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新党办发〔2006〕28号

时间:2019-05-12 12:4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新党办发〔2006〕28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新党办发〔2006〕28号》。

第一篇: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新党办发〔2006〕28号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做好大中专毕业生

就业工作的通知

新党办发〔2006〕28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政府,各地、州、市党委、政府(行署),自治区党委各部、委,自治区各委、办、厅、局、人民团体、大专院校,自治区大中型企业、中央驻疆单位,生产建设兵团:

大中专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做好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保持我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我区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多年来,自治区党委区,自治区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在重点做好体制转轨时期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同时,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纳入自治区就业工作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制定出合了一系列促进,头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环境落实就业政策。使我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区有30多万名大中专毕业生通过各种形式实现了就业,平均就业率达到80%以上,就业率和就业人数每年都有稳步增长,就业形势一年好于一年。但是,由于受传统择业观念的影响和就业技能包括少数民族毕业生语言能力不适应市场就业需求等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制约,我区目前仍有相当数量毕业生,主要是“九五”期末结转未就业中专毕业生未能实现稳定充分就业。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大中专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新党办发[2006]9号)文件以及自治区党政联席会议精神,着力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现就全面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如下:

一、落实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新党办发〔2006〕9号文件精神,狠抓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和创业贷款、贴息等各项优惠政策。要继续落实新党发〔2002〕19号和新党发〔2003〕17号文件精神,鼓励普通高校和大中专毕业生到农牧区、到兵团、到基层就业,按规定落实各项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适当扩大基层公务员招考和自治区人才储备编制数量。加大选拔录用在基层就业的优秀大中专毕业生补充到县以上党政机关公务员队伍的力度,形成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约良好导向。

同时,各地要处理好当前事业单位改革与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关系,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方便用人单位通过公开招聘吸纳大中专毕业生。

二、加大技能培训,增强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能力

各地各部门要加大培训力度,按照市场需求和就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增强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技能。要在各院校推行“双证制”(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各院校要鼓励在校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参加技能培训,提高毕业后就业能力。要组织未

就业毕业生参加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自主就业和创业能力。对未就业的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要突出强化语言等能,力培训;围绕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进行常用汉语的集中强化免费培训。对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参加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少数民族毕业生参加汉语培训的,培训合格后按自治区职业培训补贴政策给予培训补助。

三、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各院校要深化教学改革,在新生入校时就要开设就业指导课,把市场就业理念、自主创

业理念引入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和能力。劳动保障部门要在大中专院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向大中专院校发布国家职业标准,接受大中专毕业生申请并组织开展技能鉴定,统一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各类培训机构要加强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提高就业率。要鼓励校企联合办学,大力推行“双证制”,对毕业前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要继续对其强化技能培训,使每个符合毕业生毕业前都具备1至2个职业资格证书。

四、健全完善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自治区城乡就业和职业培训领导小组,要协调自治区发改委、国资委、经贸委、农办、教育、人事、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做好“十一五”技能型人才需求规划,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工业化重大项目中的人才需求预报衔接工作,及时发布社会就业需求信息,公布各类人才培训的定点机构。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开拓新的社会职业、现代服务业,拓宽适合大中毕业生就业的新领域。人事、劳动保障、教育等部门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开展职业培训、就业岗位信息发布和就业咨询指导、网上招聘等社会化服务。

五、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引导企业吸纳当地大中专毕生就业。

自治区及中央驻疆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内地到新疆进行资源开发的各类企业,要重视吸纳当地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要增强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把招收大中专毕业生,尤其是招收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毕业生作为支持新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稳定的重要义务,积极支持配合各级政府做好人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创造条件、营造氛围,疏通大中专毕业生到各类企业就业的渠道,帮助企业尽可能多的书用当地大中专毕业生。从2006年起,企业招收的少数民族毕,业生汉语培训由企业所在地政府负责,岗位技能培训由企业负责。

六、加大投资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重点用于解决就业困难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各级政府要大方开发城市绿化、保洁、保安及民政低保、劳动监察、社会保险、交通协管、工会协管以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编外用工等公益性岗位,除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外,要重点解决就业困难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劳动报酬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经费采取多方筹集、多渠道办法解决。各级政府可从就业经费中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要利用农村推进合作医疗的时机,加大对农村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医疗技术短期培训,解决乡村医护人员短缺问题。要结合自治区在农牧区推进“双语”教学,对来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开展“双语”培训,解决农牧区汉语幼教教师不足问题。

