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绩效考核推动工商整体工作
以绩效考核推动工商整体工作
一、找准干部队伍及干部职工思想状况的新变化
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看:
一是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一些干部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进取之心、缺少发展冲劲,满足于每天按时上下班,但我要告诉你们上下班准是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为什么有的人不去想想,不少事情大家干得了,我们有的人就是不想干、不肯干、不愿干。
二是政令不够畅通。科所、科科之间不沟通、不配合,画地为牢,以邻为壑,推诿扯皮。一些股所本位主义严重、部门利益至上,对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群众敷衍塞责,导致一些很好的政策和工作部署落空,甚至南辕北辙,把本来可以办成的好事办坏。
三是创新能力不强。有个别科所和干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习惯于轻车熟就办事情,不注重调查研究,不善于调查研究,不与时俱进,不了解新情况,不解决新问题,办事僵化,扼杀生机。
四是个别所的干部作风不实,说一套、做一套,有的纯粹就是“走读干部”,周一来,周五走,一周工作三天。基层有的还在所内聚众赌博。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发生在一些股所和干部身上,但影响很坏,增加了行政成本,降低了行政效能,损害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形象,影响了投资环境,制约了全市经济的发展。希望每一个干部都要切实履行好职责。不要怕得罪人,不要怕当恶人,机关作风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了。加强能力建设就是要痛下决心解决这些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努力形成廉洁、务实、高效的机关作风,树立工商局机关的良好形象,从而在整体上推进今年各项工作目标的落实。
从职工的思想状况看:
一是极个别干部思想观念有明显误区:存在信“上”不信“下”现象,认为只有找上面的大机关、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存在信“闹”不信“理”现象,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
二是少数干部片面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什么就得解决什么,否则就不和谐。
三是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后,对干部的奖惩缺少一定的经济手段,部分干部认为“干多干少都一个样”,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是同事之间互相猜忌、互相嫉妒,表面亲热有余,实际支持不力,特别是涉及干部提拔和评先选优时,总是或多或少地出现“莫须有”的现象。
五是讲“怪话”、“小话”、“风凉话”的现象时有发生等等。
从存在问题的原因看:
一是思想上重视不够,抓政治思想教育存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二是方法上不够灵活,有时存在大道理讲得过多,片面强调精神因素的作用,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成了空洞的说教。
三是理想信念不够坚定,部分干部之所以产生责任意识淡化、价值取向偏移,就是因为缺乏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四是考核机制不科学,造成苦乐不均、奖惩不明,导致“大锅饭”现象。
二、以绩效考核推动工商整体工作
针对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我们必须雷厉风行贯彻,尽快按照省、市局的要求,结合机关实际,树立科学、正确的政绩观念,建立公正、客观的绩效评估体系,总体上能快则快,办法要过硬,措施要得力,力求抓出特色,切实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
对于具体绩效评估工作的开展,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在思想上做文章、观念上下功夫。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是顺利推进绩效评估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是顺利推进能力建设年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当前,要认真抓好党的宗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权力观、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参与加强能力建设年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重点查找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查一查思维上是否残留计划经济的习惯定势,是否还存在以不适宜的传统思维想问题、办事情,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工作的工作模式;二是查一查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强不强,是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面向全社会的服务观是否真正确立;三是查一查工作主动性、创新性够不够,是否存在遇事“难”字当头,遇难“退”字当头,对今年“四个推进”等中心工作有没有深刻思考和系统谋划;四是查一查工作效率高不高,抓工作是否雷厉风行,速办速决,是否存在职责不清,各行其是,相互扯皮现象,影响整体工作效率;五是查一查工作作风实不实,是否存在不注重调查研究,做表面文章,抓工作有布臵不落实的问题;六是查一查执行党风廉政制度是否到位,是否存在违规、造假和腐败问题。
第二,在筹划上动脑筋、设计上下功夫。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是工作的开始,也是绩效评估工作的前提。确保绩效评估工作取得实效,既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又要有具体明确的着力点;既要有科学的宏观筹划,又要有实实在在的抓手。具体讲,就是要做到“三有”: 一是要有统一考核内容。考核内容既要涵盖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把年度工作任务和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公开化、透明化、并纳入到考核新机制中,使其一目了然;同时又要本着重点工作重点考的原则,在考核内容上区分主次、考核标准上区分难易、考核分值上区分多少,坚持抓大弃小,区分层次,体现考核内容的主流性和对实际工作的导向性;要改变只重数据不重质量的传统观念,坚持数量和质量相结合,将考核要素的数据信息和质量信息有机结合,整体纳入考核体系中。将考核要素的基础面扩大,加深考核深度,实现考核指标的多元化,重点突出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要紧跟形势不断调整考核内容。例当前考核重点内容是围绕工商职能“三化”的红盾工程效能建设和数字化工商所建设。二是要有统一考核指标。定性指标尽量“数字化”或“模糊数字化”,把定性指标映射到一个类似“数”的集合上来。如把扶持当地经济发展措施有力,定性内容改为为当地经济发展具体出了几条措施,每条措施在“量”和“质”上产生的效果,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多少好评。
三是要有统一考核方法。绩效考核是一套效能评估体系,同时也是一种激励机制,考核时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就是通过不固定的阶段式的检查、评估方式来增强对工商具体工作情况的了解熟知程度,以此达到长效和可持续的激励,确保工商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实。要加大日常考核力度,建立健全单位、个人工作实绩档案,依据考核内容和标准,对单位、个人的工作实绩和加、扣分事项随时登记在案,结合有关数据统计报表及时进行考评。对阶段性的专项工作和中心工作可实行阶段考,对贯穿全年的经常性、年度性工作可实行定期考,尽量减少考核给基层业务工作带来过度的负担;要按照层级管理要求,实行“下考一级”,县(市)局负责所属科室、工商所及其负责人考核,科室、工商所负责本部门个人的考核,一级抓一级,一级考一级,将考核权和指挥权相统一,使考核真正成为管理的必要手段;要制定严密的考核程序,明确考核纪律,并实行考核结果公示、复议申诉制度,保证考核过程规范有序,考核结果客观公正,防止打“人情分”和“轮流加、扣分”。
第三,在手段上用真功、落实上下功夫。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载体,把考核手段自动化、网络化纳入队伍管理的范畴,减少考核的手工操作,逐步实行网上考评、网上计分、网上通报结果,以及考核计分、扣分、排名、划分等的自动生成。通过网上考核,既能简化考核工序、提高考核效率,同时,又能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
