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极化解矛盾 建设和谐农村
积极化解矛盾 建设和谐农村
正确处理和妥善解决农村基层矛盾,是基层干部的责任和基本要求,能否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对我们基层干部能力和水平的考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各种利益格局的多样化,带来了大量情况较为复杂的社会矛盾,急、大、难矛盾不断增多,如果处臵不及时,很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近几年来,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严重制约了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特别是农村,由于其特殊的自然条件、生活环境和人文素质,其社会矛盾更是错综复杂,致使和谐农村建设步履艰难。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已成为和谐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
一、当前农村矛盾的突出表现
近年来,在建设和谐农村的进程中,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开展了多项活动,消除了一些不和谐不稳定因素,防范和化解了大量农村社会矛盾,但是,由于农村经济文化的落后,农业生产水平的低下,农民法制道德素质的略差,致使各种社会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一是经济发展与土地征收矛盾。经济要发展,征地是不可避免的,人口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少,人地矛盾就显得尤为突出。拿我们李坊村来讲,我村位于乡集镇所在地,近些年来,随着土地平整项目和中心村镇在我村的施建,用地日益增多,征地工作、征地款补偿、征
地款使用管理、土地租赁承包、宅基地审批等涉土问题,逐渐成为当前我村的重点工作,及时处理好这些问题,对我村乃至全乡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征用农村土地过程中,有的农民利益受到侵害,合理权益诉求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这些矛盾若调解处理得不好,就有进一步激化的危险。
二是物质需求与资源瓶颈矛盾。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社会矛盾,都直接或间接与农村经济落后、村财薄弱有关。特别是关系到农村长远发展,关系到农民最起码的生产、生活、教育、医疗等,更是产生社会矛盾的突出诱因。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创收困难;另一方面,群众的物质文化利益需求却不断提高,并日趋多样化。二者的矛盾,在发展中不断凸显出来。比如我们李坊村,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绝大多数农民以种地为生,群众创收门路十分有限,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创收艰难,人们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容易导致人们的利益矛盾关系愈趋复杂,协调解决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是民主需求与管理滞后矛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一方面,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日益增强,但相应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却跟不上,容易造成村组党群、干群关系较为紧张局面;另一方面,有些群众因法制意识不强,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合理要求反而以不合法的途径解决,有时与基层干部不依法办事交织在一起,使得矛盾更加复杂、更难处理。另外,由于受旧思想、老传统的影响,加上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环境和较低的人文
素质,致使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的婚姻家庭、邻里关系、人身损害、赌博等旧问题旧矛盾也屡禁不止。
毫无疑问,如果上述这些矛盾和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创建农村和谐社会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所面临的形势,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外部环境、历史机遇和时代任务。一方面,要正视和重视农村现有的不和谐因素,不讳疾忌医,不文过饰非,承认不‚和谐‛才可以改造不‚和谐‛,正视不‚和谐‛才可以构建新‚和谐‛。另一方面,要研究和思考如何减少农村社会新增不‚和谐‛因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寻求推动农村社会和谐进步的探索之路。
二、化解矛盾,推进农村和谐建设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社会是否安定,有没有活力,关键在于这个社会是否和谐,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是农村,重点和难点也是农村。因此,促进经济发展,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尽快完善农村利益诉求机制,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的矛盾,使农民这个弱势群体真正感受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我村能够保持十多年无一例重大上访事件发生,主要跟村综治委员会做到‚早‛字当头、‚勤‛字当先、民主管理、充分发挥老年协会和基层组织的作用密切相关。现结合我村实际,下面主要谈谈我村如何积极化解矛盾的做法。
一是‚早‛字当头。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介入、早控制、早解决,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例如:年初,我村发生一起严重
交通事故,严家组村民严某超速超载驾驶摩托车致使李高组村民李某眼睛撞伤及其女儿当场撞晕的严重后果。事故发生后,村两委干部第一时间就向乡党委政府报告了相关情况;当天村两委干部就走访了事故双方的家庭,一是了解事故详细情况,二是稳定双方情绪。过了几天,待双方情绪相对稳定之后,村两委干部便召集双方家属到村部讨论如何解决事故善后事宜,经过村两委干部极力斡旋,初次讨论便达成了初步共识;达成初步共识后,村两委又积极发挥老年协会的作用,老人们通过深入双方家中,把事实道理讲清楚说明白,促成了双方第二次讨论如何解决事故善后事宜;经过多方斡旋,双方都有了尽快处理解决的意向,第二次讨论在半个小时后达成了最终协议。此次事件能够得到快速妥善解决,充分表明在化解矛盾纠纷中,早报告、早介入的重要性。
二是‚勤‛字当先。村两委干部经常进组入户,把工作平台前移到街头巷尾、院落篱笆、田间地头,依靠群众掌握深层次、预警性情报信息,对各类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早处臵、早化解,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农户家中,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三是‚老当益壮‛。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的作用是我村化解矛盾的一大特色。我村老年协会是一个以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有一定威望的长辈组成的,在群众中有相当的威信,在处理村里的大小矛盾纠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村里有个什么家长里短、红白喜事、矛盾纠纷之类的大事小情,乡亲们往往都忘不了要请老年协会理事会来‚主事‛,调解说道一番。例如,殡葬改革原本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处理不好很容易引发矛盾纠纷,毕竟牵涉面太广了,但有老年协会出来发挥作用,效果就是不一样。08年初,老年协会就着手开展殡葬改革的事情了,首先倡议村里103位老年人,把自己‚走‛了以后殓尸的棺木抬出来给烧了。尽管大家知道,‚改土葬为火葬‛、‚不与活人争地皮‛、‚不与青山争‘风水’‛是党和政府的政策,是大势所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要他们在一夜之间付诸行动,在心理上、感情上,实在有些接受不了。一时之间,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有人同意,有人犹豫,有人观望,有人反对。一向说一不
二、受人尊重的老年协会的‚权威‛,在李坊村第一次遇到了挑战。为了推动这项惠及子孙的好事顺利进行,村老年协会坚持做了三件事:一是理事会里的七位老人,率先带头把自己的棺木给捐了出来;二是与村委会协商,由村里出资 2万多元钱,给自愿捐出棺木的乡亲们每人每副棺木补助 200元;三是通过户代表会、村民代表会、乡亲恳谈会、红白理事会,教育、引导大家转变思想。最终动员说服了103位老人接受了老年协会的倡议。08年4月5日清明节这一天,是李坊村老年协会为图吉利确定的‚请棺‛的日子。当天早上 6点,李坊村服务中心举行了一个简短的‚烧棺‛仪式。说是‚烧棺‛,其实不然。老年协会请来几位能工巧匠,把那一口口漆成乌黑锃亮的棺木,做成了十多张吃饭用的大圆桌、七八张娱乐用的麻将桌和数十套读书用的课桌椅,分别摆在村服务中心和村民学校里,供大家使用,为大家‚效劳‛。
四是民主管理。坚持和完善户代表议事会制度,凡是涉及全体村民切身利益,村民反映强烈的事都必须经过户代表议事会审议和表决,由村民小组户代表议事会议作出决定,村两委决不强压。如去年的低保户对象调整,李高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中心村建设征地,李高、李上组责任田调整,新村部建设招投标等都经过户代表表决,做到今后无意见、无纠纷、无隐患,真正让户代表议事会制度充分发挥作用。
