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毛泽东分配思想的现实意义(一)
内容摘要: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研究分配问题,必须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出发,不能就分配谈分配。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物。只有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社会主义利益观,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统筹兼顾、统一安排。在讲物质利益的同时,必须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把物质作用与精神作用统一起来,两者不可偏废。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是由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条件、首先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要正确、全面地对待按劳分配原则,认识到按劳分配存在形式上平等掩盖事实上不平等的“弊病”。
关 键 词:所有制;分配方式;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毛泽东分配思想
作者简介:周新城(1934-),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
在讨论毛泽东思想的时候有一种说法:毛泽东不懂得经济学,没有经济思想。事情完全不是这样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通过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面对新的、繁重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从理论上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以便指导实践,就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现实的任务。毛泽东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研究。1959年12月10日到1960年2月9日,毛泽东带领几位同志一起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社会主义部分,边读边议。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苏联42年、新中国10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与现实,严肃地批判了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观点,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超越前人、启迪后人的卓越见解。他读这本书时的批注和谈话,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他所提出的许多理论观点,至今对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仍有指导意义。我仅就社会主义分配问题,联系当前经济学界的状况,谈一些学习批注和谈话的体会。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同时,收入差距(包括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如果分配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势必造成社会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党与群众的关系,处理不当,甚至会影响党的执政地位。邓小平在晚年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提出20世纪末应该把解决分配问题提上日程。
随着分配领域矛盾的暴露,人们对分配问题议论纷纷。但从学术界关于分配问题的讨论情况看,大多数只是在具体的分配政策(尤其是再分配领域的政策)层面上,就操作性的问题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仿佛只要调整一下分配政策,多搞点社会福利,就万事大吉。很少有人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角度去探讨当前出现的分配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因而总感到不能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中关于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论述,就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能够拓宽眼界,找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毛泽东关于分配问题的一些论断仿佛是针对当前学术界流行的观念说的,切中时弊,值得认真思考。
一、必须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出发来研究分配问题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我们引两段马克思的话,这两段话,人们在学习政治经济学时经常会提到,然而在研究当前我国分配问题时却常常忘掉了。一段话是马克思在谈到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时说的,他指出:“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殊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①另一段是马克思批判拉萨尔主义时说的,他说:“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②“生产条件的分配”实质上主要就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两段话表明,社会产品的分配方式,不是人们主观地选择的,而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因而具有客观必然性。人们可以改变分配的具体
做法,但分配的性质和方式却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除非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是不能改变分配方式的。因此,不能撇开生产关系,尤其是不能撇开作为生产关系基础的所有制形式,孤立地就分配谈分配。
马克思强调,如果撇开生产方式、尤其是撇开生产资料所有制,而一味“在所谓分配问题上大做文章并把重点放在它上面”,并“把分配看成并解释成一种不依赖于生产方式的东西,从而把社会主义描写为主要是围绕着分配兜圈子”,那就是仿效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庸俗社会主义”③。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就出现过这样的错误,而现在我国经济学界仍相当普遍地在重复这种错误。
毛泽东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决定分配、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这一基本原理。他在读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对研究分配问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必须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出发来研究分配问题,即联系生产条件的分配来研究消费品的分配。他批评教科书中撇开生产资料的分配来谈论消费品的分配、并把消费品分配当作决定性动力的有关论述,指出:“这是一种分配决定论的错误观点。就以分配问题来说,按照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说的,分配首先是生产条件的分配,生产资料在谁手里,这是决定性的问题。生产资料的分配决定消费品的分配。教科书在这里不讲生产资料的分配,只讲消费品的分配,并且把消费品的分配当作决定性的动力,这是对马克思上述正确观点的一种修正,是理论上的一种极大的错误。”他还指出,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如果不讲公有制,只讲涨工资,那是错误的。他说:“教科书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根本优越的地方就在工资不断提高,很不对。工资属于消费品的分配,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的分配,就会有什么样的产品的分配,有什么样的消费品的分配。前者是决定后者的。”④毛泽东这些论断对研究当前分配问题是有指导意义的。
我们运用毛泽东指出的必须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出发研究分配问题这一方法论原则,来分析一下当前议论最多的两个问题: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
