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困境及对策
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困境及对策
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重大历史任务以来,全国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阶段要解决的重大历史课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新举措,是当前推进“三农”工作的新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从理论上说,农业、农民的载体是农村。将解决“三” 农问题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是一个新的政策定位。具体说,农业问题—农业不稳—实质是城乡产业生产方式的差距过大;农民问题—农民太穷—实质是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差距过大;农村问题—农村太落后—实质是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过大。实质是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调。
分析当前新农村建设困境
1、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农民群众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的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农民群众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对于新农村的建设漠不关心,积极性不高,存在严重的“等、要、靠”思想。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的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强新农村建设宣传任重而道远
2.农村发展难,基础设施落后
市场谈判地位低,自我服务组织的发育缓慢。目前,农民在生产前签订购销合同(订单)的不多,多是先生产农产品,再寻找收购者。销售行为分散,有组织的农民很少。目前各类农民合作组织普遍存在规模不大、发展速度不快、管理制度不健全、改组、解体过于频繁、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在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资金、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城市对农民工“经济接纳,社会排斥”,当前关于农民工的政策和管理制度还没有真正摆脱城乡分割体制的影响。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拖欠和克扣民工工资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工进得了城,但留不下来的问题仍很突出。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农村从居住来讲都比较散乱。镇村建设规划,尤其是村庄建设规划明显滞后,这使新农村建设中的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面临成本高昂的问题。农民长期养成的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住宅周围乱搭乱建的陋习一时难以改变。另外,农民对于集中居住也不能完全接受。受传统文化和习惯的影响,绝大多数农民喜欢单门独院、前庭后作的居住方式,因而,如何协调尊重农民习惯与科学合理规划之间的关系,还需做更细致深入的工作,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让其自行选择。要在条件具备的地方实施社区集中居住,搬迁难度会很大,建设成本无法估量。推进村镇规划建设,可以开辟大量新耕地,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可以大大降低公共设施建设成本,实现农村生活社区化,打造承担“工业反哺、城市带动”的平台。村镇规划与建设面临的主要政策约束是土地调整问题。由于实行了最严格的土适当调整政策。在保护和节约用地的前提下,把村镇规划与建设用地调整问题纳入国家、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允许以县或乡镇为单位实现占补平衡。
3、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致富困难
发展经济是建设新农村活动的关键,归根结底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态。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长,但是由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单一,这样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价格低,常常是增产不增收。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种养业增收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生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涨价,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直接补贴、免征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
政策性增收难。政策增收空间有限,惠农政策效应减弱,去年,扶持农民增收的政策“实招”最多,如降低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购买良种补贴及农民购买大型农机补贴等。这些政策的密集出台,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应,政策性增收的空间越来越有限,依靠政策增收的空间也在缩小。价格增收空间缩小。农业因丰产导致粮价走低,政府不实行支持价格,依靠市场法则自发运行,必然措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金融扶持难。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资源严重缺乏。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不断缩减,农村金融服务缺失。邮政储蓄只吸不贷,农村资金大量“失血”,邮政储蓄资金直接抽离农村。农业保险严重萎缩,保险对农业的补偿几乎丧失。政策性银行职能弱化,农发行已由过去涉足农产品收购、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性金融机构蜕变为目前单一支持粮棉购销的“收购银行”。农村金融资源缺乏,金融服务不足,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策分析
首先,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农村文化建设由于受政治、经济、地理及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很不平衡。近年来,农村整治改造、村道硬化、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为解决资金不足的窘境,许多农村变卖闲置会堂、校舍等集体资产,出现现有文化阵地流失。另一方面,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新建文化设施投入不一,文化阵地建设难度较大。目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较好的,这些村镇一般经济基础好,领导较重视,交通方便,乡镇文化员齐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较好,有经费投入,能常年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大多数农民有一定文化素质,所占比例约为30%左右;二类是一般的,虽然有专职文化员,经费投入较少,文化站没有阵地,活动不经常,只在春节期间才搞一些文化活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一般,所占比例约为40%;三类是较差的,这些村镇经济基础薄弱,基层领导不重视,人口少而居住分散,农民文化程度较低,这里的文化站名存实亡,没有经费,常年不开展活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较差,所占比例约为30%,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经济基础的支撑,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来说更是如此,当前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基础薄弱,财力捉襟见肘,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有限。