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吴江小城镇研究简述
吴江小城镇研究简述
冯月根
我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后,社会学者和实际部门的社会工作者,紧紧围绕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和发展变迁中的重大课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社会调查和学术研究。从而,产生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实践指导作用。本文就吴江小城镇研究及其成果作简要阐述。
吴江,是江苏省的一个县级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太湖东南隅,位于上海、苏州、杭州三大城市的中心,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何为“小城镇”。费孝通定义为“新型的正从乡村性社区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它基本上已经脱离了乡村社区的性质,但还没有完成城市化的过程”。“小”是规模层次,但小城镇作为城市与乡村的中间形态,是新农村建设的桥头堡,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及区域一体化进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的小城镇研究始于1982年费孝通教授主持的小城镇研究,费孝通从家乡吴江“破题”,采用实地考察、类型比较、功能分析等研究方法,重点对吴江小城镇进行了分析解剖。提出了“类别、层次、兴衰、布局、发展”这10字研究课目,研究探析中国城乡结构、人口分布以及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等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费孝通以分类法总结了吴江县域集镇的5种类型,即第一种类型是以农副产品和工业品集散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中心(震泽镇)。第二种类型是以丝绸工业中心,具有专门工业的小城镇(盛泽镇)。第三种类型是吴江政治中心的城关镇(松陵镇)。第四种类型是富有水乡特色的古镇(同里镇)。第五种类型是水陆便利的交通枢纽节点(平望镇)等五种类型特征,将县域集镇按行政区地位划
分为3层5级。费孝通认为,吴江小城镇一度由盛而衰的症结是当时传统的重农轻商思想和政策;小城镇复苏繁荣的根本原因是乡镇工业经济的勃兴与带动,小城镇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成为人口的“蓄水库”而小城镇的集体商业经济尚未搞活,流通渠道有待疏通,小城镇应当成为商品的集散地,农村的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和教育中心。
他指出,我国的农村城市化要走自己的道路,不是走把农民集中到城市里去发展工业的路子,而是把工厂办到农村里去,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农民的就地转移。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小城镇介于城市与乡村,兼有城乡特点,是城乡生产交换、生产方式及经济社会建设的纽带。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应该走小城镇发展模式,建设颇具地方特色的新型小城镇。通过调查比较,费孝通又提出了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概念,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传统区域发展模式。
费孝通又提到:“我们以吴江小城镇为调查点进行分析,或许是触到了小城镇问题的塔尖。所谓塔尖是指吴江县小城镇建设的今天有可能是其他地区发展的明天;现在在这里出现的问题有可能将来在别的地方也会碰到。”吴江调研后,费孝通发表了《小城镇 大问题》这篇名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政府决策层的关注,成为中国小城镇研究的开门之作,推动了小城镇研究的兴起和深入,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小城镇,大问题,大战略,大政策,大发展”的讨论。其后,中国的城市化策略转为“积极发展小城镇”。众多学者和实际社会工作者,从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历史学、政治学、地理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展开大规模的小城镇调查和研究,其著述斐然可观。
1983年,吴江在国内率先成立了群众性研究机构——吴江松陵镇小城镇研究会,费孝通担任了名誉会长,对上挂“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吴江小城镇研究会”。聘请省内外一些著名专家学者为顾问,就吴江区域内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影响小城镇发展的因素,小城镇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小城镇合理
经济结构及社会发展模式、小城镇发展的时序与空间、规模与层次,构建城镇体系,城乡协调,工农关系等问题展开系统性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某个小城镇个案研究和县域总体研究这两大系统。探索一条从吴江实际出发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城镇化道路。研究会还组织撰写了《小城镇经济管理概论》、《乡镇社会工程师》、《社会工程师概论》等书籍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
费孝通教授身体力行,坚持实地调查,探究从江村到江镇的提升,多视角探索研究小城镇发展理论。他以吴江小城镇为调查基点,从两个方向推进小城镇的深入研究。一是以吴江——苏州——江苏——到全国性的横向调查研究;二是以农村——小城镇——中等城市——再到大城市的纵向综合研究。促使全国各地、各学科、各领域对小城镇研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吴江也成了学者们研究小城镇问题的调查基点和样本,尤其是吴江籍的费孝通、朱通华、徐大伟等学者对吴江小城镇的跟踪与系统性研究。调查研究形成的论文和专著,主要有费孝通《谈小城镇建设》(刊载在1983年第2期〈社会学通讯〉),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课题组《小城镇 大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沈关宝著《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城镇化是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下的特殊产物。在小城镇研究中,学术界试图探索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之路,深化对小城镇的认识,扩大研究视野。许多学者还把各地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经济条件的小城镇发展与吴江进行分析比较,全方位,多视角对小城镇发展进行专项和综合性研究。就吴江的小城镇研究涵盖了小城镇总体发展、区域规划、社会保障、产业集聚、土地与户籍制度、战略性地位与功能„„等诸多方面,多学科相互渗透,产生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中以实例分析居多,代表性专著有政协吴江市委编《江村——江镇》(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刘豪兴冯月根著《乡镇社区的当代变迁——苏南七都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曹雪娟张明著《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践——江苏吴江市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刘豪兴冯
月根著《以工兴镇——苏南七都镇再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等。发表刊载的主要论文有,沈道齐段正梁刘成刚《吴江县小城镇发展的宏观探讨》(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论文选《小城镇再认识》,1989年),徐大伟《以城市为中心的乡村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模式——初探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研究》1984年增刊),于孟达王培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有益改革》(载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论文选,《小城镇再认识》,1989年),张新焕徐建刚马晓冬《大都市边缘区小城镇整合发展模式研究——以吴江东部临沪地区为例》(2006年第4期《区域研究与开发》),纪晓岚黄镇《小城镇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横扇镇与菀坪镇实证研究》(2008年第4期《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朱东风《小城镇空间发展规划中的方案比较——以吴江市黎里镇为例》(2002年第2期《规划师》),瞿嗣澄王雨林《小城镇中传统特色的保护措施——以吴江市松陵镇盛家厍地段保护为例》(2009年第1期《小城镇建设》),朱东风《城镇群落的区域职能与空间发展——以吴江市东部城镇群落为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张素兰姚士谋《小城镇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与可持续发展——以吴江梅堰镇总体规划为例》(《城市发展研究》1997年第4卷第3期),惠海鸣《吴江小城镇的兴起与发展》(2006),尹海伟孔繁花徐建刚《吴江东部城镇发展格局梯度分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2卷第3期)等等。此外,还有江苏省的《小城镇研究》和《名镇世界》等刊物关于吴江小城镇研究的专刊。这些研究成果既有小城镇发展总结和理论上的研究探讨,更有对吴江的小城镇发展提出战略举措,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费孝通等学者在吴江的小城镇研究,得到了日本学者的积极响应。1985年,日本日中小城镇研究会与江苏省小城镇研究会达成协议,两国学者就小城镇研究课题进行易地调查和学术交流。重点研究吴江及苏南的小城镇建设中,就其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对于地区社会的影响,乡镇企业的任务,劳动力转移的成效,对地区农业的影响,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从行政制度看它所处的地位,与社会主义有关各个领域,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其成果在多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刊发。
