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北京高等学校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北京高等学校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
设的通知
京教函[2011]702号
各有关高校: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北京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市教委决定建设一批北京高等学校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建设北京高等学校校内创新实践基地,旨在深化各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整合现有学生创新实践资源,丰富创新教育内涵,为广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提供平台和环境。
二、建设原则
(一)突出创新。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和当代大学生特点,以鼓励学生参与实践为手段,以激励学生自主创新为目标,成为开启大学生创新思维、支持大学生创新实践、展示大学生创新成果、汇聚学校创新教育改革发展经验的平台。
(二)注重特色。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要与各高校办学特色、学科专业优势相匹配,与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互为补充,成为与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协调发展的重要育人环节,形成一批富有特色的改革创新成果。
(三)开放共享。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特长兴趣,不局限学科专业,鼓励学生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利用基地实践平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各取所需、各尽所长。
三、工作要求
(一)各高校建设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应立足本校实际,结合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整合利用各类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各类重点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大学生活动中心、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等现有学生创新实践资源,针对不同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参与系统性、综合性的创新实践活动。
(二)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应成为学生课外自主实践研发的主要平台,具备能够支撑和满足学生开展创新活动需要的场地空间、设备器材、指导教师等基本条件,能够为学生创新成果的展示、发表、出版、推广应用提供支持和帮助。
(三)北京高等学校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由高校自行组织建设。各高校应按照本通知要求,出台配套办法,制定建设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建设。市教委将大力支持各校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并择机开展“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评选工作。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第二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总结工作的通知
附件1: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总结工作的通
知
京教函〔2010〕235号
各普通高等学校:
自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实施以来,各高等学校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优化教育结构,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为北京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需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
为全面了解质量工程实施进展,深入总结建设成效,高度提炼质量工程论证、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科学制定“十二五”期间的质量工程实施方案打下良好基础,并结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质量工程”总结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79号)要求,市教委决定成立“质量工程”总结工作小组,正式启动总结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结内容
(一)国家级质量工程实施情况总结报告
各高校要全面系统总结本校实施“质量工程”建设情况,并形成质量工程实施情况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应包括项目实施基本情况(包括组织机构建设、配套政策文件、实施程序等)、成效与基本经验(包括教师参与情况和学生受益面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的有关建议等四部分内容。部分无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的高校可不提交此报告。
(二)国家级质量工程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报告
各高校分别对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教学名师奖、大学生竞赛活动等九个分项目单独进行总结,分别形成九个分项目的国家级质量工程的项目实施情况总结报告,项目总结报告应包括各分项目的项目实施基本情况(包括实施程序、建设情况等)、成效与基本经验(包括教师参与情况和学生受益面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进一步推进在建项目建设的有关建议等四部分内容。每个分项目需要提供1-2个典型案例介绍。
(三)市级质量工程实施情况总结报告
各高校全面总结本校实施“质量工程”建设情况,并形成北京市级质量工程实施情况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应包括特色专业、示范性就业中心、精品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立项、精品教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奖、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市属高等学校校外名师讲学计划等项目实施基本情况(包括组织机构建设、配套政策文件、实施程序等)、成效与基本经验(包括教师参与情况和学生受益面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的有关建议等四部分内容。
(四)校级质量工程实施情况总结报告
各高校如有配合国家及北京市质量工程实施的专项工作(包括配套资金),按校级质量工程项目总结,形成校级质量工程实施情况总结报告,并填写相关汇总表。
中央所属高校填写《中央有关部门所属高校校级质量工程建设情况汇总表》和《中央有关部门所属高校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配套文件汇总表》,市属高校填写《省属高校校级质量工程建设情况汇总表》和《省属高校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配套文件汇总表》)。
总结报告应包括校级质量工程的项目实施基本情况(包括专项名称、总体规划、配套文件、经费投入、建设内容、建设情况等)、成效与基本经验(包括教师参与情况和学生受益面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等三个方面。
(五)对质量工程二期建设的建议报告
