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蔡林森
学习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体会
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主要是在课堂上,教师先揭示课堂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通过检测,暴露出问题后,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时,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情灵活地进行。有时可集中学、集中教、集中练,有时可分散学、分散练,有时可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
我理解的“先学”,不单单是指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相关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重要的是教师的学前指导要到位,才能使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要求,很快进入自学之门。自学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读课本、看例题、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等。“后教”不是教师漫无边际、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在巡视过程中,要通过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板演、提问等形式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启发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然后通过学生讲解或相互交流,让已经学会的学生教不会的,促使学生相互帮助,达到会的更精,不会的变会的双赢目的。如果发现确实学生都不理解的再由教师做引导、讲解。“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当堂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在课堂上所学的重点和难点。坚决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激励学生独立快速地完成作业,如竞赛、考试等形式。当堂训练要达到准确检测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准确信息的目的。
通过把这种教学方法实际应用到教学中,我体会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优点:
1.使师生得到了解脱。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原来的讲授者变成了组织者,不但解放了学生,而且解放了老师,解决了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苦,老师满堂灌、学生不想学的问题。
2.学生自学能提高教学效率。以前我们总是惟恐学生学不会,就细讲、细讲、再细讲,重复了一遍又一遍,耽误了许多时间,效率当然谈不上。而让学生先自学,再检测,就促使学生不得不深入地动脑去学,仔细得自己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办法找到了,知识也学会了。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于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之后就要自己做出练习题,学生就有一种紧迫感,如果不努力看书自学就会落后,只有争先恐后的动脑学习。
4.有利于转化落后生,培养优等生,缩短差距。由于教师不讲,学生自学,教师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落后生,针对个别情况个别辅导。而优等生本身知识就学得牢固,理解得深刻,再加上能给别人做讲解,做别人的老师,更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积极性,会更愿意努力学习,水平也就越来越高。
5.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下负担。课堂上学生由于自主学习,理解深刻,就能当堂完成作业,课下不需要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就能够举一反三,运用自如。
总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如果能够恰当的掌握、运用,不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还能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素质。
第二篇:学习蔡林森心得体会
学习蔡林森的心得体会
沭师附小 徐光
近日,我读了“蔡林森在永威”的报道,感到蔡先生是一位思想开阔,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教育家和改革家。在教学上,蔡林森校长创造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提出“明确学习目标;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当场批改”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能唤醒每个学生的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能够解放每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学习力量,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学们成了学习的主人,都有了责任感,都能像竞赛那样紧张地看书、练习、更正、讨论,最后又像竞赛那样当堂完成作业。这样课堂上有静有动,静中有动,学习效率就特别高。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反馈信息,能够达到堂堂清,能够“培尖”“补差”。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仅能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达到不教,还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了课堂的有效性,并做到了课前不预习,课后没作业的学生课业减负。我想我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尝试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在自己的课堂上。当然,决不能生搬硬套地使用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要正确地把握教材,精心的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打造最适合本班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于蔡林森校长,更让我感触深刻是他的勇于吃苦、善于吃苦、乐于吃苦的精神。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没能给子女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是留给了他们吃苦的精神,正是这份最大的精神财富,才使他们个个都取得了成就。