在西方区域发展理论中,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和模式主要有两种,即“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有学者认为,吴江小城镇发展动力在1980年前是按“由上而下”推进,1980年以后则是“由下而上”自发推动。这正是苏南乡村工业的勃勃生机,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农村工业化成为城镇化先兆。而近10年来,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知识型人才的不断引进,民营企业的崛起与集聚,国外资本纷纷投资,直接导致城镇人口的增加,带来投资和经济的刺激,促进了新一轮小城镇的繁荣和发展。
关注现实,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是吴江小城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一大特色。吴江,空间区位优势明显,小城镇星罗棋布。23个大小城镇分布在1176平方公里,密度为50多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镇,长度间隔6——10公里就有一座城镇,属城镇高密度地区,在全国也是罕见。1983年7月,在费孝通的指导下,对黎里乡、镇试点,进行乡镇合一体制改革,实行镇管村,取得实效。1985年10月又在其它六个县属大镇推开,从而冲破了乡镇分治的壁垒,减少了行政管理权限,有利于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统一。1992年吴江撤县设市,至1994年5月,吴江全市的23个小城镇全部成为建制镇,从县乡体制到市镇体制,小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增加,功能逐步完善,小城镇集聚经济要素和经济辐射功能增强,吴江小城镇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吴江小城镇“多子多孙”规模过小,分布稠密,建设成本大,很难再发挥规模经济和带动效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2001年至2004年,吴江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村镇行政区域调整。23个建制镇、555个行政村和202个社区居委会撤并为10个镇、250个村及49个社区居委会,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产业特色更加明显,小城镇经济社会得到健康发展,展现出一幅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新气象。
总之,吴江的小城镇研究,无论从介入时间、参与人数、规模层次、学科领域、研究成果、实际应用等方面,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政协
第二篇:国内外小城镇研究
小城镇生态规划研究进展分析
在从乡村性的社区变成多种产业并存,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1]。而我国的城乡居民点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建制镇——集镇——中心村——自然村组成,并可分为两大类:乡村型居民点和城镇型居民点[2]。按此理解,小城镇作为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居民点,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交融点,在形态学上兼具城乡居民点的某些特征。2.小城镇生态规划 小城镇生态规划是以城市生态学原理、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城镇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在基于城镇生态承载力的基础上,以合理利用资源、维护城镇生态供需平衡、防范生态风险、实现生态补偿、促进经济—环境—社会复合系统协调高效发展为目标而进行的宏观控制性规划[3][4][5]。其目的是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2.1 国外小城镇规划特点及建设情况 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掀起的“反城市化”浪潮将小城镇生态规划推向前沿。小城镇由于优美的环境和开敞的空间,成为人们向往的新天堂。但由于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其规划也各有特点。美国的小城镇一般都制订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一般是依据联邦和州的有关法律规定和本城镇的区位特点及产业特色制定的,并与州、县的地区性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则相衔接,注重规划的综合性、长远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都是分区分块规划建设的,并与交通规划相结合,从而使市区的建设规划具有协调性和功能分区,也使得土地开发利用规划具有整体性、长远性、合理性。在小城镇的交通、通讯、排污等公共设施建设上,政府坚持长远性原则,避免重复建设。此外,小城镇的规划具有法律约束性和权威性,任何公司、个人都必须服从,谁都无权随意更改规划或不遵守规划,否则要受法律制裁[6]。在小城镇的规划中,大多数还使用了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提供咨询、研究、监控等各种服务。加拿大的小城镇规划则侧重于城镇居民关注的具体问题的解决(见表2.1)。规划者根据这些问题在随后的规划中列出解决办法[7]。表2.1加拿大小城镇规划中着重解决的问题 规划项目 具体内容 市政设施 给排水系统的提供 土地利用 工业用地缺乏,现状土地利用比较,大面积的不适宜开发用地 交通建设 铁道路口安全性较差,小城镇距离区域性高速公路较远 城镇景观 由于长期忽视而造成城镇景观较差 英国的小城镇规划有以下几个特点[8]: ①注重住宅问题、就业问题和城市建设资金的来源问题;②对环境的重视,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历史环境,讲究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平衡;③注重与各个方面的协调,如与全国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协调,与地区区域规划的协调,与本郡议会议员的协调,与郡的结构规划协调,与政府官员的协调,与政府各部门的协调,与各种专业规划的协调,与民众、开发商的协调等等。德国的小城镇一般制定中长期规划,规划期一般为15年,生态观贯穿城镇建设的始终[9]:①尊重历史和传统,新旧区的规划建设一般采用当地传统的样式,使整个城镇充分体现其原有的城市格局和空间形态;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在满足各种需要、保证城市生态与环境平衡的情况下,合理利用每寸土地;③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观念贯穿规划建设的始终、以保障德国的环境质量和生态的平衡:如任何项目的规划建设都要保证绿地在总量上不减少,绝不允许没经处理的污水排放等等;④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方面,有较高的要求;⑤重视公众广泛参与:德国各市、镇政府制定本市、镇的发展规划,都会向本市、镇的居民发送规划宣传稿征求意见。虽然以上几个国家的小城镇规划中都没有明确提出生态规划的概念,但从其特点及建设模式来看,还是反映了生态规划思想。综上所述,国外的小城镇的生态规划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注重公众与政府机构的共同参与;②强调生态规划方法的地区差异性;③一般通过实际工程推动规划进行,具有可操作性;④规划注重与各方面的协调,并具备法律效应。在小城镇生态建设方面,国外采用了适合当地的生态规划方法,如位于太平洋海岸的Bahiade Caraquez 是一个人口不到5万人的小城镇,该城采用了与当地自然系统紧密结合的生态规划方法,并通过几个具体工程来实施:①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②绿化上采用当地品种的草、树木进行护坡以达到雨季防洪目的;③使用可循环材料建造一所公园;④通过宣传册对当地居民、学校和学生进行环境教育;⑤可再生能源计划等等。英国早期的生态小城镇建设实际上称之为“花园城市”,主要是受霍华德思想的影响。最具代表性的有四个[8]:格拉斯格附近的纽兰纳克(NEW LANNARK),利兹附近的索太利(SALTAILE),伯明翰附近的鲍尼利(BOURNILLE),利物浦附近的阳光城(SUNLIGHT)。这四个花园城市的共同特点都是依托一个工厂或企业,严格按照规划建立起来的。尤其是阳光城,各项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齐全,她的建立和发展对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思想的形成影响极大,自此以后,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都有类似的花园城市出现。