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导向型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版]
内容摘要:高校毕业生是重要的人才资源,搞好毕业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配置是落实人才战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的一项战略任务。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和大众化价值取向的确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就业大军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和特殊群体,因自身就业能力缺乏,在就业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
拟从大学生市场化就业模式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和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现状进行系统阐述和深入剖析,并在深入探讨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市场化背景下的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对策。
关键字:市场导向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加入WTO后的战略调整,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将日益完善、成熟。但是,由于我国特有的人口包袱以及改革以前国有企业所沉淀的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员和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加上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所出现的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结构性失业等,使我国就业问题变的非常严峻。大学生昔日的“天之骄子”,如今也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了。同时,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和大众化价值取向的确立,高校扩招人数年年上涨,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之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日益突出,尤其是贫困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其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已高400多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至25%,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至10%。我国每年将有近百万贫困大学生就业,成为大学生就业中不可忽视的群体。贫困大学生与家庭条件优越学生比较,在签约时间上滞后,在签约率上偏低,在择业岗位上偏差,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背后有诸多原因,其中贫困大学生本身就业能力低下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关注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开发,成为当前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一、概念的界定
1.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含义及评价标准
1.2贫困大学生含义的界定
所谓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1]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界定标准主要依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大学生维持基本生活和正常学习的最低费用决定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全国各省乃至地市对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认定标准也呈现出差异。因此高校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1.3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内涵及运行机制
“就业市场化”是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化在就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体现。我们知道,市场化配置社会资源一方面是为了使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调动人的内在的动力和积极性。无论是就业市场化还是大学生就业市场化都体现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化是就业市场化的反映,因而要想认识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内涵就必须先把握就业市场化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本身,进而也才能更好地掌握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中的问题。
劳动力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身带有市场的一般特征:价格机制,竞争机制,调节供求平衡机制。
(1)价格机制。劳动力与其他商品一样,反映的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不同的劳动者,其劳动能力既在量上存在差异,也在质上有较大的差别。在商品货币关系下,对劳动力价值的判断不能用劳动时间这一简单尺度来衡量,只能用劳资双向选择这一市场途径来间接实现。
(2)竞争机制。有市场必有竞争,劳动力市场也同样存在竞争。劳动者个体为了实现个人收益最大化,必然竞相追逐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最能满足其生存、发展和享乐的岗位,而需求方为了招聘到具有较高素质而又成本低廉、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力,相互之间也会有竞争。
(3)调节供求平衡机制。商品的供求总是在一定幅度内波动,劳动力作为商品,也具有这一特点。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同样遵循这一规律,在相互消长的矛盾动力中实现相对平衡。因此,劳动力的供求不平衡是常态,而平衡则是暂时的,相对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实质就是通过市场来实现毕业生这部分最优秀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学生就业市场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即就业市场化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体现,它的内在根据是市场经济体制。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及其演变
2.1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划分为三类,即大学生就业的总政策、具体政策和特殊政策。
大学生就业总政策大学生就业的总政策,主要是指为毕业生的安置、使用确定的方针和原则,具体包括认清形势、深化改革;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解决非公有制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的有关问题;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完善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有关政策;整顿和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秩序;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指导;转变用人机制,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发挥市场作用,建立高校毕业生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原则规定。
具体政策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工作程序、纪律、各项具体规定以及各种地方政策;主要内容包括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工程序、纪律、各项具体规定以及各地在不违背国家法律和国家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地方的需要所制定的政策措施等。
特殊政策,顾名思义,其内容不同于一般的政策,它是适用于西部开发、入伍、支边及自主创业等特殊群体的就业政策。具体是指那些为病残生、支边学生、参军入伍学生及自主创业学生等特殊群体制定的就业政策。目前,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和就业地域的不均衡,使西部就业政策和自主创业的政策成为大学生就业特殊政策中的典型代表。
2.2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演变阶段
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性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大学生毕业生择业的政策导向。建国至今,国家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导向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根据这一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将其演变进程概括为如下三个阶段:
2.2.1统包统分阶段
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大致从建国初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实行的是各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这一点,在经济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计划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社会形式,它通过政府机构按照事先指定的计划,主要靠行政指令的手段来实现资源配置。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各行业人才都很缺乏,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生,在当时属
于一种稀缺社会资源。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稀缺社会资源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对这些人才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
2.2.2由供需见面到双向选择的过渡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开始步入了由供需见面到双向选择的过渡阶段。
2.2.3市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在我国逐步实现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这两个根本转变的过程中,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时市场经济的大潮,同参与市场竞争的众多客体发生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为了适应这一经济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制度也得做出相应的改变,以协调各方面的发展。以2002年为界,我们可将这一阶段的就业政策划分为如下前后两个时期:
(1)以毕业生自主就业为主要特征的自主择业时期
(2)以毕业生创业为主要特征的自主择业时期
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是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的又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就业政策。国办发[[2002]第19号文件规定,从事个体经营和自由职业的大学生要按当地政府的规定,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交纳社会保险费;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工商和税收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积极给予支持。人事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人事部门要进一步拓宽渠道,制定政策,切实解决非公有制单位接收毕业生遇到的各种问题,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单位接收所需的毕业生。要协助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和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办理报到、落户手续,提供相关的人事代理服务,解除其后顾之忧。国务院还下发通知,对于大学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1年内免交登记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条件的地区由地方政府确定,在现有渠道中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
三、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现状
3.1取得的成绩
从近几年我们看到,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进程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3.1.1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就业环境更趋宽松
2003年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部到高校都加强了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层专门召开会议,重点部署,全面推动。各省市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高度,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高等学校普遍实行了“一把手工程”为做好就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保证和组织保证。
