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味
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味?
近几年来,由于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转变,老师的教法不断创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局面。但热闹背后,欠缺语文品味:老师只注意课件的大量运用,没有注意它的实效性,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思考、探究的实践时间;只注意问题的结论,没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老师讲的多,学生读、悟的少。其实,不管课堂怎么改革,语文味永远不能改,而且要越改越浓。许多语文专家学者都呼吁“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语文味是什么?“语文味”是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它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呢?我觉得杨丽芳老师说得好:“在恰当运用多媒体的同时,要让学生充分朗读,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荡,唤起童真童趣。”
一、语文课要有琅琅读书声。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只有“熟读”才会“精思”。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最直观表现莫过于一个人的语感如何,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 “多诵读,熟读成颂,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那么,如何读书呢?
(1)读正确,读流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它的读都是以此读为基础。宋代教育家朱熹对于读书不仅强调读准,还强调读的遍数要多,他说:“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颂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如一位老师教第五册的《金色的草地》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悟蒲公英会变色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采用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课 1
文第三自然段,先是自由地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然后小组检查读,接着指名比赛读,最后一起朗读。学生有了读的基础,再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发现了这是的蒲公英?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就不难了,学生很快就找到答案。有的说很神奇,有的说很美丽,有的说很可爱、有趣„„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答案就不一样,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得到体现。这样的读就充满语文味了。
(2)口颂心维,“心维”指的是读书时,思维处于活动状态,或感受,或理解,或疑惑„„“口颂心维”简单来说就是边读边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崔学古也说过一句话:“得趣全在涵泳。”读书不“涵泳”,就不能“得趣”,“涵泳”指揣摩、玩味,即“精思”、“口维”。因此,“口诵”与“心维”要统一。让学生用心地读,认真地思考,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内部已有的经验,通过联系上下文,真正做到读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产生新的疑惑。然后通过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的交流,把语文学深、学广。为了让“口颂心维”成为学生的读书习惯,我设计两种训练:①在布置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反复颂读课文,然后向同学们提出三个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自己不懂的,也可以是自己已懂,但很有讨论价值的。),这些问题有可能成为课堂上探究的问题。学生为了显示自己提的问题最有探讨价值,能让老师采纳给同学们讨论,都很仔细读认真思考。有的从内容上提,有的从思想上提,有的从写作上提,有的还从遣词造句上提,有的还从标点上提„„有许多问题正是老师在备课想到的、要引导学生探讨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阅读仔细,而且会思考,会质疑释疑,对课文的理解就深了,阅读不再是肤浅了。②在课堂上,带着任务读。如我教《鸟的天堂》时,引导学生感悟榕树的特点。第一步: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请你边读边思考,用一两个词把它归纳出来。(庞大、生机勃勃、繁茂、美丽„„学生的答案各不一样,但都是自己潜心阅读后的感受、体验。)第二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再读读课文,想想,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作者是怎样写这个特点的?就这样不离文本,紧抓读,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维,读出语文味。
(3)有感情读。这是一种美读,一种升华的读,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维,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后的朗读。这时的情感得到升华,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如我教《第一场雪》时,学生在体会雪后的美景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雪后的壮美景色吗?”我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那么令人陶醉,让人仿佛看到北国粉妆玉砌的美丽世界。有了这感情朗读,语文味就更浓了。
二、语文课要有品词赏句
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一颗颗贝壳,是那么丰富;又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是那么精湛,那么引人入胜;还像一杯杯龙井茶,耐人寻味。丰富、精湛、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品——品词赏句!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
1、对比品析。在比较中的品词赏句是我们常做的一个方法,因为学生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如教《泊船瓜洲》,在学生理解诗意后,引导他们赏析诗句时,我问学生: “这首诗里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中,这个‘绿’可以换成哪些词?”学生说:“可以换成‘到、吹、过、来、刮、入、满„„’”我问:“ 为什么诗人不用这些字,而用‘绿’字?”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就懂得那些词只写出风的动态而已,没有写出江南的生机和美。而‘绿’字不仅写出春风的动态,还写出了颜色的变化,仿佛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画面,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也尽情地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美景的思恋。
