质量和安全为代价换来的产能扩大、成本降低和利润提高,是不能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当产品质量遭受广泛的质疑,召回频发时,一切的降低成本、追求利润都是空话。磨刀不误砍柴功。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正飞速发展,国内车企纷纷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增产计划。希望国内车企以丰田召回事件为戒,切实确保产品质量,生产出真正质优价廉的汽车。
一向以质量稳定著称的丰田汽车却遭遇了质量瓶颈,令人深思。我们在学习经验的同时,更要善于总结教训,以便警示我们的企业在源头上把好质量关,把隐患消除在产品出厂之前。现在,国内企业正在进行积极的国际扩张,正处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进行转变的关键时刻,更应该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忽视质量的“ 中国制造”,不仅难以立足国内,更谈不上走向世界,完成“中国创造”的转变。丰田汽车的“召回门”,应该成为我国产品走向世界的前车之鉴。
(三)采取符合国情的质量控制活动
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是有必要的,但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忘记我国的国情,否则很容易“水土不服”。前几年我国企业盲目地上 ERP、“精益生产”等管理项目,其结果是多数企业以失败而告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我国的企业要善于总结国外企业的经验和教训,立足我们的国情和国策,而不是一味的盲从,要努力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