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制度建设方面也迈上了新的台阶,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实施了毕业生就业率公布制度,毕业生就业工作保障制度、高职高专毕业生培训制度等,积极探索了毕业生创业促进制度、待就业毕业生登记制度,失业毕业生社会保障制度、特困毕业生救助制度等。
高校扩招后,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迫使高校不断更新观念。许多高校已经深刻意识到:生源竞争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而作为“产品”的毕业生竞争才是决定高校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公布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更加深了高校的危机感。各高校纷纷采取措施,从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增加人员编制、添加硬件设备、增拨专项经费到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进行市场调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合作,举办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如清华大学2002届毕业生有2/3的毕业生是通过就业中心提供的信息找到合适的工作;石油大学、河南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领导亲自带队,辗转数千里,走访用人单位,接触知名企业,积极推荐自己的毕业生,还建立了一批就业基地。另外,近年来,围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高校进行了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上海市高校根据未来上海市城市形成定位和人才需求,将原来理工类和人文类专业6:4的比例调整为5:5。北京师范大学采取招生听证制度,招生计划与就业率挂钩。
3.1.3市场机制在毕业生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即“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人才市场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以毕业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公共服务将逐步成为各级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的一项重要业务。针对性强、专业性的招聘会、校园招聘活动将会如火如荼。适合毕业生特点、覆盖面广的网上洽谈、远程交流被广泛运用,毕业生的服务也将由临时性服务变为日常性服务,服务的形势更为广泛、特点更为突出。毕业生进入市场自主择业更为便利,交流的成效也将逐步提高,市场在毕业生择业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加强。
3.2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取得很大成就,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2.1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体不到位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体有两个:一个是单位主体,一个是个人主体。单位主体就是用人主体。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用人主体是指有用人自主权的法人实体或组织机构。个人主体就是就业主体,主要指我国当前普通高校的毕业生。
从用人主体看,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单位和独立的法人实体,拥有用人自主权。企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自行决定,并通过市场接纳毕业生。这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统配”毕业生而言,企业是最大的受益者。然而现实状况并不完全如此。企业正处在转轨时期,面临产品转型、人员下岗分流等等困难,导致其行为受到约束,出现不规则行为。就业市场“僧多粥少”的客观事实,使用人单位在充分选人的同时,用人观念发生了变化。
从就业主体来看,依旧存在许多人为因素限制着大学毕业生宝贵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就业信息不畅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合理配置的重要因素。部分大学生找单位不是看岗位是否合适,专业是否对口,而是在单位性质上思前虑后,在“所有制”问题上举棋不定。就业观念落后成为影响人才合理配置的一个重要因素。
3.2.2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
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化配置过程中,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严重制约着人才的市场化配置。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学毕业生总量失衡。二是大学生专业结构失衡,出现人才高消费和求贤若渴两种现象并存。三是就业地域结构失衡,发达地区人才挤占,不发达地区少有问津的现象。
3.2.3大学生就业市场综合实力不强,配置渠道不通畅
(1)才市场中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条件要求苛刻,成功率低。从几年来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特点来看,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程度得到明显提高,但是效果不明显,每年初冬,毕业生就开始东奔西走,到处联系单位,有的人甚至不辞辛苦,哪里有人才市场组织的交流会就往哪里跑。然而,除了高学历人才能够在人才市场得到满意答复外,大部分大学生事倍功半。而这些又从另外一个角度给初次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以很大的心理压力。
(2)无法承担调控职能。一般的人才市场在大学生就业方面没有统盘考虑,大学生就业的群体性和时效性导致毕业生都是在每年特定的几个月里集中联系就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完成百万人的就业问题,一般的人才市场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即使举行儿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也是收效甚微。一般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难以调整、承担及反馈复杂的大学生就业的各种矛盾。
(3)大学生就业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市场活动运行的状况看,存在着不少问题,如:非法职业介绍机构、非主管部门随意插手、双方轻率违约、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以及各种乱收费现象,甚至导致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极端现象如“零工资就业”和“薪资联盟”。这些问题严重干扰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正常运行。
3.2.2.4大学生就业市场主体综合实力不强
(1)教育发展规模扩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合拍
从改革开放20多年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所改变,新兴产业如第三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环保产业、生命科学的发展一方面对新兴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段,对人才的需求总量较小。新兴产业与传统的产业相比较,传统产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多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少,对人才的技术要求还没有得到多大改变。因此,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增长幅度与大学毕业生的增长幅度不匹配,使得毕业生就业出现了暂时“供大于求”的现象。
(2)毕业学生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距离
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伴随中国加入WTO,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现代人才具备综合素质高、专业素质过硬、懂外语、熟悉国际法律和懂得国际惯例,要求员工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对待工作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态度。而当前大学生整体素质状况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相差比较大。
四、市场导向下的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
4.1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困境
贫困大学生已成为社会和高等院校各方面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们在关注他们就业困境之前的同时,不能忽视他们的心理问题。
4.1.1自卑心理
贫困生大多数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的差距以及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甚至语言习惯上的差异,使他们在心理上极不适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只会“死读书”,“缺乏特长”不懂音乐和计算机,没有那么多的见识,难以适应大学素质教育。在当地学校出类拔萃,但到了高手云集的大学环境却失去了优势,往往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由于手头拮据,常常为生活、学习发愁,没有经济能力交朋友、谈恋爱,自觉低人一等。久而久之,使他们情绪低落、心理灰暗,形成自卑自贱心理。
由于自卑,缺乏自信心,在人际交往中贫困生往往出现封闭、孤僻、不合群现象。有的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或是感到自己某方面的不足,不愿意与人交往,害怕暴露缺陷让人瞧不起。有的是因为语言障碍或是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与城市学生不一样,害怕与人交往让人笑话。因而在同学之间设置了一道无形的障碍,没有朋友,没有交流,长此以往就形成孤僻自闭心理。
4.1.3焦虑心理
对家庭的担心,对未来的迷茫,对贫富差距的不理解,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不满,现实生活中时不时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愉快体验,使他们经常处于精神紧张,情绪烦躁不安,悲观和厌世的痛苦境地。
4.1.4依赖心理
有些贫因学生认为自己目前的处境是由于社会不公造成的,因而接受帮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政府、社会、学校身上,而没有勇气自强自立。
4.2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
面对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现实,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残酷地摆在了这些学生、家长和学校的面前。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4.2.1借贷缴费,个人的期望与社会实现矛盾
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给每个人提供一个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来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这也是判断一个社会封闭还是开放的标准。当前划分社会阶层的依据是职业,而职业又和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农民阶层和城镇普通市民阶层,因受教育程度低,缺乏知识和专业技术,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把改变现状的希望寄予子女身上。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招生数每年增加几十万,人学率的节节攀升,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低收入家庭省衣节食,想方设法筹钱,送子女上大学,正是改变其社会及经济地位的强烈愿望支撑着他们。当子女完成学业将要就业时,这些穷怕了的家长自然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如愿以偿找到一份环境优、薪水高的工作,这是不少贫困家庭的希望所在。他们要靠子女的薪水来偿还子女上大学的贷款或借款,也希望子女从薪水中拿出一部分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但现实并非如此,高校学生就业的现状是“供过于求”,能找到一份工作已属不易,要“如愿以偿”地找到一份“好工作”更加困难。作为贫困学生,他们深知含辛茹苦的父母为自己而做出的牺牲,在就业时,如果招聘岗位与家长的要求和希望不符,就会犹豫不决,有时就会失去就业的机会。在工作单位、工作环境、工作报酬与就业期望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们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表现出的是一种无奈的心理。正是这种择业时的矛盾心理,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甚至发生就业恐惧症,错过就业机会。
4.2.2工作经验,贫困大学生应聘时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
通常家庭存在经济困难的同学,在进入大学之前的中学学习中已经是深深地认识到能够正常学习是一件来之不易的事情,这一心理会使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后所投入学习的时间将会比其他的同学要多;其次由于贫困地区的同学由于接触外界的事物不多,因此存在着进入大学之后要重新认识这些相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同学早已经熟悉的事物的过程,导致他们产生一些自卑的心理。为了能在同学们之间保持一定的优势,有些同学会把大量的课外时间再次投入到普通的课本知识的学习当中,以期能在学习这一方面保持一定的优势。第三,普通的高校都会对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进行资金奖励,这也成了某些同学放弃参加其他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或者学生活动,把时间大量投入到课本知识学习中的动力之一。过多把时间投入到课本知识的学习当中,而忽视了对自身的其他方面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平时没有或很少参与社会实践或没有进行过兼职活动,工作经验不足。导致在就业期间会由于缺少社会实践经验,而给用人单位一种高分低能的印象,最终造成就业失败。
