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与增强

时间:2019-05-12 12:4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与增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与增强》。

第一篇: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与增强

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与增强

——基于在校大学生视角

高校不断扩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应届大学生现在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回到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在社会中继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增强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今年暑假我们就我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组员当地的各招聘现场进行访问分析,寻求影响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及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态度和心理,以此来帮助大学生确定目标,完善自我,增强就业竞争力,也为高校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提供必不可少的信息。

1.现状分析

(1)就业现状分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宏观就业形势趋紧。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正如本次调查的结果一样,将近60%的应届毕业生认为扩招后毕业生人数的大量增加,竞争对手增多是他们寻找工作时的困难之一。

当然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文化群体,无疑是社会中最具有开放意识,知识水平相对较高,追求目标更高的人,其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在择业的过程中会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与机遇。

根据问卷调查和现场采访,我们发现面对压力大多数人选择了面对——求职是大多数人毕业的第一选择,绝大多数人的想法是签约,求得一份稳定,再谋发展。这无疑是一个好办法,它可以让我们学习如何在职场的大环境中生存,如何获得更贴近生活的知识,从而提升我们各方的能力,优化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能力。

但就业人数的增加,竞争力的增强并不是就业问题的根源。事实上,真正需要改变的是大学生本身,尤其是财经类院校的毕业生。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在就业中有哪些不利因素呢。首先是因为他们的专业不像理工类那样具有“垄断性”,专业知识与实务有所脱节,且目前的毕业生大多存在知识结构不完善问题,整体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兼优的高素质人才;其次是财经类专业毕业人数众多。由于持续的财经专业热,开设财经类专业的大专院校众多,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这直接造成了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再者就是财经行业重经验轻专业的现象。由于财经类专业在实际操作方面要求较高,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用人单位对经验的要求超出了对专业的要求。这成为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但约80%的接受调查的毕业生均表示自己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当然,还有一些客观因素也会或多或少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大学生对于就业信息的了解甚少,有约82%的人认为就业信息来源不足导致他们错失很多就业机会。更深层次的方面则是,绝大多数大学生,尤其是财经类院校的毕业生并不知道自己的专业适合做什么,并不了解企业、社会需要怎样的人。几乎90%的人希望了解人事经理的用人之道。

(2)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分析

根据我们对诸多应届毕业生的访提问,我们了解到大多数人对目前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是有很多看法的,总结起来说,目前就业指导工作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观念滞后 ,就业服务层次较低。目前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是针对当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具体工作展开的 ,开展就业指导也是在毕业生就业当年组织的短程化指导 ,就业指导工作仍停留在如何办理就业手续、提供信息服务和政策制度指导的辅助性工作上 ,高层次、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严重不足。

第二,目前高校缺乏专家化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以及专业职业指导咨询机构。

第三,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模式单一缺乏实效。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以团体指导为主 ,这对学生掌握整体就业政策和就业资料的准备及面试的基本知识与技巧等是很有必要的 ,但团体指导只能对团体毕业生进行宏观的就业指导 ,对学生个体兴趣、特长、气质、能力等个性特点难以顾及 ,也存在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长远的职业发展的现象。

第四,高校职业指导课程内容陈旧 ,形式单一 ,存在短程化倾向。目前 ,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是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的主渠道。但是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随意性大 ,过分强调实用性和时效性 ,内容形式单一 ,多数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没有形成一套的教学体系 ,多以集体授课或讲座的形式出现 ,内容仍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方面 ,缺乏职业能力测试、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和择业心理教育等内容 ,就业指导内容较狭窄 ,没有新意。只是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中暂时碰到的问题 ,也忽视多种形式相结合的途径 ,如就业指导课、专题讲座、个别咨询 ,就业指导的对象重点也往往只是应届毕业生 , 而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的过程。

2.调查研究分析

周济部长在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中说:“毕业生就业状况是社会检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高等学校要从专业设置、教学实践、师资水平等多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源头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学校应把战略重点、工作重心放在更加注重全面增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上来,放到更加注重教育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上来,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因此,学校在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1)大学是人一生中能力培养最重要的阶段,而一个人的不断发展最根本的是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因为价值观是所有态度和行为的根本因素。同时认真的态度和及时的行动也同样是提高能力,增强竞争力的内因。而这些内因均可以用李开复博士设置的“成功同心圆“来

