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点分析应注重作业人员的心理因素(合集)

时间:2019-05-12 13:5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危险点分析应注重作业人员的心理因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危险点分析应注重作业人员的心理因素》。

第一篇:危险点分析应注重作业人员的心理因素

危险点分析应注重作业人员的心理因素

危险点分析,是电力生产人员在工作前针对某项具体任务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危险点、危险源所作的全面分析。执行危险点分析制度,便于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以达到超前控制和预防事故的目的,是电力行业确保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有的单位在执行危险点分析制度时,常常只注重对工作场地、工作环境、施工设备及工器具、工作流程、操作方法等因素的分析,而忽视作业人员的心理因素。殊不知,心理因素往往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或主要原因,说心理因素是“最大的危险点”似乎一点也不为过。在电力规程中,对人的身心因素也有明确的规定。《安规》对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规定:“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对工作票签发人的安全责任规定:“所派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人员是否适当和足够,精神状态是否良好”。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说明人的身心因素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

作为安全生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工作前进行危险点分析时,除了首先要考虑人员的技术水平、身体状况、工作经验能否胜任所安排的工作外,还必须了解人员当时的心理状况是否良好,有无情绪低落、精神不振、性情急躁等现象,发现有心理问题的作业人员应及时进行更换,确保职工生命安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者简介:余合智,男,巴东县电力公司政治工作部党务专责联系电话:***

第二篇:审计人员心理因素及其影响

审计人员心理因素及其影响

[提要] 审计工作的结果至关重要,同时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作为影响审计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审计人员的心理因素却很少被人提及。在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的心理因素很可能使审计流程发生改变,影响审计人员的决策判断。本文尝试从可能影响审计人员行为的性格、动机、情绪、能力等心理因素出发,探讨心理因素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从而使相关从业人员能对心理因素对审计工作的影响有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审计;性格;动机;情绪;能力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4月25日

审计是相对复杂的工作,审计工作耗时长,工作环节较多,对审计人员自身也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审计工作的结果也受多项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一直与做决策的审计人员如影相随。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心理因素可能使审计过程发生改变,也可能使审计人员在最终决策时做出错误的判断,出现审计失误,因而在考虑审计工作的影响因素时,审计人员的心理因素应该被考虑在内。本文就可能影响审计人员进行决策的性格、动机、情绪、能力等心理因素进行探讨。

一、审计人员的性格

性格通常被定义为:“人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因为客观世界的各种影响,性格会展现出审计人员对审计环境的态度,并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中。

目前,关于性格的理论论述主要包括:塔佩斯的五因素模型、荣格的对立类型理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等。在塔佩斯提出的关于性格的五因素模型中,塔佩斯在人的性格特质中发现了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分别是:外向性、宜人性、责任心、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开放性。根据塔佩斯五因素模型分析,从责任心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审计人员平时工作混乱不堪,我们可以这么认为,相比那些工作有条理的审计人员而言,他或她的责任心就会稍弱,其工作质量也会稍差。同样,在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方面,一个审计人员要么轻易相信他人,要么敏感多疑。而一个容易轻信他人的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就会比较马虎,同时和敏感的审计人员相比会拥有较少的焦虑。荣格的对立类型理论则根据“心理倾向”来划分性格类型,荣格认为性格可以被划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内倾型人的特点是深思熟虑、工作努力、交往面窄,外倾型人特点是热情奔放,较为感性,有时也比较轻率。可以想象,在审计工作中,内倾型人会比外倾型人遭受更多的压力,一般来讲,内倾型人工作效率也比较快,但在和被审计单位或其他单位沟通时,外倾型人优势会比较突出。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人内在的心理能量的运动是以依恋、冲突和动机的方式进行的。而弗洛伊德则认为人的性格由三个主要的系统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元素着眼于当下,渴望得到立刻的满足,它不考虑其他因素给其带来的影响。自我则放眼未来,从而针对环境不断对自身进行调整。超我是性格发展的最后系统,它依据良心对本我的行为进行评判。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所做出的任何行为或产生的任何心理问题都是由这三个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程度决定的。从中我们可以得知,自我元素重的审计人员会更加关注审计项目的可行性和自己未来的发展水平,更有利于审计项目的实施。

二、审计人员的动机

动机被认为是行为的动力,在审计活动中,我们可以认为动机是一系列激发与审计工作绩效相关的元素,它是激励审计人员的心理基础。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的动机可以被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指的是审计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趣味性使审计人员产生的工作欲望。外部动机是审计工作以外的因素,比如工资、升职、他人的认可度等可以影响审计人员的因素。德西和瑞安认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个别情况下内部动机对外部动机有促进作用。

