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现实指
导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在继承和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阐述了关于劳动创造价值或价值来源于劳动的科学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质是把价值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虽然是从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分析中得出的结论,但他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阐述劳动价值论时,研究的却是商品生产的一般,而不是特指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他认为,只要存在商品生产,不管是在什么社会制度下,价值都是由劳动创造的,而且只有抽象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可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的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 规律,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没有关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而且也必然适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在社会大生产条件下,整个社会的有计划按比例生产是商品价值得以实现的条件,商品必须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才能实现其价值。尽管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所反映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不同,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仍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仍然起作用。在没有政府介入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自发运行会出现失灵现象。比如,市场不能有效解决经济总量平衡问题、外部不经济问题、经济结构平衡与优化问题、垄断问题、社会公平问题,以及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和盲目性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等问题。所以,政府必须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运用财政、货币等手段对国民经济从总量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和引导,以期实现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有计划按比例生产,合理调整利益格局,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劳动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它总是一种人的体力与脑力共同作用的活动。然而劳动的具体形式却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原始形式的劳动是体脑不分的,后来由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开始分离。商品经济出现后,创造价值的劳动与非创造价值的劳动即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相分离。时间推移到今天,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又各自衍生出多种形式,甚至还出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重合、创造价值劳动与非创造价值劳动的交叉与衔接的现象,以至于有人将劳动只区分为直接生产劳动与间接生产劳动两类。科技革命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劳动所具有的新特点更加显著:一是产品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体力劳动的付出越来越少。主要原因在于直接生产过程之外的体现在机器设备、原材料、生产工艺等上面的科学技术创新即科技劳动大大增加了;二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内外关系愈益复杂化,管理的难度愈来愈大,从而管理劳动的作用更加突出;三是产品生产过程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外依赖增强,因而为产品的直接生产提供服务的各种劳动如提供信息、咨询、审计、评估、认证、广告、经纪及交易服务等越来越多和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要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限;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崇高的历史地位,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但任何先进的科学理论,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因而必须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科学的理论,必须结合新情况与时俱进,不
断进行丰富和发展,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永不枯竭的理论之源。
第二篇: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说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意义
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我们党 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主要有:
1、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强调改革是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进行调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关于经济体制的目标选择,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3、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确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关于分配制度,确定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5、关于企业改革,建立健全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
6、关于农村改革,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7、关于对外开放,强调中国实现现代化主要依靠自力更生,但不能闭关自守,实行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充分利用、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资金。同时,又必须头脑清醒,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基础理论,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有实用性和导向性。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只研究生产关系,西方经济学才研究资源配置,是一种误解。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运动形式的具体表现。市场经济属体制性范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都有反映各自特性的特殊规律,也有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运行共性的一般规律。在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揭示了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形式的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特殊规律和一般规律。在对所有制、分配、分工、商品、货币、资本、劳动、竞争、垄断、价值、剩余价值、利润、利息、地租等概念范畴,对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市场机制,对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等资本的运动,对商业、借贷、银行和农业资本等资本的各种形式,以及对虚拟资本和股份公司等,均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以外,还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共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理论原理,可以指导我们科学地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之前,传统政治经济学居于中国经济学的垄断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改革开放的实践相脱节,加之缺乏有效的短期分析工具,其解释和预测能力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传统政治经济学范式“衰落”了。面对挑战,政治经济学界作出了两种反应。
一种是消极的,即要么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的理论需求和中国经济学蓬勃发展的事实视而不见,对该范式自身的缺陷不去正视,固守传统不变;要么在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沿袭旧制,再加上一些当代资本主义的描述性材料,而在社会主义部分引入一个简写本的西方经济学(其蓝本大多数是新古典综合派)。后一种做法无疑漠视了一个理论范式内在逻辑一致性的基本要求另一种是积极的,即清除传统理论中的教条主义影响,以《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等经典著作为主要理论依据,以中国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为理论源泉,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紧迫的理论需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创造了宽松的学术环境,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尽管受到了西方经济学范式的冲击,但一个挣脱了教条主义束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正展示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概念、范畴体系和分析方法是区分理论范式的两个最重要标准,也是一个理论范式自我完善的要点所在。在概念和范畴体系方面,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所有制、所有权、劳动、劳动力、剩余价值、剩余劳动、资本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概念之争,以求澄清概念,使讨论能在共同的基础上展开;其二,从现实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并将其增补进来,以使该范式具有更强的时代特色。在分析方法方面的发展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进一步确立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在研究中的方法论地位。虽然任何一本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宣称自己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两大研究方法,但由于受到教条主义的影响,它们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现在,教条主义被逐步清除,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地位得以进一步确立和巩固。其二,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具有短期分析意义,有的学者试图为该范式的工具箱中增加一些新的分析方法。