因此,转变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理念 ,树立开展全程化、课程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的理念是必要的。应该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涯和人生规划之中 ,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 ,重视学生自我认识、专业推荐、专业选择、职业准备到就业的各个环节。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 ,而不是学生毕业工作时或择业时的临时性工作。同时 ,学校应以全局观点系统考虑 ,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开展适合社会要求和学生实际的指导 ,使得四个阶段相互贯通 ,有机连接 ,从而形成较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

(2)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对症下药则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在对大学生,及学校环境现状的正确认识下方能决定什么才是我们真正的需求。

通过上述微观个体SWOT分析总结得出,我们必需尽早开始规划我们的职业,做好定位,有明确的目标,并且要有自己的特色和特长,主动获取各方就业信息,而不是消极等待,趁早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当然,学校的支持与辅助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学校如何协助大学生克服这些不足呢?

最容易解决的就属就业信息不足的问题了。可能对于我们而言,那些大型的求职网站诸如中华英才之类的网站上可选择的太多,而又有很多于我们是无效的信息,这使我们很难获取最有效的求职信息。因而,通俗地说,如果学校的网站可以及时筛选出财经类院校学生适合的职位信息,并发布在内网上(而不是仅仅在张贴在教学楼的某个公告栏上),可能我们可以更有效的定位自己。当然,如果使指导体系更加完善的话,我们可以建立高效的职业发展规划指导信息系统 ,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水平,优化高素质人才利用率。采取措施建立人才职业发展指导网络系统 ,完善人才网络档案 ,为毕业生择业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可靠、快捷的信息服务 ,满足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重需求 ,使人才和职业高度匹配 ,优化高素质人才的利用率。同时 ,加强毕业生的追踪调查 ,搭建人才与单位交流的平台 ,将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化 ,并且强调它的整体性 ,突出就业指导工作在时间和内容上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形成从职业选择、职业测评、人职匹配、择业技巧训练到就业培训、跟踪服务等严密的工作体系 ,建立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反馈机制 ,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水平,做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

其次,就是工程较为庞大的就业指导工作了。可能有些院校已经开展了相关的活动,但很多时候结果却是学生和学校都在抱怨,学生抱怨课程无聊且无效,学校抱怨花这么多代价开一门课程却收效甚微。问题就在于,学校还没有真正掌握学生的心态,而学生也不能体会学校的苦心,互相不理解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那么这也就是这次调查的目的所在了,其实绝大多数的学生是非常乐意接受就业指导的,但大多数人表示并不喜欢枯燥单调的课程传授形式。大家更倾向于以角色扮演,经验分享,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来提升自己。可能面对面交流的可实施行不大,但可以有变通的做法,比如有专门的邮箱对外开放,对就业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邮箱交流。对于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不能是一味的就业形势分析等的空话,我们更期待的是可以有更多的就业体验,听得再多不如亲自体验来的效果显著。

总结起来说,就是改革就业指导模式 ,开展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以团体指导为主 ,这对学生掌握整体就业政策和就业资料的准备及面试的基本知识与技巧等是很有必要的 ,但团体指导只能对团体毕业生进行宏观的就业指导 ,对学生个体兴趣、特长、气质、能力等个性特点难以顾及 ,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长远的职业发展。因此 ,高校应立足实际 ,根据就业指导课程、专题讲座、个别与团体咨询、专项竞赛、社团活动等各种形式在系统中的位置 ,综合考虑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相应地对各种形式活动开设时间的早晚、长短和内容的侧重点做出科学的安排。采取灵活多样、吸引力强的指导形式 ,帮助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 ,并且通过人才测评系统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进行测量和分析 ,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职业倾向 ,正确地认识自我。

(3)内在思想境界的提升和外在学校培养辅导,都是对自身的完善。但除了不断提高自己外,做出明智的选择也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008年,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启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 因而,大学生只有转变观念,才能真正改变“就业难”的局面。大学生要客观认识就业形势,找准定位,理性调整期望值。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就业,树立“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思想,特别是金融、房地产专业的毕业生,不过分要求专业对口。学生要客观评价自己,低姿态求职择业,学会从基层做起,适当放低薪酬要求。同时,在城市类型的选择上,中心城市固然机会多,但变动也更大,相比而言,一些有潜力的二级城市也许有更好更稳定的就业机会。毕业生们“不要观望游移,尽早抢占就业先机”。因为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会有一个“滞后期”,明年的就业形势可能会更加严峻,所以一旦有比较合适的岗位,一定要很好地珍惜,尽快确定求职意向,尽早签约。对金融类专业学生来说,不妨接受培训,考一些相关资格证,随着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人才需求会重新反弹。历史经验表明,每当经济危机出现时,在校园中多停留几年往往也是很好的选择,不妨考研,硕士毕业再考博士。这样,“不仅规避了就业风险,也缓解了就业压力”。不管怎样,金融危机对我国及全球经济的影响终有结束之时。就业低潮总要过去,高潮迟早会来。

