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农村信息化的思考与对策

时间:2019-05-12 19:4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农村信息化的思考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农村信息化的思考与对策》。

第一篇: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农村信息化的思考与对策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思考与对策

一、我区农民素质的现状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城市建设的加快, 我区农村土地征用面积越来越大、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不少农民也因此就地转变成了城市居民。

通过重点对余杭组团的村进行走访、发放问卷调查等手段,我们了解到,余杭的村大体可分成三类。第一类,农民完全失去土地,农民全部变市民。如五常街道的横板桥社区(新称呼),全村173户,698人,被征用土地2000亩,几乎全部被征用,2007年10月11日撤村设居。第二类,部分农民失去土地,农民变市民。如五常街道的文一社区(新称呼),全村960户,4020人,50%的土地被征用。第三类,目前还没有涉及征用土地的部分村。如余杭镇的仙宅村。据我们的调查,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精神生活总感觉缺点什么,特别是失地农民。他们再就业的愿望不强,对家庭理财知识缺乏。当他们因失去土地而得到相当的补偿款时,大部分只是把钱存入银行,以为这是给下一代财富的最好方式;只有少数进行投资创业和科学的理财。很大一部分农民文化层次不高,但又不屑于每月1000元左右的就业,因为他们家里空余的房子出租就有很可观的收入。

老百姓身份变了,生活方式变了,思想的转变能跟的上吗?如何 1

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加强对农民的素质教育,有利于农业人口的转移和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二、农民素质的差距

素质的内涵很丰富,农民的素质差距主要表现在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和民主法制观念三个方面:

1、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政治方向、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方面的特质,包括思想修养和道德行为两方面。这是素质中基本的素质,也是素质结构中最高层次的素质。

2、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文化水平,掌握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广度和深度,是人民通过后天的学习、锻炼、修养而得到的才识。这是公民素质的基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他素质,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越高,一般来说其他素质也就越高。

3、民主法制观念。也就是法制素质,这也是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只有遵纪守法的人,才可以被社会接受,人如果缺乏这个素质,社会将变得混乱不堪,基本的生活也就得不到保障了。

我们不是说农民所具有的素质就一定低,但调查走访感触最深的就是农民亟待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民主法制观念。

仔细观察农民,不难发现,农民的思想修养和道德行为、具有的文化水平、掌握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广度和深度、民主法制观念等,都与良好市民有很大的差距。

三、加强农民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大杭州品质之城的建设,需要每个公民的参与和努力。文明公民构成文明社会。社会的主体是人,生产力的主体是人,城市的主体也是人。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水平与城市每位市民的文明素质密切相关,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最终只能表现为人的素质的提高。一个文明的城市,不仅要有发达的城市经济、完善的城市设施、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优美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市民的思想文化素质、人们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道德风尚。市民素质的提高程度标志着城市文明发展的水平,没有市民素质的普遍提高,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文化的繁荣、环境的优美都无从谈起,更不可能实现杭州品质之城的建设。

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而每一种素质里面又包含着许多内容,他们是互相依存、互相交叉、互相促进的。市民思想道德修养的优劣,影响民族的精神风貌;科学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城市品质的高低;民主法制观念的强弱,关系社会的长治久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在全社会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通过民主法制教育,使人们树立民主法律观念,自觉遵纪守法;还要通过发展科学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教育水平。只有提高了市民思想道德修养和教育水平,增强了市民民主法律观念,才能实现市民素质的显著提高。

根据我们的调查问卷,从农民培训的项目、培训地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的选择可以看出,就我区失地农民实际情况而言,再就

业、再就业培训不是最急需的工作,而对于计算机操作网络技术、子女教育、家庭理财、家庭健康饮食等提高思想素质和生活品质的培训更受欢迎。

四、如何落实农民素质教育。

农民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创建文明城市的一项主体性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积累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整个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要紧紧抓住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放,不断加强思想建设、文化建设、法律建设和道德建设。尤其抓好三大工程,首先是思想道德建设工程,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观体系,培育有理想、有道德的农民,形成良好的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风尚;其次是科学文化建设工程,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全体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良好风气;再次是法制建设工程‘提高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权利、义务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农民,使学法、用法、守法成为每个农民的自觉行动。

响应余杭新农村建设,清洁余杭,我们在提高农民素质方面,力所能及的采取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办法,电脑进村、科技进村让农民自觉参与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全体农民都行动起来,让精神文明之风吹进每家每户。素质教育要从具体事情抓起,我们要打开农民的视眼,充实农民的智慧,美化农民的心灵,建起纯洁的心灵大厦,营造高尚的精神乐园,使农民成为高尚的人、完美的人。

提高余杭农民素质,面向“三农“的培训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办出10个精品班,力求办出水平,培养出一批有影响力的人才,以点带面全面提高余杭人民的素质是我们主要工作目标。

余杭区实用技术学校

汪小平、吴继日、盛芸飞

第二篇: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公信力的思考与对策(推荐)

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公信力的思考与对策

刘训忠

农村基层组织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农村基层组织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农村基层组织的信任和遵从的基础。农村基层组织在群众中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村基层组织如何培养在其农民心中的公信力是目前极为紧迫的问题。为此,迫切要求我们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做起,切实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公信力。

一、农村基层组织公信力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普遍实行了“两推一选”、“公推直选”方式推选村党支部书记,建立健全了村两委联席会议、村民议事会、村务公开、村账乡管以及发展党员公示等民主制度,这些制度措施的相继推行,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基层以往普遍存在封闭运作的状况,农村基层组织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基层组织长期在相对封闭的体系内运行已经形成了较强的思维惯性,结成了某种稳固的利益结构。从调研情况看,突出的表现在农村基层组织发扬民主形式化,农村大小事往往由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少数人酝酿决策,“一言堂”、“暗箱操作”等不正之风较为普遍;基层组织民主渠道不畅,开放的平台不多,现有透明公开的民主载体运行不规范;个别村两委干部缺乏民主开放意识,执政为民观念淡化,错误地将党员群众赋予的权力视为己有,将公开透明、发扬民主视为削弱权力。人民群众对基层组织产生的疏离感和不满情绪正在基层社会潜滋暗长,基层组织的公信力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

二、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公信力的对策建议

(一)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夯实农村经济基础。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公信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务实农村经济基础。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扎实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三化一转移”,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自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合理有序开发资源,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发展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加大科教文卫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加强利益关系调整,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认真贯彻“五个统筹”的要求,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发展差距。坚持走“城市支持农 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路子,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社会公共服务建设向农村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倾斜,努力为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把解决民忧、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大力实施惠民行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为民排忧解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大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公信力。

(三)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健全沟通各方面意见的渠道。党的十七报告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扬民主,让基层群众有更多的发言权;积极发展社团组织,疏通和扩大上下信息交流的渠道和途径;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选举权,让基层群众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善于吸纳基层和群众的意见,把决策的过程变成群众意志表达和