2、联系上下文品析。我们知道,语文中的字、词、句的情感总是统一在一起的,他们不是孤立的。就字说字,就句论句那是表面的理解,会显得很肤浅。因为语言文字内在的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等存在于上下闻中。因此,联系上下文是品词赏句的一个好方法。如《“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有一句话:“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这句话既写出了母亲的爱所产生的效果,又暗含父爱的重要性,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父爱和母爱。要让学生理解好,必须联系上下文。(1)母爱为什么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联系这个句子说说“我”的看法。(2)母爱为什么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看法,(3)联系下文想想“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作者想说明什么?这样一步一步地联系上下文品词赏句,学生很快就体会到母亲的慈爱和父亲的严爱对于孩子的成长同样是重要的。这时,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不再是浮华、浅薄的了,这样的语文课就上得有滋有味。
3、想象中品析。孩子们想象力是非常丰富。我们的课文本身就有一个特点:意象性特强,总会留下空间给人以想象。通过想象可以化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通过想象可以使深奥难懂的内容显得通俗易懂,令人回味无穷。《鸟的天堂》一课有这样一句话:“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树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这句话表面上是写画眉鸟高兴,实际上是表达作者喜爱和赞美之情,他不仅赞这“鸟的天堂”,还赞当地的农民爱大自然,赞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作者这种情感,我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如果你是会说话的画眉鸟,你会唱些什么呢?”有些学生说:“会唱这颗美丽、繁茂的榕树是我们生活的天堂。”有些说:“会唱这里的农民好,爱护我们,让我们自由快乐的生活的歌。”有的说:“会唱欢迎你们的歌„„”
4、拓宽中品析。课本是教学资源,课外的资料也是教学资源,学生本身也是很好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在拓展中,我们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帮助学生品词赏句,给品词赏句更宽广的天空。例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体会周总理生活简朴后,我补充课外阅读闻《周总理的睡衣》和《难忘的晚餐》给学生阅读,让学生更深切体会到周总理的艰苦朴素的生活。在引导学生理解“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时问:“‘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是怎样工作?都是批改文件吗?”学生理解完后,我补充周总理患重病后其中一天工作的安排给学生看。学生看后,更感受到周总理是多么的劳苦,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精神多么伟大。这时周总理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
三、语文课要有写的训练
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进行写的训练,是在积累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是在用语言赞美美好的心灵,赞美美丽的大自然,赞美金色的童年„„这些像春雨一样无声无息地进入了学生的心田,轻轻震撼着他们所不知道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又一次得到完美的统一。
1、模仿写。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再说每篇文章其实都是写作的范文,作者的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方法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都是学生模仿和待以迁移的对象。例如,学生学完《鸟的天堂》和《第一场雪》,懂得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方法后,要求学生仿其写法,写一篇作文《美丽的校园一角》。通过仿写,学生内化了这些写作方法,把校园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描写出来,字里行间流露自己的赞美和依恋。
2、想象写。文学它有着间接性、概括性。有较多的地方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去填
补它的空白处,丰富当时的情景,使人物形象更丰满。那儿就是学生最好的练笔之处——在想象中写。如《我的战友邱少云》邱少云潜伏在敌人的前沿阵地里,烈火烧身时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直到最后一息。多么伟大的战士!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这样做?如果他可以说话,会说什么?我设计一个想象写话的练习,:结合课文内容和插图想象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会想什么,说什么,怎样做,请想象写一段话。学生在想象中,更体会到邱少云的意志是多么刚强,精神是多么伟大。还懂得严守纪律是多么重要。这样语言得以运用,情感得以表达,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语文味就显现出来了。
3、升华写。一篇文章学到有味儿时,文章的情感上升为自己的情感时,自然会产生一种感觉——不写不快。这时就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好时机。如教完《只有一个地球》我设计三个写作训练:
(1)、用“璀璨、刀绞、毁坏、保护”四个词写一段呼吁人们爱护地球的话。
(2)结合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以童话形式写一篇题为《地球母亲哭了》的作文。或写一篇读后感。
(3)写两条保护环境的公益宣传语。要求主题要突出,语言要精练。
四、课堂要有激荡的情感。
这激荡的情感一方面来自老师的内涵。“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老师文化底蕴越深厚,语文素养越高,他的语言感染力越强,越会评价、鼓励学生,越能激起童真童,他的课堂越有语文味。激荡的情感另一方面则来自于课文感人的故事。它需要教师在教之前,先要走进课文,在课文中尽情地领悟语文味,然后,有方法地引导学生将“读”、“品”、“写”有机结合起来,溶于一体,那么,就能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人物独特的个性和美好的情操、作者深邃的思想,这样语文味就最浓了。
第二篇: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味
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味
---“绿城之春”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金城江区第六小学
莫秀娟
2015年春,我参加了“绿城之春”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听课后点评时,经常可以听到这么一句话:“这节课语文味很浓!”近几年来,由于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老师们不再追求热闹而无效的教学,都十分清楚地明白,语文课姓“语”。“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语文味是什么?“语文味”是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味浓就必须突出工具。黄亢美说:“语文的人文性功能是重要的,但工具性却是主要的。”那么,语文味如何体现呢?
