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国外研究现状
一、研究背景
在中国,习惯上被称之为农民工的人群无非是离开户籍所在地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具
有特指意义。一般来讲,在学术研究中农民工与农民工是同一概念,都指户籍在农村的进城 务工人员。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呈上升趋势,农民工的数量1995 年为
1.2 亿(12707.3 万),2000 年为1.5 亿(15164.6 万),2005 年为2 亿(20411.8 万人),其规模已
经超过2 个亿。①与此同时,日趋突出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大 心病。由于经济、教育、户籍政策等问题,农民工子女体验到较为强烈的自卑感和不公平感; 由于遭遇歧视性待遇,他们身份认同等问题较为严重。而从年龄结构来看,农民工子女以初 中和小学生为主。这一时期正是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如果因为家 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模式不当和关爱的缺失,势必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青少年社会化造 成不良后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生存状况如何? 他们对自身、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有怎 样的认知? 这是农民工研究所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重点考察在广东省打工的农民工 未成年子女,纳入本研究的未成年子女年龄主要限于9 岁—18 岁。问卷调查在广州、深圳、东莞、韶关、潮州等地开展,共发放问卷3000 份,经过筛选的有效问卷数为2313 份,回收有 效率为77.1%。其中男性占55.6%,女性占44.4%。
接受调查的农民工子女平均年龄为13.77 岁,众数为14 岁,均值标准差为0.086。这些农 农民工子女生存状况及发展问题
◎钟一彪
摘要: 本文立足于农民工子女自身的切身感受,从农民工子女的身体和精神状
况、家庭及其生活质量、受教育状况、社会交往等维度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子女群体存在着自我认知有待调适、社会关系有待优化、家庭教养模式亟需
改善及学校育人环境需要改观等突出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生存状况发展问题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5&ZD034)成果。
· 1 ·
民工子女在广东生活的平均年数为7.6 年,大多数农民工子女都是到广东的第一年开始就 在父母打工所在地就读了,他们目前平均转学接近2 次。在家庭状况方面,他们的兄弟平均 数为1.46 个,姐妹数为1.51 个。接受调查的农民工子女大多数每年都会回家一次,平均次数 为2.39 次;回家后他们住在家乡的平均天数为18.6 天,众数为30 天。
二、结果分析
本研究立足于农民工子女自身的切身感受,从农民工子女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家庭及其 生活质量、受教育状况、社会交往等维度展开统计分析。
(一)农民工的身体和精神状况
在个人容貌方面,59.7%的人认为自己长得漂亮,41.6%的人觉得自己“有一双漂亮的眼 睛”,但不足四成的农民工子女认为自己“有一张令人愉快的脸”,不足三成的人认为自己的 “头发很好”。在身体状况方面,认为自己身材好的农民工子女不足四成,认为自己身体强壮 的有43%,而觉得自己精力充沛的只有13.4%。常常生病的农民工子女比例为25.2%。农民 工子女对自己身体方面认知反映出来的情况表明,他们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近六成 的人都不认为自己身材是好的,也不认为自己的身体强壮,近九成的农民工子女感觉自己精 力不充沛,说明他们中大多数的人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都比较一般。
有52.5%的农民工子女认为自己聪明,而觉得自己笨拙的则有22.8%。近一半的农民工
子女认为自己“害羞”,易于泄气的比例占了33.3%。此外,52.3%的农民工子女“容易发脾 气”;“容易哭叫”的比例更高,占受访者总数的61.9%。
多数农民工子女觉得自己有好主意并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但做事丢
三落
四、觉得不顺心的比例也较高;近一半人“常常有一些坏想法”,但真正实施者较少。其 中,有53.1%的人认为自己“善于做手工”,有62.1%的农民工子女认为自己“常常有好主意”,近七成的人“对大多数事不发表意见”,他们有想法,但不愿表达。69.6%的人“常常按自己的主意办事”,显示出较强的自主性。但是,他们在自主性较强的同时,近七成的农民工子女反 映自己“总是跌坏东西或打坏东西”及“做事丢三落四”,有59%的人表示自己“做事不顺心”。这说明他们在具备主动精神的情况下,心智却尚不成熟。甚至有43.1%的人“常常有一些坏 的想法”,但真正“干许多坏事”的人比例只有12.5%。
(二)农民工子女的家庭及其生活状况
农民工子女对家庭生活通过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对父母的遵从、与兄弟姐妹的关系及在 家的总体表现等几个方面的指标进行反映。总体而言,一半多的人认为父母对自己期望过 高,超过六成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令家庭失望,有七成多的人认为自己在家里很听话,是家庭 的重要一员,有七成左右的农民工子女认为自己在家表现好,没有给家庭带来麻烦。还有达 63.9%高比例的人表示喜欢自己的兄弟姐妹。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农民工子女对自己的家庭 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并为之努力。
有75.2%的农民工子女认为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表示自己快乐的受访者比例为 52.6%,但71.1%的人认为自己“不高兴”,近六成的农民工子女容易感到紧张。不过,“常常很
担忧”以及“经常悲伤”的人只有不到三成,而“常常害怕”的比例则为16.2%。这说明农民工
子女尽管对都市生活感到紧张,但大多数农民工子女还是比较具有安全感。
在农民工子女的生活质量方面,按照他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认知分为10 个等级,让他
们在梯阶式等级中标出自己所处的位置,其中0 为最低分,10 为最高分。统计结果为,认为 自己处于梯阶第1~4 等级的比例之和为12.9%,第5~8 等级的比例之和为67%,第9~10 等 · 2 ·
级比例之和为20.1%。由此可见,农民工子女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评价较高,这也可以从图1 中直观地反映出来。
