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小城镇发展改革反思

时间:2019-05-12 12:08: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省小城镇发展改革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省小城镇发展改革反思》。

第一篇:安徽省小城镇发展改革反思

安徽省小城镇改革发展反思

韩梅

(合肥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合肥 230000)

摘要:小城镇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安徽省是农业大省,正处于城镇化发展关键时期,如何在战略机遇期和战略转型期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选择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至关重要,其探索的经验和教训,对中部地区小城镇的改革发展都具有较为典型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安徽;小城镇;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小城镇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小城镇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点,发展小城镇是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是加速地方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也是城乡联动,以城带乡,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发展实践表明,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作为中部的农业大省,安徽省正处于城镇化发展关键时期,如何在战略机遇期和战略转型期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选择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至关重要,其探索的经验和教训,对中部地区小城镇的改革发展都具有较为典型的借鉴意义。

一、安徽省小城镇发展现状

1984年,安徽省召开了首次小城镇工作会议。1995年,开始进行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决定》。1999年6月,安徽省颁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快安徽省小城镇发展的若干意见》,小城镇改革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2000年以来,安徽省将培育小城镇作为加快城市化、加速工业化的抓手,促进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精心加以培育和扶持。2009年6月安徽省又选择了150个镇,颁布实施了《关于实施扩权强镇的若干意见》,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安徽省小城镇在向小城市跨越式发展中的思想观念、措施办法和发展方向。通过这些改革,安徽小城镇逐渐摆脱了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工业型、城郊型、工贸型、旅游型等特色城镇层出不穷。

1.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

1983年末,安徽省仅有建制镇108个。1984年,安徽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全省小城镇发展取得了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小城镇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小城镇数量迅速

扩张,尤其是在“九五”期间,安徽省大力实施“小城镇,大战略”,小城镇建设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到2010年,安徽省建制镇908个,10万人以上人口的镇47个,20人以上的镇1个。全省小城镇年平均财政收入1720万元,其中超3亿元的镇2个,超2亿元的镇2个,超1亿元的镇31个[1]。全省共有15个镇被批准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目前,安徽省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

2.小城镇建设地域性明显

安徽地域板块独特,自南向北分为皖南、皖中、皖北三个自然区域和皖江城镇带。在皖南小城镇的发展中,科学规划了皖南旅游区布局,实行了严格的环境、旅游资源保护政策,注重旅游组团内外部的合理分工和科学配置;皖中城镇群的发展,加强了合肥经济圈建设,合理调整合肥经济圈的产业结构,改变过去忽视自身优势、竞相争项目的不良倾向;在皖北城镇带的发展中,积极培育区域性增长极,在有利地段,加快建设城镇密集区;在皖江城镇带的发展方面,优先发展马芜铜共同体,率先融入长三角,建设皖江加工制造业基地,加快皖江地区的工业化步伐。

3.小城镇发展呈现多元化

安徽省在城镇化过程中,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综合考虑不同区位资源优势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有重点地发展小城市、小城镇、特色村庄,把发展旅游城镇、工业城镇、文化城镇、农家乐休闲镇有机结合起来,小城镇发展呈现多元化。如地处黄山至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的深渡镇,积极发展成为旅游城镇,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秦栏镇则是一个由电子产业起家的工业主导型乡镇;地处合肥南端的三河镇,通过若干年发展成为了一个农家乐休闲镇。

4.依托自身资源出现特色经济强镇

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安徽省已经出现了一批极具特色的经济强镇。它们有的利用交通干线,如萧县杨楼镇距江苏徐州仅25公里,2010年经济增长率达30%左右;有的利用区位经济优势,如合肥市肥东县的撮镇镇,该镇紧紧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抢抓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和合肥市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战略机遇,2010年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10家,产值5000万元以上20家[2];有的利用自身自然资源,如六安市霍邱县叶集镇初步形成了木竹产业、食品轻纺、商贸物流三大主导产业,2010年叶集镇的地区生产总值24亿。

二、安徽省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城镇规模偏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低

“十一五”以来,安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大大提高,城镇化率由2006年的35.5%上升到2010年的43.3%。近年来,为满足城市化率和国家相关政策,安徽小城镇建设出现速度

过快,许多地方通过“撤乡建镇”等途径,使小城镇的镇域面积有所扩大,但真正能发挥小城镇功能的核心区面积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加。目前,安徽省平均每个小城镇只有几千人,离形成集聚效应的2万人的规模人口还有很大差距,人口规模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64万人。安徽省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起点低,而小城镇积极效应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人口规模[3]。小城镇人口规模过小,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能够统筹的资源有限,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而苏浙等沿海地区大中型城市密集,城市和县城的吸纳力远大于小城镇,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沿海地区的合资、民营企业吸收。

(二)小城镇产业发展问题

1.小城镇产业开发不足,规模层次较低。目前安徽小城镇普遍存在产业分散、规模偏小、层次较低等问题。小城镇的产业发展,没有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出现发展重点不突出,缺少地方特色,工业产品或农业产品结构雷同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包括固镇王庄这样以工贸兴盛的小城镇,也没能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一些小城镇镇虽然拥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资源,但未得到有效开发,产业结构与周边乡镇雷同现象明显,影响安徽小城镇产业的发展。

2.乡镇企业发展陷入困境。安徽省乡镇企业曾一度推动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也加速了城镇化进程。然而,由于资金、技术、规模等原因,目前乡镇企业发展陷入了困境,从而也使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受到削弱。一是乡镇企业结构层次低,过去靠拾遗补缺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在城市企业取得市场经济的优势以后,竞争力和生存力大大降低;二是乡镇企业规模小,融资很困难,许多有市场、有效益、有特色和有国外订单的乡镇企业,因资金的缺乏,难以正常生产,经济效益下滑;三是乡镇企业负担较重,由于乡镇企业的税外负担较重,多头管理,让乡镇企业压力倍增。乡镇企业发展动力不足,弱化了其促进小城镇发展的能力。

(三)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自主权限受限。随着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压力增大,企业发展与工业项目配套对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

[4],而国家和省财政直接投向小城镇的很少。目前,四大国有银行县以下金融机构加速撤并。开发性金融的进入刚刚起步,但仅停留在对重点镇资金支持的论证和极少数的试点,大规模的资金支持工作尚未开展。邮政储蓄虽然在小城镇加速涌现,但小城镇并没有得到必要的金融支持,反而每年有约800亿资金被转移到城市[5]。小城镇外部融资渠道不畅,融资平台缺乏,自身经济实力又不强,政府财力有限,发展面临严重资金瓶颈。有相当数目的小城镇,可用财力基本上仅够维持行政运转,很难拿出资金用于建设。

