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对贫困山区实施“工业强县”的思考
如何对贫困山区实施“工业强县”的思考
房县地处秦岭山脉武当山麓,是秦巴山区国家贫困县。解放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该真抓住东风汽车公司产品凋整、汽车零部件扩散的机遇,着力实施了“工:业兴县”战略,工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截止1998年底,该县已形成六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产值小4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形成固定资产4.2亿元,年实现消售收人2.2亿元,实现税收0.2亿元,占县财政收入35%。但是:贫困地区与其它地区相比发展:正业经济有许多困难:企业规模小,产品知名度低,梢品不多,名牌不响;经营管理人才稀少:职工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懂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队伍更少。因此贫困地区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必须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为手段,以项目扩张为载体,全面提高工业经济的运行质效。
(一)牢固树立工业富县、工业富民、工业富财政的思想。贫困地区劳
动力资源丰富,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业可以更快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只有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才能转化本地自然资源为经济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只有发展工业经济才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根本出路;只有发展正业经济才能增加社会财富的拥有量,提高社会文明水平。
(二)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不同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因企拖策、、将个别发展潜力大的企业改制为规范的股份右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对面多量广的中小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制定国有经济有秩序退出的行业和范围,引导鼓励非公’仃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机制重组。
(三)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运营质效。要充分运用改制成果,使制度创新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一是按照《公司法》和企业章程要求健全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规范董事长、总经理的决策行为。二是修订完善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大各项制度执行力度。三是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四)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实现企业质量提高与数量扩张并举。贫困地区投资不足,资金短缺,经济增长点稀缺。要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必须精选项目,并要对项目进行全方位分析论证特别是风险论证。要建一个专班,拨一笔资金,组织项目的实施,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
(五)净化发展环境,改变领导和服务方式。一是治乱减负,对于国家已明令取消的收费要坚决取消。同时改变服务态度,改变收费方式,尽量减少对企业的日常干涉;二是对企业周围的治安环境进行重点防护,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三是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为企业生存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六)必须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房县是经济贫困的区域,同时也是老少边穷库区,国家每年要给予一定资金补贴占,要积极争取,捆绑使用。此外,可利用项臼招商“引”一点,利用企业改制“募”一点,强化管理“省”一点,改善银企关系“集”一点,通过建立担保公司“筹”一点。
(七)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一是远期规划和近期实施兼顾。远期规划要“细”,近期目标要“实”。:二是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贫困山区在目前农业经济占主导的情况下,要大力发展为区农业服务的农机具工业,在发展农机工业中突出发展工业经济。三是处理好工业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关系。贫困山区发展工业经济应以发展生态:正业为主,要在山区森林、草场、水能资源发展上做文章,特别要重点发展无污染的水电:厂业。尽管山区矿产资源富,但是冶金燃是污染严重的业,在兴建矿产冶金企业时,寸生产设)和环保设施要同时沦证,同时建设,同时验收。有计划有步骤关闭、转产一批低效能、高耗能、高污染的小型企业。四是发展工业经济必须多途并举。要通过改革使全县资金、设备、技术、人员向优势国有企业集中,使国有企业经济在实施工业强县中扛大旗;充分运用乡镇企业的灵活机制和股份合作制股本联合与劳动联合的优势,争取乡镇工业经济有一个大的提高;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退三进二”,发展工业经济;鼓励非工业企业大力兴办工业经济实休,部分流利二业强县做贡献。
第二篇:对贫困山区县加快工业发展的一点思考
扭住城乡统筹的龙头—对贫困山区县加快工业发展的一点思考
**县位于四川北缘米仓山南麓,既是山区农业大县、国家扶贫重点县,又是蕴藏50余个品种、潜在价值400亿元以上的矿产资源富县。如何在基础差、底子薄的情况下,走活城乡统筹这盘棋?笔者认为,希望和潜力在于依托工业的强劲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和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当前,要务必抓好五个关键:
关键之一: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工业发展的紧迫感
