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杓金香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黄羊川高级小学杓金香
目前,农村与城市的小学英语教学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在英语教学上,农村现有小学英语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师资力量严重缺乏、英语教学设备缺乏、教学信息相对比较封闭、学生的思想保守、走出学校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些都极不利于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作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针对这些不利因素,要认真学习新课标理念,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因地制宜,创设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力抓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多变地教学,激发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
一、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现状
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如下:
1、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相对于城里的英语教学,农村小学教学中英语教育起步较迟,导致近年来专业的英语教师寥寥无几,师资是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面临的最大问题。英语教师不但数量严重缺乏,而且文化素质也参差不齐。农村的英语教师大部分都是非专业性的,真正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并不多。因此,尽管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了,但是大多数英语教师岗位只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居于大多数英语教师未受过正规的英语新课程教学法的培训,所以对英语教学规律及教法知之甚微,对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教学缺乏应有的理论知识。有的教师上课时表现出重点不突出,目标不明确。教学时也只是把单词、词组、语言点、对话、课文等一项一项的扫过,对于学生来说就如同“水过鸭背”和“走马观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只能得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2、缺乏必要的英语教学设备
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普遍偏差,小学英语教学设备明显不足,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设施,现状化的教学设备几乎没有,建有语音室和多 1
媒体教室的农村小学也只是占极少数。许多教师普遍借助母语来授课,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学资源的不足致使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形式单一化。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及开阔视野,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把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扼杀于萌芽状态。
3、农村家长对小学英语的重视不足
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脱节也加大了英语教育开展的难度。在农村,因为人们的接触面不广,英语在社会生活中应用少,氛围不足,没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普遍家长认为小学里主要是语文和数学,自己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学好语文和数学就不错了,许多孩子家长都外出打工或者是单亲家庭,无人督促学习,课后无法及时的巩固所学的知识。有的家里甚至连录音机都没有,孩子在家里得到不关心和鼓励,更不用说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了,所以致使许多孩子学习英语没有任何压力,也没有任何动力,更谈不上让孩子用心、用功地学习英语了。
4、农村小学生缺乏开口学英语
农村小学的生源主要来自于附近的一些自然村,与城里的孩子相比会有一定的差别,因而农村小学生在学习英语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农村小学生土生土长,从小受周围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往往会显得较为胆小、害羞,不善言谈,缺乏自信心,害怕说错会被他人嘲笑或被老师批评,因而羞于开口说英语,“越不敢开口说,就越不会说;越不会说,就越不敢开口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同时,英语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分数或升学而展开,这样的教学活动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二、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对策
小学英语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示范者,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师教学的水平,对学生有重大的影响。因此,要让农村小学英语教育能与语文、数学等其他科目那样枝繁叶茂并一起开花结果,必须大力加强师资力量;不断加强家长对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视;善
于鼓励农村小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改变他们“羞于开口”的陋习,将“羞于开口”变“敢于开口”。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城镇教师去农村任教,还可以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小学工作,使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尽快开展起来,跟上新课改的步伐。
(2)对在岗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由于绝大多数现任小学英语教师是在已有的非英语教师中转行过来的,而且这些英语教师又大多数年轻,经验少,普遍缺少对英语课程理念的深入理解,因而对现任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3)培养一部分基本功扎实、敢于尝试的骨干教师。作为农村小学,要在短期内使全校英语教师的素质都达到较高的层次是不现实的。因而骨干教师的培养对于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索质是十分必要的。