发展思路再好、措施办法再多、如果不抓落实,一切都将落空。为此,要防止“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以讲话
落实讲话”等形式主义,树立“落实就是责任、落实就是水平、落实就是政绩”的思想,一是要坚持绩效评估工作情况通报监督制度。二是要坚持绩效评估工作跟踪督查制度。三是要坚持绩效评估工作边评边改制度。力求每一阶段的绩效评估工作都有布臵、有检查、有评估,做到检查到现场、督导到现场、落实到现场,准确掌握各单位的绩效评估工作进度和取得的效果,使每个人、每项工作都始终臵于掌控之中,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同时,在执行绩效评估工作制度上,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努力使制度成为机关干部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体现真正表彰先进、奖勤罚懒作用。
总之,绩效评估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单位仍然应该及时地对考核整个过程进行科学地审视,以推进考核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为促进工商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以忠诚推动基层工商转型升级
以忠诚推动工商转型升级
当前,揭阳市全面铺开忠诚教育活动。目的是通过忠诚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忠诚于自己,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全力推动揭阳跨越发展、崛起振兴。具体到工商行政管理领域,笔者认为,忠诚就是立足本职,兢兢业业,全力推动工商转型升级。
一是以忠诚于党的思想推动工商转型升级。目前不少干部职工对工商行政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不敏感,对创新监管方式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多年来,重收费轻管理的思想根深蒂固,很多领导沿用旧思维老办法,在处理监管、执法、收费、服务关系方面未能实现有效衔接、相互促进。以忠诚于党的思想推动工商转型升级,就是要求全体干部职工牢记党的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统筹发展的科学理念,增强政治意识、道德观念和纪律观念,强化“以人为本、争先创优、开拓创新”三大理念, 坚持监管与法制、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四个统一”,切实做到由“传统管理”向“监管执法服务”转变,由重收费轻管理向重管理重服务转变,从而推动工商转型升级。
二是以忠诚于人民的信念推动工商转型升级。忠诚于人民,就是要以人民群众为根本,服务民生,切切实实为民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服务民富,扶持地方经济发展,精 1
简注册登记程序,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用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服务民安,依法规范市场主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垄断经营和不正当竞争,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坚决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为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平安健康的生活保驾护航。要做到这三点,就要求我们广大干部职工切实提高我们队伍的综合素质,从基层队伍抓起,集中学习业务,熟悉法律,能说会写,以省工商局提出的“三整顿一规范”(纪律作风、窗口秩序、工商登记中介市场秩序三项整顿和规范执法办案工作)要求自己,做学习型工商人,专业化工商人,创新型工商人,服务型工商人,尊重监管服务对象,重视事前预防,坚决依法办事,实现由“对立执法”向“和谐执法”转变,从而推动工商转型升级。
三是以忠诚于事业的信心推动工商转型升级。古人曾说:“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即是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就辞职。工商管理不仅是我们的职业,更是我们的为之奋斗的事业,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工商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挥洒才情的舞台,只有每一个工商人都热爱自己的事业,忠诚于自己的事业,转变“以数字论英雄、以两费较短长”的传统观念,及时查纠纪律作风松弛、基础业务不规范、职责履行不到位等问题,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埋头苦干,同心协力,全力支持发展大局,竭诚服务发展大局,才能推动工商转型升级。
四是以忠诚于自己的信条推动工商转型升级。君子慎独,即使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如果每一个工商人都能“慎独”,忠诚于自己,对自己负责,加强党性修养,严守党纪国法,堂堂正正做人,就能形成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工商干部队伍,从而推动工商转型升级。
总之,忠诚,不仅要存之于心,更要付之于行。工商部门职能转型升级,是当前一项重大课题,是工商部门又一次巨大变革,每一个工商人只有以“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忠诚于自己”的信念要求自己,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权、慎欲、慎情、慎独”,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才能不断推进工商转型升级。
第三篇:浅谈对推动地税工作整体跨越(推荐)
文章标题:浅谈对推动地税工作整体跨越
在时代跨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地税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如何提高人员素质,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干部的责任感;如何切实提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应用能力;如何加强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的沟通,提高民主化程度,营造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如
何培养领导干部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强大的亲和力,实现干群关系的和谐发展,提升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是推动地税工作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实现地税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对此,笔者认为:
一、加强内部沟通,提高综合素质,完善激励竞争的新机制。
(一)提高干部素质水平,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我们的立足点是要充分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今后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的需要;要以提高整体素质为核心,立足于其能得到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需要,实施知识、智能、情感、意志等相融合的教育与培训,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创造。使每个人具备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综合技能,使其能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为形成一个高素质群体奠定基础,使单个素质和群体素质的提高相得益彰。
(二)创造制度以外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目前自上而下层层分解落实任务目标的管理模式缺乏必要的灵活性,税收工作取决于市场经济的诸多因素,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随时导致计划无法完成(从而引起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的矛盾)。领导者要充分授权,让不同层面的人制定弹性计划,自己安排完成目标的时间和方式,并可以在一定程度内调整目标,从而充分调动每个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每个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促使干部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从而培养出一批能独立做好一摊子事的人,能带领一班人做好事的人以及能审时度势定乾坤的人。也就是说在人事管理制度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形成另一种能够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机制,即在制度以外创造出更大的空间,让每个干部自由、轻松地发挥能力。发展空间的存在是每个干部自觉勤奋工作的前提(不是晋级、晋职),是发挥个性特长,实现其价值的直通车。世上没有人喜欢平庸,尤其对年纪轻、干劲足的人来说,越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成功的满足感比实际拿多少薪水更有激励作用。
