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NLP视野中的写作治疗(定稿)
NLP视野中的写作治疗
作 者:
爱新觉罗·启程
(吉林大学文学院写作教研室主任,写作指导中心主任。)
[摘要]:
目的:探讨NLP与写作治疗的关系。方法:依据相关文献对NLP的基本理论框架加以宏观考察,并在其具体理论环节中对NLP与写作治疗的关系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分析表明,目前国内对写作治疗的研究尚处在初创期,其中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都需要跨学科、协同性的探索。因此NLP对于写作治疗研究尤具启发意义。结论:NLP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第四思潮”走向认知科学的新探索,有可能也有必要在写作治疗的实践当中丰富和确证自身。
[关键词]
NLP 神经 语言 程序 写作治疗
The Writing Therap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LP
Aisin-gioro
〃Qicheng
(School of Humanitie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12)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and the Writing Therapy.Method: To explore generally the basic theory framework of NLP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documents, and to giv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LP and the Writing Therapy in concrete theory links respectively.Results: My analysis proves: The current study about the Writing Therapy is still in its beginning stage in China, A trans-disciplinary and co-ordinated
exploration is needed to settle the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s.Therefore NLP can contribute greatly to the study of the Writing
Therapy.Conclusion: As a kind of new attempt from the Fourth Psychology to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it is possible and also necessary that NLP should enrich itself and verify itself in the Writing Therapy practice.[Key Word]:
NLP, Neuron, Language, Program, Writing Therapy
小引:NLP概述
何谓NLP?NLP是神经语言程序学(Neuro-Linguistische Programmieren)的简称。神经语言程序学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在晚近心理学流派中特别以前沿性和开放性而著称。考察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史可知,继被称为“第一思潮”的精神分析心理学、被称为“第二思潮”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及被称为“第三思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各领风骚”后,呈现出整合之势的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第四思潮”:超个人(Transpersonal)心理学。在“超个人心理学”的旗下,聚集着从以上所述各个理论阵营中冲杀出来的探索者们。真正将这些当代心理学大师凝聚在一起的是“超个人心理学”的充分张扬宇宙性、整体性和灵性的理论范式,是“超个人心理学”的追求身、心、灵的整合的理论气魄。如果说,斯坦尼斯拉夫·格罗夫(Dr.Stanislav Grof)、科林·威尔逊(Colin Wilson)、威尔·舒茨(Dr.Will Schutz)的“超个人心理学”理论代表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最新发展;托马斯·摩尔(Dr.Thomas Moore)、沈娥(Dr.June Singer)、斯科特·派克(Dr.Scott Peck)的“超个人心理学”理论代表着分析心理学(具体指荣格心理学)的理论突破;那么,约翰·格林德(Dr.John Grinder)与理查德·班德拉(Dr.Richard Bandler)共同创立的神经语言程序学,就可以归结为从行为主义、完形心理学走向认知科学的新探索。甚至可以说,在探索人类内在宇宙的道路上,神经语言程序学比认知科学走得更远。
作为探讨人类的主观经验结构的一门科学,NLP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约翰·格林德(Dr.John Grinder)是心理学家兼语言学家,理查德·班德拉(Dr.Richard Bandler)是心理学家兼数学和信息科学家。他们曾长期共同研究人类的潜意识行为和潜意识情绪,并为此对数十位世界级的优秀者作了细致的观察与研究,终于对潜意识的语言信号有了全新的认识,并发现人们可借助心理学技术有意识地感知和影响潜意识行为。这就是NLP(Neuro-Linguistische Programmieren),代表着对人类大脑的运行方式的最前沿的理解。NLP认为:我们所有的经验都可以通过神经组合储存在大脑里,并通过语言表述出来。这一储存(编程)是可变的,运用神经一语言一程序,可以探究我们的行为方式,并能对之施以影响。NLP能够指导我们充分运用人类潜意识的能力,实现身、心、灵的整合与提升。
NLP与写作治疗