(4)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小学英语教师不但要有较为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良好的英语文化知识,而且还应具有语言教学基本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演、唱、跳、画的基本技巧,并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创设有利于儿童习得语言的学习情境。作为一个英语教师也不能只满足于固有的知识库存,必须不断进行知识的补充与更新。小学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造性地开展英语教学工作。
2、改善英语教学条件
小学英语教学应视听结合,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教学效率。政府相关部门对此应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各小学领导也应创造条件逐步完善这些设备,建立起语音室,配合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软件资料、挂图等教具进行英语教学。
3、重视家校互动教育
小学英语教师应与学生家长建立协调、融洽的人际关系,与家长在英语学习上的认识达成一致,并在教学中互相配合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重
要保证。作为英语教师应主动向家长介绍小学英语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反映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使家长了解小学英语,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状况,配合教师共同教好英语。同时,还应吸引家长参与教育过程,如英语教学向家长开放,聘请家长担任英语角志愿辅导员。又如英语教师可给学生布臵“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学英语单词,说英语句子”等家庭作业,将学校的“英语课堂”延伸到“家庭课堂”,这样在与家长“联系”和“互动”的过程中,帮助家长认识小学英语,并共同促进学生学好英语。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最大的成功在于让孩子们对英语保持较大的兴趣,并使绝大多数学生一直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让他们到了中学还很乐意学英语,那样才算是成功的小学英语教学。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学生在上课时多给学生各种口头练习及听力练习的机会,让他们脑、口、耳并用,通过边用、边学、边做,让他们在用中学、学中用,反复实践,学用结合、强化记忆。还需要学生在课外不懈的学习和练习,以听说读写为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和练习活动,突出听说读写。多给学生听录音,看光碟,看幻灯,看英语短片电影。开展演讲、作业展评、书法、朗诵、阅读比赛。比赛可根据学生成绩分组参加,这样后进生也有机会获奖。另外可以倡导学生用英语写日记或周记,教师批改后,将写得好的日记、周记刊出在黑板报或墙报上,这样以来,学生既可以相互交流,又可以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总之,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家长、学生的共同配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的实践、总结、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农村小学英语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小学英语教育现状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现状分析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运用英语语言进行有条理地与他人交流。但在小学阶段要达到课标的要求,仍然还有一段距离。由于小学英语教学存在课时少,缺乏语言环境等客观原因和小学生自身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自控力差等主观因素,目前小学英语教学还普遍存在以下现象。
1、教师整体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小学英语开设之初师资严重缺乏,部分教师是跨专业教英语的,比如美术专业的新上岗教师为了学校需要转而从事英语教学,也有一些教师是在从事了语文或数学教学工作多年后,又投身到了英语教学工作中去,这些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所带班级的成绩也是名列前茅,但由于没有接受过英语专业的训练,尤其在听说读的教学方面问题很多。即使是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在语音、语调这些基本技能方面完全符合要求的也是凤毛麟角,教师专业水平整体有待提高。胡明扬先生认为,“如果小学外语教学的师资问题解决不了,让一些自己的英语都没学好,发音全是中国腔的老师去教小学生,一旦养成习惯,将来再改就比登天还难,还不如不学”。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在业务上他们必须能够提供充足而且准确的语言输入;第二,在心理上他们必须能够了解并且善于引导儿童的英语学习。教师是外语学习环境下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关键
2、学生缺乏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
英语在我国是一门外语,本身缺乏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学习英语的先天优势不足。从小学到高中,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基本限于课堂内,有关课堂外英语学习的拓展和延伸很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仅仅只停留在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中,即使老师费尽心思在课堂上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了,由于课外得不到很好的拓展和延伸,也只能是昙花一现。而在小学,英语的地位更加不容乐观,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和对待音体美相当,有的学校对英语的重视程度甚至不及音体美等技能课。态度决定一切,作为英语学习主会场的学校重视的只是学生的分数,教师也只有努力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得到学校及家长的认可。历年小学英语考试试题证明,只要学生记住每一单元重点的单词和句型,考试成绩就不会很差。而大多数学生记忆单词和句型的方法还是停留在死记硬背阶段,因此整个英语学习过程留给学生的印象就是不停地背诵,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那么持久的兴趣从何而来呢?