对“十二五”期间国家级质量工程的建设提出有关建议。建议应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及建设内容、项目必要性和重要性、项目管理方式等,形成对“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质量工程的建议报告。
二、有关要求
(一)请各在京高等学校于5月17日前,将有关质量工程的总结报告报送至市教委高教处,同时将总结报告电子版发至jw_gjc@bjedu.gov.cn。市教委将在汇总各校总结报告的基础上,形成北京市质量工程总结报告报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二)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中央各有关部门所属高校将有关质量工程总结报告报送市教委的同时要把总结内容的1、2、4、5项报告报送至教育部高教司综合处,北京市属高校的有关质量工程总结报告只报送市教委。
(三)相关汇总表可从到市教委高教处网站(http://gjc.bjedu.gov.cn)下载。
(四)各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此次总结工作,要明确专人负责,加强领导,分工协作,保质保量完成总结工作。
联 系 人:金红莲 刘 宵
联系电话:66075043 66075045
通讯地址:北京市前门西大街109号北京市教委高教处
邮政编码:100031
附件:北京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总结工作小组名单
二〇一〇年四月三十日
省属高校校级“质量工程”建设情况汇总表
省属高校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配套文件汇总表
中央有关部门所属高校校级“质量工程”建设情况汇总表
中央有关部门所属高校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配套文件汇总表
附件:
北京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总结工作小组名单
主 任:刘利民 市教委主任
副主任:郭广生 市教委副主任
吴素芳 市财政局副局长
成 员:韩 杰 市财政局教科文处处长
黄 侃 市教委高教处处长
李艳春 市教委财务处处长
吴 武 市教委人事处处长
沈聪伟 市教委学生处处长
赵 清 市教委科研与研究生教育处副处长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总结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委高等教育处。
第三篇:省电大实践基地建设通知
关于转发《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加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通知》的通知
开放教育学院、各区县电大分校:
现将《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加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严格按照省电大文件的相关要求,加强站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支持服务,打造常德电大的品牌。
附:《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加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通知》
常德广播电视大学 2010年3月25日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加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通知
湘电大校通〔2011〕25号
各分校及教学点:
自2004年我省实施“一村一大”项目以来,全省先后有14所市州分校的64个教学点参与试点,现有在籍学生规模3万余人。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教学内涵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已成为进一步抓好“一村一大”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保证实践教学环节有效落实的前提和基础,是培养“知识+素质+技能”型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民大学生学用能力的基本需要。根据中央电大“一村一大”专业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方案以及省校“一村一大”综合实践教学实施细则,现将关于加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形式
“一村一大”实践教学基地应建在各试点分校及教学点“一村一大”学员现有的农、林业生产基地,畜禽养殖基地,学员所在村委会、镇政府、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乡镇企业基地上,或与市、县农林部门、合作社、专业协会、行政部门或相关乡镇企业等单位合作共建。
二、建设条件
(一)各试点单位已开设农业技术类、林业技术类、畜牧兽医类、农林管理类等专业。
(二)种植业单个实践教学基地面积50亩以上,应保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蔬菜、果树或花卉等植物品种;养殖业单个实践教学基地要与学生选学的专业课相对应,保证猪、牛、羊、禽中至少一个种类的生产实习需要;养殖数量为:生猪200头、奶牛或肉牛50头、肉羊100只、或家禽3000只以上,并能提供一定数量的实验材料。实践教学基地的个体业主原则上应为合作社(协会)成员,并具有较高的实际操作水平;合作共建基地须为各市、县的农林牧业示范基地,有较强的技术依托单位,能有效指导农民大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三)农林管理类实践教学基地可以是“村委会”、“镇政府”、“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乡镇企业”等,能为学生提供实习、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的场所,并提供参与管理实践的机会。
(四)基地建设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基础条件良好、特色鲜明,有完整的整体规划和建设具体方案。
三、基本要求
1.担任试点分校及教学点的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基地建设与规划。
2.各试点分校及教学点与合作单位、个人签订合作协议书。
3.基地要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利用率,年使用次数不少于5次,原则上要求建设单位投入一定的建设经费。
四、管理措施
1.“一村一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行评估验收制度。省电大每年组织专家进行实践教学基地的评估与验收,经省电大评估验收为优秀的,授牌“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农民大学生实践教学示范基地”。
2.实践基地建设将作为常规教学检查与示范性电大分校及县级电大评选的重要内容,纳入分校考评指标体系之中。
3.基地建设实行考评制度。每年12月,省电大组织专家对试点分校及教学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考评,对考评不合格者,予以摘牌和通报。
望各试点分校及教学点组织力量,认真建设,并将基地的建设方案、总结、合作协议书复印件(纸质和电子稿)等材料于每年11月20日前报省电大“一村一大”办公室备案。联系人:贺曦 联系电话:0731-82822500 邮箱地址:hnycyd@163.com。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二O一一年三月十八日
第四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2008-09-26
京教人〔2005〕32号
各市属市管高等学校:
现将《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实施意见(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校要结合本实施意见要求,根据工作需要制定本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实施办法。
二○○五年九月八日
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教师职务
聘任制实施意见(试行)
