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森培作业-人工林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人工林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201130400107 李秋红 11林学1
我国人工林达5325万公顷,具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近年来,由于木材和林产品的大量消耗,导致森林面积明显减少,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近万公顷,这已经成为一个国际问题。人工林在木材供给、生态安全、国家经济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人工林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树种结构单一
大面积纯林和单一的树种是目前人工林经营管理中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种植密度过高,抑制其他植物物种生长;二是地表植被覆盖差,保持水土和过滤水的能力差;三是旱季干燥,火灾风险大;四是植物种类缺乏,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五是营养循环过程被阻断,土壤营养日益匮乏。
2、天然更新困难
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人工林自身的天然更新状况总体非常差,很难发现人工林自身成功更新的案例。如果人工林得不到持续的更新,就不能发挥其生态和经济效益。
3、稳定性和抗逆性能力弱
我国人工林的单作、纯化度高、针叶树种居多等现象暴露出其生态脆弱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病虫害严重;二是抵御气候灾害能力弱;三是地力衰退。
4、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低
二、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1、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
包括系统设计未来的工作任务及实施办法,做出合理安排,找到一条从现实林分到目标林分的技术实施途径,其目标就是改造后林分将要达到的状态,培育最符合自然规律的多树种、异龄、复层混交林。
2、天然更新对策
一是人工抚育间伐;二是营造混交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确保土壤养分的良性循环;三是施肥或种植绿肥;四是其它辅助措施,如补植补造、加强管护和封育等措施。
3、改善群落结构
增加成层性,发展林下植被;改善景观配置;调整林龄结构。
人工林的种植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其自身可持续续发展的问题,应维持人工林的生态平衡,进行合理规划、合理种植、科学管理,最大限度低发挥人工林对人与自然有利的一面,限制其不利的一面,实现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开创中国人工林种植的新局面。
第二篇:邮政投递作业现状的问题与对策
邮政投递是邮政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邮政全程全网的末梢环节,是邮政企业直接面对客户的基本途径和形象代表,俗称“邮政的一张脸面”,同时也是邮政企业“资金流、实物流、信息流”循环最终的实现途径之一。
一、通过近期的社会实践,结合基层所了解情况和现有一些数据的分析,简单谈谈邮政投递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在现有的投递人员中,劳务工比例大,收入低,流动频繁、素质较低、岗位培训不达标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从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局有24个农村支局(所)网点中,投递人员为44人,占农村网点职工人数的36%,用工性质均为委代办制,劳务工比例为100%,投递员工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农村投递职工收入低,部分局(所)支局投递人员确保是最低生活劳动保障,从而造成职工的稳定性相对较差,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管理和上岗培训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
(二)、现有的投递作业手段需要改变。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客户的服务要求和维权意识也不断提高。对于苏南经济较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现在的交通条件很好,加上邮政的处理负重逐步增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局的农村投递员每人每天投递邮件处理均重在40公斤以上,投递至少在两个频次,日均投递里程达到40公里左右,室内作业处理时间在2小时,户外作业时间在4小时以上。针对这种情况,如果仍然实行传统的自行车投递无论是从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强化管理,增强竞争力来说,并不具备太多的优势,改变现有的投递作业手段显得较为必要。
(三)、劳动的用工管理。目前投递人员存在自发的使用摩托车投递情况,在没有正式全面推广摩托化邮路之前,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根据统计,我局44名乡邮员中,只有4名采用自行车作业,占到9%,采用摩托车作业人数,占到91%;在40名利用摩托车投递的乡邮员中,机动车“双证”齐全上路行使的只有4名,占到10%,这样就造成投递采用非企业认可作业手段作业,形成违规;“双证”不全上路行使,造成违法,给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用工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从2005年以来,乡邮员共发生工作期间受伤事件达到9起,其中被狗咬伤5起,交通事故4起。由于未实行工伤保险和其他方面原因,邮政投递人员一旦遇到劳务和突发事件,企业处理比较复杂,会面临一定的压力。
(四)、投递服务质量。邮政企业有着百年的品牌,但是客户对企业的关注和认可是通过比较与感受服务体会出来的。邮政企业的形象和实力主要通过硬件环境、营业服务、形象传播、投递服务来树立的。在硬件环境逐步改善,注重形象传播、营业服务向电信、移动等通信行业看齐的时候,决不可忽视投递的服务质量。邮政投递目前可能已经造成两个社会性的模糊印象:一是普通邮件传递速度较慢,二是投递质量有待于提高。尤其是每年的高考录取期间,总是会通过新闻媒体报道邮政一些比较醒目的新闻,以上也是投递服务质量注重狠抓的细节。结合农村投递现状来看,重点存在较为突出的是平函投递不及时、无责任捎转、亲投到户率等问题,这些情况的存在也从反映出我们邮政投递服务质量的不足之处,也制约农村邮政市场的开拓与挖掘。
以上这是简单结合本地的一些实际现状,谈了几个问题的看法。其实从邮电分营以来,投递现状和投递改革就一直是独立运营的邮政企业热议的话题。经过多年的投递改革实践,现在的实际情况如何,取得了什么成效。