(三)注重有效和及时的沟通,促进整体和谐。每个单位(或组织)要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了解每个人擅长的岗位,用其之长,给他们一个充分施展自己价值的空间,就是对干部最好的信任和尊重,而信任调动起来的工作积极性,有时是管理者预料不到的。沟通并非只限于平日想到的那些“牵动感情”的做法,领导应以沟通为平台,疏通反馈渠道,通过沟通可以使干部感受到工作的意义,感受到完成工作的责任,感受到工作完成后的满足感。不少领导者不善于沟通或者不屑于沟通,其实很多矛盾的存在就是因为没有及时有效的沟通。有效和及时的沟通不仅能解决许多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问题,更能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促进整体的和谐。因此,每个单位(或部门)都要注重内部沟通,即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以营造彼此了解、信任的和谐环境。
二、加强目标引导,提高学习能力,营造创新发展的新环境。
如何使干部取得更大成就,笔者的观点是创造新环境,即两手抓:一手抓目标、制度、措施的制定;一手抓人员队伍素质的提高。现目前有了高标准、严要求,并不是一定要马上强迫每个干部达到高标准,而是要培养每个干部积极地去达到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各种制度、措施来规范,引导每个干部的自觉行为,利用各种激励方式来激发每个干部的工作热情,也就是要培养每个干部具有把自身目标与单位最高目标相统一的思想境界。目标和要求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适时度势,应该依据干部素质制定,使大家心甘情愿为之奋斗。若目标和要求与人员素质相差甚远,反而会挫伤积极性,降低工作热情,甚至出现与工作相抵触的情绪。长期以来,很多人往往只注重有形的事物,自主或不自主地落入了习惯的定势,因此总是“穿新鞋走老路”,跳不出“小圈子”,总是没有远大理想。时至今日,在干部队伍中仍可以看到大量蹉跎岁月,浑噩营生的人,他们很少考虑生活的意义,不懂得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天天敷敷衍衍地混过规定上班的时间,或者马马虎虎做完手中活,然后就让光阴在无休止的嬉笑中,在糊里糊涂的状态里流逝,生活既无目的,也无意义。在这虎跃龙腾的崭新时代,这种生活的冷漠态度,确实不能不让我们感到痛心。在以创新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从上到下都在喊要创新,创新必须掌握和运用创新思考方法,熟悉一套新的思路,培养一种新的思考习惯,完全靠自发地体会、摸索和积累,难度大、进展慢、代价高、效果差。税务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税务干部所做的许多工作都不能跳出框框去做,它既要符合国家意志,又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如何既满足国家意志又满足
纳税人的意愿,这是新形势下对税务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为此,单位必须提供条件,花时间系统地培训,使干部多学一学创新思考的方法,这比起自发地摸索、积累,效果会更好、速度会更快,掌握和运用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干部的培训应随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不断变化组织培训形式。在培训方法上应采用更具有启发性、参与性和激励性的现
代培训方法,如潜力开发法、问题分析法与决策法、个案研发等等。这种强调进行潜能培训、心理素质和技能交叉培训的方法,能使干部具有广博的技能,增强适应变化的能力,提升贯彻应用的能力,并能为干部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提供灵活的工作方法,使干部工作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并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三、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能力,形成和谐进步的新形势。
制度的创新和干部的观念更新要同时进行:一方面要消除传统制度中的弊端,即要克服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以及重制度、轻教育,重一般要求、轻具体落实的现象,彻底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行我素的不良风气,制订出一套既保留传统制度的优点,又适应新形势的新的制度体系。新制度不仅要具备令行禁止的刚性一面,而且要有人性化的柔性一面。此外在制度的制定上,力求简洁明快,易懂易记,实用性、操作性强;在制度的学习上,要明确教育对象,确保贯彻到位,不留死角;在制度的执行上,要强调领导带头、骨干带头,对违反规定的要按章办事,严肃处理,不能放任自流。另一方面要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干部素质,增强干部的责任感、竞争意识和制度意识。每个人都有先天的不足,并且与生俱来的脾气秉性往往决定其不足之处。要弥补这些不足,在学校时是通过日常的学习及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影响,在工作后就往往是通过单位的培训和领导、同事的影响,而单位的培训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因为培训是较高理念的直接灌输,能直接改变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金钱观。
有了制度的约束,是不是就可以不讲人情?回答是否定的。制度的执行要人性化,因为这是在与人打交道。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是口号,也决不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用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更要用感情留人。因而提倡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的人本管理将再次成为管理的主题,特别是在以和谐为主流的当今社会,更要以人性化管理为新导向,不断创造条件,加强上下级之间和同事之间的沟通,培养相互之间的正常感情,增加相互之间的信任感,提高相互之间的配合协作能力。事实证明,只有和人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加深对他们的了解,才能合作愉快。当然,讲人情不是毫无原则的,而是真心实意地关心、体贴人才,从鼓励和帮助的角度出发,使他们获得成功,实现个人的价值,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讲人情,决不是拉个人关系,而是要坚持公正、公平的立场。管理注重人情是我国的一个特点。关键问题是如何在一个事先约定好的制度条件下讲人情。制度是基本的,是主要的,人情只能作为执行人事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方式加以补充,而不能代替制度。
完善的考核体系必须以完善的监督机制做保障。考核只是手段,决不是目的,因而要完善考核体系要从发现问题、促进工作的前提出发,提高个人的自觉性,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这个角度出发,考核就象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回顾,而在这一阶段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监督,并逐步完善监督机制。对此一方面可以组织专人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质量管理体系的流程,加强上下环节的监控。
四、建立富有个性的思想政治文化体系,打造出和谐发展的地税新品牌。
