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阅读教学谈语文课堂的真面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谈
民乐乡中心校吴继昌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历来备受关注,阅读课在小学语文课时中所占比例最大,平时老师们上公开课、听课、评课也多钟情于它。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在这方面,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为了力求出新,而把阅读教学上成思品课、故事课、文学课、常识课,失去了语文课堂的真面目。本来一读即懂的大白语却偏要拐弯抹角串讲套问;本来情韵雅致的文章却偏要繁琐分析;本来充满生命灵性的课文却偏要肢解得血肉模糊„„围绕内容理解而设套子、兜圈子、捉迷藏、猜谜语。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长此以往会把语文掏空。笔者现从阅读教学方面谈谈如何还原语文课堂真面目。
一、读。要把一个个文字符号瞬间变成有一定的情感状态、有声或无声的语言。读既是实践,又是训练;既是感悟,又是熏陶;既有理解,又有体验;既有语感的培养,又有情感的陶冶;既是规
范的书面语言的内化过程,又是学生心灵净化、习性养成过程。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好书不读不知其妙,读是学习语言的根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读也是学生语言能力、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书读得好的学生往往写得好,说得好,反之不然。读能促写,读能带说,可谓牵“读”一法而“动全身”。
阅读课就是扎扎实实的读书课,对学生而言,最实用的是自由朗读和默读,最基本的要求是将课文读流利。我们鼓励学生读得有感情,但是别刻意强调读得有感情,避免学生装腔作势,无病呻吟,其实要读流利很不容易,拗口的句子老师带读,难读的段落老师领读,每篇课文老师都范读,老师成为课堂读书的参与者组织者,学生情绪高潮,读起来特别有劲。课堂上可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法组织学生读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如分角色读、分男女读、分小组读、开火车读、同桌对读、听录音看录像跟着读、圈点读、比赛读、表演读、提示读、想象读、配乐读、全班齐读,老师带读、领读、导读、引读、范读等。学生精神饱满,劲头十足,处于亢奋状态,清亮的童声响彻校园,其乐融融。琅琅的读书声是课堂最美的声音。这样一来,一读即懂的课文学生人人读流利就行了,通篇不用提一个问题,让学生读中自悟,读中释疑,用不着“磨嘴皮”“捉迷藏”。含蕴深的课文,同样自读自悟自
得,除读流利外,可适当进行探究性学习。本人特别主张学生在课堂上大量读经典名著、伟人名人传记、成功学著作等。一篇文章,学生一开口便能读流利了,这比讲多少问多少都强!
二、背。背诵是我国传统语文学习的精髓。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跟他所背诵内容的数量和质量成正比。背诵除有“读”的所有功能外,还有着更多的益处:既能积累,也能提升;既是夯实文化底蕴的过程,又是提升文化品体的过程;既是学生记忆力领悟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又是学生生命潜能不断开发的过程。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始终没有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有人开口闭口将背诵与死记硬背、食而不化等同起来,学生不仅背的东西数量少,文化含量不高,而且背记的功能萎缩,记忆力减退。写起作文来磨盘压不出几句话,颠三倒四还是那么几个词。没有存储何来支取,没有积累何来运用!这是长期以来学生语文素养低下,阅读教学高耗低效之症结所在。
多背点经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是为学生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时,无需面面俱到地进行分析、讲解,只要能初步理解大意或一些名言警句的含义就行;但也并不反对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对某些古诗文作一些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这就是所谓的“诵读
为本,不求甚解”原则。
三、写。有些课文可进行探究性学习,本人认为探究性学习有三种比较有效的方式,一是写读后感,一是围绕课文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写小论文。如四年级课文《永生的眼睛》、三年级课文《可贵的沉默》适于写读后感,二是写小论文,《长城》、《颐和园》宜于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阅读定向、自主探究(可进行课外阅读,上网查阅资料)、合作研讨等多种形式对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大问题进行研究,要求学生写成书面小论文,力求条理清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三是写日记,或是周记,或是随笔,将发生在生活周围的事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也是一种有效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
读背写在阅读教学中不是孤立地排列,而是有机的立体交互,视课文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定,它们是母语学习最基本最实用的方法,艺术大师徐悲鸿有诗云:“删繁就简三春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艺术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就是简洁。我想语文教学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也就是简洁。阅读教学不需要故弄玄虚,繁杂琐碎。我们今天的阅读教学需要删繁就简后的返璞归真,还语文课堂教学一个真面目。
第二篇:谈语文课堂利用插图教学
谈语文课堂利用插图教学