4.2.3经济拮据,制约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与其经济条件有关。整个就业过程以及就业的最终实现是建立在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认可的基础上的。在就业过程中,学生的社会沟通能力和工作能力显得十分重要。而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面临着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困境。首先,他们的家庭往往也属于社会弱势群体,无力给他们提供与社会精英交往或在公开场合接受心理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与用人单位的主管交流时,经验和自信心严重不足。再者,本来学校有丰富的资源,为广大学生提供培养各种能力的平台,贫困学生因经济困难不能充分享受学校资源,有的尽可能少地参加各种活动,有的无奈放弃,以致失去了不少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有相当一部分经济贫困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明显表现出自我封闭的现象,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担心自己寒酸的外表和拮据的消费让人看不起,不能获得平等和尊重,就采取逃避的方式以免自尊心受挫。当前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出现“供大于求”,许多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时,对毕业生提出很高的要求,诸如要求毕业生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要有较强的组织工作能力等。这对尚未跨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实属苛刻,而贫困学生更是处于劣势。
4.3形成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4.3.1就业期望值、择业取向与现实错位
不得不承认当代大部分大学生还未真正意识到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导致他们对就业时的期望值和择业取向与实际的社会岗位需求有较大相悖之处。在择业上,看待工作岗位的理想性与可行性上,往往把经济待遇、工作地域,作为择业的重要的标准。完全忽视了就业与择业的相互性,忽视了自身素质与工作岗位的相容性,忽视了工作岗位发展的可持续性。尤其是存在经济困难的毕业生,由于过去四年的学习生活已经给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甚至是负债,以至他们在面临就业时不得不把高薪、高待遇、并解决户口等作为就业期望值的首要因素。但在现实的岗位竞争中,用人单位在考虑到自身的生产成本与产出效益的时候,必然将目光投向同一阶层但要求没有那么苛刻的毕业生。这也造成了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果。
4.3.2用人单位选才方面缺陷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日益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模式。但是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关系网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而贫困家庭无钱又无权,没有可以利用的关系网。这样就使得那些缺乏社会关系的贫困学生多半只能求职无门。
4.3.3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的不足
不少贫困学生农村,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在音乐、体育、美术方面没有得到启蒙教育,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条件也很差。同时贫困学生一直处于升学压力之下,缺乏特长培养,因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而用人单位在选人的过程中恰恰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或特长。
五、政府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选择
5.1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为贫困生择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首先,要制定并完善毕业生就业法律法规,明确规范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及有关主管部门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形成比较全面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供需双方利益的配套政策,使毕业生择业有法可依,有序进行。第二,要进一步完善以高校为基础的、多层次的、统一开放的毕业声择业市场,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壁垒。凡是有用人单位需求的单位都应该对符合条件的报名者采取统一规范的选拔办法,尽可能地减少认为控制因素,真正做到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让大学生凭个人才能择业。第三,规范各种审批制度,减少有关收费项目,为毕业声择业铺设畅通大道。经济杠杆固然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往往造成的事实就是给毕业生抬高了门槛,却给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提供了特权,不利于公平竞争。第四,加大对毕业生择业不正之风的惩处力度,同时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选才、学会识才、懂得爱才,为贫困生择业参与公平竞争提高帮助,让他们在择业时有更多选择余地。
5.2改革教育制度,进行制度创新
高校的扩招速度必须适应经济的发展进程,与社会所能够提供的就业量相适应。大学生把接受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应该得到社会的回报。陈彬认为:“中国大学办学模式改革的本质是系统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前提是办学理念的更新,学习型组织理论不失为中国大学办学模式变革的理论基础。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其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5]。素质教育就是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过程,这里的素质包括情感、道德、体格等各方面。面对新的形势,我国传统的教育在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育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等诸多方面都相对滞后,“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
5.3确保就业渠道通畅目前,毕业生就业主要面临三大人才市场:一是教育系统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二是人事部门的人才市场,三是劳动部门的劳动力市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私营中介举办的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招聘会。就业市场的多元化,有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但是就业市场之间的沟通不够,往往使学生困惑而不知所措。政府应把沟通就业渠道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最大限度地给毕业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就业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毕业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给毕业生提供一个建功立业的舞台。此外,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网络,充分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高速的特点进行网上推销,这是大学毕业生的一条重要的求职渠道。如北京高校就业信息网是北京市教委指导和服务于毕业生就业的专用网站。半年多来,已累计发布包括就业指导、就业政策、就业动态等各类信息1万余条,注册单位7456个,发布需求职位7万余个,求职注册的毕业生38817人。复旦大学为拓展就业网的空间,与专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网站“易聘网”等专业职业介绍网站合作,使学生信息库能够与这种极有知名度、操作规范、数据库完善、用人信息丰富的网站信息库信息共享,初步尝试了高校网络就业指导工作与校外人力资源开发机构和企业的对接。各地政府应出台针对性措施,加强宏观调控,积极引导,努力建立一个有序、合理就业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5.4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的培养方,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如何生产产品、生产的产品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成功与失败,直接决定着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就业状况。目前,高校改革的速度和力度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招生、培养、就业等一系列工作中还有许多瞬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的不断加大,高校更是面临着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而进行专业设置、学科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高等院校应主动围绕就业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调整和学科设置。
首先,高校应解决高等教育超前性和滞后性的矛盾。招生录取是高等教育的超前性,但经过四年培养后毕业生常常会发现所学专业已经落后于市场的发展和变化,这就是高等教育的滞后性。因此,高等学校在进行招生时需要提前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招生计划。与此同时,进行课程设置调整,紧跟时代和科技发展的步伐,尽可能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市场需要。
其次,按社会需求进行专业调整。近年毕业生就业上作反馈的信息表明,高校出于经济和师资力量等原因,一些专业的毕业生属于社会发展大量急需的,高校要么没有设置专业、要么未能及时调整招生计划,致使社会急需专业的毕业生得不到满足;而一些社会已不大需要的专业,高校也不能及时缩减招生,导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而就业困难。
再次,加强素质教育。由于专业课程过多、压力过大,导致很多高校不注重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使毕业生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严格考核,而导致就业失败。高等院校应该根据社会需要,根据毕业生就业市场反馈的信息对毕业生的素质教育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加强。
5.5构建更加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已初步打破了“统包统配,包当干部”的基本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实现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但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还处于初始阶段,其作用十分有限。同时,由于我国的教育大多是国家投资,大学生的失业必然也造成了集体(政府)收益的难以实现,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对此,应采取积极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育与建立“市场化”导向的就业机制。第一,高校要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加大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力度,提高就业率,促进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因为,在就业过程中,学校的帮助对于学生能否找到工作(实现个人收益)有显著影响,即学校就业服务的供给程度关系着大学毕业生就业欲望的实现。同时,据研究表明,学校的帮助和学生的就业费用存在替代关系,学校的就业服务提高一个层次,可以使每位毕业生大约节约80元。第二,建立和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由于在社会转型期,就业模式的快速变化,作为有着传统优惠地位的大学毕业生,在思想和心理上毫无准备,一定时期内难以适应。因此,政府应提供必要的就业服务,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制度变迁带来的不适应和不习惯,如设立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就业介绍所、就业心理教育咨询中心等,免费为毕业生快速提供翔实的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掌握择业技巧,整合就业服务资源,提供网上就业平台,提高资源利用率。第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才制度。通过加快人事制度(用人制度)改革,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成为就业行为的主体,减少中间环节,强化监督,提高制度效率,解决个人收益与组织收益的长期矛盾及制度基础的缺失或衔接缺位,防止少数人“搭便车”和“拉关系、走后门”。同时,国家要消除政策屏障,切实取消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进入指标(资格)、户口指标等限制,取消限制学校毕业生包括高职高专毕业生合理流动的政策规定,鼓励毕业生跨省地市就业。
