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动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时间:2019-05-12 22:2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族动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族动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一篇:民族动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论文--------民族动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动画产业 名族文学认同 民族品德

论文摘要:本文从文化发现与输出的视角,涣散国打造原创动漫的“走进来”项目和民族化题目,以2008年各片子院线上映的国制造动画片电影和梦工厂的《武功熊猫》为例,将国产原创动漫进行放置到举世化的大背景下,群集国出产动漫进行的政策和限度其发展的瓶颈等题目,侧重从激进文化的动漫转化角度,接头若何完成外乡原创动漫的模式翻新,翻新中融入更多中国元素并表示动漫的民族性,进而形成幼儿受众集体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全世界化”是一个交错着碎乱的兴奋与痛苦回想的场域,也是一个不行规避的话题。在全世界化的克日,“外乡化”成为一个匹敌举世化的标语。在全世界化语境下如何生涯并陆续激进不停成为现代中国知识份子思索的话题,这此中具备代表性的话题等于“输入东方”,但如安在全世界化语境下输入西方倒是一个极为毒手的标题。抛开“举世化”概念的多义性和人们所授予的各种差别层面或褒或贬的含义,论者试图从激进文化的动漫转化与动漫打造业民族品性的造就这一标题问题登程来思索:中国文化的上进何在?在提倡文明创造和输入的同时,如何找寻实际上现的路径?

当然,本文关注重点不在于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如何对外输出,如何将中国深厚的传统文明面向异质文明圈予以展示和进入,而是将研究视角内转,将视线聚焦于本土,审视当前文化产业化运作的大背景下,如何为传统的文化精华找到合适的传播路径,如何有效地将凝聚民族精神和传统的文化通过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路径传达给本民族的年轻人,使年轻一代成长的各种精神维度和空间中,多一分民族文化的沉淀,进而在构建自我身份认同中能包容更多本民族、本土的文化因子。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较之向外的文化交流,这种向内的努力可以视为另一种文化的发现与输出。

就具体的论述策略来说,择取动漫产业作为抓手,着力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和动漫产业内容生产的融合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动漫产业的民族品性培育和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更是关涉传统文化的优化传播。对当前热火朝天却内蕴不足的动漫产业来说,无论是民族特色的型塑还是国家主导政策的引导,都面临着在产业内容中充分发现东方、并逐渐树立输出东方文化的重任。当然,对于制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诸多瓶颈问题,绝非单纯的内容生产或者取材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同时就动漫产业的发展趋向而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内容和富有时代特色的内容应该相得益彰。因此,本文的关注点在于寻找中国动漫发展的一种可能性,或者说是探寻中国文化输出这个宏大的理念与动漫产业内容生产结合的路径和切入点,探讨如何实现本土原创动漫的内容创新,在本土原创动漫的内容创新中融入更多中国元素并体现动漫的民族性,进而形成儿童受众群体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一 中国动画优秀传统的失落与当下发展之困境

近年来,国内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文化产业跃升为势头强劲的“朝阳产业”。而在文化产业的诸多门类中,动

漫产业占有着格外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将动漫受众市场相对集中于儿童群体的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经济层面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成功与否,而且关系到培育中国下一代精神成长和实现民族文化认同、构建民族文化身份的重大文化使命。

历史的看,中国动画片的起步时间仅次于欧美,万氏兄弟早在1922年就开始研究动画,并于1926年拍摄成我国第一部动画短片。1941年万氏兄弟拍摄的《铁扇公主》是除了迪斯尼的《白雪公主》之外的绝无仅有的动画长片。1949年后,中国动画艺术涌现出一批精品:《大闹天宫》、《牧笛》、《哪吒闹海》、《天书奇谭》、《三个和尚》、《山水情》等蜚声海外。在表现技法、题材选择、内容呈现、结构叙事、主题内蕴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被国际动画界誉为“中国学派”。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依然不乏《火童》、《九色鹿》、《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精品之作。但需要提及的是,正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铁臂阿童木》、《变形金刚》等一大批域外动漫作品长驱直入并从中国市场攫取巨额利润。直到今日,美国、日本、韩国等动漫大国依然视我国内地为其动画片的重要市场。这些制作精良、迥异于中国传统风格的动画片不仅赢得了亿万儿童的欢迎,而且强势地挤占了国产动画的播出渠道。由此,在国外电视动画的冲击和挤压之下,中国动画逐渐进入竞争乏力和市场占有低下的困境,试图效仿境外动画模式以吸引受众视线却陷入了邯郸学步,致使原先葆有的民族品性逐渐失守,最终落下艺术和市场的双重遗憾。

在日本、欧美动漫冲击下,国产动漫赢弱的发展态势背后有诸多层面的因素。从内容生产的创意、制作技术水平、资本投入、发行渠道、衍生品开发等产业链的构建等各个环节,都值得深究和探讨。不过,随着国家对国产动漫的系列扶植政策的出台和动漫制作水平的相对提高,当下制约国产动漫发展的关键1司题相对集中于内容创意环节。以动画电影《魔比斯环》为例,这部耗资1.3亿人民币、历时5年的大制作,汇集了法国、美国、英国、加拿大、马来西亚以及中国的400名动画师,被冠以“中国动画百年巅峰巨制”、“中国首部拥有百分百自主版权的全3D动画电影”、“填补中国原创空白”、“打破国际动画市场西方垄断历史”等众多赞誉。这是一部在制作技术上足以令国产动漫扬眉吐气并可与迪斯尼、梦工厂相媲美的大手笔,但却在票房和观众的认可上都遭遇了滑铁卢。《魔比斯环》给唯技术论浇了一盆冷水,可见技术并不是动漫作品制胜的唯一法宝,也不是国产动漫自怨自艾的理由。更为重要的是,从《宝莲灯》、《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到《魔比斯环》,每一次不同向度的尝试,都为国产动画电影甚至整个动漫产业的发展走向增添新的思考与质问。