现在,我们认识到,普遍服务的投递网络,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核心工作,就是履行普遍服务义务的信函投递、党报党刊及其他报刊投递、普通包裹投递等等,并在这些传统的服务项目中挖掘我们邮政自身的其他业务渠道,比如,商函业务、中间业务、延伸业务等等。
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文件精神和邮政发展改革的趋势来看,商业信函、帐单类业务、报刊业务、邮递类业务必然是核心强势业务。所以要做好邮政核心业务的前提就是要确保投递网络支撑力量。比如,商业信函赖以长足发展的用户名址库建设、维护、充实、完善,都需要靠具有天然优势的投递网络加以实现。
二、在认识到邮政发展的大政方针前提下,理解和看清投递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后,确定改革的方法并进行实施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强化投递队伍建设。
2(1)、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从现有职工中选择或竞聘一批符合条件的职工充实投递队伍,辞退不符合投递岗位要求的劳务工和委代办人员。同时,按照岗位设置标准和生产作业要求,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投递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投递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建立健全职业培训轮训制度。必须完善考核评估、晋升进出制度,创造优胜劣汰氛围,调动投递员工积极向上的主观能动性,(2)、根据生产作业要求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在局内及劳务市场中选聘投递人员,采用在岗职工、劳务工、委代办人员和钟点工等多种用工形式充实投递队伍。
(3)、稳定投递人员队伍。一方面要取消“固定”工和“临时”工的身份界限,保证投递人员的基本工资水平,落实按劳取酬、同工同酬的分配制度,实行考核处罚与奖励并重,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投递人员办理相关的保险和福利待遇,根据投递人员的工作年限和表现,调整年工龄津贴(补贴),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
(4)、认真落实岗前培训工作。新雇用的劳务工和委代办人员,必须经过邮政部门统一组织的培训和考核之后方可上岗。培训的内容除投递处理规则、基本操作规范和必备的邮政业务知识外,还应包括国家颁布的有关邮政的法律、法规和企业制度等内容。
(二)、规范投递业务管理。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邮政局制定的有关投递作业的规范与标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操作规则和作业流程,建立科学、有效的生产流程和作业秩序。落实支局的标准化,统一业务规范。
(2)、选择科学合理的投递组织形式。投递生产作业的组织形式、流程和相应的作业计划,应以特快专递邮件和主要报刊的进口的频次、时限要求为主要依据,确定建设综合性的处理平台。邮件和物流在投递平台上进行整合后,分为若干条相对独立的生产线组织作业。投递局(公司)应作为连接上、下游的 3 综合处理平台,建立邮件、物流两条投递通道(组织),组织机动车队连接邮件和物流投递通道,分别接入固定用户网点和社区用户群(到户)网点。
(三)、加大投递资金投入。
(1)、改变现有存在的不合理的投递作业手段,严格按照国家局和部分地区采用摩托化投递的经验,有步骤、有层次的逐步实施,从生产方式上解决束缚邮政发展的障碍,提升邮政投递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2)、为了扩大投递服务深度,方便和满足社会用邮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强邮政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性举措。因此,在整体规划本地投递网的基础上,投入一定的资金改造和购置投递网点、改善投递现场生产作业的基本条件,利用信息化技术改变投递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升投递环节在邮政全网中的效率和能力等,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四)、增强投递服务质量。服务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质量是企业生存的血液。随着邮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大力发展如商函类业务、报刊类业务、邮递类业务等邮政业务。邮政投递作业的特点决定其必将成为邮政业务承载主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以无论投递如何改革与发展,投递的服务质量应该是邮政投递的中心和核心竞争的重要成分,增强投递服务质量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以上只是结合现状,论述个人的想法。其实我们身边存在的一些问题,放大了也就是邮政企业存在问题的一个缩影,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应灰心,因为我们有信心和能力打造一支能战斗的投递队伍,使之为邮政更快、更好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
1、《坚定信心,乘势前进,巩固和扩大扭亏成果,开创我国邮政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刘立清局长在全国邮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2年1月
2、《邮政普遍服务国际研讨会文件汇编》,国家邮政局国际合作司编,2001年10月
3、《普遍服务是邮政永恒的主题》,达瓦 著,《中国邮政报》2001年7月10日
4、《我国邮政西部发展战略研究》,周焕德等 著
5、《四川重要经济问题实证研究》,夏代川 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
6、《中国邮政的普遍服务与专营》,顾联瑜 主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7、《世界邮政快讯》2001年1——15期,2002年1——6期,国家邮政局软科学研究中心 编
8、《邮政研究》2009年1——10期,2010年1——4期
第三篇:桉树人工林生态分析及发展经营对策
桉树人工林生态分析及发展经营对策
杨国清 高级工程师