多方面努力的成果被初步整合进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理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性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早期关于价值规律以及市场与计划关系的探讨做了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并把这两个主题拓展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这一更为全面和深刻的主题。因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大支柱,凝结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学界对经济科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理论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是认识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列宁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概念的创始人,斯大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和模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社会主义国家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创立的。马
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论》等著作中,对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关系作过深入的研究,揭示的商品经济的一般原理,为我们认识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他们提出过计划和市场这些概念,并没有提出过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认为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经济。他们认为,商品是私人劳动的产物,商品交换是私人生产者的一种劳动交换关系。因此,一旦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程中,对未来的社会主义作过一些科学的预测,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社会,在那里,人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1]。整个社会生产过程是在直接的有计划的调节下进行的。由于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人们之间不存在经济利益的矛盾,因此,整个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都是简单明了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并且直接社会化的形式把它们用于生产,每一个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的用途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那时,一件产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可以不必首先采用迂回的途径加以确定,日常的经验就可以直接显示出这件产品平均需要多少数量的社会劳动。”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可以简单地处理这一切,而不需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2]。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述未来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是有前提条件的:第一,全社会的单一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第二,个别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第三,每个人都成为“自由人”。具备这些条件需要相当丰富的物质基础,并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现在看来,没有一个国家具备这些条件,不能用这些论述来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首先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概念的是列宁。列宁提出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利用对个人经济利益的关心、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和经济核算制等一系列中介环节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主张,在列宁看来,对于市场的利用只是过渡时期的一种特殊情况,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还应保留商品货币和市场机制,他没有来得及对理论作进一步的修正。社会主义制度的真正建立是在斯大林时期完成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理论也是在这一时期最终确立的。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发现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没有资本家参加的特种商品生产,它注定要与货币经济一起为社会主义服务。并指出价值规律是“很好的实践的学校”,它使我们的干部迅速地成长起来,成为社会主义生产的真正领导者。但是,斯大林对市场的这种认识仍然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从总体上还没有超出传统计划经济的认识框框。斯大林在苏联建立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和模式,被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并在很长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模式的确立,一方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的计划经济思想,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大规模的工业化的客观要求。
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实行计划经济的原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增长日益缓慢,计划经济中运行动力不足、经济结构僵化、经济效率低下的弊病日益明显。引入市场成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一些改革,从而使传统的计划经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这种改革过程中,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在逐渐被冲破。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从那时起,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成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核心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动力,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逐步摆脱了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大大推动了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从总体上看是以前苏联模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已经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是,当时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和市场
机制的作用,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有时由于实践的需要在经济政策上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市场因素,但这只是度过经济困难的策略,一旦经济情况好转,主张取消限制市场的思想又会占上风。在我国,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中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问题的认识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就开始了。但是,当时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从总体上没有超出传统计划经济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突破传统观念,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进行了大胆探索,经历了从实践到理论不断深化的过程,开始了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真正认识。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正确理解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针对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首先提出要“在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的改革原则,确立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改革措施。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认真总结了农村改革和城市企业改革的经验,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明确表示为“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又提出了改革计划体制,加强市场调节的改革思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市场调节和市场机制在现实的经济过程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基于这些新的认识,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即提出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运行机制。自1989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三年治理整顿时期,与此相适应,在经济体制上,也着力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改革。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谈话,明确地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是“体制性”的范畴,而不是区别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制度性”的标志。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详细论述了改革的理论原则。由此开始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世纪初建立起新的体制,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伟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五大则进一步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终于找到了在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第348页。