德国是一个城镇化水平很高的国家,二战后,大力推进小城镇和落后地区的开发建设,提出“多核分散型空间”理论作为空间构造的一种模式,取得极大的成功。1965年,1—2万人的小城镇只有351座,到1985年已经发展到652座;2—5万人的小城镇,1965年为190座,1985年有347座。城市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向心结构模式,而小城镇则成为城市居民和产业扩散的理想场所。如只有2万人口的小镇姆斯特,巧妙利用了近旁的森林、墓地、建设了商业街,大量使用天然石块,色彩朴素,与大自然和谐一体,市民在购物、娱乐的同时,还可以到鲜花盛开的草地或森林中去散步。纵观世界各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历程,虽然规划理论和规划方法不同,但最终都认同并遵循一个发展趋势,那就是:小城镇发展建设必须“规范化”;“小城镇发展建设必须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步”,并以科技为支撑;小城镇建设还必须遵循“合理布局”、“功能完善”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另外,国外许多国家在小城镇规划中,强调保持小城镇原有特色,建筑物的布局、外型尽可能保持古朴的、为居民所熟悉的传统风格,充分反映历史的延续性。在规划的具体实施上,强调规划的可操作性,并与本地历史、地理环境充分融合。2.2 国内研究进展情况 早在80年代中期,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就写出了《小城镇——大问题》等有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文章,并提出了对小城镇“类别、层次、兴衰、分布、发展”的十字研究题目。从此我国学者对小城镇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涉及到了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经济学、社会学等。19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对小城镇的生态规划研究主要综述如下: 袁中金[10]等(2002)在《小城镇生态规划》一书中,介绍了城镇生态规划的产生与发展、城镇生态规划的基本理论,指出发展中小城镇的生态困境,从小城镇人口与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小城镇园林绿地规划、水系统规划、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区域生态规划及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管理角度阐述了小城镇生态规划的内容。理论研究方面,王勇[11]将城镇看作复合生态系统,并把作为生态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生态
位理论引入小城镇发展中,将小城镇比拟成生态元,将城镇在城镇体系及其区域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比拟为城镇的生态位,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生态规划理念上,焦胜[12](2003)分析了小城镇生态规划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及产生原因,在考虑不确定性影响下的小城镇生态规划中,提出“弹性”规划的构想,将小城镇生态规划目标和小城镇生态规划方案不确定化,同时把握“弹性”规划的范围以及时空性原则,为小城镇生态规划提供了新思路。李迪华[13](2002)提出可以将小城镇规划直接做成生态规划,而不是在城镇规划外另开炉灶进行生态规划,或者在规划中提出以生态学为指导思想,在规划评审过程中请生态学者参加。在规划方法上,唐秀丽[14](2002)等提出将景观学理论应用于小城镇规划,立足于生态、文化、特色三位一体的原则,以生态为导向,以人本为目的,以特色为目标,从基质类景观要素(包括标志性景观区、历史性景观区、功能性景观区)、廊道类景观要素(生态景观轴、人工景观轴)和镶嵌类景观要素(绿化系统、广场、节点建筑)出发进行小城镇规划。在城镇发展模式方面,蒲俊杰[15](2003)等提出了园林式小城镇的模式。龙小华等[16](2003)则从城镇规划理念出发进行小城镇规划的思考,认为应构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小城镇。周百灵[17](2003)从城乡一体化发展、走集约化城市发展道路、规划设计上要结合自然三个方面出发来建设生态城镇。空间布局上,王敬华[18](2000)提出小城镇布局形态应充分考虑环境容量,控制乡镇企业布局与数量,避免环境容量超负荷;在土地适宜度及承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土地利用的功能和布局。钱文荣等[19](2003)以浙江海宁市为例,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把一定区域内的所有城乡资源作为一个统一的生态经济系统,提出了生产要素要向市区集中,人口向中心镇集中,逐步构建一个“工作在市区,生活在小城镇”的格局。王冬[20](2000)提出在土地利用上应更加聚集和集中,以使城镇空间环境更为紧凑合理;尊重当地城镇原有的空间结构体系和城镇肌理,形成多样化与特色化的空间模式;在总体布局及规划中,应考虑为将来留有足够的弹性空间和预留用地。在生态功能分区上,王冬[20](2000)提出要注意绿色产、农业、旅游业等在布局上的功能分区。王敬华[21]等(2002)通过分析河北省鹿泉市大河镇自然本底状况、土地利用、绿化状况、环境污染等基本情况和产业结构,依据生态功能分区原则, 对大河镇镇域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并指出生态功能分区是进行小城镇生态规划的基础。在城镇人居环境上,王冬[20](2000)在对云南小城镇分类的基础上,阐述了云南小城镇人居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云南小城镇人居环境发展进程的特征及发展取向:要重视镇区内部的环境质量与绿化建设,如增加绿色廊道和绿色板块;要重视产业污染及生活污染的治理与循环利用;重视传统文化及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延续;建构人际之间和谐文明的社会关系等等。指标体系方面,王如松[22](1991)提出了生态县的指标体系。周静海[23](2001)等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小城镇的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综合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出发,研究了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环保局于2003年5月颁布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规定了36项建设指标。这些指标为促进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健康、高效发展以及为制定我国小城镇中县城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了指标依据。在小城镇生态规划实践方面,1985年,黄光宇等在四川万源官渡山区集镇综合示范试点规划与设计中应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在生态退化、废弃的破碎荒坡地上,通过自建公助和自建自助的方式规划建设贫困山区小集镇[4]。近年来,苏南一些小城镇也在进行生态规划,2003年6月,吴江市七都镇“苏南水乡高科技工业生态型小城镇建设示范”项目通过了国家科技部、建设部联合专家组的评审。而在未来2至3年时间内,七都镇计划投资1.8亿元用于该项目建设,为苏南地区小城镇发展探索新的模式。重庆市璧山县环保局提出了创建生态小城镇的对策 :一是大手笔规划生态城镇,规划要有整体性、超前性、连续性;二是合理化发展区域产业,要突出生态特色,突出规模化,突出生态化;三是高起点打造人居环境,讲究实用性、观赏性、舒适性;四是高品位营造人文环境,优化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五是全方位建设生态环境,切实维护生态平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等林业生态工程,共同创建生态型园林式小城镇。绍兴市新昌县(2004)从重点建设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县城、生态村镇、污染防治和生态文化八大领域进行了生态县的建设规划。3.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从所查阅的文献来看,针对小城镇生态规划,国内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详述如下: ①小城镇作为一个小尺度的生态系统,与大城市相比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在生态规划中针对二者的不同如何进行有重点的规划,在目前所查阅文献中,对此方面尚未涉及。②小城镇与乡村紧密相连,人口由乡村流向小城镇,促进了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同时乡村又为小城镇提供了发展腹地:提供粮食等物质资料,同时消纳城镇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废弃物等。在小城镇生态规划中如何体现乡村的作用,如何促进城乡统一协调发展,也是目前生态规划研究中所欠缺的。③小城镇是一个由经济、社会、自然组成的子系统。其中自然子系统构成了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系统,维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生态支持系统供给之间的基本平衡是小城镇可持续的发展的关键。如何辨识、定性、定量地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发现小城镇生态系统平衡与否的基本前提,此方面目前还没有进行针对小城镇的研究。