我国引种桉树虽有100多年历史,但直至1960年雷州林业局才最早作为主要造林树种开始大面积种植。由于桉树生长快、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特别适宜培育降粕林,随着国家林纸一体化政策的确定,目前在华南各省得到了大面积推广。1 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分析 作为外来树种,有人认为桉树是抽水机、桉树林下不长草、桉树有它感效应抑制其他生物生长、桉树林中无鸟飞、大面积种植桉树会引起地力严重衰退等等,并极力反对大面积发展桉树。对这些桉树人工林的生态问题已有很多评价报道,本文试从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发展的事实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1.1桉树林下不长草现象分析 早在10年前,就有人说,雷州的桉树林下不长草。其实这种说法是20世纪70年代社会经济状况、桉树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种植桉树立地条件的综合反映。20世纪70年代,在雷州浅海沉积肥力较差的土壤上种植的桉树,其林下的确不长草。究其原因,一是当时的雷州林业局,技术落后、经营粗放、施肥不足;二是这些林地在桉树种植前,原是赤地千里、植被缺乏的荒地;三是当地群众为了解决材薪问题,到林中扒取桉树叶,使林地表土经常受到破坏,导致表土板结;四是雷州本是一个干旱地方,当时即使是在上述地段种植的松树,其林下也难以见到几株杂草。在农村的集体桉树林,由于不进行施肥管理,现在还可以看到不少经多代主伐后的萌芽林其林下不长草的现象。现有的群众培育的桉树,虽然进行施肥管理,也没有扒取树叶,但可见桉树林底下还是光溜溜、没见多少杂草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初植密度大,造林当年已完全郁闭,林下光照很弱,林下湿度又小,导致杂草不能生长。而雷州林业局近年培育的桉树林,由于采取了施肥抚育管理及当地推行了“改燃节材”措施,群众到林中扒取树叶的现象少了,林下不再是光板一块,可以看到较丰富的杂草杂灌。雷州林业局在玄武岩或花岗岩发育的养分较好的土壤培育的桉树,其林下是不会看到不长草现象的。根据雷州林业局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对雷州半岛桉树林底下的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雷州半岛桉树林下植物种类共计有61科127属150种。可见,桉树林底下不长草的现象发生,不是桉树树种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经营技术措施不当以及受当地落后的社会经济和恶劣的土壤气候条件影响造成的。1.2桉树人工林对土壤水分影响分析 已有研究表明,桉树的水分利用率是较高的。桉树生长较快,需要的水分量当然较多些,但桉树不是无限制地利用土壤中的水的。当土壤中的自由水含量低至一定程度桉树吸收困难时,桉树会通过自身的生理调节降低蒸腾而减少或终止对土壤持水的吸收。另方面,从桉树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来说,桉树不会吸收10米以下的地下水的,这也已有人作了分析报道。中澳合作项目“桉树与水”的研究于1999年—2002年在雷州林业局实施,根据研究结果表明:“大面积种植桉树不会影响地下水的水位和补给”。任何森林均具有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单其涵养水源能力的大小与森林的结构有关。只有那些地表凋落物少、甚至是“光板地”的林地,其地表迳流大,土壤水分蒸发也大。象这种情况下的桉树人工林对土壤涵养水是不利的,但这与桉树树种本身无关。1.3 桉树人工林地力衰退分析 桉树人工林地力衰退现象是存在的,这是事实。根据雷州林业局与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对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土壤的研究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地力衰退表现在主要如下方面: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微生物少,土壤酶活性低,表土层薄、表层土壤沙化或粘重化,土壤剖面土层松紧出现倒挂现象——上紧下松,表土结构及保水性能差等。但这不是树种本身所造成的,主要是由于如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如全树利用、不合理的施肥及耕作等等。1.3.1 人工速生用材林本身的自然特点因素 短周期人工速生林,单一的树种或品种,属同龄纯林,相对天然林,其树种种群、林相结构简单。单一的群体结构,根系集中,对土壤水分和养分要求也集中,使一定层次的水分、养分消耗大,而其他层次的土壤水分和养分则不能充分利用,造成水及矿物质养分利用率低。人工速生纯林,森林生态系统种群简单、森林生物链少,生物养分循环低,对土壤养分补充少。1.3.2 全树利用 在一株桉树树木中,利用的主干部分——木材,主要是碳纤维,养分含量很少。根据研究表明,1.5—6.5年生的雷林1好桉主干部分N、P、K、Ca、Mg养分含量只占整植株含养分的30%左右,70%的养分物质集中在枝、叶、根、树皮部分。桉树林采伐时,不但带走主干木材,就连树叶枝桠、伐根都带出林地用做薪材。1.3.3 不合理的施肥技术 雷州林业局70年代以前种植经营桉树较少施肥。现在个别地方的群众种植桉树还是不施肥的。这是对土地一种掠夺性经营。就算有施肥,没有真正做到平衡施肥,即没
有做到桉树生长需要什么养分、需要多少而给予土壤施肥补充什么、补充多少,造成土壤养分亏损。1.3.4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雷州林业局桉树种植的备耕整地大部分采用机耕全垦,现在基本改用带垦。一些群众的桉树造林,仍是采用全垦整地。机耕全垦整地出于如下考虑:可除去杂草杂灌及疏松土壤,有利桉树幼林的早期生长。但频繁的机耕作面破坏了土壤表土结构及造成。在山地坡度大的地方,机械全垦整地造林,水土流失更严重。1.3.5 初植密度大 造林初植密度大,短期内林分消耗土壤养分多、快、土壤中可利用的速效养分循环跟不上,使一定土层的土壤养分过度消耗。特别是在土壤肥力较低、施肥措施跟不上情况下,后果更严重。1.3.6 超短轮伐期利用 在湛江地区,由于近期木材价格看好,部分林农受眼前利益的驱动,对桉树3年生左右即砍伐利用。要知道造林后的1-3年正是桉树植株枝叶器官生长旺盛的阶段,树干生长形成较小。这时,植株的枯枝落叶少,归还土壤的养分极少。同时,林龄越小,主干占整株立木生物量越小,即木材利用率低。根据雷州林业局的测定,尾叶桉U6无性系4C M胸径的立木切片材平均利用率为50%,而16C M胸径的立木切片材平均利用率为80%。可见生产同等量的木材情况下,林龄越小,胸径越小,生产剩余物越多。在采伐剩余物没有得到回归林地的情况下,林地损失的养分也就越多。另外,超短轮伐期经营,林地耕作频繁,对林地土壤的破坏越多。1.3.7 不善的经营,林地下凋落物少,林下植被少,养分循环低,林底下表土冲刷大、水土流失严重,加速林地地力衰退,形成恶性循环。1.4 桉树它感效益分析 雷州半岛大面积种植经营桉树已有40多年的历史。湛江市现有桉树林面积已超过300万亩,占整个林业用地面积70%,主要产品木片,现年出口量已达100万干吨以上,年创汇超过1亿美元。40多年过去了,在湛江没有看到也没听说过种植桉树会对周围的农作物生长有何负面影响。相反,桉树人工用材林在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生态效益。解放初期的雷州半岛,由于原始森林遭受严重的破坏,赤地千里。有土壤专家断言,若不是有这样大片的桉树林植被在保护,按其气候、土壤特点(位于热带地区,台地,土壤母岩高度风化、土层深厚,年降雨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旱),雷州半岛极可能沙漠化。这种情形在同纬度的非洲国家已发生。在湛江,山上是桉树、荔枝、龙眼,山脚或平地是水稻、花生、甘蔗、菠萝等农作物或畜牧家禽,应有尽有,它们与桉树相处无恙。同时有些养鸡专业户在桉树林中大规模养殖肉用商品鸡。桉树花粉还是蜜蜂的一大糖源,桉树开花时候,可以看到养蜂专业户在桉树林中放蜂养蜂收取蜜糖。桉树林与其他树种的人工林或农作物一样,也有虫害。在桉树林里,已发现金龟子、桉小卷叶蛾、尺蠖、白蚁、地老虎等虫害。可见,桉树怎会有它感对其他生物产生相克作用呢?至于桉树林中无飞鸟之说,能否这样理解,桉树人工纯林,林相结构单一,飞鸟食源少,或当地的飞鸟由于人为过量捕食,故造成桉树林中无飞鸟。显然这不是桉树树种本身造成的。事实上,桉树林中并非决无飞鸟。