审计人员的动机对审计工作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审计工作存在着动机的最优水平,动机过强或者过弱都会影响审计活动的效率。动机的最优水平也会随着审计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改变。在相对简单的审计工作中,工作效率根据动机的上升而提高,而当审计工作变复杂时,审计活动的动机过高却不一定是优势。我们能够这样解释上述行为,审计人员在处理简单的审计问题时,动机越高,审计人员越会抓紧时间完成,而由于项目本身的难度性较低,一般不会出现大的差错或者问题,从而提高了效率;而项目本身比较复杂时,审计人员动机过高更容易提高忙中出错的概率,或者形成精神压力,干扰智能的正常发挥,反而降低审计活动的效率。

此外,个体对实现审计目标概率的估计或期待有重要意义。当审计人员把目标价值看得越高、对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估计得越大,由目标激发的动机就越强,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焕发的内部力量就越大;相反,如果他认为目标价值不大,或者估计实现目标可能性很小,可望而不可即,那么,由此激发的动机力量也越小。心理学家阿特金森提出,如果成功动机大于失败动机,而且对成功概率估计是50%时,动机力量就强。相反,如果希望成功的动机小于或等于失败动机时,无论对成功概率作何估计,动机力量都很小。

三、审计人员的情绪

一般认为,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包括自身状态与其主观态度是否一致而引起的体验与反映。我们可以发现定义中包含了这些要素:(1)客观事物及自身状态。客观事物指某些引起情绪的事件,可以是自然事件,如下雨、地震等,也可以是社??事件,比如争吵、诽谤等,还可以是社会自然事件,如噪音、污染等。自身状态包括他的生理状态、生理唤醒和心理状态;(2)主观状态。主观状态包括了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知识、经验、理想以及在生活中养成的习惯等;(3)体验和反应。当个体的主观状态与其所遭遇的情景和自身状态进行相互作用后就会产生一定的体验,如幸福、郁闷、忧伤、绝望等,除了内心的体验外,还有外部的行为反应,如眉飞色舞、欢喜雀跃、惊慌失措和目瞪口呆等。

在客观事物、自身状态和主观状态的相互作用下,使个体产生的体验和反映就是情绪。一般来讲,当一个人遇到的事与他的主观状态相符或一致时,他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反应,当他所遇到的事与他的主观状态不一致或相悖时就产生消极的情绪。

根据情绪的定义和组成,我们可以发现情绪在审计工作中可能具有这样的功能。

(一)动机功能。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会给自己带来愉快和高兴的事,逃避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和痛苦的事。如果一个审计专业的实习生在第一次实习时,经常得到赏识和表扬,他就会逐渐喜欢上这份工作;相反,如果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常常遇到挫折和失败,他们可能就会逐渐厌倦这份工作。某些情绪能促进人的大脑活动,进而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这是情绪的促进作用;某些情绪对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有消极影响,会降低大脑活动的速度,这是情绪的瓦解作用。

(二)适应功能。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情绪表达的社会化也是重要内容。我们在审计活动中也要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笑,什么时候必须笑,当然其他的表情也是如此。适当的表情可以获得别人的认可,加快审计证据收集的速度,不当的表情甚至会给个体招来麻烦。审计人员的表情越是与他的审计环境相符,就认为他的适应能力越强。

(三)健康功能。情绪上的大起大落或狂喜狂怒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尽量保持稳定的情绪,人只有在平静、愉快的情绪状态下才能使机体各部分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人处于极端的情绪状态下或情绪变换频繁就会使机体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身体疾病,如高血压、溃疡、偏头痛等。因而,良好的情绪是健康的屏障,而身体的健康是完成复杂的审计工作的必备条件。

(四)信号功能。情绪是通过表情体现出来的,表情在人与人之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人们可以通过表情来传达自己的意思,如幼儿用哭来逼父母买他喜欢的玩具,成人用皱眉或摇头表明他们对别人言语的不赞同等。因而,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中,除了注意倾听被审计单位人员的言语外,还需要察言观色,关注他人的躯体语言,以利于捕捉到别人仅用情绪所表达的信号。

四、审计人员的能力

能力也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备的心理条件。比如说,一个审计人员所具有的查证力、观察力等,都是能力,这些是保证审计人员顺利完成审计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表现在人们所从事的各种工作中,并相应得到发展。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只有在写作中才能显现出来,一个审计人员的审计能力,也只有在审计工作中才能体现出来,当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时,也就或多或少表示了他的能力。