国产动漫的艰难处境,除却市场占有和竞争力等因素,最致命的软肋在于动漫形象塑造上的缺失,国产动漫中鲜有富于特色、深入人心的动画形象。上海教育电视台曾于2000年做过“最受欢迎的动画明星”调查,前8位中有7位是国外动画形象,只有第8位是国产动画形象黑猫警长。其中,儿童组最喜欢的动画形象前3位分别是机器猫、米老鼠和美少女战士,初中组更是“被‘柯南’、“灌篮高手’等日本动画一网打尽”。从1995年实施的中国儿童动画图书出版工程(简称为“5155”工程),到2002年之后相继出台大力扶植和发展国产动漫的一系列政策,在国产动漫快速发展的进程和系列成就中,动漫形象的打造依然是需要大力加强的重点。2005年,浙江大学数字娱乐研究中心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和成都5个城市针对动漫受众“最喜欢的动漫形象”进行了调查,排名前10位的最喜欢的动漫形象中,国产动画形象仅仅孙悟空进榜并排名

第6位,其他都是进口动画片中的动画形象,尤其以日本动画形象占据绝对优势(曼)。另一数据表明,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原创动漫(含港台地区)只有1l%。缺乏原创动漫形象已成为中国动漫业的严重问题。在2006年9月召开的首届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与青少年健康成长高峰论坛新闻发布会上,有专家针对这种状况指出:“现代的作者不该完全割裂与传统连环画精髓的呼应与继承,而应创作出大批更具民族风度的新漫画,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的品牌。”近年来,虹猫蓝兔、喜羊羊、灰太狼等动画形象尽管为儿童喜闻乐见,但是较之《天书奇谭》、《大闹天宫》等早期作品,这些动画形象的文化内蕴和民族特色都明显不足。

动漫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任重道远的国产动漫来说,需要以整体眼光面对系列问题。如国家对动漫的扶植政策、动画传统与历史以及当下发展境遇、完整而多元的产业链的构建、衍生品市场效应的拓展、与境外强势动漫的抗衡等都是当下动漫产业发展中不可规避的问题。而在这些问题中,内容的生产是处于上游的问题,动漫内容创意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下游环节的发行、消费、衍生品的开发等。试图从模仿中创新的国产动画曾亦步亦趋地学步于日本、欧美动画而丧失了本民族的风格与特色,尤其是在内容叙事中逐渐远离了传统文化这一重要的文化源头,使得当前动漫内容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问题日渐突出。而从长远来看,传统文化的动漫传播不仅关系着本土原创动漫内容瓶颈的突破,更是紧密联系着传统文化如何搭载影视、网络等新媒体优化传播效果,进而在全球化语境下更好弘扬传统文化的魅力,彰显异质文明的特质。因此,无论是提升内容创意的当下需要还是致力于动漫民族品性培育的长远规划,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体认并逐渐树立自觉传播传统文化的意识,必将成为国产动漫发展的重大课题和必然选择。而《功夫熊猫》、《风云决》等动画电影已经用票房实绩证明了中国元素的市场号召力。

二 2008年动画电影的文化启示:中国元素的市场号召力

受困于日本、美国以及近年来兴起的韩国动漫的冲击和挤压,在困境中发展的国产动漫一直在努力找寻撬动恢复国产动漫市场元气的支点。这其中借鉴模仿是最为快捷和易于操作的一种方式。在一些较为成功的优秀国产动漫中,我们可以轻易发现模仿的痕迹,如《我为歌狂》、《大耳朵图图》、《喜羊羊与灰太狼》等。正是这种有些偏颇的模仿逐渐冲淡了国产动漫原本秉持的传统和特色,并导致其发展陷入更为两难的困境:一方面,当下的动漫发展与中国动漫优秀传统的对接出现断层,导致富于中国特色和民族风韵的优良传统逐渐失落,动漫产品的民族品性不鲜明;另一方面,在对日本、欧美动漫的邯郸学步中并没有大幅度提升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在很大程度上,国产动漫的生产和发行渠道依赖于各种扶植和优惠的政策,并没有形成良性的充满活力的自我造血能力。

据中国动画同盟会的不完全统计数据,从2006至2008年,在《加菲猫》等几十部海外动画电影进入院线抢占市场的同时,有《勇闯天下》、《小兵张嘎》、《魔比斯环》、《西岳奇童》、《勇士》、《大唐风云》、《闪闪的红星》、《宝葫芦的秘密(合拍片)》、《悟空大战二郎神》、《动物狂欢节》、《葫芦兄弟(剧场版)》、《赤松威龙》、《潜艇总动员》等十多部国产动画电影来与之对抗,国产动画电影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一定的改观。2008年是国产动画电影井喷的一年,《葫芦兄弟》、《潜艇总动员》、《赤松威龙》、《风云决》和《真功夫》等动画电影陆续上映并斩获了差强人意的票房成绩,让困顿已久的国产动画电影看到了些许光亮。尤其是其中