5.6发挥政府在就业市场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5.6.1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作为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要想解决就业问题,根本出路就是发展经济、提供较为充足的就业岗位。首先,应努力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是就业增加的根本源泉[11]。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必然带动劳动就业的增长,如果我国的经济在未来时间内仍能保持6%以上的增长速度,按照就业弹性系数计算,每年就能新增就业岗位7000万个左右。其次,要加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作为人力资源大国,必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培育、鼓励第三产业和小企业的发展,以此带动就业问题的解决,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这是因为第三产业至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业弹性系数始终保持在0.5以上[15],而且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行业基本集中在传统服务业上,科技含量高的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的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空间。最后,须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对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作用问题,已形成共识[6]。中国广阔的国土面积集中在农村,农村问题不解决,大学生根本无法选择到农村就业,所以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
5.6.2改革管理体制,破除就业壁垒目前的就业管理体制,还有许多地方急待进行深入的改革,以便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为宽松、有利的环境。
首先就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的户口管理体制。二元户口管理制度自然地将社会人群划分为两个等级,在社会公民中自然形成了城乡人口差异巨大的观念,并成为人才流动的严重障碍。虽然,目前户口管理制度有所松动,个别省市已推行单一户口制,但由此形成的城乡人口差别在大学生心里并没有改变多少,户口管理制度仍是限制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之一。所以,改革户口管理制度,在取消对毕业生落户限制的同时,必须将破除城乡差别的观念作为重点,将全面实施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改革的配套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任何地方就业都没有后顾之忧。
其次要改变人事二元管理体制。目前,我国的人事管理体制仍采取二元的管理形式,不同层次的劳动力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不同层次的劳动力享受不同的社会保障。这种管理体制给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就是,到不同性质的单位就业由不同的部门进行审批,到不同性质的单位就业归属感不同,到不同性质的单位就业待遇不同,到不同性质的单位就业社会保障不同。它不仅限制了非公有制单位接收毕业生,而且也影响了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所以,对大学毕业生来讲,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是放开人的单位所有权,除严格限制财政开支单位的进人指标外,其它的应该一律放开走向市场。
5.6.3加强就业市场建设,便于人才流通
虽然,国家人事部在很早以前就强调县级以上的城市必须建立人才市场,但建立的人才市场要么是各自为政,要么就没有开展对大学生的就业服务,更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互联互通信息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所以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首先应建立全国联网的毕业生供需信息网络,为大学生网上求职、网上自助式就业提供服务。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应发挥网络信息便捷的优势,实现网上资源共享:强化毕业生需求信息登记制度,杜绝信息分散、重复和失真的现象。其次是建立和完善全国各高校、各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就业率、毕业后收入等指标的定期发布制度,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第三规范就业市场的管理、加强市场服务职能,应免费对毕业生提供失业登记、职业介绍,并建立统一的失业登记、录用备案、就业登记、社会保险登记等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毕业生就业权益,使待就业学生得到更有效的帮助和服务。
六、结论
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要从宏观出发,规范完善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发挥政府在就业市场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贫苦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惟有政府充分发挥其导向型作用,切实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贫苦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得到切实解决。
参考文献
[2]汪大海:挑战失业的中国[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3]范颖:关注学生就业,构建和谐社会[J].经济师,200
5[4]林惠青:用改革的精神创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3,25(5):29-32.[5]陈岩松:正确认识就业形势,积极转变就业观念[J].江苏高教研究,2004(1)
[6]袁贵仁:认清形势深化改革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l.中国高等教育,2002,25(9).45-47
[7]陈彬.知识经济与大学办学模式改革研究「Ml.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利,200
2[8]谢怡:当前大学生就业分层现象探析,《学术论坛》、2004年(1)
[9]刘国瑞:大学生就业与大众化进程中持续健康发展,《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5)
[1]翟博:《特困生,世纪末的话题—高校特困生现象透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
[2]宋长春.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若干思考[J].盐城工业专科学校学报,19969(1):57-58.[3]邓晓春.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1):5-11.[4]储智勇,于静.大学生灵活就业指南:政策篇[[J/OL].[2005-05-14].[5]陈彬.知识经济与大学办学模式改革研究「Ml.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利,2002。第76页政府导向型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二篇: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营销策划能力的培养论文
【摘要】:营销策划职业能力包括营销策划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并结合大学生学习心理来系统设置培养方案是营销策划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该培养方案应从策划课程设置由浅入深、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课内实践课、利用作业的检测功能和转化功能、系统化的第二课堂、与理论课对应的策划实习、在校外实习基地研讨策划项目、对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进行考核几个方面来设置。
【关键词】:营销策划;综合职业能力;就业;能力构成;培养方法;效果
2008年1月28日,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研究”已正式启动,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当前与未来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重点。结合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作为在营销策划实战及教学科研多年的笔者对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生营销策划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同行参考,以便引发更多的探讨和研究。
一、营销策划职业能力概述
职业能力就是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和使职业活动顺利进行的职业心理特征。职业能力与人的职业活动联系着,并表现在人的职业活动中。可见职业能力就是个体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个体具有某种职业能力,就能够顺利地完成某种职业活动,而且职业能力的大小决定着职业活动效率的高低。而营销策划的职业能力就是指直接影响营销策划活动效率和使营销策划活动顺利进行的职业心理特征,它包括营销策划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营销策划专业能力是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它包括完成具体营销策划任务应具备的操作技能;与营销策划操作技能相关的基本(综合)知识和技术性(过程性)知识;相关的营销策划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要求。方法能力是指营销策划人员在策划过程中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包括了获取与利用市场信息的能力;创新的思维能力、及时掌握不断发展的市场营销及相关的管理学、心理学、艺术学能力;对营销学及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独立制订计划能力等。社会能力是指营销策划人员在策划过程中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了组织协调能力、交往合作能力、适应转换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
二、营销策划能力在营销中的作用及高校培养现状
“企业经营的重心在营销,营销的重心在策划”这个说法表明了营销策划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是企业营销的灵魂,是企业营销决策的依据和指导企业进行营销运作的纲领。如此重要的地位自然会对高校培养学生策划职业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但从部分人才机构反馈信息来看学生进入企业策划能力非常薄弱,具体表现为缺乏市场调查的操作能力和策划分析、调整及策划书的撰写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策划的职业能力成为了各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它是形成职业院校竞争优势的因素之一。
然而,在我国高校对营销策划的职业能力培养出现如下一些现象:
(1)在师资的配给中,缺乏理论和实战都具备的营销教师。由于体制及高校的职称评审的个别蔽端(如职称评选中论资排辈及破格聘任的门槛过高等原因),在营销策划实战一线的职业经理人不愿到高校任教;同时高校教师也因为教学与科研任务的繁重及高校和企业都缺乏进行工学结合的激励机制而不能使教师的营销策划理论与营销策划实战完全对接。
(2)在课程设置上相互模仿的情况比较严重,没有以就业中岗位群的需求导向设置课程。导致培养学生营销策划的专业知识不系统,同时与岗位要求脱轨。
(3)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被动传授而没有将学生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系统方法,更谈不上培养学生方法和社会能力这两种关键能力。
三、营销策划职业能力构成及学习心理分析
以就业为导向形成的营销策划岗位群包括:(1)广告公司策划文案岗位;(2)市场调查公司市场分析岗位;(3)媒体的市场部或广告部、发行部;(4)企业市场、策划、广告部;(5)服务性企业市场、策划、广告部。
笔者在剖析这些岗位群所应配套的专业能力具体结构中发现学生必须要培养如下几个能力模块:(1)市场调查的操作能力;(2)对市场的分析能力;(3)营销定位分析和决策能力;(4)4C的创意组合能力;(5)营销策划书的方案撰写能力;(6)营销策划的执行能力。
笔者在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共性了解并提炼中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性格未成熟,人生观、价值观仍在形成过程,可塑性,虚荣心强,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个别学生对前途迷茫,学习动机不明确,略带反叛性格,他们的潜意识中是想学习的,他们希望教师的讲解能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培养出他们对专业的兴趣,将教与学寓于乐之中。
四、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学生策划能力的培养方案
以就业为导向,依据上述职业能力模块构成及学生的学习心理应采取如下措施不断创新策划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
(1)策划课程设置由浅入深,打造学生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营销专业与策划能力形成有关的课程体系包括:市场营销、市场调查、消费心理学、营销策划、广告策划与创意、品牌经营学等,课程安排从时间上由浅入深,第一学期上市场营销,形成学生营销策划的基础知识;第二学期上消费心理学,形成学生营销策划在消费者分析这一部分的分析知识;第三学期上营销策划形成学生营销策划的基本知识;第四学期上广告策划与创意形成学生营销策划的关键知识;第五学期上品牌经营学形成学生营销策划的最高端知识品牌策划。
(2)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①案例讲解。通过案例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讲完一个原理后再举例;或者先引例,然后运用归纳法进行原理的讲解(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原理,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案例就是教师(最好是当任策划课教师是来自于策划第一线)在广告公司做的广告案例,由于是亲身感受,讲起来更加细化与生动。有时教师又会用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再将教师的答案告诉他们,让他们在对比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项目驱动法。将广告公司的策划与创意项目导入课堂,通过讲解或者探讨项目方式来使工学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形成学生创新、独立思考、获取与利用市场信息、对营销学及相关知识的运用等方法能力;也可以形成组织协调、合作、适应转换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等社会能力。
