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无为而治[推荐]
“无为而治” 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遵循大千世界的规律,尊重人的个性,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无为”本是道家核心思想,但同样也是佛家与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家的“缘起性空”思想与“无为”是相通的,“空”与“无”的内涵是一样的;儒家倡导积极入世,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观,以道德伦理为核心思想,提倡以德治天下,以德服人,孔子认为古代圣王舜就是无为而治的典范:“无为而治,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以德行天下本身就反映了儒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就“无为”而言,我认为分三个阶段,企业管理者只有深入地去感悟这其中的道理,才能真正领略“无为”的思想魅力。
第一个阶段:有为而妄为阶段
秦始皇是有为之君,灭六国而一统天下,万里长城成为民族象征,文治武功彪炳千秋,但强大的秦王朝仅仅十四年就土崩瓦解了。秦始皇笃信法家思想,以暴政维系其强大的帝国,但激化了社会矛盾,到了秦二世的手里就土崩瓦解了。
在竞争无处不在的今天,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努力奋斗。很多企业在资本积累的同时,狂妄和浮躁也在急剧增加,日本的战略学家大前研一曾批判说:“我认为中国人有点急躁。”这话虽然我们不爱听,但也的确有道理。中国企业后起而勃发,希望能够尽量走捷径,但往往脱离不了“妄为”,这主要是由于缺乏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
中国的贫富差距虽然很大,但是中国的慈善事业很落后,“大款”们花天酒地,却不知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与比尔.盖茨、巴菲特这些世界巨富和世界最大的慈善家比起来,真是让人汗颜。我比较欣赏国美总裁黄光裕说的话,为什么要把国美继续做大做强,因为是一种责任,是国美几万名员工的生存与发展,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家。
第二个阶段: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比较容易,可要“有所不为”,就需要胆量和智慧了。万科的王石在刚开始授权给自己的总经理时,突然感觉很不对劲,因为发现公司的很多事情他不知道了,有一种害怕。在与总经理沟通工作时,发现工作热情没有以前那么高了,后来王石发现,原来是自己过多地干涉总经理的工作,很多细节也不放过,这如何让下属放手去干呢?决心“有所不为”的王石下定决心,将权力逐渐下放,经过一年的反复磨合,他发现一切都海阔天空了,很多事他不用管,下面一样干的很好。
从“有所为”过渡到“有所不为”,这一种管理模式的转变,需要具备深刻的管理功底和领导魅力,它必须具备完善的管理基础,领导者必须具备高超的领导艺术,否则很难成功。首先,要构建完善的管理系统
美国有高度发达的经济,美国社会的各种法律法规非常的多,那么美国政府和企业在“为”与“不为”之间如何取舍呢?美国政府在公司行为当中是起到了很重要的规范作用,美国的企业是一个被各种规则管理起来的一个系统。当你去到一个没有任何规则的地方的时候,你会意识到有规则的好处。美国政府的“有为”就是制定各种规则,而且这些规则得到了严格的执法。有个例子很有趣,一堆华裔夫妇卖了一栋房子,最后被买家告上法庭,赔偿了10万美元,为什么呢?因为这对夫妇有意隐瞒了房子厨房有蚂蚁的问题,而买家因此而皮肤过敏。
其次,要注意授权的节奏
权力会导致腐败,所以授权一定要逐步,“亦步亦趋”。王石的授权,也要经过一年的磨合,逐渐放松控制。授权这就如同我们放风筝一样,风筝就如同我们的下属,风是外界的环境,线就是权力。不敢放线,风筝永远飞不高;风小了,就要把线紧一紧;风大了,就松一松。要根据风的大小、方向,去逐步地授权给自己的下属。
第三个阶段:无为而无所不为
这是管理的最高的境界,有一些玄虚,不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和管理实践,是很难领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的。
无为而为的思想在汉朝得到艺术性的发挥,汉高祖及他的继任者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鼓励农耕,提倡节俭,减轻刑罚,使汉朝的生产与经济得到极大的恢复和提高。汉武帝凭借强大经济和技术条件,历经长达几十年的战争,彻底打败了强悍的匈奴骑兵。“犯我天威,虽远必诛”——古往今来,只有大汉时代有如此豪言壮语。大道无为而无所不为的道理,在汉王朝得到高超运用。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说,治理大国应当像煮小鱼一样,不能随意去搅扰它(否则小鱼就残碎了);同样,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员工感受不到你的存在,他能够目标明确、自我管理、自我激励,把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价值。