七、建立来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和社会保障制度

各地要逐步建立完善高校毕业生失业登记和就业见习制度,按规定确定见习单位和见习基地。对有就业愿望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在当年9月1日后仍来就业的,应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当地劳动保障和人事部门应免费提供专门的就业服务,组织其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并给予培训补助和见匀期间基本生活补助。高校毕业生职业培训补助办法和标准按照自治区职业培训补贴标准执行;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补助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按属地管理原则,由用人单位和所在地政府财政共同承担,当地财政按50%补助,用人单位按不低于50%标准给予补助3见习期限一般为2至6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见习期间被见习单位正式录(聘)用的,见习期可作为工龄计算。高校毕业生短期无法就业或就业后仍有困难的,民政部门要及时按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和临时救助。

八、大力开展就业援助活动

努力拓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渠道。各级党委、政府要动员党员领导干部,实行每人帮一

名困难毕业生就业的“一家一”活动,消除有毕业生家庭无毕业生就业的“零就业困难家庭”。

九、进一步开放劳务市场,加大劳务输出

各地要充分利用内地省区对口支援新疆的优势,组织有意愿的毕业生轻过培训后到区外就业,或组织到内地省区培训后回疆就业。要继续加强境外劳务输出工作,扩大对周边国家的劳务输出。

十、加大教育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提高能力建设

要鼓励、扶持和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服务为宗旨,调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布局,深化院校内部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调整专业设置,创新职业教育培训体制和机制;要整合优化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加大资金投入,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加快自治区工业、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三大职教园区和实训基地建设,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不断满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十一、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努力转变就业观念

各级政府和教育、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及新闻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和国家以及自治区党委、自治政府关于大宁专毕业主就业的方针政策,宣传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引导毕业生按市场需求自主就业。要大力宣传社会各方面关心帮助困难毕业生就业的好的经验做法,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引导帮助家长和毕业生确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念。

十二、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培训,增强初、高中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要认真贯彻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在农村普通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中举办分流职业技术教育班的通知》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初中、高中学生分流职业技术教育(简称“2+1”或“3+X”职教分流班),使部分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毕业时掌握3至2项农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增强进城务工和返乡创业的就业能力。各地要将农村初中、高中学生职业技术教育分流班纳入劳动预备制培训管理。由学校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经评估后认定为劳动预备制培训学校。加挂“劳动预备制培训学校”牌匾,当地政府可对实训设施建设、技能师资培训和实用教材开发等方面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各级党委、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调控力度,明确工作责任,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推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实效。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6年8月2日

第二篇: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选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通知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推选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通知

宁党办 [2009]112号

各市、县(区)党委(工委)和人民政府,区直各部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直属事业单位,中央驻宁有关单位,有关企业:

近年来,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开放的思想观念,更加执着的奋斗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奋力开创宁夏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为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的模范集体和先进人物。为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振奋精神、激励斗志,团结和动员全区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再立新功,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201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召开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现将推选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通过推荐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树立先进典型,弘扬劳模奉献精神,充分调动和凝聚全区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加快实现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功立 1 业。

二、推选范围

自治区模范集体推选范围为区内所有的企事业单位,包括独立核算的企事业下属二级单位、车间、科室、团队等。

自治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推选对象为2005年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以来,在我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及为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各阶层人员。

三、名额分配

自治区命名表彰模范集体11个,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230名(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名额分配随后以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评审领导小组文件下发)。名额分配参考各地区、个部门的人数、经济发展、行业特点、贡献大小等情况确定,五市分配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额实行差额。

四、推选条件

(一)模范集体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毫不动摇地坚持和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坚持和发展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实行政务公开,建立平等协商的集体合同制度,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好,能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经济效益及各项工作民列全区或本行以前茅。

(二)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克己奉公,奋发有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话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和影响力。同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

1、在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做出突出贡献的;

2、为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的;

3、在推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中取得显著成绩,做出贡献的;

4、在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

5、为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做出突出贡献的;

6、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

7、其他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

五、推选原则

1、推选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主要从2005年以来,曾获得过自治区单项奖励及荣誉称号(如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自治区“十五”、“十一五”创新立功竞赛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技术能手,“三八”红旗手,十佳杰出青年等)或各市、自治区各厅 3 局及系统先进个人中产生。