(四)小城镇发展制度性问题

1.发展规划滞后,协调机制不顺。安徽省小城镇建设规划方面存在滞后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规划制定缺乏科学性。一些地方城镇建设规划制定草率,不够严谨,建设标准低,前瞻性不强,规划不能与时俱进。二是规划内容缺乏系统性。很多小城镇注重、开发区或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忽视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规划。那些农业资源丰富、基础较好、比重较大的农业乡镇,则没有未来发展规划。三是规划执行缺乏严肃性。一些城镇建设规划虽通过地方人大审定,但在实施中不按规划要求操作,随意更改规划内容。四是规划单位之间缺乏协调性。在制定过程中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相互不衔接,符合建设规划的项目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造成项目无法实施。

2.小城镇政权不完善。多年来,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小城镇机构臃肿,超编现象严重,真正的专业管理人才却少之又少,最终导致管理水平低下。与城镇化发展以及满足的城镇人口需求所需要的行政资源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小城镇随着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事权也越来越大,需要解决的问题愈益复杂,而小城镇是一级政府,在行政区划与政权序列中位列“科级”,许多问题上一级政府虽有权管但发现不了问题,而镇级政府则是发现问题,但没权管。

三、安徽省小城镇发展对策

(一)积极发展城镇特色产业。产业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应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扶持。一是按照产业集聚的要求,优化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小城镇中划出相应地块,建立工业园区或合作建设工业园,鼓励相关产业进驻工业园区,为产业发展提供平台。二是鼓励产业集群发展,帮助产业集群专业镇建立项目库,加大对龙头企业的项目扶持力度,将产业集群发展纳入到县域经济和小城镇考核内容。三是按照以业兴镇发展方向,鼓励和引导重点镇利用区位、资源等条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打造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力。四是引进一批投资规模适度、与地方特色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入驻,满足农民就近就业的需要,形成项目带动、产业支撑、特色建镇、人口集聚的良好的发展格局。

(二)(三)扶持“龙头企业”,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小城镇政府应对乡镇企业中的“龙头企业”进行政策扶持,选择一些基础好、实力强、有发展前途的乡镇企业,组织它们联合经营,实现规模化经营。继续推进乡镇企业股份制改革,明晰企业产权结构,鼓励“龙头企业”合理扩张,兼并周围乡村的同行小企业和关联企业,支持乡镇企业的创新。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宣传力度,提升乡镇企业的影响。积极招商引

资,争取更多的外部资金促进本镇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政府还要做好龙头企业和所辖地区农户的“纽带”,让农户和“龙头企业”真正双赢。

(四)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解决小城镇融资难问题

小城镇在投融资体制上要有新转变,应构建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结构,运用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运营企业化、设施享用商品化的经营模式,采取政府财政资金引导、民间资本、外资参加的多元化市场化、高效益的投融资机制。一是加快建立融资平台。采取有效措施,促使金融机构在重点镇设立分支机构或经营网点,支持组建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融资平台。二是坚持经营城镇。将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经批准征用和转用后进行储备,作为政府融资的有效资产或经营资本;建立和完善盘活小城镇存量资产的市场化机制,提高小城镇公用资产的市场配置效率;加快小城镇市政公用行业改革,推城镇公用设施的有偿使用。三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组织特色小城镇参加银企对接会、招商洽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适时开展招商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吸引各类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和产业功能区建设。[6]

(五)科学规划小城镇布局

安徽省应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镇化水平,科学规划小城镇宏观布局。根据规划学的理论和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的有益经验,应按照科学性,超前性和本土性合理的小城镇规划。一是要突出发展重点,合理确定小城镇发展的数量和位置。要以县、市级为单位,综合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条件、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适当控制城镇数量的扩张,把小城镇建设的重点放在中心镇的功能完善上。二是搞好新建和扩建小城镇的布局。选址要注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据自身实际,对小城镇进行功能定位,形成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三是推动现有乡镇合并,通过以强并弱或强强联合,形成一批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中心镇,或将人口规模大、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强的小城镇群,发展成为小城市甚至中等城市,提升其在城市体系中的位置。[7]

(六)加快小城镇政府的职能转变。小城镇发展要求政府精干高效,应加快小城镇政府的职能转变,形成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运作规范,市场竞争有序,社会保障完善的新格局。一是要明确小城镇职能定位。小城镇政府的职能应转移到执行政策法规、推动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定上来。二是扩大县级管理权限,将发生频率较高、直接面对当地居民、有利于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权,委托给小城镇。三是建立完善小城镇的财政体制。按照财权、事权相一致原则,加快形成“职能明确、权责一致”的小城镇财政管理体制,保

证财政运行顺畅。

参考文献:

[1] [6] 经济体制改革处.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EB/OL].(2010-4)[2012].http:// /showfgyw.jsp?newsId=10085504.

[2] 顾义勇.2010年撮镇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0-12)[2012].http:///system /2010/12/29/002224329.shtml.

[3] 董兆为,吕娜.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研究及其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7,(1):150-153.

[4] 韩梅,桂徐雄.中国实现非农化所面临的的投资约束及对策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1,(7):58-61

[5] 宋 华.安徽小城镇发展改革反思决策[J].2008,(6):2-3.

[7] 徐慈贤.加快河北省小城镇发展基本对策[J].小城镇建设,2002,(3):76-77.

Reconsidering of Small Towns’ Reform in AnHui Province

HanMei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 Hefei ,Anhui 230601)

Abstract: Small towns are playing the important role in our country’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urbanization advancement.Anhui Province is a big agricultural province, is being in crucial phase of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how to choose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path to suit its own characteristic is very important during the strategic transition period, its exploration experience and the lesson, all has the more typical model significance to the reform of middle area’ small cities.Key Words: AnHui, Small Towns, Reform

作者简介:韩梅,(1976—),女,安徽合肥人,讲师,经济学学硕士,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联系方式:安徽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莲花路1688号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30601)

电话:(0)***Email : ***@189.cn

第二篇:2021年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工作方案(推荐)

2021年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工作方案(推荐)

为促进我县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提高我县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试点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和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xx市__关于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xx省__关于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实施意见》和《xx市__关于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探索解决

“三农”问题和城乡结构矛盾的途径,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供示范作用,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一体化,推进“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市综合体建设。

(二)发展目标。

通过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使农村人口稳步有序地向镇区集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市场发育趋向健全,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辐射带动能力更强。

二、20__年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高起点编制专项规划。

1、编制好火田镇专项规划。在完成火田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上,加快项目的报批投建,集中施工技术力量,在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的建设施工进度,力争完成或超额完成20__计划10个项目4.36亿元的投资任务。