3、重读写、轻听说
“高考”的影响也蔓延到了小学,迫于考试的压力,教师不得不强化读写训练,小学英语原本开设课时就少,一周只有三到四节课,如果读写训练加强了,分配给听说技能训练的时间就少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就更无从谈起。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如果一味地强调读写,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就会越来越缺乏兴趣,即便考试成绩上去了,由于听说技能的“先天”不足,必将严重影响日后的学习。新课标提出,小学英语学习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果在小学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以后将很难补救。
4、语音教学不能全面而又系统的开展
有两方面的原因制约着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工作开展,一方面是教材的限制,小学英语现行教材有二十多个版本,大多数版本的单词后面都没有附国际音标。就笔者所教的陕旅版教材为例,新、旧版教材都没有附单词音标,只是从四年级下册开始教材内容中包含有少量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教学。教师一般都是按照教材的编排来组织教学的,这样一来音标教学就被大多数老师忽略掉了。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源于教师,他们自身语音知识不够专业系统,前面也提到,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水平整体不高,主要是指语音语调方面的。这两方面的原因就造成了小学语音教学始终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境地。换句话说,即便有些教师意识到了语音教学的重要性,也尝试着教授学生音标,但由于语音专业知识欠缺,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所教内容也仅仅局限于48个基本音的学习上,而对于一些特殊的语音现象,如连读、重读、弱读、失去爆破等不予涉及。除此之外,“语调”练习也仅仅停留在“一般疑问句用升调,特殊疑问句和陈述句用降调”这一知识水平上。我们都知道,英语是一门依靠语调来支撑的语言,语调的升降变化形成了地道的英语,在小学英语教育中忽视语音教学是英语基础教育的一大缺陷。
5、语法教学“进退两难”
一直以来,小学英语中的语法教学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虽然新课标里面对于小学阶段应该掌握的语法知识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教材内容中出现的大量语法现象又迫使教师不得不教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还不够完善,从而导致他们缺乏归纳能力以及学习相对抽象而复杂语法知识的能力。语法知识的学习对小学生来说本身就是“软肋”,若不教,一方面考试题目中会出现,另一方面家长会抱怨教师教的不够扎实,初中教师会抱怨小学教师语法知识匮乏,教得不够系统全面。如若教授语法知识,不仅占用了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时间,而且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吃力,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三大任务应该是强化语音、培养语感和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语法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在中学完成,不必要占用太多时间。
上述的种种事实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教育的欠缺,看到了我们孩子的苍白和无奈。我们应根据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制定相应的措施。如加大英语教师培训力度,为英语课程实施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开展并壮大英语教研活动,让老师在交流、碰撞会产生生命的火花。作为教师,要不断更新理念,改进教学策略,不要仅仅把英语作为一门学科知识来教,让学生去背单词、学音标、记语法,而要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多听、多说、多玩、多演,在活动中接触语言信息,教师教学要重视教学的结果,更要重视教学的过程,要把重点放在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要善于设计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思考,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三思录和习惯。
参考文献
[1]国家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
[2]董燕萍.从广东省小学英语教育现状看外语要从小学起的问题[J].现代外语,2003(1):40-47
[3]胡明扬.外语学习与教学往事谈[J].外国语,2002(5).
第三篇: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分析与对策
小王小学教师现状分析与对策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80%以上,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必须从农村基层教育抓起。2003 年我国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9.47 % ,这意味着半数以上少年儿童的基础教育要在农村完成。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初始阶段,是教育的奠基工程,只有基础牢固了,楼房才会建得高大、雄伟。
一、小王小学教师现状
整体素质不高。我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结构不优,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骨干教师缺乏:市级骨干教师几乎为零;年龄结构老化:46岁以上教师占48.3%,31-45岁教师占23.3%,30岁以下教师占28.4%;学历层次不高:大专以上教师(均为自考、函授等成人教育学历)占20.9%,中专学历占76.7%;学科、专业单一:语文、数学专任教师占绝大多数,其他学科专任教师没有。尤其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科学等专业教师十分紧缺。
工作负担重。目前我校教师课时数普遍为16-20节/周,有些教师在20节以上,所有教师跨科目、跨年级任课。此外,还要承担个别辅导、家访等工作。新课改的培训、教研日活动有时占用双休日。大部分教师反映自己每日累计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师资配备严重不足,多余的教学工作量自然分摊到其他教师身上。
专业化发展不足。历史原因造成了中、老年教师的文化专业素质普遍偏低,继续教育的不足又导致了其思想观念和业务技能的落后,知识更新程度慢,信息技术素养差,教学、科研等业务素质低,课堂
教学方式单
一、手段落后,效率不高。专业培训、网络学习、报告讲座以及学术会议,一般教师难于企及,平时学习渠道以自学、同行交流为主。