综上所述,认为桉树是抽水机、桉树有它感的观点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以及对桉树人工林有地力衰退现象而一味反对桉树人工林种植发展,是对桉树人工林缺乏全面了解,没有认真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实质,这也是错误的。2 桉树人工林发展经营对策 桉树是热带、亚热带速生树种,在生长量及用途方面找不出第二个可以和它媲美的树种。故此现在要探讨的已不是发展不发展桉树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经营桉树的问题。在此提出如下几点供参考。2.1 科学规划 实施森林分类经营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广东省是第一个提出并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省份,森林分类经营的政策及技术是较成熟的。桉树除主要作为用材林树种外,也可以作为绿化树种,因此只要桉树能生长的地方都可以种植,但桉树应作为商品用材林树种为主来培育。为了保持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其他生态类型的森林应以培育该地区的乡土树种为主。所以在种植发展桉树的时候,应首先做好林业规划,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按不同森林类型及立地条件,采取不同的经营技术措施。我们极力反对那些将具有强大生态公益性的原始森林改种桉树人工林。2.2以可持续的理念指导桉树人工林的发展经营及注重森林认证 为了追求最高的经济效益,桉树人工商品用材林的经营必然走专业集约规模化的道路,其生态问题更加突出及被人们所关注。所以必须以可持续经营的理念指导人工林的经营,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技术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人工林培育及采伐利用的技术实行标准化、法定化。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经营,不单是在生态环境方面要求可持续,在社会、经济方面也要求可持续发展经营。最近随着国家对林业促进发展有关政策规定的颁布实施,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规定》及广东对农业税、林木农特税的取消,大大促进了人们投资经营速生丰产林的积极性。外商投资桉树造林,广东省是最早的。在林地使用权出现转让、林地所有者与林地使用经营者不是同一方的情况下,各方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应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要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一方的利益获取不能以牺牲另一方利益为代价。不要因为这方面的矛盾而影响桉树人工林的发展。森林认证与森林可持续发展经营的要求是一致的。森林认证工作在国外早已开始,近几年来该项工作国内也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并付之实践。2001年我国森林认证工作小组及森林认证领导小组相继成立。自此之后,有关单位历年都组织有关森林认证方面的国际性研讨会及国际性的交流合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对森林认证工作也作了规定:“积极开展森林认证工作,尽快与国际接轨”。《中国森林认证标准》(送审稿)于2004年已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制定完成。2002年2月,我国首家获得的森林认证单位——浙江省临安国营昌化林场的940公顷森林获得通过森林经营和产销监管链认证,目前国外有更多的森林获得通过森林认证。入世后,农林产品从原来的关税壁垒逐步转向绿色壁垒。因此,对森林认证的工作,不论政府部门或经营者都必须给予关注。2.3 加大桉树科技开发投入 提高桉树人工林单位面积产量 全国最早规模经营桉树人工林的雷州林业局上世纪70、80年代时候的桉树年平均生长量不到10M3/公顷,由于采用了良种及施肥等措施,目前可达到22.5M3/公顷左右的水平,较高的可达30M3/公顷,而世界桉树年生长量水平可达45M3/公顷以上。因此,桉树单产还有很大提高的潜力。加大桉树科技投入,不断研究开发优良的品种及更科学的栽培技术,极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有限的土壤资源上生产更多的木材产品,满足人们对木材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减轻土地资源的压力及更好地保护好生态公益林。2.4 采取科学经营技术措施 防治桉树人工林地力衰退 地力衰退的问题是所有人工林普遍的问题。众所周知,包括农业的其他种植,任何对土壤的利用耕作都不可能避免对土壤地力的影响。只有充分认识了解引起地力衰退的原因后,尊重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科学经营,达到防治桉树人工林地力衰退的目的。对防治桉树人工林地力衰退,许多林业工作者都提出了很多的建议措施,如合理的初植密度、科学施肥及耕作、回归采伐剩余物、营造混交林等等。2.4.1 合理的种植配置 按现在常用桉树造林品种,其初植密度在85—110株/亩为宜,并采用宽行窄株的方式配置,行距在3.5米以上。2.4.2 科学的耕作制度 改革营林制度,推广山地免耕、台地深层松土的营林技术。2.4.3 适宜的轮伐期 对纤维用材桉树商品林,从工艺成熟及熟练成熟考虑,其轮伐期不宜短于5年;对培育大径材的用材林,轮伐期还可更长些。适宜的轮伐期,可减少因采伐更新而需频繁的整地、抚育造成对林地表土结构的破坏及水土流失,及减少采伐产生带走剩余物而造成土壤养分损失。此外,适宜的轮伐期对木材生产成本及在有台风影响的地方都有好处。2.4.4 配方平衡施肥 施肥是林木丰产的重要途径,经营桉树商品用材林要按平衡施肥原理做到桉树生长需要养分多少、包括微量元素养分,便给土壤施肥补充养分多少。
2.4.5 采伐剩余物回归 采伐剩余物回归林地,比施放任何化学肥料意义更大,这不但归还土壤养分,更重要的改良土壤结构。2.4.6 营造混交林 营造混交林,改善林相结构、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养分循环及提高林分的抗逆性。采用多无性系(2个以上)的混交造林及不同品种(无性系)轮种,避免桉树单一的品种对土壤养分某一元素的长期单一吸收。与不同树种混交造林,特别是相思,利用相思树种大量的凋落物回归土壤及其固N作用,改良土壤。
第四篇: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
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
周颖南柯昕 赖安璐、黄雅芬
指导教师:林洁
引言:
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然而,由于食品污染事件和食源性疾病的不断增加,食品质量的安全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食品安全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随着科技的发展,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视,但是与国际社会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加人世贸组织后,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挑战之一