首先,工业是裕财增税的关键。农村税费改革、城镇税收调整、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等政策相继出台,致使我县财政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工业对财政的骨干支撑作用日益凸现。2004年,**县仅市、县考评工业企业的入库税金就占到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74%。如果不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培育支柱财源,财力紧张的现状就不可能有效缓解,裕民富县就没有希望和出路。其次,工业是城乡互动的纽带。工业是一、三产业的纽带,是农村与城镇的关接点。“三农”问题的表现在农村、在农业,但根源在城镇、在工业。由于我县工业带动农业、城镇反哺农村的作用不够明显,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格局仍未根本改变,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不高,农民增收较为艰难。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工农互动的发展理念,大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提高产业的关联度,促进产业互动、城乡协调发展。其三,工业是跨越发展的撑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特色农副产品资源,为我县加快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全县工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改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为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全县工业企业利税总额接近1亿元。但是,工业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规模小、工业占全县GDp的比重低、结构性矛盾突出、投入严重不足、企业新上项目困难,发展后劲和活力不强等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没有工业的跨越发展,就没有贫困山区的跨越发展。因此,务必统一思想,增强工业发展的紧迫感,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加快工业发展的重大实践中来,努力推动工业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之二:培育支柱,壮大工业经济整体实力
壮大工业总量,增强整体实力,必须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充分整合优势资源,促进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特色产品的快速发展。一要壮大一批支柱产业。通过培育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梯度推移,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做大工业经济总量的必然选择。要突出发展以冶金、水泥、石材为主的建材化工业,积极发展以水电、煤炭为主的能源业,大力发展以黄羊、生猪、银花、核桃、茶叶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依托支柱产业的迅速壮大,促进工业经济实力的整体提升。二要壮大一批骨干企业。振兴工业,首要的是振兴重点企业、优势企业、骨干企业。要采取政策上优先扶持、资源上优先配置、创新上优先帮助、服务上优先到位等综合措施,大力支持冶金集团、铁山公司、煤电公司等重点企业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支持竹坝铁矿二期技改、**石材城、中石化川渝公司乐坝石油储备库等重点项目加快发展,通过技术改造挖潜增效,促进骨干企业不断壮大。三要壮大一批特色产品。特色才能赢得竞争,才能产生效益。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努力扩大水泥、铁精矿、磷肥、原煤、石材等传统工业产品生产规模;整合品牌资源,做大做强以**黄羊、生猪、翡翠米、茶叶、核桃、银花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提升农副产品加工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之三:多轮驱动,促进工业经济提速增效
一要固本强基增效益。强管理,才能增效益。**县冶金矿山集团公司注重企业基础管理,推出的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竹坝经验”,为企业抢占市场、谋求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彰显了旺盛的生命力。要继续深入学习借鉴“竹坝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赋予“竹坝经验”以新的内涵。通过强化企业管理,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促进企业扭亏增盈,努力实现工业经济目标。二要项目招商增投入。开放是技术、资金等要素积聚的重要渠道,是产业升级的重要依托,是加快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要理性分析我县工业发展的潜在优势,认真研究国内外资本流动的规律,找准承接产业升级、转移的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引导外资投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突出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发挥熟悉行业状况、业务联系面广的优势,坚持以商招商、以企引企,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扩大招商引资规模。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搞好全县工业项目的研究论证和储备,企业要解放思想,主动出击,寻求合作伙伴,广泛汲取资金、技术,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不断增强自身发展实力,降低招商引资风险。三要技改扩能添活力。加强技术创新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也是抵御市场风险的保障。企业在抓好生产经营的同时,应把技术改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等目标,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四要保护环境促发展。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我县采掘企业比重高,环境保护任务重。企业要狠抓达标排放工作,对逾期未达标、环保设施闲置的单位要从严查处。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提高技术起点,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工业项目,必须依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影响保护设施与全体工程“三同时”制度,确保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五要安全生产强
管理。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都要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岗位、车间、班组抓起,重基层,打基础,强监管,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排查不安全隐患,及时消除隐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