语文教材中配有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都是根据课文内容所特配的,它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这些形式多样且风格各异的插图介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究对照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本文以课堂合理运用插图为例,谈谈提高课堂效率的见解。
一、合理运用,吸引注意力
初中语文课堂上,学生注意力往往不能长时间集中,一节课有一半的学生是在“走神”中度过的。如果让色彩鲜明的插图介入教学就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如沈从文先生的《端午日》,虽然篇幅不长,却能写出浓郁的端午气息和赛龙舟的壮观场面,表现出地域美和风土人情之美。如果仅靠阅读文本,学生很难感受到端午节的愉悦气氛。课前我以插图作为导入对象,让学生先观看插图,再感受赛龙舟的气氛,同时提出问题:“端午日的气氛浓厚吗?怎么看出来的?通过插图和文本对照能想到什么?”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很快就会找到与赛龙舟有关的语句,也在脑海中形成这样场面:选手之间和锣鼓手之间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以及拼搏的劲头;两岸的人群摇旗呐喊;雄鸭与善于游水的茶峒人在河水里追逐嬉戏。而最终作者就是通过虚实结合的描写,还原原汁原味的湘西质朴民风。以插图和相关问题作为切入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能激发了解课文内容的欲望。因此,在授课前有效利用插图就会让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迎刃而解,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显著的效果。
二、图文并茂,探究理解
“世界上不缺美的东西,而是缺少去发现的眼睛。“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如能引导学生按照顺序、主次以及细节来观察插图,不仅能获得情节表象也能根据文本进行想象创造,借此来增添文章的情节生动性。当教师开始讲解课文时,学生们对整个课文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由于初中生正在接触新鲜词汇,许多词语的意思不是很明朗,对课文理解起来相对困难,插图却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首先教师讲解插图,让学生们以插图为切入点了解文本。这样学生的主观思想意识就会与文本的内蕴形成良好的融合,教师也能在教学中把握好教学节奏,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教材中选择的插图都是课文中最精彩的部分,文本的内蕴也会展现在插图中,因此,相机使用插图能让学生很轻松地理解文本。
如讲《苏州园林》时,教师的授课目标就是学生自主探究深层次理解文本,学生在探究理解过程中遇到关于描写苏州园林长廊以及花墙的内容时,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就暴露了。以“隔而未隔,界而未界”这句话为例,学生的理解都不是十分准确。但如果在课前利用插图指导学生,这个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插图中的苏州园林不论是拍摄角度还是意境层次都让人赏心悦目。学生对美的事物都有一种向往,有了向往才会去揣摩意境。首先从主到次观察,让学生讨论文本结构以及描写顺序;再结合“布局统一、宏达壮丽、艺术风格独特”等语言就能让学生与作者、文本产生共鸣;进而在感受园林之美的同时也提升了审美能力。
三、妙用插图 激发想象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插图毕竟是静止的,无声无息的。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动静结合,构想图上景物、人物的生命力。如鲁迅的《孔乙己》,笔锋犀利、语言老辣,字里行间都渗透出对社会的批判,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由于创作年代较远,初中生很难理解文中的意蕴。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利用插图来让学生走近孔乙己,让精彩画面呈现在图纸上,学生了解了人物,了解了时代,自然就能悟出道理。
《孔乙己》的七幅插图是丰子恺先生精心创作的,教师可以利用生动的图画,有次序地引导学生走进小说的语言世界。如咸亨酒店中的人物,孔乙己穿着长衫站在柜外喝酒,观察图片中孔乙己的穿戴和喝酒的方式,以及周围人的表情,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孔乙己喝酒的方式与穿戴是矛盾的吗?鲁迅先生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孔乙己在教人写字,给孩子茴香豆,又在反映孔乙己什么样的性格和心态呢?在课文的最后出示孔乙己最后到咸亨酒店喝酒的插图,让学生对比前后插图,最终理解,孔乙己的描写,是在揭示披露一个人最沉痛的悲剧不是他已经陷入到一种悲剧的处境之中,而是他在自己的悲剧处境里已经彻底丧失了反抗自己悲剧命运的精神意志。应牢记的是:人对自己命运的抗争才是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有价值、有意义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正是小说的悲剧意义所在。
综上所述,插图现在已经是语文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巧妙的运用不仅可以辅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们各项综合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泗洪县第四中学)
第三篇:让语文课堂从
让语文课堂从“开始”美到“结束”
响石中心学校教师
余万知
语文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它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黑格尔说过:“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也正是如此,审美教育有着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的魅力优势和独特效应。它常常在寓教于乐中感染人的心灵。升华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语文课也要处处体现美。