意见统一的过程;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强化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积极探索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让群众的疾苦有地方诉,意见有地方提,怨气有地方出。

(四)加强作风建设,增强干群凝聚力。干部队伍的作风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提高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打牢思想政治基础,使政治头脑更加清醒、政治立场更加坚定.要彻底革除“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才能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要经常深入群众,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嘘寒问暖,到群众困难多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趣,多办群众欢迎的事,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利益,才能让老百姓与党和政府越来越近,干群关系越来越好,增强群众对农村基层组织的信任和拥护。结合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加大作风整顿力度,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认真把领导班子和干部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弘扬联系群众、亲民为民的作风,切实解决“为民”的问题;大力弘扬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作风,切实解决“开拓”的问题;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切实解决“务实”的问题;大力弘扬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作风,切实解决“清廉”的问题。努力把基层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公信力。

(五)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完善决策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政务公开、督查督办、信访接待、责任追究等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使每项事情有人管,每个干部有制度管,人、事管理无死角,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基层领导干部是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者。因此,基层领导干部要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带头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将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和工作人员,使责任具体化和明确化,促使广大干部恪尽职守、奋发有为。要加大问责力度,按照相关制度,对作风漂浮、工作不实的干部,及时查处不护短,重点问责干部不作为、作为不到位、乱作为行为,做到有诉必受、受理必查、查明必究,确保有法必依、有令必行、行必责实.(作者单位:同和乡党政办公室)

第三篇:提高农村敬老院入住率的思考与对策

提高农村敬老院入住率的思考与对策

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农村“关爱工程”建设力度,为实现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45%的目标,市政府将之列入四个“一票否决”进行推进。上半年,有7个敬老院将进行新(扩)建,2个已动工在建,5个正处于规划设计阶段。但在我们的年初走访中,发现各镇对入住率指标有些信心不足,普遍提出了“六难”。

一、难点与问题:存在六难

一是生活管理难。由于受旧的风俗和观念的影响,有一部分老人虽然生活较困难,仍然不愿入住在敬老院;农村孤寡老人大多独自过惯了,也就是常说的过独了,不愿与其他人共同生活,像张自荣老太太,她活着的时候连别人上她家串门都很反感;还有就是生活习惯,老人的口味很难掌握,还有一些老人有打牌、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敬老院亦不可能予以满足。一般在敬老院工作的人员都说老人难伺候。

二是工作推进难。部分敬老院之所以出现入住率不足等问题,固然有资金、政策等客观原因,但主观原因还在于部分镇村干部认识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不积极,措施不到位所致。部分基层乡镇政府只重视经济建设,却忽视社会保障,没有把五保供养纳入村干部目标考核的指标体系之中。虽然有国家及省、市有相关的五保供养工作法规及其实施办法,但在农村却缺乏必要的落实措施和手段,部分干部的责任目标也不高,在他们看来:“不冻死人,不饿死人”就行了。甚至有些基层干部认为个别五保人员年轻时好吃懒做,找不到对象成家是咎由自取,这样的老人就不应该得到社会的帮助。

三是用人体制难。我市农村敬老院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工资待遇低,大多数人员没有劳动保险和医疗保险,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由于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他们工作不安心,也就很难提高服务质量,也保证不了服务队伍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一些敬老院实行“安置型”、“养老型”的用人体制,把部分退下来的人员安排到敬老院任职,致使敬老院发展后劲不足,工作上缺少活力。如某敬老院原先由一位村支书兼任院长,该书记一个星期来个两三次,平时则不见踪影,结果可想而知。

四是人员素质难。一些敬老院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表现为服务队伍素质偏低,缺乏必要的专业护理知识、技能和技巧,服务不到位;有的敬老院规章制度不健全,硬件建设与内部管理不相适应;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责任性不高。如我市某敬老院一老人,常年卧病,由于管理人员的疏忽,老人屎尿拉在身上没有及时发现。正好老人的亲属来探望老人,看见这情况,非常生气,同敬老院吵了一架,还把老人接走了。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五是资金投入难。五保老人的医疗难问题存在的情况普遍且十分棘手。2005年,全市集中供养的医疗费用占供养总费用的10%,而该全部五保对象的医疗费用就占供养总费用的17%,有的敬老院竟高达40%。而这部分经费没有相应的来源,所以各乡镇和敬老院难以给身患重病的五保对象较好的治疗。一位敬老院院长反映,五保户集中供养的最大问题是医疗费用没有来源,有时

一、两个老人得大病,就会把全乡镇的五保对象医药费列支全部用尽。而对于五保户来讲,由于医疗等问题没有解决,本来就很低的五保供养待遇也不能全面落实。

二、做法与特色:体现六好

但经过半年的摸索,各镇纷纷探索提高五保入住率的新途径,新办法。最近我们下去摸底的时候,发现没人再提“六难”,大家认为,只有思路对头,方法得当, “六难”就不再难。一些老人们也说,现在住得好,吃得好,样样都比家里好,哪个不想进来呢。面对敬老院现在的状况,大家反映有“六好”。

一是人员选得好。我市把选好配强敬老院院长,作为加强敬老院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根据当地的实际和工作需要,对一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管理能力较弱的敬老院院长进行必要的调整,实行竞争上岗,注重从乡镇干部、村委会干部、退伍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聘,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同时,大力改善敬老院内的服务与管理人员的生活待遇,其工资福利待遇比照当地事业编制聘用人员标准执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稳定敬老院管理和服务人员,使他们能安心工作。如朱林镇党委、政府把敬老院院长列入村书记的管理序列,同等对待,享受同等待遇,及时办理养老保险,充分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安心工作,使敬老院迅速转变了面貌。特别是老人入住率走在全市前列。该院额定床位32张,实际供养老人41名,连楼道上都摆满了床铺,另有29人登记要住入敬老院,出现了过去老人不愿来,现在老人争着来的大好局面。

二是激励机制好。为实现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70%的目标,市政府将之列入四个“一票否决”,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在完成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目标任务中成绩突出的镇(区)进行奖励,奖励资金统一拨给各镇(区)敬老院,用于弥补敬老院相关建设资金的不足。并各镇区通过“对口”、“挂钩”、“结对”等方式,实行镇(区)领导包村(居)、村(居)干部包队(组),队(组)干部包户的“三包”制度,积极动员和促动五保户入住敬老院,并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产生了较好的成效,仅今年上半年,有500多名五保老人进入敬老院。如1998年,朱林镇敬老院仅有供养五保老人9人,分散供养的老人们不肯入院。该院从“病危瘫残”老人入手,积极动员了一批老人入院,对不能自理的院民,实行专人护理,负责送饭、送水,甚至喂饭、喂水;对重病号,实行24小时护理值班制度,通过耐心真情的服务,赢得了老人们的信任,入住率直线上升。