我们不能仅仅根据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来判断这个人能力的高低,一个人能力可能已经表现出来,也可能没有表现出来。在审计活动中,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是否能顺利完成审计工作,如果你把某项审计任务尤其是比较难处理的审计任务交?o一个人,他都能解决好,他就相对那些处理不好的人有能力。此外,能力强调的是心理特征,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很多外在条件,例如资金、审计环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等,一个人的能力不包括这些。比如,一个人因为和所长关系密切而获得了带领一个项目的任务,结果这个项目出现重大错报,导致事务所倒闭,很明显,原因是他的项目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获得的,而是靠关系获得的,结合他的表现来看是没有带领这个项目的能力的。最后,能力特征是必需的,而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同样审计一个项目,有的人靠自己的方法一天就找出了问题,有的夜以继日翻凭证一个月找出了问题,有的人再怎么努力也没找到问题,不能说他没有耐心和毅力,只能说他缺乏对应的能力。能力是审计人员完成审计任务必须具备的核心特质,是没有可替代性的。正确的理解能力在审计活动中的应用,对于个人发展和审计活动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五、其他因素

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面临一个不太熟悉的环境,这时我们经常会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从而模仿他人的举止,进而形成一定的行为。在心理学中有一种观点叫认知主义,对这一行为进行了解释,它认为人的认知和行为取决于对周边环境的观望,特别是对其他人的态度。同样,在审计过程中,领导、同事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刚从事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的心态或审计习惯。尽管大多数审计人员都接受过较高层次的教育,但书本上的内容并不一定能对错综复杂的审计活动进行详细的介绍。当面对复杂的审计工作时,缺乏经验的审计人员会向周围的同事学习他们在进行现场排查、与被审计单位人员沟通、写工作底稿时所用的方式方法,这种行为是具有普遍性的,当被模仿的审计人员的工作习惯具有某些瑕疵时,就会自然而然的遗留给年轻的审计人员。

主要参考文献:

[1]贾丽.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及提升探讨[J].商业会计,2018(2).[2]程素萍.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高旭.浅析心理因素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5(5).[5]尹桂芳,连春光.心理场视角下学生课程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统计分析――以“财政审计”课程为例[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

第三篇:钻探工人违章作业心理因素分析与对策

钻探工人违章作业心理因素分析与对策

(马贤钦 广东科诺电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00;蓝明 杭州世宝汽

车方向机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违章作业是钻探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钻探人员违章作业产生的心理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管理,可以有效的防止钻探事故的发生。关键词:违章作业,心理因素,防范措施,班组管理,安全文化

中图分类号:X911文献标识码:C

“设计未动、勘察先行”,钻探作业是电力设计、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由于钻探工作烦、杂、重且点多面又广,加之钻探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管理欠缺等原因,往往容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统计表明,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Heinrich研究发现88%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1];Williamson在研究了澳大利亚1982-1984年的事故后也称91%的事故原因是人为原因[2];Lutness甚至称95%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因素引起的[3]。钻探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违章作业现象,分析钻探工人违章作业的原因对于防止钻探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违章的表现形式及特点[4]

广义的违章行为包括违章操作、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指在操作中违反安全规程规定的操作技术或操作程序的行为;违章作业指违反安全规程,按照不良的传统习惯,随心所欲地进行生产或施工活动;违章指挥即负责人在指挥作业过程中,违反安全规程的要求,按不良的传统习惯进行指挥的行为。

违章的基本特点:①顽固性。违章是一种习惯性的动作方式,具有顽固性、多发性的特点,往往不易纠正;②潜在性。一些违章行为是违章者习惯成自然的结果,由于习以为常,所以根本没把它当回事,容易使人对违章现象丧失警惕性;③传染性。很多职工存在的违章行为是从老职工身上传习下来的,而且还继续用自己的行为方式去影响新的职工。违章作业心理因素分析

2.1侥幸心理

从理论上讲,事故相比于违章属于低概率事件,并非每次违章都会造成事故。国际劳工组织对不安全行为和轻伤、重伤死亡的比例关系作过调查统计,结果为200:20:1[5],即平均10次不安全行为就发生1次事故。有些钻探工人在几次违章而没发生事故之后,便以为永远也出不了事故,认为违章不一定出事故,存在着严重的侥幸心理。例如:开钻前机长对人员、机械设备及场地环境无任何检查确认,将围栏设置、安全帽、劳保用品等的佩戴置于脑后,对告诫当耳边风,对制度有令不行,违章行为屡禁不止。而有些工人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或缺乏安全知识、技术水平低,而是“明知故犯”,抱着“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的态度,总认为自己运气不会那么差,拿自己的生命当“赌注”。这种侥幸心理严重影响着钻探工作的安全开展。