在新形势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推进改革、谋求发展、探索新路,就是要建立富有个性的单位思想政治文化体系,坚持把握单位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把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思想政治文化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考评。领导班子成员要结合各自分工,准确把握分管部门干部的根本利益要求,把发挥干部主人翁精神和实现干部利益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兼容并蓄、互为因果,各有侧重、融为一体”为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部门的发展靠凝聚力,凝聚力的形成靠核心,核心的形成靠党建,党建的关键在班子建设和廉政建设”为工作宗旨,以“学先进、找差距,抓管理、上水平”为工作思路,以“抓改革、小震动,热问题、冷处理”为工作方式,形成勤奋学习、敬业奉献、团结进取、争创一流的新局面,把与干部同甘共苦作为基本守则,使“象居家过日子一样干好工作”、“不言苦、不言难、只言干”成为干部思想行为的真实写照,从而真正打造出全局核心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抓工作、抓队伍、树形象、塑品牌,以实现地税事业的整体跨越。
《浅谈对推动地税工作整体跨越》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对推动地税工作整体跨越。
第四篇:整体联动 总体推动
整体联动 总体推动
奋力开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在全市“2012招商引资年”电视电话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张 吉 勇(2012年2月13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一次党代会、市“两会”和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去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对开展“2012招商引资年”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奋力攻坚,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重大突破,确保今年招商引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肯定成绩,查找差距,切实增强以大招商推动大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11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招商引资工作向纵深推进、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全市上下紧扣发展主题,创新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拓宽招商领域,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到位资金大幅增长。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608.08亿元,为省下达确保目标任务数的320.04%,力争目标任务数的276.4%;为全市计划确保目标任务数的121.62%,力争目标任务数的101.35%;比2010年增长153.69%。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在全省排名第三位,与遵义、贵阳一道荣获“2011年贵州省投资促进工作先进单位”。落地项目快速推进。全市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开工率明显提高,开工项目298个,总投资1076.18亿元。中石化年产60万吨聚烯烃、中海油精细磷化工和黔希煤化工、金沙煤电化一体化循环经济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机械制造、风能发电、医药食品、电子科技等一批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加快发展。投资环境明显改善。环境建设群众满意率达95.44%,荣获2011年中国最佳投资城市、最具成长竞争力城市荣誉称号。
回顾一年的招商引资工作,我市主要有四条基本经验:一是加强领导,强力推进。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指挥部,新组建了市、县(区)投资促进(招商)局,抽调42名干部组建了14个招商分局分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成渝等发达地区长期驻点招商,在市政府7个驻外办事处加挂招商办牌子,形成了“对内统一、对外全面铺开”的全方位招商引资网络体系。二是明确责任,严格奖惩。年初分解目标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推行以领导干部带头招商为核心内容的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建立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联系指导招商分局、驻外办事处及市级领导联系项目责任制,把干部的招商引资工作实绩作为提拔晋职的重要依据,严格兑现奖惩。三是创新方式,多路并进。在抓好节庆招商、会展招商、项目招商的同时,探索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招商、招商分局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园区招商等各种方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率队赴香港、深圳、北京、广州、上海、山东、湖北、成都、重庆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也分别率队到“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地区等进行项目对接洽谈,取得了明显成效。四是整治环境,优化服务。深入扎实开展“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等系列活动,建立外商投资“快速通道”,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出台《招商引资工作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努力营造和优化让投资者动心的政策环境、放心的法治环境、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这些成绩和经验,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强力推动、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付出辛勤劳动、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志们,向一直关心和支持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各级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尽管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仍存在引进资金总量小、结构单一,引进的大项目、带动性强的好项目不多;招商引资氛围不浓、投资环境有待改善;签约项目多,开工、落地项目少,建成的新项目少;项目谋划不到位,项目储备不足;招商力量不足、范围不广、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各级各部门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试验区“提速发展、加快转型、实现跨越”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要清醒研判发展形势。随着各地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区域之间对资金、项目的竞争更加激烈,无论是沿海还是内陆地区,都把新一轮发展和竞争的焦点放在了招商引资上,放在了对外开放水平的较量上。从全国看,我们与发达地方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都存在较大差距;从省内看,去年我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突破600亿元大关,位居全省第三位,处于招商引资的第一方阵,但与贵阳市的690亿元相比相差83亿元,与遵义市的930亿元相比相差近320亿元;从落地项目情况来看,全市签约项目开工率仅为52.28%,比全省开工率低了16.32个百分点。这些数据都充分反映出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我们在招商工作上力度虽然大,自己与自己比进步也很快,但我们的产业没有贵阳的优,增速没有遵义的快。要实现招商引资工作增比进位,必须以只争朝夕的拼劲、敢为人先的闯劲、奋发有为的干劲、锲而不舍的韧劲,将招商引资作为“第一举措”切实抓实抓好。