拙文《〈广义写作行为研究〉提纲》认为,写作教育应以创造性的写作实践为主,“通过写作来学习,通过写作来交往,通过写作来发展自我,创建意义,敞开心灵,治疗身心,获得‘澄明’(Lighting)和解脱。” 通过写作“治疗身心”,“获得解脱”,这就是写作治疗。原型批评学者弗莱说过:“在当今这样一个疯狂的世界里,不应当忽视文学和艺术所具有的助人康复的巨大力量。可惜的是诗人往往意识不到他们自己在这方面的潜力。”[1]近些年来,随着心理治疗理论的深化发展和心身医学模式的逐渐确立,写作行为的“治疗”功能,它的“助人康复的巨大力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并己成为当代心身“治疗”实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今日西方,写作治疗是“创造性艺术治疗”中的重要内容,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写诗,记日记,由心理医生引导患者写出心中的情感和反省,通过亲近自我、亲爱自我的方式,踏上内部探索之旅,这已经成为常规治疗技术之一。在中国,写作治疗的研究与实践都还刚刚起步。据报道,作家周秋鹏兴办江苏省常州市广化残疾人康复公寓,运用写作治疗的技术,对精神障碍者进行心理辅导,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周秋鹏在《为什么你的孩子会得精神病》一文中说:
在2002年5月,我们在采取健身康复锻炼和心理行为辅导的“教
育疗法”基础上,又开设了音乐、美术、书法、朗诵、英语、写作
等课程,我们称为“艺术疗法”,让那些昔日行为失常、思维紊乱的精神病人,变成一个个温和斯文、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当我听到
那些精神病人在朗诵诗歌和英语,自由地歌唱,看到他们的美术与
书法作品,和写作的短文时,心中真的是感慨万千。[2]
目前国内对写作治疗的研究尚处在初创期,其中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都需要跨学科、协同性的探索。将作为新近诞生的前沿性认知理论的代表的NLP引入写作治疗的实践当中,则更是非常必要的。
1、NLP的“前提假设”与写作治疗:
NLP的专业文献浩如烟海,理论观点又纷繁复杂,初涉者往往感到难以把握。中国台湾旅美NLP研究者胡谢骅硕士经过长期研究,在其《把快乐还给自己:NLP命运舵手》一书中,对NLP的“前提假设”(NLP理论家的谦逊之称)进行了初步归纳,大概有49项之多。这里只就其中与写作治疗直接相关的若干项“前提假设”稍加归并,并略作介绍:
1、我们所生存的宇宙是友善而且资源丰富的。
2、每个人都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别人能,我也能。
3、地图不是实际的疆域,只有经由感官经验所塑造出来的世界,而没有绝对真实的世界。我们每一个人所认知的世界与别人一定是不同的,也不等于实际的世界。
4、我们一生所有的经验都被编码储存在我们的神经系统里。我们透过影像、声音、感觉(含触觉)、气味、嗅
觉来处理我们所有的信息。
5、行不通就改变!改变其实是可以马上做到的!江山易改,本性也是可移的。
这些“前提假设”可以视为
NLP的人格理论。NLP人格概念的要点是乐观的性善论和发展论。在“友善”的格调下,每个人都与他生存其间的宇宙和解了。主观经验是充满局限的,但又同样是能够改变的。写作治疗技术其实即为“改变”的技术。就像NLP在个人心灵创伤、受虐、暴力伤害、缺乏自信、家庭情感问题以及消除压力、身心不适症状、激励他人、有效沟通、增加创造力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一样,写作治疗在这些领域内也有着促进个人提升与组织变革的巨大潜力。关键是:应当通过引入NLP的各项技术来丰富和完善写作治疗的可操作性,使寻求“改变”的心灵能够被发现,并使“改变”真正成为现实。
2、NLP的“诊断工具”与写作治疗:
何谓“诊断工具”?在这里,“诊断工具”是指那些能够协助我们判断出自己和他人的认知障碍类型,识别其特征,并使其获得理论解释的参照座标的心理工具。NLP理论中的“过滤器”、“准确问题”与“隐喻”等元素都应属于NLP所提供的某本“诊断工具”。所谓过滤器,就是通过对外界信息的过滤,有选择性地获得经验,并达到影响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所取得的结果的心理机制。过滤器又译作“框视”,它决定着人如何理解现实,决定着我们关注什么,忽视什么,容纳什么,拒绝什么。它是人的独特性的所在,但又是可变的,透过NLP所倡导的对过滤器的选择与重组(Reframing),人可以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生活。常见的过滤器有内部/外部、匹配/不匹配、朝向/离开、联合/抽离等。过滤器无所谓对错,但从其类型判断你的心灵状态健康与否的标准,就在于你的过滤器是否直接导致了你的身心及与他人间的和谐。当你面对一只盛着半杯水的杯子,你的过滤器会告诉你“这里恰好有半杯水”吗,抑或你会问:“其余那半杯水呢?”这是由过滤器中的匹配/不匹配所决定的。你的各种过滤器都会通过你的创造性写作呈现出来。
英国NLP咨询家伊恩·麦克德莫特和约瑟夫·奥康纳把隐喻(Metaphor)定义为:“隐喻意味着故事、比较、直喻和类推——它们总是能够清楚表达的。„„隐喻:暗示某种比拟的故事或人物。”[3](p141)在更多的时候,隐喻只是以单个的词汇的面貌出现的,但在它身后是它所透露的思维方式。我们把领袖称为“总设计师”,是因为我们认为政治变革是一项复杂的、可控制的技术工程;我们把职业和岗位称为“战线”,是因为我们认为工作就是经年累月高度警惕的、神经兮兮的战斗和斗争。„„我们对世界的体验本身就是隐喻。在NLP看来,隐喻来自无意识心理深处,也以“心锚”(Anchor)的方式穿越显意识设置的重重障碍,直透无意识心理深处。它是确定的,是内心世界向他者敞开自我的钥匙与线索;又是不确定的,是透过解释活动对新的可能性的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与选择。苏·奈特在其《激发潜能》中这样阐释隐喻:
隐喻尊重无意识心理的力量,允许它得出自己的结论。隐喻像一个谜,无意识心理与它磨合,直至产生适合你的解决办法。……
隐喻尊重你自己从隐喻中学习所需东西的能力,囚此人们常常不去解释隐喻的意义。[4](p94-p95)
也就是说,隐喻与无意识心理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影响力与有效交流的本质。隐喻作为“诊断工具”,通常被用来判断无意识心理层面的隐秘情结。加州奥克兰凯撒医学中心精神医学部门的主任心理学家锡瑞因博十认为:在诗歌疗法中,隐喻在投射出对某种情况的整合理解上是无懈可击的。以下是诗歌疗法的患者辛普森女士的亲身经历:
两年内,她竟然自己写起诗了,意象大都偏重在“水”和“海”;某中一首名为《魔鱼》的诗似乎一直固守着在手术前不久
她所做的滑水旅游上,后来她告诉理迪医生她知道自己所用的隐喻之意义何在:她一直沉溺在自怜自艾的情结中。
[5](p129)
对辛普森女士来说,诗歌写作已经成为和医生相配合,运用隐喻的“诊断工具”进行自我诊断的治疗活动了。
3、通过NLP技术走向“改变”的写作治疗:
在NLP体系中,有几种常用的治疗技术,通常被用来消除患者对过去的种种负面记忆及与此相关的种种认知障碍。这几种技术是:放映电影、时间线疗法和知觉苏醒。
所谓放映电影,是指将自己想像为电影院的放映员,将要放映以你的经历为主要内容的影片。电影放映员更关心画面亮度、音效以及开场时间等,而非演员的感受。你可以旁观自己的人生经历,并使自己的感觉更加中立,如在最恐怖的时刻突然关闭声音、改变颜色,或高速快放等,以期产生全新的感受。
