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如何提高巡检工作质量的思考
对如何提高巡检工作质量的思考
巡检工作一直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保证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作,更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难题。由于我们在一定程度上生产经营管理较为粗放,激励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制度过于包容,员工文化程度不高、技术素质差,部份职工末受正规培训,缺乏应有的知识。随着各种先进技术、设备的广泛应用,在设备的巡检质量对生产的制约也越发明显,巡检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就如何加强巡检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结合长期实际工作经验,思考如下。
一、巡检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巡检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车间工作的难点。而到位情况以及设备问题统计则是设备巡视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难题
2、巡检到位率和巡检质量监控的问题日益突出;
3、定期巡检缺乏重点,特别是对关键设备的巡检;
4、巡检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现场仅仅凭经验判断,没有清晰的标准可以在现场参照。
5、巡检设备面广量大,巡检人员责任心有好有差。“巡检人员是否到位?问题严重情况判定是否准确?设备问题描述如何量化?”等问题无法进行核实
6、巡检报告内容五花八门,对同一种问题的描述不统一,使管理人员无法分类整理,无法判断缺陷的类别,无法为消除设备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更无法很好安排处理
7、巡检数据信息化管理不够,效率低,缺乏有效的手段整合所有的数据
二、对巡检工作的几点思考
1、加强巡检工作标准化、信息化、即时化分析科学化建设。
1)进一步提高设备巡检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巡检人员必须在制定的巡检标准的指导下完成巡检工作,从根本上杜绝了巡检人员巡视不到位,漏巡及做假记录的现象;
2)加强巡检方便化,巡检人员可以对照设备问题的体现标准将巡检情况数据输入电脑,提高巡检效率;
3)加强巡检信息及时化,所有巡检信息在巡检结束后立即上传到电脑(可考虑全公司并网)进行汇总分析,与其相连的电脑都可以共享信息,便于设备管理部门在第一时间内对巡检的问题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处理,更好的把工作握轻重缓急;
4)巡检工作分析科学化,对巡检人员的现场工作质量进行定量分析.考评,对设备状态进行数据分析和变化趋势描述。
2、建立建全车间(站)技术组织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车间、班组二级巡检工作网,实行分级负责管理,责任到人。
2)建立技术信息的收集,对设备巡检时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整理、反馈,形成制度。
3)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技术经验交流,工作总结,技术革新及合理化建议等活动。
4)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巡检情况进行分析、归类并进行技术攻关
5)建立健全设备运行、维护、检修的统计分析制度。由于公司设备数量多、种类多,在运行中往往忽视对设备的运行、检修和事故或故障的统计分析。
6)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对设备运行状况、检修及事故或故障等进行统计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损坏率,起到增收节支的作用
7)加强技术管理对巡检工作的支撑,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严格实行班组、车间自检与互检相结合的验收制度。其验收内容应包含检修项目、更换设备名称、数量、部位、技术参数等记录。质量评价以及检修人员、验收人员签名。并提交设备检修记录、试验报告及大修总结报告等资料,分类归档保存
8)技术档案管理。技术档案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管理,确保其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准确性,应认真收集和整理归类车间、班组有关设备运行的各类图表、原始数据资料,建立健全文档查阅制度
2、加强运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1)做好设备运行记录,改正不良的习惯操作行为。同时还应建立健全运行分析制度,即对运行中通过仪表指示、运行纪录、设备巡检和操作等反映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及时找出产生各种问题和现象的原因、规律,并采取相应措施及对策
2)抓好巡检质量,坚持预防为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设备技术管理工作应把设备巡检质量作为重点,应建立健全巡检制度,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强有力的制度来约束人。狠抓落实,用规章制度约束人,用事故教训教育人,以奖优罚劣激励人。在职工中形成“抓设备巡检就是抓生产的综合性治理”。
3)加强维护检修管理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切忌“硬拼、硬撑”。在“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前提下,结
合实际进行挖潜,技术更新,技术改造工作。
4)将设备巡检由“发现问题”转变为“消除问题”,把“消除问题”转变为“提高、改进设备性能”,延长检修周期,缩短检修工期,保证设备的检修质量。
5)努力学习新技术,掌握新工艺,熟悉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及使用方法;改革创新传统的检修方法和步骤,充分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制定检修网络图,使检修质量提高,工期缩短,耗材降低,工力减少。
6)加强技术监督
运用各种科学试验方法,对各种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和检测,了解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及在运用中的变化规律,保证设备有良好的技术状况,同时进一步加强巡检技术监督。
