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众传媒下的传统文化传播与开发
论大众传媒下背景下的的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传播
——以《云南印象》为例
摘要:
民族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民族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本民族自己独特特质和风貌的民文化,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根基成长发展的灵魂。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今天,西方文化和大众文化泛滥已经对我们古老的传统民族文化产生了严重的侵蚀。然而《云南印象》的成功不光是在中国大地上刮起了一股民族文化的风潮,更是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借助了大众传媒这个现代化的传播工具与手段后依然可以发展壮大,源源不断的传承下去。本文将以《云南印象》进行案例剖析,得出在大众传媒为社会主要传播手段的背景之下如何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的启示及措施。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 national collection of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a reflection of the nation into their own uniqu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 of the people is the foundation of a nation live and breathe the soul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However,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globalization, the proliferation of Western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have on our old tradition of culture had a serious erosion.However, “Yunnan Impression” is not only the success of the land in China has stirred up a wave of national culture, but also to demonstrat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mass media in the modern means of communication tools and still be able to grow, continuously be preserved.This will “Yunnan Impression” for case analysis, obtained in the mass media, the main means of communication for the social context of how to develop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Enlightenment and measures.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 大众传媒文化产业 标准化 产业链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信息全球化的到来,全球各种文化相互交汇,融合、碰撞,然而这种看似公平的文化交流在很大程度却只是掌握着先进传播技术及工具的发达国家想发展中国家的单方面的文化输出。传统的民族文化在这场实力不对等的文化较量中,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侵蚀,日渐呈现出萎靡之状。一时间,传统文化何去何从一时间成为了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然而,在传统中华民族文化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进攻下,纷纷丢盔弃甲之时,《云南印象》的成功,给我们展示一条以古老传统民族文化为内涵,同时运用现代大众传媒为工具,让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完美结合的文化发展的新模式。
一《云南印象》的成就
2003年8月8日,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印象》在昆明首演大获成功。该剧分为“太阳”“土地”“家园”“神祭”“朝圣”“尾声”六场。原汁原 1
味的少数民族舞蹈,富有色彩的乡土歌舞,气势磅礴的鼓阵,动听的人生和音乐给人以心灵的触动。【1】
在2004年中国专业舞蹈最高奖项--第四届中国舞蹈 “荷花奖” 的比赛中赢得十项大奖中之五项奖项:舞蹈诗金奖、最佳编导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服装设计奖、优秀表演(打鼓设计)奖。
2005年,《云南印象》入选第三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使云南告别了舞台作品在全国舞台艺术作品工程的评选中落选的历史。从2003年8月8日在昆明开始公演到2004年十月在全国首轮巡演结束,《云南印象》先后在昆明、杭州、上海、绍兴、北京、广州、南宁、成都、重庆等25个省、市,30余座大中城市进行了演出,创造了中国舞坛上的奇迹。,在后在巴西、阿根廷、美国演出700余场,行程10万余公里,观众多达70余万人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云南印象》成功所带来的启示
(一)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要符合民族的审美标准,植根于本民族的民间文化土壤。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下来的,是民族审美习惯和审美情感 一种体现。无论社会发展 如何之快,受外来文化冲击又多大,这种审美的传统性是不会一下子就消失,而是带有相当长时间的延续性。只有符合了民族传统文化,符合了民族的审美习惯的文化产品才会被大众所接受。同时传统文化作为不同民族的独特代表,在展现民族个性的同时又体现出了民族文化之间的共性,世界各民族的发展都属于人类进化史的一部分,虽然各个民族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在其真善美追求上都是一样的,情感是相通的。这样的话,放到到艺术上,艺术形式虽有不同,但是表达的艺术情感是一样的。正是那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也是为什么几千年来世界不同语言风俗的各地区音乐舞蹈可以相互流传的原因。以《云南印象》为例,其所有的元素都是由云南民族民间文化构成,整台歌舞共分七段落,序幕(混沌初开)、太阳(包括太阳鼓、芒鼓、铜芒、铜镲舞、象脚鼓、神鼓)、土地(包括月光、花腰歌舞、烟盒舞、女儿国、打歌)、家园、火祭(包括甩发舞、葫芦笙舞、纹身、面具舞、东巴舞、牛头舞、涅磐)、朝圣(包括藏族舞、玛尼石、转经筒、童谣)、尾声(雀之灵)。从歌舞的内容到表现形式,从演员的服饰到舞台道具,甚至演员本身都是来自野地乡村,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所有的这些都是杨丽萍历经15个月在云南民间收集来的,构成了《云南印象》最基础的艺术元素。【2】这些植根于丰厚民间沃土,源于劳动群众生产、生活的文化元素,使《云南印象》获得了勃勃的自然生机和生命的活力让人领略到了原生态文化的魅力和一种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生命,爱情 信仰 抗争都是人类共同的原始的情感,也是世界通行的沟通“语言”,文艺团体通过民族歌舞艺术的表现形式,一最古朴的歌舞语汇将其诠释和 表达。同德情感的诉求无疑是最能触动观众内心深处,迎合受众在经历都市快节奏,单一机械运作的生活生活之后,追求原始复古,崇尚自然心理,回归文化自然传统的心理。可以说《云南印象》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艺术魅力的内在品质,为它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准确的文化市场定位,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为《云南印象》提供了保障。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了转型时期,社会各方面的矛盾不断凸现,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人们更是面对着方方面面的压力。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充斥着浓厚商业气息的社会氛围给社会大众造成很大的压力与困扰,而传统的娱乐节目和文化产品要么充满了商业气息,要么是粗制滥造,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演出市场上对于真正能够满足大众空虚心灵的文化产品可谓是少之又少,原生态文化产品 市场前景广阔。《云南印象》的主创人员对于它的市场定位有着非常明确的认识,从一开始,《云南印象》就被定位为艺术产品,而不是艺术作品。对此,杨丽萍面对媒体时坦言:“我把《云南映象》定位为艺术产品。在我看来,有价值的艺术也要有商业价值。”必须要产业化,产业化的意思就是不能单靠演出来养活自己,要做大,做成文化产业。别的音像制品,书籍,一旦成了品牌就会派生出许多东西。《云南印象》并不满足于目前在演出市场上的成功,它的产业化之路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宏伟的计划。【3 】