③游戏实验法。在讲广告调查这章时,教师先将学生分组,看完一个广告后,由各组提出调查主题并用自己最朴素的思维来设置问卷,然后组与组之间展开调查,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再导入原理的讲解。在原理讲解中又使用大量有趣的案例,讲起来抑扬顿挫,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会高涨起来。
④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广告及营销策划案例并进行启发式的点评,调动学生的听课情绪及对知识的理解。
⑤每节课上课前通过提问的方法巩固上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将本次课进行连接,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策划知识。同时在课堂讲解中也会通过提问等手段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⑥在讲解与旧知识有关的新概念和原理之前,利用先提问有关的旧知识后依据旧知识归纳新知识的方式(或者让学生自己归纳,提高他们的理论归纳能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的接纳转变为主动理解新的知识。
⑦角色换位法。如:学生做完影视创意文案,将优秀作品让学生扮演文案中的角色来表演,增加课堂的活跃性。同时也可以采用辩论赛的形式如:广告是艺术还是科学的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锻炼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3)创新课内实践课锻炼了学生分析和解决策划问题的能力
课堂课时的三分之一作为课内实践课,按每周4个学时算既每上完4个学时就安排二个学时(90分钟)进行专门的课内实践。策划课的课内实践课主要通过)如下的方式进行安排:①探讨案例;如:笔者先启发后提问探讨王老吉的案例;②导入广告公司的策划项目;如笔者导入爱容网品牌整体策划项目进行策划;③点评学生的作业,提出策划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4)系统化的第二课堂提高了学生对策划知识学习的趣味性
80年后的年轻人在学习上有逆反心理,我们在课堂上除了运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以外,还运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帮学生一起搭建品派营销协会,通过协会请企业经理人办讲座,创办模拟市场,使学生的业余生活潜移默化注入了策划知识的学习。
(5)与理论课对应的策划实习,加速了学生将策划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
将策划实习可以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在这个学期之前,所有的策划课基本上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校内外实习基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完成企业的策划项目,迄今为止,笔者的学生完成的策划项目有:广州汽车博览中心、尚立传媒、广州金燕公司等调研策划;为上海水仙能率热水器做营销整体策划,为龙胜电器做终端策划,为广州文摘报及衡阳娱乐频道做媒体宣传策划,以及多个企业CI策划项目等。实习强化了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6)大力引进具有企业实践策划经验的经理人充实教学力量;高校可以给一些特殊政策以吸引这些人才到高校任教。如:在奖金系数上给这类人倾斜,同时赋予一些精神奖励,或者提拔重用。
(7)将策划项目的研讨搬到校外实习基地企业里,学生对策划的思考不一定适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有企业的市场人员在场,就可以当场纠正其不成熟的想法,加速学生策划职业能力的形成。
(8)学生职业能力除考核专业能力以外,对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关键能力也要进行考核并纳入学分。关键能力除专门的书面考试以外,最好能请企业经理人运用模拟仿真的现场进行考核。如请广告公司创意总监在学生开创意头脑风暴会以此来评判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第三篇:政府导向型家庭旅馆规划初探
政府导向型家庭旅馆规划初探
——基于敦煌市传统民居家庭旅馆规划的案例研究
引言
家庭旅馆指的是游客在旅游目的地投宿在当地居民家中的一种住宿形式。家庭旅馆是从过去旅游旺季时因为游客的激增造成旅馆客房供不应求,部分游客只好转而投宿到附近的民居而逐渐演变而来的。对游客而言,家庭旅馆是游客探索当地传统文化、风俗人情以及生活方式的一个途径。对于当地居民而言,家庭旅馆有助于提高经济收入、促进当地的经济繁荣。因此,从只是简单接待一两个游客到规模较大的家庭旅馆,家庭旅馆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
家庭旅馆主要出现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地方,目前国内家庭旅馆业比较成熟的典型有阳朔、丽江古城等地。在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众多有特色、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其自然景观雄浑壮丽;而且我国少数民族绝 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地区,形成了与东中部地区差异较大的民俗文化,人文景观异彩纷呈。敦煌市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是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有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呜沙山月牙泉,阳关、玉门关、仿宋沙洲古城等旅游名胜众多,再加上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不同民族在这里或游牧,或农耕,或农牧兼营,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敦煌文明,建筑别具一格,民族风情浓郁,形成其神奇而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多彩的人文景观。由于这些秀美的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使其在发展家庭旅馆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规划背景
1.对外交通的不断完善,为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敦煌市位于甘肃西北,河西走 廊西段,交通不便,但是机场扩建、铁路开通和今后高速公路的建设将给敦煌带来更多的旅游者。2.经济的增长,为家庭旅馆的开办打下经济基础
旅游带动城市服务业 :2000年以来,敦煌旅游业增加 值由2000年的3299万元提高到2007年 的23049万元,占GDP的比重由2.9%提升至7.9%;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 比重由2000年的6.0%提升至14.9%。居民人均收入逐步提高,使得具有发展家庭旅馆的经济基础。而现阶段家庭总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所以已建家庭旅馆的建设品质都不会太高。3.旅游业的特点
(1)旅游资源丰富——人文资源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阳关、玉门关;
自然景观资源鸣沙山月牙泉、魔鬼城 观光旅游、体验旅游、文化旅游
(2)旅游资源分散——多日旅游
(3)敦煌旅游季节性强——旺季旅游宾馆爆满(4)我国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休闲时代的到来
(5)游客日益增多——国外游客多以团队为主、国内游客散客和团队并重 4.旅游业的趋势
(1)总量预测:旅游业增长趋势凸现(2)旅游目的:敦煌文化活动逐步丰富,吸引力增强(沙滩文化节、莫高艺术节、鸣沙山服装大赛、越野赛事)
(3)年龄构成:
(4)游客来源趋势分析:国内游客仍然是敦煌旅游市场的主体
5.城市特色
(1)文化特色
莫高窟文化——宗教文化——洞窟文化特征符号、宗教文化符号 丝路文化——汉唐盛世的文化在建筑符号上的体现(2)地理景观
沙漠绿城——沙漠、戈壁——粗犷封闭的建筑特色、土黄色建筑色调 绿洲——绿色庭院、绿藤植物(3)城市空间特色
绿树掩映、宜人的街巷空间尺度(4)民居建筑特色 6.存在的问题
(1)现状城市建设缺少特色(2)缺少高层次休闲娱乐
二、基本情况
1.项目概况
(1)用地概况(2)交通区位条件(3)地块内部空间特色
保存较好住宅布局格及城市肌理:
现存的住宅东西朝向,以获得更多的日照。这些住宅均为行列式布局,形成了南北向的众多纵向居住组团,由此而形成的城市肌理也得 到了较完整的保留。
特色风貌街巷尺度舒适:
保留较好的民居每两户以“背靠背”的形式组合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众多南北向的街坊巷道,这些街巷的宽度基本保持在3-6.8米之间,最窄的仅2.5米,尺度宜人。
(4)周边服务设施 2.该地区规划沿革
该地块位于?,在规划上应该与该地区的规划保持协调:
(1)根据《敦煌市2008~2020年总体规划》,项目地块的用地性质:宾馆酒店用地;
业态调整家庭旅馆用地。
(2)在《敦煌市旧城更新与风貌 控制规划》中,该地块说明是:
风貌定位:
位于一类风貌控制区,规划要保留原有城市肌理的地块。
改造原则:
该风貌控制区内的民居建筑可通过维修和拆除新建两种途径实现对房屋 质量的改善,但不允许整体性拆除。均应严格遵循原位置、原高度、原 形式、原材料的“四原”原则。
三、规划设计
1.设计理念 2.功能定位 3.空间结构 4.开放空间 5.商业服务 6.地标节点 7.建筑设计 8.开发方式
四、发展对策
简单而言,家庭旅馆指的是游客在旅游 目的地投宿在当地居民家中的一种住宿形式,即入住家庭旅馆。民 宿是从过去旅游旺季时因为游客的激增造成旅馆客房供不应求,部分游客只好转而投宿到附近的民居而 逐渐演变而来的。对游客而言,家庭旅馆是游客探索当地传统文化、风俗人情以及生活方式的一个途径。对于当地居民而言,家庭旅馆有助于提高经济收入、促进当地 的经济繁荣。因此,从只是简单接待一两个游客到规 模较大的家庭旅馆,家庭旅馆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家庭旅馆主要出现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地方,如我国云南的大理和丽江,广西的阳朔、龙脊梯田,湖南的凤凰等地,同时也包括一些城市,如北
京、上海、三亚、厦 门等等。
Stringer(1981)指出,家庭旅馆不只是商业交易也是
社会与文化关联的形式之一【1]。正是由于家庭旅馆不仅
能满足游客的住宿需求,还能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有
更多机会与当地人接触,体验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
情,获得新的体验和认识,形成新的人际关系。因此,在今天追求更高层次的旅游需求中,这种特殊的住宿
方式不光成为解决大众旅游住宿需求,更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吸引物。
在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众多有特色、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其 自然景观雄浑壮丽;而且我国少数民族绝
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地区,形成了与东中部地区差异较大的民俗文化,人文景观异彩纷呈。譬如:贵州是世
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奇山秀水、瀑布溶洞等景观众多,加上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
等十几个世居少数民族遍布全省,石板房、吊脚楼、鼓楼等建筑别具一格,民族风情浓郁,形成其神奇而美
丽的自然景观和多彩的人文景观;其他如云南、西藏、新疆等地区也各具特色。由于西部地区这些秀美的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多分布在乡村,使其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西部一些地
区乡村旅游开展得如火如荼。贵州省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最早的省份,2O世纪 8O年代初就选择了安顺 的布依族石头寨、黔东南 自治州的上郎德、西江苗寨等 8个少数民族村寨对游客开放 ;2002年出台的《贵
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将乡村旅游作为贵州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点;2004年 lO月举办了首
届“中国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众多国内外专家和知名学者关注和出席该论坛,共同探讨乡村旅游的
发展问题;2006年又借助“中国乡村游”主题年推出一系列具有观赏性、参与性和体验性的乡村旅游产品,Nancy谈到了家庭旅馆的定位,服务设施及项目等问题,还提出家庭旅馆要发展必须依 靠人力资源、政府财政支持和市场合作。现阶段我国家家庭旅馆存在的问题:
着重提到家庭旅馆的开办要得到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从外因宏观环境、政策支持、宣传渠道和内因区域特色、机会成本分析了乡村家庭旅馆比城市家庭旅馆更具有吸引力。
在家庭旅馆的管理上,考虑当地政府对其的政策态度,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减少其经营的自发性,协调经营者、消费者、政府三者关系,切实做好家庭旅馆的产品开发工作。
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家庭旅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国内渐露头角.由于中国 旅游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配套住宿设施在质和量上都呈现不足,再加上我国休假制度尚不完善,假日经济的冲击又加剧了旅游的季节性,这使得旅游住宿业在扩大基建以满足旅游旺季需求,还是控制基建以减少旅游淡季成本之间举棋不定,而家庭旅馆旺季营业,淡季居家的特点很好地缓解了这一矛盾,从这一角度来说它并不仅是城市宾馆的补充,而是旅游产业链中颇具生命力的一环.另一方面,家庭旅馆在特色、环保、价格方面顺应了体验式旅游、休闲度假式旅游、大众旅游以及驾车族旅行的潮流.若干年内,中国家庭旅馆将会迅速发展.家庭旅馆
文章结构 引言
敦煌家庭旅馆兴起背景 敦煌家庭旅馆开发现状
当前敦煌家庭旅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敦煌家庭旅馆的发展前景
第四篇:大学生贫困情况说明-大学生就业情况
大学生贫困情况说明-大学生就业情
况
大学生就业状况情况调查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目前,中国大学生毕业就业率为70%。
一些大学校长提出,考虑到中国的国情,这个需要留有余地的底线确定在70%~80%比较合适。
以日本《劳动白皮书》中的有关记述为例:日本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从1991年的80%开始逐年下降,至1996年降到65%,如今大致维持在60%~70%。
