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美术课成为学生发展的乐园
让美术课成为孩子发展的乐园
庆云镇中心小学韦静
《山东普通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于是原来仅仅在墙上课程表里存
在的美术课要实实在在地走进课堂,走近学生了。可能学校领导平时常见我“舞笔弄墨”,就安排我兼职上一到四年级的美术课。要说自己确实喜欢,但那顶多能算是涂鸦罢了。自己的美术“才能”也只限于小学教师通用基本功的“三字一画”:如果那可以算作美术的话。可学校不答应,非赶鸭子上架,我也只好硬着头皮接下来了。
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看教学DVD,读美术教学方面的文章。以我“外行看热闹”的眼光
看来,DVD 上那些专业教师的课真是专业得很:知识系统,技巧规范,单调乏味,缺乏乐趣。
照这样,一是我上不了,二是学生-其实更改叫他们孩子-肯定不会喜欢。我从资料上了解到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受“学科中心”的影响在教学中,过于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技能技巧的规范性,以专业的标准和方法来实施普通美术教育,教师的教太权威化,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教师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对学生太遥远,导致许多学生“喜欢画画但不喜欢美术课”,甚至部分学生经过几年的美术学习后反而“厌恶”美术。这个观点更坚定了我的想法:给儿童自由创造的空间,让孩子在美术课堂上享受“画画”的快乐。
尹少淳先生认为:中国美术教育的起点是学科本位,调整的方向是加强学生本位,中国的美术课堂教学寒性有余而暖性活性不足,需加强暖性和活性。解读《美术课程标准》,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调整,“加强兴趣培养,降低学科难度”,将美术要素与有趣的形式相结合,让学生有兴趣地表现,有兴趣地欣赏,这是对“学科中心”和“儿童中心”的积极调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一 大胆取舍教材,使孩子们更乐于接受,综合发展
教材的编排无疑是科学的,但这并非意味教材是太岁头上的土,尤其是对我这样的“非专
业人士”来说。有一次,我为四年级上《小雪花》,这本是旧教材三年级的纸工课,但当时外面正下雪,而且我了解到语文教师也安排学生写一篇《我心中的雪花》作文。于是我决定离经叛道一回。课上,我引导学生掌握了雪花的剪法,然后就要求大家以《我心中的雪花》为题创作一幅之雪花的画,并编上一首诗歌。这种画配诗练习,不是美术知识和语言文字的简单联系,而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同学们对这种形式非常感兴趣,都会积极投入创作中。我觉得:可以让学生快乐的成长才是成功的教育。
二 欣赏个性,让每个孩子的优势闪亮
记得一个关于美术教学的故事:老师领着学生去池塘边画荷花,其中一个学生画出的荷花
是向下的,那位老师没有用自己的想法去评价学生的画。而是让他说说怎么画得和其他同学的不一样,那个小孩说他画的是水中画画的倒影。这个故事深深地影响了我,在教学评价时,我也改变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画的内容、形式的做法,作品评价因人而异,试行学生阐述自评,体现主体地位。点评时,我尽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学生把点评听进心里去。在评价学生作业时,我采用鼓励型的语言,挖掘学生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即使作业不太理想,也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努力发现其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看到学生得到认可侯的笑容,我心里充满了为人师的幸福。
阿恩海姆说过这样一段话:“在艺术及其他教育里,最出色的教师并不是将自己的所知倾囊相授,也不是滴水不漏,而是凭着一个优秀园丁的智慧、观察、判断,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我想说的是,不仅仅是帮助,还需要给与成长的学生以鼓励,欣赏和信心,使学生可以拥有健康的奠基和发展。
第二篇:让语文成为学生的乐园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包头市一机二中 白茹
内容摘要:现代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以文本为中介的生命交流和碰撞的过程,是一个课程内容不断生成课程意义不断提升的过程。它需要改革过去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关键词:激发兴趣
创造思维
自主学习
提高素质
语文是一门运用最为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为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然而充满人性之美、最有趣味性的语文教学却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让不少语文教师发出了“语文难教”的感慨,“语文难学”也自然成了学生们共有的感觉。不改变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不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他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他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的去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设疑讨论,全面提高素质。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他的话一语点破“疑”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问的目的在于激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而发展智力。因此,教师应尽量地把疑难设置在学生知识的智力最近发展区内,深浅适宜,让学生挑一挑就摸着。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都有一种思维的积极性他们对智力活动有日益增长的兴趣,他们不仅渴求知识,力求找到自己所关心的问题的准确答案,而且表现对现实、对理想和信念的力量有深刻的认识。而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设疑提问的方法,恰好适应了他们这种学习心理。教师设疑提问、让学生自主参与,让他们根据问题,自己去探讨问题的精妙,发现问题之间的联系,以求得解决的方法。因此,聪明的老师,总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只是以后,用恰当的提问,把学生推进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去让他们运用语文基本理论去判断、分析、去解决问题,去完成各种练习。这时,教室里总是静悄悄的,这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很为宝贵的时刻,作为老师,我们应当珍惜这样的时刻,这种静悄悄的时刻越多越好。相反,如果老师不注意设疑提问,只是一人在课堂上滔滔不绝,那么学生的智慧、才能,就会被你这一滚滚而来的声浪无情的冲走。巧妙的设疑悬念,设疑讨论,能让学生的思维再入教学情境,扩展学生思维活动的广阔天地,开启学生智能的宝库,达到最佳境地。