经过杨丽萍三年间精心打造,费劲心血的大型歌舞集《云南印象》的出现无疑是让大众感到眼前一亮,仿佛一阵来自田野的清风,给长期以来充斥着华而不实、浮艳轻佻的晚会舞蹈的舞台带来勃勃生气,也给因终日沉浸在光怪陆离的声色娱乐中,感觉和心灵逐渐麻木的城市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刺激和心灵冲击,形成了一道与流行文化、时尚文化风情迥异的文化奇观。让人真正体会到了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觉。同时庞大的演出队伍和宏大的演出气势让观众的心灵真正感受到了一种来自原生态文化的震撼。
(三)运用现代大众传媒作为制作与宣传工具,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人类文化的传播在经历过语言,文字,印刷术之后已经进入了大 传播媒介为主流的时代,其快速,便捷的特点已经成为前几种传播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云南印象》土生土长的民族舞蹈是民族传统、宗教文化、民俗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特定的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的产物,那瑰丽多彩的自然风光、笼罩着浓郁的神秘色彩的宗教仪式、异彩纷呈的节日庆典以及那天、地、人、神共同在场的文化语境,就是民族传统舞蹈赖以展开的舞台,它们是民族舞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存在的基础。
因此,要本真而完整地呈现舞蹈的魅力,仅仅把舞蹈的动作和音乐从云南民间的田间地头搬到大城市的舞台是远远不够的。一旦脱离了其原生语境,那些舞蹈动作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将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人工搭建的舞台上,最大程度地再现民族传统舞蹈的整体意蕴,是关系到这台舞蹈能否成功的关键。云南的山水田畴、人文景观当然是无法搬到舞台上的,但是,现代技术发达的电子复制手段却使在舞台上最大程度地再现民间舞蹈的感观氛围成为可能。《云南印象》表演过程中运用了一百多万的帊尼灯,用尽五百盏灯营造出各种各样的,并通过民族服饰,祭祀道具礼器的运用使的整个舞台变得空灵,为观众创造了亦真亦幻的视觉效果。整个舞台将原生与现代,自然与人类的相融合,创造出时空错位的感觉。《云南印象》耗
资千余万,充分调动了当代最先进的电子音、视频和多媒体舞台设备,最大程度地地再现了民间舞蹈的空间氛围,从而让城市观众坐在剧院里也能获得一种亲临其境的亲切感和现场感,满足了城市观众对于原生态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好奇心。《云南印象》可以说是这个电子复制时代的一次成功尝试,现代化的电子媒介与土生土长的民族舞蹈的和谐共鸣、无缝对接,为电子传媒时代民间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足资借鉴的技术范。
(四)品牌也是硬道理
在《云南印象》的市场推广中,企业和剧组可谓是充分发挥了品牌效应的威力。在《云南印象》的宣传中杨丽萍 作为这个节目品牌代言人,一反往日的低调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云南印象》的商业推广活动,和整个团队一起,风尘仆仆地奔走于各个公众场所,出席新闻发布会,接受电视台专访,上网站和网友聊天,一抛其往日的冷傲和矜持,笑容可掬地面对媒体和公众,不厌其烦地解答着各种各样的提问和质疑。显然,杨丽萍的出场是《云南印象》的市场推广的最好品牌,也是任何其他人所无可替代的。其次获奖无疑是最好的广告宣传,《云南印象》在首演之后,相继在各省市上演,取得了强烈的反响,成就斐然,这些都成为了它的主打品牌。
三 大众传媒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传播措施
(一)建立政府扶植、市场为主导、企业来运作的产业开发运作机制。
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与经验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是起步晚,经验少,是在被动的外来文化产业的冲击下开始萌芽发展的。直到目前,中国的文化产业仍未能形成系统的文化产业体系,国内文化市场也还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腾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国内庞大的文化市场越来越受到国外文化产业公司的重视,并不断对中国的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击和侵蚀。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环境中,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尤其是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面。目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扶植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着手起草《文化产业促进法》,推动尽快出台《电影产业促进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4】但是我们也知道如果要想让文化产业真正能够健康发展只是仅仅依靠政府的扶植与推动是远远不够的,该必须要打破原有的旧体制,让其由企业来运作,以市场为导向,自负盈亏,将原有的输血模式变为造血模式。《云南印象》在其成功的发展过程中云南政府对其的支持是有目共睹的,同时剧组聘请了专门的经济演出公司帮其策划推销。正是这种政府扶植、市场为主导、企业来运作的产业开发运作机制保证了其运营的成功。
(二)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工具,实现传统内容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传播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广泛地运用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之中,在文化领域掀起了新科技革命的旋风,促使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媒体革命不仅仅是传播方式的变革,同时也带来了文化本体的革命,创造了崭新的现代文化。广播文化、电影文化、电视文化、音像文化乃至网络文化,成为新兴的主导文化形式,新闻产业、广告产业等相继诞生,文化不断经历创新扩容。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当代信息革命,给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这些新兴文化的特点在于,利用网络特性拓展传播内容,不满意于简单复制传统媒体,而是走上了自主发展的新路。文化产业一旦与信息数字化、现代通讯技术等高科技结合起来,迅猛扩展以往的表现空间和表现能力,创造出人们前所未见,甚至想所未想的视觉奇观和虚拟现实,从而将文化生产带入一种新境界。在这种、大众传媒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让土生土长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新的展现,为其插上走出地域飞向世界的翅膀,就成为我们开发发展传统文化产业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云南印象》的歌舞作为原汁原味的云南少数民族的田间舞蹈,如果没有现代电子技术的帮助其本真而完整地呈现舞蹈的魅力,仅仅把舞蹈的动作和音乐从云南民间的田间地头搬到大城市的舞台是远远不够的。