7)加强职工培训,提高整体素质。结合职工受教育程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干什么学什么的岗位培训方法;抓好传帮带工作;定期举办的各种专业培训班,使职工能在理论学习中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提高。
污水处理站
2009年4月20日
第二篇:论如何提高巡检质量
论如何提高巡检质量
现在的大中型火电厂都采用单元制机组,机、炉、电进行统一管理,都在控制室DCS(集散控制系统)上操作,将电厂的整个生产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控制,以实现全盘自动化。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扩大,特别是自动化集中控制技术的发展,火电厂的运行人员主要工作变成了对自动化运行程序的监控和少数的手动干预。这种工作方式的转变,导致控制人员对作业现场设备的潜在缺陷不能及时了解,容易误判作业现场实际情况。
这种情况下,一线巡检人员的就成了沟通生产现场和计算机控制人员的纽带。巡检目的是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现设施缺陷和危及安全的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的安全和系统稳定。
如何提高巡检质量成了管理人员及巡检人员的面临的问题。本文从管理者和一线巡检人员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
首先从管理层面来说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 建立巡检规范。公司应该建立明确的巡检规范指导巡检工作并严格执行。制度主要涉及员工职权划分,巡检时间的规定,巡检路线的设计。职权划分上明确巡检范围防止检查的交叉区和死区,明确操作权限避免误操作。巡检时间合理能有效防止事故扩大,值班人员必须按规定时间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以便随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采取必要措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而巡检路线设计合理能减小员
工的工作量。
二 提出巡检要求。明确对巡检设备的具体巡检项目,如针对球磨机的巡检,要求巡检到油站、本体、循环泵等等,对油站的巡检又要细化到油温、油压、油泵等等。使巡检人员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同时使巡检不会变得走马观花。在具体设备旁边的墙上悬挂巡检卡,注明项目和具体参数范围,是很好一个办法。
三 奖罚分明的激励制度。为强化员工的自我约束的意识,增强员工巡检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保证巡检规章制度得到执行,应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奖励的方式可分经济奖励、特别贡献奖两种。对品德端正,工作努力的巡检人员可以给予适当的经济奖励。对有出色或超常表现,发现职责以外的故障,予以上报或妥善处理的人员给与额外的经济奖励。同时应设有“管理创新及合理化建议奖”、“杰出员工”、“先进员工”等奖项,在每个工作结束后,组织评选活动,对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奖励。对因个人过失发生工作错误,情节轻微者,及对上级指示或有期限的命令,无故未能如期完成者给予相应惩罚。惩罚方式包括批评、记过、罚款、降级或降职、辞退。
四 给员工接受相应专业教育的平台。火电厂是一个众多专业集合的工作场合,需要员工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同时火力发电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危险行业,生产工艺复杂,装置大型化,微小的事故可能会造成重大影响,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就是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所以对安全管理要求极为严格。只有掌握了所巡检范围设备的专业知识和安全知识才能提高巡检质量,同时保障安全。所以,公
司应定期邀请厂家技术人员、专家学者等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给员工提供提升自身技能的通道。
其次从巡检人员角度来说提高巡检质量首先要求巡检人员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并作好巡回检查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和处理。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 学习必要的专业知识。巡检人员必须熟悉自己所检查设备所属的系统,所属系统的工作状态,所查设备的危险点。这些都需要巡检人员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演练,只有熟知了系统,熟知了危险点才能安全的把设备巡检好。
二 巡查的次数要勤,尤其作为对于重大设备。要不断去检查现有的工作状况才能不断的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发现细节预知问题并防范问题。遇有运行方式变更、设备运行异常、设备过负荷或带病运行、备用设备故障或正在检修、新设备试运行等,应有目的的增加巡回检查次数,做到心中有数。
三 巡检过程一定要用心细心的检查每一个环节,要本着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能是完好的,要有只要细心的观察就一定能发现还有隐患存在的心态。巡检不是走马观花的检阅,而是用心去检查,目标是发现问题,发现越多的问题越好。
四 巡检一定要全面,不要针对某一方面的巡检(除特殊情况下)。要充分利用目视管理的全局观,从人、机、物等多方面去发现现场的问题,同时想办法解决。
巡检要做到:腿要走到、眼要看到、耳要听到、鼻要闻到、手要
摸到。同时要按照要求戴好安全帽,必要时应穿绝缘鞋和戴防高温手套,注意自我保护,确保巡检安全。
对于巡检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及时制止,及时纠正。并多问为什么?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从源头解决问题。
1、了解装配车间的工艺流程、重点控制点(出现问题影响较大的点)及各员工的熟练程度,了解后可进行针对性管理;
2、巡检员不是对每一件进行检定,而是如何对自己所管理的现场进行有效管理,让每一位员工听从你的指挥;
3、巡检员要采用奖罚平等原则,可利用目视进行管理,对每一位员工进行目视客观评价,最好是量化性的数据;
4、对不熟练的员工及重点工位定时检查其操作过程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5、可利用防错技术防止不合格的产生;
6、坚持谁生产的不合格品由谁负责下班后返工,如果坚持这一点话,虽然少处罚或免处罚,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避免与员工出现对立面的现象,如果下班后与其一起返工则效果更好。
