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洪镇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五篇

时间:2019-05-12 12:3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洪镇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洪镇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一篇:东洪镇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东洪镇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下功夫。今年新打农用机井450眼,修农田桥82座,整修沟渠65条,改造低洼田0.8万亩。二是拓宽流通渠道,保障农产品价格效益。严格执行国家粮食保护价政策,加强经纪人的培养和管理,在全镇设置20多个粮油购销点,有近百人从事农产品物流经营活动,有效防止滞销、脱销问题。三是加强技术服务,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力。建立农业专职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新型农民致富能手等多方面的技术力量相融合的综合技术服务队伍200多人,对农业生产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指导。特别在开展集中技术攻关上下功夫。今年已集中解决技术难题16个,其中对小麦蚜虫、全蚀病、吸浆虫、纹枯病、玉米螟、豆荚螟等病虫害防治效果甚佳,确保了全镇小麦大丰收,秋季庄稼长势喜人。四是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调动群众生产积极性。五是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效益。全镇8.4万小麦全面实行良种化种植,秋季作物种植高产芝麻“倍增计划”项目5000亩,并新增葡萄、草莓、花木、林果等高效特色种植面积1500亩。六是加强交流合作,增强创新活力。不断组织有关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和项目考察。汲取外地先进经验,多次组织召开研讨会和项目观摩活动,促进联动互动,优势互补。

东洪镇党政办

2011年8月11日

第二篇:推进农机作业标准化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推进农机作业标准化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字体:大 中 小】【关闭】

胡伟陈芳

农业标准化是指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规范的工艺流程衡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应对“入世”后的新形势,发展农业先进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新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对于建设现代化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农业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农业生产必须从源头到最终产品,都需要以标准化为基础。农业标准化不仅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需要,也是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成为现代农业的新理念。推进农机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农机作业标准化是农业生产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机作业质量法制化管理是实现农机作业标准化的重要保证。农机作业标准化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农机作业质量标准,把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纳入标准化作业和标准化管理的轨道,既可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农业增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水平,又能够促进农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机作业标准化,就是在农机化生产过程中,突出抓好农机作业标准的实施和监督。

农机作业标准化是伴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农机作业标准化不是软任务,而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节约能源、增加农产品竞争力的硬措施,实现农机作业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农机技术状态、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作业,是提高产量、改良质量,增加效益的有效途径。

1.1实施农机作业标准化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内容

农机作业标准化是农业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将先进的应用技术和现代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有机联系起来,促进农机与农艺紧密结合,使农业生产能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有序进行,使农业生产逐步按工业化的方式进行。

1.2实施农机作业标准化,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需要

实施农机作业标准化,对提高农产品产量,改进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产品成本,增加防灾抗灾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没有农机标准化,就实现不了农业标准化和质量效益型农业。三是实施农机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重要措施。在农业品种、生产技术、作业方式上努力与国际对接,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优势,实施农机作业标准化,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

1.3 实施农机作业标准化有利于资源的节约

农机作业标准是专家经过研究并验证的科学合理的生产操作规范,实施这些作业标准就能够以科学的方式完成农业生产的任务,并且达到节约的要求。比如,减少农机作业油料的使用,或保持农机良好的机况等,从而达到资源节约的作用。

1.4实施农机作业标准化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农机作业标准化是科教兴农的重要载体,是推广运用先进技术的重要手段,是使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种植规模化、作物生产基础化、农业精准化和田间作业的规范化,都要通过实施农机作业标准化来完成的。在农机化新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机推

广部门为使技术准确的应用,都要制定一些规范化的农机新技术规程,而这些规程就是农机标准化的具体体现,通过实施这些规范,就可以把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之中去,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1.5 实施农机作业标准化有利于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的建设

随着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网络的发展和健全,对农机作业标准化的要求会更加迫切。农机社会化生产的规模的扩大,相应的作业质量纠纷发生的就会越多,如何解决这些纠纷,农机作业标准就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标尺,用技术法规,即农机作业标准去评判质量纠纷就成为一种必然。因此,推进农机作业标准化,可以促进作业质量矛盾的减少,可以评判作业质量纠纷,保障农机社会化作业体系的健康发展。