2、加强规划管理和衔接。切实做好火田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修编、监督管理工作,严格依据规划指导各项经济社会活动,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由火田镇组织编制,由县建设部门审查论证、县__批准。统筹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到与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相协调。加强火田镇规划与县域规划、市域规划、省域规划的有机衔接。

(二)健全完善基础设施。

1、加强路网建设。构建功能明确、等级结构协调、布局合理的道路网路,完善与国道324线、开漳大道、拟建中武平至古雷高速公路__北互通的连接。20__年重点抓好火田镇城区主干道、开漳大道等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强与xx市区和__县城的对接融合,拓展火田镇对外交通,形成大通道立体式交通网络。

2、完善市政设施。按照“先地下、后地上”,不断完善地下管网、广场公园、路灯照明、公交站点、停车场等市政公用配套设施,逐步建成适度超前、完善配套的市政公共设施体系,增强城镇的服务功能,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向中心城区聚集。

3、提供电力保障。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供电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为火田镇发展及生产生活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

4、确保饮水安全。通过向县城引水,建设集中式供水系统和采取区域联网的方式建设清洁可靠的饮用水保障设施,提高安全供水普及率。完成瑞堂大水岭、溪口邦后水库、菜埔牛腿水库、水头内石示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工作,每座投资250万元,完成全镇3.5万人口饮水安全项目申报工作。

5、完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完善“户集中、村收运、镇处理”的城乡一体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运行机制,建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继续巩固

“家园清洁行动”示范村的成果,在现有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广场、车站、市场、主要干道沿线等公共活动地区和住宅区设置垃圾池、垃圾桶、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配齐配足保洁队伍和保洁工具,确保城镇保持洁净亮丽。

6、建设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信息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广播、电视、互联网、通信等网络,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等公共服务平台。

7、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参照城市防范标准,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一是制定防灾预案,预警到镇,预案到村,二是加强巡逻排查及完善责任制,三是加强救灾抢险物资储备,四是加强对村小(二)型水库的管理工作,做好汛前、汛中、汛后的安全大检查,造册登记,合理调度,达到防汛抗旱。

8、加强城镇绿化美化。要加强绿化美化,充分利用漳江沿岸的宽阔绿带,建设漳江上游滨江公园;依托丰富的淡水温泉资源,突出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特色,逐步建设成以温泉休闲、乡村旅游为主的生态景观绿轴,努力把火田建成生态环境优美、辐射带动力强的宜居城镇综合体。

(三)建立独具特色的产业支撑。

1、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按照《__县光电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要求,充分发挥火田镇优势,根据区位、资源、交通和产业基础条件,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和布局优化。注重从规划拓展、土地报批、资金运作等方面加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力度,完善实施《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和《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力推进园区开发发展,有效培植一批优势产业、壮大一批大企业、新上一批大项目,推动区域工业发展提速、内涵提升、效益提高,形成了由产业特色明显、配套设施完善组成的工业集中板块,进一步增强了园区承载力和聚集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发展节能光电主导产业为基础,着重发展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

2、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办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民营产业项目向园区聚集;鼓励非公有制特别是科技型、创新型非公有制企业到园区落户。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做精做强主业,做优做响品牌。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面向生产和民生的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提高比重、提升水平。推进试点镇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开拓特色农产品市场,实现农产品“双向流通”。重点发展淡水温泉特色旅游业,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我镇传统特色饮食和品牌土特产品,进一步带动商贸、餐饮、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信息咨询、技术服务、金融保险等面向生产和民生的服务业,尽快发展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业。

4、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业“五新”推广,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种植规模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建立一批枇杷、菠萝、青枣、香蕉、淡水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引导和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1、加快教育均衡发展。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火田镇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的建设步伐,力争秋季具备招生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优化学前教育。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积极引办职业学校落户火田镇。

2、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加强医疗机构建设,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保证镇村居民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3、提高社会服务功能。鼓励、引导和发展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以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信息传递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服务体系。

4、加快公共文化休闲设施建设。推进建设集文化站、图书馆、体育活动室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文化站,具有游乐、举行文艺活动、集会等功能的中心广场,建设集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游乐公园,着力规划建设火田镇开漳公园、溪滨公园、政和广场。

(五)强化公共服务管理。

1、推进小城镇综合执法管理。在成立__县城市执法局城建大队火田中队基础上,积极探索设立小城镇综合执法管理机构,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2、建立公共决策的民主参与机制。积极推行公推直选、镇务公开和民主选举制度。建立健全基层群众利益表述、诉求、协调机制和社会矛盾的预防、化解新机制。探索试行小城镇规划与建设项目公开征询意见制度。

3、推进城市劳动就业。推进城市劳动就业制度和失业登记制度向试点小城镇延伸。以政府提供适当补贴的方式,根据城镇就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集中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及劳务输出等相关服务。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适应城乡衔接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六)打造舒适的宜居环境。

1、建设节能示范区。统筹协调好火田镇住宅小区、商贸街区、产业园区建设,科学设置工业生产环境功能区和居民生活环境功能区。严控高耗能、高污染、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进入。推广节肥节药节水技术,实施保护性农业耕作。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禽畜养殖技术。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鼓励有条件的居民利用太阳能。

2、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控制工业、农业、生活造成的面源污染、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强化漳江、水库和饮用水源地的水资源保护。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做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鼓励发展清洁养殖。

3、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做好天然植被的保护和恢复,落实绿化养护责任制。加强对重点资源开发活动制定强制性的保护措施,划定林木禁伐区、矿产资源禁采区等。加强风景名胜区等资源的保护管理。

4.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切实保护好火田镇古渡口、古民居、戴郡马亭、五里亭、陈政故居、军陂、葛布山等文化遗产。重点做好__西林xx故城整改保护规划建设及文物修复等工程,不断提升文化品位。

(七)带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1、推动农村区域资源整合。推动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差、分散且规模较小的村落向中心村、住宅小区、镇区整体搬迁,积极探索农民安居、就业、失地补偿、社会保障的有效办法和途径。

2、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解决水、电、路和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切实加强农村供电、通信、广播电视、路灯照明等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家园规划、家园清洁、家园整理和家园绿化行动,精心打造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

3、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要实行资源共享,增强试点镇社会事业设施服务周边农村的能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4、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周边农村人口向试点城镇转移和集聚,促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5、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科学规划村庄布局,有效整合空间资源,切实推动火田新农村建设。

