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的“高效”实践探索

时间:2019-05-12 00:4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术教学的“高效”实践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术教学的“高效”实践探索》。

第一篇:美术教学的“高效”实践探索

美术教学的“高效”实践探索

南墅镇中心中学,杨虎堂

目前,我们莱西正大力提倡推行高校课堂模式,我在教学中向先行的其他学科学习,进行了一定的探索践行。下面谈一下我的几点做法,请各位专家、同行指正。

在上初二年级第一单元《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欣赏▪评述)一课时,我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因素的要求和中学生的心理,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设计,将美术课堂设计成“美术园”,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本课内容,使学生人人参与,都有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现能力、合作能力等。

一)在教学环境的设计上,安排学生在美术教室内按高校课堂模式小组团坐(组长为代表前坐,中心为活动区),营造一种平等融洽、轻松愉快的气氛,满足学生的需要,力求让学生在活动的乐趣中学习知识,增强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在活动过程的安排上,我设计为五个环节,并且都用形象生动的词语概述,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因素上入手,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猜一猜:内容安排为人物模仿表演与猜测。老师准备一些描述人物的纸条(如“董存瑞炸碉堡”、“年迈的老婆婆”等),让每组代表抽出并且表演,本组同学进行猜测,迎合学生好奇心理,使学生在表演与猜测中体会“形”、“神”塑造人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表现力、观察力与竞争意识。

2、想一想: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同学表演的好?为什么?引出“形”、“神”,展示课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归纳总结能力。

3、学一学:组织学生讨论美术作品中“形”、“神”的含义及二者关系,对学生的答案教师一律板书,并引导学生讨论以“去伪存真”;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积极的心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然后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国画作品郑板桥的《竹》和油画作品委拉斯凯兹的《纺织女工》(初一年级第一单元学过)以复习巩固。

4、用一用:

教师用电脑展示以下作品名称,组织学生进行活动:

国内作品:《早春图》、《溪山行旅图》、《李白行吟图》、《蕉蝉图》。

国外作品:、《静物》、《自画像》、《持阳伞的女人》、《格尔尼卡》、《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5、答一答

①必答:每组代表任选一幅作品共同欣赏分析“形”与“神”(不扣分)

②自由答:每个同学均可任意选择一幅作品欣赏分析“形”与“神”(若成功则小组加分,一般不扣也不加,不好则扣分)

(此环节教师注意与学生沟通,及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肯定,培养的参与意识,创造性思维,表现能力等。部分作品可进行师生活动和表演再现以帮助理解。)这样课堂氛围活了,学生也乐学了,教学多维目标自然也达到了。

此外,我认为初中美术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1)掌握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2)能分析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和新课程所倡导的发现式学习方式的优缺点。

(3)能将新课程理念应用到教学设计、课例分析中去。

常言道:“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教材的使用也正是如此。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摸索、交流与总结,才能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以上是本人的一些拙见,如有不正之处恳请诸位能批评指正。我相信通过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努力和实践,定能使我市的美术教育更上一层新的台阶!

第二篇:探索实践学案教学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探索实践学案教学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抚顺市实验中学七年级数学组

于海涛

为了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自2008年推行“学案教学”模式至今已一年多。本学期初,七年级数学组刚刚组建,我们八位任课教师就积极响应学校要求,尝试将“学案教学”的教学思想溶入自己的教学实践,回顾起来,感受很深,很有收获。下面就一学期来学案教学谈一下我们做法和体会,以求领导及老师们指正。

一、进行“学案教学”的目的意义:

1.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的最终成效不是以教师教了什么,而是以学生学了什么,对学生的素质产生了什么影响来衡量,所以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地要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我们明确了“学案教学”的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学案教学”就是让学生先知道本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使他们亲身参与课堂教学,这样就真正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精神。

2、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学习是漫长而又枯涩的活动。持之以恒固然可贵,可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只有不断的成功,不断的达到目标,不断激活内心的潜力,才能不断地充盈自己的力量。我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设置学案时,我们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真正做到“低起点、小台阶”,既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又能体会到登上一个台阶的喜悦,从而增强他登上下一个台阶的信心和勇气。