④随着对小城镇发展中带来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目前对于小城镇生态问题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相当的成效,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规划方法建立高效、和谐的城镇生态关系是急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⑤城市生态规划中应该就哪些方面进行重点编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小城镇而言,其生态规划也刚刚开始,如何根据小城镇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哪些内容又是生态规划所要求的基本编制内容,是编制规划中应该进一步考虑的问题。⑥鉴于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将来势必有更多的人口拥入小城镇,从而造成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那么是任其自由发展,像大城市那样“摊大饼式”的蔓延下去,引发一系列问题,还是借鉴目前大城市中由于“蔓延”发展存在问题、教训,合理控制小城镇的发展规模,这也是小城镇规划中亟待解决的问题。⑧国外的小城镇规划注重公众的参与,并强调规划的可实施性。国内的小城镇聚居人口多为当地人,在多年的生活中已经具备当地建筑 文化、历史风貌,在规划中,如何体现原居民的意愿,如何体现这种风貌,也是将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总体而言,小城镇生态规划研究在我国还才开始,仍有很多值得融合、提升的空间,值得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 [1] 王雨村.小城镇总体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 叶堂林著.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与
管理.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 沈清基编著.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4] 黄光宇,陈勇著.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 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城市规划,2001,25(1):59~66 [6] 刘光卫.当代美国小城镇特征及对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启示.城市开发,1999(11)[7] 薛德升等.加拿大小城镇规划:内容、方法与管理构架.国外城市规划,2004(1):21~23 [8] 佚名.英国小城镇的发展及其对我们的启示.小城镇建设,2004(2):69~71 [9] 郭新天.德国城市规划和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小城镇建设,2001(6):74~76 [10] 袁中金等编著.小城镇生态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1] 王勇等.生态位理论及其在小城镇发展中的应用.城市问题,2002(6):13~16 [12] 焦胜.小城镇生态规划的不确定性分析.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6):43~45 [13] 李迪华等.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生态学途径.小城镇建设,2002(6)[14] 唐秀丽等.生态 特色 人本—小城镇景观规划三位一体论.小城镇建设,2002
(12):38-39 [15] 蒲俊杰.构建园林式小城镇探秘.小城镇建设,2003(11):76~77 [16] 龙小华.强化“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以江西省永新县城为例.小城镇建设,2003(10)[17] 周百灵.小城镇发展模式的设想.长江建设,2003(5):43~44 [18] 王敬华等.小城镇布局形态与生态建设初探.小城镇建设,2000.12 [19] 钱文荣.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资源系统配置—浙江省海宁市实证研究.浙江学刊,2003(4)[20] 王东.云南小城镇人居环境的发展模式探析.新建筑,2000(5):4~6 [21] 王敬华等.小城镇镇域生态功能分区规划浅析—以鹿泉市大河镇为例.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10):122~125 [22] 王如松,贾敬业等.生态县的科学内涵及其指标体系.生态学报,1991(2)[23] 周静海.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0):265~267 作者地址及联系方式: 张留霞,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汉口路151号 200002 Email:
liuxia_zhang@ecadi.com 电话: 63217420-7462 ***
第三篇:小城镇发展研究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课 程 论 文
题目:姓名:班级:学号: 小城镇建设发展研究 朱娟 经济管理
2013年6月9日
小城镇发展研究
电大经济管理班
朱娟
摘要: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进入21世纪,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速度都处在快速发展时间,中国将驶入城镇化的“快车道”,预计到2030年左右全国城镇化水平将提到到50%以上,基本完成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与对策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强化镇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小城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小城镇类型多样,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发展战略和对策也各具特色。
关键词:小城镇 建设 管理
一、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概念和意义
(一)小城镇的概念
我国的《国史通鉴》中指出:小城镇是指县城和县城以下比较发达的集镇或乡所在地,以及大城市周围农村建设的卫星城。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城市型小城镇即县城和县属镇,二是乡镇和村镇,统称为农村集镇。小城镇是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雏形城市,或称为初级城市。它是城市经济向农村渗透和农村生产力在一定区域内聚集的结果。
(二)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针对我国的现实国情,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仍然是现阶段推进城镇化、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燕尾服的一个“大战略”。从宏观方面讲,小城镇建设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1、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农”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为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不解决,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这是被理论和实践反复证明了的一个基本事实。社会发展到今天,“三农”问题已经不可能在农村和农业内部得到解决农业问题必须靠发展工业来解决(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工业反哺农业),农民问题要靠农动力的非农就业来解决,而农村问题则要靠城镇化来解决。这三者中,城镇化是解决其他两个问题的基础和载体。只有实现城镇化,乡村工业的发展才能产生聚集效应,实现可持续和高效率;只有城镇化,农民的就业转移才能实现。
2、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
我国农村需要转移到城镇的人口数量之庞大,客观上要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必须协同分流。我国需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圈,同时也需要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专业性强的小小城市和小城镇。不同类型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吸引力。大城市具有中小城市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城市具有大城市所没有的特色。这就要求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即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若干规模不等、性质不同而又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城镇体系结构。要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龙头和中心,小城市、小城镇为基础,中等城市为纽带,它们之间相互依托,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3、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