3.结论

总之,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增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逐步积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离不开自身,学校,政府的共同努力。自身来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尽早明确目标,做好定位,完成职业规划才是明智的选择。学校的就业指导则应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 ,转变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观念 ,树立开展全程化、课程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的理念;加强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观念新、业务精的就业指导队伍;改革就业指导模式 ,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高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信息系统 ,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水平。最终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使就业竞争变成一场高质量的较量。

参考文献:

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记录

《做最好的自己》李开复博士著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实务》王璞主编

《细节决定成败》汪中求著

《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体系构建》

2009-9-5

第二篇:财经类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

财经类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

同学:

你好,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高校大规模的扩招,财经类高职学生就业市场发生了新变化。为了更好的了解财经类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及问题,及在同学们求职时提供更好的参考意见。我们特别组织了本次调查。希望得到你们的支持和配合,本问卷不对外公开,请如实填写。

调查内容:

1、你的性别:()

A 男B 女

2、考取大学前你来自()

A 城市B 乡镇C农村

3、到目前你是否找到工作了?()

A 是B 否

4、到目前为止你签约了吗?()

A 是B 否

5、你的第一份工作是如何找到的?()

A 学校推荐B 参加人才交流市场C 依靠关系

D 自己创业E 网络求职F 媒体招聘G 其它(请写明)

6、你找到第一份工作花费多少时间?()

A 毕业前B 一个月内C 三个月内

D 三至六个月E半年至一年F一年以上

G 其它(请写明)

7、你目前从事工作的单位性质()

A 固有大型企业B 国有中小型企业

C 小事业单位D 国家机关

E 私营民营企业F 自己创的企业

G 外资企业H 其它(请写明)

8、你对就业政策、形式的了解程度()

A 非常了解B 比较了解C 不大了解D 完全不了解

9、就业时,你比较看重哪些人的意见?()

A自己B父母C老师D同学E 亲戚朋友F其它(请写明)

10、作为财经类高职大学生,你觉得在就业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A 公司规模或名气B 专业培训和社会实践活动

C 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D 学校有良好的声誉

E 其它(请写明)

11、求职过程中与其它高职院校的学生相比,你认为自己的学校有什么优势?()

A 专业符合社会需求,易就业B 专业培训和社会实践活动多

C 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D 学校有良好的声誉

E 其它(请写明)

12、你认为财经类高职大学生在就业中有什么优势()

A 社会需求多,易就业B 薪酬高

C 个人发展空间好D 其它(请写明)

13、你能接受的月收入水平是多少?()

A 500-800B 800-1000C 1000-1500

D 1500-2000E 2000-2500F 2500元以上

14、面试时你的主要困难是哪些?()

A 缺少面试技巧,心理紧张B 专业知识能力差

C 语言表达能力差D 计算机,外语水平欠缺

E 知识面狭窄F 其它(请写明)

15、如果找到的单位不理想,你会怎么办?()

A 先就业,再跳槽B 不就业,自谋职业

C 毁约,再找其它单位D 其它(请写明)

16、你是否参加专升本?()

A 是B 否

17、你专升本的主要原因()

A 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B 找不到就业单位,暂时缓解就业压力

C 受家人影响D 其它(请写明)

18、你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程度是()

A 很满意B 较满意C 不太满意D 很不满意

19、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在你的就业中的作用有多大?()

A 很大B 一般C 很小

D 根本没有E 其它(请写明)

20、你最希望学校加强哪类服务?()

A 求职面试技巧培训B 就业心理咨询

C 就业政策、形势分析D 就业信息发布

E 与用人单位建立关系,做好推荐工作

F 组织校园供需见面会E 其它(请写明)