时间线疗法(Time Line Therapy)则是指对潜意识中时间编排方式的再发现。当你想起某件往事,请闭目感受,它是处于你的身体的左或右?前或后?高或低?远或近?那么,另一件更久远的往事呢?这就是时间线,它是确实存在于你的潜意识中的,而且是可以通过心理学技术进行重构的。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动摇以往根深蒂固的知觉模式的知觉苏醒。它是由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心理练习组成的。这些练习的题目依次是:
1、我在此处所看到的一切,不具有任何意义。
2、我在此处所看到的一切,对我所具有的意义,完全是我自己赋予的。
3、我并不了解我在此处所见的一切。
4、这些想法念头不具有任何意义,它们就像我在此处所看到的事物一样。
5、我绝不是为了我所认定的理由而烦恼。
6、我烦恼,是因为我看到了根本不存在的事物。
7、我只看得见过去。
8、我的心里塞满了过去的念头。
9、我看不出一切事物的当下真相。
10、我的想法不具有任何意义。
这一练习充分体现了
NLP体系对东方文化(佛禅)的包容性。知觉苏醒的过程正是生命透过“放下”而获得新生的过程。
写作治疗的基本形式是由医生、导师或督导员指导参与者按一定要求抒写内心感受,并通过一系列有特定意义的写作练习,以及师生间就参与者所写文字内容的书面交流与探讨,实现心灵的解放与重生。像
NLP一样,写作治疗是开放的,放映电影、时间线疗法和知觉苏醒的技术都可以在“写作治疗”中以书写的形式实现。
关于
NLP与写作治疗,可以展开研讨的话题还有很多。譬如,在思维层级技术中,有一个基本的操作原理:当你诊断出某一水平的问题时,你应当意识到。只有超越这一水平,进入相邻的更高水平,才有可能治疗这一水平的问题。再如,NLP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喋喋不休的评论员,它的态度是否友善,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与语言能力,值得深入研究。又如: NLP理论家在“精神灵性” 层面普遍坚持“信、望、爱”的悲怀,而这又何尝不是写作治疗的终极旨归?„„这里因篇幅和结构限制,不可能对NLP理论的诸多细节再一一赘言了。
【参考文献】:
[1]N.Frye.Literature as Therapy.The Eternal Act of Creation.ed.By R.D.Denham.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3.[
2]周秋鹏.为什么你的孩子会得精神病.http://.[
3]【英】伊恩·麦克德莫特、约瑟夫·奥康纳.NLP管理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4]【英】苏·奈特.激发潜能:NLP成功法则.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5]【美】默里卡·帕德丝、威廉·古特雷等.心灵导师:情绪管理全书(下).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第二篇:案例介绍以及运用NLP设计的治疗方案
姓名:黄媛媛
班级:2008级应心2班
学号:20080512156
案例介绍以及运用NLP设计的治疗方案:
个案:
怎样找回自信?
韦某,男,19岁,一年级机电班学生。学习成绩偏差,无心向学。上课无精打采,经常迟到、早退、旷课,缺交作业。韦某的父亲是煤矿工人,母亲没有固定职业。韦某共有两兄弟,他是老二,小时候受父母宠爱,刚上初中时成绩也不错,但上初三那年由于贪玩,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同学嘲笑他,父母责怪他。,这一年他大哥考了大学。因此,父母说他不争气,没出息。这给韦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一拿起书就觉得头晕,并逐渐变得抑郁、自卑、厌学,甚至装病逃学。
案例分析:
1、韦某原本是个聪明的孩子,初三时不慎交上了不良的朋友,便贪玩起来,不
想学习,成绩下降。
2、父母对韦某成绩下降,不查明原因,不进行引导,而是简单粗暴地责怪他不
争气,使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3、大哥考上了大学,有了榜样,本来对韦某是一种促进,但父母不对他进行激励教育,反而说他读职高没有出息,不成气,比不上大哥。这使韦某感到自己在父母中失宠,一无是处,处处不如大哥,于是逐渐变得抑郁、自卑、厌学。他越厌学,越学不好,成绩越差,成绩越差越厌学,形成了恶性循环,使他完全失去了自信心,最后索性破罐子破摔,逃避学习。
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运用了重拾优良状态、换框法、反败为胜法方法。
第一部分:重拾优良状态、安装经验掣
韦某本来是个聪明的孩子,小时候就受父母宠爱,但是由于外部环境所给予他的消极作用和自身的一些观念的认知和行动的错误,最后使得学习越来越差,大哥考上了大学,这使得他失宠了,父母不在关注他,同学嘲笑他,对自己没有信心,心理压力很大,甚至变得抑郁,自暴自弃,没有成就感以及自我肯定,完全陷入了一种无法自拔的状态。我们在用这种方法治疗时,首先应该让韦某闭上眼睛做放松训练,让他的整个人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做几次深呼吸,在他状态很放松的情况下让他回忆一些以前自己做的好的或者成功过的事,因为他以前成绩也很好,肯定收到过同学或者老师的肯定以及表扬,还有关于父母宠爱他的一些经历,逐渐的回忆过去的自我肯定的一些体验,重新找回那种被喜悦所包围的感受,让他把这份感受充满全身以及整个内心,再做几次深呼吸,让这样美好的感觉涌向全身的每一处,每一块肌肉、每一个细胞,完全放松的体验这种感觉。当我们看到他眼角有微笑,或者肌肉有跳动时,说明他已达到了体验的高峰,让他双手紧握成拳头“安装经验掣”,暗示他以后只要一握紧拳头,全身都会充满力量,无法阻挡,然后让他放松双手,再次让他握紧双手,感觉这样的一份力量,并告诉他,以后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只要握紧拳头,就会有很强的自信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克服自卑,克服一切困难。因为他曾经也有过骄傲的体验。
第二部分:换框法
这部分主要是用的意义换框法,即是将他的负面意义转换成正面的价值。韦某本来就是在学习下降的情况下出现了种种对他不利的因素,在父母眼中的失宠,同学眼中的嘲笑,都造成了他的逃学,自卑等,其实就在于他对外界环境的这种负面刺激没有得到正面的意义。比如可以让他说“我的学习不好,所以我的父母,我的同学们都不喜欢我”,换一种说法,“因为我的学习不好,所以我要努力的学习,让他们都喜欢我”,还比如“因为我学习越来越差,所以我自卑,不愿意去学校,我要逃学”,换一种正面的价值的理解是:“因为我学习越来越差,所以我要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我要去学校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而有力量”等等。通过这样的将负面的意义全部转变成正面意义的价值,那么他的信念也就会改变,最后他的规条即是行为也就会慢慢发生变化。
第三部分:反败为胜法
