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大关键词 看国有四大行的互联网金融发展
宏观层面,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速崛起在搅动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各家银行都在寻找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但微观层面看,这种冲击对于每一个银行的影响却又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大型的国有商业银行依托于自身庞大的业务体量,抵抗冲击的能力较强,但这并不代表国有大银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置若罔闻,下面是笔者梳理的最近四大国有银行半年有关于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战略布局。
关键词:银行变商城
2014年年初,工行“融e购”商城正式上线,工行的电子商务平台集网上购物、投资理财、网络融资、消费信贷等功能于一体.在电商平台领域建行的“善融商务”、农行“E商管家”、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中银易商”都在运营或者筹建过程中,银行也玩起了跨界,变身电商平台,玩的不亦乐乎!
关键词:绕不开的支付
关于支付,理论上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线上支付在以支付宝、财付通等为首第三方支付平台握有一定的优势,而2014年年初工商银行(601398,股吧)推出了自己的快捷支付品牌“工银e支付”,主打小额线上支付交易,涵盖了移动端和传统的PC端,大有反击互联网企业的势头。2014年3月21日,建设银行(601939,股吧)推出跨境移动支付产品龙卡电子钱包业务,将支付的战场延伸到海外。而中国银行开发的中银小掌柜mPOS,将移动终端和线上APP有机结合起来,打造新一代移动支付平台。此外,中国银行在二维码支付方面也有所动作,积极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银行版的“宝”类产品
2014年上半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推出宝类产品的主要有工商银行工银瑞信基金的薪金宝和中国银行与中银基金合作的活期宝。其它两家大行并没有
专门的类余额宝产品,相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高涨热情,国有大行兴趣一般。
关键词:“特殊”服务
工商银行针对中小企业开发的线上贷款业务平台网贷通,使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就能完成贷款的申请、提款和还款,在互联网金融B2B的领域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中国银行做起了签证申请业务,开发了中银签证通,只要客户通过“中国银行信用卡”微信公众账号在线提交申请,即可办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20余个国家的签证手续。
关键词:手机银行、微信银行
如今出来混江湖,如果不跟手机和微信扯上点关系恐怕情面上都过不去,如今这两样都成了四大银行的标配,功能和业务模式也基本相同,基本能够满足客户简单的金融需求如账户查询、小额交易、转账汇款等,同时还会展示一些理财产品、财经资讯和功能介绍等。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能够看到互联网金融对于中国传统银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总体来说,笔者分析主要变化有一下几个方面:
在战略层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首的中国银行业对于互联网金融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对于新技术新应用反应更加的及时,包括微信银行等在内的新技术手段都快速的应用到了银行服务方面,可以说现在的银行业更加具有互联网思维了;
战略层面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更加注重创新,互联网金融的精髓就是创新,可以说在互联网金融刺激下产生了一定的“鲶鱼效应”,四大银行对于创新更加重视,许多新的服务形态和形式出现;战略层面的第三个表现就是互联网金融促进银行
回归以人为本的服务本质,互联网金融以星火燎原之势发展,关键的因素就是发展以人为本的互联网金融,这促使银行反思发展路径问题。
在战术层面:一是更加注重平台化建设,互联网金融发展让四大银行更加冷静客观的看待自身的优势,购物商城成为四大行的标配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从交易规模看四大行的商城确实还很弱小,但这样的一个平台整合了银行上下游的客户资源,延伸了银行服务的边际,同时培养了客户使用各自支付工具的习惯,对于银行的平台化建设意义长远。
其次,重视支付功能的发展,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也看到了银行在支付领域的布局最多,原因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对于银行的冲击最大,余额理财、众筹、P2P虽然业务形态上有所创新,但在业务规模上很难对大型商业银行产生巨大冲击,最多也就是传统银行业务的有益补充,而第三方支付却在极大的推动资金的搬迁,严重影响银行的生态平衡,所以支付也就成了银行必须要面对和发力的重点,而在与第三方的较量中,支付的便捷性、人性化又是竞争的核心,这就回归了以人为本的战略层面。可以说现在银行绝大部分的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布局都是围绕支付功能展开和为支付生态建设服务的。
第二篇:2018年互联网金融关键词展望
2018年互联网金融关键词展望