五是‚强基固本‛。妥善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关键是农村基层组织。基层组织队伍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农村的稳定,为此,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化解矛盾的能力,是建设和谐农村的必然要求。一是要把好基层组织队伍‚入口‛关,切实把素质高、能力强、思想好的人引进基层组织队伍中来,发挥其在调处矛盾中的积极作用;二是要把好基层组织队伍的‚提高‛关,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队伍的培训教育提高,使其矛盾调处工作更为有效;三是要把好基层组织的‚和解‛关,不断协调基层组织关系,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形成合力,成为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的主力军。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正酣,农村各类社会矛盾也处在一个新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我想,只要我们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全力改善民生,农村社会矛盾必将迎刃而解,建设和谐农村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李坊村党支部书记李耕才
2010年7月10日
第二篇:化解矛盾纠纷 促进社会和谐
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我县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和利益纠纷纷繁频繁,解决社会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已成为当前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和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促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推进科学发展、创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已经迫在眉睫。
一、正确认识社会矛盾的特征,自觉把督促化解社会矛盾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
正确认识这些社会矛盾的主要特点,是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基本前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督促化解社会矛盾,从而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政法工作性质所决定的,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相关工作部门也只有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利益上有所作为,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
注重防微杜渐,重视调查研究。社会矛盾纠纷的扩散和激化有一个过程,只有坚持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才能把各种社会矛盾纠纷消除于萌芽状态,构筑起防止社会矛盾纠纷扩散和激化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一道防线。
二、目前我县社会矛盾纠纷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资生活、精神生活日益丰富,人民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但在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类矛盾也
日益突出,如: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危房改建引发的矛盾、暴力执法抗法引发的矛盾、土地承包纠纷引发的矛盾、婚姻家庭纠纷引发的矛盾等等。
造成当前社会矛盾持续性、多发性和复杂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
(一)决策和政策不当,执法不公。
一些部门滥用职权,不依法行政或执法监督不严不公,在制定政策时,侵犯和牺牲群众利益,损害群众利益;一些工作人员素质低,法制意识淡薄,要么不懂法,要么就不依法办事,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处理事情有失公正。
(二)党政领导不够重视。
目前我县仍有很多乡镇及部门领导认为经济工作才是“硬道理”,化解矛盾纠纷问题只是“软指标”,对及时有效的化解矛盾纠纷不够重视,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化解矛盾纠纷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认识不够。
(三)基层调解组织缺乏战斗力及协调能力。
基层调解组织作为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其调解的权限、方式、效力和保障都很有限。加之调解队伍不稳定,制度得不到落实,作用很难发挥,导致许多问题由小变大、积少成多。另外,当前矛盾纠纷涉及的当事人多、部门多,往往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难以解决。调解经费有没有得到保障,导致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战斗力薄弱和协调力不够。
(四)队伍素质整体偏低。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矛盾热点、难点问题逐年增多,需要化解的社会矛盾呈现出广泛化、群体化、复杂化的新特点,引发矛盾的原因多种多样,甚至多种因素复杂交错,矛盾化解难度增大。目前,调解人员的素质与当前复杂的矛盾纠纷已不相适应。
(五)群众法治观念淡薄。
在化解矛盾纠纷中,一些人心态浮躁甚至严重失衡,维权意识强烈而法治观念淡薄。有些人信“访”不信“法”,认为只有往上告,或者把事情闹大,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不惜使用暴力手段把矛盾扩大化。同时,有大批刑释解教人员从中作梗,借机挑衅、激化矛盾纠纷,使利益冲突者因为“仇富”、“仇官”心理和“不公平感”、“被剥夺感”心理因素,对社会不满情绪潜滋暗长,也卷入到突发事件中,造成矛盾的复杂化。
三、意见和建议
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为做好矛盾化解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严格依法办事,坚持走群众路线。
违犯法律法规进行决策、行政和执法,是引发突发事件的重要原因。各单位各部门都要增强依法办事的意识,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行政执法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同时,工作人员必须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坚决走人民群众路线,严格执法、严禁滥用职权、徇私枉法。深入人民群众,开展“人民调
解进万家、化解矛盾在基层”人民调解专项活动,着力化解调处本地区多年积累、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的矛盾纠纷,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大的矛盾纠纷和地方党委政府交办的矛盾纠纷。
(二)落实责任、切实履行责任。
化解矛盾纠纷就必须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从构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的高度,充分认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加强对化解社会矛盾工作的领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基层党组在化解矛盾中作用
近年来,各种突发性事件,大多发生在基层,而这些基层组织又大多比较薄弱,特别是党组织作用弱化,起不了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力,致使矛盾越来越大,引发群体性事件。如:矿区征地补偿、矿区地质灾害、宅基地使用权所引发的矛盾纠纷等等,如果处理不好,将可能引发巨大的群体性事件。因此,作为矛盾化解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加强基层党组织对矛盾纠纷的控制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的核心和堡垒作用,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将各种矛盾纠纷和问题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为我县经济建设和创建和谐织金奠定坚实基础。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加强调解委员会队伍建设,建立培训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政治、法律法规及其相关业务培训,加强对基层调解员、信访干部等相关工作人员经常性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基层调解员、信访干部等工作人员政治业务素质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技巧。结合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变化,制定培训规划,逐步使培训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主动自觉地依法处理问题,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计划、分步骤对队伍进行调整补充,把那些政治素质高、思想意识好、懂法律、群众威信高、办事公道、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到队伍中,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加强法制宣传,增强法律意识。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提高全民的法律素养。矛盾化解的过程就是法制宣传的过程,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及人民调解员分布广,贴近群众的优势,坚持在矛盾化解工作中开展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广泛开展“法律进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进校园”活动,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道德修养,增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观念,自觉做到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织金县司法局化起司法所