(三)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状况
在现代社会里,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统计结果如下:
多数农民工子女认为自己的同学关系较好,但见到老师普遍感到紧张。77.6%的农民工
子女表示同学不会嘲弄自己,而且选择“在学校里同学们认为我有好主意”的比例为63.1%。但是,有66.6%的农民工子女当被老师找时,“感到紧张”。
半数农民工子女对自己的音乐、完成作业、阅读等能力具有较高评价,但有六成左右的人对考试、画画、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评价相对较低,有近九成的农民工子女记得“自己所 学的东西”,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识记能力。58.5%的人认为自己的“学校作业做得好”,有 41.8%的人觉得自己“很会画画”,“在音乐方面不错”的比例达到52%,66.3%的人表示自己
喜欢阅读,只有31.8%的人认为自己“完成作业很慢”。然而,62.1%的人因为考试烦恼,66.1% 的人认为自己在全班同学面前讲不好话,只有12.6%的人“常常忘记所学的东西”。
在学校活动的参与方面,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在学校自愿做一些事情,但在游戏与体育中
大多数人并不想当带头人或者对体育活动和游戏经常是“只看不参加”。选择“在学校我自愿 做一些事”的比例为64.5%,但只有36.3%的农民工子女“在游戏和体育活动中是一个带头 人”,更多的人选择“在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只看不参加”,比例达到74.5%。
在学校表现方面,六成多的同学认为自己在学校表现好,但他们感觉自己并不是班级的重要人物,近七成的同学表示“讨厌学校”。具体来说,共有34.7%的人认为“在班上我是一个
重要的人”,选择“在学校里我表现好”的比例为64.8%,而“讨厌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则高达
64.9%。
(四)农民工子女的社会交往
在农民工子女社会交往方面,基于该年龄段农民工子女的社会交往还比较单纯,本研究
从三个方面进行收集资料,分别为农民工子女的合群性,农民工子女的打架斗殴情况,农民 工子女的朋友关系等。
大多数农民工子女认为自己比较合群。只有12.1%和16%的农民工子女认为自己“很难
交朋友”及“和别人合不来”;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和“宁愿独自干事,而不愿与许多人一起做
图1 农民工子女的生活质量
· 3 ·
事情”的比例分别为24.9%和26.5%。有43.6%的人表示“常常对别人小气”,考虑到他们的零
用钱不多的实际情况,这是可以理解的。近半(49.1%)的人“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做事”。然而,他们与别人沟通和交流方面尚有欠缺,只有29.1%的人认为自己“容易与别人相处”。43.4% 的农民工子女“常常打架”,30.9%的人常常被别人捉弄。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具有较好的朋友 关系,但相互信任的比例相对较低。认为自己有许多朋友的占70.5%,但认为自己“能得到别 人信任”的比例为40.1%。虽然农民工子女“有许多朋友”,但得到别人信任的人则要低于朋 友多的人的比例,在他们中间表面上是朋友关系实则相互不信任的还是占了一定的比例。表 示自己“与男孩合得来”及“与女孩合得来”的比例分别为53.6%和49.9%。
三、研究结论及讨论
总体上来看,农民工子女的身体与精神状况、家庭、教育、社会关系等方面较为正向,但
也存在一定问题。从研究结果来看,以下几个突出问题值得关注:第一,农民工子女的自我认 知有待调适。虽然发脾气、哭闹是一种情绪宣泄,但引起他们情绪问题的原因则是值得重视 和关注的。第二,农民工子女的社会交往关系尚需优化。在他们的社会交往关系中存在一些 障碍性因素,需要家长、老师的教育和引导。第三,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养模式亟需改善。家 庭是子女感知温暖、获得教养的重要场所,如何有技巧地表现自己的期望,如何有效管教子 女,农民工家庭的父母也有必要认真学习、提升自己。第四,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育人环境需要 改善。有66.6%的农民工子女被老师找时“感到紧张”,认为教师素质需要改善。六成左右的 农民工子女对考试、画画、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评价都相对较低,认为教育质量需要改善。有62.1%的人因为考试烦恼,66.1%的人认为自己在全班同学面前讲不好话,认为教育质量 需要改善。在活动参与方面,74.5%的农民工子女“在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只看不参加”,而“讨 厌学校” 的农民工子女竟达到64.9%。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校育人环境所存在的问 题。
一、直系亲属移民:根据美国新、老移民法,美国公民的直系亲属移民不受名额限制。也就是说,美国公
民的直系亲属,只要不是美国法律规定不准进入美国的,均可以不受限制地被发给移民签证,移民美国。美国移民法界定的直系亲属是指:
1、美国公民的配偶;
2、父母一方为美国公民的未满21周岁的未婚子女; 3、21 周岁以上的美国公民的父母; 养子、女和养父、母被视为直系亲属,但收养关系必须在16 周岁以 就建立;继子女和继父、母也被视为直系亲属,但继父母必须在孩子满18岁前就结婚。
二、其他亲属移民:除了直系亲属之外的其他非直系亲属申请移民要受到美国移民法规定的年度限额的制。非直系亲属依照其亲属关系的亲疏,分为四类优先人员:
1、第一类优先(P1):根据美国1990 年新移民法的规定,第一类优先每年的限额为23400 人。1)第一类优先移民的对象: A、P1-1:美国公民的已成年(21 周岁以上)的未婚子女,包括养子、女(16岁以前领养的)和继子、女(18 岁以前其继父母已结婚); B、P1-2:美国公民的成年未婚子女的非婚生或婚生的未成年子女;2)第一类优先移民所需的文件、表格: A、表I-130;B、归化证明书(美国公民证书)及出生证明书; C、移民申请人的户籍证明:出生证明及与其父母关系证明; D、移民申请人的婚姻状况证明;E、移民申请人的无犯罪记录证明(16 岁以下免)
2、第二类优先(P2): 根据美国1990 年新移民法,第二类优先的移民额每年为114,200 人。1)第二类优先移民对象: A、P2-1:美国永久居民,即:绿卡持有者的配偶; B、P2-2:美国永久居民的任何年龄的未婚子女,包括规定范围内的养、继子女; C、P2-3:以及他们的21 周岁以下的未成年子女,包括合法离婚的单身子女;2)第二类优先移民应提交的文件及表格: A、表I-130;B、绿卡持有者的绿卡及出生证明; C、移民申请人现行户籍证明、出生证明; D、移民申请人与绿卡持有人的关系证明;E、移民申请人的婚姻状况证明;F、移民申请人的无犯罪记录证明(16 岁以下免)从目前情况看,申请P2的人士较多,形成了排队现象,一般要等候2 年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