一堂优美的语文课,要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创设一个“美”的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它取决于教学活动中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但更有赖于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师优美的教学语言,优雅的教学姿态,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都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只有当教师的言行举止中浸透着各种不同风格的“美”时,才能让学生进入到“美”的氛围中,带着一种享受快乐学习语文,学好语文。根据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语文课堂应该从“开始”美到“结束”
一、从“开始”激发美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从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就应该让学生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是语文老师特有的优美外在气质。当然更重要的还不是这个,更重要的是语文课的导入部分。
以真情实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而绝不能把他们仅仅看做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条件。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的。以情激情,使学生不自觉地产生学习兴趣。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时,创设优美的情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激发兴趣的方式,让学生从这堂课的导入就产生“美”,甚至能根据老师的导入情不自禁地说“真美”。
导入产生美的方法很多,有视觉的,有听觉的等等。下面我就举几个我教学中导入激发美的例子。
1教师优美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感受老师或者说是语文语言的美。我在上口语交际课《感动》时,我是这样深情导入的:感动是人间最好的情感,我们的心潮会不断地为一些人和事而荡起阵阵涟漪;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令人潸然泪下;草地上的老班长为小战士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的故事感人至深;在生死关头,无私无畏、舍生忘死的老支书形象让人久久挥之不去„这深情地解说,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而且不时脑子里会闪现出一些感动的场面,通过老师这样入情入境的导入,这堂口语交际课学生能不开口吗?
2、用优美的音乐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上《月光曲》一课时,我就在上课开始播放了一曲《高山流水》,学生边听边欣赏,感受音乐的美,从而 以美好的心情来学习《月光曲》这篇文章。
3、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老师导入的美。在上《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中国地形图,然后老师声情并茂地说: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有巍峨的高山,浩瀚的江河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还有那茫茫的长满参天大树的森林。我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边说边在图上指出相应的位置)现在,老师就请同学们欣赏东北地区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放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录像)这样的导入,学生既欣赏到了老师优美语言的解说,又欣赏到了小兴安岭的美景,听着听着,看着看着,他们就情不自禁的发出了同样的声音——真美!
这样的导入能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吗?
二、从“结束”回味美
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当然要重视结束语。它不仅能精彩地归纳全堂课的重点,也能帮学生把本节课知识梳理清晰,同时也能为下节课预设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外自主探索,它是一堂课的精华。这就要求老师设计好美的结束语。结束语的类型有很多,有启迪人生,升华情感的;有真情实感,富有诗意的;有语言生动,富有张力的等等,这就要看你学习课文的类型了。我讲两个我在教学中我认为感动学生的结束语:
1学习完《草原》一课后,我就播放了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同学们不禁轻声唱了起来,优美的旋律中流淌出的快乐洒在了同学们充满幸福的笑脸上,这节课的主题得到了完美的深化和升华。
2在学习完《匆匆》一课后,为了激励学生惜时奋进,我用白板出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诗句,配一点轻音乐进行总结“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是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老师和学生共同朗诵了两遍,学生激情高涨。美在其中。完美地结束了这一课。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表达与创造,更是对自我人格的完善与创造,它能开发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这就要求老师在每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特别是每堂课的开始和结束。不仅要用“美”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要用“美”来结束这堂课,让整堂课“美”下去,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好语文!