这需要企业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GE是世界上少有的多元化非常成功的企业,韦尔奇在总结GE成功的经验时说,GE虽然业务是多样化的,但是文化非常的统一,任何人都绝对不允许对价值观有所怀疑,有所违背,也就是说,用统一的文化代替了统一的业务,也能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GE也是高度授权的,各事业部权力很大,总部是战略和文化中心,看似“无为”,但已经是“无所不为”。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无为而治要建立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领导者要具备高超的领导艺术,要平衡集权与授权的度,有为而不妄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而无所不为。乱世靠有为,治世靠无为;创业靠有为,守业靠无为;管理靠有为,领导靠无为。有为与无为的辨证关系,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艺术化的处理,绝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实事求是、不自欺欺人,也许是给这些公司最好的建议。功夫皇帝李小龙在他的唯一一本著作《武道释义》中写道:人们越来越忽略了武术的本质——赢,要想赢最关键的三要素就是简朴、效率和直觉,而人们却错误的热衷于花拳绣腿。我们的很多企业越来越忽略了管理的本质:简化、效率和价值,而人们却错误的热衷于对所谓最新管理方法的无休止的追逐中。回归本质、简化系统,才是企业持久之道。
再说说一定要像“水”
在大工业生产的时代,企业奉行的是“刚性政策”、“刚性结构”,每个大企业都像是一个壁垒森严的小**,致力于全产业链的一体化,用不可逾越的刚性制度和泰勒管理法维持着它的运行秩序。在这种企业中,人的因素,不论你是管理者还是蓝领工人都更多的被定位为“革命的螺丝钉”,是大机器的一部分或机器的延伸。
毫无疑问,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刚性结构的缺陷,开始寻求“刚柔并济”的解决之道,也有专门的管理学者提出了“柔性战略”的概念。究竟什么是柔性战略呢?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管理者的“水性思维”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包含三个层次的内涵:
一、“百川入海”的低洼意识
为什么“百川入海”?因为海在最低洼处。会加入“管理学会”的同学大部分都是想成为优秀“管理者”的了,但是不知道你们是否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在迈出校门后首先成为一名优秀的“被管理者”。以我对很多企业管理者的观察和了解,一位管理大家一定具备一种奇特的“天赋”:那就是能够适时的放低自己,以环境为师的能力。七年前我作为一名咨询“菜鸟”,曾经亲眼看到首富刘永好先生端端正正的把我的胡言乱语记在笔记本上,只因为他觉得我说得很有趣,是之前没有听过的;一直到今天,刘先生与任何人的谈话也永远都保持着随时记录的姿势。也曾经亲身陪同中国企业成长冠军蒙牛的大老板牛根生在经过了一个整天的会议之后,饿着肚子到贵校的阶梯教室坐在最后一排旁听一堂讲座,只因为听说主
讲人有一些很新鲜的观点;我也曾听说在蒙牛的建设工地上一名老民工评论:这个胖子最好了,对我最客气,还老跟我问这问那。而 “这个胖子”,正是老人所不认识的集团总裁牛根生。只有具备这种适时放低自己的意识和能力,才有可能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不断丰富自己管理思想的来源,不断创造新的管理奇迹。
而对一家公司来说,最难的事情是如何把这种能力传递和复制下去,从而避免公司的官僚化、注水化倾向。
二、“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管理角色
对一名管理者而言,最难做到的事情是“为而不争”。企业管理者的角色意识有四种境界:不为而争,不为不争,为而必争,为而不争。前两种是浪费资源的高手,简直应该推出去砍头。而很多企业的团队建设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出现团队裂,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团队中的核心人物犯了“为而必争”的低级错误。这个“争”,不仅仅是指争名夺利,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争功”。因为对于很多管理明星而言,业绩好、贡献大是团队所公认的,因此很多人就认为我付出了这么多,一心一意为了企业利益,难道就不能批评批评其他人?不能骂骂下属?不能以我为主的处理一些问题?不能获得更大的话语权?但事实是,凡是出现了这种“管理明星”的企业,企业寿命都不会很持久。因为企业越大,就越需要竞争耐力,而不仅仅是竞争爆发力,只有管理者具备“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修养,管理能力才有可能完整的传承下去,才可能将个人智慧转化为公司能力。