21、经过择业,你认为自己最需要加强哪些课程的学习?()

A 公共课(英语、计算机)B 通识类课程(文学、历史、管理等)

C 应用技能课(财经课程及模拟实验、相关财经法规课程等)

D 专业理论课E 其它(请写明)

22、就业中,你的主要烦恼有哪些?()

A 新学专业社会需求太少 B 用人单位学历要求太高

C就业时间与学习时间冲突D 就业信念缺乏E专业不对口

23、到目前,求职中你已经寄发或递送了多少份简历?()

A 5份以下B 5-10份C 10-20份

D 20-30E 30份以上

24、到目前为止,你已经参加了多少场人才招聘会?()

A 3场以下B 3-5场C 5-8场D 8场以上

25、您为择业大概花了多少钱?(包括路费、资料打印份、服装费等)(A 100元以下B 100-300C 300-600

D 600-1000元E 1000-1500

F 1500-2000G 2000元

26、你认为周围其他同学的就业状况如何?()

A 很好B 较好C 一般

D 差E 很差F 其它(请写明)

27、你认为财经类高职毕业生同层次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其就业情况(A 不如普通高校毕业B 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差别不大

C 有自身优势,不比普通高校毕业生差D 其它(请写明)

28、你对财经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前景的看法()

A越来越差B 一般

C 较好D前途一片光明

E 其它(请写明)

29、你认为目前财经就业形势如何?()

A 相当严峻、就业难B 还好、就业不算难

C 好,就业容易D 不清楚

E 其它(请写明)

30、你有过创业吗?()

A 有B没想过

31、在就业中你的选择情况是()

A 被动地接受用人单位挑选B 有很大挑选余地,选择用人单位

C 其它(请写明)

问题调查结束,再次向各位毕业生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三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_SWOT分析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SWOT分析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职毕业生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同时外部环境也给高职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机遇与威胁。

一、优势因素分析

1.毕业生符合社会需求。高职院校注重与行业联系紧密,及时了解当前和一段时期内行业的人才状况和人才需求,并且围绕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设置、教学安排、毕业实践。

2.专业技能优势。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大都选用既有教学经验,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学生授课。

3.高职院校普遍实行毕业生多证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基于职业准入制度而形成的。在就业市场中,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往往体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而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前就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书。如我们会计专业毕业前基本获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

二、劣势因素分析

1.学历层次劣势。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已不再像以往那样起决定性作用,用人单位更加看重毕业生接受的是什么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

2.专业知识劣势。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其学制较高职院校学生的学制长;同时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如本科院校侧重专业理论,而高职院校则侧重于专业技能;

3.学习能力、可挖掘潜力等劣势。专业技术技能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想取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必须具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

三、机会分析

1.国家政策的扶持。

2.学校指导就业。为帮助毕业生提高自身的就业力,各地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在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观、择业技巧、择业心

理和创业指导等多方面为毕业生服务。

3.实习基地。为了使毕业生的理论知识更好地与社会、企业的需求接轨,高职院校除了建立一批先进和颇具特色的试验室和实训场所外,还有相对稳定、能满足教学需要并签有长期合作协议的校外实习基地。

4.职业培训和升学考试为高职学生的“弱势文凭”增加筹码。为了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对在校学生开展与专业有关的技能培训,鼓励学生“一人多证,一专多能”,参加“3+1”自考本科和“3+2”专科升本科考试。

四、威胁分析

1.就业形势严峻,供需矛盾突出。自 1999 年扩招以来,每年的毕业生人数成倍增长,成型的大企业、大公司屈指可数,这种企业吸纳人才的渠道还未真正形成,严重影响了就业;此外,毕业生还承受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三峰叠加”的压力。

2.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加重了其就业难度。一是就业期望值过高;二是实际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三是就业观念保守、陈旧,还适应不了改革后的就业方式;四是积极响应国家“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政策的毕业生还不多。

3.专业技能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在职前即已受到了大量的职业技能训练,在校期间获得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就业竞争中的有力优势,然而这些优势正逐渐得到普通高校的重视,许多普通高校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等途径弥补其学生专业技术方面的欠缺,对高职毕业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五、结论与建议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在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后,人才观念正与国际接轨,大学生这个曾经的金字招牌正在失去光泽,高职院校也正逐渐成为培养普通劳动者的基地,需要冷静分析其毕业生的优劣势,客观评价各种外在环境因素,更新观念,理性择业、就业和创业。例如从以往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金融专科毕业生,针对弱势文凭,可将求职岗位定位于对学历文凭要求较低的工作岗位,如出纳等。对学校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上述原因,可按实训主导型课程进行改革,增强实训教学的比重。