2、推选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重点放在基层和生产(工作)第一线。推选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中,一线职工(包括工人、农民或在一线从事科研工作的技术人员等)的比例不得少于60%;企事业单位(包括企业分厂、子公司、高校院系等)担任党政领导职务(小学校长除外)人员比例不得超过15%;其他方面人员(主要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农民等)的比例为25%。对申报的一线职工、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严格界定。一线职工是指企业车间(含车间)以下工作人员,教科文卫体等事业单位必须是专门从事教学、科研、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工作的教师、科研人员、医护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区直机关、事业单位推选中层及以下干部职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市、县(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不参加推选。同时具备行政领导职务和专业技术职称的,以行政职务为准。

推选候选人中,高技能人才应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同等的条件下,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员的比例不能低于30%,妇女的比例不低于20%。

3、推选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必须经过纪检监察、计生部门的审核签章,模范集体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还必须经过工商、税务(国税、地税)、审计、安全生产、工会、社保、环保等部门审核签章。凡在上述任何一方面存在问题的,均不得参见推选。农民工候选人须征得用工单位和户籍所在地的同意。

4、推选县(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把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六、推选程序

推选过程要坚持民主、公开的原则,被推荐对象必须有基层民主评议产生。五个地级市的推荐对象必须经基层单位民主推荐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5天),市委研究并公示后上报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其他个推选单位的被推选对象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在本单位、本系统公示后,将基层民族评议和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意见一并上报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市、各单位的集体和个人经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考察后,提交评审领导小组审定。审定名单在自治区新闻媒体公示后,报自治区党委批准。

七、奖励办法

受表彰的自治区模范集体,由自治区党委、政府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自治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有自治区党委、政府颁发奖章、证书,并给予物质奖励。

八、组织领导

全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推选工作,在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级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评审领导小组要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按照程序严格把关,认真做好推选工作。要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积极 5 参与到推选中来,使先进典型的产生过程真正成为群众性的比、学、赶、帮、超过程。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和板报、橱窗等宣传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劳模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模、关心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激励和动员全区各族人民奋发进取、开拓创新,为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九、关于上报材料的要求

各市、各单位按分配名额,于2010年2月1日前将被推荐单位和个人的各项报表、材料报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材料包括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登记表一式5份,事迹材料与事迹简介30份(事迹材料不超过3000字,事迹简介不超过500字),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另附2张2存免冠彩色照片,体现工作、学习场景的5寸彩色照片3张。上报事迹材料和事迹简介时需附电子版本或发送电子邮件至nxlaomoban@163.com。所需填报的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表格从nxlaomobanls@163.com(密码6020200)中下载。

联系电话:(0951)6029324 6035905 6020200 联系人:常红海

赵永刚 邹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9年12月16日

第三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全区村党组织委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全区村党组织委员会和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桂办发[2005]14号)

各市、县党委和人民政府,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厅局:

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全区村党组织委员会和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5年4月11日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全区村党组织委员会和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意见

2005年,我区绝大多数村党组织委员会和第三届村民委员会任期届满。为确保全区村党组织委员会和第四届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规定,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搞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意义

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和健全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重要实践,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搞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对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和“五村、两规范”建设,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素质,增强村级领导班子战斗力,调动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民主法制意识,密切党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做好。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管干部、群众公认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依法依规,选好配强村党组织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成员,加强以党组织

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村级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为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目标要求: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把那些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清正廉洁、公道正派、身体健康,并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较强工作能力,热心为群众服务,带头致富并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受到群众拥护的人选进村“两委”领导班子。提倡党员通过法定程序竞选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提倡适合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村民委员会主任通过党内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实现村党组织书记与村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提倡村民委员会中的党员通过党内选举,兼任村党组织委员会成员,积极推进村民委员会成员与村党组织委员会成员交叉任职。

三、时间安排

全区村党组织委员会和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从2005年4月开始到8月底结束。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2]14号)精神,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安排在村党组织委员会换届选举前进行。

四、方法步骤

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结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2]14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村务公开实施办法)的通知》(桂办发[2003]52号)精神,分六个步骤进行:

(一)召开第三届村民代表会议。听取第三届村民委员会工作报告;组织推荐、选举产生第四届村民选举委员会;确定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成员职数和村民代表名额;确定选举日;制定本村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办法。