一、语文课要有琅琅读书声
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只有“熟读”才会“精思”。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那么,如何读书呢?就是要读正确,读流利,有感情地读。如吉林省的孙世梅老师执教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篇课文以白话文的形式出现,描写王熙凤的外貌这段比较难读,为了让学生读通、读顺,孙老师首先出示一个表示动作的词,然后由字连成词,由词连成短语,由短语连成句。采用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课文,先是自由地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然后小组检查读,最后一起朗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答案就不一样,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得到体现。这样的读就充满语文味了。如陈金龙的《乡下人家》一课,开头用诗引入课文,中间又化文为诗,由诗指导读,充分展现了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形式引读,让学生充分感知了乡下人家如诗、如画。如《百合花开》一课,有一句排比句,老师指导学生读几遍以后,再把她变换成诗歌的形式,让学生读,老师主张读出自已的感受,如果认为它是排比时,读出排比的气势,认为是诗时,读出诗的韵味。
二、语文课要有品词赏句
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一颗颗贝壳,是那么丰富;而丰富、精湛、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品——品词赏句!如王自文的《纪昌学射》,就重点品“盯”字,首先让学生做“盯”的动作,明白意思后,让学生找出飞卫怎么让纪昌“盯”,纪昌怎么练“盯”,盯出什么成果。老师教的两段文段紧紧围绕“盯”这个字进行赏析。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明白寓言的寓意。不用老师强加给他,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如《百合花开》一课,先让学生找出百合要开花的段落,百合开花的段落,然后在朗读析句中品“终于、不敢、欣赏”这几个词,品“欣赏”这个词的时候,她采用先分解后综合的方法,如什么叫“赏”(专心地看),“欣”指什么(高兴),什么叫欣赏用简练的的词语来概括出来。这样就得出了“欣赏”的意思。然后,老师又说:“让我们用心地去欣赏百合,用词语概括出来。”并让学生上台写出来,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百合的精神。她表面没概括中心思想,但学生把自己最受感动、感悟最深的词写下来,这就是概括中心思想。所以黄亢美老师说:“我们淡化段落、中心思想但不等于不要,在强化语言的训练中,中心思想是自然出现,而不是强加给学生的。
三、语文课要有写的训练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进行写的训练,是在积累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纪昌学射》先学习课文,他练得相当到家了,课文中怎么说,然后读课文中的句子(),接着老师拓展出示描写纪昌盯出成果部分的文言文,让学生说说你觉得纪昌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顺势仿写“纪昌的本领相当到家了-----”
第三篇:语文课的语文味
语文课的语文味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在“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和全面推进“校本革命”行动中,我们丛台区实验小学也把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新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扎扎实实开展了各项活动,努力将我们的课堂打造成为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充满生气和活力的课堂。为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学校和谐发展这一素质教育目标,学校领导不仅多次组织我们外出参观学习,还利用学习文件,看课例光盘,做专题培训、沙龙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对我们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努力实现“高效教研”。通过抓学习培训,抓小组建设,抓新课堂评价,反复听课、诊断课例等一系列方法措施,强力打造新课堂。而我,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边学习实践,边探索创新,边磨合改进。在多次听课中,我发现多数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表面热热闹闹,为合作而合作,学生根本没有投入到学习之中,少数学生投入了,也只停留在肤浅的层面,明显让人感到是在白白浪费了课堂有效时间,导致课堂散乱无序,效率低下。那么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呢?