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最优,更重要的是考虑可能和可行。人们过去的抉择和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已民彻底改变了以往城市化模式的经济基础,小城镇长人口增长已经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只有在原有乡村集镇的基础上发展小成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这是由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工业化道路、农村人口流动和文化背景等综合因素决定的但是发展小城镇的策略,并不是鼓励小城镇遍地开花,那样会导致国家建设基础分散,大量耗费农业用地,也不利于聚集效益的发挥。
二、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水平超过了30%后就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中国城镇化水平到2003年已经达到40.53%,表明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一)小城镇数量与规模 据建设部公布的《2001年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显示,至2001年末,我国有设市城市664个,建制镇20374个,建制镇较改革开放之初增长近10倍,而乡的数量则下降了近3倍,为19341个,建制镇数量首次超过乡的数量,这标志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崭新阶段。小城镇除了在数量上的增长外,其规模也不断地扩大。
(二)小城镇建设的空间分布
从分布情况来看,小城镇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反映在两个方面:区域分布不平衡和不同地区小城镇类型的差异。
三、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发展时间短,总体上讲,我国小城镇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规模成长转变。我国小城镇数量虽多,但平均规模小,不足9000人,按非农人口统计则规模更小,聚集效益不明显。许多小城镇的建设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如基础设施简陋,城市景观差;人均占地多,用地制度需要健全完善;非农产业基础薄弱,就业机会少,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小;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存在,农民“扎根”还有后顾之忧。分而言之:
(一)乡镇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直接阻碍了小城镇建设的待续稳定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乡镇企业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整个国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工业获得长足发展,告别了短缺经济,工农业产品普遍过剩,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使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也使小城镇的发展失去了资金及人流、物流的支持。
(二)“二元化”的户籍结构影响人流向小城镇聚集。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是1958年以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更是短缺经济的结果。附加在原有户籍制度上的就业、上学、医疗、住房等各种权利和福利因素等都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特殊产物,赋予了户口不应有的福利功能。本质上正是这些不合理的功能把城乡居民区分成了两个发展机会与社会地位不同的阶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二元户籍管理结构对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制约和阻碍越来越明显。社会经济的发展呼唤建立现代户籍管理新体制。最近几年,在国务院和公安部等有关部门的推动下,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对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一些有益地实践和探索。但户籍制度的阴影还在,户籍制度的限制还在,还需要国家制定和配套相关政策、制度和法规。
(三)小城镇经济结构趋同,产业层次偏低。我国80%以上的小城镇均由农村型居民点发展而来,使这些小城镇均具有较为典型的农产品集散和初加工型城镇的特点。这种建立在农业开发之上的城镇类型在发展中无疑缺乏足够的竟争力,趋同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使各级小城镇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四)基础设施不完善。现有的许多小城镇的城市建设沿袭了农村型居民点的发展模式,造成了城市用地集约性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城市景观风貌缺乏特色等许多问题,使小城市镇的舒适度、安全性等不尽人意,进而减小了小城镇的吸引力,影响到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五)城镇功能不健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正是由于城镇建设水平低、管理薄弱,使城镇功能普遍较弱,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的拉动性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对策
(一)提高对农村城镇化的认识,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来抓。各级政府要从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对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把握小城镇发展规律,协调和处理好有关农村城镇化研究、规划、建设和政策等问题,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二)要高起点规划,分阶段实施,确保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一定要牢固树立规划是龙头的观念,用规划去统领小城镇的建设,做到规划和设计先行。要深化传统建设方式的改革,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分片开发、配套建设。
(三)要构造支柱产业,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体系建设相结合。根据我国的国情,乡镇企业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以农产品加工、包装、营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同时还要办好市场,激活经济,带动相关产业。一定要引导乡镇企业到镇区进行集中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企业规模经营和聚集效应,才能真正解决污染问题,才能共事能源、交通、信息和市场。
(四)要研究和制定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流动的政策,实行进城人口的市场化安臵。通过各种途径,千方百计为进城农民就业创造条件。要改革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为了鼓励农民进城,一定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让农民进得来,住得下。
(五)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小城镇建设不仅是政府行为,更应是市场行为。应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起以个人投资为主,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投资机制,走地方财政投入启动,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公用事业收费和引进外资等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路子。
(六)尽快建立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我国许多建制镇的行政区划偏小,总体实力偏弱,资源配臵不合理,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制和制约,影响了小城镇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有必要结合机构改革,对规模较小的建制镇进行撤并,同时还应逐步减少镇级机关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1、胡顺延 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 2002
2、朱启臻叶齐茂 小城镇建设 2004
3、俞燕山 中国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2001
4、乔忠 王敬华 我国小城镇发展状况、对策与展望 2003
第四篇:小城镇交通特征研究
小城镇交通特征研究
前言
小城镇因为规模较小,其交通问题未能够引起重视,而小城镇大部分依赖于过境公路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机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其用地形态布局和交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般而言,城市越大,与外界的联系越多,区内交通、区际交通越多,过境交通较少;相反,城市越小,对外的联系越弱,区内与区际交通越少,而过境交通量越大。根据统计,一般100万人以上城市,过境交通只占1%-9%,50-100万人的城市,过境交通占8%-14%,10-50万人的城市,过境交通占12%-28%,2-10万人的城镇,过境交通占14%-47%,而2万人以下的小城镇,过境交通高达60%以上。本文从小城镇现状布局与交通问题入手,分析了小城镇过境公路穿城布局的成因及正负效应,对小城镇交通问题特征、交通方式特征作出初步研究,并分析了小城镇布局以及交通发展趋势。1 过境公路穿城布局的历史成因及其正负效应
