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美丽上海》看当代家庭养老模式专题
从《美丽上海》看当代家庭养老模式
摘要:我国长久以来都是实行的家庭养老模式,这种模式在当代社会遇到了一定的困境。如何看待我国的家庭养老观以及与美国人养老观的对比是本文的主要内容。社会工作者介入家庭养老之中能够给养老的困境带来新的改善,这将是家庭养老模式的未来之路。关键词:家庭养老 孝 机构养老 美国养老观 社会工作者
上海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美丽上海》真实的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海弄堂里小市民的生活故事。影片中的“母亲”有四个子女,家庭中的每个人都遇到了各种矛盾和生活困难。引起我兴趣的正是家庭中子女对母亲的赡养问题的讨论。在我们当代社会,特别是受传统文化影响比较深刻的中国,对于父母的赡养基本上采取的是家庭养老模式。
一、采用这一模式有很多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中关于“孝”的定义
我们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数千年,“孝”字已经深入民族精神之中,内化为一种道德,有些朝代甚至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孝德既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一种超越法律的强制性的力量。子女,主要是儿子,既不能,也不敢不孝。子女赡养老人是他们必须的义务。
(二)、老年人的“恋家”情结
老年人对家庭有很强的归属感和依附感。当老人高龄或患病后生活不能自理时,让老人离开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家去养老院养老,大多数老年人心理都会无法接受,会产生被家庭“遗弃”的感觉,认为自己含辛茹苦养育儿女,为子女甚至孙辈付出了一生的辛劳,当自己生活需要子女照顾时,却被送入养老院,是子女不管自己了。调查数据显示:成都市90%以上的老人仍渴望实现“家庭养老”。这说明传统观念在城市老人中仍然根深蒂固。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能力不足
除了老年人不愿意离开家庭养老之外,社会上的养老服务以致无法跟进。养老院、助老服务社存在很大局限性。比如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养老能力有限、养老费用使部分人群无法承受等。
(四)、社会福利保障无法跟进
由于计划生育和的死亡率的下降,我国迅速的迈向老龄化社会。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政府所能够提供的福利资源有限,短时期内无法向所有的老年人提供福利保障。
一些老人,特别是丧偶女性缺乏生活来源,必须依靠家庭的支持和帮助维持生活。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家庭养老模式仍然会是发展的趋势。
二、家庭养老模式的局限性
(一)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导致生育率的下降,使得当代子女面临的养老压力是过去的数倍。“421”家庭结构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模式成为了中国社会新的家庭主流。一对夫妇要赡养四位老人,这将是一个非常沉重甚至无法承担的重担。多子女的老人生病后,子女分担医药、护理和营养费用,轮流陪护、看望。独生子女只有一个人扛着,面临经济和时间的双重压力。
(二)现代化生产节奏不断加快,劳动强度增加。忠孝两难全,由时间、精力所限,成年子女越来越感到照料老人的担子沉重。尤其是对于卧床不起老人来说,他们的子女更难以承担长期照料老人的责任。单独依靠家庭来解决大面积、旷日持久的老人照料问题是不可能的。
(三)商品经济带来的冲击是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当代青年,他们的传统观念在逐渐淡薄。成人后大多离开父母另行居住,对父母的照顾能力有限。有些甚至只顾自己生活现代化,不赡养老年父母,兄弟姐妹之间互相推诿养老责任。
三、与美国养老观的比较
影片中四兄妹在关于谁照顾母亲的问题时发生了争执。在美国当电脑工程师的小女儿小妹提出带母亲去养老院,这是一种非常美国的做法,这种提法遭到了小儿子阿荣的强烈反对。他认为那是一种不孝的行为,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侮辱。这说明中国和外国在养老模式问题上的的分歧非常大。
在美国从来就没有“养儿防老”的观念,由于东西方观念的差异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美国老人和子女的生活相对独立,但这并不表示美国人不尽孝道,相反,他们的孝顺方式倒是独具特色。美国家庭模式通常是为夫妻两人为主的,孩子成人之后就要搬出去居住或者向父母支付房租。父母也丝毫没有将子女留在身边尽孝的念头,他们鼓励成年子女独立生活,认为子女一旦成家立业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搬出去住。但子女们搬出去住并不意味着弃父母而去,而是觉得回报父母的时候到了。