记者23日从国家人事部获悉,“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将于xx年12
月1日至7日举办,届时将有280万应届毕业生以参会和上网的形式进入人才市场。
人事部副部长侯建良在介绍情况时透露:据教育部的统计,xx年高校毕业生将达280万,比xx年净增68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估计xx年全国实际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突破300万人。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刘大为介绍,大学生就业形势形成两个“增长”:一是毕业生人数增长迅猛。据统计,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去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人,增幅达46.2%,到xx年将增长到280万,xx年将达340万。二是待就业人数迅速增长。去年毕业生离校时有50万未能就业,今年则有70万未能就业。
新华社消息:截至9月初,全国毕业生就业率已达70%,教育部直属院校达91%,基本与去年持平。记者从18日召开的北京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会成立
大会上了解到,xx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高峰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全国高校毕业生从去年的145万人猛增到212万人,非典疫情又使毕业生择业雪上加霜,因此实现七成的毕业生就业率实属不易。
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统计,截至2000年6月,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30万人左右,2001年超过万人,xx年达到万人。专家表示,大学毕业生中待业人数还将呈增长的势头,xx年预计为70万人,xx年预计为75万人。
2002年11月23日,北京,寒冷,当50000名来自祖国各地的学生们在严寒中瑟瑟发抖的时候,可以想见他们肯定充满了忧虑。此次,他们将要面对的是7000个职位的竞争。
据了解:今年,从数量上看,随着中国高校首次扩招大学生的毕业,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第一个高校毕业高峰
年。据统计,到那时全国的应届毕业生达到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30%,而社会需求增长相对缓
慢,基本上与上一年持平。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字,到xx年,我国的应届大学生将达到330多万人。加上民办高校,全部人数将达到5百万左右。此外,从学校方面传来的另一个不好消息是,截至目前,一般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还不足50%。
从资料显示,xx年,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任何一年都显得更为突出。扩招前,大学生中女生比较少,只占20%左右,扩招后直升至40%,这个数字意味着xx年的212万毕业生中有85万左右的女大学生,还不包括女研究生。而从xx年的整个社会就业岗位来看,整个社会能提供就业岗位数量基本处于不变,这显然加大了毕业生之间的竞争。而这些女生在和男生的竞争中,因为相当数量的公司受传统观念影响,加上追求利益,以女生的生理为限制,拒绝求
职的女生,造成女生求职难上加难。
xx年9月22日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提纲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调查员:刘真 学号:2016050201 班级:10电子商务一班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迅速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不断调整,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不断变化。在新形势下,了解、分析大学生的最新择业心态,进而为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参考策
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也因此成为一项非常有必要的工作。
一、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调查,根据本次问卷结果分析,作出如下
结论:
1对就业前景抱有乐观的心态的占%,说明我国的快速发展并没有给高校的学生就业带来推动的作用,工作仍
然不好找;但仍有%的人数对就业前景持不乐观或不清楚的态度,认为在金融的冲击下很难能找到工作。
2.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其他”,它们分别为50%、%、%。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可以看出:先就业后择业其利在于使学生们能先了解社会,增加工作经验,缓冲就业压力,从而寻求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时也能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3.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发达城市占多数。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工
作的稳定”“薪酬”的需要都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也为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作出了有力的保证,故此,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4.择业因素:专业对口为主,薪酬高低为辅
在择业方面,有%的人选择了与自己的专业接近的职业,认为专业接近能更好地、更快地熟练工作,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也有%的人认为与专业不对口也没有关系,造成这原因的可能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其心态存在不积极的因素,可能等工作稳定下来在作安排吧。另外,有%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在大企业里工作,希望自己能在里面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在薪酬方面,,有%的人的工资的要求也不高,月薪都是限定在1500-2000之间,再有,2000以上的占%。并且大部分人职业稳定的都愿意从底层做起,从低做起的占%,发挥自
己的能力,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爬起来,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坚强不挠的、迎难而上的就业精神。
5.大学生对就业形式的认知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清晰的认识会对自己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的。有绝大多数人对就业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很清楚的,75%的人认为就业形式严峻,就业难。17%的人认为形式正常。看来许多人对这问题没有偏离现实。就业形式的严峻迫使大学生在大学里努力的学习知识,严峻的形式也是大学生学习的压力。所以,认清形势将会帮助你更好就业。
二、总结与建议:
1.对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对大学生自身存在问题的解决,主要应从大学生自身开始。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踌躇满志,心中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想象和满腹的抱负,因此很容易在就业问题上迷失自我。对于这个问题,学
生除了使之明白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督促其在校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还应好好地规划下自己的职业规划,认准自己的目标,朝着目标而努力奋斗。而学校除了努力适应社会的发展之外,还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锻炼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使他们能独立承担起自己的使命。为将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对外部环境的问题
就业歧视是现如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外部环境问题,同时,这也是最让人感觉无可奈何的。对于这些,大学生要多多学习相关方面的法律知识,防范自己上当受骗。另外,在我们找寻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参阅相关单位的一些资料,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随着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就业过程也就变得非常艰辛,尽管如此,其过程同样也是一个蜕变的过程。要想在冲破重重压力,稳
立于无硝烟的战火中,作为在校的大学生,我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应该准备好,这样我们才能突破重重阻碍,达到成功的彼岸。
3.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少数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大多数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总结照成这方面的原因:1.因为学生现在仍在安逸,舒适的校园中生活,对激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每天仍是如中学生活,上课、下课,对就业缺乏了准确的了解和
认识。2.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同学们表示,虽然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2
但只是泛泛的讲些大道理,缺少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4.大学生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
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的了解,发现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综合素质应该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讲诚信,善于协调、易与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
3贫困大学生就业情况
西北政法大学
08级经管3班
刘钘
xx0240322
贫困大学生就业情况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就业的困扰,而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上更是处于弱势地位。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在于经济、就业机制、自身等方面。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主要体现在创设公平的就业环境、提高自身素质、降低就业成本及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等方面
关键词:贫困生
就业
原因
措施
一、贫困大学毕业生的现状
近年来由于国家实施了开设“绿色通道”等一系列保障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的措施,以及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与此同时,许多贫困大学生因为没有能够顺利实现就业,使得他们毕业之后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家庭贫困局面。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阅历相对较少,社会经验也不足,导致该群体的就业竞争力始
终不太高,因此需要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具体说来:
据统计,高校毕业生人数在xx年至2016年间由212万剧增到611万,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伴随着xx年74%下降到xx年的不到70%。特别是我国经济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而对于家庭贫困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形势尤为堪忧。据统计xx年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率只有62%。人保部部长尹蔚民22日表示,当前乃至整个“十二五”时期,就业形势和任务依
然十分严峻。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总量压力有增无减,2016年,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首位。
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总数已达400多万,占在校生总数的20%至25%,有的高校甚至已达到了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占学生总数的8%至10%,每年有近万名贫困
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先简要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二、关于贫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就业市场上逐渐处于劣势地位,造成他们在就业中的弱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经济条件的限制。贫困困扰着贫困生自身条件的发展,在学习上他们无法及时购置个人需要的参考书籍、复习资料;他们大部分的时间用来打工或勤工俭学,学习时间不够充足,导致综合水平弱,兴趣面狭窄,没有特长,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下,感到束手无策。
其次,心理素质的影响。家庭原因还造成和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容易导致不合群、偏激甚至仇恨、报复心里的产生。经济困难和自卑感限制了他们的社会活动范围和交往方式,从而无法参与诸多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利于
他们人际交往能力和协助意识的培养。最为典型的事例就是“马加爵事件”。
再次,就业指导的影响。在就业指导上,目前高校的贫困生政策重点仍然放在物质资助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上,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促