1.1 成因分析
过境公路穿城在我国的城镇当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由此影响到城镇的布局和发展;穿心式布局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 1)与我国长时期较低的机动化水平相适应
建国后到80年代中叶,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交通线数量少、质量差、运力低的状况,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现代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以广泛分布在中华大地的公路为例,从“一五”到“六五”期间,技术水平和质量大大提高,铺装公路比重由1952年的43.6%上升为1985年的79.6%,1-4级公路占总里程的64.4%,并且高速公路的建设业已开始。汽车工业的发展为公路运输提供了有力的支撑,1985年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21万辆。虽然如此,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等的制约,汽车作为运输的主力军大多发生在城市之间,为二、三产业服务,广大乡村及小城镇地区长期处于低机动化的运输阶段,畜力车、机动三轮车、拖拉机是地方运输的主力,速度慢,运输效率低。在低机动化阶段,城镇发展依赖于公路,沿路展开,许多市场干脆紧贴马路,熙熙攘攘的人群更增添市场的热烈气氛,在机动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对交通的干扰还没有明显凸现。
2)长期存在以路兴商、以路兴镇思想
交通对城镇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大大刺激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要致富,先修路”,修路架桥被看作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标志;一旦公路建成,两侧地段则成为最有价值的地方,“要先富,去占路”,以路兴商、以路兴镇,占路搞经营,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法宝。地方政府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往往要求公路部门在选线时选在从镇中心穿过,而不是只打擦边球,“镇镇通公路”的建设结果是镇镇穿公路。在城镇发展的初期,机动化的程度比较低,过境公路穿城确实为城镇带来了工商业的繁荣,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建制镇90%以上是过境公路穿城的布局,中小城市也有许多是由过境公路穿城布局发展而来,而非公路穿城的乡镇大多比较落后和偏僻。随着社会经济和机动化的发展,公路穿城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1.2 穿心式布局的正负效应
所谓正效应,是指穿心式布局在一定时期对城镇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过境公路穿城的城镇发展快于其他地区,而用地布局与交通的矛盾则发生在可容忍的范围,未对城镇的发展造成大的影响。所谓负效应,是指随着机动化的发展,用地和交通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沿路布局造成的外部成本大大上升,对城镇进一步的发展带来的制约作用超过促进作用。一般来讲,随着机动化程度的提高,正效应逐步下降,负效应渐渐上升;当负效应达到或者超过正效应的时候,就应当考虑过境公路外迁。
正效应:
对上海金山320国道沿线的枫泾、兴塔、朱泾与同区域内非过境公路沿线的吕巷、松隐、钱圩的比较,经济总量突出,镇区规模大,人均GDP水平高,二、三产的比重较高。如表3所示,上海与浙江交界处的枫泾,1995年GDP总量为26516万元,人均6628元,而松隐的GDP总量为10132万元,人均为4112元;枫泾的一二三产的结构为29:56.8:14.3,二产远远高出一产,而松隐的三产结构为40.6:45.5:13.8,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相差不大。320国道沿线的朱泾、兴塔,从镇区规模和经济总量上来看也比较大,钱圩工业也比较发达,人均收入较高,是由于靠近金山石化的缘故。
表1 GDP(万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业结构 朱泾镇***140.2830.4770.240 枫泾镇***7790.2900.5680.143 兴塔镇***4012060.3670.5530.080 吕巷镇***840.3800.5040.116 松隐镇10***14030.4060.4550.138 钱圩镇***780.2230.6500.127
负效应:
然而,也应当看到,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机动化程度的提高,过境公路穿城所带来的边际效益下降,而过境交通与用地布局的矛盾则显得突出,对城镇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以永嘉县瓯北镇为例,老104国道穿越,其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许多工厂企业在老104两侧呈带形分布;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道日益拥挤,过境交通与城镇布局的矛盾凸现出来,不得已只能将国道外迁,而将原穿城部分改造为内部干道。
过境公路穿城的负效应还体现在对城镇内部道路系统的影响上,下面将结合城镇现状调查中
凸现的问题进一步展开论述。2 小城镇道路系统现状 2.1 道路网现状问题特征 1)密度较高,但干支结构不尽合理 一般小城镇只有干支两套道路系统,而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大多数城镇仅仅有一两条穿城干道,其它道路相对狭窄;在发展过程中,支路间距不均匀,有的间距几十米,有的间距数百米,造成道路系统的先天失调。许多地段是先建房,后通路,造成道路开辟的随意性和无序性,曲折、错位的小路多,机动车难以通行。
而今城镇道路建设又出现贪大求洋的倾向,新建或者改造的道路不管实际需要如何,一律采取干道的做法,宽宽荡荡,而旧的道路依然狭窄、拥挤,形成旧城条条是支路,新区路路是
干道的局面。
2)除了少数道路外,大多路况较差,不能适应机动化的发展
在低机动化时期,城镇机动交通以机动三轮车、拖拉机以及少量小型货车为主,车型小,速度慢,运量低;对道路的要求不高,在城乡所有道路上均可通行;而进入机动化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货运汽车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车辆速度快、车型大、运量高,对道路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城镇旧有的道路难以满足。还有许多道路桥梁的瓶颈,车辆难以通过。速度的提高打破了城镇原来的节奏,交通危险性增加;运量增大,旧有路面难以承载,造成道路的严重破坏。
3)缺乏管理,道路资源被侵占现象严重
主要表现在:
市场、商店侵占。如前所述,城镇的原始积累和发展源自过境公路的带动作用,而这种作用又具体表现为兴办市场、沿路开店。马路市场、马路商店侵占道路资源,并不是说市场、商店直接占路,而是指沿路修建的市场、商店因为缺乏规划和管理,紧贴道路,没有自己的车辆和人流疏散场地设施,结果进出市场、商店的人车均拥挤在道路上,造成交通堵塞。北方城镇每逢集市的日子,这种状况非常明显。更有一些临时性的违章搭建建筑,伸出路面,直
接侵占了道路空间。
马路摊贩侵占。摊贩占路现象大中小城市均有,类型以小商品、副食品、小吃、水果、修理摊为主。城镇因为过境公路穿城、过往人员杂、管理的力度小等原因,因而现象要比大中城市严重的多。摊贩一般占用人行道,导致行人通行的不便,甚至被挤到车行道上去,严重阻碍了交通,并且带来事故;在没有人行道的道路和穿城公路上则沿路摆放,有的搭建摊位的竹竿、木棍之类甚至伸出路面,形成路障,给往来车辆带来事故隐患,也危及摊贩本人的安
全。
停车、行人侵占。由于停车场地少,管理力度小,车辆乱停乱放也侵占了大量道路资源。机动车停车占用车行道、人行道,非机动车停车占用人行道,在车辆多的路段更为突出,造成道路有效使用路面减少。行人侵占则表现为交通意识差,有人行道不走,或者不靠路边行走,而在路中间荡来荡去,对来往的车辆视而不见,对身前身后的鸣笛声充耳不闻,阻碍车辆通
行,带来事故隐患。2.2 道路设施现状问题 1)静态交通设施匮乏
停车场地少。尤其是沿路布置的市场,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没有配建的停车场地,汽车、三轮车、板车、自行车乱停乱放,占路停靠,带来事故隐患。
交通站场少。许多小城镇没有专门的车站、维修站等场地,公交、小巴、出租车等沿路停放待客、争抢客源,造成交通秩序混乱;门店式的维修点更是占路经营,待修的车辆沿路摆放,严重阻碍交通。
2)路灯、绿化、交通标志牌等附属设施不足
林奇在《城市的印象》一书中描述道:“一个可识别的城市就是它的区域、道路、标志易于识别并且组成整体图形的城市”,“道路„„是大多数人印象中占控制地位的因素,„„其它环境要素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而在小城镇建成区环境当中,道路普遍缺乏路灯、绿化等附属设施,交通标志牌设置的也很少,千街一面,千镇一面,缺乏特色和识别性,对道路交通的使用者也非常的不利。在某镇的现状调查中,由于没有指示牌,我们的调查人员常常误入死胡同,并造成多人调查工作的重复。
2.3 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新一轮总体规划中结合城镇用地布局,配合公路部门,将过境路外迁。
结合镇区改造,理顺道路系统。
道路建设要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遵守规范,不能只搞形象工程。
规划建设中配建停车场地和交通站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设施。小城镇交通方式特征研究 3.1 现状交通方式特征