在以前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感到自己最缺乏的就是这种能吃苦的精神。以前在市实小时,分管教育的史校长也多次强调过要一线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把作业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等等。自问我当时做得还不错。可是和在洋思和永威任教的老师比起来,我觉得他们做得是那么好,由于他们是发自内心的爱学生,爱教育,所以他们的高效课堂是水到渠成的打造成功的。而我呢,却是因为每个星期校领导和骨干老师都会随堂听课,教委领导也会随时进校进班听课,有时一星期能被听两三节课,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下来督促自己精心备课上课。记得有一个星期,我已经被卓校长听过一节课,教导主任听过一节课,所以周五的一节品社课,我没有认真地备课。可是在早上8点半的时候,年级主任张主任急匆匆地通知我:上午第三节课教委领导要听我的品社课。我是做梦也没想到,当时急得直冒冷汗。幸亏我的课件都是提前两个星期完成的,于是匆忙备了课去上,课堂效果还算理想。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能不把握好教材、把握好学生、把握好时间,兢兢业业地来上好每一节课呢?说实在,当时我的高效课堂是被“逼”出来的。
本学期调到沭师附小,原想工作节奏可以放缓一点了,谁想虽然没有那么多的领导来听课,但是这里的老师不管是年龄大的,还是年轻的,一个个都是那么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自觉地备课上课,精心地打造高效课堂。特别是听了学校骨干老师的几节课,我感到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科学而严谨,契合学生实际,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在这些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光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
方法,更多的的他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蔡林森校长离我很远,可是却好像又离我不远,因为我在沭师附小的领导和老师身上看到了他的影子,我为自己能成为附小人感到自豪。
是啊,我们确实应该向蔡先生学习,学习他的人格,学习他的理想,更要学习他吃苦耐劳的精神。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决心要在实践中靠自己吃苦教好学生,干好工作,当一名合格好教师。
第三篇:蔡林森心得体会 文档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
暑假里,我认真研读了蔡林森的《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后,感受颇深。在教学上,蔡林森校长创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在提出“明确学习目标;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当场批改”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这本书中,作者并不是用大道理来说话,而是用大量的事实和案例告诉我们:让学生走在教的前头,让学生先探索,先体验,积累经验,发现问题,产生障碍,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把学生一开始就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成为“后教”的依据及重点。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科书上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们自己学习,在课堂之外学习”。因此,“先学后教”不仅是一个先后次序的问题,更是突显和落实教学核心的问题。无疑这是正确的,是科学的,是先进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其中蕴含的却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对课堂结构的每个步骤的操作,每个步骤要达到的目的,每个步骤所蕴含的意义及高效完成每个步骤应注意的事项,都熟透于心,时间把握得恰到好处。课堂上,教师们已经退居二线,教师就像“引桥”、“路标”一样将学生引向自学的“高速公路”。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主、自
律、自助、自动”的学习精神,它让学生获得的是能力,是习惯,是自信,是乐趣,是自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减负与提质并行的轨道。这种教学法唤醒每个学生的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能够解放每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学习力量,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学们成了学习的主人,都有了责任感,都能像竞赛那样紧张地看书、练习、更正、讨论,最后又像竞赛那样当堂完成作业。这样课堂上有静有动,静中有动,学习效率就特别高。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反馈信息,能够达到堂堂清,能够“培尖”“补差”。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仅能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达到不教,还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了课堂的有效性,并做到了课前不预习,课后没作业的学生课业减负。
当然,不能生搬硬套地使用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总之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课型是动态的,学生的思维呈运动状,知识、技能和能力呈积极状。人人有练的机会,学得主动,学得轻松,两极分化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不光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多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让学生终身受益。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学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正确地把握教材,精心的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充分的相信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对教材中一些学生能看得懂的知识,不作过多反复累赘的讲解,采用让学生自学探讨、自行实践;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或难以理解的内容,则
围绕这些基础知识设计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甚至争论,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目的。变讲为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寻找规律;引导学生感悟理解知识,体会知识的逻辑和应用性;引导学生积累,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第四篇:学习蔡林森“从最后一名抓起”
学习蔡林森“从最后一名抓起”