谢乃奎
二〇一一年六月三日
第三篇:公诉工作如何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是当前全社会共同
追求的目标,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打击犯罪,化解社会矛盾,保证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任,公诉工作是检察机关的核心工作,更应该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出发,充分发挥公诉职能,打击犯罪,教育和感化人们,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氛围。
一、充分发挥公诉职能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一)依法打击犯罪,促进社会和谐。检察机关依法行使公诉权的过程其实就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犯罪活动是社会矛盾激烈化的一种表现,是破坏社会和谐最主要的一种形式。犯罪活动极大地破坏了社会正常秩序,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不稳定,不协调的状态。公诉部门通过对犯罪案件审查起诉,指控犯罪,将一切罪犯绳之以法,及时有效地阻止了犯罪行为继续对社会和谐的破坏,化解了犯罪行为引起的社会矛盾,使社会快速恢复原有的正常秩序。
(二)履行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最热切期盼的事情。当前社会出现的一些司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不但引起人民群众的极度不满,也大大地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公诉部门强化法律监督,及时纠正司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通过对侦查活动的监督,纠正公安机关有案不立、漏罪漏犯、刑讯逼供、违法办案、徇私舞弊等侵犯诉讼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对审判活动的监督,纠正重罪轻判、轻罪重判、有罪不判的行为,维护审判活动的合法有效;同过对其他执法活动的监督,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努力营造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三)以案说法,追求社会效果。法律除了具有惩罚功能,还具有教育功能。公诉部门在适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的同时,也在发挥法律的教育功能,教育、感化和挽救偶然失足者。唯物论告诉我们,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不能将和谐社会理解为没有矛盾,而是通过建立良性机制,正确认识矛盾,科学化解矛盾,在化解矛盾中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公诉部门正是一方面通过打击犯罪,快速平息引起社会矛盾的活跃事件,一方面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守法、依法维权的法治意识和精神,促进一个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从而推动社会形成自我消除、化解矛盾的良性体制。
二、规范适用刑事和解制度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一)刑事和解制度能使司法机关、被害人、加害人三方共赢。刑事和解,又称加害人与被害者的和解,是指犯罪人、受害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自愿参与由中立协调人主导的对话和交流程序,通过双方协商共同解决纠纷冲突。与传统刑事司法相比,刑事和解是一种更具有人性化、更积极的纠纷处理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加害人从物质上和精神上补偿受害人因其犯罪行为而遭受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使加害人认识到其行为的危害性,积极“弃恶从善”;同时还可以减轻国家司法机关的工作压力,降低刑事司法成本。
(二)刑事和解制度应该规范适用。通过刑事和解结案,使被害人和加害人都心悦诚服,从而减少社会上访事件,对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独特的功效。但是刑事和解制度不能滥用,只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条件的适用,所以对案件的选择、和解的模式、和解后的跟踪监督都应该有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规范适用和解制度,才能真正发挥其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三、全面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实施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当前社会形势和任务的理性把握,是我们党在深刻认识我国犯罪发展态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提出的一份指导刑事立法与司法的重要性文件。标志着党和国家对犯罪的治理对策更加成熟全面,对推进我国法治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对于检察机关转变执法观念、更新执法措施,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确把握“宽”与“严”的尺度。宽严相济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和谐,但如何真正做到“相济”,这需要执法者全面把握,正确理解。“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一是该轻则轻。即对于那些较为轻微的犯罪,处以较轻刑罚。二是该重可轻。虽然所犯罪行较重,但行为人具有坦白、自首或立功等法定或酌定情节的,法律上予以宽
恕,在本应判处较重之刑的情况下判处较轻之刑。三是非犯罪化。即在侦查、起诉、审判阶段,对一些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以犯罪行为论处。四是非刑罚化。即宣判行为人有罪,但不限制其自由,而是将其置于一定机构的监控之中。“严”,首先是要在刑事立法上做到法网严密,以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其次是在罪刑相适应原则指导下对重大犯罪分子在法定刑限
度内判处较重的刑罚。
(二)公诉工作要落实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又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指导思想。公诉部门在“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使一些犯罪嫌疑人可以通过其它非刑罚化方式得到改造,减少犯罪嫌疑人因轻微犯罪遭受短期自由刑而产生仇视和对抗社会的扭曲心态。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对抗,增加和谐因素。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毒品犯罪以及杀人、爆炸、抢劫、抢夺、盗窃、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害社会的刑事犯罪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职务犯罪、贪污贿赂犯罪,要坚持“严打”的方针,坚决“从重从快”打击严重犯罪。
四、积极推行“阳光公诉”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法律上有句格言:“正义不仅应当被实现,还应当以看得见的方式被实现”。只有通过“看得见”的方式,将正义的实现过程置于阳光之下,杜绝暗箱操作,公开让人们监督,正义的实现才有保障,实现了的正义才有公信力。“全面落实阳光检务,让人民群众的监督贯彻于公诉办案的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公诉部门推行阳光检务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这是郑红检察长在全省检察机关公诉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
(一)“阳光公诉”在我国尤为必要。随着“检务公开”制度在全国普遍展开,“阳光检务”、“阳光公诉”亦成为必要。由于我国检察机关发展起步较慢,发展过程历经波折,导致民众对检察机关始终保持一种神秘感,多数民众不完全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检察机关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普通民众表达合法诉求,同时亦不利于检察机关自身的发展。“阳光公诉”制度的建立,将公诉工作置于老百姓的视线之下,为老百姓了解公诉职能、公诉运行机制敞开了一扇大门,从而逐渐消除老百姓对公诉工作的神秘感,促使老百姓通过合法程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阳光公诉”应制度化。推行“阳光公诉”的目的,是要增加公诉工作的透明度,促进老百姓对公诉工作的了解和理解,同时接受老百姓的监督,从而促进公诉工作科学发展,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但公诉工作涉及到保密问题,不是所有的公诉工作都能公开,所以必须建立规范的制度,在不泄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老百姓的知情权,广开渠道接受老百姓的监督。通过这种双向的交流,不断促进公诉工作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的良性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公诉是一门艺术,是美化社会、引导人民向善的催化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助推器。充分发挥公诉职能,以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为工作的出发点,“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不断将公诉工作推向新的发展。