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经发表一份调查报告,结论指出: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这个数据是否令你震惊?(所指关系并非不正当关系,而是健康的积极人际关系。)
在好莱坞,流行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what you know),而是在于你认识谁(whom you know)。”卡耐基训练区负责人黑幼龙指出,这句话并不是叫人不要培养专业知识,而是强调:“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成功的入门票。”
人脉如同金钱一般,也需要管理、储蓄和增值。人人都可以成为善于人脉经营的脉客。
人脉的类型:每种都很重要
人脉资源根据其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一下几种——
血缘人脉:由家族、宗族、种族形成的血缘人脉关系。
地缘人脉:因居住地域形成的人脉关系,最典型的就是“两眼泪汪汪”的老乡关系。学缘人脉:因共同学习而产生的人脉关系。学缘人脉不仅局限于时间较长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同学关系,随着人们现代交际意识的提高,各种各样的短期培训班甚至会议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人脉关系资源。
事缘人脉:因共同工作或处理事务而产生的人脉关系。事缘人脉不仅仅局限于工作中的同事、上司、下属,一段短暂的共事经历也能形成良好的人脉关系。
客缘人脉:因工作中与各类客户打交道而形成的人脉关系。
随缘人脉:“有缘千里来相会”,人是有缘分的。一次短暂的聚会,一次偶然的邂逅,这都是上天给我们安排的随缘机会,只要我们抢抓机遇,善于表现自己,而又理解他人,一见钟情的缘分就会降临,你的人生或事业也可能从此就会与众不同。
积累人脉的三大途径
熟人介绍是一种事半功倍的人脉资源扩展方法,它具有倍增的力量。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但是他的精力和时间是固定的、有限的。一位营销人员,要想在短时间内开发出大量的客户资源,只有利用转介绍的机制,才能产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几何指数的倍增效应。人脉资源的拓展也是如此。
参与与社团可在自然状态下与他人互动建立关系,从中学习服务人群进而创造商机
并扩展自己的人脉网络。参与社团时,人与人的交往在“自然”的情况下将更顺利。因为人与人的交往、互动,最好在自然的情况下发生,有助于建立情感和信任。透过社团里面的公益活动、休闲活动,产生人际互动和联系。
上面这两种方法比较传统,不少人看来很老土。那还有更时尚的方式,那就是网络圈子和网络生活。既然一夜情和爱情都能通过网络迅速铺开,那很多事情自然一切皆有可能。
数据化社交有无限可能
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成功的人人脉资源不但十分丰富,而且必须进行人脉资源数据库管理。
最近经朋友介绍,上了一个网站----若邻网(), 这个号称最大的中文商务社交网,提供了中国最大的在线社会性网络服务,开拓和延伸了每个人的社交网络,并展示其巨大的商业和社会价值,让人赞叹不已。
一旦成为注册会员,就可以按人脉的分类去寻找和认识人,系统甚至自动配置出每个主角“可能感兴趣的人”。这些分类包括地缘人脉、学缘人脉、事缘人脉、客缘人脉等。比如同一个城市或特定城市的,或者同一个行业或特定行业的。事半功倍的人脉建立方式,让一切皆有可能。
若邻网不但有人,而且还有评价体系,这个是最大亮点之一。除此之外,求职和猎头招募,也是社交网的重要功能。正式因为这种能按地域或者行业汇聚的圈子,也让很多招募单位情有独钟。
若邻网的小博客和文章,则旨在表现人的个性和创意方面。而社区成员自发形成的千奇百怪的群组,就是各种圈子的繁衍了。只要有爱好,就能找自己的群组,找到自己的朋友和价值。
第二篇:无为而治读后感
无为而治读后感
(一)大家都知道,老子的“道”是自然无为之道,老子从“故天道以明人事”的思路出发,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人尤其是统治者就应当效法天道无为而治。
其实,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现实原因是:他看到统治者的强制妄为,认为统治者无休止的占有欲和权力是导致人民苦难的根本原因。老子说,大路本来很平坦,君主却喜欢走斜路。而在当时,我们都知道,“儒”、“墨”、“法”各家以仁义礼智,道德法令规范化社会,而这种“有为”主张只能使社会更加混乱。所谓“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就是说,法令越严,盗贼越猖狂,儒家的礼乐等“有为”的主张也是导致社会混乱的罪魁祸首。