三是生活条件得好。近年来,我市加快了“关爱工程”建设步伐。2005年有6个敬老院进行了新(扩)建,建筑面积10046平方米,新增床位645张,投入改造资金510万元。2006年又有8个敬老院将进行新(扩)建,预计投入建设资金1050万元,新增床位820张。敬老院基本做到了五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和六室(储藏室、活动室、阅览室、浴室、健身室、会议室),居住条件超过了当地一般群众的水平。实施了“211”工程(即为每位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每天提供二两肉、一袋牛奶、一个鸡蛋),进一步提高了老人的满意度。先后有10个敬老院先后通过常州市文明敬老院验收,4个敬老院通过江苏省级文明敬老院验收,金坛市民政局被推荐为省五保工作先进集体,较好地发挥了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走进薛埠镇敬老院,老人们都称赞这是:“住的是地板房,吃的是荤素粮。我们是100%的满意啊。”

四是管理服务好。实现“三自”院民管理,如薛埠镇开展文明院民评比活动,室长轮流制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极大地提高了院民的积极性。老太徐某已八十多岁,她还主动负责饲养四头猪,正好我们去的时候,一头猪发热,老太急得直哭。在现场我们还看到,一院民从田里进宿舍,脚上脏了,他就把脚上的脏球鞋脱下用报纸包上,换上脱鞋进宿舍。全市通过抓“五比五看”,即“比尊老、看谁称呼亲切;比道德、看谁文明礼貌;比护理、看谁热心周到;比服务、看谁任劳任怨;比接受意见、看谁耐心诚恳”的“五比五看”活动,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五是医疗保障好。一是建立敬老院医务室和康复活动室。已建立14个医务室和18个康复活动室。既方便五保对象及时就治,又能为其提供康复健身的场所。二是建立镇街医疗机构挂钩服务制度。充分利用当地医疗卫生资源,主动为五保对象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就诊服务,为入院治疗的五保对象实行优质优惠服务。三是建立五保对象医疗保障制度。除争取当地财政不断增加公共支出,加大保障力度外,我市安排慈善救助金的10%,用于助老,主要是对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进行医疗求助。此外,各镇还创新模式,如薛埠镇采用政府全包的形式,开发区则采用了民政、村委各承担50%的形式,效果都很好。

三、做法与思考:要遵循五种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依法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生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这需要我们借新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颁布东风,创造性地工作,破解五保供养工作中存在的几大难题。我们认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遵循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原则。五保户是农村中的弱势群体,最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心和帮助。这不仅是社会主义优势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改善党群关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需要。各级党政领导要充分认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将敬老院建设、使用、管理列入乡镇政府“一把手”的考核范围,加大敬老院建设、使用、管理力度。实践证明,凡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搞的好的地方,都是领导高度重视,认识到位且措施有力的。

--遵循建设和管理并重的原则。要加快敬老院建设步伐的同时,重点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突出是落实供养资金、规范管理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供养水平。要从坚持提高五保人员入院率与加强管理两个方面入手,一要进一步落实各镇的管理责任。探索建立由镇干部、村委会干部和敬老院负责人组成的工作协调制度,建立敬老院民主管理委员会,定期研究情况,及时协调问题,加强管理;二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对敬老院工作人员,特别是敬老院院长进行业务培训,定期开展工作交流,进一步加强敬老院岗位责任制考核,通过评比示范敬老院和优秀敬老院院长等形式,激励和推进敬老院内部管理;三要督促各敬老院建立内部规范化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的原则,健全敬老院内部的生活管理、生产管理、纪律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

--遵循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通过改建、扩建、合并、资产置换等方式,对目前的敬老院进行资源整合,通过优化配置资源,使建好的敬老院能充分发挥作用。要积极探索办区域中心敬老院新模式,以适应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如开发区与河头镇敬老院合建了区域性福利中心,既避免重复建设、资源闲置和浪费,又实现了社会福利资源优化配置,为老人们提供了更优更好的服务。

--遵循资金投入分级负担的原则。建设资金要实行分级负担,以县级投入为主,上级补助为辅,敬老院建设用地由当地政府提供且不能作为匹配资金。同时,要广泛动员和吸引社会力量及资金兴办农村福利事业,按照“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发展敬老院事业。把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坚持“公办民助”或“民办公助”的方针,鼓励社会参与兴办敬老院,走社会化发展之路。

--坚持坚持社会统筹,专项救助的原则。要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切实解决农村五保户看病难问题。对财政安排的农村五保供养经费,要管理好,使用好,切实做到专款专用。要资助农村五保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发生的医疗费用能按一定比例得到补助。要建立五保对象大病医疗互助专项资金,积极吸引慈善、福彩、社会捐助、以副补院等经费进入。供养对象患病时,一般以传统、有实际疗效、费用比较低的诊疗方法为主。镇(区)卫生院、医院和所在乡镇的敬老院挂钩,免费定期为供养对象体检。

来安县新安镇“三措”并举提高敬老院入住率

来安县新安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镇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建设,使敬老院五保老人入住率呈现又好又快发展势头,目前该镇敬老院已入住五保老人100位,全镇五保供养对象集中供养率已达到44%。

一、完善硬件设施,吸引“五保”老人。为了更好地落实五保供养政策,提高敬老院集中供养入住率,在县政府和县民政局的建议及大力支持下,新安镇党委政府决定将原双塘乡政府大院改造成新的新安镇敬老院,改造工程从08年8月开始至09年12月基本结束,先后投入资金200万元,其中投资92万元新建一栋面积1100平方米的宿舍楼,投资35万元新建一座面积385平方米的多功能餐厅,投资近30万元铺设院内道路,修建围墙、厕所等设施,投资20多万元购置房间用品、餐厅、厨房生活用品等,现在正投入20多万元对敬老院进行绿化和美化。建成后的敬老院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庭院错落有致,宿舍宽敞明亮,是一个适合老人居住的理想场所。原本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在组织参观过敬老院以后,纷纷动了心,主动申请入住敬老院。