[3]魏杰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肖云著.《资本论》与市场经济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5]顾海良,张雷声著.从马克思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北京出版社)
第四篇: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看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马哲论文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看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08印1 张淑妤 080300416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与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但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现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与那个时代相比,经济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以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马克思劳动理论在当今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如何让它所揭示的商品生产和剩余价值规律服务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首先,我们应对“以人为本”予以足够的重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最核心的观点即是无差别的人类的一般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区别的人类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只能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只创造使用价值。进而可以得出财富产生的唯一源泉是劳动者的劳动而非物的贡献。他将劳动者的劳动视为社会财富产生的唯一源泉,其理论本质是尊重人的劳动和人的劳动产品。所以,我们应当把人的因素作为一切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充分尊重人利,保障劳动者的利益。当今社会的生产结构与生产方式与马克思时代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高科技的生产工具在社会生产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这一切都是缘于人自身的进步,都是缘于劳动者智慧与经验的积累,因此在新时期劳动者仍是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对劳动者在社会生产环节中的重要贡献给予高度重视和肯定。
其次,我们应以剩余价值理论作为对待私有制政策的理论出发点。马克思指出,劳动者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问题的本质。当前私营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动起到了不可否认的作用,但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产力的进步,资本家对于工人的剥削关系已经不像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建立之时那样暴露了,但是无论如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不会改变。其剥削工人的本质亦不会改变,只是这种剥削关系随着剥削方式的转变及工作日的缩短逐渐被淡化了而已。因此在私有制仍将长期存在且劳资双方的对立已不再尖锐的今天,仍应不断重温剩余价值理论,将其作为政策与行动的指导思想,切实做到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切实保障劳动者利益并不断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的和谐与持续发展,保证社会生产力平稳快速地提高。
再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充分分析和把握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等的基础上提出的,而现时代的今天,无论生产方式还是其他方面,与当时相比,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我国,劳动创造价值的形式及作用方式等日趋多样化。科技、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各种服务性行业及其他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的劳动,也在财富的创造和积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中所论述的,价值的源泉与价值的形成是不同的。同样,财富的创造与价值的创造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
马哲论文
应当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重要的位置,并且鼓励和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另外,马克思还指出,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我们应当认识到劳动者的素质、生产要素的配置、管理的科学程度等都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而其中的管理劳动不仅作为一般劳动在价值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作为更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大高于简单劳动。所以,我们应当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优化管理,促进企业间的信息技术交流与合作,降低成本,发展集约经济和规模经济;同时充分肯定经营管理人员在创造价值中付出的劳动,使他们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相对称,以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市场资源配置方面,我们应当充分把握价值规律的科学内涵。市场调节资源配置,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的,主要体现在调节、刺激、分化等方面,尤其是分化作用,它能导致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和生产者的两极分化。所以,在规范市场秩序时,我们应做到有的放矢,将“有形”和“无形”的两只手相结合,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在当今社会,面对新的情况,我们要不断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使我国社会有持续稳定的发展。
第五篇: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摘要:重视和挖掘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理论支持。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的二重性、协调性、比例性、效率性、可持续性等全面、科学的经济思想,客观上要求我们从重视人与社会全面发展、重视节约社会总劳动时间、重视各生产部门的比例性和协调性、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发展;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1)03-0014-05
经济发展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古典政治经济学将经济发展作为研究核心,内容涉及“富国裕民’等主题及劳动、分工、资本积累等手段的研究,也是现代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思想的源头。但在后来的演化中,西方经济学开始局限于以生产函数技术分析为基础,忽视动态分析的经济增长理论。针对二战后众多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现实,许多经济学家拓展了经济发展的内涵,但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框架基础上的经济发展理论仍难以应对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发展难题。然而长期被人们忽视的是,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上,已形成了丰富的经济发展思想,这应成为我国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的理论支持。
一、国内探索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三种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供了关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的丰富素材,国内学者对我国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探索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发展思想。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经济发展时大多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时探索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探索从研究方法的差异上主要可划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和逻辑,以柳欣、王璐等为代表。他们认为,马克思用建立在社会关系之上的社会剩余分析方法来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柳欣认为,马克思在继承斯密、李嘉图分析传统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总量理论体系来解释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关系,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第二种模式主要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分析逻辑,以孟捷、赵峰等为代表。孟捷以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产品创新是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的唯一重要力量”为假设,认为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理论存在逻辑上的缺陷,探索了如何在考虑产品创新的基础上重新构造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模式,以进一步完善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赵峰认为,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中不仅探索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而且敏锐地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包含的深刻矛盾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他借用新古典经济学均衡思想,通过对前提假设、基本结论和劳动分工理论的探讨,将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转换成马克思主义增长理论的基本模型,论证的结论是:劳动分工是马克思再生产的前提,同时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分工是矛盾的统一体,三者统一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史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第三种模式是运用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模式,主要以贾根良为代表。