由于很多美国人在年轻时就未雨绸缪,通过个人积蓄和投资收益、退休金以及社会保险收入等为自己的养老做了准备,尤其是美国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实施的社会福利制度使养老问题更加社会化,所以老人们不缺钱花。父母丧失自理能力之后,子女多数选择将父母送进养老院请人照顾。在孝敬父母这方面,有些人选择每天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与父母
联络感情,有些则选择定期去看望父母,有时一周或半个月回去陪父母吃顿饭、聊聊天。当然,每天回去看望父母的也不少。因此,送父母进养老院并不是不孝而是一种孝的表达形式。
在美国实行这种社会养老模式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传统,更多的是依靠完善成熟的社会养老体系和健全的社会保险体系。这个体系的支撑者不仅仅是美国政府,还有大量的私营力量投入其中。
四、家庭养老模式的未来之路
面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家庭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都不能独立承担起这巨大的养老责任。最现实的方法就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机构养老为辅。在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同时,应该加强对家庭养老服务的规划和投入。
社会福利机构可以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帮助可以使老年人不离开家庭又能享受到机构养老的服务。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结合起来,可以不改变原有的家庭生活模式,不离开亲人,不离开熟悉的社区环境,不离开熟识的邻居、朋友,就能享受到养老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小区内设立各种专门服务站,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专业知识对老年人提供服务。另外,政府要适当借鉴外国的政策,对于家庭养老有困难的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努力促使社会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文明进步风气。
参考文献:
[1]胡晓梅 林翔.421”家庭迎面而来《中华文摘》,2006-04-18.[2]杨善华 贺常梅家庭养老能否承受老龄化挑战 《北京日报》,2005年2月8日.[3] 何新 美国养老制度
[4] 美国人的养老观 http:// 2003年6月2日 家庭医生报,2003年第22期
[5] 田 园“孝”的现代困境中国网 china.com.cn 2008-07-07
[6]任炽越 要支撑家庭养老发展.《解放日报》,2009-03-02.[7]徐勤.解除养老的后顾之忧,促进计划生育.http://.cn/zjlt-x1.htm.[8]杜 娟.居家养老是发展趋势.《老年时报》,2009年2月23日.
第二篇:居家养老服务的上海模式
上海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应对老龄化压力http://news.QQ.com2007年05月24日06:10人民日报评论0条 第 1 2 页
比全国提前2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面临巨大压力,如何应对这一新的挑战——
上海居家养老模式调查
提前入夏的上海,天气有些热。
卢湾区淮海街道老人日托站里,70多岁的史发英阿婆,刚吃完下午茶点心,已近16时,与其他几位老人和居委会工作人员道了别,步履轻快地回到她屋里。
同在一栋楼、住在5001室的独居老人罗秀琳阿婆,这天一天没出门。因为双腿有慢性关节炎,楼内没有电梯,上下楼不方便。此刻,街道助老员小朱正帮她收拾家务,唠着家常,给阿婆梳了头发,叮咛着“晚上最好窗户开小点”,然后,检查了一下煤气灶,小心地带上门。
同一时候,住在另一个区域——徐汇区康健街道小区里的周静阿婆、蔡彝老先生,也已经早早把几个菜碗、汤盆摆在了桌子上,正等着街道配膳服务中心的林师傅来送晚餐。
这是一个平常的下午。对这些老人来说,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从容闲适。不过,一提起两三年前,无论是罗阿婆,还是蔡老先生,都很激动:“放在几年前,肯定烦恼着呢。现在这种好日子,过去都不敢想。”前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就是从2000年开始探索、2004年出现重大突破、现在已经慢慢成熟、见效的上海居家养老模式。在养老与为老服务问题上,上海走在了全国前列,与这座城市的“老龄化”速度成正比。
“9073”养老格局的政府责任:
养老问题靠什么保障
早在1979年,上海比全国提前2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最新统计表明:该市老龄化程度再次提速,并呈“高龄化”特征,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位60岁及以上的老人,增速远超往年。纯老家庭人数大幅上升,全市已达78.72万人,其中单身独居老人17.24万人。
老年人口的增多,给了城市巨大的压力。对于这些满头银发、步履蹒跚的老人,一个难题是:晚年生活怎么过?