我们知道,邓小平曾经认为社会主义不可能出现两极分化,他甚至认为,如果出现两极分化,改革就失败了。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到了晚年,他改变了看法,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极分化自然出现”⑤,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两极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显然,这是他从实际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来的结论。围绕两极分化,在理论上必须回答这样几个问题:什么叫两极分化?为什么会出现两极分化?怎么对待两极分化?运用毛泽东指出的必须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出发来研究分配问题的原理,就可以回答这些问题。人们往往把两极分化理解为收入差距过大。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这种解释并没有科学地回答问题。收入差距达到什么程度才叫两极分化,量的界限在哪里,根据什么定这个界限?谁也没有说明白这些问题。更何况两极分化指的是一种经济关系,它应该有质的规定性,这种质的规定性是什么,更没有得到揭示。一般来讲,人们在使用“两极分化”这一概念时,指的是这样一种社会现象: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贫困的积累。马克思科学地分析了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在这种对立的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而两极分化则是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3章中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⑥。
所以,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物,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如果把两极分化仅仅看作财富分配的不公平,仅仅看作分配问题,那么,这种认识只是停留在现象的表面,而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只有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才能把握两极分化的实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并把它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性质范围内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两极分化必然带来许多社会矛盾。在目前条件下,我们既不能彻底消除两极分化现象,又不能听任社会矛盾的积累和发展,如果听之任之,有可能引发社会**的。这就形成一种复杂局面,必须谨慎处置。
那么,怎样对待目前我国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呢?按照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的原理,从根本上说,还是要正确贯彻执行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政策。首先要强调坚持和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使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始终处于辅助地位,从而把两极分化现象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致蔓延到全社会。我认为,邓小平说的“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⑦,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公有制失去了主体地位,两极分化现象必然扩大到全社会,社会矛盾势必激化。其次要注意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保障私有经济中工人阶级的社会经济地位。这两条是主要的、根本性的措施。
为了缓解两极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在上述前提下,还必须在分配领域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实行差额所得税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等,改善民生,努力缩小贫富差距。这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应该指出,在再分配领域采取措施,终究是第二位的。如果不坚持和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如果不注意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仅限于在再分配领域采取措施,那是很难完全解决两极分化所带来的问题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两极分化现象还会不断扩大、蔓延。
我们再来分析共同富裕问题。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我们“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⑧。问题在于,什么叫共同富裕?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许多人追求的价值水平目标,但人们对什么是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理解却很不一样。有人认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提高了,那就是共同富裕了。于是他们把瑞典等北欧国家的福利主义看作共同富裕的典型,仿佛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他们认为不需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不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只要国家调整一下分配政策,就可以实现共同富裕。他们希望中国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甚至提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口号。其实,北欧国家搞的“福利社会主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自己统治地位所采取的一项政策措施。它不触动垄断资产阶级私有制,不改变雇佣劳动制度,只是由垄断资产阶级从剥削第三世界以及本国劳动人民获得的高额垄断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来实行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因而至多只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做若干改良而已。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共同富裕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它属于分配领域的事情,是由所有制决定的,因而必须从所有制出发来研究共同富裕问题。
在公有制条件下,由于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是平等的,谁都不能凭借占有生产资料来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这就排除了剥削的可能性。虽然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由于为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熟练程度不同,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会有一定差距,但人们劳动数量和质量的差距终究是有限的,不可能太大,这就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剥削与共同富裕是水火不相容的,有剥削就谈不上共同富裕,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消灭剥削。只有在公有制基础上才能消灭剥削,从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这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现在有一种理论:要把社会主义从“公有制的框框里解放出来”,社会主义不一定要搞公有制,只要能够实现共同富裕就可以了。既要“摆脱”公有制的“框框”,却又侈谈共同富裕,岂不南辕北辙了嘛!他们提出,在私有制基础上,通过发展生产力,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能提高,也可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然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从原始社会瓦解以来,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什么时候实现了共同富裕?从来没有!毫无疑问,在私有制基础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人民的生活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但由于存在剥削和两极分化,根本不可能有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改善生活与共同富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取决于个人占有的生活资料的多少,后者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定的经济关系。生活改善不等于共同富裕。例如,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我们可以看到工人生活水平在提高,这是事实。资本家是按照劳动力价值购买劳动力的,劳动力价值除了包含维持生活的生理因素外,还包含社会历史因素,它的物质内容客观上是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增加的。但与此同时,剩余价值率也在提高,两极分化在加剧,工人生活的这种改善并不表明实现了共同富裕。