我们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尝试,打破新课堂小组围坐的思维定式,寻找传统课堂和新课堂小组建设的结合点,摸索“不拉开桌子”的小组建设。针对大班额(80--90人),采取:“选”、“说”、“定”、“分”、“调”、“排““议”、“带”、“评”等方式进行小组建设。
一、分组前,目标任务的问题。
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必须明确目标指向,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有奋斗目标,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在分小组合作学习前,一定要给学生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只有学生明确了方向,有了奋斗的目标,才能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例如:我们在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之前,是这样明确目标任务的:“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文章的背景资料、作者简介、生字、解词、主要内容、课文朗读、人物分析这些方面,你准备研究哪部分内容?针对这部分内容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一安排,既落实了学生的“三个自主”(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又给了学生明确的目标任务,学生热情高涨,互相提问,争相讨论,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避免了学生无所事事、无处下手的现象发生,使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
二、分组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交流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一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二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三是给学生提供互相学习借鉴的机会。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每个小组成员要参与其中,不能只是少数成绩优秀学生的展示台,否则,小组合作学习也将失去本身的价值。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后,小组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谁是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谁负责整理、记录;谁负责交流汇报;谁又负责补充等都应该有分工,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其中一组同学负责汇报本课生字、词部分。组长是这样给全组成员分工的:2人解决本课难理解的词语,2人负责找出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2人负责整理本课生字并组词,2人找出容易混淆的字,1人负责把大家找出的内容记录下来,整理到本子上。等到展示汇报的环节,组长派了三人:一人讲解本课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一人讲解容易混淆的字,一人讲解本课难理解的词语,其他同学可适当补充内容、可评价。只有这样从一开始就确保了合作学习人人都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才能确实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平时上课不学习的学生也会跟着学,而且进步很大,不仅提高学习效率,还优化了学习方法。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
佳的的观念与做法。总的来说,通过小组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展示汇报时,教师“导”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在教材、教法、学生的研究方面狠下工夫,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给予适时、恰当的点拨、激励,实现信息在集体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尝试到合作创新的乐趣。同时还教给学生互动合作的方法。如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同学都发表意见,谈出自已的看法,这样促进生生互动。小组同学在遇到争论的问题可以向老师请教,这样可以建立师生互动。在别的小组发言后,如有补充或不同的意见,小组任何同学可以代表小组发言,这样有利于形成群体之间的互动等等。并适时表扬了他们,使他们尝到了合作成功的快乐。例如:我最初在上《“诺曼底”号遇难记》时,让学生课前搜集了许多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学生获取了许多知识,但那些都是零散的,在小组汇报时,学生东一句,西一句,你一句,我一句,甚至还有重复的内容,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这时,我就及时为学生导航,指导学生把搜集的内容进行筛选、整理、归纳,在汇报时,总结出一个简洁的,概括的资料。不然,一节课下来,就交流文章写作背景和相关资料了。目前,经过我们的反复研究、实践,我校语文教学形成了“一四五”新课堂教学模式。即一个中心,四种课型,五个环节。一个中心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四种课型指自学探究课、展示提升课、单元巩固课、作文讲评课;五个环节是指每一课型主要包括以下主要环节:一是导入新课,二是明确目标,三是自学交流,(自学交流包括自学、对学、群学,小组分配任务重点学等),四是展示汇报,五是总结反馈。
探索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可是一个更高、也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又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那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上出语文味浓郁的语文课,让学生领略语文课堂的无穷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我就“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首先,要重视教学设计的实效性
“导学案”是教师对教材、学情深入研究后,精心编写的学生学习学习活动方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老师精讲点拨的依据。因此,导学案编写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导学案编写上下功夫。我觉得要做到以下三点:
1.活动内容要具有灵活性
“导学案”一般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习过程、检测反馈等环节。每一节课的学习活动有五个环节。初学编写导学案时,感到各课的导学案上教学流程是一样的,很单调。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发现其实制作各课的导学案还是精彩纷呈的。例如,对于学生在有关背景知识、作者介绍的内容方面有难度的,就需要在活动单上加一个“知识链接”,将内容较多较深,不易把握的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归纳整理出来,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能很好的理解学习内容。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时,学生对诺曼底号邮轮比较生疏,就可以在导学案上加上有关的“知识链接”;又如,学习《长江之歌》时,可以在最后设计一个“知识积累”,补充有关长江的诗句,让学生读读背背进行积累。