罗阿婆就曾经闪过“真想一走了之”的念头。阿婆是位遗孀,无业居民。早年,只有290元的遗孀补助,孩子家境又不好,只是每周来一次买点菜放冰箱里。老邻居随着房屋搬迁走了,左邻右舍早就不认识了,家里没安电话,每天唯一的声音就是收音机。老人经常看着肿胀的两条腿,苦闷不已,才有了极端的念头。
更有一些老人,孤寂地独守家中,病了、发生意外了,都无法得到及时照料。老人们的困难触痛了很多人的心。
“最早也试图借鉴欧美国家模式,推行机构养老。”上海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章淑萍坦言,一大批敬老院竞相建起,但他们通过调查发现,90%的老年人愿意居家自我照料,他们或者眷恋长期居住的环境和邻居,又担心被议论子女不孝,所以并不愿意到机构去养老。
一个名叫“9073”的养老格局渐渐浮出水面。按此,上海将使90%的老年人实现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这“7”与“3”中,大多数或是高龄、独居,或是经济收入低,是老人中的弱势群体。
当然,此刻的居家养老与传统不同,是以家庭为基点、社区为依托、专业机构服务为支撑来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同时,上海把“居家养老服务”与同期启动的“万人就业项目”计划结合,帮助“4050”人员重新就业。
但是,最让上海老人感到有“保障”的,还是几桩标志性大事:上海“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把居家养老的服务量化,并列入了指标体系。2004年市政府专门召开居家养老推进工作大会,并制定了两个文件;“居家养老”迄今已经连续4年纳入市政府的实事项目中,也纳入市区两级财政预算里——这在全国,其速度和力度尚无第二。
“非常有效。”3年后回望这几项举措,章淑萍笑了:到去年底,上海已建成社区助老服务社233个,居家养老服务人员2.5万名,覆盖所有社区,10.5万名老年人受益;全市108
家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还为3500名社区老人提供了日托服务…… 一张“服务券”背后的制度设计:
谁该享受政府埋单
现实中,为保证好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制度设计很重要。
制度的背后是理念,而上海的理念又是什么?
“政府要确保财政补贴,用于那些最需要政府帮助的老年人群身上。”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高菊兰说。
养老政策对此“因类而异”:对三无、五保老人、优抚对象和有特殊贡献的老人,由政府购买服务;对低保老人、高龄老人、生活困难老人,由政府补贴服务费用;对身体健康、有经济支付能力的,则实行优惠抵偿的市场化服务。
各个区县“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应运而生,尤其必须提到的,是“居家养老服务券”。
看上去,这是一本普通的服务券记录。淡蓝色的字体,一年12个月,每月1张服务券。券上分有“轻度”、“中度”、“重度”几类等待打钩的服务评估等级。
为何不把补贴直接发给老人?章淑萍解释,“现金补贴下去的话,部分老人会舍不得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无法达到政府初衷。”而无法变现的服务券能“强迫”老人把补贴必须用于自己身上。
不同的服务等级,对应的分别是高限为200元/月、300元/月、400元/月的服务补贴。这也意味着,评估的规范、科学、公平,直接关系到老人们的福利问题,也可能是最能引发矛盾的一环。
为此,上海花了一年半时间,借鉴了国外、香港的评估标准,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于200
5年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养老服务需要评估标准”。
养老服务项目有陪医,也有帮助打扫卫生、洗衣做饭。提供服务的,则是由政府招聘的经过培训的助老服务员。
经过评估,罗秀琳阿婆享受的政府埋单的服务等级为“中”,每个月可获得相当于150元的政府助老服务。小朱就是由政府“派”来服务的助老员。她要负责40多位像罗阿婆这样的老人。每天上班,便是走家串户,根据不同需求,或是洗衣做饭,或是陪医助浴,或是代购东西。有时候,就是跟老人聊聊天。每个月末,由老人反馈其工作成绩,然后由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结算工资。
居委会专职社工也隔三差五探访。家里开始有了生气,老人笑容也多了。
“项目化、集约化”的养老服务新路:
钱并不是最大障碍
常有外地人对上海的做法又是羡慕又是感叹,上海模式学不了,理由是,“上海有着强大的经济财力。”
这话听上去不假。2006年,上海仅仅居家养老政府补贴一项,就支出9000万元,近6万老人拿到补贴。
“没有经济实力,妄谈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 徐汇区民政局的周凤萍科长很感慨,“但也完全可以用不多的钱为老人提供很好的服务,走项目化、集约化的道路。”
康健小区的配膳服务中心就是佐证。这里原属上海第一福利院,后来街道与其联手,投资百万元,根据老年人的饮食特点、口味及生活条件,推出中午4元、晚上3.8元、包括一荤一素一汤及米饭年套餐,并招聘3名助老服务员,购买送饭车,为老人上门送餐。
“社区资源其实非常丰富,比如学校、机关、饭店、医院,都是可以整合的资源。关键是政府如何发挥与整合好这些资源。”康健街道的配膳服务中心现在已承担每日送餐上门100余份、堂吃的老人十几位的规模,统一采购、烧制,大大降低成本,既让老人们享受到实惠,也使政府有限的投入最大化。
卢湾区民政局局长聂元华有个发现:如今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日渐多样,有“小型化”、“实用性”的趋势。比如一些老社区,展开邻里互助式的居家养老方式;通过结对关爱形式,让志愿者提供一系列关爱老年人的活动;动员社区福利资源,向老人开放;出台相应政策,推出“以房养老”新模式……