(二)做好选民登记工作。选民登记要做到不错、不重、不漏。选民名单应当于选举日前20日在村民委员会所在地张榜公布,并在每个村民小组张榜公布该组选民名单,接受群众监督。

(三)推选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的具体名额,由村民选举委员会按每5户至15户推选1名确定,但不得少于30名。村民代表的构成,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妇女代表应占一定的比例。村民代表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召集,村民小组会议投票推选产生。村民代表的推选按照直接差额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全组选民过半数参加投票推选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推选选

民过半数赞成票的始得当选。各村民小组设小组长1人,也可以设副组长1至2人。村民小组长、副组长由村民委员会召集该村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村民小组会议应当有本村民小组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参加,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过半数选票始得当选。

(四)提名村民委员会成员初步候选人。村民委员会成员初步候选人的提名由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推荐,推荐的初步候选人不得超过应选人数。对村民委员会成员初步候选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后,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正式候选人,正式候选人中,妇女要有一定名额。

(五)召开选举大会进行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正式候选人首先进行竞选演讲,然后由选民投票选举产生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成员。选举时,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的过半数选票,始得当选。获得半数以上选票候选人人数多于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果票数相同,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当就票数相同的人再次投票,以得票多者当选。获得过半数选票的候选人人数少于应选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应在没有当选的正式候选人中另行选举。

(六)做好工作交接和建章立制工作。新一届村民委员会产生后,乡镇党委和政府要组织监督上届村民委员会成员在7日内,向新一届村民委员会成员移交工作。新一届村民委员会要认真研究修订本届村民委员会任期内开展村民自治、发展经济的规划和工作目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民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制度。

村党组织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要求,全面实行“两推一选”工作,分五个步骤进行:

(一)准备工作。换届选举前,召开村党组织委员会会议,研究决定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有关事宜,并向乡镇党委呈报换届选举的请示。乡镇党委批复后,及时召开村党组织委员会和党小组长会议,传达乡镇党委批复精神。发出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二)党员、群众推荐。在召开村民委员会选举大会的当日,组织参加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党员、群众分别推荐新一届村党组织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

(三)组织考察。乡镇党委根据党员、群众推荐的情况和领导班子的结构要求,研究确定考察对象并进行考察、公示。

(四)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召开村党组织委员会会议,根据乡镇党委考察的结果,按照比应选人数多20%的差额,确定新一届村党组织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报乡镇党委。

(五)党内选举。村党组织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党组织委员会委员。试行“公推直选”的村,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产生村党组织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委员。选举结果报乡镇党委审批。

各县(市、区)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村,开展“公推直选”试点。

五、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性,要统筹安排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村“两委”换届选举等项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一)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由党政领导挂帅,纪检监察、组织、宣传、民政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换届选举工作机构,负责指导换届选举工作的开展。各市、县(市、区)、乡镇要举办各种培训班,分级、分层对换届选举工作骨干进行培训,提高他们指导换届选举工作的能力。

(二)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在换届选举前,要全面掌握本辖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制定分类指导方案。对村情复杂、管理薄弱的“难点村”、“重点村”,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选举工作方案。

(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广大村民充分了解村“两委”换届选举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法律、法规,熟悉选举的各个环节和投票方法。积极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消除家族、宗族、派别等不良影响,按照真实意愿投票,在实践中学会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四)严格依法办事。在换届选举工作中,要以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为依据。凡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严格按规定办理;未作明确规定的,应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则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依法讨论决定,做到法定程序不变,规定步骤不少。要依法规范候选人竞争,认真界定贿选行为,高度警惕贿选活动,及时查处贿选当事人和参与者,坚决制止贿选行为。对有条件的地方和“难点村”、“重点村”,可以把司法公证等监督形式引入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中,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

(五)落实工作经费。各市、县(市、区)、乡(镇)要按照有关规定,切实解决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经费,保证选举工作正常进行。

各市党委组织部和市民政局每月要分别向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民政厅上报换届选举工作进展情况。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各市要对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于2005年10月底前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民政厅。

第四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精神,结合本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做好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2009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各地区、各部门、各高校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目标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工作大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和服务体系。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努力做到每一个有就业愿望的高校毕业生都能有就业岗位。

二、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工作

各地区、各用人单位要高度重视首批合同期满大学生“村官”的再就业工作。要开展从应届高校毕业生中招聘大学生“村官”工作,保持每个行政村有两名大学生“村官”。各高校要积极组织应届高校毕业生参加“村官”报名。要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跟踪培养和使用力度,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完善长效机制。