如在讲《孔乙己》一文时,就要有意引导学生把思维重点延伸到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中看似有两个矛盾的概念“大约”与“的确”,既然不肯定,怎么又确定?围绕疑问,开展讨论,该课良好的教学情境达到了。学生讨论过后,老师画龙点金似的提出“这一看是矛盾的词语的运用,深刻的表现了孔乙己的生死无人过问,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从而进一步领会到作者精妙、含蓄、深刻的语言风格。再如《桃花源记》”课后练习,要求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思想,你们对这种理想如何评价?这个问题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是教材的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设疑过度:①作者用哪些词句反映桃源环境优美,繁荣兴旺?②从“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并怡然自乐”这几句中,可看出桃源中人与人是怎样相处的?③除了上述描写以外,哪些句子证明桃源人比“外人”幸福?④如果作者认为自己所处的社会很幸福,会不会这样赞美桃源生活?⑤这样的社会不能实现,为何作者还竭力描写?通过以上搭桥设问,作者的进步性、局限性活跃在学生的大脑了。
二、活动激趣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造就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语文学习不如广阔的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再长智力的同时养成习惯,在练就基本工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从而促进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这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此,以语文能力训练为核心,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编课本剧、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读书汇报会、办墙报、手抄报、搞社会调查、书法比赛、参观学习、歌咏比赛、作文大赛等,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所教班级从初一到初三结合不同阶段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了以上语文活动,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各项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也更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优点和缺陷,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好的因材施教。
三、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学生态度、兴趣、能了、个人特质、先前经验、家庭背景等。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一般你喜欢知识面广博的老师。老师教学就应该有的放失,因人施教。你的学生知识深度、知识成面、个性喜好、思维模式等等都要考虑。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在智力、生活经验、认知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客观的差异,接受的程度不一样,你怎么可以一概而论呢?这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现在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易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语文是一门及其生活化的学科,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应,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而在传统的教学体制下,学生走进课堂,就走进了一个早已预设好的,可能是外在于他的“书本世界”。在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被重视,甚至被排斥在课程之外。而今不同了,新课程认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过程,学习者要将正式的知识与自己日常的直觉经验联系起来。缺少生活经验的课程,将是不完整的课程;缺少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关注,将是不完整的学生关注。如果我们让学生受困于书本世界,就难以使他们领略到现实世界为书本知识的运用提供的诱人境界和无限风光,这样书本知识就会成为“一潭死水”,这样获得的理性认识也是不可能“充沛”、“鲜活”的。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兴趣。
弘扬人的主体性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传统教学观过分注重教师的权威性,轻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灌输式教育方法,往往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老师首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教授知识,课后要求学生进行练习和作业,然后,定期考试和测评,长此以往,周而复始,便形成了“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教师是教学计划的严格执行者学生是教师执行教学任务的跟从者。教师似乎变成了“勤教师”,学生却变成了被动学习的懒学生。上课之前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预习,不要求学生做深度预习,惟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预想不到的问题或搞什么“花样”。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尽显教师“风采”,虽然教学氛围非常热烈,但是导致教学效果平平。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问题,没有思考,只是围着教师“随声附和”,往往是无精打采的喊着“对、是、会”。在这种“先教后学”教学观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方法渐渐地变成了等待式、被动式学习,最终失去了自主学习能了。