二是政府投入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总量偏少,严重制约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三是农村文化建设氛围不浓,社会力量参与仍然缺位。不少乡(镇)、村领导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认为只要搞好经济就行了,有的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现象。认为经济建设是实的,短期就可以取得效益,能够体现出政绩,而文化建设是虚的,一时不能见效,政绩一时半会难以体现出来。所以,有的口头上强调要重视文化建设,而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部分村级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是上面的事,是“城里人”的事,农民本身文化不高,只要吃饱喝足、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农村文化建设可有可无,导致部分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俱乐部常年没有或只有很少活动经费,文化设施简陋,无法起到宣传教化、休闲娱乐的作用。
再者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尽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加大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实施力度,组织实施好中低产田的改造,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河塘的疏浚整治工作及其配套设施和绿化工程建设。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积极引导民资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长效的管理养护机制。推进农村的道路交通建设要逐步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要想改变农村的基础生活条件,必须要有通畅的道路,那样就可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的农作物、经济作物才能顺利走向市场。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中国传统的农村劳动人民,一直都是饮用未经过滤消毒的河水、山塘水或井水,一旦周边水质受到污染,就会影响到农民健康。通过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让农民都能饮用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
最后, 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只有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的新农村;只有发展富民产业,农民增收致富有了保障,才可以支撑真正意义的新农村,加快形成农村经济发展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客观分析地区的现状,努力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积极探索建立农民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就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开展定向培训和定单培训,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尽快就业,切实保护好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免费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和就业服务。要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建立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使外出务工农民的付出能够得到合理回报。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一是以瓜果、生猪、家禽等主导产业为依托,发展特色农业,以绿色无公害大米、蔬菜,优质草食动物、水产品为带动,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二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扶优扶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突出抓好粮、猪、禽、林、果等产业链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使农民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的收入。增加农民在农业产业链上的收入;三是培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以合作经济组织搞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四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整合品牌资源,打造一批拥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知名品牌;五是推动全民创业。鼓励农民发挥自身优势搞规模种植养殖,创办经营实体,创造有利于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不会一蹴而就,必须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由于农村各地的发展差距很大,发展进程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我们切不可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盲目攀比,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示范引路,因地制宜,扎实稳步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篇:当前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困境及对策
当前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困境及对策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困境,并提出改进策略。研究认为,体育社会组织是由公民自愿组成的、为满足大众体育需要服务的、不以谋利为宗旨的公益性组织。它具有非盈利性、民间性、自愿公益性、自治性等特性,具有社会管理、满足民众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活跃的体育氛围等功能。本文根据其当前发展面临的整体基础薄弱、官民二重属性明显、身份不合法、相关立法滞后等问题,提出诸如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强化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与培育工作、加快推进改革、创新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的合作方式等具体建议。
关键词: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困境;对策
体育社会组织是一种公益性组织,由公民自愿组成,为满足大众体育需要而提供服务,不属于政府部门,不把谋取利益作为目的。主要包括体育社团、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体育基金会3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大量非官方规定的、未经民政部门和体育管理机构注册备案的草根类群众体育组织,本质上来说也属于体育社会组织,包括企事业单位职工体育组织、校园体育社团组织、社区居民参与日常体育活动的群众体育组织等;就形式而言,包括自上而下的省、市、县三级体育总会和自下而上的各类体育项目协会、体育研究会等,体育民办非企业单位则主要由体育俱乐部、联合会等民办非企业服务实体组成。当前我国体育社会组织面临着法制不完善、身份模糊、自主性缺失等问题,研究旨在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并最终扫除制约其发展的体制障碍,使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尽快实现自立和自强。
1.体育社会组织的性质
体育社会组织既包含体育人才、体育活动、体育器材、体育培训与服务等体育相关要素,又具有社会组织的非盈利性、民间性、自愿公益性、自治性等共性。