一旦脱离了其原生语境,那些舞蹈动作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将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人工搭建的舞台上,最大程度地再现民族传统舞蹈的整体意蕴,是关系到这台舞蹈能否成功的关键。云南的山水田畴、人文景观当然是无法搬到舞台上的,但是,现代技术发达的电子复制手段却使在舞台上最大程度地再现民间舞蹈的感观氛围成为可能。《云南印象》耗资千余万,充分调动了当代最先进的电子音、视频和多媒体舞台设备,最大程度地地再现了民间舞蹈的空间氛围,从而让城市观众坐在剧院里也能获得一种亲临其境的亲切感和现场感,满足了城市观众对于原生态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好奇心。《云南印象》可以说是这个电子复制时代的一次成功尝试,现代化的电子媒介与土生土长的民族舞蹈的和谐共鸣、无缝对接,为电子传媒时代民间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足资借鉴的技术范例,也为人们展示了传统内容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三)发挥名人效应,借鉴国外标准化,多元化的发展策略。在今天这个眼球经济的时代,名人不光是新闻的焦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品质的保证。在我们这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里,各个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往往带有其地域性的特征。民间文化走进大众视野的一个规律,任何一个民间文化要想得到大众的认可,需要有一个身怀绝技又被大众所知晓的中心人物来向大众展示其艺术的魅力,让大众所熟知接受,喜欢。东北二人转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期间赵本山可谓是功不可没。赵本山在央视的宣传与表演让二人转这个原本流行于黑土地上的民间艺术得以迅速火遍全国,并在能够在09年将《刘老根大舞台》建到北京,打入北京这个竞争激烈文化市场。《云南印象》表演初期,大部分观众就是冲着杨丽萍这个品牌去观看演出。
另外,艺术品产业化意味着其是可复制的,大众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文化的复制得以成为可能。《云南印象》虽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相对于国外已经成熟的表演,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云南印象》的表演过分的依赖杨丽萍这个舞蹈天才,存在 “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的风险性。在这一点上,《云南印象》需要向国外的《大河之舞》、《猫》等剧目学习其标
准化的表演模式。《猫》自从1982年第一次上演以来,已经以14种语言,在全球超过150个城市近300个剧院上演,演出版本超过40个,拥有观众超过6500万。《猫》剧今年春天在北京上演时,其舞台总监蒂姆•麦克法兰司自豪地说:“现在大概有6个剧团在全世界演猫。【5】音乐剧《猫》的演出模式的标准化让我们看到文化产业的传播速度与创造的效益。
(四)不断完善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
文化产业与别的产业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需求大,二是高附加值。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是别的物品不能替代的,这种需求有排他性,而且还具有无限性,比如好歌可以不断出新、一直出品,人们百听不厌。文化产业的高附加值体现在内容为王、产业链形态的延伸,一本书出版后,可拍电影,可制成DVD、影碟、游戏,还可授权,其价值会延伸。美国动画大片《超人特工队》,里面有300多种产品卖(授权)出去,而票房只占总收入的20%。一般好莱坞电影其全球票房只占其总收入的25%-27%,动画片的票房则仅占20%左右。【6】我国文化产业从自主发展的角度来说,程度是相当粗放和原始的,不仅没有反映出文化产业强大的创意和想象力,体现“内容为王”的特点,而且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很低,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形成产业链经营的格局。一个文化产业作品的成功,能取得的价值不止仅仅是在演出的剧目,还包括对其衍生品的开发和制作,逐渐形成产业集群,这样容易增强文化的竞争力和区域文化品牌的建立。《云南印象》的成功不仅仅是单个剧目的成功,也是云南文化产业以后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云南地区的旅游及其他产业也将带来巨大的收益。
结语
在今天这个大众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之下,信息传播的快速和便捷极大的方便了文化的传播,同时也给当前处于强势的西方文化的扩张提供了巨大的优势。在我们只有保护好自己民族传统文化,才会让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发展开发传统民族文化不能仅仅依靠老的传统模式 和技术,只有学会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的优势,实现传统内容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才能让我们的文化发展,壮大,传承给子孙后代,才能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1】豆丁网《论原生态舞蹈的发展与保护——以<云南印象>为例》
【2】载于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大众传媒时代的民间文化传播——以原生
态舞蹈云南印象为例》
【3】新浪网 杨丽萍专访
【4】摘自李斯屈 李涛《文化产业概论》 浙江大学出版社
【5】摘自维普资讯《猫》的成功对于文化产业的启示
【6】留学生论文网 《中美动漫产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参考书目:李斯屈 李涛《文化产业概论》 浙江大学出版社
刘玉珠 柳士法著《文化市场学》上海文艺出版社
《中国文化产业》 中华出版社
第二篇:大众传媒与古代文学传播
大众传媒与古代文学传播
大众传媒与古代文学传播
众所周知,大众传媒对社会各层面的传播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作为传播层面之一的文学传播,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对于社会政治文明、道德建设和淳厚民风所起的重要作用,而揭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是推动中国古代社会进步、推动历史文化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
为了说明大众传媒与古代文学传播之间特殊的关系,我们将对中国古代文学传播表现作概略性说明,以及对这些现象从传播学角度来作以论析,从而更加细致的理解古代文学传播在大众传媒中的价值所在。现在我们从二个方面来阐述下古代文学传播。
一.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
从传播学所规定的一般传播方式角度考察,中国古代文学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主要传播方式。
1.比乐弦歌。即是将诗、词、曲之类的文学作品配上乐谱,通过乐器相伴的演奏或演唱而传播开去,例如中国最早诗歌总集《诗经》,就主要是凭借这种方式实现传播的,它是由人们吟唱而进行的文学传播。而到了战国时代,屈原所写的《九章》、《九歌》等作品也都是可以歌唱的祭祀文学。以比乐弦歌方式来传播文学,到汉代以后主要凭借“乐府”这一国家机关来实现,再到后来时代,就逐渐发展出词、诸宫调、杂剧和南戏等专门靠比乐弦歌来传播的文学样式,如宋代柳永所创作的词就主要通过唱来传播。
2.吟。从文学传播的角度来说,主要有行吟与吟游。限于发表和传播媒介及传播技术水平,先秦时代的文学往往通过作者自己进行传播,行吟便是主要方式之一。当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用的就是“行吟泽畔”方式。行吟作为传播方式到后来演化为诗人在游历中以文学来发布自己的感受,这可称为吟游。唐代李白的大多数诗就是通过该方式传播的。与李、杜大约同时,唐代还有一个壮游塞外的诗人群落,他们以诗歌咏唱边塞风光、军中苦寒和个人壮志,形成其时的边塞诗派。该派绝大多数作品,也是通过吟游进行传播的。