2农机拥有者是农机作业标准化的主体

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的过程,必须由熟练掌握标准的农机驾驶员和达到标准技术状态的农业机械来完成,通过实施各项农机化作业标准,确保各项农机作业达到生产要求,从而生产出标准的优质农产品。

2.1农机拥有者是实现农机作业标准化的关键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体制改革,农村土地规模经营越来越显现出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这种方式既保障了农民收入,也促进了农业科学化生产,标准化种植和合理化管理的发展。从事农业生产中机械化有偿作业的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也将取代一家一户拥有农机具的格局。农民是农业机械化的主体,而拥有和使用这些农业机械的农机手也就自然成为实施农机标准化的主体。这种既节约社会资源,提高农民收入和解决农民就业,又能实现农机具最大利用率的方式,必将成为推动农机作业标准化的进程的主要动力。

2.2 加强培训,奠定标准化实施的素质基础

没有“标准人”,干不出“标准活”。因此,加强标准的制(修)定和宣贯,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机手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具备专业技术和标准化知识的农机标准化推广、应用队伍,建立现代农机标准化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和体系,对农民选择和使用农机具的方法进行规范和指导,就成为一种必然。只有农机操作者的素质水平提高了,才能保证农机作业和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所以,在积极制定各项农机作业标准的同时,还要积极做好农机标准的宣贯工作,通过技术培训方式,让农机使用人员掌握这些标准、应用这些标准就成为农机作业标准化的基础了。体系建设和典型示范是农机作业标准化实施的促进措施

重点围绕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绿色食品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主要农作物和高效经济作物开展农机作业标准化生产,在农田作业的各个环节上认真实施,从而有效地把标准化工作贯穿于农机作业的始终。

3.1 建立农机作业标准化体系

针对我市农业生产实际,要不断完善和建立农机作业标准化体系。标准化需要大力推广和认真实施,才能变成现实的效益和成果,建立农机作业标准化制修订和推广体系是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环节。

农机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要在认真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聘请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把农机作业标准逐步整理、研究、修订和完善起来,制定贯穿整个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形成比较完整的、标准较高的、农机作业标准化体系。标准体系包括整地、播种、深施肥、栽植、喷雾、中耕、收获、加工等农机作业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测评价方法,具有质量要求明确,指标量化清晰,操作简便可行的特点,为实施和检查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使农机作业有章可循,农机作业质量检查有法可依,农机化生产时时、处处、事事都有标准依据和规章约束。

标准化体系制定必须坚持四条原则。一是以现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为基础和依

据。二是从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总结现有的成功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补充标准。三是标准制定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要根据客观实际需要不断提高和完善。四是注意农机作业标准的系统性,使各项农机作业标准统一协调。

3.2 建立示范点,促进农机作业标准化建设

通过建立示全程机械化标准作业示范区和关键环节标准化示范点,实施农机作业标准化,总结实施区农机作业标准化经验,形成本区域内重要农作物农机作业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促进土地要素流转,探索农业适度规范经营和连片种植,以利于带动相关作物的农机标准化生产,提高农机作业标准化水平。

天津市经过一年的试验示范,各示范点都总结出一些适于本地区的农机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典型引导,以点带面的作用。在示范点建设上,一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帮助示范点认真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使示范点从组织领导到技术指导都成立了相关组织,认真落实和执行农机作业标准,充分发挥示范点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加强对示范点工作指导。市农机局组织有关处、站技术人员,在春播到秋整地的每个作业环节上,深入到示范点的试验田指导农机标准化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为继续提高农机作业标准化水平积累原始技术资料和科学依据。三是初步形成了主产作物农机标准化生产的模式。

4. 结束语

加强农机作业标准化推广力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我们开展农机作业标准化工作的目标。要通过制定标准化作业技术规程,积极促进标准化实施。用召开农机标准化生产现场会,将标准及时发放到示范户和有机户手中,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农机使用者作业按标准干,检查按标准看,做到培训、指导、检查相结合,努力提高农机作业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科技载体作用,实施标准化、规范化作业,促进质量效益型农业健康发展,加速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步伐。