关键之四:深化改革,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一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改革是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改革,就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到头来就只能是死路一条。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真正使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合理制衡。要在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上下功夫,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各级各部门都要为企业改革提供服务、提供支持,努力营造良好的改革发展环境。二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市场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三个转变”,优化资源配置,整合经济要素。矿产储量消耗加快,已成为影响我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潜在危机。要坚持依法保护、严格规划、有序开发的原则,合理配置和开发矿产资源。鼓励有开采实力的矿山企业,按程序申请探矿权参与风险找矿,增加可采储量。要大力整治无证违规开采、乱采滥挖、非法转让、层层转包和垄断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全面推进市场化配置矿产资源,新设置探矿权、采矿权必须一律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实现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实现矿产资源优势向资本优势的持续健康转化和效益最大化。
关键之五:改善服务,切实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
一要抓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要努力改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抓好**至乐坝工业走廊的设施配套,努力培育企业发展载体。要切实优化治安环境,严厉查处“三乱”行为,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要抓服务。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切实为企业服好务。要深入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加强调查研究,主动帮助企业和基层排忧解难,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重大问题,进一步从宏观上把握工业经济运行发展态势。要加强对能源、资金、运输的协调调度工作,保障工业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三要抓领导。坚持和完善领导挂联企业责任制、目标考核奖惩制等各项制度,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工业工作的领导,努力做到责任、政策、措施和督查“四个落实”,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篇:对贫困山区县加快工业发展的一点思考
对贫困山区县加快工业发展的一点
思考
对贫困山区县加快工业发展的一点思考2007-12-12 16:00:59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对贫困山区县加快工业发展的一点思考对贫困山区县加快工业发展的一点思考(2)扭住城乡统筹的龙头—对贫困山区县加快工业发展的一点思考 **县位于四川北缘米仓山南麓,既是山区农业大县、国家扶贫重点县,又是蕴藏50余个品种、潜在价值400亿元以上的矿产资源富县。如何在基础差、底子薄的情况下,走活城乡统筹这盘棋?笔者认为,希望和潜力在于依托工业的强劲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和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当前,要务必抓好五个关键:关键之一: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工业发展 的紧迫感 首先,工业是裕财增税的关键。农村税费改革、城镇税收调整、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等政策相继出台,致使我县财政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工业对财政的骨干支撑作用日益凸现。2004年,**县仅市、县考评工业企业的入库税金就占到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74。如果不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培育支柱财源,财力紧张的现状就不可能有效缓解,裕民富县就没有希望和出路。其次,工业是城乡互动的纽带。工业是一、三产业的纽带,是农村与城镇的关接点。”三农”问题的表现在农村、在农业,但根源在城镇、在工业。由于我县工业带动农业、城镇反哺农村的作用不够明显,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格局仍未根本改变,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不高,农民增收较为艰难。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工农互动的发展理念,大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提高产业的关联度,促进产业互动、城乡协调发展。其
三,工业是跨越发展的撑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特色农副产品资源,为我县加快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全县工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改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为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全县工业企业利税总额接近1亿元。但是,工业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规模小、工业占全县GDP的比重低、结构性矛盾突出、投入严重不足、企业新上项目困难,发展后劲和活力不强等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没有工业的跨越发展,就没有贫困山区的跨越发展。因此,务必统一思想,增强工业发展的紧迫感,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加快工业发展的重大实践中来,努力推动工业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关键之二:培育支柱,壮大工业经济整体实力
壮大工业总量,增强整体实力,必须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充分整合优势