2.自主学习环节的设计要精细化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导学案设计时要注重给学生一个具体精细的导向,让学生明白在自主学习、合作阶段他具体要完成哪些思考,特别是根据学习目标列出期待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如字词点,句段点,思维点,生成点,练笔点,方法点,感悟点等等要根据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特点来设计。
3.活动的操作要有引导性
在“导学案”中,“导”是大有学问的。因为小学生自学能力毕竟有待提高。为了让学生真正能利用导学案进行有效地学习,就必须在活动操作上设计一些有关学习方法指导、思维方式引导,交流发言开导性的提示语。
二、其次,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课程总取向,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成分。新课堂则把语文教学的这些特点都关注到了,而且课堂生动,达到了促进学生发展这一目的。比如《“诺曼底”号遇难记》这堂课中,我没有让学生用导学案,因为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课前预习的能力,所以我统一让学生准备了预习本。每节课的第一课时主要固定预习这么几项内容: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生字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等。这些内容也正是第二天上课的学习目标。学生上课目标明确后,先是对子、组内之间互相交流,把预习中的问题消化一部分。接下来我把这几项内容让小组抽取,每组一个,进行重点研究。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几分钟后展示汇报。如朗读课文组,展示本组的朗读课文情况,可以分角色读、个人读、齐读等。其实老师们,该展示汇报环节并不是为了表演而展示,这种展示涵盖了新课堂的诸多理念。如,在展示前小组内成员要合理分工,互相倾听,团结协作才能保证后面汇报的精彩,小组这时也才能加分。这不正是在锻炼学生的倾听和团队协作能力吗?小组汇报时,学生大大方方站起来讲生字,讲词语,讲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等等,这本身就是给学生一个锻炼口语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机会。而且此时,学生已经担当了一个小老师的角色,为什么新课堂老师讲的少了,原因在此。学生不但讲得有声有色,还要互相补充,互相评价。这样的语文新课堂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生动活泼,我们何乐不为呢?但此时要注意,我们语文老师的作用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我们要把自己的角色定好位。我们是主导者,是一个倾听者、评价者、检测者、补充者、提升者,重难点强化者等等。这就是我们的语文新课堂,在老师的主导下学生热情高涨地实现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这不也正是我们语文学习的目标吗。
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中,我想重点说说“读”。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最重要而又最基本的途径是培养语感,而诵读,就能有效地养成语感,发展学生的语言。诵读还有助于学生的审美教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读。关于“读”,我是这么做的:一是重视教师的读。教师朗读时的语调、表情、动作,都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为培养学生正确朗读,我首先严格要求自己,每教一篇课文之前,都要反复朗读,力求做到吐字清楚,发言准确,语调清新,感情充沛,表情自然,轻重缓急适当;特别是对话多的课文,朗读时要像演员那样自己首先进入角色,把课文有声有色的朗读给学生听。这种富于示范性的朗读,会很快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把他们带入课文的意境之中。有了好的范读,学生就会跃跃欲试,但读起来又不能像老师那样朗朗上口。朗读的技巧,诸如停顿、重音、变读、儿化、轻声等,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下子全教给学生;即使教了,学生也不可能全掌握,而只能通过对老师朗读的模仿,逐渐养成语言习惯。因此,我在领读这一环节中,并不是千篇一律都是我领读,有时我指名学生读,在针对学生朗读中存在在的问题重点朗读;有时我只领读课文中的重点句段,特别对那些拗口的句子就一字一板地领读,对难读得长句就反复领读,直到让学生读通读准读好为止;二是重视学生的读。就《“诺曼底”号遇难记》这一课来说,我在学习目标中就明确了①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哈尔威船长恪尽职守、沉静果敢的优秀品质;②要会抓住哈尔威船长的话语读,品味在灾难面前每个人所应承担的责任。同学们通过分角色诵读、讲故事、课本剧表演等形式,积极主动地阅读,这样就会读出情趣、读出激情、读出个性,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不就出来了嘛。“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原则,一种特色,一种美感,也是语文教学永远追求的一种高境界。只有洋溢着“语文味”的语文课,才真正让学生喜欢,才可能拥有成功的语文
教学。因此,新课堂的一切活动应该把握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服务的基点,既彰显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独特魅力,又强化了语文意识,学“语”习“文”,让小学语文课的语文味更浓。
第四篇:中段阅读教学如何体现“语文味”
中段阅读教学如何体现“语文味”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大家普遍认识到,建构明确、合理的语文教学内容是当前深化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不过,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仍然是个问题──即使面对同一文本,对于不同教师来说,“教什么”仍然存在很大差异。正如王崧舟所说,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那么,什么是“语文本体”?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换言之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将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理解作为语文课的主要目标,更不应该围绕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来组织教学过程。阅读教学的重心应该是课文中所包含的语文知识或语文方法,就是要有“语文味”,语文的本体论使人们关注到语言的学习是语文的根本属性。语文教学应该回归到它的工具性,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语言教学上来。而语言教学就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上。
一、“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
叶圣陶先生说:“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的训练。”吕淑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通过阅读(包括有声的阅读)培养语感是可行的途径之一。
语感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形象感。
(一)比较品味,培养分寸感