6、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三旧”改造项目。要把造福工程、土地复垦,地灾点搬迁结合起来,建设百户造福工程示范点。近期重点加快火田镇楼仔顶和岩仔土地复垦进度,抓紧制定出台圆峰造福工程实施方案。

(八)创新开发机制。

1、完善投融资机制,拓展融资平台。推进火田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xx__润地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中心镇区城镇综合体,大大加快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度。火田镇要继续通过项目融资、BT或BOT的形式建设开漳大道、工业集中区、开漳旅游生活区,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发展的路子。

2、积极培育和发展房地产市场。鼓励引进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建设宜居城市综合体的要求,进行房地产成片综合开发。加快试点镇中心城区建设,加快火田镇安置小区、节能环保生活小区、开漳旅游生活区等几个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

3、实行公用设施有偿使用制度。鼓励通过BOT、BT、TOT、项目融资、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和经营,保证投资者经营管理收益权。

4、创新形式增加建设资金来源。鼓励通过拍卖公共设施、公共场所、大型文化体育活动的冠名权、有限期承担企业广告等形式,增加建设的资金来源。

5、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坚持统筹规划,综合开发,加强配套建设,引导居民集中统一建设住宅,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附件

乡村振兴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严格按照省、市、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工作部署要求,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出发点,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要抓手,以创建特色产业乡镇为落脚点,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狠抓环境整治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打响清理整治垃圾的攻坚战、歼灭战、持久战,全镇环境卫生不断改善、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结合我镇实际,成立的书记镇长双组长的韩庄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镇人居环境暨生态环境整治三年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细化量化整治内容、整治标准和整治时限,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建成了由镇政府统一组织,建立镇党委政府班子及成员为一级网格,村两委班子及成员为二级网格、村组(队)为三级网格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责任和监管体系,分片负责网格内全域无垃圾监管体系,细化责任分工,严格按照责任区划分,层层传导压力、步步靠实工作责任。

(二)狠抓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积极创新宣传方式、搭建宣传平台,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喇叭、微信群、永久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先后召开由全体镇村干部参加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四次,通过采取层层召开人居环境整治会议,镇、村、组三级干部共同发力,做好村民思想工作,让群众参与、支持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精神上来。引导各村组织召开“五老”、乡贤、在外创业人员座谈会,让他们了解村情村貌、村级发展状况,支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小会”撬动镇村环境大整治的带动效应。充分发挥村干部、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带头做好房前屋后垃圾清理和废弃畜禽圈舍、旱厕拆除及乱搭乱建、秸秆、畜禽养殖粪污清理,由点到面、依次推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营造“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幸福家园”的氛围。

(三)围绕工作重点,强力推进整治。

以垃圾治理为重点,抓住城乡环卫一体化这个突破口,在全镇开展了为期二十天的大整治、大清理活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全镇坚持机械、人工一起上,对全镇**个村的积存垃圾、坑塘、乱堆乱放等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治,实现了村庄环境面貌的整体改善,形成了全镇强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强势局面,进一步坚定了镇村干部的决心,鼓舞的全镇上下干部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的信心。

(四)创新工作举措,强化责任意识。

将人居环境治理与党建先锋引领、创建文明城市、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双违及河渠四乱治理、河长制责任落实等工作相融合。以改善人居环境治理行动为契机,着力发挥农民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的主体作用,注重改善环境与营造文明相结合,注重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健全户前三包责任制,保洁员奖惩机制,健全垃圾清运机制,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坚持以机制创新最大程度的推进整治工作落实。

(五)建立考评机制,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和完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的责任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切实解决部分村和单位思想上顾虑、工作不扎实、整治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成立了人居环境专项督查组,定期检查辖区各村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督办整改突出问题。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入全年村级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对于整治工作督查考核不积极配合的村,将取消年终评优选优资格,并对村两委班子负责人进行重点约谈和问责追究。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群众环卫意识较低。

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群众是主力军,各村虽然在宣传动员上做了一些工作,但参与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主动性和参与度不够;二是缺乏资金保障机制,制约整治工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范围大、面积广,环卫设施、设备不够健全,需要投入的资金大。环境整治专项经费缺乏,制约了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

进一步加强对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组织领导,按照既定工作方案,对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对目标任务再细化再分解,对环境整治责任再明确再靠实。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确保人居环境整治保持观念深入人心。

继续通过发放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悬挂横幅标语等形式,利用微信、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人居环境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把治理工作向精细化发展。

坚持精耕细作,把工作重心放在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等整治难度大的区域,集中力度整治易脏地方。同时对当前取得的成绩要继续保持,防止出现反弹。

第三篇:小城镇发展

青岛理工大学

城市规划设计(论 文)

题目:浅谈小城镇建设与管理

学生姓名: 崔明阳 学生学号: 201203164 院系名称: 建筑学院 专业班级: 城规121 指导教师: 李兵营 蒋正良

2015 年 9 月 15日

浅谈小城镇建设与管理

学生姓名:崔明阳 指导教师:李兵营、蒋正良 专 业:城乡规划 学 校:青岛理工大学 时 间:2015年9月15日

【摘要】 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而当前小城镇建设与管理面临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本文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小城镇建设与管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

从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角度可以把城市和分解为两个互为相联的子系统城市和农村的联系是必然的,城乡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是客观存在的,两者应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然而“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工农业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平等,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关系遭到了严重扭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被放在了“五个统筹”的首要位置,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中央还明确提出小城镇作为新时期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既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致富农民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城乡发展、小城镇建设、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正文】

一、加强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发表的《小城镇大问题》一文中,认为小城的出现可以使城市和广大农村之间布下相互交流的众多“节点”把城乡有机衔接起来,并从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小城镇是发展农村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大问题。王学仁认为,“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发展小城镇,可以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经济关系,实现城镇与农村产业相互衔接、经济有效融合的两性互动和一体化发展,最终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功效”。小城镇在协调城乡发展中的作用,概括如下:

1、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平台。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具体体现在: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农村的制约尤为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地得到市场信息,必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协作能力相对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小城镇是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城市大量工业品积压,农村商品供应品种少,选择余地不大,同时随着城市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对绿色食品、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大,小城镇成为城乡互通和完成市场对接的平台;小城镇是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一方面城市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相对过剩,而另一方面农村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同时又滞留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小城镇可以发挥在城乡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中的纽带作用,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