一,检验的标准:
1,抽样检验标准:SMT-105E-正常抽样一次检验方案;及我司所确定的标准级别和客户确定的标准组别;原则上我司的要比客户的稍严; 2,公司内部的检验规范,标准;
3,检验的标准资料,与产品和客户有交的文件资料; 4,测量检验的方法,量具,仪器;及标准误差; 5,进料,制程,出货检验流程,作业指导及方法,6,严重,轻微,致命的划分;允收和拒收的判定内容的依据;
7,检查的内容;外观,电性测试参数,功能,安全,客户要求,装配效果,工艺要求;论证要求;使用的环境及操作方法; 二,抽检的方式及需要记录的内容: 1,抽检要能反映全面的问题;所以当只有一箱或一包等采用先四边后中间;上下左右中每个地方都要适当的抽检相应的数量;当有多箱多包等时要按上述的方法抽检相应的包或箱;再每箱或包里照上述方法抽检相应的数量;保证可以抽到多处不同的地方的来料或产品;制程中保证能抽检到多人和多个工位不同人员/不同设配和环境/方法中生产出来的产品;保证能有效的发现问题; 2,抽检的比例依照抽样标准和检验规范:在工作中可以在有经验的情况下自己决定抽检适当的数量,只要能保证问题能发现和被及时有效的改善就可以; 3,但是进料和成品出货的抽检数量不能任意加减;而制程中可以据工作性质和工位机台等相关情况据自己控制异常的能力进行数量上有效的处理,适当的抽检就可;(巡检每二到四个小时必须保证单个过程的工位从前到后被全部检查过一遍; 4,开始抽检需要记录的内容;需要准确的知道:在检查的是什么项目:如制造令,客户,产品型号;功率及相关的内容要求;
5,抽检的过程中需要记录的内容:标准要求抽检的数量;实际上抽检的数量;发现的不良总的数量;发现的不良分类,不同种类的不良数量分别是多少,总的不良比率,单种不良的不良比率;区分好,严重的,轻微的各有多少不良数量和比率;区分电性和外观,安全等项目各有多少不良数量和比率; 6,把相关的检验结果:不良项目的数量和比率同抽样标准和检验规范标准相对照:超过拒收的水准数量(此种情况判NG拒收为不合格品);还是低于允收水平的数量(此种情况判OK允收为合格良品);
7,良品OK合格品允收放行流入下一工序或入库出货;不良品NG不合格品拒收不能放行或流入下一工序或入库出货,必须经返修和返工或报废重新制作经重新检验不良品数量在允收水平之内才可以放行。三,不良品和不合格现象的处理: 1,良品指产品不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的产品(含拒收产生不合格现象的不良品和检查中发现的偶尔单个和少量的不良品,但整批判OK的现象);不合格现象:指被判NG拒收的所有的产品;此种产品发现的不良项目和内容这件事就是不合格现象; 2,不良品的处理:必须拿出来单独放一边并标示清楚产品型号和品质状态;并被返修或返工或报废处理,经再次检测无异常才可以作良品放行;(此一般指在整批允收OK状态下所发现或挑出的不良品)3,不良现象的处理:指不良品与标准进行判定超出了拒收水准;这种现象要整批产品全部按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返修,返工,维修等;直到抽检合格为止; 4,不良品可以直接进行处理;不用上报,不用发不良异常单;但在发现有此种现象的时候需要作相应的处理并加大抽检数量以确定再没有类似的不良现象;通知相关的人员注意,自检,并预防再次发生; 5,不良现象必须出《进料/制程/入库出货不良异常状况联络单》;该停产的需要停产;并找相关的人员部门进行相应的处理;生产问题作业员/现场组长,主管/品保组长,主管/工程师,工程技术员,工程主管等;当决策不了时还需要由品保主管或生产或工程主管找更上一级的管理人员来进行相应的处理;由相关的品管人员IQC/IPQC/FQC发出联络复印并通知相关人员到场进行处理; 6,由责任部门管理人员负责查明不良现象产生的原因;由相关的部
门管理人员如工程人员拟定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由主管及以上管理人员决定确定纠正预防措施方案的拟定和实施;由生产照方案实行更改,返工,返修,维修等相应的处理;由品管人员IQC/IPQC/FQC全程进行跟进并抽检,全部完成后做一次最终和复测抽检,确定无异常
巡回检验是对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进行的定期或随机流动性的检验。目的是能及时发现质量问题。
巡回检验是抽检的一种形式。巡回检验深入到机台进行检验,这要求质检QC熟悉产品的特点,加工过程、装配调试技术,必备的检验。工、夹、量具及技术文件、质量记录表单等,不仅如此,还要求质检QC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较高的技术水平,才能及时发现质量问题,进而深入分析工艺,工艺装备及技术操作等多主面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在巡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
①深入现场,了解情况:质检QC在巡回检验工作中,必须深入机台,了解质量情况,仔细观察生产工人的操作及工、夹、设备的情况,产品质量是否满足工艺要求,技术标准及产品图样。
②质量分析 :发现生产工人加工的产品不合格时,质检QC应查明原因,做质量分析工作。
③及时处理:巡回检验时,发现质量问题时,应及时进行处理,通知生产工人,以便迅速采取措施,并及时分析产生的原因,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1、及时完成工序产品的首检、巡检、末检、终检工作,并做好质量记录;
2、对过程生产中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
3、积极主动了解过程产品在其它部门发生的问题,并协助相关部门处理解决;
4、每天及时完成各项质量记录,问题描述清晰,测量数据准确;
5、积极完成质量主管布置的各项临时工作;
6、负责产品检验的各类技术文件、样件、检具的管理。
第三篇: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统计数据的需求不断增加,统计数据质量却难以提高。如何适应时代发展,不断改进统计工作,提高数据质量,是摆在每一位统计工作者面前的历史性课题。
一、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问题分析
1、管理体制滞后,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管理层级过多,行政干扰过大,独立统计的地位难以实现,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腐败现象,对数据的真实性影响较大。
2、统计法制不健全,影响了统计数据的权威性。
现行统计法于1983年颁布,1996年修改,最后一次修改也距今有十来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统计环境和统计对象都有了较大的改变,统计法在调整新时期的统计关系,规范统计行为等方面有明显滞后之处。一是处罚力度太小。统计法对统计违法行为的最高处罚额只有5万元,对有的单位来说,其违法成本小于守法成本,为逃避有关费用,他们宁愿支付罚款也不愿因守法而承担更多的费用支出。二是对违法主体的责任追究有失公平。统计法对企事业单位的违法主体有处罚权,对行政单位却没有处罚权,致使行政单位的统计违法行为因缺乏有力的惩处措施而无法有效遏制。三是对部分统计管理领域的规范不完善,如统计资料的公布、使用等没有规定相应的违法责任,对网络平台上的统计行为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条文等。这些法制上的不健全,使统计监管乏力,难以树立政府统计的权威。