四川省隆昌县响石中心学校 电话0832——3580012 邮编642152
工作单位:响石中心学校
第四篇:语文课堂语言艺术例谈
语文课堂语言艺术例谈
摘要:语文课堂,是展示语文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阵地。情感渲染的教学艺术是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设疑激趣的教学艺术是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诱发想象的教学艺术是利用课堂语言、直观教具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机智幽默的教学艺术通过随机应变地调控课堂,使教学充满智慧和乐趣。
关键词:语文;语言艺术;情感渲染;设疑激趣;诱发想象;机智风趣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罗伯特·特拉弗斯也说:“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于其它任何表演艺术,这是由教师和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因此,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是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案例,总结出以下几种语文课堂语言艺术。
一、情感渲染 走进作品
新课标规定,语文教育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又不能忽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情感渲染的教学艺术,是借助语文教材本身的思想情感因素和声情并茂的课堂语言,陶冶学生情操的有效途径。
1.再现作品的情感原貌。教师扎实的朗读功底(普通话标准、语音清晰准确、声音洪亮悦耳等),深刻准确地把握教材是前提条件。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韩军在执教《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课时,首先有感情地为学生朗读了整首长诗。当他深情地读到“大堰河,今天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盖着的„„”的时候,热泪夺眶而出,听课的师生也被他的真情实感深深打动了。这段朗读再现了作品的感情,渲染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为整堂课的展开奠定了情感基调。
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作品都具有浓厚的情感特征,如《白杨礼赞》描绘西北黄土高原的开阔雄伟,《最后一课》表达韩迈尔老师对祖国的热爱等等。这些作品为教师提供了再现作品感情的平台,而运用情感渲染的课堂教学语言,可以很好地感染学生,以感情的纽带把教师、作品和学生凝聚在一起。
2.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更多的是讲述。许多教师或是将自己对作品的深刻体验运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展现给学生,或是将作品含而未露的感情融进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感化学生。于漪老师也说:“教学语言要做到优美生动,除了知识素养、语言技巧外,还必须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
一位教师在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先在黑板上挂上一副镶着黑纱的周总理遗像,使学生的心情顿时沉重起来;然后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到了周总理逝世的日子——“那是1976年的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高山在恸哭,大海在涌泪,周总理啊,周总理„„,您在哪里啊,您在哪里!„„”课堂里一片肃穆,同学们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中。一张周总理的遗像,一段哀悼总理的动情话语,引起了学生的感情共鸣,加深了其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渲染,要注意适时、适度。第一,把握好教材的情感区域,切忌滥用。第二,把握好时机。以启发学生自悟为主,当学生被带入情境,欲罢不能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升华感情。第三,教师的情绪要适可而止,既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又不能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
二、设疑激趣 理解作品
疑问是兴趣的开始。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创造潜能总是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所以教学过程中的设疑置难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其学习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设疑激趣是通过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设疑激趣的关键在于怎样设疑。设疑是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激趣是教学的目的与效果。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反向设疑。反向设疑是教师设计若干与正确答案相矛盾的问题,或者提供一个问题的错误答案,让学生通过读书、思辨、讨论,得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又叫做问误答正法。如鲁迅的小说《药》。师:“很多人都认为,作品中写的最多的人物就是作品的主人公,你们认为这种说法对吗?”有同学认为对,理由是:“大部分小说的主人公是文中描写较多的人物,如《阿q正传》中阿q写得多,阿q就是主人公;《孔乙己》中孔乙己写得多,孔乙己就是主人公。”教师接着问:“那么,在《药》这篇课文中,华老栓着墨最多,因
此华老栓就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对不对?”