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农业生产中应进一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化作业体系,保护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种子生产标准化、农艺措施标准化、农机管理标准化、田间作业标准化,使各项农业标准化工作有机得结合在一起,共同作用,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实现。

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对农机作业标准化工作的认识就应该提升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高度,提升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使农机作业标准化工作在广大干部群众思想中得到共识和重视,为实施农机作业标准化奠定坚实基础,并以不断推进农机生产作业标准化来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为建设新农村作出贡献。

第三篇:多管齐下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xx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全县幅员面积1332平方公里,辖46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8万,耕地面积45万亩,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县。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建设“特色农业大县”、“绿色生态靓县”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助农增收为目标,以做强产业为重点,以夯实基础为保障,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上狠下功夫,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

一、主要成效

1、农业生产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近年来,我县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为重点,着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努力提高土地产出能力,提高耕地质量。

2002年以来,我县以转变观念为突破口,力破“畏首畏尾,急功近利”、“以我为主、小打小闹”、“条框定性,经验引路”的思想,坚持以市场配置资源,采取“卖、聚、争、投”多管齐下,坚持大、中微并建,充分利用项目补贴、财政支农资金吸纳民间资本,广泛筹集建设资金,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走上了健康、快速发展轨道。两年来,共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1.1亿元,群众投工投劳2918万个,完成24座小

(一)、小

(二)型病险水库整治,开渠配套116公里,新建小微水利工程316处,新增有效灌面22万亩,启动了47个高标准的兴水示范村建设,完成了以“六个一”为内容的户办工程4800户;一次性完成了23万亩林业绿化,其中退耕还林9万亩,荒山造林14万亩,栽植生态林5万亩;全县新建村道公路602公里,改扩建217公里,建标美路25条109公里;全县改造中低产田土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平方公里,完成了27个扶贫新村建设,同时我们开展以产业培置为重点,新村建设为载体,组织建设为保障,大力实施小康示范村建设,经过两年的努力,全县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助推了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农村繁荣。2000年以来,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荣获省水利工作先进县、林业绿化模范县等称号,2003年,林业、水利获全市一等奖,2004年,林业、水利、农机分别获全市一等奖,xx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创造的“卖、聚、争、投”经验在全市推广。

2、特色农业初见成效

近年来,我县以培育特色产业为重点,以提升品质为核心,大力促进农产品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努力增强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是围绕“扩面、强管、增值”做文章,实施标准化管理,水果产业效益明显提升。近两年来,我县全面推行水果标准化管理,果品品质不断提升,锦橙100号已通过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认证。两年来,我县共培育锦橙100号标准化管理示范片3个,面积达到1.2万亩,锦橙100号远销12个省,优质锦橙抢购一空,今年产地批发价达到1.6元/公斤,同比增加25%,仅此一项,果农人均增收120元以上;二是按照“发挥优势,重点培育,规模发展”的思路,在培育良种、扶持大户、拓展市场上狠下功夫,2004年,全县建成了20万头优质肉猪产业带,百万只溪河养鸭带,10万头山羊产业带,1万头肉牛产业带,全县出栏生猪60.5万头,产值达到4.8亿元,人均增收98元;出栏小家禽930万只,产值达到1.4亿元,人均增收30元;出栏草食牲畜33万头,产值6100万元,人均增收13元,仅畜牧业一项人均增收141元。三是扩大复种指数和采取转、代、租等方式对3.8万亩撂荒土地全面复耕,大力推广“地膜玉米、旱育抛秧、杂糯间栽、苕豆套作、秸杆覆盖沃土免耕”五大技术,全面实施以户平1000株高梁、户平1亩地膜花生、户平1亩杂糯间栽、户平1亩苕豆套作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工程,粮食播面同比增加6万亩,同比增加11%,农民人均增收32元。