第四篇:积极推行农村法律服务,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积极推行农村法律服务,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一、农村法律服务的基本内涵
构建我国农村法律服务体系,首先需要明确我国农村法律服务的定义。法律服务可以说是我国特有的一个法律用语,所谓农村法律服务,也就是指司法组织针对农村地区和涉农主体,为预防和解决纠纷、维护一定主体的合法权益及满足其他一定法律事务需求所进行的法律工作和活动。农村法律服务作为我国法律服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我国法律服务体系的一般属性。
二、农村法律服务所具有的特点
农村法律服务,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服务主体具有涉农性,即必须是提供与农村地区和涉农主体有关的法律服务的司法组织。既包括在农村地区的司法组织,也包括在城市地区向农村地区和涉农主体提供法律服务的司法组织。但其中主要是设置于农村地区以及设置在与农村接近的中小城市,能够经常地为农村地区和涉农主体提供法律服务的司法组织。
二是服务对象具有涉农性,主要是其户籍所在地、居住地、机构所在地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活动,或虽居住地、办事机构所在地不在农村,但其主体身分或主管机构所在地在农村,与农村生产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法律事务需求主体。
三是服务内容具有涉农性,主要是与农业生产生活、农村经济交往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事务,或主体身分是农民的法律事务。
四是服务要求具有涉农性所涉及的法律事务与农村社会的生产生活、经济活动、经济状况、文化习俗等密切相关,在服务主体的机构设置、制度安排、人员素质、方式、手段等方面必须适应和切合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五是服务目的具有涉农性,主要是在诉讼和非诉讼法律事务中,通过对一定涉农主体法律事务需求的满足,预防和解决农村地区或与农村、农业、农民有关的各种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农村法律服务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政策,这项政策的实施必须得到农村法律的保障。因为农业政策和农业法律虽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党和国家指导、调控、保护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农业政策和农业法律相比存在着约束力弱、稳定性差、难以操作等特点,农业政策要想得到顺利实施必须依靠农村法律的服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策没有法律那样强大的约束力和强制性。对于违反政策的人一般只能给予纪律处分或行政处分,这种处罚和违反法律所承担的民事甚至刑事法律责任相比力度要小得多,而且没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所以很难保证政策的顺利实施。
第二,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提出的发展农村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的一项有力举措,也是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发展的远景目标,必须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由于政策的变动性大,具有时间性和阶段性,只有把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转化为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法律才能保证其目标的实现。
第三,政策一般比较原则,不如法律规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建设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农村的美好设想,至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如何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却没有规定,需要操作性强的法律加以规定。
第四,政策没有明确的执行机关和监督检查机关,它的执行主要依靠各级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自觉性和模范带头作用。可见,政策是一门软科学,它的实施和执行必须以法律为后盾和保障。
四、我国农村法律服务现状
我国法律服务资源的城乡分布严重失衡,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只有非常有限的法律资源服务于农村,特别是律师很少涉足农村。而现在农村矛盾纠纷日益复杂、多样,对法律服务的需求量很大。由于司法部的政策不明朗,甚至有限制趋势,如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实行考试,造成基层法律服务队伍只出不进,逐渐萎缩。新农村建设对法律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积极发展乡镇法律服务,法律为新农村服务的政策和措施很难得到具体落实。目前,我国基层法律服务的管理部门还未统一。有的归省司法厅(局)的基层处管理,有的归省司法厅(局)律公处管理。因此,在市县也是有的归基层处(科)管理,有的归律公处(科)管理。对基层法律服务的管理还比较混乱。机构设置方面,基层法律服务有按照行政级科级设立的,有事业性质的,有合伙形式的,有的与司法所完全脱钩,实现自收自支。乡镇法律服务所的名称也不统一,有的叫法律服务中心,有的叫法律服务所,有的叫法律事务所。在业务范围方面也差别,有的可以办理刑事案件,如没有律师的县;有的不能办理刑事案件,如经济发达地区。总体看,基层法律服务职能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基层人民群众的需求。
五、积极推行农村法律服务,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对策
积极推行农村法律服务,构建相应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既是我国法律服务体系自身完善和社会法制化进程的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加强农村的法律服务: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法律教育
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首先,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系,提高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刺激农村各主体的法律服务需求。其次,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工作,尤其是法制宣传教育,尽快更新农村的陈旧观念,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当然,这两方面都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发展过程。再次,提高农村领导干部的民主法制意识。这是个关键问题,只有在民主法治社会中,法律服务业才能真正存在和发展。因此农村干部必须带头学法、守法,并严格依照法律开展政府管理工作,而且还应该充分尊重法律服务人员及其劳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服务环境。最后,应该大力加强农村立法,尤其是农村经济方面立法。
(二)建立农村法律援助制度
法律援助制度,是指国家给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诉讼费用或法律服务费用的当事人或者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以及某些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减费法律服务或减免诉讼费用,以确保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有学者指出:“是否建立起规范完善的法律援助制度,既是衡量一国法制是否健全,司法人权保障机制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行程度的重要尺度。”我国确实急需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这种需求在经济落后的农村更加迫切。应该实行职业责任化制度,即凡是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其专业法律服务活动中,必须承担一定数量法律援助工作。这种从职业责任角度作出的规定,性质上不是一种道德义务,而是一种职业责任,具有强制性,法律服务工作人员必须执行。这不仅是基于执业的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职业特点,而且,也是由我国法律服务工作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所以,我们必须在注重法律服务所有偿服务的同时也应大力强调其法律援助职能。实际上,从长远来说,乡镇法律服务所的法律援助将大大有利于法律服务环境的改善。
(三)加大农村基层法律服务组织建设力度