二、对策: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要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加快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切实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我校教师的素质。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要树立科学的课程观,教学工作中不在单单是教书匠,而是课程的实施者、创造者,教师要能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实际、现实的课程资源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等;教师要能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发展的需要等,开发校本课程等。这些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都是新问题、新要求。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抓住这一机会,建立和完善新的教师培训机制,开展以新课程为主的新一轮教师培训。要通过在职培训、专题研修、教学研究、远程教育、送教下乡、观摩示范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村教师业务的能力,使农村教师熟悉新课程,掌握新课程的主要特点,树立现代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特别要使农村教师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终生学习的自觉性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能力。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使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热爱农村儿童。要通过教育和其它有效措
施,使广大教师敬业爱岗,扎根农村小学。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比如大幅度提高工资、实行轮换制、提供专门的进修机会等,使农村教师能够安心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更好地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性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是素质教育的源头性工程。要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遵循规律,结合实际,积极进行改革才能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促进教育的快速发展。
第四篇: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分析与对策
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分析与对策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80%以上,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必须从农村基层教育抓起。2003 年我国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9.47 % ,这意味着半数以上少年儿童的基础教育要在农村完成。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初始阶段,是教育的奠基工程,只有基础牢固了,楼房才会建得高大、雄伟。那么,我们的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到底是怎样的?他们能不能承担起打下坚实基础的重任?带着这些问题,对某镇农村小学教师师资队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在倍受关注的农村弱势群体中,小学教师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在多数人看来,教师是一个令人感到幸福、满足的职业:“工作稳定,环境单纯,假期多”。然而,在社会变革和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农村小学教师已成为一个饱含清苦酸楚、面临生存窘况的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直接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村孩子的受教育状况。关注、改善其生存、生活状态,无疑是农村教育发展最大的期待和寄托。
一、农村小学教师现状
整体素质不高。在农村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结构不优,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以某普通乡镇小学为例,骨干教师缺乏:市级骨干教师仅占教师总数4.6%;年龄结构老化:46岁以上教师占48.3%,31-45岁教师占23.3%,30岁以下教师占28.4%;学历层次不高:大专以上
教师(均为自考、函授等成人教育学历)占20.9%,中专学历占76.7%,其中近半数为民师毕业,高中及以下学历占2.4%;学科、专业单一:语文、数学专任教师占绝大多数,其他学科专任教师几乎没有。全乡教师中仅有2人是体育专业毕业,其余均为普师和幼师专业毕业。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科学等专业教师十分紧缺。
工作负担重。只要有炊烟升起的地方,就有小学教师的身影”,是山区教师工作环境艰苦的写照。目前在农村中心小学教师课时数普遍为16-20节/周,村小及教学点教师大都在20节以上,大多数教师跨科目、跨年级任课,边远教学点实行包班上课,有的要负责两个班。此外,还要承担个别辅导、家访等工作。新课改的培训、教研日活动有时占用双休日。大部分教师反映自己每日累计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师资配备严重不足,多余的教学工作量自然分摊到其他教师身上。
专业化发展不足。在提倡终身学习、“教师是一股源源不断的泉水”的时代,农村小学教师不管有没有“一桶水”,一用数十年。历史原因造成了中、老年教师的文化专业素质普遍偏低,继续教育的不足又导致了其思想观念和业务技能的落后,有些中老年教师实际上只是识字的农民,知识更新程度慢,信息技术素养差,教学、科研等业务素质低,课堂教学方式单
一、手段落后,效率不高。究其因:一是培训目标被歪曲。尽管教师有自我提高发展的愿望,职称评定中的论文、外语、计算机等“硬性规定”,成了人事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为不影响晋职加薪,教师参训率达到了100%。
但买一本书,参加一次考试,一年花费百元到数百元不等(完全由教师承担),教师的反应是“费时费力还费银子”,“权力部门的变相创收”,挫伤农村教师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职能部门难作为。进修学校和教研室,承担教师日常培训任务,但职能严重弱化,力量不足,深居简出,下基层开展培训活动要由学校或教师承担活动经费,农村教师认为这种培训机会少,有也是坐而论道的多,敢于“下水”示范的少,指导性不强。三是学习渠道单一。专业培训、网络学习、报告讲座以及学术会议,一般教师难于企及,平时学习渠道以自学、同行交流为主。节省费用、工学矛盾相对缓解的学历提高于是成为一枝独秀。在调查中,30岁以下教师参加自考或函授的占100%,有的还同时兼顾等级考试,但普遍存在学非所教,都为职称、文凭而学。
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受内部流动体制(如城乡)不畅以及外地、其他行业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吸引,大多数农村中青年骨干教师都有“跳槽”的想法。某乡镇小学五年间通过停薪留职、外出打工、转业的教师流失率达5.2%,流失教师基本上是中青年骨干教师,这对农村骨干教师的成长和学校可持续发展造成相当大的影响。近年来,考公务员、考研以脱离农村教师岗位成为新趋势。
农村社会尊重和关心教师不够。一是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天秤向财富倾斜,经济地位决定了社会地位。在农村,知识水平不高的打工人员收入超过教师成为普遍现象。“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难于富教师”,道出了农村小学教师的尴尬境地。收入的相对低廉,影响教师地位的提高。二是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农民重教程度密切相关。
管理制度缺乏创新和活力,普遍存在管理简单指标化,不尊重教育规律。改革浪潮此起彼伏,考试指挥棒依然权威,一边是喊素质要减负,一边是保质量,“减负减负,后果自负”,让教师在传统与改革的困惑中无所适从。既要忙着能力素质的培养,又要应付各类考试、竞赛,肩负着多重压力。面临来自社会、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的压力,在与奖惩、待遇、职称、提升、下岗、分流挂钩的竞争性管理制度下,校长与教师以及教师间的关系普遍紧张,教师感到人际压力沉重;“分是学生命根,考是老师的法宝”,也导致师生关系仍以权威式为主,平等合作和放任型比例很小,师生难融洽。