三、选聘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

选聘2000名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商务楼宇社会服务站工作,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四、从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中招聘中小学教师

从教育系统拿出3000个教师岗位,公开招聘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加大对中小学师资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五、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承担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研项目的单位参与研究

各高校、科研单位、大学科技园、中关村科技园区研发型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其他承担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研项目的单位,要聘用北京地区高校硕士以上学历的优秀毕业生参与研究。聘用期间,由聘用单位进行管理,其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补助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课题结束后,对于在聘用期间完成科研任务、连续考核为合格以上且符合进京条件的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可按照程序办理北京市户口。聘用期满,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

六、鼓励应届毕业生进一步求学深造

加快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和模式的改革步伐,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增加高职升本科的接收院校及升学规模;扩大中职升高职招生规模。通过上述措施,使各类应届毕业生升学规模增加10000人左右。

七、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小企业招用北京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在职职工人数规定比例的,可享受最高为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于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各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以及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形成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社会环境。

八、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支持北京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创办投资少、开办费用低的合伙、个人独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对于创办个体工商户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于创办公司制企业的,投资人可以专利、非专利、股权等非货币资产出资;对其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可按照出资人的约定,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分期缴足。对于开办文化经纪、动漫制作等文化创意产业及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科技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可以注册在区县人民政府确定的集中办公区,也可以利用住宅作为住所(经营场所)进行登记注册,其中在居民住宅楼内设立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设立绿色通道,为其申请办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提供便捷的服务。凡开办个体工商户或企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经营项目属于微利的,享受贷款贴息。对于已办理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可免费参加一次职业技能或创业培训。共青团组织要通过创业青年夜校、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园等措施,推进首都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九、建立求职登记和就业推荐制度

各区县人才服务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摸清本地生源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底数,建立台账,做好他们的求职登记工作,向用人单位进行推荐。

十、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各高校、各地区要对本地生源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给予“一站式”、“一对一”的重点帮扶,优先为其免费提供就业指导、心理咨询、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和信息服务,落实就业岗位。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可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职补贴。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要确保“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

十一、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

招用登记失业一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签订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且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可申请享受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所需经费由失业保险基金列支。

十二、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

各级人事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及各高校要加强协作,开展多种形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要联合其他省市共同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通过举办“首都人才市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形式,为京内外用人单位提供高校毕业生招聘服务,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

十三、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各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办学特色,明确培养目标。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与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促进招生、培养、就业协调发展。要不断加强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建设,以建设示范性就业中心带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的提升。要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学习实践,拓展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着力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要建立专业预测预警机制,按照就业规律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要积极推进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双证书”和“订单式”培养,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

十四、加强宣传引导和就业指导工作

引导高校毕业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转变择业观念,在就业时不等不靠、不挑不拣,尽快实现就业。各高校要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重点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巧,调整就业预期。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本市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措施,引导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主动到相关政府部门办理求职登记,寻求就业指导和帮助。

十五、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任务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统筹协调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高校要大力加强在校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各级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研究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财政部门要根据高校毕业生实际需要,统筹安排资金用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要重点做好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定期统计本地区、本系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进展情况,由市人事部门汇总后报送市政府。

二〇〇九年三月九日

第五篇: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意见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工作的意见

2009年4月1日

为了全面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保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下简称“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依法管理、规范操作、有序稳妥进行,结合自治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加强领导,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稳定;结合实际,加强管理,适应新疆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规范、有序、稳妥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服务,正确引导,使农村土地流转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确保粮食安全相统一,与现代农业建设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与各族农民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一致。

(二)基本原则。本意见所指的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二轮承包耕地的经营权流转,包括定居牧民取得经营权证的草料地。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原则。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始终坚持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得改变土地农业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要求。

——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物权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有序流转,规范操作,保障农村土地流转各方的合法权益。充分尊重农民土地流转的主体地位,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迫或妨碍农民自主进行农村土地流转。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必须始终立足区情和地域特点,允许农民选择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以转让方式流转土地,须经发包方同意,在有稳定的非农就业或者稳定的收入来源作保障的条件下进行。保持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和方式与农村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不论何种流转形式,都要切实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