3.聚徒讲学与周游列国。这主要是散文传播所凭借的方式。中国古代散文的传播就以这种方式进行着。春秋战国之际,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士人阶层为发布和传播自己对当时社会和政治的改革意见,大多采取聚徒讲学或周游列国的方式,孔子、墨子、孟子、韩非子都是其中的代表,而孔子和墨子更为突出。如果说周游列国与行吟方式的共同遗传,造成了后来的吟游;聚徒讲学则是拓展出一个延续千余年的科举制度。它们都共同地为后来的文学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4.传抄与印刷。前者是后者的原始方式,后者是随着科技进步出现的新传播方式,它出现于宋元,至明代而大盛。文学在传抄中获得传播自不待言。到了明代末年,印刷技术有了大的发展,大量的为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的小说和戏剧作品,通过书坊印刷出来,越到后来,这种以印刷为传播方式的情况越普遍,并成为文学传播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5.刻石与题壁。古代中国在印刷技术尚未展开时,由于文学作品发表阵地极少,有一些作品便通过刻石或题壁的方式进行传播。前者以李斯的泰山石刻为代表,同时还包括大量的碑刻;后者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典型。
二.古代文学传播的类型
1.单一传播。此亦可称为自我传播,即是作家个体对作品的创作、加工和欣赏,以及价值肯定。这在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古代文学史上,因为文学的自觉相对晚,很多作家的文学创作,并非出于广泛传播目的,而是更多地在于自娱和自我欣赏,另外,有些作家在创作之后尽管也说些“留之名山,传之后人”的话,但对于这种遥遥无期的许诺我们是不可轻信的,他们的真实心态还是以自我宣泄为主。
2.线性传播。亦可称为纵向传播,即是通过口口相传或代代相传的方式,将文学作品流传下去,从而在文学的传播中形成了一条向前的直线。这种情况在古代小说传播中表现得最突出。
3.非线性传播。亦可称之为横向传播,即是一篇文学作品在同一时代,得到广泛传播。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在其时“省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苏轼的创作也在当时广为人知。
大众传媒与古代文学传播
4.放射性传播。是以文学群体为放射原点,向四外扩散传播,其形状有如射线。此种传播类型在文学史上表现颇多,南朝的宫体诗、宋初的西昆体、明初的台阁体和茶陵体都曾作为放射原点而体现过这种放射性传播特征。
三.辅助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要素
站在传播学立场,以传播学基本理论提供的视角考察,还可以见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过程中有以下几个辅助性要素:
1.作家人品与政治地位。这是影响文学传播的最重要辅助性因素之一。中华民族是个道德至上的民族,故对于人的品格极其看重,甚至是崇尚。为此一文化价值观念所决定,在文学传播中,作品传播的范围是与作者品格的高度成正比:品格越高尚,其作品也就传播越广。孔子的著述成为经典而千古流传、屈原的《离骚》至今传唱;与此相近,作家的政治地位有时也与其作品的传播成正比。中国古代官本位的意识非常浓厚,身居高位的作家之作品有时便因其政治位势而得到较广传播。
2.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古代中国文学的传播还与作品本身的艺术形象及故事情节有密切的关系。就前者说,作品的艺术形象越鲜明、丰富和生动,越具有深广的文化蕴涵,其被传播的范围就会越大、被传播的时间就越加久远。与此相近,作品的故事情节也与本作品传播有密切关系。一部作品如果其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并有深刻的美学、社会学意义,该作品就有可能被广泛传播。
3.统治者喜好。一般说来,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往往就是统治的思想。将此观点引申到文学传播上也有其启示意义。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往往与统治者的喜好有很大关系。一种文学题材或形式,如果被统治者所喜欢,则会有较大范围的传播。
4.语言与修辞。文学的传播还与作品的语言和修辞手段有一定关系。通俗的语言,巧妙的修辞往往是一部作品得以广泛传播的前提。魏晋南北朝时代骈体文的流行在很大方面就取决于作品的修辞之精美。
通过分析古代文学传播的方式和各种类型,我们可以看出,大众传媒在古代文学传播中所起的作用,比之当今,是比较有限的。其一,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形式是很少的。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在古代文学传播中,音乐、吟唱以及自身的游说等起到了直观重要的作用,而这些是及其普通的形式。其二,大众传播的类型是比较有限的。正是因为此,它限制了古代文学传播的广度,一定限度阻碍或延缓了文化传播。
但是透过这些因时代而导致的局限性,我们也可以看到大众传媒对古代文学传播的影响是深远的,意义是巨大的。首先,大众传媒为古代文学的传播提供了多种媒介,以保证文学内容准确、真实、迅速的传播和延续,从而为我们当今进行古代文学传播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其次,大众传媒对古代文学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大众传媒带动了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并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实现了多种文化的融合,从而形成了一个个历史上的文化盛事。
第三篇:浅析大众传媒与农产品信息传播
浅析大众传媒与农产品信息传播
论文关键词:农产品 信息 大众传媒 传播现状
论文摘要:当前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就是要解决农产品流通的问题。而农产品信息得到有效传播是农产品流通的前提条件,对此大众传媒应该承担重要责任。本文考察了报纸、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农产品信息传播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农业生产者所考虑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农产品宣传出去、推销出去。所以,当下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就是解决农产品宣传营销的问题。
虽然事实上农民所依赖的信息传播渠道往往来源于人际传播,但是要实现农产品在更大范围内的流通,就必须要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它们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实现农产品信息及时而广泛的传播。因此,本文试图对有关大众传媒进行考察,分析其农产品信息传播的现状及问题,探讨新闻媒体对农产品流通和销售应该承担的责任,并就此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农产品信息主要包括农产品的价格、品性、产地、规格、质量、市场分布、流通信息等方面,其中,农产品流通信息主要指与农产品生产、经营、销售有关的一切消息、情报、数据、资料等的总称,是农情和商情的综合反映。
从对农民有实际影响的角度考虑,并且为尽量反映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之全貌,笔者分别从传统媒体(涉农报纸、农业电视频道)、新媒体(农业网站)中同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央级媒体和地方媒体,对其在2009年3月发布的部分农产品信息进行随机抽样分析。这些媒体依次是《农民日报》和《山西农民报》;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和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中国农业信息网和农博网。
传统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状况
作为全国性大报,《农民日报》注重宏观的报道。该报每期共有8个版面,但是并无专门的农产品信息发布版面或栏目,只有在周三的“市场信息”专刊中,每周定期发布国内外大宗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山西农民报》每逢周二、周五出版,共16版,其中与农产品产销直接相关的市场信息集中在第10版“种养参谋”和第9版“农村财富”两个版面上。