分寸感是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的感受和把握。语感是在长期的读写实践中,在对语言不断地进行比较、揣摩、欣赏中逐渐积累的。因此教学时,我们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紧紧抓住教材中的字、词、句或看似平常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比较、揣摩,细细品味,掌握其内在含义,体会作者在用词上的独具匠心,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分寸感。第一小学王语执教的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朗读体会句子“春天到了,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时,教师是这样启发学生通过对比感受用词的。师:句子中为什么用“抽出”呢?用“长出”不行么?甲生:我觉得树木发芽的速度特别、特别快。乙生:我觉得树木是迫不及待长出来的。师: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生朗读。师:还不够快,能再快一点吗? 读出树木发芽的迫不及待。在这里,教师在理解重点词“抽出”后,通过朗读指导学生感受“抽出”与“长出”的不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语言的表达效果,学生在“品味”活动中感受了语言运用的准确。再如赵英老师教授的四年级《自然之道》一课时出示句子:“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将“探出”与“伸出”进行比较,都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比推敲,加深体验,通过对比使学生对语言的敏感程度得到逐步提高。
(二)正确流利,培养畅达感
畅达感主要是对语流的感受。它包含对语句通顺以至畅达的感受,句与句之间上下衔接、句式搭配、语气呼应等方面的感受。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读,做到口齿清楚,发音响亮,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能按标点符号读出句间不同的停顿。这样,可增强语言的正误感。然后力求学生读时达到通顺流畅,能读出各种语气和语调,这样,可增强语言的畅达感。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就是畅达感的培养。
(三)入情入境,培养情味感
情味感是指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的感受。要想用朗读培养语感,就必须训练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文句的思想内容读出语句的感情。第一小学王语执教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指导句子“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的朗读时,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对小鹿的喜爱之情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进行感情朗读指导。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让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也愈发深刻。四十四小学甘乐乐执教三年级《秋天的雨》时,请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选出喜欢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汇报后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尊重了学生的读书体验,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学生兴致盎然,教学效果好。
(四)想象入境,培养形象感
形象感不仅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所描绘的“形象”的感受。还主要指对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整体性感受。对语感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会把眼前的文字内化为鲜明的形象,并激发丰富的感情,从而更好地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和深蕴的思想感情。如尚晨老师教授的《和时间赛跑》一课,首先要求学生画出描写作者心情的句子后进行出示:“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再用一个词概括出作者的心情,学生找到“忧伤”,老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忧伤,找到后读一读。通过学生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先是因为失去外祖母而忧伤的男孩形象,进而因为感慨时间里的事物失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而产生忧伤的那个男孩形象赫然出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课文是用语言文字来塑造艺术形象的。需要我们凭借语言文字的描写,通过想象进入作品本身所形成的艺术氛围,在脑海里浮现出课文中所描写的艺术形象来。“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我们应以这个核心来进行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即帮助学生变课文中的文字为鲜明、生动、具体的图像,变活生生的、精彩的生活图景为文质兼佳的文字。重视语感的培养有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二、“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一)理解词句意思
理解语言是学习语言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理解语言是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前提。有效积累,灵活运用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理解的标准,学生在习作当中词汇贫乏,表述不清其实就是学生对词汇没有真正理解,对阅读者来说,已经掌握的词语,如果不能放入具体语境转化为文意,是难以感受到它所传达的思想的。
如在赵老师教授的《自然之道》一课中,对于“愚不可及”一词的理解,老师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指导学生抓关键词“及”,通过字典中“及”的解释即比得上,初步理解了“愚不可及”的字面意思是: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在这里教师明确地介绍了解词的一种方法,即抓住词语当中的关键词进行理解。在初步解词的基础上,老师并没有停留在词语的表面意思上,而是随着课文内容理解的推进,用课文中的事例进一步解读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愚不可及”的,让学生对词语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笔者思考是否可以采用另一种教学方式:首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想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类似“愚不可及”的事情。第二步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愚不可及”的事,要求不能使用这个词,但把意思说出来。借助以往的生活经验把文字进行还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体验、有形象、有情感、有感悟、有运用,所有的一切以感性的方式读懂这个词的形象、情味,使其成为他们思维中的一个鲜活元素,进而促进学生的有效积累和灵活运用。