第二,要正确看待存在问题。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地区招商引资工作开展得好,引进外资、借助外力工作力度大,发展速度就相对较快;如果闭关自守、坐井观天、固步自封,特别是像我们这样基础差、底子薄的地区,仅靠自己的力量,只能够亦步亦趋,各项工作就不会有跨越。当前,毕节发展存在最突出的问题,仍是发展慢、转型慢;最大的差距仍是投资不足、开放程度不够;最突出的矛盾,仍是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这些问题与我市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是极不配套的,与全省的发展形势是极不适应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全面推动对外开放作为第一抓手,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推动力,牢固树立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赶超跨越的使命感,大力引进外力、引进外资、引进外智,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第三,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招商决定发展,发展决定未来。推动经济发展,招商先行,势在必行,不容置疑。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一批干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思想认识、工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也有少数干部对招商引资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全面、不到位,没有掌握工作方法,工作目的性不强,有的人在招商“碰鼻子”后存在消极厌战情绪。这主要是思想不够解放,对招商引资的重要性、必要性、战略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是我们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误区、盲点和行动迟缓、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此外,部门合力不强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为此,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干部队伍思想的率先解放,带动、引导、教育干部群众转变观念,让全社会都充分认识到,招商引资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增加人民群众收入、提高百姓生活水平、改变城乡面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努力形成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2012招商引资年”各项工作
2012年,是我市全面实现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两年明显变化”目标的决胜之年,是毕节撤地设市后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更是我们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机遇、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实现“提速转型、提速赶超”的关键之年。我市要实现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必须充分用好用足国发2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支持毕节试验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必须坚定不移把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时,把“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招商推动”作为总抓手,确定2012年为“招商引资年”。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全市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00亿元,力争突破1000亿元。其中七星关区要确保完成120亿元,力争完成145亿元;大方县要确保完成95亿元,力争完成115亿元;黔西县要确保完成105亿元,力争完成130亿元;金沙县要确保完成105亿元,力争完成130亿元;织金县要确保完成100亿元,力争完成130亿元;纳雍县要确保完成80亿元,力争完成100亿元;威宁县要确保完成95亿元,力争完成115亿元;赫章县要确保完成80 亿元,力争完成105亿元;百里杜鹃管委会要确保完成20亿元,力争完成30亿元。项目开工率、履约率、投产达产率和资金到位率明显提升。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服务质量和外来投资者对我市投资环境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着力在六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一要在项目的谋划和储备上取得重大突破。要建立健全以科技含量、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和生态影响为核心内容的项目评审筛选机制,严把项目的投资强度关、产出效益关和环境保护关,坚持做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不引,高投入低产出的项目不引,推动招商引资从“保量”向“保质”转变,从“引项目”向“选项目”转变。一是围绕产业导向谋划项目。结合国发2号文件和省、市“十二五”规划以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紧紧盯住国内产业转移动向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动向,紧紧盯住国家和省各项优惠政策的动向,围绕我市矿产资源优势和十大工业产业,谋划一批煤磷电化和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等项目;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谋划一批特色农副产品种植和深加工项目;围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谋划一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围绕和谐毕节建设,谋划一批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围绕打造“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旅游品牌,谋划一批旅游及现代服务业项目。二是围绕集中大型招商活动准备项目。要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有针对性做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招商推介活动,北京招商推介活动,第二届中国·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中国—亚欧博览会和贵州企业西亚地区投资合作说明会,第二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贵州省广东佛山专业招商推介会,第八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及“贵州—葡语国家经贸合作恳谈会”等集中大型招商活动有关项目的收集、论证和可行性分析,筛选出一批经济社会效益好、招商条件成熟、辐射效应大、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各县(区)全年要谋划招商引资项目30个以上。三是建立完备的招商引资项目库。建立市、县(区)、开发区(产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库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体系,对所有入库项目,要编制好项目简介、经济技术评估、合作方式等内容,对重大招商项目,可以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做好前期策划和论证,认真分析项目的市场前景和投资收益,深入挖掘吸引外商的“卖点”,提高引资成功率。
二要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要在充分运用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联系帮扶,领导带队招商、小分队招商、园区招商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本流向趋势和产业转移动向,及时掌握外商新的投资热点和动向,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招商引资活动,实现由招商向选商转变,由盲目招商向理性招商转变,由统揽式招商向鉴别式招商转变。一是突出产业招商。要紧紧围绕我市的比较优势,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煤电、机械制造、化工、建材、冶金、烟酒、纺织、旅游、农产品加工及新兴产业上来,积极筛选一批重点产业和产业链条延伸项目向外推介,着力推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密度大、资源消耗低、带动效应明显的优质工业项目落地毕节。二是突出委托招商。要物色一批实力强、信誉好、渠道宽的专业招商中介机构,积极推行以市场化运作为主体,尝试有偿委托、有偿代理、有偿外包的招商方式,选择中介机构、咨询公司进行“委托招商”,积极引进重大项目和战略投资者。三是突出以商招商。要结合实际制定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充分利用“商人信商、商家互信”的行业特点,积极发挥和调动各类商会、协会、企业及各省外黔籍商会招商推介积极性,切实发挥客商与客商之间的联带作用,亲情与友情的互带作用,形成招商引资的连锁效应。四是突出网上招商。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广、投资信息快、招商成本低的优势,及时收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国内民营优强企业投资动向,利用市、县(区)招商引资信息化平台,广泛捕捉投资需求和信息,积极探索网上招商、网上洽谈、网上签约。五是突出反复招商。继续“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各地商会的长期联系,对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等重点区域的重点企业反复宣传,对有合作意向的项目紧盯不放,对有合作希望的项目紧追不舍,对已签约项目迅速落实,对已落地项目搞好服务,千方百计把有实力、有信誉的大企业、好项目引进来。