回顾2017年,互联网金融遭遇冰火两重天:一方面,现金贷、ICO、网贷等业态遭遇监管重拳;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公司出海东南亚、涌现赴美上市潮,迎来资本盛宴。展望2018年,合规整改、洗牌整合、服务实体、海外布局获将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行程中的主要关键词。合规整改 2017年末,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被不少业内人士解读为P2P网贷监管进入“动真格”时期。该通知明确“一家一策、整改验收合格一家、备案一家”,并对各地整改、备案登记的时间做出明示。当然,此次文件制定严格的验收标准,确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分类施策、科学处理。对于积极配合整改但在规定时间未通过验收的部分网贷机构也做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或引导其逐步清退业务、退出市场,或整合相关部门及资源,采取市场化方式,进行并购重组(据悉网贷行业的并购重组已开始),但合规整改将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道路上的主旋律。洗牌融合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丛林法则,行业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价值规律的调节,亦需要宏观调控所使然。互联网金融乱象丛生的恶劣影响已经显而易见,国家对行业的引导和监控也越发果断。针对现金贷的膨胀发展诱发的显现,央行金融市场司联合银监会普惠金融部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对验收工作的标准、施策及时间等做出了指示。P2P平台在“带病”整改冲刺期间,配合的平台虽然通过验收,或有序退出或并购重组;违规严重且不配合的平台必将会被取缔。而部分业务或会面临调整的平台,在新业务拓展时将对平台风控提出更高要求,如果不能妥善完成调整,平台经营可能会受到一定冲击。但是行业洗牌、优胜劣汰已成必然。服务实体十九大报告重申,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并首次提出“现代供应链”概念。但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对资产需求依然旺盛。互联网金融的整改、洗牌在进一步净化行业发展环境的同时,也将会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网贷平台在资产端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汽车金融的车贷业务及供应链金融、农业金融等涉及到小微企业融资的领域或将成为重点突破点。不少专注小微金融的网贷平台,如籽微金融、宝象金融等已经逐步布局、发力。海外布局2017年信而富、拍拍贷等国内平台相继赴美上市。而网贷行业在2018年中初步完成备案工作、合规程度大幅提升,更多的平台将争相上市,如陆金所、点融网、51信用卡等相继传出上市消息。而随着监管政策的落地,平台的海外布局力度也会逐步加强,金融覆盖率较低、金融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的东南亚市场,将成为网贷机构拓展业务的新土壤。部分业务模式成熟的金融科技平台已经率先拓展东南亚市场,比如陆金所已于去年7月份在新加坡布局陆金所国际,籽微金融于去年10月份与新加坡Nufin Data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发力供应链金融通过技术领域的深度合作、资源对接,为大中华地区中小微企业尤其是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更高效的融资服务。所以预计2018年将会有更多的平台抢滩东南亚市场 此外,由于互联网金融带有天然的科技属性,因此金融科技的创新也势必带动监管科技的突破,进而实现提升监管效率,做到批量化监管、精准监管、科学监管。相信随着监管部门已经开启了信息披露、征信等系统建设,2018年监管科技也会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篇:互联网金融的五大潜在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五大潜在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用户便捷性,合时代认为不能忽视互联网金融存在的潜在风险。
一是流动性风险。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加基金类”的产品不断涌现,各类“宝宝”风行一时,但其中蕴藏着期限错配的风险,也蕴藏着货币市场波动、出现投资者大量赎回的风险。
第二是信用风险。由于网上“刷信用”“刷评价”的行为仍然存在,网络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会受到影响。2013年,全国活跃的P2P平台超350家,全年累计交易额超600亿元,但也发生了部分平台卷款跑路的风险事件。
第三是声誉风险。部分互联网机构用所谓的“预期高收益”来吸引消费者,但在营销过程当中风险揭示不充分,存在误导销售或虚假销售行为,也会引发风险事件。
第四是信息泄露风险。互联网金融的一大基础是在大数据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交易数据的敏感信息很容易被广泛收集,对客户账户安全和个人信息的保护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第五是技术安全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依托的是计算机网络,网络系统自身的缺陷、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都会引起技术安全风险。
第四篇:互联网金融这股大潮已让包括四大行在内的