3、基层基础薄弱,影响了源头数据的可靠性。
一是基层统计工作任务重,条件差,在客观因素上影响了源头数据的可靠性。现在,各项调查和普查接连不断,各专业统计报表也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严,都纷纷向基层加压,加上基层单位的工作条件有限,大部分基层统计人员都是超负荷工作,致使敷衍了事、闭门造车等现象层出不穷。二是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低,在主体因素上影响了源头数据的可靠性。正是因为基层统计工作的弱势性,很多同志不愿从事该工作,致使统计人员更换频繁,这既影响了基层数据的连贯性又不利于统计队伍业务水平的提高。三是部分基层领导对统计工作认识不足,在领导力量上影响了源头数据的可靠性。他们认为统计工作既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也不会给当地社会的稳定带来隐患,所以无关紧要,随便应付就行。笔者曾对基层基础工作作过调研,有一位乡镇党委书记对此直言不讳,他说,他在乡镇领导岗位上干了多年,也曾在多个地方工作,没有一个地方是把统计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的,都是当作一个“搭头”来对待。事实上,基层领导的作用举足轻重,领导的重视是统计工作开展的动力,否则就会成为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阻力。
4、报表报送渠道不畅,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及时性。
报表报送渠道不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调查对象不配合。当前,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主普遍存在怕露富、怕麻烦、不信任统计部门等思想,对待统计调查的态度十分消极,有的甚至有比较强的抵触情绪,使统计原始资料的取得越来越难。二是基层统计机构不得力。部份基层统计人员工作热情不高,不能及时主动地报送各种报表,往往要反复催收,使收集报表比处理报表更难。据一位从事工业统计的同志反映,迟报工业月报的企业多达80%,有的单位甚至故意推托,直到统计执法人员上门,他们才肯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统计信息的及时披露。
5、统计制度不完善,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首先是部门统计制度不完善,各部门的统计各自为政,指标口径不统一,数据发布秩序混乱,统计成果和资源不能充分共享,“数出多门,数数不同”的现象严重。其次是统计核算制度不完善,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如规模以下工业产值、农村固定资产投资、GDP核算中第三产业增加值等数据的统计没有建立完备的抽样调查制度,原始数据的来源不充分,这些数据大部分由专业人员凭主观推断,其随意性较大,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从思想认识上抓数据质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统计工作而言,只有提高公众对统计的认知度,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领导不重视、调查对象不配合等问题。首先,我们要积极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不断宣传统计工作,报道统计工作中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让人们了解统计,懂得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其次,是要结合工作实际,在开展各项调查和普查的过程中,抓住与群众接触的机会,积极地宣传统计工作,让人们理解统计,支持统计。第三是要创新宣传模式,以举办统计知识竞赛,开展统计服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宣传,让人们深入了解统计,认同统计。
2、改革统计体制,从体制机制上抓数据质量。
既然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已成了制约数据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那么改革统计管理体制就应该提上工作日程,我们应积极探索统计的垂直管理,将省、市、县三级统计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其人、财、物与地方政府脱钩。乡镇统计员实行委派制或聘任制,由县(区)统计局直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避开不正当的行政干扰,实现独立统计,提高数据的真实性。
3、加强队伍建设,从人员力量上抓数据质量。
事在人为,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队伍整体素质的好坏。我们应当从思想、组织、作风和业务素质等方面全面加强统计队伍建设。首先是要加强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通过政治学习、典型引导等方式,提高统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在统计系统内形成一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第二是要加强统计队伍的组织建设,从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配强领导班子,优化领导结构,提高队伍的整体合力。第三是要加强统计队伍的业务能力建设。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抽调基层骨干到上级统计部门跟班学习等形式,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通过组织统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以及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师资格考试等,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工作实际,促使统计人员岗位成才,在实践中提高其综合素质。
4、建立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从管理上抓数据质量。