“这些花钱不多,但效果很好。”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教授桂世勋坦言:今天上海面临的,将是20年后全国各地面临的老龄化问题。而上海模式中的核心理念,值得各地借鉴。
第三篇:从普查数据 看社区养老
盘点社区养老服务现状
探索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也带来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助推了我国人口越来越趋于老龄化与高龄化。而人口老龄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老年人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问题,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问题,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等,这些问题加重了社会负担。由于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了挑战,发展社区服务,改变传统完全由家庭承担养老义务的方式,成为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重要出路。
一、儒林街道人口状况 1.儒林街道常住人口年龄结构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儒林街道常住人口为16105人,0-14岁常住人口为2215人,占常住人口的13.8%;15-64岁常住人口为12926人,占80.3%;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964人,占5.9%。另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522人,占9.5%。这种年龄结构,说明儒林街道的人口状况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如下图所示:
儒林街道常住人口年龄结构15-64岁, 12926人占80.3% 65岁以上,964人,占5.9%0-14岁, 2215人占13.8%
2.60岁及以上女性多于男性
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中,人口性别比例女性略高于男性,男女比例为96.1。其中分年龄段看:60-69岁,男女比例为88.0;70-79岁,男女比例为108.0;80-89岁,男女比例为115.6; 90岁及以上男女人数相同。100岁及以上有1人,为女性。如下图所示:
儒林街道60岁及以上男女结构***300250200***-69岁70-79岁80-89岁90岁以上***女男 3.身体健康的60岁及以上人员达到64.5% 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中,身体健康的占到64.5%;基本健康的占28.4%;身体不健康但生活能够自理的占5.7%;生活不能自理的占1.4%。通过以上数据说明大部分老年人身体健康,但仍有一些老年人需要家庭或社会给予特殊的照顾。如下图所示:
儒林街道60岁及以上人员身体健康状况生活不能自理,1.4%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 5.7%基本健康, 28.4%健康, 64.5%
二、当前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 1.落实九养政策,完善服务体系
“九养政策”由北京市民政局、市残联两部门共同起草,并于201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提出了建立居家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等9项居家养老(助残)服务政策。儒林街道积极落实九养政策:自2010年1月1日起,共评选11名“孝星”;为80名老年人累计发放了面值约19.2万元的养老助餐券;各社区配备一名养老助残员,共8名;配备了养老无障碍服务车;依托96165社区服务热线,为老 年人提供各类心理咨询;为7户老年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设施改造,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洗澡、如厕、做饭、户内活动等方面的便利;对14位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了便携式“小帮手”电子服务器。各社区九养政策的落实,切实完善了养老服务体系。
2.建立健全“一刻钟服务圈”,提升各项服务
在街道的组织和领导下,各社区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整合辖区各类资源,积极推进社区“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建设。如康安社区成立了服务管理委员会,协调社区周边医疗、餐饮、教育、超市、美容美发等20多家商户签订了便民协议,在社区服务网点开展上门理发、订餐送餐、健康义诊等活动,方便了社区老年人的生活。成立了党员“红袖标”、团员“青苹果”、妇女“绿丝巾”三只18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将志愿者服务纳入“一刻钟便民服务圈”范畴,与社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弱势群体建立一对一志愿服务关系,开展了陪聊、打扫卫生、亲情陪伴、代购等志愿服务工作,不断提升为老年人服务的水平。