——审慎、稳妥的原则。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领导,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搞“一刀切”,不刮风、不攀比、不冒进,要在土地承包户稳定获得高于土地经营收益的情况下审慎进行。

二、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管理

(三)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职责。乡(镇)党委和政府负责农村土地流转的领导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党委和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进行监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及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各级农经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和服务具体工作。发挥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在集体土地管理、使用、监督中的作用。

(四)明晰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和明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保障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基础性工作。要认真解决权属不清、权证漏发等遗留问题。抓紧做好确权工作,加强对经营权证的管理。认真清理、规范整理土地承包档案资料,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项目内容认真准确地核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做到承包合同、原始台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承包面积相符,及时核补发放二轮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实现农村土地承包工作的规范管理。

(五)以实施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为重点,建立健全流转管理工作制度和规程。由自治区农经局制定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制式文本,各县(市)按照制式文本,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印制统一的标准文本。特别是要明确“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保护耕地和原有农业设施的义务条款;发生不可抗拒因素造成损失时,依法保证原承包农户的基本收益条款;受让方提高地力,防止掠夺经营的条款。除代耕期不足1年的不需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外,所有农村土地流转都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并报发包方和乡(镇)农经管理机构备案,土地股份合作的还要在县农经管理机构备案。合同经双方签字即生效。

对以转包方式流转的,由乡(镇)农经机构及时办理相关备案登记;以转让、互换方式流转的,由乡(镇)农经机构及时办理有关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变更手续;以出租方式流转的,由乡(镇)农经管理机构对承租方的资质、信誉、履约能力进行审核;以股份合作方式流转的,由县农经管理机构在备案时对合作章程、合作人资格、利益分配、责权分享等方面进行审核。

流转期限应尊重流转双方的意愿,根据流转土地的使用情况而确定。一般3至5年,最长不宜超过10年,对发展林果业、设施农业的流转期限可以适当延长,到期后根据双方意愿可以续签,但不得超过原承包合同的剩余期限。流转期限超过5年以上的,可以分时段商定流转价格。

流转合同的签订要与严格程序和方便当事人结合起来,做到合法、公正、透明,防止欺诈行为。要在乡(镇)合同管理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监督下,在村委会完成流转合同签订,特殊情况下可在其他地点完成,但要做到合同的审查、签订、鉴证、备案在同一地点一次完成。在签订合同时村委会要有代表参加见证。合同是否需要公证由当事人双方商定。委托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要向被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出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委托书。对过去没有签定书面流转合同的,相关当事人要进行补签。已签定合同双方无异议的维持原合同关系。乡(镇)农经管理机构要建立流转合同鉴证制度。在鉴证中,发现流转双方有违反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约定,要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及时终止合同或者变更合同。对合同内容不

完善的要进行修正和补充。

乡(镇)农经管理机构要对流转合同及有关资料进行归档并妥善保管,建立流转情况登记册,及时记载和反映流转情况。

(六)严格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确保流转土地农业用途不变。各级政府、农经管理机构、村民委员会,要对本区域内流转的土地实行跟踪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土地流向,防止耕地资源流失,坚决制止假借流转之名非法买卖土地的行为。严禁借土地流转改变基本农田用途,在耕地上建造破坏耕作层的永久性固定设施,确保现有耕地和基本农田总量不变、质量不下降。加强对流转面积大、流转期限长,且有工商企业参与流转的农用土地的监督,有效防止改变土地农业用途。在土地流转监督管理中,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对流转土地用途负有监督和上报乡(镇)农经管理机构的责任;县(市)、乡(镇)农经管理机构负有核实、定性、上报县(市)人民政府的责任;县(市)、乡(镇)党委和政府要及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三、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工作

(七)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以乡(镇)、村(组)为重点,依托农经管理机构,逐步建立地(州、市)、县(市)、乡(镇)、村(组)四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机构,为土地流转提供有关法律宣传、流转信息、流转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指导、利益关系协调、纠纷调处等系列服务。

(八)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纠纷调处机制,及时化解各种纠纷。要建立民间协商、乡(镇)村(组)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纠纷调处联动机制。有效组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各县(市)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组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庭,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和农村土地流转纠纷的仲裁服务。仲裁员以各县(市)、乡(镇)农经工作人员为主,吸纳政府机关人员、经济界人士以及农民代表参加。要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前移,尽可能将仲裁开庭地点设在发生纠纷的村(组),以达到法制宣传教育的目的。充分发挥基层人民法院和乡(镇)、村(组)基层调解组织在调处农村土地流转纠纷中的重要作用。