那么,究竟在现代,老子的无为又是如何呢?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一句话:“辅万物之自然,而并不敢为。”或许我们很小的时候学伊索寓言的时候,就听说过“揠苗助长”的故事。主人公为了使禾苗能快速长高,就自己用手去把它拔高,结果,几天之后,当他再去看这些禾苗的时候,它们都已经死了。现在,我们都明白,万物都有其生长发展的规律,破坏其规律就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其实,“无为”在老子的解释中就是顺任事物之自然,排除不必要的作为。假如那位主人公能采用一下老子的思想,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老子的“无为”在生物的发展规律面前,绝对是神圣的。
其实,在管理现代社会上,中国的社会制度也要有必要学学老子的思想。前几天,我在《看天下》这本杂志上就看到挪威监狱的生活描写,在我们眼中,这,才是真正的无为统治。在挪威的监狱里,我们没有看到铁闸,高墙的牢房,只是一座座的木屋,整个监狱里只有一把老旧的手枪,犯人也无需要拷上枷锁,每个有分配好劳动任务的犯人都安分守己地在那里工作、生活。没有一个犯人想过要逃跑,也没有一个犯人想要再回来这里。奇怪的是,挪威这个国家的犯罪率是全世界最低的。当时,我看到这的时候,真的真的非常的感慨,为什么中国的法律制度这么严谨,但犯罪率却是居高不下呢?我们的国家是否要学习一下挪威的监狱管理模式,是否要认真地研读一下老子的“无为”思想呢?
从汉代到现今,儒家思想一直是处于学术界的显学地位,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道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当今社会,或许儒家“积极无为”的思想太深入民心,当代人总爱出风头,追名逐利,唯恐天下人不知其在矣。每年都有不少的高官因受贿而落网,每年娱乐圈都不知道有多少女星为出名而被潜规则……而道家的“无为”思想不正是很好的调剂品吗?其实,有时在自己的岗位上让其自然而为,不也是一种乐吗?
确实,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奉行老子的无为思想也是一种和谐的体现。
无为而治读后感
(二)今天细细品味肖川先生的《教育需要无为而治》这篇文章,倍感亲切,可以说它是对教育和孩子成长规律的一个深度解读。在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方法始终在探索不停;对教育的关注和教育的期待越来越突显。
一方面,《教育需要无为而治》是对教育与孩子成长关系的一个解读。从孩子的成长说起,孩子的成长要遵循成长的自然规律。孩子的成长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各方面的成长。成长的过程当然离不开教育,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更好的为孩子的成长服务呢?从某种角度说学习是一种习惯化,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绝对不需要过度的强制。从孩子一出生,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样板,所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次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在老师领着孩子做游戏时,已把人生的道德准则蕴涵于游戏规则之中。一直到上小学中学,老师总是言传身教,在引导孩子学习知识的同时,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读书学习求知的习惯;养成善于思考做事严谨的工作习惯,养成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的处事习惯,等等。这些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家长与孩子的相处中,老师与孩子的相处中和孩子与孩子的相处中逐渐形成的。这是教育规律,也是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所以孩子除了学习,还需要有积极充分的休息、充足的睡眠,需要追逐、嬉戏、打闹,需要无所事事、做白日梦,需要有“面对着天空发呆”的自我调适。()可有些急功近利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错误地认为娱乐和玩耍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很多家庭几个人来忙乎一个孩子,从上幼儿起就开始报各种辅导班,学习班,恨不得孩子琴棋书画样样都成全才,恨不得一夜之间都“成名成家”。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压垮了。说到这不得不使我想起浙江大学教授郑强曾分析过,中国的学生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的少这又少,原因就是对求知欲的缺失,也就是说中小学教育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只是儿童发展的一个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不可分割的。肖川先生的这篇文章是对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多么中肯的一个点播啊!