3.开办温馨家园,实行规范化服务
儒林街道开办了延庆县首家城区温馨家园,位于康安社区,占地面积近400平方米。温馨家园里设有康复室、辅具站、爱心超市、职业康复劳动室、图书馆、培训室、活动室、生活技能培训室。除了提供日常的基本生活照顾,还经常在节假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如 “第八套广播体操”教学,参加社区消夏文艺演出等。温馨家园的建立使辖区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残疾人在这里享受到规范化 的服务。
4.打造优美社区,提供良好环境
儒林街道辖区内现有四个景色秀丽的公园及一个宽敞开放的妫川广场,且都免费开放。各社区以公园大型绿地为主体,以街道绿化为骨架,以单位庭院和居住小区为基础,植树种草,增加绿地,美化环境,把社区建设成环境优美的宜居社区,老年人在闲余饭后可以在这里健身、舞蹈、下棋以及进行一些其他的休闲娱乐活动。生态宜居的社区给老年人提供了安养晚年的良好环境。
三、当前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不足 1.社区养老的人力资源不足
社区人力资料的匮乏成为制约社区养老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社区养老服务有许多项目涉及到专业领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而当前社区养老服务队伍的规模、素质都明显不足。活跃在养老服务中的大部分工作者是一些下岗人员、离退休人员、家庭妇女,他们大多没接受过系统的社区服务专业培训,而且人员流动性比较大,这些问题使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局限性。
2.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方面提供的服务不足
目前社区给老年人提供的基本生活设施存在诸多不周之处。比如硬件方面:主要是社区养老服务提供的场地不足、房屋的建设滞后;软件方面:许多老年人特别是单身老人和体弱多病的老人,在买菜做饭、料理家务、打扫卫生等一些基本的家务活动上存在很多不便,而社区在这方面所提供的针对性服务有所欠缺。3.对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服务不到位
在老年型社会,我们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如何通过提供足够的食品使老年人免除饥饿,使老年人居有定所,还要使老年人有积极向上心情愉悦的精神生活。社区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些方法,如成立老年合唱团、艺术团、拳操队,举办老年人书法、绘画等各种展览和比赛,但这些活动的参加者大多是六十多岁、相对较为年轻的老年人。对于年龄偏大又缺少这方面爱好的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社区中往往只重视给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而忽视了对他们的精神慰藉。其实,这些老人由于长期生活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中,形成的孤独感、寂寞感是显而易见的,时间久了,容易患上各类心理疾病,有害身心健康,他们更需要有人常常与他们沟通,需要有人予以精神慰藉。
4.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服务网络不健全
老年群体是一个极易染病的群体,老年人高发病率的特征,决定了医疗成为老年群体的一个重要需求。一些大型医院往往人满为患,而且手续繁琐,由于行动不便,不少老年人到医院看病都有一种心理负担,容易延误病情。当前社区内的卫生服务站、医疗诊所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些服务,但对于这个特殊的群体,并不能完全满足社区内老年人的全部需求,社区卫生机构和服务水平与迅速增长的老年人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
四、完善社区养老体系的几点建议
1.加强社区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服务老年人工作质量 社区服务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是社区老年人服务水准是否达到现 代化的关键标志。要组建一支素质高、事业心强的老年服务工作队伍,一是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立并逐步扩大老年服务队伍。二是大力加强专业教育、加大专业化的培训力度,而且针对服务队伍建设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如:对于社区内缺乏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在职人员,加强专业技能知识培训;对于缺乏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社区养老机构,可以利用自身社区的优势资源开展一些培训小组,将社区中的下岗人员、退休人员等招募进来,培训他们专业的护理服务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投身社区养老服务事业。
2.强化必要生活设施建设,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