几部富于民间故事色彩、融汇传统文化的中国功夫等中国元素、洋溢着浓郁中国风的动画电影的相对成功,更是让本土原创动画电影窥见新内容创新的一条路径。改编自80年代同名系列动画短片的《葫芦兄弟》在同档期的众多影片中脱颖而出,投放拷贝数量达到201个,拿到660万票房,成为2008年“六一”儿童节期间最受少年儿童喜爱的“节日播映礼物”。取材民间传说、融合地方特色的《赤松威龙》融人大量民族文化、优美风光、民俗风情,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也拿下100万的票房。耗资6000万、历时五载、由上海文广打造的大制作——动画电影《风云决》首日票房逾600万元人民币,为中国动画“扳回了一局”,完美体现了中华武术招式、侠义情怀,被认为是国产动画电影前进中的路标。而梦工厂的《功夫熊猫》风靡一时的盛况更使得动画电影对中国元素刮目相看。《功夫熊猫》上映第一周就斩获6000多万票房成绩,打破了近年进口片上映首周末票房的纪录,同时也创造了动画电影首映周末票房的新高。该片第二周单周票房达到5800万,创造年度第二周最好成绩,而第三周势头不减、以3800万的成绩强势过亿,三周累计总票房超过I.35亿人民币,成为内地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动画片。与《功夫熊猫》票房的自热化程度相媲美的是对影片本身的文化论争,其中最大的争议莫过于影片中充溢着的中国元素与浓郁的中国风。较之于迪斯尼对中国民间故事“花木兰”的改造,梦工厂对于中国文化的运用似乎更为大胆,以中国国宝熊猫为主角并大张旗鼓打着功夫旗号,宣称向中国文化致敬。其片头、片尾的动画充分融合了剪纸、泼墨、皮影等中国传统动画手法,影片中场景设置的山水、庙会、建筑,人物造型的选取和武功拳法动作招式的设计,细节层面的针灸、筷子、毛笔字、爆竹、祥龙等都充满了中国元素。值得称道的是,影片故事的内核充满着中国哲学精神。《功夫熊猫》在带来令国产动漫汗颜且高不可攀的票房收入的同时,更为以其对中国题材和元素的熟稔运用,为国产动漫上了一课。当然,更值得深思的是,影片背后彰显的美国文化内蕴:无论是影片开玩笑的方式、人生观、人物性格,还是一贯的励志模式的铺展都是美国式的。相比之下,尽管《风云决》有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武侠元素的完美演绎,但是透过功夫的外壳,影片本身却缺少对中国文化内蕴更为深刻的体认和传达,在深层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方面仍待提升。

三 政策扶植维度的转换

1995年,日本在《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中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口号,并以此作为国家启动“日本第三次远航”。他们认为21世纪的成长型产业必然是“经营日本文化和文化符号”的产业,并试图“通过符号和实物的互动,把人们对观念和感觉的追求附加在物质产品上,又通过出售具有符号意义的产品,来满足人们对观念和感觉的追求。”可见,日本把民族文化资源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根,在文化娱乐业、信息业和制造业的交叉点上顺应现代产业融合的趋势。就从日本的动漫产品来说,大和民族的文化特性体现得是极为明显的。这种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浸润民族文化的观点一直贯彻于日本的动漫产业。从《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恐龙特急克塞号》《名侦探柯南》、《四驱兄弟》等在中国境内热播的动画片,以及《干与干寻》、《龙猫》等宫崎骏大师的动画电影都带有鲜明的日本文化印迹,这就难怪耳濡目染日本动漫的年轻一代无意识中形成对日本文化的向往,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相对陌生。

从国家的动漫产业发展政策支持来看,从最初的促进发展到逐渐明确扶植的方向,在产业中贯彻民族文化内蕴、打造原创民族文化品牌经历了一个过程。这

表明国家对动画、动漫产业的重视程度在不断跟进和加强,但较之日本将民族文化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之源的明确认识而言,国家应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就目前国家出台的政策来看,对生产基地、播出渠道的构建仍然是重点,而在动漫产业中融合民族传统文化的举措仍不够突出。早在1995年,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实施了中国儿童动画出版工程,内容包括建立动画出版基地、出版大型系列儿童动画图书,创立儿童动画刊物等。这可以视为政府对国产动画扶植的先声。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是国产动画片的“拐点”,政府连续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的有关扶持动漫产业的政策。2006年更是把动漫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从建立机制和强化政策人手,力争在5至10年内使我国动漫产业的创作开发和生产能力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但是,对于如何在实施国产动画精品工程和“走出去工程”中融合传统文化却没有重点突出,只是在加强与境外动画产业的广泛合作这一项中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此后的《广电总局关于实行优秀国产动画片推荐播出办法的通知》,以及《关于加强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重点都在构建国产动画的播出渠道上。