1.1非营利性
社会组织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区别主要在于营利所得如何分配,现有法规已对社会组织的非营利性做出明确的规定:非营利组织允许适度开展经营活动,但其成员不得对其资产及经营所得进行私自分配,不能有分红,也不能以任何形式返还给捐赠者;非营利组织只能开展与其业务和宗旨相关的经营活动,不得超出业务范围进行经营;非营利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产应移交给同类组织,并继续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作为社会组织的一个分支的体育社会组织也应该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非营利性特征。
1.2自愿公益性
利润和权力都不是体育社会组织的内在驱动力,体育社会组织追求的是相对自由和个人意愿,体现的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利他或互助主义,具体表现为体育社会组织的成员通过参与组织的活动彼此取长补短、互惠互利。
1.3民间性
体育社会组织是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组织,具有独立自主性;是由民间力量发起并依靠群众构建起组织之间的横向联系,这一特征明显不同于政府部门自上而下的管理和运作体系,民间性是体育社会组织区别于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的本质特征。
1.4自治性
体育社会组织的主管单位和登记机关主要负责其资质审查和登记备案,并不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其日常管理和具体运作事宜,其民间性决定了体育社会组织不具备行政权利,体育社会组织只能依靠组织内部成员自身进行管理和运营,体育社会组织通常只能依靠竞争性手段获得必要的资源以维持其持续发展。
2.体育社会组织的功能
体育社会组织作为一种非盈利的公益性组织,在社会进步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民众身体素质的提高、对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对和谐社会的建设等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1增强国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体育社会组织作为体育类组织,其蓬勃发展有助于激发民众参与体育的兴趣、促进体育人口数量增长,并最终达到增强国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体育社会组织能为大众提供一个宽广的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的交流可以缩短人们的心理距离,促进公众的身心健康;体育社会组织还是一个具有公益性的组织,旨在让更多的人有条件接触并融入到体育活动中去,其成员因此而有机会了解并参与各类体育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创造了条件。通过参与体育社会组织的活动,民众的业余生活得以丰富、工作压力得以舒缓、身心得以和谐发展、终身体育意识得以养成、创新精神得以提升,从而促进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2.2满足民众多元化的体育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模式己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对于体育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体育社会组织作为民间性组织,在满足民众多元化的体育需求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体育社会组织面向大众,生存在群众之中,对群众较为了解,具有典型的亲民特征;其次,体育社会组织具有很强的组织性,能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组织起满足大众需要的体育活动项目;最后,体育社会组织还有着很强的复制能力,它能将某地成功组织过的活动快速地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不仅辐射范围广,而且推广效果显著。体育社会组织在平台性、时效性、推动力上都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于体育的需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为社会组织的规模效应。
2.3转移政府部门部分行政管理职能
体育社会组织有能力替代政府体育部门承担某些管理职能,使得体育管理部门能够更多地把精力投入到宏观管理层面,可促使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朝着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迈进。针对当前我国群众体育存在的“社会成员参与体育的构成复杂、体育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占的比例过小以及地区间体育发展水平区域不平衡性和不同阶层间体育参与度差异明显”等特点,体育社会组织可以尝试在保持现行的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架构不变的情况下,探索完善一系列高度自我管理的治理体系,以尽可能减少政府对体育事业管理的投入,这对促进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4营造活跃的体育氛围
体育社会组织可以帮助体育管理部门培育公民的体育能力和体育意识。体育社会组织是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不同群体的体育需求都可以通过散布在社会各个地方的各种体育组织合法、有序地表达;体育社会组织的数量庞大、涉及的项目众多,能满足多样化的公共体育需求,并通过体育信息服务的供给让人们根据自身需要便捷地参与体育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的体育权益、满足公众的体育需求。虽然体育社会组织大都围绕着特定的体育项目而建立,并因此表现出较强的专业性,但综合而言,正因为自身拥有较强的专业特点才便于其根据不同需要设计相应的活动内容或比赛,而非专业组织却无法做到;同时,工作经验的累积也让体育社会组织的活力得到激发,从而更加有利于推动群众体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和加强体育共识,并因此而营造出活跃的体育氛围。
3.当前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
3.1整体基础薄弱――数量少、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数量、规模、独立性、专业化程度以及民众的参与热情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其主要体现在:体育社会组织的身份界定不清晰,民众并不能区分体育社会组织是政府机构还是社会机构,对体育社会组织的不了解导致了民众较低的参与热情;政府对体育社会组织的管理还不够规范,体育社会组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比较滞后;政府对各级体育社会组织的体系构建没有明确的规划,体育社会组织存在盲目建设的问题。
目前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数量不足抑制了民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限制了其发展规模;部分体育社会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混乱、缺乏行业规范和自我管理能力,完善的人才供给机制尚未形成,其从业人员大都没有相关专业背景,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体育社会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当前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和优秀的体育专门人才,导致了其自身组织体系的不完整,而且导致其生产的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的专业化程度比较低,这些因素也间接影响了其自身的发展壮大。
3.2官民二重属性明显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民间和政府对体育社会组织的双向推动,我国民间体育社会组织一直以来都过分依赖政府,究其原因是因为其自身缺乏政治上的权威和经济上的独立,而体育管理部门对于公共体育管理权力的下放也存在顾虑,这种双向作用加重了体育社会组织的官民二重属性;二是社会组织和政府组织的交叉问题,体育社会组织的领导通常会由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兼任,这就导致了体育社会组织在人事关系上的官民二重属性;三是体育社会组织的服务和管理功能错位导致了其官民二重属性,政府部门的职能应该是社会管理,而体育社会组织的职能则是社会服务,但是处在社会转型期中的体育社会组织目前还分担了政府的管理职能,而由于其自身原本就资源匮乏,在越位履行管理职能的同时也极大地阻碍了其服务职能的发挥,继而导致其性质变得模糊不清,加重了官民二重属性。