3.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

学案教学”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我进行角色转换。“学案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诱导上。编写“学案”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不是“教案”的翻版。它需要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层次地安排所研究的内容。它还要求教师有创新精神,提出的问题既从《数学课程标准》出发,又不拘泥于《标准》,要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的局限,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把主演的位置让给学生,要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讨论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掌握己知的知识外,还应给予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大胆提出问题,标新立异。哪怕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我都给学生以充分的鼓励,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4是强化学生对当天所学内容的掌握,巩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提高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是对当天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查缺补漏,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与遗漏,5是使任课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当天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教学指明了方向。

6是使学生养成今日事今日必良好学习习惯,及时复习巩固当天所学内容,做到一日一清不欠账。

7是加强了同年部、同学科老师的联系和沟通,培养了团队精神,也加强了集体备课。

8是为家长检查督促学生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准备了第一手资料,也为学生今后重新复习本章节知识留下了宝贵的复习资料。

9是为后续老师教授本章节知识准备了第一手日日清资料,为学校的校本教研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资料,(当然知识产权属于出题教师,使用时请勿侵权)

二、学案教学的设计:

1.学案的组成:

学案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活动设计、达标练习、推荐作业等部分。设计学案时,着力点应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记录、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习何种思维方法,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

2.学案的设计思路:(1)研究四项内容

① 研究教材和《数学课程标准》,以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深入挖掘知识点的能力价值;②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以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方向和策略;③研究知识规律,特别是知识点的衔接,以确定知识流通线、学法指导线和能力培养线;④研究知识运用范围,特别是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以确定学生训练的方向与内容。(2)制定学习目标:

在制定学案时充公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包括:智力目标和非智力目标,其中智力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非智力目标包括情感目标、意志目标、心理培养目标等。学案教学认为智力目标是显性目标,应写在学案上,需要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非智力目标是隐性目标,可不写在学案上,但需要教师恰当调控,沟通师生情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等。(3)贯穿学习活动设计的三条线:

①知识线——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点进行分析、组合、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思路,它是学案上的一条明线,是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和保证。②学法线——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思路体现,是一条或明或暗的线。③能力线——是针对各知识点所荷载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以及教学要求提出的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问题体系,是一条暗线;但设计者心中应是一条非常明晰的线,它是学案设计的重心所在。设计学案时,应把知识线、学法线和能力线进行有机的结合。

(4)编辑、推荐作业:

在设计作业时,面对全体学生编辑、推荐作业,进行分层设置,针对不同的学生推荐不同的作业,做到起点适中、难易适中、题量适中,以满足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我们采用学案导学模式一年多来,切身感受到学案教学模式的实施使我们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效果明显。

1.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教师的备课方式从备教案转变为备学案;教师的作用从学生学习的主宰者变为学生自学的引导者,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方法的指导者。编辑“学案”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优化过程,找出知识的易错点、难点在学案的设计时如何分化?学案的编辑促使我认真钻研教材,搜集资料,选择问题。我们把自己编辑学案时的资料进行归类,主要有《易错点解析》、《学海识航》、《纠错快车》、《思维空间》、《新题博览》、《巧思妙解》等,从而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2、节省劳动时间,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采用学案导学会,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大增强,有了学案作为依据,学生不必反反复复去做题解题,从而使学生所费的重复劳动大大减少,且很快掌握自己存在问题所在,学生在课堂上收获也大大增多,(不但获取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从而有效减轻了学生负担。

3、教学的效果有了提高。

从采用“学案导学”以来,我所教的班级化学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困生明显减少,四、“学案”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编写的数学学案难易程度要控制适当,太难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太简单又不能激起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这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操作中不断调整;

2、教师在编写学案时,学生如何参与及参与的程度怎么安排;学生在使用学案学习时,教师如何改进先前的教学模式以协调学案教学;

3、学生的反馈是否落到实处,同样,教师对反馈的处理是否及时和有效;

4、学生在使用学案后是否在学习习惯、方法、能力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

5、通过参与数学学案的编写,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否有提高。

学案”兼容了师生在教、学中的智慧和才能,教师根据每一课时教学实践,修改、优化“学案”的知识结构;调整运用能力训练题,把学生设计出的或收集到的创新性题目编入“学案”;追踪学生探究问题的新趋向,及时进行指导和总结。学生借助“学案”,而不拘泥于“学案”,可以从老师、同学的教、学中,吸取先进经验,又可以发挥自己的思维个性,通过教学互动,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经过教学实践、总结的不断反复和提升,进一步优化“学案”结构,优化课堂教与学的过程。