由于现在高龄化、空巢化越来越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区应加强老年人基本生活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设置老年餐桌,建立为老年人送餐机制,许多老年人特别是单身老年人或者体弱多病的老人,较难买菜、做饭,所以吃饭问题是老年人生活的头等大事。针对这一特点,社区可以尝试建立老年人专用食堂,还可以根据老年人身体情况送餐到户,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吃到热腾腾的饭菜。二是建立社区托老所,将无人照顾的老年人接纳过来,由专职的工作人员照顾,解决家人照料不足的问题。三是建立社区老年购物中心和服务中心,使老年人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能够便捷地买到合适的食品、衣服以及各种日用品,保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需求。
3.增加文化娱乐设施配置,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 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社区在建立老年人服务体系的时候更应该注重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建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组织开展各种文娱活动。例如,以社区为阵地,设立图书室、阅览室、体育活动室等活动中心。同时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组建各种文体队伍,开展适合各年龄段老年人的文化健身娱乐的社区活动,以吸引更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门,既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精神生活,又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二是加强社区老年学校建设。目前不少社区开办了老年学校,开设了书法、音乐、绘画、英语等课程,让老年人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内容。三是建立老年人精神服务、心理辅导队伍,同时发挥社会各类心理咨询专业组织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电话咨询、上门服务,帮助老年人摆脱孤独感,促进心智健康。
4.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障
很多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无法独自去医院,还有一些老人情愿去较远的大医院也不愿意去社区医院。以上情况给个人和社会造成双重的压力,所以要完善以社区医院为主体网络,实现老年人老有所依,健全以专业骨干为队伍的卫生监督网络,加强日常管理和检测。第一,建立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机构,满足老年人就诊和康复保健的需要。在社区内开设老年门诊、家庭病床、保健中心或兴建老人医院、老年保健站等,以减轻老年人在病中挤车、排队,耽误治疗和日常保健无人指导的压力。第二,建立老年健康档案,组织人力摸清社区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的具体情况,建立老年人信息库。第三,加强社区医疗服 务机构与正规大医院的合作,建立起从医院到社区到家庭的连贯性服务体系,使病人从发病到康复的全过程都能做到方便、有效和连续性的医疗护理服务。定期指定专家下社区服务或选派优秀社区医生到大医院实习培训,提高社区医院的软实力,实现从“有病去医院”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转变,为老年人的健康提供保障。
5.发挥社区养老作用,多种养老形式共存
儒林街道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到了9.5%,而且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再加上家庭的小型化和核心家庭的增多,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同时居住地的分离导致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之外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周、精神苦闷等问题。如果采用单一的传统居家养老方式不能够满足社区老年人养老的需要。所以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共存将成为我国养老新趋势,将成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社区养老的优势,坚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相结合的思路,不断探索与经济社会和老年人需求相适应的养老新模式。
随着老年社会的逐步深化,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力度,统一规划、统一实施、配套运作,在政府的支持指导下,社会舆论的关注中,真正构建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和谐社会。
(王 瑞
张雪丽)
第四篇:从园林景观看当代赏石
结合工程案例谈谈景石现状和未来远景分析展望及行动规划 1介绍本人从业经历和乐石公司