二、建议: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加快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将此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切实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要树立科学的课程观,教学工作中不在单单是教书匠,而是课程的实施者、创造者,教师要能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实际、现实的课程资源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等;教师要能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发展的需要等,开发校本课程等。这些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都是新问题、新要求。因此各级地方政府
应抓住这一机会,建立和完善新的教师培训机制,开展以新课程为主的新一轮教师培训。要通过在职培训、专题研修、教学研究、远程教育、送教下乡、观摩示范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村教师业务的能力,使农村教师熟悉新课程,掌握新课程的主要特点,树立现代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特别要使农村教师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终生学习的自觉性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能力。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使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热爱农村儿童。要通过教育和其它有效措施,使广大教师敬业爱岗,扎根农村小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比如大幅度提高工资、实行轮换制、延迟退休年龄、提供专门的进修机会、举办专门的培训班等,使农村教师能够安心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更好地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一潭死水。要大力推进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可以考虑采取四点措施。一是招聘一批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二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教师,聘用一批素质高、年纪轻的代课教师缓解一下当前师资紧缺的矛盾;三是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教师下到边远穷乡支教。四是改革教师内退制度,将农村教师的内退年龄提前,动员年龄偏大的教师提前退休。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性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是素质教育的源头性工程。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与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行新课程改革不相适应,阻碍着基础教育和谐均衡发展。要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遵循规律,结合实际,积极进行改革才能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促进教育的快速发展。
第五篇: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 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农村小学学校规模的不断缩小已成为农村小学发展的瓶颈。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现状,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教育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教育现状
分析
对策
本人在农村小学任教七年来,亲身经历了农村小学的 发展、壮大与辉煌,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舍转瓦化,围墙化,花园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完备,学生的学习环境优良,中心校配备了微机室,学校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套,学校师资队伍不段壮大。但是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离婚率的上升,更多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出现,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
一、现所处地区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及体制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经费紧缺、地区发展不平衡、应试教育思想严重、过分追求升学率,忽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问题逐渐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为此,本人就所在 的漳县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一)、教师专业素质
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数属民师转正或直转。表现为:知识水平低、知识老化、陈旧,专业技能薄弱、职业素养欠缺等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优秀人才,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另外,必要的教师辅导用书的缺少及新课程的教学经验的不足,使一部分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再次,由于农村学校信息闭塞,农村教育经费短缺,使得许多教师不能完整系统地吸收、理解新课程实施中的思想、目标及方法,仅凭为数不多的几次课程培训和观摩学习,所得十分有限,无法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师不能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很难受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落伍已成不争的事实。个别教师学习动力不足,总是自以为是,教师间缺乏探讨和交流,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对新的教育理念不闻不问。大部分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认识不到位,对国家依法施教的政策视而不见,教学质量上不去,不从自身找原因,而采取违规施教,例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经常发生。纵观我县农村教师四十岁以上教师居多,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这些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二)、学生及家长 农村孩子由于受地域条件的制约,学生入学较晚年龄较大,普遍存在着接受学前教育很不规范的现象,绝大多数学生只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就进入小学,错过了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期,有的较大年龄的学生还在低年级,造成学生发展很不均衡。学困生居多。致使学生家长不理解、有满意。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教育优势的诱惑,大量学生流入城里。