三要在推进签约项目落地建设实施上取得重大突破。当前,项目落地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全市项目建设、投资增长和招商引资的最大瓶颈,必须下定决心尽快解决。一是实行专人负责抓项目落地。对2011年系列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要抽调专人、组成专门班子跟踪调度项目落地实施情况,明确项目责任单位、责任人,明确项目联络员、督查员,确保“一个签约项目,一套服务班子、一位责任领导、一个责任单位和一名联络员”,对企业实行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完善机制促项目落地。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每月对重大项目实行旬调度,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市重大项目办公室对重大项目推进情况、亿元以上项目建设情况实行月调度、月通报;市实绩考核办对重大项目推进完成情况定期考核,把项目推进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工作业绩相挂钩,年终严格兑现奖惩。四要在园区招商引资上取得重大突破。园区是承载项目的重要载体,是新一轮区域竞争和发展的重要阵地,必须构建好园区这个招商平台。一是按照“以地生财、以财建园、以园招商、以商促活”的模式,加大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各种生产要素和品牌的优化配置和重新组合,着力使一批大项目、全国知名品牌项目和产业集群、产业配套项目向园区集中。今年所有产业园区(开发区)必须实现“三通一平”,不断增强产业园区(开发区)承载项目、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二是充分用好用活用足国发2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支持毕节试验区的有关优惠政策,推动金融创新,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引导骨干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大上项目,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和优质项目增加信贷投放。三是充分利用对口帮扶城市产业帮扶的优势,选择1—2个产业园区或农业产业化园区作为东部协作共建园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产业转移。四是坚持“产业集聚程度高、企业关联程度高、产业科技含量高”的建设标准,谋划一批产业链长的大项目、好项目进行招商,实现产业向优势资源、优势条件、优势基础集聚,增强产业园区(开发区)对商家的吸引力,让产业园区(开发区)成为发展环境最优、投资回报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科学发展示范基地。五是根据各类园区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条件,合理划分和确定园区功能定位,明晰各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在投资规模、污染排放、节能降耗等方面,对入驻企业提出统一要求。按照优势互补、合理引导的原则,统一协调区域内各项优惠政策,综合平衡水电、土地等方面的价格条件,避免政策相互抵触、优惠相互挤压,造成内耗。六是加大中小工业企业创业孵化园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快标准厂房建设进度,构筑良好的创业平台。
五要在推动招商分局工作再上新台阶上取得重大突破。重新调整后的各招商分局,在下一步工作中要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拼搏意识和忧患意识;要自觉加强学习,切实提高招商业务能力,尽快适应招商工作的新要求。二是全面熟悉和掌握市情、县情和招商重点,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联系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士,重点对接以经济开发区、园区为载体的招商项目,市直招商分局全年实际到位资金目标任务总数要确保53亿元,力争67亿元,其中今年新组建的招商分局目标任务要确保3亿元,力争4亿元,去年组建今年继续开展工作的招商分局目标任务要确保4亿元,力争5亿元。三是积极主动地向联系的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汇报,向有招商经验的老同志学习,最大限度地争取支持帮助,提高招商能力,实现工作目标。各级各部门在招商项目推进实施上,要主动关心和大力支持各招商分局的工作,主动为招商分局解决实际困难,为请进来的客商提供优质服务,切实做到“凡是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允许的,我们坚决予以支持;凡是全国有的,我们一律执行;凡是西部有的,我们一律给予;凡是全省有的,我们一律兑现;凡是重大投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严格兑现承诺,打造全省、全国一流的投资环境。要引导和帮助招商分局“集中所有心思,凝聚所有力量,汇聚所有关系,发挥所有能力,展示所有风采”,全力以赴,集智聚力,一心一意地抓招商,让其招商引资能量竞相迸发,最大限度地发挥招商作用。
六要在引进工业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工业项目是我市招商引资的重点。要立足于“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地区,紧紧围绕矿产资源、现代农业、机械制造、电子科技、生物制药、轻工等领域,面向世界500强企业、国内500强企业、与我市工业项目开发导向相一致的企业招商,着力推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密度大、资源消耗低、带动效应明显的优质工业项目落地毕节,从根本上改变我市产业结构单一,过分依赖煤炭、电力、两烟的产业现状,形成多元化发展的产业集群。
三、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打好招商引资这场攻坚战 构建全市招商引资大格局,就是要调动一切招商资源、想尽一切招商办法、激发一切招商力量、全力实现招商目标。各级各部门必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搞好保障,形成合力,强势推进,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地打好招商引资这场攻坚战。
第一,要在组织领导上下功夫。招商引资能否最终取得实效,关键在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党政领导特别是“一把手”抓招商引资力度和招商引资的热情、激情以及表现出来的信誉是增强外商投资信心的重要保证,是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第一形象、第一吸引力,对提高招商的成功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严格执行以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引资为核心内容的招商引资责任制,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好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第一推进人”的责任,全年亲自率队外出招商不得低于6次,分别引进不少于3个产业项目、投资额在4亿元以上,确保至少有2个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同时,要比照市的做法,要求每个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各完成一个投资额5000万元的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台账管理。对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要及时跟进,亲自上门走访、亲自接待客商、亲自洽谈和协调解决问题。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创业平台,树立领导干部谋划和推动发展的良好形象,作为各级干部职责、能力考核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让干部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得到锻炼、成就事业。