3、第三类优先移民(P3),根据美国1990年新移民法,第三类优先的年度配额为每年23400 人。1)第三类优先移民的对象: A、P3-1:美国公民的已婚子女,包括合符规定的养子、女,继子、女;B、P3-2:以及已婚子女(包括养子、女、继子、女)的配偶; C、P3-3:和他们未满21 周岁的子、女;2)第三类优先移民应提交的表格及文件: A、表I-130;B、美国公民的归化证明及出生证明; C、移民申请人现行户籍证明、出生证明;D、移民申请人婚姻状况证明; E、移民申请人的无犯罪记录证明(16 岁以下免);
4、第四类优先(P4),根据美国新移民法,第四类优先移民的年度限额为每年64800 人1)第四类优先移民对象: A、P4-1:美国公民的兄弟姐妹(不受年龄限制); B、P4-2:兄弟姐妹的配偶; C、P4-3:以及他们的未满21周岁的子女;
2)第四类优先移民应提交的申请文件及表格: A、表I-130;B、美国公民的出生证明、归化证明; C、移民申请人的户籍证明、出生证明; D、移民申请人与美国公民的关系证明;E、移民申请人的婚姻状况证明; F、移民申请人的无犯罪记录证明(16 岁以下免);应该指出的是,第四类优先的配额少,即:只能占移民总额2 7 万的24%,即64800 人,而全世界有260万人在申候,其中:中国大陆要等候8-10 年,香港40 年,澳门1 年。
三、亲属移民的申请程序:各类优先移民在准备齐各类文件,填妥I-130移民申请表后,应由美国的亲属亲自到移民局地方办事处递交全部材料,这样可以处于优先排期的状况。如果用邮寄的办法,则更影响排期。如果美国的亲属在国外,则可交到美国驻当地的领事馆。所谓排期是移民局在收到移民申请案后,按先来先办的原则对申请人的个案排列处理。上述四类优先移民中,除第四类排期较长之外,其他三类优先排期也各不相同,等候6 个月至18 个月是常见的情况。移民申请一旦获准,美国的亲属会收到移民局寄去的I-171表,申请人务必亲自持I-171 表及其他文件前往美国驻广州一个领事馆办理移民手续,其他移民也是在广州的美领办理。如果亲族关系不能得到充分证明,或移民局怀疑亲属证明不足以证明这种关系,移民请求会被拒绝。
第二篇: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研究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离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男女的自由选择。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加上其他一些不可测原因,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了现代社会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表现
1、自闭。单亲家庭孩子容易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
2、自卑。表现为脆弱、敏感,没有自我调适的能力,一旦受到冲击,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长而久之,他们将从人群之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和孤独的空间,从而导致性格交流的极大障碍,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3、自责。单亲家庭的子女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由于对自己的评价偏低,他们把工作和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产生不安、内疚、失望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导致自己的整个心理失去平衡。
4、焦虑。单亲家庭子女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结交伙伴时总怕别人说自己的坏话,被人说了什么总是不开心,在对人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的特点。
5、抑郁。单亲家庭孩子没有安全感,对同伴永远保持距离,对别人的关心表现出极为的冷淡,在挫折面前非常脆弱,经不起风雨坎坷,敌对情绪很大,压抑太久,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攻击行为。如果不处理好,很容易走向极端。
6、妒忌。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能获得的享受,一般来说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这些正是每个孩子所渴望的。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妒忌、僧恨,就容易导致偷窃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7。逆反。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渴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顶牛角,对着干”,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
二、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亲子关系的失调
家庭的缺损意味着从此有一方要从家庭中退出,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上则会产生被双亲中的一方抛弃的担心。家庭的缺损容易导致他们的监护者或者沉浸在悲痛之中,或者因忙于工作而无暇给孩子以温暖和爱护,从而忽略和孩子的交往,造成亲子关系冷淡,更为极端的是,有的监护者根本就把孩子当作“累赘”、“包袱”,把孩子看作自己未来生活的绊脚石。在这样的观念下,他们轻则对孩子冷眼相对,重则对孩子拳脚相加。
2、监护者教养方式的失当
第一,单身母(父)亲忙于生计或缺乏责任感,对孩子监管不力。单亲家庭父(母)亲在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没有时间、精力和物质条件抚养孩子,他们往往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或者疏于管教,缺少对孩子的关爱。孩子在家中得不到重视,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因而容易产生自卑情绪,不求上进,变得焦虑、抑郁,最终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及扭曲的心理。