二、逐户走访动员,动员“五保”老人。作为长期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老人,思想还比较保守,认为入住敬老院以后,需要服从管理,不够自由,同时又离开家,离开亲友,所以对入住敬老院有抵触情绪,想要让他们入住敬老院,走访调查和动员尤为重要。镇党委、政府召开了联系各村的班子成员、民政科、全体村干部参加的敬老院入住工作专题会议,首先安排镇民政科同志和村“两委”认真排查各村五保老人情况,不忽视一个细小环节,不漏掉一位孤寡老人,掌握当前全镇五保户详细情况,了解每位五保老人的思想动态。镇政府把五保户入住敬老院纳入年终考核,调动了村干部动员工作的积极性。其次,将镇民政科四人分成两个小组,两人一组,加上一名包村干部和一名村干部,对分散供养五保户进行挨家挨户走访调查,通过原先掌握的情况和现场询问、摸排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思想工作动员他们主动入院。同时,通过碰头会议,每天汇报五保户入住进度,了解五保老人思想顾虑的根源,及时予以疏导,让他们免除后顾之忧。再次,对于多次入户调查动员却仍然不愿入院或因其身体状况确实不宜入院的五保户,采取签订《分散五保户协助赡养协议书》的方式,经镇司法所公证,由镇政府、村委会、分散五保户及协助赡养人共同签订,一方面保证分散五保户在外的基本生活,由其亲属(包括兄弟、侄儿侄女等)或村委会协助赡养,另一方面依托村“两委”加强对分散五保户的管理。通过以上多次入户走访动员,大大提高了敬老院入住率。

三、优质精心服务,留住“五保”老人。通过完善硬件设施和入户动员,敬老院入住率大幅提高,五保老人也真正过上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居”的幸福生活。平日在院内,有细心的院领导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在饮食方面,食堂制定一周食谱,根据老人们的口味烹调一日三餐,以清淡、松软为主,早晚两餐还配合面点、稀饭食用,来满足不同老人的需要。在医疗方面,院内五保老人如遇身体不适,院负责人及时将其送往医院医治,并安排专人精心照料,直至健康出院。在生活方面,县民政局领导、镇领导及院工作人员更是关心备至,每逢佳节,镇领导都会带上礼物去敬老院慰问,陪老人们拉拉家常,说说心里话,让他们真正有家的感觉。同时,还为院内五对老人办理了结婚手续,让他们在晚年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领导的关爱和呵护感动了所有老人,许多分散五保户在听闻院内老人的亲身经历后,纷纷向村委会申请入住敬老院,使敬老院入住率又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第四篇:提高农村敬老院入住率的思考与对策

提高农村敬老院入住率的思考与对策

学号姓名

通过对永春乡敬老院考察发现,近年来,我区加大了农村“关爱工程”建设力度,为实现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70%的目标,市政府将之列入四个“一票否决”进行推进。上半年,有7个敬老院将进行新(扩)建,2个已动工在建,5个正处于规划设计阶段。但在我们的走访中,发现各镇对入率指标有些信心不足,普遍提出了“六难”。

一、难点与问题:存在六难

一是生活管理难。由于受旧的风俗和观念的影响,有一部分老人虽然生活较困难,仍然不愿入住在敬老院;农村孤寡老人大多独自过惯了,也就是常说的过独了,不愿与其他人共同生活,像张自荣老太太,她活着的时候连别人上她家串门都很反感;还有就是生活习惯,老人的口味很难掌握,还有一些老人有打牌、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敬老院亦不可能予以满足。一般在敬老院工作的人员都说老人难伺候。

二是工作推进难。部分敬老院之所以出现入住率不足等问题,固然有资金、政策等客观原因,但主观原因还在于部分镇村干部认识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不积极,措施不到位所致。部分基层乡镇政府只重视经济建设,却忽视社会保障,没有把五保供养纳入村干部目标考核的指标体系之中。虽然有国家及省、市有相关的五保供养工作法规及其实施办法,但在农村却缺乏必要的落实措施和手段,部分干部的责任目标也不高,在他们看来:“不冻死人,不饿死人”就行了。甚至有些基层干部认为个别五保人员年轻时好吃懒做,找不到对象成家是咎由自取,这样的老人就不应该得到社会的帮助。

三是用人体制难。我市农村敬老院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工资待遇低,大多数人员没有劳动保险和医疗保险,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由于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他们工作 1

不安心,也就很难提高服务质量,也保证不了服务队伍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一些敬老院实行“安置型”、“养老型”的用人体制,把部分退下来的人员安排到敬老院任职,致使敬老院发展后劲不足,工作上缺少活力。如某敬老院原先由一位村支书兼任院长,该书记一个星期来个两三次,平时则不见踪影,结果可想而知。

四是人员素质难。一些敬老院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表现为服务队伍素质偏低,缺乏必要的专业护理知识、技能和技巧,服务不到位;有的敬老院规章制度不健全,硬件建设与内部管理不相适应;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责任性不高。如我市某敬老院一老人,常年卧病,由于管理人员的疏忽,老人屎尿拉在身上没有及时发现。正好老人的亲属来探望老人,看见这情况,非常生气,同敬老院吵了一架,还把老人接走了。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五是资金投入难。五保老人的医疗难问题存在的情况普遍且十分棘手。2005年,全市集中供养的医疗费用占供养总费用的10%,而该全部五保对象的医疗费用就占供养总费用的17%,有的敬老院竟高达40%。而这部分经费没有相应的来源,所以各乡镇和敬老院难以给身患重病的五保对象较好的治疗。一位敬老院院长反映,五保户集中供养的最大问题是医疗费用没有来源,有时

一、两个老人得大病,就会把全乡镇的五保对象医药费列支全部用尽。而对于五保户来讲,由于医疗等问题没有解决,本来就很低的五保供养待遇也不能全面落实。

二、做法与特色:体现六好

但经过半年的摸索,各镇纷纷探索提高五保入住率的新途径,新办法。最近我们下去摸底的时候,发现没人再提“六难”,大家认为,只有思路对头,方法得当, “六难”就不再难。一些老人们也说,现在住得好,吃得好,样样都比家里好,哪个不想进来呢。面对敬老院现在的状况,大家反映有“六好”。

一是人员选得好。我市把选好配强敬老院院长,作为加强敬老院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根据当地的实际和工作需要,对一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管理能力较弱的敬老院院长进行必要的调整,实行竞争上岗,注重从乡镇干部、村委会干部、退伍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聘,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同时,大力改善敬老院内的服务与管理人员的生活待遇,其工资福利待遇比照当地事业编制聘用人员标准执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稳定敬老院管理和服务人员,使他们能安心工作。如朱林镇党委、政府把敬老院院长列入村书记的管理序列,同等对待,享受同等待遇,及时办理养老保险,充分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安心工作,使敬老院迅速转变了面貌。特别是老人入住率走在全市前列。该院额定床位32张,实际供养老人41名,连楼道上都摆满了床铺,另有29人登记要住入敬老院,出现了过去老人不愿来,现在老人争着来的大好局面。

二是激励机制好。为实现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70%的目标,市政府将之列入四个“一票否决”,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在完成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目标任务中成绩突出的镇(区)进行奖励,奖励资金统一拨给各镇(区)敬老院,用于弥补敬老院相关建设资金的不足。并各镇区通过“对口”、“挂钩”、“结对”等方式,实行镇(区)领导包村(居)、村(居)干部包队(组),队(组)干部包户的“三包”制度,积极动员和促动五保户入住敬老院,并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产生了较好的成效,仅今年上半年,有500多名五保老人进入敬老院。如1998年,朱林镇敬老院仅有供养五保老人9人,分散供养的老人们不肯入院。该院从“病危瘫残”老人入手,积极动员了一批老人入院,对不能自理的院民,实行专人护理,负责送饭、送水,甚至喂饭、喂水;对重病号,实行24小时护理值班制度,通过耐心真情的服务,赢得了老人们的信任,入住率直线上升。