贾根良认为,亚当?斯密开创的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经济均衡和经济演化两部分,前者经过李嘉图、马尔萨斯、约翰?穆勒等人的发展,形成了以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其分析特点主要是,“经济学家们看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三项基本假定:经济人(给定)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研究)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相互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后者经由马克思发展形成了经济演化的路径。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看作是一个动态的不均衡过程,他以分工概念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技术变迁,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来自于技术变革和企业重组的竞争,在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和动机下,形成了资本主义长期的增长潜力,通过不可逆的、虽非长时间持续出现但却以审慎步骤进行的技术变革和创新,走向不均衡和不平衡。因此,马克思提出了一个报酬递增导致资本主义内在演进的宏大理论体系。国内学者借鉴各种经济学思想和方法对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进行探索,推动了人们对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重新认识。但如何将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相结合是当前我国经济学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全面充分理解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是突破这一重大课题的前提。
二、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明确表示,“我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因此,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从横向看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的运动规律,从纵向看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发展过程和趋势的规律,从总体看是关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内涵博大精深,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发展的二重性思想
二重性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也是对现实经济现象、经济过程的客观反映。“马克思方法的精髓是应用唯物辩证法揭示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矛盾二重性学说”,“矛盾二重性不仅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且存在于构成客观事物的要素之中。”具体来说,商品生产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也决定了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一方面是一般的劳动过程,是使用价值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运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运动过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二重性表现在:一方面是创造社会财富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是社会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社会生产二重性的内在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决定了其发展趋势。马克思运用二重性原理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机制是社会分工协作与技术进步相互作用:一方面,分工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又促进了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另一方面,企业内分工与社会分工的相互促进导致了产业和社会结构的演进,内在地蕴含了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力发展机制。其次,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受社会生产关系制约的特征。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分工和技术发展过程受制于资本增值的根本目的和动机。资本追求增值的目的和外在竞争压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中的社会分工和技术进步,体现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和创新机制,而这一矛盾又决定了资本积累机制。再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二重性的内在矛盾既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 不稳定性甚至经济危机的趋势。一方面,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由于激烈的竞争,单个资本获取的超额剩余价值都是暂时的,追求长期超额利润的动机决定了资本集中和形成垄断的趋势,在现象上表现为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的发展,而垄断意味着社会资源的社会化控制及更多的社会劳动生产力成为资本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资本集中随着技术进步和创新不断增多,资本的有机构成也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手段与经济发展目的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这些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形态会呈现出不稳定和稳定交替的现象,甚至导致经济危机等经济周期现象。
(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比例性思想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并论证了“资本主义不协调发展”的命题,发现不协调发展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同时探索了关于现代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规律问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比例性的论证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在微观层面上,马克思主要从单个生产者出发进行论证。第一,单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协调性和比例性是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单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协调性和比例性。商品中凝结的劳动能否得到社会认可,一方面取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取决于商品中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生产部门进而在各种商品生产上的配置比例,这一客观要求贯穿于商品经济的各个层面和整个过程。第二,单个企业资本或部门资本运动的协调性和比例性。这一客观要求贯穿于单个资本或部门资本运动的全过程。具体来说,企业资本生产中使用价值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投入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总劳动时间分配的比例与协调问题等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微观层次上对比例性、协调性的客观要求。产业资本运动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与此相适应,资本职能形式必须依次从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再转化为商品资本。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必须依据社会客观的需要比例划分为三种形态,分配于三个阶段上。如果背离产业资本循环三个阶段和三种形态变化的比例性和协调性的客观要求,或在某个阶段、某一职能形态上发生阻碍、中断,都无法实现资本价值增值的目的,从而否定其自身的存在。资本周转理论则论证了单个资本在生产与流通过程中受到劳动时间配置的比例性和协调性的客观约束。从宏观层面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被认为是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最集中的体现。马克思通过划分两大部类及对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经济发展思想。主要包括:第一,社会总资本各组成部分比例分配的客观性。第二,社会总资本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实现是整个社会总资本生产的平衡性和持续性运动的前提。马克思强调了整个社会总产出与总需求在使用价值量上的协调和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个生产部门与生产单位之间配置的比例性要求,这一规律是通过资本流动来实现的,内生于资本增值的本质。
(三)经济发展的效率性思想