在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是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为贯彻落实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管理办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指导思想、目标及基本原则
(一)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换用人机制,充分调动高等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创新力强、适应我市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教师队伍。
(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的目标:通过实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科学设置岗位,强化岗位管理,完善竞争激励机制,逐步建立学校自主用人、教师自主择岗、政府依法监督的高等学校用人制度,努力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实现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促进我市高等学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应遵循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切实保障和维护教师根本利益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岗位的设置
(一)高等学校应依据功能定位、发展规划、教学科研任务、学科建设等因素科学设置教师职务岗位,制定岗位职责,根据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所承担的任务和学术梯队建设的需要,建立分类、分层次的教师岗位体系。
(二)根据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的办学目标和承担的任务,教师岗位可以分别设置为以教学科研为主型岗位、以教学为主型岗位、以科研为主型岗位、以实验技术为主型岗位。教学科研岗位承担教学科研双重任务,以研究生导师为主;以教学为主型岗位主要承担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任务并进行教改研究;以科研为主型岗位主要承担科研任务,一般应设在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或专门研究机构;以实验技术为主型岗位主要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电化教育及语音室等实验室建设任务,一般应设在国家级、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及校、院(系、所)实验室。
(三)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岗位实行结构比例宏观动态管理。高等学校根据主管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和结构比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确定本校教师职务结构比例方案,设置教师职务岗位,并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人事局审核、备案。
(四)高等学校设置教师高级职务岗位应当向创新团队、重点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及学校重要骨干学科专业倾斜。
(五)高等学校每年第一季度应将上一教师岗位(含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变更情况、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情况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人事局备案。
三、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任职条件
(一)基本任职条件
1.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履行《教师法》和学校规定的各项义务。身心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2.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不含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职务);
3.具备相应职务的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验技术水平;
4.承担相应的课程和规定课时的教学任务;
5.学历、学位、任职年限、外语能力、教育技术能力等条件要求,按照《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和北京市人事局有关规定执行。
高级职务人员除应当具备以上基本任职条件外,还应当对本学科具有系统而坚实的基本理论和比较丰富的教学、科学研究经验,教学成绩显著,论文或者著作达到较高水平或者有突出的教学、科学研究成果。
(二)高等学校应根据所承担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任务以及国家规定的教师岗位基本职责、任职条件等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岗位的具体聘任条件。
(三)高等学校聘任教师职务必须把师德放在首位,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坚持严格的学术标准,逐步提高用人质量和水平,严把入口关。
(四)非高等学校教学人员应聘相应教师职务岗位,须经过一年以上高等学校教学实践后,按拟聘职务的任职条件和程序实施聘任。
(五)高等学校要坚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对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有突出成就和贡献的人才可不受学历、资历等条件限制聘任相应的教师职务岗位,各高等学校应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四、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组织
(一)聘任委员会
高等学校成立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以下简称“聘委会”),负责制定本校教师职务聘任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聘委会可按校、院(系、所)分级组建,一般由校、院(系、所)负责人、学术委员会、人事、教学、科研等部门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组成,成员不少于7人,聘委会成员人数应为奇数。聘委会主任一般由校、院(系、所)主要领导担任。聘委会下设考核组和评议组。
(二)考核组
考核组负责对应聘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
(三)评议组
评议组负责对应聘人员的学术水平和技术能力的评议。
评议组一般应参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及教育部制定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或北京市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的基本专业设置组建,也可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经专家论证后组建涵盖若干相关学科专业的评议组。
评议组一般应由5名以上本学科(专业)领域具有与评议级别相同或较高职务的校内外专家组成。评议组成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较高的学术技术水平和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作风正派,办事公道。
五、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程序
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实行公开招聘制度,教师职务聘任应按下列基本程序进行:
(一)公布拟聘岗位信息:教师职务岗位、教师职务岗位任职条件、教师职务岗位职责等信息。