生:“老师,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小说的主人公应是作品中表现主题思想的人物,而不能以着墨多少来决定。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夏瑜而不是华老栓。”
他的看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也受到了老师的赞扬。这个教学案例中,老师精心设疑,提出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带动他们相应的学习活动。大家积极地阅读和思考,课堂生气盎然、活泼有趣。相反,如果老师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提问:“《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你认为是华老栓还是夏瑜?”显然不能达到先前的课堂效果。
2.比较设疑。比较设疑是运用正比、反比、类比等方法,选择相似项设计疑问的方法。在《阿房宫赋》一课中,可提问:“《阿房宫赋》与《六国论》都是写秦国灭亡的事,它们在写法上、立意上有什么不同?”教《故乡》时可提问:“闰土称‘我’为老爷,而杨二嫂称‘我’为贵人,他们两人对‘我’的感情是否一样?有什么不同?”教《社戏》时,可根据迅哥两次吃豆的不同感受设疑:“迅哥两次吃豆都是六一公公家的罗汉豆,为什么感到今天吃的没有昨天吃的那么好?两次吃豆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作者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设疑可以让学生发现矛盾,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激起思维的火花,在比较中提高认识和鉴别事物的能力,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语文能力。
3.搭梯子设疑。《礼记·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悦)以解。”意思是说,一个善于提问的老师,就好像攻伐坚硬的木头一样,先易后难,逐步理解,带领学生享受这个愉快的过程。
搭梯子设疑是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设计问题。
案例:讲授《故都的秋》的前两个自然段段,教师问:“这两段主要写什么?”通过阅读,学生容易得出:第一段写的是北国的秋,第二段写的是江南的秋。
紧接着问题二:“在作者的眼里,北国的秋怎么样?江南的秋又如何?”字里行间可以找答案:作者认为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让他“看不饱,赏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问题三:“这两段文字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北国的秋与江南的秋的?”由于前两个问题的铺垫,同学们很容易得出问题的答案:作者把北国的秋与江南的秋进行比较,采用的是对比的修辞手法。问题四:“通过对比,你认为作者更喜欢哪里的秋天,这两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选择性的阅读和思考,认识到作者要表达“对故都北平的秋天的深深怀念”之情。
教师先后设计了四个逐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轻松理解了作品。反之,如果改变了问题的先后顺序,教师一上来就问:“同学们读了第一、第二自然段,认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肯定会使大部分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无法激起看书和思考的兴
趣。
三、诱发想象 放飞梦想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阅读教学,读者通过作品的文字符号再现某一个生活画面或人物形象时,离不开想象;作文教学,作者搜集头脑中储存的知识信息,进行再创造时,同样需要想象。总之,语文教学离不开想象。诱发想象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有效方法。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诱发想象。一般来讲,诱发想象的语言都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从心理学角度讲,生动的信息能使人兴奋,从而产生兴趣。魏书生认为,“兴趣像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捣毁。兴趣的柴在每一个同学的脑子里存在着。”
为了把课上得生动有趣,魏老师常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文字变成图画。在引导学生想象时,他提出四步要求:勾勒出形态——染上色彩——使画面动起来——让画面更细致、更逼真。魏书生讲张志和的《渔歌子》前两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引导学生说:“这是一首景色描写极其鲜艳美丽的词。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打开大脑电视机,在大脑计算机的荧屏上放映。”“先勾勒形态,请同学们先在脑子里放映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的轮廓。再染上色彩,请把黑白电视变为彩色电视,看谁脑子里的画面更加鲜艳美丽。”这段诱发想象的课堂语言真是精
彩极了。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形象地描摹出一幅幅山水交映,鸟“鱼”花香,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美景,身在教室,心却早已飞到了大自然,乐趣无穷!