在现有体制和条件下,加强监管,建立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是提高数据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对此,一是要从组织上加强监管,各级统计部门要成立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领导小组,做到有领导分管,有专人负责。二是要建立一整套严密的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制度,全程监控,严格把关,首先要把好数据“收集关”,任何指标的统计都要做到有据可查,杜绝“闭门造车”,对已收集的源头数据也要反复审核,全面评估,只有经过评估认证的原始数据才能进一步使用。其次,要把好数据“产出关”,对经过统计加工形成的数据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层层把关,坚持个人审核与组织联合审核相结合,手工审核与微机审核相结合,逻辑审核与对比审核相结合,堵住虚假、瑕疵数据的产生。最后,要把好数据的“公布关”,统一公布途径,并逐步实现政府统计、部门统计以及民间统计的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统计。三是要切实做好统计巡查工作,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文件精神,组织好对部门和基层的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规范基层基础工作,从源头上抓数据质量。
首先要制定一套规范基层基础工作的标准,为基层基础建设提供行动指南。其次是要在人员力量上为基层基础建设创造条件,可以通过委派制或聘任制对基层统计实行定编、定人的管理,稳定队伍,同时加大培训和指导的力度,全面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第三是要在物质和技术上为基层基础建设提供帮助,通过多方集资,为基层配备电脑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并逐步实现联网,提高基层统计的工作效率。此外,还可以通过培养典型,逐步推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方式,全面提高基层基础工作水平。
6、探索新方法,从工作方式上抓数据质量。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统计对象和统计工作环境,我们应当积极推动统计方式和方法的创新。针对统计调查对象急剧增加,全面统计因点多面广难以把握的情况,我们应当在周期性普查的基础上广泛运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等方法;针对调查对象利益多元化,情况复杂化的特点,我们应积极探索统计代理等新的方式和方法,借助民间统计机构和其他社会力量的优势破解统计调查中的难题。如工业统计,可以将各乡镇企业办定为统计代理机构,将他建成责、权、利明确,管理灵活的统计机构,充分发挥其既熟悉乡镇企业情况,又便于联络的特点,为基层统计服务。此外,还应积极利用现代发达的通讯和网络技术,大力推进基层报表的联网直报制度,改进报表传送方式,提高统计工作效率。
7、加强统计法制建设,从法纪层面上抓数据质量。
一是要积极推动统计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使统计法在调整统计关系,规范统计行为等方面更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特点;二是要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统计违法行为,对典型案例要及时通报,扩大影响面。三是要坚持全面执法与全员执法相结合,拓宽执法检查的范围,壮大执法检查的队伍。积极组织各专业统计人员参与统计执法检查,在充实执法力量的同时增强专业统计人员依法治统的能力。三是要加大执法监督的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建立执法监督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让广大群众参与监督,增强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廉洁性。
8、突出统计服务,从提升职能上抓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的实用性也是其质量高低的内涵之一,再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如果没有实用价值,不符合人们的统计需求,也谈不上高质量。因此,我们应当以社会的各种统计需求为导向,突出统计的服务职能,增强其实用性。对此,一是要围绕当地的时政热点,积极开展统计分析,为党政领导的决策作参考。二是要因地制宜,设计符合地方特点的统计指标和统计调查方案,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统计服务。如安化县统计局在组织统计年报时,曾围绕县委、县政府确立的茶业、矿产等六大支柱产业设立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基层报表,及时统计了县域内六大支柱产业的相关数据,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了针对性较强的信息。三是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已有的数据,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详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预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第四篇:对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几点思考
对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几点思考
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加强党内监督、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水平和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项重要措施。坚持和强化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对于解决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存在的问题,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一些地方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或多或少存
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深刻。个别党委(党组)及个别成员对民主生活会的应有作用缺乏认识,有的人甚至觉得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民主生活会过时了,他们即使参加民主生活会也是