第二,对孩子要求过高,严教过度。有的家长总怕孩子因为伴侣的死亡或自己的离婚而开始不学好,而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旦孩子的行为表现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合,便会出现责备、唠叨甚至体罚等不良教育行为,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第三,监护者对孩子过度溺爱。离异单亲家庭中有的家长离婚后,对孩子常有一种负罪感,将一切问题都归结在自己身上,无原则地一味满足孩子、迁就孩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对孩子进行补偿,倾向于溺爱型的抚养方式。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出现自我控制能力差、冲动等问题。
3、社会评价压力
在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中,离婚虽然是可以理解,但毕竟是不光彩的。生活在这种文化氛 1
围中的儿童,在精神上往往会受到他人的歧视,这种压力对孩子来讲是很残酷的。有的孩子为躲避这种压力,远离同伴,形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另外,这种社会评价压力还会使单亲孩子对人产生怀疑,对人缺乏信任,极易导致多疑性格的形成。
4、单亲孩子心理调试能力不强
对于青少年来说,家庭生活的变故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巨大的、从未有过的冲击与挫折。对于那些挫折容忍力较差的学生,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就很容易导致心理的失衡。这些消极的情感必将作用于孩子与他人的交往,最终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甚至造成交往障碍、对人焦虑。
三、解决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
1、重视单亲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必须承担起来教育孩子的责任,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对单亲子女来说,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活,更要关心孩子的思想、学习、交往,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不足,正确引导,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明辨是非、善恶。切忌把孩子交给长辈或学校就万事大吉,更不可听之任之。要在家庭出现变故之后尽可能地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孩子在第一课堂中汲取到尽可能多的营养。
2、提高学校教育的科学性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关,计划性、针对性都很强,而且可利用的教育渠道广泛,方法灵活。为此促进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有必要提高学校教育的科学性。
第一,加强爱心教育。选派充满爱心、有一定心理学基础、有较强的自我控制与忍耐能力、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特别要将其中最优秀的教师派到单亲学生较多的班级去作班主任。单亲家庭学生如果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他们自然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感到自己在不幸之中的特别幸运。
第二,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人头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详加记载。把对每个单亲家庭学生的帮助与教育具体落实到班主任头上,由他们负责对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的关照,行为的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家里和社会上的情况。
第三,用鼓励消除自卑。班主任要创造良好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友谊。对能力较差的单亲家庭学生,也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健全社会保障
社会应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舆论宣传,让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人都来关心、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调动社会资源,给予单亲群体经济物资等方面的帮助;
完善离婚子女监护权。人民法院在判决离婚案,处理未成年子女归属时,既要考虑到监护人的抚养能力,又要考虑到其教育能力。使离异后的子女尽可能多地得到双亲的照顾和关心。生活在一个吵吵闹闹的家庭中的子女是不幸的,但离婚能使孩子幸福吗?这是每个面临离异的夫妻应当慎思的问题。发挥社区教育优势。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街道,社区要从各方面加强对单亲家庭的关心。生活上可通过社区互助等形式对单亲家庭中生活困难的同学给予经济上的帮助,经常上门家访,了解家长及孩子的思想状态,并及时和学校、老师取得联系,共同商量、研究,关心、教育好每一个特殊家庭的孩子。
第三篇: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礼貌原则принцип вежливости是由英国著名的学者李奇于1983年在格莱斯“合作原则”принцип кооперации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李奇效法格莱斯划分语言交际中的合作原则,提出了礼貌原则的六项准则,其中每条准则都包含两条次准则:
1.策略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Tact maxim a)使他人受损最小;b)使他人受惠最大
2.宽宏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Generosity maxim a)使自身受惠最小;b)使自身受损最大
3.赞扬原则(用于表情和表述)Approbation maxim a)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b)尽力扩大对他人的赞扬 4.谦虚原则(用于表情和表述)Modesty maxim a)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b)尽力扩大对自身的贬损 5.赞同准则(用于表述)Agreement maxim a)尽力缩小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分歧;b)尽力夸大自身与他人之间的一致 6.同情原则(用于表述)Sympathy maxim a)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b)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礼貌原则”在会话中的性别差异,首都师范大学,崔国鑫)在国外对“礼貌研究”还有布朗和; Brown&Levinson 的面子观