3、龙头带动明显增强

近年来,我县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不断创新经营机制,积极招引和培育龙头企业,探索以工哺农的新模式,促进工农互动。

2003年我县成功引进成都客商黄万灿收购已破产多年的肉联厂建起了年销售收入达9000万元的齐祥食品公司,为11万农户解决了销路。2004年,我们又成功引进成都创景物业公司在我县投资2500万元创建四川邦农实业公司,该公司已收购我县停产多年的饲料公司、面粉厂,并在河舒新建常年饲养dly种猪2500头,年出栏dly肉猪3万头的良繁养殖场,同时采取“公司+良繁场+农户”的运作模式,已首批与450户年饲养dly生猪100头以上的大户签订认养合同,实行“统一规划圈舍,统一提供仔猪,统一提供饲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疫病防治,统一代农销售”的方式,大力发展dly养猪大户,三年内使我县生猪良种率达60%以上,我县2004年出肥生猪60万头,接良繁率达60%计算(本文权属好范文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dly肉猪将达到36万

头,再加上450户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大户,出肥累计达40万头以上,dly肉猪价格比普通肉猪价格高2元/公斤,每头可多创收180元以上,全县可多增收720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可增收133元,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农民增收的幅度将更大。同时,我县的绿源油脂、蓬雪面粉、可口爽、金华纺织、海峡丝绸等农副产品

加工龙头企业,与13.3万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关系,三坝果协、生猪合作社、恒基农业等一批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与农户签订了2.3万份订单,为农户解除了后顾之忧。

二、基本经验

我县围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1、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全面准确贯彻涉农政策。我们充分宣传中央1号文件,严格执行农税“三不一降低”、“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政策,强化土地制度、产权制度,粮食流通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田积极性,从而增强了粮食生产能力。

2、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增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投入是关键,采取增大财政支农力度,农业投资担保,市场配置资源等多种形式,用好财政、项目资金,激活民间资金,扩大信贷规模,增大了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投入。

3、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增强龙头带动能力。我县采取引外龙、育新龙、扶强龙等多策并举,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户建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延长产业链,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投入不足。我县非国贫、省贫县,受国家倾斜较少,县级财政是一个典型的“吃饭财政”,对投入农业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我县农业基础设施脆弱,耕地质量较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

2、支农政策难以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由于我县是典型的丘陵县,人多地少,中央的惠农政策对农业的影响起不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

3、龙头企业融资难。

四、建议

1、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县以下的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加工龙头企业,由生产规模、技术设备等原因,往往是初级产品加工,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差,企业融资比较困难,建议中央、省出台优惠政策,给予非贫困县龙头企业扩张、升级等贷款贴息。

2、加大对丘陵地区产业化建设的扶持。丘陵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生产条件相对较差,区域优势不明显,发展产业化经营远比平原地区困难,建议中央、省加大对丘陵地区农业产业化特别是种养业在项目上的扶持力度。

3、改革和完善服务体系。当前农业服务体系存在管理错位,服务缺位,县级农业部门只管务不管人,乡镇只管人,难管业务。造成后来的“三级一户”的服务体系难以发挥作用,建议省市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基层服务站所的作用。

4、建立助农增收的长效机制。要稳定和强化已有的各项支农政策,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各级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

第四篇:多管齐下,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主要成效

1、农业生产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近年来,我县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为重点,着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努力提高土地产出能力,提高耕地质量。

2、特色农业初见成效

近年来,我县以培育特色产业为重点,以提升品质为核心,大力促进农产品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努力增强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3、龙头带动明显增强

近年来,我县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不断创新经营机制,积极招引和培育龙头企业,探索以工哺农的新模式,促进工农互动。

二、基本经验

我县围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1、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全面准确贯彻涉农政策。我们充分宣传中央1号文件,严格执行农税“三不一降低”、“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政策,强化土地制度、产权制度,粮食流通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田积极性,从而增强了粮食生产能力。

2、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增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投入是关键,采取增大财政支农力度,农业投资担保,市场配置资源等多种形式,用好财政、项目资金,激活民间资金,扩大信贷规模,增大了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投入。