2、小城镇是深入农村腹地,传播城市文明和辐射农村经济的桥头堡。小城镇向处于广阔农村腹地的农民传播了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生活方式等,成为广大农民接触现代城市文明的媒介。小城镇的发展使许多农民的进城愿望变成现实,率先进城的农民以自己抚育文明的生活体验,向“后来者”展示着城市的魅力,为城市化做着无声的宣传。而且小城镇的乡镇在资金方面对农村的“反哺”作用,使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小城镇涉农企业的发展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3、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首先,城镇是农村乡镇企业的最佳聚集地,这既可以解决“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侵占耕地、污染环境等问题,又可以资源、环保、规模效益、公共设施等综合优化理想效果,同时小城镇也是未来变动升级为小城市乃至中大城市的前提。从农业现代化内涵看,小城镇为农业环境现代化提供了空间环境,而空间环境是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依托和载体,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其次,从农业产业方面看,小城镇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小城镇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迁移并逐步实现“农转非”,这样可以实现农村土地的合理流动和土地集中化、经营的规模化、管理科学化,从而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条件;第三,小城镇发展为农民现代化,即农民知识化、智能化提供了现实条件和可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文化、卫生、餐饮、娱乐、信息、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为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知识化提供各种方便条件,另一方面也对农民实现非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及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快自身现代化步伐。

二、在协调城乡发展中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出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也存在着十分突 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

1、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可能导致“准城市化”现象泛滥,不利于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城乡二元结构,但不利于彻底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因为这种城市化模式本身隐含着鼓励农民进小城镇,限制农民进大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在不彻底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不彻底政策。其实践结果可能使中国的社会结构演变成“农村——小城镇——大城市”这种三元结构,使部分小城镇既不像城市、又不像农村;生活在小城镇的居民既不像市民、又区别于农民,从而使人们担心的“准城市化”现象泛滥。

2、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规划在先,建设发展在后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小城镇,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小城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存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造成城镇布局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上级政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城镇干部大多来自农村基层,对城镇建设的不是很熟悉;城镇干部更换频繁,由此带来的短期行为使规划执行丧失了连续性,一方面使得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布局分散,乡乡有镇,另一方面又使得小城镇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3、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水、电、路、公厕、绿化、农贸市场、学校等公共基础设施必须配套建设,而各种配套性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资金紧缺,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很多小城镇以马路作市场人车拥挤阻塞严重,有的小城镇尚未安装自来水,人们吃水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些小城镇电力不足,供应不正常,不能满足乡镇企业和居民的用电需要;小城镇普遍缺少文化、娱乐、社交场所;还有不少小城镇缺少公共厕所,垃圾堆放场,乱扔垃圾现象比较普遍。

4、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不利于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土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因而节约土地应该成为城市化道路选择的基本前提。而点多面广的小城镇往往占用大量土地,造成土地的低效率利用,据有的学者估算,这种城市化道路比起正常的城市化道路要付出8倍多的土地代价,乡镇企业职工人均用地比城市职工多3倍以上。从另一方面看,乡镇企业污染严重,且治理能力远不及城市中企业,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管理混乱,改革滞后。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与现行条条块块的管理关系难以理顺,使之在调控引导过程中受到多方挚肘。镇政府对税务、工商、信用社、交通、土管所、城建所、供销社、供电所、派出所、司法所、农口七站等主要部门没有管辖权,只有“义务”因而不能形成集中统一领导。如在土地管理使用方面,体制不顺,思想不解放,对本行政区域外需要用地者有种种限制,将外地人才、资金、技术等拒之门外,制约了土地等许多因素的合理组合。

三、国外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借鉴(1)美国的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经验

1、重视规划的作用,美国小城镇规划有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二是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传统;三是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四是塑造城镇不同的特点和培育有个性的城镇。同时还要根据建设需要编制详规。

2、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小城镇建设资金由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承担,联邦政府负责投资建设连接城镇间高速公路,小城镇的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是由州和小城镇政府负责筹资建设,开发商负责小城镇内社区内的、水电、通讯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

3、重视环境建设,在美国,环境建设是城镇建设的主要之一,给小城镇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4、重视城镇特色,追求个性,重视城镇特色是美国城镇建设的特点之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不同面貌和特色的小城镇,那种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是见不到的。

5、重视建设管理,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一个好的城镇更需要好的管理。美国的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主要有两点:一是拥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二是依法办事,违法必究的管理作风。

(2)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 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府高度重视村镇改造和建设,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用地、保护农产品价格的法规,加强管理机构、管理队伍的建设、完善村镇建设的投资机制,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形成了比较均衡的城镇结构体系;二是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为改造村镇的居住环境,提高村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政府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社会设施的建设和各种公益事业的健全完善,且这些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补贴和乡镇的税收;三是注重单体设计与整体景观协调,德国村镇的特点是村落建设与城镇建设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之所以能够如此,主要是靠村镇改造规划和设计的调控作用,德国的村镇建设是建筑设计在统一中寻求特色,在突出特色中满足规划的统一要求;四是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古建筑。(3)英国的小城镇建设经验 英国小城镇建设经验集中体现在几次规划运动中,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运动、新城建设运动、米尔顿·凯恩斯城建设、中心村的建设等,集中体现了规划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作用。纵观各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历程,虽然做法各具特色,但都具有以下几点共同之处: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重视规划的权威性和按规划实施建设;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重视人文环境的继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协调城乡发展的对策

作为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既具有世界小 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所以我们 可以在借鉴世界西方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并结合我国 的实际,寻求加强中国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的对策,以促进呈现协调发 展。

(1)规划,合理布局是基本前提 要遵循城镇化发展,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抓紧编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镇规划必须突出科学性,要按照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规律办事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打破原有行政区划的限制,在布局上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规模,注重实效,使小城镇成为联结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和桥梁。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面向“三农”,坚持把“农村化、农村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发展目标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以及监督反馈的管理制度,保证规划的有序进行。同时,小城镇建设规划还需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反对遍地开花、平衡推进的做法。

(2)增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最终目的 可持续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正确处理好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和“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坚决淘汰和关闭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工程,通过合理布局规划,协调新城和旧城的关系,保护古建筑,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创造优美、和谐、舒适的城镇环境。(3)深化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是重要内容 加强小城镇建设必须深化改革,进行体制创新。首先,要全面落实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积极为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创造有力条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其次,要创新小城镇建设资金筹集的渠道和机制,摆脱对财政的依赖思想,运用城市经营理念,盘活城市公共资产,走资本运营的路子,在城镇土地转化和升值、房地产增值中筹集建设资金,深化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城镇公用事业、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培育资本市场,最广泛地吸引社会投资,理顺财政关系,完善小城镇地方财政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小城镇建设的稳定和资金来源。(4)努力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是根本保证 美国小城镇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城镇“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而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却是很多城镇“重建轻管”、“有硬件,无软件”。因此,抓好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必须提高小城镇的管理水平。要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搞好城乡社区服务上来为私人投资和居民生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要加快城镇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注重培养和引进城镇建设和发展急需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型人才,提高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决策管理水平;要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大力发展繁荣城镇科学文化事业,结合社区文化建设,提高进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要依法行政,搞好小城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逐步建立法治化、社会化和民主化的新型城镇管理体制。