摆摆样子,走走过场,为了完成任务而已,结果使民主生活会制度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二是会议议题不够集中。一些单位由于会前准备不充分,围绕主题安排学习不够,班长与成员之间交心不够,发言材料准备不够,导致会议议题不集中,针对性不强,党内民主生活会越来越没有了生活会的味道,甚至越来越“生活化”。在会上有的天南海北、漫无边际地神侃一通,生活会变成了“大杂烩”;
有的只谈成绩不谈问题,“表扬和自我表扬相结合”,生活会开成了评功摆好会。
三是查摆问题不够较真。经常是用批评的方式体现表扬的意图,用成绩掩盖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往往是三言两语,轻描淡写,或用共性问题代替个性检讨,或是谈工作性的问题多,谈思想性的问题
少。
四是整改措施不够有力。民主生活会的目的是解决存在的问题。一些单位虽然对存在的问题找得很准,但由于研究得不够透彻,拿不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或整改措施不够明确具体,没有做到责任到人而无
法抓好落实,最终导致问题仍然是问题,矛盾仍然是矛盾。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概括下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性观念淡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着眼点,就是依据党的原则,澄清是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而有些人却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清醒地认识,予以改正;对党内不良现象不能理直气壮地提出批评,努力纠正;对正确的东西不能旗帜鲜明地加以肯定,大力支持。说
到底,这都是党性观念淡化的表现。
二是庸俗思想作怪。受社会不健康思潮的影响,一些人认为,人情硬于原则。于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关系学”搬到党内生活中来,并以此作为判断是非、处理问题的标准。遇事不是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而是处处考虑“关系”,事事考虑得失利弊。
三是领导缺少民主。个别领导同志搞“一言堂”,听不得半点不同意见,更容不得反对意见。他们把别人的批评看成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是损害自己的“威性”,是跟自己唱“对台戏”。因而闻过则怒,以至使人不敢开展正常的同志间、上下级间的批评,导致在一些地方批评难,批评“一把手”更难的问题长
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四是制度不够健全。一些基层党委(党组)没有很好地建立和健全会议分析、考核、报告、通报等制度,会前不能充分准备,会上没有明确议题,会后也不能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同时,上级党委对基层党委(党组)民主生活会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不力,只满足于一般性的布置,对民主生活会上查摆出来的问题,不监督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导致这些单位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效果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要真正解决民主生活会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不断增进民主生活会的共识。要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普遍进行民主集中制的教育,帮助他们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使他们真正懂得民主生活会不同于党内的一般会议,要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深刻认识到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从而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并自觉通过民主生活会解决班子以及
个人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二是健全制度,改进方式,不断规范民主生活会的程序。制定下发并严格实施《关于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党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实施意见》,从民主生活会会前准备、会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后落实整改及加强指导监督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统一印发《领导班子党员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手册》,从内容和字数上对民主生活会发言作出限定,把发言提纲限制在3500字左右,把内容限定为“五个五分之一”,即上次民主生活会落实整改情况、主要工作成绩、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下步打算及整改措施等五个方
面各占1/5左右。同时,还要限定对班子和其他成员至少提出2条以上建议和意见。
三是把握重点,突出主题,不断增强民主生活会的实效。要把握会前准备的“预热期”,提前下“毛毛雨”,积极“渗透”思想,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形成共识,防止生活会“跑题”、“夹生”、“不消化”,确保生活会发生“碰撞”,产生“火花”。要在会中认真“抠问题”,敢于“说话”、敢于“较真”、敢于“揭短”,实现思想交锋,谨防把党内民主生活会开成“生活化、简单化、程式化、僵硬化”的走过场的形式会。要在会后落实好整改,严格做到责任到人,一抓到底,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四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不断浓郁民主生活会的健康和谐氛围。“一把手”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第一责任人,要为开好民主生活会切实负起责任,坚持做到会前多沟通交流,掌握思想动态,确定会议主题;会中适时调控“火候”,准确把握方向;会后认真抓好整改,确保措施落实。要坚持带头抓、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听、带头帮、带头改,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带动、引导和影响大家,创造一种畅所欲言、以诚相见的健康和谐氛围,使大家在思想上共振,感情上共鸣,行动上共进,真正达到沟通思想,统一认识,解
决问题的目的。