央视七套农业频道的节目内容比较丰富,向观众提供大量致富信息、科技信息、种养殖技术、成功典型事例等。山东卫视农科频道是全国地方电视台中开通的少数涉农专业频道之一。该频道拥有“乡村季风”、“致富招招鲜”、“农资超市”、“城乡大卖场”等节目,同时还建有比较完善的网络平台,提供节目在线直播。主要问题有:
报道面过宽,针对性不足。涉农报纸用大量版面来报道国际国内时事新闻,甚至地方农业报纸也有这种情况。3月4日《农民日报》的8个版面中有2个版(第3,4版)刊登的全部巧篇报道都与“三农”无直接关系。3月6日《山西农民报》的16个版面中,有“娱乐”、“新闻天下”、“新闻热点”、“社会经纬”、“参考消息”、“时尚潮流”6个版面与“三农”没有直接关系。笔者认为,虽然农民也需要获知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政治、经济新闻甚至娱乐新闻,但这些新闻己经通过各种综合媒体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农民可以从这些媒体上获知有关信息。而作为专业媒体的农业报刊,如果再进行报道,显然是一种重复和浪费。
央视农业频道主要涵盖农业科技、致富信息、致富典型、农民工问题、农村问题深度报道等方面,内容非常集中。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从6时到22时的30档节目中有巧档节目与“三农”相关,而这巧档节目中有7档是当日重播节目(主要包括“乡村季风”、“农资超市、城乡大卖场”、“致富招招鲜”)。从节目的时间长度来计算,涉农节 目总时长为329分钟,占节目总时长(975分钟)的33.7%。可以看出,山东卫视农科频道的关注点非常丰富。然而,涉农节目数量偏少,重播率偏高,节目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偏低。
偏重各地农产品市场行情的综合性宏观报道。报纸的服务性和实用性距离农民的生产实际需求依然很远。例如2009年3月3日((农民日报》第6版“监测信息”有“批发市场价格周报”、“热点调查”、“统计分析”、“市场现象”、“市场说话”个栏目,共刊发4则蔬菜批发市场上市量消息,4则各地米价上扬消息,2则图片新闻,1则关于养猪业市场行情的预测分析,1则与养殖业有关的玉米市场价格预测分析。这些信息对大部分农业生产者来说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复杂,个别地区的市场信息,对于分布广泛的农村受众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缺乏针对性。
当然,作为全国性报纸,《农民日报》在报道取向上偏重于宏观角度无可厚非。那么,地方农业报纸在这方面又做得如何呢?同日,《山西农民报》的“种养参谋”版共刊发5篇报道和一张山西农副产品市场行情表。“农村财富”版面共有7篇报道,其中有5篇分别介绍了5位农民的致富故事,另2篇则是关于如何理财和防止上当受骗。从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与农产品直接相关的有用信息。
传统媒体与受众互动不足。在《农民日报》、《山西农民报》样本中,并无读者来信来电,或“读者声音”之类的栏目或版面。央视农业频道和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也同样如此。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决定了农民媒介消费能力不足,导致农民接触媒体的机会较少,更难进行信息反馈与交流。二是农民远未树立起信息消费的意识,缺乏和媒体进行有效沟通的动力和能力。三是媒体自身对农民渴望表达的需求不够重视,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平台,这就使农民无法获得有效渠道来传播自己的声音。
网络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现状
网络媒体的优势在于能够让网民免费发布各种供求信息,门槛低,信息更新速度快,覆盖面广,信息来源广泛。在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中,已有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中国农业信息网是农业部官方网站,其最大特点是权威性和可信度高,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屋建领地传播各种信息。农博网的投资主体是北京一家农业信息科技企业,集行业在线媒体与专业性农业商务于一体。中国农业信息网中仅“资讯信息”和“服务社区”两个频道就设置了“批发市场”、“供求发布”、“网上展厅”、“农技推JL-,“优质产品”、“促销平台”、“价格行情”、“分析预测”等近30个栏目。农博网除开设一般信息栏目外,专门设有“商务”板块,下辖“供应”、“求购”、“产品”、“网店”个栏目。网络的一大特色就是信息传播速度快、更新频率高,时刻保持信息更新是网站的生命之本。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农村供求一站通”,截至3月13日12时,当天更新农产品求购信息25条、供应信息30条。与此同时,农博网新增供应信息更是高达419条,新增需求信息高达72条。
在网络媒体中电子商务得到发展,农产品网店已经走进互联网的视野。比如,农博网设立电子商务平台,网民只要免费在线注册,即可开通网上店铺。虽然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还远远不够完善,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其巨大的上升空间。主要问题有:
内容重复。网站之间信息重复率较高。几乎每一个综合性农业网站都设有“农业法律法规”这一专栏,而每一个专栏里都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这两家网站中也存在内容重复的现象。3月26日,这两家网站都发布了“农业部部署2009年定点扶贫及援疆、援藏工作”、“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保障春耕生产用种,加强种子市场管理”等新闻。
信息不够全面立体,图文、视频内容太少。农业生产技术的操作性很强,单纯依靠文字说明无法完整准确地指导农民。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民很难对复杂的文字说明产生兴趣。因此应该将图片和视频作为农业网站的重要传播方式。然而,这两家网站图文及视频信息很少。比如,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农业科技”频道的所有文章均没有配备相应图片或视频。农博网虽然设有“视频”频道,但是其节目大部分是人物访谈、要闻剪辑、会议报道等,没有充分重视农业技术或农产品的推介。
服务性、实用性仍不足。涉农网站基本上仍然处于信息“传声筒”的初级阶段,习惯于自上而下传播信息,还没有将农户的实际需求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例如,农博网虽然开辟了“专家在线”专栏,然而其内容并非是专家在线咨询,而是专家个人成就介绍,只是专家的个人风采录而已,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专业指导作用。
讨论与对策
囿于样本覆盖范围小、数量少,本研究很难全面深刻地透析大众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之现状,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中窥斑见豹。笔者认为,涉农媒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进农产品信息有效而广泛的传播: 加强信息源建设。目前我国涉农传统媒体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记者的采访报道,直接来自基层生产一线的信息还非常少,所占信息总量的比例很低。这就导致了媒体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农产品信息,而市场又是瞬息万变的,这必将造成信息时效性滞后,从而使得受众大量流失。农业网站的情况也类似,多数没有统一的架构和应用平台,也没有面向农村的、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一直沿用传统网站建设和信息采集方法,使得农业信息资源匾乏。如综合信息多,科技文献信息少,实用技术信息少,可用中文数据库资源零散,不成系统。因此,涉农媒体要广开信息源,充分发挥广大农户、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购销商的信息渠道功能。