另一方面,《教育需要无为而治》是关于社会对教育关注的一个解读,教育是关涉千家万户、关涉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大事。社会各界给予教育真诚的关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合理期待是教育的重要资源。事实上有些官员存在对教育的期望值过高的现象,至使有些部门不是真诚地为学校服务,为教师和学生做些什么,而是大搞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使得中小学校应接不暇,无异于把学校变成他们滥施淫威的场所。给广大的学校领导和老师心理压力很大,使得老师们整天疲于拼命,导致中小学生没有喘息的机会,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些矫枉过正的做法,既不利于中小学校的发展,更不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同样也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肖川先生对此入木三分的解读。进一步说明社会各界既是教育不可缺位的,又是不能越位的。教育特征是慢,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更不是领导能压出来的。我们要调整心态,客观认识孩子成长的每一步,要象农民守望林业和农作物一样,不能靠硬件设备,不能靠使用生长素。无视事实,违背规律,结果只能伤民族之元气。
纵观全文,肖川先生不仅道出了教育与孩子成长的规律,更重要的是给社会、家长和老师一个行动的指南,让我们的教育更好的为孩子的成长服务。
无为而治读后感
(三)偶有机会,读到施生《无为而治》,心中感慨颇多。施生说,中原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全靠无为而治;但听到的人多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我想,施生的“无为而治”的论断是正确的。最起码对于中原公司来说,有这种想法,肯定是中原能取得今天成绩的一种精神力量。
想当初,施生在香港初成立中原地产,也就三五个人,一步步能够走到今天,让中原地产逐渐成为一家令人敬仰的公司,这绝对不是偶然的。施生说过:“所谓无为,就是知道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故必须尊重天道,不能太过自以为是,企图做一些超越自然容许的事。”此话虽然简单,但包含老子道家思想的精髓。
具体到我们实际工作中,我们“中原人”都要发自内心的去工作,如果单靠上司所逼,被动的去工作,那就不可能做出好的成绩。凡事自己多想想办法,和同事间多交流沟通,加强中原“团队”的力量,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无为而治。”
每天都有很多新同事加入深圳中原,大家可想而知,深圳中原如今已是地产行业的“霸主”。在这里,很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我们得感谢施生的“无为而治”的理念,正是在这种理念下,我们每个人不用想的太多,简简单单做好自己的事情,服务好客户和业主,赚到我们的服务佣金。
我们的职业是高尚的,我们的心态是激情的,我的服务是专业的,我们的工作是快乐的;在这里,只要你有能力,没有人能阻碍到您发展;在这里,只要你有才华,一定会有展示您的舞台。“无为而治”,简单四个字,但它包含的哲理和精华,能让每个“中原人”都可以领悟到不同的意义;最后希望每一个“中原人”都能无为而治,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三篇:班主任:事必躬亲,还是无为而治
班主任:事必恭亲,还是无为而治
内容摘要:诸葛亮事必躬亲型,强调依赖班主任个人之力完成对整个班级方方面面的管理。刘邦无为而治型管理模式,强调运用班委集体的力量甚至全班的力量完成对班级方方面面的管理。
关键词:班级管理事必恭亲无为而治
一:诸葛亮管理的缺失——事必躬亲
通览三国,很不情愿地得出一个结论,诸葛亮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
作为智慧的化身,《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火烧博望、水淹七军、舌战群儒、草船借箭、赤壁借风、七擒孟获、巧设空城计、六出祁山等等,诸葛亮的传奇故事精彩纷呈。更让大家传为美谈的当属他的锦囊妙计,每逢重要事件,总是把装有妙计的锦囊交给执行任务的人,吩咐“到时开看”,每每化险为夷,屡建奇功。
从个人品质看,诸葛亮谨慎、谦逊、严于责己,几乎是“完人”的典型。论忠贞,诸葛亮忠于刘备,刘备之后,继续尽忠于刘禅。为了报答三顾草庐和临终托孤的知遇之恩,他亲理细事,汗流终日,以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却认为,正是授人锦囊妙计和事必躬亲的做法造成了蜀汉后继乏人的局面,注定了蜀汉灭亡的命运。
首先,这样做难以激发下属的创造力。诸葛亮一遇大事,锦囊授人,不但不和下属商量,也不让执行任务的人事先知道事情如何去做。别人都是被他“智慧”所驱策的、被动的工具,正是民可使由之,不
可使知之。但他偏偏忘了,上司管得太细、太具体,下属便会不自觉地放弃思考,变相抑制了下属的创造性。
其次,不分巨细,事必躬亲,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诸葛亮只知自己受先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惟恐别人不如自己办事尽心,却从来不给手下创造“感恩”、“尽心”的机会。人都需要自己的权力空间,下属也需要被尊重。被动供人驱使和主动工作的感受绝对是不同的。上司一竿子插到底的做法,很容易使其他管理层的下属心有顾
忌,感觉压抑,不仅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往往还容易产生满腹牢骚。