从所有制出发来研究分配问题,我们就可以科学地分析两极分化的根源以及如何对待当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也可以科学地阐述共同富裕的内涵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术界讨论分配问题时往往忘记了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这一根本原则,离开生产资料所有制、孤立地就分配谈分配。这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根本讲不清楚分配问题。
第二篇: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现实意义
摘要:
对外开放,对于闭关锁国而言,它是主权国家的一种政策行为。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思想,并以此为指导推动和促进了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主要建树是:深刻阐发了“中国不能离开世界”的思想;坚决主张“向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先进的东西学习”的思想;反复强调“对外开放必须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之上”的思想;必须坚持“批判继承与学创结合并逐步赶超”的思想;积极发展“对外经贸往来和科学文化交流”的思想等。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
对外开放
现实意义 正
文: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原则”出发;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经过了长期的考验和检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思想包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还有最重要的被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的“三个活的灵魂”。
一、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对外开放理论,是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对资本主义的肯定性成果的继承和借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毛泽东还批判地吸收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其中最突出的是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孙中山主张实行对外开放要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尤其以不损害中国主权为前提。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并没有实现,他的理想在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得以实现。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加以运用发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思想。同时,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二、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特点
(一)、对外开放思想的一贯性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不是一个偶然的思想成果,他一直就有这样的想法。正如,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是毛泽东一直关注的问题。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革新、进步,诚然要考虑自己的特点,却总不能离开对外国文化精萃的借鉴和吸收。他早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指出“中国应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作为自己的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义文化,还有外国古代文化。
(二)、对外开放思想的辩证性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不是一味地、不顾一切地与外国进行交流,他强调: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同时,外国的经验,即使是成功的好经验,也有一个如何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要能够独立思考。
(三)、对外开放思想的广泛性
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不仅领域较为广阔,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而且地域也较广阔不仅主张国内地区间的交流,而且主张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开放的对象也广,不仅和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也同资本主义及第三世界国家做生意。可见其开放的内容是较全面的。
三、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现实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继承了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中关于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思想。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发展,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对外开放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毛泽东对时代主题的判断一度发生失误,对战争的潜在的危险估计地过于严重,认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这大大限制了我们国家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
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变了战争不可避免并且迫在眉睫的认识,对战争和和平问题做出了新的判断,认为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发展主题的论断,有利于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也有利于我们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一心一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注重对外发展
毛泽东注重发展新中国的对外往来,他不仅认为要广泛发展同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而且明确提出要学习外国的长处。在他看来,向外国学习,不仅要向社会主义国家学习,而且也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长处;不仅要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科学,而且要研究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文化方面的一切有用东西。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把中国引领到向世界全面开放的历史潮流当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全面对外开放理论。人类文明的创造,离不开历史遗产的继承,更离不开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彼此间的相互借鉴。世界发展的主体是各国人民,世界的管理者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参与。因此,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一名成员,毛泽东的对外思想就早已体现了这一点。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概论》
郑德荣等(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5
2、《毛泽东思想概论》
李伟文(编)
3、《毛泽东的艰辛探索》
石仲泉(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5