资源,促进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特色产品的快速发展。一要壮大一批支柱产业。通过培育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梯度推移,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做大工业经济总量的必然选择。要突出发展以冶金、水泥、石材为主的建材化工业,积极发展以水电、煤炭为主的能源业,大力发展以黄羊、生猪、银花、核桃、茶叶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依托支柱产业的迅速壮大,促进工业经济实力的整体提升。二要壮大一批骨干企业。振兴工业,首要的是振兴重点企业、优势企业、骨干企业。要采取政策上优先扶持、资源上优先配置、创新上优先帮助、服务上优先到位等综合措施,大力支持冶金集团、铁山公司、煤电公司等重点企业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支持竹坝铁矿二期技改、**石材城、中石化川渝公司乐坝石油储备库等重点项目加快发展,通过技术改造挖潜增效,促进骨干企业不断壮大。三要壮大一批特色产品。特色才能赢得竞争,才能产
生效益。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努力扩大水泥、铁精矿、磷肥、原煤、石材等传统工业产品生产规模;整合品牌资源,做大做强以**黄羊、生猪、翡翠米、茶叶、核桃、银花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提升农副产品加工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关键之三:多轮驱动,促进工业经济提速增效
一要固本强基增效益。强管理,才能增效益。**县冶金矿山集团公司注重企业基础管理,推出的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竹坝经验”,为企业抢占市场、谋求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彰显了旺盛的生命力。要继续深入学习借鉴“竹坝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赋予“竹坝经验”以新的内涵。通过强化企业管理,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促进企业扭亏增盈,努力实现工业经济目标。二要项目招商增投入。开放是技术、资金等要素积聚的重要渠道,是产业升级的重要依托,是加快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要理性分析我县
工业发展的潜在优势,认真研究国内外资本流动的规律,找准承接产业升级、转移的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引导外资投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突出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发挥熟悉行业状况、业务联系面广的优势,坚持以商招商、以企引企,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扩大招商引资规模。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搞好全县工业项目的研究论证和储备,企业要解放思想,主动出击,寻求合作伙伴,广泛汲取资金、技术,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不断增强自身发展实力,降低招商引资风险。三要技改扩能添活力。加强技术创新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也是抵御市场风险的保障。企业在抓好生产经营的同时,应把技术改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等目标,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对贫困山区县加快工业发展的一点思考
第四篇:做强工业的几点思考
推进新邵新型工业化的几点思考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在加速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以其增强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产业化,进而促进财政增收、就业增加、居民增收作用,而被置于首要位置。
从我县的现实情况看,作为曾经的“五小工业强县”,新邵有着雄厚的工业发展基础,拥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企业改制后,通过招商引资,盘活了闲置资产,并借此关停淘汰了一批落后企业,为县域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纵向看,2011年我县工业增加值26.1亿元是2007年9.36亿元的2.79倍,年均增长22.8%;2011年全县工业入库税金2.62亿元是2007年1.04亿元的2.52倍,年均增长20.3%,成绩斐然;但横向比,我县较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在工业总量、产业结构、科技含量等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抓好工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振兴老工业基地,便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
(一)要立足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不遗余力抓项目。目前,我县工业发展暴露的最直接的问题是新上项目总量不够,尤其是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导致工业发展后劲不足。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
展”的观念,以项目保增长,以项目调结构,以项目促转型,坚持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内引与外联并举,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不断激发工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一要狠抓招商引资,加大项目引进力度。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眼于招大招强,利用各种关系,接触有实力的大企业、大公司和大集团,争取引进国际国内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来新邵投资发展。今年元月,我们成功引进了国家高新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高性能碳基复合材料项目,为今年的项目引进工作开了个好头。目前,投资100亿的铜冶炼项目正在洽谈中。全年,我们要力争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1亿元以上项目2个。
二要狠抓工作重点,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一是着重抓好资源型企业扩能。突出抓好新龙矿业尾砂坝建设,保障新龙矿业可持续发展;抓好云翔矿业的技改扩建,使云翔矿业的生产能力提高3倍以上;抓好辰州锑业的整体搬迁,新增氧化锑生产线,使公司生产精锑能力翻番,并生产精锑和黄金。二是突出抓好战略投资项目的调度。重点调度湾田煤业、强盛纺织、湖南金汉机械制造、心连心冷冻物流、阳光电化引资合作、兴肥公司节能减排、广惠电工年产1万吨光面绝缘板生产线等项目,确保按进度投产运行。
三要主动跟踪服务,加大项目协调力度。各级各部门要明确专门的班子负责,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