推动涉农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进一步融合。报网融合是媒体发展的一大战略趋势,涉农媒体也在这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2005年举行的全国农业媒体高层论坛上,百家与会媒体联合提出创建“全国农业媒体联盟”。而一些理念超前的媒体已经付诸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2004年江苏农业科技信息网与《江苏农业科技报》实现报网整合,双方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提升农产品信息的权威性。农产品信息的准确、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实际利益。政府应成为农产品市场信息最主要的提供者。农业信息产品中多数具有公共产品性质,需要由政府提供。只有依靠政府发挥职能,才可能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统计、分析与报告制度,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精确的市场信息和参考资料。政府职能部门与媒体之间要建立信息合作的常规机制,为政府发布权威信息创造便利。
深化服务功能。要突破传统的涉农信息服务思维,实现从“对农民说”到“为农民说”,再到“让农民说”的转变,使新闻媒体真正成为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强化新闻媒体反馈和互动功能,收集整理农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归纳其经验教训,反映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和建议,并且直接为其创造平台进行交流。在各种网站上普遍设立的“论坛”,却很少出现在涉农网站上。这固然与农民受众的上网几率较低、文化水平不足有关,然而,媒体不够重视也是其直接原因。媒体完全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另外,应该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涉农媒体的重点战略。目前农产品网店服务模式过于简单,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功能也不够强大,而且其进人门槛还比较高,必须缴费升级才可以享受更多的功能,这就给普通农户进人电子商务领域设置了障碍。从长远的眼光看,中国农产品不仅要搞活国内市场,也要在国际市场上开拓广阔天地,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离开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四篇:大众传媒与农产品信息传播浅议论文
大众传媒与农产品信息传播浅议论文
论文摘要:当前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就是要解决农产品流通的问题。而农产品信息得到有效传播是农产品流通的前提条件,对此大众传媒应该承担重要责任。本文考察了报纸、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农产品信息传播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论文关键词:农产品 信息 大众传媒 传播现状 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农业生产者所考虑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农产品宣传出去、推销出去。所以,当下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就是解决农产品宣传营销的问题。
虽然事实上农民所依赖的信息传播渠道往往来源于人际传播,但是要实现农产品在更大范围内的流通,就必须要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它们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实现农产品信息及时而广泛的传播。因此,本文试图对有关大众传媒进行考察,分析其农产品信息传播的现状及问题,探讨新闻媒体对农产品流通和销售应该承担的责任,并就此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农产品信息主要包括农产品的价格、品性、产地、规格、质量、市场分布、流通信息等方面,其中,农产品流通信息主要指与农产品生产、经营、销售有关的一切消息、情报、数据、资料等的总称,是农情和商情的综合反映。
从对农民有实际影响的角度考虑,并且为尽量反映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之全貌,笔者分别从传统媒体(涉农报纸、农业电视频道)、新媒体(农业网站)中同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央级媒体和地方媒体,对其在2009年3月发布的部分农产品信息进行随机抽样分析。这些媒体依次是《农民日报》和《山西农民报》;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和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中国农业信息网和农博网。
传统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状况 作为全国性大报,《农民日报》注重宏观的报道。该报每期共有8个版面,但是并无专门的农产品信息发布版面或栏目,只有在周三的“市场信息”专刊中,每周定期发布国内外大宗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山西农民报》每逢周二、周五出版,共16版,其中与农产品产销直接相关的市场信息集中在第10版“种养参谋”和第9版“农村财富”两个版面上。
央视七套农业频道的节目内容比较丰富,向观众提供大量致富信息、科技信息、种养殖技术、成功典型事例等。山东卫视农科频道是全国地方电视台中开通的少数涉农专业频道之一。该频道拥有“乡村季风”、“致富招招鲜”、“农资超市”、“城乡大卖场”等节目,同时还建有比较完善的网络平台,提供节目在线直播。主要问题有: 报道面过宽,针对性不足。涉农报纸用大量版面来报道国际国内时事新闻,甚至地方农业报纸也有这种情况。3月4日《农民日报》的8个版面中有2个版(第3,4版)刊登的全部巧篇报道都与“三农”无直接关系。3月6日《山西农民报》的16个版面中,有“娱乐”、“新闻天下”、“新闻热点”、“社会经纬”、“参考消息”、“时尚潮流”6个版面与“三农”没有直接关系。笔者认为,虽然农民也需要获知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政治、经济新闻甚至娱乐新闻,但这些新闻己经通过各种综合媒体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农民可以从这些媒体上获知有关信息。而作为专业媒体的农业报刊,如果再进行报道,显然是一种重复和浪费。
央视农业频道主要涵盖农业科技、致富信息、致富典型、农民工问题、农村问题深度报道等方面,内容非常集中。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从6时到22时的30档节目中有巧档节目与“三农”相关,而这巧档节目中有7档是当日重播节目(主要包括“乡村季风”、“农资超市、城乡大卖场”、“致富招招鲜”)。从节目的时间长度来计算,涉农节目总时长为329分钟,占节目总时长(975分钟)的33.7%。可以看出,山东卫视农科频道的关注点非常丰富。然而,涉农节目数量偏少,重播率偏高,节目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偏低。
偏重各地农产品市场行情的综合性宏观报道。报纸的服务性和实用性距离农民的生产实际需求依然很远。例如2009年3月3日((农民日报》第6版“监测信息”有“批发市场价格周报”、“热点调查”、“统计分析”、“市场现象”、“市场说话”个栏目,共刊发4则蔬菜批发市场上市量消息,4则各地米价上扬消息,2则图片新闻,1则关于养猪业市场行情的预测分析,1则与养殖业有关的玉米市场价格预测分析。这些信息对大部分农业生产者来说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复杂,个别地区的市场信息,对于分布广泛的农村受众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缺乏针对性。
当然,作为全国性报纸,《农民日报》在报道取向上偏重于宏观角度无可厚非。那么,地方农业报纸在这方面又做得如何呢?同日,《山西农民报》的“种养参谋”版共刊发5篇报道和一张山西农副产品市场行情表。“农村财富”版面共有7篇报道,其中有5篇分别介绍了5位农民的致富故事,另2篇则是关于如何理财和防止上当受骗。从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与农产品直接相关的有用信息。