第四篇: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SWOT分析

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SWOT分析

[日期:2011-08-31] 来源:http://作者:现代

商业 分享到: 黄丽英广东金融学院

摘要: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进行战略选择的有效工具。本文对二本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就业进行SWOT 分析,探讨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发展状况与毕业生就业的内在联系,为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相应的分析方式,并据此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就业SWOT分析职业生涯规划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进行战略选择的有效工具。所谓S W O T 分析,就是在分析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基础上,总结出组织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劣势因素(Weaknesses)、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并对此做出直观的战略启示。

到目前为止,全国财经类大学共45所,其中国家211重点院校和省部级重点院校有13所,其余32所为二本类高校。因此,对二本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就业进行SWOT分析,不仅对探讨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发展状况与毕业生就业的内在联系,如何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促进更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可以为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相应的思维、分析方式,丰富就业理论。

一、经济、管理等商业应用类学科专业的大学生的就业SWOT分析

(一)优势(trengths)和机遇(opportunities)

1. 学科优势。财经类院校主要以经济、管理为其支柱学科。在这些领域,财经类院校学科建设成熟,教学硬件设施齐备,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成果颇丰,这些都为学生的招生和培养提供了高层次的理论和实践的平台。

2.就业行动的先发优势。地方财经类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能根据市场实际需要,逐步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路线发展。区别于“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具备“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特点,在相关行业享誉盛名,成为行业招收人才的首选。地方财经院校课程设计体系一般都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块,而且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理论教学课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在逐步下降,实践教学课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在逐步上升。

3.校友人脉优势。地方财经院校都是由大专院校成长或合并而来的,虽然作为本科院校的历史并不长,但大部分学校的整体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在地方拥有较好的口碑,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他们的各届毕业生已经在相关的经济、金融、管理等行业占有较大的优势,甚至早期的毕业生已经成长为行业的精英和领导阶层。这就为学校的宣传以及与行业的沟通、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这些地方高校也非常注重校友资源的维护,都设有专门的校友联络机构,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友联谊活动。

4.就业观念的比较优势。重点院校与地方院校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较大差别。名校学生基于自己就读学校的牌子,基于自己的心理优势和面子问题,许多人甚至多少还有些傲气乃至霸气,期望值高,缺乏“下嫁”的心态。与之相比,地方高校毕业生对就业难的认识却显得更加深刻、更切合社会实际。他们更多地考虑生存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求发展,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对地区选择、工资要求、行业选择、工种选择和跳槽选择等方面,因此,面向基层就业的地方财

1.地方财经本科院校就业竞争的尴尬处境。受人才高消费思想的影响,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的学历和学校的名气,所招聘地方本科财经院校大学生的岗位一般是中低职位,缺乏高端职位。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地方本科院校与独立学院、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逐渐接近,毕业生在就业时不具有更多的优势。这使得不少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大大挫伤了学子们的学习和就业积极性,对自己就业信心不足。

2.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待端正,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不少学生报财经专业,是为了毕业后到工作稳定、条件优越、待遇优厚的单位工作,缺乏眼睛向下、肯于吃苦的思想。还有不少学生抱着这样的观念:“我读这个专业,找工作不难,但找个好职位却非常难,哪里PK得过重点院校的学生,还是先混过去,有个工作就行!”,在大学四年中得过且过。“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生的这种心态使自己的专业优势竞争力不断减退,最终面临被其他专业、其他院校的大学生击败的危险。

3.财经专业成为“热门”专业,各级院校纷纷开办相关专业,就业竞争激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点分别分布在综合性大学、财经院校、理工类院校、农医类院校等学校共2800多个,在校学生目前已接近500万,占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近25%,人才培养规模仅次于工科类,排在第二位。

4.行业饱和度高,就业形势严峻。这些年来一批又一批各种形式培养出来的财经类人才充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岗位,满足了许多用人单位的需求;特别是近年来企业减员增效,机关精简分流,更使得不少单位的用人“胃口”大减。