多年以来,满足政府的需要就是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存在的首要价值,政府希望体育社会组织能分担其在社会体育组织管理方面的负担,并帮助政府解决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和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因此体育社会组织的制度建设、工作性质、经营管理、经费开支等内部事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政府部门的干预或影响,导致了其自主能力和发展规划的缺失,进而影响了其供给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并对其自身的未来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体育社会组织往往是政府行政权力的衍生物,自身权利非常有限,生存发展的空间狭小,这些限制了体育社会组织所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质量,进而影响其独立发展。
3.3体育社会组织的身份欠缺合法性
当前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总体上尚未摆脱“登记难”“生存难”“发展难”“监管难”的困境,过高的准入门槛使得一大批“草根体育组织”无法获得合法地位及合法权益。目前,官办体育社团虽然大都具有行政合法性,但社会合法性缺失,未能赢得民众的普遍承认和广泛参与;而与此同时,具备社会合法性而缺少政治和法律合法性的草根体育组织却在体制外大量的存在着,导致他们这种状况的原因要么是业务主管单位没有通过对他们的审查(政治合法性缺失),要么是民政部门不批准他们的注册(法律合法性缺失)。这些草根体育组织也因为身份合法性的缺失而无法实现规范化的运作,这些组织尤其缺乏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在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中,其管理者仍然摆脱不了行政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束缚,经营理念相对滞后,缺乏现代营销手段,直接影响了其服务的质量和品质。另外,禁止设立独立账号的问题也是长期困扰体育社会组织的一大难题,民政部门要求体育社团为独立法人,在人、财、物方面相对独立,但财政部认为项目管理中心与单项协会属于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只能有中心账号,不能有协会账号,近年来相关职能部门由于财务账号问题在规范体育社会组织管理方面的协调难度也越来越大。总之,体育社会组织的身份合法性问题对其人员配备、经费筹集乃至实体化改革的进程等都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
3.4体育社会组织的相关立法滞后
目前,我国涉及体育事业的较为系统的法律只有《体育法》,而随着体育改革的推进,《体育法》中关于体育社会组织的立法规定越来越滞后于现实的需要,在当初的时代背景下该法有效维护了体育管理的行政主导体制,但沿用至今却阻碍了体育社会组织的实体化改革。目前部分体育行政部门存在的“滥权”现象与该法的“授权”不无关系,以至于体育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权益和行动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另一方面,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因长期受资源短缺、政策缺失、体制不合理、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目前的发展还存在着数量严重不足、结构单一而非多元、自我管理性不高、政府色彩严重、挑战意识不强等特征,是一种低层次的“依附式发展”。这种发展方式既限制了体育社会组织在政府与市场组织之间的中介作用的发挥,也破坏了社会体育的供需平衡,长久来看也会对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此外,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也仍然很不完善,虽然在2013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但截至目前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直接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合作机制还没有建立,体育社会组织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职能也还没有得到法律的认可,针对政府购买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缺乏具体的指导意见。
4.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对策
4.1大力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与培育工作
以往经验表明,抓好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是确保体育改革全面而深入推进的有效措施。借助政府改革的机遇,通过协会自下而上的自我建设以及政府自上而下的主动推进形成的双向作用,有望建立起一个多数量、多种类、结构功能和谐、管理和运营独立的现代化的体育社会组织体系。政府大力发展体育社会组织的目标是要形成以单项体育协会为主线,以体育俱乐部和区域站点为基础,以学校、社区、乡镇为生存空间,以基层群众体育干部、国民体质监测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三支队伍为骨干,以公共体育服务志愿者为辅助的社会体育组织体系。
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培育体育社会组织。第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通过政府拨款、税收优惠和社会捐赠三种财政手段来支持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募集的财政资金应用于体育社会组织在基层的繁衍和普及;第二,引导体育社会组织按规律办事:帮助体育社会组织制订和完善规划制度、提升人才队伍质量,积极引导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明确其发展思路并规范其行为,但不干涉其自治,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警示和解决方案,为体育社会组织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第三,政府的购买行为应遵循市场准则:出台《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实施办法》,使政府购买服务的行为受市场准则的严格制约,整个过程必须做到公平和公开,以此鼓励和监督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提高体育社会组织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第四,不断完善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标准:制订诸如《体育社团等级评估标准》等评估方案,主要从从业资质、制度完善度、市场规范性、工作绩效、社会效益等方面考核评价体育社团,并根据考评结果建立体育社团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引导其健康发展。
此外,解决体育社会组织人才匮乏的问题则可以针对性地拓宽其人才培养渠道,一方面大力吸收外来优秀人才加入到体育社会组织,另一方面加大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从业者的业务能力,最终使体育社会组织成长为一支具有高专业水准、强烈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的人才队伍。
4.2创新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的合作方式