基层法律服务是社会主义法律服务体系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要实现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持续发展必须要抓好基层法律服务组织的基础建设,形成抓建设保发展,抓发展促建设的良性循环机制。从四个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一是加大农村基层法律服务组织硬件建设的力度。农村基层法律服务组织要担负起繁重的工作任务必须要有基本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比如接待室、调解室、办公室的建设,车辆、电话的配备等;二是加大农村基层法律服务组织队伍建设的力度。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是一项对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必须有一支数量和质量都比较适应的工作队伍;三是加大农村基层法律服务组织规范化建设力度,由被动调解向主动调解转变;由无调解程序向按程序调解转变;由低质低效向高质高效转变;四是加大农村基层法律服务组织激励机制建设的力度,一般可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调动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四)拓展乡镇基层法律服务职能
乡镇基层法律服务所是乡镇法律服务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利用这个载体,使农民不出乡镇就能得到基本的法律服务。为此,需要拓展乡镇基层法律服务的职能。我国法律援助力量严重不足,而且农村的法律援助匮乏。新农村建设中符合条件的农民的法律援助案件将大幅度增加,需要不断扩大农村法律援助队伍。县级法律援助中心可以在乡镇法律服务所设工作站,在村设立法律援助联络员,及时提供法律服务的需求信息,充分发挥乡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服务职能,将法律援助作为乡镇法律工作者的重要业务。乡镇法律服务工作者生活在基层,对农村的情况比较了解,农民要求法律援助的案件也大多是法律关系简单、实事清楚的,乡镇法律服务人员完全可以提供咨询、代书、非诉讼调解和简单的诉讼服务。由于基层法律服务的收入主要靠业务收入,法律援助中心应当对提供法律援助的基层法律服务人员给予适当补贴,充分发挥乡镇基层法律工作者参与法律援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总结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法治化是必由之路。通过农村的法治建设,保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解决农村的各种纠纷,维护农村的稳定,构建农村的和谐秩序,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在新农村法治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农村基层法律服务机构为农民提供完备的法律服务,将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需求变为农民现实的利益。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具有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方便、快捷的优势,在推进我国法治化建设进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其他机构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发挥农村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及其人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拓展和规范农村基层法律服务是基层司法机构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必须研究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市场发育、发展和变化的实际,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建立适应农村、适合农民需要的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制度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第五篇:农村基层干部化解矛盾九法
近年来,随着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原有的经济、政治、社会格局被打破,农村社会矛盾加剧。同时,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逐步提高,对基层干部的工作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些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情况对工作方法提出的新要求,对学习和掌握工作方法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习惯于“用老方子治新病”,凭老经验办新事,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甚至盲目蛮干,导致工作方法大打折扣。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村干部怎样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开展群众工作,妥善化解矛盾,为推动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感情联络法
事例一:从安徽省财政厅下派到“大包干”发源地凤阳县小岗村担任书记的沈浩,刚到村里的时候,说风凉话的、挑毛病的、出难题拆台的人,天天都有。他犯过难、生过病,甚至挨过村民的打。但这一切他都忍了,因为他把这看作组织交给的任务。沈浩任劳任怨、无私无畏的为老百姓干好事、实事,用真情实意感动群众,终于把小岗村人团结了起来。他还带领小岗村民进行了第二次改革,改变了“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过不了富裕坎”的困境,给小岗村民带来了希望,沈浩也因此成为“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小岗村民两次集体摁手印不让他离开;在他因积劳成疾、猝然倒下之后,村民们又第三次摁手印请求上级把他永远留
在小岗村。
点评:现在一些地方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归根到底,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对群众缺少感情,甚至伤害群众的感情。群众可敬也可畏。只有对人民充满感情,情为民所系,才能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老百姓重感情,你讲大道理,他不一定听,但是你只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柴米油盐生活小事多帮忙、婚丧事宜多出力、天灾人祸多救助,用真心打动他,用真情感染他,复杂问题、疑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事例二: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孟墓社区党支部书记庞敬海,虽身患肺癌,依然一刻也放不下那些有困难的群众。十几年的“村官”生涯,早已经把他的心和百姓的心紧急的捆在了一起。几年前,鹤龄社区有一户村民,因为妻子患有精神疾病,无能力照顾患有膀胱癌的丈夫。当时在鹤龄社区工作的庞敬海听到这个消息,就跑前跑后帮助他找医院治疗,联系手术,最终使他得到了良好的治疗。这么多年来,庞敬海在社区从早忙到晚,谁家有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庞书记救助。邻里之间发生矛盾和纠纷,他一到现场,总是能很快化解。“凡涉及百姓生产生活的问题,只要居民一反映,海子就立刻去解决处理,不知道为大家办了多少实事。海子是个太好太好的人,我们信得过。”社区居民一致这样认为。
点评:对于农村基层干部来说,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更多的是立足于平常,在细微之处见真情。要把群众当亲人,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要同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相依相伴,风雨同舟。这样就能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心灵交融、情感交融的桥梁,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化解不了的矛盾。正如诗人臧克家所写的那样:“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事例三:大学生“村官”、江西省丰城市曲江镇密岭村党总支副书记杜雄,自觉拜农民为老师,与农民做朋友,努力做一名会说“地方话”、能干“地方事”的村干部,得到了群众的信任,村民家有喜事大事,都愿意邀请他参加。不久前,该村辖区的陈家、戈家、城背三个村民小组在集镇建设中,由于群众对征地款存在不同意见,一些村民还成群阻挠集镇建设施工。杜雄主动请缨,及时赶到施工现场,逐个找事件主要当事人私下谈话,耐心细致讲解征地款发放政策提出按人口和责任田面积各占50%的比例进行分配的方案,有效的稳定了群众情绪,得到村民一致认可。杜雄在总结工作时,深有体会地说:“这件事情能够顺利解决,主要得益于平时和群众结下的深厚感情,群众信得过我,能听进我说的话。”
点评:群众在我们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俗话说,:“打水要到井边”。村干部只有真正把群众当亲人,经常深入农户家中,与农民交心谈心,聊一聊家长里
短,说一说“掏心窝子”话,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要发挥其与群众密切接触的优势,把工作放在平时,做在田间地头,做在茶余饭后,在潜移默化中宣传政策法规,使群众认同并支持自己的工作。这样,在做群众工作的时候,就有了与群众交流沟通、形成共识的思想基础和感情基础。
二、身先士卒法
事例一:王乐义自担任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的党支部书记以来,成年累月传播大棚技术,他因为没有时间,家里没建大棚。为了选准蔬菜品种,他把自家的果园当成了试验田,从外面带来的蔬菜种子让老伴先试种,成功了在传播给大伙,失败了自己承担损失。王乐义常对村里的干部说“我掂量,光顾自己不能当村支书。自己身不正,没有替别人着想得心,不能走在前面,怎么能让人家服气?”作为村支书,王乐义没占过集体一分钱,还把应该属于自己的钱拿出来为集体和他人谋福利。上世纪80年代初,上级组织考虑到王乐义带病没白天黑夜地忙活,就把一个招工指标分给了他的大女儿,但王乐义想到村里的年轻人都眼巴巴盼着出去当工人,就把指标让给了别人。面对亲人的责怪,王乐义说:“谁家的爹娘不疼孩子!”