进方面的政策极少,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侧重就业安置,缺乏职业生涯发展辅导,片面重视学校就业率而忽略了贫困大学生的成长需要。高校就业机构一般都没有开展专门的就业心理调查研究,尤其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科学把握不够,一直在实践中往往以思想教育代替心理辅导。
最后,社会就业机构机制的影响。根据北师大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调查组的调查,在工作中落实的重要原因中,社会关系排在第一位。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健全的今天,学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其就业有很大影响,客观上造成就业机会的不平等。择业市场
仍然存在一些不正之风,使素质高的毕业生竞争不过素质低的毕业生,这在落后地区或局部地区尤为严重,如权钱交易人情关系等。贫困生家庭无权又无钱,没有可以利用的社会关系,只能四处参加招聘会。又因经济基础差、社会关系弱、个人素质不拔尖,找到好工作的机会也十分小,在求职中往往屡屡受挫,产生迷茫恐惧的心理,从而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产生了悲观消极的心理。
三、解决贫困生就业难的对应措施
首先,降低学生的就业成本。经济因素贯穿在贫困大学生择业心态、就业去向等方面和过程,是解决贫困生就业难问题的基础,解决好这个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学校可以在班级里展开读书换书活动,这样一些贫困生免费得到他们想要的参考书籍和复习资料,也可以组织同学常到图书馆看书,做到更好的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国家助学金的补助对贫困生的生活学习
等费用的补助,这样学生在校期间的费用可以被最大程度地降低。
学校除做好贫困生可以免费就业的推荐工作,给予这个群体特别的注意和关爱外,还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低求职费用。在贫困生在择业期间,过高的就业成本,使许多贫困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经费投入,据了解,有的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在制作简历、电话、参加招聘会门票等费用,加上往返路费、食宿费等,开销通常在2000元左右。一些学生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要付出万余元,这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不啻天文数字,如此他们可能会失去更多的选择机会。帮助贫困生减轻压力,学校应从资金上解决贫困大学生因为求职而产生的经济紧张问题,如:助学金优惠、助学贷款减免或贷款还款时限延长等等;开设“贫困生就业绿色通道”,加大对贫困生就业的扶持和投入;帮助困难毕业生到公司进行免费培训,并助其就业;组织贫困大学生专场招聘会,为贫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平台;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派遣、推荐实行零收费,对推荐材料的打印、复印和网上发布求职信息实行免费;可以推出“毕业生就业帮扶卡”,向优秀贫困大学毕业生发放此卡,实行“一卡通”让持卡者在两年有效期内在中国各类人才市场享受免费求职、免费托管档案、免费落户、免费人事代理服务,免费在人才网发布个人求职信息、免费刊登求职信息、免费鉴评等公益服务,公交公司也应对参会推出“一票通”或专门为贫困大学生们开“就业直通车”开展重点帮扶、“贫困生就业
援助计划”、“扶贫帮困活动计划”等一系列助学扶贫活动,对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就业帮助,优先推荐参加就业实习和实践;报考国家及省市公务员的,经本人申请,可获得免费应试指导;贫困毕业生志愿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考试合格后优先录取;有意自主创业的贫困毕业生,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对于那些身负助学贷款的贫困毕业生来说,他们一毕业就意味着无论是否找到工作,都要开始还贷,这无形中也增加了贫困生的就业压力。通过一些资料,可以看到很多身负助学贷款的贫困毕业生强烈呼吁延长还款期限。据了解,发达国家的学生贷款还款期限通常在10年以上:日本最长为20年内还清,美国为10年,韩国为11年,都远高于我国规定的6年期限。一位申请了助学贷款的贫困大学生,刚毕业的若干年可能是其人生中经济压力最大的时候。
有数据显示,全国11%的大学生、15%的部属院校学生是在助学贷款的资助下完成学业的。他们在校期间的日常消费情况,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都接受了严格的监督,诚信教育也伴随着他恩德学业生涯。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和就业的时候,这些年轻人走上社会的初期仍然需要帮助。延长助学贷款的还款期限也可以很好地为贫困毕业生
减轻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
其次,针对贫困生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调治,提高贫困生自我调节能力。帮助贫困生辩证地评价自我,做到高效率地学习、有序地生活、有益地娱乐、开心地交往;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教育他们自尊、自重、自强;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多角度、多层次地关怀,使其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引导他们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再次,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服务,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应仅仅为贫困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各种人才招聘会,而应该系统地给他们开设就业方面的有关课程,向着提供全方位、深层次指导等优质服务迈进。各高校应建立一个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让贫困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事业观和价值观。对
贫困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体现鲜明的针对性、指向性、实用性。在择业上尽量帮助学生掌握择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性格即兴趣、爱好等特点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确定既符合是会需要,又能发挥自己特长,又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择业目标。
最后,加强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和素质的较量,贫困生要想在求职过程中把握主动权,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切实按照社会需要来塑造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广泛的社会责任心,以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学校要培养贫困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自立意识、诚信意识、回报意识、创业意识、贫困生应积极主动寻找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平台,通过团队活动如社团、体育和艺术等工作,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使自己的表达能力、人际
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得到锻炼;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培养自己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增加自己再就业中的社会资本;在平时多参加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而面对社会上的不公正时,保持一颗平常心,积极地为自己争取,展现自己的才华,必要时候可以借助舆论的力量和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我认为目前国家需要建立一个致力于治理社会上就业不公的现象的预警机制和管理机制,做到防微杜渐,下定决心对“拉关系”等不公行为做出相应的惩戒。
当然,我们还可以制定相关的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制度,针对某一点,然后逐步深入,并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有效的体制。同时加强政府部门对相关单位,以及社会舆论导向的监督,正确引导高校毕业生,尤其是贫困的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价值观和人生观,积极
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普通学生的相应利益。就此,国家的有关部门已经做出了一些举措:
人保部部长尹蔚民说,政府部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采取了相关措施:第一,对大学生要进行就业拓展。在去年已经采取相应措施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加大这当面的力度,包括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导基层去就业到科研单位或中小企业就业等。
第二,就是毕业大学生的就业援助计划,对困难家庭那个的大学生,政府会给予个更多的关注,并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是他们能过尽快地找到工作岗位。
第三,还有大学生的见习计划,也就是说把一部分暂时没有找到
工作的大学生,安排到企业里面,也包括一些事业单位进行见习,政府和相关的单位给予一定的补贴。
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即使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但是通过政府和
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会得到改善,不论在各个岗位上工作的大学生及其他都会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第五篇:基本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摘要:创新创业能力是就业能力的核心内容,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过程中存在理念不清晰、机构不健全、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水平不足等问题。高职院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平台和创新创业文化等六个方面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生充分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就业
近些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许多情况、新问题,作为处于“弱势文凭”的高职院校,面临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表现在: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学生无业可就,学生就业稳定性不高,就业质量偏低,学生自主创业率远低于发达国家。造成这种就业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缺乏创新创业能力,综合素质没有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高职院校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时代潮流,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培育一批创新创业型人才,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选择。
一、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及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一)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
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是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竟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创业能力是指发现或创造一个新的领域,理解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新市场、新生产过程、组织现有技术的新方法)的能力。对高职学生而言,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冒险意识和敬业精神等多方面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对于促进学生就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创新创业能力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1.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发生变化,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毕业生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获得及持续完成工作的能力,它包括情感智商、专业知识能力、适应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创新创业能力是就业能力最主要的内容,也是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非常看重的因素。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获得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2.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破解国家就业难的重要举措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基。创新创业是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也是一种相对高级的就业形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1]。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这标志着国家已经将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到国家战略层次。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培养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带动社会上更多人的就业。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率远低于全世界平均20%左右的大学生创业率,据新锦城对福建省2016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统计,2016年福建省全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4%,其中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2.8%,因此在创新创业方面我们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清晰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素质教育、发展教育,是以开发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为基本目标,培养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意识、知识、能力和品质的教育【2】。开展创业创新教育,让更多的学生带着创新的意识、创业的理念、创新创业的实践,走向生产和市场一线。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刚刚起步,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够清晰,还没有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育教学当中,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无法有效结合。甚至将创新创业教育当作是一种“速成”教育,创办企业的教育,培养企业家的教育。