年美国爆发了由冰淇淋污
染造成的沙门氏菌病,估计有22400人患病.1996年日本发生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肠杆菌。157:H7食物中毒事件,致使1.2万人急性发病.英国的“疯牛病”、“口蹄疫”相继爆发后,瑞士、法国、比利时等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发现了疯牛病,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疯牛病恐慌”.1999年比利时出现致癌物二恶英污染鸡、猪等事件,使欧洲鸡及乳制品出口在全球受阻.2000年,法国又发现一些肉食品遭受李斯特杆菌污染.在发达国家,估计每年有30%以上的人感染食源性疾病
在我国,自从1995年食品卫生法实施以来,食品合格率比过去有所上升,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问题层出不穷,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据卫生部信息,2001全国共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185起,15715人中毒,146人死亡721.目前,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问题依然突出,如众所周知的由于食用携带病毒的毛蜡引起的上海30万人甲肝爆发流行;2001年江苏、安徽等地爆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食物中毒,中毒人数超过2万人,死亡177人.此外,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一些不法者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产销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有毒的或假的食品.去年以来,我国媒体就相继曝光了一些事件例如:南京冠生园食品厂把陈馅翻炒后再制成月饼出售,不仅致使自己破产,还使全国各地的冠生园食品品牌的信誉都受到了连带损害。此外,还有面粉中掺有增白剂,霉变大米拌工业油抛光后出售,用“潜水油”制作食品,粉丝及腐竹中加人“吊白块”,在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酸盐克罗特仑)来提高生猪的瘦肉率。酱油中含有氯丙醇,鱿鱼等海产品用甲醛浸泡,蔬菜种植上使用甲胺磷等高毒农药等事件假烟假酒等假冒伪劣产品也层出不穷,喜宴上因饮用假酒而导致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此外,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在获取更多利润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激素和催熟剂的使用,缩短了鸡鸭和水果的生长周期,但激素含量超标导致儿童性早熟,妇女更年期紊乱,食品也因此失去了往口的鲜美.再比如,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无害仍无确定的结论.境外不安全食品的流入对我国食品安全也同样带来影响,近日来从泰国等地进了一批“毒桂圆”,发现时已经流人全国市场,造成一定的经济和健康损害.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现状:近儿年来,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恶性事件不断发生.199
4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1环境污染与生物链富集;餐饮业管理与学习
环境恶化对食品的安全影响日益突出.人口增长、城市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致使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明显加剧食源性疾病的危险.全国有8。%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人江河湖海,这对农产品的种植业、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危害川.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泛滥也造成土壤和水域的污染.据研究,DDT等有机氯杀虫剂通过气流可以污染全球,在南北极地区的海
1豹、海豚的脂肪中均可检测到较高浓度的DD,此外,工农业生产排放到环境中的有毒化学物质有可能进人人类的食物链.通过生物富集作用,有机氯、汞等与酶亲和力强的成分,在食物链尤其是水产品中可逐级浓缩.例如贝类在含DD丁、012-0,1115mg/的水中生活10h.体内富集DDT可达15000倍曰.人类位于食物链末端,环境有害物质依次被放大后进人人体,最终危害人类健康.如早先在日本汞污染引起的“水误病”.2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染;
食品在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中可能会污染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发生在从生产到餐桌整个过程的任何环节.食品可以被有害的微生物污染,如沙门氏菌、乙肝病毒等.食品在熏制、腌制等高温烹调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亚硝酸盐等致癌物,加工食品的机械、管道、食品包装材料等也可造成污染.此外,加工过程中存在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滥用的现象,也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3新技术带来的问题—转基因食品和兽药残留;
转基因技术指通过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片段导入目标生物体并使其表达,使目标生物体具有新的稳定性遗传性状川.该项技术己在植物品种改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科学地评估该技术所造成的环境生物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尤其是长期效应还很困难.WHO已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列为21世纪世界食品安全领域所面临的三个巨大挑战之一ref,中国农业部和国务院分别于1996年和2001年发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强制规定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程序及商品化转基因食品的标识规定。兽药残留主要是指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激素残留,抗生素残留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同时会使敏感人群出现过敏反应,氯霉素类还可引起人类造血系统疾病
4国际贸易全球化引起进口食品污染;