政府应放弃对体育社会组织“不鼓励、不干涉、不取缔”的管理策略,并建立对体育社会组织“放手不放任、协办不包办、指导不指挥”的合作策略。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在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合作方式可以分为服务购买、管理承接和中介培育三种。服务购买是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通过合同形式就某一公共体育服务项目达成协议,按照责任明确、公开透明、预算管理的原则签订合同,政府负责资金支持,体育社会组织负责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政府通过招标、谈判等竞争形式选择可以提供较好的公共体育服务的体育社会组织,该方式可促使各社会组织之间的良性竞争,有利于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与产品的品质;而且在法律效力的约束下,二者的合作可以使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管理承接是指政府通过授权的方式将公共体育服务中一部分具体的微观管理职能转交给公益性、互益性的体育社会组织,政府通过审查和评估对体育社会组织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通过这种合作形式,政府的角色定位便可以实现由管制型向公共服务型、由全能型向有限型的转变;这种方式可以根据公众的多样化的需要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又能减轻政府的管理负担,节约管理成本,有利于实现体育行政部门的简政放权和体育社会组织的做大做强。中介培育是指政府鼓励体育社会组织发挥其在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中介作用,政府主动将体育公共服务的政策法规和社会治理信息通过体育社会组织对民众进行传达,而民众也可以通过体育社会组织传达他们对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的治理意见和建议,在这种合作模式下,体育社会组织充当了政府与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
4.3推进体育社会组织的改革
体育社会组织的“政社不分”“行政化色彩浓厚”等弊端客观上是受到了我国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影响,即由主管单位负责审查批准而由民政部门负责注册登记;该体制对“社会组织行政化”“政社不分”现象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该体制下的社会组织无自主性可言;改革“双重管理体制”是体育社会组织实现政社分离、独立自主的前提。首先是要推进“管办分离”改革。其核心是厘清政府部门和体育社会组织的关系以及各自的职能边界,在此基础上政府可以将部分管理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类似契约关系的建立有利于清晰的界定二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体育管理部门与体育社会组织之间应该由“业务主管”形式的上下级管理关系转变为“业务指导”形式的平级帮扶关系;政府部门还可以将赛事举办权和组队权下放给体育社会组织,并保障体育社会组织享有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权利,这样才能调动其积极性,实现其自我发展;政府则只需要对体育社会组织享有的权利进行适当监督,确保其不违背社会组织的本质属性、不破坏体育的公平公正或不违背法律规范,以此推进体育社会组织的市场化。政府和体育社会组织“管办分离”的改革必须循序渐进的推进,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体育社会组织自愿发起、自聘人员、自筹经费和自主会务。其次还要降低体育社会组织的注册门槛,给予体育社会组织多元化的合法身份。政府需对体育社会组织的审批制度进行改革,一方面可以提供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公民或团体注册成立体育社会组织,如提供资金支持、减免税收、鼓励社会捐赠等等,以提高他们投身体育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政府对民间草根体育组织的审批标准可适当降低,针对以社区、村为活动范围的体育社会组织应降低其注册门槛――降地市级民政部门备案为街道、乡镇备案。而针对法人登记条件不达标的组织应允许其向当地街道办(或乡镇政府)申请非法人登记,这样可以解决大批民间草根体育组织的身份合法性问题,而合法身份的获得将为草根组织的发展赢得广阔空间。
4.4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的法律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成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也日益显现,以往单靠政府办体育、靠行政手段发展群众体育的模式已完全不能满足中国群众体育的现实需求,大力发展体育社会组织,将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职能交给市场和社会是破解群众体育发展困境的有效措施,而规范市场秩序、改良体育社会组织的生存环境、创建有利于培植体育市场和体育社会组织的法律体系则是顺利实施这一措施的前提。鉴于我国至今没有一部针对社会组织管理的“母法”,法律部门应适当拓展我国财团法人与公益法人的概念,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立法,以满足大量包括体育社会组织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强烈的简化注册手续的要求。当前还应加快完善已经颁布的《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涉及体育社会组织管理的法规体系,维护体育社会组织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职能,使体育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功能可以通过法律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政府还应该通过立法来明确体育社会组织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体育社会组织的市场行为,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划,依法维护体育社会组织的正当权益,确保其在社会、行政和法律方面的合法性,为其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如果法律能给予“自发性”体育社会组织合法身份,政府能给予体育社会组织适当的引导并使其规范发展,体育社会组织就能成为发展我国群众体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5.结语
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福利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体育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一个门类,既要履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职能,也要承担体育组织应尽的满足民众的体育需求、促进民众的体育参与、增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义务。当前我国体育社会组织面临着整体基础薄弱、官民双重属性显著、合法身份缺失和相关立法滞后的突出问题。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包括: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相关的法规,使其建设和功能都可以通过法律得到强化或完善,继而实现“依法办体”“依法兴体”;通过加大体育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培育力度来实现其规模的壮大,通过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来全面提高其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体育社会组织的自身改革来实现社会体育的“管办分离”;通过创新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的合作方式来实现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并最终实现体育行政部门的简政放权和体育社会组织的自立自强。
第三篇:当前我国女性就业困境及其对策研究分析(xiexiebang推荐)
当前我国女性就业困境及其对策研究分析
近年来, 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就业,为女性就业带来了机遇,女性的就业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女性就业也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女性就业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经济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女性参与劳动为社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但是女性却没有收到与男性在就业领域中同等的待遇,有些行业仍然存有封建思想,对女性就业存有歧视的态度,不利于女性就业,进而影响了女性的自身发展和全社会的发展。积极地促进女性就业,为妇女提供就业岗位,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全面深入了解我国女性就业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认识到就业问题的严重性,加深社会对女性就业问题的关注,并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女性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激发女性蕴藏的创造力和潜力,男女携手共同建立两性平等的社会。通过对女性就业问题的研究,寻求解决就业难的对策,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篇:关于当前新农村建设