2.2 惰性心理

有些人开展安全工作时务虚不务实,认为安全工作只是简简单单搞几项活动,举办几次仪式,看不到安全工作的“成绩”,总觉得安全工作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安全第一”仅仅是口号。于是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待安全工作图省事、怕麻烦,能

糊弄就糊弄,得过且过。只有当上级单位来检查时才临时抱佛脚,做做样子,敷衍了事。而有少数检查人员对待检查也是招呼在前,对待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此上下“敷声一片”,以致安全管理漏洞百出,酿成大害。

2.3 好奇心理

当在生产工作过程中使用一些新进设备、装备时,作业人员往往出于好奇心理,会自己动手实践一番,但由于对设备情况不熟悉、不了解,极易发生意外事故。这种怀有好奇心理的工人,对违章造成的后果没有足够预见,对事故的危害缺乏切肤之感,只有在经受沉痛教训后才能逐步醒悟。

2.4 自我表现心理

有的作业人员喜欢自我表现,逞能好强,对待安全学习、安全培训更是嗤之以鼻,认为自己经验老道,无所不知,处处讲经验、论资历、摆架子,以至造成学习跟不上步伐,知识僵化。在工作中明知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却不知悔改,反而以此为荣,觉得自己能力强,就算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也不会发生事故,甚至嘲讽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同事,觉得那么做是懦弱、没能力的表现。这类人员极大地破坏钻探队伍的安全氛围,使公司安全制度难以落实。

2.5 逆反心理

这是一种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一般在行为上表现“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等特征。对待管理人员、检查人员有抵触心理。有时表面接受,但心理反抗,先应付处理过后继续违章;有些作业人员甚至当面顶撞,不但不改正,反而发脾气认为管理人员、检查人员是故意在找麻烦。

2.6 从众心理

“从众”是适应群体生活的一种心理反应。从众心理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安全秩序不好、管理混乱的企业,从众心理会象传染病一样严重威胁企业的安全生产;但对于安全秩序好的企业却可以起到巩固安全秩序的作用。

2.7 自负心理

当操作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有些作业人员基于对自己能力的过度信任,往往不是停止操作或工作,检查自己操作过程是否存在问题,而是一味认为是设备出现故障,并强行将防误装置打开,冒险进行操作,极易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8 经验心理

有些工人过分相信直接经验,而忽视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安全规程、措施、制度等知识,从而导致了违章的产生。如工作中为了省事,不按规定作业程序操作,该检查的不检查,该确认的不确认等等,有的职工明知这样做是违章,但却照样干,表现为习惯性违章行为,这对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2.9 冒险心理

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生产现场的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如果严格按照有关规程制度执行会存在很多困难,此时作业人员不是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是认为凭自己的能力不会出事而去冒险工作。

通过分析违章人员的心理可以看出,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违章者的主观因素。违章者之所以违章是由于并不是每次违章都会发生事故,这给人事故是偶然的、违章违纪并没什么危险的错觉。加之违章者过高的看重工作的后果,过低的估计自己失败的可能性及严重性,最后走上冒险违章违纪的道路。防范违章的预防措施

正所谓“思想指导行动”,通过分析作业人员的违章心理,在工作中应以此为依据加强作业人员的管理,采取综合防范措施,杜绝事故的发生。

3.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遵章守纪系统工程中的“硬件”部分,企业必须建立起严明的、可操作性的安全作业规章制度,不管是工人还是干部都应严格遵守。同时还需建立安全生产激励机制,按照职工生产责任的轻重,奖励要向生产一线倾斜、向高风险工种倾斜,使其责、权、利实现统一,从而激发职工热爱生产岗位。

3.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职工遵章守纪意识

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安全意识培训、安全技能培训、警示教育等,通过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提高识别和纠正违章行为的能力,强化职工遵章守纪意识。员工业务水平低下是导致违章甚至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企业应把业务理论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力度,提高员工业务水平,特别是新入职员工的培训工作。员工业务技术精湛,操作熟练,就能及时发现生产设备、环境等可能存在的缺陷或出现的故障,并迅速处理,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学习并掌握作业过程中遇到突发事故的防范措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作业流程操,增强业务素质、自我防护能力和应变能力。

3.3 加强班组管理

安全生产重点在班组,基点在预防,关键在领导。在生产中,一个班组发生事故,就会使生产脱节,影响局部甚至整个企业的生产秩序,造成严重的后果。从安全角度来说,班组是控制事故的前沿阵地,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环节,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伤亡事故和各类灾害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办法。