本人刘德利从事园林绿化工程近20年,拜师中国园林叠山大师韩建伟先生学习叠山造园,根据景观工程需要使用各种景观石进行造园施工,由于工作原因和石头结缘,并且这么多年从未离开,参与施工了许多重点园林工程。出于对石头的热爱,后来成立乐石文化公司和乐石园林工程公司,给公司取名乐石,理念来源于孔圣人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引申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智兼者乐石”,乐在石中石中有乐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在座的各位石友各位奇石玩家,都不是一般人,是仁者又是智者!
2结合图片介绍景石工程案例和独立景石案例介绍石头的应用和现状
我参与施工了许多著名的房地产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大量使用景观石造景,起到了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效果。比如北京山水文园景观工程,山水文园是房地产界明星企业,连续两届联合国人居奖,山石景观是他们园林的亮点和卖点。香山清琴景观工程,是别墅中的精品工程,几年前曾经卖到过十几万一平米,从大门口山门一直到小区环境,景石工程是重中之重。园博会永定塔和锦绣谷工程,用量达两万吨,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北宫森林公园和西山国家森公园,大量使用景石,营造出瀑布、潺潺溪流等等,把荒凉之地变成美丽景区,游人如织。李莲英故居景观工程,大量使用灵璧石,有驳岸、散点、独立置石等,石头的运用对景观效果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亮点。李叔同故居和盘锦广厦新城,大量使用太湖石造景李莲英故居苏州太湖石用量2000吨,盘锦广厦新城广西太湖石用量4000吨,太湖石的运用,营造出秀美的江南园林环境,极大提升了景观效果,让人流连忘返,成为当地的明星工程。独立大型景石的运用,从来都是园林景观工程中的亮点,极具穿透力和震撼力,无一不是区域的标志。如菖蒲河公园的灵璧石,五岳独尊,龙凤石,佛光普照。北戴河中职疗养院胡总书记门前的泰山石,画面精美,有河流和长城。北宫森林公园门前的巨石山门,由十几块巨型景石组合而成,最大一块景石重量达到148吨,极具震撼力!香山清琴大门口的景观,用平均重量50吨的六块景观石组合成假山,水流。李叔同故居的独立太湖石,中央党校荟名园标志石,中直机关大门口的房山景石,都成了标志物。这些年不管是营造假山叠水还是使用独立景石,我们几乎使用了全国各地的石头,如北京的千层石、水冲石、山皮石。安徽的灵璧石,龟纹石、山东临朐费县的石头,广西和苏州的太湖石、易县的北太湖石、广东的英德石等等。
3、结合国家政策展望奇石的前景和行业的困惑 多年的园林工程施工经验证明随着国家的富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全国都在打造花园城市,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区楼盘的价格,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招商引资,环境作为软实力已经成为硬指标。园无石不秀,景石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元素,需求量必将越来越大,终将成为稀缺资源,各位手上掌握的奇石资源必将带来丰厚的回报。
多年来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私企老总等不同人群合作,我发现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应该也是困扰各位石友问题,社会各界对奇石的需求和渴望令我震惊!二十年来奇石作为礼物送礼从未被拒绝过,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去我的会所的我的生意伙伴、我的校友同学、企业家朋友、各级领导,无不对奇石有着浓厚的兴趣,里面挂的名人字画看也不看,真正吸引他们的是精美的奇石及奇石背后博大精深赏石文化,带他们看石头,给他们讲石文化和背后故事,看他们如醉如痴的样子,是我最开心的事情,无意之中反而做成许许多多交易,今年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总去我那玩,对石头产浓厚生兴趣,就邀请去他们公司看看能否也放点石头,我看过之后,让我的团队给他做了一个完美的奇石摆放文化方案,从奇石的历史、奇石文化、奇石本身的内在美、奇石摆放对周围环境的提升、对其公司文化品位的提升,奇石的升值保值、及风水带来的好处等各个方面进行阐述,领导非常兴奋,成交是必然的,价格不是问题。我和许多石友也有深度的合作,今年我经过运作就帮助一个石友一次卖出13块大型景石。我是由衷的喜欢石头,积极的推广赏石文化,我身边朋友送礼送石头已经常态化。但是我一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大部分企业家社会各界人士没有途径和渠道接触到各地精美的石头,他们不知道哪有,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走到各位的店里,也不知道如何欣赏,更谈不上成交。而我们广大石友也没有渠道接触这些真正喜欢石头且有经济实力想买石头的人。
4、推出乐石文化俱乐部概念
经过深思熟虑并和业内许多专家交流,我决心成立一个乐石文化俱乐部,由企业家、社会各界精英,广大石友组成,搭建一个推广赏石文化的平台,把大家聚集到这个平台之上,向企业家展示各位石友精美奇石,推广赏石文化,促进成交的平台。平台之上,大家资源共享,互通信息,取长补短利益共享,在北京观赏石协会的领导和帮助下一起前行。各位石友我们合作起来,前景无限广阔!
李 东
康 海
景