三是生活条件得好。近年来,我市加快了“关爱工程”建设步伐。2005年有6个敬老院进行了新(扩)建,建筑面积10046平方米,新增床位645张,投入改造资金510万元。2006年又有8个敬老院将进行新(扩)建,预计投入建设资金1050万元,新增床位820张。敬老院基本做到了五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和六室(储藏室、活动室、阅览室、浴室、健身室、会议室),居住条件超过了当地一般群众的水平。实施了“211”工程(即为每位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每天提供二两肉、一袋牛奶、一个鸡蛋),进一步提高了老人的满意度。先后有10个敬老院先后通过常州市文明敬老院验收,4个敬老院通过江苏省级文明敬老院验收,金坛市民政局被推荐为省五保工作先进集体,较好地发挥了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走进薛埠镇敬老院,老人们都称赞这是:“住的是地板房,吃的是荤素粮。我们是100%的满意啊。”

四是管理服务好。实现“三自”院民管理,如薛埠镇开展文明院民评比活动,室长轮流制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极大地提高了院民的积极性。老太徐某已八十多岁,她还主动负责饲养四头猪,正好我们去的时候,一头猪发热,老太急得直哭。在现场我们还看到,一院民从田里进宿舍,脚上脏了,他就把脚上的脏球鞋脱下用报纸包上,换上脱鞋进宿舍。全市通过抓“五比五看”,即“比尊老、看谁称呼亲切;比道德、看谁文明礼貌;比护理、看谁热心周到;比服务、看谁任劳任怨;比接受意见、看谁耐心诚恳”的“五比五看”活动,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五是医疗保障好。一是建立敬老院医务室和康复活动室。已建立14个医务室和18个康复活动室。既方便五保对象及时就治,又能为其提供康复健身的场所。二是建立镇街医疗机构挂钩服务制度。充分利用当地医疗卫生资源,主动为五保对象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就诊服务,为入院治疗的五保对象实行优质优惠服务。三是建立五保对象医

疗保障制度。除争取当地财政不断增加公共支出,加大保障力度外,我市安排慈善救助金的10%,用于助老,主要是对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进行医疗求助。此外,各镇还创新模式,如薛埠镇采用政府全包的形式,开发区则采用了民政、村委各承担50%的形式,效果都很好。

三、做法与思考:要遵循五种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依法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生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这需要我们借新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颁布东风,创造性地工作,破解五保供养工作中存在的几大难题。我们认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遵循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原则。五保户是农村中的弱势群体,最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心和帮助。这不仅是社会主义优势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改善党群关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需要。各级党政领导要充分认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将敬老院建设、使用、管理列入乡镇政府“一把手”的考核范围,加大敬老院建设、使用、管理力度。实践证明,凡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搞的好的地方,都是领导高度重视,认识到位且措施有力的。

--遵循建设和管理并重的原则。要加快敬老院建设步伐的同时,重点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突出是落实供养资金、规范管理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供养水平。要从坚持提高五保人员入院率与加强管理两个方面入手,一要进一步落实各镇的管理责任。探索建立由镇干部、村委会干部和敬老院负责人组成的工作协调制度,建立敬老院民主管理委员会,定期研究情况,及时协调问题,加强管理;二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对敬老院工作人员,特别是敬老院院长进行业务培训,定期开展工作交流,进一步加强敬老院岗位责任制考核,通过评比示范敬老院和优秀敬老院院长等形式,激励和推进敬老院内部管理;三要督促各敬老院建立内部规范化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的原则,健全敬老院内部的生活管理、生产管理、纪律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

--遵循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通过改建、扩建、合并、资产置换等方式,对目前的敬老院进行资源整合,通过优化配置资源,使建好的敬老院能充分发挥作用。要积极探索办区域中心敬老院新模式,以适应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如开发区与河头镇敬老院合建了区域性福利中心,既避免重复建设、资源闲置和浪费,又实现了社会福利资源优化配置,为老人们提供了更优更好的服务。

--遵循资金投入分级负担的原则。建设资金要实行分级负担,以县级投入为主,上级补助为辅,敬老院建设用地由当地政府提供且不能作为匹配资金。同时,要广泛动员和吸引社会力量及资金兴办农村福利事业,按照“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发展敬老院事业。把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坚持“公办民助”或“民办公助”的方针,鼓励社会参与兴办敬老院,走社会化发展之路。

--坚持坚持社会统筹,专项救助的原则。要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切实解决农村五保户看病难问题。对财政安排的农村五保供养经费,要管理好,使用好,切实做到专款专用。要资助农村五保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发生的医疗费用能按一定比例得到补助。要建立五保对象大病医疗互助专项资金,积极吸引慈善、福彩、社会捐助、以副补院等经费进入。供养对象患病时,一般以传统、有实际疗效、费用比较低的诊疗方法为主。镇(区)卫生院、医院和所在乡镇的敬老院挂钩,免费定期为供养对象体检。

二0一一年六月八日

第五篇:对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整体素质的调查与思考

目前,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258个,干部718名,其中专职175名,兼职543名。这支队伍整体素质究竟怎样?在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什么突出的问题?原因在哪里?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加以解决?在“两个年”活动中,委领导带领干部室、党总支的同志,就这些问题,到各县(区)、乡(镇)、直属单位,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历时一个月,分别到

了22个单位,找了100多名干部座谈了解,总体看,我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是好的。近年来,这支队伍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有了明显的加强。各县(区)、乡(镇)一级组织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已有50%县(区)、98%乡(镇)达到了纪委书记由同级党委副书记兼任的要求,不少乡镇还配备了专职纪委副书记、专职纪委委员,村级党支部都配备了兼职纪检员。乡镇自查自办案件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已初步培养造就了一支党性强、作风硬,敢于坚持原则、熟悉业务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但是,从我们平时掌握的情况和这次调查研究中发现,在我们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在干部思想上、素质上、力量的配备上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主要问题

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有信心,但还有畏难情绪

其一,从腐败现象的本身看。不少同志认为,腐败现象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溯其根源,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和个人因素。从这几年我们查处的各类案件看,突破一个案子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和艰辛,特别是在现在,“两规”、“两指”使用要求又特别严,给查办案件工作带来了一个新的难题,工作中存在一个“难”字。

其二,从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看。所做的工作是“得罪人”的事,有时还需要处理好上级领导、同事、熟人、朋友等诸方面的关系。因此有的同志就产生了做纪检监察工作“不可不认真,也不可太认真”的思想,工作中存在着一个“情”字。