【总结】

小城镇建设和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引起的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的变革的过程。十六大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战略目标中,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三农”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许多地区都在加大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但是,在对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和实践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认为建设小城镇就是把农民变成市民,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攀比,造成资源浪费;有的忽视调查研究,不重民意,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有的仅靠动员行政力量,搞小城镇经济建设,忽视市场机制的运作,结果成效不大;有的光顾眼前利益,单纯算经济帐,忽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小城镇的发展就要走弯路,经济建设就要遭受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认为,目前我国的小城镇普遍偏小,对资源的积聚能力普遍较弱。小城镇普遍偏小还是农民负担屡减不轻的主要原因。适当的合并乡镇,扩大小城镇规模,是促进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措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调节和控制作用。市场活动需要规则,在规则不健全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出面制定规则或帮助有关民间机构制定规则。不仅如此较小的自然村也要向中心村集中合并,不断增加村庄规模。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把农村发展作为基础,适当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好的做法。不能用牺牲农业和农村作为建设小城镇发展的代价。要通过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出农户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的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小城镇建设的过程是农村居民点衰弱的过程,但同时也是农户经营规模扩大的过程。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应该走出一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道路。本文就通过政府作用、小城镇发展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提出的一些措施、农村经济结构改变等方面研究,比较全面的就目前更好的推进我国小城镇建设,从而实现我国早日实现城市化,提供了比较合理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2]陶文达.发展经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3]李金旺.中国小城镇财政[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

[4]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5]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 [6]霍华德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许 浩.农民经济的历史变迁——中英乡村社会区域发展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8]李 泉.中外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9]成德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

[10]谢 云、雷海章.新时期农村城镇化的制度因素与对策[J].农村经济,2005年02期 [11]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

[12]叶裕民.中国城镇化滞后的经济根源及对策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13]叶裕民.中国城镇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第四篇:第一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名单

第一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名单

北京市:

昌平区北七家镇、大兴区西红门镇、昌平区小汤山镇、怀柔区北房镇、顺义区后沙峪镇 天津市:

大港区中塘镇、西青区张家窝镇 河北省:

高碑店市白沟镇、雄县昝岗镇、清河县王官庄镇、沧县旧州镇、玉田县鸦鸿桥镇 山西省:

平遥县古陶镇、宁武县凤凰镇、洪洞县大槐树镇、潞城市店上镇 内蒙古自治区: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镇、宁城县热水镇、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 辽宁省:

辽中县茨榆坨镇、海城市南台镇、灯塔县佟二堡、北宁市沟帮子镇、普兰店市皮口镇(大连市)、金州区三十里堡镇(大连市)

吉林省:

榆树市五棵树镇、九台市卡伦镇、梅河口市山城镇、珲春市英安镇、抚松县松江河镇、辉南县辉南镇、大安市安广镇、安图县二道白河镇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呼兰区康金镇、牡丹江市阳明区桦林镇 江苏省:

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镇、邳州市官湖镇、通州市二甲镇、兴化市戴南镇、东海县白塔埠镇

浙江省:

富阳市新登镇、建德市乾潭镇、苍南县龙港镇、安吉县孝丰镇、海宁市周王庙镇、平阳县鳌江镇、温岭市大溪镇、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镇、余姚市泗门镇(宁波市)、慈溪市周巷镇(宁波市)、奉化市溪口镇(宁波市)

安徽省: 六安市叶集发展改革试验区、肥东县撮镇镇、黟县宏村镇、淮南市毛集发展改革试验区 福建省:

福鼎市秦屿镇、尤溪县梅仙镇、同安区汀溪镇(厦门市)江西省:

进贤县李渡镇、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 山东省:

荣成市石岛镇、垦利县胜坨镇、栖霞市桃村镇、宁阳县葛石镇、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胶州市李哥庄镇

河南省:

巩义市竹林镇、新郑市薛店镇、辉县市孟庄镇、固始县史河湾发展改革试验区、商水县谭庄镇、长垣县魏庄镇、鹿邑县玄武镇

湖北省:

大冶市陈贵镇、松滋市洈水镇、黄陂区滠口镇、应城市长江埠镇、罗田县三里畈镇 湖南省:

临湘市羊楼司镇、冷水江市禾青镇、浏阳市大瑶镇、双峰县三塘铺镇 广东省:

中山市小榄镇、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阳西县沙扒镇、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

广西壮族自治区:

荔浦县荔城镇、东兴市江平镇 重庆市:

大足县龙水镇、九龙坡区西彭镇 四川省:

江油市武都镇、犍为县玉津镇、会理县城关镇、富顺县富世镇 贵州省:

仁怀市茅台镇、盘县红果镇 云南省:

玉溪市红塔区北城镇、个旧市大屯镇、腾冲县固东镇、永德县永康镇、玉龙县黄山镇 西藏自治区:

乃东县昌珠镇 陕西省:

临潼区新丰街道办事处、岐山县蔡家坡镇、华阴市华西镇、延川县永坪镇、长安区郭杜镇

甘肃省:

武威市武南镇、天水市洛门镇、酒泉市西洞镇 青海省:

平安县平安镇 宁夏回族自治区:

石嘴山市惠农区红果子镇、灵武市磁窑堡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昌吉市六工镇、石河子市北泉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二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名单

北京市:

大兴区采育镇、通州区宋庄镇、丰台区王佐镇、平谷区马坊镇、大兴区魏善庄镇、丰台区长辛店镇

天津市:

东丽区华明镇、津南区小站镇、津南区葛沽镇、西青区中北镇、北辰区双街镇、武清区大良镇

河北省:

平泉县杨树岭镇、承德县高寺台镇、鹿泉市宜安镇、宣化县沙岭子镇、崇礼县西湾子镇、涿州市松林店镇

山西省:

泽州县下村镇、太原市晋源区姚村镇、永济市卿头镇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察素齐镇、凉城县麦胡图镇、包头市九原区哈业胡同镇 辽宁省:

沈阳市东陵区李相镇、桓仁县华来镇、昌图县八面城镇、凌海市娘娘宫镇、盖州市双合镇、大洼县田家镇、阜新县福兴地镇、凤城市白旗镇、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辽中县于家房镇、朝阳市喀左县公营子镇、瓦房店市老虎屯镇(大连市)、庄河市青堆子镇(大连市)、瓦房店市复州城镇(大连市)