针对作业人员的违章作业心理,通过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班组长的生产责任制,来加强生产一线的管理。班组长的业务技能、安全素养、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各级安全生产制度规范的落实到位。班组长要在班员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作业过程中要严守操作规程,规范作业工序,带领班员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班组长是生产一线的排头兵,也是诸多制度规范考核的终极目标,必须大大加强对其工作的考核评议。班组长的评定不仅仅要求业务精湛,操作熟练,还应对其推行每业务、安全综合评价,实行优胜劣汰聘用制度。加大监督力度,以标准化作业规范员工的作业行为,使职工养成“遵章守纪,有章必循”的良好工作习惯。

3.4 创建公司安全文化

各级管理人员首先要从自身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入手,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树立遵守规程光荣、违章作业可耻的安全理念,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创造出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安全文化内涵。同时要通过日常的安全检查、安全教育、组织安全知识学习,安全宣传教育等活动,帮助员工从反面典型事例中充分吸取教训,强化员工安全生产的忧患意识,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抵制习惯性违章行为,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营造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建立起班组、车间以及企业内部的对作业现场违章违纪进行检查、评比、公布的三级管理制度,设立违章违纪曝光栏,定期公布违章行为,在企业内部制造一种遵章守纪光荣,违章违纪可耻的环境,形成强有力的群众监督机制[6]。

当然,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并不是一味的高压强管,而是应该真正认识员工的需求,尊重员工的满足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自豪感。让员工老有所获,做有所得,乐于工作,安于奉献,自觉地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在企业内部真正做到“人人讲

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讲安全”。

3.5 消除设备与设施的不安全状态

创造安全、和谐、健康的生产物质环境,消除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满足本质安全要求。现代安全研究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不可能绝对消除的,为了防止万一出现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事故,唯一的办法就是使设备满足本质安全要求或符合防止人身事故发生的防护要求,剪断事故链,防止事故发生[7]。

3.6 重视职工的心理疏导

人是感情动物,每个员工都有情绪不稳定的是时候。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职工的心理健康,经常深入基层与职工交心谈心,掌握职工的思想脉搏,用组织的关心化解职工的心理矛盾。经常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使职工的厌烦情绪、急躁心理及时得到宣泄和排解。要做好家属安全协管工作,用家庭的亲情温暖职工的心理,避免职工因家庭中的一些不顺心事产生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引发安全事故。4 结论

钻探作业是电力设计、建设的基础,员工的违章行为极易造成事故的发生。通过分析员工违章行为的心理因素,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了依据。在科学发展的当今社会,企业应大力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和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全员安全生产素质,减少违章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Heinrich, H.W.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 [M].McGraw-hill, inc., Yew York, 1931.[2] Williamson,A.M..Feyer.The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of safety climate [J].The role of

safety perceptions and studies safety science, 1997(25): 15-27.[3] Lutness, J.Measuring up: assessing safety with climate surveys [J].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1987, 56:20-26.[4] 孙威,贾松磊.浅谈职工违章行为的心理成因及对策[J].陕西煤炭,2010(3):33-35.[5] 李志宪,刘咸卫.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全书[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0.[6] 古松.厂长经理安全生产教育读本[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1.[7] 刘焕.违章行为的心理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沈阳大学学报,2007,19(5):82-84.

第四篇:审计人员应注重审计项目完成后的总结

审计人员应注重审计项目完成后的总结

作者: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员办事处 张景刚

【时间:2008年03月10日】 【来源:】 【字号:大 中 小】

所谓总结就是对已经完成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是人们对前一阶段或某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回顾,就事论理,辩证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以指导今后的工作,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

审计项目完成后及时进行总结,对审计人员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要求。一个审计项目的完成,从制定计划,取得证据,对照政策依据,形成评价意见,作出审计结论,最后证实审计目标是否达到,要经过复杂的一系列的审计运行过程。在完成这一过程中,每一个步骤、环节,无不凝聚着审计人员的心血,蕴涵着审计人员的实践智慧。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通过回顾做了些什么,如何做的,做得怎么样,来审视和检讨审计目标是否达了真实、合法、效益的要求,审计规范运用得是否合理,审计取证技术与方法是否得当,审计依据是否合法,程序是否合规,审计结果的传递与使用是否达到了最佳效果等。通过总结,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改进思想和工作方法,不断培养和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审计业务和理论水平,以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工作中的教训也是一种经验,是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的经验。通过反思和查找审计中的不足或者“败”笔,从“败”中启迪,在“败”中觉醒,并体味“败”中苦涩,理性思考“败”的成因,在不断锤炼中增长才干、拓宽视野,借鉴昔日失败之教训,探求未来制胜之良策。因此,没有总结就很难有提高。

对审计项目完成后进行总结,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李瑞环同志在他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概括了总结经验“三要素”和“十要领”,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总结经验的技术性要求和理论指导,前不久沈阳办还就此组织全办人员专门进行了学习。根据现阶段一线审计人员的工作实际和特点,笔者感觉采用下述三种方法进行总结较为适宜和有效:

一是工作札记法。审计人员将自己在审计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以工作札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是审计人员进行反思、总结较为简便的一种方法,而且有利于审计人员养成总结工作的良好习惯。其内容包括审计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点子、好经验等成功之处,也包括工作中的缺点、不足或失误。札记的方式方法可灵活多样,有感而发可随时随地的记;一项审计任务完成后可记单项工作心得;阶段性工作任务完成后,经过总结思考,进行阶段性分析,可写阶段札记;项目完成后,对整个审计项目的工作运行过程进行梳理,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和宏观反思。

二是集思广益法。审计项目完成后,组织审计组人员,集中进行总结。审计人员个体的内省和总结,往往比较单

一、狭隘、模糊,难以深入。集中大家的智慧,广泛吸收集体的有益的意见,以集中讨论的形式,将每个人对某项审计事项或某一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过程展现给其他成员,充分交流,广泛评议,相互诘问,相互启发,相得益彰。可以使总结更加宽阔和深层次,更赋理性和科学性。

三是典型案例交流法。审计案例是从审计实践中发生的实例。选取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审计事例,可以是整个审计项目,可以是某个审计事件,也可以是某个审计问题,将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加以分析和总结,叙议结合,有评有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典型案例交流既是一种总结,也是一种对总结的推广。中国审计杂志的“要案写真”,审计署网站的“案件披露”,中国审计报等,都给我们提供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典型案例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前不久沈阳办举办的审计案例交流会,有8个案例在大会上交流,每个案例都突出了一个鲜明的主题,在其所叙述的具体情节中包含了一个或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有相对完整的情节,有的还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这些审计人员亲历亲为的实例,听起来真叫人感觉亲切、实在。同时,这些案例中不仅提出了问题,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况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性思考和对审计活动的反思。审计案例交流是总结经验和推广经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五篇:安全性评价与危险点分析

安全性评价与危险点分析

作者:安全管理网

来源:安全管理网

点击数: 76

更新日期:2009年08月13日

〔摘 要〕 阐述了安全性评价与危险点分析的理论基础,介绍了两者的特点和不同作用,指出了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实践中综合运用两种方法能有效地辩识、评估隐患,预防控制事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关键词〕 安全性评价 危险点分析 理论 实践

“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是90年代以来我国电力企业创造性地运用于安全管理实践,取得了极大成效的现代安全管理办法。积极推广、综合运用“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等方法有利于辩识和治理事故隐患,有利于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从而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安全性评价与危险点分析的理论基础

1.1 “预防为主”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生产事故的发生虽然有其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是可以预测、预防和控制的。“预防为主”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国家电力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书”中就明确指出:“我们相信,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通过我们的努力,所有事故都应当可以预防;任何隐患都应当可以控制。”对长期以来存在的“事故难免论”的否定,是人们安全思想认识的飞跃,其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1.2 以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研究生产过程

人类从事的生产过程都包含着利用能量作功的过程。一旦能量失控,就可能引发人身或设备事故,因此 生产系统存在固有危险。然而生产及生活中的固有危险都是在人机环境系统控制之下运作的。无论生产过程如何复杂,都可以置于人机环境系统中进行分析和研究。由此可知,产生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生产环境包括物理(空间、时间)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和生产组织人文环境,这些均可以分别归纳为“人”或“机(物)”的范畴。因此,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就可以分为2类: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预防事故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特别强调“管理”,认为产生事故的间接原因是安全管理不到位,它是产生事故直接原因的原因,安全管理缺陷,是根本性的事故隐患。只要安全管理到位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克服,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消除,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也可以改变。1.3 危险辩识和评价是事故预防的重要手段

要预防和控制工业事故的发生,首先必须发现和辩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隐患,然后再采取措施加以消除或防范。危险辩识和评价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预防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也是许多先进工业国家的成功经验。

很多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制订了用于风险评估和危险辩识的法规和标准。英国标准BS8800“职业卫生与安全管理体系”就规定“所有雇主和自谋职业者对其业务活动中的风险评估负有法律义务”。因此,大小工程的立项和开工,特别是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工程,都必须先进行风险评估,生产过程中也必须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否则就是违法。“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都属于风险评价的理论范畴,而且是预防和控制事故行之有效的方法。企业安全性评价方法与实践

2.1 什么是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的定义是: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的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安全性评价根据进行的时期可分为事前评价(前馈评价)、过程评价(现状评价)、事后评价(后馈评价)、跟踪评价等类型。安全性评价的方法有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模糊评价等多种。