其三,从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时间看。不少同志一干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普陀区纪委机关现有23人,在纪委工作达10年以上的就有10名,最长的14年;嵊泗县纪委机关有一位中层干部在同一岗位上一干就是15年。那种清苦、辛苦、艰苦的日子长了,有的同志就产生了厌烦情绪,工作中存在着一个“怨”字。

(二)有能力,但综合素质不高

其一,责任意识淡薄。对纪检监察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不够强,对上级的指示照搬照抄,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尤其是直属部门的少数纪检监察干部,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很难主动去考虑抓纪检监察工作。有的还喜欢做表面文章,报喜不报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单位出现的问题捂捂盖盖,对不正之风不敢抓、不敢管,存在责任意识“偏弱”的问题。

其二,业务能力欠强。真正懂法律、懂经济等专业知识人才不多,虽然这次公务员都进行了WTO知识培训学习,但多数同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我国加入WTO所必须的经济、法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还比较缺乏。有的在办案、处事中,政策水平还不够高,办案技巧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口头表达、文字基本功还不够强,存在着业务能力“偏低”的问题。

其三,自身形象欠佳。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混同于一般普通群众,标准不高,要求不严,行为举止不端,有的甚至违法乱纪。近三年来已有3名纪检监察干部受到了惩处,损害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形象。个别干部存在着自身形象“偏差”的问题。

(三)有干劲,但基本力量薄弱

其一,编制不足,空位空缺。去年本市机关机构改革后,人员编制作了适当的调整,但仍有不少部门编制严重不足,人员未能落实。如市机关纪工委,编制数4人,实际真正专职搞纪检监察工作的只有书记1人,要管好下属60多个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谈何容易!派驻机构也有一定的缺位,给了编制不配人达20%。有的单位长期末配纪检干部,在机构编制中存在一个“虚”字。

其二,年龄偏大,闯劲不足。一些领导和部门长期存在着对纪检监察工作调配上的误区,往往把年纪大,其他岗位安排有困难的干部安排搞纪检监察工作,导致不少部门纪检监察干部“老龄化”的问题比较突出。据统计,本级机关纪检监察干部平均年龄达43.5岁,县(区)级机关平均达41.5岁(岱山纪委机关达到42.7岁),直属部门的纪检监察干部年龄也偏大,岱山县属部门的纪委书记平均年龄已达到46.3岁。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30岁以下干部很少。因此,年龄“老化”,往往接受新事物的意识不强,工作上求稳,缺少活力。因而,从年龄结构来看存在着一个“老”字。

其三,兼职过多,精力分散。从调研中发现,这个问题在直属部门纪检监察干部中较为突出,一般纪委书记、纪检组长都要兼任党、群、工、青、妇、团等工作,由于兼职过多,导致精力分散,影响了抓纪检

监察工作,存在着一个“散”字。

(四)有力度,但存在管理疏漏

其一,干部管理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39个省部属、涉外机构的纪检监察组织管理不到位。在如何处理好垂直管理与属地管理的关系上尚未理顺,主动与他们沟通联系、帮助指导,显得不够有力;二是对63个直属部门的纪检监察组织的管理不到位。这些组织现虽已明确委

托派驻(出)市直机关纪工委(监察室)管理,但其中有9个单位党组织由市委直接管理,这些部门的纪检监察组织谁去管还尚未明确,因此,在干部管理上存在着“空档”的现象。

其二,干部职务设置不够规范。在这次调研中发现,各县(区)纪委的干部,在职务设置上不够规范,有的既设置科员,又设置纪检员,有的只设科员,没有配备纪检员,有的对设置纪检员数额上存在随意性,有的控制过严,有的设置过宽。因此,在非领导干部职务设置上存在着较为“混乱”的现象。

其三,干部补贴范围、标准不够平衡。在1998年浙纪人事厅、财政厅、纪委、监察厅联合发文,转发关于《调整纪检监察办案人员补贴范围和标准的通知》,各县(区)、乡(镇)执行不统一,有的县(区)乡镇已落实,有的县(区)乡镇只有少数单位得到落实,有的没有得到落实,有的正在逐步开始落实。在落实过程中补贴的标准也不统一。在补贴范围上,有的乡镇只有专职纪检干部能享受,有的乡镇专兼职纪检干部都享受;派驻(出)机构的纪检干部还没有得到解决。由于补贴范围、标准不平衡,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一定的“攀比”心理。

二、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队伍的建设,究其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我们认为,归结起来有三条:

(一)体制上的不合理。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地触及到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等深层次的问题。当前纪检监察组织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已经不太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体制改革步伐比较缓慢,特别是领导体制设置不合理,从纪检监察组织的领导关系看,都是受双重领导。一方面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另一方面还要受上级纪委的领导,而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监督同级党委(党组)领导难。因此,工作中出现“畏难情绪、怕得罪人”的情面观念等等,与领导体制上的不合理有直接原因。

(二)教育培训不到位。在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教育中,还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图形式、走过场,如何从思想上去高度认识纪检监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还不够,只停留在一般的认识水平上,因此,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在业务知识上,大多数纪检监察干部知识更新不快,缺乏新知识。一方面自身学习不努力,往往以工作忙为借口,学习上缺乏韧劲、钻劲,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另一方面,给予必要的培训机会很少。有的干部在纪检监察岗位上8、9年从未受到过一次正规的业务培训,有的部门、乡镇纪检干部,参加过一些培训,但层次较低、次数少。由于知识更新慢,只凭原来的知识就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工作。这是导致素质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观念上的不更新。纪检监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已逐步体现出来,但在我们一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中,存在着不少误区。有的认为设立纪检监察组织是硬任务,不设不好,但对开展工作就不够重视了,认为只要经济搞上去了,小问题查不查无所谓,往往对于纪检监察工作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认识不足,甚至在一些同志头脑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纪检监察工作会“阻碍”经济发展的错误观念;从纪检监察干部本身看,也存在着“干经济工作吃香”的片面思想认识。由于这些模糊观念的存在,对纪检监察机构的建立和健全,人员的配备和管理,就显得不够重视了,从而影响了队伍的建设,这是干部力量薄弱,管理疏漏的又一个原因。

三、主要对策

针对目前我市纪检监察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必须采取综合措施,狠抓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要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强调的“纪检监察工作思想方法、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工作方式、工作方法要与时俱进,人员素质、工作作风要与时俱进”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抓队伍建设中坚决贯彻这“三个与时俱进”的重要思想,保证纪检监察队伍的健康发展,设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理顺关系,优化人员配备