他们认为面子的概念来自Goffman的面子行为理论和英国民间词语,是指每个社会成员想为自己争取的公开的自我形象(self-image)。面子与尴尬,难堪,或“丢脸”相联系(1987:61)。他们认为,说话人应该尊重听话人的自我形象,避免威胁听话人面子的行为(Face-threatening act,FTAs)。
面子威胁程度的计算取决于交际双方之间的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社会权力(social power)的差别以及特定文化对具体言语行为强加程度的认定。Brown &Levinson将面子的划分为负面面子(NegativeFace)和正面面子(Positive Face)。负面面子反映了一个人不希望被人强加观点,或者做出自由选择的愿望。正面面子反映了一个人被人喜欢,赞同,尊重或者欣赏的愿望(1987:61)。与之相应,面子管理的策略也划分为两类:负面面子策略和正面面子策略。负面面子策略强调听话人的自由权利,所以它是一种尊重策略(deference strategy)。正面面子语用策略强调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它是一种亲近策略(solidarity strategy)。
1.负面面子策略
对于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来说,负面面子是最合适和最为规约性的语言策略(1987:130)。负面面子礼貌策略即尊重策略涉及人际交流过程中的“正式”礼貌形式。在实施负面面子策略的时候,说话人考虑听话人的负面面子需求,应表示自己不愿意强迫对方,侵犯对方,尊重听话人的自主自由,现列举在本段邀请行为中涉及到的负面面子策略加以分析:
1)利用规约性间接手段(Beconventionally indirect)(1987:132)。以规约性的间接手段表示请求等,可以避免损害到受话人的负面面子。在文中的邀请行为中,赖大家的说到:“不是接他老人家,倒是打听打听奶奶姑娘们赏脸不赏脸?”语言转弯抹角,用“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赖大家的要邀请贾府的主子们赴宴,取代了直接言语行为,另一方面又让听话人一听就明白,表达尊重听话人的自主自由。
2)闪烁其词(Hedge)(1987:145)。正如正面面子策略中的“留有余地”一样,负面面子通过一些“不明确的话”来减弱威胁面子行为的目的。在王熙凤回答赖大家的邀请时说到:“别人不知道,我是一定去的。”这个“别人不知道”就是一种闪烁其词的策略,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没有涉及到其他人,避免威胁其他听话人的负面面子。
3)表示悲观(Be pessimistic)(1987:173)。不强迫受话人作出行动反映,表示说话人对于自己说的话不抱太大的希望,听话人不必受说话人话语影响。赖大家的说:“择了十四的日子,只看我们奶奶的老脸罢了。”赖大家的发出邀请,但是话语中表示了悲观,虽然定了日子,但是请不请得来贾家的主子们还得看自己婆婆赖嬷嬷的面子,对自己邀请这一行为表示了悲观。博士论文,面子观。
4)尊重(Give deference)(1987:178)。博士论文,面子观。尊重策略的实施是通过使用一些明确表达对于听话人的社会地位给与尊重的称谓语,也可以通过自贬(downgrade)的方式加以实施。文中多处体现到这种策略。赖嬷嬷对贾家主子的称呼“主子”、“老太太、太太们、奶奶姑娘们”、“老爷、爷们”、赖大家的对王熙凤称呼“奶奶”,这些都是通过称谓语体现出了尊重策略。称在自己家的花园摆酒为“在我们破花园子摆几席酒”,通过自贬方式实施了对听话人的尊重。赖嬷嬷说:“我才去请老太太,老太太也说去,可算我这脸还好。”赖嬷嬷的言外之意是由于自己请到了老太太去赴宴才证明自己有面子,突现了对老太太的尊重。
5)给受话人提供某种补偿(Redress other wants of H’s)(1987:209)。发话人可以在某些方面提供补偿,如承认蒙受恩惠,承认欠债等。文中赖嬷嬷两次提到“托主子的洪福”,认为自己儿子被选上是托了贾家主子的福,能够摆酒席好好热闹上三天也是托勒贾家主子的福,承认蒙受了贾家人的恩惠,照顾了听话人的负面面子。
2.正面面子策略
正面面子礼貌策略与“亲近”(intimacy)紧密相关。正面面子策略隐含着寻找共同点和申明愿意和对方合作来尽可能缩短双方之间距离。它用礼貌形式强调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它是一种亲近策略(solidarity strategy)(1987:101-117)。仅列举文中涉及到的正面面子策略加以分析:
1)声称具有共同点(Claim common ground)(1987:103)。说话人表明与听话人是一类人,具有相同的目标,价值观或者爱好等。通常的做法有表明具有同样的团体身份,这可以通过称呼的选择,方言,行话的运用来显明。博士论文,面子观。文中赖大家的称呼“奶奶姑娘们”和赖嬷嬷的称呼“主子,老太太,太太们,奶奶姑娘们”,一方面表示对贾家的尊敬,另一方面也强化了说话人与听话人关系是一个团体的身份。
这个策略也可以用开玩笑的方式来强调双方又共同分享的背景,可以让受话人自在轻松,同时维护受话人的正面面子。如王熙凤说道:“先说下,我是没有贺礼的,也不知道放赏,吃完了一走,可别笑话。”这是句玩笑话,实际上她是肯定要带着贺礼的,赖大家的笑道:“奶奶说哪里话?奶奶要赏,赏我们三二万银子就有了。”这句玩笑话作为回应,能表现出她们的关系融洽,是亲近策略的很好体现。
2)传达发话人与受话人合作的信息(Claim that S and H are cooperators)(1987:125)。这可以通过提供需诺等来补救对受话人的面子威胁。文中李纨王熙凤笑道:“多早晚的日子?我们必去,只怕老太太高兴要去也定不得。”对于赖大家嬷嬷和赖大媳妇提出的邀请,她们承诺赴约,本身就是一种维护发话人面子的行为,有说老太太高兴得兴许也去,更强调出她们对赴约的愉悦之情。
第四篇:苏州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苏州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90年代以来,苏州的流动人口增长很快,据最新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流动人口总数已经达到349万左右,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形式在增加,外来人口中的少年儿童人数也越来越多。与城市本地儿童一样,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得到关怀、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培养,但是他们作为流动人口中的脆弱人群,权益容易被忽视。再过十多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这些外来人口中的少年儿童都将逐渐长大成人,因此,关注流动人口中少年儿童的问题,不仅是对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负责。在知识经济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方式的今天,教育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能否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中国的教育法规之一,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同样应受到重视。本文主要探讨苏州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受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思路。