从“教案”到“学案”的改革,在起步阶段,教师要组编整套“学案”,工作量大,困难多;学生要借助“学案”自学,做好学习笔记,可能一时不适应。但经过一阶段实践适应后,教师备“学案”只需在新模式下稍加调整,工作量减少。学生在运用自主学习的模式时由“观察模仿阶段”进入了“自我控制阶段”学会了使用“学案”,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学会高度概括技巧,可以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实际上减轻了学习负担。随着实践的深入,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就更为融洽,以后的教、学就更为轻松自如。

既然学案教学有这样多的好处,那么就让我们任课教师任任真真的坚持做下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会有很大的收获——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以上是我个人对学案教学的见解,有不当之处,欢迎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第三篇:高效课堂实践与探索实施方案

高效课堂实践与探索实施方案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实施“高效课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学校内涵提高为宗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保障,坚持“全面分析、准确定位、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为师生健康成长和学校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原则

1.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认真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积极建立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宽松和谐、友好公平的课堂氛围,关注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尊重,获得自信,获得成功。适当拓展课程资源,开放教材内容,开放学习形式,开放学习时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

2.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以高效课堂教学环境为依托,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着力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努力使课堂达到“轻负、优质、高效”。

3.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以创建高效课堂为契机,促进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实现“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育人目标。促进广大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育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的提升,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提高教研活动的深度、力度。在研究探索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教研活动主题化、常态化、规范化,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在全校掀起一轮教学研究的高潮。

三、实施途径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为加强对高效课堂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保证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取得实效,特成立深化校本教研、构建高效课堂工作领导小组。

(二)领会内涵,提高认识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高效课堂的生命是以学生为主体,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是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的手段是师生、生生的互动,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高效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反馈测评”三大模块;“四环”是指“创设情景—探究新知—实践应用—总结延伸”四个环节;“五课型”是指每个学科结合各自学科的具体特点,设计出五种课型(每个学科的功能和名称不同)。如:①新知探索课;②习题训练课;③检测点评课;④阅读写作课;⑤实验探究课。

2.实施集体备课,提高“导学案”质量 “教”要成功,“备”字先行。“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益。导学案的设计应按照“个人初备——集体讨论——课案生成——个性设计——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模式进行,具体要求是:

(1)每周安排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集体备课,每个教师分学科参与。(2)个人初备。备课组长事先分解备课任务,每位备课组成员按照自己的任务认真设计好导学案。(导学案的具体设计要求和格式研讨。

(3)集体讨论。集体备课时,由备课教师讲清自己的设计意图,全组教师针对预案中无效或低效的教学环节(包括练习的设置和作业的布置),研究相关的教学策略,讨论解决问题的途径,形成优质的课堂教学设计。

(4)课案生成。由主备教师完成规范的课案制作。

(5)彰显个性。每位教师拿到“共案”后,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共案”进行适当的增补、删减,确保因班施教,个性发展。

(6)课后反思。上课结束后,教师要写出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便于课案的进一步成熟。学校要高度重视集体备课工作,要创造集体备课的环境,强化集体备课的实施措施,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性督查,确保集体备课的质量。

3.变革学习方式,增强参与意识 要牢固树立“为学而教”、“以学定教”的思想,确立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严格控制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要积极推行小组互助学习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差异、心理特点,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要控制好课堂中的探究、展示活动,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课堂活动要做到放手但不放任,自主却不自流。要让活动成为学生内化知识的载体,成为提升能力的平台,成为彰显个性的场所。要摸清学生“现有发展区”,找准“最近发展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肯学、乐学、会学。

4.创新管理方式,规范教学行为

发展方向。

8.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熟练掌握和科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所具有的快速、便捷及图文并茂、音视频共融诸多优势,以及在教学中更能激发兴趣,调动非智力因素;化难为易,提高知识传递效率;超越课堂时限,利于学困生转化等特点,决定其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全体教师必须人人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人人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要做到与“导学案”的有机结合,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与学生的探究过程有机结合;要坚持“实用”和“科学”的原则,将其用在该用的地方、该用的时候,要用得恰到好处。要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做法。

(六)统筹协调,高位运行

建立教研、督导等部门推进工作的机制。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的基础上,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1.学校负责活动组织、调研、督查、经验交流及推广等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不断推进活动深入开展。

2.教研组要以教材和课堂研究、指导为重点,推进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的深度研究;要组织“高效课堂”教学评比、优秀“导学案”设计、论文、经验总结文章评选活动;要培植典型,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推广经验,为全校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高提供专业服务。