(二)创业创业教育机构不健全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需要教务、学工、团委、实训、后勤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各教学系部的积极参与,需要有专门部门、专职人员、专项经费、专门场地等重要条件保障。但是,绝大数高职院校受经费和人员编制的限制,处于“无专门机构、无统一规划、无专人负责、无专项经费”的“四无状态”。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各职能部门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工作开展缺乏积极性,遇到问题时往往不互相配合而是相互推诿。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高职院校由于综合实力不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起步较晚,能够利用的教学资源不足,虽然不少高职院校开设了生涯规划课、就业创业指导课、大学生创业基础等相关课程,但是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仍然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教学仍然以单向知识传授为主,不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评价方式也非常单一,仍然以考试成绩为主,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由的空间;实践锻炼平台不足也制约着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建设创新创业实训室、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实践平台,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平台。
(四)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水平不足
创新型人才需要一支既有理论基础,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师资团队,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团队主要由学工部门教师、就业部门教师、团委教师、辅导员和少数经管类专业老师组成,他们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较少,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指导体系,无法达到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同时,高职院校在职称评聘、教育培训等方面没有采取鼓励效措施吸引优秀教师加入到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导致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效果较差。
三、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高职学生顺利就业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要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教学系部的积极,形成合力,才能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基础和支撑平台,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满意就业。
(一)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 高职院校落实“一把手”责任,成立以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确保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既是教学部门也是职能部门,牵头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条件成熟的高职院校甚至可以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或创业研究院,负责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和理论研究。从而形成“学校主要领导负责、创新创业中心组织和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教学系部推动和落实,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格局。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教育理念
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等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培养目标,但是不能把高职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更不能把高职教育当作是职业技术培训。高职院校要顺应创新创业的时代潮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向创新创业教育转变,把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把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3】。强化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由依赖型、被动型就业向自主型创新创业转变,由岗位的获得者向岗位创造者转变[4]。
(三)突出高职特点,构建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修改传统的课程设臵和教学内容,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紧密结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捕捉创业机会、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其次,建立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学生个体创业发展需求不同,通过个别指导、专项培训、通识教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普及创业知识,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创业专项培训,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针对优秀创业团队进行“一对一”个别指导,进一步提升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第三,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课程教学以参与式、体验式、小组合作、社会实践为主,课程教学测重于激发学生善于思考、敏于发现、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四)搭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搭建校内外素质训练平台、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和校内外孵化平台,形成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搭建校内外素质训练平台。组建各类创新创业学生社团、学生科技类社团,吸引更多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举办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大赛和实践活动,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活动;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兼职、项目调研、市场调查等。通过创新创业能力训练,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培养。其次,构建校内外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训练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学校实验室、训练中心等面向全体学生开放,鼓励学生跨学科组建创新创业团队或工作室;以“人才互用、资源共享”为基础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研发、技术改造。第三,建设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培育平台。组建校内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选拔有创业想法的学生组建创业团队,为学生免费提供创业场所、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以实现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推动企业、政府与学校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孵化培育平台。
(五)组建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保障
组建一支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是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一方面,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创新创业师资培训,使他们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所必须具备的教学理念和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同时,安排部分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挂职、兼职,弥补创新创业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学校聘请一些企业高管、政府职能部门的专家和优秀的创业校友担任学生创业导师,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帮扶,确实帮助学生降低创业风险,把握创业时机,实现成功创业【5】。
(六)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塑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当前,大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氛围还不够浓厚,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重非常小,绝大多数学生毕业之后都倾向于直接去找工作。校园文化环境是与学生学习生活最为密切的文化领域,它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极其重要作用。首先,加大创新创业政策宣传。通过广播、校园网、宣传栏、易班、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大力宣传国家和地方的最新创新创业政策,创造鼓励创新创业的宣传舆论氛围。宣传创业典型人物和创业成功案例,树立创新创业的榜样;其次,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论坛、创新创业讲座和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营造学生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第三,制定和完善一整套激励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规章制度。如弹性学分制、休学创业、创业实践抵毕业实习、创业计划书抵毕业设计、创新创业成果奖励等相关制度,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增强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促进毕业生成功就业的一项重大举措。高职院校要肩负使命,履行责任,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真正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袁博.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J].科教导刊,2013(34):P31-33 [2]滕兆霞,周吴浪.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初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05): P28-29 [3]于兆国.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机制探析[J].职教论坛,2015(29):P33-36 [4]刘春山等.以就业为导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师,2016(7): P218-220 [5] 于晓丹.谈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成功就业[J].新校园,2016(3):P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