传统媒体与受众互动不足。在《农民日报》、《山西农民报》样本中,并无读者来信来电,或“读者声音”之类的栏目或版面。央视农业频道和山东卫视农科频道也同样如此。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决定了农民媒介消费能力不足,导致农民接触媒体的机会较少,更难进行信息反馈与交流。二是农民远未树立起信息消费的意识,缺乏和媒体进行有效沟通的动力和能力。三是媒体自身对农民渴望表达的需求不够重视,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平台,这就使农民无法获得有效渠道来传播自己的声音。
网络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现状
网络媒体的优势在于能够让网民免费发布各种供求信息,门槛低,信息更新速度快,覆盖面广,信息来源广泛。在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中,已有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中国农业信息网是农业部官方网站,其最大特点是权威性和可信度高,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屋建领地传播各种信息。农博网的投资主体是北京一家农业信息科技企业,集行业在线媒体与专业性农业商务于一体。中国农业信息网中仅“资讯信息”和“服务社区”两个频道就设置了“批发市场”、“供求发布”、“网上展厅”、“农技推JL-,“优质产品”、“促销平台”、“价格行情”、“分析预测”等近30个栏目。农博网除开设一般信息栏目外,专门设有“商务”板块,下辖“供应”、“求购”、“产品”、“网店”个栏目。网络的一大特色就是信息传播速度快、更新频率高,时刻保持信息更新是网站的生命之本。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农村供求一站通”,截至3月13日12时,当天更新农产品求购信息25条、供应信息30条。与此同时,农博网新增供应信息更是高达419条,新增需求信息高达72条。在网络媒体中电子商务得到发展,农产品网店已经走进互联网的视野。比如,农博网设立电子商务平台,网民只要免费在线注册,即可开通网上店铺。虽然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还远远不够完善,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其巨大的上升空间。主要问题有: 内容重复。网站之间信息重复率较高。几乎每一个综合性农业网站都设有“农业法律法规”这一专栏,而每一个专栏里都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这两家网站中也存在内容重复的现象。3月26日,这两家网站都发布了“农业部部署2009年定点扶贫及援疆、援藏工作”、“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保障春耕生产用种,加强种子市场管理”等新闻。
信息不够全面立体,图文、视频内容太少。农业生产技术的操作性很强,单纯依靠文字说明无法完整准确地指导农民。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民很难对复杂的文字说明产生兴趣。因此应该将图片和视频作为农业网站的重要传播方式。然而,这两家网站图文及视频信息很少。比如,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农业科技”频道的所有文章均没有配备相应图片或视频。农博网虽然设有“视频”频道,但是其节目大部分是人物访谈、要闻剪辑、会议报道等,没有充分重视农业技术或农产品的推介。
服务性、实用性仍不足。涉农网站基本上仍然处于信息“传声筒”的初级阶段,习惯于自上而下传播信息,还没有将农户的实际需求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例如,农博网虽然开辟了“专家在线”专栏,然而其内容并非是专家在线咨询,而是专家个人成就介绍,只是专家的个人风采录而已,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专业指导作用。
讨论与对策
囿于样本覆盖范围小、数量少,本研究很难全面深刻地透析大众媒体农产品信息传播之现状,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中窥斑见豹。笔者认为,涉农媒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进农产品信息有效而广泛的传播: 加强信息源建设。目前我国涉农传统媒体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记者的采访报道,直接来自基层生产一线的信息还非常少,所占信息总量的比例很低。这就导致了媒体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农产品信息,而市场又是瞬息万变的,这必将造成信息时效性滞后,从而使得受众大量流失。农业网站的情况也类似,多数没有统一的架构和应用平台,也没有面向农村的、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一直沿用传统网站建设和信息采集方法,使得农业信息资源匾乏。如综合信息多,科技文献信息少,实用技术信息少,可用中文数据库资源零散,不成系统。因此,涉农媒体要广开信息源,充分发挥广大农户、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购销商的信息渠道功能。
推动涉农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进一步融合。报网融合是媒体发展的一大战略趋势,涉农媒体也在这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2005年举行的全国农业媒体高层论坛上,百家与会媒体联合提出创建“全国农业媒体联盟”。而一些理念超前的媒体已经付诸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2004年江苏农业科技信息网与《江苏农业科技报》实现报网整合,双方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提升农产品信息的权威性。农产品信息的准确、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实际利益。政府应成为农产品市场信息最主要的提供者。农业信息产品中多数具有公共产品性质,需要由政府提供。只有依靠政府发挥职能,才可能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统计、分析与报告制度,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精确的市场信息和参考资料。政府职能部门与媒体之间要建立信息合作的常规机制,为政府发布权威信息创造便利。
深化服务功能。要突破传统的涉农信息服务思维,实现从“对农民说”到“为农民说”,再到“让农民说”的转变,使新闻媒体真正成为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强化新闻媒体反馈和互动功能,收集整理农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归纳其经验教训,反映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和建议,并且直接为其创造平台进行交流。在各种网站上普遍设立的“论坛”,却很少出现在涉农网站上。这固然与农民受众的上网几率较低、文化水平不足有关,然而,媒体不够重视也是其直接原因。媒体完全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另外,应该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涉农媒体的重点战略。目前农产品网店服务模式过于简单,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功能也不够强大,而且其进人门槛还比较高,必须缴费升级才可以享受更多的功能,这就给普通农户进人电子商务领域设置了障碍。从长远的眼光看,中国农产品不仅要搞活国内市场,也要在国际市场上开拓广阔天地,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离开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五篇:浅谈中原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播
浅谈中原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播
【摘 要】豫剧起源于中原,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原传统文化的产物,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在当代,随着世界经济和民众观念意识的改变,豫剧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必须要在创新中传承豫剧,利用当今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互联网来传播豫剧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途径。