2.2 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和特点

2.2.1 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内容

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包括设备系统、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等三部分。涉及到八个方面的评价因素:

(1)生产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条件;

(2)主要生产工具、机具是否符合安全条件;

(3)上级颁发的反事故措施是否落实;

(4)生产设备、工机具管理水平;

(5)安全生产主要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情况;

(6)人员技术素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7)劳动环境是否符合安全条件;

(8)重大自然灾害抗灾、减灾措施落实情况。

2.2.2 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的特点

(1)评价范围是发供电企业现存的处在变化中的危险因素,不仅包括人身,还包括设备、环境管理等方面。

(2)评价目的是预防重特大、人身、恶性频发性事故。着眼点是安全基础而不是事故概率。

(3)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属于定性评价范围,用评分法进行量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文字说明和数字分析相结合。

(4)不划分星级或安全等级,而是用相对得分率(安全基础指数)来衡量系统的安全性(危险性),相对得分率=(实得分/应得分)×100%。

(5)具体操作上由企业自我查评与专家评价相结合,形成企业自查、整改、专家评价、再整改、复查、巩固、新一轮评价等不同环节组成的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安全机制。

2.3 安全性评价开始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

华北电力集团公司26个发供电单位全部完成了评价和复查工作,共发现问题5 191个,其中重大问题1 371个,各单位认真整改,综合整改率均在95%以上,有力地夯实了各发供电企业的安全基础。自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以来,连续几年发供电事故和一类障碍呈下降趋势,一些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隐患及时得到发现和消除,“安全性评价”开始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更可喜的是发供电企业开始形成“自查、评价、整改、复查”一整套事故隐患辩识评价和预防控制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安全机制。

在实践中也发现,安全性评价在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成效显著,而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虽有一定作用,但不尽人意,还要进行新的探索。作业现场危险点分析

3.1 什么是危险点分析

“危险点分析”或“危险点控制”的完全表述应该是“工作前危险点危险源的分析与工作中危险点危险源的控制”。

人类从事的每一项生产活动都存在着包括劳动者本身、工具设备、劳动对象、作业环境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危险性和不安全因素。危险点是指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行为等。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设备损坏、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和状态。工作前经过认真分析,充分认识危险点和危险源之所在,工作中采取隔离、警示、个人防护等有力措施加以防范,达到超前控制和预防事故的目的。

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电业员工创造了许多预防事故的方法与措施,如施工前的“安全交底”,运行中的“事故预想”,检修中的“安全措施卡”,调度工作中提倡“多说一句话”等等,都可以归纳为“危险点分析”的范畴。当前提倡开展“危险点分析”活动,旨在使这项工作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通过规范化的措施,使一线员工在工作现场形成预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形成一种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安全机制。

3.2 危险点分析的要点

(1)工作场地的特点,如高空、井下、容器内、带电、交叉作业等,可能给作业者带来的危险因素。

(2)工作环境的情况,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幅射、有毒有害气体、缺氧等,可能给工作人员安全健康造成的危害。

(3)工作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4)操作程序工艺流程的颠倒、操作方法的失误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5)作业人员当时的身体状况不适、思想情绪波动、不安全行为、技术水平能力不足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6)其它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危害或造成设备异常的不安全因素。

3.3 危险点分析的一般方法

综合其特点和经验,危险点分析的一般步骤是:

(1)工作负责人组织并主持对将要进行的工作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危险点。

(2)制定控制措施,必要时召集有经验的老工人或工程技术人员研究预防对策。

(3)在办理“两票”的同时填写“危险点分析控制单”,向所有工作成员交底,每个工作成员签字。

(4)工作中认真落实控制措施,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安全员等)认真监督。

(5)保留“危险点分析控制单” 备查,并总结经验,逐步形成各岗位典型的危险点分析控制资料。

应该发动群众创造适合本单位情况、有特色的危险点分析控制方法。在开展“危险点分析”活动中要特别强调认真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因为《安规》中不仅指出了有关作业的危险点,还指出了控制措施和方法。调查统计表明,在许多发供电企业一线员工中,相当多的人自觉执行《安规》有差距,少数人甚至有抵触情绪,这是违章作业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应引起管理者高度重视。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的比较

4.1 相同点

(1)理论上都源于“风险评估”中工业事故隐患“辩识-评价-控制”体系。

(2)实践上都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超前控制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

(3)管理上都是企业安全生产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

(4)国家电力公司新颁《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同时将“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列入了公司系统各企业安全管理例行工作的范畴。

4.2 不同点

(1)防范重点不同。安全性评价以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为主;危险点分析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

(2)应用范围不同。安全性评价应用于一个企业全局的宏观的评价上;危险点分析则是应用在局部的微观的具体作业现场。

(3)所需时间不同。安全性评价的评价和整改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危险点分析用于一项具体工作中,所需时间较短。