3.要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制定方案,认真实施。要建立与之配套的质检组、考评组等组织,加强每天的日常过程监控。

校长把“创建高效课堂”列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学习和思考,提高课程管理和指导能力;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策略和方法;要创设良好的高效课堂建设环境;要经常参加教研组活动,深入课堂听课,解决创建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在创建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五不”:一不急功近利;二不求全责备;三不闭关自守;四不见异思迁;五不半途而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过程中注意总结、反思和调整,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际效果,确保创建工作健康发展。

四、实施步骤

(一)组织动员阶段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信念,达成构建高效课堂的共识。

2.健全组织,制定方案。一是学校要成立创建高效课堂活动领导小组;二是制定学校《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确立高效课堂的学科实施模式、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或细则。

(二)试点探索阶段

第四篇:幼儿美术欣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幼儿美术欣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浦东新区石笋幼儿园

朱军妹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大內容。其中美术欣赏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育儿童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对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美术欣赏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审美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发展以及创造力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许多幼儿园由于对美术欣赏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绘画和手工教学,而忽视和轻视美术欣赏。在幼儿园中,纯粹的美术欣赏活动几乎没有,即使有那么一两节欣赏课,大多也是为了欣赏而欣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观念问题,认为幼儿园只要教给幼儿一些画画、手工的简单的技能技巧,让幼儿自主绘画发展其创造力就可以了。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本身的底蕴不深,知道美术欣赏的重要性,但对美术欣赏活动却不知从何下手,特别是在农村的一些幼儿园,对美术欣赏这块内容尤其不重视。

《纲要》中指出:“让幼儿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美的欣赏力。”我们认为,美术欣赏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对开阔幼儿的视野、丰富生活、激发幼儿对美术表现的向往与追求是大有好处的。

近两年,我园通过对陈鹤琴先生的艺术教育理论以及南京艺术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根据幼儿园在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幼儿美术欣赏教学的初步研究和探索,旨在探索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欣赏活动的兴趣,注重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审美情感和能力,以及如何提高教师美术欣赏教学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作用,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

一、幼儿美术欣赏内容的选择

幼儿美术欣赏的内容包括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工艺美术作品、建筑艺术、儿童美术作品和自然景物的欣赏,根据我园“民俗民风教育”的总课题和幼儿园实际情况,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选择欣赏的内容。

1、民族艺术是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重要内容

陈鹤琴先生说:“我所要讲的爱国家,是要爱我们国家五千年的光荣历史......”,每个国家的艺术都具有民族性,比如我国的水墨画、民间剪纸、各地的代表性建筑、工艺作品中的陶瓷、民族服饰、京剧脸谱等,就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瑰丽的明珠。从小让幼儿接受民族传统艺术的熏陶,是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我们从书本上、网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艺术性较强的作品,再根据各年龄段幼儿年龄特征和各班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选择相关的欣赏内容。

如小班,我们选择的是一些形象具体、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作品让幼儿欣赏与评价,如《漂亮的灯笼》、水墨连环画《小蝌蚪找妈妈》、《美丽的树林》、《有趣的剪纸》、《我评京剧脸谱》等。中大班阶段,我们选择了《金山农民画》、《少数民族服饰》、《京剧脸谱》、《北京的建筑》、《家乡的牌楼、桥和茶楼》以及一些大师的水墨画、山水画等作品,让幼儿在欣赏的同时,感受了解中国文化艺术的美,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熏陶,奠定其初步的民族文化的底蕴,从而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选择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的作品

我们以欣赏名画作品、建筑艺术、工艺美术作品、自然景物为主,注重选择选择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的作品。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我园地处农村,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可利用。每当春意盎然的时节,教师们带领幼儿欣赏鸟飞蝶舞、小桥流水、翠柳、桃花和梨花;当秋天来临时,带幼儿欣赏成熟的水稻、果园里的桔子、农民收割水稻的情景等,使他们领略大自然的万千气象,无限风光,丰富他们对自然与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又如,在中大班的欣赏名画内容中,我们选取了我国吴冠中的作品《小鸟的天堂》、《瀑布》、《雨后丛林》,徐悲鸿的《马》,密莱的《盲女》,卢梭的《睡着的吉普赛姑娘》,米勒的《伏乐加河上的纤夫》等一些作品,一方面儿童可以通过这些人物的神态和身体动作来感知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及整个画面的色调、构图等方面来感受作品的意韵。又如,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梵高的《向日葵》和《星月夜》,毕加索的《三个音乐家》等作品,既有一定的形象可以识别,又在色彩、线条或者形等绘画语言方面有突出的特点,非常适合给幼儿欣赏。