互联网金融这股大潮已让包括四大行在内的商业银行深有体会。作为全国网点数量最多的银行,农业银行欲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谋得席位。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从2013年下半年,农业银行总行层面就着手准备全面推进互联网金融实践。截至目前,农业银行在O2O领域、B2B领域均推出了相应的开放平台。
日前,农业银行副行长李振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农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未来从O2O、B2C、B2B、数据应用、物理网点二次转型等五个领域突入,其中包括移动开放平台、垂直商务平台的建立,现有的E商管家电商服务平台从封闭性平台改造到开放性平台等。
炒金如何赚钱专家免费指导 银行黄金白银TD开户指南 银行黄金白银模拟交易软件 集金号桌面行情报价工具
有消息称,农行已经开发名为“磐云平台”的开放平台,并配以名为“贴心贷”、“省心付”等产品。
“该平台还在测试阶段,至于何时推出,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一位接近农业银行的人士表示称。
五个突破口
在最近的一轮组织架构变革中,如其他几家大行一样,互联网金融业务也是农业银行着力突出的部分。
据了解,在组织架构上,农业银行成立了网络金融部,专门负责推进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截至目前,其与电子银行部并列存在。
“目前处于过渡时期,网络金融部和电子银行部是一套人马两个牌子,过渡之后,网络金融部必会有所调整。”上述接近农业银行的人士称。
据理财周报记者获悉,目前,农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战略与策略的制定并不在网络金融部,而在于“领导小组”。
早在2013年6月份,农业银行就开始筹划互联网金融的跟进与创新。当时,农业银行专门成立了名为“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实验室”的机构,而在机构下有创新领导小组、创新实验基地和创新志愿者三级机构。
2013年业绩发布会上,副行长李振江也表示,农业银行早有准备,并成立互联网金融推进领导小组,李振江担任组长。该领导小组下设推进办公室,负责互联网金融的规划制定和创新产品的研发。
对于新成立的农业银行网络金融部来说,互联网金融这条路才刚刚开始。不过,农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蓝图目前也逐渐清晰。
在农业银行互联网战略中,O2O平台、B2C平台、B2B平台的搭建必不可少。
“在O2O领域,农行重点建立自己的移动性开放平台,以账户和移动支付为切入点,围绕客户的线上线下生活场景,打造移动社交、商务或生活应用的入口,吸引第三方公司嵌入农行金融服务的应用范围,来增强用户的黏性。”李振江介绍称。
E商管家是目前农业银行已经存在的B2B平台。随着农业银行互联网战略的推进,E商管家也将由封闭变为开放,为产业链和商业链的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电商金融服务。
对于农业银行来说,B2C领域的规划更具农业银行特色。据李振江透露,农业银行目前正在与有关部门合作,探讨在三农金融领域建立垂直电子商务平台的可行性。
未来,农业银行将结合移动终端的使用,打造集农产品直销、农资的采购、农民的生活服务为一体的电子化社区。据了解,在数据应用方面,农业银行已经开始打造大数据服务平台。目前,农业银行已经专门成立了管理信息中心。该中心除了满足传统的统计职能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农业银行的数据进行挖掘,更好的为产品设计、营销、风险管理和经营决策进行服务。
“我们想提出网点二次转型的观点,逐步将网点从产品中心、服务中心和利润中心转型成为信息和管理渠道的交汇点,成为数据挖掘的信息来源中心。同时,转型成为交互式体验的中心。”李振江表示。
“磐云平台”测试中
按照农业银行的战略构想,移动金融开放平台的建立将是其布局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第一步。
2014年1月7日,农业银行曾在广州召开了一个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布会。会上,农业银行正式向外界推出了新一代移动金融开放平台,该平台囊括了以“绿色”为概念的移动金融、理财服务、支付、安全认证等四类应用。
其中,移动类应用包括了掌上银行iPad版、WP版和微信版。理财类的应用包含了集交易、营销、服务、互动和生活于一体的金融专营店和自动理财服务两大功能。该移动金融平台所对应的支付应用包括了商付通、农付通、家付通、易付通和壁挂简易式自助服务终端等五类。
除了形成上述多个支付工具,农业银行同时建立了K宝、K令、K码多种认证方式。
截至2013年末,掌上银行上网用户总数达8297万户,年交易金额1.5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13万亿元;掌上银行短信客户达到1.97亿户,年消息发送量达93.6亿条。
“一站式理财服务将是农行互联网金融的重点之一,通过金融超市店、金融精品店、金融直营店在内的综合性财富管理平台打通线上理财通道,实现服务咨询、产品推介、投资决策、购买赎回于一体。”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农业银行的另一条主线则是个人网银产品的创新,线下线上业务协同成为其2013年的主旋律,并于去年多次升级了个人网银系统板本。截至2013年末,个人网银注册客户总数达11088万户,全年个人网银交易金额达92.8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27.8%。
尽管如此,在外界看来,农业银行要想真正与现有的互联网金融各方竞争,仅仅依靠打通线上线下服务,各类工具产品的整合还不够,更需要一个带有彻底互联网思维和模式的网络金融平台。