抓,一个项目一个干部具体抓,切实抓好项目报批、财税支持、土地供应、要素保障等全方位的服务,全程跟踪抓落实、争分夺秒抓推进,确保申报项目早审批、签约项目早落地、在建项目早投产、已建项目早达效。要通过项目建设,有效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形成新的积极增长点。要重点跟踪对接多肽健康产业园、九兴控股皮革工业园、奥托高科技产业园、瑞泰高温耐火材料等项目,并争取项目早日落户新邵。
(二)要立足全方位的“窗口示范”,不遗余力抓园区。工业园区是改变企业布局分散无序、遍地开花的零散局面,促进企业集聚发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平台,抓好园区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要有明确的目标。我县“一基地五园区”的空间布局已经形成,我们要以经济开发区为核心,以“五个乡镇工业园区”为配套,充分利用区位交通、外部环境等多方面优势,扩大优势产业规模,围绕优势产业、骨干企业推进产业集群,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催生出产值上30亿元的产业群。大坪开发区力争入园工业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增加20%,年产值过亿元的规模企业新增1-2家。坪上工业园要促成湾田集团和瑞泰耐火材料公司在年内建成并投产,并极力引进投资5000万元企业2个以上。其它4个乡镇工业园区力争年内分别完
成园区投资1000万元以上,引进项目1-2个,完成产值2000万元以上。
二要有明显的特色。当前,我们要找准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引导园区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形成专业突出、产业集聚、集约经营格局。大坪经济开发区要大力发展高科技、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现代物流等新型产业,加快形成规模和带动效应;坪上工业园要立足耐火材料,走高新建材集聚之路;雀塘废旧粒子加工要进一步做精做强;龙溪铺工业园,要作响石材品牌;陈家坊工业园要加大服装行业集聚;寸石工业园要紧扣食品加工,进一步扩大影响。
三要有明显的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功能完善、优势互补的硬件优势;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创新园区的管理体制,提高产业承载能力,打造园区软件优势。
(三)要立足全方位的协调发展,不遗余力抓创新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牢牢把握资源与环境、质量与数量协调发展的总思路,以“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正确处理“稳”与“进”的辩证关系,既全力保障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稳定,又着力在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上迈出新步伐、在推进自主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取得新成效,实现工业经济总规模和质量效益的同步提升。
一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发挥大企业主力军作用,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统计显示,我县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平均比重偏低。湖南广信、仁海科技、新印机、三良泵业等大型骨干企业一定要咬定科技创新这座青山不放松,继续加大投入,主攻各自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争取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广大中小微型企业也要重视对自主创新的投入,要积极创立技术研发中心,在此基础上,扩大我县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数量。
二要加强产学研结合。要加强不同部门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作,促进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的结合,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型产业的结合,促进产业发展与人才教育培养的结合,促进科技研发成果与现实生产力的结合。努力打造科技高地、建设要素盆地和人才洼地,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广信特高压纸板和绝缘件成型件项目已被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2011年重点建设项目,进入了湘西地区开发省规划产业项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给予企业较大的政策支持。
三要增强品牌观念。质量和品牌是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赢得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自主创新,必须与实施品牌创建、质量兴工结合起来,不断增加我县名牌产品数量,积极引导同产业企业向产品成套化、配套化方向发展,加速品牌扩张,实现同产业企业品牌等资源共享,扩大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引导企业强化质量管理,不断提升自主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重点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中心,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12年,争取湖南广信成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争取大成科技、仁海科技、三良泵业等3家企业成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四要增强工业“两型”发展意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协调发展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我们要加大节能预警调控力度,努力遏制“两高一低”和产能过剩行业过快增长,实施有保有压措施,重点调控高耗能企业用电;要加快推广新技术在有色、化工、建材等能耗较高的传统产业中的应用,积极探索发展企业内外资源循环的崭新模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实施煤气综合利用、粉煤灰综合利用等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工程,加速金龙、广源、大源纸业、德信公司、云岩水泥等传统产业提质升级;要围绕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约束性目标,完善季度考核制度,关闭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四)要立足全方位的保障服务,不遗余力抓落实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没有强大的执行力,再好的战略也是空谈,再好的机遇也要错过。各级各部门要不断加大执行力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加大服务力度,牢固树立“服