二、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

1、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

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在欣赏活动开始时,我们老师不是急于做讲解分析,因为这样极易给幼儿造成思维定势,影响幼儿自身主动的感知和体验,而是让他们仔细观察、自己去发现。其次,注意不做过多多深的讲解分析,对幼儿进行“填鸭式”的灌输。通过提问和对话的方法,对幼儿加以诱导,使他们沿着一定的程度积极进行思考、联想、感受,提高审美能力。平等的对话关系是对话能够进行的条件,也是儿童乐于对话的前提。教师必须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作品所传达的信息的体验和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发表自己的见解。幼儿在美术欣赏中常常会感受到教师意想不到的东西。

再次,我们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法。在对作品某些特色作感受和体验时,幼儿往往受固定画面的限制,不能比较。多媒体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在欣赏修拉德《大碗岛的星期天》时,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点彩画,尝试点彩作画,我们下载了修拉的多幅点彩画和其他画家的作品,通过比较,让幼儿自主发现绘画的不同方法,在尝试点彩作画时,幼儿的兴趣特别的高。

2、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和表现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新纲要》提出:“要让幼儿积极地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幼儿通过用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可加深其对作品的欣赏程度与理解,有利于幼儿欣赏水平的提高。如,在欣赏《京剧脸谱》后,我们在区角活动中,让幼儿合作自制脸谱,幼儿完成作品后相互欣赏,跟着京剧乐曲,像模像样地表演起了京剧动作。又如,在欣赏《哈里昆狂欢节》后,幼儿以色纸剪贴的方式表现植物、小动物尽情狂欢的情景;在欣赏《小鸟的天堂》时,幼儿随着音乐,用舞蹈动作表演各种鸟飞得姿态;在欣赏《大碗岛的星期天》后,幼儿用棉签点彩的方法合作创作绘画草地和树林。

3、与其它领域的相互渗透

早在1928年,陈鹤琴先生就在南京倡导了“整个教学法”,主张将艺术科和各科联络,打成一片。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们能将美术欣赏较好地与其它领域相互渗透。如,当幼儿在欣赏一幅艺术家的绘画作品时,可以运用具有相似情感表现的音乐作品欣赏、语言技术、肢体动作等方式,来帮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于作品内涵的理解。在欣赏《盲女》时,我们配上了班德瑞的《迷雾森林》,这首抒情优美、舒缓的乐曲和《盲女》的意境非常的和谐,幼儿随着音乐,听着老师生动的讲解,不由自主地边讲述画的内容,边用动作表演诠释对画的理解。又如,在欣赏梵高的《星月夜》时后,我们让幼儿欣赏歌手麦克莱恩的同名诗歌,当教师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朗诵时,幼儿都沉浸在画和诗歌既沉静平和又激荡不安的情感氛围中。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

1、教师的发展变化

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查阅艺术领域的资料,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充电,充实了教师有关美术教育的理论知识;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关注幼儿,教育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前,美术欣赏是我们不敢涉及的领域,一年里,有两位教师为区开放了美术欣赏活动,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也为其她教师开展美术欣赏活动树立了信心,更提高了教师开展美术教育研究的兴趣。

2、幼儿的发展情况

(1)幼儿的语言表达力、想象、审美、表达、表现和创造力都提高了。如,在欣赏我们古镇的牌楼等建筑后,幼儿会用绘画、剪贴、语言的方式来表现对家乡建筑的感受和理解。在欣赏《盲女》、《睡着的吉普赛姑娘》活动中,幼儿对盲女和吉普赛姑娘表现出了深深的同情。

(2)其它非智力能力也有了提高。如,有的幼儿在家里也会让家长找些名画,然后会给同伴介绍,不明白的地方会向老师提问;有的幼儿在旅游回来后,会把买的丝绸伞、扇子、蓝花布衣裳、陶瓷等带到幼儿园,给同伴欣赏,懂得了有好东西会和朋友分享的道理,幼儿对周围美好的事物也会关注了。这种好奇、好问的品质会对幼儿终身受益。

今天,美术欣赏作为一种文化传递和提高幼儿审美情感的方式,既是一种熏陶,又是一种积淀。在今后的美术教育中,我们会继续去发现挖掘幼儿艺术创造的潜力,进一步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提高其艺术创造意识和审美趣味。作者联系方式:***(手机)、zhujunmei2295@126.com(E-mail)