第三,诸葛亮以一人之力包打天下的状况,变相剥夺了下属锻炼的机会。上帝无言,百鬼方有机会狰狞。象诸葛亮这样高明的管理者,无形之中已经为下属树起一道不可逾越的智慧鸿沟。诸葛亮作为高级领导人,不是积极鼓励下属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增长才干,而是事事参与,当兵的难以得到实践机会,进步慢也是很自然的了。
联系到班级管理,从诸葛亮身上可以看到一种相当典型的管理模式。
诸葛亮事必躬亲型,强调依赖班主任个人之力完成对整个班级方方面面的管理。这种模式结构犹如轮辐,班主任是轮子的圆心,班级是圆心周围的轮子,班主任的注意力像密密麻麻的辐条一样散向每个学生,使几十个学生围绕自己的意图运行。这种模式下的班主任,直接参与对每个学生、每个事件的管理,常常以校为家,早晚跟班,身上要具备管家、保姆、侦探、警察等多种素质。这种管理全面而细腻,能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细微之处,可以及时掌控班级发展动态,使班
级快速走上预定轨道,形成良好班风。但这种模式的缺点也显而易见。由于管得过多过细,容易养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扼杀了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使班干部也变得冷漠,还会造成学生的压抑心理和逆反心理。日子一长,种种问题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来,教师也因此陷入没完没了的杂务琐事,整天忙得焦头烂额,疲于奔命。这种管理模式下的班级,班主任在场时,学生可能会慑于老师的权威而唯唯诺诺,但班主任不在场时,班级可能乱成一锅粥。班主任连外出开个教研会都提心吊胆,总担心调皮学生趁机造反、班级大乱。对班主任个人而言,长期的心力交瘁将最终把身体拖垮,使教育工作只剩下责任和义务,毫无幸福感可言。
二、刘邦管理的艺术——“无为而治”
刘邦“自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他经常考虑和着力解决的便是如何吸纳使用天下人才;在“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帝业”夺取政权的实践中,他更深深体会到,人才是成败的关键,同样,他从秦王朝“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而导致政权丧失的教训中,更清醒地认识到,要巩固政权同样离不开人才。公元前202年5月刘邦在洛阳南宫大宴君臣时,说出了自己成功的经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捕捉)也。”刘邦深知自己才疏学浅、胸无韬略,就让熟读兵书、擅长谋略的张良来出主意;自己没有治国安邦、管理后勤的才能,就让精明能干、责任心强的萧何来管政务;自己没有冲锋陷阵、攻城略地的本事,就让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的韩信来领大军。自己没本事“将兵”(统率士兵),但有本事“将将”(统率大将),借人之长,补己之短,借人之力,成己之事,这是多么聪明的做法。由于刘邦在用人上能够做到知人善任、不拘一格、不计前嫌、用人不疑,所以天下英才竞相趋附,从而形成了四个强大的人才群:一是由韩信、彭越、英布、曹参、周勃、樊哙、灌婴等组成的军事人才群,二是由张良、陈平、娄敬等组成的谋略人才群,三是由萧何、张苍等组成的行政人才群,四是由郦食其、陆贾等组成的外交人才群。群星璀璨,人才济济,尽为刘邦所用,刘邦怎能不胜呢?可以说,刘邦的成功史就是无为而治、广纳人才、量才而用的最好佐证。以史为鉴,对今天我们的班主任仍可带来诸多启示。
刘邦无为而治型管理模式,强调运用班委集体的力量甚至全班的力量完成对班级方方面面的管理。这种模式结构犹如树木,班主任是泥土里默默支撑树木的根系,班委是粗壮有力的树干,小组是旁逸斜出的枝条,学生是形态各异的绿叶,班主任把管理的大政方针输送给班委后,自会有班委逐层逐级往下传送,直达每个学生身上。这种模式下的班主任,不是直接管理全班每个人和每件事,而是通过培养班委的自我管理能力,借用班委的力量间接管理到全班每个人和每件事。班主任通常着重抓好两点:组织学生商讨制订一套涉及纪律、学习、卫生、礼仪、文体等各个方面,且有严密监督措施和公正奖罚措施的管理制度;组织学生民主选拔人才,锻炼和培养一支敢作敢为、责任
心强的班干部队伍。做好这两点后,班主任就可退居幕后,只在宏观上做好指导和调控,大胆松手放权,充分信任学生,把千头万绪的具体事务交给学生自己处理,不越俎代庖,不求全责备,而是狠下心来当甩手掌柜。这种模式可能初期效果不甚理想,操作起来比班主任亲自动手还要费时费力,但时间一长,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慢慢建立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锻炼出来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局面,班主任也就从杂务琐事中解脱了出来,可以腾出精力思考一些“大政方针”。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无为而治,不是对学生听之任之、不闻不问,而是说班主任不要管得过多、统得过死,是班主任用自己的“无为”,换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为”。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凡是普通同学能干的事情,班委不干;班委能干的事,班长不干;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也就是说,靠无为而治的宏观管理,激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达到了无为胜有为的境界。
三、用“无为而治”带动管理,让班级干部发挥效力