为进一步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理顺各种关系、优化人员配备。在体制上,应着重强化上级纪委的垂直领导,要加大重点领导的力度,这样更有利于对同级党委、政府及其组成人员的监督,最大限度地减少监督的空白点。在理顺关系上,对垂直管理的单位,要与他们主动沟通联系,要多给予关心、帮助,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领导;在人员的配备上,要考虑干部的优化组合,注意老中青的结合,保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特别是要适当补充和吸收法律专业或从事法律工作的人才,提高这类人才在整个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的比重,进一步改善队伍知识结构。在对干部的选调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特别要注重不能把纪委监察机关作为安置性机构,要增加专职纪检监察干部的数量,在年龄上要有限制,一般不超过同级党委班子人员的最高年龄界限。这样才能

(二)重视事业心教育,强化干部政治素质,形成向上正气

纪检监察干部是维护党的纪律的忠诚卫士,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求职谋生者,他们一言一行关系到党的形象和群众的利益。因此,要着重加强职业道德、敬业意识的教育,规范行为准则,不断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倡导爱岗奉献精神,要在严明纪律,加强正面教育的同时,经常性地开展立功创优活动。在纪检监察系统内积极开展评选先进纪检监察组织和先进个人的活动,坚持每三年评选一次。通过开展评选活动,进一步培养纪检监察干部的荣誉感,正义感和成就感。在对完成重大任务,或突破重大案件中成绩突出的要及时给予奖励,形成奋发向上的凛然正气。

(三)多管齐下,努力抓好教育培训工作,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懂得党的理论、党纪政纪条规、国家的法律法规,还要学习好市场经济知识、财贸、金融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首先,要重视在职培训教育。建议市级纪检监察机关成立培训中心或者采取委培的形式加大培训的力度。严格按照中央纪委监察部《2001年-2005年全国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要求,重视和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培训。可规定纪检监察干部必须达到的业务水平,统一制定培训方案,统一组织教育培训。其次,可采取学历进步与奖惩挂钩等办法,充分调动纪检监察干部的自学积极性。采取多种措施,营造讲学习的浓厚氛围。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做学习的榜样。再次,要抓好定向培养,造就行家理手。纪检监察部门应舍得长远投资,从适应未来工作需要和调动业务骨干积极性的目的出发,积极向上争取名额,选送年轻业务尖子进行定向定岗培养,造就关键岗位的行业专家。

(四)逐步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积极因素

通过激励,充分调动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潜在能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一是要发挥用人导向。坚持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标准,选拔干部,坚持公正、公开、公平原则,克服论资排辈等消极现象及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真正把事业心强、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和关键岗位。二是严格奖惩制度。要对纪检监察干部制定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拉开奖惩的幅度,真正使各类制度起到激励先进,鞭挞后进的效果。要防止和纠正有些制度在实施中形同虚设和不兑现问题。三是健全多向发展的激励机制,改变纪检监察干部提升职务走“独木桥”的现象。对于具备一定条件的纪检监察干部,也可以安排到经济部门工作,为干部的成长发展创造多岗位锻炼的机会。四是生活上要多给予关心、帮助。纪检监察工作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要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要积极与有关部门领导沟通、呼吁,逐步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办案津贴),解决他们家庭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充分调动积极因素。

(五)加强内部监督管理,保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健康发展

加强内部监督管理,要按照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四次全会上讲的“对党员干部工作时间内的表现要监督,工作时间外的活动也要注意”的精神,实施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和管理。第一,要健全内部监督的预警机制,做到事前监督。通过加强事前监督,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苗头,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建立和健全每年召开一次全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分析会制度。同时,要坚持干部思想情况定期分析制度和谈心谈话制度;坚持干部思想定期汇报制度;坚持干部述职报告制度,建立以“干净干事”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考察制度;要制定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规定,制定机关工作人员外出执行公务的纪律规定,加强在外出执行公务中的管理和监督等,使干部监督工作关口前移,形成一套内部监督的预警机制。第二,要坚持“三个结合”。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党内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上级监督与同级监督相结合。第三,要突出内部监督管理的重点。把重要岗位、重要部门的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监察室主任等作为监督重点对象。第四,要注意八小时以外的监督,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干部的社交、生活领域,防微杜渐,纯洁队伍,健康发展。

中央纪委副书记马(马文)谈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抓好队伍建设

五次全会部署的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繁重艰巨,今年又是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第一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须在狠抓工作落实上下工夫。应该坚持具体抓,抓具体,抓紧盯死,一抓到底,不见成果不撒手,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应该吃透上情,掌握下情,学习左右,理性思考,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应该加强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注重对工作开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发现和解决问题。应该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不搞假大空,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

一年之际在于春!让我们振奋精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百倍的努力完成好五次全会部署的今年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任务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纪律检查机关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纪律检查干部队伍素质。吴官正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就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指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政治素质,转变思想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做好干部培训和轮岗交流工作。强化内部管理,建立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

如何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和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精神,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的要求落到实处?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央纪委副书记马(马文)。

充分认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马(马文)说,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提出了全面提高纪律检查工作能力的要求,对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定要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政治、作风、执纪能力建设,带头遵纪守法,主动接受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监督,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吴官正同志也对如何抓好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如何强化内部管理和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同志和吴官正同志的讲话,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和中央纪委对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表明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

马(马文)说,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提出,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作风、业务能力、工作方法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能否全面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关系到纪检监察机关的自身形象,关系到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能担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完成新时期反腐倡廉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重点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强化内部监督制约上下工夫

马(马文)说,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同时又要紧紧围绕一个时期反腐倡廉的中心任务,针对干部队伍建设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做好不同时期的工作。当前,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重点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强化内部监督制约上下工夫,不断提高为反腐倡廉中心工作服务的水平。

要加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教育纪检监察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性观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积极做好纪检监察领导干部的培训工作,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其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力、实施有效监督能力、依法执纪办案能力、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能力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能力。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纪检监察领导班子的调整充实工作,不断优化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增强班子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要把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抓好吸引环节,拓宽选人视野,积极吸纳各方面优秀人才充实纪检监察队伍。抓好培养环节,继续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改进培训的方式方法,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提高培训质量;积极做好纪检监察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干部。抓好使用环节,对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能力、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要及时发现并使用,以适应工作的需要。抓好管理和监督环节,增强纪检监察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实践证明,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一支富有战斗力、富有奉献精神的队伍,是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但是纪检监察干部长期处于反腐败斗争第一线,面临着复杂激烈的腐蚀与反腐蚀的考验,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都要高度重视对干部的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不断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的机制和制度,广大纪检监察干部都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自觉维护纪检监察机关的良好形象,无愧于党的忠诚卫士的称号。

要继续推进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工作和省(区、市)党委组建巡视机构工作。做好统一管理后中央纪委监察部双派驻机构的干部管理工作,并配合有关部门对派驻机构如何强化监督职能、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办案工作等研究制定办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中央纪委或监察部单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工作作出部署。同时,推动各省(区、市)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及组建巡视机构工作,从组织上保证中央提出的加强党内监督的重大决策落到实处。