吉林省:

长春市二道区英俊镇、磐石市明城镇、长春市绿园区西新镇、安图县松江镇、辽源市龙山区寿山镇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南岗区王岗镇、尚志市亚布力镇、萝北县肇兴镇、宾县宾西镇、巴彦县兴隆镇、哈尔滨市道外区团结镇、宁安市石岩镇、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发镇、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饶河农场、兰西县榆林镇

上海市:

崇明县陈家镇、奉贤区青村镇、嘉定区安亭镇、南汇区六灶镇、青浦区金泽镇、金山区廊下镇、松江区小昆山镇

江苏省:

常熟市海虞镇、吴江市七都镇、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江阴市周庄镇、句容市宝华镇、宝应县夏集镇、如东县栟茶镇、泰兴市黄桥镇、建湖县蒋营镇、赣榆县海头镇

浙江省:

诸暨市店口镇、桐乡市洲泉镇、桐庐县横村镇、玉环县楚门镇、临安市太湖源镇、绍兴县杨汛桥镇、绍兴县平水镇、义乌市佛堂镇、临海市杜桥镇、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镇、鄞州区姜山镇(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宁波市)、宁海县西店镇(宁波市)

安徽省:

黄山市黄山区耿城镇、天长市秦栏镇、芜湖县陶辛镇、长丰县岗集镇、萧县杨楼镇、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肥西县三河镇、歙县深渡镇、宿松县复兴镇、颖上县迪沟镇、黟县西递镇

福建省:

石狮市鸿山镇、长汀县河田镇、永春县蓬壶镇、建瓯市东游镇 江西省: 九江市庐山区海会镇、浮梁县洪源镇、南康市唐江镇 山东省:

东营市河口区孤岛镇、莱阳市姜瞳镇、荷泽市牡丹区马岭岗镇、禹城市房寺镇、高密市夏庄镇、蓬莱市大辛店镇、临邑县德平镇、济宁市任城区南张镇、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平度市同和镇(青岛市)

湖北省:

襄樊市樊城区太平店镇、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天门市岳口镇、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随州市曾都区厉山镇

广东省:

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中山市三乡镇、海丰县梅陇镇、博罗县龙溪镇、中山市古镇镇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博白县龙潭镇、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凭祥市夏石镇、百色县百育镇、全州县绍水镇 海南省:

三亚市天涯镇、万宁市兴隆农场、文昌市龙楼镇 重庆市:

酉阳县龙潭镇、城口县葛城镇、巴南区花溪镇、潼南县古溪镇 四川省:

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镇、都江堰市蒲阳镇、双流县正兴镇、罗江县万安镇、江油市青莲镇、彭山县青龙镇、射洪县柳树镇

云南省:

姚安县光禄镇、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江川县江城镇、瑞丽市弄岛镇 陕西省:

户县草堂镇、南郑县大河坎镇、西安市灞桥区新筑镇、武功县武功镇 甘肃省:

榆中县和平镇、永昌县朱王堡镇、陇西县文峰镇、徽县江洛镇、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博乐市小营盘镇、哈密市二堡镇、农三师四十五团博塔伊拉克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芳草湖总场正繁户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五篇:2021-2022年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工作方案

2021年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工作方案

为促进我县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提高我县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试点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和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xx市__关于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xx省__关于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实施意见》和《xx市__关于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探索解决

“三农”问题和城乡结构矛盾的途径,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供示范作用,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一体化,推进“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市综合体建设。

(二)发展目标。

通过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使农村人口稳步有序地向镇区集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市场发育趋向健全,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辐射带动能力更强。

二、20__年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高起点编制专项规划。

1、编制好火田镇专项规划。在完成火田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上,加快项目的报批投建,集中施工技术力量,在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的建设施工进度,力争完成或超额完成20__计划10个项目4.36亿元的投资任务。

2、加强规划管理和衔接。切实做好火田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修编、监督管理工作,严格依据规划指导各项经济社会活动,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由火田镇组织编制,由县建设部门审查论证、县__批准。统筹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到与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相协调。加强火田镇规划与县域规划、市域规划、省域规划的有机衔接。

(二)健全完善基础设施。

1、加强路网建设。构建功能明确、等级结构协调、布局合理的道路网路,完善与国道324线、开漳大道、拟建中武平至古雷高速公路__北互通的连接。20__年重点抓好火田镇城区主干道、开漳大道等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强与xx市区和__县城的对接融合,拓展火田镇对外交通,形成大通道立体式交通网络。

2、完善市政设施。按照“先地下、后地上”,不断完善地下管网、广场公园、路灯照明、公交站点、停车场等市政公用配套设施,逐步建成适度超前、完善配套的市政公共设施体系,增强城镇的服务功能,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向中心城区聚集。

3、提供电力保障。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供电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为火田镇发展及生产生活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

4、确保饮水安全。通过向县城引水,建设集中式供水系统和采取区域联网的方式建设清洁可靠的饮用水保障设施,提高安全供水普及率。完成瑞堂大水岭、溪口邦后水库、菜埔牛腿水库、水头内石示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工作,每座投资250万元,完成全镇3.5万人口饮水安全项目申报工作。

5、完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完善“户集中、村收运、镇处理”的城乡一体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运行机制,建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继续巩固

“家园清洁行动”示范村的成果,在现有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广场、车站、市场、主要干道沿线等公共活动地区和住宅区设置垃圾池、垃圾桶、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配齐配足保洁队伍和保洁工具,确保城镇保持洁净亮丽。

6、建设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信息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广播、电视、互联网、通信等网络,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等公共服务平台。

7、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参照城市防范标准,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一是制定防灾预案,预警到镇,预案到村,二是加强巡逻排查及完善责任制,三是加强救灾抢险物资储备,四是加强对村小(二)型水库的管理工作,做好汛前、汛中、汛后的安全大检查,造册登记,合理调度,达到防汛抗旱。

8、加强城镇绿化美化。要加强绿化美化,充分利用漳江沿岸的宽阔绿带,建设漳江上游滨江公园;依托丰富的淡水温泉资源,突出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特色,逐步建设成以温泉休闲、乡村旅游为主的生态景观绿轴,努力把火田建成生态环境优美、辐射带动力强的宜居城镇综合体。

(三)建立独具特色的产业支撑。

1、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按照《__县光电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要求,充分发挥火田镇优势,根据区位、资源、交通和产业基础条件,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和布局优化。注重从规划拓展、土地报批、资金运作等方面加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力度,完善实施《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和《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力推进园区开发发展,有效培植一批优势产业、壮大一批大企业、新上一批大项目,推动区域工业发展提速、内涵提升、效益提高,形成了由产业特色明显、配套设施完善组成的工业集中板块,进一步增强了园区承载力和聚集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发展节能光电主导产业为基础,着重发展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