(二)受理应聘人员申请。应聘人员应当按规定如实提交学历、资历、业绩、学术成果与科研成果等材料。晋升职务人员的学术成果与科研成果应是其担任现职务后取得的。
(三)考核、评议。由考核组和评议组对应聘人员分别进行考核、评议,并将考核、评议意见提交聘委会。应聘高级教师职务的人员,其科研成果需经3位校外同行教授、专家鉴定。鉴定材料实行匿名鉴定,由学校统一组织送审。鉴定意见供评议组评议参考。
(四)聘委会综合考评意见,提出拟聘人选。聘委会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不含三分之二)的委员出席会议,应聘人员必须获得聘委会到会委员的三分之二以上(不含三分之二)同意票,即为通过有效。聘委会委员不得委托他人代投票或补投票。
(五)公示拟聘人选,公示期不少于7天。
(六)校(院)长办公会审定聘任人员。
(七)校(院)长或校(院)长书面授权的代理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任合同,并颁发聘任证书。
(八)聘任结果备案。
六、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工作纪律
1.各级聘任组织工作人员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认真履行职责,对应聘人员做出客观、准确的评议。
2.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工作应实行回避制度。
3.对于在评议工作中徇私舞弊、泄露内部讨论情况、干扰聘任工作的人员,取消其在评议组织、聘任组织中工作的资格,情形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七、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合同及管理
(一)高等学校聘任教师职务,应当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书面聘任合同。合同期满考核合格,根据岗位需要、本人自愿的原则,办理续聘手续。签订中、短期聘用合同的教师应逐步做到聘用合同与教师职务聘任合同统一。
(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合同应具备下列内容:受聘岗位和职责要求;岗位工作条件和工资福利待遇;岗位纪律和考核要求;聘任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违反聘任合同的责任;聘任合同期限。教师聘任合同的订立、变更、续订、终止和解除,可参照《北京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试行办法》(京政办发[2002]50号)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积极完善符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特点的考核办法。坚持以聘期考核为主,重点考核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和聘任合同的情况。考核结果作为解聘、续聘或者调整工作岗位的重要依据。
(四)《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管理办法》实施前,已经取得中、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并在相应岗位承担相应职责的教师,在《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管理办法》实施后首次聘任时,经考核合格,学校根据双方意愿可直接办理聘任手续,签订聘任合同。未聘人员安置应按照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中未聘人员安置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2]57号)规定执行。
(五)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工作接受市政府人事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和学校教职工的监督。教师对教师职务聘任工作发生争议,可向有关部门提起申诉。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人事局有权对违反教师职务聘任制有关规定的行为予以纠正。
八、工资管理
(一)《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管理办法》实施后,高等学校要在科学设岗、按岗聘任、绩效考核的基础上,以岗定薪,实行岗位工资。高等学校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在聘期内按所聘岗位职务确定工资待遇,受聘职务及相应的工资待遇仅在聘期内适用。
(二)对于在《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管理办法》实施前,已取得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教师,首次签订教师职务聘任合同时,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人员,由较高职务聘到较低职务工作,原档案工资可保留并接续。
九、加强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工作的领导
(一)全面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是高等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集聚一批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要保障,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把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工作摆在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学校要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班子,深入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充分论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
(二)在推进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主人翁作用,进一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教师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相结合,努力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学校要努力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逐步降低直接选留本校毕业生任教的比例,逐步做到新聘教师具有在国内或国际其它高校、研究机构或相关部门工作、学习、进修的经历。鼓励和支持学校面向社会聘请符合条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三)在推进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工作的过程中,要按照积极稳妥的方针,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因地制宜、周密部署、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工会、教代会等方面的作用,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引导广大教师支持并积极参与改革,努力营造良好和谐的改革氛围,保证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学校要在总结人事制度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把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与学校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管理人员聘任制改革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整体推进。学校实施人事制度改革的工作情况,应及时报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人事局。