二、现状与问题
根据苏州市1997年第六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的资料,全市237万外来流入入口中,15岁及以下的少年儿童有19万多人,流入人口中少年儿童和在校生约有34万人(这里的两个数字均包括15岁以上的在校生)。从表l可见,15岁及以下的流入人口中,在沪读中学(12一15岁)和小学(7—11岁)的人数仅占适龄儿童样本总数的38%和72%,有近四成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少年儿童不在学校学习,这不仅不符合我国于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也为新一代文盲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表1苏州市1997年15岁及以下外来人口少年儿童的在学状态
总样本数
其中:在沪读书(人)
在沪读书比例(%)
0—6岁
1877
397
21.1
57—11岁
1506
72.18
12—15岁
4135
38.14
合计
321038
资料来源:苏州市1997年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造成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的原因很多,除了与他们经常流动的生活方式有关外[有些流动人口居无定所(如船民),或者居住地和工作地变动频繁(如建筑工人和装潢人员),缺乏相对固定的落脚点,使得其子女难以获得必要的上学条件],主要的是以下三方面:
1、家庭收入水平低,制约了对子女的教育投入。
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主要依靠父母或监护人提供教育费用,1995年苏州社会科学院的流动人口调查显示,家庭对子女教育方面的消费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最高,为2.39,比处于第二位的交通和通讯消费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0.74,反映了流动人口对其子女教育消费需求有比较强烈的倾向。但苏州的流入人口以体力劳动者居多,他们来沪后从事建筑施工和加工工业以及商业服务业等,收入大多比较低。根据1997年第六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苏州市经济型流入人口的月平均收入为680元,其中月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56.5%(见表2),仅相当于同期苏州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分之二(根据劳动工资年报统计,1997年苏州市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952元)。较低的收入水平制约了他们对子女的实际教育投入。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家长不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特别是不重视女童的教育。
表21997年苏州市经济型流入人口的收入情况(单位:%)
月收入
所占比重
合计
300元及以下
12.2301--600元
44.3601--900元
27.2
901元以上
16.3
资料来源:1997年苏州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2、借读本地正规学校的收费水平高制约了外来人口子女的入学。
苏州市政府为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提供了两条制度化的就学途径,一是取得蓝印户口或苏州户口在本地学校正式入学,二是在本地学校借读。由于苏州历来执行严格的户籍管理政策,只有买房、投资和紧缺人才引进等少数几条渠道才能获得蓝印户口或城市户口,因此对解决数量
伍的稳定性较差。
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创办者都是从流出地获得办学许可证,然后到苏州办学,苏州本地教育部门会同苏州市公安局在1998年颁发了《沪教委基(1998)59号》文件,提出了《苏州市外来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
由于种种原因,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直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外来人口学校的主要问题是:
1、办学资质问题。有些校长不具备办学资质,教师无教师证书。有个小学校长本人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教小学一年级。这些学生长大后就是“新苏州人”,如此下去岂不误人子弟。
2、办学条件不合格。教室采光、通风不好,有些是仓库、公房等,因陋就简。教室面积、课桌椅等不合要求,厕所、饮用水、饮食卫生存在隐患,不少学校操场、体育设施都缺乏,影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教材采用流出地,各省的不统一,缺乏统一的教材管理和统一的考核标准,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4、经费短缺,常见病防治、体检等都跟不上,对儿童的头、齿、眼、耳等常规检查项目无法开展,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这类学校本来收费就低廉,办学者就尽力压低成本支出,一些最基本的教学器材都不舍得买,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教学质量较难保证。