第二,要在环境改善上下功夫。环境是“气候”,资金、人才是“候鸟”,哪里环境好,资金、项目和人才就往哪里流动。能否创造一个宽松、规范、公平、高效的投资环境,是扩大对外开放,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的关键。要扎实开展以政府服务好、法治环境好、社会信用好、生活环境好、投资回报好为主要内容的“五好”发展环境建设。树立亲商、安商、富商、扶商的思想,切实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认真落实项目全程代办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坚决查处对外来投资者“吃、拿、卡、要”的不良行为,切实做到举报一起、查处一起。真正做到项目建设的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形成“有事即办、急事快办、特事特办、难事帮办”的服务环境,努力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为投资者的生产经营和生活提供优质服务,全力营造投资者放心、安心、舒心的创业环境,将我市打造成投资者兴业的洼地、创业的热土。
第三,要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发展型干部、建强一支德才兼备的招商队伍,是提升招商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培养发展型干部的重要途径。今天各分局(办)与市政府签订了招商引资目标责任书,会后即将出征,希望你们在招商一线继续发扬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全面展示毕节人民的智慧和风采,全面完成今年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通过驻点招商这个平台培养锻炼一批懂经济、复合型的人才。从今年起,经济工作部门新提拔的副县级领导干部要到招商第一线进行锻炼,各部门要积极推荐新提拔的科级干部参加驻外招商,磨练意志、增长见识,增加才干、提高水平。要加强招商干部的业务知识培训和学习,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拓宽知识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招商干部队伍的新要求。
第四,要在责任落实上下功夫。没有严格的考核督促,目标任务就会流于形式;没有严肃的奖惩措施,招商引资推进就会缺乏活力。要推行招商引资目标管理,把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强化对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招商项目和驻外分局招商项目的考核,建立完善督促检查机制,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以督查倒逼落实,在全市形成紧张、有序、快捷、高效运转的工作模式。要实行市级领导和市级部门领导联系招商分局(办)制度,分局(办)的部门领导与分局(办)进行连带考核,联系分局(办)未完成目标任务的,所联系分局的部门年终考核不得评定为一等奖。我要特别强调一下,4月9日,我市将在全省第七届旅发大会期间举办第五届毕节试验区招商引资投资洽谈会,市委、市政府的目标任务是确保完成签约项目总投资额500亿元。各县(区)、开发区的具体任务是:七星关区75亿元、大方县60亿元、黔西县60亿元、金沙县60亿元、织金县60亿元、纳雍县45亿元、威宁县60亿元、赫章县45亿元、百里杜鹃管委会10亿元、毕节经济开发区10亿元、织金经济开发区10亿元、双山新区管委会10亿元。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要以举办此次洽谈会为契机,迅速形成快马加鞭、你追我赶的招商引资态势,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一是要主动出击争取一批项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算好时间账、任务账,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轮流率队外出招商,充分发挥招商小分队、驻外招商分局和招商工作组的作用,采取超常规措施,重点抓好签约项目洽谈对接,为第五届毕节试验区招商引资投资洽谈会项目签约做好充分准备。二是要超前谋划储备一批项目。围绕国发2号文件、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和省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实际,重点谋划装备制造、冶金、有色、化工、烟酒、民族医药、特色食品、旅游商品、建材、纺织服装、高新技术等工业项目;农产品精深加工、养殖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农业类项目;旅游、物流、仓储、运输、金融、保险、商业、通信、中介服务和文教卫生等服务业项目;产业园区、农业、城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权、经营权转让类项目等等,对接落实一批投资合同项目。三是要加强调度落实一批项目。市投资促进局要加强全市招商引资信息搜集整理工作,对各种渠道获得的招商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实行“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要加强对签约项目对接落实情况的调度,及时将签约项目调度情况报市委、市政府。市实绩考核办要对各县(区)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跟踪考核,对进度迟缓的,要适时通报、督促落实。
同志们,招商引资工作事关毕节的改革发展大局,事关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凝聚力量,以“争着干、比着干、拼着干”的实际行动和“会干善干、大干快干、苦干实干”的精神,举全市之力打一场招商引资的漂亮仗,全面完成“招商引资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幸福新毕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工商推动经济发展措施
为提高全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围绕“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十年大发展”的奋斗目标及区委、区政府建设“两带一区一中心”的发展规划,继续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活动,根据市政府《扶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和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及区的实际情况,制订以下措施:
一、建设制度,加强监督,优化政务环境
1、实行政务公开制。公开本单位及内设机构的职能职责,包括业务范围、办事程序、办事时限、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投诉须知等内容,并提供相关登记表格、《登记指南》及各类登记表格示范文本等供申请人取阅。
2、实行首办负责制。首办责任人对属于本部门职责的行政事务,要一次性将办事程序或所需提交的材料告知申请人;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告知申请人到相关部门办理。
3、实行现场服务制。对农村偏远地区和经营地点相对集中的区域,推行现场办公、上门办照等服务;在光华工商所试行内资企业按属地委托年检。
4、实行优先服务制。在登记注册窗口开设“绿色通道”,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市、区招商引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的企业以及被列为上市培育对象的企业提供优质、快捷服务。
5、实行限时办结制。区工商局下放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涉及前置审批的除外)和名称字号预先核准权限,并限时办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名称字号预先核准实行实时查询,即时办结(其中个体工商户权限下放到各工商所);对不涉及前置审批的个体工商户登记,凡材料齐全、符合法定条件的,当场发照;实行个体工商户滚动式验照,凡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通过验照。
6、实行延时服务制。各业务窗口如在正常工作日下班时间前遇经营者、群众等候时,实行延时服务,不受下班时间限制。
7、实行服务承诺制。严格执行对外承诺的办事内容、办事时限、服务标准,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廉洁、文明服务等要求。
8、实行预约服务制。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新招商引资项目实施预约服务,不受节假日、双休日和午休时间限制,实行特事特办、随到随办;对相对集中的工业片区或集团性企业可采取预约的方式,利用节假日时间集中办理年检。
9、实行AB岗服务制。对外办事岗位全部实行AB岗位制,设定一主办一候补,以确保工作不因人员缺席而中断。