关于当前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
91031Y21刘轩宇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明确提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近年来也成为了全体国民关注的热点,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了比较重大的成就,值得国民庆幸,但我们也必须重视和努力解决当前新农村建设当中所面临和出现的一些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资金 主体 劳动力 形式主义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下,中华大地正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新农村建设成为了政府当前农村工作的重头戏,成为了媒体、国民关注的焦点,也成了“三农”学者研究的热点。
这几年来,经过政府、社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果,探索并总结出了许多科学、有效的成功模式,面向市、省以及全国学习和推广,也建立起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县、市、省及至国家级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这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成果固然值得我们庆幸,但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出现的一些比较现实的问题和困难也需要我们去关注并努力设法去解决。
去年,我们曾到南方某山区小县进行农村调研,在该县一山村的调研中,我们比较幸运地遇到了一位正在那驻村的一个年轻的乡镇干部(四年前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并与之谈论许久。他是负责本村一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县乡设立的建设示范点)的乡镇干部。
他开始对我们比较警觉和排斥,毕竟我们是外来人员,何况又是大学里来搞农村调查研究的,所以他说话比较严谨,也只是向我们介绍他们政府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思想、计划、举措以及取得的一些成就。
经过一番沟通后,他才放松下来,对我们的警觉度也有所下降,也许是我们沟通方法现效了,毕竟他也是从大学校园出来的。这样一来,我们的聊天就显得格外的轻松和畅通了。他向我们介绍了当地新农村建设所面临和出现的一些问题,不仅仅是乡村这个角度,他也从政府这个角度向我们谈了有关的一些问题,毕竟自己就是体制之内的人,不但熟悉乡村的现实情况,也了了解政府内部的情况。
经过与这位年轻的乡镇干部的谈话,我总结出在这样一个比较偏远落后的山区进行新农村建设所面临和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一是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主要依赖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中央和省(市)提出各级财政支农投入要体现“三个高于”,并不得搞“上进下退”,但
多数县(市)级财政较为困难,只能维持基本工资保障支出,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远远不够。有的县(市)虽然搞了新农村建设试点,县(市)级财政也是在咬牙,在勒紧腰带,有的甚至挪用其它项目资会。二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筹资配套难落实。目前,在农村,青壮劳力大部分外出务工,在家的都是妇女和老人。这部分人一者没有力气,干不了重活,“以劳折资”难实施:二者留守在家的妇女和老人不当家、作不了主,“一事一议”资金很难筹集。据统计,农民投工投劳数量对比以往急剧下降,如我们调查一个镇,2002年的投工投劳均是60万个,而2009年是1.2万个,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中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村庄整洁建设的需要。三是村级投入较为乏力。当前,在广阔的农村,一方面村办企业少,原有的集体经济项目被卖光、用光,正常运转依赖于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另一方面,村里欠农民的,农民天天要,而农民欠村里的,各级政府不准向农民收、不准向农户扣,绝大部分村已经是“空壳”村,村组级对新农村建设投入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我们调查的有一个县,该县镇、村、组负债1.2亿元,村平负债43.4万元。四是农村金融体系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从农业发展银行来看,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包拦政策性粮棉油收购等流通领域贷款,这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支农。随着国家粮食体制的改革,其支农的力度将弱化;再从农村信用社来看,由于历史包袱沉重、产权制度不合理、不良贷款比率较高,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任务还很繁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力不从心;再从商业性银行来看,商业性金融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直接面向农业、农村贷款的金融机构不断减少,金融资金对农村的金融支持严重缺位。
(二)资金的使用较为分散。主要的体现在用于农业方面的资金,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科技支出、土地治理、支持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都存在使用上的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的现象。各个部门在贯彻中央“三农”政策时都会在资金安排分配面面俱到,在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资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比较严重,不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和使用,资金整合比较困难,影响了支农资会整体效益的发挥。
(三)新农村建设的财权与事权不够明晰。一方面管理权限和职责不清,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如新农村建设投入,哪些由国家投入,哪些由集体投入,哪些由农民投入,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往往造成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投入,农民投入新农村建设的非常的少;另一方面在事权和财权的划分上,一般表现为基层事权大,财权小,上级事权小,财权大,新农村建设出现财权与事权不够统一、协调。
(四)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待提高。目前,财政部门对各项资金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实现了一项资金一套管理办法(细则),这无疑对提高支农资会管理很大的好处:但是,从我们平时掌握和了解及有关媒休报道上来看,仍然有少数项目单位,报假账、虚列项目支出,套取项目资金用于请客送礼,用于弥补单位经费不足等等,资金的使用效益打了折扣。同时,现行对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大都是招投标制,而基层报账的单位——财政部门要求中标单位(个人),报账必须是在国(地)税务部门圆票并取得国(地)税部门出掘的发票方可报账、拨款,而圆票是不得白白开票的,国(地)税部门需按建设投资总额的6.5%~6.8%交纳税费),使支农资金“缩水”;此外,可谓无商不奸,他(她)们没有利益、没有好处是不得干的,一个发包的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单位(个人)得净赚项目资金总额的20%——30%,真正用在项目上的资金却不多。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问题