有消息称,农业银行已开发出适用于互联网金融的“磐云平台”,即将推出以“贴心贷”、“省心付”为基础的系列产品,且正与上百家中小微企业合作进行互联网金融创新试验,为其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一位接近农业银行的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该平台还在测试阶段,至于何时推出,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人民网北京6月18日电(田原)今年是金融脱媒趋势进一步加快的一年,各类新兴互联网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那么究竟如何看待互联网创新对于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农业银行科技与产品管理局副局长兼互联网金融推进办公室主任张秀萍在接受人民金融采访时表示,互联网技术打开了过去由于成本和风险制约而难以覆盖的长尾客户和蓝海市场,为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转型和服务能力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和渠道。
人民金融:
1、今年是金融脱媒趋势进一步加快的一年,是改革之年,创新之年,作为全国网点数量最多的银行,农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哪些领域布局?如何看待互联网创新对于传统金融业的影响?
张秀萍:2013年被称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元年,各种支付方式、各种宝宝横空出世,曾引起新兴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激烈交锋。但是有一个现象,就是这种交锋在今年4月突然停止了,双方回到各自的阵营做各自的事。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监管层的频频表态引起了社会层面对创新的思考,面对互联网金融日益理性。金融是经营风险的,也是依附实体经济的。因此,金融的创新必须立足于风险的防范,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既不能转嫁风险,尤其是不能向客户转嫁风险,也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做资金空转和监管套利。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浪潮中快速觉醒。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利用方式,加速了金融脱媒,包括资金脱媒、渠道脱媒、信息脱媒和客户脱媒,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渠道体系、服务体系和数据体系。尤其是互联网文化,客观上唤醒了全民的理财意识,改变了用户的使用习惯,提高了用户对体验的诉求,对传统金融机构在维系客户,维持存、贷、汇业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是开放的,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无论是对新兴机构还是对传统金融机构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互联网金融的机遇大于挑战。互联网技术打开了过去由于成本和风险制约而难以覆盖的长尾客户和蓝海市场,为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转型和服务能力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和渠道。如何将数据利用好,将渠道和服务体系建设好是最关键的问题,这也是互联网金融发展近一年来,传统金融机构最显著的变化。另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上,作为信用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相对健全的传统金融机构如果能够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主动寻求自身变革,包括业务模式、经营模式、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变革,将能更好的平衡风险和效益,也更加能成为服务客户和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
农业银行在2013年6月就将互联网金融作为经营转型的战略部署进行推进。在组织架构上,成立了互联网金融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和专职推进办公室,负责全行互联网金融的研究、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在业务层面上,立足于便捷用户体验和服务实体经济,一方面继续加大传统电子渠道的建设,加快推进传统业务的网络化,另一方面研发了面向开放互联网用户和实体行业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围绕互联网生态,重点打造面向全网用户的集便捷支付结算、网络信贷、投融资中介、缴费理财和消费购物为一体的纯线上全业态金融服务体系,实现数据的积累并通过数据获取价值。这个平台近期将会推出,命名为“磐云平台”,它将代表农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品牌,寓意是运行如磐石般坚强可靠,客户服务和体验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在运营层面,目前我行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参照互联网企业的运作模式,加快推进专业化运作团队的建设,力争打造一支覆盖前、中、后台,业务和技术一体化,集“市场需求、产品研发、业务管理和运营保障”四位一体的专职团队,构建迭代式研发、矩阵式管理的机制,以确保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对产品和体验的迭代改进,以及对客户服务的持续跟踪。
人民金融:据了解,贵行也在加快制定互联网金融发展蓝图,例如建立了自己的移动金融开放平台,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平台的特点及优势?