然而“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和强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把“苦学”变为“乐学”,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被动”变为“主动”,把“负担”变为“享受”,努力帮助学生把自主学习变成一种愉快的生命体验。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包括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对教学倾注的热情,体验教学内容的确切及教师心情的激动、愉快等。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参与,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学习的质量,则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晶。其中,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总是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中木然置之,毫无反应,对学习内容采用漠然置之的态度,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片完整独立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句吐衷肠”,每篇文章的内容都会形成一定的情境和气氛,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就需要渲染课堂气氛,营造一种与课堂气氛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从而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的进入到角色之中。在讲授艺术性较强的课文时,还可以借助音乐、图片、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直观可感的手段,调动学生积极的感情参与教学过程。教师丰富的表情动作、富有感情的语言、积极良好的情绪,驾驭课堂的轻松自如,点拨知识的深入浅出,都可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好学、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
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能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资料:
⑴ 《谁来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中国教师的透视与反思》胡东芳、陈炯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杨再隋等编著 语文出版社 2001.12 作者简介:
白茹
女,1979年生于内蒙古包头市萨拉齐,2003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于包头市萨拉齐美岱召中学,2009年调入包头市一机二中担任语文教学工作。2005年在萨拉齐中小学教师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2007年被评为旗级优秀班主任,2008年被评为旗级优秀教师。
第三篇: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的乐园
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的乐园
——浅谈如何落实学生的合作交流
【摘要】《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合作交流已逐渐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应充分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设计好合作交流的程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有趣”的课堂,让课堂成为他们学习的乐园。
【关键词】乐园 引导者 学习目标 合作交流
回想这些年的教学习惯,教师在课堂上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用于讲解,学生动手动脑少,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总目标决定了今天的教育必须积极倡导和构建一种新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合作交流已逐渐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意义和价值已被许多教师所接受。如何充分发挥合作交流的效应,仍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本文结合具体案例,谈点自己的心得体会,期望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指正。
一、共同确立学习的目标
郝敬华老师曾指出:“对于课堂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师生共拟题目,避免繁琐地提问。”
【案例一】《谁的本领大》教学片段 A教学:
师:太阳和风第一次比了什么? 生:比谁能让小孩子脱下内衣。师:它们是怎样说的? 生:……
师:结果谁赢了,谁输了? 生:太阳赢了,风输了。
师:第二次它们又比了什么?怎样比的?结果又怎样? 生:…… B教学:
师:你认为谁的本领大?为什么?请大家分小组朗读交流。(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互相讨论)师: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说一说。生代表1:我们认为……
确定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即拟什么样的题目至关重要。首先,拟的题目要有趣味性。语言文字学家倪海曙先生说过:“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动力,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看来,师生共同拟制的这个题目,应该是学生乐于解决的,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其次,覆盖面要广。A教学中,老师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发问,学生则机械地回答每一个问题。这哪里是在上课,分明是警察在审问犯人。老师提出的问题,所涉及的可以是一个自然段,也可以是两个自然段,甚至可以是全篇课文。B教学中,只是一个问题便概括了全篇课文,学生在小组中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而且经过朗读、思考后,他们还可融入自己的见解、观点。总之,师生共同拟制的题目应该避免繁琐,要少而精,最好能用一个问题概括全文。最后,师生共同拟制的题目要围绕中心内容,要有思考的价值。
二、做好合作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当好引导者的角色。美国一位教师在上《蚯蚓》一课时,先让学生代表从讲台上领回一条蚯蚓,然后分组进行观察试验。学生有的聚精会神地观察,有的积极地交流着观察结果,教师只是穿梭于学生中,偶尔“插”上几句话。整个课堂看起来虽然有些乱,但学生参与的热情极高,兴趣特浓,谁能说这节课上得不成功呢?我们教师有许多人唯恐学生做不好,不舍得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总喜欢亲自动手,殊不知,过多地“树立榜样”会逐渐演变成越俎代庖,使学生失去思考、尝试的机会。所以,教师不妨把课堂交给学生,只当好“引导者”的角色。
当然,做好引导者也并非易事。首先,教师应该积极地去看、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整个课堂中教师像是抽身而去,又无处不在。其次,教师应充分注意到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是否有充分的时空。我们不妨看看以下的教学案例: 【案例2】《问银行》教学片段
默读课文,思考:“我”向银行提出了几个问题?展开了怎样的想象? 教学设计A:
师:“我”提出了几个问题?展开了哪些想象?小组开始讨论。(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不到两分钟)
师:(喊1、2、3,叫学生坐端正)时间到!谁来说说,“我”提出了哪些问题?