随着国际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大量人口流动和大量食品贸易可引起食源性疾病跨国传播我国加人WTO后,进出口食品贸易越来越频繁,爆发于国外的疯牛病等疫病时刻在威胁着我国的食品安全.受客观因素限制,一些短保质期食品如奶制品等的进口检验具有一定难度,因此,进口此类食品存在一定风险,如何尽量解决好这一问题值得探讨.5经济秩序混乱,监督工作薄弱;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食品生产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市场经济秩序的某些混乱和不规范使食品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一些企业或个人制假、贩假,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此外,各机构改革进度不一,模式各异,从而使食品卫生监督工作面临着相当的困难.食品卫生执法工作受到种种阻碍和制约,食品卫生监督与群众的期望也还有不少差距.食品卫生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食品安全技术优先发展对策:
1.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立和完善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食品安全技术体系相协调的新型“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系”为中心,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重点突破原则,解决目前食品安全产业与技术领域所面临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
2.发展思路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针对我国实际情况、瞄准未来和国际发展趋势,从生态友好型农业生 产资料入手,研究食品安全全过程控制技术、质量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检测与管理预警系统,采取“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点线面结合”的策略,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推动我国完整有效的安全食品生产、监控和管理技术体系的建立。
3.优先支持领域
(1)生态友好型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 环保型缓释控释肥料、生态型有机—无机复混肥、环保型生物肥料的研制与产业化。以提高植物自身抗病虫免疫能力和杀伤有害生物为目标,创制新型高效、多功能的基因工程微生物农药。微生物活菌制剂的发酵工艺和颗粒化包被技术;生物饲料添加剂安全质量标准及使用规程;动物生长发育调控的代谢修饰剂、营养强化剂、营养重分配剂、植物抗氧化剂、有益脂肪酸、卵磷脂、丝氨酸等强化添加剂、肉蛋风味改善添加剂。
(2)畜禽疫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与开发
研制重要畜禽疫病(禽流感、新城疫、疯牛病等)的新型安全高效疫苗和生物免疫增强剂,提高疫苗的免疫效力和安全性。
(3)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关键技术
生物天敌繁殖技术,病虫害物理、生态科学防治技术,无污染施肥和高效水肥藕合技术,环境、化学诱导抗病抗逆性技术,化学农药高效使用技术,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动物生长发育和抗逆调控技术,饲料和饲养环境中对动物健康、人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的敏感指标与快速检测技术及无公害饲养环境的预警系统,建立快速检测畜禽疾病的免疫芯片技术、设备与畜禽健康预警系统,减少畜产公害的营养调控技术,降低畜禽矿物元素排放量的营养调控技术。研究设施蔬菜病虫害生物—化学协同控制技术,研制并开发适用于设施蔬菜生产的、多靶标协同作用的新型低毒化学制剂和多功能生物制剂组合。
(4)食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研究水产品、畜禽制品、乳制品、酱油和果蔬汁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和危害因素限值以及控制措施,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企业HACCP评价准则,建立食品加工企业HACCP实施指南。
(5)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体系
建立农药、兽药、激素多残留检测方法与快速检测技术;建立疯牛病病原和禽流感病毒检测技术;建立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污染预警系统,研制简便、快速、多用、智能、价廉、便携式无公害农产品速测仪器。
(6)进出口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
研究危险性因素评价新技术安全性的方法,建立进出口食品安全状态评价指标和数学模型,建立基于风险分析应用的进口食品安全监督检验管理原则和办法。
(7)食品危险性因素分析和危险预警系统
研究食源性疾病、食品中有毒化学物质和致病菌污染资料;建立食品中主要污染物的本底数据库和危险预警系统;建立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和食源性疾病的主动监测体系。
(8)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技术措施和相关标准
研究并提出既符合WTO有关原则,又适应于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标准制修订原则文件和技术措施,制订配套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均较强的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
总结:
食品安全的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WHO强调政府、企业和消费者联合起来共同参与食品卫生的法制建设、机构建设和宣传教育工作,以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政府应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检测系统,企业应自觉遵守法规,合法经营.消费者应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并积极进行监督,三者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和合作餐饮业管理与学习,共同肩负起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尽快融人经济贸易全球化潮流,我国应尽快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第五篇:浅谈农民收入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民收入现状与对策摘要:本文总结了农民收入的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概括了造成农民负担重、农民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与探索。关键词:农民收入的特点与现状 存在的问题 建议与探索