可以说,各种政策为动漫从生产到发行渠道上提供了相对充分的政策支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制定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中,国产动漫振兴工程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而其建设重点在于建设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和教学研究基地,建立动漫技术设备和公共技术平台支撑服务体系共享机制,增强国产动漫的原创制作能力和衍生产品开发能力,培育一批充满活力、专业性强的中小型动漫企业和具有中国风格、国际动漫影响的动漫品牌。但是具体到如何在品牌的培育中结合中国风格和传统文化的精粹却语焉不详。尤其是在制约国产动漫内容生产的瓶颈问题中,如何在动漫创作中融合民族文化资源,赋予原创动漫以民族品性的问题却未能得以推进。2009年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纲要》将动漫产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但传统文化在动漫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仍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

正如美国发展伦理学者丹尼斯古莱特指出的,发展的目标应当包括:建立适应本地资源的文化设施和表达方式,本地区的完整性以及符合当地习惯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语境中以美国和日本文化殖民大行其道之时,国家对动漫产业的重视是顺应形势的明智之举。只是以儿童群体为主体受众的国产动漫,在其产业化建设中更应该注重民族文化的承载,形成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发扬自我意识,将民族文化的内在逻辑、民族文化内容以及各种富有中国元素的形式在动漫产业中予以贯彻,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将民族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年轻的一代,使其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四、传统文化开掘的力度和广度:以功夫和孙悟空为例

从迪斯尼的《花木兰》到梦工厂的《功夫熊猫》,还有日本动漫界大量以中国《西游记》等文学经典和传统文化等为素材的作品,中国文化、中国元素已经成为近年来影视等文化产业挖掘和运作的重要素材来源。但是,面对这些包蕴着诸多中国文化元素的境外文化产品,我们的情感是极为复杂的。当这些文化素材为境外人士熟稔的运用、成功开发并返回到中国,进而侵占市场、冲击本土原创的时候,各种声音就喷涌而出。各种议案、倡议伴随着抗争与愤懑,将矛头直指

这些擅用中国文化的外来者。在欣赏沉醉于这些文化大餐的同时,却在情感和理智上陷入矛盾,进而形成对本土原创作品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慨。纵观国产动漫的发展,其对传统民族文化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如何呢?较之于纷繁复杂、多元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国产动漫在传统文化开发的广度上做得还很不够。从20世纪初期电影的发展到当下动漫产业的红火,功夫是较早被运用且挖掘较为充分的中国传统元素。以香港的功夫片为代表的功夫电影给世界电影呈现了源自东方的电影类型、风格、技巧、叙事,并成为体现东方文明精华和沟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桥梁。而近年来涌现的不少优秀动漫作品都围绕着武侠和功夫做文章。如被誉为首部进入欧美主流媒体的中国动画《中华小子》,就是以中华武术和传统文化为背景,展现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精神的。而在国内800多家城市电视台热播的《虹猫蓝兔七侠传》也是武侠类动画片。武侠元素的威力可见一斑,不过在这些影视作品成绩的背后,我们不禁要质疑,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元的中国元素,难道我们可以依靠的仅仅是武术、功夫吗?

国产动漫集中于功夫元素的开发,折射出我们对传统文化开发中的广度不够,那么在开发的深度上,情况又如何呢?从许多调查数据来看,在众多动漫形象中,孙悟空是仅有的为国人所认可且足以与境外动漫形象抗衡的形象。为什么孙悟空这一形象能够从传统文化中脱颖而出呢?这里就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开发的深度问题。孙悟空是国产动漫中多层次开发的一个形象,从历史来说,从万籁鸣等最早的动画创作《铁扇公主》到《大闹天宫》、《西游记》动画剧以及众多围绕《西游记》内容截取的作品从多角度呈现了孙悟空的形象,正是通过这些丰富的艺术作品积淀了孙悟空这一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动画形象,成为原创国产动漫品牌的独苗。孙悟空形象开发的相对成功,为我们思考动漫对传统文化开发的深度以及国产动漫品牌的培育提供了一种思路。

对于国产动漫发展来说,在本土站稳脚跟,扩大市场占有并积极向外拓展还需要经历漫长的磨砺,而在这一过程中,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认,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和转化,对民族品性的培育和追求,应该成为国产动漫发展的关键。换言之,国产动漫需要在发展中明确自己的风格,寻找足以与欧美、日韩等动漫电影相抗衡的生长点,撬动中国原创动漫发展的“阿基米德点”。

动漫与民族文化

第二篇:文化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文化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文化劳动产品或文化劳动服务。文化商品包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是文化经济化趋势下文化的商品属性日益被发掘出来的产物,在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消费者从认知、涉入到购买文化商品,二者之间具有下列几个关系:

1、消费者透过文化商品消费可以获得精神需求。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该理论假定,人们被激励起来去满足一项或多项在他们一生中很重要的需求。

这些理论也指出,大多数人都存在着较高层次的需求,而且只要环境不妨碍这些较高层次的出现,这些需求就能激励大多数人。消费者比较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满足需要透过文化产品或者是产品中文化价值的消费来实现。

人们在空闲时间去看电影,电影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但是他们仍然会去看,因为电影是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2、消费者透过文化商品可以建构自我形象,表达自我价值。

一般而言,人们的消费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物质使用的和精神需求。物质需求的满足在消费中表现为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实用性;精神需求的消费更多地注重满足情感需求、自我表现、奢侈和炫耀心理的满足。