第五篇:基于第二课堂的快递人才培养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基于第二课堂的快递人才培养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人才结构性短缺越发凸显,第二课堂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人格塑造等方面的作用越发显得独立而不可替代。本文基于第二课堂,探讨物流管理专业在培养快递人才方面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问题,从基地建设的理论依据、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方案布局、软硬件配置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为各高职兄弟院校在同专业相关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中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第二课堂;快递人才;实践教学基地
一、前言
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改革全面驶入快车道,这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也应定位于帮助大学生驶入人才成长的快车道――快速完成学生向员工角色的转换;校园环境向社会环境的适应;专业向职业的对接”。因此,建设一个围绕第一课堂,延伸、拓展第一课堂,有效地将专业引向职业、在一课堂和社会需求之间搭建一座紧密相连的桥梁,加快大学生人才成长的全新专业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基地是专业建设中十分重要的课题。
二、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理论依据
教学方法通常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其中理论教学在传授相关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知识积累方面有着快速、高效、准确等特点,但对于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则作用不明显;实践教学则主要是通过较好地利用各种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认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要能将实践教学环节在学生相关能力培养上发挥显著的作用,必须在实施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依照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个性化教育理论
个性化教育理论要求施教者打破统一僵化的教学模式,重视因材施教,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出发来设计教育内容、模式、方法和制度,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充分发掘学生个体的聪明才智和个性才能,使学生能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全面提升其自身的整体素质,从而培养出更多各种各样的社会发展所需人才。
(二)“成功智力”理论
“成功智力”由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这三方面的能力构成的统一体。其中,创造性智力是“帮助我们从一开始可以产生新异的问题与想法的能力”,分析性智力是“用于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判定思维成果质量的能力”,实践性智力“帮助我们将创造性的思想及其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实施的能力”。该理念认为,个体要获得成功,则必须使“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及“实践性智力”三方面协调、平衡时最为有效。
三、快递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一)建设目标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跃发展,近几年我国物流市场尤其以淘宝、天猫、唯品会等为代表的B2C下的快递行业呈超高速发展趋势。由此可见未来物流业中的快递人才需求将越来越大,但快递行业作为物流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人才技能需求和培养目标上是有别于一般物流管理人才的,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在快递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中应重在依照快递市场人才需求特点,充分考虑快递行业的各个实际环节和相关行业标准,合理设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真正实现“工学结合”,达到人才有效供给的目标。
(二)建设思路
由于快递人才培养重在依照快递市场人才需求特点,充分考虑快递行业的各个实际环节和相关行业标准,因此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采取“引企入校”模式,在校园引入一家市场上实际运营中的快递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中的校企合作单位,由该快递企业负责提供快递业务(产品),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负责该快递企业在校园内的相关业务的具体运营。该实践教学基地模式改变以往让学生实践概念的“游戏型”和“演示型”实训状态,而是提供一种学生能够实际参与的真实市场环境,让学生直接体验快递企业的经营过程。
(三)建设内容
该实践教学基地既要体现快递企业固有的盈利性质,又要实现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训功能,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既应注重其市场运营的安全问题又应注重其作为教学的实用性。鉴于此,可以将该实践教学基地按快递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功能区域划分,并聘请校企合作的快递企业工作人员为实践校外指导老师,针对涉及市场运营安全问题环节的区域实践时由该校外指导老师专业指导完成,其他区域可以由校内实训指导老师指导完成。
综合大多数快递企业的主要业务,大致包括:收件、单据填写、存放、派件、信息处理、代收款、异常处理等。因此,该实践教学基地应分为接待收件实训区、快件滞留处理实训区、快件处理分拣实训区、快件派送实训区、快件业务异常处理实训区、信息处理中心实训区等6个功能模块。对应的快递人才培养实践课程如表2.1所示。
(四)方案布局
1.前台接待区:办公桌椅一套,电脑一套,两把客户椅;打印机一台。
2.收件处理区:电子秤一台;托盘2个;平板货架一组。
3.快件滞留区:智能货柜一组;托盘3个;平板货架一组;白板一块。
4.理货发货区:手推车一台;分拣阁架一组;平板货架一组;托盘三个;叉车一台;理货容器4个。
5.信息处理区:办公桌椅一套;电脑一套;包括快递业务全套流程的快递管理软件一套;条码打印机一台;配合快递管理软件使用的RF手持终端一个。
四、总结
本文对基于第二课堂的物流管理专业快递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基地建设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相关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模式探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每个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各异,希望各位同行在建设本校实践教学环节中不能一概而论。
参考文献:
[1]董振宁,赵习频,等.基于第二课堂的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优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07):305-307.[2]李莉.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2):62-65.[3]马鹏.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齐鑫物流教育,2014(02):367-370.(作者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