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90
第三篇:论毛泽东的思想精髓
论毛泽东的思想精髓---实事求是
关键字:实事求是 毛泽东军事思想 精髓 理论意义 现实意义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我们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会取得巨大进步,什么时候偏离了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会受到挫折和失败。深刻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精髓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在军队和国防建设中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摘要〕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华,是中国 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概括,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
一、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毛泽东牢牢的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提出并阐释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探索。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行为指导。” 1977年5月到9月期间,邓小平明确的提出了“精髓”的概念,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二、实事求是即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的思想体现于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
第一,实事求是的思想首先体现为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的一种科学态度。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与党内盛行的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左倾和右倾错误思想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明确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要“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在这种科学态度的指引下,毛泽东将马列主义理论活学活用,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等著名论断,他注意利用一切间隙开展社会调查、察看战场地形、客观分析敌我矛盾,不教条,不盲从,养成了实事求是求真唯实的作风,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一系列调查文章,准确地把握分析中国的国情和革命战争的形势,及时的调整军事战略策略,对于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抗日战争的持久战略、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等重要军事理论思想的形成,确保不同革命时期各个战争、战役和战斗的胜利,发挥了关键作用。
第二,实事求是的思想体现为科学的战争认识论与方法论以及灵活的战略战术原则。在毛泽东的军事理论著作里随处都可以发现实事求是思想闪耀的光芒。一是,重“实事”二字,准确地把握当时的国情和敌我双方态势。早在1939年12月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所以毛泽东一直把宏观上认识和把握国情了解敌我双方态势作为革命战争中制定军事战略和方针路线政策的首要问题来抓。正如他在《毛泽东选集》的第1卷第1篇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的第1句就劈头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思想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持久战略的就是在其对国情敌情客观分析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同时毛泽东在微观上也极度关注对战争、战役和战斗矛盾的分析和把握,他主张“总以打胜仗为原则”、“不打无把握之仗”、“慎重初战”的原则,提出了“将创造战场的任务当作战略任务”的著名论断,主张战争战斗开始之初要综合分析敌对双方军队的军事思想、作战意图、作战编成、作战形式和作战手段,“主张选择地形,布置战场,利用我方手中掌握的地利条件,配合其他有利条件,以达到以我们的劣势去歼灭优势的敌人”,逐步形成了成熟的“诱敌深入”、“积极防御”的战略战术原则。二是,重“求”字,积极探索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毛泽东不但强调了战争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而且积极地从实事求是的角度说明了认识战争规律的全过程和方法,他认为对战争规律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做出计划”,第二阶段即变主观形态的军事计划为战争行动的过程,即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的往复过程。在认识战争规律的方法上,毛泽东提出了“用客观的观点认识战争”、“用全面的观点去认识战争”、“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 的方法,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主张注意抓“有关全局的重要关节”。三是,重“是”字,坚持从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毛泽东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通过战争来学习战争”,他善于从战争实践中认真总结战争中的规律性的东西,制定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原则。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在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理论体系的发展中,几乎处处都可以找到唯物辩证法的踪迹,从其对战略形势判断、战略时机把握、战争形式转换等纷繁复杂的战争矛盾的正确把握处理中我们足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战争规律认识的程度,他将战争理论与战争实践达到完美统一。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过程之中。
毛泽东认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而“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核心问题”,所以实践是检验实事求是的正确性最有力的证据。在中国革命建设的各个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同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达到了理论与实践完美的结合。
首先,实事求是思想贯穿于中国革命各个时期。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根据国内革命形势、阶级状况和敌我力量对比,坚决抵制住“城市中心论”错误路线,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建立和发展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使革命队伍在敌人疯狂的镇压围剿之下不断发展壮大;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客观分析了中国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特点,根据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的特点,提出并实行持久战略,同时将游击战争也提到战略的高度。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通过战争形势的发展和敌我力量对比的分析,采取了直接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独特方式,缩短了解放战争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防建设问题上,基于对战争与和平的准确把握,毛泽东根据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分别提出了“新的世界大战是能够制止的”、“存在着战争可以避免和不可以避免这样两种可能性” 和“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指导思想。另外,在不同的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土地革命政策都采取了灵活机动的策略,最大限度的团结和发动各个
阶级的力量反对敌人,有力的保证了革命的胜利。