农村大多数家长数文盲或半文盲状况,文化程度较低,在辅导孩子时往往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有甚者,他们根本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在他们眼里,他们的任务只是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有的家长还把大量干农活的重担加在孩子的肩上。学生在家里根本没时间完成家庭作业,更不用说巩固复习了。近年来,大多数家长外出打工造成留守儿童增多,以至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的空白。久而久之,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脱节的恶性循环。
(三)、学校办学条件
尽管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大部分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设施不完备,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如笔者所在的学校,虽然配备了少量多媒体教学仪器,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和仪器的落后,不少课程都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新“三室”还没有完全配套,图书数量少、体育题材匮乏,微机室的微机一部分成为摆设,多数教 师依然是“一只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依然主要是靠“听、写、读、备、考”来学习。
语文、数学、英语是农村小学的三大主课,但由于英语教师数量少,实行非专业教师任课,很大程度上阴碍英语教学的发展,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虽然开课,但农村缺少专业的教师,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学校教研
农村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科课程又多,每位教师要教三、四门课程,备几本教案,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试。班级管理、安全,特别是安全,家长担心、教师操心、学校提心吊胆,教师不得不在安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安全第一”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全员集中教研、课程辅导无法进行,哪怕是半天时间都不敢安排,生怕出现意外。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校本培训、政治学习只能是挤时间、抢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钻研新课程改革,去开展教研。因而造成不少教师忙于应付,手忙脚乱,心力交瘁,教研、教学相脱离,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效果欠佳。许多教师依然是“经验型”、“辛苦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在农村微乎其微,少之又少。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但受经济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课改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五)应试教育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由于旧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以分论人,以分量才”的片面现 象长期存在,社会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标准,学校领导评价教师的水平高低,工作好坏是以所教班级学生的升学度、合格率为依据,教师检验学生是否获得了系统的知识,甄别好学生与差学生,是以考试分数为准则。上级管理部门不断地组织统考统测,并且给各个学校排名排队,至使学校领导给教师加压。学校为了在社会上留下好名声,为了下一年能有较好的生源,想方设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提高分数和录取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切与经济挂钩,与晋升考核挂钩,用经济这根杠杆来达到这一目的,于是就设立高考奖、会考奖。达不到标准,非但一分钱拿不到,还要在教师大会上点名挨批评,这样一来,教师即使不为奖金,也要为面子拼命干。要想学生考得好,教师明知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有碍于学生健康成长,却还一味乐此不疲地采用“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造。它严重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单靠死死地抓住学生,反复操练,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带来的结果只能是高分低能。.(六)、留守儿童增多,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良好的家庭环境
笔者所在的乡镇,煤炭和烟花是地方的两大支柱产业,由于国家对煤矿开采和烟花制作门槛的提高,加之产业技术水平的不断革新,富余的劳动力都流往城市。而一直存在的城乡二元状况使大量农民工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照看。父母出去给留守儿童带来的诸如心理关怀缺失,情感发育不良;脱离父母监护,安全隐患凸 显;智力发展滞后,学习成绩不佳;缺乏家庭管教,日常行为不良等问题十分严重。
二、对策
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均衡了展,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了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育、音乐、美术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一是每年聘用一批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补充“新鲜血液”;二是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部分教师下到边远穷乡支教;三是成立教育人才交流中心,统一管理,随时向各农村小学提供推介服务,使教师队伍建设有“源头”。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开展好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使教师成为学会学习、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货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没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现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关心、帮助、激励农村孩子,特别是 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教导处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要认真探索研究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狠抓教学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夯实“备”、“教”、“改”、“导”、“考”、“评”各个环节的工作。
1、认真学习《教学常规》,强化常规意识。教学常规是落实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是规范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是优良教风、学风的体现和量度。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首先要学习常规,理解常规,强化常规。