张秀萍:移动金融开放平台是农行互联网金融整体战略的一部分。这个平台不仅关注移动端的服务入口、操作流程和人机交互问题,还重点关注了移动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例如TSM可信服务管理和SE安全终端建设。
目前平台还在研发之中,我们希望从顶层设计开始,对业务和终端设备两个层面进行管理,不仅要解决当前金融服务在移动端的快速应用问题,还要解决制约当前移动金融服务推广的统一认证和终端安全问题,通过同业间TSM网络的对接,构建一个应用可管理、流程可协同、用户可信任的移动金融开放服务体系,打造农行移动金融生态环境,并为未来大数据经营奠定基础。按照设计方案,这个平台将采用有别于传统商业银行手机银行的开放体系架构,面向内部机构、用户和外部商户、客户以及开发者,由总行提供统一的公共平台,支持各分行和外部应用开发者开展特色业务,这将使农业银行移动金融服务具有统一的IT支撑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产品架构。在保持分行业务灵活的同时,大幅度提升科技部门的业务支撑力度和工作效率,降低产品开发成本。
在应用层面,该平台将融入地理位置信息、商户优惠促销信息等线下元素,重点围绕生活消费场景,以移动支付为基础,以移动钱包为载体,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产品流程和用户体验,因此任何用户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感受到农业银行移动金融服务的存在,都能享受到农业银行移动金融服务带来的便捷流畅的体验。
在基础层面,该平台将重点构建新的安全认证方式和安全技术手段,统筹解决用户便捷性与安全的体验,同时该平台将接入人民银行、银联以及同业安全可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不仅为农行移动金融业务的交易安全提供保障,还为快速扩大业务流量提供手段。这对于提升农业银行快速响应移动场景建设能力、终端自主可控能力、市场渗透能力、行业协作能力,以及改善客户体验、提升农业银行移动金融服务市场形象、夯实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民金融:从2月底开始,四大行已经先后下调第三方快捷支付的额度限制。有人说这凸显了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您怎么理解二者的关系?
张秀萍:总体来看,双方是一种竞合关系。第三方支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用户支付前端的流程和流量问题,也为银行支付结算工具的应用拓展了场景。同时,银行负责完成第三方支付最后的资金清算,因此在线上支付领域,二者各有所长和分工,合作是主流。当然,双方的竞争也是存在的,但竞争会促进我们服务的提升,价格的下降。
无论是监管层,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还是用户,都期望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用户资金转移得到足够的安全保障。但客观来讲,为追求用户体验,第三方支付机构降低了在资金转移安全认证方面的要求,近年来用户资金盗刷的支付案件时有发生。这个问题在快捷支付中尤其突出,因为快捷支付的安全认证完全不在银行。在这个背景下,银行针对快捷支付的性质和风险程度合理设置交易限额,只是对用户资金安全的负责,与双方间的竞争无关,快捷支付额度的下调并不会对用户的日常缴费支付和消费购物产生影响,用户大额支付的通道依然存在,也不会影响用户使用,并且未来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安全措施的改进,这个额度提升的空间也始终存在。我们期望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有更多、更安全的合作。用户也必将从银行与第三方机构的优势互补、共生共赢的局面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人民金融:贵行推出了“E商管家”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在探索的过程中,有哪些先进的经验?