农民收入问题关涉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农民收入上不去,就不可能有全国普遍的小康,更不会有脱离初级的小康。农业税费全免,对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民务农情绪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松对农业、农民收入问题的关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绝不空洞。下面仅是笔者对农民收入问题的一些浅见:
一、农民收入的主要特点
1、收入来源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主要表现为:(1)靠“小农业”为唯一收入来源的格局已彻底打破,“大农业”收入已从整体上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收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颍上县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38万人次,劳务收入已占农民纯收入的近30%。(3)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现金增收的主要来源。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2002年前三季度农民的工资收入达到人均578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7.5%,增长额占农民现金增收额的一半。
2、农民收入不稳定。农民收入的增减受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主要因素有:(1)缺乏长期有效的收入机制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增收的基础不牢。气候条件、天气状况、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突发事件等都对农民收入有较大的影响。有资料显示,受“非典”和洪涝灾害的影响,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003年为2127元,仅比上年增长0.4%。(2)国家涉农方针、政策的调整会从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对农民收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农业特产税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实际是减少了农民收入。(3)农民收入的某些部分具有偶然性,如失地补贴收入、价格因素对农民增收的拉动。(4)政府的作为与不作为,对农民收入的增减有重要影响,一个对农业有作为的政府必定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反之则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有损害。
3、农民收入不平衡。这种平衡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和区域内的不平衡。(1)东部地区的农民收入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2000年京郊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4687元,而湖南省祁阳县农民在2003年人均纯收入才达到2497元;(2)城郊(镇)农民收入普遍高于乡村农民收入;(3)人与人、户与户之间也存在着收入不平衡,来自湖南省祁阳县的一份资料显示:农村居民中,有不少家庭年收入已经突破了10万元,但生活在偏远山区的有些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还不到600元,有些甚至连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4、落实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农民增收。(1)农村税费改革促进了农民增收:2003年湖南省祁阳县人均税负为46.8元,比改革前下降了56.3%,农民负担的减轻相应地增加了农民收入。(2)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有资料显示,安徽省宿州市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全市仅2002年农业产值就增收约5亿元。(3)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有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北京农民可支配收入达到5099元,其中约90%来自于非农产业,处于中部地区的安徽潜山县的农民收入中也有75.5%来自于非农产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策落实不力,阳奉阴违行为突出。据悉,税费改革后河南省镇平县某农民到镇民政所登记结婚,各种搭车收费高达200多元(《财经》杂志,常红晓/文)。这一现象虽不是多数,但至少也是违抗中央三申五令的“减负令”、千方百计增加农民负担的一个缩影。
2、“浮夸风”不可轻视。“浮夸风”的兴起、流行甚至泛滥,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国务院明确规定,农民上缴的提留和统筹,应控制在上一年农民纯收入的5%以内;其二,上级分派的财税负担过重,按农民的实际纯收入计算根本完不成任务;其三,增加自身收入的需要;其四,套取政绩的需要。四者的最佳结合点就是增加农民收入,但是
农民收入不是一年半载、一朝一夕就能增加的。然而最简单、最通用的办法就是通过解小学数学题增加农民收入。如上级分派给某2万人的乡镇的财税任务为500万元,该乡镇的预算收入为100万元,于是,该乡镇分给农民的人均上交款就是(500万+100万)÷2万=300(元),根据5%的规定就可算出农民的最低纯收入=300÷5%=6000(元)。这种纯收入冠冕堂皇、几全其美,既没有突破中央5%的上限,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指标,还增加了自身收入,最重要的是实现了预定的政绩。事实上,农民与基层政府(甚至包括村)之间的矛盾日益白炽化就是对这种纯收入的有效反驳,前些年湖南祁东县某地农民因不堪重负集体冲击县政府(乡镇政府)的案例就是最佳说明。
3、农民收入低,增长缓慢,后劲不足。这主要表现在:(1)自1996年至2003年,农民实际人均收入仅增长4%,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一半,与国民经济年均将近8%的增长率有很大差距。(2)农民收入的增加目前主要靠劳务收入和投资收益的增加,而实际上这种增收只是一部分农民增收,大部分农民增收效果并不明显,有些甚至出现了负增长。(3)农村非农产业如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滞后,导致非农产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降低。(4)农民收入低,政府财力不足,直接导致农业投入不足,这种不足的投入既包括各种物质的投入,也包括其他非物质的投入,由于缺乏足够的投入,造成许多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恶化,抗灾防病害能力逐渐下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4、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政策,在促进当时农业发展的同时,实际上是确立了农业的分散经营和不具规模的零星作业,妨碍了规模和集约农业的进程,不利于农业先进技术、设备的推广,严重制约着农业规模效益的提高。这也是长期以来农民收入水平低、效益差的重要原因。