2、从实际出发,制定实施办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是常规管理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各校必须根据常规管理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从高标准、严要求、重落实的原则出发,重视抓细节、抓过程、抓考评,制定本校的实施意见和措施,使教学常规管理有章可循、规范生动、有序落实,形成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创建学校的管理文化。
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教学常规管理的重点。首先要加快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教育理念不转变,许多教育问题不可能解决。而新课程的最大特点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与教师一起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知识,学会学习。以此提高学习能力,增进智慧生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学校要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强化校本教研,使教师要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潜下心来研究学生、研究课堂教学。针对 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难度和节奏,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案,集中精力抓好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打造“活力、高效”课堂,探索建立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兴趣和能力的课堂发展性评价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中促成专业成长。
4、精心编选学科资料,提高训练的针对性
学生的训练是学生有效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学生的训练要讲究科学有效,否则,就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训练效率低下,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精心设计课内、外练习,使训练能针对学生实际,针对教学要求。学校要建立控制学生作业总量和监控作业布置、批改的有效措施,规范作业布置、批改要求,并做到作业“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同时要控制考试频度,杜绝考试的随意性,提高考试的实效性。
5、加强监督管理,使常规管理经常化。
优良的常规管理最终要创建优良的教风和学风,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只有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做到。在常规管理实施过程中,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监督常规管理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完善校内教学评价方案,注重对教师教学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的杠杆作用,引导教师钻研教学、关注学生、提升质量。最终使常规成为习惯,成为学校优良文化,进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提升教师上课水平
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要随时收集所教学科的信息,还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只有用系统的先进的思想和方法指导教学,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在实践中学习,学习观摩优秀教师的课,与同学科教师互相学习,在对比中反思,在切磋中进步。要认真上好 8 每一节课,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找出存在于自己课堂教学中的缺失和原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保证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备课成为九峰职校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上课是老师有步骤地、深入浅出地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四)、充分挖掘乡镇中心校资源优势,加强村小内涵建设,实施理念带动、科研联动、教研互动、蹲点促动、督导推动战略。中心校统一领导,统筹安排优质人力资源,开展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如公开课、研讨课、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实现资源共享,增加学习机会,感受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教师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锻炼的机会。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五)、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打破学校之间的严格界限,让校校有歌声、校校球声、校校有绘画。激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缩小校际间的差距,促进农村小学的均衡发展。只有这样,农村孩子才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
(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需以政府投入为主,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尽可能向农村倾斜,特别是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学校可充分利用教育网络资源平台,学习优秀教育和备课、教学设计、作业优化等,溶入自己教学实践,为农村教育发展服务,为 培养人才服务。
(七)、整合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解决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一是政府要针对留守儿童现状,发挥其主导作用,改革现存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和创新现在教育模式,使留守儿童能够尽量在城市享受到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二是学校应该开设针对留守儿童自立自强的课程,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配备专业性心理教师,可以选取学校教师参加系统性培训,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三是要净化留守儿童周边环境的空气,严格控制网吧、游戏厅等场所的设立,多管齐下,为留守儿童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四是外出的家长要经常和子女联系,关心其身心健康,尤其是要积极主动地和班主任、监护人、代理家长及时沟通,共同配合他们作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上述观点,是我针对我校以及其他乡直学校近几年的教学成绩和我在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只有一个目的,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基础教育,奋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