马克思经济发展的效率性思想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对社会总劳动时间的节约性使用,即社会关系意义上的劳动的有效率使用。马克思认为,在商品经济中,能体现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社会属性的只能是人们凝结在商品中并通过商品交换体现出来的抽象劳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经济思想中关于有效使用劳动的含义就包括两个方面:节约社会劳动时间及增加生产性劳动的同时减少非生产性劳动。马克思认为,商品经济存在着节约劳动时间的机制,这就是价值规律,即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时间的差别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经济利益及其在竞争中的地位,所以商品生产者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并扩大生产规模,以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规避不利的竞争地位。而且降低劳动成本、节约使用劳动时间也是资本增值的内在要求,包括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机制、资本不断积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等机制在内的节约机制、资本循环过程中通过对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节约来实现资本增值的机制等。同时,马克思在批判亚当?斯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基础上,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概念。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的生产性劳动,“是作为使资本能够形成剩余价值,因而能够表现为资本,表现为自行增值的价值的因素来为资本服务的劳动。”反之,则是非生产性劳动。马克思是从生产关系意义上区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非生产性劳动的增减完全取决于资本增值的目的。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复杂化,信息和知识等资源的经济特性越来越明显。非生产性劳动也越来越成为利润增加的一个重要领域。按照劳动价值论思想,一些非生产性劳动成为不必要的劳动时间浪费,既增加了社会物质资源浪费,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违背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原则。
(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思想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分析是辩证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资本主义社会总的发展趋势是在内在矛盾的推动下可持续性与不可持续性的交替过程,但最终的趋势是不可持续、甚至趋于崩溃。具体来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一个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历史局限性逐渐累积的过程。资本增值的本性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推动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人的发展,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但另一方面,资本积累规律也决定了其后果,即资本家的财富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的大规模积累共存,最终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同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服从于资本获取剩余价值的根本目的,因此,对自然资源的无止境攫取、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漠视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产生的不可持续现象。
(五)经济发展的动态性思想
经济发展的动态性思想与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是马克思对经济发展思想的重大贡献。迄今为止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分析都是以强调静态均衡为特征,反映了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机械的、静态的和封闭的世界观。而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基础之上,是用发展变化的观点与方法来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马克思经济发展的动态性思想主要体现在:第一,马克思是用历史的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经济现象和过程。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时指出,“只要它(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把资本主义制度不是看作历史上过渡的发展阶段,而是看作社会生产绝对的最后的形式,那就只有在阶级斗争处于潜在状态或只是个别的现象上表现出来的时候,它还能够是科学。”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在内在矛盾推动下的动态演变过程。第三,从总体上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总是在内在基本矛盾
作用下,呈现出“危机――萧条――复苏――高涨”的周期性动态特征。
三、运用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指导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尽管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都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最终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因此,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的科学思想完全可以用来指导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伟大实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机制仍未形成。因此,只有以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的科学思想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有可能取得成效。
(一)兼顾生产力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按照马克思经济发展的二重性思想,经济发展不仅是生产力的发展,也是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后者更强调人的发展。因此,科学发展既要强调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殊矛盾,又要重视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结合。当前,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机制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制度已基本确立,但这一体制需要不断结合我国新的社会实践和时代特征进行完善。因此,一方面要强调发展,继续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推进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进程,创造更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重视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发展结构的协调性、发展趋势的稳定性,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推动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当前,主要的任务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继续通过深化改革化解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建立起大多数人参与经济发展进程、大多数人民群众受益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重视节约社会总劳动
目前,很多学者强调的有效率使用资源是指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在内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的有效使用是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由相对价格表示的稀缺性来提供信号以引导资源配置的。与这些资源本身的供给量、经济体系需求量密切相关的是一种纯粹技术上的表达,与社会制度没有关系。这种效率思想无法科学说明经济现象和经济运动的本质。马克思强调经济发展要节约社会总劳动的思想是建立在社会关系分析的基础之上,其节约社会总劳动是指整个社会劳动者劳动效率的提高,要尽量减少非生产性劳动的浪费。因此,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节约社会劳动时间的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规范和引导,减少如商品广告营销、过度包装、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非生产性劳动,将经济发展真正转变到依靠提高产品质量及产品技术含量的路径上来。
(三)重视各生产部门的比例性和协调性
马克思指出,整个社会劳动时间按照社会分工在各部门的按比例配置是制约整个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客观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按照价值规律有效配置资源的机制已经充分发挥作用,但同时,包括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粗放式发展模式等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矫正,这说明市场经济在解决经济发展方式上是失灵的,因为市场机制存在着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信息问题,存在着激励制度的严重缺陷等。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机制外,更要重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规划和引导,特别是通过法治建设、科学的规划决策机制和程序的建设及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来提高宏观调控的效率,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比例性和协调性。
(四)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马克思认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内在地决定的,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不可持续的现象是由资本关系及资本全球化本性决定的。因此,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要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形成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的市场化补偿机制和社会补偿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形成经济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长久机制。
参考文献:
[1][2]贾根良,发展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23,37
[3][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11,16
[4]杨志,论资本的二重性――兼论我国公有资本的本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423
[6]贾根良,西方异端经济学主要流派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5
[8儿美]塞缪尔?鲍尔斯,理查德?爱德华兹,弗兰克?罗斯福理解资本主义:竞争、统制与变革(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
[9]杨文进,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经济增长之道――兼论“节约悖论”的破解[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责任编辑: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