(二)体会表达效果
体会文本的表达效果可以从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语句的表达效果、以及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展开。在引导体会词、句、修辞的表达效果时,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通过比较不同,发现表达效果的差异,进而体会文本中表达方式的妙处。
1.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以从词语表达的准确性、鲜明性、简洁性、生动性、新颖性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体会。以表达的新颖性为例,在讲授《美丽的小兴安岭》时体会句子“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抽”,可以换成为“长”“发”等,可用“抽”不仅可以表明枝条是细长的,而且能使人联想到从笔筒里抽出铅笔之类的情景,让人觉得枝条似乎早已藏在树干内,现在只是“抽”了出来,所以眨眼间就伸长了一大截。这种表达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2.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指体会一些特殊句子的表达效果。
无谓句:一般用来表示赞叹。如:迷人的张家界,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迷人的张家界》),教学中先让学生试着把它变成有谓语的句子:“迷人的张家界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然后让学生分别朗读体会,通过朗读学生体会无谓句的使用,更能感受到作者对张家界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连动句:有几个谓语是动词及其附属、连带成分构成的句子教连动句。如:一个好心肠的老伯伯走过来问小姑娘:“孩子,你在等谁呀?”(《在金色的沙滩上》)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如果在“„„走过来”和“问小姑娘„„”之间加上逗号与原句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学生明显感到连动句可以使动作行为显得更加地紧凑。
转述句:转述句的使用可以是使句子显得简洁流畅。如: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鱼游到纸上》)不用冒号和引号,语言也显得干净利落。
3.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对修辞手法,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比较注意引导学生辨别和认识其结构,往往忽视让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而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恰恰有利于提高阅读欣赏和习作表达的水平。所以对修辞手法的教学应将注意力转到体会表达效果上来。以比喻句为例,四十四小学甘乐乐执教三年级《秋天的雨》时,采用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首先出示句子:1.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2.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鼓励学生发现不同,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比喻句将没有见过的银杏叶的样子比喻成熟知的一把把小扇子,使文字的表达更加的具体、形象。
三、“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
要体现语文教学的写味,首先要被提及的就是“积累”,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成就了写作,究其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积累方法和习惯,阅读教学应该通过针对性的圈点标注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积累。
(一)词语的积累
一个人的语言修养高不高,主要是看他掌握词汇的多少。因为词汇不丰富,思想感情就不丰富;词汇不丰富,就无法表达思想感情。在赵英老师教授的《自然之道》一课时,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刻画小海龟小侦察兵身份的相关词语:欲出又止、踌躇不前、探等词语,在初步归类的基础上,老师进而鼓励学生在自己的词库里找一找还有没有这样的词语,学生列举: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等词语,通过一个具体的语境帮助学生积累词语,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归类积累,还可以帮助学生模仿作者的具体说法,生成自己的作文话语。再如尚晨老师教授的《和时间赛跑》一课指导学生找一找要珍惜时间的词语,找到后读一读再写一写,这些都是有效的积累方式。
(二)语段的积累
朗读和背诵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更是学生积累语言的良好途径,语段的积累离不开背诵,虽然熟读成诵,但如果有了方法的指导,学生的背诵必然事半功倍。如第一小学王璇执教四年级《颐和园》一课时,首先用波浪线划出表示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理清了语段的脉络。进而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通过朗读领略了长廊之美,再鼓励学生边看图边试着背一背。背诵积累是建立在理清脉络,感情朗读的基础上,使背诵显得水到渠成。边看图边背诵将抽象的文字与形象的图画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背诵积累。
(三)语言的运用
运用语言其实就是读写结合中的写,要求学生将在阅读教学中习得的方法和规律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将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整合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是语文教学中学以致用的教学任务。
在赵英老师教授的《自然之道》一课时,通过故事的推进引导学生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后指导学生通过填空的形式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进行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指导,同时也渗透了如何将话说完整的意识。尚晨老师教授的《和时间赛跑》一课时。首先指导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描写“时间过去了,事物就不会再回来了”的相关句子,如:“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时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多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再飞过这条路线,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在朗读体会这些句子后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仿写,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不仅要关注课文内容,更要关注课文的文本表达方式,仿写的安排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表达方式的基础上通过习作进一步得到巩固;仿写的训练形式为学生的写话训练设置了坡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把句子写生动。