2、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办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民营产业项目向园区聚集;鼓励非公有制特别是科技型、创新型非公有制企业到园区落户。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做精做强主业,做优做响品牌。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面向生产和民生的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提高比重、提升水平。推进试点镇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开拓特色农产品市场,实现农产品“双向流通”。重点发展淡水温泉特色旅游业,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我镇传统特色饮食和品牌土特产品,进一步带动商贸、餐饮、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信息咨询、技术服务、金融保险等面向生产和民生的服务业,尽快发展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业。

4、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业“五新”推广,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种植规模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建立一批枇杷、菠萝、青枣、香蕉、淡水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引导和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1、加快教育均衡发展。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火田镇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的建设步伐,力争秋季具备招生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优化学前教育。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积极引办职业学校落户火田镇。

2、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加强医疗机构建设,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保证镇村居民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3、提高社会服务功能。鼓励、引导和发展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以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信息传递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服务体系。

4、加快公共文化休闲设施建设。推进建设集文化站、图书馆、体育活动室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文化站,具有游乐、举行文艺活动、集会等功能的中心广场,建设集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游乐公园,着力规划建设火田镇开漳公园、溪滨公园、政和广场。

(五)强化公共服务管理。

1、推进小城镇综合执法管理。在成立__县城市执法局城建大队火田中队基础上,积极探索设立小城镇综合执法管理机构,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2、建立公共决策的民主参与机制。积极推行公推直选、镇务公开和民主选举制度。建立健全基层群众利益表述、诉求、协调机制和社会矛盾的预防、化解新机制。探索试行小城镇规划与建设项目公开征询意见制度。

3、推进城市劳动就业。推进城市劳动就业制度和失业登记制度向试点小城镇延伸。以政府提供适当补贴的方式,根据城镇就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集中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及劳务输出等相关服务。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适应城乡衔接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六)打造舒适的宜居环境。

1、建设节能示范区。统筹协调好火田镇住宅小区、商贸街区、产业园区建设,科学设置工业生产环境功能区和居民生活环境功能区。严控高耗能、高污染、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进入。推广节肥节药节水技术,实施保护性农业耕作。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禽畜养殖技术。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鼓励有条件的居民利用太阳能。

2、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控制工业、农业、生活造成的面源污染、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强化漳江、水库和饮用水源地的水资源保护。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做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鼓励发展清洁养殖。

3、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做好天然植被的保护和恢复,落实绿化养护责任制。加强对重点资源开发活动制定强制性的保护措施,划定林木禁伐区、矿产资源禁采区等。加强风景名胜区等资源的保护管理。

4.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切实保护好火田镇古渡口、古民居、戴郡马亭、五里亭、陈政故居、军陂、葛布山等文化遗产。重点做好__西林xx故城整改保护规划建设及文物修复等工程,不断提升文化品位。

(七)带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1、推动农村区域资源整合。推动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差、分散且规模较小的村落向中心村、住宅小区、镇区整体搬迁,积极探索农民安居、就业、失地补偿、社会保障的有效办法和途径。

2、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解决水、电、路和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切实加强农村供电、通信、广播电视、路灯照明等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家园规划、家园清洁、家园整理和家园绿化行动,精心打造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

3、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要实行资源共享,增强试点镇社会事业设施服务周边农村的能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4、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周边农村人口向试点城镇转移和集聚,促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5、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科学规划村庄布局,有效整合空间资源,切实推动火田新农村建设。

6、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三旧”改造项目。要把造福工程、土地复垦,地灾点搬迁结合起来,建设百户造福工程示范点。近期重点加快火田镇楼仔顶和岩仔土地复垦进度,抓紧制定出台圆峰造福工程实施方案。

(八)创新开发机制。

1、完善投融资机制,拓展融资平台。推进火田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xx__润地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中心镇区城镇综合体,大大加快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度。火田镇要继续通过项目融资、BT或BOT的形式建设开漳大道、工业集中区、开漳旅游生活区,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发展的路子。

2、积极培育和发展房地产市场。鼓励引进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建设宜居城市综合体的要求,进行房地产成片综合开发。加快试点镇中心城区建设,加快火田镇安置小区、节能环保生活小区、开漳旅游生活区等几个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

3、实行公用设施有偿使用制度。鼓励通过BOT、BT、TOT、项目融资、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和经营,保证投资者经营管理收益权。

4、创新形式增加建设资金来源。鼓励通过拍卖公共设施、公共场所、大型文化体育活动的冠名权、有限期承担企业广告等形式,增加建设的资金来源。

5、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坚持统筹规划,综合开发,加强配套建设,引导居民集中统一建设住宅,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下载安徽省小城镇发展改革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省小城镇发展改革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城镇户籍改革制度

    小城镇户籍改革制度 小城镇户籍人员是指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推进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在城镇务工、经商、投资和居住的农民,按照市有关部门规定批准办理小城镇居民户籍的人员......

    小城镇发展模式

    城市近郊小城镇发展模式简析以宜昌黄花镇等小城镇为例摘要: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建设已得到长足发展。国内小城镇数目众多,发展空间充足,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农......

    小城镇发展问题浅析

    中国小城镇发展问题浅析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很重视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但近年来中国小城镇的发展不容乐观,小城镇人口所占比例不断下降。本文从多方面着手,证明大......

    小城镇特色发展(最终定稿)

    小城镇特色化发展——2017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 论坛总结: ▲小城镇规划需要深刻体会和挖掘当地地域性特征,不管是文化的还是生态的。 ▲小城镇规划需要......

    小城镇发展研究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课 程 论 文 题目:姓名:班级:学号: 小城镇建设发展研究 朱娟 经济管理 2013年6月9日 小城镇发展研究 电大经济管理班 朱娟 摘要: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

    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申报材料五篇

    一、概况 祝家庄镇位于岐山县城东北15公里处,东南西与本县京当乡、青化镇、益店镇、蒲村镇相邻,北与麟游县九成宫镇接壤。总面积6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5万亩,辖8个村57个村民......

    柳林镇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申报材料1

    柳政发【2011】13号 柳林镇关于第三批全国小城镇 发展改革试点镇申报材料 柳林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实......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困境与改革思路(推荐阅读)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困境与改革思路浦东新区泥城镇城镇化浅谈泥城镇规划为临港新城四大分城区之一,全镇总面积为61.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88万人,自从2004年开始服从服务临港开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