韦某小时候得到父母的宠爱,现在失宠了,他肯定想改变现在的这种情境,就是与父母及同学建立好关系,再次回到以前的自信状态。那么就让他闭上眼睛放松的坐在椅子上,想起与父母和同学之间的不和睦的关系,以及对他们的愤怒和不满,(情绪的我),然后站起来,到第二个位置(智能的我),让这样的我找出方法去教导情绪的我,之后再站到第三个位置(本我),让他去赞美智能的我,最后,一步步的回归原位,从本我到智能的我,充满着智能和力量,内心有一股兴奋的感觉,觉得找到方法解决问题了,再引导他多次进行深呼吸,将这份自信的力量带到全身,就像是握紧拳头一样的感觉,然后张开双眼面对现实,想象感觉一下用现在的方法去解决父母和同学的矛盾敌对的关系,最终达到他自己主动地去调节各方面的不利因素,使自己再次找回自信,勇敢的面对一切!
第三篇:伦理学视野中的终身教育
伦理学视野中的终身教育
摘 要 终身教育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教育思潮,是和社会经济与人的自身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的一次性传统教育的挑战。然而,目前终身教育的思想及重大意义,仅在部分高层管理人员、教育科研人员中形成较为广泛的共识,广大社会成员对于终身教育仍然了解甚少,本文试图以道德为观察视角,来探究终身教育的伦理精神,以有助于推动终身教育思想的广为传播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尽快建立。关键词 终身教育 道德 善 恶
终身教育是指对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整个一生所进行的教育。具体来说,终身教育包含了纵向教育和横向教育的连续和结合。从纵向上看,它指出了人生发展的每个时期受教育的连续性;从横向看,它指出了受教育者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是互相结合的。由此可见,终身教育否定了将人生截然分成前一段用于教育,后一段用于劳动的观点,对只注重学历教育忽视学历后继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批判。1 善恶与终身教育
善、恶是伦理学说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道德范畴,是道德评判中最一般的表示道德价值的概念。善同恶一起,构成区分德行和非德行的最概括的形式。人们通过企求善来反映自己最普通的利益、要求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又借助善来评价他们周围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一切社会现象。
从“善”与“恶”的视角看终身教育思想的伦理意蕴,必须首先对准善的实质。那么,什么是善?简而言之,善就是那种既符合人们的要求,又符合外部现实性的实践活动。善恶是教育伦理研究的主要问题。善恶问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教育善恶的标准。教育善恶标准一方面要体现教育道德的伦理特性,主要包括对教育活动过程、结果、要素进行合理性、合目的性的检验,以期达到教育伦理规范的要求。教育善恶标准另一方面是要反映教育道德水平,人们对教育的评价是多角度、多层面的,但主要是对教育效果的评价、教学水平的评价、学生质量的评价。对教育的伦理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的维度,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人们对教育的新要求。
20世纪60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新思维。这一与中国古老的教谚“活到老,学到老”不谋而合、殊途同归的提议,从概念的提出到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新思潮的形成,虽然为时不长,各国对其认识也不尽一致,但由于这一新思潮顺应了现代社会的改革趋势,满足了当时各国教育现实或教育市场的需要,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起,从西方到东方,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终身教育都被广泛接受,一些国家甚至通过立法等手段为终身教育的实施提供制度化的保障和护航。终身教育的意义已超越国籍国界、意识形态、社会形态和种族界限等范围。借用北欧福利社会制度“从摇篮到墓地”这句形象广告语作为自己标志性口号的终身教育,引起世界教育界强烈的激荡,成为当代社会最富有影响力和最重要的创新之一。目前,国际教育界对终身教育比较共同的理解是,这几乎是一种无所不包的教育形式或制度。是社会所有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和培训的总和,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如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种种教育,还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社区)教育。
传统教育体系的特征,是以一个学习者或受教育者按线型流程完成小学、中学、大学和研究生教程为标志的,而以终身教育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教育体系,则开始于传统教育体系结束的地方,是传统教育体系的延伸和拓展。以至于国际教育界通常把终身教育是否诞生,看成是衡量教育是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按照终身教育思想构建现代教育体系,是入世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2 终身教育的道德伦理精神
终身教育的道德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 终身教育是道义的事业
我们进行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活动,是道德教育,它是培育理想人格,造就人们内在道德品质、调节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手段。道德教育总要同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社会风气状况发生关系。我们进行道德教育包括终身教育必须从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与改革开放、促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的政治经济政策相一致,服务于现实,又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公正状况同广大社会成员的个人和整体目标一致,道德教育才能更有成效。