从我们党和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到全国各地掀起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热潮,国内对新农村建设的讨论一直不断,但不管怎样,有关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问题,社会各界的声音还是集中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农民才是主体,必须积极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进行新农村建设。
为什么大家会讨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归属问题并把答案归结到农民自己呢?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的一项战略工程,政府作为决策者,对于新农村建设它可以说是主要负责人,再加上政府受政绩考核影响,就很难避免出现以往政府做事包办一切的现象,还有就是受社会上人们“官退民进”、“民本位替代官本位”的思想的影响等。所以,和广大农民密切相关的新农村建设必须作为主体而积极参与进来,改变农民以前一直失语的现状。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政府则充当指导或引导的角色,这是大家的共识,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但在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不少地方的农民却仍失语,从而出现了较多的政府包办新农村建设的现象。
我们都知道基层政府(县乡政府)是乡村事务的主要负责机构,而新农村建设现在已成为了基层政府的主要工作。其实,就新农村建设出现的角色错位的现实问题,我们也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政府包办性强而农民主体性弱的新农村建设更多出现在那些大县大乡镇,这里衡量大小的指标是经济情况。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县乡(镇),则政府就更有财力去开展各项工作,特别是在完成上级指标和政绩考核上就更显优势,当然也更有力去发展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在不少的富县富乡镇,兴起了大建各种各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点的风潮,然后县级以及乡镇一级的各个行政单位在农村挂点,负责相应的示范村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县政府最后进行各点的评估和总结。各个挂点单位为了各自的村点能在评估中大胜,政府也为了自己的政绩,则不惜投入重金,按自己的图纸去打造新农村建设。所以在很多地方出现了政府出钱,县乡干部指使村干部和农民大拆大建、大涂大刷、大清大修的新农村建设。
而在穷县弱乡镇,新农村建设的政府包办性要比富县强乡镇稍弱些,从而也就让农民的主体性稍突出了些。其实,在这些偏僻的贫县穷乡镇,基层政府也因为财力不足而无能去包办新农村建设,只能发动广大农民一起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但毕竟新农村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需要巨大的资金来支撑的,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难免出现许多大大小小的阻碍,因为没钱办不了大事的。此时许多负责挂点(穷县的也在农村广设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点)的政府部门也不得不去羡慕那些财力雄厚的大县,因为人家的新农村建设搞得红火和顺利。而至于农民稍强的主体性,其实也没多大实际意义,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农民也只是以投工投劳投资的方式参与了政府主导的新农村建设运动。
总之,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一直都在倡导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在真正的新农村建设中似乎却很难兑现,许多地方仍在忽视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而让其扮演着纯劳动者的角色,却一直上演着政府包办、行政指令干预的新农村建设,让农民不得不发出 “花政府的钞票,看干部的眼手,抬自己的手脚,建政府的新农村” 感叹。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劳动力问题
上文我们说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和主体的问题,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那就是劳动力的问题。新农村建设农民处于主导地位,我们要建设农民真正需要的新农村,但农民也要积极投工投劳参与新农村的建设中,不然也会使新农村建设不能顺利进行。
不少地方政府以主导地位自居,行政性强制农民投钱投工投劳来进行新农村建设,其实这行政手段在一定程度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劳力保障,我们要知道,自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民工潮一波一波兴起,广大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民特别青年人大批大批地涌向城市务工寻找生存和发展之路,至今已形成了一亿多的农民工群体。这样一来,对广大农村的影响很大,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如留守儿童问题、土地荒废问题、婚姻问题、社会治安等问题,而对于目前的新农村建设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农村青年人都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基本是老人、儿童、妇女和伤残弱智的农民,这些人群
基本上要么丧失劳动能力,要么就劳动能力弱而不便从事较大强度的劳动。新农村建设重在建设,所以它更多的还是靠广大农民自己的劳动,强度大的艰辛的体力劳动,而这些留守人群就造成新农村建设缺乏所需要的劳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让农民充当主体角色,政府也积极正确指导,但新农村建设仍无法顺利进行,不要说让农民投资与政府合作,就是让农民投工投劳也无法办到,青年劳动力在外,而留守的特殊人群不要说无法投劳,就是能投劳也许自家的农活也忙不过来,何况自家以外的活。
其实有的地方还是有少数正常劳动力留在农村的,但也不能得到理想的利用,因为现在的农民在很大程度上是缺少合作和集体精神的,也许正像曹锦清教授所说的中国农民“善分不善合”,农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家的事业中,而至于自家以外的事要么不参与,要么就理性地参与,也就是说看是否能得到好处以及好处的大小而选择性地参与,对待新农村建设也一样,不少农民觉得是外事,政府出工钱才出工,不然没空,自家的农活还忙不过来。总之,因为受广大农民外出务工和农民难以合作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农村地区出现了缺少青壮年劳动力的严重困难,从而致使目前的新农村建设没能顺利进行,这也是我们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和必须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式主义问题
上文我们也说到,这几年来经过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值得我们感到骄傲,但我们也必须重视新农村建设所出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较大的问题,我们必须努力去解决,不然则会严重阻碍新农村的建设,也会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变质。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用二十字概括了新农村建设的五大内容,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而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的讨论,在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如主张发展农村经济为重心的,主张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为重心的、主张发展农村民主政治为重心的等等。
其实社会上的这些有关新农村建设的重心的观点基本上都是处于一种理论或讨论的层面上,而在现实层面上,大多数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却自然而然地突现同一个重点,那就是“村容整洁”,有不少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在本质上就只是在搞村容村貌改造和建设,基本上忽略了新农村建设的其它十六个字,四个方面。