生1:银河呀,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鱼儿和水草吗?
生2:银河呀,在你宽阔的河道里,有南来北往的客轮和伸着“大鼻子”的货船吗?
……
师:这几个同学回答的非常好!…… 教学设计B:
师:认真默读课文,分小组交流以上的问题。
(生默读、交流,教师巡视加以指导,等学生充分讨论完毕以后)师:好,小组长组织一下,每位成员把自己得到的答案在小组中交流,选派一名代表回答。
(小组再次交流,确定最佳答案)师:哪一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意见? 小组代表1:我们认为……
我们提供给学生合作交流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索性,而在探索性问题的解决中,学生应有一定的自由活动时空。像教学设计A中,教师在不到两分钟时间就让学生讨论问题,得出结论,显然是形式主义,只是别人感觉这节课安排了小组讨论的内容,但在老师的内心中并不指望学生讨论出什么,所以在汇报交流时,也只是以个体为单位的。我认为,要让学生合作交流,应该给他们留有充分的时间。新课程下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我们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教师应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由布道者向激励者转变。
三.设计好合作交流的程序
要在课堂中顺利、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设计好合作交流的程序,交代好合作的内容及方法,让学生有序、有趣地合作、交流。
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即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确定组长和组员。究竟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合作的伙伴还是由老师安排?一种非常的“自由组合小组的调整方法”,就是先让学生列出他们心中自由合作小组的名单,然后再从他们编的学习小组中,选出一个与老师选的其他两三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这样,他们在讨论材料时能有更深远的见解,相互取长补短。其次,教师设计的程序,应该对学生交代得具体一些,不要过于笼统。
[案例3]《猴子种果树》
学完《猴子种果树》以后,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们将来演演这个故事。A教学:
师: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
(此时,有的学生自顾自地讲;有的学生一句话也不说,眼中透露出不解的目光;还有几个学生开始时兴趣很高,但很快就都不演了。)
老师这个合作交流的设想好是好,但是,由于交代得过于笼统,作为低年级学生,操作起来有些困难,不知该从何处入手。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反应得不积极,也不够强烈。教师不应吝惜自己的语言,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交代得应清楚一些,让学生易于接受。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可将上述教学作些适当的调整。
B教学:
师: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分好每个人担任的角色,如谁是“小猴”,谁是“小喜鹊”、“乌鸦”等等。每个人应背好自己的台词,演好每个动作。
这样一来,学生由于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很快投入到了表演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之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表演,“小观众”们加以评议、补充,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知道表演的步骤,从而进行有序的合作交流;同时,示范性的表演也使学生在操作中就会学有榜样,在模仿的表演中合作交流,求得思维的创新。
究竟在一堂课中安排几次小组交流最佳呢?仔细想想,一节课都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又有何不好呢?当然,进行小组交流不能只是“走过场”,而应切切实实地抓好。同时,合作交流也不能仅限于课内,课外的合作交流更能调动学生起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只有有效的教学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尘封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灵,放飞囚禁的情愫。让我们从营造气氛和形成习惯入手,积极地将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不断地“对话”、“交流”、“协作”的过程,让课堂成为学生尽情交流的乐园,让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出它更大的效应。
参考文献:
1.《我的小学语文观》 张庆 2.《教海漫记》 于永正
3.《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教材》(东海教师进修学校,2002年)4.《连云港教育》(2005,第1—2期)
5.《江苏教育》(2004,第12期,2006,地2期,第4期)6.《素质教育论》
第四篇: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班级应该是学生的班级,班级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为学生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应该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黄金法则。
一、让班级成为师生互动发展、快乐成长的亲情家园。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学生在认知能力、道德风貌和精神力量等诸方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提升师生作为鲜活生命个体的生命价值,推进师生个体精神生命的相互创造与主动发展。
1、班级成为学生个体发展的场所。
班级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班集体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课堂。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说教,而是形成使人向上、向善的积极氛围。风气是无形的力量,它能引导人、陶冶人、教化人,塑造美好的人格。学生在班级里,通过集体的共同学习与生活,养成行为规范,积累社会经验,逐步培养个人在集体中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班级可以成为学生个体发展的场所,同时班级也是学生个体与群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学生在班级的各种教育活动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为今后转换社会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目标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学生由“自然人”逐步成为“社会人”。
2、让班级成为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主阵地。