要管理好一个班集体,如果“事必躬亲”,最后只能疲于奔命,可能收效甚微。如果“无为而治”,有一批得力的左臂右膀——班干部,班主任就不会为繁琐的班级工作忙得焦头烂额,班级工作也因为有了一批得力干将的群策群力而做得更圆满。这就需要班主任知晓班级管理的艺术,培养出能干的班级“小管家”,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做管理的主人。
让班干管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班主任袖手旁观,班主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班主任的引导如果自始至终,那就是牵着学生鼻子走,班主任的引导显得尤其重要。首先班主任要把握住引导的时机,开学之初是关键时期,是新任班干部履行职责的开始。这时,我们要引导班干分析班级现状,研究管理策略,制定管理计划,为以后的班级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劳永逸。其次,班主任要选拔好班干部,给他们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在老师同学信任的目光中他们才能真正地以主人自居,为老师排忧,为同学做实事,才能使班级管理获得成功,以达到“教是为了不用教”的“无为而治”的教育目的.。
第四篇:道家思想论文无为而治
道家思想论文
《老子思想解读简说:无为而治》
我个人虽然喜好老庄哲学,亦有对其进行过些许深入地探讨,然终其本末,皆是一家之言罢了。虽然,言在心中,不吐不快,就作了这一篇文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自此语而言,大道理是不必著文说出来的,今日斗胆论道,比仙师老子我实在愧不能及。
话说老子李耳骑青牛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见之紫气东来,便觉有圣人至。遂迎之以大礼,又请老子作文阐道。老子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写了五千字,其共八十一篇,上篇三十七,下篇四十四,因其上篇第一篇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上篇《道经》;下篇首句“上德不德”,名下篇,《德经》。合而称谓《道德经》,又名《老子》。
《道德经》大凡五千余字,而世界上但凡仅仅数千字就能完备的阐明一种学说的,唯有老子一人而已。这本《道德经》竭尽阐述了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体系,能自成一家。于此,在春秋时代,百家争鸣的时代,诞生了道家这一流派。
道家思想的核心,我大概可以用这十六个字来概括:无为,无欲,无我;居下,清虚,自然。
精确的说,“无为”是不准确的,老子通过“无为”最终还是要达到“治”这一目的的(后人多曲解,认为无为就是无所作为,这是不正确的,是有悖于老子思想的本源的)。所以这篇我主要想论及的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无为而治的思想充斥着整个《道德经》。老子哲学之“无为而治”思想素为中华民族所崇尚,所谓“无形胜有形,柔弱胜刚强(道经36)”、“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经2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德经41)”,无不阐释一个道理:事物的最高境界,往往不着痕迹、不露端倪。心目中的伟大目标,苦苦追求而不可得,当历经风雨、胸无所挂时,彩虹不期而至。武学中有“无招胜有招”一说,意即武功至精至纯时,可以执木为剑、以柔克刚,不囿古法、不拘经典,随意挥洒处,所向披靡。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一个专有名词,不能照字面直译作“没有作为”,或误解为“无所谓”。老子主张行道,认为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有其客观性与规律性。“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器,无之以为用。”(道经11)这是说:“无”并不是“真空”或“虚无主义”,老子所倡导的正是一种“无用之用”,看似“无用”而有其重要作用。
老子说“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以为难,故终无难矣。”(德经63)。“圣人”遇到事情还认为其中有困难,而善于处理,所以终于没有困难。这是说:要重视困难,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阶段,抓到有利的阶段去做,就容易成功。老子还说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德经64)双事物的成就都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到远发展起来的。这一定的步骤必须循序渐进,不可躐等。由此可观之,老子的“无为”又不是真正的无所作为,无为是作为治的前提而实现的,无为只是一种行为的作风做法,而最终达到的目的还是“千里之行”之类的宏远目标。
老子的“无为”学说,以“道”(自然法则)和“名”(自然现象)为基础,对待自然和对待人民都要依照自然发展规律。
顺其自然,方能叫做真正的“无为而治”。
第五篇:顺民意得民心无为而治
推翻暴政,要取得一个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政治局面,必须努力缓和阶级矛盾,与民休息,实行无为而治。黄老思想的君道无为、刑德相辅、节欲崇俭、爱民养民的观念就很快转化成切实可行的统治政策。