点评: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在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能干的事情,自己坚决不干,你说的话群众才会听,你办的事群众才放心。“自己不
会富,不能当干部;只顾自己富,不是好干部。”村干部要发挥信息灵通、社会关系广的优势,带头创业、率先致富,只有自己富起来了,腰板才更硬,在村里说话才更响亮、更有威信。事例二:党的十八大代表、安徽省无为县蜀山镇新安村党总支书记王坤友45年如一日,扎根农村,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即使到了肝癌晚期,仍坚守岗位,被群众称为“永不松套的老黄牛”。他三次临危受命,道泊山洞管理处任主任,通过八年奋战,他将一个荒凉山洞建设成为国家3A级风景区;到建成村任党支部书记后,他挨家挨户跑,化解债务、铺路修渠,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到新安村任职,他带领大伙而把新安村建成了示范村,还清了100多万的债务。为公家办事,他能省则省,出差住最便宜的旅馆;有一年长江流域发大水,他冲在最前面,带领村干部一家一户动员转移,当全村群众安全转移后,他才想起自己的家,而这时他家的家建房子早被洪水冲塌了,家具也没有抢出一件。王坤友在谈自己的“从政经验”是说:“干部偏心,群众寒心。其身正,不令则行。只要处事公正,身先士卒,就有号召力。” 点评:基层干部手中没有多少权,权力影响小,做好工作主要靠威望。有威望的干部,在那儿一站,事情就能解决一半。但威望高,不代表作风霸道,决策简单,行为粗暴。王坤友在村里的威望是在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心里只有群众没有自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只要做到好事让给群众,难事冲在前面,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和难事。现实中,有的村干
部为了顺利评定低保,将年逾古稀的亲属的低保指标让给了别人;为了确保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自己率先带头搬迁。在这些村里,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村班子成了真正的战斗堡垒。
三、依法办事法
事例一:湖南省永州市委党校的一项调查表明,该市某区乡政干部队伍退伍军人占了近三分之一,由于退伍军人在乡镇政府工作的人员多,加上大多数干部没有经过专门的法律知识培训,法律水平不高,对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不了解,依法办事的能力不强,“以官代法”“以言为法”现象十分普遍,重大决策基本上是“一把手”说了算,很少找法律、找依据。有的基层干部认为执行党的政策就行了,遵守不遵守法律无关紧要;有的认为法律是惩治坏人的,与自己的工作没有多大关系;还有的认为,农村工作就得靠“硬办法”,依法办事“行不通”等等。
点评:运用法律妥善解决矛盾纠纷,可以使矛盾各方趋于理性,是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方式。目前农村一些地方出现的社会矛盾,很大一部分是基层干部在违反法律或者错误决策造成的。作为基层干部,首先要带头学法守法,凡是法律禁止的,就坚决不做。同时,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制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不以人情代替原则,不以口头应允代替契约,靠法律手段解决矛盾和问题,实现依法治村。
事例二: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188个社区、村组人民调解室,坚持以“情”“理”“法”来调解矛盾。市里更是对人民调解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扩大人民调解工作的领域,由原来的单独调处公民与公民之间生活中的纠纷,转变到围绕“服务经济建设、构建平安社会”这一目标服务;转移人民调节重心,由原来的单纯事后被动调解,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注重人民调解效力,由原来的单纯说和式调解,转变到依法、以德调解,实现调解与诉讼相衔接;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由原来的单一村(居)级调解组织,发展到乡、村、组三级和按行业、跨区域的多层次、多形式调解组织。村民们说:“人民调解开的是中药方,吃的是保健药,既除根有没有副作用。”
点评:人民调解是一项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调解范围广泛,除了刑事案件,只要愿意采取调解方式,都可以使用;调解工作没有时效、管辖限制,程序简明。诉讼则要请律师、找代理、交诉讼费、耗费太大。而人民调解不收取任何费用,在家门口就可以解决问题。
四、建章立制法
事例一:早在1992年,山东省章丘市就率先在《村规民约》的基础上,规定了《村民自治章程》。章程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对村民自治和村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等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凡涉及村民和
村干部要执行的政策、遵守的法规,要完成的任务以及需要统一规范的村务,应当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违反者如何处理,都能根据章程“对号入座”,成为村干部、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村民们认为:“章程上和国家大法,下和当地民意,谁不遵守,就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子。”干群之间以及群众之间发生矛盾,都依据章程解决。一些过去“难死法院、气死公安”的纠纷,现在基本上有群众自己解决了。
点评:章丘市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体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反映了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又是大家反复讨论、审议修改并举手通过的,一经制定,对村干部和群众都有很大的约束力。这些具体制度,既约束民,有约束“官”,村干部和群众都是管理者,又都是被管理者,改变了长期以来只有村干部管群众、群众不能关村干部的单向管理方式,真正做到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事例二:上海嘉定区江桥镇太平村有300多户人家,紧靠312国道,近些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实力增强。但是,让村干部意想不到的是,经济上去了,日子好过了,村民对干部的不满反而多了。村干部在走访了村民之后,意识到问题出在“无章理事”上,因为经济发展了,村民的民主意识、参政意识也随之增强了。于是,村里先后建立了村民议事、干部联系群众、扶贫帮困等40项制度和25种台账,并且汇订成册,发放到每家每户。这本小册子让每个村民都了解干部工作规范、岗位职责、村规民约,随时可
监督村里的工作。如今的太平村管理规范,运作透明,干群关系良性互动。镇党委最近的一次抽样调差显示,村民对村干部工作的总体满意率达96%。
点评:建章立制,有章理事,其目的是村级事务有村民说了算,让人迷群众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建章立制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作出规定,规定既要具体,又要简便易行。章程或公约规定要经村民讨论、代表会议审议,充分发扬民主,使之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不能简单从事,更不能有少数人说了算。同时,要做到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纠,对规范执行的予以表彰,对违反规定的予以批评、处罚,使规章制度真正成为干部、群众的行为规范。
五、阳光作业法