第五篇:作文教学优质高效探索

作文教学优质高效探索

荻田中学

朱晓明

摘要: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效率低下,探导优质高效的写作指导势在必行。实践告诉我们,要搞好作文教学就必须调动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在写作中求新求深、求真求美,从而使学生写出具有创造性、个性和人格魅力的美文。

关键词:写作指导 优质高效 创新思维

作文是抒发性灵,吐露心迹的过程,又是发挥个性,彰显独特的过程。任何一篇成功的文章,都是具有鲜明的个性,即创造性的,没有个性的作文实际只是无病呻吟的文学垃圾。而如今经过作文流水线培育、教学后的学生,往往可以发现他们丧失了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创造的最宝贵的思维品格,久之,岂不令人为其思维发展的健康和谐而担忧!其次是导致学生人格分裂,即作文与做人的分离。往往是作文中所描述的生活形态与其经历相去甚远,作文中表达的情感价值取向与内心深处的真实的价值取向不尽一致,许多慷慨激昂,热情洋溢的文学其实是在掩饰心灵的本相——这与作文教学的宗旨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再次是导致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发展迟缓。汉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年轻一代娴熟掌握祖国丰富的,善于组合出绚丽多彩的“语言魔方”,而当下的作文教学恰恰是逼迫学生走向充满“八股味”的语言死胡同,丧失了语言思维的活力和弹性。

那么如何使新世纪的作文教学走上优质高效之路呢?那就是除了顺应时代新形势,树立新价值取向外,还要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的两个个方面下功夫.一、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求新求深。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既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也是个性发展的教育的根本宗旨。创新思维,就是对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即是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思考或是从新的角度,新的途经进行再思考,提出新颖、独特见解的心理过程,创新特点就是新颖、独特、并保证它的正确,它不是一种单一的思维形式,而是多种思维形式的协调活动。这多种思维形式最主要的是包括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独立思维、分析思维以及联想、想象等等。

(一)用创新思维指导学生写作求新

文章要有新意,选材要新、立意要新、手法要新、语言要新,一句话作文就应该体现自己独到的东西,是自我个性的直接外现。

但是,当今中学生作文却出现了全方位的定势现象,且已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其主要表现有哪些呢?一是思想定势,就是指在作文中,学生把平时储备的思想内容作为作文的思想基础和内核,万变不离其宗。看到美妙的自然景观,立即想到赞美、热爱祖国的主题;写到拾金不昧或被人救助的事情,马上得出了社会主义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体验。不管是什么样的作文题目,内容尽管套,反正不出格。二是思维定势,其表现主要是思维循规蹈矩。总是让自己的思维装在笼子里,且不去突破;总是让思维在单线上挪动,而不去四面出击。思维定势表现在作文上,也就是想象的匮乏。比如,老师问学生:“冰雪融化了,变成了什么?”许多学生回答是水和泥,只有一个学生说是春天,但结果却被老师否定了。三是思路定势。像用两分法来写议论文,正反对比,一分为二,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用什么词似乎都有规定,近似八股,就连有些教师训练学生写作,也往往是思路架子已定,把内容当作不同的服装往上套而已。因此,作文要创新就必须解决定势问题,这就要把创新思维运用到具体的写作中。

1、运用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是一种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立体的、全方位来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我们可根据发散思维的特征,从以下三条途径来努力培养和训练学生。

首先是同中求异。同中求异就是要求学生对同题目、同题材或社会上某一事物习惯的定论、看法,不人云亦云,而用发散思维的方法、持怀疑的态度,从社会现象之间的差异出发,从同中寻求到不同,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这种同中求异的本领。如指导学生以<<雪>>为题写作文时,班上多数同学都立意赞雪的洁白无瑕和“大公无私”、“一尘不染”,进而联系到老一辈革命家的高贵品质。可是有一位同学却立意贬雪:鞭挞了雪的虚伪懦弱——以其外衣掩饰世间的污秽,见不得阳光;痛斥了雪的残酷无情——雪压青松,万木萧条;揭露了雪的张牙舞爪——借助风势,耀武扬威;最后写自己不怕风雪严寒,刻苦学习的坚强意志。这样,这位同学立意贬雪,独出机枢,出新制胜,写出了好文章。写这类文章时,也不能为刻意求新而脱离文意,要符合创新所需的客观求实精神,不能不顾及文题或材料的正确性和情感的倾向。