【关键词】豫剧;中原传统文化;创新;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016-02
一、豫剧的起源
河南豫剧的前身是河南梆子,而河南梆子又源于陕西的梆子腔,也就是我们大家所说的秦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区差异,陕西梆子腔逐渐河南化,同时也受到了其他地方戏如同州梆子、蒲州梆子、皮黄腔、罗洗等的影响。乾嘉年间,河南梆子迅速发展?汛螅?成为河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剧种,并且经过众多艺术家的改良,演变成了豫剧。
豫剧剧目分为传统戏、现代戏,故事情节大多取材于当地生活,还有很多戏取自民间传说故事,比如明朝永乐年间的《抬花轿》、明朝洪武年间的《桃花庵》和元朝末年的《洛阳桥》。豫剧中的现代戏主要展现的是中原地区农民的真实生活,例如《朝阳沟》《李双双》等。这些经典剧目都来自民间,也符合了中原地区人民的审美,因此,豫剧广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并得以发展下来。
二、豫剧的发展
“豫声剧社”的创办是豫剧城市化的开端,也是豫剧发展的里程碑。1934年,樊粹庭正式投身豫剧事业并创办了豫声剧社,通过他的变革,以及管理上的创新,豫剧有了重大的跨越,真正在人民生活中扎下根,真正和城市文化结合在一起。
而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让豫剧从地方走向了全国。她带领着她的剧社走进六座城市演绎豫剧《花木兰》,她又在樊粹庭对豫剧社的改革基础上,巧妙地将豫东、豫西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同时还融入了曲剧的唱腔,让豫剧更好地发展壮大。
后来,《朝阳沟》的出现对于豫剧的发展来说是质的飞跃,它不但做到了戏曲与现代生活的结合,而且也摆脱了传统戏曲的枷锁,由此形成了豫剧现代戏。
到了20世纪90年代,戏曲发展受到制约,豫剧同样受到挫折。在这一时期,豫剧团不得不走上改革的道路。提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在这场改革中比较成功的小皇后豫剧团,王红丽带领着她的小皇后豫剧团坚持走市场化道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如今,中原传统文化逐渐成为现在中原人民生活的主体,与人民生活密不可分。在平时的生活中,公园里随处可见有中老年人在唱豫剧,他们自己奏乐打板,甚至还有乐器伴奏。另外,河南电视台推出的《梨园春》节目也是中原传统文化的体现,它是我们新一代对于豫剧传承的一种形式。
豫剧是中原文化派生出来的产物,对照着我们的审美观念、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它和中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一种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从豫剧中的人物情感再到事件发展,包括戏剧的情趣,都充满着中原地区传统文化特色。
中原传统音乐文化是豫剧赖以生存的环境,它不仅促进了豫剧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将中原文化的精髓有机结合起来,更使豫剧精神得以延伸。由此可见,中原地域文化和豫剧两者之间缺一不可,两者相互影响、融为一体。一提到中原地区的音乐,大家第一个会想到豫剧,因此,豫剧不能离开独具一格的中原文化而存在。
三、豫剧的创新
豫剧在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成为中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如今已名扬全国乃至世界。但是,现代青少年接触的都是流行音乐,他们对其的热爱远远高于豫剧。
首先,剧本创作要不断创新。剧本创作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固有文化,要结合现代年轻人的思想和现在的审美需求,并融入豫剧的传统文化。剧本是一部戏剧的灵魂,也是一出戏的基础,只有写出了好的剧本,豫剧才可以发展传承下去。
其次,豫剧的唱腔和音乐设计也要有所创新。可以把有着独特韵味的豫剧唱腔和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结合在一起,这样既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又不失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一鼓二锣三弦手,梆子手钹共八口”是豫剧音乐中常有的说法,也是奉献给广大群众的一道回味无穷的文化盛宴。
第三,豫剧在舞美和舞台设计方面也要有待提高。可以运用灯光、特效等现代舞台技术手段,也可以加入魔幻效果,使舞台效果更加完美,让观众感到身临其境。
一个剧种能不能被大家认可,直接影响到它以后的发展,豫剧与河南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而且豫剧只有与中原民间文化相结合,才可以得到更好地发展,这才是豫剧的生存所在。
四、豫剧的今天
随着时代的发展,豫剧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豫剧团的巡回演出,而是与媒体相结合,进行扩大宣传。例如,《梨园春》节目,它从1994年开播以来,就引起了国内观众和海外华人的关注,随后经过不断改版,逐渐把市场扩展到少儿,将戏迷擂台赛变成观众关注的焦点,这也为豫剧的发展储备了坚实的力量。
互联网在现代社会受到个人、商家、组织、媒体的追捧,豫剧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发展壮大。笔者曾经在网络上看过一段视频,是李树建关于“豫剧的发展与新媒体传播”做的微访谈。网友的回复成百上千条,这不禁让笔者感慨到现代社会网络的便利。
如今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都热衷上网,中国网民数量巨大,在网络上对豫剧进行传播,会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并接受甚至喜欢上豫剧。只有这样,豫剧的发展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发扬光大。
目前热爱豫剧的观众大多还是中老年人。早在2002年,河南省就制定了《中小学生音乐课堂标准实施方案》,把豫剧纳入了中小学课堂,但是没有做强制性要求,所以中小学生都不够重视中原传统的音乐文化。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应该深入中小学校去宣传中原传统音乐文化,并把豫剧穿插在音乐课堂里,以欣赏为主,激发学生们对于豫剧的兴趣。还可以设立豫剧兴趣班,将有兴趣学习豫剧的学生集中起来定期培训,让他们对传统戏曲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和发扬中原传统文化,扩大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影响,为豫剧的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令人担忧,相当多的年轻人对于戏曲方面的传统文化并不理解,这对于豫剧的传承很不利。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探讨出更多的解决方法来挽救传统文化的现状,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努力创造一条关于中原传统文化的光明之路,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同时也希望通过互联网,让全世界的人都感受到豫剧的精髓和它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黄振标.中州大地上开不败的奇葩――浅议豫剧的渐进发展[J].东方艺术.2008.(S1):86-87.[2]丁建英.以史为鉴,振兴豫剧[J].戏剧文学,2004,(5).[3]姚献敏.豫剧的发展特点及发展困境[J].文史艺术,2014(12).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赵梓媛(1996-),女,现就读于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4级音乐学专业;
第二作者:孙皓月(1995-),女,现就读于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4级音乐学专业。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背景下中原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