其次,实事求是思想贯穿于战争、战役和战斗之中。在土地革命时期,在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情况下,面对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毛泽东等领导的中央红军灵活的采用避敌主力、诱敌深入和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弱敌、各个歼灭的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进剿”和四次“围剿”的胜利,使革命队伍不断壮大,作战形式也由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客观分析研究战争每一要素的基础上,提出并形成了持久战略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合国民党发动一切力量进行抗日,同时将作战形式由运动战又转成游击战,并将游击战提到战略的高度。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撕毁协议,国共矛盾激化,内战又全面爆发,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猖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将作战形式由游击战又转回到以运动战为主,多种形式向配合,实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保守地方为主” 的诱敌深入战略方针,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同时提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我军也很快转入战略进攻,开始了外线的进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逐渐打破了敌人的全面防御后,采取“打前所未有的歼灭战” 的战略方针,通过三大战役的战略决战而取得了解放战争决定性胜利。对每一次战役和战斗,我党的军事将领都形成了战前分析敌我力量对比、察看地形和战后无论胜败总结的制度。同时党中央也为实地作战指挥的将领提供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作风,如在辽沈战役中,1948年4月到10月,毛泽东与林彪在到底进攻长春和进攻锦州问题上发生分歧,期间双方各执电报达百余份,他们各持己见,各行己见,毛泽东有指示,有批评,有告诫,但绝无强迫命令他指示:“你们如果不同意这些指示,则望你们提出反驳”。最后经过反复权衡林彪才下了决心攻打锦州,奠定了辽沈战役的胜局。
第三,实事求是奠定了理论创新的哲学基础和思想基础。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新的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概括和总结,它内在地要求不断的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探索真理、发展真理。如果不进行理论创新,我们就不能紧跟时代和形式发展的潮流,也就不可能沿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方向向前发展。实事求是在思想上首先表现为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态度。正是因为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唯实的态度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巨大勇气,我们党才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紧密结合,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理论创新,才有了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二)现实意义:
第一,实事求是是军队和国防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必须要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军队和国防建设在制定战略方针和规划时,必须要坚持从时代和国际形势出发,从我国国情出发,从军队建设的自身实际出发,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个原则。
第二,实事求是为抵制“左倾”和“右倾”思想路线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我们党和军队在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上的几次“左倾”和“右倾”错误思想路线酿成了惨重的教训。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革命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建国前毛泽东在总结革命成败的经验时就指出“一切大的政治错误没有不是
离开辩证唯物论的”,他们之所以犯了“左倾”、“右倾”或者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的错误,主要是因为没有真正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国情、军情的认识把握不清,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隔离开来,所以才给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血的教训说明了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实事求是这一原则。党和军队建设的成功实践也同时表明,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我们才可以抵制军事思想中形形色色的错误观点和思潮的影响,才会避免犯左的或者右的错误,我们的革命和事业才会取得成功。
第三,实事求是为新时代军事变革和军事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二战以后世界战争形势风云变换,特别是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以后,军事变革成为世界各国军事发展的主旋律,自2003年以来各国的军事变革均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正确的观察思考战争与和平、军事斗争与军事建设问题,才能制定一套科学的军事理论,才能不落后挨打。当前的国际军事变革的形势决定了我们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工作努力的方向,我们必须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的军队建设、军事变革、军事斗争的重大变革,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
第四,实事求是为继承和发扬部队优良传统树立了典范。我军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质,反映了我军政治工作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但在这些传统却在逐渐地被忽视和冷落。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官兵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而有些老的传统就显得相对过时了,部队思想工作的极度弱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不同阶段的发展理论上的科学态度给我们树立了典范,在对待部队优良传统必须也要坚持实事求是态度,即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统一,强化精神支柱与运用物质利益相统一,要以纪治军与依法治军相统一。
参考书目:
1、毛泽东选集
2、毛泽东文选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4、列宁选集
5、邓小平选集
6、毛泽东传
7、毛泽东军事思想教程
8、毛泽东军事文集
9、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简编
10、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11、毛泽东著作选读
12、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100例
13、毛泽东军事思想原理
14、毛泽东著作选读
第四篇:论墨子“兼爱”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论墨子“兼爱”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
墨家学派和儒家在战国时期被并称为“世之显学”(《韩非子-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用”“节葬”,十大思想主张,并以“兼爱”为核心,其他九项作为“兼爱”的基础深化与拓展。墨子谈兼爱,可惜生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版图吞并时代,统治者只看中他的守城术。但是他的“兼爱”思想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对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繁荣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墨家 兼爱 现实意义 Abstract:
Mohist and Confucianism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as known as the “World's school of learning”(“Han Fei-significant learning”).He proposed a “universal love”, “non-offensive”, “Wise”, “still the same” “Heaven,” “Ming Ghost”, “non-life”, “Music”, “prudence”, “festival funeral”, ten thought advocates, and “Universal Love” as the core, the other nine as “universal love” basis to deepen and expand.Mozi talk about universal love, unfortunately born in an era of jungle territory annexed by the rulers defenders look in his surgery.But his “universal love” thinking in today's increasingly sophisticated market economy, harmony, prosperity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have a positive sens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has a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 : Mo-tse;Universal love;Realistic significance 兼爱: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五千多年历史长河滚滚,神州孕育出灿烂繁荣的华夏文化,而中国政治思想则是璀璨华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政治思想形成了以深层次文化底蕴为内涵的文化体系,在整个体系中先秦诸子思想为中国文化的根脉所在,无疑该特别重视,其中最重要的儒、墨、道、法四家中,墨家又尤其不可忽略。其思想对今天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会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一,“兼爱”的理论背景
任何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同样墨子思想的产生也离不开春秋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
墨子(约公元前480—前393)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正值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这一时期的周王朝势力衰微,已经无力维护大一统的局面;社会上因诸侯争霸、贵族倾轧导致战火连绵、民不聊生、纲纪废弛、礼乐崩坏。这种动荡的社会局势使处于社会下层的庶民、奴隶等倍受摧残。墨子出身工匠,是小私有劳动者和平民中的一员。墨子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当时的社会现状使他对这种摧残有深刻的感触,因此,他的思想中含有反对贵族统治、诸侯争霸,渴望稳定有序的社会秩序的内容;同时,他关注平民的劳动者的社会经济生活,渴望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反对传统的周礼和法制度。立足于混乱的现实,墨子提出了其思想的核心即“兼爱”思想。“兼爱”是墨子十大主张的核心思想。墨子的“兼爱”是把“爱”的观念社会化。“兼”有“兼顾”,“无差等”的意思,也有“相对”、“相互”的意思,“兼爱”便是相互无差等的一种普遍的爱,如《墨子-兼爱下》中所说的“譬之日月,见照天下之无私也。”这种普遍的爱要求人们相互地,平等地爱。爱人之国如爱己国,爱人之家如爱家,爱人之亲如爱己亲,爱人之身如爱己身,无差别的泛爱众生。墨子认为“兼相爱,交相利”是治理国家,稳定天下的良方,只有“兼以易别”的博爱,全然无私的爱才能实现理想的和谐世界,改变社会混乱和动荡的现象。
二,尚贤也是墨子“兼爱”思想的重要体现
墨子重视贤士的作用,强调尚贤的重要性,提出不论出身高贵与低贱,一概以贤否衡之而决其举黜,认为尚贤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这就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界限,反对世卿世禄和任人唯亲的主张。墨子认为,对君主而言,没有比用贤更为紧迫的了。并且墨子主张不拘一格地尚贤使能,应“不辨富贵、贵贱、远近、亲疏”。并且墨子主张要给贤者提供一定的物质利益,也包括精神激励。对贤者,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就是说,既要给与优厚的物质待遇,又要赋予其崇高的社会地位,同时还要赋予其职权使其能充分发挥其才华。三,“兼爱”的理论价值与历史意义
墨家学派作为先秦的“显学”,曾起过非常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墨子的学说为社会的稳定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兼爱”作为其他九项主张的基础,使墨子的思想观点都具有其独创性。墨子以平等为基础的“兼爱”,在当时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下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是想提倡废除一切阶级或阶层差别。梁启超认为:“简单说,把一切含有‘私有’性质的团体都破除了,成为一个‘共有共享’的团体,就是墨子的兼爱社会。” 正是由于墨子这种超越了时代承受力过于先进的理论是不可能光大的,但墨家的精神却延绵不绝流传了下来,深深影响了历朝历代统治者的政策和各家的学术思想。墨子的思想显示了人的主体性,充分反映了墨子以及他所代表的阶层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也使得墨家学派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扬光大。
四,“兼爱”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
墨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兼相爱当做是解决一切社会根本问题的根本途径,以为使人们“兼相爱,交相利”是制止社会**的根本办法。“兼爱”,就是要求人与人之间实行普遍的、无差别的互相友爱。所谓“兼相爱”,就是“视人之国,若其国;视人之家,若其家;视人之身,若其身。”使彼此的利益兼而为一。这样,“为彼,犹为己也”,就会彼此相爱,从而达到“交相利”。
“兼爱”思想对于个人而言,可以正确认识自身,恰当处理日常人际关系;对国家而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建设和谐社会,保护人类共同拥有的地球家园,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当代核心价值。
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沟通、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他们由原来的陌生、独立逐渐形成一个或由共同爱好,或由相同属性而建立的交际圈,这就自然需要建立相互关爱和谐的关系,其中的价值原则俨然可以由“兼爱”构成。近年来,在各个城市奔走助人的“义工”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兼爱”是一种追求大爱的理想,物欲横流的价值社会里,现代人常常迷失自我,生活往往充斥着冲突、纠纷、矛盾,但是,“兼爱”思想有益于唤醒人们心底深处对于爱的渴求,因为“人性善”。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全国人民伸出的友爱之手,到王家岭矿难全社会的关注,玉树地震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人们,我们的社会还是充满了大爱。
“兼爱”的思想运用到国际交往中,就是要坚持和平共处的原则。如今,倡导和平、反对武力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国际问题的共识。各个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该被平等地视为国际社会的一员。正如墨子所提倡的“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民族解放斗争,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和平外交政策,再到我国对某些霸权主义国家侵略行经和强权政治的谴责抗议,以及对弱小国家的帮助扶持等,都体现了我国内政外交中的“兼爱”。
总之,墨家思想虽没有像儒家文化那样成为影响我国几千年历史的主流思想,但其经济思想中的精髓不论对当时还是当今的社会都具有不可磨灭的进步意义。但是,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下,墨家的“兼爱”和“节用”还是有一些需要摈弃的糟粕之处,诸如一个社会如果过分地注重节用,抑制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其结果不仅不能积累财富,而且有可能抑制社会生产的发展。当今世界上有约65 亿人口,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2 500 多个民族,6 000 多种语言,还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等多种宗教。只有不同民族、宗教、信仰之间实现和平共处,“和谐世界”才有实现的可能。兼爱思想使得多种文明之间可以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为和谐世界在文明上创造实现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2.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版。3.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