村容村貌是要我们去改造和建设,但新农村建设不只是表现的村容上面,新农村建设是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有机统一体的。许多地方花巨资一味改造村容,其实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这主要是许多地方政府把新农村建设形式化了。不少地方政府为了突现政绩,广建示范村点,大拆大建,大涂大刷,也就是政府以行政指令统一安排,拆除旧建筑,建新建筑,不拆不建的则将建筑重新粉刷,这些似乎已成了许多地方新农村建设的普遍模式了。这样一来,在短短的两三年的时间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越突现形式而失去实质内涵,新农村建设不断演变成新村庄建设,这也是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的形式化更多是受地方政府的影响,因为新农村建设已成为了各级政府目前最主要的工作,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为了政绩考核,为了完成上级指标,则在村容上大做文章,在新农村的“新”字大搞花样,旧容换新容是比较容易能认让领导能让普通大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更能出效果,更能突现农村的“新”。村容也可以说是一种形象化的东西,而其它则相对较抽象化,这也许跟中国人的思维也有关系,中国人的思维具形象性,西方人的思维则具有抽象性。
新农村建设因在现实实践中大搞形式主义从而不断演变成了以村容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新村庄建设。关于这个问题,近来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媒界、学界等的关注,但还必须
引起包括我们的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更广泛的关注,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中的形式化的问题,防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中的变质走样,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一体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个村庄根据自己本村的实际情况,走自己的路子。比如旧村改造,有的村子可能仅仅是局部拆建一下就能够达到村容整洁的基本要求,就没有必要大张旗鼓的整体拆迁。眼下很多地方,只要涉及旧村改造,大多是“ 全拆全建”,结果造成劳民伤财。正如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梅星村党支部书记徐生辉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义上的呼吁一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坚持求真务实,因地制宜,立足本地实际,突出本地特色,为农民办实事,让农民得实惠。
当下,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众多的误区和蛮干,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再次树立和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尤其是“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是摆在广大基层村委干部面前的一个首要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杜绝照搬照抄城市建设模式的错误做法;也只有这样,从前乡村的“ 诗情画意”才能得到很好的保存和保护。
五、结语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党和国家也一直努力致力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其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下所提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也成了全体国民关注的焦点,更令人骄傲的是,通过广大人民的共同的努力,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
但我们在肯定成就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资金紧缺问题、政府和农民角色错位的问题、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新农村建设形式化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许多地方的新农村建设中基本上都存在,也是会对新农村建设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的问题,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必须对此以高度的重视并及时设法解决这些问题,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第五篇: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你觉得该如何解决? 答:1.农村留住人方式方法不多,导致农村成了老弱妇孺滞留地,农村发展原动力不足,一些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城市化建设过热,空壳农村现象越来越多。这不是好事,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农业国,一时间在短期内摇身变成工业化国家,有点过于乐观了。要看到我国从战略需求、能源工业都不具备条件,农村相对稳定必须长期保持。人是所有社会关系总和,人留不住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做留人工作至关重要。要留住农村青壮劳动力,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建起核心村,中央出台新农村建设从方法步骤来看也是在做这项工作,但要拆乡为村。目前,乡的作用已经非常弱化,可聚积了大量人材。把乡党委化成若干个总支分布到各个核心村中,有利于农村带头人存在,吸引人材回归,减少中间环节,增强农村生存率。二是要创建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硬件东西固然非常重要,村村通、免收农业税、开展医保试点等国家已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软件也很需要,比如:农村人材的奖励、物流系统开发管理、人文艺术的传承就必须靠各阶层去培植、去抓。三要有大自然村感知,农村结构很有自然区域性,用以点带面,以村吸村阶段性工作办法,效果会更为好。
2.抓特色产业意识不强,导致农民寻求不到生存出路,农民生活质量不高,一些应有的待遇得不到保障。
农村产业也要有“百姓争名、百家争利”的“双百”方针,要众有我特,走村村特道路,要想方设法树品牌、打产品。从现实情况来看要立足
以下三个方面选取特色农业产品。
(一)立足用地理优势选取特色农业。根据所在地位置帮助、引导农民种植适宜的农业产品,改造原有大众化、低产业产品,积极争创品牌。
(二)立足传统产业选取特色农业。传统农业有一定渊源性,从传统农业中选优、稀、特产品,扶植其发展。
(三)立足人才状况选取特色农业。人才对农业产业结构起关键性作用,发现、培养、保留农业人材,运用人才优势寻求名优产品培植。特色产业上去了,会吸引更多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农业人材回归,增强农村发展底蕴,有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有了特色农业产品,农民收入就有着落,生活水平自然会提高,农民享受国家优惠待遇就会更充足。
3.运用保障机制不活,导致农民日常活动依存无度,成了弱势群体,一些很好的利民措施得不到体现。
农民利益问题能否得到保障,这是新农村建设重中之重课题,关乎民生、民权、民心的综合指数,不容忽视。要做好这项工作也要强化以下力度。一要不断完善立法机能。中央为民立了不少法,但法与法之间重复现象存在,部门争夺法理利益矛盾是益加剧。这就要求各级立法机构要统筹权衡,突出重点为民立法、为民理法。切实把关系农民利益理清楚,上升为大法,尽可能避免钻“法空”现象发生。二要落实监督功能。当前各级选举只注意到乡以上人大代表产生,农村的主任选举县以上精力不够集中,把担子压到乡、镇上,殊不知农村主任选举是我国现行阶段最直接选举,把握不好就出现买票、卖票、打架斗殴现象,或群族说了算。选不出真正带头人,农民对选举失去信心。
三要优先选拔公务员。把农村工作优秀人员纳入公务员选拔、考核之列,适当放宽农村提拔干部任职年限,切实体现农村工作有干头。四要大力宣传农民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宣传喉舌功能,挖掘农村工作各种有利素材,不间断开展宣传造势,促进农民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