终身教育中的又一种社会活动是教育人们的道德修养,道德修养主要是指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方面进行的自觉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和自我培养的功夫。人们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形成,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项社会性的活动。接受道德教育,努力进行道德修养,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有了公正伦理环境,人们才有可能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才会自觉地进行学习伦理知识,省察克治、内省、思过、积善、慎独、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
第四篇: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教与学
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教与学 杨明全
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010-62205374(宅)
58807973(办)*** yangmqsh@yahoo.com.cn 内容提要 什么是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在教与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对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什么是建构主义 主义的学习理论”。•
• • • • • • • • • • • • “在教育心理学中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人们对它叫法不一,但更多地把它称为建构——Slavin,1994
一、什么是建构主义
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流派,是行为主
• • • • • • • • • • • • •
一、什么是建构主义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特征:
强调外显行为的变化;
强调强化的作用,人的行为结果影响着后继的行为; 学习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一、什么是建构主义
行为主义心理学对教学的影响:
教育的目标在于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 无视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内部心理过程;
可以解释低级学习活动,但不能解释人的高级思维过程。
一、什么是建构主义
认知心理学的特征:
强调内部认知过程; 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强调学习者的内在动机而不是外部强化。
一、什么是建构主义
认知心理学对教学的影响:
• • • • • • • • • • • • • 学习应是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
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结构是学习的基础,强调原有知识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作用;
积极的学习心向是学习效果的保证。
一、什么是建构主义
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
童话中的建构主义:
一、什么是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的特点:
比认知心理学更强调认知的主观方面,在认知上向客观主义相对立的一面发展;
强调情境的积极作用;
强调社会文化的互动对认知的作用; 关注知识如何从一种动态的过程中生成的。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知识观
传统认识论支配下的知识观:
知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科学是自然之镜); 知识是“客观知识”,独立于认识主体而客观存在; 知识可以共享和传递。• • • • • • • • •
• •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知识不能脱离认知主体而独立存在;
知识并非具有绝对的客观性,知识具有不确定性; 知识具有个人性和情境性。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学习观
行为主义的学习观: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认知主义的学习观:学习是原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新知识的过程。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观:
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而不是从环境被动接受的。
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只能靠学生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这种建构无法由他人来代替;
学习是进入某一实践共同体的文化过程,是学生在一定情境(社会文化)中,借助他人的帮助或自主建构意义的过程。
案例:《白毛女》的意义建构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得以发生的四大要素: • • • • • • • • • •
• • • • 情境:学习活动发生的场景;
合作:强调社会互动对意义建构的作用(同伴教育); 对话:经验和智慧分享(最近发展区);
意义建构:对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的理解与认识。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学习者积极建构的; 学习是学习者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行为;
重视学习者先前所建构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发展的同时,并不排斥外部的引导,但是反对简单的直接的知识传递。