文化商品的本身兼具有整体性、多元化、个性化的思维象征,并透过外在表现的图像或是符号化,强烈地让消费者认知它的存在,产生文化的可辨性自我表达动机促成消费者运用商品的符号意义去表达社会角色认同,以及表达消费者的自我形象,甚至表现自我。

百事可乐在与可口可乐的竞争中,从年轻人身上发现市场,把自己定位为新生代的可乐;并且选择合适的品牌代言人,邀请新生代喜欢的超级巨星作为自己的品牌代言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3、文化商品象征意义影响消费行为。

消费者对于理念或美学产品的反应是不会完全“真实的”、消费者对于这些产品的选择是非理性的。根据物品满足需要的性质,可以将物品的效用分为功能效用和象征效用。

功能效用的大小是人们根据物品的客观特征和它的自然属性的绩效对物品的实用的作用所做出的内省的、理性的认知上的评价,象征效用的大小决定于人们对物品的情感或者体验上的评价。

例如,苹果手机iPhone的流行并不是完全由于它的硬件和用户体验,在中国内地更多来说是一种时尚的标志,拥有它就代表了一种较高的生活品味和社会地位。

第三篇:国家、政党、文化和大学之间的关系

国家、政党、文化和大学之间的关系

敬爱的党组织:

在这几节党课中,我们分别观看了有关中国历史的影片还有听了蒋xx老师给我们讲国家、政党、文化和大学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看影片,我对党的历史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党的光辉历程是一部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的奋斗史。我们正继承着前辈奋斗不息的伟大事业。一百多年来几代先进中国人的追求和奋斗要在我们手中发扬光大,变成现实。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我们责无旁贷。中国是正在发展中的大国,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是必然的,要正确的认入党申请书范文识这些困难,并迎难而上。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现在的我们首先要完成当前的任务,学好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为将来从前辈手中历史重任而努力奋斗。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二 十世纪二十年代,是近代中国社会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曾经创造出世界上独领风骚的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然而,当欧美一些国家从十七世纪中叶开始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者却盲目地以中央帝国的“康乾盛世”而自傲,自我封闭,拒绝扩大与外国的交往,仍然陶醉于昔日的辉煌之中。而事实是,原来文明程度落后于中国的欧美国家,这时已远远地跑在了中国的前面。

19世纪中叶的中国,饱受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不甘屈辱的孙中山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他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由于中国旧社会性质未能改变,中国的先进分子继续探寻救国救民的新途径。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企图重新瓜分世界,先后结为反共同盟,成为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经过长期的准备,日本帝国主义于1937年7月公然发动大规模的全面侵华战争。

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突然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官兵奋起抵抗。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中国共产党高举起抗日的大旗,在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就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同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致电蒋介石,表示红军将士愿意“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党的各级组织积极动员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战争。

所以,没有共产党九没有新中国!我们党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的道路;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我们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直至今日,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入党申请书范文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党这九年的辉煌成就业绩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作为一名刚刚加入的入党积极分子,我在思想上和党建理论知识修养等方面与老党员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会不断向老党员学习,按照党章之规定来要求年历己,在生活中做到一个真正党员应做到的事,决不给组织丢脸。我也有一些缺点,但在党组织的教导下,在理论知识的不断修养中,我有决心改正这些缺点,希望组织不断教导、帮助我,使我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第四篇: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

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党先后提出了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两个概念。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两种不同属性的文化。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二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辩证统一,它们共同统一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厘清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关系,在坚持先进文化的引领下,使和谐文化的建设达到更加自觉的境界。

一.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这个概念是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文件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和谐文化是和谐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具体实践过程中的科学演绎,是指“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吸收借鉴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立足当代实践,体现时代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

二.先进文化

先进文化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

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于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关系

1、它们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取向不完全相同。所谓先进文化,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社会成员最根本利益、反映时代潮流的文化。它的基本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所谓和谐文化,就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它基本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和谐性。

2、他们的对立面不同;先进文化的直接矛盾对立面是落后文化。先进文化总是与落后文化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与此不同,和谐文化的直接对立面是冲突文化。和谐文化总是与冲突文化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3、先进文化包含和谐文化,但是和谐文化只是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和谐的价值观念、理想、精神,是人类进步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与此相联系的和谐文化,当然也就是具有进步性质的化,即先进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和谐文化就是先进文化。但是,先

进文化的先进性有一系列的特质和要求,绝不仅仅表现在和谐一种特点和性质上。因此,先进文化还不能直接对应于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只是先进文化的一种类型、一个方面、一个组成部分。

4、和谐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文化基础与思想资源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倡导和谐精神、树立和谐理念,是在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多样化的基础上,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和谐文化强调在尊重社会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化中形成思想共识。在当今社会,在各种新思想、新科技、文明多重性、文化多样性层出不穷的时代,需要一种能尊重、包容无限多样的文化个性,鼓励文化创造与和谐共存的文化观念,促进人类文明创新发展的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建设兼有先进性与广泛性的重要特征和要求。和谐文化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文化的文化基础与思想资源。没有和谐文化的多样性与内容的丰富多彩,先进文化就会成为一花独放的孤芳自赏,就会失去文化发展的 活力与生命力,就会成为枯藤老树,就会枯萎死亡。和谐思想文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泉流,为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土壤和根基。