张秀萍:“E商管家”是农业银行在电商领域的探索性尝试,通过在B2B市场上拓展商户,支持它们由传统模式向电商模式的转型,进而获取用户信息和积累交易数据。实际上,在农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整体战略中,我们始终认为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出发点,应该是立足于金融自身,通过数据的搜集和处理,创新业务模式,重点围绕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用户等实体经济的活动,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以及流程便捷性等问题,最终实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消费经济的目的。这个战略的核心是大数据的搜集和处理,以及基于大数据的新型业务决策模型和决策机制的建设。农业银行的“磐云平台”正是在这个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承载着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在数据的搜集和处理方面,“磐云平台”不仅引入了我们现有的各类系统、工具所积累的用户账务数据,还通过与外部企业系统的对接,引入了企业在网络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数据。在决策方面,“磐云平台”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客户评价模型、风险计量模型、额度测算模型等等,能够从客户历史数据中精确的挖掘到潜在的业务需求,并为银行的经营决策提供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支持。因此,这个平台将真正代表农业银行立足金融的本质,在互联网环境下,通过互联网金融业务支持实体经济、履行社会责任的创新方向。未来,随着农行“E商管家”的有效数据积累到一定阶段,它也将会成为“磐云平台”一个重要的数据来源。
第五篇:浅析基层网点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
浅析基层网点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
星子支行 王海云
当前,以BAT(百度、阿里和腾讯)三家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推出了包括P2P小额信贷、移动支付、余额宝等众多新型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及产品,对传统商业银行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面对冲击和挑战,墨守成规就是最大的风险。作为全国网点数量最多的国有商业银行,农行只有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把握大势、加快转型、提高效率,才能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构建先行优势。
一、互联网金融的实质及特点
(一)互联网金融实质
互联网金融概念最早由谢平教授提出,他把“互联网金融模式”定义为: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 金融融资模式。他认为互联网金融其特点是:“在这种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起作用;可以达到与现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减少交易成本。”
互联网金融实质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点
1、综合运营成本较低。陆金所的董事长计葵生曾说:“通过互联网金融获客的成本是千分之二到千分之四的概念,可能是银行的1/5的概念。互联网金融模式中,供需双方通过网络平台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网络平台的搭建和运营成本要远低于银行物理网点成本,同时网络平台的客户承载容量极大且不受物理网点空间和容量限制。
2、客户群体定位为小微客户。互联网金融目标客户是被传统金融资源难以覆盖的小微客户,原因为在未形成规模效应下单个小微客户产出利润较少,传统商业银行对于这类客户群体整体服务成本较高,收益与成本不对等。由于互联网金融运营成本较低,因此互联网的客户可以渗透至金额较小但总量可观的小微群体。从某种角度来说,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存在和发展符合市场发展要求,是对现有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3、宣传攻势迅猛。互联网金融不受物理网点的时间限制和地理限制,可以通过互联网,全天候、广泛直通地将宣传迅速传达给潜在客户。如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在客户群之间互相扩散,并以更高的频率传向更广大的群体,未来金融业发展空间广阔。
4、客户粘着性高。腾讯由于具有强大的客户群和客户粘着性高,所以各项业务增长迅猛,阿里巴巴通过淘宝和支付宝等业务也锁住了大量客户。互联网企业往往更加注重客户体验,通过提升互联网产品对客户的友好度和客户体验达到提升客户粘性的目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于传统银行业的最大威胁,也在于银行容易失去对客户的粘性。
二、农行基层网点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农行基层网点积极开展经营转型。在硬件投入和软件培育上都有了极大的改善,然而发展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基层农行网点转型成效