蔡林森,曾经身为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校长,使昔日一所普普通通的中学嬗变为如今有师生4000多人的“中国名校”,而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省十佳校长。这种种荣誉,既是对蔡林森不凡业绩的赞许,也是对他所坚持的办学理念的肯定。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洋思中学主教学楼上有这么一条醒目的标语。蔡林森是这样解释的:此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让每一个学生成才,二是让每一个学生成人。“让每一个学生成才”这一办学理念,源自蔡林森教子的切身体会。蔡林森有三个孩子,上小学时成绩在班里都是倒数的。上初中后,每天中午,蔡林森都叫孩子们口述上午学过的例题,进行口算。算错的题,蔡林森不讲,让孩子们自己看书、思考,获取答案。散步时、洗脚时、临睡前,蔡林森仍会这样帮孩子复习。就这样,三个孩子逐渐学会了自学,成为优秀生,考取大学,并先后赴美留学。蔡林森由此想到:如果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教学生,还有哪个学生教不好呢?因此,蔡林森在育才方面特别注意“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对此,他有三条“锦囊妙计”:一是合理分班,调动竞争力量;二是结对帮扶,调动合作力量;三是特别关注,调动情感力量。“最后一名”学生有了进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可想而知。再者,“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蔡林森的这个妙想造就了一个个教改“奇迹”。经过理性思考及论证,蔡林森于1981年提出了“当堂教,当堂学,当堂完成作业”的课堂教学要求。为了增强说服力,他亲自开示范课、观摩课。通过三四年的苦心经营,学校会考、中考成绩均居全市前茅。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此做法逐渐成熟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此模式主导下,自1988年以来,学校创下了年年毕业率、合格率均为100%的好成绩。
作者对于蔡老师、蔡校长的关注首先在于,他创下了学校毕业率、合格率均为100%的好成绩,也就是说,真正从面的角度上解决了本校的学困生问题;而且他的经验和作法来源于最初的点的方面:他自己帮助转化了三个小学学困生的实践(他的三个孩子在小学成绩都是班上倒数)。他敢于高声喊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所有的学生成才”;他始终要求,特别注意“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利用竞争合作和情感的力量,实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改思路,让所有的孩子成人成才。也许,社会更多地关注和惊叹于洋思中学在高考中取得的好成绩,但作者更想为蔡林森作为教师和校长,在转化学困生方面的成功而叫好。
第五篇:学习蔡林森先学后教教学法心得
学习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体会
读完《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一书,我感触很深,“教学革命”是蔡林森多年基层教学工作的经验之谈,我在使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后体会很多,下面与大家共享。
一、相信学生的实力,给学生展示自我学习的空间
周国平说:“一切教育归根到底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归根到底都是自学”。正如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所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是万能的,总是在某种场合适用,某种场合不适用。但其精神实质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传统教学中老师的越俎代庖,这些都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主要关注是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科教育的本位不在学科而在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在给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的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上,学生主动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多方位的分析、多角度的联想、多层次的猜测,用不同的解题策略改变问题情境,开拓解题思路。例如在上C语言课程时,我首先给学生演示了用C语言编写的班级通信录,让学生通过此例子知道将来学完此学科能够干什么工作,完成什么任务,让他们有目的的去学习。
二、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完蔡林森的教学方法,让我认识到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教法不再是依据固有模式“灌输”现成知识,而要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不断推出有创意、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这就需要师生之间互相沟通、交流,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学生。
我们要培养学生就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拓展力,创造力,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教学就是要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所以我们要从思想上确认和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我们的具体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来替老师完成一些问题的解答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让他们有一种动手操作的冲动,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在我的教学中,分成学习小组,每组5人左右,强弱搭配,分别设立组长,让成绩较好的学生来教学习较差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层次的知识。随着学生的学习科目的不同,我们也要改变教学方法,不再一味的用同一种方法,使学生真正的学到有用的知识。
三、贴近实际,感悟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在数据库课程的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把数据库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据库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据库。例如:我们银行办理存取款业务时,利用的就是数据库,每次的操作都是针对数据库进行的;我们去超市结帐时,也是对数据库的操作。所以我导入新课时,把这些贴近生活带着“迷”的例子,抛给了学生,学生结合生活中观察到的信息和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投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当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知识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了亲切感,提高了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感受到知识的巨大魅力,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库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走出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知识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题材,编制成有意义的练习题,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解决问题。例如:在C语言教学中,可以利用if„„else语句让学生编写程序,输入身高、体重测试自己的身体指数是否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学生对此问题很感兴趣,自然思考起来就比较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