2.结合直观教学诱发想象。教育心理学认为,青少年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但形象思维能力很强。所以,结合直观教具,培养想象能力,效果会更好。如边想象边把想象的内容画下来,想象的内容会更直观。一位教师教《蜜蜂引路》,请学生回答“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结合想象和绘画,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3.结合作文教学诱发想象。写作过程中的想象叫做创造想象。我们常常能欣赏到这样的教学案例:教师通过诱发学生的想象,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收到阅读和作文指导双赢。二者结合的方法很多,如指导学生对课文或阅读材料进行改写、续写和扩写等等。对原材料想象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体验过程,学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需要想象的学习材料中,才能产生丰富合理的想象,写出有特色的作文。
《卖炭翁》一课,可以在课文的结尾处,结合续写课文,就卖炭翁的命运何去何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教师可首先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卖炭翁是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才去卖炭的。他大冬天穿着单薄的衣服去卖炭,可是他唯一的财产(一车炭)又被如狼似虎的官差抢走了。下一步卖炭翁该怎么办?他以后又怎样生活?请同学们结合当时的情景展开想象,给卖炭翁指出一条出路。”接到任务,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
生甲:卖炭翁无可奈何,欲哭无泪,只好回到自己的寒窑生气,然后把牛卖掉,换些银子再去烧炭。
生乙:他呼天抢地地哭过一阵之后,感到生活无望,“半匹红绡一丈绫”既不能御寒,又不能充饥,干脆找一棵树自尽了。生丙:他愤怒到了极点,拼命反抗,和官差扭打在一起,最后被官差活活打死。
生丁:官逼民反,他组织一帮穷苦百姓造反了,走上了杀富济贫的道路 „„
大家充分想象,畅所欲言;教师及时评价,给予鼓励。教师最后收起渔网,抛出作文的题目:“请同学们以《卖炭翁被抢以后》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从阅读到想象到作文,教师的指导不露痕迹,水到渠成。
四、机智幽默 艺术升华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的技巧在于随机应变。”课堂环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运用教育机智灵活调控,使之适合教学的要求。机智幽默的语言往往能产生意外的课堂教学效果。正在上课,发生了这样的意外:一只麻雀飞进了教师,东撞西撞,后来被一位同学抓到了。老师笑了笑说:“小麻雀没上小学就想上初中了?可惜它听不懂咱们的课,送它回大自然吧!”
机智幽默的语言是课堂语言的高境界,不仅能扭转教学的尴尬局面,还能体现教学的应变能力和教育智慧,使课堂趣味无穷。钱梦
龙老师说:“我觉得我们老师不妨有点幽默感,不要把自己打扮成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从心理学角度看,幽默进入课堂,能更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大脑皮层细胞的活动,产生兴奋源,从而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总之,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能创造愉悦的情绪,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6-177.[2]王文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06.[3]张正君.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张志勇.活动构建——创新教育的教学改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23.
第五篇:从师生互动谈教学
从师生互动谈教学
大家下午好!我是教育系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张敏。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教学经验。今天我将两大方面进行讲述。
一、我对师生互动的理解
我国古代的《礼记·学记篇》,有段话:“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翻译过来就是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吃(也)不知道它的好味道;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的不透。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这里面的“教学相长”可以说是我国关于师生互动、相互学习最早的理论了。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如果只是教学的形式而没有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在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任何一方的作用均不能忽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过来,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也对教师产生重要作用,其实,这也是《礼记》中所说的“教学相长”。
二、在教学中我是如何进行师生互动的
接下来我要说一下,在教学中我是如何进行师生互动,促进学生
参与教学的。
(一)热身活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课之初就把学生领进学习的大门,有效的热身环节与课堂教学息息相关,是课堂教学的铺垫。帮助学生调整到适于接受新知识的状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既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上来。