l、网点布局建设方面。围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六个方面,启动网点6S管理导入工作,有效改善了员工的内部工作环境,同时也提升了客户的服务体验,客户维护能力增强。在网点格局上,根据营业网点现有业务状况和发展趋势,设置了以下六大基本功能区:咨询引导区、休息展示区、现金服务区、非现金服务区、自助服务区以及贵宾服务区,功能区的设置有利于迅速分流客户,对不同客户进行市场定位,实行差异化服务。
2、电子渠道建设方面。电子渠道分流率成为考核的重要指标,营销个人网银、个人电话银行、手机银行、个人消息服务、企业电话银行、企业消息服务、企业网银等电子产品成为各基层网点计价的重要来源。基层农行的电子渠道分流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以九江市德安支行为例,截止到2014年6月,对公电子渠道交易量占比35.4%,个人电子渠道交易量占比12.52%。
3、自助银行建设方面。近年来,基层农行网点自助银行建设发展迅速。以九江市XX支行为例,2013年至2014年,XX支行在县城区域和乡镇街道各增加了一个自助银行,目前正在建设一个精品网点,改造一个基础网点,预计到今年年底,XX支行共有19台存取款机,5台终端机,4台客户体验机投入使用。另外,XX支行在乡村网点投放了25台“惠农通”等自助终端机。
(二)基层农行网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1、网点服务质量不高。根据某支行第三方公司对部分网点的暗访评估,客户排队时间长、柜员服务态度差、营业环境欠佳等问题扣分较多,服务水平和客户体验与同业相比有一定差距。
2、渠道建设跟踪滞后。电子产品动户率不高,很多电子产品如网银、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开通后客户从来不用,原因为很多产品没有有效激活。以XX支行为例,2014年6月个人网银动户率为15.34%,对公网银动户率26.82%。
3、自助银行覆盖面较低。目前乡镇自助银行较少,柜员机不能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以XX县为例,XX县共12个乡镇(场、处),目前XX支行只在南康(城关镇)和温泉两镇设有柜员机,白鹿、横塘、蛟塘等较为繁华的乡镇没有设立自助银行点,这与XX县28万人口且每年超1000万旅游人次的市场需求极为不符。另外,乡镇自助柜员机结构设置不合理,存取一体机数量较少,不适应农村市场存款相对较多、取款相对较少的特点。
4、专业人员欠缺。近年来,农行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派遣工招聘、村官招聘等多渠道招聘了大量员工,然而由于很多基层网点业务比较单一,系统性培养力度不够,没有将人员数量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致使基层网点专业金融人才缺乏。以XX支行为例,35岁以下青年员工共有18人,占全支行总人数的32.7%,有初级职称的3人,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的为0人。
三、基层网点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职能减弱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人们可以依托网络为载体进行金融供需交易,基层网点的职能将会边缘化。
(一)互联网金融脱媒,基层网点中介职能被弱化。“金融脱媒”是指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再只做银行的网关支付平台,而是直接向供应链融资、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吸纳存款、投资理财等。金融脱媒将直接影响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存款和信贷业务。农行基层网点最重要的职能是中介职能,通过吸纳存款,发放贷款,为金融市场的供需双方搭建桥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人们可以突破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通过网络平台寻找金融资源,银行中介职能弱化。
(二)互联网金融客户群体黏着性较高,影响基层网点发展基础。互联网企业通过将互联网产品嵌入客户的日常生活的方式达到提升客户粘性的目的,而银行更加重视产品收益和流程风险等方面的控制,对客户体验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如互联网企业。互联网金融客户群体黏着性较高,影响基层网点发展基础。根据易观《2014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移动支付(不包含短信支付)交易额规模达到16317.5亿,与去年4季度相比增长110.5%。第三方支付或将逐步削弱甚至替代农行基层网点支付结算平台的地位。
(三)互联网金融成本信息低,网点业务发展受到挑战。金融机构获得投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信息成本较高,收益与成本不匹配。互联网金融通过社交网络生成和传播信息,人们利用“云计算”原理。可以将不对称、金字塔型的信息扁平化,实现数据的标准化、结构化,提高数据使用效率。截至2013年末,阿里金融旗下三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1500亿元,累计客户数超过65万家,贷款余额超过125亿元。贷款发放24小时到账,效率远远高于传统银行。
四、农行基层网点发展互联网金融优势
(一)农村网民数量增长迅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较2012年中新增2800万,其中,55.8%来自农村。这是自2012年中、农村新增网民首次超越城镇之后的第二次超越,并且来自农村的新网民比例显现了增长之势”未来几年,农村互联网增长浪潮持续不减。