要继续深化纪检监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以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抓好中央颁布的“5+1”等法规性文件的贯彻落实,做好《公务员法》出台后的学习与实施工作。继续推进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试用期等制度,继续搞好纪检监察干部的轮岗交流工作,深入研究并不断规范干部考核、奖惩的办法。积极开展竞争上岗工作,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增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活力。

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开创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马(马文)说,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任务非常繁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和干部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不懈地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好。

各级纪委常委会要切实加强对干部工作的领导。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反腐败各项工作,一手抓干部队伍自身建设。要把干部队伍建设列入常委会的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分析研究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状况,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意见。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工作在反腐倡廉第一线,任务繁重,工作辛苦,对他们政治上要严格要求、工作上要大力支持、生活上要热情关心,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干部部门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干部部门的同志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自觉地把干部工作放到反腐倡廉的大局之中、放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大局中去思考,把握干部工作的正确方向。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要继续巩固“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果,保持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

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好干部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纪检监察干部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推动纪检监察干部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不断开创干部工作的新局面。

马(马文)说,纪检监察干部工作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全党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形势下,按照“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建设一支“可亲、可信、可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多年的实践证明,反腐败斗争之所以不断深入发展,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有一支政治坚强、能打硬仗、党和人民信赖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作为组织保证。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对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出了新的部署,特别是在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工作难度更大,任务更为艰巨,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要求也更高了。马(马文)认为,适应这种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增强从政治上和全局上分析和把握问题的能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开创反腐倡廉工作新局面。因此,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首先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

马(马文)说,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也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纪检监察人才队伍的必然要求。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对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作出了全面部署。纪检监察机关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就是要把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党政人才建设的总体规划中,造就一支既符合党政人才标准,又具有纪检监察工作特点的人才队伍。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还存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与中央提出的人才建设工作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必须加强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干部的学习、培训,培养、锻炼,不断吸纳优秀人才,把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真正建设成为拥有一批复合型领导人才和一大批懂党建、经济、教育、法律的专业人才队伍,努力开创纪检监察人才工作新局面。

纪检监察干部处在反腐倡廉的第一线,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的持续加大,纪检监察干部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腐蚀与反腐蚀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能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

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中心任务,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马(马文)说,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中心任务,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要以思想政治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建设。继续抓好各级领导班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重点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按照党的十六大的要求,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付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并要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际,提高执纪办案、组织协调、开拓创新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带头坚持“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牢记“两个务必”,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以求真务实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加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组织建设,通过日常考察和届中考察,不断完善班子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

抓好干部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切实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素质。注意广开门路,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选拔政治强、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干部充实各级纪检监察队伍。严把干部入口关,做到凡进必考。继续加大干部轮岗交流的力度,在交流中考察和锻炼干部。按照中央要求,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争取五年内全体纪检监察干部轮训一遍。

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干部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和方法的创新。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摒弃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积极探索适应纪检监察工作特点的有效的干部管理机制。继续推行并不断完善民主推荐、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和竞争上岗等制度。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中央纪委监察部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工作,做好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后的干部管理工作,同时推动省(区、市)纪检监察机关积极进行这方面的改革。

按照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要求,切实抓好对纪检监察系统干部的内部监督。积极探索加强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的措施和办法,逐步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工作程序。加强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的监督,以及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完善纪检监察干部考察考核机制,研究制定将不适合在纪检监察岗位工作的干部调整出去的规定。

以求真务实精神和作风,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中央纪委副秘书长、干部室主任李熙介绍说,今年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任务非常繁重。按照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的部署,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要突出重点,细化措施,实现工作的整体推进。李熙介绍说,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今年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3-4个局级班子进行重点考察,选择2-3个省级纪委班子进行届中考察;继续抓好地方各级纪委书记由同级党委副书记担任决定的落实工作,地、县两级要全部落实到位。在干部交流方面,逐步加大地方纪检监察干部交流的力度,做好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内部跨室交流,以及委部机关与派驻纪检监察机构之间的交流。在干部培训方面,重点做好各级纪委新进班子成员和中青年后备干部的培训。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继续在委部机关实行副局级领导职位竞争上岗;在事业单位推行中层领导职务聘任制,试行全员聘任(用)制。在派驻机构管理方面,中央纪委监察部要全面实施对双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的统一管理,对尚未实行改革的派驻机构以及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纪检监察机构要继续加大管理和指导力度。在加强内部监督方面,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意见,加大对反映下一级领导班子成员重要问题的直查力度,对干部实行任职谈话、诫勉谈话和警示谈话。

二要加强业务指导,搞好沟通协调。搞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做到上下左右协调一致。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下级机关干部工作的指导,对干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主动帮助协调解决,今年尤其要协调做好在省(区、市)一级建立巡视机构,以及指导省(区、市)纪检监察机关对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问题进行探索。纪检监察干部部门要加强与组织、编制等部门的沟通,争取工作和政策上的支持;加强与机关内部各部门及派驻机构之间的沟通,在班子配备和干部使用等工作中密切配合,形成工作的整体合力。三要建章立制,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工作落实。按照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要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要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因此,要结合实际,修订、完善干部任免、交流、考核、监督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研究制定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等方面的制度,使各项工作日趋规范。在落实新的工作任务时,要及时制定相关制度,比如要制定统一管理后派驻机构干部管理和业务管理的规定,研究制定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监督的办法,对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央金融监管机构、中央管理领导班子的金融机构的纪检监察领导干部任免工作提出规范意见等。

下载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农村信息化的思考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农村信息化的思考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机电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

    提高机电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 先进的技术装备需要高技能、高技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否则再先进的技术装备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力。正是基于这种......

    新形势下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的思考(5篇模版)

    新形势下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的思考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面临着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的新要求。 这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工厂跨越式发......

    关于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思考与对策

    蓄势待发跨越争先 ——关于加快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圣水峪镇地处泗水县南部山区,总面积136.8平方公里,全镇60个行政村,1.3万户、4.65万人,大小山头96座。森林覆盖率......

    我县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我县农村学校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三台县芦溪镇中心小学校 肖伟 *** 摘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我国......

    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思考与对策

    ----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思考与对策 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是领导班子成员沟通思想,消除矛盾,增强团结,提高素质,加强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党的执......

    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思考与对策[推荐]

    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思考与对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于新形势的民主生活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完善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提高民主生活......

    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几点思考与对策

    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几点思考与对策 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徐建文 更新日期:2012年8月9日 【字号:大 中 小 | 颜色:浅 深 红| 打印】 烟草在线专稿按语:企业领导如何做到心系员工......

    关于我国农民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分析

    关于我国农民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分析 李水山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8) 摘要:我国的农民承担着实现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业,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我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