小城镇作为城乡过渡的一种实体空间,其用地空间布局与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别,居民出行交通方式也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来讲,小城镇用地规模小,用地混合度较高,居民出行距离短,出行方式以步行、自行车、摩托车为主,在城镇内部的出行中,步行占一半以上,自行车、摩托车出行占30-40%,公共交通比例不到10%。在镇域的出行中,以公共交通和私人摩托车为主。据对上海郊区城镇的调查表明,居民日常出行中,步行方式比例高达35-40%,自行车占25-30%,摩托车占15-25%,公共交通在日常出行中所占比例较低,而在长距离出
行中才有优势。
人对各种交通方式的需求主要有:经济性、连续性、独立性、快速性、舒适性、安全性等,而不同的交通方式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出行需求。
1)步行。步行以人自身的行走来完成在空间的位移,是城镇居民最普遍的出行方式,其特点是路线受自我控制,活动比较自由,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相互干扰较少,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除了消耗体力外,不产生其它成本,适合短距离的出行。缺点是体力消耗较大,受天气影响大。居住在步行范围内(即15分钟或1公里以内)基本上是不乘车的。随着出行距离加大,愿意步行的人就逐渐减少,到一定距离后,因步行时间太长或体力消耗太多,而以车代步。2)自行车。自行车是我国城乡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其优点主要有:体积小,机动灵活,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连续性交通;价格便宜,简单易学,能够大量普及;以人力驱动,无污染,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交通”;出行距离适中,适合于居民日常出行的距离范围。缺点是受体力、气候、地形条件制约比较大。我国的自行车交通比较发达,自行车代步的出行距离,幅度也较大,从1公里到10公里左右,一般3-4公里范围内的自行车交通更为普遍。我国是生产和拥有自行车最多的国家,是一个自行车王国,产量和拥有量都占世界的首位。参考一下国外发达国家的情况,许多国家尽管以小汽车交通为主,但拥有自行车为数亦不少,如芬兰3.5人1辆,比利时3.1人1辆,瑞士3.1人1辆,美国2.9人1辆,日本2.6人1辆,瑞典2.3人1辆,西德2.4人1辆,丹麦2.2人1辆,荷兰1.6人1辆,自行车短程交通在汽车拥有量很大,小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国家也是不容忽视的,而在我国还将长期存
在,发挥重要作用。
3)摩托车。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和购买力的提高,摩托车在城镇迅猛增长。与自行车相比,摩托车以燃油作动力,省力、舒适;出行速度快,省时;同时又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价格适中,城镇工薪阶层消费得起。其缺点是产生的噪音、废气等对环境有比较大的污染,较难控制,不适宜于少年儿童以及老年人等弱势人群。
4)公共交通。公共交通运送速度,在城市的市区约为15-16公里/小时,郊区城镇约为20公里/小时,比较舒适和安全,出行费用也不高,适宜于城镇中长距离的出行以及弱势人群使用。缺点是不够机动灵活,不能够实现门到门,需与步行、自行车等方式结合。在小城镇中,公共交通一般作为远距离出行,如到县城,到其它城市,其它乡镇以及由镇到通公共交通的村,而在城镇内部出行中使用比较少。
3.2 交通方式构成发展趋势 1)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很多。如出行时间的长短、出行者的年龄、公共交通发达的程度及服务水平和票价、道路交通状况;自行车拥有量、地形、天气、季节等等都能使之发生
变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的形态生长和机动化的发展,是从更深层意义上影响居民出行选择的因素。以收入水平为例,研究表明,随着收入的提高,对交通快速性、舒适性、安全性的要求越高,而对经济性的要求则降低;对上海小城镇有关调查显示,随着收入的提高,居民出行中步行、自行车出行比例降低,而摩托车、出租车(人力三轮车、小汽车)的比例上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2000元时,小汽车出行不到1%,而人均月收入超过2500元时,小汽车出行超过5.2%;在休闲娱乐出行中,从人均收入500到2500元,步行比例由58.7%下降为27.5%,而摩托车由11%上升为22.5%,小汽车上升为11.8%。
2)发展趋势
城镇的扩展、收入水平的提高、机动化的发展,将对居民出行产生深刻的影响,城镇主要交
通方式未来将产生以下变化:
步行出行的比例将有所下降,向购物、休闲集中,向老年人群集中。
随着经济和机动化的发展,自行车出行的比例将有所下降,并且向老年以及弱势人群集中,中青年部分向机动化转化。
摩托车若无政策限制,一定时期内还将有比较快的增长,尤其对于镇际和镇域的出行,增长集中在那些工作在城镇,而居住不在此的中青年人群。
小汽车将逐步进入家庭,但近期增长有限,原因仍然是收入水平的限制。
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和镇域经济发展以及联系的加强,公共交通的比例将有所上升,镇域和镇际私人经营车辆增长快,须加强政策引导。结语
如前所述,当前对于小城镇的交通问题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城镇是动态发展的,问题小不等于没有问题,现在的小问题遗留下去,会变成将来的大问题。在参与小城镇规划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对其交通普遍特征有所把握,是进行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必要环节。
第五篇: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摘要:以大河镇绿地系统规划为案例,探讨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进行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思路。在总结对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镇域大环境绿地系统的观念,并与镇区内的绿地系统共同构成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具有连续性的有机的绿地网络系统,充分发挥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关键词: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大环境绿化,景观格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家“小城镇,大战略”的宏观政策指导下,小城镇得到了空前发展,其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我们要尽量弥补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危害和损失。而合理的小城镇生态绿地系统,能够在纷繁杂乱的开发建设中,有效地修复已遭破坏的环境,维持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1.对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认识
1.1 小城镇绿地系统的内涵
所谓小城镇绿地系统,是有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小城镇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绿色环境体系[1]。这种绿地系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生态过程,转化和固定太阳能,为小城镇注入供氧,吸附尘埃,降解废弃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固土保水,综合调节和改善小城镇生态环境。
1.2 传统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弊病
小城镇绿地是其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其意义非常深远,在规划中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但传统的绿地系统规划通常仅将其作为总体规划的一项专业规划,主要针对建成区范围内的绿地进行分类、规划,内容少,深度浅,难以对生态环境建设起到指导与规范作用。并且在总体规划中,更注重工业用地、居住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等的规划布局和用地规模,通常是先布置这些用地,然后以“见缝插绿”的形式,用绿地填空,让各项绿地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且这些绿化用地大都是占用不易进行建设的用地,常常是面积小而分散的零星用地,虽然也曾在规划中强调了“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但都是停留于肤浅的做法,简单地将一些无系统性的园林绿地用道路绿化或沿河绿化连接起来,造成了绿地布局结构不合理,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无法形成具有生态功能的完整的绿地系统。再者,未能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割裂了城镇内部绿地与大环境绿地的联系,只注意镇区绿地系统的景观形象,单纯从构图形式美的角度出发,使自然景观揉入了太多的人工痕迹,尤其这些年兴起的草坪热,不仅带来了绿地成本的大幅度增加,而且生态效益较低。
1.3 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新理念
目前,绿地系统规划应基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结合自然环境,使规划设计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降低到最小,并且对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解决小城镇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这就需要在绿地规划时,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为小城镇绿地系统的规划赋予新的理念。1.3.1 构建“大环境绿化规划”