5、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先进文化来引领

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先进文化来引领和主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防止和抵制腐朽文化,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根本要求。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

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灵魂,和谐文化的建设必须由先进文化引领和主导。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一重要论断,我们要正确地处理和把握繁荣先进文化与建设和谐文化的关系,紧紧地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的基础上,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线,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用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形成共识。

6、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都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建设和谐文化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文化创造最深厚的源泉,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文化,也必然要被人民群众所共享,无论是建设先进文化还是建设和谐文化,都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人民群众会以更加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科学的态度投入到文化建设中去。各项文化建设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是不可能完成的。

从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的提出及涵义可以看到,二者都不包括物质层面的内容,主要关注的是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特别是作为精神文化核心的心态文化层,因而都属于狭义文化。其次,二者的指导思

想一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本质上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谐文化虽然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但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它包容多样性,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第五篇:流行文化与广告之间的关系

流行文化与广告之间的关系

——《广告文化学》结课论文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告10XX

XXX 学号:10111820XX 电话:1876696XXXX

流行文化与广告之间的关系

前言

广告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即是蕴含在广告运动过程中的,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生活方式的总和,是以广告为载体、以推销为动力、以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为宗旨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

流行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主要区分在于“流行”上。所谓流行是指与时髦、时尚紧密相扣的。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流行是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于社会生活和人们内部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模式,并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后,有相当数量的人,对这种行为模式(包括特定的语言、观点、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产生了共同的崇尚和追求,最后成为一种随处可见的普遍现象。

在现代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广告与流行文化的关系最贴切的比喻就是鱼和水的关系。广告离不开流行文化,广告与流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流行文化,不可否认,是现代广告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是广告创作的源泉之一。当今每一个广告几乎都有流行元素的身影。同时广告也影响着流行文化,引领流行文化的走向;

广告与流行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多重协奏是现代消费生活的一大表征。一方面,广告可以造成品牌时尚和消费品的流行;另一方面,流行反过来又导致人们对时尚商品的消费。凡是流行的商品,几乎都离不开广告的宣传,而塑造流行和时尚,又有助于广告传播获得最佳效果。流行使市场蕴藏着无限商机。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虽然快速发展的现代传媒和商品生产加速了广告造成的消费流行的兴衰,使流行表现为突然迅速的扩展与蔓延,又在一定的时间内消失,但消费者永无止境的消费欲望会使流行一个接一个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种流行的丧失,代之而起的必然是另一种流行的滥觞。

流行和广告,谁成就了谁,谁影响了谁,其中关系错综复杂,正如“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一样很难做出明确的界定。总之,广告文化与流行文化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而流行文化与广告之间具体有哪些微妙的关系,该关系发展的发展历程,以及流行文化在广告中的展现等是本文介绍的重点。

流行文化对广告的影响

广告为达到商业目的,必须贴近目标消费者的心态,然而如何去贴近是一个问题,除了最简单最基本的人的天性之外,流行文化是贴近人们现时心态的一条捷径。广告追随流行文化还有一个直接原因就是为了吸引人们注意(人们在听到、看到时下流行的时尚会不自觉的注意)。

从广告的商业目的和取悦手段来说,广告附和流行文化的走向是必然的。因此流行文化对广告的影响深远持久的。

流行文化是广告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方面流行文化是有着相当数量的人所崇尚并追求着的,属于大众所跟随,而广告的目的在于销售,追求最大销售利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造越多销量的广告,其广告效应越大,广告越成功。所以广告要想获得最大销量,就必须迎合大众的口味,才能跟得上时尚的脚步,取得成功。“动感地带”就是抓住年轻人崇尚独立,喜欢张扬个性的心理,才以“我的地盘听我的”,吸引了众多的年轻时尚一族,才取得“每三秒钟,你身边就多一个M-ZONE人”的巨大成功。

流行文化为广告创意提供了丰富的创意素材。流行文化主要是以消费文化和休闲文化为主,其特性就是通俗化和大众化,这正迎合了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这使得原本只属于一部分人所享有的资源飞入寻常百姓家。广告的目的正是要抓住受众的眼球,最终实现购买行为。广告创意是实现这个目标的表达方式,创意要使受众接受,并且产生共鸣,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迎合大众的喜爱,这与流行文化形成了一个最佳契合点,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都是来源于流行元素。当年白加黑在《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流行起来的日子里推出过一支广告,改编了这首歌,配上了可爱的动画,旋律依然耳熟能详,歌词改了却还是朗朗上口,一时颇为风靡,反映大好。它采用了当下流行的元素,而且直接迎合了流行的心态,直击流行文化的要义,这一种广告往往可以成为经典。2003年的动感地带推出一系列“我就是M-zone人”的广告,把如今年轻人的浮躁、自我、执着、叛逆展现的淋漓尽致,直中流行文化中的核心的自我精神,深受年轻一族的喜爱,为动感地带拿下8成年轻族群市场立下汗马功劳。