(4)工作量不同。安全性评价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工作量大;危险点分析视现场具体工作而定,一般工作量较小。

(5)思维方式不同。安全性评价用一定的安全标准去衡量评价对象,发现隐患加以控制,是一种正向思维;危险点分析则是首先找出可能发生的危险,再加以防范,是一种反向思维。

4.3 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应该同时开展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理论上是一致的,但各有特点,各有所长,互不矛盾也不可替代,应该同时开展。

如1999年12月,华北某电厂输煤车间运行人员在更换桥型运煤机(俗称桥吊)抓斗钢丝绳过程中,发生一次桥吊滚筒将2人挤死的人身事故。事故发生在夜间零点左右,司机张某在操作时不慎将4根钢丝绳全部拉断,桥吊电源跳闸,照明电源同时失去,要求电气值班人员送电。同时,司机和另一值班员杨某自己动手更换钢丝绳。约40 min后副班长听到滚筒已经转动,感觉不对,喊了两声无人应答,立即上桥吊切断电源,到机械室发现司机张某和值班员杨某已被绞到滚筒下面,经抢救无效死亡。此次事故原因是:

(1)司机操作不当,使桥吊抓斗冒顶,将4根钢丝绳全部拉断。

(2)司机离开桥吊时未将操作把手放在中间位置,切断电源。违反《安规》第119条和第124条。

(3)运行和检修职责不清,且未开工作票。违反《安规》第78条。

(4)设备存在重大隐患,桥吊没有限位保护,操作室门电气闭锁失灵,滚筒安全栏杆损坏等。

上述原因前2项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如果深入开展危险点分析工作则完全可以防范。后2项属于管理和设备问题,在《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中都有明确的评价条目,尤其是桥吊的设备问题,都能在“燃煤贮运系统”和“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2个章节中分别查到。只要认真开展安全性评价,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是完全可以消除的。但是,安全性评价对前两项操作失误、未切断电源等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发现和克服鞭长莫及,同样,危险点分析对后2项日常生产管理缺陷和设备隐患的消除也无能为力。可见,同时开展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才能全面堵塞漏洞,彻底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结 论

(1)依据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发生事故的基本原因可以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物)的不安全状态。预防事故应从这两方面入手,进行风险评估是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2)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都源于风险评估理论,都是预防事故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但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对预防人身和设备事故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但实践证明,安全性评价在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成效显著,危险点分析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效果更佳。

(3)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应同时开展,才能全面堵塞漏洞,彻底消除隐患,实现人机环境系统的本质安全化,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来自: 安全管理网(

下载危险点分析应注重作业人员的心理因素(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危险点分析应注重作业人员的心理因素(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供电所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

    供电所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 为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我所安全生产。根据公司有关安全生产规定,结合我所具体工作情况。特编制安全工作中的危险点与控制措......

    服装流行的心理因素分析

    服装流行的心理因素分析 简介: 摘要:服装流行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展现起来的,是物质、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服装的流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但其产生与......

    火电厂现场作业危险点控制措施参考范例

    火电厂现场作业危险点控制措施 (参考范例) 一、电气类危险点控制措施 (一)变电作业危险点控制措施 1、高处坠落 (1)工作人员不应有妨碍高处作业的病症,遇有精神状态不佳等禁止作业......

    办理工作票危险点分析及预防措施

    1. 一般注意事项 1、在工作区域设置围栏,悬挂警示牌,严禁无关人员入内。 2、工作人员戴好安全帽。 3、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应向所有工作成员交代安全注意事项。 4、拆装设备时要......

    试析危险点分析与预控(精选5篇)

    试析危险点分析与预控 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是从2001年4月份在大唐甘肃发电有限公司各基层单位开始尝试,自开展以来,无论是在运行操作还是在检修现场作业方面均对防止事故发生起......

    危险点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票

    危险点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票日期:工作票号:工作负责人:位置编码:工作许可人:工作内容:危险点及预防控制措施:危险点预防控制措施交代情况(执行√)触电工作中验明确无电压与带电设备保......

    党风廉政建设“危险点”分析学先进讨论总结(推荐)

    党风廉政“危险点”分析 一、 学习、宣传、贯彻两个条例,开展以案说法不够 二、 以各种名议用公款大吃大喝和高消费娱乐活动的问题。 三、 加强法律、经济管理知识的学习、依......

    走进新课程我们应注重什么

    走进新课程我们应注重什么 ——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 薛城区双语实验小学 杨荣 我们薛城区是课改实验区,我们一年级又是唯一的课改年级,如何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