(二)农行在农村和县域地区拥有大量客户资源。农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讲到:“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有着多年服务经验,在农村地区积累了良好口碑和深厚的客户资源,在网点网络、品牌、技术、产品和资金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目前,我们有54%的网点、46%的人员分布在县域,涉农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是唯一一家在全国所有县市设有分支机构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这些是我们差异化战略的核心,也是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最大的优势所在。我们要尽可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互联网金融发展资源。
五、基层网点转型方向
我国目前处在利率市场化以及金融改革的转型时期,互联网金融本身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符合金融改革发展趋势。改造传统金融的趋势不可逆转,基层网点职能需要更快的进行调整,以应对未来整体金融体系的深刻变革。
(一)建立独立的电商平台,提高客户粘着性。银行建设互联网客户综合服务平台应作为未来重要的非物理渠道。目前国内几家大型银行在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的基础上也都开展了电商平台业务,例如工行的融e购,建行的善融商务,交行的“交博汇”网上商城等等,银行通过建立电商平台来获取商户和消费者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并通过“三流”进行分析并向商户和消费者提供金融产品及服务。有种说法是:“目前已经存在大量较为成熟的购物平台,银行只有进一步以互联网公司的市场化方式来单独经营和大力运作这类平台,才能提升银行自有互联网平台的品牌和影响,拓展之前未纳入自家银行服务范围的客户。”笔者并不认可这种做法,原因是与成熟的电商平台进行合作,虽然能够快速的获得数据,但是也会受制于人,成熟的电商平台已经建立了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他们随时有停止供给数据的可能。农行拥有大量的优质农户资源,如农业养殖、农场合作经营等,这些都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体现。
(二)贴近客户,建设自助银行和社区银行。受互联网金融“脱媒”影响,基层网点的经营费用和维护成本将不断增长,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未来基层网点精减将会成为趋势,取而代之的是建设覆盖较广的自助银行和社区银行,自助银行和社区银行具有成本低、维护易、风险低等优点。一方面,网点要借互联网金融的东风,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引导客户利用电子渠道和自助柜员机办理基本结算、缴费等业务,进行客户分流,减轻柜台压力。另一方面,则是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一条龙式服务,其中包括:金融、会计、法律等服务,为中小微企业在该平台上能够获得企业经营时所需的所有服务,提高中小微企业客户忠诚度。
(三)抢抓高端客户客户,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经济学中的“二八定律”告诉我们,社会的80%的财富由处在金字塔顶尖的20%的人创造。互联网金融的目标客户为小微客户,俗称“草根金融”。由于互联网金融在金融风险防控、信息保护、客户维护等方面发展还不健全,传统银行在這方面发展相对成熟,高端客户更青睐于银行网点办理业务。农行基层网点应借此机遇,重点发展能够产生价值的20%客户,转变经营理念,“以高端客户为中心”,积极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战略,树立网点经营品牌。
(四)大力拓展手机银行业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年增长率为19.1%,继续保持上网第一大终端的地位。目前,市场上几百元到几千元的手机大都为智能机,采用ios系统和android系统,上网便捷,手机购物和手机支付将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农行基层网点要充分利用网点广、员工多的资源优势,以急需即用、转账免费等优点进行营销,大力拓展我行手机银行业务,增强客户粘着性。
(五)提高大堂经理和客户经理比重。随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网点的冲击,今后大量人工化金融操作将会被自助化和网络化所取代,这就代表今后柜员数量将会大幅度的缩减。未来网点需要配备数量更多,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大堂经理和客户经理,能够熟悉掌握信息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满足客户的潜在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J].金融研究2012,(12); [2]李俊.基层农行网点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探讨[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3]王滨.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商业银行应对[J]银行家201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