4.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5.梁启超.墨子学案?民国丛书第四编.上海:海书店影印,1933版。6.高秀昌.论墨子的“兼爱”思想.武汉科技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7.薛琴.论墨家思想的理论基础.邢台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8.黄忠晶.墨子兼爱思想简论.江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9.耿立卿,丛蓉.墨子“兼爱”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沈阳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10.任放.达致和谐:墨子的兼爱思想.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006年第001版
鸣谢
本论文在选题和写作过程中得到李明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帮助,李老师在我论文写作中给予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启发。在此,由衷的感谢李老师两个多月以来的指导和教诲。
第五篇: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N080602209 姓名:乐晓辉
摘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站在时代高度,以马克思的科学态度和精神,科学回答了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遇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关键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时代特征 现实意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时代条件
人类社会发展长河是由具有不同特点的历史阶段组成,每个具有特点的历史阶段即可称为一个时代。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
第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经济前提。自从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爆发以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和发展,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促进了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流动和配置,使生产、贸易、金融的全球化真正达到世界规模。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掀起了战后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进入90年代更进一步加快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是一个世界性潮流。在21世纪,它将以新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但是,经济全球化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世界带来了积极变化,另一方面它的发展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及其严重性,使得全球化已经陷入危机和困境中。最后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家还将长时期处于弱势地位。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严峻考验,发展中国家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在21世纪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中求得更大发展。
第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科技条件。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技领域出现了新的突破。从40年代来到70年代中期,发生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宇宙航天技术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从70年代后期开始,又发生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和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为主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以科学理论的革命为先导,以教育革命为条件,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劳动生产率成十倍、百倍、千倍的提高。进入90年代,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通信等现代技术创新的日益发展和融合,以及互联网的应用发展,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为标志,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当人类跨入21世纪后,这种作用进一步增强,各国在这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
第三、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国际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正式解体,世界局势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呈现复杂多变的情况。特别是2001年发生“
9、11”事件后,世界上的不安定因素自然增加。但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四、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实践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现实依据。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和平竞争的时代。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式已发展为内涵型扩大再生产。因此,我们可以与资本主义发展友好往来关系,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和借鉴一切反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
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我们党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取得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局面,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国际影响显著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上达到小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当代中国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发展的。
可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客观的必然性。我们分析这种必然性,既要看国际国内因素,更要看它们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有其坚实的历史基础和时代条件,反映了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精神
时代孕育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任何科学理论都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每个特定时代,都有代表这个时代主流的特定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这样一个理论体系,它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旗帜。