事例一:广东省云浮市开展“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在村民代表会议下设立会议召集组、监督组和发展组。三个组的成员由村委会提名,村民代表投票表决产生,村委会成员及配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三个小组的成员。会议召集组负责召集村委会决定或村民依法提出召开的会议;监督组负责监督村务、村财务运作,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发展组则负责收集村民意见并向村委会提出村经济发展计划和项目建设建议,一般由村内外创业、经营能人组成。“阳光村务工程”通过细化村民(代表)会议的召集程序、村务全程监督程序、村务财务公开程序、项目决策程序和村组干部罢免程序,是村民(代表)会议的决策权、监督权得到具体落
实,村民的诉求得到有效表达,村委会的执行权得到有效制约。点评:进行村务公开不仅有利于矛盾化解,也有利于村干部开展工作。对村里的重大决策、重要事务,特别是在一些敏感问题上,给群众一个明白,既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又让干部自觉依法办事,促进干部干净干事。干部、群众一致认为:“实行政务公开,对群众是‘顺心丸’,对干部是‘防腐剂’,是密切干群关系的‘融合剂’。”
事例二:河南省邓州市率先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提出“四议两公开(“4+2”工作法),及农村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四议”: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议决;“两公开”;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通过“四议两公开” 工作法的实践和完善,基层民主深入人心,农村党建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日新月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现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已在全国农村普遍推开。
点评:长期以来,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办事不民主、村务不公开,引起群众强烈不满。推行“四议两公开”,使基层党组织实现工作方法上从用行政命令转向靠民主法制,管理模式上从包揽一切转向引导群众共同参与,权利运行上从封闭运行转向村务公开,有效地解决了村里的疑难事务和棘手问题。同时,把村级重大事务和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事情交由农民并通过规范的程序自己
议、自己定、自己干、自己管,让农民干自己想干、愿干的事,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六、致富引领法
事例一:河南省栾川县冷水沟村地处海拔1390米的伏牛山区,因水冷而得名。这里气温低、日照短,一年只能种一季,一年打的粮食只够吃三个月。多年来,群众盼望找个好带头人,尽快摆脱贫困。1990年冬,村委会换届选举时,1366名村民全票推选杨岳为村委会主任。为了解决村民的温饱问题,杨岳引进玉米、脱毒马铃薯新品种和地膜覆盖技术,现在自己承包地里试种。失败了,损失算自己的;成功了,向群众推广。在他的努力下,村民们的吃饭问题解决了。然后,杨岳又带领群众解决致富问题。这个村四面是山,山里有矿,开采矿石是生财之道。开矿没有资金,杨岳拿出15万元,有多方筹措100多万元,带领村民建起了采矿厂,还组织了建筑队。就这样拼命干了多年,群众终于脱贫致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90%的农户住进了两层小楼。2012年11月,杨岳光荣出席了党的十八大。点评:发展是硬道理。村干部肩负着“任职一届,致富一方”的责任,不仅要自己带头致富,还要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想方设法为群众找到致富门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这就需要村干部既要发扬吃苦耐劳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又要在增强服务本领上下功夫,懂政策、懂市场、懂科技、懂管理、懂法律,传授农业实用新技术,搞好市场信息服务和产销衔接,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不断增强村民收入。
事例二:安徽省宿州市夹沟镇夏刘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化东,自1999年以来,带领村“两委”班子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携手全体村民发家致富。1999年他创办了星原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创新了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主导的“土地规模种植、集约化管理”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与农户签订了有利农户的协议,规模经营效益明显,群众收入大大提高。建起村级农民科技培训中心,聘请农业专家为农民传授种植、养殖、果园管理等知识,年培训村民5000人次以上。他个人垫资几十万元,从外地购进甜杏、石榴等果树苗木70余万株,鼓励村民绿化荒山,种植甜杏每亩每年为农户增收3000多元。现在的夏刘寨村每年集体纯收入100万元、人均纯收入8000元。点评: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方法不光是组织发动群众,耕重要的是引领和服务群众,一方面要经常了解和研究自己工作区域的群众,清楚他们生产、经营近况,了解他们的发展能力、潜力,预见他们的发展方向,为他们致富出点子并尽可能创造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要充当为群众服务的标兵,想方设法为群众提供信息、科技、资金和政策法规服务,帮助群众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并获得有关方面的优惠,利用法律保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只有这样才能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在工作中一呼百应。
七、通俗宣传法
事例一:河北省鄂州市刘畈村,早年间形成了一种习俗,再穷也
要修祠堂、拜太公。每月初一、十五,庙里香火缭绕,上供的人流不断。为了改变旧习俗,村干部强行“拆堂”“炸庙”,结果把干群关系“拆”远了、“炸崩”了。后来村干部引导群众把六个祠堂全部改建成了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民夜校,并组织了文艺演出队,村民很快被吸引过来。村民们喜欢根据身边人、村里事编演的大鼓、戏剧、小品。现在,说东家长扯西家短的人少了,学习的人多了;打麻将、“推牌九”的人少了,跳舞、扭秧歌的人多了;乱扔垃圾、不讲公德的人少了,爱护环境、文明礼貌的多了。点评: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精神追求随之而来。只有适应这一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寓教于乐,讴歌党的领导,展示时代风貌,倡导社会新风,鞭挞陈规陋习,才能教化人心,陶冶情操,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道德风尚。事实证明,农村基层开展各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既能丰富精神生活,又能把先进文化、高尚道德潜移默化地播撒到村民心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种加强群众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事例二:四川省旺苍县一些乡镇组织当地农村党员自编“三字经”“七字歌”“快板书”等顺口溜歌颂新生活。顺口溜通俗易懂,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以宣传党的富民惠民政策、普及计生和法律知识、宣扬婚恋道德、规范村规民约、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为主,有的还涉及反对铺张浪费、密切干群关系等,内容丰富多彩,几乎涵盖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折射出近年来党的惠民政策给农