其次是平中见奇,即是要求学生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见到不平凡的特点来。平中见奇需要学生独具慧眼,明察秋毫的观察能力。对同一事物、同一题材,因思维主体的素质、能力、经历和心境不同,他们各自的认识感受也会不同。如苏轼的“不识卢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是一句富有哲理性的诗句,但如果我们引导学生对这句诗从另一角度加以分析、质疑,就会发现问题:在庐山之中的人不识庐山真面目,那么只有庐山之外的人才了解庐山。换句话说,这也正像我们对学校不了解,就因为我们生活在学校,那么只有外同学才了解你的学校,这岂不是荒谬也?所以,培养学生敢于责疑,善于提问,以发现与众不同的东西,提出与从不同的观点,写出新颖独特的文章来。

再次是小中见大,即是以细小事情中,发现其重大的社会意义,从小事中开掘深刻的重大主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窥一斑而知全豹”,“一滴水可见太阳”。如一位同学曾试写过一篇叫《桥》的作文,他通过写家乡门前一座由木桥到石,再到钢筋水泥桥的不同时期的变化,反映出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歌颂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巨变的大好形势。这就从“小”的感悟中触摸到大时代的脉搏,写出新颖,有深意的美文。

2、运用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一种把事物的位置倒过来进行思考,从反面思考解决方法与途径,去寻找出路的思维方式。如一名学生用“龟兔赛跑”这一古老的题材进行写作。以往,人们都是对乌龟的精神进行赞扬,而对兔子进行批评。但是这学生却认为,中国以往为什么不能飞速发展,就在于赞美了这种乌龟精神的旧观念未能转变过来。兔子睡觉有错误,但也情有可原,为什么令它和相差极大的乌龟赛跑呢?这实质是压抑了兔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贬低了兔子的人格。这位同学就是运用了创新思维中的逆向思维,从中发现了写作立意的新亮点。

3、培养和运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联想是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的特征是由此及彼,最突出的作用就是开扩思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可在举例讲授后,当堂或课后出一些小题,让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练习、挖掘主题、进行比赛。但进行大胆想象必须合乎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不能一味地追求离奇巧妙,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快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触发他们写作兴趣,如学生写题为《水》的作文,有的学生由水的溶解性强,想到东西方文化的,人类文化的相互兼容;有的由水的可容纳一切,想到人的胸怀要博大,能容下一切可容之人,可容之事,有的由“流水不腐”想到人的思想也要不断变化、更新,要不断的知识,才有生命力,等等。让学生善于运用想象能力,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的丰富多彩,才能开拓他们的思维。

(二)指导学生写作走向深度,有力度。

作文取材于生活,但绝不仅仅是生活的简单复印。应如何引导学生写作有力度,有深度呢?

1、要开拓学生思维。开拓思维是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本人的创作思维进行求深,求广的思维过程。大致上说“思维的开拓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题材的开拓,二是主题的开拓,三是表现形式的开拓。思维的开拓是为了意义上:从纵向开拓,使原来较为狭隘的变为宽广。在作品的时空上讲,是赋予作品跨越历史的时间感和跨越社会各方面的空间感,给作品一种丰富的,深刻的,耳目一新的面貌。

2、运用辩证法,哲理求深。许多同学的作文都能写得文从字顺,观点正确,但总给人一览无余的“浅薄”感、“平淡”感,不能令人回味,启人深思。其症结就在于立意不深,缺乏哲理性。那么,如何才能使所立之意具有余音绕梁,韵味无穷的哲理魅力呢?首先,层层剥笋,透过现象见本质。要使学生和文章写得准确深刻,就要训练他们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存在的事理关系的慧眼,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的深入思考与分析,发掘出事物本质特征和鲜明个性。如父母吵架,本是生活中烦恼的事,可有位同学却透过现象发现了其中的本质意义:父母都是因为热心于工作而疏于家务,于是常因“柴米油盐”而“吵架”,这“吵架”的深层却蕴含了父母一心为公的敬业精神。据此立意,这位学生写了一篇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具现实意义的优秀作文。其次,分清主次,不断超越,一些学生立意不深的另一原因,是囿于自我的狭小天地。他们只停留在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喜怒哀乐,荣辱得失上。而深刻高远的立意总是与只写“自我”无缘的,必须超越自我局限,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情感。再次,化用名言,寓事于理。名言是具有哲理性的“理”。化用名言,是对名言加以发行,使之变以自己的话,从思维和表达上借鉴运用名言佳句,可使文章逢荜生辉,意味深长。如名句“失败是一笔财富”可化用为“磨难是一所大学”。