3、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增强龙头带动能力。我县采取引外龙、育新龙、扶强龙等多策并举,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户建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延长产业链,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投入不足。我县非国贫、省贫县,受国家倾斜较少,县级财政是一个典型的“吃饭财政”,对投入农业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我县农业基础设施脆弱,耕地质量较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

2、支农政策难以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由于我县是典型的丘陵县,人多地少,中央的惠农政策对农业的影响起不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

3、龙头企业融资难。

四、建议

1、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县以下的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加工龙头企业,由生产规模、技术设备等原因,往往是初级产品加工,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差,企业融资比较困难,建议中央、省出台优惠政策,给予非贫困县龙头企业扩张、升级等贷款贴息。

2、加大对丘陵地区产业化建设的扶持。丘陵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生产条件相对较差,区域优势不明显,发展产业化经营远比平原地区困难,建议中央、省加大对丘陵地区农业产业化特别是种养业在项目上的扶持力度。

3、改革和完善服务体系。当前农业服务体系存在管理错位,服务缺位,县级农业部门只管务不管人,乡镇只管人,难管业务。造成后来的“三级一户”的服务体系难以发挥作用,建议省市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基层服务站所的作用。

4、建立助农增收的长效机制。要稳定和强化已有的各项支农政策,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各级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

第五篇: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分散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依托,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进入发展提高阶段,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高,为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我国农业产业化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大部分企业经营方式粗放,规模化程度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龙头企业结构不合理,加工企业多、流通企业少,初级加工企业多、精深加工企业少;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完善;融资难问题没有根本缓解;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目前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一是推进土地流转体制机制创新。允许农民通过土地租赁、入股等形式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搭建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加强流转管理和服务,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二是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公益性为主,涵盖投入、研发、推广等领域,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体系。三是推进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联结农户与龙头企业的服务组织,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鼓励龙头企业设立风险资金、实行利润返还等,建立健全风险保障机制。及时总结推广实践经验,不断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方式。四是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鼓励信贷资金向农业流动,支持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引导工商企业、外资、民间资本等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加快推进家庭承包经营向提高集约化水平方向发展、统一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方向发展。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包括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农民,鼓励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发展家庭农场,鼓励和引导返乡农民工、工商企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乡土人才创办农业企业。二是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和农产品生产流通特点,建设一批国家级产地市场、区域性产地市场和农村田头市场,构建定位布局科学、互相衔接补充、运转高效顺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三是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全程,综合配套、机制灵活、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总的方向是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重点是强化公益性监管服务机构建设。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关键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一是加强龙头企业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开展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粮食生产基地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等,切实改善生产设施条件。二是推动龙头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行标准化管理,加强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和自主创新,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三是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强示范基地技术创新、质量检测、物流信息、品牌推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四是改善金融服务,拓宽资金渠道,切实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

下载东洪镇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洪镇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东洪镇节能降耗工作总结

    东洪镇节能工作总结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我镇按照年初工作目标要求,确保不突破控制指标,就节能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作自己如下: 一、节能工作开展情......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意见(共5篇)

    根据中央、省、市对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经研究,对年的农村经济工作提出如下意见:年农村经济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

    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孟宪江 目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新命题、发展中的新课题、现实工作中的难题。如,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

    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保障

    水利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保障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15:22 来源:《求是》期号:2005.8作者:翟浩辉 国内外实践证明,加强水利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

    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为了实现今年农业总产值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目标,提出如下建议: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按照“多予、少娶放活”的方针,落实各项支农政策。要继续实施粮......

    着力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着力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效益不断发挥。但是与全省农业产业化竞相发展的态......

    东洪镇节能降耗工作总结(推荐五篇)

    万里镇节能降耗工作总结 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我镇按照年初工作目标要求,确保不突破控制指标,就节能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作自己如下:一、节能工作开......

    农业信息化建设学习心得体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xxx”时期,农业部计划要在全国80%以上的县级区域建立起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力争整体运行功能接近同期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