“大环境绿化规划”就是以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优化为基础,充分利用农田、山体、水体及岸线绿化,全面协调镇域范围内的绿地规划与资源保护的关系[2]。大片郊野绿地不仅改善了镇区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将自然引入镇区。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在保持良好镇区景观的同时,更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不仅要重视建成区范围内的人工生态系统的建设,1 更应重视整个镇域范围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完善,绿地系统的规划应把范围扩大到镇域,营造良好的大环境景观,为小城镇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背景。1.3.2 强调绿地系统的完整性、连续性
在景观生态学中,景观空间格局是由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镶嵌而成的[3]。斑块具有相对的均质性,可以是植物、土壤、山体和建筑物等。基质是景观中所占面积最广的部分,也是对景观功能所起作用最大的景观要素。廊道是两侧均与基质有显著区别的狭长带状土地,它一方面将景观不同部分隔离开,另一方面又将景观某些不同部分连接起来。保护绿地系统的完整性、连续性就是综合规划各种景观要素(斑块、廊道、基质),使各景观要素能充分发挥其各自的生态功能,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绿地网络系统,其中包括镇区内的各种绿地斑块系统,镇区外的镇域范围内的绿色基质系统以及将其各部分连接起来,保持其连续性的绿色廊道系统,才能综合发挥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以求绿地系统对生态环境改善作用的最大化。
2.大河镇绿地系统总体规划
2.1 大河镇基本情况
大河镇位于河北省境内,东与石家庄市接壤,南邻鹿泉市区,受省会和鹿泉市区辐射影响较大,成为邻近大城市的市郊型城镇。大河镇下辖26个行政村,镇域总体规划用地规模67.5平方公里,镇区建设用地规模3.6平方公里。大河镇地貌类型较为复杂,有山地、丘陵、平原、河滩地。西部为山区,海拔高度在115~400米之间,丘陵地带沿山体向下延展,大都位于大河镇中西部,海拔高度为90~115米之间,中部为山麓平原地带,地表总体平坦,偶有沟壑及小丘出现,海拔75~90米之间,东北部为河滩地。镇域内有石岗公路、获平公路、五七公路等,大宋铁路南北向穿过镇域,另有石津干渠、古运河和三条人工灌渠与大宋铁路基本平行,纵向贯穿镇域。西部山区贮有丰富的非金属矿藏,为发展采石和水泥业提供了条件,形成了以采石、水泥制造为主的建材基地,采石场和水泥厂的烟尘、粉尘及水泥运输所产生的二次扬尘成为镇域内的主要工业污染源。再加上现状建筑缺乏统一规划,绿化率较低,制约了大河镇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2.2 大河镇绿地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多年来,由于大河镇偏重于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自然景观格局的保护与发扬,盲目开发了一些污染较严重的工业项目,侵占了大量山林、农田,使区域绿色空间减少,水域不断缩小,空气和水体污染加剧,整体景观格局遭到破坏。为了深入地了解大河镇绿化景观的内在规律,本规划将景观生态学分析的方法运用到大河镇绿地系统规划中[4],借助于景观优势度、景观多样性、景观破碎度及分离度等指标,对大河镇绿化景观格局和异质性进行了分析,并按照传统生态学中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定量化的分析和描述,由此得出大河镇绿化景观的建设存在如下缺陷。(1)大河镇绿化基础薄弱,各项绿地指标普遍偏低,镇域西部污染严重,厂区外缺少防护绿地,无法阻止污染漫延扩散,威胁着全镇居民的健康。(2)西部山区大面积开山采石,山体植被遭到破坏,造成大河镇面山景观的破碎,割断了绿地系统的连续性,此外,大河镇绿地的分离度比较大,各绿地斑块之间缺乏生命廊道相连,使得生态系统被分离、割裂,不能形成完整的绿地网络,影响绿地系统的还原功能。(3)镇区内外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之间缺乏连续性,镇区与镇域景观尚未形成有机的整体[5],片面强调镇区内绿化景观的建设,忽视了镇区外大环境绿化背景的营造。2.3 大河镇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框架 2.3.1 规划原则
本项绿地系统规划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 共处。充分利用自然演进过程中形成的水系、地形、山林、鱼塘、农田,将镇域大环境绿地与建成区绿地相结合,开放型公园绿地与娱乐型设施相结合,线性绿带与块状绿地相结合,使各种绿地有机地衔接起来,把大河镇建设成为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花园城镇。2.3.2 镇域绿地系统规划构思
针对大河镇镇域现状,为了治理西部山区的污染,沿山体走向种植50米宽的绿化隔离带,改善山体景观;关闭小规模的水泥厂,规划将规模较大的水泥厂集中于西部一定区域范围内,外围设置30~50米宽的防护带,减轻污染扩散;为了进一步阻止西部污染源向中部、东部漫延,减轻镇区的污染程度,沿采石路、铁路、古运河设三条纵向隔离带(位于镇区西部),宽度分别为30~50米,作为保护镇区环境的屏障,力争将污染对镇区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并沿石津干渠、大河路及故城路设置绿化带,形成镇域范围内的四纵两横的带状廊道,与沿道路、水渠、高压走廊的绿带,共同联系形成整个镇域的绿色廊道网络,将大面积的农田、蔬菜基地、林地、山地等构成的绿色斑块串联起来,成为有机的镇域大环境绿化系统,作为镇区绿地系统的延伸,与镇区内的绿地系统融为一体,形成更为稳定的生态空间保护体系。
2.3.3 镇区绿地系统规划构思
镇区绿地系统的规划从大河镇整体景观格局出发,结合原有的自然景观进行布局。在镇区规划范围以内,建成区以外,主要以生态农田、滨水绿化、林地及花卉基地为主,营造外围连续且不规则的绿色生态背景,使镇区镶嵌在绿色基质之中,有利于将外围的自然田园风光和新鲜空气引入镇区。在建成区范围内,均衡布局块状绿地,包括公园绿地、居住小区游园绿地、街头绿地和专用绿地等,形成遍布镇区的绿地斑块系统。沿主要道路和渠道两侧规划6~10米宽的绿带,形成了五纵五横的镇区绿色廊道,这些线性廊道交织成网状,把镇区孤立的绿地斑块与外围的绿色基质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串珠式的绿色空间体系。(如图)
3.结语
从大河镇绿地系统的规划研究中可以看到,小城镇是一个开敞的复合生态系统,其生态过程不能在系统内部自行完成,而要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交换,于是,维持与发展小城镇生态的良性循环,除了小城镇自身环境的改善外,还必须以外围的区域生态稳定为背景,所以,绿地系统的规划不仅要有完善的镇区内的绿地系统,而且还要以镇域绿地系统为基础,将自然风景引入到镇区中,使镇区的绿色斑块和廊道系统与镇域中的绿色基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绿地复合生态系统,以维持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安全格局,使小城镇建设与自然耦合,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马锦义,论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与分类[J],中国园林,2002(1).[2] 李敏,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 杨小波,吴庆书,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 刘滨谊,姜允芳,论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误区与对策[J],城市规划,2002(2).[5] 俞孔坚等,论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以中山市为例[J],城市规划,1998(4).The Study on Green System Planning of Small Town —Dahe Town’ Green System Planning in Shijiazhuang City for
Example Wang Wei, Ma Cheng-wei, Yang Xiao-dong, Ji Jiang-hai
Abstract: Taking the green system planning of Dahe town’s green system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way of small town’s green system planning with the theory of ecology.Based on the summing up small town’s green system planning, we put forward the conception of constructing big environment afforestation in the town territory.The green system of the town territory and the town proper formed green network system together with the continuance and organism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process and landscape pattern, so as to make the ecology yield of the green system.Key words: small town;green system planning;big environment afforestation;landscape pat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