其一,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为师者首先是为人者,一个师德高尚、知识渊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会把自己的精神融入教育事业中,与事业一起成长、成功,与学生一起提高、升华,因而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人格榜样。作为班主任,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值得学生尊敬、信赖与欢迎的老师,成为一位学生认可的、保持着一颗童心的朋友。亲其师而信其道,尊其师而奉其教,敬其师而效其行。这就是教育的逻辑。
其二,以班级的主题教育影响学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往往能将抽象的道理、空洞的说教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活动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教育的过程。任何班级都有形成积极班级精神的潜能,任何学生都有通过教育获得积极发展的需求。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按照学校的计划,班组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在活动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大胆设想、安排,自己则以合作者的身份与他们共同商讨,提出参考意见,不过分干预,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由学生自己总结活动的得失。通过活动,学生才能得到了展示,交往的品质、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积极进取,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得到了培养。应该说,活动有助于学生间的了解、交往与人格完善,并能促使学生尽快融入到集体这个大家庭中,活动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让教师走近甚至走进学生心里,产生了互动发展的亲情。
二、让班级成为师生互助发展、共同成长的文化佳园。
班级的每项活动,都应努力渗透和弥漫文化气息,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
1、以民族文化塑造人。
在学校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兴趣,培养积极的、理性的研究态度,承担起维护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责任心,造就具有扎根于本土又向世界开放的文化心态,从而初步造就有创造现代文化意识和能力的新人。
在班级中创设民族特色文化,让班级的文化氛围影响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教师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智慧,用他们自己的双手来创设具有文化底蕴和自己特色的教室环境。教室不仅是传授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重要的德育基地。优美、整洁、富有教育性的班级环境文化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沟通师生的心灵,激发教与学的积极性。其实,在有限的教室空间则蕴含着无限的人文教育资源。
2、以情感文化教育人。
情感文化是良好班级文化的基础,教师的关心、同学的友谊、民主的气氛、集体的鼓励对学生的成长是一种积极的动力因素。班级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的场所,而“爱”是培养班级情感文化建设的核心,班主任和学生都是构建班级情感文化的主体,班主任更是班级情感文化的引导者。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爱也是情感文化核心。班主任了解、尊重学生的情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理解、宽容学生的无心之
过,让学生在感受到师爱的温暖中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在班级中,我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童言无忌”,保护学生的“异想天开”,理解学生的“盲目过错”,让每个学生在老师面前,都能畅所欲言,勇于展示内心世界,成为富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
3、以制度文化规范人。
建立“班级分级管理制”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自主化。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我在班内实行“分级管理制”。一级管理:七名班委负责全班的学习、劳动、体育等各项工作的监督总结;二级管理:小组长分管各组的学生和卫生;三级管理:课代表负责各学科学习情况的检查工作,及时协助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四级管理:把班内一些细小琐碎却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分解到个人,从而使班级的每个人都是班内小主人,都有着为班级、为他人服务的岗位,每个人都要承担一份责任,从而收到了很好的平等培养、民主激励的效应。
三、让班级成为师生互动发展、健康成长的精神乐园。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充满着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有了这种生命沟通,教育才能深刻地实现对生
命发展的影响。教师面对的是具有思维能力、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是自我的主体,具有自觉能力。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首要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他们的生命性,承认他们的差异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性与自觉性,促进自我教育。
1、培养主体意识,开展自我教育。
可从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五方面来进行培养。
2、树立时代精神,养成“四个学会”。
“四个学会”,即:学会自信、学会自强、学会自主、学会负责。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形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是道德行为的原动力。可通过班级小干部的培训和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例来强化。
学生是一本书,教师必须读懂它。学生进入学校,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准青年,教师在一页页往后翻,但真正读懂这本书却十分不容易。教师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童心表现本真的人性,有效的教育无不基于对人性的正确理解和把握。然而当我们做了老师,以为自己成熟了,便用一双世故的眼光看学生,往往除了发现学生的缺点与不足以外,很难理解童心之真,鉴赏童心之美。所以以学生的眼光看学生,是为人师表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蹲下身来,走近他,了解他,我在慢慢读懂学生这本书的同时,也慢慢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从中体验到了做老师的乐趣。
班级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主阵地,只有在这块主阵地上做文章,学生才会长得茁壮,长得健康。让每个学生都来分享班级带给他健康成长的快乐吧!