三、建构主义在教与学中的应用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传统教学设计的步骤与内容:
确定教学目标(我们期望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是否具有学习当前内容所需的预备知识,具有哪些认知特点和个性特征);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 制定教学策略; •
进行教学评价。
三、建构主义在教与学中的应用 •
• • • • • •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原则: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强调“合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三、建构主义在教与学中的应用 •
• • • • • • •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步骤(北师大何克抗 的观点):
教学目标分析(概念、命题、原理等知识主题); 情境创设(与主题相关、尽量真实); 信息资源设计(种类、如何获得等); 自主学习设计; 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
强化练习设计。
三、建构主义在教与学中的应用 •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设计:以研究性学习为例
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究而建构知识、认识世界的学习方式。
• • • • • • • • • • • • • • 由探究、表达、交流三维建构的 “三E综合学习模型”
三、建构主义在教与学中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学会分享与合作
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建构主义在教与学中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经验性和体验性 过程性和生成性 活动性和实践性 自主性和合作性
三、建构主义在教与学中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
• • • • • • •
四、建构主义对课程改革的启示
对课程与教学领域的
主要的概念 进行重建:
四、建构主义对课程改革的启示
1.课程即学生的经验与体验
过去 知识 产品 话语霸权
四、建构主义对课程改革的启示
2.教学:从“文化复制”到“知识建构”
四、建构主义对课程改革的启示
3.课堂即课程意义生成的场所 课堂是“加工房” 课堂是“监狱” 课堂是“一言堂”
课堂中的讨论 课堂中的合作 课堂中的探究 • • • • • •
四、建构主义对课程改革的启示
对新的学习方式和课程形态 的确立有理论指导价值:
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十分明显的建构主义性质:
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三、建构主义在教与学中的应用
设置综合性学习课程,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目标;
倡导新的课程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
确立课程目标的“三维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给予特别的关注。
Thanks!欢迎跟我联系: 杨明全
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010-62205374(宅)
58807973(办)***
yangmqsh@yahoo.com.cn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
第五篇: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民生问题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民生问题
来源:绿色新闻网 作者:王宇 发布时间:2008-6-16 21:24:00 浏览次数:1145次此信息由 杨燕 志
愿者发布 [提要] 摘要: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在新的发展阶段,解决民生问题最根本的是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以及社会保障等重大问题。关键词:民生;和谐社会;制度保障…
摘要: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在新的发展阶段,解决民生问题最根本的是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以及社会保障等重大问题。
关键词:民生;和谐社会;制度保障
引言
所谓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生计与生活的问题,孙中山先生曾经将民生问题概括为衣、食、住、行四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生问题的要素也在不断变化。改革开放初期,民生问题主要是为了解决国民的衣食之忧,进入新世纪,民生问题更加突出的显露出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的重要性。
一、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是提高民生质量
“和谐”指的是合乎逻辑或规律的状态,是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是事物之间或者事物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合理搭配、协调、协同的关系。和谐社会的内涵,正如胡锦涛同志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阐述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勾勒出的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权益,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等九大目标任务,字字体现民情,句句蕴含民意,条条关注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将“和谐社会”的目标概括为“五有”,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充分说明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是解决好民生问题。