二、非经济、管理类等学科专业的大学生的就业SWOT分析

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要向综合性大学发展,除了拓展了经管类学科领域,近年来还不断向非财经类学科发展,开设了不少各个学科领域的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面是这些专业毕业生的就业SWOT分析,与上面相似的地方不再赘述。

(一)劣势(weaknesses)和威胁(threats)

1.学科劣势。地方财经院校的非经济、管理类学科建设起步晚,专业设置新,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在专业学科上步重点高校后尘,在师资上也没有重点高校的雄厚师资。

2.生源劣势。地方财经院校的非支柱学科专业由于报考人数较少,而支柱专业又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报考了支柱专业但高考成绩又达不到专业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就会被调剂到其他专业。据不完全统计,调剂生在这些专业中会占到40%-50%,甚至某些专业会达到80%。很多调剂生由于心理上无法接受这种现实,会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了学习的自主性。

(二)优势(trengths)和机遇(opportunities)

依托学校优势学科资源,打造复合型人才。从市场的需求来看,复合型人才未来市场前景大。地方财经高校注重整合校内资源,完善了双学位、双专业制度以及考证、实习等相关措施,注重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地方财经

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有接近50%-60%的学生参与了双学位学习或修了双专业。在接近毕业时,95%的学生具有从业资格证,60%的学生具有两项从业资格证,25%的学生具有三个以上的从业资格证。

三、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议

“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却很重要,成功的人生是需要正确的规划的。”职业生涯规划中一个关键的步骤是“综合评估”,通过SWOT分析,将其中的优势、劣势和机遇、挑战进行组合,我们提出以下相应的策略,希望对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的大学生有所帮助。

(一)SO(优势-机遇)策略:调整学科专业,打造学校品牌,加强校企合作,开发校友资源,拓宽就业新渠道。

对地方财经院校而言,一要调整学科专业,打造学校品牌,避免因专业同质化带来的威胁。二要开创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新渠道。三要开发校友资源,从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组成志愿者中选派一人作为创业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具体指导。四是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积极主动联系用人单位,让更多的用人单位了解学校毕业生的相关情况,为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二)ST(优势-挑战)策略:利用学院特色优势,打造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专业强、基础厚、理论强、技能精是每个用人单位的择人标准,这就必然要求大学生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积极参加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活动,锻炼自身能力,按照社会的需要塑造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打造自己“卖”得出去的品牌和能力,从而缩短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差距,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

(三)WO(劣势-机遇)策略:转变就业观念,学会适应不同的工作。

大学生要正确自我定位,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以及能力、兴趣等情况,确定大致的选择方向和范围,制定一个相对明确的求职方向和目标。在思想上树立“职业不分贵贱,劳动光荣”的价值观,敢于挑战、乐于吃苦,不要一味的考虑工作收入的多少、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应该考虑该职业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在基层中锻炼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

(四)WT(劣势-挑战)策略:他山之石,可攻玉,奋发图强,力争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他山之石,可攻玉” 一词源于《诗·小雅·鹤鸣》:玉,是温润的物品,如果用两块玉石来互相琢磨,肯定磨不成美玉。必须得用粗糙的砺石,这样才能磨出美玉。所以,恶劣的环境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大学生要正确认清自己所处的形势,善于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利用SWOT 分析,地方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可以正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提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冷静面对社会大环境的变革,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压力,寻求自己决策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HOUBEN G, LEN IE K, VANHOOF K.A Knowledge Based SWOT-analysis System as an Instrument forStrategic Planning i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2p rises [ 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1999, 26(2)

[2] 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 陈安民.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J]琼州学院学报,2009,16(3)

[4] 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本文连接地址,转载请注明出处。现代商业 http://

第五篇: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06-16 16:02:00 ]作者:许爱丽编辑:studa090420综合素质不高。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而是大学生多种素质与能力的综合体现。在高职院校中,有的学生学习上缺乏目标和动力,对生活悲观失望;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有的学生追求知识的单一性或专一性,认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走遍天下。在学生中出现了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功利轻素质、重科技轻人文、重实用轻理论的现象,导致自身素质畸形发展,综合素质不高,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与错位,就业效果不理想。