第五篇:让语文成为学生的乐园
让语文成为学生的乐园
(提要)
语文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和发展,在社会生活中被学习与运用,又为社会生活服务。语文作为一种思维、交流与生活的工具,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是开放的,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学语文最终是为了用语文,语文是“应用之学”,而不是“应试之学”。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打破僵化的教学制度,构建开放的课堂,实现课内外的沟通,以开放的胸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拓宽个性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拓宽活动领域,开阔视野,促使教学交往的自主化,解放学生,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同时也解放教师,使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空间
作业
合作
阅读
系统论告诉我们:一个系统只有开放,不断地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才能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走向高级。(注1)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阵地。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不是局限在课堂里,自我封闭。遗憾的是,过去我们过分看重考试和分数,过分强调“以(课)本为本”,只让学生在课堂里读书、做练习,割断了语文课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考起来可能得高分,但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不强,高分低能,形成强烈的反差。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社会处处有学问,人人事事学语文、用语文了。(注2)那么,作文新世纪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就更应该克服思维定势,不拘于形势。教学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去探索、讨论、交流,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点燃他们心灵中的创新火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语文。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空间的开放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1)课内外的结合。开放的语文教学应冲破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向课前和课后辐射。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发现问题,查阅有关的资料,寻找相关的图片和音像资料,实现自主学习。现在我们有些公开课,教师早做准备了,甚至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却浑然不知,蒙在鼓里,一直要到上课时才“露底”。课是给学生上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不能让早点告诉学生,让学生一起准备呢?课内,让学生先把自己准备的内容交流一下,看看哪些已懂,哪些还有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课后,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扩展视野。例如教学《天安门广场》,我提前让学生做以下准备:搜集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物的图片或一些有关的资料,认识天安门广场及四周的各大建筑物;了解天安门广场发生过的重大事件;收看国庆天安门广场的庆典活动。学生通过翻看图书,或请教他人,收集了大量的有用资料,为学习营造了广阔的参与空间。由于准备充分,学生在课堂上就有话可说,课堂气氛也相当活跃。(2)学科间的融合。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等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注3)可见,语文跟自然、社会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常说“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阅读材料中的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这又使语文跟音乐、美术息息相关。现在我们各学科的老师往往职责分明,不敢越雷池半步。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却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要努力创设语文与其它学科相融合的情境,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如:教学《长城和运河》,可让学生到中国地图上找一找长城、杭州、京杭大运河、黄河、长江,促使他们学习一些地理知识;教学《咏鹅》,让学生画一画“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美丽画面,使他们进一步感受是诗歌中蕴含的色彩美。教学《二泉映月》,可让学生听一听那音乐,使学生切身感受到那凄惨曲折的人生和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强意志。(3)校内外的沟通。语文教学应不受“课堂”的限制,而应该走出封闭的课堂,不能滞留于师生单向的信息传递上,而要给足学生大量的活动空间,有效地利用自然、社会中广泛的教育资源,将沸腾的现实生活纳入学校教育渠道,让学生走进社会,培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教师可带学生出去访问、调查,组织学生郊游、野炊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接触社会,接触生活,去了解社会,了解生活。我们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VCD、计算机网络等媒体,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既丰富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二、作业的开放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听到同行们的叹息,满腹牢骚:我班某某又没做作业;我可是软硬兼施,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了„„我也曾开展过“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中队活动,学生说他们喜欢不布置或少布置作业的老师。在学生看来,作业是沉重的负担。这固然有学生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和家庭教育不够科学的原因,但作业的精心设计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传统的作业布置,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统一的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的目标,忽视了学生个性的特点。为此,我在教学中尝试实施作业的分层布置,对作业的难度和作业的方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快、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如何做到作业的开放呢?