流行文化指引着广告发展的方向。流行文化具有短暂的特性,经常会发生改变,而广告要想抓住大众的注意力就必须要紧跟其后,任何脱离潮流的广告是不会被人记住的,因为脱离了潮流就等于脱离了大众。上世纪80年代,改革刚刚开始,生产力水平不高,人均收入低,物质贫乏,主要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所以人们追求实惠,广告诉求也主要以物美价廉为主。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实现了质的飞跃,现在的人追求天然、绿色和健康,那么广告的主要诉求点也以绿色、健康为主。

广告对流行文化的影响

广告本质就是促进营销的一种有效手段,是现代商业社会极为有效的一种传播行为。优秀的广告可以很好促进销售。它虽然是为生产商服务的,但是在广告的手段上,主要以消费者为策划重心,选用目标消费者熟悉的元素来表现。此时,流行文化就成了最常见的选项。广告文化作为抽象的、无形的广告思维传统和信仰,在频繁的借用流行文化元素的过程中,久而久之,也可以大体上表现出流行的思维传统和信仰。

流行是社会的镜子,广告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这两样都在反映着社会的物质精神境界,都在诉说着这个时代人们心态的浮动。社会变了,人心变了,流行自然跟着变,广告不变,必然被淘汰。

广告引领流行文化。两者是互为指引的,流行文化既为广告指引方向,同时广告又是流行文化的倡导者。现代广告作为流行文化的一个要素,能以最敏锐的嗅觉感知流行元素。广告已经不仅仅是迎合消费者需求,它还可以挖掘消费者的需求,并且提倡新的观念,新的生活方式,从而引发出新的潮流。现在的媒体飞速发展,广告不仅可以通过广播、报纸、电视、杂志四大传统媒体传播,同时可在逐渐涌现的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大放光彩。不断重复、多种媒体同时投入的几近轰炸式的广告,使得其影响深入人心,最终在大众的心里留下印象,并且会将广告所倡导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植入到大众的心里。

从周星驰电影里的“一日夺命散”、“含笑半步颠”到《武林外传》里的“白驼山壮骨粉”,传统广告文案惹得多少人捧腹绝倒,一时纷纷效仿,大肆流行开来。可口可乐有一系列广告主题是“What’s up”,这一口头禅十分传神的表达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迷惘的无聊的懒散的心态,立马遍地开花,至今仍然可以随处听到。这些是成功案例的影响,失败的案例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深远影响,比如哇哈哈有一款产品叫做“爽歪歪”,广告里让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大喊“爽歪歪”这一性意味极浓的广告语,一时深受舆论谴责,甚至成为台湾地区反对内地广告业进入台湾的把柄死揪不放,然而,“爽歪歪”这一原本只限闽台地区的晦涩方言却在全国范围流行起来,网络上随处可见,倒也不失为广告对流行文化的贡献。

广告演绎并且传承流行文化。广告是演绎流行的一个工具,是人们感知流行文化的最便捷迅速的窗口之一。广告就象一个潮流的风向标,能够最早地感觉流行的风向,并且迅速地表达出来,通过多重媒介不断向大众传播。人们通过广告可以知道现在流行什么,最时尚的东西是什么,以及其流行的程度有多深,生活的各方面的变迁和更新都离不开广告的功劳。一部广告史可以成为时代流行文化变迁的历史缩影,它可以记录不同时代所提倡的不同的流行观念。

广告语成为流行语,丰富和充实了流行文化的内容。许多广告语,或字句工整,或朗朗上口,或简单易记,最后经过较长时间在媒体反复播放后,渐渐成为人们口中能脱口而出的流行语了,一些优秀的广告语已经不仅仅是对产品产生叫卖作用,并且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理念的象征,甚至有些不乏成为人们的人生格言。

综上所述,我认为广告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关系是:广告文化反映流行文化,广告文化的发展附和着流行文化的走向,广告文化可以反作用于流行文化

广告与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发展历程以及流行文化在广告中的展现(重点介绍在中国的发展)

早在1927年,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就说过,“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进步之记录”。无疑,广告在追求商业目的的同时,还蕴藏着某种文化观念和文化价值,而这些文化价值和文化观念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成功的广告往往有其深厚的时代文化内涵,它是时代进步文化的一面镜子。

汉密尔顿认为:流行文化是“通俗的(为大众而设计的)、短暂的、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为年轻人的、诙谐的、性感的、欺骗性的、有魅力的、大企业式的”。我国哲学家高宣扬则认为:“流行文化是时装、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位、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一言以蔽之: 它与每个时代中的流行、时髦、时尚紧密相扣的。

因此可以概括起来说从广告在诞生之日起就与流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是由于科技,宗教,文化,政治等因素不同,不同时代流行有程度大小不同,广告传播范围也由远近差异。而且不同地区的流行元素与广告也有很大的差别,而广告更多的时候也是与当地文化相得益彰,在不同地区广告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主题词“无法抓住那种感觉”,在日本等地改成了“我感受可乐”,在意大利改为“独一无二的感觉”,在智利则改为“生活的感受”。这说明广告信息必须反映当地的文化,广告运动中的广告主、广告内容,广告受众、广告表现手段等基本要素无不受制于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文明程度,在不同时期内有不同的依托对象和显示途径、生成方式广告无一不随着具体的时空情境而及时调整自身在文化形态中的位置。所以,所有的广告元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有社会文化的时代痕迹。

流行是社会的镜子,广告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这两样都在反映着社会的物质精神境界,都在诉说着这个时代人们心态的浮动。社会变了,人心变了,流行自然跟着变,广告不变,必然被淘汰。