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就业竞争力不仅是综合素质的展示,更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要想超越竞争对手,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的学生缺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意识,因此竞争优势不明显。就业观念落后。有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自以为是,在择业过程中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地追求超出本身能力的职业岗位;有的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不积极参与双向选择,而是听之任之。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大学生在毕业求职过程中埋怨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从而产生失落感自责、自怨、自卑的心理,形成心理障碍。制约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外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管理的错位。我国的高职教育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其“产品”就要接受市场的检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明确办学思想,定位准确,突出办学特色,以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在市场中求生存,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然而,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盲目追求上规模、求数量,盲目追求专业设置的大而全,忽视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忽视内涵发展的重要性,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走粗放型道路,以致学校的发展特色不明显,培养的学生就业竞争力薄弱,影响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就业市场不规范。我国公平、公正、合理的人事制度与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人才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大学生就业市场必需的信息体系和服务体系还未建立,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保障体系尚未完善,相当部分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与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健全。此外,就业过程中地域、学校、专业、性别方面的歧视依然存在,家庭地位、社会关系等影响了就业的公平性,人为地造成就业困难。这些现象的存在是与以市场为主导的就业方式不相称的,这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势必影响毕业生健康就业心理的形成,导致就业过程中不良现象的恶性循环。

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整体就业水平,需要从学生、学校、社会三方面入手,三管齐下。就学校层面来说,高职院校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质量人才市场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只有综合素质高、就业竞争力强的学生才能在未来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高职院校要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内在素质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关系上,要树立人才培养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的思想和观念;在基础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上,要树立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的思想和观念;在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的关系上,要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于一体,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思想和观念;在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上,要树立在一定的教育目

标指导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以及加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和观念。加强学生特色能力的培养,塑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毕业生要在就业市场上取得优势,须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意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既要区别于本科教育的“系统知识素质”,又要区别于中职教育的“以能力型素质为主”。在专业技能方面,如果高职毕业生与中职毕业生一样只能获得初级或中级技术等级能力与资格,那么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毫无优势可言的;如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只掌握专业技能,而不具备专业核心理论知识,那就等同于中职生,在职业市场上是没有竞争力的;如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只重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没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比不过本科院校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方面比不过中职生,就会在就业市场上陷入被动。因此,高职院校要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柔性的、现代的教学模式,形成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坚持人才培养以“核心技能、核心知识”为中心,贯彻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科学的思维方式。

实施全程式学生生涯设计指导,培植新的就业增长点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生命价值的有效保证。高职院校要从学生进校起就进行就业教育,有计划、分层次、全过程实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确立职业目标,传授求职技巧,提升职业品质。通过多种形式的就业教育,使学生明确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要在对学生进行一系列职业兴趣的测定与选择、职业性格与价值取向的测评、职业能力综合评定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定位自我,从而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做出合理的选择与规划。

进行创业教育,树立新的就业观念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强调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使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不仅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还能为其他人提供就业岗位。因此,高职院校要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意识,更新就业观念。通过创业教育唤醒、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鼓励开拓创新,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其次,要在课程设置上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引导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再次,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搭建创业人才培养的载体和平台,为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条件。最后,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策划活动,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为培养创业人才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下载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与增强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与增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如何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升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①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议如何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升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① 作者:沈学杰 潘日鸣 廖乐平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8期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初探

    职业生涯规划作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毕业生核心竞 争力初探 系 专别:资讯管理系 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2011058256 学生姓名:倪志明 完成时间:2013年4月13日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论文(本站推荐)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论文 【提要】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毕业生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科学就业观、自主创业;学校应当合理设置专业、转变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

    浅谈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对其就业问题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本文提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些对应策略。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当前高职院......

    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论文范文大全

    摘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应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入手提升学生的整体就业水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可归纳为基本素质、基本工作能力、......

    财经类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财经类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成果材料清单 一、甘肃省教学成果奖申请书一式三份 二、甘肃省教学成果奖内容简介一式三份 三、附件 1、数学模型教学大纲 一......

    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100强出炉[范文]

    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100强出炉(图) ln.sina.com.cn 2017-10-17 09:15 2017年,最后一批90后也上大学了,95后也正式加入职场成为新生代主力军。为了解这届毕业生的职场动......

    “三部曲”帮助大学毕业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部曲”帮助大学毕业生提高就业竞争力.txt3努力奋斗,天空依旧美丽,梦想仍然纯真,放飞自我,勇敢地飞翔于梦想的天空,相信自己一定做得更好。4苦忆旧伤泪自落,欣望梦愿笑开颜。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