从总体上讲,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保障适龄儿童义务教育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应该得到肯定。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中央虽然有规定要当地政府大力协助,就近入学,但并未形成法律法规条文,特别是经费问题无从着落。许多基层政府部门对于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预防保健和食堂卫生等问题普遍进行了监督检查,有些地方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江桥镇政府在近年来筹措了大量资金,加快校舍建设,使得所有居住在当地的外来学龄儿童都能享有求学的权利,考虑到外来入学儿童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学校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收取借读费,甚至免费入学,确保儿童入学的权利。机场镇道兴村对皖浦希望学校给予了大力支持,提供校舍,捐献书籍,与当地学校进行教学交流,当地还与学校开展警民共建活动,开办家长学校,既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家长的素质,促进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转
三、改进对策探讨
苏州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发展形势非常快,1998年本市颁布的《暂行办法》中原则性的东西多,而可操作性较差,缺乏量化指标,加强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规范管理迫在眉捷。
首先,需要提高对儿童受教育权利的认识。流动人口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也是他们应该享受的权利。如果不重视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工作,不但会耽误一代人,也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不利。因此,要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一些措施开展对外来人口中少年儿童的保护工作。苏州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已在“九五”期间把外来儿童的有关教育保健的状况,列入统计分析的范围,进行一些跟踪研究,在“十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其次,要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
1、放宽借读条件,降低赞助费用。
本地正规学校应放宽借读条件,适当降低赞助费用,吸收外来人口儿童入学,为在苏州市打工的有稳定工作、固定住所的外来人口的子女提供义务教育的机会,这与国与民都有好处。
2、把闲置的学校资源用于外来人口的教育事业。
自60年代末以来,苏州的生育水平持续下降,到1998年总和生育率已降到0.87,远远低于2.1左右的更替水平。随之而来的是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逐年减少,这部分人口的教育需求萎缩,造成了部分教学资源的闲置。从统计数据来看,1999年苏州市共有小学1208所,与1990年相比,减少了一半多,招生人数也下降了7.65万人;同期幼儿园的数量减少了2/3,在园人数减少了42%。也就是说,随着生育水平的降低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苏州市户籍人口中的少年儿童的实际教育需求有所减少。而以往教育投资形成的教育资源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场地、设备、师资都闲置出来,这些资源可以用于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教育。
3、广开筹资渠道,解决办学的资金短缺问题。
在经费的筹集上,可以参考民办学校的办法,同时注意办学对象的特殊性(即生源主要是经济并不富裕的流入人口家庭的子女),本着“政府拨一点、社会助一点、学校让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原则进行解决。
这里所说的“政府拨一点”是建议政府从外地劳动力管理基金和每年外来流动人口缴纳的各种收费中抽取部分用以发展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另外,“政府拨一点”也包括流出地的政府补贴一点。因为这些流出人口虽然人在苏州,但他们的户口却在流出地,他们在流出地缴纳的各项税费中包含了其子女的教育经费,既然他们的子女不在原地就读,理应把他们的教育经费转出来。
“社会助一点”是指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为贫困的外来人口家庭的子女受教育提供援助。
“学校让一点”,就是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提供适合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需要的同时,通过内部挖潜,降低收费标准,使更多的外来人口子女能够接受基本的教育。
“个人出一点”。按照我国的法律,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不让子女上学就是违法。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宣传和监督力度,强制某些不愿尽义务的父母送其子女去上学,或可采取不尽义务的父母取消其务工证等措施,避免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的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
4、把现有的“民工子弟学校”列入苏州教育管理
体系中,使其规范有序地发展。
许多社会现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为有需求才会存在,关键是如何正确引导。各级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要审查这些学校校长有无资质,教师合不合标准,收费是否合理,教学的硬件条件是否达标,是否存在各种安全隐患,教学质量能否保证,等等。各级政府允许办学的,要提供合适的场所,因为不是什幺地方、什幺人都适宜办学校,要把管理好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工作列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范畴。
对于已经存在的“民工子弟学校”,应当进行全面的治理整顿,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标准,不符合条件的要限期整改,新申办的也要达到必要的办学条件,在办学的场地、师资、教材、考核等方面有关政府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对于办学成绩显着的,要给予表扬和扶持。通过经常性、制度化的监督管理和服务,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保证教学质量的“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教育指导网络,充分发挥它们在完成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对流动人口中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五篇:苏州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苏州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现状问