在中国广告可以追溯到春秋甚至更远久的时期,在那些时代受条件限制,广告发展不成熟,而且以小农经济贼住的封建社会对广告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广告与流行文化的结合是相当脆弱的。而中国广告发展的第一个真正春天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从此开始中国广告与流行元素的结合不断深入密切,进而大放异彩。

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那时的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不久,物质相对匮乏,流行时尚方面也是刚刚起步,港台的影视、流行歌曲、日本的动漫风靡一时,时尚也不过是模仿明星烫个头,“街上流行红裙子”而已,广告很少,但是也在做,推荐人通常是时下流行的打扮,简单的几句朦胧诗一样的广告词或者流行旋律的广告歌(参见燕舞收音机的广告),就像当时刚刚起步的时尚,停留在表层,正统(相对于现在),舶来。

然而到了九十年代,流行时尚开始了“大跃进”,真正如洪水猛兽一般袭来,各路明星大行其道,粉丝彪悍初见端倪。同时本土也出现了自己的“非舶来”流行文化(如崔健被奉为摇滚教父、辉煌的魔岩三杰),然而还处大众传播时代,还会有“万人空巷”、全民都梳汉奸头这一现象。本土的流行时尚真正开始大发展。此间的广告也正是这些特色的显现:明星代言开始成为一种主流的广告形式(太多了,不胜枚举啊),本土特色被不断挖掘(南方黑芝麻糊、周润发的奥尼皂角洗发水等)。这些正是当时明星爆红(且追星族兴起)和本土文化崛起的一个标志。

21世纪的时尚更加多元,更加多变。昨天韩流,今天又是选秀,明天是日漫,后天会是什么很够人猜的。抓潮流变得不那么容易,所以众多流行元素在广告中并行:明星代言(周杰伦的n个代言,韩星的代言)、网络流行语、选秀(康师傅赞助选秀)、kuso小剧场甚至山寨(山寨周杰伦的代言)。这样多样而略带嬉皮的广告精神正是如今流行文化多元多变而且越发本土化、草根化的体现。

反过来广告在演绎并且传承流行文化的同时,也在影响并促进流行因素的发展。1979年中国内地的广告业恢复以来,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中国广告迅猛发展,蔚为大观,形成了当代社会最为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象之一。打开电视,一半左右的频道在播放着广告,翻开报纸,连软带硬的广告又会占去1/3的版面,电台广播中的广告讲座动则20分钟、30分钟。走出家门,路两边的广告牌会一直陪你到目的地,霓虹灯广告、灯箱广告、站牌广告、路标广告、条幅广告、高炮广告、楼体广告......高分贝的音响与促销员的“热情”召唤让你无处遁形。其直接结果是广告引导了消费时尚、加速了消费流行,控制了某种文化趋向。譬如:呀呀学语的城市儿童最先学会的居然尽是些广告词。“牛肉在哪里?”这则广告,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以致在很多场合已成了弄虚作假的代名词。

这将近30年的流行文化变迁,也是整个社会的变迁,是一个由闭塞到开放、由整齐划一到个性解放、由崇洋到发掘本土、由精英主导到草根引领的过程。此间的广告也充分的体现了这一变迁,广告与流行元素的结合也不断密切,相得益彰。未来的广告发展依然离不开流行元素,而流行元素的兴起传播也离不开广高的推动。

以上是我对“流行文化与广告之间的关系”的简单理解,其中不免有许多不足与纰漏之处,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广告文化学》 宋玉书 王纯菲主编

《中国报学史》

戈公振

《广告的力量》陈培爱讲座(山东理工大学演讲)

《流行文化与广告》刘志梅

《广告文化》 MBA智库百科

《广告文化引起的消费流行》

“商业时代”杂志

下载民族动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族动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于词汇角度探讨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论文(本站推荐)

    引言文化是丰富多彩的,语言也是各式各样的。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与语言有一定的差异性,使得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常常会出现困难。不同民族产生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不同文化背景......

    经济和环境之间关系

    经济和环境之间关系 经济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即共生关系、二者基本上不存在影响的关系、二者存在相互影响的负面关系。 首先,就共生关系而言,经济和环境之间,本身就存在着......

    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公司的财务报表可分为基本财务报表和附表两大部分。基本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大报表,它们从不同角度所反映的公司财务会计信息。这三张报表之间存在......

    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都是基于相同的交易或事项,但是提供了不同的信息,这四张报表相互之间都是不可替代的,因为他们都代......

    概念之间关系的练习题

    概念之间关系的练习题 1. 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 (1) 亚洲、中国、湖南省 (2) 中国、湖南省、湘潭大学 (3) 鲁迅全集鲁迅的小说《祝福》鲁迅 (4) 中国是亚洲国家,这个亚洲国......

    医患之间的关系心得体会

    医患关系心得体会医患关系心得体会缓解医患关系,从点滴做起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医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病人至上......

    如何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关系

    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对待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生关系......

    浅谈战略-薪酬之间的关系

    浅谈战略-薪酬之间的关系战略与薪酬之间的关系在很多企业往往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当企业战略定下来了,职能部门在如何设计本职能的战略去支持公司的战略方面不知道如何下手。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