建设和谐社会,核心问题是要提高民生的质量。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即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维护、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就是不断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
二、和谐社会视野中民生问题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质文化生产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生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民生问题已经得到全面解决,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基础比较薄弱而且不平衡,民生问题面临着诸多新课题、新矛盾。一方面,原有的一些带有基本生存性质的民生问题并未完全解决,比如目前我国还有两千多万的农村贫困人口仍处在温饱线下,城镇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低收入群体。另一方面,因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导致的看病难、上学难和住房难等具有个人保障与发展性质的新的民生问题也日渐凸显,成了当前压在老百姓身上的新“三座大山”。在新时期,我国民生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以及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
(一)教育问题
现代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推动,人才培养要靠教育,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民族兴衰的关键,教育的公平发展是构成社会和谐最可靠的基础之一。目前我国的教育水平日渐提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但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随着基础教育管理权的下放以及教育与经济的关联逐渐增强,很多教育机构选择了将大多数教育资源投入到一小部分所谓的重点学校,尖子班,优班等等,开始走向精英教育路线,这种现状产生的后果是人为地制造了差距,同时铸成了农村的一大批被视为“基础薄弱的差校”和“垃圾学校”。
第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我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差距很大。当东部地区已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变革的时候,很多偏远西部山区还处在前工业时期,基础教育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短缺、办学硬软件低、质量水平差等方面。
第三,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处于不利地位。城市外来的民工子女,他们不能享有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在享受义务教育时处于不利地位。
(二)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对于社会和谐、家庭稳定和个人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保证就业压力很大。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第二,职业供求比例不匹配。我国劳动力市场不但长期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而且职业供求不匹配的情况也相当严重。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2003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岗位空缺与求职者之比值相当悬殊。有的供过于求,如:北京的美容美发岗位为18∶1,剪裁缝纫工为6∶1;天津保险业务人员为8∶1,采购人员为9∶1;沈阳的数控操作工为6∶1,模具钳工为7∶1。与此同时,还有求过于供的,如:天津的机动车驾驶员为1∶31,维修电工为1∶56;南京的计算机工程师为1∶8,保险业务员为1∶10。第三,高素质劳动力分布不均。比如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大城市,高等学府相对集中,历年的大学毕业生很大一部分要在当地谋取就业,必然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同时二级城市高素质人才短缺的局面。
(三)收入分配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经济总量有了大幅提高,国民财富大大增加。在分配领域一直倡导“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分配原则对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目前已经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但是,在经济繁荣,分配有序的背后,还存在一些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得不到改善必将影响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第二,分配格局有待改善。目前社会存在着初次分配不太合理,二次分配缺乏力度与公平,第三次分配格局没有形成。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由于收入分配差距在拉大,不少人利益受损、心理失衡,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第三,改革开放以前的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具有很浓的平均主义色彩,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处于较低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在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影响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成败的关键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化解收入分配的矛盾,势必会造成三农不稳的局面。