第五篇:从《美丽心灵》看精神分裂症
从《美丽心灵》看精神分裂症
《美丽心灵》讲述的是20世纪伟大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的真实历程。小约翰.福布斯.纳什在研究生学习时期,便发表了著名的博弈理论,该理论虽只有短短26页,却在经济、军事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在纳什在学术界名声鹊起的时候,他被精神分裂症所折磨,在患病的过程中他仍然在进行学术研究,在妻子艾丽西亚爱的鼓励和帮助下,纳什从不相信自己患病到接受自己患有精神分裂症,最终纳什用不懈努力和顽强意志与精神分裂症抗争并共存。
从电影中可以分析纳什的患病过程,纳什在普林斯顿大学的迎新招待会上,透过纳什的眼睛,阳光透过玻璃杯和柠檬片交叠的影像,浮在空中与另一个学生的领带图案重合,纳什微笑着说:“知道吗?我可以从数学的角度来解释你的领带有多么难看”。这就是来自西弗吉尼亚的天才纳什,他认为数学似乎可以解释一切。纳什观察生活,用数学公式,数学逻辑表达生活,比如在窗子玻璃上分析橄榄球比赛,观察分析鸽子的活动周期等等。在竞争激烈的普林斯顿,纳什面对自我的高要求和周围同学带来的压力,幻想出了查尔斯.赫曼这个在他压抑时帮他释放,在他失落绝望时鼓励肯定他的与纳什自己截然不同的室友。纳什害怕失败,却又渴望成功,毕业后进入惠勒研究室,生活趋于稳定与平静时,他对自己的期望已不仅仅局限在学术的作为而是希望自己能为国家做贡献,他的另一个幻觉威廉帕彻出现了,当纳什想要与艾丽西亚共同经营婚姻生活时,玛西在这个时候被幻想了出来。平凡的家庭生活与纳什幻想的秘密工作不断产生冲突,他最终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在那里,他被迫接受了如今已被西方医学界停用的胰岛素昏迷治疗:大剂量注射胰岛素,让精神病人陷入昏迷状态。出院的纳什变得行为木讷,在家中的他长期用药物治疗控制病情,药物使纳什的思维状态大不如前,动作迟缓,生活能力下降。在这些副作用的影响下纳什决定放弃药物。停药后的纳什病情复发,这一次他没有选择回到医院进行胰岛素昏迷治疗。纳什在家人,朋友以及自身意志力的支持下治疗精神分裂症。在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之下,通过回校做研究并且任教等方式,与没有消失的幻觉和平共存。也终于获得了学术界和应用他理论的各界的肯定。
通过影片对纳什病症的分析:
三个幻想人物,查尔斯.赫曼,幻想中的葡萄牙室友,具有浪荡不羁,风趣洒脱,无所顾忌的形象正是纳什所缺失的,他的内向、不善交际、行为拘束怪异,内心孤寂的纳什害怕失败,需要被认可被赞扬,而查尔斯就是纳什内心对自己的认同和鼓励。玛西,赫曼的侄女,没有父母不会长大天真可爱的小女孩,是纳什内心柔软的情感的映射,对感情和爱情的心理反映。威廉帕彻,国防部官员,反映了纳什内心的英雄主义情结,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帕彻是纳什渴望成功,表达欲望的心理投射。在幻想这三个人物的过程中,纳什能听见并和他们对话,其中包含了幻听,幻视这一类症状。
纳什的思维障碍,影片中他在做毕业论文期间表现出的语无伦次,思维混乱。影片中纳什把头磕破将书桌推出窗口还有划破手腕找密码的激烈行为,面对压力害怕失败,兴奋时的怪异表现,紧张激动时摸头的动作,抱着哭泣的孩子时呆滞的表情。停药后出现幻觉时将婴孩放在浴盆中不理会孩子的哭泣,这些是情感障碍和感知障碍的表现。纳什在做毕业论文时表现偏执一定要找到原创理论,要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渴望成功,这些想法变成一种偏执的坚持,以至于他做出种种过激的行为。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性格孤僻,沉浸于自我世界。
影片中的“康复”的过程:
纳什经历了患病、被妻子以及周围朋友发现患病、承认接受自己患病、入院进行胰岛素昏迷治疗、出院继续服用精神病治疗药物、停药、复发、最终在纳什自我意志力以及妻子艾西利亚和朋友们的支持与爱的帮助下分清了什么是幻觉什么是真实存在,虽然期间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例如出院一段时间后回到普林斯顿希望能呆在学校图书馆却因为管理员没有看备忘录而被认为没有身份认证而不允许进入图书馆时,纳什不被认可和接受的情绪让威廉帕彻这个幻觉再次出现,情绪行为一度失控,在图书馆里窗台上思考时的喃喃自语,焦躁的动作行为。然而纳什还是凭借意志力不断的自我克服,自我超越,最后选择忽视幻觉,不跟他们再有交流,也选择接受压力,自我缓解压力。接受失败,不过多的在意他人的嘲笑和看法。精神分裂症在纳什身上虽然没有完全治愈,但是他自己也没有再失去对现实的掌控力,能够分清幻觉与现实,情绪也没有往日的激动,行为也几乎与正常人一样。融入人群的纳什在讲台上找到了自我实现的机会,也给疾病的康复增加了正向力量。当纳什再回到年轻时候看到教授赠笔仪式的地方,自己成为各学者赠笔对象时,从最初的局促到接受大家的肯定,最后在领奖台上的多年情绪的释放。也帮助了纳什疾病的康复。
与疾病共存的启示:
精神分裂症这种难以治愈的慢性的重大精神科疾病,想要完全治愈它的可能性不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做到控制。分清幻觉和现实,学会掌控现实。这不仅需要药物的帮助,而且需要家人朋友的爱与支持,还需要通过患者本身去分辨幻觉、现实。结合我们目前的情况,医院运用药物治疗,家庭则需要理解支持患者,社区需要通过专业的方式辅助患者巩固稳定病情,患者自己也需要不断的努力康复。像纳什这样不去刻意打压幻觉,选择忽略幻觉并将现实与幻觉隔离开来的方式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治疗康复方法。另外,纳什与疾病的共存反映出社会也需要包容接纳精神病患者,让他们能在一个不被排斥的环境中慢慢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