优秀的写作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在感受句子的表达效果后,照着样子仿写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能指导学生将发现的写作方法及时在习作中进行运用,既体现了学以致用,同时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当然,一篇课文内含的语文知识或方法往往是包罗万象的,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不仅应该体现在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深刻理解,更应该体现在这篇课文合适的教学内容的选择。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年段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针对课文特点选择出这个年级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最常用的学习方法,并且将其作为教学重点教学生学会。
第五篇: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范文模版)
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
——部编教材培训心得
烟花三月,再下扬州。走进千课万人的会场,享受了一场盛大的精神大餐,了解了部编教材的特点,感受到母语教育在两岸三地结出的硕果。
短暂的三天,精彩纷呈,令人耳目一新。在此次活动中,聆听了“部编本”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如何用好‘部编本’教材”的报告,使我对“部编教材”的特点、与人教版教材的区别、新增内容的用意等有了全新的认识。从作为诗意语文倡导者王崧舟老师对“基础教育与阅读阶层”的报告中让我深深的震撼,原来一篇教过多次的一年级《秋天》一文,竟然藏着如此之多的语文元素:题目的读法,轻声、儿化、变调、节律、重音、意动、意象、标点、比较等包罗万象。两岸三地同课异构的《古对今》课堂,让我耳目一新,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时间,三位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渗透了相同的教学理念,让我真正明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真谛。从青年教师冯春燕《操场上》和许嫣娜老师《怎么都快乐》的教学中,我感受到拥有一颗童心是享受快乐课堂的源泉。从郭学平校长、何捷老师和作家雪野的写作课,我明白了想象力是儿童写作的源泉。从欧义赐老师和张林华老师的口语交际课上,我感受到为儿童创设适宜的交际情境是口语交际课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赵志祥老师的《古诗两首》和年逾古稀的贾志敏老师的《小壁虎借尾巴》让我感受到语文课就是要教给孩子们“扎扎实实学语文,踏踏实实学做人”的理念。另外专家的点评又给我们在课堂与研讨中搭建了桥梁,让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在这次的培训中令我深深折服、挥之不去的就是贾老师的课堂,赵志祥老师的古诗和薛瑞萍老师的经典诵读,让我真正感受到语文课堂就应该具有语文味,上出语文味。
什么叫语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是语文。那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因此语文课堂要体现语文味,就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就是多读多说多写。语文教学就应当把读、说、写的能力作为主要目标,这也是积累和运用的具体体现。
第一,就“读”而言。首先应该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一直读到正确流利,自知大意;然后围绕精彩内容理解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最后品味、鉴赏的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而喜欢上语文并能熟读成诵。这一点在这次的千课万人课堂上感受最深,每位教师都采用形式多样的读代替了繁琐的讲解,真正体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理念。特别是赵志祥老师的古诗教学,摈弃了繁琐的分析,通过自读、看图读、有节奏地读、挑战读等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读,读中玩、玩中学。快乐轻松的将两首古诗《望庐山瀑布》和《绝句》的读法、节奏、诗意等有机融合,并将李白、杜甫两位诗人的不同风格传递给学生,激起了学生读诗学诗的兴趣。真正让人感受到他“语文很好玩”的课堂。
第二,就“说”而言。不是师生的问答,而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交际中独自进行言语活动时使用的语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说话。然而我们却发现一个怪异的现象:小孩两三岁左右学说话,六七岁入学,短短两三年时间,已经能够顺利地用口语交流。不论是和成年人还是和同伴对话,都可以运用自如,而且常语出惊人,妙语连珠。无怪丰子恺说“儿童语言是对境心自定,逢人语自新”。幼年时,仅在生活环境中,小孩的口语表达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准,奠定了基础,决定了发展方向。最根本、最基础、最具个性化特征的口语面貌,在童年已经形成。但进入小学后开始系统地学习说话、写作,孩子们却是张嘴说不了话,说话时忸怩作态,甚至词不达意。小孩失去了童言的本色,失去了言说的勇气,无法体验言语表达的趣味。其实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试图通过日积月累式的“讲”与“练”中,用太多规范的要求而代替了儿童言语无理而妙的发展特质。“训练”中的格式化表达,无异于封堵想象空间,捆绑触角,出现了“邯郸学步”的尴尬局面。因而,我们的口语交际课重在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孩子们感受到表达的乐趣,恢复儿童本真的语言。这一点在此次千课万人课堂上张林华老师的《请你帮个忙》和欧义赐老师的《敲门声响起》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第三,就“写”而言。就是把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用笔记录下来,也就是“我手写我心”。写作需从内心深处唤醒惊异与渴望,这才是写作持续发展的可贵力量。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让孩子一开始就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心存推诿。对童言稚语进行成人化的评价,字数不够,语言不规范等,让孩子一直困囿于“语法规则”时,就已经逐渐丧失发现的本能、表达的本能,自觉增长认识的本能。我们用教学将小孩带到语言尸体的解剖台,观摩冰冷的字符尸体解剖过程,就为了掌握语言构造的机械原理,膜拜僵尸规则。在一次次的解剖中扼杀了孩子表达的欲望,让孩子变得谨慎、慌张、虚伪,失去了儿童语言的本色。这一点在何捷老师《读绘本故事,尝试表达快乐》一课和“长辫子”老师郭学平《月亮晚上做什么》的教学中,随性自然,奇思妙想的表达呈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看到了富有童趣的语言。
短暂的三天匆忙而又充实,这次千课万人的活动让我明白名师之所以为名师的原因:他们深入地钻研教材,对教材有着自己独到的解读,同时又能以儿童独特的视角出发进行传授,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个性得以张扬,享受语文带给他们的快乐。让我们丢弃师者脑中所谓的标准答案,随孩子灵动的思绪而变,让孩子们体会课堂的乐趣,将语文上出趣味,上出本真,上出语文的情怀!
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
——部编教材学习心得
杜
冬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