五是认真指导,严格监督,不断强化民主生活会的管理。党委有关部门不仅要加强对主要负责人年内调整过的班子、新成立单位(部门)班子、问题比较突出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工作,还要尽量扩大指导工作的覆盖面。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包点指导基层民主生活会制度,严格落实党委班子成员及纪委、组织部领导班子成员参加指导基层民主生活会的有关规定,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机制。要实行民主生活会量化考评制度,把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和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坚持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好的进行表扬和总结,对差的责令重新召开。
第五篇:如何开展质量巡检工作讲稿
如何开展质量巡检工作
一、前言
质量巡检工作 是当下所通行的质量管理方法,在公司是首次实施,恐怕在中航 工业也不多见。据报道,为了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国家质检总局已培训了首席质量官2142人,在90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首席质量官制度,而今年将在大中型骨干企业推广设立首席质量官。首席质量官受企业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授权,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工作进行监管负责,行驶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出了问题要依法承担一定责任,这就与我们的质量巡检文件所规定的职责类似了。
公司在这个时候成立质量巡检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相比较上世纪90年代,公司生产规模扩大了上百倍。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可以这样比喻,原来属于游击作战,现在转入正规的阵地战了。为了确保质量安全,就要求实施全员质量管理,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必须常态化,正规化。质量巡检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司全员质量管理的战略目标、关系到公司的长远发展。
二、如何开展好质量巡检工作
要正确理解和执行好质量巡检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明确一个目标;遵循两个原则;抓好六个要素;用好四个方法;加强四种训练,处理好三种关系;实现质量飞跃的愿景及三个步骤。
1、确立一个目标
质字[2014]344号文指出“为强化工人自检把关责任意识、建立公平、公正、诚信质量氛围,在逐步取消工序检验的情况下,使生产和产品质量受控,提升公司质量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特制定本方案”由此可见,巡检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强化公司上下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说明目前全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还不够高,不能完全适应直升机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巡检到底能干什么?巡检的目的就是检查督促全体员工按照质量程序文件的要求,认真执行管理规定,持续提高直升机实物质量,增进顾客满意,扩大国内直升机市场,建立世界一流的直升机专业制造商。世界一流?可能在吹牛,有的同志认为我们的文化基础、制度机制、人员素质和西方无法比的,但我个人认为,完全不是这样,我们的硬件条件、人员素质一点儿也不差,现在工人都是大专毕业。关键是我们是否真正树立了这样一个目标,全员是否得到根本的动员,体系文件是否得到了不折不扣的执行,质量管理是否得到持续的提高,公司领导层和我谈的时候,说,现在对体系的运行没有一个公正的判断,各部门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均不能正视问题,也就无法改进提高,导致各种质量问题的出现,影响公司的形象和业绩,间接地影响到每个员工的利益。只有全公司上下集体行动起来,自觉增强质量意识,才能打造精品,促进公司发展,我们每个人在这个平台上才能有所获得。提高质量,人人有责。
2、遵循两个原则
质量巡检工作应遵循两个原则,即,一是全面覆盖原则;二是突出重点原则。
质量监督既不是立法也不是执法,而是“监察”,类似于“巡视组”,警察中的“督察”,既要发现各个单位在执法中的问题,也要发现立法中的问题。以质量管理文件为准绳,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科学合理地独立判断公司某区域某时刻的质量管理状况。
全面覆盖,是说巡检工作要覆盖到体系文件所涉及的所有过程以及部门。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只有系统的整体健康,才能保证产品的品质优良,增进顾客满意,扩大产品市场。所有部门及人员都应该按照体系文件所赋予的职责和权限,做好本职工作,包括各级领导、主管、操作者。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它其实教会我们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什么叫系统?中国有句话,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我们的身体,一个地方有问题,会牵扯到相应地方起了反应。比如,吃了不好的东西,经过肠胃,马上有反应,于是马上就会起动应急系统,上吐下泻,但是我们发现,其实我们吃进去的只有一点点,但排泄出来的量却多得多,这说明我们身体每一个能调动的水资源都得到了统一调动,将储备的水分迅速输送到肠胃,进行冲洗,将不好的东西尽快排除干净。这样,其他部位又会缺乏水分和营养,会出现四肢乏力的现象,提醒我们休息、补充水分和养料。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也一样,它是企业运行的免疫系统,如果系统出了问题,运行不正常,你还指望能有好的成长么?恐怕维持都很难。我们巡检工作的全面覆盖就是系统监督,监察企业的免疫系统是否正常。
突出重点。监督工作也要突出重点,就像体检一样,没有必要时刻检测人体的所有指标。企业也是一样,总有一些关键的、经常出现问题的、顾客所不满意的地方,这些就是我们巡检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1)飞行安全。对公司而言,飞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没有了安全,什么都免谈了,因此,关键件的生产、关键工序的操作、飞行安全管理、直升机总装的安全管理等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地方。