第一、与时俱进的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时代。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总是随时代的变动而永葆活力。这也就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分析时代,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提供了新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把握时代主题。当今时代的问题很多,其中直接关系全人类当前和长远利益的问题,如人口、粮食、原料、能源、环境问题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它的解决需要人类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配合。但是,在所有问题中,和平与发展是两个具有决定性统帅性的问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和平与发展是关系到全人类根本利益的战略性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首先,和平与发展为解决各种全球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政治保障和经济前提;其次,和平与发展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意愿,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要潮流。因此,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分析时代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并进一步作了阐述。他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址,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潮流。”这一论断,为我们制定新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三,回答了时代的新课题。当今国际形势发生着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而我们党经过80年的发展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二是已从一个在受外部封锁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国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这国际国内时代背景的变迁下,给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课题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紧紧围绕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江泽民提出了一整套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建党学说,创造性回答了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第四、提出时代的新任务。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使命和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大致都处于战争与革命时代,他们自觉地以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为己任,着重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历史任务。
以上分析,主要是从内容方面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特征。事实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特征贯穿于该理论的全过程,涵盖各方面。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统一,坚持了当代中国实践与时代特征统一,坚持了历史发展与时代特征统一。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代特征的现实意义 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代特征,可以使我们提高境界,开阔眼界,把中国放到世界发展大趋势中去,这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分析国际形势,制定和平崛起的国际新战略;有利于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究活动引向深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从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胜利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经过艰苦探索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战胜了来自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推动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因此,分析其时代特征,能够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有利于分析国际形势,制定和平崛起的国际新战略。和平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我们党紧紧把握与时俱进这个时代精神的精髓,审时度势,缜密估量当今世界的局势和力量配置,考察当今世界的各种矛盾,提出和制定了新世纪维护我国主权独立,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一整套国际战略。这套国际战略是坚持邓小平外交思想和新世纪对时代主题正确把握的基础上作出的。它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已经被时代证明。首先,我们从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我们改善了同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扩大了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其次,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原则,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促进了区域合作;再次我们同第三世界国家加强了团结互助,拓展了合作领域。总之这些,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正确分析时代特征,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国际战略和外交路线所取得地成绩,从而也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一个详和的外部环境。
第三,有利于我们更全面的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认识其实践基础,认识其精神实质,认识其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究活动引向深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一是从时代的高度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能更进一步理解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把握其科学体系。比如,分析其时代特征,才能更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科学理论;才能认识到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二是,从时代的实践基础去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坚实、深厚的实践基础。“三个代表”孕育和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并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如此,我们要自觉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并努力在实践中继续推进理论创新。三是从时代精髓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抓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时代的精髓,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抓住这个时代精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而使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
作体现了时代性,不断在实践中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四是,从时代的角度去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深刻认识其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时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可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指导意义,而且初步回答和解决了时代提出的课题,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总之,分析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代特征,对于我们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究活动引向深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深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