(四)社会保障问题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保证,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起来的,总的来看,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保障面窄。社会全体公民都应成为社会保障的主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们对社会保险的认知程度、参与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远远不够,同时社会保险制度本身的执行成本也很高。
第二,制度不统一。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是以社会保险费征缴和发放为基础、以部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居民生活救济为辅助而形成的一套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是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方面。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在征费率等方面没作具体规定,因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制定或修订了本地区的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这就造成了不同区域的社会保险费征缴制度在具体规定上都有别于其他地区。总体来看,发达地区征收费率低,不发达地区征收费率高,这严重阻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第三,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有待用制度解决,贫困人口和大量的失业队伍的存在,不仅给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而且这部分人的基本生存如果得不到保障将会对社会的稳定构成威胁。
三、解决民生问题关键在完善制度
民生问题如何解决?对此,党中央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由此,笔者认为,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最关键的是用制度来保障。
(一)实现教育公平是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
国之本在民,民之本在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的大事。面对目前教育不公平的现状,政府应当进一步强化责任,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拨款,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办学环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要保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以及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的权利。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提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风尚。
(二)推进积极的就业政策是维持生活稳定的基础
要加强政府引导,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要加强对大学生和退役军人的就业指导和服务;要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通过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就业问题的妥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三)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首先,完善收入分配法规,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上的积极作用,一般来说,初次分配由市场决定,再分配由政府调控。政府在收入再分配上的调控作用是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途径来实现的。税收的主要对象是高收入群体,而转移支付的主要对象是低收入群体。只有把握好这两个对象,在加强税收征管的同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再分配不足往往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再分配过于倾向低收入群体也不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因此,政府在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时要做到,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只要对高、中、低收入的调控中找到合理的平衡点,也必将有益于社会分配制度的完善。再次,通过强化社会责任,借助政策并用立法引导大家参与慈善公益事业,逐步把第三次分配的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的提高带来了日益加剧的收入分配差距和大量没有纳入社会保障的群体,因此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统一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国家需要发展,社会需要和谐,人民需要安居乐业。我们党一定会在这种和谐理念的指引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发展阶段不断的开拓前进,解决好人民的民生问题,实现“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