5、收入差距拉大。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基尼系数已达到0.43,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以甘肃和湖北两省为例,2000年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酒泉地区为3315元,最低的陇南地区为956元,两者之比为3.47:1;2001年湖北20%的高收入农户集中了31%的纯收入,他们的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643元,而20%的低收入户只占有10%的总收入,人均年纯收入只有1077元,高低收入比高达4.31:1。
6、农民负担重。随着农业税的减免、取消,农民经济支出负担相对减轻,但随着形势和政策的变化,农民收与支之间的矛盾与问题也会出现新的变化,农民负担也会以新的形式出现。表现为:一是农业税虽然被取消,但其他收费渠道依然存在,农业排灌、修路建桥、农用车管理、生猪屠宰、农民建房等都可以是乡村两级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的源头,以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出现的新的收费项目和形式极有可能成为农民新的负担。二是化肥、农药、种子及其他农业生产资料的提价,使农民收入“明升暗降”。三是获取知识的高成本已成为农民新的负担。一方面是义务教育虽从2007年进入免费阶段,但培养一个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所要的花费,无不是农民的沉重负担;另一方面是农民看病难、买书难、培训难、受教育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四是事务性负担依然沉重,政府某些职能部门对农民的不公正心态和某些公职人员的“官老爷”思想,使农民说话难、办事难。
7、农村圈地运动严重,农民土地收益严重受损。近年来,由于各种开发区的风起和城市规模的扩张,造成农业用地以惊人的速度紧缩,大量农民因失地而丧失长期的收入来源。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与探索
农民收入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更是重要的政治问题。农民收入问题解决不好,久而久之绝对影响全国政局的稳定及其它方方面面的关系。因此增加农民收入不应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一条醒目的标语、一组注水的统计数字。
1、完全免除农民负担。随着国家农业税的取消,农民负担相对减轻,但光“减轻”还不行,必须彻底免除农民所有税费负担,包括完全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以及国家定购粮任-2-
务,农民不要向任何部门或个人交纳包括各种集资款(如修路建桥集资、办校建厂集资以及其他任何公益事业集资)、生猪屠宰、农用车管理、建房及各种附加等在内的任何税费(含什物),以此来掐断向农民收费(税)的任何途径,彻底实现农民零负担。
2、中央政府必须加强督查,严惩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以前农民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某些村(乡、镇)干部,为了谋求个人或部门的狭隘利益,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于不顾,巧立名目乱收费,视农民为砧板上的肉,任意宰割。鉴于以前农民负担反弹的教训,中央政府必须加大暗访督查力度,采取严厉的惩罚性措施制裁向农民收取任何款项的行为。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不做表面文章,实实在在增加对农业的有效投入。(1)继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非农产业;(2)帮助农民拓展市场;(3)创造条件,使劳务输出组织化、规模化,做强做大劳务经济,帮助务工人员维护各项权益;(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5)对农民实行免费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6)加大对农业的直补力度,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各级政府都要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向农民公布具体的补贴数额,严防各种补贴在操作流程中缩水。
4、实行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土地新政策,在确保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允许其使用权自由流转。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防止大规模的圈地运动,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特别是土地收益,消除农村因圈地运动而引起的各种矛盾和纠纷;另一方面有利于具有先知先觉意识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或开辟高收入行业;还有利于进一步发展规模农业、集约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增加农业收入的稳定性、效益性。
5、精简机构,裁汰政府冗员。我国市(地)、县、乡(镇)三级政权,不论大小,除外交部之外,机构均与中央一一对应,机构臃肿,人员庞杂,就是不算一级政权的村也有“三套人马”。机构运转、“父母官”工资、办公经费基本上都得由财政供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这些财政特别是村、乡镇财政绝大部分由农民的钱支撑。为了减轻财政负担、防止农民负担雪上加霜,有必要大幅度精减机构、裁撤冗员,砍掉市级政权,由省直管县,同时要并村(组)撤乡(建镇后为“办事处”)建中心镇。为了将这一工作做实,一要严格控制各级政权组织规模,限职位、限编制、限人数;二要有步骤分阶段进行:首先是并村(组);其次是撤乡建镇;再次是削减县级政权机构;最后才是废除市级政权。
6、鉴于农民负担主要由政府部门引起、且中央政府的“减负”指令一到地方就走样变形、农民负担越减越重的事实,减轻或免除农民负担不能一味指望政府的红头文件。而要最大限度地减轻或完全免除农民负担,就必须打破以前的陈规旧矩,国家要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用法律手段打击使农民有负担的行为,甚至可以在《刑法》中增加一条“使农民有负担罪”,使农民有负担的主要负责人和主要参与人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