题与对策
苏州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2007-12-12 14:16:5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苏州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苏州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2)苏州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90年代以来,苏州的流动人口增长很快,据最新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流动人口总数已经达到349万左右,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形式在增加,外来人口中的少年儿童人数也越来越多。与城市本地儿童一样,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得到关怀、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培养,但是他们作为
流动人口中的脆弱人群,权益容易被忽视。再过十多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这些外来人口中的少年儿童都将逐渐长大成人,因此,关注流动人口中少年儿童的问题,不仅是对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负责。在知识经济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方式的今天,教育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能否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中国的教育法规之一,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同样应受到重视。本文主要探讨苏州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受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思路。
二、现状与问题
根据苏州市1997年第六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的资料,全市237万外来流入入口中,15岁及以下的少年儿童有19万多人,流入人口中少年儿童和在校生约有34万人(这里的两个数字均包括15岁以上的在校生)。从表l可见,15岁及
以下的流入人口中,在沪读中学(12一15岁)和小学(7—11岁)的人数仅占适龄儿童样本总数的38和72,有近四成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少年儿童不在学校学习,这不仅不符合我国于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也为新一代文盲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表1苏州市1997年15岁及以下外来人口少年儿童的在学状态
总样本数
其中:在沪读书(人)
在沪读书比例()
0—6岁
1877
7—11岁
701
506
72.18
12—15岁
354
135
38.14
合计
2932
1038
资料来源:苏州市1997年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造成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的原因很多,除了与他们经常流动的生活方式有关外[有些流动人口居无定所(如船民),或者居住地和工作地变动频繁(如建筑工人和装潢人员),缺乏相对固定的落脚点,使得其子女难以获得必要的上学条件],主要的是以下三方面:
1、家庭收入水平低,制约了对子女的教育投入。
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主要依靠父母或监护人提供教育费用,1995年苏州社会科学院的流动人口调查显示,家庭对子女教育方面的消费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最高,为2.,比处于第二位的交通
和通讯消费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0.74,反映了流动人口对其子女教育消费需求有比较强烈的倾向。但苏州的流入人口以体力劳动者居多,他们来沪后从事建筑施工和加工工业以及商业服务业等,收入大多比较低。根据1997年第六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苏州市经济型流入人口的月平均收入为680元,其中月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56.5(见表2),仅相当于同期苏州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分之二(根据劳动工资年报统计,1997年苏州市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952元)。较低的收入水平制约了他们对子女的实际教育投入。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家长不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特别是不重视女童的教育。
表21997年苏州市经济型流入人口的收入情况(单位:)
月收入
所占比重
合计
300元及以下
12.2
301--600元
601--900元
27.2
901元以上
资料来源:1997年苏州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2、借读本地正规学校的收费水平高制约了外来人口子女的入学。
苏州市政府为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提供了两条制度化的就学途径,一是取得蓝印户口或苏州户口在本地学校正式入学,二是在本地学校借读。由于苏州历来执行严格的户籍管理政策,只有买房、投资和紧缺人才引进等少数几条渠道才能获得蓝印户口或城市户口,因此对解决数量庞大的外来适龄儿童少年的就学来说,其作用甚微,借读为主要形式。以苏州市徐汇区为例,1996
年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为9550人,借读生总数为7950人,占适龄人口的80.3。2001年初苏州社会科学院在苏州全市的一次抽样调查发现,在96个在沪的7—15岁外来人口子女中,有33个在苏州本地学校借读,45个在民工学校就读,18个未上学,比例分别为34、47和19。在苏州本地学校借读比例较低的主要
苏州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