务就是生产力,服务就是竞争力”意识,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深化服务举措。要建立健全统一思想、确定目标、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督查考评、激励约束、责任追究、情况反馈等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要继续把推新工作纳入到全县“两重点三主要”责任目标管理体系中,成立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继续坚持县级领导跟踪项目责任制和乡镇工业目标责任制等制度;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项目、跑资金、搞协调,动员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工业经济的发展;要继续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的帮扶制度,并根据项目特点制定相应帮扶政策,积极组织开展“一对一”、“多帮一”支帮促活动,形成齐心协力促发展的强大合力;要继续推行督查讲评制度,对推新工作实行一季一督查、一季一讲评、一季一排队,将推新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优化发展环境。要切实加大对企业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严厉打击敲诈勒索、强买强卖、强装强卸、无理取闹、阻工闹事等影响企业生产的违法行为,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消除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要以政务中心为平台,改进项目审批方式,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全程代办,着力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创造
让企业家和项目投资商安心、舒心、称心的工作、生活和施工环境。
三是加强人才培训。要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加快培育一支具有战略眼光和国际化运营能力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切实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力度,鼓励支持创新创业,加快打造一支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大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力度,加紧造就一支适应新型工业化需要的庞大技工人才队伍。对有突出贡献的经济功臣要从舆论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并继续实行重奖。
四是加强要素供给。要抢抓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机遇,积极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要进一步构建和完善银企沟通联系机制,搭建银企信息沟通交流平台,积极向银行推介有效益、有市场、有发展潜力的大企业、大项目,吸引信贷超常规投入;要充分利用我县交通优势,不断完善园区、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的硬环境;要健全煤电油气运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调煤保电工作力度,科学调整电力供给,及时协调解决各种突出问题,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第五篇: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张洪江谈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2011年10月11日 22:16:17 来源:本站原创 手机看商都 【洪江,工业】 分享好友 “市委书记段喜中在市六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到,‘工业是濮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之路,濮阳才会有更宽更广的出路’。作为全市工业主管部门,我们深切感受到我们所承担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后,市工信部门将紧紧围绕‘二三五’赶超目标,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转变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快的节奏,唱响工业强市主旋律,打好工业发展攻坚战,力争在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19月23日,市工信局局长张洪江表示。张洪江说,为把工业强市的主旋律唱得更响,市工信局要做好三方面的具体工作。用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标准谋划工业发展。为促进濮阳市工业发展,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意见》,只有做大做强工业,才能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强发展后劲,反哺农业、改善民生、加快城市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把工业化做为“三化”的重中之重,在全市上下形成工业强市的强烈共识,在全社会形成支持工业、服务工业、保护工业,千方百计推动工业发展的浓厚氛围。结合濮阳市工业发展实际,市工信局确定了四个战略举措:一是依托大企业带动工业经济发展。二是优化结构,提升产业,做强地方工业。三是强化产业招商、工业项目谋划和建设。四是努力推动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层次。本报记者段利梅用新政策、新机制和新作风推动工业发展。积极发挥工业经济发展合力团、领导联系企业制度、重点工业项目领导分包和责任推进机制等机构和制度的作用,督促推动企业加快发展。坚持以“工业强市杯”竞赛活动为载体,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平台,以现有企业改造提升和承接产业转移为途径,以实施“六大行动计划”为抓手,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进工业加快转型,加快提升。
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打好攻坚战。
对于濮阳市出台的新政策、新机制,市工信局将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要在促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促企业资本规模提升、为企业搞好优质服务、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抓好企业家和工信部门两支队伍的素质提升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真正为实现濮阳工业经济的集中、集聚、集约、集群发展,扛起发展之旗,恪尽职责之能,奠定良好基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