(九)不断完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要把农村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把规范程序、指导合同签订同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咨询、信息发布、流转价格评估等多项服务结合起来,引导流转双方依法、自主协商建立流转关系和利益关系,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和流转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有条件的乡(镇)可筹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大厅等服务平台,采用电子屏幕和电视网络向社会公开发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向农民提供各项方便、快捷的服务。要逐步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四、维护好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权益

(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严禁侵犯农民的合法权益。各级职能部门要在加强管理和积极服务上下功夫,不对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和速度作政绩评价。在农村土地承包期内,承包地是否流转和以什么形式流转,完全由农民作主,不论采取哪种形式,包括土地流转补偿方式和标准都要由流转双方自行协商确定,坚决制止强迫或妨碍农户依法流转承包地的行为。在土地承包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不准发包方和转入、转出方单方解除土地承包合同;不

准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强迫农户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或改变土地承包合同;不准收回农户的承包地搞招标承包;不准将农户的承包地收回抵顶欠款和擅自截留、扣缴流转收益;不准借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之机改变土地所有权和农用地用途。防止压低、克扣、拖欠农民土地流转收益。对个别不愿流转土地的农户,但又影响土地集中连片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的,要通过和农户之间土地互换、与集体机动地互换等办法解决,不得强制农户流转土地。

(十一)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坚决纠正和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法治工作,实施全方位的司法保护。各地要依据国家和自治区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政策,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配套办法。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执法动态巡查,严格执法监管,坚决查处借土地流转之机强占农民的承包土地、非法改变流转土地农业用途和私自非法买卖土地等案件。搞好农村土地纠纷司法调处和案件审理工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准确界定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对以股份合作形式流转土地的,要着重对经营权保护进行审查,严防经营不善导致农民丧失土地承包经营权。要注意对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土地承包经营各项权益的法律保护,防止农民因非自愿失地引发社会问题。要妥善处理好以往农村土地流转中因流转时限、市场变化等因素造成的利益矛盾。

(十二)切实维护农村特殊困难群体的土地合法权益。对于已经享受低保、医保或者得到其他社会救助但仍难以解决生活问题的、丧失劳动能力且生活无来源的农村特殊困难群体,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强制或以抵顶欠债、欠工名义变相剥夺其承包地。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要通过强化农村低保、大病救助、病患保险、司法救助等综合性保障手段,避免农村特殊困难群体发生非正常土地流转。

五、土地经营权流转必须适应农村发展稳定的要求

(十三)土地流转要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粮食生产。要按照自治区农业区域规划布局,引导和扶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实行农牧结合、农林牧结合,规模化发展粮食、棉花、林果、畜产品和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引导同村同组农户以互换形式进行土地连片集中,促进规模经营和结构调整,提高机械耕作水平和耕种效率。要确保粮食安全,根据粮食生产规划和布局要求,引导流转土地发展粮食生产。粮食收购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等政策性补贴要直接落实到生产者。如果国家有关政策调整变化,土地流转双方及时协商调整收益分配。

(十四)土地流转要有利于促进发展现代农业。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鼓励种养专业户转入外出务工经商农民的承包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合作连片开发,并通过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支持农业规模经营主体采用先进科技、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大力发展机械化,加快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

(十五)土地流转要有利于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把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作为引导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途径,实现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互为促进。要按照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信用的新型农民要求,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培训,加大农民生产技术和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六、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组织领导

(十六)各级党委、政府要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的领导工作。要结合实际学习研究政策,深入基层掌握土地流转动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措施,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对乡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执行政策的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十七)加强农经管理机构队伍建设。各级农经管理机构承担着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要加强农经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解决好农经管理机构面临的队伍不稳、经费不足等困难和问题,强化农经部门工作职能,建立健全职能明确、权责一致的农经行政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农经管理机构在行政执法、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职能作用,担负起农村土地流转管理的重要职责,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十八)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机制。抓好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建设,形成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农业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农经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机制。认真组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把涉及农村土地流转的各项法律法规作为“法治进乡村”活动的重要内容,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农业农经、畜牧、林业、国土资源、纪检监察、司法、信访等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联动,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服务和监督工作。

下载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新党办发〔2006〕28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新党办发〔2006〕28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