刘邦去世后,孝惠、高后相继当政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刑罚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文景二帝继统之后,也继续将黄老之术作为治国方针。文帝以一藩王继承大统,其时羽翼未丰,特别注意信任和依靠前朝重臣,刘邦时代的功臣周勃、陈平、灌婴、中屠嘉等人相继被任命为相。既融洽了新旧君臣之间的关系,又保证了高层统治集团的团结一致。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使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进入统治集团,扩大了汉政权的统治基础。
及孝文即位,躬修玄默,劝趣农桑,减省租赋。而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吏安其官,民乐其业,蓄积岁增,户口寝息。景帝长期生活在黄老之术氛围中,其母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诸窦不得不读《老子》,尊其术。
在处理与诸侯王关系问题上,黄老之术的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观念也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润滑剂。汉初诸侯王的势力十分强大,其中尤以吴、楚、齐为最,其领地几近天下之半。汉初全国人口大约有一千三百万,而属于诸侯王国的就
有八百五十多万。
这种政治格局,不仅使政府大量的纳税人口被剥夺,国家财政被严重侵蚀,而其存在及明显的独立倾向也使中央集权时刻面临着被分裂的威胁。文景二帝不是急于削藩,而是对诸侯王采取了长期的优容政策,吴王刘濞失藩臣之礼,称病不朝,文帝反赐其几杖,允许其不预朝会汉初中央政权以静制动、以守为攻的策略,吴楚七国之乱不过三个月即被镇压,黄老之术神奇无比。
靠万民的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无为,故能使众为也,顺民心得民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侯王若能守之,万物以自宾,孰能损有余补不足,唯有道者。统治者不要乱指挥,瞎指挥,按照事物客观发展规律执行才行,遵守法律法规。大道复杂多变,很难认识清楚,不乱干预是最好的治国方法。尊重自然客观规律不乱干预,顺其自然就好了。
为学日增为道日损、辅万物自然而不敢为、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夫莫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进入上善若水潜隐默化的无为而治的境界。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君道无为,臣道有为。有所为有所无不为。樵夫有为于斧,而无为
于木;船夫有为于桨,而无为于水;上有为于臣,而无为于具体事务。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故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
天地万物都由道化生,而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而然,所以人类应该仿效大道,顺其自然。无论孝敬亲人还是治国,都不要违反常规和事理,这才是无为而治。在不违背客观规律和自然天性的情况下,达到天下大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因循万物天性,自然而然的状态,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也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为人处事,修心炼性应以自然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有为之为有废无功;无为之为成遂无穷,览天地之变动,观万物之自然,以睹有为乱之首也,无为治之无也。如果人为干涉事物的发展进程,按照某种主观愿望去干预或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揠苗助长,自取其败,明智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治世达到预期效果。
汉初统治者鉴于秦亡的教训及汉初社会经济的残败,将黄老之术中的无为而治、节欲崇俭、与民休息的观念转化成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黄老之术反对穷奢极欲,提倡卑宫室而高道德,恶衣服而勤仁义,推崇黄老的几位皇帝都十分俭朴。汉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身衣弋绨,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文帝在营建自己的陵墓时,还明确告诉后人不许起坟,不得以金银作装饰,陪葬品都用瓦器。汉初诸帝为了达到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目的,对农业更是十分重视。刘邦在统一战争刚一结束时就宣布复员军队,释放奴婢,要求因战争而流亡的人口返乡归农,复故爵田宅。农,天下之大本,务莫大焉。道民之路,在于务本。把务劝农桑、人口增加、土地开垦与否作为地方官吏考核的标准;设立“力田”官以劝农;将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以减轻农民负担;实行贵粟政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又允许百姓入粟拜爵、入粟赎罪;将一年服一个月的徭役改为三年服一月,在“募民徙塞下”、实行屯戍制度后,甚至一度取消了戍卒令。
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而到汉武帝即位之时,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