二、作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渗透情感、求真求美。

作文教学的历史悠久。但到底作文教学应该从文出发,还是从人出发,从人出发我们就应该研究写作的主体。我们总说文如其人,要作文先做人,作文就是抒写人生。要培养学生的悟性、审美能力和人格,真正建构以人为本、“人”“文”合璧的作文机制,这就要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渗透情感,求真求美。

第一,引导学生真实、真诚地感悟生活。中学生的作文过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科知识学习,它是学生心灵的反映,是人格内涵的体现,是学生内部深藏着的情感的冲动。当中的情感不是抽象的,而是有血有肉的,是生命的张力。我们教师应当生动而深刻地启发学生感悟人生、积累情愫,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真诚地拥抱生活的亮丽。所谓“真实”,就是敢于直面正视现实,全方位“摄取”生活的原生态,不但看到生活的“向阳面”,而且也注意生活的“背阳面”;不但面对生活琐屑的表象,而且也透视其间深蕴的真谛和本质。这样写,作者的情感体验才有纯度,减少粉饰的偏颇。而“真诚”就是写学生自得之见,抒其自然之情,表达真实的情感取向和价值尺度。因此,在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和评估中,要允许学生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理念,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提升并确立价值评判标准。

第二,激发和培养学生审美情感上、审美感悟力。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感悟力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心灵中沉淀的美得以反馈、展现。如写议论文可先介绍一些古今中外具有逻辑力量、充满思辨色彩的文章,如鲁迅的《灯下漫笔》等。通过介绍这些优秀作品的成功之处以激发学生的思辨欲念,训练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其次是引导学生感悟美的存在,即面对自然美景体验内心感受,挖掘自我。我们应注重学生从社会中汲取作文养料,观察社会生活,这样的感悟才能进入一种真正的审美情感状态。如要求学生写秋天的田野,已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写肥沃的土地、自然美好的田园风光,而是着重指引学生用心灵感悟美的同时,发现田野在林立的建筑群中渐渐消失、一片片的土地被严重污染,思考土地与人的深层依存关系。于是,学生深有感触地写出了《救救土地》、《土味》、《地之魂》等一批包孕着强烈感悟和内在情感的好文章。再次是给学生自由发挥空间,使写作成为其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心理需求,即宣泄与倾吐的需求。学生写作如果能凭借文字自由尽情地表达万种心迹,形成千姿百态的情感形态和类型。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进行优质探索是我国进行作文教学改革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我们已经跨入21世纪,作文教学必然要向着现代化、多样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作文教学改革也须放眼世界,努力吸收现代西方教育中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成果、新观念。应当看到,对作文教学进行优质探索是我国语文教育界一项急需加强的科研任务,也是使我国语文教育事业开拓、前进,并以健康的身姿迈向21世纪的必要举措。因此,作文教学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下载美术教学的“高效”实践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术教学的“高效”实践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当前的数学高效教学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构、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注入式多、启发式少,学生参与不够深入、教学过程比较封......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践探索中的几点思考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践探索中的几点思考 四川省阆中东风中学校 侯健 以往的美术鉴赏教学,只是对美术作品进行基本的介绍,比如作品的风格、流派画家的生平、奇闻轶事等,而新课标......

    美术班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5篇

    美术班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我上高考美术班以来,已有两届学生参加全国普通高考。虽学生入学成绩偏低,但连续两年高考成绩却十分突出。尤其是今年专业成绩更使我们振奋,这离不......

    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建设的有益探索

    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建设的有益探索 摘 要:现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学质量较低,小学生对小学美术的学习效果一般,难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美术的教学水平,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应......

    基于高效英语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基于高效英语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刘忠保南通中学校长 一.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与困惑 (一) 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 1. 善于模仿,活泼大胆,追求新奇,争强好胜。 2. 短时记忆能......

    实践与探索教学设计说明

    实践与探索(2)教学设计说明 海口市第一中学 陈佳琪 “实践与探索(2)——探索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它是华东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教科书下册第十......

    分层教学探索与实践

    “分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课标》强调:教育的宗旨是充分调动学生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

    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论文

    【摘 要】 中学语文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新课改运动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从广阔视野不断探索。首先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过程要遵循美的原则,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