对每一门课来说,第一节课是至关重要的。对每一堂课来说,上课之初是很重要的。教师通过第一节课告诉学生们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这门课程将会学到什么?课程是怎样进行的。教师的精神面貌、语言特点等综合形成的上课风格会一览无余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果第一节课上的生动活泼,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就会期待接下来的课程。反之如果第一节课上的比较沉闷,后果是可想而知。
手语课的第一节课我是精心设计的。我先用熟练的手语讲了一个小故事。学生看完都问:老师,我们怎么才能打得像你那么好?我说:只要按照课程要求,好好练习,这门课学完后,你们都能把手语打好,甚至有些同学还会超过我。接着我领学生做了一个手指操。(演示手指操“上打三通骨,下打骨三通,两边一起打,中间裂个缝”)一年级的新生刚接触手语,他们大多数手指比较僵化,相对来说不够灵活,对手指的掌控力也不强,而手语这种视觉语言对手指的造型表现力有
很高的要求。第一次做这个手指操,很多学生都会边做边大叫:“老师,太难了!我的手不分瓣啊。我的手都抽筋了„„”但是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对手语感兴趣。学生喜欢挑战自我。接下来我还会教学生用手语数数,先数1到20。(演示一遍)数数不难,但是想打得有快有对就很难。“挑战100”是我们课堂经常进行的比赛,学生积极性很高。前三周看谁的表现好,每个班会选一个课代表。通过手指操和数数,学生的手指普遍较刚开课时灵活了,手指的表现力也大大增强。
(二)温故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对于手语这样的技能课,通过温故教师会获得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反馈,还可以通过已学过的知识学习新知识。
传统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都是教师在确定,有时很武断的,教师认为的难点并不一定是学生的难点,相反,教师认为很简单的知识点,而学生恰恰不明白、不理解。所以让学生学生提前预习,找到自己不会打,难理解的知识。上课时我们会请学生提出这些疑难知识点,授课时重点讲授这些知识。
学习的过程其实是就是一个不断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活动过程,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学习的重点、难点,他们才会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哥哥高弟弟矮,姐姐胖妹妹瘦”哥哥、弟弟、姐姐、妹
妹是新词,学生反映不好打,记不住。学生提出了问题。我引导学生来分析问题,我们之前学过爸爸、妈妈,比较一下这六个词有什么关系。最后学生总结出这六个词都在嘴部,一个手就代表一个家庭。爸爸是大拇指,妈妈是食指,其余三指是孩子,其中个子最高的中指是哥哥、姐姐,个子最矮的是弟弟、妹妹。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理解手语词汇的构成关系,由以前学习的知识爸爸妈妈,就记住了新词汇。让学生参与重点、难点的确定,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可谓一举多得。
(三)“练”“看”结合
师生互动不仅体现在师生之间,还要体现在教师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过程简化,就是用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去取得教学实效,简化环节,留给学生更多思考、讨论、练习的时间和机会。
很多学生反映学了一些手语后遇到聋人,还是没办法跟聋人沟通,看不懂聋人的手语。手语是一种视觉语言,不仅要会用手打手语,还要学会看手语,实际上,看手语会更难。“打手语”相当于健听人用口说话,“看手语”相当于健听人听别人说话。视觉语言形成的是图像画面。学生练习手语的时候,要在心中勾画图像。这样才能把手语打的生动形象。比如:全、都、什么的图像不同,动作也不同。看夜晚的天空,繁星点点,聪明的人类把看似凌乱的星星连接成一个个图形,命名为狮子座、双鱼座等。所以在练习手语的时候要“练”“看”结合,有时候教师打学生看,有时候两人一组一人练一人看,一人练多人看等方式的练习,练习其快速的反应能力、理解能力,让手语成为一种真正交流的工具。
(四)惠人其中
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密切。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而育人也反过来影响教书。学生精神世界受到滋养,才会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手语是一种语言,要想把手语翻译好,就要了解聋人文化。在手语课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需要会适当讲一讲聋人文化。然后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动脑思考,例如“当前作为一名特教人,你觉得聋人手语和文法手语哪个更适合?”根据观点不同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这个问题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辩论的过程旨在引导学生对手语和聋人文化进行深刻的思考,思考后每个人都会有所收获。
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了科学对待特殊人群的态度。有些人是歧视残疾人,认为他们有残疾,微不足道。有些人是怜悯,觉得他们可怜,对待他们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开始时学生更多的是后者。歧视会造成愤怒,怜悯会造成自卑。通过课堂上对残疾人群体的了解,现在学生认识到,残疾人是社会的一部分,要平等对待。对待特殊儿童我们要全然的接纳与包容,而不单单是奉献爱心、耐心那么简单。
“三人行,必有我师” 在教学活动中首要的是彼此尊重,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