首先是观念上的开放。要树立大语文观,要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放眼社会。因为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应该放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充分利用课外语文的资料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作业内容要开放。既可以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也可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可以与社会活动“接轨”,题材要广泛,思路要开阔,让学生有“自由驰骋”的余地。二是作业形式要开放。或摘或录,或写或画,或唱或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表达的需要自由选择。三是完成作业的方式要开放。查阅、访问、观察、实践„„可自己独立完成,也可几个同学合作完成,甚至可以请他们帮助完成。十个手指头有长短,学生是有层次差异的,只有做到作业的开放,才能使各层次的学生各尽所“知”完成作业,各尽所“能”完成作业,才能保证展示在教师眼前的学生作业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就布置了可让学生自主选择的作业:(1)根据课文中所学的知识,向低年级学生作关于保护地球的宣传。(2)收集、交流目前关于环境保护的正反两面的材料。(3)写一份较强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倡议书。这些作业,涉及了说话、阅读、作文等方面的训练,可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合适的作业。学生所面对的再也不是教师指令的、一刀切、机械型的作业,而是自主选择、独立设计、用心创作的作业,这种作业设计改变了单
一、枯燥、机械的抄写生字词,做练习册等框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动脑,学生学得开心,也很轻松。又如学习《田忌赛马》后,我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布置了以下几项作业:(1)抄写课文中练习2中三句话,想想这三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3)根据提供的情节续写故事,注意写好不同情况下不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第一项作业让学生积累语言,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第二项作业进行的是朗读、说话训练;第三项作业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几项作业难度逐次提高,分别适应了各个层面的学生的需要。学生带着对达到更高目标的渴望,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兴趣较浓。
三、合作的开放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也”。个人的智慧和精力是有限的。法国作家莫阿罗也有一句名言:“学校里的同学是比父母更好的教育者。”(注4)在学习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性别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协助和谐”的原则把学生编排成小组,把个人自学、同桌商量、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以个人自学为主、多种形式并存“交往型”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合作中,教师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一是考虑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人意愿,二是为了发挥群体学习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并从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我的做法是把全班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的学习伙伴则由学生自愿组合,自己商定。高度自主性带来了学习的积极性的空前高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互教互学,互争互评,你追我赶,友好合作。课堂上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气氛活跃,“比学赶帮超”生动场面随处可见。如在学习《将相和》中,我请各个小组依据“负荆请罪”这一素材,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想象、讨论人物的动作、语神态,创造地把这个故事排好后,各小组上台“献艺”在排练过程中,由于合作伙伴的默契,学生表现出巨大的热情,他们全身心地投入,群策群力,主体精神、团队合作竞争的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阅读的开放
目前语文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读书时间太少,我们的老师整天分析荔枝的味美,就是不让学生尝一尝;我们整天强调阅读的重要,就是不留给学生一点时间,放手让学生读一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靠我们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自身的阅读实践中不断“悟”和“练”出来的。(注5)一位教师在教学《第八次》一文时,只抓住“有感情”三个字,把所有的时间交给了学生,放手让学生读文,引导学生把自己放到故事中去读,读出喜、怒、哀、乐,读出坚强、勇敢。三年级的小朋友在老师的轻轻一点拨、悄悄一提示下,读出兴趣盎然。就“结了断,断了结”这六个字,练读、评读、赛读,整个教学过程是书声琅琅,而教师没有说多余的一句话,没有纷繁复杂的教学媒体,但是课堂气氛高潮迭起,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转变教师的观念,要回归自然常态下的语文学习,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欣赏和品味。当然,让学生多读书,只靠课堂上是不够的,还必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结合本班的实际安排了不同的课外阅读,允许学生带健康有意义的课外读物到课堂,在指定的时间内相互传阅交流。节假日,常以读一篇好文章,读一本好书为作业,鼓励学生摘录好词好句,写读后感。结合教学把书介绍给学生,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便介绍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讲《草船借箭》一课,便介绍学生读《三国演义》中几个有关的章节,这种方法效果很好。下课铃一响,学生就围着我兴致勃勃地向我借书。这时,我就把书送到他们手里,并让他们有空的时候到我那儿借阅图书,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自己阅读。除了把书介绍给学生外,我还特别注意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以巩固学生读书成果。如结合少先队日、班会,举行故事会、赛诗会、朗读会,让学生把自己读过的故事情节讲出来,把好的段落朗诵出来,大大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变老师“要我读”为“我要读”,促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多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地深入到作品中去;同时对学生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予以适当的点拨,帮助他们解惑;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展开阅读“争鸣”。课外,我们要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饥饿感”,为他们打开一扇文学的窗口,文化的窗口,文明的窗口使他们走上最自由、最愉悦、最美好的心灵之旅。
参考文献
(1)注1选自《专题研究》2000年第五期总213期的《新世纪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2)注
2、注3选自《小学语文教师》2001年7、8合刊《构建开放的语文教学模式》(3)注4选自《教育名言录》
(4)注5选自《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