10、实行效能监督制。强化效能督察,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对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在登记注册、市场监管等方面存在严重影响创业投资环境行为的,发现一起,严惩一起。
二、深化改革,降低门槛,优化准入环境
11、放宽经营领域。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投资开放领域,允许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经营,鼓励跨行业多种经营,不限经营方式、经营范围、经营规模。支持个体、私营企业收购、兼并或参股国有、集体企业。
13、放宽企业名称核准条件。对符合条件的辖区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支持升冠市级企业名称,并按市局委托,及时给予办理升冠名称手续;对改制企业,允许保留原企业名称。对申报冠省级名称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14.放宽筹建企业登记注册限制。凡符合企业法人条件,经营项目需前置审批而暂未取得批准文件的,可先核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核为“筹办”。待企业完备前置审批手续后,再据以核定具体经营范围。
15、放宽各类新兴行业登记注册条件。支持各街道发展社区服务业,鼓励发展连锁经营,引导能够满足群众应急、便利需求的具有即时消费、小容量和应急性的连锁便利店进入社区。对从事运输、仓储、货代、整理、配送、物流信息等综合性经营的现代物流企业,允许其名称使用“物流”字样。试行电子商务、生活保健、家政服务、融资担保、社区服务等新兴行业登记注册。
三、加强引导,创新举措,优化经营环境
17、全力支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实和发展。(1)区工商局成立由局领导牵头、相关股室负责人参加的重点项目工作协调小组,专门负责省、市、区确定的重点项目涉及办理的各项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的协调和指导,统筹处理和督办本部门相关业务,协调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2)对重点项目落实贴身服务制度,主动提前介入,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开辟“绿色通道”方便其办理登记等业务,并建立联络员制度落实全程跟踪服务。
21、全力支持全民创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深化全民创业措施,下岗失业人员、城镇退役士兵和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3年内,依法减免各项工商规费。
23、全力支持个私协会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个协、私协作用,拓宽服务渠道,为民营经济发展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并妥善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四、标本兼治,科学监管,优化市场环境
24、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巩固和发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进一步建全和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岗位责任制,继续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完善进货台帐制度和索证索票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流通领域食品质量检测体系,结合节季特点和市场热点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整治,逐步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着力建立食品安全执法监管制度体系、经营者自律制度体系、社会监督制度体系、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25、加大清理无照经营力度。巩固和发展清理无证无照经营专项整治成果,认真落实省府办《关于进一步完善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工作机制的意见》,健全“政府领导、工商牵头、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继续加强与卫生、交通、环保、文化、消防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推进涉及前置审批无照经营问题的解决,通过清理整治,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并培植地方税源,增加就业岗位。
26、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加强对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落实巡查频次,规范巡查记录并录入业务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经济户口”监管档案,完善后续处置措施,特别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通报协作机制和向当地政府的报告制度,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27、加大市场秩序整治力度。采取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查处案件与教育规范相结合、强化监管与建章立制相结合的方式,着力增强市场秩序整治工作的及时性、针对性和长效性。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四位一体”的市场监管体系,突出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商品的监管,坚持不懈抓好打传、打假工作,切实加大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力度,为经济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28、加大企业信用建设力度。深化“守合同重信用”活动,有效运用和依托工商行政管理业务信息系统,加强对企业遵守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信息等信用状况的资源整合,积极推行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强化对重点行业和B、C类企业的日常巡查,建立完善守信企业激励机制和失信企业惩戒机制,对辖区内持有驰名、著名商标企业或被评为市级以上“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且连续三年无违法违规经营的,给予享受企业年检时免审查、工商所巡查时免检查、办理注册登记优先的“二免一优先”特殊待遇;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创建活动。
五、依法行政,规范执法,优化法制环境
30、落实市场监管预先警示制度。对监管对象首次发生依法可适用警告的轻微违法行为予以警示,按期整改的不予行政处罚。建立逾期年检企业书面告知制度。对企业营业执照超过经营期限3个月以内的,予以限期责令改正,在规定时限内改正的不予行政处罚。建立超期停业警示制度,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成立后,虽超过六个月未开业,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六个月以上,但未发现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予以警示,暂不给予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31、落实检查企业审批制度。经检大队外出执法检查,应报请分管副局长批准,各工商所执法人员外出执法检查也应报请所属单位负责人批准;对辖区内的重点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正常市场监管及执法检查,应请告局长批准。坚决杜绝执法扰民和未经领导批准的检查,以及先办案、后立案的现象。
32、落实行政处罚案件回访制度。对较大和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在办结半年后,由非原直接办案人员进行回访,检查案件当事人违法行为整改情况,听取当事人对执法人员执行办案程序和办案纪律的反映。
33、落实执法监督制度。认真做好案件的核审、听证、复议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对不按程序办案、滥施处罚、野蛮执法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34、落实错案追究制和行政赔偿追偿制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向错案责任人追究责任和进行追偿。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