(2)生产六要素发生重大变化的区域。15、18、30、31、36、41,由于流程发生了变化,会不会导致问题多发,这也需要重点关注。
(3)质量工作的持续改进。无论内场、外场出了技术质量问题,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因为,出了问题,往往处理时就事论事,纠正后完事,最多通报罚款,但下次是否还犯同样性质的问题,如果不采取归零的话,类似问题不可避免,这就要监督质保部门采取举一反三纠正措施了。
(4)外观质量。涂胶、喷漆、焊接、铆接、等外观质量严重影响公司直升机的外在形象,如果不加以严格控制,我们的产品只能在三流货徘徊。
(5)质量管理程序。质量管理的实质就是将要做的写下来,按照写下来的去做,也就是按照质量文件规定的去做。如果每个单位不知道做什么或者做到时候打了折扣,这就是两层皮现象,将来的巡检过程中要予以关注,例如,手册、程序文件要求各单位要做的工作,到底做了没有,型号质保大纲规定的工作完成了没有,要减少科研生产的进度、质量风险,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等都是巡检工作所关注的。例如,某型机定性阶段再来补充试制阶段的程序,将来在任何型号中都不应该在发生
(6)顾客抱怨比较多的问题。顾客抱怨多了,影响公司声誉,也影响公司未来,巡检工作中,我们也要充分听取顾客意见,督促整改,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这里不展开。
3、抓好六个要素
质量管理无外乎人、机、料、法、环、测,管好了这六个要素,基本上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了,当然偶然因素不能包括在内,但是也还可以进行风险预测和管理的。下面从质量监督的角度逐一阐述: 法,方法。即作业的方法。作业方法是由技术工艺人员编制的,经过批准确认。巡检工作所关注的不光是工艺文件本身,而是有没有文件,这些文件在哪里?这些文件是否被遵守了,文件是否过需要更新啊?比方说,在41,关于直升机管理是否有相关规定啊,这些规定如何被执行的,操作者知不知道啊?(存放、拖机的例子),36(多余物、静电防护、管路保护等例子)。
人,即各级各类人员。人是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人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质量管理工作就是让人尽量少犯错。各级各类人员都有可能出错,因此,从质量监督的角度来看,各级各类人员必须有明确的职责权限,各级管理者要采取有效措施,让人们知道这些职责权限和工作标准和程序。必须要有足够的意识和能力,要按程序办事。经常说,航空事故中70%是人为因素引起的,详细研究一下以往的资料就会明白70%这一数字是和飞行员的错误相联系的。再看看剩下的30%,有设备故障,设计错误、制造错误、管制错误等等,这些都和人为因素息息相关,追究下去的话,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事故100%地与人为因素有关。”
人所经常犯错误的十种原因:健忘;误解(性急下结论);识别错误(不能正确地观察;、缺乏经验;随意(无视规定的失误);疏忽、马虎、不注意(精力不集中、注意力散漫、疲劳);缓慢行动,拖拖拉拉;缺乏经验;出乎意料;蓄意破坏。
现场工作必须坚持下述的“八要八不要”:
(1)要忠诚老实,不要弄虚作假; 这一条是体系内所有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操守,无论是管理、技术、操作、检验人员概莫能外,如实反映情况、如实记录、坚持标准、不省略步骤、不敷衍了事,在这一方面,无论是谁,一旦发现突破了质量底线,建议坚决调离岗位。
(2)要按章办事,不随意操作:管理人员在处理现场问题时、技术人员修订工艺文件,也要以规章程序为依据,不能瞎指挥、随意拍板,操作者不得随意操作。
(3)要依法操作,不要主观臆断:现场要正确使用技术文件,使用正确的材料。(炮弹引信的例子)。
(4)要科学安排。不要资质不分:要安排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严格按资格与授权进行分配。这一条是要求各级领导的。
(5)要各司其职,不要越权行事:各级人员要有明确的职责与权限,在此范围内积极工作,有权拒绝超出自己授权的工作。
(6)要规范施工,不要盲目蛮干:具体细节不理解、有疑问,要寻求技术支援,施工条件不具备,要停止工作。尤其在外场,这样的实例太多了(淋雨试验、换液压泵等)(7)要及时报告,不要擅自主张:有疑问、困难,对自己无信心、发现异常、顾客有意见或要求时,必须报告,以保证信息及时准确。
(8)要控制重点,不要放任自流:这是对质量部门提的要求,严把检验关、排故关、放行关,设置控制点,相关负责人要坚守现场,关键工序要有自检、专检,并有记录。
机、料、环、测,比较好理解,要注意的环境控制,除了温湿度以外,还有清洁度、静电防护、多余物控制等要求。在质量巡检的过程中要加以注意。
4、用好四个方法
在质量巡检的过程中,主要用这样几个方法:看、问、查、测。
看,现场查看。问,找当事人询问。查,查记录。测,抽检测量。
5、加强四种学习
做好一个巡检员,要加强四种知识能力学习培养。要想在工作中做到火眼金睛,正确把握问题本质,给公司领导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必须加强四种能力的学习培养。
(1)专业业务知识学习;(2)程序文件学习;(3)口头表达能力培养;(4)书面表达能力培养;
(5)必须了解全公司的科研生产总体状况。
6、处理好三种关系
(1)处理好与各级管理者的关系。
巡检工作就是要给各级管理者施加压力,只有各级领导重视质量,安全质量才有保证。各级领导必须尽到他们的职责,要求、指导、检查、评估、用人、管事等,一个部门领导如果不够尽责,对这个部门的危害是极大的,因此,巡检工作要能起到督促部门工作的效果。如果每次去一个单位都能发现问题,那么该单位的领导就值得商榷了。当然,工作归工作,私下还是朋友关系,不能混。
(2)处理好和员工的关系。员工是质量形成的直接因素,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在现场要平等地和他们交流,掌握第一手材料,如资质情况、文件应用情况、检验情况、不合格品处理情况等等,不要和一线员工发生冲突,如果发现明显违规,不加以制止可能出质量问题的情况,要立即通知该单位负加以改正并采取补救措施。
三、结束语
巡检工作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不断探索、总结,巡检组成立后也需要内部磨合、制度建立等工作要做,巡检员要快速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要求。因此,我们团队全体人员必须:
(1)梦想——工作不止是为了生活,要体现价值;(2)转换——角色快速转换;(3)学习——新的知识、技能;(4)坚持——任何情况下;
(5)提高——超越自我、实现自我。团队工作原则:(1)沟通;(2)信任;(3)慎重;(4)换位;(5)快乐。
要认真履行344号文的职责,密切保持和公司总经理的沟通汇报。争取通过巡检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增强公司质量管理能力、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提升实物质量水平,不辜负公司的期望。
Email: hanming.cu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