民朋友带来的实惠。农民吴长江花10元钱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生病住院后报销了2000多元,村干部编写了顺口溜:“过去日子真不好,生了种病医院跑,回家自己掏腰包;如今党的政策好,有病就往社区跑,普通住院也报销。”
点评:有人认为,村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同村民打交道,“谈笑无鸿儒,往来多白丁”,不需要多少知识文化。殊不知,持这种想法干农村工作是危险的,工作更难以开展。因此,村干部要善于将上级政策变成群众语言,宣讲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把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及时传达给群众,一方面让群众懂政策,另一方面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八、统筹兼顾法
事例一:北京市通州区常屯村是一个只有95户人家的小村,以前村干部不但独断专横,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且还有意无意偏袒那些创办企业和经商赚了钱的村民,经常与他们在一起吃吃喝喝、称兄道弟、公私不分,而对生活有困难的村民的诉求却熟视无睹,导致村民强烈不满,干群关系紧张,不到两年时间,村民告倒了四任“村官”。第五任村支部书记上任后,吸取前几任的教训,既注意引导那些先富的村民树立大局意识,帮助困难村民尽快脱贫致富,有经常深入那些目前生活生产有难度的村民家,帮助他们分析贫困的原因,寻找致富的路子。由于村支书注意处理好与村里群众的关系,弘扬互相帮助的时代新风,在村里形成了先富帮后富、齐心协力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点评:当好村干部,就要善于统筹兼顾、搞好平衡、化解矛盾。首先,要准确掌握村情,对本村的家族结构做到胸中有数,工作中既要关注那些人口多、势力大、威望高的家族大户,也要关心那些人口少、势力弱或老弱病残的弱势群体。同时,要善于平衡各方的利益和心态,对有威信的村民,多沟通、多交流,积极采纳其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对弱势人群,关心关注他们的生产生活,在低保、五保等政策上多倾斜。
事例二:据河北省石家庄市委党校对对该市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现状调研显示,当前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农村群众之间、利益群体之间、群众与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相互交织日益凸现。比如,农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引起农村不同群体的心理失衡和不满;农民之间的债务、承包合同的履行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农民在资源、能源、劳动力和土地使用以及乡镇企业与务农群众在环境污染与保护上的矛盾;此外,还有随着宗族势力的重新抬头,农民个人之间的矛盾而导致的宗族之间的冲突。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干部迫切需要协调好各方利益的关系。点评: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以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身份进入市场的,由于主客观原因,农民收入水平逐步拉开差距,社会阶层分化加剧,新的利益群体不断形成,农村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表现突出。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要善于统筹社会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教育社会成员个人处理好先富与后富关系,引导先富带后富。同时,对家族之间不同的利益诉求,要
多协调,努力寻求最佳平衡点,切不可挑起宗派斗争,这是保持农村稳定的关键。
九、应急处理法
事例一:2007年7月27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遭受强暴雨袭击,导致全县大面积受灾,部分乡镇供水系统被损毁。当天晚上,该县潭溪镇朱雀洞村枞树坪组地质隐患点看守人员发现山体滑坡迹象后,利用手中的一面铜锣发出预警,村干部接警后迅速组织村民紧急撤离。由于转移及时,尽管山体滑坡导致房屋大面积倒塌和损毁,但全村无一人伤亡,灾难应对处理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点评:洪涝、冰雹、干旱、低温冰冻、山体滑坡、雪灾和病虫害等,都是农村常见的自然灾害。如果应对不及时、处理方法不得当,就有可能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要尽量减少损失,关键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因此,村干部要全面掌握本区域内的重大危险源并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对洪涝、山体滑坡、雪灾、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灾害的检测,做好应对预案。这样,才会处乱不惊,有效应对自然灾害。
事例二:云南省孟连县的橡胶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的两次改革都不彻底。由于产权不清晰,管理不规范,利益诉求长期的不到解决,长期以来,胶农对橡胶公司的积怨很深,在个别地方出现了围攻、打砸橡胶公司,甚至围攻、殴打县乡工作组人员,打砸公司财物,非法收缴群众费用,欺压群众等情况。县乡
党委、政府对此简单地以治安案件论处,动用警力介入,进一步刺激了胶农。2008年7月15日,县委、县政府派出工作组深入勐马镇和公信乡各村寨,开展群众工作。7月19日上午,公安机关在依法对勐马镇辖区内的五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传唤措施是,遭到部分被人挑唆、误导和不明真相的胶农的阻挠,一些胶农甚至围攻、殴打执法公安干警,从而引发可冲突。点评:“孟连事件”的教训主要是基层干部不顾群众合理诉求,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激化了干群矛盾,进而失去了对工作局面的控制。凡涉及与人有关的突发性事件,其根本原因多为利益冲突。基层干部在处理这类事件是,应深入一线,及早介入,与当事人直接对话,晓以大义,同时兼顾各方利益,广泛听取各种意见,切不可简单粗暴处理或置之不理,以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思想的症结还需要思想工作来解决。要引导群众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懂得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不能采取极端手段向政府施加压力。
小结:以上介绍的农村基层干部化解矛盾九法,都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法,在学习掌握这些方法是,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农村的工作千头万绪,需要农村基层干部付出更多心血和汗水。为了把工作干好,还要注意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科学、经济、金融、法律,保持政治上的坚定、理论上的清醒、政策上的明白。要多思考,不仅要总结自己的经验,也要上与借鉴别人 的经验,虚心向他人学习。坚持这样做,工作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点子办法就会越来越多,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就会不断改进,从而可以做到从容化解矛盾,更好地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